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漫畫老師五年級上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guān)鍵詞】體態(tài)語;沉寂;難言;真實;寫作
體態(tài)語言,也稱非語言交際,它涉及到人的面部表情以及人們在交流中用來表示他們的感情的手勢,它是除語言符號系統(tǒng)外,人們用以進行交流的一種重要的媒介。美國人類學者博厄斯等人指出,人的體態(tài)運動實際是一些能夠加以揭示的密碼,諸如表情、眼神、手勢、位置、距離等都能惟妙惟肖地“傳情達意”,不管有意的還是無意的,它都能傳遞一定的信息。這對小學高段習作教學有極大的啟發(fā)作用:體態(tài)語可成為吸引學生注意力,提供示范,積累素材,調(diào)節(jié)課堂節(jié)奏的一把鑰匙。
新課標要求,作文要寫得“具體生動”。反觀我們的習作指導課,似乎習慣于給學生范文,分析范文,甚至讓學生背范文;或者重技巧訓練,然而因教師指導語言的蒼白,我們的習作指導課常遭遇這樣的尷尬:課堂陷入沉寂,關(guān)鍵處難言,素材虛假。再追問,現(xiàn)在的作文指導課缺什么?缺乏具有針對性和序列性的指導,缺乏能熔鑄指導、觀察、寫作為一爐的寫作實踐。為此,我將從體態(tài)語言所得到的啟發(fā)遷移到習作指導中,注意在太“窘”時植入形體態(tài)語,并收到了不錯的效果。本文以五年級的作文教學為例。
一、在沉寂時植入體態(tài)語,激發(fā)寫作興趣
小學生即使是高年級的學生,他們的自我控制力還不強,處在易變情境中,40分鐘的課,走神分心屢見不鮮,教師如果只通過講授進行習作指導,學生易疲勞,課堂容易沉寂、“卡課”。此時,教師如能敏銳察覺學生情緒及肢體的變化,及時運用體態(tài)語,通過有意的體態(tài)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產(chǎn)生新關(guān)注點;通過恰當?shù)捏w態(tài)示范讓學生的寫有形可依,豐富課堂節(jié)奏,活躍習作細胞。
例如,我在指導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父母之愛”該主題的習作時,我例舉大量的親人間相互關(guān)愛的實例,想以此啟發(fā)孩子“這就是父母之愛”,但學生卻不買賬,只是應(yīng)付回答老師的“說說生活中你的父母親對你做了哪些事”“能把事件說詳細嗎”,課堂陷入沉寂。此時,我及時調(diào)整策略,請來“體態(tài)語”,植入課堂。首先,我通過突然靜止的形體動作吸引學生注意力,并自編自導一串有關(guān)母親給我送來“熱湯”的手部動作(分解為:推、探、問、走、放、吹、舀)與神態(tài)示范(搖頭、微笑),然后將這些動作詞語神態(tài)詞分別寫在黑板上,最后指導學生用上這些詞語聯(lián)成一段話;其次,以此為起點,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自編自導自演,寫細關(guān)鍵情節(jié),瞬間,學生的興趣被激活。一堂本已沉寂的課堂,因中斷策略(注意策略)與關(guān)鍵情節(jié)的體態(tài)示范,課堂節(jié)奏變得明快了起來,“具體生動”的習作要求也就分層實現(xiàn)了,“易于動筆”的目標訓練就達到了。
二、在難言時植入體態(tài)語,積累表達素材
1.突破“用詞”難言。
古人創(chuàng)作對用字的要求高,“推敲”美談,不甚枚舉。新課標更是明確提出了語用要求。好作文,固然可以樸素,但小學作文,還要承擔詞匯的積累運用責任。從學生實際看,積累和準確用詞時常是兩碼事;作文關(guān)鍵處,常要用到各類高頻詞,此時學生卻陷入“難言”之苦,依照管建剛老師的總結(jié),有許多詞匯“表達病”。教學中,教師除了用名家范例來進行準確用詞的指導外,可嘗試以下方法:(1)整理高頻詞,以周為單位計劃一學期將升級的高頻詞系列,做到心中有數(shù);(2)閱讀或習作課,將該類字詞的用法情況用查字典、體態(tài)語等方法來理解或展示理解;(3)圍繞高頻詞進行故事想象或造句,賦予高頻詞語境意義;(4)指導學生建“習作高頻詞庫”。
習作中,“看”是高頻詞,但無論哪種“看”都用“看”就索然無味。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有意將這類詞匯進行形象示范,或捕捉學生的頭部行為,及時引導觀察與訓練。例如,將學生無意間往窗外看這動作就可變?yōu)槊?、瞟、瞥等字詞的積累運用,將睜大眼睛看可具體為瞪,等等;教師在體態(tài)語示范時有意將瞪動作放慢,相機讓學生依據(jù)這個情景來寫一個小片段,用好這個字詞,達到“看”系列高頻字詞在語境中理解、積累與運用的目標。一學期下來,教師可以預設(shè)一定數(shù)量的高頻字詞的訓練,在教學中,教師有意進行體態(tài)示范與引導速寫運用訓練,這能顯著提高語用的實效,久而久之,學生的用詞水平就會逐漸提高,難言之苦自會漸漸消失。
2.突破“用材”難言。
當教師苦口婆心地要求寫作中要有細致觀察生活的影子,學生卻因缺少對典型生活的積累,無法建構(gòu)鮮活的生活具象,一堂習作課大多數(shù)時間都在那絞盡腦汁的想素材,一提筆就是老掉牙的“公交車讓座”“捐款”“馬路撿錢”等故事,再觀學生習作體態(tài)――痛苦無奈,樂于表達的習作目標也就無從實現(xiàn)。此時教師若能與學生一起用近似表演的方式再現(xiàn)某個典型場景的細節(jié),讓孩子明白平凡的生活里這值得觀察,需要詳寫,具體,并逐步引導孩子們?nèi)ザ嘟嵌扔^察,將重要事件以慢動作化,去調(diào)動所積累的詞匯,那“內(nèi)容具體”的課標要求自然就得到了落實。
三、在虛假時植入體態(tài)語,引導真實作文
課標對五年級習作提出“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的要求。這些要求,就可通過妙用體態(tài)語得以實現(xiàn)。在習作指導課上,由于體態(tài)語是對生活精彩片斷的剪輯、再現(xiàn)、突出,此時,不僅被師生體態(tài)化的細節(jié)(片斷)可以直接成為學生習作的觀察與突出對象,連師生之間的教學互動,期間的心靈體驗本身就是最精彩的資源,這種融合了寫作實踐與指導的體態(tài)課堂可謂一“體”多得。
關(guān)鍵詞:獨特體驗;靜下心來;抓關(guān)鍵詞;生活體驗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2)02-0079-01
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維目標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更多的是關(guān)注知識的傳授,情感的熏陶,價值觀的形成,關(guān)注的是結(jié)果,忽視了過程,對方法的指導方面稍有忽略。而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形成可持續(xù)的語文學習能力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關(guān)鍵。
筆者擷取執(zhí)教的五年級上冊《裝滿昆蟲的衣袋》中課堂教學的幾個片斷,談?wù)務(wù)n堂教學中如何教給學生掌握朗讀的方法,通過有效朗讀指導感受文本的內(nèi)涵,深刻解讀文本。
[片斷一] 獨特體驗
課堂伊始,老師板書課題《裝滿昆蟲的衣袋》。
師:上節(jié)課讀了課文,對課文已經(jīng)有了大致的了解,誰愿意讀一讀課題?
生讀:裝滿昆蟲的衣袋。
師: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想想看,在讀課題時應(yīng)該突出強調(diào)哪兩個字?
生1:讀時強調(diào) "裝滿",突出衣袋里昆蟲多;
生2:“昆蟲”要重讀,體現(xiàn)法布爾喜愛昆蟲;
生3:“衣袋”要重讀,說明法布爾喜愛昆蟲,把昆蟲都裝到衣袋里了。
師:對課題的理解不同,強調(diào)點就會不同,讀出的味道也就不同,你是怎樣理解的,你就怎樣去讀。學生根據(jù)不同理解再讀課題。
不同的學生,朗讀感受不同,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引領(lǐng)者,要尊重學生對文本的獨特解讀與感受,自由發(fā)揮。通過對課題不同的解讀,學生初步感知法布爾的人物形象。
[片斷二] 靜心讀書
師:課文講述了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從小就對昆蟲非常入迷的故事,哪些地方表現(xiàn)了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請同學們靜下心來讀課文2-10節(jié),一邊讀一邊畫下文中寫法布爾對昆蟲著迷的句子或詞語,最好能簡要寫一寫自己的感受,如果能讀出疑問就更好了。讀書之前,字典放桌面,不會讀的字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讀書之時,一手持書,一手執(zhí)筆。隨時記錄自己的思維,留下自己的疑惑。
靜下心來,把心放進文本中充分的和文本進行對話,一字字,一句句用心讀進去。默讀著,思考著,留給學生靜下心來思考的空間、時間。這種閱讀方式,對于高年級學生尤為重要,老師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這種靜心閱讀、寫下感受的讀書方法,靜下心來讀書,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文本中法布爾的故事深深吸引著學生,影響著學生,學生逐漸走進法布爾的內(nèi)心世界。
[片斷三] 抓關(guān)鍵詞
文本“他把這個小寶貝放進蝸牛殼里,包上樹葉,裝進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賞”。
師:你是如何理解“欣賞”的?在這里能不能換成“看”哪?用心品味下。
生1:不能換,“欣賞”是仔細地看,高興地看。
生2:說明法布爾特別喜歡昆蟲。
生3:“欣賞”時美美地看。說明這只小甲蟲在法布爾的眼中已經(jīng)成了一件精美的藝術(shù)品了。
師:是??!這只小甲蟲在法布爾心中已經(jīng)不再是一只小蟲子了,而是一件精美的藝術(shù)品了,你們能想象出法布爾包這只小蟲子的樣子嗎?一邊讀一邊想象,相信你們一定能讀出其中的精彩來。
教師在朗讀教學中要竭力避免孤立地講技巧或是一味地要求學生讀出感覺來,讀出感受來,抓住文本的精彩點,引導學生理解并朗讀,引導學生學會美美地,投入的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悟,體會文本的情感,以“欣賞”一詞為抓手,把它作為學生朗讀的體驗點和感情點。讓學生仔細的品味,與法布爾同樂,由讀中感受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
[片斷四] 生活體驗
文本:“法布爾難過極了:眼淚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把心愛的小寶貝放進了垃圾堆。可是父母的責罵絲毫……”
師:你有過被父母責罵過的事情嗎?
生:我喜歡讀漫畫書,但媽媽擔心影響我的學習,把我的漫畫書都撕了,責令我以后不許看,我特別難過,幾天不想吃飯,后來大病了一場。
……
師:想想法布爾呢……,再讀課文7-9節(jié)。
我們常會從生活中獲得啟示,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畫,都能引起我們的思考,從下面的建議中選擇一個角度進行作文。
1.在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曾經(jīng)給你以啟發(fā)?從中選擇一件,想一想獲得了什么啟示,把它寫下來。
2.從平時收集的名言警句中,選擇對你啟發(fā)最大的一句,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通過事例寫一寫對自己的啟發(fā)或幫助。
3.寫一幅漫畫故事對你的啟示。
一、抓整體,尋找啟示
在學習完本單元的4篇課文后,我布置了如下作業(yè):
1.搜集你喜歡的關(guān)于做人、做事的名言警句。
2.整理材料,思考后填充下列表格。(準備時間一周)
(注:后面三行填寫優(yōu)選的本次習作的素材。)
二、抓聯(lián)系,提煉啟示
課前,我檢查了學生所填的表格,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事件與啟示聯(lián)系不緊,是兩張皮;有的學生只看到事物的表面,啟示也很膚淺。這是小學生認識能力還不成熟造成的。為此我做了如下指導:
師:同學們,通過一周的準備,你們收集了哪些材料,獲得了哪些啟示,誰能談?wù)劊?/p>
生:上星期二,下午寫字課,老師叫我把生字抄到黑板上,我想這也太簡單了。于是,我走到黑板邊,拿起粉筆,很快把生字抄完。下來后,我的同座湊了過來,告訴我柜子的“柜”字寫錯了。我翻開課本看了看,果真把“柜”字右邊的“巨”字寫成了“臣”字。想趁老師不注意,把字修改好,卻被老師攔住了,要我把抄錯的字講給同學聽。我的啟示是知錯能改。
師:從你的材料中,我感覺啟示“驕傲自滿要不得”似乎更恰當。
生:我有兩個表哥:一個大學畢業(yè)后,在家里玩,除了打游戲就是睡覺,沒有賺一點錢;一個高中畢業(yè)后就去打工,現(xiàn)在賺了不少錢,日子過得很好。我的啟示是:讀書沒用,還是打工好。
師:這不是讀書多少的問題,而是肯不肯努力的問題。
生:要過上好日子就要努力。這樣可以嗎?
生:我搜集了一些名言警句,覺得給我啟發(fā)最大的是:幸福要靠自己雙手來創(chuàng)造。
三、抓構(gòu)思,寫順啟示
作文的構(gòu)思,也就是作者的寫作思路,最基本的元素就是:為什么寫(主題);分幾部分來寫,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再寫什么;哪兒詳細寫,哪兒簡略寫。
師:課文《落花生》寫了幾件事,先寫了什么,接著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啟示是什么;重點又寫了什么;哪些是略寫。為什么這樣安排呢?我們通過列提綱的方法就可以明白。
主題: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師:為什么作者這樣安排詳略?
生:因為父親說的話最直接揭示主題,所以要詳細寫。
師:同學們可以參照《落花生》的思路來寫。
生:我寫春天養(yǎng)蠶的事。好朋友送我?guī)讞l蠶,我辛辛苦苦地為它安置了一個新家,到處采桑葉,細心地喂蠶,清理蠶沙,搭架子讓它做繭子。我很想看到蛾子產(chǎn)卵出來,就早早把繭子剪開,沒想到不久里面的蠶蛹就死了。我的啟示是心急會壞事。
師:萬事萬物都有規(guī)律,不按規(guī)律辦事會壞事的。你準備分幾步來寫,按怎樣的順序?qū)?,哪些是詳寫,哪些是略寫?/p>
生:我想分為五步來寫,蠶安家,喂桑葉,清理蠶沙,搭架子,剪蠶繭。就按我做事情的順序來寫。把體現(xiàn)中心的“剪蠶繭”重點寫,其他的略寫。
《剪蠶繭》提綱:
主題:要遵循事物的規(guī)律
四、抓重點,寫好啟示
師:《釣魚的啟示》一文,作者是怎樣來寫出啟示的?請讀下面的片段。
父親劃著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這時是晚上十點,距離開放捕撈鱸魚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父親盯著鱸魚看了好一會兒,然后把目光轉(zhuǎn)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為什么?”我急切地問道。
“你還會釣到別的魚的?!备赣H平靜地說。
“可是不會釣到這么大的魚了?!蔽掖舐暊庌q著,哭出了聲。
我抬頭看了一下四周,到處都是靜悄悄的,皎潔的月光下看不見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親。
盡管沒有人看到我們,更無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時候釣到這條鱸魚的,但是,從父親那不容爭辯的聲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親的話是沒有商量余地的。我慢慢地把魚鉤從大鱸魚的嘴唇上取下來,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大鱸魚有力地擺動著身子,一轉(zhuǎn)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一)抓細節(jié),寫活啟示
師:這是《釣魚的啟示》片段,寫了在父親的要求下,我把魚放了。父親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要求很嚴格。從父親的神態(tài)“平靜地說”可以看出,他的話是不容爭辯的,是個對子女要求嚴格的父親。
生:“父親劃著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盯著鱸魚看了好一會”,這動作描寫中,說明父親也喜歡這些魚,但他更注重孩子的教育。
師:對,這是一位有遠見的父親。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寫出父親的這些特點的?
生:寫了他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
師:對,作者就是抓住了父親神態(tài)、動作等方面的細節(jié)來寫,讓父親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抓心路,寫深啟示
師:這段話中,作者還寫到了另一個人物就是“我”,那么作者寫了“我”的哪些方面呢?
生:寫了“我”的語言、動作、心理變化等。重點寫了“我”的心理變化。
師:“我”的心理是怎樣變化的?
生:“急切”“委屈”“乞求”“依依不舍”。
師:要寫好“啟示”最好也要能寫出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等方面的細節(jié)。特別是人物的心理變化。
師:下面開始習作。
附:學生作文
寫字的啟示
星期三下午的寫字課上發(fā)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真讓我太難堪了。
下午第一節(jié)是寫字課,同學們都在教室里認真寫字。我也聚精會神地練習著。不一會兒,老師來了,他走到我身邊輕聲說:“你去把生字抄寫在黑板上?!蔽夷闷鹫Z文書走向講臺,看著上面的生字用粉筆寫了起來:“竊”“鍋”……最后一個“柜”字寫完了,我拍拍手上的粉塵,大步流星地走回座位,心想多么小兒科的一件事啊。
當我正沉醉在我的書法技藝里時,突然,同桌用手捅了我一下,悄悄說:“張菱,你寫錯字了。”“笑話,我怎么可能寫錯字呢?不要開這種愚不可及的玩笑。”我頭也不抬冷笑道?!安幌嘈拍阌脮緦φ找幌拢 蓖兰绷?。我猛地一抬頭,拿起書本一一對照起黑板上的生字。頓時我的腦袋“轟”的一聲,臉“騰”的一下全紅了,由于一時的疏忽,我把“柜”字后面的“巨”寫成了“臣”字。
唉!太粗心了,照著書本寫都會寫錯,真是笨??!我怎么犯下了一個這么低級的錯誤?這可怎么辦、怎么辦???此刻我心急如焚,不停地抱怨自己,心不在焉地在寫字本子上胡亂劃著。這時我的耳畔又響起平時媽媽講過的話:“知錯能改就是好孩子”。于是,我站了起來,走上講臺,想把寫錯的字改過來,老師看見了,示意我別著急,讓我先回到座位上。這時,我環(huán)視了一下四周,仿佛同學們都用一種嘲笑的目光看著我,我恨不能找個地縫鉆下去。我回到座位,頭也不敢抬起來,只伏在桌子上。
關(guān)鍵詞:學法指導;突破瓶頸;培養(yǎng);閱讀習慣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5)01-0073-02
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為學好其他課程,使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打下基礎(chǔ)。語文閱讀能力是學生獲得語文素養(yǎng)的基礎(chǔ)。閱讀教學是語文課程的基礎(chǔ)內(nèi)容。但是,長期以來,學生的閱讀訓練,教師除了在課堂上根據(jù)課文要求進行講讀和教學外,對學生的課外閱讀缺少方法指導。因此,學生對閱讀學習一片茫然,課外閱讀更是不得要領(lǐng)。課外閱讀不得法,沒興趣,不主動,無閱讀習慣等方面是限制學生閱讀學習的瓶頸。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不同學段的閱讀教學明確了要求。開放性的閱讀教學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課內(nèi)外閱讀的興趣;得法的閱讀指導又能使學生提高閱讀有效性,不斷積累和豐富語文知識,提高綜合素養(yǎng)。那么,如何指導學生掌握課外閱讀方法,突破閱讀瓶頸,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呢?
1.把握閱讀標準,做到有的放矢
這里所講的"閱讀標準"是指《語文課程標準》對義務(wù)教育四個學段的閱讀內(nèi)容所明確的教學要求。"有的放矢"是指根據(jù)閱讀教學要求,有針對性的引導學生去閱讀感興趣的課內(nèi)外讀物。教師只有做到把握標準,有的放矢,才能使學生課外閱讀取得實效。
第一學段的閱讀要求是"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關(guān)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7-8歲是漸漸開始自主閱讀的階段,這時適合讀細節(jié)更為豐富的故事??破铡⒃姼枰查_始進入孩子的視線,除了繼續(xù)聽故事,還應(yīng)該給他們一些文字淺顯、篇幅不大、有圖畫、漫畫、簡筆畫之類配合的兒童讀物。如教學《我不是最弱小的》、《卡羅爾和她的小貓》(人教版二年級下冊)后,我激勵他們自主閱讀《白鸛鳥》(一個充滿希望的故事)、《在人體中游覽》(人體中的歷險記)等作品。
第二學段的閱讀要求是"養(yǎng)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圖書資料,樂于與同學交流。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9-10歲是自主閱讀日漸深入的階段,對文學性的描述開始感興趣,在閱讀同時也開始漸漸有自主思考的能力,這時應(yīng)該多讓孩子自己選書,同時也向他推薦一些內(nèi)容豐富、含義深刻的書籍,讓學生自主閱讀。教師要有意識地與他們交流讀書的感受,傾聽他們對一個故事的看法,激發(fā)學生的口語表達興趣。如教學《孔子拜師》、《開天地》(人教版、三年級上冊)這一組課文后,我向?qū)W生推薦《蘋果與黎明》(幾個和孩子有關(guān)的小哲理故事)、《尼姆的老鼠》(勇敢地面對明天,這就是樂觀)等,讓學生讀給別人聽,并相互交流對作品故事的看法。
第三學段的閱讀要求是"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于300字。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jù)需要搜集信息。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這一階段11-12歲是閱讀理解能力漸漸接近成人,但仍然喜歡幻想和游戲的年齡,這時他們最青睞的是幻想小說和情節(jié)曲折的異域故事,并且已經(jīng)可以津津有味咀嚼大部分作品。除了給孩子更自由的閱讀選擇,還應(yīng)加強他們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中,我選一些有趣的方式,如交筆友、寫日記、讓孩子做推薦卡給其他孩子薦書,這會讓他們更有提起筆來的欲望。如教學《楊氏之子》、《晏子使楚》(人教版、五年級下冊)這一組課文后,我推薦《花貓》(一只尋找自我的貓)、《愛上蝴蝶的熊》(以孩子的目光看成人式的談情說愛)等,讓學生自主閱讀。推薦《苦兒流浪記》(這是另外一種人生,它有苦有酸,但不該被忘記)、《米歐,我的米歐》(一個孤獨的男孩如何戰(zhàn)勝了自己內(nèi)心陰影的童話)等,讓老師或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
第四學段閱讀教學的要求是"養(yǎng)成默讀習慣,有一定速度,每分鐘不少于500字。能理清文章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內(nèi)容。對課文的內(nèi)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用合作的方式探討、分析、解決疑難問題。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12歲以后的孩子已經(jīng)可以廣泛閱讀各類書籍,閱讀的深度和廣度已經(jīng)突破兒童文學的范疇,這時能體驗人生各種豐富情感的作品是他們的最愛,同時他們也開始了對人生和自我的深度思索。除了閱讀和寫作,此時應(yīng)該更多讓學生把他的閱讀理解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發(fā)揮到其他領(lǐng)域,如可以參與校園辯論會,朗誦比賽等等。
學生課外閱讀應(yīng)做到"在閱讀中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lǐng)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在通讀的基礎(chǔ)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nèi)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對文章的內(nèi)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閱讀評價要"具體考查學生在詞句理解、文意把握、要點概括、內(nèi)容探究、作品感受、與他人交流等方面的表現(xiàn)","重視對學生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的評價"等,這些要求,都是指導學生閱讀的要領(lǐng)。
2.注重方法指導,提高閱讀效益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學生課外閱讀學習也是如此。注重閱讀方法的分類指導,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科學的閱讀方法,是提高課外閱讀有效性,真正獲得有益信息,擴大和豐富語文知識,增強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閱讀敘事性作品要做到了解事件梗概,能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jié),說出自己的喜愛、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如教學《可貴的沉默》、《媽媽的帳單》(人教版、三年級下冊)這一組內(nèi)容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說:"你了解到父母疼愛自己的哪些事,再想想應(yīng)該怎樣回報父母的愛。"這樣讓學生將閱讀獲得的信息與實際生活中聯(lián)系起來,以培養(yǎng)對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
記敘文閱讀首先要指導學生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感受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發(fā)掘文章飽含的內(nèi)在美,領(lǐng)會作者所表達的情和意,把作者所寄寓的情思化為自己的真實情感;抓住文中的抒情句段和抒情線索及主要人物語言進行理解體驗。然后指導學生在閱讀中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了解這些表達方式對于把握文章內(nèi)容,領(lǐng)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十分重要。
例如:《我的老師》一文,作者在記敘了老師主持公道,排除了"我們"的小糾紛后,寫"老師是多么慈愛,多么公平,多么偉大的人啊",寫出了孩子情真意切的感受;作者在記敘夢中尋找老師時,寫"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師啊","什么時候我能再見一見我的蔡老師呢"。這些發(fā)自肺腑的話語,充滿著思念、惋惜、依戀之情。抓住這些直接或間接抒情的句子,就把握住了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依據(jù),從而更加深刻地受到感染,受到美的熏陶。
閱讀詩歌要做到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作品的情感。受到優(yōu)美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如《牧童》(唐?呂巖)、《舟過安仁》(宋?楊萬里)、《清平樂?村居》(宋?辛棄疾)這一組詩詞,讓學生通過閱讀,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體會詞句中表達的感情,并學習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說明文閱讀要指導學生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征、說明的順序、說明的方法。體會文中傳出的科學精神,從作品中學到作者的科學思想方法。只有把握住文章所要說明的事物特征,才能清楚地認識作者介紹的事物。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現(xiàn)在構(gòu)造、形態(tài)、性質(zhì)、變化、功用等方面。而事物的特征和本質(zhì)是通過合理的順序表現(xiàn)出來的,說明文又都是從說明對象本身的特點出發(fā)來安排說明順序的,所以指導學生閱讀說明文要使學生懂得安排說明順序的一般規(guī)律――空間(如《巍巍中山陵》)、時間(如《從甲骨文到縮微圖書館》)、邏輯事理(如《中國石拱橋》)。指導學生分析說明文中運用的說明方法,讓學生明白,采用什么樣的說明方法是由說明的目的和說明的內(nèi)容決定的。說明文語言要求準確,準確就是符合客觀實際,體會說明文中詞句的作用,就要圍繞這個要求來表述。
議論文閱讀要能夠分辨出觀點和材料的聯(lián)系,能夠從觀點與材料的關(guān)系中發(fā)現(xiàn)探究的問題,從而認識到觀點與材料之間是被證明和證明的關(guān)系,分析文章觀點是否正確,材料是否翔實充分,說理是否透徹。指導學生閱讀時,可分五步,即通讀全文掌握議論類型;理清思路把握中心論點;剖析結(jié)構(gòu)分出文章層次;分析論據(jù)如何論證論點;賞析論證方法加以借鑒。按照這五步進行閱讀就可以迅速、全面掌握所讀議論文。
3.重視主體地位,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閱讀教學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勵自主閱讀,自由表達,充分激發(fā)他們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關(guān)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閱讀內(nèi)容的確定,閱讀方法的選擇,對學生閱讀評價的設(shè)計,都應(yīng)有助于這種學習方法的形成。
教學時,我有意識的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一般按3-5人一組,結(jié)合其年齡段的特征把適宜的作品推薦給學生,讓學生在小組的相互激勵和監(jiān)督中開展課外閱讀。根據(jù)各學段閱讀教學要求分別提出,閱讀后復述作品內(nèi)容,故事情節(jié),最喜歡的人物,最可愛的動物,印象最深的情節(jié),交流感受,扮演故事情節(jié)中的人物,動物進行對話表演,小組閱讀知識競賽活動等。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讓學生自我養(yǎng)成課外閱讀的愛好和閱讀習慣。如對五年級第二單元《冬陽?童年?駱駝隊》、《祖父的園子》、《童年的發(fā)現(xiàn)》教學后,我推薦《米歐,我的米歐》(一個孤獨的男孩如何戰(zhàn)勝了自己內(nèi)心陰影的童話)、《鬼怪森林》(一個迷失的女孩,一座詭異的森林)、《時代廣場的蟋蟀》(一只鄉(xiāng)下蟋蟀在城里的奇遇)等作品,讓學生自由結(jié)合小組閱讀并交流讀后感。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與文本對話的過程。學生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指導學生閱讀,不應(yīng)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在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的基礎(chǔ)上加以指導,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文本材料。鼓勵學生讀各式各樣的健康的文章,并定期總結(jié)交流,使學生在閱讀交流中不斷提高閱讀興趣和能力,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掌握規(guī)律,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豐富語言材料,增加文化底蘊。
4.家長參與,激發(fā)自主性,養(yǎng)成良好習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學生課外閱讀離不開家長的監(jiān)督和輔導,家長對子女課外閱讀的輔導、鼓勵、督促,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檢查的方法可以是讓學生在家里和父母共同閱讀、交流后,由家長寫出閱讀情況等意見反饋給小組、給老師。這一過程的實施需要老師首先得與家長作好溝通,形成共識。把培養(yǎng)、輔導、督促子女自主閱讀課外讀物作為家長對子女教育中不容忽視的責任;也是家庭教育對子女培養(yǎng)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務(wù),因為"閱讀"是人學習成長和發(fā)展的基礎(chǔ)。家長參與輔導子女課外閱讀是需要有耐性心的,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其效果不是一蹴而就的。
閱讀的效果在哪里,是在孩子長大之后才會知道的,因為閱讀不同任何一門特殊的技能,比如你學彈琴,你可以有四、六級的證書,你學奧數(shù),可以拿到比賽的名次,但世界上沒有閱讀的四、六級證書,也沒有閱讀的奧林匹克比賽。
閱讀只是一種學習的基礎(chǔ),它不會讓一個人成為閱讀家或語言學家或者作家,成為這樣的人,仍然要經(jīng)過漫長的學習和苦練。但是,如果離開閱讀這個學習的基礎(chǔ),即使你成為了優(yōu)秀的音樂家,你也會缺少一個音樂家應(yīng)該有的文化素養(yǎng),即使你成為了有名的數(shù)學家,你也未必能懂得數(shù)學為什么能給人類社會創(chuàng)造幸福。而一個經(jīng)常閱讀的孩子,即使他只是做了一個普通人,他也會在自己普通的生活中發(fā)現(xiàn)許多美好而珍貴的東西,即使他沒有成為百萬富翁,他也會在精神上感覺到自己的富足。而且,因為有了這個閱讀的基礎(chǔ),當他去學某一種技巧,他就能更迅速地掌握他需要學習的知識;當他去做某一種職業(yè),他開闊的知識面和深刻的理解力也會讓他比同伴做得更優(yōu)秀。
因此,閱讀對于人,就像水,對于一棵樹,你每天都去澆水,并不覺得那棵樹長了多高,也許你施點肥,可以看到的效果更好。但是,水是樹存在的基礎(chǔ),離開了水,只有肥料,那棵樹即使在短時間里長得很高了,也不會有很深的根基,風一吹就倒了。如果你真的希望孩子茁壯成長,那就不要放棄對子女良好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因為這個習慣不僅可以讓他受益終身,也是他獲得全面發(fā)展的基礎(chǔ)。
語文學科不像自然科學那樣嚴密,它離不開由量變到質(zhì)變的過程。學生閱讀須從小抓起,注重平時閱讀積累,只有當閱讀達到了一定的量,才會產(chǎn)生閱讀知識內(nèi)化為語文能力,豐富語文素養(yǎng),進而轉(zhuǎn)化為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服務(wù)社會,這一質(zhì)的變化。因此,無論是從提高教學質(zhì)量出發(fā),還是為學生能獨立閱讀、自主學習以至終身學習著想,我們都要著力抓好學生課外閱讀指導和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教是為了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