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三國故事的歇后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外閱讀 指導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以下簡稱“新課標”)就閱讀教學提出如下具體建議:“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關注學生通過多種媒介的閱讀,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優(yōu)秀的閱讀材料。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指導,開展各種課外閱讀活動,創(chuàng)造展示與交流的機會,營造人人愛讀書的良好氛圍。”這為我們一線語文教師指明了閱讀教學的方向。
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曾指出,語文學得好的人,無一不得益于課外閱讀。筆者認為,課外閱讀不僅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奠定基礎,更對學生的終身持續(xù)發(fā)展起著深遠影響。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廣泛開展課外閱讀,使課外閱讀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對于四下年級學生來說,隨著學生身心的發(fā)展和知識的積累,閱讀的需求有所增加,鑒賞能力有所提高,閱讀興趣也有所拓展。他們不再滿足于閱讀淺顯的童話書、小人書,對于大人閱讀的大本書、經(jīng)典書也饒有興趣,這時教師的引導就很重要。為此,筆者結合新課程教學,就立足教材文本,引導課外閱讀進行了探索和實踐。下面以《三顧茅廬》為例,談談對四年級學生進行的課外閱讀指導。
一.立足教材文本,激發(fā)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激發(fā)并保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在學習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的《三顧茅廬》時,筆者適時給學生介紹《三國演義》這本經(jīng)典著作。其中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鮮明的人物形象,鮮活的個性深深吸引了孩子們。課后,他們總是三五成群地議論著諸葛亮、曹操、周瑜、張飛等英雄人物,聊著《草船借箭》《赤壁之戰(zhàn)》《三英戰(zhàn)呂布》等膾炙人口的故事。看到這樣的情景,筆者興奮不已,這可是引導孩子們閱讀《三國演義》的大好契機??紤]到全班孩子的閱讀水平,推薦閱讀青少年版的《三國演義》,僅鼓勵少數(shù)有一定閱讀基礎和能力的孩子閱讀原著。學生們興趣盎然,沒兩天功夫,居然人手一本《三國演義》,津津有味地閱讀起來。
二.結合教材選文,泛讀三國演義
凱勒說:“一本新書像一艘船,帶領著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笨梢?,引導學生選好課外讀品非常重要?!度龂萘x》之所以成為經(jīng)典,因為它是中國古代長篇章回小說的開山之作;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云;塑造了近200個鮮活的人物形象,諸葛亮、曹操、劉備、關羽、張飛等人物在我國已是家喻戶曉;描寫了諸多戰(zhàn)爭,構思宏偉,手法多樣,使我們清晰地看到了一場場刀光血影的戰(zhàn)爭場面。像這樣的長篇小說,囫圇吞棗地看,肯定不行,得慢慢看,細細嚼。所以,筆者結合課文《三顧茅廬》的教學,引導學生泛讀《三國演義》。
1.找原因。
《三顧茅廬》一文中說:“劉備兩次前往容重拜訪諸葛亮,誠心誠意地邀請他出山,輔助自己實現(xiàn)統(tǒng)一中國的大業(yè),但都沒有見著?!弊プ∵@一句話,筆者引導學生從《桃園三結義》開始看,初步感知漢末群雄割據(jù)的場面,大概了解董卓、呂布、袁術、曹操、劉備、張飛和關羽等人的故事,重點知道劉備當時所處的環(huán)境,從中尋找他三顧茅廬的真正原因。從課文引入,學生們個個興趣盎然,通過一系列三國故事的閱讀,使他們既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又持續(xù)保持對閱讀《三國演義》的濃厚興趣。
2.知后來。
“我得到諸葛先生,就像魚兒得到水一樣?。 边@是《三顧茅廬》中,劉備對關羽和張飛說的。為什么劉備會這樣說呢?于是引導學生繼續(xù)閱讀《三國演義》,從“初出茅廬第一功”到“舌戰(zhàn)群儒”,從“草船借箭”到“借東風”,從“一氣周瑜”到“三氣周瑜”,從“智取漢中”“七擒孟獲”到“三國統(tǒng)一歸晉”,把《三國演義》完整地讀下來了,使學生們循著弄清劉備說這句話的真正原因,把《三國演義》泛讀了一遍。
這樣,緊扣教材選文《三顧茅廬》,引導學生泛讀《三國演義》,既找到了劉備三請諸葛亮的原因,又了解了之后發(fā)生的諸多事情,為進一步品味人物,了解故事起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三.走進教材描寫,品味人物特點
《三顧茅廬》一文,主要描寫劉備的求賢若渴、尊重人才。對張飛雖只有一句話的描寫,但形象地反映了他的魯莽和沖動。當全班同學泛讀完《三國演義》后,筆者做了一項調(diào)查:“你們對書中的誰印象最深?”可以選擇兩個人物。結果如下:全班53人,有27人選張飛,有31人選關羽,有38人選諸葛亮。還有少數(shù)學生選呂布、周瑜、曹操的,而選劉備的卻寥寥無幾。筆者分析這與學生的年齡特點和閱讀能力相關,因為四年級學生,往往特別崇拜英雄人物,而諸葛亮是足智多謀,學生認為很聰明,所以對他也很佩服。
筆者結合習作訓練:通過人物外貌、動作、神態(tài)等寫出一個人的特點。以學生最感興趣的三個人物為例,從一個故事,一段細節(jié)描寫中去感知人物特點。如在引導學生認識張飛時,筆者先介紹劉備第一次與張飛相識時的描寫:一個黑臉大漢,豹頭環(huán)眼,滿臉又黑又硬的絡腮胡子。學生一讀,對張飛的形象馬上就鮮明起來:黑,豹頭環(huán)眼,絡腮胡子,一看就是直爽、魯莽、勇敢、仗義的化身。接著,再引導學生細讀《三國演義》中有關張飛的故事,讓學生們從他的動作、神態(tài)和語言中再次感受張飛的勇武過人,脾氣暴躁,粗中有細,重情義。
就這樣,通過精讀書中的人物描寫,不需要老師多說,學生自然就讀懂了人物的特點,如關羽重承諾,守信用,對劉備無限忠誠。他與劉備同甘共苦許多年,恪守信義,始終不渝,即使白馬被擒,身在曹營,也仍不忘舊恩。他勇武異常,“溫酒斬華雄、三英戰(zhàn)呂布、斬車胄斬顏良、誅文丑、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水淹七軍”等都突出表現(xiàn)了他的英勇無比,至于刮骨療毒,更是人盡皆知。又如諸葛亮,為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殫精竭慮,輔佐劉備興復漢室,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四.挖掘教材內(nèi)涵,拓展積累素材
新課標要求:“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薄度龂萘x》這部經(jīng)典之作,有很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含義深刻的成語和意味深長的歇后語都值得四年級的學生好好積累,以豐富他們的知識寶庫。
1.積累故事。
《三國演義》是由許多小故事組成的。這些故事可按照主人公分,按照故事情節(jié)分,按照故事結局分……如與關羽有關的故事有: 桃園三結義、斬顏良誅文丑、三英戰(zhàn)呂布、溫酒斬華雄、身在曹營心在漢、過五關斬六將、刮骨療等。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有:兗州之戰(zhàn)、官渡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合肥之戰(zhàn)、夷陵之戰(zhàn)。為促進學生有效積累這些故事,筆者利用課外閱讀課和每天的夕會課,讓學生們上臺聲情并茂地講上一段故事,既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又交流了閱讀感悟,加深了對故事的印象。這樣,分門別類的積累,對學生今后閱讀《三國演義》的原著也很有好處。
2.積累成語。
《三國演義》這本書文辭優(yōu)美,語言豐富。鑒于學生的基礎和興趣愛好,積累成語是再好不過了。如與諸葛亮有關的成語:三顧茅廬、初出茅廬、舌戰(zhàn)群雄、錦囊妙計、羽扇綸巾、鼎足三分、七擒七縱等;與關羽有關的成語:過五關斬六將、烏合之眾、緩兵之計、死心塌地、虛張聲勢、步步為營、身在曹營心在漢等;還有望梅止渴、賠了夫人又折兵、割須棄袍、赤膊上陣、大意失荊州等。
3.積累歇后語。
與成語一樣,歇后語更是備受學生歡迎。因為它短小、風趣、形象。它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語,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讓學生誦讀《三國演義》中的歇后語時,還能回憶故事的大概情節(jié),真是一舉兩得。如“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司馬懿之心——路人皆知;諸葛亮皺眉頭——計上心來等。
之后,筆者驚喜地發(fā)現(xiàn),學生不僅積累了這些成語和歇后語,在習作中還常?!耙?jīng)據(jù)典”,使文章增色不少。
有了以上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的探索和實踐,為后面立足教材文本,引導課外閱讀積累了經(jīng)驗。如學習《祁黃羊》和《公儀休拒收禮物》時,筆者推薦學生閱讀關于包公、狄仁杰、管仲等故事;學習《永遠的白衣戰(zhàn)士》時,我們一起學習了抗“非典”中的感人事跡;學習第五單元有關動物的文章時,我們一起閱讀沈石溪的《我與動物的親密接觸》……一學期下來,學生們的閱讀量大增,還背誦了大量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的拓展的詩詞。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惫P者認為,閱讀不但讓學生變得聰明,更讓教師變得智慧,師生在立足教材,有效閱讀的行動中一起成長,共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一、消除學生“一怕周樹人、二怕文言文”的恐懼心理
學生總認為文言文很難理解,難把握朗讀節(jié)奏,因此在教學中,老師一定要先消除他們的恐懼心理,讓他們有信心和有興趣來應對文言文。因此在教學中就要選取簡單的材料,名人的故事以及有教育意義和吸引力的短篇文章,如:《孔融讓梨》、《兩小兒辯日》、《鑿壁借光》等,讓學生明白文言文既簡單易懂又趣味無窮,不必有任何懼怕心理,這樣就會慢慢喜歡文言文教學。
二、創(chuàng)新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借助講述經(jīng)典故事導入情節(jié),如教《孫權勸學》時,由三國故事導入,用周瑜打黃蓋――愿打愿挨的歇后語導入,讓學生了解故事情節(jié),繼而進入本文的《孫權勸學》的內(nèi)容。讓學生初步明白:
1.孫權為什么要勸呂蒙學習?
2.孫權怎樣勸學的?分了哪幾步?
3.勸學前后有什么變化?(刮目相看)
三、指導趣味性地朗讀
1.默讀。初步感知文章內(nèi)容,學習字詞,學生輕聲討論2-3分鐘。
2.范讀。教師范讀重點段落,邊讀邊想象里面的畫面及相關情節(jié),讓學生初步劃出文言文重點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
3.小組齊讀。大家齊讀,要讀出情感、節(jié)奏,教師也可及時點撥、糾正讀音、節(jié)奏及文中的語氣,并體會情感。
4.學生競讀。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并在競爭中相互提高,從而達到深刻理解文章主題的作用。選取經(jīng)典段落,并學會邊讀邊做簡單的批注,絕不去死記硬背。
四、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參與課堂,并學會用表演方式滲入文章內(nèi)容,深入文章情節(jié),體會文章的主題
走出傳統(tǒng)教學誤區(qū),力求多變創(chuàng)新,打破傳統(tǒng)的“老師教,學生聽,老師嚼,學生咽,老師抄,學生背”的方式。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中去。例如:教《孫權勸學》讓學生表演孫權三勸時的不同語氣和神態(tài),從而了解孫權的勸學能力。繼而承接文章的情節(jié)來點撥,為什么會判若兩人,了解經(jīng)典句子――士別三日,即當刮目相待。
五、難中取易而點撥,初步積累并指導背誦
盡量抓住文中易把握的內(nèi)容去點撥,如:教《三峽》,寫水抓住水急、猛等詞句,“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讓學生了解三峽夏季水的特點,冬季特點抓住重點詩句(民歌)“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了解秋、冬季三峽的凄美,并抓住后半部分的優(yōu)美詞句“林寒澗嘯”,指導學生背誦,這樣印象就會更深刻。
六、拓展延伸,練習鞏固與知識發(fā)散
1.知識點。教《桃花源記》時,重點識記古今異義詞。
妻子(古:妻子和兒女;今:男子的配偶)
絕(古:與世隔絕的地方;今:沒有出路)
教學中將采取難中取易,由淺入深,由點到面,如文言虛詞和一詞多義:
之:(1.兩狼之并驅(qū)如故。不譯,取消句子的獨立性;2.花之君子者也。的;3.觀之,興正濃。代詞,指兩蟲爭斗)
名(1.有仙則名,出名;2.不能名其一處也,說出;)
或(1.或者,表示選擇;2.或王命急宣,有時)
2.主題拓展。如教《桃花源記》
(1)桃花源人為什么聽了漁人的故事后皆嘆惋?
(2)他們?yōu)槭裁床幌胱屚馊酥肋@個地方?
(3)本文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4)通過本文的學習,你得到了什么感悟?
(5)你認為當今的和諧社會應該是怎樣的?
(江蘇省常熟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215500)
近日,筆者有幸觀摩了江蘇省初中歷史基本功大賽,并同與會的各位專家、教授們就大賽賽況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就大賽所反映出的,初中歷史教學中在定位、設計、生成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探討。之后,筆者又組織了一次省內(nèi)沿江6縣(市)的同題異構活動,6位教師圍繞新授課《三國鼎立》各展所長,可圈可點處頗多,也有一些值得商榷之處。本文旨在依托《三國鼎立》的教學實例,從一名聽課教師的角度,嘗試著對上述3方面的問題進行剖析、解答,并求教于大家。
一、定位要準
教學設計的科學與否,教學活動的高效與否,首先要回答3個問題:一是給誰上課,二是上哪門課,三是上何種課。所對應的,就是要在授課對象、學科特點、課型選擇上進行準確的定位,從而保證教師在教學設計和課堂生成中能“從心所欲,不逾矩”。這一點,看似容易把握,其實并不盡然。
(一)對象:初中生
教師的講課、說課,著眼點是要讓學生聽懂、學會。強調(diào)教學對象,就是要教師對學生認知、心理特征的把握和遵循真正落到實處。初中歷史課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教師在教學的目標定位、組織形式、活動過程上缺乏一個適切程度和效度的考量,有的教師甚至把初中課上成了高中課。尤其在公開課、比賽課上,有些教師似乎忘了聽課的真正對象應該是學生,而不是坐在學生后面的評課專家和聽課教師(在沒有學生在場的虛擬課堂上更是如此),以至于自己的學識、技能似乎在課堂上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但學生參與學習活動過程的廣度、深度和效度卻乏善可陳。有的教師解釋說自己正是為了實現(xiàn)初高中課程的接軌。其實,教學若是與初中生認知、心理特征相脫節(jié),盲目地熱衷于“向上看”,無異于拔苗助長。所以,教師應該切實轉(zhuǎn)變觀念,從專注于自身教得“精彩”的知識本位中脫身出來,轉(zhuǎn)而重視學生學得“精彩”,落實以生為本。
(二)學科:歷史
初中生如果愛上歷史課,往往因為歷史課上“講故事”,覺得有意思。但歷史課到底講什么、怎么講、講到什么程度,都要符合歷史學科的理論規(guī)范和歷史教學的技術要求。講什么?自然是教材中涉及的基本歷史知識。怎么講?一方面,歷史學科強調(diào)真實性,真實性依靠充分的證據(jù),這就要求史論結合地講;另一方面,強調(diào)用歷史的語言,其實就是把歷史事件的基本史實、來龍去脈等講清楚。學生所期待的“有意思的故事”,就是要求教師把這兩個方面的追求自然而然地呈現(xiàn)出來。講到什么程度呢?初中階段,重在培養(yǎng)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有了足夠的興趣,就為進入高中進行較深層次的歷史學習提供了最好的準備。所以,教師能夠深入淺出是最好,但面對一些復雜的歷史線索,若做不到深入淺出,就應當適可而止,沒有必要增加學生的認知負荷。畢竟,課程標準只要求初中生掌握基本的歷史史實。
(三)課型:新授課
新課程的推進,各種教學方法應運而生,歷史教學也越來越多地采用探究性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參與式學習等等,其科學性、合理性毋庸贅言。但正所謂“教無定法”,有效教學必然要求教學方法
依據(jù)不同的情況進行優(yōu)化組合、合理配比。教學情況中最大的不同,當是課型的不同。因此,教學方法的設計首先就要適合不同的課型。歷史新授課,區(qū)別于綜合課、鞏固課、復習課、活動課、拓展課等,優(yōu)先的教學目標是有效地完成新知識的習得和理解。從歷史學科的本質(zhì)特征出發(fā),講授法憑借其相應的優(yōu)勢,自然要占據(jù)較大的比重。對討論法要巧用,對探究法等則要慎用。因為既然是新授課,學生的活動、探究如果只是涉及
知識的小步推進,是有成功的可能;但若在沒有背景知識的情況下,“熱熱鬧鬧”地去獲取一些復雜知識,自然會因為缺乏“專業(yè)知識”的支持而歸于失敗。新課改初起時,鼓勵教師大膽創(chuàng)新是題中應有之意,但新課改進入第2輪后,呼喚一些理性的回歸也是必要的,許多專家、教師也在這么做了??傊?,初中歷史新授課的教學,應該立足于對應的最優(yōu)化策略,防止人為地貶低和躲避講授法。
二、設計要精
教學設計之必要早已人所共知,但現(xiàn)實中更多的只是有設計而無打磨。這里提出要“精”,其衡量的標準和依據(jù)有兩點:一是要符合初中生的認知、心理特征;二是符合歷史學科教學的基本原則。
(一)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細心編排
1.導入。
初中階段,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意義,主要在于激發(fā)學習興趣,形成教學的向心力,所以導入貴在激趣。應該說教師都能高度重視導入,導入環(huán)節(jié)也總能成為講課的一大亮點。就《三國鼎立》而言,6位教師的導入環(huán)節(jié)都是比較熱鬧的,有唱三國折子戲的,有播放《三國演義》電視劇的片頭曲的,有放《火燒赤壁》電影片段的……熱鬧是熱鬧,學生的興趣也高,但如果說是都起到了為課堂教學本身激趣的作用則未必。因為,所謂“學習興趣”,是學生基于自身學習需要而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認識傾向,需要造成“缺乏感”為主觀體驗。學習興趣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關鍵是要讓學生體驗到自身的知識結構、能力組成、價值體系中有一塊“空白”迫切填補,從而產(chǎn)生學習需要。一般而言,七年級的學生剛接觸中國古代歷史,對各個階段的發(fā)展狀況還沒有初步印象,所以導入環(huán)節(jié)設置一些情境、圖文并茂地展示一些當時的歷史情節(jié),是有激趣作用的。但是,“三國”這段歷史則有特殊性,即學生通過影視、小說、漫畫,早就對這段歷史耳熟能詳了,上述導入其實都沒有有效地營造“空白”,帶來“缺乏感”。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一位教師的導入設計,是讓學生說出與三國歷史有關的成語,學生個個踴躍參與,好好比拼了一番,教師隨后給學生“潑了冷水”,告知舉出的成語大多出自虛構的三國故事,而非真實的三國歷史,這樣的導入設計,就達到了使學生自明“空白”的效果,強化了學習需要,激發(fā)了對真實歷史的學習興趣。
2.過渡。
要使一堂課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混然一體,離不開過渡環(huán)節(jié)的巧妙設計。同時,為了防止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最初被激發(fā)后的遞減趨勢,也要盡量在教學的過渡環(huán)節(jié)適當強化。所以,教學過渡環(huán)節(jié)也要采取一定的激趣設計,以保證下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任務能高效完成。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此時已經(jīng)進入了教材內(nèi)容的學習,過渡環(huán)節(jié)既要減少耗時,又要緊扣教學內(nèi)容,以保持緊湊感和防止教學內(nèi)容的泛化?!度龂αⅰ芬徽n中,較多教師是以傳統(tǒng)的四圖法(東漢末年群雄割據(jù)圖、官渡之戰(zhàn)形勢圖、赤壁之戰(zhàn)形勢圖、三國鼎立形勢圖)進行教學過渡的,往往啟下有余、承上不足。有一位教師則另辟蹊徑,自編了一首仿古詩:“漢末群雄爭霸酣,百姓流離苦何堪!官渡一戰(zhàn)摧袁紹,阿瞞壯心展江南。赤壁磯頭東風轉(zhuǎn),天下江山自此三。勝負兵家尋常事,驕兵必敗記心間!”將這首仿古詩配合地圖使用,每個過渡環(huán)節(jié)呈現(xiàn)一段,并讓學生圖文對照,解釋詩文含義。如此,好處多多:一則很好地彌補了原有的不足;二則調(diào)動學生參與過渡;三則使學生感覺內(nèi)容情節(jié)正漸入佳境,“偉大事物”先后相繼、接踵而來,學習興趣也能得到保持和強化??傊?,大有畫龍點睛之妙。
3.小結。
古人論文,推崇“鳳頭、豬肚、豹尾”,強調(diào)結語必須有力、精彩。教學設計如同詩文創(chuàng)作一樣,要有精妙的本課小結。對此,教師們都普遍重視,總結的方式方法也多種多樣,也基本都能達到如落實目標、注意全面、扣住重點、前后呼應等要求,有的甚至能夠調(diào)動學生共同總結。但是,筆者聽課時常感到的缺憾有兩個:一個是有知識鞏固,無心靈震撼。帕默爾在《教學勇氣》中強調(diào),教師的教學勇氣,學生的學習熱情,其產(chǎn)生的根源是意識到師生正共同圍繞著“偉大事物”展開學習。
歷史是“大故事”,初中歷史教學內(nèi)容涉及的就是重大的、偉大的歷史事件和歷史時段。如果能在課堂小結環(huán)節(jié)把其“偉大”聚焦一下,就賦予了這段歷史以靈魂;學生總結而得的,就不單是知識的鞏固,更是對歷史的尊重。另一個是有總結,無啟示。學習歷史絕不是“發(fā)思古之幽情”,初中生雖然不能把認識上升到“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的高度,但他們完全可以從歷史中得到一點體會,凝聚一點歷史智慧。有一位教師在課堂小結環(huán)節(jié),以“功過是非論曹操”來組織學生進行評價,即以曹操的重大經(jīng)歷概括了全文要點,又以論從史出、一分為二的方法鍛煉了學生的歷史學科能力,還認識到英雄人物事業(yè)興衰的人格因素,自覺要取長補短。這是難能可貴的。
(二)內(nèi)容結構的合理整合
歷史學科自身的特點,決定了教材內(nèi)容多、牽涉廣,完全按照教材內(nèi)容進行教學,面面俱到,必然導致結構散、時間緊,重點不突出,難點未突破。因此,教師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大多會基于課程標準,對教學內(nèi)容有所取舍,《三國鼎立》一課更是如此。但整合本身還有個是否合理、是否高效的問題。做得好,能保證知識的精練性與具體性兩相結合;做得不好,難免喪失學科所要求的結構性和嚴謹性。
1.把握一條主線。
歷史學科的敘事性,決定了歷史教學要以線索性為其內(nèi)在要求,因此,內(nèi)容結構整合的關鍵點,就是要提煉出一條最有效、最準確、最經(jīng)濟的線索。有的教師恰恰忽視了這一點。有的教師雖然也有線索意識,但顯得提煉能力欠佳,如以“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為線索,顯得過于空泛,也難以體現(xiàn)人類歷史不斷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有的教師則把大部分時間用在充滿矛盾、歷史上有爭議的曹操這個人物上。以曹操為主線,以與他相關的兩大戰(zhàn)役的一成一敗、一得一失來充分認識和了解曹操,為正確評價曹操做鋪墊。這種線索設計,突出的正是歷史學科教學中的“故事性的思維”。同時,這種線索設計所蘊含的講述底色,也為各種教學活動的嵌入提供了良好的底層鋪墊,為課堂教學中接受學習與探究學習的兩相結合,提供了操作的平臺。
2.形成一張網(wǎng)絡。
歷史知識的掌握和鞏固都離不開知識的網(wǎng)絡化、結構化。一般的知識網(wǎng)絡,或是沿用傳統(tǒng)的背景、過程、影響,并從政治、經(jīng)濟、思想文化等方面細化背景和影響;或者采用較為流行的歷史概念構建模式,按照概念的層級組織知識網(wǎng)絡。有些教師也這么做,但效果并不好。原因在于:首先,《三國鼎立》這一課,主要介紹了國家從分裂到局部統(tǒng)一的過渡時期的歷史,不是一個社會整體發(fā)展的歷史時期,就難以從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各方面追溯其背景、探討其影響,所以,用傳統(tǒng)的內(nèi)容結構組織方式是低效的。其次,初中課程還是要強調(diào)學生的認識、心理特征,用歷史概念構建模式,必然在教學中傾向于概念教學法,明顯的、過多的、過深的理性思維是初中生的認知能力所無法承受的。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位教師把內(nèi)容結構整合為“一個局面(三國鼎立)”、“兩大戰(zhàn)役(官渡之戰(zhàn)和赤壁之戰(zhàn))”、“三國鼎立(三國名稱和都城)”、“四個人物(曹操、孫權、劉備、諸葛亮)”、“五個時間(略)”。由于知識結構化的本質(zhì)追求是增強知識的理解性、鞏固性、可提取性、可遷移性等,從這一點出發(fā),這位教師的內(nèi)容整合明顯是高效的。
3.拓展一些知識。
在課堂教學中,無論是重點的突出還是難點的突破,都不是教師
照本宣科就能實現(xiàn)的。因此,在教學設計中,還要在教材內(nèi)容之外對教學內(nèi)容適當進行增補。但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處理必須以課程標準、教材內(nèi)容為依托,無論是重點方面的情節(jié)補充還是難點方面的思維深化,無論是歸納還是分析,目的都在于將課程標準要求、教材的知識結構轉(zhuǎn)化為更加適合學生認知、技能水平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教學內(nèi)容。比如,在對本課重點之一的三國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教學過程中,有教師就在PPT上呈現(xiàn)出三國各自的疆域、三國各自的經(jīng)濟發(fā)展圖片以及三足鼎的圖片。這里,前兩者有助于學生從疆域大小、經(jīng)濟實力角度判斷得出三國實力較為均衡,只能暫時維持現(xiàn)狀,后者則有利于學生理解為何這一形勢被稱為三足鼎立。這無疑能夠增進學生對這一特殊歷史時期的理解。
(三)教學策略的準確選擇
教學策略是指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根據(jù)教學情境,對教學實施過程所做的一個整體性教學措施,包括對教學內(nèi)容的組織、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選擇、對教學活動方式的確定等等。要充分發(fā)揮教學策略的作用,實現(xiàn)教學策略的有效運用,必須以教學目標、學生以及教師3個方面的因素為基本依據(jù)。
1.追求實際效果,突破模式限定。
很多教師在說課時,往往講自己的課屬于哪一教學模式。如《三國鼎立》一課,有的用材料導讀模式,有的用知識運用模式,有的用探究學習模式,等等。筆者以為,課堂上可以以某一模式為鋪墊,可以有傾向性,但是由于每種教學模式都有它最適應的教學情境,本身也都是利弊共存的。在課堂教學中,某一模式一竿子捅到底,必然會犯“為模式而模式”的形式主義錯誤。對講授法的人為躲避和貶低,很大程度上就是受這種形式主義所惑。一般而言,教學模式具有穩(wěn)定性,并且影響著教學策略的選擇。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基于教學目標的落實,基于對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的追求,有效的教學策略也會而且應該打破教學模式的束縛,根據(jù)具體教學情境進行調(diào)整。例如,一位教師采用材料導讀模式,通過史料閱讀,對官渡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三國鼎立中的重難點雖然講清講透了,但往往不能夠做到以點帶面,而將一些疑點和一般的知識點,即材料沒有蘊含的知識點基本略去,甚至只字不提。如果能適當使用講授法對它們進行補充處理,效果無疑會更好。
2.順應認知要求,優(yōu)化教學手段。
教學策略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是教學手段的選擇。當下的歷史課堂,PPT課件因其在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提供學習材料、促進學生歷史思維等方面效果明顯,幾乎成為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特別是在教學內(nèi)容的呈現(xiàn)上,有的教師甚至將其作為唯一手段。這種單一化手段難免存在問題。首先,歷史學科本身強調(diào)因果性、線索性。其次,教學目標所強調(diào)的對所學知識的識記、提取、運用,也要以知識的結構化為前提。再次,較之古代史其他時期的學習,主要是政治、經(jīng)濟、思想文化的橫向展開,三國歷史的學習則主要是幾個歷史事件的縱向串聯(lián),時間線索性格外明顯和重要。PPT課件畫面多變,屏幕尺度較小,即便呈現(xiàn)出知識結構,也具有短暫性、部分性的缺點,也就難以做到對本課內(nèi)容進行刪繁就簡、抓主剔次,把教學重點、難點和知識點串珠成線、結線成網(wǎng),提供對學習內(nèi)容的整體感知,使學生一目了然,在運用中游刃有余。因此,有的教師在使用PPT的同時,依然書寫板書提綱,用這種傳統(tǒng)而有效的方式幫助學生搭建知識結構,筆者以為,這至少在初中歷史課堂上是值得提倡的。
3.體現(xiàn)主體間性,謀劃教學活動。
教師的教學設計往往分成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3個板塊。設計意圖總是圍繞落實“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的教學理念。其實,教是教師在教,教師當然是教的主體;同樣,學是學生在學,學生當然是學的主體。課堂教學,其實是教師和學生兩個主體共同進行的,一種主體間性的活動。師與生兩個異質(zhì)的主體的存在,決定了在教學設計中,必須注重師生互動,使教師引領、學生承接兩不偏廢,并確保能夠在具體教學情境中,主體間通過有效互動達到兩者高度統(tǒng)一、相互促成。值得注意的是,教學設計是由教師主體完成的,難免會自覺不自覺地張揚自身主體、遮蔽學生主體,讓學生活動為教師活動服務,成為附屬品。所以教師在進行設計時,要有意識地體現(xiàn)學生的學的主體地位?;蛘哒f,教師恰恰要從學生那里學會和掌握教學方式,確認教學的目的與途徑。例如,有位教師在講到東漢末年軍閥割據(jù)、天下大亂時,設計的教學活動是提問學生:“你若生活在這個時代,會有怎樣的想法”。這里沒有涉及基礎知識點的教學,但恰恰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其引導入歷史情境中。這就是從學生的角度、從學生作為主體的學習活動角度來精心設計教師活動,彰顯的正是師生主體間性。
三、生成要活
眾所周知,歷史知識屬于現(xiàn)成的知識,其承載的內(nèi)容已經(jīng)發(fā)生,學生不能親自經(jīng)歷和直接觀察,只能通過教師的講述、教材的敘述、媒體的信息傳播等多種途徑獲取知識。這一點決定了歷史教學必然以接受性為底色。另一方面,歷史教學的重要意義不僅在接受歷史知識,還要求逐步形成對歷史的認識,而對歷史的認識和解釋不能單靠記憶和復述他人的現(xiàn)成結論,需要自己獨立地進行發(fā)現(xiàn)問題、收集與處理信息、進行分析理解等探索活動??梢哉f,如何處理好兩者的關系,是對歷史教師專業(yè)技能的一大檢驗。遺憾的是,課堂中常見這樣的現(xiàn)象: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熱熱鬧鬧,但匯報成果時乏善可陳,最終還要教師打著補充、總結的幌子進行一遍接受學習。我們要承認初中歷史教學接受性學習的底色,以此為前提,通過運用各種方式、手段,靈活地促成學生的生成性發(fā)展,讓“接受學習也可以是積極的和有意義的”。
(一)基于材料的生成
從歷史學科特點來看,閱讀史料是幫助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的最佳載體??梢哉f,在所學歷史知識既定的前提下,給學生怎樣的材料,就能幫助學生獲取怎樣的歷史知識。
1.在材料中生成史實。
中國古代史的教學中,很多教師都在使用史料進行教學,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史料閱讀、概括來獲得相關的史實。按照教學論專家江山野的觀點,初中階段的教學中,學生已經(jīng)進入了“相對獨立階段”,且具有相當?shù)淖詫W能力了,但往往還需要教師在自學方法上給予指導,在自學過程中給予知識支持。比如,教學東漢末年的社會狀況時,很多教師都呈現(xiàn)了史料,讓學生了解當時的情況。有的教師給出的詩文史料多得令人咋舌,但結果卻是:學生看不懂、想不到、說不出。要讓初中生在材料閱讀中生成史實,教師的選材自然要有針對性、要精準,但更要讓學生基本能夠看懂。合理的處理方法,如有的教師所做,或?qū)﹄y懂的字詞給出解釋,或?qū)Σ牧现械挠行畔⑦M行標注,或給出文字的大意。有教師認為這會降低閱讀難度,但筆者以為,初中階段的史料教學,關鍵不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而是通過生成史實來讓學生覺得“真”。
2.在史實中生成史論。
讓初中生能夠?qū)崿F(xiàn)論從史出,從教師角度看,關鍵是給出的史實與要得到的史論在因果關系上應該是直接、明確的。
比如,一位教師在給出官渡之戰(zhàn)曹、袁兵力對比以及赤壁之戰(zhàn)曹、孫、劉的兵力對比后,提問“由曹操的一勝一敗能得到什么啟示”(其目標答案是“驕兵必敗”),雖然最后也有學生答出,但實在是拜該學生課外閱讀所賜,而非史實推導之功。成功的論從史出,離不開教師的精心設計。
又如,一位教師在教學“赤壁之戰(zhàn)”時,給出“借”和“計”二字,讓學生從諸葛亮的角度補充出借自然、物資、地盤,使用苦肉計、離間計、火攻計,成功完成了戰(zhàn)爭過程(基本史實)的教學;然后又讓學生轉(zhuǎn)換角色,從曹操的角度,根據(jù)上述基本史實,順理成章地總結出戰(zhàn)爭失敗的原因(麻痹輕敵、水土不服、戰(zhàn)術失誤)。
3.在史論中生成態(tài)度。
三維教學目標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納入其中,初中生階段也正是學生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因此,結合歷史學習促成學生形成科學合理的態(tài)度(加涅的學習分類中,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都歸為人的行為態(tài)度),以史為鑒,也是歷史學科價值的重要體現(xiàn)。應該說,6位開課教師在總結曹操一勝一敗的原因后都設計了這個環(huán)節(jié),但是態(tài)度生成的強弱卻大有差別。有的教師是從曹操赤壁之戰(zhàn)麻痹大意得出驕兵必敗,就結束了這個環(huán)節(jié)。由于態(tài)度的強弱程度上,情感起關鍵因素,能激起學生情感的往往是與自身相關的事物,單指出驕兵必敗,還只是指向歷史,沒有投射入學生當下的生活,不可能真正發(fā)揮態(tài)度教育的作用。有教師則進了一步,講到學生考試也有成敗,應當如何面對,這就無疑為態(tài)度的生成給足了鋪墊。
(二)基于細節(jié)的生成
學生發(fā)展的生成、三維目標的實現(xiàn),往往需要教師在教學細節(jié)上進行打磨。教學原理和教學規(guī)律,看似淺顯易懂,但要在課堂教學中落到實處,往往要靠細節(jié)。深入細節(jié)中去,就是深入到課堂教學種種具體的、現(xiàn)實的條件限制中去,追求有限條件下的最優(yōu)化。
1.在原因分析中生成思維能力。
在聽課中發(fā)現(xiàn)的一個共性問題,就是好幾個教師在教學官渡之戰(zhàn)曹操勝利的原因時,先給出政治、經(jīng)濟、人才、個人4個因素,再分別給出對應的4則材料,然后要求學生一一對應著完成原因分析。此舉的出發(fā)點,多數(shù)是想由此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是,這種要求初中生進行成人化(或至少是高中生水準)邏輯思維的教學,按照杜威認為,是“自稱為邏輯的做法”,往往會使“孩子本來的充滿活力的微妙的邏輯思維變得遲鈍”,進而“造成學生學習興趣下降,傾向于死記硬背”。也就是說,原因分析涉及的邏輯思維,首要的就是能把一事物分成若干組成部分(因素),然后才是能說出各部分的要點。上述做法,是沒能認識到因素羅列是“思維訓練所要最后達到的目標,而不是出發(fā)點”。目的是鍛煉學生思維能力,但教學的過程卻恰恰扼殺了“將自然的思維能力轉(zhuǎn)化為經(jīng)受過檢驗的專業(yè)性的思維能力”的可能性,這正是杜威強調(diào)的“思維教育的真正問題”。也有教師先呈現(xiàn)史料,讓學生把可能涉及原因的信息找出來,再鼓勵學生考慮每項信息可以歸納到哪類原因(因素)中去,如此,則擺正了出發(fā)點和目標。
2.在圖片精選中生成準確認知。
6位開課教師在課件制作上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有的堪稱藝術創(chuàng)作,但作為課堂教學資源,有的課件還有待完善。既然課件和教材一樣,都屬于教學資源,那么課件制作也可以參照教材編撰的有關原則,來確保其質(zhì)量。就圖片的選用而言,就有了選擇的典型性,以及與文字部分相匹配、與學生認識水平相適應這3點基本要求,幾位開課教師存在的問題主要對應后兩個要求。
比如,有的教師在幻燈片上給出的文字是“真實的曹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但旁邊的插圖是京劇中的白臉奸臣的曹操,顯然違背了第二個要求。
又如,在呈現(xiàn)官渡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三國鼎立的形勢圖時,一位教師呈現(xiàn)的地圖,只是用虛線勾勒出了各個勢力范圍,統(tǒng)治者姓名或地區(qū)名稱的字體也太小,就初中學生的觀察力來說,這顯然違背了第三個要求。相比較而言,有的教師對不同的勢力范圍配以不同的色塊,便顯得更加清晰、直觀。
3.在主體選擇中生成學習動力。
在教學中,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常常是通過增加其教學參與度來實現(xiàn)的。但是,除此之外,不能忽略的是,選擇權也是主體性的題中應有之義。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給予學生選擇的機會和權力,就是給予學生自由,促使學生對自身主體地位能有最真切的體驗。同時,選擇的自由也意味著選擇之后的責任,學生對學習任務的自主選擇也使其在執(zhí)行任務時更有責任感、更有積極性。比如,有位教師把《三國鼎立》的課后練習設計成了“作業(yè)超市”,在分成易、中、難3個層次選項的表格中,每項都填入多個作業(yè)。學生在每項中自由選擇一個作業(yè),拼成不同的三項式組合,完成一組作業(yè)。單是打鉤選定、連線組合的過程,就讓學生興趣盎然。可以想見,當學生選擇了自認為最拿手的作業(yè)后,接下來想的就是怎樣好好完成,以體現(xiàn)自己的學科水平。
(三)基于活動的生成
從學生主體的角度看,學生在課堂中的活動,應該串聯(lián)起整個教學過程,對一切課堂教學積極因素的發(fā)揮起到孵化作用。但要實現(xiàn)這一點,學生的活動就不能局限于單項的收受學科知識,不能局限在聽講、記錄和練習上,而是必須要含有其主動的發(fā)揮和個性的融入。也只有這樣的活動,才能為學生的各項發(fā)展、生成,帶來無限廣闊的可能性。
1.在動手制作中生成主動的領悟。
歷史教學中的動手制作,不但動手,而且動腦,往往還融入了學生自己的個性。學生不但能由此進一步了解歷史事物的特征,還能體現(xiàn)主體創(chuàng)作的樂趣。比如,在教學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后,大部分開課教師都要求學生獨立制作一幅三國鼎立的示意圖。有的教師在指導上更為明確,先展示自己制作的示意圖,要求學生觀察其特征(國名、時間、建立者、都城名稱、方位),再讓學生制作,并提出要有創(chuàng)意、便于記憶等具體的要求。學生在設計制作時興趣高漲,成果展示時個性十足,介紹作品時既展示了對這一歷史的理解和認識,也展示了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而相關知識的結構化、系統(tǒng)化,也就水到渠成了。
2.在集思廣益中生成豐富的知識。
以學生具有一定的背景知識為前提,再加上教師引導得法,群體式的討論能使更多的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互動中,并致力于展示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彼此之間也能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比如,有位教師在教學赤壁之戰(zhàn)的經(jīng)過時,原計劃是放一段3分鐘的電影視頻,但因故沒有播放出來,無奈之余,教師想到請學生來講述。結果學生興致盎然,借助成語、歇后語,在3分鐘之內(nèi)把赤壁之戰(zhàn)的經(jīng)過表述得相當?shù)轿?,讓我們這些聽課教師贊嘆連連。事后看教師準備好的視頻,也就刀槍滿目、火球紛飛,并沒有多大教學意義。大家都說:
“出了個意外,換來個精彩”?,F(xiàn)在回過頭來看,其實也是因為借班上課的緣故,教師對學情并不足夠了解,不知道學生對這段歷史有那么多的知識儲備。
3.在師生對話中生成辯證的認識。
師生對話,其程序不是簡單的“提問、回答、結束”,而是一種交流與共建。在形式上,應該是一種蘇格拉底“助產(chǎn)術”式的探究。在目的上,應該是通過對話、論證、比較和改進,幫助學生獲得比原先意見更為合理、深刻的觀點。因此,學生在發(fā)揚主體性的同時,仍要接受教師的步驟引領、思維點撥、學識支持。比如,有位教師在與學生探討“三國鼎立,作為分裂時期,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這一問題時,有學生回答“是倒退”,由此,師生間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對話:
師你的理由是什么?
生分裂不好。
師對,分裂不好,所以你認為是從分裂到統(tǒng)一好呢?還是從統(tǒng)一到分裂好?
生從分裂到統(tǒng)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