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著名建筑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建筑獎,理念,運作模式,中國建筑傳媒獎
建筑獎的意義不僅是對建筑師角色的定義和對個人的肯定,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建筑獎代表了當今建筑行業(yè)的價值取向和發(fā)展趨勢,是建筑文化的“風向標”。對于國家層面的建筑獎來說,它更多地闡釋了一個民族、一種文化對建筑的獨到見解。
1.普利策獎
普利策獎創(chuàng)辦與1979年,以Pritzker家族的姓氏命名。每年舉辦一次。表彰建筑師在建筑設計中所表現(xiàn)出的才智、想象力和責任感的優(yōu)秀品質,以及通過建筑藝術對建筑環(huán)境和人性做出持久而杰出的貢獻。享有建筑界“奧斯卡”的美譽。普利策獎的運作及資金來源全部由凱越基金會主持,提名程序簡單且完全公開,評委由長期成員和不斷更換的職業(yè)建筑師組成。長期成員指評委中與建筑相關的人士,平均擔任評委的時間是十年,從業(yè)建筑師擔任評委的時間是六年左右。長期成員保證了評委會構成的連續(xù)穩(wěn)定,而不斷更新的建筑師則使普利策獎得以持久的活力。普利策獎另一個特點是評選過程中,評委需對提名建筑進行實地考察,以他們全方位的親身體驗為評選依據(jù),而不是僅僅依據(jù)照片、圖紙、文字說明等,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二手資料可能對評委造成的誤導。
2.阿卡汗獎
阿卡汗建筑獎始于1977年,由阿卡汗殿下創(chuàng)立,其目的是支持并鼓勵穆斯林社會中優(yōu)秀的建筑作品以及其他改善建筑環(huán)境的行為。該獎項較其他建筑獎最特別之處在于它接受所有建筑類型,不僅僅局限于建筑本身。比如,基礎設施和交通運輸項目,郊區(qū)景觀開發(fā),住宅方案,工廠和車間,教育和康復學校,新城鎮(zhèn)、城市保護和棕地再利用。同時也不僅獎勵建筑師,還表彰那些在項目實現(xiàn)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的城市政府、營建商、業(yè)主、主要的工匠和工程師。獲獎作品涵蓋了布基納法索本土建筑師迪耶貝多•弗蘭西斯•凱雷設計的小學、孟加拉鄉(xiāng)村銀行的住宅計劃、讓•努維爾設計的巴黎阿拉伯文化中心、楊經(jīng)文設計的開創(chuàng)性的馬來西亞生物氣候辦公樓和土耳其罕•蒂梅爾泰金設計的住宅。
3.柏林獎
“柏林建筑獎”創(chuàng)立始于1990年代初,當時柏林墻的倒塌,使柏林迅速躍為“歐洲最大的建筑工地“,這給柏林、德國、歐洲乃至全世界的建筑師帶來了一個創(chuàng)作的繁榮時期,同時也為當代建筑的發(fā)展提供了探索性的試驗場。該獎設立的初衷就是為了繁榮柏林地區(qū)的建筑創(chuàng)作,推動和倡導進步的建筑文化。柏林獎是一項因建筑作品的杰出而同時授予建筑師和業(yè)主的獎項,該獎的獎勵方式也較為特別,不設獎金,獲獎的建筑師及其業(yè)主將各得到一份證書,并得到一塊銅制銘牌永久固定在該建筑上。評委由建筑師和文化界人士共同組成,是該獎項較為注重建筑的社會屬性的體現(xiàn)。與普利策獎和阿卡汗獎相似,評審程序是首先由建筑師和業(yè)主自愿申報,評委會通過對有效的申請文件進行反復比較和充分討論,確定初選項目并對這些項目逐一進行現(xiàn)場考察,考察后確定最終的獲獎名單。
4.中國建筑傳媒獎
中國建筑傳媒獎(以下簡稱傳媒獎)是國內建筑獎的新秀,2008年10月由南方都市報發(fā)起,兩年一屆,從專業(yè)、社會和文化層面,表彰具有突出社會意義和人文關懷的優(yōu)秀建筑作品。該獎因注重建筑的社會評價而受到廣泛關注,被稱為“推動公民意識的建筑獎”。
傳媒獎的評委會由的建筑雜志主編和建筑學者組成,以保證獎項的專業(yè)性、學術性、公共性。共設有八個獎項:最佳建筑獎、居住建筑特別獎、青年建筑師獎采取個人申報與提名人提名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最終由評委會評選產(chǎn)生。杰出成就獎、建筑評論獎及組委會特別獎由提名人提名,最終由評委會、組委會評選產(chǎn)生。初評由初評委員會負責,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對個人申報的作品進行評議、投票,選出提名作品;二是對所有提名作品進行投票,包括被提名人的作品,和自薦作品中評選出的提名作品,按照得票數(shù)量高低,各獎項分別產(chǎn)生三個入圍作品,每個提名人每項獎需選三個作品。之后,入圍的作品會在官方網(wǎng)站及建筑論壇進行公示,接受公眾投票。各獎項中得票率最高的作品或個人,在終評中占有一票。同時,評委會對建筑獎項的入圍作品進行實地考察??疾旖Y束后,評委會召開終評會議,投票產(chǎn)生所有獲獎作品。
5.結語
通過對國內外最具影響力的建筑獎項本身的理念及運作模式的解讀,比較分析各獎項的獨特之處,筆者總結出有以下幾點值得重視和思考:
(1)鼓勵建筑師和業(yè)主之間相互權衡的合作關系。業(yè)主和建筑師的想法往往相左,業(yè)主追求“低投入高回報”,而建筑師則希望能更多地體現(xiàn)自我價值。只有在兩種相互作用力平衡時,才能實現(xiàn)雙方的目標,達到“雙贏”的結果。從這個層面上講,一個優(yōu)秀的作品是優(yōu)秀的建筑師和好業(yè)主相互權衡合作成功的結果,不是建筑師個人的創(chuàng)造。取得業(yè)主的信任和理解,良好甲乙雙方的關系,是改善建筑創(chuàng)作環(huán)境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國大多數(shù)建筑師和業(yè)主的關系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被戲稱為 “廚師”和“上帝”的關系,業(yè)主就是“上帝”,他們的喜好決定了作品的評判標準,甚至是建筑師眼中高于行業(yè)規(guī)則和職業(yè)道德的設計原則。這對我國建筑設計行業(yè)的發(fā)展非常不利。
(2)越來越關注建筑的社會屬性。建筑是人類文明物質表現(xiàn)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對于建筑本身的結構、外形等技術特征,它在社會、文化方面的意義更為深刻,所以越來越多的建筑獎評選不再僅僅是由建筑專家來評說,更多地公眾參與進來。
(3)評委的組成多層次多樣化。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評選的權威性、公平性、公正性,各個建筑獎的籌辦都在評委人員的組成、組織方式上花了很多心思。只有多層次,多樣化的評委組成才能確保評審工作的活力,同時又不失連續(xù)性和影響力。
(4)傾向于真實存在的建筑而非紙上的方案。建筑的意義不僅停留于思想層面,更要付諸于實踐。建筑的創(chuàng)作也不僅僅是思維的活動,而是從想法到作品的整個過程;從方案的設計到建造的過程會受到很多外部因素的干擾和作用,建筑師化解排除這些不利因素的能力將直接決定了到最終建成作品的質量和效果。
(5)評委需要親身體驗一個建筑作品的好壞?!耙匀藶楸尽笔墙ㄖO計的原則之一,但過于追求“創(chuàng)新”,與眾不同,使得建筑的使用價值被忽略,近年來甚至誕生了不少“怪誕”的作品。人對建筑的體驗是全方位的,不僅局限于視覺,也可能是聽覺的、觸覺的、嗅覺,是混合的,單憑圖紙和照片就下結論的做法已被發(fā)現(xiàn)是武斷且不科學的,因此,越來越多的建筑獎不僅要求是已真實存在的項目而且還要實地考察進行評審。
參考文獻
[1]楊曉龍,普利茨克建筑獎評選方法研究,建筑論壇,2006.6:24
[2]華霞虹,華昕若,阿卡•汗建筑獎與伊斯蘭世界的當代建筑,建筑學報,2005.1:78-81
比如為世界各地帶來美妙建筑體驗的建筑師Steven Holl,你可以在北京MOMA社區(qū)親身體會建筑賦予生活的美妙。建筑師畢生致力于建筑環(huán)保系統(tǒng),MOMA精巧的建筑結構與整體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在草圖期就完美地規(guī)劃出來,樓體自身便是冬季的大型發(fā)熱器和夏季的降溫系統(tǒng)。廢水回收系統(tǒng)完成了衛(wèi)生間中水與小區(qū)中蓮花池的自然循環(huán),能源在樓宇間自產(chǎn)自銷。
Steven Holl的更多杰出建筑作品在工作室所在地美國本土被更好的實現(xiàn)。比如備受美譽的Bloch Building――美國密蘇里州堪薩斯城的納爾遜藝術博物館的加建部分。在全世界都在追求建筑形式感的時候,這位睿智的老人卻以極大的耐心和自信弱化著建筑的形狀。身處納爾遜藝術博物館中你可以切身讀出建筑師對人性的關懷,他將建筑作為一處承載生命和生活的復合體,培植出無限愉悅的空間感受。
Bloch Building的外觀更像一個個半透明的盒子,浮動于主展館――羅馬古典建筑四周,仿佛圣殿周圍的溫柔光霧,弱化石頭的冰冷僵硬,在視覺上達到平靜與愉悅。如同納爾遜藝術博物館中的卓絕藝術品,Bloch Building的設計與建造同樣歷經(jīng)深入勘察與細節(jié)上的完美打造。在項目開始階段,Steven Holl便依照一定規(guī)律從時間和空間的角度去探索建筑的可能性。例如對于空間中光線的關注,他們甚至會仔細研究不同時間及季節(jié)陽光透過窗口進入房間的效果。包括反射和在不同材料墻面形成的顏色及在地面上的光線分割,使光、材料與空間達到和諧的效果。因為建筑師堅信地理、氣候、建筑的訴求和用途的差別是建筑面貌的決定性因素,這些細微的元素就像鮮活生命體中的DNA塑造著每處建筑獨特的形象。
Bloch Building的特殊之處更體現(xiàn)在其玻璃外墻和高低錯落的空間虛幻感上。委托方納爾遜藝術博物館是美國最著名的藝術博物館之一,這里以收藏精美絕倫的中國古代藝術品聞名于世。此次委托建造的附屬建筑位于原建筑東側的庭院內,比鄰陳設現(xiàn)代雕塑藝術品的雕塑園,展示現(xiàn)代雕塑與古老繪畫作品,委托方要求新建筑以現(xiàn)代風格為主調,于是5個發(fā)光的巨大盒子就此誕生。5個玻璃展廳互相聯(lián)通,第一個玻璃展館是最為透明開闊的大廳,頂部猶如大教堂的穹頂,在內部中和了古典與現(xiàn)代的因素,大廳承擔鏈接原建筑與新址的責任。其余4個展館則是相似的結構。建筑外連綿的草坪則為參觀人群提供了理想的野餐場所,展館頂部亦鋪設草坪,這不但可以防止雷擊,還使得本來就起伏跌宕的外部空間更加難以捉摸。游客置身于不同位置可產(chǎn)生不同的空間體驗,常常難以分辨這些玻璃盒子到底是在地上還是在地下。
Steven Holl針對Bloch Building研發(fā)的縱向帶孔雙層玻璃,在零耗能的情況下解決了光源與室內保溫的問題。白天玻璃將陽光聚入室內并吸收,晚間整座建筑又成為一座發(fā)光的冰山照亮室外的雕塑園。
明代帝陵的祭祀和規(guī)劃布局從皇陵開始無不因襲了南宋上下宮貫穿中軸線的布局,同時,又結合明代陵寢祭祀禮儀的變革,形成了明代陵寢的時代特征。(1)明帝王陵采用寶城寶頂?shù)姆馔列问?。帝王陵墓在秦漢時盛行“方上”封土,唐時是“依山為陵”,北宋時又恢復了“秦漢舊制”,元時不建陵墓,至明清時陵寢制度又做了重大改革:在地宮上方,砌成圓形或橢圓形圍墻,內填黃土夯實,頂部做成穹窿狀。圓形圍墻稱寶城,高出圍墻的穹窿狀圓頂稱寶頂,在寶城前的城臺上建“方城明樓”,明清帝陵多采用寶城寶頂式。(2)明帝陵廢止上下宮制度。唐宋帝陵上下宮分開,靈柩、地宮所在區(qū)域為上宮,最重大的祭祀儀禮都是在上宮內進行,而日常祭祀則在下宮進行;明代大幅度改革了陵寢祭祀禮儀,取消了宮女和太監(jiān)守護陵寢等活動,但日常祭祀仍在享殿或恩殿進行,殿中三間暖閣成為“皇帝神寢”,布置神床,帷幔、寢具、衣冠和冊寶等,安奉帝后靈魂依附的神主牌位,神殿前面安置御座和御案,拱神主日常饈膳和各種吉日的祭拜。享殿即恩殿的祭祀功能,相當于唐宋帝陵的下宮。明帝陵的后紅門即陵寢門以內,巨大的方城明樓和寶城寶頂護衛(wèi)著安奉帝后靈柩的地宮,構成陵寢核心的外部標志和禮拜場所。陵寢門內專供舉行最隆重的皇帝上陵禮或清明節(jié)負土禮的祭祀禮儀時開放使用,具有唐宋陵寢上宮的性質。明代廢止了秦漢兩宋陵園中供奉帝王魂魄日常生活起居用的下宮建筑,保留和擴建了供拜謁的祭祀的上宮建筑,從而,更加突出了一年三舉的上陵之禮。(3)陵園的圍墻由唐宋時的方形改為長方形,陵園由南向北分為三個院落:第一個院落由碑亭、神廚、神庫組成,第二個院落是祭殿和配殿,第三個地方是埋葬先皇的地方,設有牌坊、五拱座、方城明樓和寶城寶頂。
2明帝陵對中國帝王陵墓建筑的貢獻
(1)明帝陵中尤其是十三陵從選址到規(guī)劃設計,都十分注重陵寢建筑與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諧統(tǒng)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設”的完美境界,用以體現(xiàn)“天人合一”的哲學觀點。明十三陵作為中國古代帝陵的杰出代表,展示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內涵。明帝陵在中國建筑形制上一個重大的成就是它整個建筑部分與風景藝術融匯結合在一起所形成的靈動的圖案內容。英國城市規(guī)劃家愛德蒙培根也高度評價了明十三陵的藝術成就,他認為“建筑上最宏偉的關于‘動’的例子就是明代皇帝的陵墓?!彼赋觯阂郎蕉ǖ牧昴菇ㄖ旱牟季帧八鼈兊臍鈩菔嵌嗝磯邀?,整個山谷之內的體積都利用來作為紀念死去的君王?!彼鼈冃蜗笊鷦拥孛枥L了明陵建筑與自然景觀的有機結合。(2)開創(chuàng)了都城式的陵園建筑格式。據(jù)史料記載明代第一陵明皇陵在洪武八年、十一年修建中,嚴格按照遵循《周禮·考工記》而建的中都三套方城格局,以皇城、磚城、和土城三重陵垣層層相套,從而突出皇陵威嚴的特點,同時,為強化陵寢作為禮制性紀念建筑的空間氣氛。從整體規(guī)劃到局部形制都有相應的改革。在土城正紅門和磚城欞星門之間的東部,布置各類祭祀輔助建筑,構成了輔助空間;在磚城紅門和皇城金門之間,排列著象征朝會儀仗的石像生和碑亭等,組成了謁陵展祭的引導空間;皇城金門和后紅門之間的皇堂,后紅門和磚城南明樓之間陵臺,形成了舉行祭祀儀式的祭祀空間??梢赃@樣說:明皇陵陵園建筑格局與“規(guī)制之盛,實冠天下”的明中都三城相媲美,堪稱中國帝陵中第一座“三環(huán)相套”都城式的陵園。(3)精美的神道石刻藝術成為我國古代陵墓藝術的重要石刻藝術遺存,是古代陵墓建筑藝術的杰作。明帝陵神道石像生群中國帝王陵墓上石像生數(shù)量最多,最為著名的石像生雕刻藝術群。石像生群雕刻藝術特征具有上承唐宋創(chuàng)制元明的石刻藝術特征。石像生高大圓胖,體態(tài)生動工整,形象逼真,體表紋飾細膩,紋線條剛進有力,人物服飾、動物尾毛線條柔中顯剛,把一個個動物、人物雕刻的活靈活現(xiàn)。這種雄渾的個體造型,寫實中點燃著程序化的夸張,一氣呵成的整體布局更流溢出非凡魄力,彰顯了明初的藝術成就。明帝陵神道石刻群藝術還具有一定的外漏內蘊情緒,具有“人性化”藝術性質,每個石獸均有一定的象征意義。明帝陵神道上的石獸、文武百官等石刻造像為死后的皇帝默默護衛(wèi),反映皇權至上。明帝陵石刻藝術為當代雕塑藝術家研究古代雕塑提供了代表性的實物支持。(4)明代帝王陵墓制度對清代、民國建筑的影響。明代創(chuàng)立了全新的陵墓建筑制度,相對于漢、唐、宋而言,它少有繼承,但對于清代和民國的陵墓制度卻有重大的影響,清代皇陵和明代皇陵大同小異,因為它們處在同一個發(fā)展階段。清代與明代稍有異同,例如,我國歷代大多實行“子隨父葬,祖輩衍繼”的埋葬制度,從商代后期至明代帝王陵墓都相對集中在一個區(qū)域內。但清代帝陵卻一反前代分成了東西兩個陵區(qū)。清東陵葬有順治、康熙帝,到了雍正,才在清西陵另建陵區(qū)。還有就是清代改變了明代制度,每座帝陵附近一般都另建有皇后陵寢和嬪妃園寢,形制與帝陵基本相同,但規(guī)格不同。帝后陵寢以黃色琉璃瓦蓋頂,妃、王園寢用綠色琉璃瓦蓋頂,規(guī)模也較小;明代陵墓制度到民國仍然可以看到深淺不一的明陵痕跡。他們分別是河南安陽的墓和江蘇南京的中山陵。袁墓建于1916年,其主體建筑依次為照壁、石拱橋、五闕石牌樓、望柱一對、石像生五對(馬、虎、獅、文官、武將各一對)、牌樓等建筑形式,主要建筑皆覆綠琉璃瓦,陵園平面布局與明制相同。
3結語
關鍵詞:潮汕、傳統(tǒng)建筑名詞、文化二重性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chaoshan building traditional chaoshan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also reflects the traditional chaoshan culture of many of the features, the author from the traditional chaoshan architecture based on study of the noun, discusses building nouns phenomenon reflected in chaoshan area behind the dual character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culture.
Key words: the chaoshan area,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nouns, dual culture
中圖分類號:E22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正文:
二重性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互相矛盾的兩種屬性,潮汕文化由于其形成的獨特原因,具有非常明顯的二重性特征,在潮汕傳統(tǒng)建筑文化上也有非常突出的表現(xiàn),從許多潮汕傳統(tǒng)建筑名詞中都可以看到這種建筑文化的二重性。
一、“雅”與“俗”共存
潮汕的建筑名詞同潮汕文化一樣,最直接的感受便是其中包含了風格迥異的兩類文化特色,最表層的表現(xiàn)就是“雅”與“俗”,兩種完全不同的風格在此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本地區(qū)建筑名詞的一個特色。
僅字面來看,就有很多“雅”與“俗”共存的例子。“雅”一類的潮汕建筑名詞多為古語和古字,往往是文雅的書面用語,必須是有一定文化層次的人才能認讀的。從這一方面反映出了潮汕的建筑工匠并非目不識丁的大老粗,許多都有接受過較好的傳統(tǒng)教育,否則難以理解和使用這些建筑名詞。如閥閱、榱、楹、棟、步這些多為書面用語的名詞。但也有大肚柱、鴨母桐、油栳木載這些民間俗語組成的名詞。有些構件還會有不同的兩個名稱,比如同樣是出頭,一般的就稱為出頭則已,較為隨便,而另有一類卷草花紋卻有單獨的名稱“楚花”,也稱為“楚尾”。相比“出頭”這一名稱,“楚花”和“楚尾”則文雅許多。有些名詞本身就是一個雅俗共存的產(chǎn)物,如“母槽”,“”是古稱,但“母槽”一詞后面部分卻又帶有地方俗語的意味。
“俗”的方面還體現(xiàn)在地方俗語的使用上。潮汕地區(qū)雖廣泛接受歷次移民所引進的中原文化,但并未因此而全盤中原化,保留了大量自己的本土特點,建筑名詞中也有許多地方特點比較明顯的稱謂。如“踏錢”,所指為連檐木,同江南地區(qū)所稱的“眠檐”、“面沿”為同一構件。雖為同樣的構件,但卻并未使用源自中原的名稱,而是來自本地的俗稱,本地俗稱檐為錢[1]。又如油栳和油漏。潮汕地區(qū)梁稱為“木載”(也寫作“木再”,或者載),年代較早的為圓形斷面,稱為油栳,是舊時潮汕鄉(xiāng)間用以盛油的罐子,現(xiàn)已少見但在一些俗語中仍然有使用。潮汕文化雅俗參半,以本地日常使用的器物為建筑構件命名,正是這一特點的體現(xiàn)。而“木載”字典中更是沒有這個字,而且也僅限于本地工匠使用,這些都具有鮮明的潮汕地方特色。
潮汕地區(qū)長期遠離政治中心,歷史上的多次移民帶來的文化沖擊也并沒有消除本地的土著文化,建筑名詞中“俗”的成分,便是地方文化的反映?!把拧迸c“俗”在潮汕建筑名詞中的共存,從更廣的范圍來看便是潮汕歷史上移民和土著、中原文化和本土文化,斗爭、磨合、融合的結果。
二、正統(tǒng)與地方共存
潮汕文化中有大量中原古制遺存,但同時又具有強烈的地方特色,因此潮汕文化中“正統(tǒng)”與“地方”的二重性在建筑名詞中也有反映。
正統(tǒng)思想體現(xiàn)在“重禮”上,在現(xiàn)在使用的建筑名詞中大量的名詞都體現(xiàn)了正統(tǒng)的儒家思想和禮制。如不同平面格局的建筑名詞,是不同等級的代表。中棟、福楣、屐等名詞,間接反映了古時禮制中的“五架之制”。又如閥閱、簪花的形制反映了禮制的等級制度,也是尊儒重禮的體現(xiàn)。
“重禮”這一特點常常不是單一出現(xiàn)的,一類建筑中很多相關聯(lián)的名詞共同體現(xiàn)了這一特點。比如祠堂中的后主墻、后廳、后主楹、后福楣,這些是同祖宗相關的建筑名詞也是潮汕宗族禮儀最為重要部分的表現(xiàn);又如三山門、子孫門,三山門是僅在宗族重大活動時開三山門,而平時族中子弟只能由子孫門出入。他們之間的相互關聯(lián)都是潮汕建筑中“重禮”的多方面體現(xiàn)。
正統(tǒng)思想和地方特色共存往往體現(xiàn)在同一個構件有不同的好幾個名稱上。比如脊檁,在閩南地區(qū)稱為中脊,而潮汕地區(qū)稱脊檁除脊楹、中棟等名稱外,還有一個稱謂――桁母,梁架中承托脊檁的構件稱為桁母抱花?!抖Y儀•釋宮》:“中曰棟,次曰楣,前曰。”賈公彥注曰:“中脊棟。”在諸多關于禮儀的文獻中“棟”與“中脊”等稱謂多次提到,中脊、中棟應是對于脊檁較為早期、并且來自中原的較為正統(tǒng)的稱呼,而“桁母”一詞則明顯是比較地方性的稱謂,這說明了在接受正統(tǒng)稱謂的同時,地方性的叫法也并沒有被拋棄,兩者共同保存了下來。
禮制和儒教在潮汕社會雖占有統(tǒng)制地位,但民間大量的人是從事漁業(yè)為生,因此海洋文化是近海的潮汕地區(qū)的另一大特點?;ㄅ髦杏幸环N“S”形的花坯,潮汕地區(qū)稱為“蝦蛄踢”,蝦蛄指的就是蝦類海洋生物。這種“S”形的花坯名稱很有可能來源于沿海地區(qū)以海洋為載體的地方文化。閩南地區(qū)也有類似構件稱為“彎弓”、“彎插”或是“蝦尾插”[2]。日本木結構傳統(tǒng)建筑中有一種虹梁稱為“海老虹梁”(海老,日語為蝦的意思)。這些地區(qū)的這類構件從名稱和形態(tài)上和潮汕的“蝦蛄踢”這類彎板都非常相似,不難看出它們的名稱都和地方的海洋文化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另外重商和強悍的民風也是當?shù)刂匾奈幕F(xiàn)象,和尊儒重禮之風存在矛盾,在建筑名詞中也有體現(xiàn)。比如用于儲藏的涂庫樓,“庫”是用來囤積物資的建筑,這是因為民間有大量的人從事買賣和商業(yè)活動,才會應運而生這種專門用于儲存的建筑類型。在尊儒氣氛厚重的潮汕地區(qū),主張“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在潮人的思想中凡事講究“正宗”,只有書理才是正宗。而且中國以農(nóng)業(yè)立國,歷來是重農(nóng)抑商,商業(yè)活動在潮人思想中乃是下品。但是實際生活中,經(jīng)商才是潮人的主要事業(yè),所以潮諺有:“想一夜還是錢好”、“有錢腳步響”等非?,F(xiàn)實的俗語。從本地曾經(jīng)出現(xiàn)大量的涂庫樓,可以反映出潮人文化心態(tài)上的這一矛盾,雖然有著牢固的正統(tǒng)思想,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卻又被金錢至上的欲望左右。
潮汕的寨則是尊儒重禮和強悍民風之間矛盾的集中體現(xiàn),潮汕人合族而居,寨的中心位置是宗祠,表現(xiàn)出潮汕地區(qū)尊禮的特點,但寨同時又是帶有軍事性質的民居,圍寨反映出的是本地民盜不分的道德觀念,這和本地“海濱鄒魯”的美稱大相徑庭。
從以上多個方面不難看出,正統(tǒng)思想在潮汕建筑名詞中的體現(xiàn),往往是表現(xiàn)在建筑中重要和核心的部分,如建筑構架形式和重要構件上,而另外一些較為次要的構件名稱上很多便體現(xiàn)出了地方文化的內容,正統(tǒng)思想和地方文化共同存在同一個體系中。
三、潮汕建筑文化二重性產(chǎn)生之原因
綜合上面的論述,可以看出潮汕建筑名詞體現(xiàn)出的明顯的矛盾二重性。這個二重性有其產(chǎn)生的特殊原因,主要來自潮汕文化特點的二重性:一方面是潮人接受中原文明的主動性和廣泛性,尤其是唐宋之際隨移民來自閩地的文化;另一方面則是雖然接受了中原文明,但當?shù)赝林c地方文化仍然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潮汕因位置偏僻,對中原正統(tǒng)文化有傾慕之心,所以在學習和接受中原先進文化方面非常主動,中原文化的影響也很廣泛,從對“十相留聲”的尊崇、宋代科舉的成就、習禮之風等方面可以看到中原的漢文化對潮汕的深刻影響,而潮人在儒學上的尊韓,以及王門學派等方面使得儒學由士大夫階層向民間滲透,使得潮人思想中正統(tǒng)思想非常牢固。
但另一方面,因為地理位置的偏僻,政府的控制力始終不足,從歷史上的多次貍、獠作亂就可以看出當?shù)赝林牟环袒?。如著名的韓愈作的《忌鱷魚文》也被后人認為是以鱷魚寓意當?shù)夭环袒耐林<由袭數(shù)刈匀粭l件較差,多災害,同時因為近海,很多人從事風險很大的海上活動,所以也形成了強悍的民風。因此,在實際生活中,潮人又具有計較功利、強悍粗放和務實的特點。
這種矛盾的文化在潮汕地區(qū)共存和發(fā)展,也就導致了在潮人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滲透了這樣具有矛盾的二重特性。建筑是生活起居最為重要的部分,當然也不例外,所以在建筑名詞中也強烈的體現(xiàn)出這矛盾的二重性文化特性。
參考文獻:
1. 翁輝東.潮汕方言,1943.
[關鍵詞]回族;中華文明;建筑風格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09)24-0039-02
檢索歷史會發(fā)現(xiàn),伊斯蘭文明對人類社會進步做出過卓越貢獻,其中許多文化元素已完全融入現(xiàn)代人的生活。無論是阿拉伯數(shù)字,還是婦孺皆知的《天方夜譚》中的故事,乃至于伊斯蘭文明在醫(yī)學、化學、天文學及農(nóng)業(yè)灌溉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深刻地影響著世界文明的發(fā)展。筆者長期從事整理回族自治地區(qū)圖書館的地方文獻工作,閱讀了大批文獻,在伊斯蘭博大精深的文化里目有所及、心有所感。本文僅從回族在中國建筑領域的建樹與貢獻做一粗淺論述。
中國回族的建筑文化與技術是在獨特的自然條件、地理環(huán)境、經(jīng)濟生活與歷史傳統(tǒng)中發(fā)展的,反映出不同于中國傳統(tǒng)建筑文化的建筑觀念、價值趨向和審美情趣。同時,在歷史的文化陶冶中,也一定程度受到中國建筑文化的影響,卻并未失去本民族的、殊異的文化風貌。中國回族在建筑學方面的貢獻主要表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從唐至今回族清真寺建筑,二是元代建筑設計家亦黑迭幾丁對元大都的建筑設計。
一、中國回族清真寺建筑
清真寺建筑是中國建筑領域的一朵奇葩,它集中展示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伊斯蘭文化長期交融形成的中國伊斯蘭建筑特點和風格。隨著伊斯蘭教傳入中國,清真寺建筑也歷經(jīng)了由簡樸無華向復雜華麗的發(fā)展過程,為中國建筑藝術寶庫增添了一顆瑰麗的明珠,展現(xiàn)了融會中國、阿拉伯建筑特點的獨有的藝術風貌。
中國唐宋時期,清真寺的建筑風格主要是阿拉伯式,全部用磚石砌筑,平面布局、外觀造型和細部處理多呈阿拉伯伊斯蘭風格。廣州懷圣寺、泉州清凈寺、杭州真教寺、揚州禮拜寺這些建于唐宋時期的清真寺,最具代表性。在當時中國人眼中這些建筑是特異而新奇的。
元代清真寺的建筑規(guī)模和數(shù)量遠遠超過唐宋時期。僅元大都(今北京)就有清真寺35座,其外觀造型基本保留阿拉伯建筑形式,但已逐步吸收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布局和磚木結構體系,形成中阿結合形制。北京牛街禮拜寺、西安化覺巷清真寺以及定州禮拜寺、松江清真寺等都是典型的中阿合璧式建筑藝術形制。
明、清兩代所建的清真寺受中國傳統(tǒng)建筑影響,形式變化很大,整體結構除禮拜大殿和邦克樓外,又增置了講經(jīng)堂和沐浴室,總體結構多為傳統(tǒng)的殿宇式。大殿結構復式化,由前券棚、中大殿、后窯殿三部分組成,多為磚木混合結構。禮拜大殿內的窯殿墻,作成拱形券筒式的“米哈拉布”,裝飾精美華麗,有的后端封閉,有的安裝有兩扇門。邦克樓大多采用磚木結構的亭臺式建筑,尖塔式很少,有的置于大門之上,既是門樓又是邦克樓,頗具中國古典建筑藝術特色。這種中西合璧的建筑風格是和當時回族社會的現(xiàn)實相呼應的。因為這時回族作為中華民族共同體中的一員已經(jīng)形成并發(fā)展壯大,與其文化相適應的是在保留伊斯蘭文化內核的同時適當吸收漢儒文化作為補充,在外部特征上與強大的傳統(tǒng)文化氛圍相得益彰,以利于其更好地生存和發(fā)展。
當然,現(xiàn)代中國的清真寺也有其獨特的地域特點。新疆喀什的艾提尕爾清真寺與庫爾勒縣的禮拜寺,其建筑形式更多地保留了阿拉伯伊斯蘭特色,多用木料、土坯、磚及硫璃磚砌成圓拱頂或平頂式建筑,敞殿堂與封閉殿堂結合。吐魯番地區(qū)多為上下禮拜殿形制。西南地區(qū)清真寺建筑也因地制宜地采用當?shù)孛褡逍问?拉薩市河壩林清真寺的整體建筑結構和細部裝飾為彩畫,主殿及邦克樓外的石砌和色彩、線條、花式,完全采用當?shù)夭厥浇ㄖ囆g手法。
中國很多著名的清真寺都以其精美的彩繪藝術見長,如西安化覺寺、山西太原古寺、山東濟寧大寺、北京的東四寺、牛街寺、通縣寺等后窯殿及圣龕上的彩畫藝術精美絕倫,顯得極其富麗堂皇。一般而言,華北地區(qū)多用青綠彩畫,西南地區(qū)多為五彩遍裝,西北地區(qū)喜用藍綠點金。無論何種顏色的彩畫,都是對中國傳統(tǒng)的體現(xiàn)。而這些彩畫的共同之處在于全用花卉、幾何圖案或阿拉伯文字為飾,這是中國伊斯蘭教裝飾藝術的一個顯著特色。
清真寺建筑藝術豐富了我國建筑藝術寶庫,同時也是中國與阿拉伯兩種文化相互影響和交流的歷史見證。無論是以中國傳統(tǒng)風格為主的清真寺,還是以阿拉伯風格為主的清真寺,都是中國與阿拉伯文化相互交流的產(chǎn)物。它們與佛寺、道觀、文廟、基督教堂等建筑有顯著差異,帶有濃厚的伊斯蘭教風格;它們也與外國伊斯蘭教建筑不同,表現(xiàn)出鮮明的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這些遍布全國的清真寺,猶如一束束嬌艷的花朵在世界建筑文化的百花園中爭奇斗艷,極大地豐富了中國建筑文化的內涵。它們是歷代各族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國人民與阿拉伯人民長期友好往來的見證,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產(chǎn),理應得到我們的保護、尊重和研究。
二、元大都建筑與亦黑迭幾丁
亦黑迭幾丁,元代著名的回族建筑家。他親自設計了元大都(今北京城)的城市和宮殿,并主持了工程施工,為我國的城市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亦黑迭幾丁這位穆斯林建筑設計大師,采用中國傳統(tǒng)的建筑方略建造元大都。他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了中國古代城市建筑藝術。正式建城之前,亦黑迭幾丁及其同事們一起進行了測量地形的工作,按地形的傾斜走向鋪設下水道,裝置排水設備。然后根據(jù)中國傳統(tǒng)習慣,結合歷史發(fā)展的條件和地理特點,制定了一個全城的總體規(guī)劃。他將皇宮擺在全城最突出、最重要的地位,使之處于全城的中心點。同時,又采取一種非凡的藝術手法,將莊嚴雄偉的宮殿建筑與嫵媚多姿的自然景物緊密結合,取得一種人工美與自然美相互輝映的效果。元大都以鐘樓為中心,在東、西、南、北四面建大城,其中東、西、南三面大城,每面皆設三座城門,惟北面設二門,共11座城門。城門之前,有寬廣平直的通衢大道,可通馬車。城內街巷分四種:大街、小街、大巷、胡同,“大街二十四步闊,小街十二步闊,三百六十四大巷,二千九胡同”??v橫相間的大街,將全城分為50個坊,設立了祭祀場所、報時中心和貿易中心。
元大都的設計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建設的“前朝后寢、左祖右社”的建筑體制。同時,鐘鼓樓同南北城門的安排,似乎迎合了伊斯蘭清真寺建筑中不追求對稱的建筑審美情趣。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從元大都到今天的北京城,中軸線并不是正南正北,而是與正北磁軸線有一個角度,沿著這個角度,人們會發(fā)現(xiàn),它準確地指向了元朝的發(fā)祥地,即大蒙古汗國的舊都――今呼倫貝爾高原上的忽里勒臺。公元1206年,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在萬人歡呼下,在這里,即大汗位,號“成吉思汗”。按現(xiàn)代精確測量技術,從故宮太和殿中心到近3000公里外的忽里勒臺會址,其方位偏差僅200多米,亦黑迭幾丁能有如此精準的大地控制測量水平,不能不令現(xiàn)代人驚嘆。
元大都是建筑史上的杰作,它完整地反映了封建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思想,是一個巨大的博物館。它不僅是對中國建筑文化和建筑技術的重大發(fā)展和貢獻,同時也是世界城市建筑史上的成功范例,體現(xiàn)了中國城市建筑上的卓越水平。
[參考文獻]
[1]王鋒.中國回族科學技術史[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8.
[2]王國強.走進回族[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8.
[3]白壽彝.中國回回民族史[M].北京:中華書局,2003.
[4]丁國勇.回族史話[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5.
總設計師:6任皇帝VS宮廷畫師
圓明園原是康熙皇帝賞賜給他的第四個兒子胤的一座普通園林,開始的規(guī)模并不大。1725年,雍正皇帝開始了對圓明園的擴建。乾隆繼位后,又為圓明園增添了許多建筑,并在圓明園的東面和東南面增建了長春園和綺春園(同治時改名萬春園),所以我們今天所說的圓明園,其實是包括圓明、長春、綺春三座園林的,簡稱圓明三園。
圓明三園初具規(guī)模后,嘉慶皇帝又在1799年和1811年間,將兩座皇家園林合并進綺春園,并開始新一輪的大規(guī)模修繕擴建,而這也是圓明三園最鼎盛的時期。道光繼位后,為了討好慈禧太后,又改建了綺春園東路一帶。圓明園被英法聯(lián)軍燒毀后,同治皇帝又試圖重修綺春園,并改名萬春園。
作為圓明園的主人,6任皇帝相繼在其中大興土木,圓明園理所當然地打上了他們的個人印記,他們也就成為了圓明園天然的總設計師和總監(jiān)造師。
雍正皇帝應該是圓明園的第一任總設計師。1723年,當他開始擴建圓明園時,還在圓明園內設立了一個專門的設計機構――如意館,也就是當時的皇家畫院。在那里,集中了一批優(yōu)秀的宮廷畫師,他們的任務是將皇帝的描述,畫成既寫實又寫意的中國畫呈送皇帝御覽,皇帝點頭后,他們的設計初稿便算通過。所以圓明園的設計既深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審美情趣,又處處銘刻著雍正的理想和意志。
1737年,乾隆皇帝搬進圓明園后成為第二任總設計師,主持了持續(xù)整整17年的圓明園第二次擴建工程。乾隆一生多次巡訪江南,江南美景成為他設計圓明園的靈感來源,因此形成了著名的“圓明園四十景”。同時,乾隆還對西方文化充滿了好奇,下令讓出入宮廷的畫家――意大利傳教士郎世寧,法國人王致誠、蔣友仁為他設計了一組歐式園林建筑――西洋樓景區(qū)。
總建筑師:樣式雷VS樣式房
6任皇帝和畫師們只是將現(xiàn)實和想象中的美麗付諸紙上,而具體的建造實施者則是宮廷中的御用建筑公司――樣式房。
雍正時期,“樣式房”承擔著圓明園具體的施工和建筑任務,它和“如意館”一樣也設在圓明園。這個機構當時由一個以雷金玉為首的雷姓家族掌管?!皹邮椒俊钡拈L官作為皇家的首席建筑師,這個職務在大清帝國200多年的時間里,幾乎全被這個雷姓家族壟斷。他們被稱為“樣式雷”,幾乎所有的皇家建筑都是這個家族的作品,包括故宮、三海、天壇、圓明園、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清東陵和西陵……而雷氏家族7代中有6代是“樣式房”的長官,其中名氣最大的是第二代雷金玉。
在具體施工前,作為圓明園總建筑師的“樣式雷”首先要進行平面設計,畫出建筑草圖――地盤樣,地盤樣上有亭臺樓閣、庭院山石等建筑圖例,也有橋梁、水流的布局走向。草圖經(jīng)皇帝認可后,他們便要將圖上的建筑景致用具體的模型表現(xiàn)出來。模型的專業(yè)術語叫“燙樣”,它是按空間組合和比例來制作的,細致到房瓦、廊柱、門窗甚至室內陳設的桌椅屏風等,以便皇帝審樣時一看就明白,也方便建筑時按比例原樣放大。當然,作為擅長中式建筑的本土建筑師,“樣式雷”并沒有參與設計和建造美輪美奐的西洋樓景區(qū)。
可惜的是,“燙樣”工藝已經(jīng)失傳很久了。據(jù)白鴻葉女士介紹,樣式雷遺留下來的近2萬件燙樣和各種施工設計圖,中外都有收藏,其中中國國家圖書館收藏有1.5萬件,故宮也存了幾十件,國外以日本最多,大概存有50多件,美國和法國等也有收藏。2007年6月,“樣式雷”圖檔還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2007年9月,國家圖書館也展出了267件“樣式雷”建筑圖檔和燙樣,其中和圓明園有關的有:圓明園內文源閣圖樣、反映圓明園供水情況的“圓明園來水河道全圖”、圓明園萬方安和燙樣和圓明園廓然大公燙樣等。
【關鍵詞】大型公共建筑;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照明系統(tǒng);節(jié)能設計
引言
舟山被譽為“千島之城”,素有“東海魚倉”和“中國漁都”之美稱,擁有漁業(yè)、港口、旅游三大優(yōu)勢,是長江流域和長江三角洲對外開放的海上門戶和通道。中國舟山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依托著舟山港域綜合優(yōu)勢應運而生,在交易中心的規(guī)劃方案中,照明系統(tǒng)規(guī)劃也占了相當大的比重。
1.項目概況
中國舟山大宗商品交易中心項目為CBD商務臨港綜合商業(yè)區(qū)塊延伸區(qū)域的綜合服務區(qū)地塊。東鄰星島路,西靠規(guī)劃道路帶,南至翁山路,與正在開發(fā)建設的新城CBD商業(yè)區(qū)隔街相望,北面為規(guī)劃中的商務廣場用地,商務廣場用地靠臨桃灣路,如圖1。
2.人文內涵——流動的水
水,在中國的文化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古人認為水是智慧也是財富的象征??鬃诱f,智者樂水,仁者樂山。而易經(jīng)則指出:風能使萬物彎曲搖動,而水則滋潤萬物。而古代圣明的君主也被比喻為水,上善若水。水在傳統(tǒng)文化中另一個重要性就是水代表“財”源,水深則民多富。舟山有著豐富的水資源,水與舟山人民的生活、工作緊密相連。如同唐朝著名佛教詩人寒山的詩句中所讀到:快哉何所依,靜若秋江水!我們的概念方案,基礎的意向就是水,水的流動。
雨,也是水的一種,它也是流動著的。《格林童話》中有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一位小女孩,憑著對生活的熱愛,努力工作、友善助人,終于改變了她的命運,獲得了幸福和財富。在故事的結尾,天上下起了金子雨,落在小女孩的身上。
結合以上的靈感,照明概念由此產(chǎn)生,使項目景觀照明呈現(xiàn)流光溢彩,美不勝收。金子雨降臨在舟山,在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落滿建筑立面上的四個柱體。金子雨自天而降,得益于社會,亦回饋于社會。柱體中間的弧形立面的主題便是流動。
早在公元前100多年,漢武帝在修建長樂未央宮時,在未央宮地基的四角埋下了四塊巨石,用以辟邪、去禍、壓不詳,更庇佑宮殿堅固不倒。在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主樓的四角上,四個柱體的建筑物,就象是泰山石敢當一樣,牢牢地固定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沉穩(wěn)、大氣、穩(wěn)固、堅實。
從空中俯瞰,主體交易中心的四個柱體是固定不動的,而弧形立面上,流動的方向是水平的,就象地球在緩緩轉動。而交易中心的穹頂則是內透的白色,簡潔大方。
3.方案實施
3.1交易中心大樓
在表現(xiàn)泰山石的四個柱體建筑上,顏色以暖白3000K、白6500K和金黃色2300K為主,以表現(xiàn)主體建筑穩(wěn)重、大氣、高貴而又親民的形象。交易中心四角的柱體立面,在重大節(jié)慶日時需要有些變化。因此,在西南主要立面外側安裝一組高科技投影燈,對主墻面進行壁畫似的創(chuàng)造性表達。這種投影技術非常的環(huán)保和綠色,它可以將光嚴格約束在需要的立面上,不對天空產(chǎn)生任何污染。在重大節(jié)慶日時,我們可以通過這組燈具來創(chuàng)造喜慶的場景。
而在弧形立面上,采用媒體管來表現(xiàn)船只的航行、宇宙的轉動等等,以此象征交易中心的商業(yè)繁榮,舟山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不追求過高的像素矩陣,只以抽象的畫面來表現(xiàn)事物。燈具的安裝與幕墻的節(jié)點緊密配合,完全隱匿于白天的視線。光源采用節(jié)能環(huán)保的LED技術,256級灰度變化,通過DMX512控制實現(xiàn)1670萬種顏色變化,同時運用16Pixel分段像素點控制圖像變幻。燈具安裝于幕墻內側構件上,透過玻璃將光反射到室外,充分考慮了安裝和維護的便利性。
在交易中心的頂部,是建筑的第五維空間。對于頂部的照明,沒有采用人為的光源,而在室內中庭選擇部分照明回路,接入夜景控制系統(tǒng)。在需要頂部亮起的時候,通過控制系統(tǒng)實現(xiàn)。在節(jié)能的同時,也考慮了成本控制,而對于建筑的第五維空間做到了完美的表現(xiàn),如圖2。
3.2 辦公樓
在辦公樓最主要的南立面上,采用LED媒體墻來實現(xiàn)金子雨效果。像素點不求精度,只需有效表現(xiàn)效果。金子雨的聯(lián)動和上下倒置,則通過控制系統(tǒng)來實現(xiàn)效果。最新的LED技術,可實現(xiàn)光源從2300K、2700K、3000K、4000K、5600K、6500K…..金色到白色非常柔和的過渡,如圖3。
辦公樓的北面及東西兩側,則采用簡單的投光方式,燈具采用高光效長壽命的金鹵燈光源5600K色溫,將辦公樓的挺拔感予以表現(xiàn)。在辦公樓頂部的四個角上,采用6500K冷白色LED線型燈具,強調拐角的轉折結構,突出辦公樓頂部的細節(jié)。而最頂上6500K豎向白色線條及2300K金色LOGO字,則成為整個舟山新城的城市天際線,在很遠的地方都能被識別。
3.3 周邊景觀照明
關鍵詞:商住混合空間;照明;設計;景觀
1景觀照明設計的研究現(xiàn)狀
1.1國外景觀照明設計現(xiàn)狀
國外在照明設計的研究上,已經(jīng)非常成熟并正在逐步趨于細化。國際照明委員會(CIE)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在照明技術領域成立的國際性組織,領導各國業(yè)內專家對夜景照明技術和理論進行了長期深入的研究,出版了許多的城市夜景照明技術資料和文件,研究的成果涵蓋了照明技術的方方面面。另外,北美照明工程學會(IESNA)、國際照明設計師協(xié)會(IALD)、歐洲照明設計師協(xié)會(ELDA)等國際性權威機構的研究成果對于各個國家夜景照明設計的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1.2國內景觀照明研究的現(xiàn)狀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照明行業(yè)發(fā)展迅猛,在生產(chǎn)、銷售和研發(fā)上已經(jīng)形成了一定的鏈狀結構,特別是光空間、光環(huán)境、光藝術的概念越來越得到重視,并且已產(chǎn)生了許多不同于一般電氣工程師身份的照明設計人員。2014年6月,在國內業(yè)界備受矚目的第四屆中國照明設計大會隆重舉辦。大會議題表明,我國照明行業(yè)的發(fā)展開始步入一個嶄新的時代,照明設計師群體逐漸擺脫行業(yè)商業(yè)利益的束縛而扮演一個獨立角色,夜景規(guī)劃設計將與城市的整體規(guī)劃建設統(tǒng)一起來,照明設計創(chuàng)造出來的人文價值也會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2商住混合空間照明設計的基本原理
2.1照明設計的原則
商住混合空間的照明設計需要考慮城市整體環(huán)境和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從道路交通系統(tǒng)到諸多景觀設施和構筑物的照明設計,都在向環(huán)境中的觀察者和參與者傳達城市的文化特征。從宏觀上看,商住混合空間的景觀照明設計要始終滿足以下基本原則:2.1.1利用照明技術和手段,安全地營造“光空間”。進行照明設計時,要深入調查分析需要亮化區(qū)域的使用人群狀況,針對不同的人流量,按照相應的規(guī)范進行設計。例如,依照《CJJ45-2006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的人行道照明標準值,按照區(qū)域中人流量大小,分為3個級別,每個級別中商業(yè)區(qū)域的照度值都要比居住區(qū)域高,流量大的道路最小垂直照度不低于2lx。2.1.2發(fā)揮照明的功能,合理表達空間特性。除了保證空間中合適的水平照明和垂直面照明來滿足步行需要,還應當把商業(yè)櫥窗、店面門頭、建筑立面、街道公共設施的照明和居住區(qū)內部環(huán)境照明結合起來,這樣才能使商業(yè)效益和社會效益合理發(fā)揮出來。2.1.3以人為本地營造“光環(huán)境”,杜絕光污染。商住混合空間的照明設計在實現(xiàn)了實用價值和裝飾價值之后,還應當避免照明設施對城市環(huán)境和人產(chǎn)生的負面干擾。必須明白,夜景照明設計是圍繞“人”展開的要注重城市夜景環(huán)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2.2照明設計的形式及燈具
在商住混合空間的景觀照明中,常用的照明方式有泛光照明、輪廓照明、剪影照明、內透光照明和探照式照明以及其他新型照明方式。其中,泛光照明常用的燈具有高壓鈉燈、高壓汞燈、金屬鹵化物燈等;輪廓照明常用的燈具有光纖燈管、霓虹燈管、線狀白熾燈組、緊湊型節(jié)能燈等;內透光照明常用燈具為直管熒光燈及一些常規(guī)的小型投光燈、金屬鹵化物燈等。
3照明設計手法應用案例
3.1洛克菲勒中心夜景照明案例分析
洛克菲勒中心是國外城市綜合體的一個較為著名的代表,位于美國紐約中心的第五大道繁華地帶,為人群認可度較高的最具活力城市公共空間。其夜景設計緊緊圍繞區(qū)域環(huán)境的主題定位,在平時夜景中,區(qū)域的建筑綜合運用了輪廓照明、泛光照明、內透光照明等常見照明手法。其建筑頂部亮度較高,利用彩色光增添活躍元素,凸顯建筑頂部特征,綜合考慮群體形成的天際線來設計視覺效果。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節(jié)日模式中,洛克菲勒中心通過照明設計及燈光與臨時性景觀元素的搭配,運用了建筑底層內透光、立面燈光投影照明、LED顯示屏等多元方式營造了非凡的節(jié)日氣氛。
3.2上海新天地夜景照明案例分析
上海新天地圍繞人行空間,沿街商鋪的燈光主要有廣告燈光、內透光、櫥窗燈光、門頭燈光等,集中分布在人的視野之中。建筑立面采用了泛光投光燈照明,對保留的磚墻紋理具有一定的表現(xiàn)力,體現(xiàn)了歷史建筑群的特有風貌。光色以暖黃為主,低色溫符合人的視覺特性,減少大功率投光燈的使用。彩色光主要是集中在商鋪的廣告、門頭上,休閑座椅、遮陽傘的照明主要借助建筑內透光,節(jié)能而又私密??傊虾P绿斓氐囊咕罢彰髟O計既營造了安靜舒適的氛圍,又彰顯了石庫門海派文化的特色。
4光與夜景構成要素之間的關系
夜景構成要素從大體上分為點、線、面三大主要方面。點狀的空間往往具有匯聚性、焦點性,應當利用燈光環(huán)境的構建來烘托其主題地位,如沿街小型商業(yè)廣場的噴水池燈光設計:噴水池位于廣場的中心區(qū)域,是視線的匯聚點,在亮化時要在亮度、色彩上從周邊景物中凸顯出來,形成夜景構圖的中心;線狀空間具有流動性和方向性,具有視覺上的導向作用。如商住混合建筑的裙樓底層亮化,門頭及櫥窗的燈光應具有一定的空間序列感;面狀空間既可以作為背景,也可以作為前景,往往由點、線空間構成。如建筑立面的照明,可以利用泛光燈打亮建筑物大面積的墻面。商住混合空間中,光的空間構成是基于景觀元素之上的,光又可因其裝飾作用為夜間景觀空間增加情趣。因此,光與景觀構成要素是一種既有關聯(lián)性,又有獨立性的關系。設計師通過對景觀空間的把握,綜合考慮光的性質、形式,從藝術形式的角度出發(fā)運用點、線、面的對比、冷暖變化和心理效應,以景觀元素為載體把夜景空間營造出宜人面貌。
5合理構建人性化綠色照明環(huán)境
商住混合空間作為城市空間的一種,對其進行照明設計時,應做到符合國家城市綠色照明規(guī)劃設計的要求,即選用高效節(jié)能的光源,如緊湊型熒光燈、鹵鎢燈、直管熒光燈等燈具取代傳統(tǒng)的白熾燈,使用高低壓氣體放電燈具、金屬鹵化物燈及節(jié)能高效、易于控制的LED光源,以及穩(wěn)定性好、功率損耗低的電器設備配件。具體措施如下:
5.1道路、廣場等照明
可選用高壓鈉燈及金屬鹵化物燈,道路照明要依據(jù)不同的道路使用等級選用合適的燈具,同時要注意燈光的控制模式,運用適時開關或亮度的調整來節(jié)能。在滿足基本照明要求的前提下,合理使用彩色光。
5.2綠化(庭院、植物、草坪等)、櫥窗、宣傳等照明
可選用緊湊型熒光燈、直管熒光燈,在亮度、配光方式等參數(shù)上要合理,與道路、廣場等照明自然過渡。
5.3對顯色性要求高的場所照明
商業(yè)街、構筑物裝飾面的照明燈宜采用鈉燈與金屬鹵化物燈的混合照明方式。
5.4相對位置較高的場所照明
可選用低功率氣體放電燈??傊套』旌峡臻g的照明設計應當以節(jié)約電能、杜絕光污染、健康安全地營造光環(huán)境為根本目的。在達到綠色照明標準的前提下,依照不同的空間特性科學、合理、因地制宜地選擇照明方式,力求照明效果與健康節(jié)能有機統(tǒng)一。
參考文獻:
[1]高工LED新聞中心.國內照明設計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J/OL].百度文庫,.
[2]李農(nóng).城市照明總體規(guī)劃與實例詳解[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2.
[3]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CJJ45-2006.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7.
[4]李鐵楠.景觀照明創(chuàng)意和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4.
[5]許晨.淺談城市綜合體項目的夜景照明效果———以天津大悅城為例[D].天津:天津大學建筑學院,2012.
一、照明節(jié)能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我國照明用電量已占總用電量的10%~12%。按照國家提出的“中國綠色照明工程”,照明節(jié)電已成為節(jié)能的重要方面。我國目前的照明節(jié)能潛力很大,一般節(jié)能方案均能達到節(jié)約20%~30%,即使按保守數(shù)量20%計算,全國節(jié)約的電能價值很可觀。
照明節(jié)能不等于降低對視覺作業(yè)的要求或降低照明質量,也不能為節(jié)能而盲目增加投資,應把握“滿足功能、技術先進、經(jīng)濟合理”的基本原則,也就是說在保證不降低工作場所的視覺要求的前提下,照度水平標準應與國際標準接軌,采用國際上先進的照明質量評價指標,在保證照度標準和照明質量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照明系統(tǒng)中的能量損失,最有效地利用電能,力求技術先進、經(jīng)濟合理、使用安全、維護方便,達到節(jié)約電能、提高照明環(huán)境質量水平的目的。
二、照明節(jié)能的具體方案
1、選擇優(yōu)質高效的節(jié)能燈具
要根據(jù)工作場所的條件和使用要求,選擇不同類型的高效光源和節(jié)能燈具,既可降低電能消耗,又能達到較高的光照效果。
A、一般室內場所照明,優(yōu)先選用鹵鎢燈、熒光燈或小功率的高壓鈉燈等高效光源取代普通照明白熾燈。只有在開關頻繁或特殊需要的場合方可使用白熾燈,且宜選用雙螺旋白熾燈。白熾燈泡的發(fā)光效率為7~20lm/W,平均壽命為1000h。節(jié)能熒光燈的發(fā)光效率為40~120lm/W,平均壽命為2000~3000h,一盞9W的節(jié)能燈可以替代40W的白熾燈泡。
B、高大空間和室外場所的一般照明、道路照明,應采用金屬鹵化物燈、高壓鈉燈等高光強氣體放電燈。
C、氣體放電燈應采用節(jié)能電感鎮(zhèn)流器或電子鎮(zhèn)流器取代傳統(tǒng)的高耗能電感鎮(zhèn)流器,且電感性負載的熒光燈和氣體放電燈必須安裝電容器,補償無功損耗。
D、選用高反射率高純電化鋁制底反射器的高效節(jié)能照明燈具。
E、推廣應用發(fā)光均勻、波長一致、平均壽命長的節(jié)能型LED光源。
F、采用光傳感器、熱輻射傳感器、超聲波傳感器、直接或遙控調光等照明節(jié)能的控制設備或器件。
2、選擇合理的照度標準
為了保證工作場所良好的視覺條件,應根據(jù)建筑物的規(guī)模、空間尺寸、服務對象和設計標準,在國家規(guī)定(《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04)的推薦照度范圍內選擇最適當?shù)恼斩戎?。但應注意,在建筑等級和功能要求較低,或者作業(yè)精度或速度無關緊要時,作業(yè)面或參考面的照度可以降低一級??紤]作業(yè)面鄰近周圍的照度時,可選擇其低于作業(yè)面的照度。
3、選用合理的照明方案
采用光通利用系數(shù)較高的布燈方案時,應優(yōu)先采用分區(qū)一般照明方式。在照明容量大且有集中空調的工作場所,應采用照明燈具與空調回風口結合的方式。在需要高照度或對顏色識別要求較高的場所,可采用兩種以上的光源組成混合照明。
三、照明的控制和管理
1、充分利用自然光,根據(jù)自然光的照度變化規(guī)律,分區(qū)分組控制照明燈具的開與關。要適當增加照明開關的控制點,每個開關控制的燈具數(shù)量不宜過多、控制范圍不宜過大,以便管理和節(jié)能。
2、對大面積場所的照明設計,宜采取分區(qū)管理的控制方式,以增加分支回路控制的靈活性,避免浪費電能。
3、條件允許時,應盡量采用定時開關、節(jié)電開關、聲光控制開關、調光器等照明控制設備。公共場所照明可采用集中控制和分區(qū)控制相結合的照明方式,并安裝帶延時的光電自動控制裝置。
4、室外公共照明系統(tǒng),最好采用光電控制器代替普通照明開關,以利于節(jié)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