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關于歌頌老師的詩歌范文

關于歌頌老師的詩歌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關于歌頌老師的詩歌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于歌頌老師的詩歌

第1篇:關于歌頌老師的詩歌范文

關于《熱愛生命》讀后感優(yōu)選范文   米歇爾·埃康·蒙田是法國重要的思想家和散文家,他1533年出生于佩里戈爾,從小進入教會學校學習,熟諳拉丁語和希臘語,還學習過法律和哲學。1554年起,他先后在法院任職多年,然后歸隱田園,潛心研究和思考。他曾在歐洲長時間旅行,成為“羅馬公民”,受到教皇格列戈里十三世的接見,并且兩次當選波爾多市市長。

  《熱愛生命》是蒙田的代表作之一。它篇幅短小,寥寥數(shù)語,卻道出了生命的真諦。文章開頭是:“我對某些詞語賦予特殊的含義?!边@是一個簡潔的、引人入勝的開頭。緊接著道出了作者所關注的詞語———“度日”。他賦予它以雙重含義: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時候,“度日”無異于“消磨光陰”,打發(fā)時光。而“風和日麗”的時候,則要“慢慢賞玩、領略”這“美好的時光”。這一奇異的對比深深吸引了讀者的注意。接下來,作者詳細解說了這兩種生活態(tài)度。一是所謂“哲人”的頹廢習氣,二是“我”的積極的人生觀?!罢苋恕焙汀拔摇鄙罘绞讲煌?,根本原因在于對生命的看法不同。在“哲人”看來,生命是“苦事”,是“賤物”?!罢苋恕辈蛔鹬厣?,所以活得毫無樂趣,百無聊賴,生命在無謂的損耗中悄然而去。相反,“我”認為生命“值得稱頌,富有樂趣”,它“受到自然的厚賜”,“是優(yōu)越無比的”?!拔摇睂ι膽迅兄x,熱愛生命,所以“我”不會虛度時光,而是活得認真而灑脫,充分享受人生的樂趣。作者引用了古羅馬哲學家塞涅卡的格言:“糊涂人的一生枯燥無味,躁動不安,卻將全部希望寄托于來世。”作者對這句話沒有作任何評論,但是他的意圖卻一目了然。隨便打發(fā)時光的人實際上并不是什么“哲人”,而是真正的“糊涂人”。真正的希望不在于來世,不在于任何虛無縹緲的東西,而在于生命本身。

  蒙田在文章結尾寫道:“我眼看生命的時光無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蒙田的《熱愛生命》就像一首莊嚴的歌曲,歌頌生命的美與愛,引起人們深深的思考。

關于《熱愛生命》讀后感優(yōu)選范文   “既然選取了前方,便只顧風雨兼程?!边@是一句經常用在高考作文里的話,提起它,很多人都會想起汪國真,這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最近看的一本書——汪國真的《熱愛生命》。其實除了這一句經典,他的詩里還有太多完美的東西值得歌頌。

  這本汪國真的詩集代表作真的是名不虛傳,一打開就深深愛上了它。詩集中更多地描述了感情、青春、期望和理想等一些美妙的詞匯,再加上作者優(yōu)美而精簡的表達,恐怕只能用妙不可言來形容了。

  他的詩里處處充滿著一種善良和溫和,蘊含著更多的朝氣和期望。他總是有這樣一種魅力,既不是某些作者肆意渲染,故意堆砌華麗辭藻,矯揉造作,讓人看得目眩神迷而不得其宗旨,也沒有很多老作家太過直白甚至口語的表達那樣繁重。就像一杯清茶,少了水的無味,也一點不輸濃茶的芳香。也許這就是作者本人,才華橫溢卻又謙虛恭謹,低調內斂,平常之中與常人無異,但自身散發(fā)月亮般的光澤,熠熠閃爍之處盡是風采。

  他很喜歡寫感情。是啊,感情是很多人年輕時的重要主題之一,即使沒有談過戀愛,心中也藏有很多對感情的憧憬和向往。他的筆下,感情能夠是一個人一無所有時甘愿傾心付出,他在《星星是我送給你的鉆石》中這樣寫:“我想送給你的很多,但我擁有的太少。星星是我能送給你的鉆石,原野是我能送給你的花園,還有一顆心,剔透晶瑩。”他也會把感情里分手后的復雜心緒一一勾勒,他在《分手之后》里這樣寫道:“相識,總是那么美麗;分別,總是優(yōu)雅不起。你的身影,是一只趕不走的黃雀。最想忘卻的是最深的記憶。”還有很多很多,我總是很好奇他是不是談過很多場戀愛,如果沒有,但卻能把感情描述的那樣準確,也許只能歸于優(yōu)秀詩人的才華了。青春的戀愛總是那樣,讓人心向往之,愛得那樣純潔,沒有雜質,也同樣伴有很多的遺憾和可惜。也許,青春里的戀愛本來就不該太去計較結果,只要彼此經歷過,有所收獲,就已經足夠了,已經是彼此的最好記憶了。

  一向很喜歡張曉風描述的那個美麗的日本故事。說的是每年冬天,當初雪落下時,人們便坐在庭院里,穆然無言地凝望著那一片片輕柔的白色。這本詩集里也有一首描述雪花的詩,寫得很美,他是這樣寫的——《心中的詩和童話》:“雪輕輕地落下,那是多少人心中的,詩和童話。這是開得最短暫,也是開得最多的花啊,涼涼的,卻不知溫暖了,多少心靈的家。”這首詩很短,但很精妙,雪一向被認為是純潔的向往,人們喜歡雪,也許就是因為人喜歡純潔和完美的世界吧。

  也許很多人會說他寫了很多雞湯,然后每當聽到這句話,我都會無言地笑。在這個年代,雞湯竟然能夠把對美的向往給頂替了,真是好荒謬。在我看來,雞湯但是是一堆看似勵志和無邏輯的自我安慰,在生活中面臨復雜的選取時并不會對你做出更好選取有益處,而對于美的向往則不同,他的詩是一種認真思考后的選取,是能夠讓人產生感同身受,這樣的作品始終是沉甸甸的。

  沒有錢,我們可能饑腸轆轆,面露苦色;沒有詩和憧憬,我們可能失去的是對生活的高雅追求。我們身上有就業(yè)的壓力,有學業(yè)的負擔,我們或許不能做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但我們也需要一個精神家園,讓自己的期望和信念都住在那里。最后期望你的生活里也有更多的詩和期望。

關于《熱愛生命》讀后感優(yōu)選范文   汪國真的詩作,強調意象和個人理想的追求,對安撫癡迷者的心靈起過很大的作用。

  《熱愛生命》,可以說是汪國真的代表作之一,這首詩以四個肯定的回答表達出為何要熱愛生命的哲理。四個段落,看似相似,卻各有其趣。四個段落分別以"成功"、"愛情"、"奮斗歷程"和"未來"為意象進行分析和回答。這四個意象可以說是包括汪國真、席慕容在內的一些清新哲理派詩人慣用的幾個意象,不晦澀,不故弄玄虛,不生僻難解,可以說是完全區(qū)別于朦朧詩的特點,也是汪國真的詩歌取得成功之原因所在。

  中國的詩歌,從最早開始,就大多承載著歌唱功能的,但是朦朧詩卻背棄了這個主要功能。盡管朦朧詩在八十年代受到讀者的極大關注和追捧,但它畢竟是殘缺的、先天不足的。我個人雖然非常欣賞朦朧詩,但對這一缺陷卻深感遺憾。

  朦朧詩多半孤傲,這幫助詩歌成功,也促使它衰敗。相反,汪國真的詩歌背棄孤傲,甚至在韻律的營造上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他的詩歌基本上都是可以直接拿來譜曲歌唱的,熱衷于流行音樂的年青人,自然也較容易接受這種詩歌形式了。

  在意境上,汪國真似乎不如朦朧派。汪國真慣用"愛情"、"成功"等意象,他的大量作品都采用了這些基本意象,這也許是汪國真本人的偏好,也可能是為了迎合意識形態(tài)的一種妥協(xié)吧。

  其實,汪國真的詩歌不是單純的說教,他說"既然已經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他沒有呼喊口號非要你去這么做,而是娓娓吟唱建議你去這么做,對九十年代的詩歌讀者來說,這是非常明智的一種教化手段。

第2篇:關于歌頌老師的詩歌范文

古代文學教學中,學生常常會遇到一些難解的問題,如果將這些問題還原到歷史文化背景中去,或者將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還原到歷史之中,或者還原作品中的人物的感情,學生就會深刻理解這些問題,古代文學修養(yǎng)水平就會顯著地提高。

教師講述《世說新語》時,往往會遇到這樣一個難題,就是怎么才能讓學生理解“魏晉風度”。方法就是將小說中所謂“魏晉風度”還原到歷史文化之中去。魏晉文人的所謂“風流”是對漢儒那種高度理性化的思想行為準則的一種極端否定,是對人的個性的一種空前張揚,是個人本性的自然流露。魏晉時期,玄學流行,士人談玄論道。玄學思想深刻地影響著士大夫,儒家思想再也不是處于獨尊地位。阮籍、稽康、王羲之、陶淵明等人都是魏晉風流的代表人物,他們那種對個性的向往,那種對個人白由和人格尊嚴的要求,表現(xiàn)了人的覺醒,都有其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的意義。當時司馬氏統(tǒng)治,殺戮名士。阮籍、嵇康等不愿意與統(tǒng)治者合作,因此有的醉酒,如阮籍,常常酩酊大醉,回避司馬氏的姻親關系。有的逃到山林打鐵,如嵇康,以逃避朝廷的征召。他們的風流行為,是對當朝統(tǒng)治者的一種反抗。但是也應該讓學生看到,魏晉風流有其病態(tài)和畸形的一面,魏晉風流實際上是對社會政治的一種極端的、扭曲的、甚至是病態(tài)的反抗。其反抗流俗的精神值得肯定,但其具體行為并不值得模仿。如劉玲醉酒之后,赤身待在自己房間迎接客人,更不應盲目推崇。應該理性地分析魏晉風流產生的歷史文化背景。

再如,中唐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詩歌要起到“救濟人病,裨補時闕”或“泄導人情”、“補察時政”的作用。學生無法理解寫了《長恨歌》和《琵琶行》的白居易,為什么要持有這樣的政治功利的文學觀。這有其特定的時代背景,甚至有更具體的問題針對性。其實白居易的文學思想很復雜,正如他的詩歌有諷喻詩、感傷詩、閑適詩一樣,其文學思想既有強調干預現(xiàn)實,“為民請命”的一面;也有提倡修身養(yǎng)性、抒寫閑情逸趣的一面。這是與他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哲學相一致的。當他身為朝廷的監(jiān)察官時,就不再主張文學的風情作用,更不會寫《長恨歌》那樣風情詩歌了。主張詩歌要反應現(xiàn)實政治,他的大量的諷喻詩實踐了他的這種文學觀。這種主張自然有其合理性,有其進步價值,尤其可以救治文學創(chuàng)作中那種脫離生活、局限于個人生活小圈子的無病等毛病,但也不見得要無條件全部接受。從理論上講,文學的功能應當有更寬泛的規(guī)定,白居易主要是針對他所關心的現(xiàn)實問題有的放矢、有感而發(fā),在這個范圍內他的觀點值得肯定。但是,白居易對文學與政治的關系的認識,與儒家傳統(tǒng)文學思想一樣,存在極為簡單化和片面化的傾向,他把文學的社會功能局限于直接干預政治的狹小范圍內,而忽略了文學功能的廣闊性、多面性,同時他還忽略了文學的教育作用要通過審美作用來實現(xiàn)這一層面。

教學時,如果教師能夠把文學現(xiàn)象還原到具體的歷史文化背景之中去,學生就可以深刻理解作家作品,深入全面地理解這些文學現(xiàn)象。

講授唐代文學白居易的詩歌《長恨歌》時教師會遇到一個難題,就是這首詩歌的思想主題,學術界有三種觀點:第一種,這首詩歌是歌頌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偉大愛情;第二種,這首詩歌批判唐玄宗荒誤國;第三種,這首詩歌有雙重主題:既歌頌愛情,又批判玄宗荒誤國。那么怎么樣來把握呢?首先看看詩歌文本,詩歌開頭這樣寫道:“楊家有女初長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盵1]白居易在詩中認為楊貴妃在成為唐玄宗的寵妃之前還是少女??墒?,筆者還原歷史,比照《新唐書》,卻發(fā)現(xiàn)是這樣的:“玄宗貴妃楊氏,……始為壽王妃。開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無當?shù)垡庹?,或言妃資質天挺,遂召內禁中,異之,即為自出妃意者,丐籍女官,號‘太真’,更為壽王聘韋昭訓女,而太真得幸?!盵2]原來,楊貴妃先為玄宗的兒子壽王的妃子,后來被玄宗搶過去做妃子。玄宗搶自己的兒媳婦做妃子,這很荒。很顯然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對楊貴妃的身世進行了美化,說楊貴妃成為玄宗妃子之前是良家少女——“楊家有女初長成”。美化的目的就是為了歌頌他們的愛情。如果是批判玄宗荒誤國的的話,就不會美化楊貴妃的身世,只會批判后宮的。還原歷史,就理解了作者的創(chuàng)作目的,也就明白了詩的主題。

和《長恨歌》相反,白居易在他的“諷喻詩”《新樂府》之“胡旋女”中將楊貴妃寫成了迷惑君心的妖女:“貴妃胡旋惑君心,死棄馬嵬念更深[3]”,并嚴肅地批判了唐玄宗不能辨別是非、沉溺于聲色享受、不能自拔的生活。

《新樂府》之“李夫人”中將楊貴妃比作惑人的尤物“又不見泰陵一掬淚,馬嵬坡下念楊妃??v令妍姿艷質化為土,此恨長在無銷期。生亦惑,死亦惑,尤物惑人忘不得。”楊貴妃死前死后都能夠迷惑君王,永世難忘,并告誡君王“人非草木皆有情。不如不遇傾城色?!盵4]作者給君王提出了很好的解決辦法就是,盡量避免去遇到傾城傾國美人,這是規(guī)勸君王要遏制自己的荒思想行為的方法。

上面兩首諷喻詩中,楊貴妃不是清純的少女,死后也不是仙女;而是尤物,是妖女,形象和《長恨歌》完全不一樣。這種形象符合《新唐書》里面的歷史人物形象。為什么符合歷史人物形象呢?就是因為白居易在詩中要批判唐玄宗荒誤國,而不是歌頌其偉大愛情。《新唐書》中的楊貴妃也是一個負面形象,歷史人物形象也是要給后來的君王提供治國理政的借鑒。在這一點上,歷史和詩歌高度吻合了,史與詩一致。

如果在古代文學教學中,經常進行這種詩史互證,將人物事件還原到歷史之中去,就能夠深刻地理解文學作品的主題意蘊。

教師在講授《詩經·東山》時,怎樣翻譯和理解其中的詩句“熠燿宵行”呢?權威教材朱東潤主編《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這樣翻譯:鬼火在夜間流動,其光甚盛。[5]如果教師還原詩中的人物情感,就會發(fā)現(xiàn),這樣翻譯欠妥?!稏|山》講周公東征多年,戍守邊疆的士兵還鄉(xiāng)途中思念家鄉(xiāng)。戍卒久征沙場,突然回家,路上想象家鄉(xiāng)是不是荒蕪了?親人是否流散他鄉(xiāng)了?他甚是擔心。他回憶家鄉(xiāng)過去的種種美好事情,包括新婚的幸福,漂亮的新婚妻子。這種回憶是溫馨的,也是美好的。但是,如果翻譯為鬼火夜間流動,這就給讀者一種非??植赖母杏X,不符合詩的溫馨的情感氛圍。如果翻譯為螢火蟲在夜間荒蕪的鄉(xiāng)村閃爍,那么這樣,可以襯托家鄉(xiāng)荒涼的境況,也可以帶來一種美好的詩意氛圍,這種美好的氛圍也符合詩歌的體裁特點。鬼火流動,這是民間迷信的說法,《詩經》是儒家經典,儒家經典《論語》“子不語怪力亂神?!鄙厦娴慕忉尣环先寮业臏厝岫睾竦脑娊汤碚?,因此不宜這樣翻譯。

對于詩中人物的感情,必須還原其本來情景;對于文賦,也應該還原其本真感情特點,如學習蘇軾的文賦《前赤壁賦》時,怎么樣理解賦中“客人”的感情呢?

本來泛舟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6],美好的月夜,激發(fā)的應該是愉快的情感,為什么在飲酒樂甚之中突然有了“客人”的悲觀情懷。原來賦中的“客人”也就是蘇軾自己,其抒發(fā)的是自己的悲觀情懷。蘇軾這篇賦是寫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蘇軾因為“烏臺詩案”于1079年貶至黃州,任團練副使。他渴望建功立業(yè),卻遭此貶謫,內心苦悶可知。在賦中抒發(fā)其悲觀情懷,這符合蘇軾本來感情狀態(tài)。但是蘇軾能夠用老莊哲學和禪宗思想排遣其悲觀情緒,最終達到一種清曠情懷。蘇軾在賦中借“客人”之口表達憂傷情懷,借主人蘇軾自己來排遣“客人”的憂傷。蘇軾巧妙的構思,抒發(fā)了兩種情懷。讀者也全面地完整地體會了賦中的情感。

總之,如果在教學時,將文學現(xiàn)象還原到歷史文化背景之中去,將人物事件還原到歷史本身,將人物感情還原為本來狀態(tài),學生就會深刻理解作家作品,文學修養(yǎng)水平就會顯著地提高。

以上講的三個“還原”,實際上是關于文史結合的問題,文史結合在古代文學教學中具有不可低估的優(yōu)長之處與作用,教學中注意運用它無可置疑。教學中文史結合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對這一方法的好處必須有充分的認識。一部分青年教師和學生,對文史結合是不夠重視,甚至輕視的。因此除了從道理上說服外,有效的辦法是注意以文史結合的具體教學實踐所取得的良好效果為例來顯示其優(yōu)長,給人以啟發(fā),讓人們在事實面前提高認識。

其次,教學的主角是教師,教師具有引導、影響學生的作用。因此,要使學生能更好地運用文史結合的方法來學習古代文學,教師是關鍵。這不僅需要教師重視這一方法的運用,還必須具有運用此方法的必要條件與能力。也就是說教師首先要文史兼通,要認真學習歷史,掌握與所要講授的文學作品有關的歷史背景與事件等歷史資料,以及典籍中與作品直接相關的本事一類記載,并盡可能詳盡占有資料。老師需要長期注重歷史知識與文化史的學習,廣泛地閱讀有關史籍與筆記詩話,甚至包括地方志與軼事小說等典籍,并有意識有目的地摘錄相關資料,以備教學之需。這里需要說明,筆者所說的文史結合的“史”是廣義的,不僅指正史,也包括稗史雜記以及筆記詩話之類典籍中的某些記載,它們雖并非嚴格意義上的歷史典籍,但也是一種有用的歷史資料,而且其中多有與文學作品直接相關的有價值的記載,對讀者解讀文學作品往往極有幫助。

再次,教學中是否采用文史結合的方法,主要決定于該作品是否需要采用以及能否采用此種方法。要對歷史資料的介紹有所選擇。在備課時,當然以詳盡占有資料為好,但第一,講課時間有限,不可羅列歷史資料;第二,我們上的是古代文學課而非歷史課,不能喧賓奪主。對史的應用結合是為了更好地理解說明文學作品,因此這也就決定了在講課時必須從有關史料中挑選最主要的、最能說明問題的資料。這樣既文史結合,又保證教學重點,既使學生對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又引導學生注重并掌握文史結合的學習方法。

最后,要注意辨別歷史資料的真?zhèn)?,并防止膠柱鼓瑟般看待作品與歷史事實的關系。一般地講,歷史記載是可信的,但也不盡然,其中也有非實或道聽途說,甚至憑空附會虛構者,這不僅正史中有,尤以稗官野史雜記等為多。因此在文史結合中就得注重史料的甄別,要棄偽存真。此外,從總體上說,文學作品畢竟不等同于歷史,兩者既常有聯(lián)系,又有所區(qū)別,不能機械地比附等同。因為作品有時雖有事實根據(jù),但它卻容許綜合夸張,甚至渲染虛構,并不完全符合歷史事實。因此對這類有事實依據(jù)的作品,須視具體情況合理地理解,不能僅據(jù)作品斷定歷史事實為非,或根據(jù)歷史記載而指責文學作品不符合歷史事實。

注釋:

[1]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 全唐詩[M].北京:中華書局,1999,(第7冊435卷):4826.

[2](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楊貴妃[M].北京:中華書局,1975,(第11冊76卷):3493.

[3]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 全唐詩[M].北京:中華書局,1999,(第7冊426卷):4705.

[4]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 全唐詩[M].北京:中華書局,1999,(第7冊427卷):4717.

[5]朱東潤主編.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上編 第一冊)[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8.

第3篇:關于歌頌老師的詩歌范文

關鍵詞: 《一朵紅紅的玫瑰》 漢譯本 翻譯技巧

一、作者簡介

羅伯特?彭斯(Robert Burns,1759―1796)舉世著名的蘇格蘭詩人,生于蘇格蘭阿羅微(Alloway)一個貧寒的佃農家庭。少年時就下地干繁重的農活,彭斯邊在田間勞動邊廣泛閱讀,熟悉古老的蘇格蘭民謠,對詩歌有著強烈的興趣。15歲開始詩歌創(chuàng)作,將古老流行的蘇格蘭曲調配上新的歌詞,不久后便以詩名聞于鄰里。1786年,他的第一部詩集《蘇格蘭方言詩集》出版,以后共出6集。彭斯由于勞累過度而早逝,一生僅活了37歲,但他給我們留下了大量的優(yōu)秀詩作。由詹姆斯?金斯萊編輯,牛津大學出版社1968年出版的《彭斯詩歌全集》(Burns Poems and Songs)中所收的詩作共達632首。

彭斯的詩歌主要以蘇格蘭方言寫作,他的作品主旨鮮明,純樸自然,語言“噴發(fā)著土地芬芳”。彭斯具有強烈的民主進步思想,關心美國、法國人民的革命,宣傳自由、平等,博愛的主張,有關的詩歌包括《不管那一套》、《蘇格蘭人》、《自由樹》;他創(chuàng)作了大量歌頌友誼、愛情和大自然的抒情詩,如我國人民熟悉的《往昔的時光》、《一朵紅紅的玫瑰》、《我的心呀在高原》等;也寫了不少的諷刺詩,如被公認為西歐諷刺詩的頂峰之作的《威利長老的禱詞》;還寫了不少的詠動物詩、詩札及敘事詩。

二、譯者簡介

王佐良(1916―1995),浙江上虞人。中國現(xiàn)代著名的教育家、作家、翻譯家。13歲時,因父親在湖北謀得一職,便隨父親來武昌就讀于“文華中學”――頗有名望的教會學校。5年的中學學習給王佐良以后做學問的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培養(yǎng)了他對英國文學的濃厚興趣。1935年,他進入清華大學外文系,與許國璋、李賦寧、周鈺良、查良錚這幾位后來都成為我國外語界赫赫有名的學者同在一個班學習,而且他們的老師:金岳霖、賀麟、吳宓、錢鐘書、朱自清、聞一多等都是國內一流的文人。而后,爆發(fā),學校內遷,他隨同來到西南聯(lián)大。1947年,王佐良赴英國牛津大學深造,1949年,得到北平解放的消息后回國,從此任教于北京外國語學院(現(xiàn)在的北京外國語大學),并擔任英文系主任。

作為我國英語界的著名學者,王佐良在國內外學術界享有盛譽。他在英國文學、中西詩學、文學理論、比較文學和翻譯理論方面造詣極深。他著作和譯作甚豐,僅1984年至1994年的十年間,他出版的專著就達16部之多。著作包括:《約翰?韋伯斯特的文學聲譽》、《英語文體學論文集》、《英國文學論文集》、《中外文學之間》、《論契合―比較文學研究集》、《照瀾集》、《翻譯:思考與試筆》、《英詩的境界》、《莎士比亞緒論》、《論新開端:文學與翻譯研究集》、《心智的風景線》、《中樓集》;譯作包括:詹姆斯?喬伊斯的《伊芙林》、的《雷雨》(漢譯英)、《彭斯詩選》(1959)、《英國詩文選譯集》、《彭斯詩選》(1985)、《蘇格蘭詩選》等。

三、原詩簡介

《一朵紅紅的玫瑰》是彭斯愛情詩中的名篇,最為中國讀者熟悉的彭斯詩歌之一。該詩作于1794年,彭斯根據(jù)蘇

格蘭的古民歌進行加工,以蘇格蘭方言寫成,配有曲調,可以吟唱。作者歌頌堅貞不渝的愛情,以紅紅的玫瑰和甜甜的曲調和所愛的人相比,以大海干枯、巖石熔化和永不變心的愛情相比,感情真摯動人,語言質樸而清新,加上易于唱誦,吟繞耳際的韻律,深得各國讀者喜愛,是英語抒情詩歌中的精品。

四、譯文賞析

1.譯文對原作思想內容和語言風格的表達

王佐良先生作翻譯,多為英譯漢,他認為:“對于中國譯者來說,他的主要工作只能是外譯中。特別在詩歌翻譯方面,外文特好的人雖然也不妨偶爾一試將中國詩譯成外文,但他的真正成就必然在外譯中?!痹谠姼璧姆g中,他也有所選擇,他的主張是:“我覺得一個譯者只應該譯與自己風格相近的作品。沒有人能夠掌握所有的風格?!迸硭故撬g得最多的一位詩人。

彭斯的抒情詩中描寫愛情的作品占了很大的部分?!兑欢浼t紅的玫瑰》,如原詩簡介里所說,是他愛情詩中的名篇,是他最為廣為流傳的詩作之一。在我國近代,翻譯該詩的不乏其人,如蘇曼殊、郭沫若、袁可嘉等,就譯品的質量而言,以許淵沖先生對詩歌翻譯“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標準來衡量,王佐良的譯文可稱得上是上佳之作。

《一朵紅紅的玫瑰》內容簡單明了、主題鮮明,它表達的是對心愛的人堅貞不渝的愛。它之所以受到人們的喜愛,是因為它真摯動人的情感、質樸清新的語言、強烈的音樂感,以及濃郁的蘇格蘭氣息。

詩歌與其他文學體裁的區(qū)別,在于它語言的特別凝練,在于它形式和內容的截然不可分,以及形式和風格的截然不可分。這就決定了詩歌翻譯的特殊困難。因為詩歌的翻譯要求我們傳達的不僅是內容和風格,還有它的形式。由于不同語言和文化的區(qū)別,語言和文字的形式,特別是詩歌語言的形式,往往是不可傳達的,而且形式一走樣,風格也會跟著走樣。能否譯好詩,首先,如林以亮所說,要看譯者和原作者能否達到心靈上的契合,這種契合能否超越空間和時間上的限制,能否打破種族上和文化上的樊籠。其次,便是譯者如何最靈活有效地采取變通和補償?shù)氖址?發(fā)揮譯入語的優(yōu)勢,進行藝術的再創(chuàng)造。王佐良先生成功地做到了這些。

首先,王佐良的譯文《一朵紅紅的玫瑰》準確地表達了原詩的內容,做到了意美。原詩對堅貞不渝的愛的表達,主要通過幾個形象:“red red rose”,“the melodie that’s sweetly played in tune”,“the sea’s gang dry”,以及“the rocks melt wi’the sun”。本篇譯文完好而又恰當?shù)乇A袅诉@些形象:“呵,我的愛人像朵紅紅的玫瑰,六月里迎風初開;呵,我的愛人像只甜甜的曲子,奏得合拍又和諧?!边@第一節(jié)譯文以“呵”保留了原詩開頭的感嘆詞O,形象“紅紅的玫瑰”和“甜甜的曲子”一如原詩,連明喻的標志“像”(譯like)也照樣移植。至于“the sea’s gang dry”和“the rocks melt wi’the sun”這兩個形象,漢語中的“??菔癄€”似乎正好與之完全對應,但王佐良沒有簡單草率地套用這個四字成語。他是這樣考慮的:“這里的形象――海水枯竭,巖石熔化――在原詩是新鮮的、有力的,而如果我們根據(jù)直接的反應,不假思索地用‘海枯石爛不變心’來譯,那就不是忠實,因為‘??菔癄€’這組四字成語在漢語和漢語文化環(huán)境里已經用久用慣了,不再使人感到新鮮?!彼淖g文“直到大海干枯水流盡,太陽把巖石燒作灰塵”既完全保留了原詩的形象,又妥善傳達了原詩清新銳利的風格。

其次,他的譯文和原詩一樣朗朗上口,易于誦讀,一樣富于節(jié)奏和音樂感,做到了音美;譯文的形式也和原詩接近,做到了形美。王在《彭斯詩選》“譯本序”里這樣說:“從翻譯本身來說,我自己想要努力做到的,首先一條是:以詩譯詩。彭斯的詩音樂性強,所以譯文要保持腳韻(不僅押大致相近的韻,而且要照當代普通話讀音),形式也力求接近?!北酒姙樗男性姸?一三兩行每行八音節(jié)(第一節(jié)有例外),為四音部抑揚格,二四六行每行六音節(jié),為三音部抑揚格。腳韻的排列頭兩節(jié)為abcd,后兩節(jié)為abab。本篇的譯文也是四行詩段,每節(jié)二四兩行押韻,如“塵”和“存”、“離”和“里”。對音部的處理,譯文每行的字數(shù)多為九、十個字;為了分別和原詩四音步行和三音步行對應,譯文中也有長達十二個字和短至七個字詩行的區(qū)別,每行包括四個或三個詞組,這樣讀起來時,既保持了與原詩大致相同的節(jié)奏,又像原詩那樣長短錯落,不致因節(jié)奏過于整齊而給人單調的感覺。

從原詩的風格來看,質樸、清新、通俗、自然、濃郁的蘇格蘭鄉(xiāng)土氣息是它的特點。王佐良的譯文,由于完好而恰當?shù)乇A袅嗽姷男蜗?也同樣保留了原詩清新的氣質。至于通俗和蘇格蘭方言問題,王佐良認為,“通俗首先見于方言的運用”。如果譯者用中國某一地區(qū)的方言來譯,例如四川方言:“且不論譯者本人是否有此本領,那樣做的結果會帶來一種與原作不一致的四川情調,而且會把讀者的注意力引向一種外加成分。王的做法是:把蘇格蘭方言當做蘇格蘭國語,就象我們譯任何國家的語言一樣,用漢語普通話來譯,而在具體處理的時候,看情況盡量通俗,亦即盡量采用民歌的調,不只在音樂性上,也在句式和用詞上,寧用較老較土氣的說法,而避免現(xiàn)代化?!蓖踝袅嫉倪x詞的確遵循了以上原則:譯文中“紅紅的”,“甜甜的”,“永遠愛你”,“大海干枯水流盡”,“暫時別離”,這些表達方式都樸實自然,語言通俗而意義不俗。

2.翻譯技巧評析

詩歌與其他文學體裁不同之處,其一是形象的問題。王在《彭斯詩選》“譯本序”里說:“形象是詩歌語言里最重要的成分,古今詩人莫不致力于此,所以需要譯文高度的忠實,不忠實就難以傳達原詩的新鮮和氣勢?!狈g家們多同意,在譯文讀者能理解和接受的情況下對形象的傳達盡量采用直譯的方式,一來可使譯文在形式上和原文更接近,使讀者更了解原文文化;二來可以豐富譯文語言。在《一朵紅紅的玫瑰》的翻譯中,王佐良多采用了直譯的方法。

(1)直譯法

1)原詩第一節(jié)中包含兩個形象:

O my luve is like a red,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O my luve is like the melodie,

That’s sweetly played in tune.

一是red red rose,一是melodie。王佐良的譯文完全直譯:

呵,我的愛人像朵紅紅的玫瑰,

呵,我的愛人像朵紅紅的玫瑰,

六月里迎風初開;

呵,我的愛人像只甜甜的曲子,

奏得和諧又合拍。

譯文“紅紅的玫瑰”“甜甜的曲子”,既傳達了原文的內容,又保留了原文的形式。原文采用了明喻的修辭手法,譯文也照樣。

2)Till a’ the sea gang dry,my dear,

And the rock melt wi’ the sun;

這是原詩第三節(jié)的開頭兩行,也含有兩個形象:一是大海干涸,一是巖石被太陽熔化,正好與漢語中的“??菔癄€”完全對應――形象相同,喻意也相同,不同語言和文化的人民在思維和表達上常有驚人的共性,這是又一例證。可王佐良先生沒有采用漢語習語套用法,理由在前面已經論及。他照原文字面意義,再按詩歌語言的需要略為加工,譯成“直到大海干枯水流盡,太陽將巖石燒作灰塵”,兼顧了原文的形象和風格。

(2)意譯法

許淵沖先生認為:“一般說來,譯文和原文相同的形式不能表達和原文相同的內容,或者雖能表達,但是形式生硬牽強,那時就要意譯?!币庾g和直譯是翻譯中互為補充的方法,二者均不可缺少。王在本篇詩歌的翻譯也采用了意譯的方法:

I will love thee still,my dear,

While the sands o’ life shall run.――

我也永遠愛你,親愛的

只要我一息猶存。

關于這一例子,王佐良在譯本序里這樣說:“這里the sands o’ life就是成語,彭斯用時已不新鮮,也不存在真正的形象,因為很少有人會注意到sands是指過去計時的沙漏,也就無需用形象來譯?!彼诖说故翘子昧艘粋€漢語成語“一息猶存”,意義貼切,富有詩意,且與第二行的“塵”押韻。

五、結語

《一朵紅紅的玫瑰》在我國如此的受歡迎,應該感謝其成功的翻譯版本,其中王佐良、蘇曼殊、郭沫若、袁可嘉等都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在論文中,通過從語言和翻譯技巧來比較和評析原文和譯本,大家可以發(fā)現(xiàn),譯本作者都在試圖用文學翻譯來表達原詩作者所要表達的意境和情感。通過閱讀這篇論文,大家對文學翻譯的翻譯標準和翻譯技巧有所掌握,也可以簡單判斷出什么才是好的譯本。

參考文獻:

[1]陳新編.英漢文體翻譯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2]李亞同.英譯漢名篇賞析.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3]張莉那.新西部(下半月).陜西省西安市,2007,(09).

[4]李春飛.英美名詩賞析.廣州:世圖音像電子出版社,2004.

[5]周儀,羅平.翻譯與批評.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第4篇:關于歌頌老師的詩歌范文

 

國慶節(jié)系列主題活動方案1

 

為了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學生愛國熱情,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愛國情操。在國慶61周年到來之際,我校將組織全體少先隊員開展以“迎國慶頌祖國”為主題的系列教育活動。

 

活動一:組織各年級觀看愛國主義影片。

 

活動二:“祖國在我心中”。為了提高我校學生了解、使用地圖的能力,自覺維護國家版圖的尊嚴,要求每個班張貼標準的中國地圖,老師上好一堂關于國家版圖知識的主題班會教育課。

 

活動三:低年級國歌班班唱。本周利用音樂課和綜合實踐課時間各班統(tǒng)一唱國歌,以宏壯的歌聲迎接國慶。

 

活動四:中年級書畫賽。本周請美術老師舉行看祖國變化書畫賽,優(yōu)秀作品在櫥窗展覽。

 

活動五:高年級頌祖國征文。國慶期間走親訪友,了解祖國的日新月異,舉行頌祖國征文比賽,獲獎的文章將被“紅領巾廣播站”錄用。

 

希望學生通過對活動的親身參與,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從而激發(fā)學生愛國主義熱情,深化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國慶節(jié)系列主題活動方案2

 

一、活動主題

 

金秋十月禮惠全城

 

二、活動時間

 

20__年9月20日——10月10日

 

三、活動目的

 

1、以國慶節(jié)為契機,通過策劃一系列活動,提高知名度;

 

2、挖掘潛在客戶,盡力留住瀏覽過__店的客戶,提高店鋪知名度。

 

3、利用國慶節(jié)流量大優(yōu)勢進行促銷,留住大客戶,實現(xiàn)老顧客營銷。

 

四、活動內容

 

1、全場耗材5折瘋搶

 

新風機高效過濾器、粗效濾芯、凈化機耗材活性碳片、初效濾芯(SC125、SC250、SC500)

 

2、滿200元包郵

 

單筆訂單滿200元,即可享受包郵優(yōu)惠

 

3、每日前5名

 

每單贈送遠大鼠標墊一個,3M防霾口罩一只

 

4.購機五重豪禮:

 

禮包1:購機有驚喜,凡購買遠大空氣凈化機、遠大新風機任一型號,都有驚喜大禮包,請詳詢客服。

 

禮包2:凡購買遠大任何型號凈化機,每臺贈送1年相應型號的活性碳片;

 

禮包3:凡購買遠大任何型號凈化機,贈送會員卡一張

 

國慶節(jié)系列主題活動方案3

 

一、活動目的:

 

為隆重、熱烈、活潑的慶祝67周年,激發(fā)少先隊員的愛國主義情感,增強少先隊員的集體榮譽感,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我校特開展“慶國慶,心向黨”系列活動。

 

二、活動內容及要求:

 

(一)、舉辦以“祖國,我愛你”為主題的黑板報比賽。(推薦:祖國我愛你手抄報圖片大全)

 

請各年級各班根據(jù)活動主題要求,出一期高質量的主題黑板報。

 

比賽時間:9月22日至9月28日

 

評比時間:9月29日中午1:30

 

評委:學校少先隊大隊部、

 

三、五年級各班檢查員

 

(一)評比細則:

 

1、評分表:

 

(1)評比項目:字體內容色彩排版圖案

 

(2)評比內容:字跡工整、美觀大方;切合主題、聯(lián)系實際;鮮艷、引人注目;有創(chuàng)意、切題;美觀。

 

(3)各項分值:各占20分,總分100分

 

2、評分統(tǒng)計:學生評委自己班不打分。去掉最高分,去掉最低分,取平均分。

 

(二)各中隊開展“祖國媽媽,我愛您”活動。

 

時間:9月26日周一的班會活動課

 

各班主任于國慶節(jié)前上交相關活動方案。

 

(三)3—5年級設計一份“國慶專刊”手抄報。(每班至少上交5份作品)

 

上交作品截止時間:9月27日

 

要求各班主任認真組織活動,積極開展工作,10月9日大隊部將組織學生會對各班開展活動情況進行檢查評比。

 

國慶節(jié)系列主題活動方案4

 

一、指導思想

 

為了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學生愛國熱情,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愛國情操。在國慶節(jié)到來之際,組織全體初二學生開展以“懷感恩之心,唱祖國頌歌”為主題的教育活動。

 

二、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錄像、親身體驗等方式,感受人們歡度國慶的喜悅心情。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寫詩、畫畫、手抄報等)表達對祖國媽媽的熱愛。

 

3、知道我國的國名及國慶節(jié)的由來,為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

 

4、學習收集有關資料。

 

三、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搜集人們歡度國慶的圖文資料,如閱兵式、文藝演出等。

 

2、教師準備有關國慶節(jié)來歷和慶?;顒拥南嚓P資料。

 

3、教師準備祖國風光錄像(包括長城、故宮、長江、黃河、天安門等祖國風光及各族人民載歌載舞的錄像)。

 

4、指導學生細心觀察國慶節(jié)來臨之際周圍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如街上布置的花壇,建筑物上或學校、單位門前慶國慶的標語、燈飾,電視里呈現(xiàn)的天安門廣場上的花壇等。

 

四、活動設想

 

對于如何過國慶節(jié),學生都比較熟悉,一般是家長利用長假帶著外出游覽或走親訪友,國慶節(jié)的由來及對祖國的理解,因此,我們在設計時從學生比較熟悉的制作手抄報入手,以“我為祖國過生日”這一主題貫穿整個教學過程,通過說對國慶節(jié)的了解弄清學生的未知,針對學生的未知開展下面的教學,并播放相關錄像使問題得以解決;通過觀看祖國風光錄像知道祖國是指全國人民賴以生存的家園,是我們共同的母親,并在收集資料、觀看十一慶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為祖國慶祝生日等活動中體驗人們慶祝國慶節(jié)時的喜悅與自豪之情,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的熱愛。

 

國慶節(jié)系列主題活動方案5

 

中秋佳節(jié)是全家團圓的日子,國慶節(jié)更是萬象更新普天同慶,為了豐富校園文化生活,能讓全校師生充分感受到節(jié)日的氣氛,感受到泰安小學這個大家庭里的溫暖,值“中秋、國慶”佳節(jié)來臨之際,學校大隊部將舉辦“慶中秋迎國慶”燈謎活動,具體方案如下:

 

一、活動主題:

 

“慶中秋。迎國慶”燈謎活動

 

二、活動時間:

 

20xx年9月25日(周二)下午

 

三、活動內容及地點:

 

1、猜燈謎

 

活動地點:籃球場

 

四、活動對象:

 

全校師生

 

五、具體分工:

 

1、秩序維持:學校值日生

 

2、燈謎準備:大隊部大隊委

 

3、場景布置:教導處、大隊部

 

六、活動規(guī)則:

 

采取自由猜謎方式,參與者將心中的謎底及相對應的謎語序號寫在自帶紙上(要求寫清班級、姓名)交給猜謎語活動(兌謎處)的負責人,如果謎底正確,兌迷處負責人做好登記并給猜謎者發(fā)放獎品。

 

國慶節(jié)系列主題活動方案6

 

一、活動目的:

 

1.為慶祝60周年,喜迎國慶,提高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識,繼承發(fā)揚詩歌文化;

 

2.配合全國第十屆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活動的開展,進一步提高我校師生的語言文字規(guī)范意識和推廣普通話參與意識,美化校園語言環(huán)境

 

3配合語文教學,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二、活動規(guī)則:

 

1.各年級以年級組為單位參賽設獎,年級組長負責組織,各班班主任具體負責。

 

2.朗誦要求:(1)所選詩歌,思想內容應積極向上;(2)運用普通話,聲音洪亮;(3)語氣、語調適當,重音、節(jié)奏恰當;(4)表達感情準確、自然;(5)服裝統(tǒng)一。(6)時間根據(jù)所選內容在5-10分鐘以內。

 

3.內容以歌頌偉大的祖國、偉大的黨、歌頌家鄉(xiāng)的詩歌、散文及古今詩詞均可;形式以朗誦為主,可配表演,盡量多樣化。

 

4、所需音樂自備,9月27日交政教處。詩歌內容于9月20日前,詩歌串詞24日前交教務處。

 

三、活動時間、地點:

 

9月29日上午8:30-11:00,活動地點在天寶一中教學樓前。

 

四、獎項設置:

第5篇:關于歌頌老師的詩歌范文

經典引路,提升行為素養(yǎng)

從古至今,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皆得益于先師孔子的修身養(yǎng)性之言,代代延續(xù)相傳。品德教材作為培養(yǎng)學生道德觀念,塑造優(yōu)良品行的德育主渠道和主陣地,智慧地選用了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之經典,借用其淺顯通俗的韻文,將傳統(tǒng)美德教育和現(xiàn)代道德教育結合起來,產生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年級(上冊)《家庭樹》中“尊敬長輩的禮節(jié)”板塊,教材引用《弟子規(guī)》中兩句話:“出必告,反必面”“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后”。師生先對這兩句話共同研究分析,在弄清兩句話的含義后,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說說:日常生活中你要出門或回家后是怎么告知父母的?在吃飯、就座時是怎么禮讓長輩的?在W生對自己的言行反思評價之后,再設計一個情境演示環(huán)節(jié):邀請一位老人(或老師扮演)、幾個學生現(xiàn)場就餐。實地檢驗中,學生的禮節(jié)一一展示,如請老人先入座、先動筷子,就餐時細心照顧老人,就餐完畢,請老人先行,晚輩隨后。抓住這和諧的氛圍,老師順水推舟,帶領學生吟誦這幾句經典語錄,將規(guī)范與行為密切融合,水到渠成。當然,尊敬長輩的禮節(jié),在《弟子規(guī)》中比比皆是,老師可從中再選取易于理解、便于踐行的語句推薦給學生,如“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這些規(guī)范言行的韻文朗朗上口,再配以生動有趣的動畫視頻,幫助學生理解賞析,從而將尊敬長輩的禮節(jié)意識及道德素養(yǎng)植根心間,落實到行動中,使中華幾千年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代代傳承。

名言警句中汲取精華

小學品德教材收入了一些格言、俗語、諺語,這些名言警句是人們在實踐中提煉和總結的經驗,是人類精神文化的寶貴財富,言簡意賅,富含哲理,對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品德教學中,教師要恰當?shù)乩眠@一教學資源,汲取其精華來指導學生知行合一,用傳統(tǒng)文化引領學生成長,汲取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

三年級(上冊)《我想要 我能要》中安排了一個“小調查”。課前,老師制作一張調查表,請家長配合填一下表格,內容含有:家長一個月的工資收入;全家每月必要的開支有哪些,用去的費用;用在孩子生活和學習上的錢有多少。開課,讓學生取出調查表,現(xiàn)場計算每月家庭的開支合計多少元,用在自己身上的費用是多少,將每月支出與父母的工資收入進行對比,并談談計算對比后的感受。此時,出示教材中選用的清朝朱柏廬《父子治家格言》中的“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理解這句話時,讓學生回憶父母上班工作的辛苦,感知飯粥絲縷怎樣來之不易,感知家人賺錢的辛苦。在此基礎上,再取出調查表,看看用在自己生活學習上的開支,哪些是可以減少的費用,還可記下對家庭合理消費、節(jié)約開支的建議。老師小結延伸:勤儉節(jié)約是一種傳統(tǒng)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與詩詞牽手,渲染民族情懷

五年級(上冊)第11課《讓我們來尋根》中有一個板塊“為什么是母親河”,其中有一個教學目標:感受長江黃河對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fā)展做出的貢獻,歌頌對母親河的贊美、熱愛之情。老師先引導學生在中國地圖上找到長江、黃河的源頭和流經路線,通過書本和課前搜集的資料了解母親河孕育了哪些華夏文明,怎樣造福炎黃子孫。在充分感知到長江黃河被稱為母親河的緣由,欣賞長江黃河的圖片及視頻之后,老師拋出話題:“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為母親河寫下了許多詩詞歌賦,以此來抒發(fā)心中的熱愛之情。面對哺育我們的母親河,你想怎樣來贊美她呢?”話題一出,組內成員合作商量,各小組的展示精彩紛呈。一組同學歌唱了關于長江黃河的歌曲,如《長江之歌》《我們是黃河泰山》等,雄偉的旋律中如詩一般的歌詞讓學生熱血沸騰,民族情懷油然而生。四組同學朗誦了一首詩歌《黃河魂》,不算渾厚的嗓音卻演繹出黃河的磅礴氣勢,仿佛滔滔黃河浪奏響在每一個人的耳邊、身邊。最讓人驚訝的是三組同學,他們展示了古今文人描繪長江黃河的詩文,全班群情沸騰,紛紛加入吟詩誦詞的隊伍:“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學生吟誦的已不僅是長江黃河的雄渾氣概,更有每一位華夏子孫不忘母親河幾千年的哺育之恩。

結束語

第6篇:關于歌頌老師的詩歌范文

1、學習本課生字、詞,理解詩句的意思。

2、體會詩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背誦這首古詩。

3、通過朗讀和感悟,想象詩中所描繪的生機勃勃的春光。

教材內容及重、難點分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下冊《古詩兩首》中的《村居》是一幅描繪春天里孩子們在芳草地上放風箏的美景圖。前兩行描寫了早春二月,小草長出嫩綠的芽兒,黃鶯在天上飛著,歡快地歌唱。堤旁楊柳長長的枝條,輕輕地拂著地面,仿佛是在春天的煙霧里醉得直搖晃。詩人妙用一個“拂”字,一個“醉”字,把靜止的楊柳人格化了。后兩行寫的是孩子們放學回來,趁著刮起的東風,放起了風箏。那一只只五彩斑斕的風箏翩翩起舞于藍天白云之間。是啊,被嚴冬抑郁了很久的兒童們,在這風和日麗的初春時節(jié),怎不紛紛跑到戶外,去放飛自己愉快的心情。兒童、東風、紙鳶,詩人選取的人和事,都在為美好的春光平添幾分生機和希望。兒童們放學歸來放風箏的情景刻畫,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出孩子們的天真爛漫,同時,也映襯出春天的勃勃生機。使整首詩意境悠遠,富有情趣,令人陶醉。教學時,應重點抓住詩中詞句,引導品讀,由此感悟、想象詩中描繪的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體會詩人歌頌春天、贊美春天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讀好韻腳:“天、煙、鳶”,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CAI課件、《春天在哪里》音頻、放風箏錄像、有關風箏和詩人的資料。

學生準備:搜集有關風箏的資料;搜集有關描寫春天的古詩或圖片。

教學過程:

一、意境引入,感受春天美

1、播放配樂CAI課件,師生感受春天的美。

2、學生說說自己看到的春天景象以及自己的感受。

3、說說:在這美麗、可愛的春天里,你最想做什么?

4、所老師范讀,說說古代的小朋友在春天里最想做什么。

5、簡介作者和風箏。

6、描繪情境,導入新課:春天到了,天空碧藍碧藍的,小草兒從地底下鉆出來了,小鳥兒在空中飛翔,在林中歌唱。河堤上,楊柳長出了嫩葉,柔軟的枝條在春風中輕輕搖擺。傍晚,農家炊煙裊裊。這濃濃的春色,令人陶醉。農家的小孩子們放學后早早地回來了,他們趁著這和煦的春風忙著放風箏呢!這就是《村居》中描寫的情景,同學們想去感受一下嗎?

7、板書課題,讀課題;學認“村居”兩個字,可引導學生口頭拆字組詞;理解題目意思。

(設計意圖:優(yōu)美的畫面,悠揚的樂聲,動情的語言融合在一起,構成了奇妙無比的想象空間,想象拉近了時空的距離,營造一種“課伊始,情已生”的教學環(huán)境,為學生學習課文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礎和認知基礎。)

二、品析詩句。感悟語境美

(一)自讀自悟,想象畫面。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畫出生字,多讀幾遍,把句子讀流暢;把不懂的字詞勾出來。(注意“鶯、拂、堤、柳、醉、趁”等字的讀音。力爭讀出詩句的節(jié)奏。)

2、學生邊看課文中的插圖邊聽配樂朗讀,想象詩中所描繪的畫面。

3、同桌交流,說說你想象到的畫面。

4、自由讀,在四人小組中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5、草兒萌芽,柳枝輕拂,孩子們正在放風箏,詩中哪幾句寫了這優(yōu)美的畫面?

6、輕聲朗讀詩歌,想一想,這么美的詩我們應該怎樣去讀?在四人小組中輪讀,讀出詩的美。讀后交流自己為什么要這么讀。

7、指名學生和著配樂朗讀這首詩。(提醒讀出韻律,讀出感隋。)

(設計意圖:通過層層深入朗讀,學生在自讀自悟中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在想象中再現(xiàn)熟悉的生活,這有利于學生把握詩的整體意境,體會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二)聯(lián)系已知,體味詩境。

1、cAI課件顯示:草兒吐出嫩綠的新芽,黃鶯快樂地唱著歌,河堤上的楊柳在春風的吹拂下輕柔地搖曳,兒童放學歸來,三五成群,迎著春風,放飛風箏。

2、看到這么美的畫面,你的心情怎么樣?(引導學生觀察插圖中兒童的表情、神態(tài)、動作,體會他們的快樂。)

3、詩中是怎樣寫的,該怎么讀?(教師引導學生用輕緩的語氣讀。)

4、聯(lián)系生活回答:你見過的風景有哪些?你放過風箏嗎?畫面中的兒童心情怎樣?你從詩中哪個詞看出?(重點引導理解“忙趁”。)

5、如果你就是圖中那幾個剛放學歸來的小孩中的一個,你會怎么想?請歡快地讀三四句,讀出放風箏的快樂之情。

(設計意圖:經典古詩均具有“詩中有畫”的特點,課件給學生提供動畫,把內容動態(tài)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學習,如身臨其境,獲得真切感受,這就把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在自讀自悟和視、聽、讀、講、思、議有機組合中,獲得美的熏陶和情的感染。

三、拓展延伸,追尋春天美

(一)交流欣賞。

1、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關于贊美春天的古詩,師生共同欣賞、評價??梢猿鍪窘處熣脑娋洌寣W生讀一讀。如: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徐俯《春游湖》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蘇軾《春宵》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韓愈《晚春》

2、集體(或小組,或自由組合)配樂吟誦。

3、個人自由背誦。

(二)拓展生活畫面。

1、學生根據(jù)詩意,自由作畫。

2、把對詩感悟到的畫面編成一個小故事,講給同學或家長聽。

第7篇:關于歌頌老師的詩歌范文

2022精選關于《美學散步》讀后感范文   任何一個愛美的中國人,任何一個熱愛中國藝術的人,都應該讀這部書——《美學散步》。

  在現(xiàn)代中國美學史上,有兩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朱光潛與宗白華。兩人年歲相仿,是同時代人,都是學貫中西、造詣極高的,但朱光潛著述甚多,宗白華卻極少寫作;朱光潛的文章和思維方式是推理的,宗白華卻是抒情的;朱光潛偏于文學,宗白華偏于藝術;朱光潛更是近代的,西方的,科學的;宗白華更是古典的,中國的,藝術的;朱光潛是學者,宗白華是詩人。這部書是宗白華美學論文的第一次結集出版。宗白華是五四新文化大潮沖出的新一代學人,早年曾留學歐洲,足跡踏及藝術之都巴黎。20年代他出版過詩集,他本來是個詩人。青年時期對生命活力的傾慕贊美,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一直伴他前行,也構成了他美學篇章的特色。這個集子里的文章,最早寫于1920年,最晚作于1979年,實在是宗白華一生關于藝術論述的較為詳備的文集。他沒有構建什么美學體系,只是教我們如何欣賞藝術作品,教我們如何建立一種審美的態(tài)度,直至形成藝術的人格。而這正是中國藝術美的精神所在。宗白華曾在《蒙娜麗莎》原作前默坐領略了一小時,他常常興致勃勃地參觀國內的各種藝術品展覽會,即使高齡仍不辭勞苦。他更是一位欣賞家。集子里這些文章相當準確地把握住了那屬于藝術本質的東西,特別是有關中國藝術的特征。因此,閱讀這部書本身,就是一種藝術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語言引領我們進行藝術的欣賞,書名叫《美學散步》,我們且到這個大花園里走走,看作者給我們營造了怎樣的亭臺樓榭、花樹池石。內容梗概藝術欣賞就是對美的發(fā)現(xiàn)與感悟,那么美在哪里呢?美就在你自己心里。畫家詩人創(chuàng)造的美,就是他們的心靈創(chuàng)造的意象,獨辟的靈境,那么什么是意境呢?作者給我們分析到,人與世界接觸,因關系層次不同,可有五種境界:

  (1)為滿足生理的物質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

  (2)因人群共存互愛的關系,而有倫理境界;

  (3)因人群組合互制的關系,而有政治境界;

  (4)因究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學術境界;

  (5)因欲返本歸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

  功利境界主于利,倫理境界主于愛,政治境界主于權,學術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但界乎后二者的中間,以宇宙人生的具體為對象,賞玩它的色相、秩序、節(jié)奏、和諧,借以窺見自我的最深心靈的反映;化實景而為虛境,創(chuàng)形象而為象征,使人類最高的心靈具體化、肉身化,這就是“藝術境界”。藝術境界主于美。所以一切美的光是來自心靈的源泉,沒有心靈的折射是無所謂美的。

  所以說一片自然風景是一個心靈的境界。意境是情與景的結晶品。所以中國藝術家不滿足于純客觀的機械式的模寫,而總是要在對對象的反映中折射出人格的高尚格調。靜穆的觀照和飛躍的生命構成藝術的兩元。于是,中國藝術意境的創(chuàng)成,即須得屈原的纏綿悱惻,又須得莊子的超曠空靈。纏綿悱惻,才能一往情深,深入萬物的核心,所謂“得其環(huán)中”。超曠空靈,才能為鏡中花,水中月,羚羊掛角,無跡可尋,所謂“超以象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不但是盛唐人的詩境,也是宋元人的畫境?!耙宰饭廛b影之筆,寫通天盡人之懷”,這兩句話表出了中國藝術的最后理想和最高成就。唐宋的詩詞、宋元的繪畫莫不如此。中國那些最偉大的藝術品的境界,都植根于一個活躍的、至動的而有韻律的心靈。作者用他的這種一以貫之的看法引導我們去欣賞中國的詩歌、繪畫、音樂,尤其是中國的書法。中國人哀樂的情感能在書法里表現(xiàn)出來,像在詩歌、音樂里那樣。別的民族寫字還沒有能達到這種境地的。作者認為,寫西方美術史,往往拿西方各時代建筑風格的變化來貫串,中國建筑風格的變遷不大,不能用來區(qū)別各時代繪畫雕塑風格的變遷。而書法卻自殷代以來,風格的變遷很顯著,可以代替建筑在西方美術史中的地位,憑借它來窺探各個時代藝術的特征。比如魏晉的書法,代表人物是王羲之父子,就是魏晉人簡約玄澹,超然絕俗的哲學美的具體體現(xiàn)。藝術的欣賞是為了形成藝術的人格,而魏晉人的人格美,正是中國藝術史區(qū)別于其他民族,顯出中國藝術精神的最精采、最動人的篇章。這個時代之前,思想定于一尊,藝術過于質樸;這時代之后,思想受儒佛道合流的支配,藝術過于成熟。只有這幾百年間,是精神上的大解放,人格思想上的大自由。晉人的美,是這全時代的最高峰。晉人發(fā)現(xiàn)了山水的美,王羲之說:“從山陰道上行,如在鏡中游。”他們風神瀟灑,不滯于物。而對于哲理的探索,卻是一往情深,王戎說“情之所鐘,正在我輩”,顧愷之畫絕、才絕、癡絕,癡絕尤不可及。晉人向外發(fā)現(xiàn)了自然,向內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深情。山水虛靈化了,也情致化了。陶淵明、謝靈運的山水詩好,是由于他們對自然有那一股新鮮發(fā)現(xiàn)時身入化境、濃酣忘我的趣味。他們是用心靈在體味自然。晉人之美,美在神韻。神韻可說是“事外有遠致”,不粘滯于物的自由精神,比如目送歸鴻,手揮五弦。這是一種心靈的美,擴而大之可以形成一種鎮(zhèn)定的大無畏精神。美之極,則雄強之極。王羲之書法人稱字勢雄逸,如龍?zhí)扉T,虎臥鳳闕。淝水大捷植根于謝安美的人格 與風度中。枕戈待旦的劉琨,橫江擊楫的祖逖,勇于自新的周處,都是千載而下懔懔有生氣的人物。

  這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最有生氣,活潑愛美,美的成就極高的一個時代。這是一種唯美的人生態(tài)度,還表現(xiàn)在以下兩點,一是把玩現(xiàn)在,在剎那的現(xiàn)量里求極量的豐富與充實;二是美的價值寄于過程本身,不在于外在的目的,所謂“無所為而為”的態(tài)度。比如王子猷大雪夜忽憶戴安道,即乘小船就之,經宿至門即返,人問答曰:“吾本乘興而來,興盡而返,何必見戴?”宗白華認為這種寄興趣于生活過程本身而不拘泥于其目的,顯示了晉人唯美生活的典型。在這部書里,宗白華用他抒情的筆觸,愛美的心靈引領讀者去體味中國和西方那些偉大藝術家的心靈,去體味那些風流瀟灑的晉人的心靈,待得我們散步歸來,發(fā)覺自己的心靈也得到了升華與凈化。

  2022精選關于《美學散步》讀后感范文

  慢慢合上《美學散步》一書,閉上眼,書的余香猶存,而我腦海里浮現(xiàn)的,是一個“皎皎明月,仙仙白云,鴻雁高翔,綴葉如雨”的沖淡清幽境界。這部書是宗白華美學論文的第一次結集出版。宗白華是五四新文化大潮沖出的新一代學人,早年曾留學歐洲,足跡踏及藝術之都巴黎。20年代他出版過詩集,他本來是個詩人。青年時期對生命活力的傾慕贊美,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一直伴他前行,也構成了他美學篇章的特色。這個集子里的文章,最早寫于1920年,最晚作于1979年,實在是宗白華一生關于藝術論述的較為詳備的文集。他沒有構建什么美學體系,只是教我們如何欣賞藝術作品,教我們如何建立一種審美的態(tài)度,直至形成藝術的人格。而這正是中國藝術美的精神所在。宗白華曾在集子里這些文章相當準確地把握住了那屬于藝術本質的東西,特別是有關中國藝術的特征。

  因此,閱讀這部書本身,就是一種藝術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語言引領我們進行藝術的欣賞。在他之前,也有很多藝術家也曾發(fā)掘過這樣的美,但是都無法像他那樣灌入一種極其深沉摯厚的人格生命的自覺,這樣一位源生于傳統(tǒng)文化、洋溢著藝術靈性和詩情、深得中國美學精髓的大師以及他散步時低低的腳步聲,在現(xiàn)今也許難以再現(xiàn)了。然而如何在日益緊張的異化世界里,保持住人間的詩意和生命的憧憬,不正是現(xiàn)代人所要關注的一個問題嗎?

  而《美學散步》正好能給我以這方面的啟迪。宗白華美的態(tài)度是超然的,又是世俗的。他在書中展示了一個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滿了親切感和家園感。他從一丘一壑一花一鳥中發(fā)現(xiàn)了“宇宙是無盡的生命”,也發(fā)現(xiàn)了它是“平整的世界,圓滿的和諧”。英國詩人勃萊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就是這種描述的最景致的詩句。沒有一種以天地為廬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懷,沒有一種能澄情以觀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發(fā)現(xiàn)這種生動與清和的美的統(tǒng)一。而他似乎輕而易舉地領悟到了美的神韻,如在拈花微笑間頓悟了一切聲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動和氣韻。 中國人講“虛實相生,天人合一”的思想,“于空寂處見流行,于流行處見空寂”,從而獲得對于“道”的體悟,“唯道集虛”。這在傳統(tǒng)的藝術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因此中國古代的繪畫,提倡“留白”、“布白”,用空白來表現(xiàn)豐富多彩的想象空間和廣博深廣的人生意味,體現(xiàn)了包納萬物、吞吐一切的胸襟和情懷。宗白華用翔實豐富的例子,提出了中國詩畫、書法所表現(xiàn)的虛空要素以及從此形成的宇宙意識,他認為“以追光躡影之筆,寫通天盡人之懷”是中國藝術最后的理想和最高的成就。他在我們面前舒展開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卷,帶我們去玩味古代名畫的內蘊,畫家所寫的自然生命,集中在一片虛空之上??罩袆t蕩漾著“視而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的“道”,在這片虛空上的一草一木,一鳥一蟲,一山一水,都負載著無盡的深意。

  同時,他還提出,中國繪畫中往往可以感到線條的力量,流動的線條是最富美感的,所以古代人常常把形體轉化為飛動的線條,這就是我國古代繪畫帶有舞蹈意味的原因,敦煌壁畫《飛天》很好說明了這一點。正是因為重視線條,我們看到了“筆墨”對于作畫的重要。筆墨技法表現(xiàn)在“骨力、骨法、骨氣”上,“骨”就是筆墨落紙有力,突出從內部發(fā)出的一種力量。這是和中華民族的民族氣節(jié)、骨節(jié)相同的因此我們見得每一幅國畫都有一種堅固的形象組織和堅定的內在生命力量。我們應該透過“骨”去領略“風”,這才能得到享不盡的愉悅之感。

  《美學散步》讓我們體悟到中國畫的“氣韻生動,遷得妙想”之精髓。前者是說一幅畫要涌動著宇宙萬物的“氣”的節(jié)奏、和諧,給人一種音樂感;而“遷得妙想”則是通往“氣韻生動”的途徑。所謂遷得妙想,就是發(fā)揮自己的藝術想象,用本心去體味外物的內在精神,把自己的想象遷入內部,經過一番曲折,才可把握對象的真正特質和精神。說到建筑和園林,我想前立刻會浮現(xiàn)出氣勢宏偉磅礴的紫金城、頤和園;含蓄溫婉的蘇州園林和風細雨下的小橋流水、亭臺樓閣。欣賞中國古代的建筑,如果不懂得中華民族的飛動之美和空間藝術,是不會深刻的。飛動之美不僅體現(xiàn)在繪畫、雕刻上,還表現(xiàn)于建筑園林之上。只要看看北京幾大宮殿中的裝飾:飛騰的龍、憤怒的猛獸、展翅的鳥雀、撲翼的鳳凰、轉來轉去的蛇、伸著脖子的白鷺、顧影自憐的仙鶴、互相嬉戲的猴子、還有神仙、玉女飛天的場景和妖魔鬼怪猙獰鬼臉......就能充分感受到我們民族人們內心涌動的生命活力,那典型的“飛檐”,不就是最好的說明嗎?宗白華還深刻地分析了中國建筑的空間意識,他說中國人注重“可游,可行,可望,可居”,而“可望”是最重要的,因為無論“游”、“行”、“居”都是為“望”服務的,所以我開始明白了中國的窗、亭、臺、樓、閣、廊在園林建筑中的重要角色,它們構成了“望”的途徑。窗子使其內外發(fā)生了交流。一扇窗就如一幅畫框,窗外的景色構成了框內的圖畫,并且它總是變動不居的。在窗內任何一個角度看窗外,都會得到不同的景致,這同樣也體現(xiàn)在亭臺樓閣廊上。

  中國人喜歡設亭臺樓閣,喜歡設窗,是和許久以來的民族審美傳統(tǒng)分不開的,獨坐窗前、獨倚亭邊、獨行廊中,都會讓自己的視覺得到一次很好的旅行和放松,讓我們從各個角度在大自然里品味變化萬千的韻致和美麗。中國從六朝以來,藝術理想的境界就是“澄懷歡道”,在拈花的微笑里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禪境?!俺斡^一心而騰踔萬象,是意境創(chuàng)造的始基,鳥鳴珠箔,群花百落,是意境表現(xiàn)的圓成。”這就是他追求的“禪”的心靈狀態(tài),就是“出水芙蓉”的至高意境之美。在清幽、自然秀麗中生發(fā),產生“生氣遠出”、“妙造自然”、“清真可愛”的情感體驗,正如溫婉的玉,絢爛至極歸于平淡?!俺鏊饺亍笔亲诎兹A的一種在深度上追求人的生命本真和自然本真的意境創(chuàng)造,為了達到他藝術和人生的至高清純境界,表現(xiàn)了他對于生命的思考和探索,對人“真性”的挖掘體悟。這種對“絢爛之后歸于平淡的清新淡雅之美”的追求,體現(xiàn)了宗白華內心深沉孤寂之感。

  在現(xiàn)代文明高度高度發(fā)達下,人們的傳統(tǒng)文化和生命精神日益失落,徘徊于這種矛盾的憂郁和苦痛的邊緣,宗百華悲愴地喊出“中國文化的美麗精神往哪里去?”他反復提醒國人要意識到現(xiàn)代精神的頹廢問題,這正是他作為一個孤獨的靈魂對生命發(fā)出的吶喊與召喚,他把他的這種孤獨的探索和冷靜的思考引入了美學范疇,個體生命的孤獨和落寞,在理想的自由藝術之境中完全可以轉化為對生命的歌頌和追求。通過藝術對人性本真的追尋,他的孤獨落寞得到了徹底地發(fā)泄,只有在這樣的境界中,人才能真正找到精神的家園,返回精神的故鄉(xiāng),撫平內心的傷痛,慰藉平日孤寂的靈魂。

  《美學散步》讓我得到了一種生活情趣和審美方式,伴著筆墨的清香,細細體味,宗白華那自由孤寂的靈魂,高尚清真的人格魅力,在尋求美的道路上指引著我,讓我拋棄浮躁的世俗,向美學叢林的深處邁進。

  2022精選關于《美學散步》讀后感范文

  手指落在鍵盤上,卻不知道從哪談起。實不相瞞,寫讀書筆記完全是因為要完成單位下發(fā)的任務,本身是反感的。但當決定落筆之時,不得不說,這樣的被迫是堅持寫下去的動力。那就從我選的《美學散步》這部書說起吧。

  這本書是一本關于美學知識的書籍。最早接觸美學,源于一個很簡單的想法,就是想增強個人的審美能力。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每天都生活在一個自己熟知的已經適應了的環(huán)境中,對周遭的一切已經習以為常。不管是居住條件、飲食習慣或是生活環(huán)境,很少去體會是否有美的存在。有一天,當我們走出這個環(huán)境,走到和自己生活環(huán)境差異比較大一個城市。我們可能會對那里產生許多的好奇心,或許會對那里的建筑,那里的飲食,那里的山川河流,產生各種美感。

第8篇:關于歌頌老師的詩歌范文

新課程標準下的教材在編寫時本身就具有一種比較的眼光。選擇的外國文學作品較好地體現(xiàn)了經典性、時代性和流派的傳承性,具有“世界文學”的眼光。編排作品體例則遵循了跨民族、跨文化的原則,同一板塊內常常將主題、體裁等方面具有相似性的中西文章相互搭配。比如必修三“祖國土”專題“頌歌的變奏”板塊中選擇了聞一多的《發(fā)現(xiàn)》、艾青的《北方》、舒婷的《祖國呵,我親愛的祖國》和阿赫瑪托娃的《祖國土》四首中外抒情詩,都是帶著深深的悲劇感和憂患意識抒發(fā)對災難深重的祖國深刻的愛?!疤柦?,為你長鳴”專題“底層的光芒”選擇了高爾斯華綏的短篇小說《品質》和楊絳的散文《老王》,從不同側面表現(xiàn)了大時代背景下底層普通勞動者的高尚品格?!把车勒咧琛卑鍓K則用三首中外名詩《離騷》《致西伯利亞囚徒》《啊,船長,我的船長喲!》展現(xiàn)了屈原、十二月黨人和林肯在歷史重大事件中的人格追求。必修五“此情可待成追憶”專題下“執(zhí)子之手”中就選擇了《長亭送別》和《羅密歐與朱麗葉》一中一外、一離一聚、一悲一喜兩個戲劇選段,對應了愛情這一人文話題?!芭f日時光”則選了彭斯的《舊日的時光》、朗費羅的《箭與歌》和馮至的《別離》三首抒情詩歌,傳達友情這個人文話題?!爸泵嫒松睂n}“苦難的尊嚴”中則選編了培根的《論厄運》和周國平的《直面苦難》兩篇充滿人生智慧的論說文,探討了如何面對逆境的話題,在讀本的相應板塊內又選擇了丁大同的《庸人》和王蒙的《人生三境》對人生中的順境、俗境進行探討。

外國文學實質上是翻譯文學,是經過譯者第二次創(chuàng)作的作品,譯作不可避免地打上譯者的理解、風格等個人色彩,不同的譯本所呈現(xiàn)的文學樣貌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有些甚至南轅北轍。外國文學作品的這一特征也帶來了一種必然的比較,即譯本的比較。當然我們畢竟不是英語專業(yè)式的去評判譯文孰優(yōu)孰劣,是否準確,而是應該從語文學習的目的出發(fā),有效地利用對不同譯文的比較,加深對原作的理解,進一步去體會原作的精妙之處,從而提高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如《鳥啼》的教學可以引進馬瀾的譯文與蘇教版于曉丹的譯文進行比較閱讀。有一句于曉丹譯為“鴿子開始不間斷地緩慢而笨拙地發(fā)出咕咕的叫聲”,馬瀾譯為“慢慢地,呆板地,一聲不停歇地咕咕咕低語”,“笨拙”與“呆板”相比多含一份可愛天真,“不間斷”和“一聲不停歇”相較多了一種連綿而柔弱的意味,更形象地寫出了弱小生命中蘊含的生機,更突顯以死為背景的更為頑強的生。而《我為什么而活著》一文教材中所選的胡趙譯文和比較常見的鄭譯文,在句式、語氣和用詞上有不少差異,前者更為忠實,而后者文學色彩更濃,可以讓學生借此比較進一步來領會作者的觀點?!栋。L,我的船長喲!》這類原文較為淺近的作品也可以將原文、教材譯本和通行譯本進行比較,讓學生感受原作形式、內容等多方面的妙處,甚至可以采用必修五《箭與歌》的課后文本研習中所提供的方法,即讓學生嘗試自己翻譯原文,來展示學生對這些作品的個人化解讀。二、 教學設計中比較文學的研究方法

每每到了高三復習,遇到與前兩年所學內容相似的知識,讓學生回憶曾在何時何處學過,只有極少數(shù)人還能記起,大多數(shù)已是一臉茫然,老師們大多很是無奈。長期以來,我們的語文學科課程依照內在的邏輯要求,被拆分成若干專題、板塊,并最終借由單個課堂組成學生高中三年的學習生活。學生需要從局部到整體歸納、建構知識體系。繁重蕪雜的學習內容,對整體知識體系的一無所知,從一開始就使得學生的學習帶有先天的盲目性和松散性,想要依靠單個的課堂串聯(lián)起三年學習生活的記憶,實在強人所難?!氨容^”可以更高效地串聯(lián)起松散的教學片斷,由點及面地不斷將新知與舊識相勾連,讓學生融會貫通。而外國文學作品中常會出現(xiàn)異中有同和同中有異的文學相似性,而這些異同常常就是各個民族不同審美情趣、價值取向的反映。用一種宏觀的比較的眼光去審視這種文學現(xiàn)象,一方面尋找某些具有共性的文學審美價值,另一方面感受各民族、各文化的不同面貌,可以更好地整合教學內容,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拓展學生的眼界,提高學生面對當前多元文化的應對能力。比較文學中的平行研究和影響研究就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手段。

1. 平行研究的方法

平行研究是指一國文學與另一國或多國文學的比較,是文學與人類其他表現(xiàn)領域的比較。平行研究可以是主題、題材、情節(jié)、人物、文體風格、藝術手法及其他形式問題的比較研究,也可以是作家作品、文學類型、思潮,流派的比較研究。在設計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時,就應該有意識地進行這種平行的比較。

同母題、同題材的作品進行比較,可以挖掘作品內涵,展現(xiàn)不同的文學風貌?!把车勒咧琛比自姷谋容^可以反映同一母題下不同作品的不同情感重點和基調,《離騷》的自信、憂慮與昂揚,《啊,船長,我的船長喲!》的深情、哀痛與悲壯,《致西伯利亞囚徒》的高亢,豪邁與奔放。戲劇選修中的《慳吝人》的教學設計則可以將阿巴貢、初中教材中的夏洛克和名著閱讀中的葛朗臺進行比較,使學生可以看到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作家對同一母題的不同處理而顯示出的不同藝術風格和各國社會歷史風貌,而且通過這幾個人物形象可看到一幅粗略的歐洲近代文學地圖——其背后有文藝復興、古典主義、批判現(xiàn)實主義三大文學主流及其重大代表作家及作品。

同審美趣味、藝術技巧的作品進行比較,可以讓學生將陌生轉化為熟悉,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寫作手法和藝術特色。比如把蘇軾的《赤壁賦》、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記》、王維的詩歌和德富蘆花的《晚秋初冬》加以比較,就會讓學生發(fā)現(xiàn)看似陌生的日本寫景作品雖然和中國借景抒“人事”情懷、展現(xiàn)人心的傳統(tǒng)寫景作品不同,但那種不含人世間煙火味,將自我內在之情移入外在自然,個體融入了宇宙萬物獲得至高的精神愉悅的“靜美”和“禪意”實質上與盛唐的山水詩,特別是王維的詩是一脈相承的。

而同文體的作品的比較,可以讓學生拓展審美視野,更好地掌握文體特征。在教授《羅密歐與朱麗葉》時,可以在最后讓學生將它和板塊中的《長亭送別》從戲劇形式、意象及語言風格方面比較差異?!堕L》以唱詞為主,全套曲詞構成一個完整的意境,具有一種意境美;選擇的景物意象,帶著濃濃的愁緒,情由于景的渲染烘托而表現(xiàn)得更突出;語言深沉內斂,表達含蓄優(yōu)雅,表現(xiàn)出濃郁的東方韻味;代表了中國古典戲劇的不寫實的極致抒情的優(yōu)美的審美趣味。《羅》則更多的采用感情濃烈、富有詩意的對話來推動情節(jié),展示人物性格,有強烈的戲劇沖突色彩;意象不是為了構成意境,而只是優(yōu)美巧妙的比喻;語句直白大膽,句式反復排比,多感嘆句,構成莎氏特有的氣勢,表現(xiàn)熾烈愛情,表現(xiàn)人物在悲劇面前的生命感受。進而引導學生比較中西方愛情劇的異同,作家同情、歌頌為追求自由戀愛而獻身的男女,憎恨、譴責、控訴破壞愛情的惡勢力,是中西愛情劇的共性。西方更多的是從悲劇的角度去表現(xiàn)“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觀念,大多表現(xiàn)為“悲—歡—離—亡”的公式,側重于兩個人的愛情心理。中國戲曲更多的是從喜劇的角度去表現(xiàn)同樣的觀念,大多表現(xiàn)為“悲—歡—離—合(大團圓)”的公式;大多與國家、社會相聯(lián)系,從更大的社會背景去描寫愛情。比較《茶館》與《俄狄浦斯王》的不同之處,實質上是對戲劇結構特點的理性概括,是“卷軸畫式的平面結構”和“閉合式”戲劇結構的比較。

2. 影響研究的方法

影響研究是指比較研究跨越語境或民族的界限,注視著兩種或多種文學之間在題材、思想、書籍或情感方面的彼此滲透。運用影響研究的方法,通過比較《雷雨》和《俄狄浦斯王》,我們會發(fā)現(xiàn)的《雷雨》從取材上看,明顯受到西方戲劇傳統(tǒng)的影響,即反映的是關于人的命運的悲劇,這樣才能較為深入和準確地看到劇本在展示家庭悲劇和社會悲劇的同時,還揭示了更為深刻的命運悲劇:人對命運的抗爭與命運對人的主宰這一難以調和的巨大矛盾;才能發(fā)現(xiàn)《俄狄浦斯王》中所使用的“發(fā)現(xiàn)”和“突轉”手法在后世大量的作品中都能看到,比如《雷雨》《玩偶之家》,比如“歐·亨利式結尾”。通過影響研究,學生才能了解意識流的《墻上的斑點》、荒誕派的《等待戈多》實質上都是西方現(xiàn)代主義哲學思潮影響下的產物,他們看似迷亂晦澀的形式下實際是對內心生活的真實表現(xiàn),這種注重內心心理的描摹我們也在《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和《老人與?!分锌梢钥吹健_\用影響研究,我們了解了馮至深受德國詩人里爾克的影響,詩人在作品中自覺而深刻地對存在和生命價值進行探求,他的作品中含有濃郁的中古羅曼風味,在教學中可以比較《別離》和中國傳統(tǒng)別離詩表現(xiàn)主題與寫作手法的不同,實質上就是對東西方思維習慣與審美方式的比較。東方以形象思維見長,中國古典詩歌往往以意象的串聯(lián)構建全詩,描情狀物,營造一種意境之美,強調“言之有味”,主題側重抒發(fā)個人情感,帶有普遍意義的人生體驗也是建立在對自我經歷的關照之上的;西方以抽象哲學思維見長,西方詩歌創(chuàng)作強調“言之有理”,思辨色彩濃厚,具有理性之美,主題向思想的縱深處開掘,進行人生、存在、意義等具有普遍性的哲理思索。這樣的比較研究很好地將文學、文化、審美的視野加以拓展,豐富了課堂的深度與廣度。

3. 跨學科研究的方法

語文學科是一門綜合學科,它的研究對象本質上就是生活,而在今天的文化高速發(fā)展融合的背景下,學科的界限也更為模糊,所以我們在教學中還應當有意識地注意跨學科研究。比如哲學思潮會對文學產生重大影響,就像前文所說的《等待戈多》和《墻上的斑點》。而幾乎所有的作品都會與其所產生的時代、歷史背景息息相關。在《肖邦故園》的課后練習中我們看到了這樣的題目:“《肖邦故園》有許多地方對肖邦的音樂進行了文學化的再現(xiàn)和詮釋。請仔細品味,看看作者是如何把音樂轉換為文字的,并從肖邦的音樂作品中選擇一些曲目(如《a小調瑪祖卡舞曲》《g小調第一敘事曲》《降A大調波羅涅茲舞曲》等)進行欣賞,寫下你的感想,與肖邦促膝談心?!边@顯然是用跨學科研究的思路,從專題人文內涵理解入手,用語言文字將音樂形象、作品主題和審美感受表達出來,用音樂關照文學內容。

第9篇:關于歌頌老師的詩歌范文

飲水思源,感懷師恩(教師節(jié)演講稿) (張歡樂)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飲水思源,感懷師恩》。 一個人,無論地位有多高,成就有多大,他都不會忘記老師在自己成長的道路上所花費的心血,飲水思源,懷師感恩。 尊師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突褪窌?,有許多關于尊師重教的記載,列列青卷,更有數(shù)不清的尊師的傳說?!秴问洗呵铩分?,有這樣一句話“疾學在于尊師”,說的是要很快學到知識,重要的是尊重教師,在我們求學的道路上,老師永遠是奉獻的代名詞。老師把畢生的精力都傾注在教育事業(yè)上,教師把整顆心都掏給了學生們,他們默默的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給光輝的事業(yè)——教書育人。師德昭昭恰如耿介拔俗,明月獨舉,高霞孤映,白云誰侶,“干青云而直上,奪白雪以高潔”,更有師恩惠惠,潤物無聲,如此偉大的老師,難道不應該得到我們的尊敬嗎?孔子學徒三千,每一個都對老師倍加尊敬,為了感恩,他們四處奔波,傳播孔子的仁政。老子說:“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說的也是學生尊重老師的重要。 尊師是一個民族文明進步的標志。在改革開放迅速發(fā)展的今天,我們雙樓職中以面向未來,面向現(xiàn)代化的教育方針,在蘇中大地上樹起了一支艷麗的奇葩,我們作為雙職的學生,更應該讓尊師敬長成為我們每個人的自覺行動。 人世間最大的情感失衡,第一是在父母和子女之間,第二是在教師和學生之間,而當后者意識到這點時,大多已無法彌補。同學們,讓我們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配合教師的工作,以一顆赤誠的心去理解老師,把老師作為我們最敬重的人。在學校見到老師恭恭敬敬地道一句:老師好。這是對老師的尊重。同學們,講文明,懂禮貌,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尊師敬長、學做真人就應該從這些日常生活小事做起,只有做好了這些小事,長大后才能有出息,成大器。 同學們,就讓我們將心底的那份對老師、對學校的摯愛以最簡單的方式表達出來,讓我們以尊師愛校為動力,以理想、信心為針,以勤奮,拼搏為絲,去編織自己彩色的夢!

老師,大家都說您培養(yǎng)著祖國的棟梁;我卻要說,您就是祖國的棟梁。正是您,支撐起我們一代人的脊梁! 您像一支紅燭,為后輩獻出了所有的光和熱!您的品格和精神,可以用兩個字就是--燃燒!不停的燃燒! 有了您,花園才這般艷麗,大地才充滿春意!老師,快推開窗子看吧,這滿園春*,這滿園桃李,都在向您敬禮! 如果沒有您思想的滋潤,怎么會綻開那么多美好的靈魂之花?啊,老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有誰不在將您贊揚! 傳播知識,就是播種希望,播種幸福。老師,您就是這希望與幸福的播種人! 您為花的盛開,果的成熟忙碌著,默默地垂著葉的綠蔭!使小樹茁壯成長,又使樹枝上掛滿豐碩的果實,卻并不要求任何報酬。 您是大橋,為我們連接被割斷的山巒,讓我們走向收獲的峰巔;您是青藤,堅韌而修長,指引我們采擷到崖頂?shù)撵`芝和人參。 您用人類最崇高的感情--愛,播種春天,播種理想,播種力量…… 用語言播種,用彩筆耕耘,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這就是我們敬愛的老師崇高的勞動。 老師,如果把您比作蚌,那末學生便是蚌里的砂粒;您用愛去舐它,磨它,浸它,洗它……經年累月,砂粒便成了一顆顆珍珠,光彩熠熠。 假如我是詩人,我將以滿腔的熱情寫下詩篇,贊美大海的遼闊和深遠。并把它獻給您--我的胸懷博大,知識精深的老師。 教師是火種,點燃了學生的心靈之火;教師是石 級,承受著學生一步步踏實地向上攀登。 您像一支蠟燭,雖然細弱,但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照亮了別人,耗盡了自己。這無私的奉獻,令人永志不忘。 春蠶一生沒說過自詡的話,那吐出的銀絲就是丈量生命價值的尺子。敬愛的老師,您從未在別人面前炫耀過,但那盛開的桃李,就是對您最高的評價。 您的愛,太陽一般溫暖,春風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愛,比父愛更嚴峻,比母愛更細膩,比友愛更純潔。您--老師的愛,天下最偉大,最高潔。 螢火蟲的可貴,在于用那盞掛在后尾的燈,專照別人;您的可敬,則在于總是給別人提供方便。 是誰把雨露撒遍大地?是誰把幼苗辛勤哺育?是您,老師,您是一位偉大的園?。】催@遍地怒放的鮮花,哪一朵上沒有您的心血,哪一朵上沒有您的笑影!

教師禮贊 (一)【徐佳楠】

老師,您辛苦了,我們感謝您! 是誰--把無知的我們領進寬敞的教室, 教給我們豐富的知識? 是您!老師! 您用辛勤的汗水, 哺育了春日剛破土的嫩苗。 是誰-- 把調皮的我們 教育成能體貼幫助別人的人? 是您!老師! 您的關懷就好似和煦的春風 溫暖了我們的心靈。 是誰- - 把幼小的我們 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是您!老師! 您的保護讓我們健康成長。 在金秋時節(jié)結下碩果。 您辛苦了!老師! 在酷暑嚴寒中辛勤工作的人們。 您辛苦了!老師! 把青春無么奉獻的人們。 我們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 --辛苦了,老師!

教師節(jié)詩歌—教師禮贊(二)

【張亞舉】

多少年季節(jié)輪回,多少個春夏秋冬, 你是紅燭燃燒著亮麗的生命, 奉獻幾多血和汗,不求青史留英名, 你用真情傳播著智慧的火種。 就象那春蠶獻出一生的 忠誠, 就象那冬梅吟唱著早春的歌聲。 多少個不眼之夜,多少次燈光長明, 你在漫漫的長夜里有伏案的身影, 青絲之間添華發(fā),三尺講臺蕩笑聲, 你用友愛縮短著心與心 的路程。 你是那陽光融化冷漠的冰雪, 你是那向導引人走出科學的迷宮。 ??!光榮的教師,辛勤的園丁! 桃李芬芳是你的歡樂,默 默奉獻無私的心靈。 ??!光榮的教師,辛勤的園?。?桃李芬芳是你的歡樂,默默奉獻無私的心靈。

教師禮贊 (三) 【李海真】

教師——人人都仰慕的稱呼, 教師——光榮而神圣的職業(yè)。 您的汗水與辛勞換來了桃李滿園的芬芳, 您的知識和智慧點燃了莘莘學子的青春, 您的無私和奉獻撐起了祖國人民的未來。 在智慧的旅途中, 您真切地感受到教書育人的無比欣慰, 漫漫長夜有您伏案的身影, 青絲添華發(fā),講臺蕩笑聲, 面對清平,您無怨無悔。 老師,您是陽光融化冷漠的冰雪, 老師,您是向導引人走出科學的迷宮, 老師,世界將為您雕塑,未來將為您永恒, 老師——辛勤的園丁,我們永遠為您祝福。

教師禮贊 (四)

【郭東東】 就象那春蠶獻出一生的忠誠, 就象那冬梅吟唱著早春的歌聲。 多少個不眼之夜,多少次燈光長明, 你在漫漫的長夜里有伏案的身影, 青絲之間添華發(fā),三尺講臺蕩笑聲, 你用友愛縮短著心與心的路程。 你是那陽光融化冷漠的冰雪, 你是那向導引人走出科學的迷宮。 啊!光榮的教師,辛勤的園丁! 桃李芬芳是你的歡樂,默默奉獻無私的心靈。 啊!光榮的教師,辛勤的園?。?桃李芬芳是你的歡樂,默默奉獻無私的心靈。

教師禮贊 (五) 【張夢云】 .有人說您是春蠶 春蠶到死絲方盡 有人說您是蠟燭 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有人說您是園丁 一年四季辛勤耕耘

有人說您是太陽 溫暖所有孩子的心 有人說您是海洋 日夜澎拜知識之音 有人說您是粉筆 磨短自己補長別人 有人說您是路標 巧把學生前程指引 有人說您是橋梁

直接通往勝利之門 有人說您是城堡 知識多的像聚寶盆 有人說您是慈母 博大的愛心貴似金 有人說您是嚴父 教會做人更要求真 有人說您是朋友 有人說您是慈母 有人說您是路標 有人說您是橋梁 有人說您是啟蒙者

有人說您是播種人 形容您的詞語數(shù)不盡 歌頌您的美德用美文 您有著特殊的使命 您塑造著人民的靈魂 您的事業(yè)在天底下最壯麗 您的稱號在人世間最可親 人們敬慕您是因為 您努力奮斗拼搏的精神

人們贊美您是因為 您無私奉獻為社會造就人 您忘我工作用滿腔的熱忱 您執(zhí)著追求用壯麗的青春 您放飛希望用閃光的語言 您實現(xiàn)理想用智慧的化身 您用一雙靈巧之手 描繪出祖國明天的藍圖 您用兩鬢的霜花 把藍圖映襯得更美更真 您用巨大的力量

相關熱門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