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財務年度報告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新年好!借此機會給大家拜個早年!
回顧過去的一年,財務部在公司領導的正確指導和各部門經理的通力合作及各位同仁的全力支持下,在圓滿完成財務部各項工作的同時,很好地配合了公司的中心工作,在如何做好資金調度,保證工程款的支付,及時準確無誤地辦理銀行按揭和房款的收繳等方面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當然,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還存在一些不足,下面我一一向各位領導和同仁匯報:
一、財務核算和財務管理工作
組織財務活動、處理與各方面的財務關系是我部的本職工作,隨著業(yè)務的不斷擴張,記帳、登帳工作越來越重要。為提高工作效率,使會計核算從原始的計算和登記工作中解脫出來。我們在年初即進行了會計電算化的實施,經過一個月的數據初始化和三個月的手機結合,全體財務人員全都熟練掌握了財務軟件的應用與操作,財務核算順利過渡到用電算化處理業(yè)務。這為財務人員節(jié)約了時間,還大大提高了數據的查詢功能,為財務分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使財務工作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財務部一直人手較少,但在我們高效、有序的組織下,能夠輕重緩急妥善處理各項工作。財務部每天都離不開資金的收付與財務報帳、記帳工作。這是財務部最平常最繁重的工作,一年來,我們及時為各項內外經濟活動提供了應有的支持?;旧蠞M足了各部門對我部的財務要求。公司資金流量一直很大,尤其是在8月至12月收繳銷售款的期間,現金流量巨大而繁瑣,財務部鄒治和胡蓉兩位同志本著“認真、仔細、嚴謹”的工作作風,各項資金收付安全、準確、及時,沒有出現過任何差錯。全年累計實現資金收付達2億3757萬元。企業(yè)的各項經濟活動最終都將以財務數據的方式展現出來。在財務核算工作中每一位財務人員盡職盡責,認真處理每一筆業(yè)務,為公司節(jié)省各項開支費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財務部全年審核原始單據12824張,處理會計憑證2179張,準確無誤地出具各類會計報表無數。
制度屬于企業(yè)的硬性管理,任何成功的企業(yè)無一例外的有其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長天公司從無到有,從當初的三兩人到今天的上百人,規(guī)范各項經濟行為已日益成為企業(yè)管理的主題。在過去的一年中,財務部相繼出臺了關于財產管理、合同簽定、費用控制等方面的規(guī)章制度。為完善公司各項內部管理制度,建設財務管理內外環(huán)境盡了我們應盡的職責。
財務部除要認真負責地處理公司內部財務關系外,為達成本單位的任務,還要妥善處理外部各方面的財務關系。與外部建立并保持良好的聯(lián)系。本年度財務部友好妥善地處理了各單位的往來款項的收支。同時與銀行建立了優(yōu)良的銀企關系、與稅務機構建立了良好的稅企關系,全面處理了保險公司遺留資產的往來手續(xù),并圓滿完成了對統(tǒng)計、工商等各部門有關資料的申報。
二、資金調度和信dai工作
資金對于企業(yè)來說,就如“血液”對于人體一樣重要。今年工程建設全面鋪開,各經營管理機構逐步建立,新員工不斷加盟。資金需求日益增加。尤其在1-7月份項目未能取得任何經濟收益的情況下,公司承受了巨大的資金壓力。我部根據工程建設和公司發(fā)展的要求,為確保資金使用單位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與總公司一起籌劃、合理安排調度資金。同時財務部還全面承擔了8月份開始的銷售收款和銀行按揭工作,在全體財務人員和招商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全力以赴地做好了資金的快速回籠。保證了市場建設的順利進行,及時償還了銀行到期dai款,全年累計完成投資2.6億元,償還到期dai款4500萬元。資金的成功運作保證了長天和東方公司的正常運轉,更是繼續(xù)樹立了東方公司“AAA資信企業(yè)”的良好形象。
自項目啟動以來,一直有多家銀行向公司進行信dai營銷。為了公司的長足發(fā)展,財務部與工行東塘支行建立了信dai關系,以期達到積累企業(yè)信譽的目的。我部于3月—5月向銀行申請房地產開發(fā)dai款3000萬元。期間收集、整理了大量資料,編制各類dai款報告,與銀行人員商談dai款工作,多次接待銀行各級領導的視察,在完成dai款工作的同時與銀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關系,同時使我們對dai款工作有了全面的了解,學到了新的業(yè)務知識。
三、全力協(xié)助招商工作
招商是本年度的重中之重,招商政策的優(yōu)劣與否直接關系到公司的生存和發(fā)展。財務部協(xié)助公司領導做了大量的財務分析和市場調查。全面參與了公司招商政策的制定,為公司制定銷售價格、租賃價格,出臺各項招商政策和調動招商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提供財務參考。
由于董事長、總經理正確的決策和超前的預見,以及全體員工的不懈努力,招商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根據財務統(tǒng)計數據截至12月31日,門店銷售:297個、住房銷售262個,成交率72.44%,成交額11560萬元,實收房款9301萬元,尚有未收房款20xx萬元,資金回收率為82.62%;預定門店67套,收取定金139萬元。出租自有門店82套,收取定金59萬元,出租率53.25% 。在這5個月中,財務部和招商部同心協(xié)力,加班加點,尤其是在審批至11月16日的按揭dai款中,表現了兩部門不怕苦不怕累的良好工作作風。當月工行東塘支行向公司發(fā)放按揭dai款2391萬元,創(chuàng)該行月發(fā)放按揭dai款的最高記錄。確實取得了驕人的業(yè)績。
時光飛逝,今年的工作轉瞬即為歷史。一年中,財務部有很多應做而未做、應做好而未做好的工作,比如在資產實物性管理的建章建卡上,在各項經營費用的控制上,在規(guī)范財務核算程序、統(tǒng)一財務管理表格上,在及時準確地向公司領導匯報財務數據,實施財務分析等方面都相當欠缺。在財務工作中我們也發(fā)現公司的基礎管理工作比較薄弱;日常成本費用支出比較隨意;公司對員工工作要么沒有很明確嚴格具體科學的要求;要么就是執(zhí)行乏力;也有一些員工在工作中不能站在公司的立場和利益上等等。這些應該是20xx年財務管理要重點思考和解決的主題,也是每一位長天人如何提高自我、服務企業(yè)所要思考和改進的必修課。作為財務人員,我們在公司加強管理、規(guī)范經濟行為、提高企業(yè)競爭力等方面還應盡更大的義務與責任。我們將不斷地總結和反省,不斷地鞭策自己,加強學習,以適應時代和企業(yè)的發(fā)展,與各位共同進步,與公司共同成長。
感謝各位對我本人及財務部的支持,謝謝大家。
雷?鮑爾(Ray Ball)和菲利普?布朗(Philip Brown)的《會計收益數據的經驗評價》(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ccountingIncome Numbers,以下簡稱《評價》),被公認為首次運用實證研究方法對會計問題進行研究的經典文獻。該文獻由于首次運用實證研究方法對會計收益數據的信息含量進行了檢驗,開創(chuàng)了會計研究領域的新方向,提供了研究會計問題的新方法,因而第一個獲得美國會計學會頒發(fā)的“對會計研究有開創(chuàng)性和重要影響獎。
一、作者簡況及文獻誕生的背景
鮑爾于1965年在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大學獲得學士學位,1968年獲得芝加哥大學的MBA學位,1972年在芝加哥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鮑爾現為芝加哥大學商業(yè)研究生院的會計教授。鮑爾的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財務報告和披露、盈余和股票價格、跨國會計和財務、市場有效性和市場經濟機構等方面。他曾于1986年-2000年擔任《會計與經濟學雜志》的編輯,從2000年至今擔任《會計研究雜志》的編輯。
布朗也在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在芝加哥大學獲得MBA學位和經濟學博士學位。布朗現為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大學會計、銀行和財務學院的會計和財務教授。布朗的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會計管制、公司治理、披露政策和實務、證券市場對信息的反映和市場的微觀結構等方面。除了學術研究以外,布朗還積極參加社會活動,他曾擔任公司市場咨詢委員會成員、《澳大利亞會計評論》管理委員會委員、《算盤》和《會計和商業(yè)研究》等期刊的編委會成員。
20世紀60年代之前的會計研究主要采用的是特定的會計分析模式,鮑爾和布朗認為這種研究方法得出的結論雖然經過嚴格推理,但都是一些沒有證據或沒有經過證實的主張或斷言。這種分析模式忽視了會計理論和會計實踐之間相互影響和相互促進的一面。由于缺乏經驗驗證,用會計分析模式來定義的收益數據引起了會計學家的廣泛爭論。另外,在20世紀60年代,資本市場有效性假設和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出現引起了會計學者的重視。正是在這一背景下,鮑爾和布朗將實證研究方法引入到會計研究領域。
《評價》一文發(fā)表于芝加哥大學主辦的《會計研究雜志》1968年的秋季號。該雜志創(chuàng)刊于1963年,主要刊載使用分析研究、經驗研究、實驗研究和實地研究等原創(chuàng)性會計領域論文?!稌嬔芯侩s志》因其較早刊登經驗研究論文、重視研究方法的創(chuàng)新性和具有有影響的編輯團隊而著稱。
二、《評價》的基本結構
《評價》一文包括引言、經驗檢驗、數據、研究結果和結論五個部分。該文獻的邏輯結構見圖1。論文的引言部分主要描述當時對會計收益數據有用性的爭論,作者認為爭論的原因在于沒有經驗數據的支撐,認為可以從會計收益數據前后的股價走勢來判斷會計收益數據的有用性。論文的第二部分“經驗檢驗”和第三部分“數據”主要包括所使用的模型(理論依據)、變量、樣本和數據的選擇標準、數據來源(保證數據的權威性)和變量的描述性統(tǒng)計結果。論文第四部分“研究結果”包括假設、對假設的檢驗結果、檢驗結果的顯著性、對結果的解釋和研究設計本身的局限性。論文的最后部分“結論”對全文進行了總結,認為會計收益數據是有用的信息,但是由于有其他競爭性的信息來源,會計收益數據的信息含量受到了影響,最后作者還提出了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和對研究方法進行改進的思路。該文獻的基本結構由于其具有科學性、明晰性和實用性,已為運用經驗研究方法研究會計問題的會計研究者廣為采用,目前已成為經驗研究論文結構的主要范式。
三、《評價》的主要內容
(一)選題的熱點性在該文獻的引言部分,作者從“會計收益是否有用”這一爭論焦點出發(fā)對在此之前的會計理論進行了批判。作者認為,當時的會計理論之所以沒有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框架,主要在于當時的會計研究方法存在缺陷:缺乏可窮盡性(不能包含所有相關的有證據支持的假設)、解釋能力差和不能判斷相關的競爭性假設。為了適應當時經濟環(huán)境變化的需要,出現了許多新的會計實務,如合并、租賃、并購、研發(fā)費用、物價波動、稅收等。由于這些會計實務缺乏統(tǒng)一的會計理論指導,因而在這些新的會計實務中出現了不一致的現象,這必然降低了“凈收益”的可比性,從而降低了其有用性。有會計學家認為,凈收益數據僅是一系列程序運用到一系列事件后得到的結果,是不同質部分的累計,因此,凈收益數據本質上不能被定義。作者認為,在沒有進行經驗檢驗的基礎上根據會計分析模式得出由于會計收益缺乏實質內涵的結論是不妥的。隨后鮑爾和布朗綜合了相關因素,確定用凈收益數字的內容以及時間兩項內容來共同驗證會計收益數據的有用性。
(二)變量設計的巧妙性確定了研究的主題,作者在眾多會計收益數據中選擇最有代表性和在計量模型上最能表述會計收益數據的信息含量??紤]到股東對凈收益數據和每股盈余較為關注,作者選擇了這兩個變量作為會計收益數據。在確定會計收益數據的信息含量時,借鑒了資本市場有效性假說和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文章首先引入資本市場有效性假說。資本市場有效性假說。是指在資本市場上總會有一些投資者愿意付出一定的時間和金錢來收集和分析有關信息以作出更優(yōu)的投資決策,這些投資者比其他投資者有信息優(yōu)勢,在資本市場上的操作會讓這些信息迅速反映在資本資產的價格中。當有大量的這種投資者時,資本市場會常迅速地調整資本資產的價格,使這些投資者不能獲取更多的非正常報酬。需要注意的是,資本市場有效并不意味著資本資產的價格包含了所有信息,因為資本資產價格的調整過程受相當多因素的影響,是復雜的。不過,資本市場有效意味著資本資產的價格不存在序列相關性,即價格是隨機波動,證券價格變化的唯
一原因是出現了相關的、非預期事項,而非預期事項是隨機發(fā)生的。因而,這時可以認為資本市場總體是有效且無偏的。
根據上述理論,作者提出可觀測的股票價格波動與信息--之間的聯(lián)系,可以證明會計收益所反映信息是有用的,因而將會計收益同股票價格聯(lián)系起來進行研究。對會計收益與股票價格之間關系進行研究的關鍵是要區(qū)分對于特定公司證券價格有影響的特定信息和對所有公司證券價格有影響的系統(tǒng)信息。作者構建了市場預期收益的兩個選擇模型來考察市場對會計收益數據是如何反應的。
鮑爾和布朗把影響公司盈余的因素分離為系統(tǒng)因素和特定因素。系統(tǒng)因素影響所有的公司,這樣某公司上一年的盈余和其他公司上一年的盈余,可以通過這種特定方式進行聯(lián)系。如果這種聯(lián)系是穩(wěn)定的,可以將這種穩(wěn)定的聯(lián)系用固定的函數形式表現出來,此時可以根據其他公司的收益得到某一公司當年收益的條件期望。這樣,未預期盈余變動可以通過計算實際收益的變動與條件期望變動的差異得到估計,他們將這個差值定義為當前收益所傳遞的信息含量。同時作者假定:由企業(yè)財務及其他政策改變所導致的盈余變化,在第一次估計前已經被收益的平均變化所反應,即宏觀經濟和政策改變同時影響企業(yè)收益,可以將其進行聯(lián)合估計。
對未預期盈余的估計,作者首先采用最小二乘法(OLS)求出每個樣本公司每年的盈余變化和其他所有公司盈余平均變化(市場盈余變化)的線型回歸系數和截距項。再將市場盈余平均變化作為自變量代人上述過程得到的回歸模型,計算出盈余變化的預期值。最后未預期盈余變化值(預測殘差)即為盈余變化的實際值減去盈余變化的預期值。從未預期盈余變化的估計中可以發(fā)現作者是剔除了市場效應的,即不考慮系統(tǒng)因素僅考慮特定因素。
同樣,影響公司股價或股票報酬的因素也有系統(tǒng)因素和特定因素。作者首先運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分離系統(tǒng)因素和非系統(tǒng)因素,使用與計算未預期盈余變動相同的方法計算出預期證券報酬率和實際報酬率的偏離程度。再計算出所有樣本公司的股票收益率的殘差(異常報酬率)。由于市場是有效的,公司股票價格會對新信息迅速進行有效的調整,那么就可以用殘差表明新信息對公司股票報酬率的影響。為了對統(tǒng)計有效性進行檢驗,鮑爾和布朗采用了一個替代模型――幼稚模型。在該模型中預期盈余的替代變量是上年的實際盈余,則未預期盈余變動就是當年盈余與上年盈余的差額(盈余變動)。幼稚模型沒有剔除市場效果,僅檢驗了每股盈余指標。
(三)方法的創(chuàng)新性列會計收益與股票價格之間關系的研究,作者采用的是事項法,事項為盈余公告。采用的事項窗是第t年和第t+1年的前半年,采用的估計窗截止到第t-1年,由于當時無法取得日數據,因而選擇的事項日是第t年的盈余公告月。文章用于計算有關的系數以避免估計誤差所選用的估計窗是1946年~1956年的11個財務年度。選擇的事項窗是1957年~1966年的9個財務年度。事項法的應用選擇事項目非常關鍵,考慮到《華爾街日報》登載年度盈利預測、初步報告和完整年度報告等三種類型的年度報告,另外由于初步報告中的凈利潤和每股盈余與隨后的正式報告中的數據相同,而且初步報告中的這兩個數據比預測盈利報告中的數據更準確,因此作者選擇的事項日為公司將初步報告登載于《華爾街日報》的日期。
(四)樣本的可比性和數據的可靠性 作者在選擇樣本時考慮了以下因素:1946年~1966年盈利數據在Compustat數據庫中可以獲??;財務年度結束于12月31日;可以在CRSP數據庫獲得至少100個月的股票價格數據;《華爾街日報》年報公告日可以獲得。作者之所以按照上述標準選擇樣本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證結論的普遍性。樣本選擇之后,接著就是數據的選擇,根據研究模型的設計,該文獻使用了收益報告的內容、報告的日期、報告期附近的證券價格變動等數據。
收益數據來源于標準普爾Compustat數據庫的1946年~1966年的數據。通過計算單個公司收益率變化和市場指數收益率變化之間相關系數,作者發(fā)現處于中位數的公司的收益率變化的25%可以被市場指數的變化所解釋,而且最高的解釋程度為52%。年度報告公告日來源于《華爾街日報》。作者發(fā)現財務年度結束日與年報報告日之間的間隔從1957年~1965年呈現一種穩(wěn)定下降的趨勢,這說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越來越及時。股票價格比來源于芝加哥大學證券價格研究中心(CRSP)的數據庫。該數據庫中的數據采用紐約證券交易所1946年1月~1966年6月的月度收盤價,并進行了股利和資本的調整。
(五)結論的顯著性 為了更好地檢驗異常報酬率與未預期會計盈余變動中所包含信息的關系,該文區(qū)分了會計盈余變動中的預期與未預期盈余變動。另外,該文將盈余預測誤差為負值(即實際收益變動小于條件期望變動)定義為壞消息,反之則為好消息。該文提出的假設命題為:如果會計收益數據與股票價格之間有關系,會計收益數據信息的將導致該公司的股票報酬率變動。即如果盈余預測誤差為負值,股票報酬率殘差也為負值;反之亦然。在經驗檢驗中,作者將年度報告宣布日所在月份定義為0,用APIM表示第M月的異常業(yè)績指數,APIM衡量的是一美元(等額投資于n種證券)在年報公告日前一年(第-12月月末)投資于一個投資組合到第M月為止的平均累計非正常報酬率。在計算APIM的過程中,先根據未預期盈余變動的符號分成兩組(未預期盈余變動的符號為正(好消息)的公司分為一組,未預期盈余變動的符號為負(壞消息)的公司分為一組)分別進行計算,然后再把所有樣本合在一起進行計算。作者認為,如果會計收益數據與股票報酬相關,就可有以下的推斷假設:未預期盈余變動的符號為正,則APIM大于l;未預期盈余變動的符號為負,則APIM小于1;對于合并樣本,APIM趨近于1。
該文的這些假設全部得到了驗證,并且統(tǒng)計檢驗結果都很顯著。在分樣本檢驗中,檢驗結論表明年報中的會計收益數據是好消息時,在公布收益數據的前11個月和后1個月的平均非正常報酬率顯著為正,反之亦然。在整個樣本檢驗中,檢驗結果也指明總體也呈現出這種趨勢。另外,作者還用現金流(用營業(yè)收入估計)和非重復性項目前的凈收入來替代年報中的會計收益數據進行了檢驗,發(fā)現最后的效果沒有用年報中的會計收益數據顯著。通過檢驗的結果,作者還觀察到市場已在年度報告前預測到包含在會計收益數據中的大部分信息。事實上,預測之所以如此的精確,以至于在會計收益數據公布月的異常報酬指數沒有太大的變動,主要是因為市場不僅早在年度報告前的12月就開始預測未預期收益,而且全年市場都在不斷地預測。
該文作者認為年度收益報告雖然能提供新信息,但不能及時傳遞信息,因為其大部分內容(大約85%至90%)能夠從更及時的信息來源(包括中期報告和非會計信息,年度會計報告僅僅是投資者所能得到的諸多信息資源中的一種)中獲取。作者還發(fā)現
APIM存在向年度報告公布月后持續(xù)漂移的趨向,其中收入預測誤差信號和股票回報殘差之間的關系可能在年度報告公布月后持續(xù)了2個月。經過分析,認為可能是交易成本的存在而造成的,剔除交易成本的影響,市場對數據的反應應當是趨向于無偏。
(六)研究的嚴謹性 考慮到在回歸估計中違背了最小二乘法的假定條件,作者根據其他學者的研究結果估計行業(yè)效應可能僅僅影響某個公司收益率變化的10%,而且行業(yè)效應對回歸系數的影響不顯著。作者認為回歸分析在技術上是可行的,這些不會影響最后的統(tǒng)計結果。另外,雖然作者選擇的樣本沒有包含那些已經失敗的公司、財務年度沒有結束于12月31日的公司、在股票價格研究中心CRSP的資料庫中沒有記錄的公司和華爾街日報描述的年輕公司,這可能會降低結果的一般性,但作者認為文獻檢驗所選擇的261家公司還是有相當的代表性,而且用相同的方法對其他樣本進行研究得到了非常一致的結論。
(七)研究的方向性 雖然該文獻的研究方法具有相當嚴密的邏輯性以及研究結論具有較高的一致性,但在文獻的最后作者還是指出了研究中的一些局限性,如沒有考慮月末發(fā)生交易時股票價格同時變化、數據中存在誤差、股價的離散性、“預計誤差”模型的無效性、收益預期誤差的系統(tǒng)偏差等。除了作者指出的局限性外,還指出了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如市場如何預測凈收益的變化、中報或股利宣告的作用、中報與年報的成本以及未預期收益變化程度(不僅僅是符號)和相關股票價格調整程度的定量關系等。
四、《評價》對西方會計科學理論研究的主要貢獻
(一)對早期會計科學理論研究方法的變革會計原則委員會(APB)之所以在1959年取代會計程序委員會(CAP),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在CAP內部對收益和留存收益的列報等領域的處理引起了嚴重的分歧,這些分歧不僅暴露了CAP在縮小公認會計方法范圍的作用上的差距,而且還揭示了在資產計價和收入確定的恰當方法上的本質差異。這種分歧、差異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在早期的財務會計研究中,會計研究人員僅僅對從現有實務中提取理論原則感興趣,而經濟學家則對從“真實收益”中得出計量方法感興趣。這些分歧促使會計學家認識到必須要有~個前后一致的統(tǒng)一的會計理論框架。
鮑爾和布朗并沒有沿著上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進行研究,而是在分析了當時理論研究的不足后,從爭論的焦點――會計收益數據的有用性出發(fā),運用經驗研究的方法對這一問題進行分析?!对u價》一文僅是使用了收益和每股盈余等少數術語,其余內容與當時的會計理論研究并沒有聯(lián)系,這也導致這篇經典文獻在當時曾一度被認為是沒有研究會計問題的論文,因而曾被美國會計學會會刊《會計評論》退稿。該文公開發(fā)表后,因其對會計研究方法和研究視角的獨特性逐漸被會計研究人員所接受,因而后來第一個獲得美國會計學會頒發(fā)的對會計研究有開創(chuàng)性和重要影響獎,由此可見,該文對早期會計科學理論研究方法的變革具有里程碑似的意義。
(二)對會計科學理論發(fā)展的影響 《評價》一文首次提供了可靠的證據證明了證券價格會對公告的盈余有反應。隨后人們開始對證券市場反應的其他領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自此決策有用性的信息觀一直在財務會計理論和研究中占統(tǒng)治地位的方法,直到近來才開始讓位于計量觀。該文采用的事項研究方法是采用事項法進行會計研究的先鋒,這一研究方法后來被用來研究大量的會計和財務問題,如股利公告、盈利公告、兼并收購、投資支出、增發(fā)新股等事件都是這一領域研究的問題。繼該文之后,大量的學者不僅用更短的估計窗和事件窗、用累計非正常報酬、用非美國數據進行類似的研究,而且還使用類似的方法對其他領域進行研究。
《評價》一文開創(chuàng)了會計與資本市場結合研究的先河,在隨后的30年中有大量的相關文獻發(fā)表在頂級的會計和財務期刊上。受其影響的會計與資本市場研究主要體現在盈余反應系數(簡稱ERC)、分析師的預測工具、基礎分析與定價研究和資本市場有效性檢驗、會計選擇和會計管制等領域。
五、《評價》對我國會計科學理論研究的啟示
(一)豐富和發(fā)展了我國會計理論研究的成果從1997年開始,我國的會計學者開始將該文獻的研究方法引入到我國的資本市場研究中。張水泉和韓德宗(1997)運用事項法研究了上海股票市場上市公司派息、送股及配股事件對其股價的影響,發(fā)現市場對派息的反應最強。陳曉、陳小悅和倪凡(1998)也采用事項法對我國上市公司首次股利信號傳遞效應進行了相關研究。陳曉(1999)還借鑒該方法專門研究了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運用事項法研究我國資本市場的會計問題的文獻相當多,限于篇幅此處并不一一列舉。《評價》一文對我國會計與資本市場的研究起到了巨大的引導和借鑒作用,豐富和發(fā)展了我國的會計理論。
(二)對我國會計科學理論研究未來的引導作用盡管國內引入和借鑒鮑爾和布朗在《評價》一文中所應用的研究方法比較晚,但卻在短時間內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未來我國會計理論研究要繼續(xù)吸收和借鑒本文獻的精華,以推動我國實證會計理論研究的進程。不過,要提醒研究人員注意的是,在以后的學習和借鑒該文獻的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