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古詩詞鑒賞方法范文

古詩詞鑒賞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古詩詞鑒賞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古詩詞鑒賞方法

第1篇:古詩詞鑒賞方法范文

關鍵詞: 高中語文 古詩歌 鑒賞方法

新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的“必修課程”部分中指出:能感受形象,品位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xiàn)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近年來,高考對古代詩歌考查的要求是:(1)鑒賞其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2)評價其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不難看出,高考和新課標在古詩歌鑒賞這一點上,其要求基本是一致的。古詩詞到底該怎樣鑒賞呢?

一、捕捉信息,讀懂詩意

捕捉信息、讀懂詩意是鑒賞古詩詞的第一步,當我們拿到一首古詩詞時,首先要掌握大概信息。要掌握古詩詞的大概內容,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標題、作者和注釋。

1.看標題

對于一首好詩或者好詞來說,標題是其“眼睛”,在鑒賞古詩詞的時候,首先要看古詩詞的題目。有的古詩詞的題目直接揭示了和古詩詞有關的季節(jié)或時令;有的直接點出了古詩詞所要贊頌的對象;有的直接寫出了故事事件等。

比如:賈島的《題李凝幽居》:“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鳖}目中的“幽”一字就是全詩的“題眼”,這是理解全詩的關鍵。全詩每聯(lián)緊扣“幽”字展開,首聯(lián)寫居處的“幽”:閑居一隅,闃寂無人,草徑清幽,荒園寥落。頷聯(lián)與頸聯(lián)寫環(huán)境的“幽”:頷聯(lián)以響襯靜,鳥兒在池邊的樹上啾啾啼叫,老僧在皎潔的月光下輕輕敲門,這一切更體現(xiàn)出環(huán)境的清幽;頸聯(lián)從黑夜寫到白天,依然從環(huán)境上著眼,不過視野闊多了,過小橋,繞巨石,一路走來,處處清幽,滿眼野趣,詩人內心的欣悅之情油然而生。

2.想作者

了解作者是鑒賞古詩詞的關鍵之一,作者的生平、作者經(jīng)歷、作者的思想和作者的創(chuàng)作風格,都會影響作品的思想感情。其實了解作者實際上是從知人論世的角度看文本,然后走進作者,走進古詩詞。比如:在2014年新課標卷2中有這樣一道詩詞鑒賞試題(在此處只選取一題):

含山店夢覺作

[唐]韋莊①

曾為流離慣別家,等閑揮袂客天涯。

燈前一覺江南夢,惆悵起來山月斜。

注釋①:韋莊(約836-910):字端己,長安杜陵人(今陜西西安東南)人。曾流離吳越等地。

問題:韋莊在詩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現(xiàn)感情的?請簡要分析。(5分)

本題中雖然在注釋中對韋莊做了大致的介紹,但是不全面。要把此題做好,可以結合修教材中出現(xiàn)過韋莊的《菩薩蠻》,再了解他的生平及創(chuàng)作風格,他生活在唐王朝由衰弱到滅亡,直到五代十國分裂割據(jù)的混亂時期。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他面對天地翻覆的社會巨變,冷靜而深入地思考,效法杜甫,寫下了不少焦慮時難的詩篇。這樣我們可以全面結合作者的生平解決試卷中的問題。

3.讀注釋

讀懂注釋,利用好注釋,就能從一個點或一個面上了解詩歌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比如在2014年北京語文高考試卷中出現(xiàn)了這樣一道詩詞鑒賞的題目:

奉陪鄭駙馬韋曲①

杜 甫

韋曲花無賴,家家惱煞人。綠樽須盡日,白發(fā)好禁②春。

石角鉤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時占叢竹,頭戴小烏巾。

注釋:①韋曲:唐代長安游覽勝地。杜甫作此詩時,求仕于長安而未果;②禁:消瘦。

①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的首句和辛棄疾的“最喜小兒無賴”,兩處“無賴”都傳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

B.三四句意謂韋曲的滿眼春色,讓自感老去的詩人也覺得應借酒釋懷,享受春光。

C.五六句通過“石角鉤衣”、“藤梢刺眼”的細致描寫,狀寫韋曲春去夏來的美景。

D.此詩運用了“反言”,如“惱煞人”,實際是愛煞人,正話反說,有相反相成之趣。

②詩家常借“韋曲”寓興亡之感。下列詩句寓有興亡之感的兩項是(4分)

A.杜甫詩中韋曲花,至今無賴尚家家。(唐?羅隱《寄南城韋逸人》)

B.當年燕子知何址,但苔深韋曲,草暗斜川。(宋?張炎《高陽臺》)

C.莫夸韋曲花無賴,獨擅終南雨后青。(元?虞集《題南野亭》)

D.花氣上林春浩渺,酒香韋曲晚氤氳。(明?胡應麟《寄朱可大進士》)

E.韋曲杜陵文物盡,眼中多少可兒墳。(清(此當作明,出題人有誤)?王象巽《游曲江》)

③前人引《南史》注詩中“小烏巾”:“劉巖隱逸不仕,常著緇衣小烏巾?!苯Y合這一注解,談談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本試題難度系數(shù)不高,在高考語文試卷中屬于中等難度題。不難發(fā)現(xiàn),本試題給了我們所需要的關鍵性的注釋,這樣學生在鑒賞詩詞的時候就可以結合補充內容進行解答。本試題的第三小題就和注釋內容有密切的聯(lián)系。

二、抓住細節(jié),悟出精髓

古人在作詩時,特別講究煉字。因此在鑒賞古詩詞時,要教給學生從哪些角度鑒賞字詞。

1.看動詞

動詞在古詩詞中是裝飾古詩詞的,它能使作品化美為媚,使文學作品充滿動態(tài)的美。比如劉永的《雨霖鈴》中有這樣一句“驟雨初歇”,這句中的“歇”字用得十分巧妙?!靶保緛硎侨瞬庞械膭幼?,但是作者卻說“驟雨初歇”,從這一個字中便會感覺到雨都活了,都有了生命。

2.形容詞

巧用形容詞,可以繪景摹狀,具有化抽象為具體、變無形為有形的作用,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觸其物、如歷其境。在此舉一個例子,這首詩雖然不是高中課本中的,但是這首詩中的那個形容詞用得絕對精妙,如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中“亂花漸欲迷人眼”的“亂”字,可以理解為花的顏色繁多,所以看起來很“亂”;也可以理解為花長的不整齊,很無序,所以“亂”;還可以理解為,因為是早春,所以花開得還不是太茂盛,所以“亂”。

3.數(shù)量詞

數(shù)詞在古詩文中能起到很好的烘托作用,它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文章豐滿起來。比如:白居易的《惜牡丹花》中有這樣一句“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其中的“兩枝”將詩人惜花、憐花的一片癡情刻畫得淋漓盡致。

參考文獻:

第2篇:古詩詞鑒賞方法范文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6B-0065-02

古詩詞鑒賞教學對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審美情趣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古詩詞教學應得到重視。古詩詞鑒賞的過程是一個與“美”同在的過程,是一個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提煉美的過程。優(yōu)化初中古詩詞鑒賞教學,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發(fā)現(xiàn)美,整體把握全文

發(fā)現(xiàn)古詩詞的美是直觀的,即直接從詩詞中便可獲得。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發(fā)現(xiàn)古詩詞中用詞的美妙,學會尋找重要的關鍵字詞,如關鍵的名詞、動詞、形容詞等,這些關鍵字詞對詩詞中意境的塑造、情境的描繪等起著重要的作用。通讀全文,發(fā)現(xiàn)用得美的字詞,整體把握全文,是鑒賞詩詞的一個重要步驟。例如,在教學《天凈沙?秋思》這首小令時,教師可通過小令中描繪的畫面引導學生尋找關鍵詞,從“枯藤”“昏鴉”“西風”“瘦馬”“夕陽”這組名詞下手。這組名詞描繪的其實就是藤、烏鴉、風兒、馬兒、太陽,這樣解釋這幾個景物,的確沒有什么美感。但是,作者在每個景物中加入了簡單而又細致的描寫,即“枯”“昏”“西”“瘦”“夕”等,于是景物就變成了枯萎的藤蔓、黃昏時歸巢的烏鴉、西邊吹來的風兒、瘦骨如柴的馬兒、正在西下的夕陽,這樣幾個簡單的詞,描繪了一幅凄清的畫面:傍晚,倚靠在枯藤纏繞的老樹旁,伴著西風吹來、流水聲響、馬兒搖尾,遠眺夕陽,夕陽正在西下。這要求學生要學會尋找關鍵字詞,從中發(fā)現(xiàn)詩詞用詞上的美。

二、欣賞美,培養(yǎng)古詩詞的鑒賞能力

古詩詞的撰寫年代距今已久,其中的思想、文化等方面與現(xiàn)代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在教學中要求學生通過閱讀短短的幾十個字,理解當時景當時情,許多學生會“讀不懂”,也就談不上領會詩詞的主旨,欣賞詩詞的美,更別說引起情感上的共鳴了。因此,在欣賞詩詞美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詩詞鑒賞能力,要求學生掌握詩詞的表現(xiàn)手法、修辭手法、表達方式等,在學生了解詩詞大意后,幫助學生對全文有一個整體把握,其中包括:①了解詩人的寫作背景;②正確理解比喻、擬人、借代等修辭手法的含義;③結合情景交融、渲染、虛實結合、動靜結合等表現(xiàn)手法分析詩詞,賞析詩詞的意境。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王維的《山居秋暝》時,有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

師:同學們在了解了王維的生平背景后,對王維有怎樣的印象?

生:他被稱為“詩佛”,我覺得他像是一位通過詩詞為我們傳達禪意的禪師。

師:還有嗎?與本詩有關的印象還有哪些?

生:他是田園詩人的代表,因為在仕途上難以實現(xiàn)政治抱負,所以有些消極避世的情緒。

師:在詩中詩人運用了對仗的手法,如“明月”對“清泉”,“照”對“流”,同學們還能從詩中找出其他運用對仗的例子嗎?

生:頷聯(lián)還有“松間”對“石上”,頸聯(lián)有“竹喧”對“蓮動”、“歸”對“下”、“浣女”對“漁舟”。

師:同學們找得很對。此外,詩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運用了動靜結合的表現(xiàn)手法,那么,哪兒是動態(tài)描寫,哪兒是靜態(tài)描寫?

生:靜態(tài)的描寫是月光穿過樹葉的縫隙在林間留下斑駁的影子,動態(tài)的描寫是山泉從石上流過,淙淙有聲。

師(總結):寧靜的松林和潺潺的山泉,動靜結合,以動襯托靜,更加反襯出山中的寧靜,構成了一幅如水月鏡般的純美意境。同時,動中有靜,靜中現(xiàn)動,自然與人的心境結合在一起,如此境界,如此禪意,非王維這樣一位隱居者莫屬。

通過這樣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在學生了解詩人的生平背景后,幫助學生分析詩中描繪的形象和意境、修辭及表現(xiàn)手法的運用及其傳遞出的情感,從中體會一切景語皆情語,學生自然就能領會古詩詞中的意境美,從而掌握一定的詩詞鑒賞技巧。

三、提煉美,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提煉美,就是將發(fā)現(xiàn)、欣賞到的美,用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這是詩詞鑒賞教學的高層次目標,即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在具體的解題過程中,學生往往比較難把握詩詞的主旨,總是不能夠將詩人的情感態(tài)度正確表達出來,詩詞鑒賞成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問題出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不能準確概括詩詞中景物描寫的特點、語言風格,這主要是因為學生沒有足夠多的關于這方面的詞匯量儲備。第二,表達方式、表達技巧、修辭手法等分不清,常常用錯,將用于描述修辭的語言用來描述表現(xiàn)手法的現(xiàn)象屢現(xiàn)不鮮。第三,拿到題目時,沒有正確把握全詩就開始答題,以致思維混亂,沒有答題邏輯。對此,筆者提出以下兩點建議:

1.分類積累鑒賞古詩詞的知識。首先,歸納用于描寫景物特色、語言風格以及概括全詩感情基調的詞語,比如描寫語言特色的詞語有:清新(用語新穎)、平淡(質樸真切)、絢麗(絢爛奇幻)、明快(一語破的)、含蓄(意在言外)、簡潔(言簡意賅)。其次,歸納古詩詞的表達技巧,包括修辭手法、表現(xiàn)手法、表達方式等。①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借代、對偶、夸張、象征、對比、襯托、雙關、設問、反問、通感、互文、用典、疊詞等;②表現(xiàn)手法:托物言志、寓理于事、情景交融、聯(lián)想、想象、渲染、對比、襯托、虛實結合、動靜結合、正側面結合、直抒胸臆、借古諷今、欲揚先抑、欲抑先揚等;③表達方式: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分類總結,可以使學生在做題時用詞準確到位。

2.幫助學生梳理答題邏輯,指導學生答題。首先,找出與此詩所要表達的情感或哲理相關的字詞,分析其運用了什么樣的手法,起到了怎樣的效果。其次,把分析的字詞與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聯(lián)系起來,分析其中的關系。例如,賞析《過松源晨炊漆公店》(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一詩是如何表現(xiàn)深刻的人生哲理的,可以這樣回答:通過“放過”“攔”兩詞,將群山擬人化,形象地描繪出山的特點,同時也暗喻人生如同行山路,隱喻人生路上困難不斷,要做到堅持不懈。表達了人生中的困難周而復始,越過一山還有一山,永無止境,所以,人不能掉以輕心,被一時的成功所迷惑。

第3篇:古詩詞鑒賞方法范文

【關鍵詞】高中生;鑒賞;古典詩詞;方法

古典詩歌是中華文化歷史長河中的一朵朵美麗的浪花,在特定的年代中,它們都掀起過巨大的波浪。它們承載著中國幾千年的文化與文明,成為了傳承中國文化的載體。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尤其是高中的教學中,古典詩歌的魅力已經(jīng)當然無存。

一、高中古典詩歌教學中的問題

受應試教育的壓力,高中的課業(yè)十分緊張,尤其是語文、數(shù)學、外語的教學壓力甚大,在教學中我們的教師一般在兩年內就把三年的課程結束,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下,任何一方面的內容的研究都是淺嘗輒止的。對于現(xiàn)代文而言,這樣的教學速讀學生還能接受,但是在教古典詩詞的時候,學生是不能完全接受的。其實,對于古典的詩歌的理解,尤其是在教學中讓學生理解了是很難的,但是我們也不應該將這部分的教學內容放棄。古典詩歌教學中的“無吟誦”直接剝奪了學生對詩歌的整體把握、感知,因為中古的古典詩歌都是配樂演奏的,或者說是唱出來的,所以課堂上讓學生吟誦是感知詩歌的一種好方法。還有一點,就是為了鑒賞而鑒賞詩歌。

二、培養(yǎng)高中生鑒賞古典詩詞能力的方法

1.披文入情

南朝梁文藝理論家劉勰在《文心雕龍?知音》中所指出:“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討源,雖幽必顯?!庇纱丝梢钥闯?,鑒賞者只有通過理解古詩詞中的語言文字,才能領會詩詞中作者所蘊含的豐富情感。要想在古典詩詞的教學中,使學生充分“披文入情”就要從以下幾個方法著手教學:

首先,明白語言意項的多樣性。這一點在古詩詞中更常見,比如,在白居易的《賣炭翁》中有這樣一句:“可憐身上衣正單。”句中的“可憐”是“值得同情”的意思,與今義相似;但在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中:“百花高樓更可憐。其中“可憐”卻意為“可愛”。

其次,了解語境詞義的特殊性。在古典詩歌中,有許多的詞在一定的意境中都有自己的特殊意義,這就增加了學生對詩歌表面及深層含義理解的難度了。比如,月;雁、蟬、鷗;落花、黃葉、柳;笛聲這些是最普通不過的詞和事物了,但是到古典詩歌中,尤其是在特定的語境中它們的意義就變了。

再次,明確用典的含義和用意。是詩詞曲賦中常用的一種表現(xiàn)方法,其主要特點是借助一些歷史人物、神話傳說、寓言故事等來表達自己的某種愿望或情感。在古典詩歌中,典故如果用得適當,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辭效果。能顯得既典雅風趣又含蓄有致,可以使語言更加精練、言簡意賅、辭近旨遠。比如,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末句“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典故就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詞人借典以廉頗自況,抒發(fā)感慨,說自己雖老了,但仍不忘為國效力,恢復中原。

2.知人論世

所謂“知人論世”,就是通過了解作品寫作的社會歷史背景、具體環(huán)境以及結合作者的身世經(jīng)歷、寫作狀態(tài)等,進而認識作者的寫作意圖和作品的中心思想,達到對作品由表到里的深刻理解。

比如,劉長卿的《長沙過賈誼宅》:“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在理解本詩的時候,應該引導學生首先了解一下賈誼,他是西漢文帝時政治家、文學家。但后被貶為長沙王太傅。當看到這些內容后,我的學生就會大膽的猜測,在寫此詩時,詩人應該也是被貶了,所以才借助賈誼來抒發(fā)自己的感情。而通過知人論事的方法我們也知道,劉長卿作此詩時已是第二次遷謫長沙。所以,我們就理解了本詩所要表達的主要感情了:詩人追思古人更體現(xiàn)自己的不得意、感慨身世、關照自我,抒發(fā)自己渴望建功立業(yè)或懷才不遇的感傷。

3.馳騁想象

詩歌的創(chuàng)作有的寫的是作者的經(jīng)歷,有的寫的是所看之物,有的是敘寫的離別之情,但是無論寫什么,詩歌的創(chuàng)作都有想象的部分。在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通過想象,學生們才能理解、豐富詞語的內涵,才能夠補充詩詞中省略的內容,才能理解作品的意境,才能悟出作品中的形象。因此在引導學生鑒賞詩歌的時候,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大膽的想象。

比如,在柳永的《八聲甘州》上片中:“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苯處熆梢灾笇W生想象一下詩人所見的景物,讓學生在腦海里浮現(xiàn)出蒼涼悲壯、凋零之景的畫面,從而引導學生體會出詞中壯麗的秋景之中所蘊含的凄涼傷感的柔情。所以,在高中古典詩歌的鑒賞中,引導學生馳騁想象也是教會學生鑒賞詩歌的一種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孟杰.淺談高中語文詩歌鑒賞教學[J].學苑教育,2010年20期.

第4篇:古詩詞鑒賞方法范文

知人論世是我國傳統(tǒng)的文學理論評價方式之一,更是古代詩歌鑒賞的一種有效途徑。知人論世,以意逆志思想在古詩詞鑒賞教學中的應用,能夠使高中學生形成良好的古詩詞鑒賞習慣,使學生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古詩詞,做出正確而全面的評價。

一、知人論世,以意逆志的內涵解析

古詩詞是我國所獨有的文化形式,通過特殊的格式和韻律進行記載,抒發(fā)著不同時期和不同環(huán)境下人們的心境。知人論世是我國傳統(tǒng)的文學理論評價方式之一,由孟子提出并逐漸應用于各類文學作品點評的過程當中。

古代詩歌鑒賞是高中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高中語文教材中所選的古詩詞都是經(jīng)典名家之作,也可以說是大家們的代表作,是其思想和創(chuàng)作特色的集中體現(xiàn)。我們在古代詩歌教學中,要為高中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古詩詞學習平臺,不斷提升學生的古詩詞分析能力和鑒賞能力,為學生的古詩詞學習創(chuàng)建良好的條件,真正展現(xiàn)古詩詞教學的價值和意義。因此,運行知人論世,以意逆志的詩歌學習和鑒賞方法,能讓學生獲古詩詞鑒賞的方法,獲得思想和情感的熏陶,從而提高解讀詩歌的能力。

二、知人論世,以意逆志方法的應用意義

知人論世,以意逆志方法在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興趣;加深學生的古詩詞掌握水平,對于高中學生古詩詞的學習和古詩詞的理解具有積極影響。

1.激發(fā)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興趣

正如愛因斯坦所言:“興趣的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能夠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對于學生行為及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均能夠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知人論世,以意逆志的方法不同于傳統(tǒng)的古詩詞教學模式,它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到古詩詞學習和古詩詞鑒賞的樂趣,在“學”中“思”,在思考中,形成一定的思維模式和鑒賞水平。

2.加深學生的古詩詞掌握水平

在中國古詩詞的長河之中,有眾多的名篇佳作,有的在于贊美自然風光、有的在于直抒胸臆。采用知人論世,以意逆志的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更為深刻地理解古詩詞,在全面體會和感受古詩詞情感基調的基礎上,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對作品進行全面的分析和思考。這種方式將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質量以及古詩詞鑒賞的水平,對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能夠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

三、知人論世,以意逆志的應用方法探討

素質教育理念下,知人論世,以意逆志方法在古詩詞鑒賞教學中的應用,可以通過開門見山,先入為主;循序漸進,文本分析;輕描淡寫,表達情感等方式開展。

1.開門見山先入為主,知人論世感受創(chuàng)作情感

開門見山的方式即在開展古詩詞鑒賞教學之前,首先采用案例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式,指導學生學習與古詩詞相關的內容和背景,使學生能夠充分掌握作者創(chuàng)作的時間、背景,從而為學生古詩詞鑒賞技巧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如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念奴嬌·赤壁懷古》,在學習之前,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認識”作者蘇軾。蘇軾性格豪邁直爽,才華橫溢,但遭人陷害,被貶黃州。幸而他為人心胸豁達,所以沒有消沉下去,在暢游長江時寫下了這篇千古名作。學生對作者的寫作背景有所了解后,便能夠將個人的情感融入于古詩詞鑒賞過程當中,使古詩詞鑒賞更加富含個性化特點。

2.循序漸進文本分析,以意逆志獲得詩歌解讀

第5篇:古詩詞鑒賞方法范文

作者:趙靜靜

【摘要】我國的文學文化遺產(chǎn)里古典詩詞是重要的部分,在現(xiàn)代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現(xiàn)狀中,如何提高高中在校學生對古典詩詞的審美能力是語文教師在教學課堂中需要研究的課題及注重的內容。本文就鑒賞古典詩詞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探討了怎樣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鑒賞古詩詞的能力。

【關鍵詞】語文教學 古典詩詞 鑒賞

1.前言

新課程改革的標準要求是每一個中學生對古典詩詞都掌握一定的表達方法、語言與中心思想,這個標準要求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是一個難題,中學生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將學習古典詩詞視成洪水猛獸。語文課堂教學中必須要解決這個問題,提高學生鑒賞古典詩詞的能力。在高中語文的古典詩詞教學中讓學生在了解古典詩詞、背誦、積累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掌握古詩詞情感及思想內容、了解古詩詞描述的意象、欣賞古詩詞的語言藝術、古詩詞表達藝術手法等方面的能力。

2.掌握古詩詞的意義

古代的詩詞通常是運用豐富的內容、充實的意鏡通過含蓄且簡單的語言來傳達作者的情感。如果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不能讀懂古詩詞,就不能正確理解古詩詞所要描述的意境,造成學生在做有關古詩詞的題目時難以下筆,錯誤理解古詩詞的思想內容。因此,讀懂古詩詞的基本思想內容是提升古詩詞鑒賞能力的基礎,透徹的了解古詩詞題目、解釋的基本內容。每個學生從小學到高中都接觸過很多的古典詩詞,對古典詩詞以一些著名的作者的具體情況、古詩詞中經(jīng)常見到的意境、古典詩詞的特點都有了初步的了解。比如:懷古詩是詩人希望自己能夠功名成就或者將自己懷才不遇的不滿用詩詞的方式表達出來;送別詩則是詩人表達自己對朋友的懷念;思鄉(xiāng)詩是作者表達人在他鄉(xiāng)思念故鄉(xiāng)的思想。這些初步了解的知識有利于提升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告知學生將自己所擁有的基礎知識進行分類,根據(jù)實際的情況運用相關的知識,掌握不同的古典詩詞的情感及思想內容。

3. 培養(yǎng)學生賞析古詩詞語言的能力

在高中古典詩詞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指導學生從古詩詞中的含義和重點了解整篇古詩詞要表達的內容,其次從作者運用的的語言藝術,了解古詩詞的運用,教會學生根據(jù)詩詞的表達方式判斷古詩詞是寓情于景還是直抒胸臆的表達方法。有一些古詩詞要通過文章的關鍵字下手,掌握古詩詞中的色彩詞及動詞的運用,從形象性、生動性、準確性等方面了解詩詞用詞的妙處。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避免講課方法太過深奧,指導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掌握更多的典故,欣賞詩詞時便能很快的了解詩詞采用的典故,更快掌握古詩詞抒發(fā)的感情。古詩詞的感情隱藏在詩詞的語句中,因此就要求學生要從不同的方向去了解詩詞的技巧,還要掌握古詩詞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來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對整篇古詩詞產(chǎn)生了怎樣的效果。

4.提高學生鑒賞古詩詞的技巧

教師在古典詩詞的課堂教學中,首先讓學生熟悉古典詩詞中經(jīng)常運用的修辭手法在詩詞中的作用。比如通感、比喻、反復、夸張、互文、對比、雙關等修辭手法,根據(jù)修辭手法判斷古典詩詞運用的抒情方式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還是托物言志等,然后讓學生了解古詩詞的表達技巧是烘托、象征、欲揚先抑還是渲染等,最后要教會學生對作者的藝術手法進行分析。正確的判斷使用怎樣的手法后,結合古典詩句進行細致分析,運用這些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5.結語

總而言之,我國古代的詩詞是將一切想要表達的思想融入到詩詞的句子中。所以,在古典詩詞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讓學生在了解古典詩詞、背誦、積累的基礎上,對學生循循善誘,指導學生積累知識,掌握技巧,尋找規(guī)律,使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得到時效性的提高,引導學生找到詩詞的主要思想內容,在詩詞閱讀中利用自己的感情去體驗詩詞所描繪的意境,在提升古典詩詞鑒賞能力的同時也提升了自己的人生境界。

第6篇:古詩詞鑒賞方法范文

【關鍵詞】高職院校 古詩詞 教學弊端 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9682(2012)07-0087-01

古詩詞是我國古代人們智慧的結晶,是精神文化發(fā)展的產(chǎn)物,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學形式,古詩詞不但具有語言美、音韻美,還具有意境美、朦朧美。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精神世界正受到現(xiàn)實因素的腐蝕,古詩詞教學能使學生受到心靈的熏陶,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

一、高職院校古詩詞教學存在的弊端

1.以背誦取代領悟

古詩詞的學習和領悟是需要時間的,但課堂上的時間有限,教師往往受時間的限制,讓學生先對古詩詞進行背誦,忽視了學生的領悟能力。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教師盲目地認為古詩詞是需要學生不斷地進行背誦,只能背誦,學生就能慢慢明白其中的含義了。表面上看這樣似乎節(jié)省了時間,一節(jié)課能夠學習好幾首古詩詞,實際上學生并沒有對背誦下來的文章理解透徹,反而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時間過長,學生沒有對古詩詞的思想感情進行思考就去死記硬背,不但背的費勁,作品中蘊含的道理,作者的思想感情,古詩詞中的意境、風格等學生都沒有體會出來,沒有學會鑒賞古詩詞的方法,以后遇到類似地詩詞,學生也不會鑒賞,這不符合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要求。

2.破壞了古詩詞的整體性

古詩詞具有語言美、音韻美,這需要學生在閱讀中細細體會,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古詩詞時,抹殺了古詩詞的整體美,而是根據(jù)考試的范圍及要求,把古詩詞分解的支離破碎。教師教授古詩詞一般是讓學生先把古詩詞通讀一遍,然后把文章的大意翻譯出來,根據(jù)文章大意給文章分段,再找出特殊詞語的特使用法,讓學生逐字逐句的進行分析、翻譯,表面上看,教師講解地很細致,學生也掌握了知識要點,但從長遠來看,學生并沒有領悟到古詩詞真正的意境,沒有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固定答案束縛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

古詩詞鑒賞講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只要學生思考的總體方向是對的,那么對詩詞的鑒賞就沒有固定答案,但是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往往根據(jù)個人觀點或者參考資料上的固定答案對學生進行一定的要求,學生回答的和參考書差不多就算正確,這束縛了學生的思維,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二、在高職院校中加強古詩詞教學的分析

1.誦讀是古詩詞教學的基礎

古詩詞具有的韻律使它們富有旋律和美感,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能夠體會到詩詞中的感情,因此,教師首先應該讓學生對古詩詞進行誦讀,歸還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教師不再對古詩詞進行僵化的講解,而是讓學生自己去閱讀、感受,要讀出感情與氣勢。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詩詞中的情境能夠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需要注意的是,重視誦讀并不是要放任自流,教師還應該發(fā)揮主導作用,對學生的誦讀進行有效的指導,幫助學生找出詩詞中的節(jié)奏,為進一步理解詩詞的內涵奠定良好的基礎。

2.引導學生深入了解作品

古詩詞講究含蓄美,只對古詩詞進行誦讀顯然不能深入體會其中的道理和作者蘊含的感情,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步步深入,通過對詩詞的深入領悟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在學生對全文進行誦讀之后,對文章的感情基調有了一個大體的了解,這時教師需要結合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聯(lián)系作品中的關鍵句,進一步對作品進行分析,深入詩詞的意境,體會詩詞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3.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

學生在對古詩詞進行深入的了解分析之后,往往會對作品內容和蘊含的感情產(chǎn)生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把個人的經(jīng)歷和作品中的感情結合在一起,形成對作品理性的認識,因而形成了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不能停留在表面,而是需要在深刻理解的基礎上,產(chǎn)生自己的觀點,然后把這種觀點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進而達到對文章鑒賞的撰寫。教師可設置一定的評析范圍,讓學生在這個范圍內對作品進行評價與分析,也可以讓學生大膽的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對作品進行評析,這不但能夠提高學生對作品的鑒賞能力,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4.發(fā)揮古詩詞教學的美育功能

古詩詞是古人智慧的結晶,蘊含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與美德,教師在教學中應發(fā)揮古詩詞的美育功能,讓學生在學習知識、提高能力的基礎上,受到古人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影響,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和道德品質。例如《孟子》教導我們“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但能受到優(yōu)良傳統(tǒng)的熏陶,對于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很大幫助。

三、結束語

古詩詞教學要想發(fā)揮應有的作用,使學生在受到美的熏陶之時提高自己的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就需對古詩詞教學進行改革,解決目前存在于古詩詞教學中的問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發(fā)揮古詩詞教學的優(yōu)勢。教師應探索更多的教學方法來來促進古詩詞教學的開展,從而更好地加強古詩詞的應用。

第7篇:古詩詞鑒賞方法范文

【關鍵詞】 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33-0-01

古典詩詞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精粹,代表了文學藝術的最高水平,是古典文學中最為精彩的一筆。中學是接受母語教育、接受民族文化熏陶的重要階段,如何讓學生從中獲得豐富的感受、汲取精神的養(yǎng)料、提升其鑒賞水平和審美情趣呢?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其重要性,要求學生理解和準確背誦名篇或名句的同時,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引導自己的感悟,最終到達運用古詩詞的層次。

一、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存在的問題

雖然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古詩詞的地位毋庸置疑,但教學現(xiàn)狀卻并不令人滿意。我國優(yōu)秀的古典詩詞作品浩如煙海,但對中學古詩詞教學卻很少有系統(tǒng)的研究,學生對學習古詩詞普遍缺乏興趣,部分學生感覺到很難體會老師所說的古詩詞中的“美”。中考對學生學習的導向作用極其明顯,許多同學只是“誦讀”。一些學生認為存在理解上的障礙,覺得背誦大量的古詩詞是一件很枯燥乏味的事,很多學生除了用以應付考試外,不能學以致用。

二、加強學生主觀體驗教學的必要性

讀者的主觀體驗和認識是詩歌鑒賞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古詩詞講究語言的凝練、含蓄,追求“韻外之致”,“味中之味”,追求“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境界。中國古典詩詞的特點決定了對它的鑒賞要求讀者的積極介入,因此,鑒賞古詩詞,必須要求審美主體深入其中,并且要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因此,初中教師不僅僅要在古詩詞課程中把作品的光彩呈現(xiàn)給學生,還要注重滲透鑒賞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漸掌握基本的鑒賞方法,這樣才能把詩歌教學落到實處。在引導學生賞析古詩詞的時候,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鑒賞能力和自我學習的能力,不斷拓展閱讀視野,把學生的審美潛能轉化為現(xiàn)實的審美能力。

“感悟”是較高層次的教學目標,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增強自己對作品的主觀體驗,這也給教師的教學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

三、加強學生主觀體驗的教學模式探究

在初中古典詩詞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來加強學生對作品的主觀體驗,即感悟古詩詞的形象美和誦讀。

1、結合生活,感悟古詩詞的形象美

中國古典詩詞凝練、含蓄,語言富于形象性和表現(xiàn)力,詩(詞)人往往是以某種隱喻象征的方式來表達他對宇宙、社會和人生的感悟與體驗,欣賞者需要調動的是經(jīng)過長期相關審美實踐后形成的一種能夠敏銳感知作品形式美和形象美的能力。

因此,教師要在引導學生進行審美實踐的過程中,有意識地讓學生不斷積累相關知識和有效的生活和閱讀經(jīng)驗,提高他們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使他們能順利進入審美過程,并產(chǎn)生較高的“閱讀期待”。

在陸游《游山西村》一詩中,其中“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就給呈現(xiàn)了鮮明的村落美景。在教學,我讓學生扣住“暗”和“明”兩個字來體會詩句所描繪的優(yōu)美的畫面,并結合身邊農(nóng)村的見聞,寫一段賞析文字。作為農(nóng)村的孩子,學生們很容易理解了詩詞的意境和美,濃郁蒼翠的樹林重重疊疊,耀眼的野花點綴其中,而臨近的村落就在這片濃郁中和炊煙中若隱若現(xiàn),并寫出了很棒的賞析文字。在解析學生理解時,我把詩詞中兩個重要的關鍵詞,“明”和“暗”點出來,一明一暗,看似普通,卻讓人有意境鮮明、豁然開朗的感受,作為對孩子們自己結合生活理解的補充。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充分體驗了詩歌語言所表現(xiàn)出來的畫面美,更感受到了家鄉(xiāng)農(nóng)村的真實美。

2、放聲誦讀,領會作者思想感情

在初中語文教材中,誦讀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它在語文教學特別是古詩文的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對于許多淺顯而意蘊豐富的古詩詞,古詩文的誦讀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對于作品,通過誦讀語文素養(yǎng)得以提升,對學生的人格境界、審美情趣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時,學生通過誦讀古詩詞,能產(chǎn)生較強的主觀體驗,教師只需加以適當?shù)狞c撥。

在語文教學中,我特意在每天的早讀給學生安排了古詩詞誦讀時間,此外,還鼓勵、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多看、多讀,并推薦了課外書籍,讓學生更深入的理解和學習古詩詞。

第8篇:古詩詞鑒賞方法范文

【關鍵詞】 高中語文 古詩詞鑒賞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72(2012)12-024-01

古詩詞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一直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古詩詞鑒賞和名句名篇的默寫是語文高考的必考內容。所以,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該重視古詩詞教學,要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借此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但是,長期以來,我國高中課堂的古詩詞鑒賞教學中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學生閱讀量太少,找不到賞析的切入點,學生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有鑒于此,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初步探討出一些實用的教學策略。

一、把握詩歌類別及其特點

把握詩歌類別是理解和鑒賞詩歌內容的一個突破口。而其中最實用的一點就是根據(jù)詩歌內容來對詩歌進行分類。一般而言,按詩歌內容可分為:寫景詩、詠物詩、邊塞詩、詠史詩等等。下面就以幾種詩歌類型為例,簡述筆者觀點。

對于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是王維、孟浩然、陳子昂等等。山水田園詩以寫景為主,側重于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在詩的內容上,多給予人美的享受。此類詩歌最主要的特點是“一切景語皆情語”,作者在感受大自然美好的同時也一定會加入自己的感情,制造出一個情景交融的意境,在美好的情景中釋放自己的情懷。

詠物詩是對某一事物的描寫,詩人抓住某一事物的特點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此類詩歌的特點是“托物言志”,鑒賞詠物詩最主要的是抓住詩人所寄托的感情。最具代表性的如明朝于謙的《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弊髡咦プ∈摇扒灏住钡奶攸c自比,表達自己要為國盡忠,不怕犧牲,堅守高尚情操的決心。

邊塞詩是時代的產(chǎn)物,它反應的是國家的興衰。鑒賞邊塞詩,應該抓住時代特征,然后根據(jù)時代背景推敲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詠史詩以歷史題材為例,這些詩歌的特點是:以歷史作為詩人情感的載體,將歷史與詩人的情感緊密結合。一般而言,詠史詩是作者借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描述、評價,寄托個人抱負的詩歌。

二、抓住意象,情景再現(xiàn)

意象是詩人通過客觀事物為素材提煉加工創(chuàng)造出的滲透詩人思想情感的審美藝術形象,它是可以感知的、實在的、具體的。意象是詩歌創(chuàng)作的核心,抓住意象,情景再現(xiàn)是詩歌賞析的重點。只有對詩歌意象領會于心,才能真正領悟詩人的情感。詩人創(chuàng)造詩歌的過程也是創(chuàng)造意象的過程,賞析詩歌時要反復誦讀,通過“語象”去感受詩人的“意象”,探索詩人真正想表達的心理內涵。

常見的意象有:冰雪、月亮、柳樹、禪、草木、杜鵑、梧桐、梅花等等。不同的意象可以表達不同的感情,在古詩里有些意象的含義基本上是固定的,學生們可以適當加以總結,如:杜鵑往往和哀思、思歸有關,梧桐大多表示凄苦之情,落日大多表示游子的羈旅情思或者人生遲暮之情……平時練習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整理歸納一些詩人的意象選擇。如離別時通常會選用長亭、明月、夕陽、楊柳、流水、芳草、渡口等等,邊塞詩通常選用號角、烽火、長城、孤城、玉門關等。此外,在闡述意象的時候,要仔細區(qū)分同一個意象的不同含義,如“浮云”,“浮云”既可以指天上的白云,又可以指黑暗的邪惡勢力、朝廷小人等。

三、加強誦讀,增加語感

誦讀是鑒賞的前提,平時多讀詩詞,會有助于在鑒賞詩詞時進入到詩人營造的情境之中,積累豐富的語感,有助于學生人文素養(yǎng)和文化底蘊的形成。

高中課本中的詩詞數(shù)量有限,我們不能僅僅局限于課本上的詩詞。要想提高學生的鑒賞水平,教師應該在學生熟悉課本詩詞的基礎上,擴大詩詞的閱讀量。教師應該有計劃,有目的的組織學生朗讀,背誦一些書本上沒有的名言名句,在培養(yǎng)語感的同時,也增加了學生的知識面,在無形中也提高了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只有多接觸,多閱讀,在知道了某詩歌的出處,才會讓學生產(chǎn)生親切感,進而激發(fā)他們鑒賞和感悟的熱情。

四、結語

古詩詞鑒賞的綜合性,能力層次較高,每一個學生應該養(yǎng)成多讀名著和有關賞析評價的文章。在平時的練習中,注意加強積累,掌握鑒賞的方法,培養(yǎng)語感,提高素質。高中語文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們肩負起繼承和傳播中國古典文化的責任,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高考的基礎上,尋找更加科學有效的鑒賞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是每一個高中語文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

[ 參 考 文 獻 ]

[1] 吳麗麗.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探究[D].內蒙古: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

[2] 劉蓉.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研究[D].四川:四川師范大學,2007.

[3] 蘇艷.蘇教版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探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1.

第9篇:古詩詞鑒賞方法范文

關鍵詞:高考 古詩詞 鑒賞 方法

詩詞被稱為文學之上乘,其語言凝練、含蓄、跳躍,以少蘊多,意境深邃。高考中考查“詩詞鑒賞”的一個最為重要的原因就是詩詞鑒賞可以培養(yǎng)學生多種能力。詩詞鑒賞試題可以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過去的客觀題相比,這種詩詞鑒賞題也能夠有效地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探索事物奧秘的能力,在市場經(jīng)濟環(huán)境下,拜金主義、讀書無用論泛濫成災,而多讀詩能使學生陶冶情操,凈化心靈。詩詞是文學的精華,是對生活的高度概括,“讀詩使人明理”。

一、揣摩題旨,關注題目

高考試題中的鑒賞詩是一項考查學生多方面能力的題型,面對這樣的語文試題,學生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反復地讀題,由淺入深地讀詩,由表及里地體會題旨。審題是答題的關鍵、答題的方向。通過審題,知道出題人要求回答什么,什么不用回答。有的時候題目也可以提供理解詩詞的某些線索。另外,鑒賞詩詞類的題目也是用心體味詩詞深邃美妙的意境的一種手段,要分析詩詞的內在含義首先就要從詩詞的文體入手,只有在關注題目,揣摩題旨的前提下,才能體會詩詞意象所蘊含的豐富涵義,便于開展認真地閱讀鑒賞過程,探索文字之外的情感思維,鑒賞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二、把握作者,挖掘內涵

要想深刻地了解古詩詞,首先就要對作者有所知曉,古詩詞的作者往往有著獨特的寫作手法,這種寫作上的共性特征會幫助我們體會其作品的深刻內涵,對挖掘詩詞內部的情感信息大有作用。例如:寄情于山水,以景抒感的詩人有王維、陶淵明等;以景帶情,心聲細膩的詩人有李清照、柳永等;言辭豪放、不拘小節(jié)、以歌詠志的有李白、蘇軾、曹操等。除此之外,還有邊塞詩人、愛國詩人、送別詩人等很多不同的類別。學生要抓住這類作者的特點,通過對作者的了解來把握詩詞的大體風格。有些詩詞鑒賞題,出題人會在詩文后面加上對詩詞作者、背景或是詩詞中的某些詞語的解釋,考生要對這些注釋認真閱讀。

三、捕捉意象,感受意境

高考古典詩詞鑒賞的主要題目規(guī)則還是以領會詩詞意境為主,其實詩詞的意境主要是通過一些“意象”指標來展示的。在古典詩詞中有很多詩詞意向,大體上都有著相同的意境含義。例如:斜陽含有凄慘之感,多會出現(xiàn)在離愁別緒的情感表達中;殘月表示孤獨憂愁的心緒,多會出現(xiàn)于思念、思鄉(xiāng)的情感寄托中,如“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水是綿綿不斷的愁思與相思,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薄叭杖账季灰娋?共飲長江水?!焙s表示冷凄,含有凄慘蕭索之情;短笛表示送別、思鄉(xiāng),寄寓思念之情;落葉表示悲秋,含有悲苦之意;歸雁表示思鄉(xiāng)之情,游子思念故鄉(xiāng)等。例如2009年的山東高考卷,有一首杜牧的詩詞鑒賞《寄遠》“南陵水面漫悠悠,風緊云輕欲變秋。正是客心孤回處,誰家紅袖憑江樓?”這首詩的鑒賞就要抓住“漫悠悠”和“紅袖”這兩個意象來體會詩人將動靜結合到一起的映照情景。同時,還有找到“孤”和“變秋”的意象提示來體會詩人有著淡淡的哀愁,而這種哀愁則很有可能是來自于“客心”。

四、突出詩眼,把握情感

古典詩詞最大的特點就是通過最簡短的言語表達最為豐富的情感內涵。在賞析古詩詞時,考生一定要注意抓住詩眼,所謂詩眼,其實就是最能夠表現(xiàn)詩詞內涵的句子或詞語。抓住了詩眼就可以很快地把握住詩人寫詩時的情感狀態(tài)和情感表現(xiàn)。例如:杜甫的《月》“萬里瞿唐月,春來六上弦。時時開暗室,故故滿青天。爽合風襟靜,高當淚臉懸。南飛有烏鵲,夜久落江邊。”考生要抓住“高當淚臉懸”這一句,以“淚”字為詩眼,深入賞析“淚”,明確反映出詩人的主觀情緒。同時結合“南飛烏鵲”的客觀意象,就可以快速地分析出詩人企盼早日歸家與親人團圓的心情。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我們的祖先為我們雕塑了一條雄奇瑰麗的詩詞藝術長廊。中華兒女徜徉于這條長廊中,開闊了胸懷、陶冶了情操、滋補了精神。因此高考中出現(xiàn)了古詩詞鑒賞,而且古詩詞的鑒賞也正在慢慢地進入青年的生活范圍之中。在這條鑒賞之路上,考生要知道古詩詞的題目是作品的眼睛,情感的把握是閱讀作者思想的窗戶,詩詞的意象凝結著作者對整篇作品的綜合思考,這些都是考生擁有高度的鑒賞意識、經(jīng)歷詩詞鑒賞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陳寧.古詩詞鑒賞訓練[J].中學生時代.2006.(04).

[2]黃穎.詩詞鑒賞與多元智能[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