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對學科教學的理解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視聽領先;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1-4128(2010)10-0095-01
從2008年九月份開始,我和其他兩位老師參加了《空中英語雜志》社的課題研究,我們的子課題是《如何實現(xiàn)《空中英語教室》教學資源與中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最理想對接》,我們的課題是如何把語言教學與內容教學通過對媒體的形式體現(xiàn)在教學中的問題,以提升其在英語教學實踐中的實用價值。我按新目標教學與課外輔助材料兩條腿走路的辦法,把課外材料融入到課本教學中,選擇適當難易程度的《空中英語教室》系列資源作為教學內容,確定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側重點,制定本班的教學計劃。通過這半學期的教學,我有了一定的體會和收獲。
1 學習趣味單詞
在九月份的第一周我們學習wedding,我們認識groom這個單詞,我們把字母g變成b就是我們學過的單詞broom, bridesmaid這個單詞很長,但是我們知道m(xù)aid是仆人,所以bridesmaid就變成了伴娘,這些有趣的單詞通過分步講解,是很容易記憶。同時我們還介紹了人生成長中所遇到的問題,有的人會經(jīng)歷從propose―engage―marry―divorce 這一個過程,但是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會 spend the rest of one’s life with sb, 會與某人度過余生。在很短的文章中這些詞匯同學們都能看到,對話編排的新穎有趣。我們還介紹了其它有趣的詞,例如:left over, teagarden, honeymoon等有趣的詞匯。
2 尋找好詞好句
我們在擴充課外生詞的同時,我們又增加了好詞好句,我們了解了一些地道的英語,我們大家都知道line是“繩、線”的意思,但是 “I love that line”是什么意思呢?我來告訴你吧,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喜歡那個臺詞?!蹦阋苍S沒想到吧。我們還學習到了其它的好詞好句,“Here you go(給你), What’s playing now?(正在上演什么?) Did I say something wrong?(我說錯什么了嗎?) It’s in good shape(它的性能很好), I’ll pick you up at the airport?(我到機場去接你)” 等等這些生動有趣的好詞好句,同學們都非常喜歡,通過這半年的學習,同學大約掌握了100個左右這樣的好詞好句。
3 了解西方文化
我們不僅學習好詞好句,我們還了解西方的文化,我們在第九期有這樣一句話 “The groom can’t see the bride in her wedding dress before the wedding!” 從這句話知道,新郎在結婚之前是不可以看到新娘的婚紗,這個習俗我們中國是沒有的。我們在十一期學習西方人如何過感恩節(jié),在感恩節(jié)大餐之前,每個人都說一些感恩的話(say grace), 感謝在這一年里別人對你的幫助,在這一點上我們過去不是非常的清楚,我們了解感恩節(jié)之后,很多同學都喜歡說 “I’m thankful for your help, I’m thankful for……”。 我們了解感恩節(jié),同學們也學會了感恩,我們學習英語的語言就要學習英語文化,這一點非常重要。
4 視聽領先,學習模仿
進入十一月份,我們采用了視聽領先的教學方法,先讓同學們觀看VCD, 了解故事情節(jié),然后模仿故事情景進行對話表演,同學們比較喜歡“Zack can’t sleep”中的情景,因為Grant 給Zack出主意讓count sleep, 畫面非常有趣,一只兩只等等不斷有小羊出現(xiàn)在畫面中,非常生動形象,后來Zack 沒有睡著,Grant卻在旁邊說起了夢話(talk in one’s sleep).這段情景在我們生活中是常見的,同學們觀看完VCD,立即就投入到表演中,恐怕自己沒有機會上臺表演。采用視聽領先教學,同學們學習起來更加容易有興趣。
5 小組合作學習
我們在十一月份和十二月進行的小組合組學習方式,我把全班60人分成15個學習小組,每組四人,按語言能來水平分A, B,C,D四個等級,每個小組合作解決老師布置的任務,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輪學擔任教學引領者,我根據(jù)《大家說英語》的材料內容分下幾個任務讓同學完成:
①預習生詞:在對話中找出自己不會的單詞,小組共同解決,小組成員都不會時,就查字典來解決,然后把難點的詞寫在黑板上,大家共同學習。
②提問難點:要求學生就閱讀材料中出現(xiàn)的重點、難點的句子提出問題,自我檢測能否掌握材料的重點內容。
③澄清知識點:要求學生解決閱讀時所遇到的問題或困難,確保他們能夠正確理解材料想表達的觀點。
④掌握輸入材料:要求學生運用材料進行語言實踐,小組內或小組之間進行會話練習,看看學生是否掌握了材料的要點。
同學們在解決這些任務時,我設立了小組競爭機制,讓每個成員都能為小組的榮譽而努力尋求答案,A,B同學解決的問題得1分,C,D同學解決的問題得2分,這樣讓每個小組帶動那些語言能力差的同學共同學習,形成語言學習的“動車組”觸動全班每個同學都動起來,同時也加強了小組與小組之間的競爭。
關鍵詞:“121”學導式課堂教學;啟發(fā)式教學;自學;合作探究
“121”學導式課堂是融合“121”教學模式及學導式教學法優(yōu)勢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也是近年來國內積極推廣的啟發(fā)式教學法之一,有助于提升教學效果與質量?!?21”學導式課堂教學有助于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學資源服務課堂教學,通過對課堂教學時間的合理分配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展開學習,有助于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水平,培養(yǎng)個人解決問題的思維意識與能力。
一、“121”學導式課堂教學
“121”教學模式是將課堂教學時間按照1∶2∶1的比例劃分為三段六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遵循學習準備―實踐操作―知識遷移―點評導撥―自學―合作探究六大流程盡可能的高效利用課堂十分鐘完成知識的理解、掌握與鞏固。學導式教學法是在教師指引下由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練習的一種教法,其著重挖掘學生個人主觀能動性及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嘗試應用自身能力去獲得知識、解決問題,發(fā)展個人潛能,從而實現(xiàn)教學雙方的各盡其職、各得其所。
“121”學導式課堂是區(qū)別于傳統(tǒng)課程的新教法,走出了僵化灌輸教學的窠臼,改變學生的被動接受地位與教師的主動灌輸性質,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與能動性,為他們創(chuàng)造更多的可供個人思考與發(fā)揮的空間,是提升教學效果與質量的重要途徑,是提升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嘗試,也是目前備受關注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實現(xiàn)以學論教,以學定教。新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成為常態(tài),學生學習興趣與積極性被激發(fā),有助于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模式與學習習慣,有助于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增添課堂活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二、對“121”學導式課堂教學的理解與思考
1.理解
“121”學導式課堂教學的關鍵時間的把握與教學節(jié)奏的配合?!?21”中第一個“1”代表學生自主學習的十分鐘,這段時間學生是學習主體,“2”代表教師釋疑的20分鐘,這段時間師生互動頻繁,共同解決學習重難點與問題,第二個“1”代表學習后訓練及反饋的10分鐘,是鞏固檢測學生學習成果的階段;“121”模式應用的關鍵在于合理把握教師講授時間與學生自主學習探索時間,給學生充足的思維活躍空間的同時確保教師全面解答疑惑。學導式教學法的關鍵是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導相長,問題先行,以導利學,及時評價學生學習成果,以促進學生思維開發(fā)、提升課堂適應性,該教法的關鍵在于巧妙應用教法激發(fā)學生學習參與主動性,配合教師輔助完成知識與能力培養(yǎng)目標。
正是由于兩種教法都注重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所以二者才有了合作的可能性與空間?!?21”學導式教學中要注意合理控制不同環(huán)節(jié)教學時間搭配,引導學生獨立自主進行學習,教師從旁給予支持輔助,教學重心從教師的教轉移到學生的學,讓學生更加直觀、自主地參與學習過程,課堂中至少超過三分之二時間都要由學生掌控,從自學、解疑、精講、演練、小組合作學習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入手,變講堂為學堂,做到真正凸顯學生主體的價值與主觀能動性。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結合學導式教學法發(fā)展性目標,全面提升學生的個人素質,鼓勵個性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知覺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與理論聯(lián)系實際解決問題能力,通過創(chuàng)造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鼓勵學生心智平衡發(fā)展。教學時要注意隨時緊抓學生注意力的焦點,激發(fā)其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與興趣,通過自學掌握個人難點與重點,發(fā)現(xiàn)疑難為教師解疑提供便利;解疑時要通過學生自主提問及教師設問做好全面答疑,對知識重難點部分要做到精講,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反復練習,嘗試解決問題,并鞏固所學知識,配合后續(xù)課堂小結及評價掌握本課程教學情況,達到提升教學有效性的目的,為學生能力培養(yǎng)與鍛煉提供更多機會。
2.思考
“121”學導式課堂教學要提前設計好教案,通過提升教案設計質量,更好地把握教學節(jié)奏,明確不同階段學生能力培養(yǎng),開發(fā)重點,在進行知識傳授、解疑的同時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問題解決對策,嘗試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對于教師講解中的疑難關鍵部分可迅速抓住重點并掌握。設計教案時除了要考慮把握教學節(jié)奏之外,還要深入思考學生主體作用該如何發(fā)揮,備課時重點研究學生自主學習與交流合作實踐,打破以往備課與教學方式,借鑒以往課堂成功經(jīng)驗服務新教學模式下課堂的改革與轉型。教學過程中要謹遵學導式教學法的主體性原則、科學性原則、發(fā)展性原則、教與學最優(yōu)化原則,圍繞教學內容創(chuàng)造輕松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面向全體學生,在“最近發(fā)展區(qū)”理念的指導下培養(yǎng)鍛煉學生能力,突出并鞏固學生主體地位,讓他們真正掌握自主學習、趣味學習的精髓,完成個人知識與能力等方面的受益。
“121”學導式課堂教學不僅僅是一種新的教學方法與組織模式,更加注重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個人意識與因素的挖掘,在開發(fā)學生能動性的基礎上由教師創(chuàng)造條件引導學生積極向學,為學生智力開發(fā)、能力培養(yǎng)、思維模式養(yǎng)成提供幫助與支持?!?21”學導式課堂教學要避免生搬硬套,要結合教學任務、課程目標、課程性質、學習對象自學能力等靈活搭配選用不同方式高效完成教學。
綜上所述,“121”學導式課堂教學對于提升教學質量與有效性有積極意義,是一種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新型教法,值得在課堂中大力推廣應用。相關教師需要積極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結合班級實際情況,科學應用,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黃文全.對歷史課有效教學的思考:淺談“學?導?練”有效課堂和“121”教學模式[J].新課程:中學,2011(04):109.
[2]王春強.對籃球教學中運用“學導式”教學法的思考與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09):164.
關鍵詞:對話教學; 師生對話; 生生對話; 自我對話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4)05-059-001
一、對話教學法的含義
馬丁布貝爾說:“在所有的教學中,進行著最廣義的‘對話’……不管哪一種方法占支配地位,這種相互作用的對話是優(yōu)秀教學的一種本質性標識?!笨肆植裾f過:“教學本就是形形的對話,擁有對話的性格?!笨梢?,對話是人們的一種基本的生活方式。而發(fā)生在教學過程和教學情境中的對話,我們稱之為“對話教學”。對話教學法就是在課堂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對話交流,從而讓學生學到知識的教學方法。
對話教學法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學法有所不同,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學法是在課堂上教學,是單方面的講授,是一元的和排他的,教師的講授在課堂上具有權威性和壟斷性,不需要學生的參與和互動,學生們只需認真聽講就可以了。而對話教學法是在任課教師的主導下,以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們參與到課堂講授中來,從而豐富教學形式,在平等、民主的環(huán)境中攝取知識,順應了新時期教學改革的形勢。
二、對話教學的形式
對話教學的課堂實踐形式包括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學生與學生的對話,教師、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教師、學生與自我的對話等。
1.師生對話
師生對話是教學中最常見的對話形式,它“不僅僅是指兩者之間的狹隘的語言談話,而且是指雙方的‘敞開’與‘接納’,是對‘雙方’的傾聽,是指雙方共同在場、相互吸引、相互包容、共同參與的關系,這種對話更多的是指相互接納和共同分享,指雙方的交互性和互相承領”。在對話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關系不再是以知識為中介的主體對客體的單向灌輸關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我――你’的對話關系”。教師不再僅僅是授業(yè)者,在與學生的對話中,教師本身也受益,學生在被教育的同時也在教育教師,他們合作起來共同成長,真正實現(xiàn)教學相長。
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最主要的是師生之間的對話,而最重要的對話方式就是問答?!皢柎鹗健笔墙虒W中常見的教學形式,也是最基本的對話方式。但是師生對話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的一問一答式的語言交流,心靈和精神的溝通才是師生對話的根本。只有交流沒有溝通,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對話。
2.生生對話
生生對話是指教學中學生之間就某一共同話題展開的討論和交流,這一形式曾長期作為師生對話的補充形式而被邊緣化,甚至在實踐中可有可無。有學者研究指出:“反觀教學實踐,我們目前所提倡和采用的互動式主要是師生之間的雙邊互動,至于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始終未能受到重視,因而教學中少有或根本沒有多向型的互動方式,甚至不少人還將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視為非建設性的消極因素或破壞力量?!彪S著新課改的蓬勃發(fā)展和對話理念的確立,生生對話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并被作為教學系統(tǒng)中寶貴的人力資源而被開發(fā)利用。
生生對話在教學過程中,往往表現(xiàn)在生生之間的合作探究。由于年齡心理和知識水平等方面具有相近性,因此在探究中容易產生心理安全感,這是他們在群體中能自由言說和相互傾聽,敢于充分地表達和展現(xiàn)自我。生生對話賦予了教學濃厚的情誼色彩,能充分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爸挥袧M足學生對于歸屬感和影響力的需要,他們才會感到學習是有意義的?!鄙鷮υ捯孕〗M合作為主要形式。在小組的合作互動過程中,小組成員可以相互交流,彼此爭論共同提高,充滿溫情、友愛互助和競賽。生生對話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①談論式。生生之間就某一問題各自發(fā)表意見,交流互補。②問答式。這種形式主要為一些稍微復雜的理論問題而設置,在問答中注意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③辯論式。這種形式一般只適用于有爭議的問題。生生對話必須防止對話流于形式,它必須貫穿著對話的理念和精神,注意各種觀點之間的交鋒和共生。
3.師生與文本的對話
師本對話是教師與文本的視野的融合過程,教師理解文本的過程,并非消極接受文本思想的過程,而是教師與文本在各自視野的基礎上通過積極的對話不斷形成新意義新思想的過程。這充分表明師生對話具有開放性和建設性。
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是學生對文本的閱讀和理解,有學者指出:“對話并不是某種真理意義態(tài)度等傳遞給另一方的方式和手段,對話本身解釋了真理,它使真理顯現(xiàn)出來,從而通過學生的理解而接受。”生本對話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生用自己已有的經(jīng)驗、知識和情感去體驗和構建文本意義世界的過程。文本與學生之間不再是教訓與被教訓、灌輸與被灌輸?shù)年P系,而是一種對話,一種感受、理解、欣賞與體驗的關系。
4.師生的自我對話
自我對話通常指“我”與過去的“我”,現(xiàn)實的“我”與理想的“我”的對話。是“此我”與“彼我”的對話。從實質看,自我對話就是對自我的反思性理解,是對自我過去沉淀的經(jīng)驗、歷史、思想等進行的探究和合理性追問。師生內心的矛盾、困惑是自我對話的前提,自我對話是個體盡可能的調整自己的認識結構和思維方式,使矛盾逐步緩解,困惑走向澄清,自我不斷的獲得充實和發(fā)展。
無論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師生與文本對話還是師生的自我對話,并非界限分明,各行其事,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幾者密切聯(lián)系,共同構成錯綜復雜的對話教學實踐形態(tài)。
對話教學是新課改和時代的產物,是符合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要求的,也是新時期我國教育發(fā)展的必然選擇。在歷史教學中經(jīng)常會運用,教材以及材料都是學生要讀的文本。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采用對話式教學,是我們教師應該認真做好的事。
參考文獻:
現(xiàn)代意義上的高效是廣泛參與,解決學生游離和厭學問題,其核心是自主、合作探究,評價機制為多元評價。
我覺得高效課堂真正奧秘在于學習能力的提升,只有學生學會學習才會減少對教師和教材的依賴。在新課改的課堂下,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使學生在自主探索、自主研究中體驗知識的獲取過程。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過程才是充滿活力,才是有意義的,才能發(fā)揮出學生的潛能。因此,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變過去灌輸式教學方法為引導式方法,將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變?yōu)閷W生主動學習的方式。
(一)“相信學生、解放學生、發(fā)展學生”,我覺得這十二個字是高效課堂的靈魂。解放學生是教育的使命;發(fā)展學生是教育的根本。要提升學生的能力就要相信學生、解放學生、發(fā)展學生。
(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正是高效課堂的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要把學生作為主動的求知者,要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我們要運用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形式,通過獨立思考、生生互動、組組互動、師生互動實現(xiàn)教學目標。我們的課堂只有在教師精妙地引導下學,才會促進學生自主能力探究學習。我們的課堂如果多一分精彩的活動,學生自主就能更好地體現(xiàn)出來,學生的能力也能不斷地提高。
(三)學習的“主動性、生動性”是高效課堂的特征。只有學生學習具有主動性,才能夠激發(fā)自己的學習潛能,才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采用各種教學方式,創(chuàng)建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苦學”為“樂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說出自己不同于教師和教材的觀點,使各種思維在課堂中碰撞。
(四)“自學發(fā)現(xiàn)問題”(自學)“自主解決問題(對學、群學)”“展示解決方案”“學生歸納提升(師生生成)”“教師評價反饋”是高效課堂的程序。
(五)調動學生、激發(fā)學生、點燃學生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途徑。要讓學生學得好,學得生動有趣,我們就必須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讓學生對課堂感興趣。學生一旦對內容感興趣,就會樂于接受它,變“苦學”為“樂學”。
(六)教學反思是高效課堂的有利提升。教學反思是提高教師個人素質和教學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幫助教師由一個單純的“教書匠”向研究性、學者型教師轉變的重要過程。教學反思包括對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的反思。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必須具備一定的反思能力,積極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質,使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欣喜之余,筆者愿結合此課例和自己的實踐就教師在研究性教學中如何發(fā)揮自己的積極作用談幾點體會和認識.
1 教師是數(shù)學課程的開發(fā)者和創(chuàng)造者
以往在教師的頭腦中,教學內容和進度是由國家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規(guī)定的,教師的任務只是按照教科書、教參去教,承擔的是“傳遞”任務.新一輪課程改革認為,課程不等同于教材,而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求新知識的過程;課程不只來源于教材,而且來源于教師、學生和環(huán)境,是在四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中生成和發(fā)展的;課程實施的意義不只是傳授知識或培養(yǎng)能力,而是培養(yǎng)一個在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諸方面全面、和諧發(fā)展的人.因此,教師是課程的開發(fā)者和創(chuàng)造者,教學不只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整個教學的過程既是課程實施的過程,也是課程不斷開發(fā)和生成的過程.
從課例中可見,王老師十分成功地實踐了“教師是課程的開發(fā)者和創(chuàng)造者”.
首先,王老師運用自己的數(shù)學素養(yǎng)和教學經(jīng)驗對教材進行了深入的挖掘,將教材第101頁的2個習題整合為“拋物線焦點弦的有關性質”的研究課題.這樣,通過教師與教材的相互作用,提供到課堂上與學生交流的課程內容就已經(jīng)不再是教材靜態(tài)的、單一的內容了,而是內容更為豐富,思想更為鮮活,內涵更為深刻的課程內容了.
其次,王老師充分發(fā)揮了學生3和學生8所犯“錯誤”、所歷“曲折”這種特殊的課程資源所具有的獨特的教育意義.
具體地說,對學生3的不當類比,王老師并沒有簡單地否定或糾正,而首先是讓學生說出他個人的思維方式.這樣,師生了解到了學生發(fā)生錯誤的實際思維過程,從而就為進行有針對性地有效糾錯提供了必要的基礎.事實上.類比思維是極其可貴的,這樣的“錯誤”從思維方式上來說是有其合理之處的,如果我們簡單地予以否定,那么學生要么莫名其妙,不能真正理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要么會懷疑“類比”并且不敢再行“類比”了.類似地,對于學生8的錯解,王老師沒有向學生明確地表明自己的觀點(“能證明或否定它嗎?”),而是通過設問給了學生一個思考、探究的機會.
進一步地,王老師讓學生上講臺演示,“給了他充分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和探索的時間”,然后再讓大家進行討論.這樣,王老師通過提供研討的時空,把學生對“問題”的種種思考和想法都充分地開發(fā)出來了.同樣,對于學生8的錯解,王老師通過問句“能證明或否定它嗎?”打開學生思維的窗戶,給了學生一個廣闊的思維空間,使他們充分地展開探究活動.從而把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和想法全部開發(fā)出來了.
特別地,在探究學生3的命題的整個過程之際,從“肯定猜想”——“沒有大膽的猜想.就不會有偉大的發(fā)現(xiàn)”,到“質疑猜想”(包括組織討論)——“猜想到的結論一定是正確的嗎?”.再到“證明(反駁)猜想”——特例檢驗、圖形直觀,學生經(jīng)歷了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從而受到了科學的思維方法論教育.其次,教師對錯誤、失敗以及出錯學生的尊重之舉于無形之中便對學生進行了一次很好的情感態(tài)度方式乃至人生觀的教育.顯然,此二者對學生的意義已超越了具體問題的獲解,具有深遠的“發(fā)展”意義.因此可以說,它們是王老師對學生所犯“錯誤”、所歷“曲折”這種特殊的課程資源最重要的課程開發(fā).
2 教師是數(shù)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推進者
課例中一個值得引人深思的現(xiàn)象是,王老師在本節(jié)課的17處講話中.有13處有問號,另有6處有感嘆號.這反映或說明了什么?
在傳統(tǒng)的數(shù)學課堂上,教師生怕學生看不懂教材或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師講授的內容,于是不厭其煩地反復講,追求講深講透.當代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是學生從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出發(fā).并憑借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對新的問題情境、新的知識進行同化或順應的自主建構過程.特別是這種建構是發(fā)生在每一個學生的頭腦里的,是他人無法替代的,如果沒有對新情境、新知識的自主建構活動,那么新情境、新知識就無法與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建立實質性的聯(lián)系,從而“學習”就不可能真正地發(fā)生.因此,傳統(tǒng)的數(shù)學課堂中教師不厭其煩的反復講解從實質上來說并無助于學生對新情境、新知識的認知,無助于學生學會探究問題.解決問題.
那么,在課堂中教師又該如何處理講和不講呢?進一步地,教師在課堂中究竟該發(fā)揮什么樣的作用呢?事實上,王老師在這一課例中一系列詞句和感嘆句給了我們很好的注解,即教師在課堂中應積極地發(fā)揮學生數(shù)學活動的組織者、推進者和指導者的作用.
具體地說.王老師在充分挖掘教材和精心組織教學內容的基礎上,一上課即出示問題情境讓學生進行思考、探索(“我們能發(fā)現(xiàn)什么結論嗎?”);在“眾生”得出4個結論之后即組織學生探究、證明(“能證明這些結論嗎?”);在學生證明它們之后即組織學生深入研究“通徑中的這些結論,在拋物線的一般的焦點弦中會怎樣呢?”;在學生3得出錯誤結論之后通過追問、質疑、設疑、鼓勵等連續(xù)4個問句組織學生包括學生3本人對學生3的解答進行反思、辨析;隨后又通過設問“你能證明或否定它嗎?”引導學生對學生8的解答進行辨析、探究;在證明了通徑的焦點弦的性質后,通過設問“那么,通徑是否是拋物線的焦點弦中唯一最短的呢?”,及時地組織學生探究其唯一性;最后,通過設問“我們還能發(fā)現(xiàn)什么結論嗎?”,鼓勵學生展開思維探索新的結論,通過設問“我們還有哪些收獲呢?”鼓勵和提醒學生從其他方面(思維、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進行歸納總結.在課例結束之際,王老師還不失時機和熱情地鼓勵、組織學生進行課外研究活動.從而我們清晰地看到,正是通過王老師一系列的問句,探究活動被有條不紊、循序漸進地組織和推進;而學生不斷地進入思考和深入思考的境地.
特別是每當學生在階段性的研究活動中取得了成果之際.王老師都能及時地予以充分地肯定或表揚(感嘆).事實上.教師的這種肯定或表揚對處于數(shù)學探究活動中的學生來說是十分寶貴的,那是教師對他們的無價獎賞,也是師生情感的一種溝通與交流,是促使他們鼓足干勁,再接再厲,進入下一階段的數(shù)學探究活動的興奮劑.可見王老師深知學生的心理需要.從更深入的角度來說,事實上王老師在不知不覺中把自己對學生智慧的欣賞態(tài)度、對學生由衷的熱愛之情轉化成了推動學生的探究活動深入發(fā)展的課程資源了.
當然,王老師沒有忘記,教師在學生的探究活動中應有的指導作用.比如,對于學生3的猜想,通過王老師的質疑讓學生明白猜想是需要證明或反駁的;在師生對學生3的思考討論完畢之余,王老師的小結讓學生認識到“在科學發(fā)現(xiàn)中,錯誤和失敗不僅是在所難免的,也是我們所需要的,很多情況下,真理來自錯誤,成功源自失敗”;王老師還指導學生注意從學生3失?。ㄥe誤猜想)的可?。ê侠恚┲幹痔骄繂栴}的解決,事實上這即是真實的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歷程;在學生10解答之余王老師及時地小結解題思想方法“解析幾何問題一般離不開代數(shù)運算”、“見繁即變,見簡即用,不膠一法,乃為通術”;在學生12完成證明之后,王老師即從數(shù)學哲學和數(shù)學方法論上進行了小結;“邏輯的嚴謹性是數(shù)學的主要特征.由觀察、猜想獲得的結論,必須通過嚴謹?shù)臄?shù)學演繹論證,才能上升為數(shù)學定理”;最后,王老師從數(shù)學及科學研究的高度對本節(jié)課的數(shù)學內容和師生經(jīng)歷的數(shù)學活動進行了闡釋.所有這些都使得本節(jié)課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探究活動從具體的數(shù)學內容中脫胎出來,上升到一般的科學研究層面,具有了思維方法論的教育意義.而這正是一般的數(shù)學教學所缺乏的!
不過,王老師對學生11另一種解答的評價“真是得來全不費功夫!”似值商榷.事實上這一評價容易使一些學生對數(shù)學生發(fā)一種“神秘”感,也無助于學生了解方法的來源及其發(fā)生的思維過程,從而就難以對它產生真正的“理解”.其實,學生11的解法并不是不可捉摸、憑空而來的.從“直線的表達式”這一知識結構出發(fā)便可十分自然地獲得.因此.教師不妨反問學生11“你是如何得到的”,從而使學生從知識結構上深入地認識這一解法并獲得相應的理解.
3 教師要盡可能地“放手”
應該說,在這一節(jié)課中,王老師讓學生充分地進入了數(shù)學探究活動之中,突出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特別是王老師敢于讓學生經(jīng)歷錯誤,善于指導學生從錯誤中走出來,避免了弗賴登塔爾所說的“教學法的顛倒”,體現(xiàn)了“數(shù)學教學即數(shù)學研究”的教學思想,是十分值得贊賞的.
但是,筆者在此又愿提出如下意見與大家商討,即在這一節(jié)課中,學生探究活動的研究性、自主性和廣泛性是否可以進一步改善?
具體地說,由拋物線通徑的性質到拋物線一般的焦點弦的性質無疑體現(xiàn)了“從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但是這一轉折在課例中卻是教師本人給出的,從而是否真正發(fā)揮了應有的教育意義就值得懷疑.即如果沒有教師的推廣,學生能否自主地生發(fā)并由此而深刻地體驗“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思想?
其次,在學生6回答完畢之后,教師提出的“那么學生3的猜想中有合理的地方嗎?”也給人一種“生硬”的感覺.即如果沒有教師這種突兀的指引,學生能否采取這樣一種策略呢?
事實上,以上兩個地方正是探究活動暨思維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而我們就不得不為師生感到擔心:是否錯過了思維教育或磨礪的重要機會?
筆者以為,對于前一問題,我們是否可以這樣處理,即在提出“圓錐曲線的焦點弦問題是解析幾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共同研究拋物線焦點弦的有關性質”這一問題之后,教師并不講授通徑的概念,而是放手讓學生自行去探究一陣,包括鼓勵和指導學生幾個人一組地“共同”探究.
可以說,以上的改進方案就給予了學生更具真實性和挑戰(zhàn)性的問題:沒有了“通徑”這一具體條件,問題更為開放;沒有“通徑”這一特殊情形的提示,對一般情形的研究也更為真實.從而,“問題”給予學生的探究空間就更為廣闊,引發(fā)的探究性活動就更具自主性.同時,由于給予了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特別是通過小組共同研究,學生更易被廣泛地調動起來,他們的思維也更能在思想的交流、碰撞和啟發(fā)中得到激活,并從不同的角度廣泛和深入地展開,從而為接下來全班性的師生共同研討打下必要的基礎.
事實上,學生通過自覺或盲目的探究更易發(fā)現(xiàn)并從整體上感知“拋物線的焦點弦的長在它垂直于橫軸時最短,而當它的傾斜角由90°逐漸減小到0°時,拋物線的焦點弦就逐漸變成拋物線的對稱軸,它的長度將由2p趨于無窮大”.而且,由于此種情況下此結論往往首先是從圖形(的變化)上看出來的,因而就不會像課例中那樣受已有結論“|AB|=2p”的干擾了.特殊地,由此數(shù)形結合思想及解析幾何所蘊含的“運動觀”就能更廣泛地得到體驗和認識.
特別地,由此也更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數(shù)學觀,體會和認識“特殊到一般”的方法論,增進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形成創(chuàng)新的意識和科研的欲望,獲得成功的體驗和成就后的滿足.即,通過以上,學生可以清晰地看到,“通徑”的概念是數(shù)學上必要和合理的“創(chuàng)造”,而“特殊”在科學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特殊到一般”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論,學習不等于被動接受,他們是可以有所創(chuàng)造的!
對于后一問題,筆者以為,此時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自行(包括獨立思考和合作討論)去嘗試證明(開放),而沒有必要把學生的思維突然指引到學生3的解答上去(收斂).不要怕學生找不到合理或高效的思路,學生在由盲目到自覺、由失敗到成功的曲折歷程(體驗)中更能理解和認識“錯誤之中有合理的地方”、“要善于從失敗之中汲取有益的成分獲得有益的啟示”,這比單純地由教師給出這一道理更為有效——這也是一種啟發(fā)式或灌輸式.
事實上,以上的討論已提醒我們,思維方法的教育一如知識的教授,也是不可灌輸而只能讓學生從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出發(fā),在“經(jīng)歷”問題解決的過程中自主建構的;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只有方向是他(們)自己選擇的,子問題是他(們)自己提出的,信息是他(們)自己收集處理的,方法是他(們)自己思考(包括相互交流、相互啟發(fā))獲得的,才能真正地、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勇于創(chuàng)新的意識、獨立思考的精神、問題解決的能力特別是提出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行為方式.因此,我們在試圖進行思維方法教育時,就需要進行必要的放手,特別是在某些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們又必須盡可能地放手,否則易使設計之中的思維方法教育成為實際上的“知識(經(jīng)驗)灌輸”.
一般地說,在此課例中,問題基本上是教師提出來的,而學生基本上是被教師從一個問題引領到另一問題,基本上只是在嘗試解決教師所提問題而沒有“提出問題”的行為.特別是在一些探究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上,學生尚未多加思考時教師便已主動地“牽引”(提問)學生前行,實是遺憾.
事實上,以上就涉及了一種更為普遍和值得探討的教學現(xiàn)象,即在許多數(shù)學課堂上,我們往往看到問題一提出來教師即讓學生口答,問題最終在教師和幾位學生的“問——答”之中解決了.當然,有時也有一些學生能跟上來,能聽懂他們之間的對話并參與其中(齊答).但事實上.由于每個學生具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不盡相同,他們對問題的感知、理解、探究、解答的方式、方法、進程也是不盡相同的,特別是在速度上往往相差很大.從而在這樣的教學當中,我們就往往可以看到這樣一種現(xiàn)象,即當部分(往往是少部分)對問題的感知、理解、探究、解答走在前面的學生說出他們的思考之際,另一部分(往往是大部分)學生便喪失了經(jīng)歷對問題的感知、理解、探究、解答的機會,因為發(fā)言者已使他們的認識“一步到位”了.試想,這種“得來全不費功夫”的問題解決對他們來說到底具有多大的意義呢?即便許多學生能“聽懂”發(fā)言者的解答或他與教師之間的對話!更何況在許多課堂中.許多學生因此便只能當“看客”了.“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不經(jīng)歷問題解決活動的實際探索過程,特別是不經(jīng)歷其中“發(fā)生錯誤、產生障礙、克服困難、由失敗走向成功”的過程,誰能真正學會思維,學會解決問題?
關鍵詞: 可理解輸入假設 大學英語寫作教學 指導與啟示
一、大學英語寫作的現(xiàn)狀
隨著中國加入WTO,以及國際市場經(jīng)濟不斷深化,世界交流與合作日益增加,中國與外界的交流也日漸頻繁,越來越多的機構和公司對大學生英語聽、說、讀、寫的能力提出較高要求。其中,英語寫作是英語技能的重要方面,在科技、經(jīng)濟、文化、體育等領域,人們經(jīng)常會采用各種文體(論文、報告、信件等),同外界進行交流。同時,2004年6月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對書面表達的要求是:能完成一般性寫作任務,能描述個人經(jīng)歷、觀感、情感和發(fā)生的事件等,能寫常見的應用文,能就一般性話題或提綱在30分鐘內寫出120詞的短文,內容基本完整,用詞恰當,語意連貫。能掌握基本的寫作技巧。與此同時,各種英語考試也大多將寫作列為重要考核內容之一,甚至英語四、六級還對寫作設定了最低分值。
從歷次學生的考試分析來看,作文中錯誤頻繁,平均得分較低。語意表達不連貫、文章缺乏重點、邏輯思維混亂、內容缺乏廣度和深度等問題具有普遍性。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具體體現(xiàn)在用詞、造句甚至是謀篇銜接等問題。
二、可理解輸入假設理論
美國學者克拉申(Krashen)關于第二語言習得的理論包括五個假設:習得和學習假設、自然順序假設、監(jiān)察假設、輸入假設和情感過濾假設。其中,輸入假設是克拉申第二語言習得理論的核心??死暾J為,人們通過理解信息習得語言,換言之,通過接受可理解的輸入才能達到習得語言的目的。所謂的“可理解輸入”是指學習者聽到或讀到的語言材料的總體難度不超過學習者的理解范圍但又要向前邁一步。如果學習者目前的知識水平為“i”,那么輸入應為一個小的跳躍,要略高于學習者現(xiàn)有的水平,用“i+1”表示。輸入材料如果太難,或者太容易,都不利于語言的習得。同時指出,接受性的語言行為,例如聽和讀,在語言的學習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要提供足夠量和形式的輸入,語言技能的提高和語言的習得將會變?yōu)橹鲃?。作為語言教學中的一大重要部分,寫作教學過程中也需要提供大量并且可理解的語言輸入。
三、輸入假設對大學英語寫作的指導與啟示
1.加大閱讀量,提供足夠的可理解性輸入。
閱讀與寫作兩種技能有著共同的認知過程,其聯(lián)系密不可分。寫作在大量的閱讀之后才成為可能。沒有閱讀為基礎,沒有人能天生具備寫的能力。閱讀是一種學習方式,而寫作是一種更為精確的學習。“寫作可以強化語法結構,深化學習者對詞匯、習語及慣用法的學習”,“寫作是強化語言學習的獨一無二的方法”(Ann Raimes,1983)。但由于課時有限,大學英語課程設置并沒有專門的寫作課。而且學生在課堂上唯一的輸入材料就是精讀課本,遠遠不能滿足其對英語詞匯及國外文化的學習。因此,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大量閱讀課外英語書籍,如《英語周報》《21世紀英文報》,或網(wǎng)上資料等內容時代性強、語言地道又精彩的文章,指導他們分析、記住一些精彩的語句,有機會可以嘗試用在自己的作文寫作中。經(jīng)過長時間的閱讀積累,學生可以在熟悉英美社會文化背景的同時,有效地滾雪球式記憶生詞,更好地理解詞匯的文化內涵,在詞匯搭配、遣詞造句上更加成熟、地道。因此,閱讀水平越高,獲得寫作所需的輸入就越多,寫作水平也就越高。
2.降低情感過濾。
Krashen認為情感過濾是外語習得的限制因素,情感過濾太強就會在大腦中形成障礙,語言輸入就會受到阻礙,結果無法習得語言(蔣祖康,1999)。隨著大學生年齡的增長,其情感過濾會逐漸加強。因此,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創(chuàng)設情感障礙低的語言習得課堂環(huán)境是學生學習的最佳場所,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將大大促進學習效果。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言行舉止對于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減少學生英語學習中的焦慮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寫作教學中,為了鼓勵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適當?shù)亟档驮u分標準,打一些“鼓勵分”,寫幾句表揚的話。這樣,學生會受到極大的鼓舞,覺得寫作是一件很輕松愉快的事情,從而喜歡上寫作,并通過寫作促進學生去掌握更多的語言知識。
3.注重英漢思維模式的不同。
中國學生在學習、使用英語時不可避免地受到母語思維的影響。也就是說,學生在用英語寫作時始終擺脫不了母語的影響,常常會把本族語的語言習慣帶到英語寫作中,造成表達失誤,并且易犯中國式英語(Chinese English或Chinglish)的錯誤(戴煒棟、束定芳,1998)。因此在教學中要注重分析、對比英漢寫作中謀篇布局的異同,將英漢思維方式與文化差異融合進來。比如英語寫作傾向用演繹型,習慣開門見山提出要說明的觀點,然后對具體的細節(jié)進行闡述;而漢語則習慣用歸納型,先是為主題渲染氣氛或羅列事實,最后才總結出主題,有些甚至沒有主題。因此,中國學生寫英語作文時不習慣開頭點題,抓不住中心思想。根據(jù)可理解輸入假設,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分析不同體裁的原版英語文章,找出其特定的語篇框架,讓學生對文章結構及寫作過程有更全面的認識,以便了解英語本族人的寫作方式,從而學會用英語思維、用英語語篇模式來安排自己的文章結構。
四、結語
總之,英語寫作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斷加強學生寫作各個方面的輸入,提高輸入閱讀的強度和效度,同時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yǎng)用英語語篇模式思維的能力,不斷積累,學生的寫作水平一定會有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Raimes,Ann.Techniques in Teaching Writing[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121-123.
[2]蔣祖康.第二語言習得研究[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關鍵詞: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課后作業(yè)
好的老師能夠使一節(jié)課堂變成一種藝術,教師教學不僅僅是把知識灌輸給學生,更重要的是激發(fā)學生對某一門課的興趣,讓學生能在課堂中感受到樂趣,這便是教學的藝術所在。高中物理作為一門難度較大的理學學科,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起著非常大的作用,但本身學習的過程是比較枯燥的,這就需要教育者能夠結合一定的教學技巧以及藝術表現(xiàn)來挖掘創(chuàng)新性課堂,從而激發(fā)學生不斷探索物理問題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創(chuàng)新能力。
一、設置疑問、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學生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一切行動開始的最初動力,教育者能否激發(fā)起學生對知識的渴望以及學習物理的興趣是成功的第一步。課本中的知識畢竟還比較抽象,因此教育者可以設計一些與課本知識點相關聯(lián)的物理情景,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興趣。例如,在介紹光的折射現(xiàn)象時就可以據(jù)此設計一些實驗情景,可以讓學生講一支筷子插入水中然后透過玻璃杯觀察水中的筷子的現(xiàn)象,這樣他們便可以輕松的理解折射現(xiàn)象的具體概念。類似這樣的物理實驗都可以很快的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并且有利于快速幫助他們理解,一旦理解了一樣東西,便會很快對這件事情產生興趣。另外教師一定要動腦筋去精心設計這種物理情景,這樣才能使物理課堂真正變得活躍生動起來。
給學生設置疑問,留下思考的余地,同樣也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以及求知的欲望,如果凡事都是一清二白,則會使學生沒有繼續(xù)探索下去的欲望。文學中應用設疑藝術往往能使讀者感覺意猶未盡,起到發(fā)人深省的效果。而中國古代繪畫中亦是如此,通常不會講圖畫布滿全部白紙,而是十分注重留白,給人留下無限的遐思又何嘗不是一種藝術的表現(xiàn)。物理課本中的知識小道分子運動大到天體間的萬有引力,本身就是一門充滿神秘感的課程,教師可以在一節(jié)課開始的時候引用一些經(jīng)典的故事為學生設置疑問,例如伽利略當時在比薩斜塔做的自由落體實驗,他站在斜塔頂端拋擲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這時候教師便可以向學生提問“你們認為哪個球會先落地呢?”,這樣便可以很快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是他們投入到課堂中來。
二、在課堂中展現(xiàn)物理之美
美的事物更容易吸引人的眼球,這無疑是一條真理。但是生活中往往缺少的是那些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物理本身雖然不是沒學,但它也有自己獨特的魅力,教育者要做的就是在課堂中向學生慢慢展現(xiàn)出物理中的美。在課堂中將一種文學或者美學所具有的美融入到物理課堂中,不失為是一種課堂創(chuàng)新的表現(xiàn)。
物理學研究的是我們生活中最普遍存在的一種規(guī)律,而不是感覺這種抽象的東西。物理的美就在于其簡潔卻蘊含無限知識。就比如一個物理公式,雖然就只有簡單的幾個字母,卻是很多科學家在背后默默付出了無限的努力所推導總結出來的,卻可以用來解釋我們生活中的種種現(xiàn)象,這不禁讓我們?yōu)檫@一個短短的公式感到震撼。簡潔美還表現(xiàn)在物理語言的表達上,在表達一些物理規(guī)律以及物理概念的時候都要力求簡潔,每一個字都要相當精確,讓人讀起來很快便能理解其中心思想。
物理的美還在于包含其中的和諧與統(tǒng)一,在這變化萬千的世界中,似乎每一秒鐘都在不停的變化著,讓人感覺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可預測。然而物理卻將這變化著的大千世界統(tǒng)一了起來并從中找到了規(guī)律,讓人們不再盲目相信一些迷信或者因為一些不能理解現(xiàn)象陷入恐慌。就比如萬有引力解釋了為什么地球會繞著太陽旋轉,為什么蘋果會落在地上而不是飛到天上等問題。有了這些科學依據(jù),很多現(xiàn)象便有了規(guī)律可循,在不斷尋求統(tǒng)一中世界正在飛速發(fā)展。這正是物理帶給我們的美。當然教育者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自己從內心去感悟到了屬于物理獨特的美,這樣在課堂中表達給學生的東西才會更加具有感染力。
三、提高物理作業(yè)有效性的措施
想要學習好物理這門課光靠上課過程中認真聽講是沒有用的,課后還要多做練習加以鞏固。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精心的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挑選習題,例如可以選擇一題多問的典型習題。此外,就是要對學生上交的作業(yè)做出及時的反饋,最好要抽出時間啊來上專門的作業(yè)習題點評課,并且及時給予學生鼓勵,困境可以磨練人的意志,但人的成長過程中同樣需要鮮花與掌聲,尤其是正處于中學階段的學生,更加需要來自外界的鼓勵。教育者要能夠把握住這一點,當學生在課堂中對于那些作業(yè)情況表現(xiàn)良好的同學一定要適時的給與學生獎勵,這種獎勵可以是一句“非常好”等激勵性的語言,也可以是來自同學的掌聲。要知道,有時僅僅是老師一個肯定的眼神或是一個淺淺的微笑對學生都是一種鼓勵。
四、結語
對于高中物理課堂的創(chuàng)新性研究還需要經(jīng)過老師的共同努力以及學生的配合,不斷在實踐中總結出更好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孫子彪.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例談[J]. 黑河教育. 2005(03)
[2] 潘輝.素質教育視角下的初中物理創(chuàng)新教學探究[J]. 才智. 2010(02)
關鍵詞:世界古代史;教學;ISEC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6)05-0274-02
ISEC項目,即國際本科學術互認課程(International Scholarly Exchange Curriculum,簡稱ISEC)項目,是由國家留學基金委東方國家教育交流中心針對國內本科院校提供的教育國際化支持方案的啟動項目。ISEC項目以開放、互動、明辨性思維教學為其主要教學理念,要求教師轉變教學理念,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2014年7月,筆者有幸參加了ISEC項目教師培訓,并講授我校ISEC項目學科拓展課程“西方文明史”。通過培訓和具體的教學實踐,筆者對ISEC項目的教學理念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希望將國際先進的教學理念運用到普通本科的教學,而這正符合我國實施ISEC項目的目的,即將國際先進的教學理念本土化,使之適合中國的課程體系。
“世界古代史”是高校歷史學專業(yè)學生必修的一門學科基礎課,課程內容涵蓋了從人類起源到公元1500年間整個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歷史,時間跨度大,空間范圍廣,內容廣泛。開設世界古代史課程的目的,不僅要讓學生認識和掌握古代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而且要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但“世界古代史”是一門“既古又洋”的課程,其研究內容是早期人類的歷史,距今比較久遠,反映這一大時段的遺物、遺跡和文獻資料比較缺乏。尤其是原始社會,更缺乏直接的歷史資料,需要結合考古學、社會學、古人類學、民族學、古生物學和地質學等學科的資料,存在很多難以確定的問題,史實模糊。世界古代史課程通常在大學一年級第一學期開設,學生正處于適應大學生活的過渡階段,而且學生在中學階段很少接觸世界古代史的內容,同時課程中還涉及大量生澀的音譯名詞,這些都是學生在學習世界古代史課程時需要面對的問題,學生容易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畏難情緒。如何解決這些教學過程中的困難,讓學生較好地接受世界古代史這門課程,完成培養(yǎng)目標,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擬將ISEC教學理念運用于世界古代史課程教學中,以推進我校學分制改革和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2012年全面啟動)中的課程教學改革。
一、整合教學內容
目前,世界古代史教學體系以吳于先生的全人類一體化歷史進程理論為依據(jù),國內各高校使用的教材大都是吳于、齊世榮主編的《世界史?古代史編》上卷和下卷,或者是按照吳于先生的理論編寫的教材。吳于先生認為世界歷史的內容“為對人類歷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發(fā)展為全世界成一密切聯(lián)系整體的過程進行系統(tǒng)探討和闡述。世界歷史學科的主要任務是以世界全局的觀點,綜合考察各地區(qū)、各國、各民族的歷史,運用相關學科如文化人類學、考古學的成果研究和闡明人類歷史的演變,揭示演變的規(guī)律和趨向”。這一理論得到了多數(shù)學者的認可,但在這一理論指導下編寫的教材,對于剛入學的學生來說接受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雖然世界歷史記載的是人類由原始、孤立、分散的狀態(tài)發(fā)展成一個密切聯(lián)系整體的過程,但古代世界,特別是人類交通技術未得到較大改善以前,各地區(qū)之間的聯(lián)系并不頻繁,通常只以戰(zhàn)爭、貿易等方式發(fā)生聯(lián)系,所以古代世界各地區(qū)更多表現(xiàn)出來的是獨立發(fā)展的狀態(tài)。因此,在具體的授課過程中,較為易為學生接受的方式是,將各地區(qū)獨立發(fā)展的歷史和彼此之間的橫向聯(lián)系結合起來。例如,在講授古代埃及和古代西亞歷史時,首先分別介紹二者各自獨立發(fā)展的歷史,讓學生了解不同地區(qū)文明發(fā)生、發(fā)展的不同特點。這兩個地區(qū)的文明發(fā)生時間相近、地理位置相鄰,所以二者之間具有某些相同之處,并且聯(lián)系較多。在講授古代希臘和古代羅馬歷史時,可以首先分別講授二者各自獨立發(fā)展的歷史,因為二者都是西方文明的源流,且具有一脈相承的關系,所以之后可以講授古羅馬文明對古希臘文明的繼承,諸如政治、文化等方面。通過以上的講授,學生既可以清晰地了解古代各文明獨立發(fā)展的歷史,又能把握彼此之間的聯(lián)系。
二、更新教學模式
(一)教師角色轉換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是主體,教師只要在規(guī)定的課時講完規(guī)定的內容即可。這樣的教學模式既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不會有活躍的課堂氣氛,很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ISEC項目課程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擔任教育引導者的角色,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要從教學主體轉變?yōu)榻虒W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從替學生思考轉變?yōu)橐龑W生自主思考,營造學生主動學習的良好課堂氛圍,積極開展師生互動,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教師的引導不僅要在課堂教學中,還可以通過多種途徑與學生溝通,提供引導,如課后面對面的輔導、通過E-mail輔導等。只有通過豐富的渠道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引導,才能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幫助學生改進學習方法,使他們的學習效率最大化。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問題;教學對策
進入21世紀以來,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教育領域也應與時俱進,進行相應的變革。為此,國家頒布了新課程標準,對各學科的教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物理是一門重要的課程,學習物理不僅是一個記住知識的過程,也是一個探索求知、發(fā)現(xiàn)驗證的過程,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探究意識,還能使學生在生活中體會到物理知識實實在在的用處。初中是學生學習物理的一個重要階段,小學時期的物理學習多是啟蒙性的簡單了解,可以說到了初中,學生才開始進入真正的物理學習。教師在初中物理課堂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愛學物理、會用物理知識,對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生活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初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學習過程中缺少眼見為實
學生由于年齡和經(jīng)歷的限制,在學習一些物理知識時缺乏直觀的感受,以至于理解起來較為困難甚至于曲解其意。對于相關知識點也只能通過死記硬背,這樣的情況不僅不利于學生的學習,也使教師難以達成教學目標。
2.學生解決問題時容易化實為虛
一些學生在上課過程中雖然已經(jīng)掌握了知識點,但由于對知識點的理解還不夠透徹,使得在做題應用的過程中無法將課上學習的知識點運用起來,不會做題,無法應用于生活中,沒能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物理教學實驗性無法滿足
目前仍有很多學校物理實驗室建設較差,設備落后陳舊,教師缺乏實驗教學能力。有的學校物理實驗室建設較為完善,卻只是把它當做擺設,沒有很好地利用起來。這些情況的存在對物理教學產生了極為消極的影響,使得物理教學質量不佳。
二、初中物理有效教學策略思考
教師應充分把握物理的學科特點,展開有效的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創(chuàng)新、合作、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
1.引進新型教學模式,促進有效教學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既能發(fā)揮主導作用,又能靈活運用多樣化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使學生既能學到知識,又能應用于實際。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引進目前最為前沿且在教學實踐中被證實十分有效的“微課”和“翻轉課堂”這兩種新型教學模式?!拔⒄n”即教師在上課前錄制好一段教學小視頻,一一列出本次課程需要學生掌握的難點、重點,使學生在課前就對所學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引進“微課”,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完成教學目標?!胺D課堂”是基于數(shù)字化平臺的互動式教學方式,即教師制作導學視頻并下發(fā)給學生,學生通過課下自學,自主規(guī)劃學習,課堂主要以討論探究的方式開展。這種模式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自動探究能力。以“微課”教學為例,在講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聲現(xiàn)象》這一課時,由于本課的課程目標是讓學生掌握有關聲音的基本概念。教師在課前錄制好一段教學小視頻,視頻中適當插入一些與教學相關的圖片和音頻,將本次課程需要學生掌握的難點、重點體現(xiàn)在圖文并茂的視頻中,使學生對所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便于學生更好地掌握重點和難點。
2.在復習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物理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讓學生學以致用是本課程的重要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中采用探究性復習教學的方式,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教學完人教版八年級下《力》這一課后,為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教師在開始下一課前,以一個個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問題引導學生復習,引導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3.建設物理實驗室,重視實驗教學
在物理教學中對實驗的重視是很有必要的。學校應加強對物理實驗室的建設,包括實驗設備的完善和教師實驗操作能力的培訓,另外,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也應培養(yǎng)實驗教學的觀念,使學生在動手實踐中學習。例如,在教授人教版九年級上《電流與電路》這一課時,由于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電流與電路的相關知識,并能夠應用于生活。教師在實驗室中展開教學,指導自己動手連接出一個簡單的電路,在動手實踐中加深理解。
新的要求下,采取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進行初中物理教學勢在必行。教師應充分認識到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和局限,結合本學科的特點,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模式,促進物理教學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