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研討式案例教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高等職業(yè)教育;案例研討;教學模式;財經類專業(yè)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13)26-0036-03
高職推進以就業(yè)為導向的教育教學改革,迫切需要有成熟、可借鑒、可操作的課程教學模式。盡管高職課程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模式不少,但主要集中在工科專業(yè)領域,對于財經類專業(yè)課程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模式并不多。筆者在多年的經濟法實務等財經類專業(yè)課程教學實踐中,探索了構建案例研討教學模式。
一、財經類專業(yè)案例研討教學模式的內涵
(一)財經類專業(yè)案例研討教學模式的含義
一般把模式理解為經驗與理論之間的一種知識系統(tǒng)。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學理論或教學思想指導下,通過教學實踐抽象概括而形成的一種教學體系”[1]。任何教學模式都是一定教學理論的具體體現(xiàn)。通過教學模式把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聯(lián)系起來,有利于教師動態(tài)地把握教學過程的本質和規(guī)律。根據(jù)教學模式理論、研究性學習理論和高職財經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特點,財經類專業(yè)案例研討教學模式的構建,是指以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素質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精神為出發(fā)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將知識學習、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與能力培養(yǎng)融入案例研討教學過程中,從而帶動課堂教學師生關系、教學評價、教學管理等教學領域的一系列改革。據(jù)此,財經類專業(yè)案例研討教學模式可以概括為:根據(jù)教學目標,在教師指導下,項目組學生自主選擇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案例并進行研討,接受教師與項目組外學生圍繞案例與教學內容的有關發(fā)問,提出解決案例相關問題的思路、方法和對策,從而實現(xiàn)全體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完成教學內容學習的教學模式。
(二)財經類專業(yè)案例研討教學模式的主體角色
財經類專業(yè)案例研討教學模式強調學生職業(yè)素質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和個性發(fā)展。該模式以真實的典型案例為研究原型,以開放性為前提,與職業(yè)性密切相關,以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與手段為實施策略,學生模擬雙重身份,突出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同時,強化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作用,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展學習活動,由以教為主變?yōu)橐詫W為主,建立起新型的課堂師生關系。
二、財經類專業(yè)案例研討教學模式對各要素的要求
案例研討是學生、教師和案例三者之間的互動過程,只有案例、教師與學生三個要素相互配合、相互促進,才能取得理想效果。因此,案例研討教學對各要素提出了較高要求。
(一)對學生的要求
要求學生組建有效的學習項目組,發(fā)揮團隊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案例研討教學將學習時間、空間拓展到課堂之外,要求學生必須在課前投入充足的時間,收集案例信息并進行討論、思考、反思,熟悉相關的內容;在課堂中,學習項目組成員要積極投入案例討論、學習過程,獲取并掌握教學內容。
(二)對案例的要求
案例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是教師與學生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工具,選擇好案例尤為重要?!鞍咐鳛橐环N教育工具,必須提供足夠的訊息,能夠引發(fā)多層次的討論分析和行動,教導給學生批判分析以及仔細規(guī)劃行動的技巧。”[2]用于教學的案例必須具有真實性、問題性、有趣性等特點,是真實的案例,能呈現(xiàn)疑難問題、激發(fā)學生興趣,通過案例研討學習,會加深學生對原理和概念的理解,促進學生思考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
(三)對教師的要求
案例研討教學要求教師具備較強的課堂駕馭能力。為此,教師必須熟悉教學內容,能依據(jù)教學內容提出適當?shù)膯栴}來引導學生從案例討論中學習并應用知識;教師必須具備傾聽、回應和溝通的能力,以引導學生針對案例發(fā)展進行深入洞察和批判分析[3]。由于課堂教學時間的限制,教師必須把握問題討論、教學內容輸入連接的教學時機。
三、財經類專業(yè)案例研討教學模式實施過程的設計
案例研討教學過程分四個階段,各階段環(huán)環(huán)相扣,需要統(tǒng)籌兼顧。
(一)第一階段:組建案例研討學習項目組
成立學習團隊,每個項目組成員3~5人。第一步,進行自薦和推薦,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確定項目組負責人。第二步,在自愿報名的基礎上按一定規(guī)則確定每名學生進入一個學習團隊。
構建好學習團隊是案例研討教學的前提,要求學習團隊成員能分工協(xié)作,互相配合,樹立團隊榮譽感。這一階段,教師要搭配好項目組成員,向學習團隊介紹案例研討教學的方式與要求,告知學生每一次課安排一個項目組,根據(jù)教學內容選擇好一個案例進行研討,并進行考核,團隊成員得分一致。
(二)第二階段:學習團隊領取任務
在學習團隊組建后,根據(jù)制訂的教學計劃,向學習項目組指派學習任務。每個項目組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jù)教學計劃、進度,通過案例教材、圖書館、電視媒介、網(wǎng)絡等途徑,收集、整理、編輯案例。要求學習團隊成員對案例進行分析、討論,掌握與案例有關的知識,分析案例成功、失敗或發(fā)生的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得出該案例給大家的啟示,從中可以吸取哪些經驗、避免哪些風險。對上述內容要求制作演示課件,并將文字按格式打印,以此作為評價的依據(jù)。
在第二階段,教師要對學習團隊選擇的案例進行審核,案例要求是真實發(fā)生過的,具有典型意義,與教學內容相匹配。該項目組成員在課前自主學習教學內容,熟悉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背景知識,在收集、整理案例的過程中,可通過查找工具書、網(wǎng)絡或請教教師,了解相關學習內容的基本應用。
(三)第三階段:組織課堂案例研討
第一步,學習項目組組長展示案例課件(PPT),講解案例的前因后果,分析案例的處理,講述案例啟示,并提交打印的書面稿。第二步,教師與其他學生向項目組成員提出相關學習問題,由項目組成員分別給出解答。學生的發(fā)問主要圍繞案例本身提出。教師的發(fā)問主要是拓展學習的空間,對項目組成員研究性學習情況進行檢驗,促進項目組成員對與本案例相關的知識進行準備。第三步,在學生案例研討的基礎上,教師講解未涉及到的教學內容,完成教學任務。
在本階段,教師要調控課堂案例研討過程,引導學生討論案例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幫助學生理清研討的思路;針對學生的提問,引導項目組成員思考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要求項目組成員積極參與研討,對記錄的問題進行反思和總結,其他學生應當認真傾聽、踴躍發(fā)言,融入案例研討過程。
(四)第四階段:進行評價
由教師進行點評,對學習項目組“案例的質量、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小組分工及合作程度”等進行評價[4]。學習項目組成員進行自我評價、互相評價,主要評價成員的文字表達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組織協(xié)調能力、研究能力、現(xiàn)代技術應用能力等。其他學生對學習項目組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作為該學習項目組考核的依據(jù)之一。根據(jù)教師評價、團隊自我評價、他人評價,得出該項目組成員案例研討項目的形成性評價得分。
參考文獻:
[1]郭景揚,練麗娟,陳振國.課堂教學模式與教學策略[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9:8.
[2]瞿啟平.案例教學在國際貿易課程中的應用[J].商場現(xiàn)代化,2007(25):27-28.
[3]鐘志賢.信息化教學模式——理論構建與實踐例說[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236.
[4]鄭金淵.案例教學指南[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55.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ase Study Teaching Mode in Financial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XU Xi-bo
(Hu’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Changsha Hu’nan 410200, China)
關鍵詞:實驗室 檔案 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145
高校實驗室是開展實驗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的重要場所。實驗室檔案是實驗室在正常的運作過程中產生的原始資料,它有效、全面地記載了實驗室的建設管理以及發(fā)展變遷,是高校在實驗教學、科學研究以及實驗室建設管理經驗的結晶,是相關部門對實驗室各項工作的考察評估及以后進行的科學研究最真實可靠的依據(jù)。只有對實驗室檔案進行規(guī)范化管理,才能更加有效地對實驗室進行建設和管理,提高實驗教學質量以及搞好教研和科研工作。
1 實驗教學中心檔案管理的重要性
1.1 為教學水平評估、專業(yè)評估和實驗室評估提供支撐材料
高校實驗室檔案真實記錄了在實驗室里開展的各項實驗教學活動和科學研究項目,準確、全面地反映了學校實驗教學各階段的情況。當前在高校開展的各項教學水平評估及專業(yè)申報評估中,無論其指標體系如何確定,都對實驗室檔案有明確的要求。通過查看實驗室檔案,對實驗室開展的實驗教學情況、儀器設備的使用情況、實驗室開放情況等各項指標進行定量分析已經成為教學水平評估、專業(yè)評估和實驗室評估采取的重要手段。
1.2 為合理購置實驗教學儀器設備提供參考
教學科研儀器設備檔案詳細記錄了各臺儀器設備在各項實驗教學和科學研究活動中的使用效率,從而客觀、系統(tǒng)地反映了該儀器設備的性價比和利用率。通過查閱實驗儀器設備檔案可以使有限的實驗室設備經費得到科學地充分利用,避免了購置新設備時的盲目性。此外,高校實驗室的絕大部分儀器設備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復雜性,儀器設備檔案可以為實驗室工作人員提供設備的型號、操作規(guī)程、保養(yǎng)維修情況以及生產廠商等一系列參考資料。
1.3 為促進實驗教學改革提供最可靠依據(jù)
高校實驗室是進行實驗教學活動和科研項目研究的重要場所,實驗室檔案真實記錄了實驗教學中包括實驗項目、實驗方法、實驗結果以及實驗分析等一系列寶貴資料,它是教學經驗的結晶。通過對實驗室實驗教學檔案的收集、整理和歸檔,有助于探索更合理的教學方法,為實驗教學改革提供經驗和依據(jù)。
1.4 為高校實驗室的科學規(guī)劃和正確決策提供第一手資料
實驗室檔案真實地記錄了實驗室從建設到發(fā)展的整個過程,它真實、完整、及時地反映了高校在實驗室建設管理、實驗教學質量以及科學研究成果等方面的情況,是高校對實驗室進行合理規(guī)劃和正確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jù)。
2 實驗教學中心檔案管理內容
實驗室是教學科研的重要平臺。實驗室檔案是指在實驗室的建設管理以及在實驗室進行的實驗教學管理、科研研究以及社會服務等活動的過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各種文字材料、計算材料、圖表、影像材料等。
實驗室建設材料:包括實驗室批準建立的文件;實驗室的建設發(fā)展規(guī)劃、實施計劃、年度工作總結;實驗室用房情況;實驗室撤銷、改組的文件;實驗室各類規(guī)章制度;與實驗室相關的考核評估資料。
實驗教學材料:包括實驗教學工作規(guī)劃;實驗教學大綱、實驗指導書、實驗教學計劃表、教師自編的實驗教材、學生實驗報告、試卷及試卷分析、實驗成績單;實驗項目庫,實驗項目更新、淘汰,開出情況,人時數(shù)統(tǒng)計表;優(yōu)秀學生拍攝作品;教學監(jiān)控、評估材料等。
實驗儀器設備管理材料:包括固定資產及低值耐用品的明細賬、卡,儀器設備的使用、調撥、維護或報廢等記錄;貴重儀器設備的論證報告,訂貨合同,安裝驗收報告,技術資料,使用、檢修以及故障記錄等;儀器借用損壞賠償制度;儀器設備操作規(guī)程等。
實驗室科研、社會服務材料:包括實驗教學與實驗技術研究項目申報書、研究計劃、研究數(shù)據(jù)、研究報告等;實驗教學與實驗技術研究項目獲獎證書;實驗室人員發(fā)表的實驗教學與實驗技術研究論文;社會服務記錄資料等。
實驗人員基本情況材料:包括實驗室崗位設置及其職責,實驗人員考核辦法,實驗室人員變更情況,實驗教師首次實驗試作登記表,實驗室技術人員培訓情況以及實驗室專職人員考核、晉升、獎懲情況;實驗室工作日志。
3 如何更好地做好實驗教學中心的檔案管理工作
實驗室檔案來源于實驗室正常運行中的每一項工作,因此實驗室檔案數(shù)據(jù)具有分散性,如果實驗室工作人員缺乏足夠的檔案管理意識,收集歸檔不及時,就會造成資料大量流失。參考國家對高等院校實驗室評估標準和實驗室檔案工作規(guī)范的要求,在日常的實驗室管理工作中應注意如下幾點:
3.1 增強實驗管理人員的檔案管理意識
學校領導應重視實驗室檔案管理工作,對實驗室工作人員進行不定期的檔案知識普及,根據(jù)實驗室檔案工作的內容,將實驗室檔案管理落實到日常的實驗室管理工作中。只有意識到實驗室檔案的重要性,實驗室工作人員才能在日常工作中認真、主動地做好相關材料的收集和歸檔工作。
3.2 制定實驗室檔案管理制度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如果沒有健全的實驗室檔案管理制度,實驗室工作人員對實驗室檔案的日常管理就會缺少相應的規(guī)范和約束。制定一套健全的實驗室檔案管理制度,能有效地防止實驗室工作人員在檔案管理過程中的隨意性,從而實現(xiàn)實驗室檔案的規(guī)范化管理。
3.3 管理手段信息化
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實驗室的各項工作也越來越多地依靠信息手段來完成,高校實驗室檔案管理工作也已經逐漸從原來的紙質檔案收集、整理、歸檔和保存向電子檔案信息管理轉移。電子資料不僅容易保存、便于查詢,而且可以節(jié)約紙張、減少廢紙,更好地體現(xiàn)了辦公過程的經濟意義和環(huán)保價值。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xiàn)高校實驗室檔案現(xiàn)代化管理,從而更好地發(fā)揮高校實驗室檔案的作用和功能,還有待于我們進一步的探索和規(guī)范。
4 結束語
近些年,高校越來越重視對學生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實驗室建設和發(fā)展投入了大量的教學經費,實驗室功能和實驗教學內容迅速拓展。隨之,在高校實驗室建設管理、實驗教學活動以及在實驗室開展的科研項目研究的過程中必然產生許多相應的實驗室檔案信息資料。作為重要的歷史資料,實驗室檔案對于高等院校加強實驗室建設管理,提高實驗教學質量以及進行科研項目研究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而增強實驗教學中心檔案管理意識,提高檔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積極促進實驗室檔案更好地為學校教學改革和發(fā)展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魏偉,林少波,何湘民.加強檔案建設促進實驗室規(guī)范化管理[J].實驗科學與技術,2008,6(2):141-143.
[2]陳小東,許婉玲,歐陽玉祝.高校實驗教學中心檔案資料建設與管理的探討[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2):152-154.
[3]梁國華,武曉峰.高校實驗室檔案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6(29):206-211.
[4]陳建銳,何增穎.高校實驗室檔案建設與管理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8(30):224-227.
[5]張斐.加強高校教學檔案與評估檔案建設[J].浙江檔案,2007,(4):51-52.
關鍵詞: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yè);案例研討模式;職業(yè)素質培養(yǎng)
一、高職財經類專業(yè)案例研討教學模式初探
所謂教學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學理論支持下,由師生進行的符合教學理論和教學思想、符合需要的教學實踐的模型體系。案例研討模式就是主要由學生組成研討小組,根據(jù)所學知識內容查找相關的案例,在老師指導下學生進行自主研討,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切實提升學生的職業(yè)素質和職業(yè)能力。
(一)財經類專業(yè)實施的案例研討模式。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yè)實施案例研討教學模式就是由學生組成案例研討小組(我們通常稱為項目組),自主搜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典型案例,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研討,找到案例中的問題所在,從而解決問題。在案例研討過程中,學生是主體,一切活動都是在教師指導下自主進行,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指導學生、啟發(fā)學生,幫助學生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研討中項目組外的同學參與整個過程,根據(jù)情況提出不同的見解,同時將教學內容融入到案例研討中,將職業(yè)中的情境和案例融入到教學中,實現(xiàn)兩者的密切結合,在教學中以案例研討為重要載體,在案例研討中實現(xiàn)教學,實現(xiàn)案例研討與教學的良性互動,在案例研討的過程中注重職業(yè)素質培養(yǎng)。
(二)高職財經類專業(yè)實施案例研討模式的必要性分析。財經類專業(yè)雖然不像自然學科的學習那樣需要通過大量的實驗來掌握自然規(guī)律,但由于其自身特點同樣也需要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否則理論脫離實際便不會真正培養(yǎng)出符合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高職院校不同于普通高校,普通高校偏重理論教育。高職院校的培養(yǎng)目標是面向市場,為社會培養(yǎng)實用型的人才。高職畢業(yè)生畢業(yè)后一般是直接進入工作崗位,并且通常是負責實際操作的崗位,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具備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另外,高職院校的學生基礎不如普通高校,對于理論的接受能力和運用能力往往也比較差,通過案例研討有利于使學生更好地將書本知識運用于實踐。
財經類專業(yè)的自身特點也適合在教學中采取案例研討模式。財經類專業(yè)都是操作性非常強的專業(yè),不僅需要相關的理論知識做指導,還需要豐富的實戰(zhàn)經驗。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更多地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重視不夠;財經類專業(yè)教學中實踐的最有效形式之一就是采取案例研討,使學生在模擬場景中真正掌握知識,并能夠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
二、案例研討教學模式對學生職業(yè)素質培養(yǎng)的影響
(一)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任何工作都需要從業(yè)者的積極參與,否則便不可能完成。財經類的工作或者是單人完成或者是多人共同完成,總之都需要積極參與。培養(yǎng)參與意識有利于學生將來在工作中如魚得水,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務。例如,市場營銷等許多時候并不是一個人能夠單獨完成的,需要團隊的人共同參與,這時參與到市場的調研、推廣中的這種意識就非常重要。
案例研討模式要求學生自己搜集整理案例,自己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僅僅是起指導的的作用,主要的工作都由學生自己完成。為了完成任務,學生不得不積極參與到案例研討中來,同時由于種種原因學生也會在其他項目組進行研討時積極參與。
(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團隊合作意識是當前各用人單位招聘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是否具有較強的團隊合作意識直接關系到畢業(yè)生是否能找到合適的工作,關系到將來是否能順利完成工作任務。財經類職位大多需要團隊通力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務,提高工作效率。例如人力資源管理、企業(yè)管理、市場營銷等,僅靠單個人的力量很難完成,它們都是需要團隊合作的工作。
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傳統(tǒng)教學模式僅僅重視理論知識和技能的傳授是遠遠不夠的,提高了學生的知識技能卻忽視了學生的情商等的培養(yǎng)。案例研討模式本身就是一個團隊合作的模式,從搜集整理案例到案例中問題的發(fā)現(xiàn)和解決,都是團隊合作的結果。學生在日常學習中通過案例研討模式已經開始逐漸適應團隊合作,有利于使這種合作意識深入內心,變成真正的素質和能力。
(三)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人是生活在社會中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在社會中獨善其身,都需要與人交往。經濟活動更是一個與人打交道的過程,離開了較強的溝通交往能力,任何經濟活動都很難完成。
人際交往能力并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后天培養(yǎng)的。作為培養(yǎng)財經類從業(yè)人員的高職財經類專業(yè),必須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將人際交往能力當做一項非常重要的職業(yè)素質來抓。通過案例研討模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仿真的場景或者回到曾經發(fā)生的經典案例中去能夠使學生更好地培養(yǎng)人際交往能力;案例的搜集需要與人交往,案例問題的發(fā)現(xiàn)和解決更離不開與人的溝通交流,這就使學生由開始的不得不與人交往逐漸變成能夠積極主動地、有意識地與人交往,并最終使這種交往內化為學生的能力。
(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如上文所述,當前的經濟活動大都需要團隊合作共同完成,這個過程中就需要考慮如何使團隊產生最大合力減小內耗。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需要團隊成員擁有較強的團隊合作意識,另一方面也離不開團隊組織者的較強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作為管理者,需要具備協(xié)調各方面使之能夠團結一致的能力,這才能夠使得團隊成員能夠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不至于出現(xiàn)各自的力量相互抵銷的現(xiàn)象。
教學中的案例研討模式不僅需要各成員的主動配合,同時也需要組織者(項目組長)的組織協(xié)調,才能夠使研討順利進行。通過輪流當組長等形式,可以使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培養(yǎng)較強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為日后工作打好基礎。
(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嚴謹細致的的精神。財經類工作不比尋常,它需要嚴謹細致,否則就會產生不可估量的后果。作為財經類的從業(yè)人員,必須具有嚴謹細致的精神,認真對待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例如會計、統(tǒng)計、財稅等,都是需要嚴謹細致的從業(yè)人員進行的,這里一旦出現(xiàn)馬虎,哪怕是僅僅一個小數(shù)點都會對企業(yè)或者客戶帶來巨大的損失。
通過案例研討可以幫助學生克服粗心大意的陋習,在研討的過程中面對出現(xiàn)的問題,學生積極參與案例的研討,對案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細致的考慮,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個過程既是完成教學任務培養(yǎng)技能的過程,同時又培養(yǎng)了學生細致考慮問題的習慣,久而久之這種習慣將會成為學生的一種素質。
(六)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當前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好多畢業(yè)生雖然理論知識掌握的比較牢固,但是一到實際運用就會感覺無法應付。這是理論不能與實踐相結合的緣故,其主要原因是在校期間實踐較少,學生雖然能夠應付各類考試,但是一到了實際應用就感覺無從下手。例如會計專業(yè)的學生,甚至有的同學根本沒有見過賬本,真正參加工作了根本不會記賬,什么借貸相等呀,各種稅應該怎么記呀,都是云里霧里。
為了解決學生眼高手低、動手能力差的問題,學校一定要讓學生及時進行實踐,案例研討模式就是一種很好的實踐方法。在案例研討模式中,同學們自主搜集相關的典型案例,并且對這些案例進行分析和仿真再現(xiàn),從中找出案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的方案。這個過程中,同學們會非常細致認真,同時為了避免被其他同學找出錯誤,學生會非常謹慎。久而久之,學生在會逐漸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正確實施案例研討教學模式應注意的問題
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yè)實施案例研討教學模式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素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實施案例研討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必須注意一系列問題,否則不能發(fā)揮這種教學模式的作用。
(一)堅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案例研討模式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各種必須的職業(yè)素質。在案例研討模式中,案例的搜集和整理應當放手交給學生,讓學生親身挑選案例,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和甄別篩選能力;案例研討過程中,要特別注意讓學生通過研究討論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促進學生職業(yè)素質的培養(yǎng)。
案例研討的過程中,必須一改傳統(tǒng)案例教學中案例由備課組教師指定,并且只是簡單作為知識傳授的工具的教學模式。傳統(tǒng)案例教學將學生排除在外,始終是教師唱獨角戲,不能真正發(fā)揮案例的作用,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
(二)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為了培養(yǎng)財經類專業(yè)學生的職業(yè)素質,高職院校已經逐漸開始采用案例研討模式進行課堂學習。但是,在使用案例研討教學模式中卻出現(xiàn)了兩種錯誤傾向,一是教師統(tǒng)的太死,將所有的工作都替學生做好了,這樣的教學模式其實是換湯不換藥;另一種錯誤傾向是教師完全放手不管,把案例研討變成了放羊,從而導致研討過程中的無的放矢現(xiàn)象。正確實施案例研討模式一方面教師要讓學生放開手腳大膽的進行嘗試,不能管的太嚴、統(tǒng)的太死;另一方面還要積極做好指導工作,做到適時引導,發(fā)揮教學的主導作用。
(三)把案例研討模式作為一種常態(tài)化的教學模式。許多時候我們并不是沒有好的教學模式和思路,而是沒有做到長期堅持。任何一種合理的模式都需要經過實踐的檢驗,尤其在教育方面更是需要一個幾年的周期,如果僅僅關注眼前的一點利益和成績,一旦這種模式不能立即奏效就放棄,那么最終結果是虎頭蛇尾、無疾而終。
案例研討教學模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院校認可是一種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素質的先進教學模式,在教學中一定要形成制度,使其真正成為促進學校發(fā)展的有效模式長期堅持。避免出現(xiàn)換了領導就全盤否定的現(xiàn)象,使案例研討模式能夠長期堅持、不斷發(fā)展,讓學生在案例研討中真正掌握職業(yè)必須的技能和素質。
參考文獻:
關鍵詞:研討式案例教學;財務報表分析;教學設計
《財務報表分析》課程作為會計類專業(yè)核心課之一,是實用性很強的一門課程。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教學方式已難以滿足教學需求,需要不斷探討、實踐與發(fā)展更為適宜的教學方式。
一、《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教學現(xiàn)狀及問題
很多學者提出應在《財務報表分析》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模式,從目前的教學實踐來看,案例教學法主要通過結合示例性案例講授財務報表分析原理、方法,教學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
1.案例搜集與選擇問題?!敦攧請蟊矸治觥氛n程案例教學需要大量的案例,而案例的搜集、選擇與設計需要耗費較多時間和精力。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案例主要來源于教材本身以及案例類教材,這些案例都是經過精選,典型且目的性強,但是時效性差,而財務報表分析的運用往往需要對最新公布的財務報表進行分析。教材提供的這類案例大多是示例性案例,主要針對某個知識點,一般有著明確的結論,需要學生討論、分析的地方少,難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分析與運用能力的目的。2.互動性問題。傳統(tǒng)案例教學模式下,仍由教師支配整個課堂教學,教學重心主要放在財務報表的概念、形式、財務指標、財務分析方法等專業(yè)基礎知識的學習上。整個授課過程過于單調,學生的注意力難以全程集中,影響了教學效果。在實務性課程的教學中,應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強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動與主體作用為出發(fā)點。通過對研討性案例的相關資料搜集、研究分析和討論,達到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就財務報表分析相關理論方法運用交流、分析觀點碰撞并形成多元化的結論。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著學生課堂沉默、作業(yè)任務搭便車等現(xiàn)象。3.課程安排等其他問題。在《財務報表分析》案例教學實踐中,還存在課堂安排不合理等其他問題。比如課程教學時間安排不夠、課堂授課人數(shù)過多、教學場所及環(huán)境不合適等,這些也都或多或少會對《財務報表分析》案例教學質量產生影響。當然,具有充分理論與實踐經驗的教師也是順利開展案例教學的必要條件。
二、研討式案例教學在《財務報表分析》中的應用特點
研討式案例教學是學生與教師共同討論交流的一種交互式教學方式。它能夠達到最大限度的促進師生多層次、多角度互動,幫助學生從對案例的簡單認識到靈活運用財務報表分析理論方法。研討式案例教學以“導”為主,教師搜集充足案例資料,以現(xiàn)實財務報表研討為載體,把原來的教師講授為主變成教師組織討論及點評為主,引導學生搜集被分析企業(yè)所在行業(yè)及其他相關資料,通過小組研討的形式進行交流、互補學習,通過案例分析匯報提高學生實踐運用能力,再通過教師提問、點評等環(huán)節(jié)對整個過程做總結。由此可見,研討式案例在《財務報表分析》中有以下應用特點:1.“教與學”雙向互動。不同于單向、垂直的傳統(tǒng)案例教學模式,研討式案例教學是一種“教與學”雙向交流方式。以公司財務報告為載體,學生自由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主張,也可以對學習中的疑惑進行自由提問;教師回答學生疑問,在研討過程中適當引導、旁敲側擊,也可以在討論的最后提出總結、建議。“教”與“學”緊密聯(lián)系,形式活潑多樣,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2.無壓力的學習氛圍。研討式案例教學建構的是一個開放寬松、積極、無壓力的學習氛圍。學生在課堂上發(fā)言不會感到拘謹,圍繞《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教學內容,學生享有充分的話語權,可以做到暢所欲言,師生以案例為載體,以尊重、平和的態(tài)度進行相關知識探討、溝通、學習甚至學術交流。3.啟發(fā)與創(chuàng)新。在教與學的雙向互動下,在無壓力的學習氛圍中,學習是生動活潑的,相互的知識碰撞使得研討式案例教學具有“拋磚引玉”的啟發(fā)作用,由此帶來的“思維發(fā)散”、“頭腦風暴”可以較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性思維。
三、研討式案例教學在《財務報表分析》中的應用
1.學時安排。在本科教學中,《財務報表分析》一般課時為48課時,考慮到《財務報表分析》教學體系內容及重點難點,研討式案例教學所占比例以25%-30%為宜。以安排14課時研討式案例教學為例,可以分為資產負債表研討分析3課時,利潤表研討分析3課時,現(xiàn)金流量表研討分析2課時,財務能力研討分析4課時,綜合能力研討分析2課時。2.研討案例開發(fā)。通過組建《財務報表分析》研討案例開發(fā)團隊,充分考慮研討式案例與案例教學、理論知識體系和實驗內容的耦合性,共同篩選、提煉具有代表性案例以供研討案例教學中與學生共同探討,并設立《財務報表分析》教學案例庫,定期進行更新。3.研討式案例教學過程。對研討式案例教學過程進行精心設計。主要的步驟為:根據(jù)學生已有知識體系,進行分組;每次研討前明確研討的內容,并給予足夠時間查閱資料、分析;輪流匯報發(fā)言,確保每一小組每一成員的平等參與;研討完成后分小組提交財務報表分析報告并及時反饋信息。4.成績構成。按研討發(fā)言及完成報告情況予以給分,并作為平時成績的50%核算,再根據(jù)教學考核中的成績構成比例進行加權平均作為課程總評成績。研討式案例教學方式是一種綜合的、新型教學方式,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推動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
作者:唐文秀 單位:重慶工商大學
參考文獻:
[1]陳潭,程瑛.Seminar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及其課堂教學模型構建[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4(7):57-59.
(一)案例教學的涵義。案例教學有其悠久的歷史,于1920年起源于美國哈佛商學院,倡導將商業(yè)管理中的真實事件通過案例分享的形式在課堂上講授,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討論的積極性,實踐證明,頗具成效。從19世紀50年代開始歐洲及東南亞國家紛紛開始引進案例教學,我國在1980年代初,與美國在大連聯(lián)合建立工業(yè)科技管理培訓中心,開始了最早的案例教學試點,隨后全國推廣。在理論界,關于案例教學的定義眾說紛紜,比較權威的是來自我國著名的管理案例專家余凱成教授的解釋:“案例教學是為了某種既定教學目的、圍繞一定的管理問題而對某一真實的管理情景所作的客觀陳述?!焙喲灾咐虒W是在課堂上應用教學案例,提高學員管理能力、解決管理問題的手段。(二)案例教學的特征。案例教學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并不是簡單地在課堂上講授案例而已,供教學使用的案例一般具備以下三個特征。1.必須以事實為依據(jù)。與創(chuàng)作小說不同,案例在情節(jié)上不能虛構,必須真實可信。基于保密需要,可以對人名或者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掩飾,但是一般不對整個案例的結構進行大幅度的虛構修改。為適應專題教學的需要,只要不偏離案例的中心點,案例的篇幅可長可短,但是必須來源于真實事件,這也是案例教學得到廣泛應用的一個原因。2.應包含一個或數(shù)個思考問題。在農銀大學教學案例編寫規(guī)范中,很重要的一個構成要素是問題鏈接,設計開放性問題。案例教學的目的是將案例演示給學員、教會學員如何解決問題,因此思考問題是必不可少的一個要素,這樣才能體現(xiàn)案例教學的啟迪性,提高學員舉一反三的能力。3.需要有明確的教學目的。這是案例相關性的一個要求。運用教學案例不能盲目借鑒,不加選擇。農銀大學教學案例編寫規(guī)范對案例的要求是圍繞全行發(fā)展戰(zhàn)略和重點工作,服務全行業(yè)務發(fā)展。教師帶到課堂上的案例必須服務于教學活動,準備運用于哪些章節(jié),是為了解釋哪個概念,還是為了運用哪種工具,必須有其目的性。
二、應用案例教學的原因
經實踐證明,案例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能夠很大程度上提高學員學習的積極性,在農銀大學推廣案例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下面就成人學習的特征和案例教學的功能進行簡單的探討。(一)成人學習的特征。1.實用主義成人學員不同于在校學生,希望聽到的授課內容對其工作能夠產生直接的指導作用,簡而言之,“拿來就能用”。那么,枯燥無味的概念講解和產品分析必然不能引起學員的積極性。教學案例來自于真實事件,是各家分行在經營過程中真實發(fā)生的事,學員能夠快速從中總結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非常實用。2.精力波動隨著年齡的增長,學員對于學習的專注度會有所下降。假定一節(jié)課45分鐘,對于平鋪直述的講授,大多數(shù)學員很難在45分鐘內一直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但是引進生動活潑的教學案例之后,效果會發(fā)生很大的轉變。如果配合情景模擬,讓學員扮演案例中的角色,學員不僅不會感到枯燥無味,對案例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透徹。3.容易遺忘人的記憶力隨著年齡的增長會不斷下降。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證明,20分鐘之后人們對于記憶的東西會遺忘42.8%。農銀大學的培訓多為銀行產品與服務,簡單的產品介紹往往很難在學員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生動形象的案例因為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或是身臨其境的感受,往往更容易被人記住。4.喜歡變化對平鋪直敘的東西提不起興趣,是成人學員的共性。他們往往有先入為主的觀念,看待事物會先以自己的經驗去做判斷,因此一成不變的講課形式較難引起他們的興趣。這時,案例教學便是一個很好的輔助教學方式,有沖突性的情節(jié)能夠讓成人學員感受到課堂氣氛的變化,并融入其中,領悟知識和道理。(二)案例教學的功能。1.培養(yǎng)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案例通常是把現(xiàn)實管理中遇到的問題用情景展現(xiàn)的方式描述出來,用敘述性的語言呈現(xiàn)出需要學員解決的問題,激發(fā)學員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對案例中的信息進行搜集、加工、整理,找出案例中問題的癥結,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也是案例教學的初衷。2.提高人際溝通的能力案例教學的過程不同于傳統(tǒng)的“老師在臺上教、學生在臺下聽”的教學模式,老師只是充當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學員充分地討論、讓學員思維的火花去相互碰撞、激發(fā)學員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討論教學案例的過程也是學員互相交流的過程,如何堅持自己的觀點,如何說服小組成員,如何解決矛盾,在小組討論中扮演怎樣的角色,這些都是案例教學過程中學員需要解決的問題。一次成功的案例教學,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提高學員人際交往的能力。3.提高主動學習的能力教學案例很重要的一個功能,是可以激發(fā)學員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增強學員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案例不是簡單的知識講授,讓學員去死記硬背、全盤接受。它是由一個個鮮活的事例組成,很多案例并沒有唯一的正確答案,學員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針對案例中的問題去尋求解決方案,去整合自己學到的知識,充分調動學員的主觀能動性。
三、案例教學在農銀大學的運用
在國外,認為“案例教學”是以案例為基礎,在課堂中幫助學生達到特定學習目的的一套教學方法。該方法力圖實現(xiàn)專業(yè)知識和行為技能的協(xié)調發(fā)展,以解決問題為目標來解釋現(xiàn)實問題;在八十年代初,案例教學在我國才得以推廣,關于“案例教學”被定義為通過對一個具體情境的描述,引導學生對這些特殊情境進行討論的一種教學方法。筆者針對財政學類課程的教學特點,提出了案例研討型教學法的概念。案例研討型教學法強調教學中引用案例需要在教師的精心策劃和反復準備下,根據(jù)教學目的的要求,圍繞教學內容選取典型案例,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探究原因,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加深對財政學理論的理解并掌握理論精髓,從而提高理論學習水平和分析經濟現(xiàn)象的能力。
跟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比,案例研討型教學法有著很大的不同。案例研討型教學更多的是啟發(fā)和引導式教學,讓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習主動性,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從而增強師生教學活動的互動性;其次它能夠極度開發(fā)學生的潛能,訓練一種系統(tǒng)思考問題的方法和采取行動的勇氣與決心;再次案例研討型教學法強調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共同對案例進行思考、分析、研究,可以由不同的學生組成不同的小組會對案例所反映出的問題持有各自具有不同的觀點,并且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對案例中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最后表現(xiàn)在通過對案例的思考,經過討論得出對同一個問題的多個不同的但具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這不僅充分挖掘了學生們的潛能,而且會提高他們走上社會以后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得學生可以從中獲取收獲,也實現(xiàn)了相互學習的目的。
二、案例研討型教學法在《財政學》課程中的實施
一是精選案例:教師對財政學相關概念、原理進行講解后,可以采用自己或者他人編寫的案例,向學生提出本節(jié)課需要重點討論的問題、采取的教學程序、教學時間的安排等等,但是在這個階段教師需要創(chuàng)設討論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和動力,使學生盡快進入案例的學習討論中。
二是分析討論:學生可以通過個人發(fā)言、分組討論、組織辯論的學習形式,對案例文本認真通讀,對案例事實簡要陳述,對案例情境進行模擬,最后對案例事實展開聯(lián)想,并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三是總結歸納:這就要求教師指出案例中存在的關鍵點,與學生一道對他們分析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長處和不足進行客觀認識,并做出案例分析報告,并互相對照學習,加深學生對案例結論的認識水準。
三、案例研討型教學法在財政學課程教學中面臨的問題與反思
(一)案例研討型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1.對案例研討型教學方法的認識不精準。目前在高校案例教學理念的指引下,有不少教師依然認為“案例研討型教學法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舉例說明原理或者理論”,更有甚者學生也是這樣認為的。這樣一來,案例研討型教學的結果就喪失了該教學模式的主體性的改變、探究性的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的提升等教學理念。
2.對教學案例的選取不現(xiàn)實。據(jù)筆者了解,目前財政學專業(y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案例仍然是沿用一些外來的案例集錦,自己編寫的案例幾乎沒有,從教師層面來說缺乏創(chuàng)造性。其次即使教學過程中選擇了一部分案例輔助教學,但是存在選擇案例不充分、案例內容與教學目標不吻合、案例真實性程度與現(xiàn)實情況不相符等問題,因此,案例的選取,雖然能從某些方面反映典型問題,但是不能啟發(fā)學生思考,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對案例教學準備不足。這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始前沒有安排學生進行充分準備,沒有組織學生進行研究討論,結果沒有得出對案例的科學評價,直接導致案例研討型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喪失。二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適當把握案例研討型教學法的實施進展,并且保證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完成教學目標、保證研究重點突出、脈絡清楚發(fā)揮案例研討型教學法的啟發(fā)作用。
(二)當前《財政學》課程教學的普遍現(xiàn)狀
1.教材選擇問題。目前,在各高?!敦斦W》教材主要有三種版本:一些由陳共主編的《財政學》;二是鄧子基主編的《財政學》;三是本校教師自己編寫的《財政學》。理論基石各有不同,有的以國家分配論作為分析起點,有的沿用西方經濟學的理論解釋主推公共財政思想,有的則強調財政的社會共同需要性,因此,不可避免的出現(xiàn)了同樣的內容在不同的教材中表述相差很大,這些問題的存在造成教師教學中選用教材和講授內容的隨意系統(tǒng)的教學資料。
2.教學方法問題。目前《財政學》課程的教學主線仍然是教師講、學生聽的組織方式,對案例教學、舉例教學、案例研討型教學法很少采用,不能真正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一些學生常常抱怨財政學課程枯燥乏味,即使采用案例教學,也經常是重講授教學、輕案例教學,重舉例、輕案例,重經典案例、輕本土案例。
3.教學內容問題。在《財政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大多數(shù)學校依然采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遵循從概念到概念,從原理到原理的邏輯推理方法,追求知識的完整性、原理的系統(tǒng)性、概念的準確性和思維的一致性,對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認識和對強化案例教學的重要性缺乏深層次的認識,因此對學生缺乏足夠的吸引力和引導性。
(三)案例研討型教學模式的幾點思考
1.恰當選擇案例?!敦斦W》課程教學過程中,案例的選擇一般從以下渠道產生:一是選取國內外典型性有影響力的現(xiàn)實案例;二是從學生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一些真實的案例。然后,代課教師需要對案例進行再編寫、再提煉,把本節(jié)課需要讓學生掌握理解的內容通過對案例設問、疑點分析等方式插入案例中。
2.科學組織課堂。在課堂上,首先要讓學生對案例做好充分閱讀,并且結合財政學基礎理論,對案例本身進行深度地分析,并從不同角度去發(fā)現(xiàn)問題的答案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其次要合理安排課堂討論,靈活地進行個人發(fā)言、分組討論、自由辯論等課堂教學形式,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認識的開創(chuàng)性,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教師作為課堂的引領者,要做好學生案例研究成果的點評,鼓勵學生去模擬環(huán)境背景并試行提出的多種方案,最終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3.規(guī)范教師引導。案例研討型教學法是難度性比較高的一種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力爭做到引導到位,這取決于教師良好的表達能力以及激發(fā)學生參與討論的能力,事實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杜絕兩類現(xiàn)象發(fā)生:一是教師沒有對案例進行認真篩選,也不進行公開評講,使學生在分析問題后很難有所收獲;二是教師在案例分析中依舊偏向于提供案例分析的答案,缺乏對學生積極性的調動,這樣,案例研討型教學的目的就難以達到。
基金項目:
【關鍵詞】思政課;師生互動;教學模式
高等職業(yè)學校思政課改革中,改進教學方式,創(chuàng)設協(xié)調緊湊的教學互動的雙邊活動,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師生互動型教學模式就非常必要,具有較強的現(xiàn)實和理論意義。
一、互動型教學模式的價值
互動型的教學模式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而采取的以調動教師學生、社會等各方面積極因素為特征的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多視野的教學實踐。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要作為指導者、引導者和組織者,搞好課堂內外的多方協(xié)調,調動學生個體主觀能動性,發(fā)揮學生主體參與作用,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啟發(fā)學生對自我的教育,注重實踐教育、體驗教育、養(yǎng)成教育,做到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yǎng)的統(tǒng)一,提高師生雙方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獲得共同的發(fā)展和提高,從而切實增強教學的實效性。
二、互動型教學模式的實踐操作路徑
思政課師生互動型教學模式在具體的實踐操作過程中可以采取以下幾種路徑,當然必須予以強調的是,這些路徑各有其自身的特征,注重模式應當綜合運用,共同發(fā)揮作用。
1.故事滲透式――激發(fā)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氛圍。在思政課教學中滲透故事,能夠增強情感色彩和教學的實效性,活躍課堂氣氛、融洽師生關系,能夠調動學生樂學新課程的熱情,激發(fā)學生愿意學習政治、經濟、哲學等基本常識的積極、主動性,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比如,當學習“職業(yè)理想對人生發(fā)展的作用”的基本內容時,通過講述“總理夢想”的故事,推進了課堂和生活的距離,引發(fā)了學生深層的思考,從而理解故事的深刻哲理、掌握抽象的理論知識。操作過程及具體步驟為:分析教材――收集故事――講評故事――領悟故事。這一個過程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前后連貫的,應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
2.游戲交流式――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參與進來。通過思政課堂中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學,真正感受到學習政治的樂趣和價值,從而建立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內在學習需要,也有助于促進學生認識能力,情感意志,交往能力的全面發(fā)展。操作過程及具體步驟為:設計游戲形式――制定游戲規(guī)則――參與游戲活動――交流游戲體驗。這個過程,教師要發(fā)揮對整個過程的控制和引導作用,從而將游戲引導到教學目標的方向上來。
3.問題探究式――步步為營,逐步達到教學目標。教師要求學生課前預習,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引導學生探究問題,通過師生雙方的共同活動、共同協(xié)作,使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獨立的思維能力、自主的學習能力,使師生在問題探究中同步發(fā)展和提高。比如,在講授 “樹立正確的苦樂觀和生死觀”時,設計一系列易于學生交流思想的問題,并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新問題,在問題的探究中,促進知識的有效掌握、理解和技能的形成。操作過程及具體步驟:引導、察覺問題――發(fā)現(xiàn)、提出問題――辨析、研討問題――探求新問題――嘗試、解決問題。設計問題成為這一過程的關鍵,設計良好的問題能夠很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積極參與進來。
4.對話論辯式――頭腦風暴,激蕩起思考的火花。對話論辯式教學是指師生或學生之間以某一個現(xiàn)實熱點或教學內容為“話題”或“談資”, 以討論或辯論的形式,展開平等、積極、自由的互動、溝通和對話,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從而共同生成和創(chuàng)造“文本”,尋求解決問題的對策。操作過程及具體步驟:創(chuàng)設情境――擬定話題――精選內容――對話論辯――總結提高。
5.案例研討式――具體的案例中形象展現(xiàn),抽象出理論知識。案例研討式教學就是以案例為教學起點,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精心挑選與教學理論相關又符合教學要求的案例,在課堂上營造案例研討的氛圍,師生共同置身于案例中,學生可以運用自己所掌握的有關知識,所熟悉的日常生活環(huán)境和生活體驗,直接參與案例的分析、研討和評價。
通過研討案例,加深了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從被動接受到主動研討,把書本知識轉化成為實際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提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操作過程及具體步驟:精選案例――呈現(xiàn)案例――研討案例――點評總結。
6.調查體驗式――參與其中,增強直觀感受,達到更好效果。在調查研究的體驗中,教師作為組織者,引導學生積極發(fā)揮主體作用,親身體驗社會、了解經濟、評論政治,把基礎理論知識轉變成可以感受的情感經驗,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yǎng)政治敏銳性,開闊視野,加深實踐體驗,提高多種能力。比如,在學習“投資理財”時,要求學生調查家人或相關人員的投資情況,自己制作家庭投資計劃表并撰寫調查報告,讓學生主動參與實際調查,完成情感的內化和知識的體驗。操作過程及具體步驟:選題與分組――調查與體驗――記錄與撰寫――交流與總結。
三、結論
高等職業(yè)學校思政課改革要求切實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改變當前學生參與度較低、學生主體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的現(xiàn)狀,構建互動型教學模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與途徑。
參考文獻:
管理學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具有較高素質,能有效、高效地進行管理活動的管理人才。因此,其教學模式重在實際操作能力,與一般的理論教育是有區(qū)別的。
管理學最重要的教學模式是案例教學模式,它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互動式教學方式。案例教學模式起源于1908年建院的美國哈佛商學院,最初用于工商管理,現(xiàn)已擴展到管理學的各個領域,成為現(xiàn)代管理教育的重要方式。它借助管理實踐中的案例,將學生置身于特定的管理情景之中,給予恰當?shù)囊龑В瑸閷W生提供一個廣闊的思維空間和與“實戰(zhàn)”極其相近的實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促進其相互交流與溝通,塑造健康的人格品質和正確的價值取向,讓學生真正接近甚至融入真實的管理世界。大量的實踐已證明,案例教學對于確保管理學課程教學質量和效果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管理學案例教學模式的主要阻礙問題
近年來,我們在本科生管理課程教學中已普遍采用了案例教學法,并收到較好的效果。但由于我國管理學起步較晚,管理案例教學相對落后,因此我們在案例教學中也遇到了不少的阻礙與問題,有待于理論研究和在實踐中探索。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1、教師的實踐和教學能力不足。采用案例教學法的前提條件是教師自身必須具備較強的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由于大多數(shù)教師是“校門”到“校門”,沒有實踐經驗,教師又不能長期深入企業(yè),各商學院又缺乏對教師實踐方面的培訓,因而無法有效地對案例進行研究、判斷、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學習。在此情況下實施案例教學,只不過是在課堂教學中穿插了某些案例作為教學的補充和說明,案例啟發(fā)角度比較單一,案例點評不夠深入、全面,影響案例教學的效果。
2、學生的知識面窄,學習方法存在問題。案例教學是具有較高難度的教學模式,在對教師要求較高的同時,對學生的要求也比較高。案例教學要取得較好的效果,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管理理論知識、廣泛的背景和較豐富的社會閱歷,從而在案例教學過程中能展開討論,相互交流,取長補短,開拓思路。但管理學課程的開設安排在一年級下學期,此階段的大學生僅僅掌握一些基本的經濟學知識,管理學知識尚未涉及,社會閱歷較少。此外,對于長期接受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方式影響很深的大學生來說,盡管對案例教學方式產生濃厚的興趣,但對待案例中提出的問題束手無策、答非所問,不能利用所學的管理理論去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導致學生參與較少,學習效果不甚理想。
3、選擇管理案例質量不高。目前,管理教學案例主要來自于一些著名大企業(yè)發(fā)展的得失成敗中提煉出來的經典案例,經典案例往往篇幅過長、背景過于復雜、問題的難度過大,而教學對象是沒有工作經歷和缺乏社會經驗的學生,因其知識儲備不足可能會無從下手,喪失參與的興趣,因而難以達到案例教學應有的效果。另外,管理案例有的來自新聞報道、報紙、雜志改寫的實例。此種案例內容較新,學生感興趣。但這些新聞、報道的材料,由于缺少加工,不能達到一定的深度,且?guī)в信既恍?,很難用正常的理論分析出來。
4、案例教學時間比例把握不好。哈佛商學院工商管理類課程中,大多數(shù)課程都采用案例教學方式,而且案例教學課時數(shù)所占計劃課時數(shù)的比例較高,有的課程高達90%以上。而在我國的管理學教學中,由于把握不好運用案例教學的時間比例,總感覺理論講授的時間不夠;同時,案例教學也未能深入開展,以致運用案例教學時好似蜻蜓點水,針對案例往往只能一帶而過。
5、基礎設施薄弱。管理學案例教學不等同于課堂上的案例討論,而是一種模擬式的教學實習,因而需要一定的教學投入并建立專用的教學設施,才能適應案例教學的需要。然而,現(xiàn)行的管理案例教學中,除少數(shù)高校的案例教學設施比較先進以外,大多數(shù)高校至今仍缺乏專門的案例教學教室、缺乏足夠的信息資料、缺乏多媒體教學工具和高質量的課件等。不僅教學經費投入少,而且教學基礎設施不完善,不利于提高案例教學的質量,不可能達到案例教學的質量和要求。
三、跨越案例教學模式阻礙的對策建議
1、采取多種途徑,發(fā)展師資力量。案例教學是一種技巧性、難度性較高的教學方法。教師既要有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還要具備激發(fā)學生廣泛參與討論的能力,要能引導學生對案例的理論提升,能使其對案例中所涉及的問題獲得更透徹的理解。教師應加強培訓,盡快更新觀念,并掌握從事案例教學所必需的各種專門技能與技巧。為此,學校應有計劃地選派任課教師接受系統(tǒng)的案例教學法的培訓與學習;親自參與企業(yè)管理活動,熟悉企業(yè)經營環(huán)境,了解企業(yè)運作程序,在管理的實踐中收集典型案例以豐富管理案例教學內容,提高案例教學質量;組織教師開展“產、學、研”活動,使教師在為企業(yè)服務過程中提高實踐能力,達到教師與企業(yè)管理人員的雙向溝通、優(yōu)勢互補,以豐富教學經驗。
2、引導學生改變學習習慣,更新學習觀念。為了改變學生總是習慣于教師單方面在臺上講,學生被動地聽,希望教師能夠為每個案例提供一個唯一的絕對準確的答案,對管理工作的不確定性和多變性無法理解的現(xiàn)象。因此,在管理學教學中推行案例教學,就必須更新學生的學習觀念和改變他們老套的學習習慣。首先,要求學生在教學前,必須進行積極準備。學生應大量儲備案例分析所需的理論知識,認真閱讀或傾聽案例的背景材料及相關內容,要善于從錯綜復雜的案例情境中尋找問題,再從不同角度,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方法;其次,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在案例教學當中,學生應以案例中“扮演者的角色”去觀察與思考案例中的問題,鍛煉學生面對復雜多變的情況,能夠通過積極參與案例分析討論,做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再次,要求學生認真總結,提出解決方案。學生必須總結自己在案例分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在對案例理解和理論上的收獲,并形成書面解決方案。最后,把案例教學中的學生表現(xiàn)情況納入最終成績,并占較大的比重。
3、重視案例的選擇。一是教學案例的內容應盡可能涉及所授的理論知識,達到管理學的課程目標;二是確保所選案例應該是真實的,是管理實踐中所發(fā)生的真實事件,是現(xiàn)實工作中常見的、復雜的問題,這樣的案例才有研討價值。否則,就會降低學生參與案例的積極性,也不能起到指導實踐的作用;三是問題的難度適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做到小、中、大型案例循序漸進,盡量使難度呈梯度增加,使學生由簡入手,在逐步獲取知識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四是多選擇貼近生活和我國企業(yè)實際的案例,尤其是那些身邊的案例,如本單位、本地企業(yè),越是學生熟悉的案例越具有感染力,這樣既可以使案例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又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從而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投入程度,提高了教學效果。
4、合理分配案例教學的課堂時間。原則上,確定并掌握合理的時間比例需要考慮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考慮歷史文化所形成的差異。案例教學模式的發(fā)展是有其歷史和文化背景的。首先,它的發(fā)展是以實用主義哲學為基礎的,它的出現(xiàn)是對教育領域形式主義學習方法的反叛。其次,案例模式在管理教學培訓上的應用,主要基于這樣的一種邏輯:管理的成果靠正確的決策,正確的決策靠正確的判斷,正確的判斷靠正確的生產,所以學習應以實踐為基礎。正是基于這種以實踐、經驗的方式和對待社會生活的態(tài)度,案例教學模式在西方的管理學中被廣泛地使用,而在其他國家和地區(qū)對案例模式的使用往往是有限的,體現(xiàn)在效果上也是有差異的。二是教學方法多種多樣,案例教學并不能替代其他的教學方式。管理學教學中,講授、演講、實踐教學等都可以綜合安排使用,尤其對于剛從中學升入大學的低年級學生的教學而言,還有一個轉換思維方式的適應過程,因而采用案例教學計劃數(shù)的50%左右,高年級學生可適當提高比例,研究生的案例教學比例可以達到90%以上,甚至完全的案例教學。
5、配備好必要的教學場地與設施等物質條件。在案例教學過程中,往往容易被忽視,而又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教學場地與設施等物質條件的安排。
教學場地條件主要是指實施案例教學的教室條件方面。對于大型案例討論,如果具備一些單獨、小間的案例研討室,案例研討的效果會更好些。對于大多數(shù)學校而言,一間大的教室也足夠進行分組案例研討;不過,需要給每個小組配備必要的課桌椅,等等。另外,每個小組或者課堂的課桌椅的排列也是至關重要的。傳統(tǒng)的“秧田”式講課桌椅排列適合于開辦講座,溝通方式主要是單向的,講臺上的教師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中心,學生難以充分地參與。而案例的討論主要是進行雙向交流,需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此,這種傳統(tǒng)的講課桌椅排列方式是不利于案例教學的。案例教學場地的常用排列類型有“圓桌形”、“方形”、“矩形”、“六邊形”,等等。這些排列類型能夠保證所有參與者都是平等的,都有機會參與研討活動,并且彼此可以面對面地進行交流,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并能讓教師清楚地看到和聽到學生的反應。
必要的設施條件包括案例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到的講臺、板書、軟板、投影、麥克風、幻燈機、活動掛布等各種輔助設施。與教學場地設施條件有關的一個問題就是案例教學班級和研討小組的規(guī)模問題。什么樣的班級規(guī)模和案例研討小組規(guī)模較為適宜呢?不同的老師可能對“理想”的案例教學班級規(guī)模有不同的判斷。根據(jù)我們管理課程案例教學的實際,班級人數(shù)盡可能控制在40人以內。案例研討小組的規(guī)模則定在4~8個之間比較合適。這個規(guī)??梢宰屝〗M成員之間充分地交換意見,有利于對需要共同努力以提出解決案例問題的方案進行充分地討論交流。
參考文獻:
關鍵詞:財會專業(yè);金融衍生工具;課程教學;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14-0108-02
伴隨經濟的持續(xù)增長,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實現(xiàn)了快速發(fā)展,并在經濟運行與金融創(chuàng)新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在各院校財會專業(yè)本科的培養(yǎng)中也越來越重視金融衍生工具相關課程的教學。由于培養(yǎng)體系、既有教學慣例等制約,財會專業(yè)金融衍生工具課程在課程定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設計等方面尚存在諸多問題。因此,分析財會專業(yè)的金融衍生工具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探析課程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一、財會專業(yè)本科金融衍生工具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1.課程定位和教學目標不明確。金融衍生工具課程是財會專業(yè)高年級學生的知識拓展性課程,注重學生對金融衍生工具及其市場基礎知識的掌握與理解。課程定位于基礎知識的梳理與掌握,不以高難度的定價理論為重點,不以市場投資技術為特色。在實踐中存在金融衍生工具課程定位過于強調理論性,甚至將其視同于金融專業(yè)金融工程課程的現(xiàn)象。過于注重理論教學的課程定位,使得課程成為了一門以理論定價為核心的理論課程,一方面加大了財會專業(yè)學生的學習難度,特別是部分金融衍生工具定價理論的數(shù)學要求明顯高出其常用數(shù)學范圍,會形成較大學習壓力;另一方面以理論定價為核心的理論課程可能會使得學生既無法與其他課程知識融會貫通,又未形成對衍生工具市場較直觀全面的認識。
金融衍生工具課程對金融專業(yè)而言是一門基礎課程,教學目標明確。而財會專業(yè)的金融衍生工具教學缺乏明確合理的教學目標,教師在授課時往往參照金融專業(yè)金融衍生工具的教學目標,甚至直接移植金融專業(yè)的課程教學目標,而對財會專業(yè)學生的實際需求考慮不足。過高的教學目標一方面增加財會專業(yè)學生的學習負擔,極易造成學生學習困難,形成抵觸情緒;另一方面也使得教師面臨課程預設與實際嚴重脫節(jié)的困境。
2.課程銜接不夠合理。金融衍生工具是金融理論體系的重要一環(huán),通常是學習過相關基礎金融知識后的高級課程。在金融專業(yè)培養(yǎng)中,由于課程體系完整,在金融衍生工具內容上注意了與先修課程的銜接,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復。目前國內院校財會專業(yè)本科生開設的金融衍生工具課程多數(shù)作為選修課程或者在金融市場學等課程內設章節(jié),通常前置課程設置較少。而培養(yǎng)體系中前置課程缺乏極易造成金融衍生工具課程銜接不合理。課程銜接不合理導致財會專業(yè)學生普遍感覺學習金融衍生工具課程存在困難,學習效果不良,難以達成教學目標。學生也難以通過課程學習真正掌握基本原理,形成對金融衍生工具策略的深刻認識。
3.教學內容的針對性不足。由于定位和教學目標上的不明確,未能將財會專業(yè)與金融專業(yè)有效區(qū)分,直接導致在金融衍生工具課程教材選用,特別教學內容設置上未能有效針對財會專業(yè)的需求。部分教學中出現(xiàn)選用金融工程教材作為財會專業(yè)金融衍生工具課程教材,教學內容等同金融專業(yè)的現(xiàn)象。其結果往往導致財會專業(yè)學生普遍感覺金融衍生工具課程學習吃力。甚至一些學生課程開始時興趣濃郁,隨著課程逐步推進學習越來越吃力,乃至出現(xiàn)抵觸情緒。財會專業(yè)的金融衍生工具課程教學訴求與金融專業(yè)存在較大不同,兩個專業(yè)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目標存在差異。因此在課程教學內容設計上要充分考慮財會專業(yè)的特點與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財會專業(yè)教學不宜過度強調衍生工具定價方法,特別是涉及期權定價理論部分不宜難度過高。應將教學重點放在基本原理和策略的構建方面,引導學生建立合理衍生工具運用思維方式。
4.教學方法有待革新。財會專業(yè)的金融衍生工具教學由于教學目標、課程銜接和內容設計等問題嚴重制約了教師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不少教師被迫采用以教師為中心的、偏重知識技能傳授的“灌輸式”教學方法。由于學生基礎知識儲備不足,教師費時費力的講解并不能有效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教學效果不理想。特別是一些教師為了方便學生理解,在教學內容中需要補充一些基礎知識,而課時的限制直接導致課堂教學成了“滿堂灌”。結果是教師辛苦、學生吃力而成效不佳。
二、財會專業(yè)金融衍生工具課程教學改革思路與策略
1.明確專業(yè)的課程定位和教學目標。課程定位與教學目標是引領課程教學與學生培養(yǎng)的綱領。課程教學改革必須首先明確改革的基礎與方向。在當前,金融衍生工具課程主要定位于財會專業(yè)的知識拓展課程。其培養(yǎng)目標是讓財會專業(yè)學生了解金融衍生工具市場,掌握基本概念與方法,理解基本的衍生工具策略。因此,課程教學的目標是“懂”而非“做”。通過課程教學與培養(yǎng),使得財會專業(yè)學生了解金融衍生工具基本概念與主要內容,掌握基本方法與策略。培養(yǎng)的重點是讓財會專業(yè)學生懂得金融衍生工具,為其今后運用衍生工具解決財務問題打好基礎。
2.完善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處理好課程銜接問題。作為財會專業(yè)其本身財務類專業(yè)課程較多,直接在培養(yǎng)方案中參照金融專業(yè)添加相關課程形成金融衍生工具教學知識體系的可行性不高。因此,要真正改進財會專業(yè)金融衍生工具教學中的銜接問題就必須對專業(yè)培養(yǎng)課程體系進行梳理,整理出各課程涉及金融衍生工具相關知識的內容,對相關知識的銜接進行分析與安排。在各相關課程教學中有意識地適當強化相關知識的教學,為金融衍生工具課程教學打好基礎。建議修訂與完善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將金融衍生工具課程獨立開設,并適當增加課時,以解決課程銜接問題。
3.強化課程教學的專業(yè)針對性。財會專業(yè)的金融衍生工具課程教學需要結合專業(yè)特點,在教學的廣度、深度和側重點方面與金融專業(yè)有所區(qū)別,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體現(xiàn)財會專業(yè)的需求。財會專業(yè)的金融衍生工具課程定位于知識拓展課程,因此在教學廣度上要有所調整。以拓展財會專業(yè)學生視野拓展知識領域為出發(fā)點,在講解遠期、期貨、期權及互換等基礎衍生工具的同時,適當拓展知識面,將可轉換債券、雇員股權激勵計劃等隱含衍生工具特性的金融產品納入教學范疇。一方面,可以結合實例引發(fā)學生對衍生工具應用的興趣;另一方面,可以為財會專業(yè)學生拓展知識、理解企業(yè)財務策略提供基礎。在教學廣度控制方面,除了課堂教學外還可以采用一些簡單的實踐性問題引導學生課外查找資料,拓展知識面。在教學深度方面,財會專業(yè)學生的衍生工具教學不宜過多要求。教學深度可結合專業(yè)課程設置以及學生興趣進行適當調整。可以結合財會專業(yè)資產價值衡量問題分析實物期權的應用問題。在教學側重點方面,結合財會專業(yè)的特點以及我國衍生工具市場發(fā)展情況,可以將金融遠期、互換、期貨及期權的基本原理與策略作為重點。其中,期權是衍生工具教學的難點,結合專業(yè)需求,應側重于期權基本原理,不宜將期權定價和組合期權的應用作為重點。
4.革新教學方法,強化案例教學。在明確專業(yè)的課程定位和教學目標的基礎上,結合財會專業(yè)金融衍生工具課程教學要求和學生的特點,革新教學方法,實施多樣化教學。通過教學方法改革,建立以教師講授為主體,學生積極參與為導向的教學方法體系。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與板書相結合的呈現(xiàn)方式,將抽象畫的知識運用形象化的聲音、圖像媒體展示出來,從形式上將課堂豐富化。在教學過程中強化案例教學,通過案例的分析,一方面,激起學生興趣;另一方面,實現(xiàn)專業(yè)教學中的理論知識與運用的結合。
財會專業(yè)金融衍生工具課程案例教學可以采用課堂案例教學與專題研討兩種形式進行。課堂案例教學應結合具體教學內容的需求,有所選擇和側重。在具體案例選擇方面,應盡量選擇學生容易接受的案例,如熱銷電子產品訂購等案例。專題研討式案例教學是在學生掌握一定基礎知識后,設置一定的案例背景,提出研討問題讓學生自主思考,展開專題研討的教學方式。采用專題研討式案例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思路、討論相關問題,一方面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活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能通過研討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根據(jù)專題研討的具體實施情況可以分為課堂專題研討與研究型作業(yè)展示兩個基本類型。課堂專題研討所選案例要達到“精、小和活”的要求?!熬笔侵高x題要精確,貼合教學內容要求。“小”是選題小,能夠讓學生迅速掌握案例內容,就少數(shù)幾個要點展開研討。“活”是通過案例分析研討達到知識活用的目的。無論采用何種案例教學方法,教師必須是研討進度的控制者,通過教師對研討進程的合理調控,避免研討的偏差或者課堂教學偏離的發(fā)生。
三、財會專業(yè)金融衍生工具課程教學改革建議
財會專業(yè)本科金融衍生工具課程教學改革問題事實上是由既有專業(yè)突破傳統(tǒng)教學體系引入其他相關專業(yè)知識時的偏差與不順暢而引發(fā)的,是必須得到解決的現(xiàn)實問題。因此,在教學改革上要以自上而下推行。首先明確財會專業(yè)的金融衍生工具課程定位和教學目標為整體教學開展奠定基礎。其次,從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設置層面確定金融衍生工具課程的教學內容范疇,并處理好課程銜接問題。最后,通過課程內容改革和教學方法改革使得教學內容適應財會專業(yè)需求,教學方法適應學生實際。通過教學內容改革推動方法變革,借助方法變革支撐財會專業(yè)金融衍生工具課程培養(yǎng)革新。
參考文獻:
[1]潘成夫.金融工程案例教學的難點與對策[J].經濟與社會發(fā)展,2006,(8):20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