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寶寶說話晚的原因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是你做錯了什么嗎?
他為什么老是說不清話呢?
除了兒子跳跳晚說話的經(jīng)歷,加上我自己在一家早教中心做老師,這些父母在教寶寶學說話中所發(fā)生的問題,我也一樣不落地碰到過。所以,希望給有同樣困惑的爸爸媽媽們一些提醒,我認為這些可是幫助寶寶學說話的至理名言。
第1句:不要在家里各講各的方言
寶寶1歲零3個月時,你就要注意了。此時正是語言發(fā)展關鍵期,家庭成員的語音一定要一致,否則,寶寶會感到無所適從,不知該學哪個好,最后干脆什么也不講,或者是什么都學,卻什么也沒學到。
實例:在早教中心我看到這樣一個女孩,3歲了,但說話卻十分結(jié)巴,而且發(fā)音十分不清晰。問其原因,原來她在剛生下來時父母就請外婆來照顧她,外婆是四川人,說四川話,父母有時用普通話,有時用四川話。寶寶本來說話就晚,2歲才開始能說兩個字,現(xiàn)在3歲了,雖然能知道表達自己的意思,但結(jié)巴很嚴重。醫(yī)生告訴父母,寶寶的語言器官沒有問題,就是關鍵期產(chǎn)生的語言紊亂,而且隨著年齡增長,想要表達的意思多了,但因詞匯量少,所以心里一著急,導致結(jié)巴。
你需要:
1.全家統(tǒng)一用普通話,如果外婆不會說普通話,那盡量還是讓孩子與外婆分開,等孩子的語言走上正軌再一起。
2.寶寶結(jié)巴時,要安慰他別著急,并且將寶寶說過的話再一字一句地講一遍,讓寶寶也復述一遍。
3.千萬別笑話寶寶,如果有人笑話他,父母要予以制止,以免其產(chǎn)生自卑心理,從而更不愿意開口說話。
第2句:不要做滿足需求型父母
有的父母是滿足需求型的,寶寶一個眼神一個手指,他們立即按照當時的情況或環(huán)境來猜想、理解寶寶的說話意思,并滿足其需求,導致寶寶不再思考未說完的話,久而久之產(chǎn)生思考惰性,語言也受到阻礙。
實例:早教中心有這樣一個女孩,快2歲了卻只會叫爸爸媽媽。我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現(xiàn)象,女孩想要東西時,只需用手一指,其母親立即問:寶寶是不是要……?孩子點頭后,母親立即滿足其要求,于是孩子再不多說。
你需要:
1.學會“裝腔做勢”。
如果孩子表達不清楚,就不要急于補充完整。如孩子指著奶瓶唔唔叫,或只說“奶”,父母明知他要喝奶,也不要急于把奶送到他嘴邊,而要裝作不懂的樣子問:“你是要奶瓶玩嗎?”然后,把空奶瓶遞給他。孩子搖頭,你就繼續(xù)鼓勵他說出前面的字:是要奶瓶,還是喝奶?直到他把句子完整表達才給他喝奶,并告訴他一定要把話說完整,別人才能懂你的意思,否則別人就無法滿足你的要求。這樣日積月累,寶寶自然會注意把話說完整,講準確。需要強調(diào)的是,在此過程中,你要控制自己姑息遷就或過于心軟的態(tài)度。特別是當寶寶說了好幾次還沒有說對時,你因為“寶寶可憐巴巴的,算了吧”的想法而依了寶寶,如果這樣做就前功盡棄,對寶寶的語言發(fā)展很不利。
2.引導寶寶多想多說。
在寶寶還不大會問“為什么”時,你要多問他為什么,多“為難”寶寶,引導他思考和回答。如:帶寶寶坐火車前,先問他:火車開動時會發(fā)出怎樣的聲音,它的車身是什么顏色的,你看到車上有些什么等。帶著這些問題,寶寶會用心觀察,你也盡可能地在坐車過程中多講解,豐富他的詞匯量,久而久之,寶寶的詞語豐富了,也愿意說了,與人交流也更容易了。
第3句:不要發(fā)脾氣,逼孩子說話。
你要多多表揚,孩子如果表達不清,你也不要著急,更別當面指責嘲笑他。
實例:一天早教中心來了一個媽媽,她帶著一個男孩,老師問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孩子說了兩次老師也沒聽清。母親在一邊著急了,說:“你說這孩子怎么辦呢?說話老是說不清。隔壁的一樣大的孩子什么都會說了, 這孩子卻只能說簡單的兩個字。”我發(fā)現(xiàn),孩子一聽他媽媽這樣說,立即低下了頭,再不說話了。
你需要:
我國著名語言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所長佟樂泉先生說,判斷一個寶寶的智力發(fā)展是否正常,就是兩個指標:一個是動作;第二個就是語言。
所以,小寶寶學說話這件事,你可絕對不能輕視了。
統(tǒng)計資料顯示,嬰幼兒語言發(fā)育發(fā)生問題的概率高居其他各種發(fā)育障礙之首。若未及時得到有效的干預,不僅會嚴重影響寶寶的語言理解力和表達力,還將影響他的社會適應能力,并使學齡期注意缺陷和學習困難等心理行為問題的發(fā)生率增加。相關的研究發(fā)現(xiàn),因注意缺陷和行為問題去精神科就診的孩子中有30%~40%存在語言問題。
寶寶開口,有不同的“起跑線”
隨機問了身邊的幾個家長,對孩子什么時間開口說了第一個詞,所有家長都記得一清二楚??梢?大部分父母對這個事情都相當重視,一些父母還經(jīng)常不由自主地作比較:“人家寶寶比我們還小兩個月呢,已經(jīng)能叫媽了!”著急之余,還暗暗地擔心自家寶寶沒人家的聰明。
其實,語言發(fā)展的個體差異很大。有的寶寶8個月就開始說單個的詞,不到1周歲就能說簡單的句子。有些寶寶智力發(fā)育很正常,但三四歲才會說話。有個最典型的例子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4歲還不會說話,直到9歲說話還不流利。有的寶寶或許不經(jīng)過講單個詞的階段就突然說出清晰的句子來。不同的寶寶使用語言的能力也各不相同。比如,一個2歲寶寶可能不停地說,“杰杰要甜餅”、“杰杰有球”,而另一個則早早地會使用“我”這個代詞。一般來說,女孩比男孩說話要早一些 。
媽媽擔心最多的幾個問題
“寶寶老說得不對”
2歲以前的寶寶,發(fā)音常常不準確。千萬不要把寶寶不準確的發(fā)音當作好玩,故意去逗他,學他錯誤的發(fā)音,這樣容易使寶寶把錯誤的發(fā)音固定下來,今后想改就很難了。
寶寶的語言錯誤是不可避免的。隨著語言的發(fā)展,錯誤會自動調(diào)整。有時候,語言錯誤可能是創(chuàng)造力的一種表現(xiàn)。不犯語言錯誤的寶寶,其語言就不可能有較好的發(fā)展。寶寶的語言錯誤往往是有規(guī)律的,是對某種規(guī)則的泛化。雖然用錯了,但這正是寶寶已經(jīng)掌握了某些語法規(guī)則的表現(xiàn)。
“寶寶口吃”
寶寶初學說話時,難免會口齒不清,這不能都跟口吃劃等號。小明放學回家說,“我⋯我⋯今天在幼⋯兒園被欺⋯⋯”媽媽可能會很嚴肅地糾正他,“說清楚一點,每次說話都口齒不清,教你很多次了。再說一遍?!币?這樣嚴肅教學的結(jié)果可能只會與你的愿望適得其反,反而讓他講話更結(jié)巴了。約有2/5的口吃寶寶會持續(xù)一兩年,有個別的要到10歲左右口吃才會消失。口吃原因很多,可能是遺傳、中樞神經(jīng)病變、環(huán)境壓力等,而寶寶在學說話過程中屢受挫折,越來越失去信心,演變成緊張、逃避,也是一大誘因。因此若是寶寶有說話不清楚的現(xiàn)象,爸媽一定要耐心,不要大聲訓斥或是恥笑他,否則只有負面效果。
什么時候?qū)殞毑拍馨l(fā)音清楚呢?這方面?zhèn)€體差異也很大,家長可以做的一是對寶寶講話時清晰、慢、句子短,二是注意鍛煉寶寶的口腔肌肉,比如咀嚼有韌性的東西。
“跟著老人說方言”
不用特別擔心。有些定居美國的華裔子女,進幼兒園之前,父母喜歡跟他說中文,入園以后,再跟小朋友們學英語,孩子在兩種語言的轉(zhuǎn)換上并沒有問題。普通話和方言的差異要小于中文和英語的差異,只要家中平時常用的語言不超過兩種,對孩子來說就不會造成很大困擾。
學知識:周歲內(nèi)寶寶語言發(fā)育規(guī)律
新生兒出生后的第一聲啼哭就是最早的發(fā)音,也是今后語言的基礎。
2周左右的嬰兒能區(qū)分人的語聲和其他聲音,如鐘聲、哨聲等,這種能力是他以后學習語言的前提;同時寶寶對說話聲(尤其是高音)很敏感。
第4周開始,嬰兒的哭聲可作為一種用來表示身體狀態(tài)以得到注意的手段。開始它多是表示消極狀態(tài),如餓、冷、熱、濕、寂寞等。
到2~3個月就有了表示積極狀態(tài)的聲音,如舒服、高興時的發(fā)音。嬰兒情緒越好發(fā)音越多;對成人的逗引和說話時的情緒表現(xiàn)也有所反應,如以忿怒聲斥責他時會哭,和藹聲安慰他時會笑。
4個月時嬰兒就能區(qū)別男聲和女聲,6個月時即能區(qū)分出不同的語調(diào)。開始咿呀作語,能發(fā)輔音,如d、n、m。
4~7個月是連續(xù)音節(jié)階段。寶寶明顯變得活躍起來,發(fā)音增多,看見熟人、玩具能發(fā)出愉悅的聲音,叫他名字會轉(zhuǎn)頭;可出現(xiàn)一些重復的、連續(xù)的音節(jié),這些音為以后正式說出詞和理解詞做了準備。
7~9個月,能發(fā)出“ma-ma”、“ba-ba”等元音和輔音,但無所指;可以形成第一批“語言一動作”的條件反射,如說“歡迎”他會拍手,說“再見”會擺手等,有了這種條件反射,寶寶就有了學習與成人交往的可能。
從11個月開始,是“語言-動作”的條件反射形成的快速時期,此時寶寶聽懂的詞越來越多,可以按照指示去做一些事情,并開始模仿成人發(fā)音。這時還不是正式的說話,他可能是用一定的聲音表示一定的意義,也可說是學說話的萌芽階段。
多年來,上海兒童醫(yī)學中心特別關注寶寶的語言發(fā)育行為,作為發(fā)育行為兒科主任,金星明教授帶領她的學生在這方面進行了長期的跟蹤研究,積累了豐厚的理論和臨床實踐經(jīng)驗,總結(jié)了寶寶最早學會的50個詞匯,按照從早到晚的排序是:
啊 媽媽 哦 爸爸 爺爺 奶奶 阿婆 嗚嗚 姐姐 雞 魚 寶寶 汪汪 吃 貓 拿 蛋 鴨 狗 球 咦 手 腳 燈 阿公 哥哥 弟弟 糖 妹妹 飯 鞋子 鳥 喵喵 不要 眼睛 耳朵 月亮 肉 餅干 嘎嘎 電視機 菜 阿姨 大 娃娃 我 門 要 謝謝 衣服
寶寶語言發(fā)育問題篩查步驟
每個寶寶學說話的進度有差異,不過一般來說,寶寶到了3歲還不會叫媽媽、爸爸,或是到了4歲仍說不出有意義的詞匯,可能是語言發(fā)展遲緩的征兆,父母適度的警覺是很有必要的??梢园凑找韵碌牟襟E逐一篩查――
1.遺傳因素:
如果寶寶父母和家族史中有人開口很晚或存在其他語言發(fā)育問題,你的寶寶遺傳的幾率會很大。
2.身體因素:
查聽力:首先要觀察寶寶在六七個月左右是不是對聲音會有反應。如果你跟寶寶說話,他幾乎沒有任何臉部表情,在旁邊叫他,也不會轉(zhuǎn)頭,可能他的聽力的確有問題。如果聽力有問題,當然就無法學習說話。
查舌系帶:這是器質(zhì)性的問題,是很容易看出來的,也是應該早早排除的因素。
查口腔功能:有的寶寶在吸奶、吃東西時常常滴落東西、或是一直流口水,這都顯示口腔發(fā)育可能出了問題。
查腦部發(fā)育:先天的障礙、天生智能不足,或腦部曾受傷,都會影響語言的正常發(fā)育。
3.環(huán)境因素:
語言環(huán)境缺乏:有些寶寶因為長期生病,游戲或是和其他人互動的機會較少,因此學說話不如健康寶寶順利。
互動欠缺:有些白領父母忙于工作,很少有時間和寶寶“交流”,把他扔給錄音機和電視,寶寶缺乏互動的語言環(huán)境。
語言刺激不當:有的家長不懂循序漸進的規(guī)律或者急于求成,上來就教孩子大段的句子,把寶寶“嚇”住了,反而不敢開口了。
4.心理因素:
個性內(nèi)向:有的寶寶天生性格過于內(nèi)向、畏縮、學習力差,幾乎不肯開口,若是沒有適時教導,將造成語言發(fā)展遲緩。
自閉傾向:如果上述因素都排除了,還要警惕一種可能――兒童孤獨癥(即自閉癥)。早期識別兒童孤獨癥并不困難,主要從語言、社交、行為等方面來考量,如:孩子的某些發(fā)育指標落后于同齡兒童,并伴有一些奇特的行為,兒童目光回避、刻板行為、充耳不聞等。
兒童語言篩查標準
發(fā)育遲緩
24個月,詞匯量少于30個。
30個月,結(jié)構(gòu)表達量(有句子結(jié)構(gòu))男孩少于3個,女孩少于5個。
發(fā)育遲緩可疑
24個月,詞匯量少于50個。
30個月,結(jié)構(gòu)表達量男孩少于5個,女孩少于8個。
專家提醒:發(fā)現(xiàn)你的孩子語言發(fā)展有異樣,可以帶他到專業(yè)醫(yī)療機構(gòu)檢查。專業(yè)人員會根據(jù)寶寶總體的發(fā)育特點和你家寶寶的個體特征做出綜合評估,給出針對性的改進方案。
能言善道寶寶培養(yǎng)方略
奇奇媽每天早上一起床,就和3個月大的奇奇甜蜜對話,“奇奇好乖,起床啦?!薄捌嫫嫦牒饶踢€是喝水呢?”雖然奇奇根本聽不懂,媽媽還是不厭其煩。奇奇一天天長大,對于媽媽的聲音似乎越來越有反應,媽媽說話時,他會轉(zhuǎn)頭尋找聲音的來源,聚精會神地看著媽媽,漸漸地,還會咿咿呀呀地和媽媽“對話”。也許奇奇和媽媽都不懂對方講什么,不過奇奇顯然對“說話”已經(jīng)有了很濃厚的興趣。
花時間和他“對話”
讓寶寶及早開口說話,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要像奇奇媽那樣花時間和他“對話”。說話時要看著寶寶,也讓他看到你的臉和手勢,這樣能幫寶寶理解你的意思。別太在意他是否能明白你說的每一個字。
用文字“按摩”寶寶的腦細胞
寶寶出生后,媽媽應該常常念故事給他聽。無論是童話故事、圖畫書或是小百科等書籍都可以,寶寶聽沒聽懂關系不大,媽媽可以抱著寶寶,以輕柔的音調(diào)帶領寶寶進入文字和圖畫的世界,讓他覺得聽故事是一種享受。
玩互動游戲培養(yǎng)說話能力
當寶寶逐漸長大開始對周遭事物有反應,逐漸了解你說話的意義時,更要多和他積極互動。一些小游戲,可讓你在和寶寶平時的互動中培養(yǎng)他說話的能力。
1.認識五官
玩法:媽媽把寶寶抱在懷中,摸著寶寶的頭說,“這是寶寶的頭”,摸著寶寶的手說“這是小手”,反復地說給寶寶聽,慢慢地引導寶寶開口說出這些五官。
2.說出顏色
玩法:拿著色彩板,告訴寶寶這是紅色、黃色。給他穿紅色衣服時,順便告訴他“這是紅色的”;吃香蕉時,告訴他“香蕉是黃色的”。利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讓寶寶認識色彩、說出色彩。
3.圖片演故事
玩法:拿著圖片來說故事也是一種好方法,因為圖片繽紛的色彩最能吸引寶寶的注意力。還可以拿一些道具、玩具,例如,說到“泡泡龍出去玩球”,就可以拿起球,陪著寶寶一起玩一玩。通過手的把玩、操作,將圖、文和玩具、實物結(jié)合,增加寶寶學習語言的興趣。
記住:要讓寶寶認識到所有的談話都是交流。如果你不等候他的回答就自言自語,或看上去好像不想要他的回答,或者當寶寶或其他家人跟你說話時,你懶得搭理,他可能會覺得語言只是毫無意義的聲音而已。
加強口腔肌肉的訓練
有的寶寶口腔功能不是太好,比如平時愛流口水,吃東西的時候滴滴嗒嗒,父母可教寶寶做一些動作練習,以加強說話所需的口腔功能。
訓練1:吹氣
吹泡泡是最有趣的吹氣訓練了。你也可以找一些彩色的羽毛,通過吹氣,讓它們在空中飛舞。另外,一些能夠發(fā)聲的玩具和樂器也是很好的選擇,例如哨子、笛子、口琴等。
訓練2:使用吸管
教寶寶把嘴唇的力量集中在距離吸管頭部1厘米左右的位置上,鼓勵他盡可能地多用力。
訓練3:吸面條
經(jīng)常給寶寶做一些意大利面條或者是手搟面,就讓寶寶用手抓著吃,然后用嘴把面條吸進去。
訓練4:聲音游戲
模仿動物的叫聲是一個很有趣的辦法,可在不知不覺中讓寶寶練習一些很難發(fā)出的音。例如,如果寶寶發(fā)不好輔音“s”,你可以讓他模仿蛇的“咝、咝” 聲;玩火車游戲,發(fā)出“嗚⋯⋯七恰恰”的聲音。重點是要用“玩”的態(tài)度,吸引寶寶學習模仿。
金教授提醒:抓住促進語言發(fā)展的有利因素
父親或男性照養(yǎng)者的作用不可低估。
父母照顧要好于祖輩照顧。
提供豐富的語言環(huán)境,多跟孩子玩。
陪孩子看書、閱讀、講故事(白天、睡前)。
從教功能性語言(指寶寶平時能接觸到的、跟人交流的語言)開始。前面提供的最早的50個詞匯就是功能性語言,兒歌、唐詩等則不是。
如果寶寶先天語言功能不是太好,比如口齒不清,要鼓勵他多說,然后再做到說準確。
小鏈接:父母健談,孩子聰明
美國的研究表明,盡管基因影響智力,但父母經(jīng)常同孩子談話以及交談的內(nèi)容也會對語言發(fā)展帶來巨大的影響。在寶寶9個月至3歲之間,父母與之交談多的孩子,在后來的智力測試中,比與父母很少交談的孩子得分高得多。
“過來媽媽”的經(jīng)驗
寒寒媽
我家寶寶說話晚,在1歲10個月之前,只會說“爸爸”、“媽媽”、“奶奶”、“大”、“破”這些簡單的字節(jié)。暑假從老家回來,寶寶似乎突然長大了許多,開始說一些以前沒說過的字了,如“姥姥”、“寶寶”,后來會說的話越來越多,到兩周歲時就會說“姥姥買蛋蛋吃”、“不吃南瓜”等句子了?,F(xiàn)在他2歲2個月了,已經(jīng)會說大段的話了,還會給媽媽講故事了。
在這里告訴媽媽們,寶寶說話晚也不用著急,說話晚并不代表寶寶笨,他前面雖然不說,實際上是在積累,一旦開始說了,就會有突飛猛進的發(fā)展。你只要多陪寶寶玩,和他說話、唱兒歌、講故事。
翩翩媽
因為我的個人喜好,翩翩從會說話起就在念唐詩了。每天晚上,翩翩也是在唐詩的吟誦和唐詩故事中睡著的。一到晚上,翩翩就要求聽“媽媽唐詩”。我后來想,翩翩其實是把媽媽和唐詩混為一體了,媽媽在說唐詩時特別溫柔、有感染力,于是唐詩也分外可愛了。所以她是真的熱愛唐詩,甚至超過了兒歌。翩翩兩歲多,我在家里吟誦《琵琵行》、《木蘭辭》等長詩,翩翩在旁很注意地聽,隨后就要求“教我琵琶”。就這樣,在她的強烈要求下,3歲時翩翩就可以背誦這些長詩了。
我覺得背唐詩很有好處。首先,翩翩記憶力明顯強于同齡寶寶。翩翩上幼兒園,學習很輕松,可以完整地敘述在學校發(fā)生的大事小情。第二,迷戀有節(jié)奏的東西。翩翩沒有音樂天分,唱歌荒腔走板,但節(jié)奏感很強,后來學了鋼琴,這點讓老師印象深刻。第三,對文言有領悟力。
爸媽須避免的3大誤區(qū)
1 把“說話”當成背景音
如果你喜歡整天開著收音機,那就盡量在你實際上沒注意聽的時候只放音樂。如果你在聽說話的節(jié)目,要讓寶寶明白,你是從他看不見的聲音中獲得了有意義的交流信息。
2 強化疊音字
我們經(jīng)常聽到父母會對寶寶說,“你今天吃飯飯了沒?”“這是狗狗,那是花花⋯⋯”這可能就拖延了寶寶過渡到說完整話的階段。要盡量縮短寶寶使用疊詞或兒話的時間,用正常的交流方式,讓寶寶自然而然知道正確的說法,也訓練他說多音字和短句。
這里,教你如何與寶寶玩一些游戲,讓語言學習的過程變得簡單而快樂。
0~3個月:
雖然,剛出生的寶寶既不會說話,也聽不懂你的語言,但是他能感知。你說話的聲音、語調(diào),包括你與他交流時話語中流露出的情感,都會影響他后來的語言發(fā)展。
1.聲音在哪里?
寶寶躺在床上,你在不同的方位搖響鈴鐺等發(fā)聲玩具,吸引寶寶將頭轉(zhuǎn)向聲源。這可以促進寶寶聽覺的發(fā)育,為語言學習做準備。注意,玩具的聲音要悅耳動聽。
2.“聊天”
寶寶睡醒之后,媽媽用緩慢的、柔和的語調(diào)告訴寶寶你正在做的事情,今天的天氣怎么樣,你的心情如何等等。比如:“寶寶,媽媽正在幫你換尿布,你睡覺夢見媽媽了嗎?媽媽好喜歡你哦……”每天可以進行2~3次這樣的聊天活動,每次兩三分鐘即可。這可以增強寶寶對語音的敏感性。
3.聽不同的聲音
寶寶清醒的時候,你在他面前發(fā)出各種不同的聲音,如輕輕地拍手,輕柔地撕紙,小聲呼喚寶寶的乳名……
4.聽一聽搖籃曲
寶寶哭鬧或者要睡覺的時候,你輕輕地哼唱搖籃曲或播放搖籃曲的錄音給寶寶聽,寶寶很快會安靜下來,并沉浸其中。
父母必讀知識鏈接
對于剛出生的寶寶來說,哭既是他與你交流的一種途徑,也是一種發(fā)音器官的練習。這一階段的寶寶會發(fā)兩種聲音:一種是哭叫,主要是由身體不舒服引起的;另一種是咕咕聲,通常發(fā)生在媽媽對他微笑、“交談”的時候。
Tips:
這一時期的寶寶已經(jīng)可以感受到各種聲音的存在,特別是對媽媽的聲音非常敏感。寶寶一定是先學會聽,才能學會說的。你和寶寶可以開展的語言游戲很多,比如和他說話,給他唱歌,逗他笑,教他認識親人等,都是促進寶寶語言發(fā)展的好方法。
4~8個月:
3個月后,寶寶變得非?;钴S了,開始咿咿呀呀地“說話”。他似乎把發(fā)聲當成一種游戲,來“取悅”于你。此時,如果你積極地回應他,和他“對話”,那他就會“說”得更加起勁。
1.模仿他的發(fā)音
你面對寶寶。當寶寶“咿咿呀呀”發(fā)聲的時候,你就模仿他。這可以逗引寶寶發(fā)出更多的聲音。當寶寶偶爾發(fā)出的一個音和你發(fā)的音相似時,你就微笑著多次重復,鼓勵寶寶反復練習。模仿寶寶發(fā)音時,你的動作幅度要大一些,并做出張口、吐舌等夸張的表情,激發(fā)寶寶的興趣。
2.聽自己的聲音
寶寶做發(fā)聲練習的時候,你把他的聲音錄下來,然后再放給他聽。你會發(fā)現(xiàn),寶寶對自己的聲音非常感興趣。而且,這樣做還可以記錄寶寶語言的發(fā)展,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3.叫“爸爸”
媽媽一邊指著爸爸,一面反復說:“ba、ba”,可以通過夸張的表情和聲調(diào)的高低變化,吸引寶寶去模仿。如果寶寶偶爾發(fā)出“ba、ba”的音,就趕緊回應他:“對了,寶寶真棒,會叫爸爸了?!庇猛瑯拥姆椒?教寶寶指認不同的家庭成員:“ma、ma”,“ye、ye”,“nai、nai”等。這可以幫助寶寶練習發(fā)簡單的音,熟悉親人的稱呼。
4.說兒歌
媽媽抱著寶寶,念一些簡短、節(jié)奏感強的兒歌,如:“小白兔,白又白……”說兒歌的同時,媽媽可以握著寶寶的小手拍節(jié)奏。抑揚頓挫、瑯瑯上口的兒歌,可以讓寶寶感受語音特有的節(jié)律,體會語言的妙處。
父母必讀知識鏈接
處于咿呀學語階段的寶寶,喜歡把發(fā)出連續(xù)的聲音和音節(jié)作為一種游戲,讓自己或親近的人快樂。你會發(fā)現(xiàn),寶寶經(jīng)常會將一個音節(jié)有節(jié)奏地重復發(fā)出,有些音聽起來就像在叫人,如“爸爸”、“哥哥”、“媽媽”等。
這時,聽到的人就會很開心,會不斷地強化寶寶的這些發(fā)音:“真好,寶寶再叫一聲‘爸爸’、‘爸爸’……”因此,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這時期寶寶的發(fā)音成了你和他進行歡樂交往的一種形式。
研究發(fā)現(xiàn),寶寶在吃飽、睡足、成人逗他的時候,或者看到一個自己喜歡的玩具時,都會發(fā)出更多的音,使發(fā)音器官得到更多的鍛煉。在發(fā)音練習中,寶寶學會了如何控制和協(xié)調(diào)發(fā)音時的動作和呼吸,學會把口腔的運動和發(fā)出的聲音聯(lián)系起來,逐漸積累更多的發(fā)音經(jīng)驗。
文章來源:《父母必讀》2009年第7期
9~12個月:
這個時期的寶寶開始真正地理解語言了。他開始能夠聽懂你的簡單的指令,比如讓他說“再見”,他會向你揮手,或者還會給你一個飛吻!當你叫他名字的時候,他會認真地看著你。
1.打招呼
爸爸上班時,媽媽抱著寶寶向爸爸揮手,說“再見”。爸爸下班回家時,媽媽抱著寶寶和爸爸握握手,同時說:“握握手?!卑职钟妙~頭碰一下寶寶的額頭,說:“碰碰頭?!边@樣的游戲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不僅能幫助寶寶在情景中理解語言,還可以增進親子感情。
2.照鏡子,認五官
在寶寶面前放一面大鏡子,對著鏡子教他認五官。比如,媽媽說:“寶寶的耳朵呢?”引導寶寶去摸自己的耳朵。依此類推。這可以使寶寶將相應的詞語和五官聯(lián)系起來。
3.一起看書
買幾本色彩鮮艷、情節(jié)簡單的圖畫書,和寶寶一起看。比如,指著書上的花說“花”,指著樹說“樹”,用緩慢的語調(diào)給寶寶講書上的故事??磮D畫書是促進寶寶語言發(fā)展的好方法。
4.燈在哪兒呢?
教寶寶認一認家里的物品,比如看見燈,就對寶寶說:“這是燈,燈……”過一段時間,寶寶可能就認識燈了,這時你再問他:“燈在哪兒呢?”寶寶會去尋找,找到后會盯著看。
父母必讀知識鏈接
大約在八九個月的時候,寶寶開始關注成人的說話??吹侥愕纳囝^、嘴唇嚅動時就能發(fā)出聲音,他會感覺很驚奇,會盯著你的嘴看,有時還會模仿你發(fā)音這時的寶寶除了不斷重復同一種音節(jié)外,還會連續(xù)發(fā)出不同的音節(jié),而且出現(xiàn)了音調(diào)變化,聽起來就像發(fā)命令、陳述、提問等,有時好像在發(fā)牢騷。
他們還能將特定的聲音與具體的形象結(jié)合起來使聲音有了一定的意義,比如發(fā)“ba-ba”時找爸爸發(fā)“ma-ma”時找媽媽。寶寶還能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聲音來表示一定的意思,比如東西掉在地上,想讓你幫他撿起來,他會發(fā)“嗯、嗯”的聲音。
1~1.5歲
這個時期的寶寶對語言的理解能力發(fā)展非???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對話,他都能聽懂了,有的寶寶還會說一些單詞,會以“單詞句”來表達一句話的意思。
1.誰在叫?
你模仿小動物的叫聲給寶寶聽。如果有各種小動物叫聲的錄音就更好了。你可以一邊放錄音給寶寶聽,一邊說,這是“小狗汪汪叫”,那是“小貓喵喵叫”,讓寶寶跟著學。聽到小動物的叫聲,寶寶會感覺特別親切,所以也愿意模仿。
2.找玩具
你和寶寶面對面坐好,將寶寶喜歡的幾個小玩具放在中間。你隨機拿起一個小玩具,邊拿邊說出玩具的名稱:“小車”,然后鼓勵寶寶也去拿一個小車。如果寶寶不理解,你可以握住他的兩只小手,教他說:“寶寶也拿一個小車?!比缓蟛晃账氖?看寶寶能不能自己去找小車。換其他玩具接著玩。
3.認識身體
你和寶寶面對面坐好。你抓著寶寶的手,教他去摸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邊摸邊說:“這是寶寶的小手,這是肩膀,這是胳膊……”還可以讓寶寶摸一摸你的五官和身體部位,重復這些詞語。
4.聽指令做動作
媽媽逐個說出寶寶會做的動作,讓他按照語言指令去做,如拍拍手、點點頭、搖搖頭、笑一笑等。當寶寶做對了,鼓勵他:“對,就這樣,寶寶真棒!”開始時,媽媽可以邊說動作名稱,邊做示范。這可以幫助寶寶在語言和動作間建立起聯(lián)系。
5.“蘋果”在哪里?
把2~3張畫有日常生活用品的圖片放在寶寶面前,如蘋果、雞蛋、餅干等。先告訴寶寶這些物品叫什么,然后媽媽說出物品的名稱,讓寶寶找出相應的卡片。這可以幫助寶寶將圖片和相應的詞語建立起聯(lián)系。
6.誰在叫寶寶呢?
找一塊布,或者媽媽用手把寶寶的眼睛蒙上。然后,爸爸在不遠處叫寶寶的名字,媽媽跟隨寶寶順著聲音的方向去摸爸爸。一邊走,一邊對寶寶說:“爸爸叫寶寶呢,走,咱們?nèi)フ艺?爸爸在哪兒呢?”寶寶摸到后,媽媽爸爸一起對寶寶說:“呀,爸爸在這兒哪!”如果家里其他人也參與游戲,會更有趣。
7.和媽媽一起整理
會走以后,寶寶開始喜歡在房間里到處探索,把東西弄得亂七八糟的。你不妨請寶寶當助手,和你一起收拾物品。比如,你指著散落的圖書對寶寶說:“把那本書給媽媽?!比绻麑殞毑幻靼?你可以領著寶寶走過去,鼓勵寶寶把書拿起來。用同樣的方法,請寶寶逐個拿起指定的物品。這可以很好地鍛煉寶寶對語言的理解能力。
《父母必讀》知識鏈接
許多研究都發(fā)現(xiàn),嬰兒的大腦如同計算機一樣,在無意識地運算著有關語言的信息。他們在會說話之前,單純通過傾聽就儲存了上百萬個關于音節(jié)的信息。而且,通過這樣的傾聽過程,嬰兒逐漸掌握了母語。嬰兒僅僅通過聽人聊天就學會了語言,真是不可思議!
Tips:
這個時期可以引導寶寶多理解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各種事物名稱,如衣、褲、菜、飯、奶、蛋以及自己的身體部位等;學習理解各種動作,如坐、走、抱、拿、吃、玩等;還要引導寶寶在理解的基礎上模仿成人發(fā)音,運用單詞來表達自己的愿望和要求,玩一些指認物品的游戲等。
1.5~2歲:
經(jīng)過一年多的積累,寶寶的語言發(fā)展實現(xiàn)了大飛躍。也許某一天,寶寶突然說出了一句話,而不是一個單詞。這一定會讓你感覺很驚喜!
1.開汽車
媽媽和寶寶一人拿一個塑料圓盤當汽車的方向盤,邊走邊模仿開車的動作??梢詴r而快點走,時而慢點走;時而停止,時而開始;時而走去找爸爸,時而走去找姥姥……一邊玩,一邊用語言描述正在進行的動作:“嘀嘀嘀,快快開。開到爸爸那兒去嘍!”“嘀嘀嘀,
慢慢開,開到奶奶那兒去嘍!”……
2.小手爬呀爬
你手把手地教寶寶,邊說兒歌邊做動作:“我的小手爬呀爬,一爬爬到小腳上。”依此類推,小手爬到小腿、膝蓋、大腿、屁股、肚子上……在游戲中讓寶寶知道身體部位的名稱。等寶寶熟悉后,還可以在兒歌中加上方位詞,重復游戲:“我的小手向上爬,一爬爬到小腳上、膝蓋上、大腿上……”“我的小手向下爬,一爬爬到……”
3.打電話
媽媽和寶寶分別拿一個小玩具當電話,或者用一根繩子把兩個小塑料瓶子、杯子等串起來當電話,媽媽和寶寶一人拿一個。媽媽用簡單的語言和寶寶說話。這可以鍛煉寶寶的傾聽和用簡單的語言與人交流的能力。
4.猜猜我在做什么?
你模仿吃飯、洗臉、梳頭等動作。邊做動作邊問寶寶:“媽媽在干嗎呀?”引導寶寶說:“媽媽吃飯(洗臉、梳頭……)。”注意,你所做的動作一定是寶寶非常熟悉的;動作可以夸張一些,讓寶寶很容易辨認。等寶寶熟悉游戲的玩法后,可以由你說一種動作的名稱,讓寶寶和你一起做這個動作。
5.可愛的小動物
你和寶寶一起,一邊模仿小動物的樣子走路,一邊學小動物的叫聲,如小狗汪汪叫、小貓喵喵叫、小鴨子嘎嘎叫等。
6.看圖猜物
準備一些寶寶熟悉的物體、小動物等的圖片,如水果圖片、玩具車的圖片等。媽媽壓住圖片的一部分,讓寶寶根據(jù)露在外面的部分,猜測完整的物體是什么,并說出這一物體的名稱。也可以用家人的照片來玩這個游戲。開始時,露出的部分可以多一些,逐漸地露得少一些,增加游戲的難度。
7.看影集講述
找一本相冊,和寶寶一起看。比如問寶寶:“這個是誰呀?”寶寶可能會用手指出身邊的某個人。問他:“媽媽在哪里呢?”引導寶寶用手指出照片上的媽媽,要是能說出來就更好了。也可以讓寶寶在照片上指出熟悉的事物,并給他講解。比如,“寶寶手里拿著什么呀?”“對了,蛋糕?!薄@可以激發(fā)寶寶的表達興趣。
8.誰回來了?
家人即將進門時,叫寶寶的昵稱。然后,媽媽領著寶寶走到門口,問寶寶:“誰回來啦?誰在叫寶寶呢?”寶寶會在頭腦中想象家人的模樣。當進來的人正是寶寶猜到的人(比如是爸爸)時,寶寶一定非常開心。這時,媽媽教寶寶說:“啊,爸爸回來了!”
9.一起念兒歌
教寶寶念兒歌或古詩,如經(jīng)典詩歌《詠鵝》、《憫農(nóng)》等,多次重復后,寶寶就能記住了。然后,媽媽緩慢而有節(jié)奏地讀給寶寶聽,在讀每句最后一個字之前有意拖長聲音,如“鋤禾日當――”,示意寶寶跟著念出最后一個字“午”。逐漸引導寶寶說出最后一句,直到會說一整首詩歌。
父母必讀知識鏈接
寶寶剛學習一個新詞的時候,不會像成人那樣,用這個詞來表示特定的含義,而是經(jīng)常過度地擴大這個詞的用法。比如,“貓”這個詞,寶寶不僅用它來稱呼貓,還會用它來稱呼和貓類似的動物,如狗等。
心理學家對1歲多就能掌握75個單詞的寶寶進行測試,發(fā)現(xiàn)有33%的單詞被寶寶過度地擴大了。但有時,寶寶也會過度縮小單詞的含義,比如貓就特指他在窗外看見的那只貓。
文化會影響孩子早期的語言學習。研究發(fā)現(xiàn),英語國家的兒童最早說出名詞;日本和韓國的兒童學習動詞比較快。這與不同文化環(huán)境下的父母經(jīng)常提供給孩子的語言類型有關。美國媽媽喜歡談論物體,所以給寶寶提供關于物體名詞的機會比較多;日本和韓國的媽媽更多關注所進行的動作和孩子所參與的活動,所以孩子學習動詞會更容易些。
2~3歲:
這個階段是孩子口頭語言發(fā)展最快的時期。他們已經(jīng)不再滿足于“鸚鵡學舌”,而是積極主動地學習語言、運用語言,變得“能說會道”了,盡管有時會發(fā)錯音或者發(fā)音不是很清楚。
1.悄悄話
爸爸先在寶寶耳邊小聲地說一句話,如“我想吃蘋果”,讓寶寶傳給媽媽。媽媽聽到后大聲地說出答案,看答案是否正確。等寶寶熟悉這種玩法后,可以適時地增加句子的長度。
2.雙音詞比賽
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進行雙音詞比賽。爸爸可先說一個,然后媽媽和寶寶依次說,看誰說得快,說得準確。如,大大的――小小的――胖胖的――厚厚的――藍藍的――黑黑的――短短的――長長的……通過游戲,幫助寶寶鞏固對詞語的認識、記憶和理解。
3.復述簡單的故事
媽媽講一個簡短的故事給寶寶聽。等寶寶熟悉后,引導他簡單地復述故事中的部分或全部情節(jié)。如,寶寶熟悉《小貓釣魚》的故事之后,媽媽可以這樣引導寶寶復述:“小貓釣魚的時候看見什么了?”“后來呢?它干什么去了?”剛開始時,只要寶寶能說出大意就可以了。
4.娃娃家
準備一些玩具,如布娃娃、小衣服等,和寶寶一起玩娃娃家游戲,讓寶寶當媽媽照顧娃娃。媽媽可在旁邊適時地提醒寶寶:“娃娃想聽故事了,你給他講一個吧?”“娃娃餓了,你給他吃什么呀?”這可以提高寶寶運用語言的能力。
5.小喇叭
將報紙或紙板卷起來做成一個小喇叭。媽媽拿著小喇叭對寶寶說一句話,然后讓寶寶大聲地說出媽媽剛才說過的話。媽媽也可隨意編一些有趣的話,用小喇叭傳達給寶寶,如“天上星,亮晶晶,一閃一閃眨眼睛”,讓寶寶跟著說出來。如果寶寶喜歡,也可以讓寶寶用小喇叭向媽媽傳話。
6.畫圖畫講故事
引導寶寶把自己覺得很有趣的一件事情簡單地畫出來,并講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聽。比如可以向?qū)殞毺釂?“這是在哪里?”“當時還有誰?”“這是什么時候的事情呢?”引導寶寶盡可能地把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說出來。這可以幫助寶寶回憶經(jīng)歷過的事情,提高表達能力。
7.猜謎語
淺顯易懂、簡單明了地描述一件寶寶很熟悉的東西,讓寶寶根據(jù)描述猜出是什么物品。比如,媽媽可以這樣說:“有一個長長的、好吃的水果,是黃顏色的,吃的時候要把外面的皮剝了。這是什么水果呢?”這可以鍛煉寶寶的語言理解和分析判斷能力。
8.猜一猜,說一說
游戲開始,媽媽夸張地做出某個動作或表情,如哈哈大笑、哇哇哭、跑來跑去、撓癢癢、搖頭等,讓寶寶猜一猜、說一說媽媽在干什么。之后,媽媽和寶寶互換角色,讓寶寶表演,媽媽來猜。
9.換詞
媽媽說一句簡單的話,寶寶接一句,但要把句子中的一個詞換成另外一個詞。比如,媽媽說:“我有一個蘋果。”寶寶說:“我有一個香蕉。”媽媽:“我有一件衣服?!睂殞?“我有一輛汽車?!眿寢?“我打開門?!睂殞?“我關上門。”媽媽:“蘋果紅紅的。”寶寶:“蘋果甜甜的?!边@可以提高寶寶對詞匯的應用能力。
10.你問我答
媽媽和寶寶一問一答地進行游戲。比如,媽媽問:“什么動物在水里游?”寶寶答:“小鴨子(或小魚)在水里游?!眿寢?“什么東西在天上飛?”寶寶:“小鳥(或飛機、風箏等)在天上飛。”媽媽:“什么是白色的?”寶寶:“雪是白色的”或“小兔子是白色的”等。問答對話不僅可以鍛煉寶寶的語言表達,還能讓思維變得更加敏捷。
11.故事表演
給寶寶講一個故事之后,根據(jù)具體情節(jié),準備相應的材料布置故事情境,讓寶寶表演。比如,講完《三只小熊》的故事后,準備三只玩具小熊,讓寶寶邊讀故事邊表演。這可以幫助寶寶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
12.過山洞
爸爸媽媽面對面站好,雙手相握搭成“山洞”,讓寶寶從下面穿過。媽媽喊:“一、二、三,過山洞嘍!”當喊到最后一句的時候,爸爸媽媽突然把手放下,圍住寶寶。教寶寶說一句話之后,再放他過去。游戲繼續(xù)。每次所說的話要有變化。開始時教寶寶說,熟練以后讓寶寶自己說。這可以鍛煉寶寶即時進行口語表達的能力。
13.打壞蛋
你在硬紙板上畫一只大灰狼或狐貍,掛在門框上(或院子的樹上)。然后引導寶寶用報紙做的紙球或小沙包去打大灰狼或狐貍,邊打邊說出打“壞蛋”的原因。如“我打壞狐貍,因為它偷吃東西”“我打大灰狼的肚子,因為它把小羊的水喝了”。盡量引導寶寶多說幾個打壞蛋的理由。在有趣的游戲中,豐富寶寶語言表達的內(nèi)容。
14.小司機
找一個小凳子當車,寶寶當司機騎在小凳上拉著往前走,爸爸媽媽當乘客小跑著跟在后面。你們可以設置不同的搭車情境,并不斷地詢問寶寶:現(xiàn)在到哪里了?前面是紅燈了,我們的車應該怎么辦?這可以幫助寶寶將動作和語言結(jié)合起來,在情景中學習語言。
父母必讀知識鏈接
一項研究表明,孩子在學習語言的時候,會考慮所模仿對象的表現(xiàn)。比如,當孩子提問時,如果你給予堅決、肯定的答復,孩子就會很快記住。相反,如果你的態(tài)度是遲疑、不肯定的,孩子就不會去學。比如,當你和孩子在公園玩時,孩子指著一棵樹問“這是什么樹”,你當時不能確定,于是你猶豫地說“應該是松樹吧”,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不會記住“松樹”這個詞的。但是,如果你當時很肯定地對孩子說“這是松樹”,那么孩子就會牢牢地記住它。
7 種語言現(xiàn)象趣味解讀
夏晴
寶寶在學說話過程中,會發(fā)生許許多多有趣的或者讓你擔心的事情。一起來解讀一下這些語言
現(xiàn)象背后的真正原因。
1一出生就“叫”了一聲“媽”?
媽媽的話:我兒子出生的頭幾天,有一次特別清楚地叫了一聲“媽”,聲音特大,我當時很驚訝。
趣味解讀:寶寶最早發(fā)的一些音,都屬于一些氣流沖出口腔就能發(fā)出的。比如原來閉著嘴,現(xiàn)在嘴一張,氣流出來,就成了“ma”的音了。這被自作多情的媽媽聽見,以為寶寶是在叫自己呢!
2 6 個多月就會叫“爸爸”“媽媽”了?
媽媽的話:我家寶寶6 個多月時,就會成天“媽
媽、媽媽”地叫著。
趣味解讀:這只是寶寶的一種無意識發(fā)音,是一種發(fā)音游戲。寶寶并不是有意識地對著媽媽發(fā)“媽媽”的音,對著爸爸發(fā)“爸爸”的音。他可能對著自己的玩具也“媽媽、媽媽”地叫呢!真正有意識的發(fā)音,一般要到10 個月以后。
3對著爸爸叫“媽媽”,對著媽媽叫“爸爸”?
媽媽的話:我女兒11 個月左右會叫“爸爸”“媽媽”了,但是她常常對著媽媽叫“爸爸”,有時候?qū)?/p>
著爸爸又叫“媽媽”。
趣味解讀:發(fā)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研究發(fā)現(xiàn),人在說話時,要牽動臉、嘴、脖子等各個部位的五六十塊肌肉進行精確的協(xié)同活動。所以,寶寶剛開始說話的時候,發(fā)音錯誤是很正常的。寶寶絕對不是分不清爸爸媽媽,只是他的發(fā)音器官還不聽使喚。
父母必讀知識鏈接
人的發(fā)音器官包括3 個部分:
1. 呼吸器官。主要是肺和氣管。
2. 喉頭和聲帶。聲音的高低取決于聲帶的厚
薄、長短及其收縮程度。
3. 口腔和鼻腔。口腔的各部分器官都與發(fā)音
有關。人的舌頭稍一變化就能發(fā)出不同的語音。
4寶寶1 歲前發(fā)音頻繁,1 歲多發(fā)音
倒少了?媽媽的話:我女兒不到1 歲的時候,嘴里就會不停地發(fā)各種音,有時候還一串一串的,跟說話一樣。現(xiàn)在1 歲3 個多月,倒不怎么發(fā)音了。
趣味解讀:大約從八九個月開始,寶寶會發(fā)的音開始增多,會連續(xù)地發(fā)出相同的或不同的音節(jié),而且音調(diào)也出現(xiàn)了高低變化,所以聽起來像說話似的。1 歲以后,寶寶發(fā)的音中,有意義的音節(jié)開始增多,相應地去除了許多無意義的音節(jié),所以感覺不像原來那樣“愛說話”了。這不是說寶寶的語言發(fā)展倒退了,而是語言的質(zhì)量提高了,他不想再說那么多的“廢話”了。
5快兩歲了還不會說話?
媽媽的話:我兒子快2 歲了, 還不會說話。和他一樣大的孩子,什么話都會說了。真是著急呀!
趣味解讀:寶寶的語言發(fā)展要受很多因素影響,如先天的遺傳因素,后天的環(huán)境和教育,都會影響寶寶的語言發(fā)展。有些寶寶說話晚,但他的理解力并不比說話早的寶寶差,而且他一旦開口說話以后,很快就能趕上說話早的寶寶的語言水平。遺傳因素也不可忽視。如果你覺得自己很重視寶寶的語言培養(yǎng),而且寶寶的語言理解力也不差,只是說話晚,那你不妨查一下,是不是你們或你們的祖父母中,有一方小時候說話也晚。不要只怪寶寶嘛!
父母必讀溫馨提示
如果寶寶不僅說話晚,而且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動作發(fā)展水平等都比同齡的孩子晚,請咨詢生長發(fā)育專家。
6兩歲多突然變得結(jié)巴了?
媽媽的話:我兒子兩歲3 個月,突然間說話有點結(jié)巴了。怎么會這樣呢?
趣味解讀:兩歲多的寶寶思維發(fā)展比較快,但他的語言表達還不夠好,嘴上的功夫常常趕不上自己的思維。說話的時候,不能迅速地找到合適的詞匯來表達自己的意思,有時會重復、延長某個字音,或出現(xiàn)語言不連貫、不流暢的現(xiàn)象,這是正常的。如果媽媽聽了以后,急于去糾正,這倒讓寶寶變得更緊張、更結(jié)巴了。所以,當遇到寶寶偶爾說話結(jié)巴時,媽媽先不要著急,也不必去糾正,一般過一段時間就不再結(jié)巴了。另外,這個時期的寶寶喜歡模仿,所以盡量不要讓他接觸有口吃的人。
7 3 歲多的寶寶常常自言自語?
媽媽的話:我女兒3 歲2 個月,她在玩玩具、畫畫的時候,常常一個人嘰里咕嚕地說個不停,別人也聽不懂她在說什么。這是什么毛病呢?
趣味解讀:自言自語在3 歲多的孩子中是很普遍的現(xiàn)象,不是什么毛病,當然也不用擔心啦。3 歲是孩子的語言發(fā)展從外部語言過渡到內(nèi)部語言的關鍵階段,自言自語其實正是他將外部語言轉(zhuǎn)化為內(nèi)部語言的一種表現(xiàn),他是把內(nèi)心思考的內(nèi)容用語言表達了出來。孩子通常會在游戲的時候,或者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自言自語。這種自言自語可以幫助他思考,理清思路,通過語言來調(diào)節(jié)自己的行為。其實仔細想想,我們成人有時候遇到問題,不是偶爾也會自言自語、自問自答嗎?
“小語言家”的創(chuàng)造
寶寶們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絕不是簡單的鸚鵡學舌,而是頗有自己的創(chuàng)意。一起來看看寶寶們的獨特語言吧。
語音是可以這樣模仿的
媽媽關麗楊,寶寶陳宇軒
10 個多月。
寶寶平時都由他的姥姥、姥爺照看,晚上也都是跟他們睡覺的。姥爺睡覺時有打呼嚕的習慣,不知不覺地寶寶也學會了。只要家里來了客人,姥姥就會問寶寶:“外公睡覺怎么樣?”寶寶就會模仿姥爺打呼嚕時的聲音:“哄、哄……”引得大人們一陣大笑。
語義是可以這樣“擴展”的
媽媽胡仙芝,寶寶許佳虎6 歲。
虎子對一些詞總有自己的魔鬼解釋, 他的奇異思維讓我們大開眼界??纯此膬蓚€經(jīng)典言論。
1. 玉米棒就是玉米真棒!
一天,虎子在路上看到有人賣玉米棒,他的饞蟲就爬上來了,非得要一個。媽媽不得已給他買了一個。心滿意足的虎子一邊啃著玉米,一邊大放厥詞:“媽媽,媽媽,你知道為什么這個叫玉米棒嗎?玉米棒就是玉米真棒!”
最常見的為3種病癥:智能發(fā)育遲緩,發(fā)育性語言障礙,孤獨癥。
智能發(fā)育遲緩
科學研究證實,智商愈低的孩子,說話的能力愈差,一些智商低于50 的孩子甚至不能發(fā)展必要的說話技能,而輕度智能遲緩的孩子,說話能力有其他認識能力的缺陷,這在經(jīng)過診斷性的智力測試后便能知分曉。
對智能發(fā)展遲緩的孩子,語言訓練必須適材適性、因材施教并不斷練習。發(fā)展遲緩的孩子仍然有學習的能力,只是通常他并不善于應用一些學習策略。爸爸媽媽們應堅持“不放棄”、“不事事代勞”的教養(yǎng)態(tài)度,盡力給自己的寶寶營造一個隨時隨地皆在學習的教育環(huán)境。
語言訓練之前應了解孩子的語言狀況
智能發(fā)展遲緩的孩子,除了語言發(fā)展遲緩造成詞匯太少、句子不完整之外,通常還會伴隨其他的語言問題。這些問題包括構(gòu)音問題、聲音沙啞、發(fā)聲困難、口吃等困難,唯有在對孩子目前的語言狀況做一個了解之后,才能定出語言訓練的目標。
安排定時、定點的活動
在對孩子進行語言訓練時,最好能夠定時、定點。訓練的時間以每次十分鐘至二十分鐘為宜,因為太長的時間會造成孩子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問題。倘若真的無法采取定時、定點的訓練時,則可以考慮采用機會教育的方式;機會教育必須掌握一個重點,那就是你運用的題材除了必須符合訓練目標之外,還必須是孩子有興趣,或者能引起他的好奇心。
減少分散注意力的東西到最低程度
有一個觀念是爸爸媽媽所必須建立的:在孩子學習的環(huán)境中,除了教材與用來誘導他學習的獎勵(如糖果、點心)之外,不應擺設其他雜物(如在書桌上擺設玩具、音樂帶等等),以免造成孩子的分心。此外,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要與各位父母分享:在鼓勵孩子時,精神上的鼓勵(如口頭贊美、擁抱)會比物質(zhì)上的鼓勵(如獎品、金錢)來得好。
事先設計活動的內(nèi)容
就孩子的心智年齡挑選適當?shù)慕滩模ㄍǔ2捎? ~ 3 歲孩子的教材),主要是語言方面與認知方面的教材。良好的輔助教材會使訓練的過程變得更活潑、更有興趣。
以漸進的方式安排小步驟的學習
每次所定的學習目標不宜太大,應該具體,同時要考慮每個步驟之間的連貫性。進度太快易造成孩子在學習上產(chǎn)生挫折,而智能發(fā)展遲緩的孩子的挫折忍受度比正常孩子低,所以在教導發(fā)展遲緩的孩子學習時,應采取較小步驟的目標。
指示語要明確、清晰、前后一致
在要求孩子做動作或指導他說什么話時,爸爸媽媽所講的話不應太“成人式”,應避免使用大人的口吻和小孩子溝通,因為大人的話語比較復雜,不易被孩子理解。使用孩子能夠理解的、重點式的話來協(xié)助他們做訓練,會得到比較好的效果。
隨時隨地鼓勵孩子發(fā)音
有些孩子在做語言訓練時,常會遭遇“語言產(chǎn)生量”太少的問題,于是想從他發(fā)出的少數(shù)幾個音中,對他做糾正或回饋便顯得困難。所以不論孩子說得好或不好,父母仍應鼓勵他多講話,這樣才有較多的機會幫助他糾正一些不正確的發(fā)音。
清楚地告訴孩子他做的是對或是錯,錯的話再示范給孩子看
直接將正確的發(fā)音方式示范給孩子聽,他自己會去比較對或錯。不要因為孩子講得不好,便經(jīng)常動怒責罵他,否則很容易造成孩子懼怕學習的心理。
反復練習
這是最重要的一個技巧,對中、重度發(fā)展遲緩的孩子要能不厭其煩地反復教導。日常生活中一切的人、事、物都是現(xiàn)成的,而且是最好的教材,盡量要求孩子表達他的需要,不論是用語音、聲音、表情或手勢。用鼓勵和贊美的態(tài)度來增強孩子的學習動機和信心。
發(fā)育性語言障礙
環(huán)境因素
家庭中用多種方言與小孩講話,例如,孩子的父親講普通話、母親講上海話、奶奶講寧波話、保姆講四川話,那么孩子學說話時就會感到無所適從。
父母與孩子交流過少,有些父母忙于自己的事、或是自己少言寡語,忽視與孩子的言語交流,使孩子一生下來就生活在很寂靜的環(huán)境中,沒有機會與大人講話,說話也會延遲。由于環(huán)境因素引起的說話延遲,改善環(huán)境和加強訓練后會很快趕上正常。
病理因素
一些疾病,如腦性癱瘓、聽力障礙、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受損或功能失調(diào)等,可導致說話延遲,同時也存在其他相應的異常表現(xiàn)。輕度智能發(fā)育落后的孩子,開始說話的年齡要比正常遲1 ~ 3 年。另外,有的孩子在學走路階段(從扶走到獨走),言語的發(fā)育可能暫時性延遲,會走路后言語會很快發(fā)展起來。
表現(xiàn)情形
語言發(fā)展的起步年齡較晚。一般正常孩子1 歲左右開始說話,喊“爸爸、媽媽”,但語言發(fā)展遲緩的孩子可能要到2 ~ 3 歲才開始開口說話,有的甚至到了4 ~ 5 歲還一句話都不會說。有些父母可能會認為自己的孩子開口晚。確實,由于語言學習需要較好的注意,而一些活潑、好動的孩子難以在一件事情上注意較長時間,因此“開口”的時間相對要晚。民間也常有這樣的說法:如果孩子先會走路,那么說話就晚;而先學會說話的,學會走路則要晚。但如果孩子到了2 ~ 3歲還不會說話,父母最好還是帶孩子去專門的機構(gòu)做一些檢查。
語言發(fā)展的速度很慢。正常的孩子在學習語言的年齡,一年里能夠掌握的詞匯很多,特別是在3 ~ 5 歲這一年齡段,掌握的詞匯量是呈幾何數(shù)增加的。但語言發(fā)展遲緩的孩子可能在一年里只能掌握4 ~5 個詞,且需要很大的努力。
在通常情況下,我們建議爸爸媽媽
隨時隨地要有耐心地與孩子說話,不管自己有多忙;話題盡量與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或興趣相結(jié)合,盡量與孩子談生活中、身邊能見到的事情。
每天盡量抽時間給孩子念童話故事,當然需要選擇孩子喜歡的童話或故事,對于孩子要求反復講相同的童話與故事,則應盡量地滿足。每天有固定的時間訓練孩子說話,盡量選擇氣氛較輕松的時間,以免孩子太緊張,每次時間不一定很長,但應每天都堅持。
不斷地擴展孩子的生活范圍或經(jīng)驗,可以常常帶他去各種公共場所,以增加他的感官經(jīng)驗,孩子沒見過的東西是很難理解的,更別提讓他說出來。
應仔細傾聽孩子所說的話,不能有絲毫的不耐煩,語言發(fā)展遲緩的孩子往往需要鼓足勇氣才會說話,因此,不管孩子說什么,怎么難以理解,爸爸媽媽都應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
教孩子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與其他小朋友相處。孩子有時可能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爸爸媽媽可教給孩子一些實際的交往技巧。
與孩子相處時盡量少用手勢或表情,要用明確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要求或觀點。
因情緒困擾所造成的語言發(fā)展遲緩,爸爸媽媽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善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其次才是孩子的語言。
孤獨癥
一部分孤獨癥的孩子從來不說話,終生默默不語;多數(shù)孩子開始講話的時間比別人晚,而且所講內(nèi)容少。說話如鸚鵡學舌,對別人所
講話的內(nèi)容或部分內(nèi)容進行重復,有時會對以前別人所講內(nèi)容進行重復。
不能主動與人交談,不會以提出問題的形式維持與別人的交談,即使講話,所講內(nèi)容與當時人物、環(huán)境內(nèi)容不相吻合,也不管別人是否聽懂或是否在聽。
不會使用代詞或代詞使用顛倒,如令其“把你的手放在她的手上”,孩子會拉著講話者的手放在自己手上。常用錯的是“你”、“我”、“他(她)”,有時會把名詞用混淆,如“把糖果放入盒子”,“把盒子放到柜子里”,他會說成“糖果放進柜子,把柜子放到盒子里”。
言語缺乏音調(diào),缺乏抑揚頓挫,從話中聽不出喜惡愛恨。有時在高興、滿足、煩惱、不滿時會尖叫或喊叫。不會使用手勢、點頭、搖頭、面部表情等體態(tài)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要、要求和喜怒哀樂。
如何訓練患有孤獨癥的孩子說話呢?
游戲法
設計輕松的游戲,讓孤獨癥孩子在愉悅的、輕松的心態(tài)下接受有目的性的語言交往訓練。這種方法既利于孩子對這句話所對應的情境理解,避免以后的生活中使用不當,又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輕松地接受訓練,游戲法除了給語言交往創(chuàng)造寬松環(huán)境和有利時機,同時,對孤獨癥孩子健康心態(tài)的培養(yǎng)也有促進作用。
同伴帶動法
在平時的生活中刻意為孤獨癥孩子選擇善良、活潑有帶動性的伙伴,讓伙伴去帶動他走出自我封閉式的天地,融入集體之中。正常人擇友多以同齡人為主,孤獨癥孩子也不例外,而且是非常需要,因為他們自身的病癥決定著還不能主動與正常小朋友交往,他們的生活只局限于爸爸媽媽和老師之間,這就需要在學校的時間里讓他們有自己的同伴。
音樂陶冶法
音樂對淘治孤獨癥孩子的性情有良好的作用。伴隨著輕柔的音樂,他們會拍手說兒歌、會對著鏡子跳舞、張開笑臉欣賞自己。在音樂陶冶下,他們的情緒也會穩(wěn)定下來,性情慢慢開朗起來,從而間接地為進行語言交往奠定基礎。
運動訓練法
開胃,不僅僅是飲食
炎熱的夏天容易讓人食欲不佳,不少媽媽都說夏天寶寶的胃口不好。事實上,有些寶寶胃口欠佳,除了天氣悶熱外,還有其他因素。
原因一:開始貪玩了
安安3個月大時進入了夏天,他變得不愛喝牛奶,吃吃停停,東張西望。家人咨詢專家后,得到的建議是,天氣炎熱可能是一個原因,但是,安安不肯專心吃奶,也是3個月左右寶寶心理發(fā)展的結(jié)果,因為他們開始產(chǎn)生好奇心了,喜歡邊吃邊玩。建議家長喂奶時不要強迫寶寶,不愛吃就不吃,和寶寶逗樂、說話、唱歌,讓寶寶“充分享受喂奶的快樂時光”,獲得重要的精神食糧。
原因二:運動太少
夏天,由于擔心寶寶出汗,有些媽媽會盡量讓寶寶少運動,結(jié)果消耗少胃口自然不好。其實,夏天也應該讓寶寶多運動。一早一晚,趁著涼爽,帶寶寶到戶外走走跑跑。上午10點至下午4點,天氣比較熱,不宜出門,就在地板上鋪上涼席,讓寶寶在上面玩,或者把地板擦干凈,讓寶寶光腳在上面爬滾蹦跳??傊?,每天都得讓寶寶玩一玩,出身大汗,再好好洗個澡。這樣,寶寶會感到很爽,而且胃口大開。
原因三:喝水太少
有的媽媽給寶寶喂水有一口沒一口的。嘴巴一干,吃飯肯定沒有胃口。特別是外出回家,午睡起來,千萬記著給寶寶喝水。臨到吃飯才想起給寶寶喂水,就太晚了,寶寶吃東西肯定不香。
原因四:果汁喝太多
寶寶喜歡喝甜的飲料、果汁,夏天天熱,寶寶容易口渴,一渴就喝,結(jié)果,小肚子讓飲料中的糖分填飽了,再給他吃什么都沒有胃口。媽媽們必須做一個飲料的“吝嗇鬼”:不買含糖分多的飲料,把飲料當作一種額外的“享受”,平時則多給寶寶喝白開水。
4招,除汗水防痱
嬰兒皮膚十分嬌嫩,很容易長痱子,出現(xiàn)各種皮膚問題。預防痱子的最佳方法是保持皮膚清潔,隨時擦拭汗水。擦拭時,不要用冷毛巾,要用濕熱的毛巾,它有利于皮膚的毛孔張開,達到徹底清潔皮膚的效果。當然,醫(yī)生、專家們也有不少建議,如勤換衣、勤洗澡,多喝祛濕、清熱的飲料等等。除此之外,有經(jīng)驗的媽媽們還有不少實用的方法:
1. 寶寶入睡時在身下墊上薄毛巾。
寶寶剛?cè)胨瘯r會出一身大汗,若不及時換衣服,很容易捂出痱子,還容易著涼。您可以在寶寶的頭下、背下先墊兩塊薄毛巾,讓它們吸汗后再換掉,然后用熱毛巾給寶寶擦一擦。這樣,他會爽爽滑滑地睡上一大覺。
2. 寶寶吃奶時給他墊一塊冷毛巾。
夏天,寶寶吃奶很辛苦,一頭一身的汗,弄不好就會長痱子。這時,媽媽可以在自己的手臂上放 塊毛巾,墊在寶寶的脖子下,既隔熱又吸汗。天氣太熱,還可以在毛巾里放一塊用塑料袋包好的冷毛巾(把濕毛巾在冰箱里冰幾分鐘即可),這樣寶寶會感覺涼快舒適,胃口也會好一點兒。
3. 干脆讓寶寶光屁股。
夏天,寶寶的屁股太容易長痱子了。你可為寶寶盡量選擇吸汗、透氣的衣服,勤換洗。少用一次性尿布,盡量用布尿布。還可以干脆讓寶寶光屁股,在地上鋪一張涼席,讓寶寶在上面活動。夏天穿得少,萬一尿了,收拾起來也比較容易。
上睡得晚,早上不肯起
通常發(fā)生于:2歲左右寶寶。
環(huán)顧周圍,爸爸媽媽會發(fā)現(xiàn)“夜貓子”寶寶越來越多。究其原因,有這么幾種情況。
寶寶沒能建立一個良好的睡眠習慣。現(xiàn)代人夜生活豐富多彩,上網(wǎng),聊天,看電視,爸爸媽媽一般會睡得晚,好奇的寶寶難免也會跟著湊熱鬧而不想睡。為了寶寶,爸爸媽媽是否應該考慮稍微改變一下自己的習慣了。
午睡時間過長。如果爸爸媽媽覺得寶寶午睡時間長一點對自己做家務有好處的話那就想錯了,有的會讓寶寶一睡就是3~4個小時。寶寶睡眠可是有規(guī)律的,當他睡夠了之后自然是不會再睡了。白天睡得多,晚上就不想睡覺。所以不能讓寶寶因午睡時間過長影響到晚上的睡眠。最好是上午下午各2個小時最好了。在覺得寶寶睡得差不多的時候,動一動他的身體叫醒他。寶寶睡眠被打擾肯定不高興,可以抱一抱,陪他玩一會兒,讓他喝點水,一會兒就好了。讓寶寶養(yǎng)成白天少睡覺,晚上睡長覺的好習慣。
睡眠前玩得太興奮。按時睡覺對寶寶來說很重要,在寶寶入睡前一個小時,應讓寶寶安靜下來。不要去逗弄寶寶,免得寶寶因過于興奮而難以入睡。爸爸媽媽也要注意不看刺激的電視節(jié)目,不講可怕的故事,也不要讓寶寶玩新玩具。喂奶,安靜地玩耍,媽媽小聲重復地唱歌和摟抱并有規(guī)律的拍打,柔和的音樂,這都會讓寶寶情緒放松而輕松入睡。
睡困難,半夜哭鬧
通常發(fā)生于:2歲以下寶寶。
寶寶入睡困難,夜間哭鬧這也是很常見的問題,也著實讓勞累了一天的爸爸媽媽頭疼。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習慣了的日常生活突然發(fā)生了變化。寶寶有非常強烈的依戀心理,對分離會產(chǎn)生一種焦慮,和父母和非常熟悉的人不愿意分開,哪怕只是一會兒。在外面也會表現(xiàn)出怕生。如果爸爸媽媽出門遠行,給寶寶換新床,有新保姆,或有陌生人來訪,寶寶的睡眠規(guī)律就會發(fā)生變化。表現(xiàn)為晚上睡覺醒得多,淺睡眠十分長,特別的警覺。一般抱起來哄哄拍拍就會接著睡了。但有時也不管用,所以還得爸爸媽媽做足寶寶睡時的工作。睡前哄寶寶時,拍打的時間不能過長,在寶寶睡著之前離開,最好讓寶寶自己一個入睡。白天和寶寶多玩,增進感情。最好是玩藏貓,讓寶寶覺得看不到爸媽時也知道爸媽就在周圍。爸爸媽媽也要經(jīng)常帶寶寶出去轉(zhuǎn)轉(zhuǎn),曬下太陽,多見見人,不能悶在家里。
不良的入睡習慣。寶寶入睡困難還有夜里醒來哭鬧多數(shù)是不良習慣導致的。有的寶寶入睡前需要媽媽抱著,還得不停地走動拍打,有的還喜歡含著睡。剛剛放到床上就醒了,需要再次的拍打,要到睡熟之后才能放下。這樣的寶寶往往夜間醒來就愛哭鬧,這是寶寶養(yǎng)成了不良的睡眠習慣,必須要拍打或含等成為寶寶入睡的條件。夜間,一個睡眠習慣好的寶寶,在一個睡眠周期過去時,會自動轉(zhuǎn)入下一個睡眠周期。養(yǎng)成不良入睡條件的嬰兒,夜間醒來時,這些條件必須具備才能再次入睡。所以應該培養(yǎng)寶寶養(yǎng)成良好的入睡習慣。在寶寶哭鬧時,不要立即做出反應,等幾分鐘,因為多數(shù)寶寶夜間醒來幾分鐘后又會自然入睡。如果還是哭鬧,應該和寶寶說話或是用表情溝通去安撫他,而不是想也不想以為寶寶餓了直接讓寶寶含著入睡。對于哭鬧不已的寶寶不能立即抱起,抱起來的時間間隔也應該長一點,這樣就會讓寶寶覺得再哭鬧媽媽也不會來抱自己的,也就會自己入睡了。
睡眠環(huán)境不好。雖然寶寶已經(jīng)逐步形成一定的生活規(guī)律,但是,睡眠規(guī)律尚不穩(wěn)定,寶寶淺睡時間很長,可能會睜開眼睛。黑咕隆咚的房間里,在看不到爸媽的情況下就可能會因為害怕而哭。也可能因為尿布濕了沒有及時更換,被子太厚或太薄,衣服過緊,只要是不舒服了他就會不停地哭鬧以示抗議。因此,要給寶寶穿寬松、柔軟的衣服睡覺,被子厚薄要適宜。尿布濕了要及時更換,換尿布時,不要讓孩子醒透,這樣,換完尿布后,寶寶會容易入睡。總之,寶寶的睡眠環(huán)境一定要好,溫度適宜,安靜,應該有較暗的光線。寶寶睡之前一定要把尿。
寶寶太餓或太飽。寶寶吃得不夠,會感到饑餓;吃得過飽也會難受而哭鬧不睡。爸爸媽媽就應該不斷摸索規(guī)律,大致掌握寶寶的食量,不要過飽或過饑。
皮膚不舒服。蚊子特別喜歡欺負寶寶,所以對于哭鬧的寶寶應檢查一下是否被蚊蟲叮咬了,瘙癢難忍會使寶寶不停的哭鬧。寶寶不會用語言表達,只能靠哭鬧來引起爸媽的注意。當寶寶長了痱子時也會妨礙睡眠??稍谙丛『筮m當用些痱子粉,讓寶寶感覺清爽舒適,減輕瘙癢。但應注意,寶寶出汗后應及時清洗,以免污垢堵塞毛孔讓寶寶感覺很不爽。
病癥困擾。寶寶夜間哭鬧有時也是因為出現(xiàn)病癥引起的。尤其是平時睡覺很好突然就大聲哭鬧的,爸爸媽媽更應該細心檢查。只要發(fā)現(xiàn)有以下癥狀應立即送醫(yī)院就治:因感冒發(fā)燒而全身不適;中耳炎,輕輕拉拉寶寶的耳朵,若寶寶大哭說明耳痛,發(fā)生腸套疊時,常常表現(xiàn)為哭鬧和安靜交替出現(xiàn),并伴有腹脹和嘔吐,這是一種急腹癥,應立即找小兒外科醫(yī)生診治。
當寶寶入睡困難,哭鬧不睡時家長切忌不找原因,盲目地只是通過簡單的抱、拍、哄勉強使其入睡。經(jīng)常如此,寶寶將會養(yǎng)成不良的睡眠習慣。而且這樣做并沒有消除影響寶寶睡眠的根本原因,會讓寶寶得不到很好的休息,日久將會影響寶寶的健康。
睡眠不安,動作多多
各個年齡段寶寶均可發(fā)生。
細心的媽媽會發(fā)現(xiàn)寶寶夜間睡眠時時常“不安”,表情相當豐富,但不哭鬧,一會兒又能睡去。爸爸媽媽只要找到其原因所在就不會再為此困惑了。
正?,F(xiàn)象。寶寶需要充足的睡眠,而且寶寶的淺睡時間特別長,淺睡時表現(xiàn)為面部有很多表情如微笑、皺眉、撅嘴或做怪相,有時四肢伸展一下,發(fā)出哼哼聲呼吸快慢不均等。淺睡對寶寶大腦發(fā)育起著重要作用,可以增加神經(jīng)細胞的蛋白質(zhì)合成和代謝,使學到的新知識保留起來。所以,寶寶在睡眠時不能因為他有點動靜就要起來給寶寶喝奶,換尿布,對寶寶進行“無微不至”的照顧。甚至于連寶寶徹底開醒,這種過分照顧會打擾寶寶的美夢,不利于寶寶的成長。
積食或消化不良。由積食或消化不良引起的睡眠不安通常會持續(xù)三五天左右時間,與其他情況導致的睡眠不安不同,小寶寶通常表現(xiàn)為睡覺時突然哭鬧,不吃奶也沒有尿;大寶寶會反復在床上翻轉(zhuǎn)身體,說肚子痛或不舒服。寶寶上火或者晚上吃多了都會導致睡眠不安。如果寶寶已經(jīng)可以吃粥等食物了,要提前一段時間再吃,而不是睡前吃,給寶寶留夠消化的時間。
缺少微量元素。如果缺鈣,血鈣的降低會引起寶寶晚上睡得不安穩(wěn),尤其不易進入沉睡狀態(tài);與其他情況導致的睡眠不安不同,缺鋅導致的睡眠不安,通常寶寶的嘴角還會出現(xiàn)潰爛。建議上醫(yī)院檢查微量元素后再進行相應補充。
我們親愛的媽咪們都特別關心自己的寶寶什么時候能出牙,因為長牙不僅代表我們的寶寶茁壯成長了,而且今后我們的寶寶就能吃更多種有營養(yǎng)的東西啦。所以媽媽總是很著急,希望自己的寶寶快快出牙。其實寶寶長牙都是有自己特定的時期的,也需要媽媽細心的觀察呵護,這樣才能讓寶寶長出一口健康潔白的牙齒。下面我們就要告訴各位媽媽一些寶寶長牙的小知識。
寶寶為什么長牙比別人慢呢?
乳牙長出的時間因人而異,一般在5~7個月,也有早在4個月或晚到10個月的,均屬正常。寶寶出牙早晚有很多因素,開始出牙的年齡與家族遺傳有關,當然寶寶缺少維生素D及鈣、患佝僂病出牙也會晚,如果您的寶寶10個月還沒有出牙,應注意是否已經(jīng)補充維生素D和補鈣。現(xiàn)在常規(guī)要求寶寶滿月前都要服維生素D,每天吃維生素D400~600單位。如果寶寶一直沒有服過,則需要服加倍維生素D,一個月后,改為常規(guī)劑量。因為維生素D幫助鈣的吸收和利用,并多進行戶外活動有利于長牙。
如果您的寶寶1周歲了,尚未長出第一顆牙,稱乳牙晚萌。首先要排除佝僂病和營養(yǎng)不良的原因。如果寶寶的營養(yǎng)狀況很好,已經(jīng)注意服維生素D和補鈣,如有流口水等長牙先兆,那就快長出來了。如果不放心,可到口腔科檢查,看看是否已經(jīng)有牙,只是尚未露出而已。可有意識給寶寶一些餅干之類的硬食物,讓他磨牙,促進牙齒萌出。
寶寶出牙時間亂咬,不舒服怎么辦?
寶寶長牙時也會不舒服,多會流口水,時常想咬東西。如把手指放進嘴里或者拿東西亂咬,有的寶寶長牙時會發(fā)低燒,也有出現(xiàn)脾氣暴躁或哭鬧。
在這個時期媽媽可以給寶寶購買專用牙咬膠(或磨牙棒)啃咬。這樣不僅可以避免寶寶啃咬不潔物品造成細菌感染,而且也能減緩寶寶牙齒的不適感。但是媽媽應該經(jīng)常給寶寶啃咬的牙咬膠消毒,同時也可以用干凈的濕紗布或者手帕包媽媽的手指頭,輕輕按摩寶寶出牙的牙齦部位,減輕寶寶牙齦的不舒服感。一旦第一批乳牙長出,媽媽就應幫助寶寶做好口腔衛(wèi)生。媽媽要幫助寶寶每天定時清理牙齒和牙齦。在寶寶進食之后,如果寶寶的牙齒和牙齦處有食物殘渣,應將其清理干凈。媽媽在清潔時要注意,寶寶的牙齦很嬌嫩,動作要輕緩。寶寶不舒服的時候,媽媽可以用手指輕輕按摩寶寶的牙肉,這會讓寶寶感覺比較舒服。如果這時的寶寶不愿意進食,那么我們可以準備一些柔軟的食物,如雞蛋羹給寶寶進食。有條件的媽媽最好在寶寶長牙期間(6~12個月)帶寶寶去醫(yī)院檢查牙齒,以了解寶寶的長牙情況。
有的寶寶出牙很早是不是代表很健康?
答案是否定的。寶寶一般在6個月前后出牙,但也有的寶寶出生時口腔里就長有乳牙,稱之為“誕生牙”;還有的在新生兒期就長出乳牙,稱為“新生牙”:這些超出正常乳牙萌出平均時間的乳牙,在醫(yī)學上稱為乳牙早萌。
跟隨寶寶出生的,一般是下門齒。由于有牙,喂奶時就會咬疼母親的。有些地方民間習俗認為“鬼牙”,說會吃垮父母。因此非拔掉不可。其實,這是寶寶真正的乳牙,這種“誕生牙”,發(fā)生率約千分之一。多數(shù)乳牙出生后,經(jīng)過3~4個月的成長后,就會十分穩(wěn)固。拔除反而易造成缺牙、發(fā)音不標準等問題,甚至可能因不美觀而影響寶寶將來的心理發(fā)展。在奶瓶喂養(yǎng)過程中,有的乳牙可能會摩擦舌系帶,導致創(chuàng)傷性潰瘍,這時需到口腔科調(diào)磨乳牙或改變喂養(yǎng)方式。
少數(shù)乳牙牙根發(fā)育短,易松動,容易脫落,有掉進氣管引起窒息的危險,因此需要及時拔掉。如果你的新生兒早萌的乳牙,有松動的現(xiàn)象,最好請到兒童口腔科醫(yī)生檢查,確認是否需要拔除。
寶的小乳牙被蟲蛀了怎么辦?
寶寶剛長出來沒多久的小乳牙,怎么就被“蟲蛀”了?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用奶瓶喂養(yǎng)時間過長或喂養(yǎng)方式不當造成的。延長奶瓶喂養(yǎng)時間或喂養(yǎng)方式不當,會導致寶寶出現(xiàn)較早的、較嚴重的齲齒。防止寶寶蛀牙,要做到以下幾點:1、第一個乳牙出現(xiàn),就應該做口腔衛(wèi)生,預防齲齒。2、齲齒一出現(xiàn),就要治療。3、避免延長奶瓶喂養(yǎng)時間,不規(guī)律奶瓶喂奶,含奶瓶睡覺。每次用奶瓶喝完奶后,用清水漱口,并用沾溫開水的紗布或棉簽輕輕擦拭寶寶的口腔。這些都有助于預防齲齒的發(fā)生。5、避免零食、甜食、甜飲料的高頻率食用、睡前食用、飯前食用,食用后進行口腔清潔。6、多補充含鈣食品。及時糾正不良習慣,保持寶寶口腔衛(wèi)生,就能避免寶寶早早患上蛀牙。
寶寶牙齒護理什么時候開始?
理論上,寶寶長有牙齒的時候,便可以開始護理牙齒。媽媽去牙醫(yī)診所時,不妨帶寶寶一起去,讓他認識一下牙醫(yī)診所的環(huán)境。不要等寶寶牙痛不堪,需要打針、拔牙時,才找牙醫(yī),他可能會十分害怕。寶寶到一麗歲大的時候,帶他做牙齒檢查,能幫助他習慣看口腔科醫(yī)生。
當寶寶長出乳牙時,可用紗布、牙刷輕輕地擦拭牙齒。待寶寶懂得漱口時,可用兒童牙膏來刷牙。早晚必須刷牙;睡前不要喝奶或果汁,更不要忘記刷牙,因為這些飲品殘漬容易積聚于牙縫間,引起蛀牙。除此之外,少吃糖果或甜食,多吃蔬果類的健康食物。
寶寶到兩歲左右,20只乳齒差不多已長齊了。到6歲左右,乳齒會逐漸脫落,慢慢長出恒齒。如果長出恒齒時,遇到問題,例如乳牙不脫落,阻礙恒齒生長,便要找牙醫(yī)醫(yī)治。
怎樣讓寶寶的牙齒長得更整齊?
讓寶寶的牙齒更整齊,其實并不是完全看寶寶自己牙齒的發(fā)育,良好的健康教育同樣能提到這樣的效果。從小讓寶寶養(yǎng)成勤漱口、勤刷牙的好習慣。寶寶一般都喜歡吃甜食,哺乳期也是以甜食為主。碳水化合物、糖類最容易被口腔內(nèi)的乳酸桿菌腐敗,產(chǎn)生的酸性物質(zhì)對牙釉質(zhì)的損害非常大。為了防止酸的破壞,就應當養(yǎng)成飯后漱口或刷牙的習慣。同樣道理,臨睡前盡量不給寶寶吃東西,如果非得睡前加餐,餐后應漱口或刷牙。
另一方面,定期檢查牙齒,及時治療齒病。一般來說,每隔半年就應帶寶寶去醫(yī)院,請口腔科醫(yī)生仔細檢查有無齲齒,有無牙齒生長錯亂,以便及時矯正。
最后,不要讓寶寶養(yǎng)成吃手、咬嘴唇或啃衣物等壞毛病,以防嚙合關系錯亂,影響牙齒的整齊。
寶寶出牙是不是要額外添加營養(yǎng)?
寶寶長牙期間不僅僅要注意口腔清潔,還要注意給寶寶補充必要的固齒食物。礦物質(zhì)中的鈣、磷,其他如鎂、氟、蛋白質(zhì)等部是不可缺少的;維生素中以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最為主要。
1.計數(shù)胎動時,孕媽媽最好用左側(cè)臥位的姿勢,環(huán)境要安靜,思想要集中,心情要平靜,以確保測量的數(shù)據(jù)準確。
2.晚飯后休息時,記下1小時內(nèi)胎動的次數(shù),一周后通常可以發(fā)現(xiàn),寶寶在相同時段中每小時的胎動次數(shù)差不多,可將此記錄作為基準,之后如果發(fā)現(xiàn)胎動明顯不及以前,甚至停止,就要趕快聯(lián)絡婦產(chǎn)科醫(yī)師,安排做進一步的胎兒評估檢查。
3.在吃完午餐或晚飯后,計算出現(xiàn)10次胎動需要的時間,超過10次就可停止計算。在餐后,胎動10次所需的時間大多不會超過20分鐘,很少超過1小時。如果1 2小時之內(nèi)胎動仍不足10次,應趕快求助醫(yī)生。
4.胎動的強弱和次數(shù),個體差異很大。有的12小時多達100次以上,有的只有30~40次。但只要胎動有規(guī)律,有節(jié)奏,變化曲線不大,都說明胎兒發(fā)育是正常的。
孕期驚喜:胎動告訴你
電影《阿呆拜壽》里有一道智力測試題,據(jù)說是按照英國劍橋入學考試的標準制訂的,題目是這樣的:一個孕婦肚子被人踢了一腳,結(jié)果什么事也沒有,問為什么?答案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因為踢她的是肚子里面的孩子。而這個“踢”的動作就是我們所說的胎動的一種了。
一個朋友懷孕3個多月,每次碰到我都會問:“為什么我還是感覺不到寶寶踢我呢?”如此渴望被“踢”,相信沒有做過媽媽的人是無法體會個中滋味的。在寶寶出生之前,當媽媽的都是靠著感知寶寶各種各樣的胎動來了解寶寶的生活規(guī)律、健康狀況的,而肚子里的寶寶也是通過這樣的“拳打腳踢”來和媽媽“聊天”的。因此,準媽媽在孕期里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數(shù)胎動。
第一次的感覺
盡管胎動很早就有了,但并不是一開始準媽媽就能感覺到的。如果是生育第一胎的話, 妊娠16~20周時才能開始感覺到胎動。為什么有人能很早就明顯地感覺到胎動,而有些不容易分辨呢?影響胎動的因素有很多,每個準媽媽的身體情況不同,所以對胎動的感知也會不同:
* 媽媽腹壁的薄厚。腹壁厚的人感覺稍稍遲鈍一些,腹壁薄的準媽媽到妊娠后期,在寶寶胎動的時候,都有可能從肚子外面看到鼓了一個小包。
* 羊水多少。羊水多的準媽媽,對寶寶胎動的感覺會遲鈍一些。
* 媽媽的敏感度。每個人的感覺靈敏度不同,并且開始的時候,寶寶的胎動還很微弱。所以,有人會比較敏感,有人就會感覺不到。
4種異常勿輕心
在胎盤功能不足或胎兒有一些疾病時,胎動常常會變得異常。所以,一旦發(fā)現(xiàn)胎動異常,應立即去醫(yī)院。醫(yī)生會根據(jù)各種檢查的結(jié)果分析、判斷胎兒情況,提出具體處理措施,以保證母嬰安全。
胎動減少。當1小時內(nèi),胎動少于3次,或12小時內(nèi)胎動少于10次,就是寶寶動得太少了。另外還要注意和自己平時的胎動橫向比較,當出現(xiàn)胎動數(shù)低于平時數(shù)字的1/2時,那胎動也是不正常的。胎動突然減少可能是由于孕媽咪身體有恙,造成身體周邊血流量增加,使胎盤、子宮血流量減少,造成寶寶輕微缺氧。
急促胎動后,突然停止。胎兒翻身打滾時被臍帶纏住,血液無法流通,因缺氧而窒息就可能會出現(xiàn)這樣的胎動反應。
胎動出現(xiàn)晚,相對較弱。這可能是胎盤功能不佳引起的,各種原因所導致的胎盤功能不佳造成胎盤供給胎兒的氧氣不足,寶寶因為長期的缺氧使胎動減緩。
胎動突然加劇,隨后慢慢減少。這可能是寶寶缺氧,或受到外界刺激引起的,如果伴有劇烈的腹痛和大量陰道出血則必須馬上就醫(yī)。
3個階段變化大
孕16~20周
這個時候的寶寶運動量不是很大,動作也不激烈,孕媽媽通常覺得這個時候的胎動像魚在游泳,或是“咕嚕咕嚕”吐泡泡,跟脹氣、腸胃蠕動或餓肚子的感覺有點相像,沒有經(jīng)驗的孕媽咪常常會分不清。此時胎動的位置比較靠近肚臍眼。
運動量:小,動作不激烈
媽媽的感覺:比較微弱,不明顯
位置:下腹中央
孕20~35周
這個時候的寶寶正處于活潑的時期,而且因為長得還不是很大,子宮內(nèi)可供活動的空間比較大,所以這是寶寶胎動最激烈的一段時間。孕媽咪可以感覺到寶寶拳打腳踢、翻滾等各種大動作,甚至還可以看到肚皮上突出小手小腳。此時胎兒位置升高,在靠近胃的地方了。
運動量:大,動作最激烈
媽媽的感覺:非常明顯
位置:靠近胃部,向兩側(cè)擴大
臨近分娩
因為臨近分娩,寶寶慢慢長大,幾乎撐滿了整個子宮,所以宮內(nèi)可供活動的空間越來越少,施展不開,而且胎頭下降,胎動就會減少一些,沒有以前那么頻繁。胎動的位置也會隨著胎兒的升降而改變。
運動量:大,動作不太激烈
媽媽的感覺:明顯
位置:遍布整個腹部
5段時間動得頻
1夜晚睡覺前 一般,寶寶在晚上動得最多。一方面這個時間段寶寶比較有精神,另一方面,孕媽咪通常在這個時間能靜下心來感受寶寶的胎動,所以會覺得動得特別多。
2吃飯以后 吃飯以后,孕媽咪體內(nèi)血糖含量增加,寶寶也“吃飽喝足”有力氣了,所以胎動會變得比飯前要較頻繁一些。
3洗澡的時候 因為在洗澡時孕媽咪會覺得比較放松,這種情緒會傳達給寶寶,TA就比較有精神。
校車管理細則一為確保校車的行車安全,切實保障學生的生命安全和學校財產(chǎn)安全,特制定如下管理制度:
1、成立學校行車安全管理領導小組。
2、 建立校車隨車制度。學校每天有一名值日教師隨車,負責學生上下車、過馬路和行車過程中學生的秩序與安全。隨車教師必須認真填寫隨車記錄。
3、 駕駛員的安全行車規(guī)定。
(1)駕駛員在駕駛車輛時,須攜帶有效駕駛證、行駛證及有關證件。
(2)不疲勞駕車。
(3)遵守交通規(guī)則,不違章駕車。
(4)駕駛員工作期間不得飲酒。
(5)經(jīng)常學習交通法規(guī)。
(6)保持車況良好,經(jīng)常檢查車輛運載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
(7)駕駛員在校內(nèi)行駛車速不能超于每小時5公里。
(8)載送學生的車輛,行駛車速不準超過每小時50公里。
4、違規(guī)與事故處理
(1)在下列情形之一的情況下,違反交通規(guī)則或發(fā)生事故,由駕駛?cè)素摀?,并予以記過或免職處分。
①無照駕駛。
②未經(jīng)許可將校車借予他人使用。
(2)違反交通規(guī)則,其罰款由駕駛?cè)素摀?/p>
(3)各種車輛如在公務途中遇不可抗拒之車禍發(fā)生,應先急救傷患人員,盡快做好相應的安全技術(shù)措施。向附近警察機關報案,并即與管理部門及園長聯(lián)絡協(xié)助處理。如屬小事故,可先行處理后向管理部門報告。
(4)意外事故造成車輛損壞,在扣除保險金額后再視實際情況由駕駛員與學校共同負擔。
5、汽車例行保養(yǎng)修理規(guī)定
(1)車輛例行保養(yǎng)是各級保養(yǎng)的基礎,屬于預防性的日常維護作業(yè),以清潔、檢查為中心內(nèi)容,司機應單獨完成。要求:附件齊全、螺栓、螺母不松、不缺,保持輪胎氣壓正常制動可靠、轉(zhuǎn)向靈活,良好、燈光喇叭正常等。
(2)車輛必須保證在不延誤解送學生的情況下,進廠修理(特殊情況例外)。
(3)車輛需維修或保養(yǎng)時,應提前報告園長人,由園長報告后勤主任,經(jīng)主任同意并簽名即可。由園長記錄公里數(shù),并會同司機一起進廠,否則校方將不承認此款項。
(4)維修車輛出廠,司機必須仔細檢驗、確認修理妥當,才可簽字提車,否則立即告知廠方再次檢查或報告園長、另安排檢修。
6、接送學生規(guī)定
(1)家長未在接送地點等候、接回學生,可在附近打電話通知家長,或者將學生送回學校,絕不可以讓學生獨自回家。
(2)若有家長要求在沿途增添停車點或更改線路,可示意家長寫申請信,經(jīng)學校同意后方可更改。
(3)司機應按校車表的時間準時到達停車點,若提前到達應確定已上齊學生,否則需等候至預定時間方可開車。
7、司機日常工作規(guī)定
(1)除經(jīng)常洗車輛,保持車廂內(nèi)外清潔整齊外,也不準將車廂內(nèi)的垃圾拋棄在停車場上。
(2)除早、晚接送學生外,司機必須持有幼兒園簽署的《派車單》方可將校車駛出學校。否則后果自負。
(3)除學校同意的人士之外,司機不得私下允許其他人(包括教職員工)搭乘校車,否則將按學校有關規(guī)定懲處。
(4)若司機于工作期間違反交通規(guī)則而遭交警處理,司機必須即時呈交案發(fā)報告,由后勤處按情況評估相關費用并由個人分擔相應部分。
8、司機的職責
(1)學校司機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及有關交通安全管理的規(guī)章規(guī)則。
(2)司機應愛惜學校車輛,平時要注意車輛的保養(yǎng),經(jīng)常檢查車輛的主要機件。
(3)司機每天抽適當時間擦洗車輛,以保持車輛的清潔。
(4)出車前要例行檢查車輛的水、電、油及其他性能是否正常,發(fā)現(xiàn)不正常時,要立即加補或調(diào)查。出車回來要檢查存油量,發(fā)現(xiàn)油量不足,應立即加油,不得將學生載入加油站加油。
(5)司機發(fā)現(xiàn)所駕駛的車輛有故障時要立即檢修,不會檢修的,應將車輛送修理廠維修。
(6)當車回來,按指定地點停放車輛,鎖好保險鎖。
(7)對車輛的各種證件的有效性經(jīng)常檢查,整齊證件才出車。
(8)晚間司機要注意休息,不準開疲勞車,不準酒后駕車。
(9)司機駕車一定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文明開車,不準危險駕車。
(10)司機故意違章或證件不全被罰款的費用不予以報銷,違章造成后果由當事人負責。
(11)校內(nèi)不準按喇叭,車內(nèi)不準吸煙。
(12)司機對師生應熱情、禮貌,說話文明。
(13)司機接送學生,要準時出車,不要誤點。
(14)下班后,應將車輛停放地點保管,不準私自用車。
(15)司機未經(jīng)領導批準,不得把車輛交給他人駕駛或練習駕駛,否則,一切后果自負。
(16)司機未經(jīng)領導批準,非專職駕駛員不得駕駛學校任何車輛,否則,一切后果自負。
(17)如發(fā)生事故,應立即按應急預案處理。
9、駕駛員守則
(1)努力學習專業(yè)技術(shù),熟悉掌握車輛的技術(shù)性能,精通本職業(yè)務,遵守交通法規(guī)。
(2)具備崇高的職業(yè)道德,良好的文明素質(zhì),高度的事業(yè)心、責任心,敬崗愛業(yè)。
(3)遵紀守法,服從領導,團結(jié)同事,愛護車輛,愛護公共財物。
(4)負責隨車物資、工具等的保管和使用。換車時應做好移交手續(xù)和車況檢查,交接不清的由雙方共同賠償。凡丟失損壞的由駕駛員負責賠償。
(5)車輛的牌照、手續(xù)等一切證件,必須認真保管,由于丟失所造成的一切經(jīng)濟損失由當事人自己承擔。
(6)做到安全行車,優(yōu)質(zhì)服務。遇到事故,肇事者應及時向領導報告。特殊情況可靈活處理。
(7)出車一律憑申請派車單,并認真如實填寫。校車歸隊后,派車回收單及時交回后勤處(正常接送學生例外)。
(8)駕駛員應做到誠實守信,表里如一,凡事應實事求是,如有偽造、報假單據(jù)者,一經(jīng)查出,按原單據(jù)數(shù)額給予相應的罰款,并接學校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處理。
(9)嚴禁酒后開車;嚴禁私自動車;嚴禁私自將車交與他人或他人換車駕駛;嚴禁公車私用;嚴禁私自改變行車路線。違者按學校制定的目標責任指標考核辦法處理。
(10)嚴格執(zhí)行學校、部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違者按有關規(guī)定處理。 除貫徹上述規(guī)定外,還要做到:駕駛車輛時必須攜帶駕駛證和行駛證;不準轉(zhuǎn)借、涂改或偽造駕駛證;不準把車輛交給沒有駕駛證的人駕駛;不準駕駛與駕駛證駕車型不相符的車輛;未按規(guī)定審檢不合格的,不準繼續(xù)駕駛車輛;飲酒后不準駕駛車輛;在患有妨礙安全行車的疾病或過度疲勞時,不準駕駛車輛;車門、車廂沒有關好,不準行車;不準穿拖鞋駕駛車輛;不準駕駛車輛時吸煙、飲食、閑談或者有其他妨礙行車的行為等。
10、司機遇投訴事項處理
(1) 家長態(tài)度有禮貌,對學生具愛心,若遇無理家長,亦需耐心聆聽,并盡量克制自己,避免與家長發(fā)生爭執(zhí),事后可將事件告知園長。
(2) 司機若遭到家長投訴,必須及時報告園長。
(3) 應熟悉每位接送學生家長之面孔,如果遇到陌生家長接著學生,要提高警覺,并向?qū)W生證實接著者之身份,若在不肯定的情況下,不可以其接走學生。
校車管理細則二為規(guī)范校車接送過程的管理,保障幼兒的人身安全,避免交通事故的發(fā)生,及錯接、漏接情況的發(fā)生,特別是配合縣教育局安穩(wěn)股校車監(jiān)控平臺監(jiān)督,特制訂該制度:
一、每次車輛出發(fā)前,駕駛員需全面檢查車輛狀況正常后方可出發(fā)。校車定時參加年檢和交管部門規(guī)定的審查。駕駛員需帶齊所有證照,保證良好的身體狀況,不酒后駕駛和疲勞駕駛。
二、跟車老師必須在乘車前仔細對照乘車名單,與領隊老師確認核實當日乘車名單及人數(shù)無誤后,方可上車。
三、如有幼兒因特殊原因更改上、下車時間或改乘其它線路車輛,家長須提前通知幼兒園,跟車老師必須在當日記錄中做特別說明,以免遺漏。
四、跟車老師在跟車過程中,必須對照乘車清單,確認每個站點上、下車的幼兒,并在每個相應的名字后打勾確認。
五、跟車老師在跟車結(jié)束前,必須對整個車廂進行檢查,確認沒有一個幼兒被遺留在車上。
六、跟車老師在跟車結(jié)束后,必須再次檢查乘車記錄,并在乘車表上簽名確認后,再請園長簽名每月底交辦公室備案。
七、督促校車司機必須保持車輛勻速行駛,遵守交通規(guī)則,并避免一切不安全駕駛的行為。
八、檢查校車司機在接送的路程中是否正確在各站點停靠,無論 該站點是否有人上下車。
九、提醒校車司機必須在幼兒上車坐穩(wěn)后,跟車老師示意可以開車后,方可啟動車輛前行。
十、校車站點及乘車幼兒名單需變更時,由每條線路組織教師提前通知到該車所有跟車人員及司機。
十一、家長接送幼兒必須出示接送卡。
校車管理細則三一、出車時間
1.每輛校車早晚出車時間由司機根據(jù)校車寶寶人數(shù)、路線按照幼兒園的作息時間確定。
2.執(zhí)行時間標準參照中央一臺的北京時間。
3.確定的時間和中途調(diào)整的時間先報主管領導通知到各部門之后方可執(zhí)行。 如未經(jīng)批準私自變更出車時間造成后果的,從嚴追究相關工作人員的責任。
二、出車登記
校車出入由保衛(wèi)科傳達室值班工作人員進行登記,如未到出車時間打開大門讓校車提前出車的或出車(包括校車其它外出)未進行登記的追究值班人員的責任。
三、寶寶上車時間
1.班級教師必須在出車時間5分鐘之前將寶寶送上校車。
2.因特殊原因未及時送校車寶寶上車的班級,司機和隨車教師在出車前5分鐘內(nèi)通知班級。
3.未及時在出車時間前將寶寶送上校車的班級追究班級教師責任,出車前五分鐘之內(nèi)未通知班級教師及時送寶寶上校車的,追究相關工作人員的責任。
四、交接記錄
隨車教師、班級教師早接和晚送寶寶時必須履行交接手續(xù),凡未進行辦理交接手續(xù)的追究相關責任人。因未進行交接手續(xù)造成不良影響和后果的追究當事人責任。
五、接送卡證
1.接送校車寶寶時要嚴格執(zhí)行接送卡制度,早接時要向家長發(fā)放校車接送卡;晚送時,家長必須提供家長證、校車接送卡,否則一概不予接走幼兒。
2.早上不坐校車而晚上坐校車的寶寶由班級老師向家長發(fā)放校園接送卡,隨車老師晚送時要向家長收取校園接送卡,下班后交由保衛(wèi)科傳達室值班人員保管并進行登記,第二天由班級老師到保衛(wèi)科領取校園接送卡。
3.早上坐校車而晚上不坐校車的寶寶,隨車教師要向家長發(fā)放校車接送卡,家長晚接時班級老師要向家長收取校車接送卡,下班后交由保衛(wèi)科傳達室值班人員保管并進行登記,第二天由隨車老師到保衛(wèi)科領取校車接送卡。
4.凡因接送卡操作不當造成不良影響和后果的追究相關工作人員的責任。
六、其它規(guī)定
1.校車司機與隨車教師必須遵守幼兒園相關管理制度,確保自身與幼兒的人身安全。
2.第一批校車寶寶由班級教師接進班級,第二批校車寶寶由隨車教師送進班級,不得讓寶寶私自進教室。
3.隨車教師必須在乘車前仔細對照乘車名單,確認核實當日乘車名單及人數(shù)無誤后,方可上車。家長提前通知幼兒園并得到許可的幼兒因特殊原因更改上、落點或改乘其它線路車輛,隨車教師與班級教師必須做好交接,隨車教師要做好記錄以免遺漏。
4.隨車組長要落實隨車教師的責任,在跟車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幼兒在車內(nèi)的狀況,發(fā)現(xiàn)幼兒有異常舉動要立即制止并排除安全隱患。
5.隨車教師在寶寶入園上車時要對寶寶進行晨檢,發(fā)現(xiàn)狀況時要及時與家長溝通,不宜上車的寶寶應要求家長帶回。在跟車結(jié)束時,隨車教師必須對整個車廂進行檢查,確認沒有幼兒或物品被遺留在車上。
6.司機與隨車教師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的同時要及時并準確的做好工作記錄,以便隨時接受主管領導和上級部門的檢查。
7.隨車教師有責任督促校車司機必須保持車輛勻速行駛,并避免一切不安全駕駛的行為;有責任檢查校車司機在接送的路程中是否正確在各站點??浚瑹o論該站點是否有人上落。
8.校車司機必須在隨車教師檢查幼兒上車坐穩(wěn)后,由隨車教師示意開車,方可啟動車輛前行,在行駛過車中要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規(guī)。
9.校車司機有責任督促隨車教師時刻關注車內(nèi)的狀況,必要時要停止行駛,排除安全隱患后再開車。
10.校車司機在出車前必須試車,保證車輛一切正常方可出車,如發(fā)現(xiàn)問題時要及時向幼兒園領導匯報并進行搶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