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對教學的建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地理教學;思維能力;師生關系;建議
初中地理是一門具有鮮明的綜合性、實踐性和交叉性的學科,并且在新課改后,新思想和新理念的融入,使之更具有時代性。然而,與其他學科相比,地理課程內容比較單調,知識缺乏趣味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感到乏味。那么,如何提高地理教學的有效性?筆者認為,可以從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入手。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對某一學科感興趣是某一科成績優(yōu)異的緣故,學生能積極主動學習這一學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應該從多方面誘導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結合具體的知識內容,設計精巧的問題對學生發(fā)問,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充分利用實物,讓學生積極參與,引發(fā)學生思考,激發(fā)學習動機??傊?,教學方法要靈活,手段要豐富。
二、培養(yǎng)學生相應的能力
1.培養(yǎng)觀察能力
善于觀察才能有豐富的想象,才能概括出理論和規(guī)律,才有可能創(chuàng)造出新事物。觀察還能激發(fā)學生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從而激發(fā)求知欲。有目的、有意識地對地理事物和現象進行觀察、感知,主要包括對各種地理事實和現象的實際考察研究,對地理對象模擬制品的觀察,對各種地圖、照片、示意圖的觀察等形式。地理教學可以較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有計劃地指導學生觀察。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造條件,使學生學會觀察,養(yǎng)成善于觀察的習慣,不斷提高觀察能力。
2.培養(yǎng)思維想象能力
培養(yǎng)地理思維對于學習地理課程是很重要的,地理思維具有綜合性、廣泛性的特點,即地理現象和人與自然之間有規(guī)律的聯(lián)系在人腦中的概括反映。這要求教師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做到在分析的基礎上,將各種自然要素和各種條件聯(lián)系起來進行綜合思維,得到對地理現象的整體認識,來學習研究地理,引發(fā)學生思考,解決地理問題。同時在引導學生思考時,教師要善于區(qū)分地理區(qū)域差異和人文差異,掌握區(qū)域性特征,從而達到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的效果,避免學生因為對地理區(qū)域特征不熟悉,出現混淆地理事實的現象。此外,要善于利用地圖,將地理對象與空間位置、空間分布緊密聯(lián)系,使學生形成準確的空間概念,學習廣闊的地理事物和現象。
想像力是指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在頭腦中創(chuàng)造性地形成新事物、新形象的能力。地理對象具有廣闊性,地理要素具有復雜性,因此,學生在學習地理時,需要借助于想象,才能獲得全面的地理知識,才有助于發(fā)展地理學科。地理教學過程中,想象的方法有類比分析法和綜合法。教師要善于利用上述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想象活動,充分利用地理模型和地圖等,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使學生形成相應的表象,更好地認識地理對象。同時也要注意引導學生把頭腦中已有的地理對象的形象進行組合,形成新的地理形象。此外,教師要生動鮮明地對新地理形象加以描述,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想象以及近似完整的形象,一方面啟發(fā)引導學生大膽想象,一方面又要給予正確的指導,通過類比、分析、聯(lián)系等方法,使學生對所學的地理知識充分加以理解和記憶。
3.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1)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創(chuàng)新往往是從疑問和好奇開始的,有疑問才會去思考,才有可能獲得靈感,達到創(chuàng)新的目的。教師要相信學生,鼓勵學生提問。學生在提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一步步誘導他們思考,使他們達到豁然頓悟的效果,體會思考的喜悅,激發(fā)學生不斷探求新知識,思考新問題。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生的提問,幫助他們整理思路,揭示線索,解決問題;要鼓勵學生主動探索新事物,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允許學生異想天開,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善待學生提出的問題,善待喜歡提問題的學生。
(2)訓練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形象思維。發(fā)散思維是創(chuàng)新思維的核心。只有在發(fā)散中思考,才有可能讓思維集中、創(chuàng)新。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應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個問題。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一題多解的現象,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尋找答案。形象思維是比較初級的思維形式,但在創(chuàng)新思維中也起著主導作用。教師要善于把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形象化,豐富學生在視、聽、說方面的形象,比如,利用敘述聯(lián)想的方法進行訓練,讓學生看圖講地理含義、講地理分布,分析地理規(guī)律,聯(lián)想地理特征和聯(lián)系等。通過訓練,使學生對地理對象敏感,提高形象思維能力,從而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
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
師生關系在地理教學中很重要,是基本的人際關系。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學生心靈成長的指引者。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應該是平等的、和諧的,是雙向交流,是合作。教師與學生應該成為朋友,與學生一起討論學習,使每一個學生感受到尊重,從而產生積極的學習心態(tài)。課堂上,教師要注意用鼓勵的目光、贊許的微笑、輕松的措詞,表示出對學生的喜愛和關心,用真誠去感染學生,使學生愿意學習地理。
寬松的課堂氣氛有助于學生掌握地理知識,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愿意學習、樂于學習。教師應該把學生帶到教師的講授中去,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使他們敢于交流,愿意交流。
參考文獻:
[1]李彥兵.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智能的培養(yǎng)[J].學園,2011,(07).
[2]葉金書.淺談初中地理教學中自主學習的培養(yǎng)[J].時代教育,2011,
(01).
低年段“解決問題”部分改變了過去應用題呈現形式單一、結構呆板的情況,以情景、對話等方式出現。例題和習題安排形式多樣,如圖畫、卡通、表格、文字等。因此,教學時要讓學生理解、掌握和熟悉“解決問題”的各種呈現方式,培養(yǎng)學生善于從各種生活情境中捕捉數學信息、尋求數學問題、分析數量關系、處理信息的能力,讓學生能夠利用已有的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例如:在學習“10以內的認識及加減法”時,利用實物演示、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不斷完成各種實際操作練習,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加”、“減”的意義,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水平。例如“桌上擺2根小棒,再放上1根,數一數,一共有幾根小棒?”;“桌上擺5根小棒,拿走2根,數一數,還剩幾根小棒?”。通過師生操作演示和口頭敘述,加深學生對這些數量關系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對完全以圖出示的題目,應訓練學生看圖說意,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借助語言活動促進認識的升華。
2.改善學習方式,養(yǎng)成良好習慣。
小學階段是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認真聽講、獨立思考、反思質疑等是需要重點培養(yǎng)的學習習慣。在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中或者數學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應有意識地改善學習方式,培養(yǎng)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如教學“分數的大小比較”一課,教師首先呈現兩個分數3/5和4/9,讓學生試著比較大小。學生容易想到的方法是:畫圖、化成小數、通分成同分母分數等。在此基礎上,教師提問:根據剛才的方法,你還能想到其他方法嗎?鼓勵學生發(fā)散思維。有的學生提出:既然可以化成同分母的分數比較,也就可以化成同分子的分數來比較大??;3/5中分子3超過了5的一半,而4/9中分子4不足9的一半,所以不必畫圖,可以判斷大小……教師沒有把比較分數大小的方法直接告知學生,而是鼓勵他們激活已有的經驗,特別是在已有方法的基礎上通過獨立思考,探索出新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一方面體會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是靈活多樣的,另一方面體會到數學思考的樂趣,數學思維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
3.教學要植根兒童的“數學經驗”。
數學知識不僅包括被整個數學共同體所認同的“客觀性知識”(科學形態(tài)的表征),還包括從屬于學生自己的“主觀性知識”(個體認識的表征),即帶有鮮明個體認知特征的“數學經驗”。學生的數學經驗反映了其對數學的真實理解。在哲學上,所謂理解是指理解者在其“前理解”的基礎上與理解對象達到一種“視界融合”的過程,是意義不斷創(chuàng)造與生成的過程。顯然,這里的“前理解”包括兒童的“數學經驗”。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重視學生的數學經驗,主動了解學生的數學經驗,讓數學教學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發(fā)揮數學經驗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例如,在“折線統(tǒng)計圖”教學中,我首先呈現條形統(tǒng)計圖并進行分析,激活學生已有的數學經驗。然后引導學生從整體上觀察條形統(tǒng)計圖,并用手比畫氣溫的變化趨勢,同步畫出軌跡,把條形的頂端簡化為一點,自然引入折線統(tǒng)計圖。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比較兩者的異同,突出折線統(tǒng)計圖的特點。這樣的教學利用學生已有的數學經驗,使學生對折線統(tǒng)計圖的特點的理解更深入。
其實,兒童的“前理解”不僅包括“結構性知識”,更包括大量的“非結構性經驗背景”。兒童不只是模仿和接受成人的思維策略或模式,他們要調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過濾和解釋新信息,以至于同化它。正因為如此,兒童與其說是“學習數學”,不如說是兒童經驗的“數學化”。
4.在計算教學中加強估算訓練,學會對結果作出合理解釋。
《數學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發(fā)展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具有重要的價值?!毙陆滩耐瑫r把原選學的估算內容作為必學內容。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加強估算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發(fā)展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學會對結果作出合理的解釋。
5.正確處理知識遷移關系,啟發(fā)思維。
知識遷移現象是學生認識結構的形成和發(fā)展的自然產物。在教學過程中若做到正確遷移,就能促進學生認識結構的形成和發(fā)展。無目的、不正確地遷移會導致學生認識的誤區(qū)。因此,我們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開展遷移活動。比如:比的基本性質與分數的基本性質,除法中商不變規(guī)律是相通的。在教學比的基本性質時,就可以引導學生說出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比與分數、除法的聯(lián)系。促進學生的知識遷移活動,將商不變規(guī)律、分數的基本性質遷移到比的基本性質。從而使用權學生形成對新知識的認識結果,還可以引導學生走進負遷移誤區(qū),防患未然,促進認識知識結構朝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
[關鍵詞] 高職英語 學習方法 教學方法 興趣培養(yǎng)
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一直都面臨著很多問題,生源質量不高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現狀。很多高考分數很低的學生以及中職、職高的學生都進入了高職院校。這些學生中大多數英語水平都不高,缺乏學習英語的熱情和信息。如何對高職生進行英語教學,保證良好的英語教學質量,使他們掌握運用英語的能力,這是我們高職英語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但只要我們掌握了正確有效的方法,很多問題都可以得到有效解決。
一、教師應教給學生學習英語的方法
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是師生雙方的共同活動,如果學生沒有掌握好的學習方法,那么也會極大地影響教學效果。作為高職院校的學生本身就是應該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和獨立創(chuàng)新能力,同樣作為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對學生的教學更不能只是向學生“講解是什么意思”或直接“灌輸語法概念”,而應當教會學生“信息處理能力”或“英語自學能力”,使學生懂得如何學習,掌握不斷獨立獲取相關知識的能力。
教學雙方的相互作用是不斷變化和發(fā)展的,其方向是從小學、中學到大學是一個不斷地“從教到學”,即從教師的“教”逐步轉到學生的“學”上來,達到最后學生擺脫教師的教而獨立學的能力。作為教師應當有意識地交給學生學習英語的方法,并把這個作為教學的重點,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我們教學的目的。
1.觀念要轉變
長期以來,英語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影響都是以講授書本知識為主要目的,而且已經在教師們的意識中根深蒂固了。因此,要交給學生學習方法首先要在觀念上突破。課堂的教學時間是有限的,教師不可能對知識點的講解面面俱到,但是只要學生掌握了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生就會在課后的學習中獲得更多知識。當然教師應當成為學生的模范,不僅要勤奮學習,還應把自己的學習經驗和體會分享給學生。
2.開展有關學習方法的活動
對于剛剛結束高中學習踏入大學的學生來說,學習方法上將發(fā)生重大變化,因此,開設一些有關“學習方法”的活動是非常有必要的,如在同學中開展新老學生學習經驗交流會,讓學生們通過輕松的談話模式了解一些學習方法。另外,也可以請一些有經驗的教師或學習方法較好的學生開展相關講座,介紹他們的成功經驗與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興趣
英語教學在各學科教學中有其特殊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尤為重要。許多學生不愿學英語,學不好英語,關鍵是他們對英語沒有興趣。因此,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而且教師應首先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边@就告訴我們不論做什么,興趣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說,在英語學習中,興趣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如果學生對英語不感興趣,就會導致教師講課,無人聽講;上課提問,無人回答;課堂氣氛死氣沉沉;還會使原本復雜的英語知識更難學。興趣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是一至關重要的條件。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只有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
二、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1.提升教師形象,提高教師素質
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任課教師有很大的關系,他們佩服、喜歡任課教師,才會喜歡上他的課,才會對英語感興趣。這點所涵蓋內容很廣,既包括教師的外在形象也包括教師的品德,又包括最重要的教師知識廣度和專業(yè)水平。比如,一個衣著得體、精力充沛的老師可以在走進教室的一瞬間給學生清爽的感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接下來老師那標準、流利的英語讓學生感覺到這種語言的美,還有老師廣博的知識引導學生領略著西方文化歷史。當然,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對學生的關心和耐心也很重要。因此,作為高職英語教師既要提高自己的外在形象,同時更要修煉自己的內在素質,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yè)能力,拓展知識的廣度的深度,研究出適應高職學生的教學手段。
2.更新課堂教學方法
中學階段多數老師都是采用講授法,系統(tǒng)講解語法知識,對每個語言點做詳細的講述。針對高職高專學生,英語學習的重心已不再是語法知識和語言點了,而是對英語的運用能力要達到一定程度,當然,針對不同專業(yè)學生的側重點也不一樣,比如,旅游、文秘等專業(yè)的學生重點是英語聽說能力,而對于機電、數控等專業(yè)重點是閱讀英文操作指南、機器配件等說明書的能力。不管是什么專業(yè)的學生,我們都應該與中學階段的教學有所區(qū)別,在內容和教學方法上要有新意。多數學生對中學的教學模式已經有疲倦感,因此,我們要采取新的教學來吸引學生的興趣,比如,課堂上多采用“朗讀”,朗讀在英語教學中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找到英語學習的信心,同時還能培養(yǎng)語感。課堂上少講解多實踐,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采取任務式教學和情景教學。課堂上可以采用“吊胃口”的方式引導學生課后自主學習剩余的相關內容。
3.補充教學內容
高職高專英語教材有較強的使用性,教材內容與生活、職業(yè)有密切聯(lián)系,但趣味性方面還不夠,選材內容不夠新穎,有時候抓不住學生的興趣。當然,學生都不喜歡老師照本宣科,一個一直照著教材講課的老師是不會得到學生肯定的,學生總希望老師能多講點教材以外的內容,增長見識。因此,作為英語教師應該在教材的基礎上補充一些趣味性強的英文材料,如提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西方文化歷史、或他們熟悉的影星、歌星和球星的相關信息;也可補充一些及時性新聞、熱點話題討論等;另外,可以安排學生反復觀看英文電影,從電影中記錄或背誦某些經典對白。
對材料的補充要講究方法。老師不能直接安排學生自己課后去讀或看某個材料,也不能簡單地在課堂上講解某材料的意思或某個語言點。教師應該先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一起學習探討相關內容,激發(fā)出學生探索的興趣。這樣,可以為學生的進一步自主學習做鋪墊,關鍵、主要信息要讓學生自主獲取。然后,再通過集體討論共同學習相關資料,最終達到促進學習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成良,顧美玲.大學教育理論與方法.貴州教育出版社,1995.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 高中政治 教學建議
傳統(tǒng)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存在著諸多的弊端,特別是課堂教學中學生興趣不高,主動參與意識不強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政治教師,而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新標準的試行為我們解決這一弊端提供了機遇。當然,隨著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改革的深入,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又會遇到新的問題。那么,我們如何才能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解決傳統(tǒng)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弊端和實踐中遇到的新問題呢?我認為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教師要注意語言的幽默性:學生不喜歡一個嚴肅古板的教師,尤其是一個嚴肅古板的政治教師。適當地運用輕松幽默的語言,會調節(jié)課堂氣氛,使原本艱澀的問題、尷尬的局面變得輕松自然。
其次,教師要注意教學案例的新穎性:針對教材的滯后性,政治課教學必須緊密結合國內外形勢。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時代的進步,需要不斷更新知識、充實內容,從而使理論更加切合實際,增強政治課的吸引力和可信度。
最后,教師要注意在講授時寓教于“樂”,提高興趣。大家也許有這樣的體會,如果政治課教學就是老師教條條,學生背條條,是樂不起來的。對“樂”的理解也不是講有關原理時插幾個笑話,讓學生大笑一番。政治課的寓教于樂,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手段,通過多種教學活動,使學生感到有無比的樂趣,能夠在這種樂趣中比較輕松愉快地增長知識,增長才干,不會學得那么累。如用學過的知識組織辯論會、演講會、故事會、哲學小漫畫創(chuàng)作展評、社會調查等活動,尤其是辯論會和哲學小漫畫創(chuàng)作展評非常受學生的歡迎,學生參與性極高,一開展這樣的活動,笑聲此起彼伏,在這樣快樂的氣氛中,學生有很大的收獲。針對內容的抽象性,教師要想辦法把抽象的知識以形象的方式呈現出來。
二、在教學方法上,寓教于樂,發(fā)揮主體作用
教學中要創(chuàng)設愉悅的教學氛圍,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情感,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不斷提高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能力。思想政治課由于理論性強,和社會現實生活及時事政策聯(lián)系緊密,學生要學好并不容易。這就要求思想政治課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采用靈活多變和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課堂環(huán)境和愉快合作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在愉快、活潑的氣氛中學習,受到教育,提高他們的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注意結合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內容的需要,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力求通過多種形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意識。在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根據教學內容和現實結合的需要,就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和學生中存在的問題,組織了形式多樣的學生辯論會、演講會、故事會、歌曲欣賞、漫畫展評以及社會調查等活動,通過活動,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了政治課教學的樂趣與魅力,從而激發(fā)了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并且在活動中,增長了學生的知識和才干,又極大地提高了學生自我學習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開展研究性學習
新課程理念強調課程實施的實踐性和開放性,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應該能夠和研究性學習課進行有效的整合。我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多次引導和組織學生進行了研究性學習,并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例如在講授高一經濟常識《農業(yè)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一課的時候,我發(fā)現許多同學對我國的農業(yè)發(fā)展現狀并不了解,所以他們對鞏固農業(yè)基礎地位的重要性和如何走現代農業(yè)之路等知識不可能有深刻的理解。因此我決定組織同學們開展研究性學習。我讓學生按自愿原則分成幾個課題小組,讓他們圍繞家鄉(xiāng)農業(yè)發(fā)展的問題確立研究課題,制定研究計劃。有的小組以《家鄉(xiāng)農村教育與農業(yè)發(fā)展的關系》為課題,有的小組以《家鄉(xiāng)農業(yè)資源利用狀況研究及對策》為課題,也有的小組利用有同學家長開面粉廠的有利條件,確立了《小麥的生產、加工與市場》這樣的課題。因為當時正值入冬,加上這些課題在短期內不可能研究出象樣的成果來,所以我就決定讓他們利用放假的時間進行調查研究,詳細記錄研究過程,在第二年國慶節(jié)期間完成研究課題,然后在課堂上展示成果,并進行討論和評價。結果在第二年講授高二哲學常識《要從整體上把握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一課時,我要求各課題小組展示成果。以《小麥的生產、加工與市場》為研究課題的小組展示了他們的成果:從小麥生長的各個階段到對小麥進行加工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一直到小麥、面粉市場行情變化及其對小麥生產、加工的影響都有較為詳細的記載,并且還對農村小面粉廠的發(fā)展提出了一些建議。這使我備感興奮,因為同學們能在這么長的時間里堅持完成課題研究學習任務并取得良好結果,說明學生一旦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他們就會迸發(fā)出強烈的探索求知的欲望和極高的創(chuàng)造熱情。
四、利用學科整合優(yōu)勢多方面培養(yǎng)復合型人才
一、高中地理教學現狀
傳統(tǒng)的高中地理課,主要以教師的講述為主,講述法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重要方法,講述法教學指的是教師通過不斷講解知識,使學生自主學習。但是講述法教學中,教師處在高高在上的支配地位,而學生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教師與學生之間不對等,有的教師為了讓學生學習,經常采用高壓政策,讓學生學習地理,因為這樣的原因導致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不高,教師達不到理想的教學目的,根據文科本身具備的特性,教師對地理教學的認識不夠深刻,主要是為學生劃重點,劃知識點,學生學習全靠死記硬背。沒有獨立思考。導致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不牢固,學習的效率不高。
高中的地理課和其他的文科課程相比,是有些難度的,高中的地理學科相對于其他的文科學科來講,高中的地理學科綜合性比較強,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教師應該對高中地理課進行調整,以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二、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問題分析
傳統(tǒng)的教學是以教師教授為主,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教師每天只是機械的講授課程,遵循課本的原則,根據課本知識,和教育局最新下達的講課目標講課,不注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以及地理知識的靈活運用。這就導致學生學的知識太生硬,不會靈活的運用所學的知識。
傳統(tǒng)教學模式是由教師主導課堂,學生缺乏主動性,只把地理學科當成得到高分的工具,以至于對于地理課的興趣缺失。同時,教師主導課堂最大的弊病就是教師的疲憊感較大,同時學生可能還不能完全的理解知識點,這是一個兩敗俱傷的結果。
三、對高中地理課教學的建議
1.增加高中生學習地理的興趣。高中地理課是一門比較枯燥困難的學科,尤其是高中的自然地理,難度極大,學生想要學好自然地理是十分困難的,要想使學生能夠學好自然地理,就要求教師能夠傳授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以及提高學習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興趣是一個最好的老師,要想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教師就要擺脫傳統(tǒng)地理教學模式的束縛,筆者將從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1)采用討論式教學法。高中時期的學生,正在形成獨立的思想,根據這一時期學生的顯著特點,采用討論式教學法,會使學生的語言能力有顯著的提高,促進了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同時,會提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使學生學習效率得到提高,能夠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
(2)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通過交流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能使兩個人相互理解,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負責教書,學生負責學習,兩者之間存在著嚴重的溝通問題,教師一直處在高高在上的地位,而學生處在被支配的地位,兩者之間的階級性,造成二者溝通十分困難,這就使教師之間互相不理解,學生不了解教師授課的辛苦,教師不理解學生學習的辛勞。所以,教師一定要和學生互相交流,使教師和學生相互理解。
(3)提出問題,共同學習。問題是引起學生思考專研的主要途徑,只有問題才能夠讓學生專研,才能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所以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學生進步的過程。
2.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好的環(huán)境能使學生的身心愉悅,從而使學習事半功倍,教師一定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教師應該采用新型的教學法,從而使學生更加的熱愛學習,不應要求學生對地理教學死記硬背。傳統(tǒng)的地理課堂對學生的要求極為嚴厲,要求學生上課遵守紀律,這就導致了學生上課時太死板,課堂沒有生命力。因此,教師一定要創(chuàng)造一個有活力的課堂,從而使教學效率得以提高。教師一定要以學生為主,不應該處在支配者的地位,應該把課堂交給學生,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調節(jié)課堂的時間。眾所周知,高中地理每堂課的時間是45分鐘,但教師要講授的知識比較多,這就造成了一個現象,教師一直在講,學生一直在聽課,做筆記,學生不管對這個知識點懂不懂,都要緊緊的跟著教師的速度,在教學中,經常會碰到一個現象,那就是教師在下課之前提出一個問題,學生還沒有仔細思考呢,教師就匆忙的把答案說給學生?;蛘呤墙處熖岢鲆粋€問題留到課下去做,但是,一到下課時間,學生就把問題給忘了,這樣的惡性循環(huán)造成的后果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要想提高高中地理教學,就要對高中地理課堂的時間進行調整。
4.從教師層面進行調整。教師的教學思想與當代的社會發(fā)展不成正比,這是導致高中地理課堂缺乏活力的主要原因,受應試教育的荼毒,教師的教學理念相對落后,因為教師教學理念的局限性,所以,導致高中地理教學的效率不高,因此,教師應該調整自己的觀念,要能夠跟上那個時代步伐,用新的理念去教導學生。
教師認識不到高中地理的重要性,大多數教師一直把地理當成是副科,所以,教師對地理不夠重視,因此,教師上課缺乏積極性,這是學生學不好地理的一大原因,所以,教師應該調整自己的觀念,重視地理學科。與此同時,一些地方對教師的待遇和強大的工作量比例失調,物價呈上升趨勢,而教師工資相對穩(wěn)定,這種環(huán)境下,教師就會感到疲憊,不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業(yè)中去。所以,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應該對教師的福利待遇進行調整,使教師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業(yè)中。
關鍵詞:MOOC;高職院校;教學;影響;發(fā)展建議
作者簡介:陳建華(1953-),女,江西萬年人,南昌大學教育系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和心理咨詢;余婷(1994-),女,江西新余人,南昌大學教育系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教育管理。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7)05-0074-04
MOOC是近年興起的互聯(lián)網教育形式,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英文縮寫,意為大規(guī)模開放式網絡課程,中文譯為慕課。MOOC是信息技術、網絡技術與優(yōu)質教育的結合。網絡的快捷性、綜合性、開放性與優(yōu)秀課程的結合使世界范圍內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得以大規(guī)模傳播到世界的各個角落[1]。MOOC不僅為學習者提供免費的優(yōu)質課程,其強調教師與課程學習者的互動及課程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更是為新形勢下我國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職業(yè)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提供了機遇和挑戰(zhàn)。如何讓教師能在教學中利用MOOC并將自己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傳送到MOOC做到全國乃至全球共享,如何讓更多的學生能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在MOOC上個性化地選擇課程學習并實現實時互動,提高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是我國高等職業(yè)教育需要認真思考與面對的問題。
一、MOOC對高職教學的影響
(一)MOOC使優(yōu)質教學資源普及化
傳統(tǒng)的高職課程教學模式多為課堂理論講授和上崗實踐訓練相結合,對于教學的情境、資源的要求較高。MOOC的出現改變了以往教師與學生面對面教學的課堂形式,通過網絡技術,MOOC將教學資源存放在一個共享空間內,學習者不受地域、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只要有網絡和電腦或其他設備即可進入這個共享空間,獲取教學資源[2]。隨著MOOC的不斷發(fā)展,國內外高校的教學視頻越來越多的上傳至MOOC,使得優(yōu)質教學資源可以輕松為高職學生所用。MOOC平臺提供的豐富多樣的課程和學習資源為高職教學提供了一種新模式。同時,高職教學注重操作和實踐性,而MOOC課程所講解的實際操作過程、技能案例、課程課件等也能通過計算機技術生動地展現在高職學生面前。對于高職教學來說,MOOC提供了更多更優(yōu)質的全球化學習資源,打破了地域、資源壁壘,使全球優(yōu)質教學資源普及化。
(二)MOOC使高職教學更加個性化
個性化教育的重點在于重視個體差異、因材施教。高職學生從入校開始,就已初步明白未來工作領域,并圍繞這一領域定向學習,因此他們在學習上的目標性較強,這就使得個性化教育對于高職教學來說尤為重要。MOOC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實現網絡教學,是個性化的教育的直接體現[3]。首先,高職學生可以根據自身能力和興趣選擇課程,根據自己的知識基礎安排課程學習進度,并且可以反復學習;其次,MOOC平臺通過大數據了解他們的學習特點,從海量課程資源中提取并向學習者推薦其可能感興趣的學習內容;第三,學習者使用移動學習終端設備,擺脫了傳統(tǒng)教室的限制,支持學習者開展基于情景的個性化學習,碎片化的時間也得到了合理的利用。通過MOOC學習,高職學生可以依據個人學習能力和學習計劃自由的選擇課程,并且MOOC也會根據高職學生的學習內容及個人水平為其推送合適的課程,教學上的個性化也提高了高職學生MOOC學習的積極性,提升了他們的競爭力,也為其就業(yè)帶來益處。
(三)MOOC推動了教育公平化
在教育投入、師資隊伍、辦學條件、教學水平等方面,各類高等院校由于歷史和現實原因差距較大,進而導致高等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上的差異。且不說不同的本科院校之間課程與教學質量有較大差異,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更是有著巨大的差距,這使在教育資源上相Ρ∪醯母咧霸盒5難生無法獲得優(yōu)質的大學教育。MOOC采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通過資源共享打破現有資源的封閉狀態(tài),能使較少的高等教育資源為盡可能多的社會成員所共享,讓學習者接觸國內外的優(yōu)秀課程,獲得更多學習機會。MOOC的出現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客觀上存在的教育不公平,使由于社會地理環(huán)境和學校等因素造成的高等教育不公平得以緩解,高職學生也能夠合理的利用網絡資源,學習到國外內知名高校的優(yōu)質課程,這使得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之間、不同學科之間的教育不公平現狀得到改善,將高等教育公平從理論層面上升到實踐層面,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育的均衡和公平。
二、MOOC在高職教學中的應用障礙
通過以上MOOC對高職院校教學的影響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MOOC的實施使全球優(yōu)質教學資源普及化,并且課程學習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育公平,但對于MOOC在高職教學中的應用,我們也需留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高職院校重視程度有待提高
雖然高校MOOC教學實施結果的好壞不完全取決于該校對MOOC項目的支持程度,但不可忽略的是,要開發(fā)一門優(yōu)質的MOOC課程,達到最佳教學效果,需要高校提供大量的人力、物力、資金支持。尤其是一些強調實際操作能力的課程,教學視頻的錄制和編排都需要投入高額的成本。如果高校缺乏對MOOC課程開發(fā)的有力支持,僅憑師生的MOOC開發(fā)熱情是無法完成這一項目的。目前我國的重點高校,對MOOC的建設支持力度較大,中國第一批參與MOOC建設的高校便是國內的頂尖高校,在MOOC的開發(fā)上,這些學校與國際先進技術水平接軌,積極參與和開設了相關課程,并鼓勵本校學生選修MOOC,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使本校學生對MOOC的了解和接觸程度優(yōu)于其他院校,故他們對網絡優(yōu)質課程資源的利用率較高。反觀其他院校對前沿技術的獲取存在一定的滯后性,而高職院校限于資金情況,對MOOC課程的建設投入有限,這使得高職學生不能學習到針對他們專業(yè)特點的課程,只能學習這些頂尖高校開發(fā)的針對本校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的課程。此外,高職院校在MOOC課程的宣傳推廣方面也存在滯后性,調查發(fā)現有些高職院校的學生并不知道MOOC這一網絡平臺,更談不上對MOOC課程的合理利用,長此以往將不利于高職教學的網絡化發(fā)展。
(二)高職教學課程開發(fā)不完善
教師的課程資源開發(fā)意識薄弱是目前MOOC教學上普遍遇到的資源難題,開發(fā)一門MOOC課程需要半年以上的準備時間,MOOC的課程大多沒有收益,一些教師還有學術任務,導致大量優(yōu)秀的教師不愿意在MOOC上開發(fā)課程,造成很多優(yōu)秀課程無法通過網絡平臺供更多的學習者學習。同時,高職院校課程在教學上更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以及可操作性和未來的實際運用性。目前MOOC平臺課程開發(fā)存在偏重學術性和知識的講解這一現象,重視學生理論能力的培養(yǎng),忽略實踐性和職業(yè)能力的開發(fā),在理論與實踐之間缺乏合理的過度。從課程內容到講課方式等都沒有考慮到高職院校的教學特點,與高職學生的網絡課程學習目標不一致,因此高職學生感覺不到課程的吸引力,導致教學效果不佳。
(三)高職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課程不匹配
高職學生的高考錄取分數普遍較低,從側面反映出的是高職學生學習能力上的不足。而MOOC的課程大多由國內外一流大學教師錄制,一些優(yōu)秀的國外課程更是需要良好的英語水平才能進行學習,MOOC課程針對群體也是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習者,沒有針對高職學生的群體特點和個人特點。目前通過慕課平臺學習在線課程的人多數是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的人,學歷層次較低的使用者則處于慕課學習的邊緣地位,他們雖然知道怎樣通過網絡技術接觸到世界一流教育機構提供的教育資源,但常常缺乏足夠的能力充分利用這些優(yōu)質的在線課程,完成相應的課程學習[4]。尤其對于有一定學習難度的課程而言,高職學生的學習能力影響其學習積極性,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課程,僅靠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導致放棄課程的概率很大。
(四)MOOC平臺激勵機制不健全
激勵機制是一種制度化的能夠調動客體積極性的工作系統(tǒng)。激勵機制形成之后,能夠為各種組織實現目標提供巨大的動力與保障,可以充分地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挖掘人的潛能,促使人不斷成長和進步。高職學生學習習慣和自控力相對較差,再加上學習基礎較為薄弱,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或出現與預期目標相差甚遠的情況時,容易失去自信心。激勵和考核機制不夠健全,缺少限制條件,沒有監(jiān)督力度,競爭群體缺失,這是擺在高職MOOC教學上的一個技術難題。在MOOC學習過程中,資源開放且大多不收取費用,這是MOOC的優(yōu)點,但MOOC學習環(huán)境是基于虛擬網絡環(huán)境的,沒有教師監(jiān)管或是期末考核的制約,平臺對于學習者不能進行有效的監(jiān)督,學習者之間也很陌生,不能夠產生強烈的競爭意識,因此很容易放松自己對學習的要求,也造成了學習者的學習動力不足,而這可能使一些在自我約束上不足的高職學生不能順利的完成課程學習。因此我們需認識到MOOC雖給高職教學帶來了諸多益處,但仍處于發(fā)展階段,激勵和監(jiān)督機制不夠完善,在教育技術細節(jié)上仍有待改進。
三、高職教學MOOC應用發(fā)展建議
(一)學校提高對MOOC教學的重視程度
MOOC帶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高等教育改革,正在深刻變革高校人才培養(yǎng)理念、教師教學觀念、學生學習方式等。在使全球優(yōu)質教學資源普及化的同時,也將加劇高校之間的競爭,傳統(tǒng)的高校排名也可能因此而改變。鑒于此,高職院校則更應該放眼國際,站在教學改革和學校發(fā)展的立場上,提升對MOOC開發(fā)和學生網絡課程學習的重視程度[5]。在加強MOOC項目支持力度的同時為學生構建良好的MOOC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建立網絡學習習慣,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部分高職院校受資金門檻的限制,對MOOC課程的開發(fā)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如要跟上高校MOOC教學改革的腳步,可以考慮與企業(yè)合作,校企聯(lián)合推動MOOC課程的開發(fā)與教學[6]。高職院校本身就與營利性企業(yè)緊密聯(lián)系,這些企業(yè)在未來也可能是高職學生的就業(yè)渠道。在MOOC開發(fā)中由企業(yè)提供一部分資金支持,并且企業(yè)的實景案例也可作為MOOC項目的重要教學資源。既可以使高職學生深入學習網絡課程,也使學生在課程學習中了解企業(yè)及其具體運作流程,為以后進入企業(yè)工作打下基礎。對于高職MOOC教W來說,獲得了資金支持,也提升了MOOC教學質量。對于企業(yè)來說,獲得了“訂單式”人才,達到“雙贏”。
(二)教師更新教育觀念,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
教師在課程開發(fā)時,首先需要考慮到網絡課程的獨特性,改變自身傳統(tǒng)教師的觀念,不能將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經驗照搬至MOOC教學中,廣泛接觸國內外優(yōu)秀平臺課程,觀摩其教學方式,全面了解和認識到網絡教學對高等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的意義和作用,同時不斷提高自身在信息時代背景下所面臨沖擊和威脅的認識及緊迫感,培養(yǎng)自身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和網絡課程開發(fā)與設計的組織能力,使課程的設計與MOOC傳播理念相符,進行網絡平臺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在保證教學質量和課程各環(huán)節(jié)合理性的前提下,盡力將課程趣味化、生動化和娛樂化。
其次是高職教學中的MOOC課程開發(fā)需要時刻考慮到高職院校的學生培養(yǎng)特點,明確教學資源和教學內容的選取和開發(fā)方向,在教學觀念、內容等方面貼近高職學生需求,以保證MOOC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設計的教學內容和資源能夠滿足高職學生學習的需要,并且將線上學習的課程與高職學生線下知識內容的學習以及課外社會實踐進行有效的聯(lián)系,提升高職MOOC教學課堂的教學能力和效率。
(三)MOOC課程開發(fā)需與高職學生學習實情相匹配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學習能力和主動性上有一定的欠缺,與國外學生相比,我國高職學生在性格上較為內向,課堂發(fā)言和討論主動性不高,在網絡課程的學習中還遵循著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上的教師主導、學生跟隨的模式,并且對MOOC的理解還處于初級階段,由此導致高職學生MOOC學習的應用和推廣還需很長一段時間,改變這種現狀不可能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因此需要考慮到高職學生這一群體的學習特性和能力,因材施教。具體來看,在高職學生的MOOC項目實施過程中,要盡量避免“一刀切”模式,兼顧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需要,處理好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關系和差異,不斷提高網絡學習的粘性和吸引力,培養(yǎng)高職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課程參與度。
(四)MOOC平臺建立健全激勵機制
網絡課程學習上普遍存在高注冊率低完成率這一現象[7]。尤其是對專業(yè)基礎較為薄弱的高職學生來說,在網絡上學習一門新課程很容易,但堅持下來相對困難。這就要求在MOOC平臺建設中引入激勵機制,加強環(huán)節(jié)設置,在課程選擇、課程質量、課程運行等方面嚴格把關,在課程環(huán)節(jié)、討論環(huán)節(jié)、作業(yè)環(huán)節(jié)、考試環(huán)節(jié)、結業(yè)環(huán)節(jié)上設定一套完整的運行體系,同時要保證頒發(fā)的證書的權威性和學分的可靠性。培養(yǎng)高職學生利用MOOC自覺自愿學習的精神,讓學習者從被動的接受者轉變?yōu)橹鲃拥某鰮粽撸偈箤W習者主動完成課程學習。把MOOC學習作為高職學生素質提升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同時促進MOOC和高職院校間對網絡課程學分認定的合作,將MOOC學習成績和學習進度作為一項考核評定指標加入到高職學生的綜合y評中。
MOOC模式的應用為高職教學帶來了諸多益處,但只有提升高職院校對MOOC開發(fā)的重視程度,結合高職教學及其學生的特點,不照搬國內外已有的做法,開發(fā)適合高職教學的MOOC課程,充分運用MOOC這一創(chuàng)新模式,為社會和企業(yè)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專業(yè)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Alexander McAuley,et al. The MOOC Model for Digital Practice[R].Canadia,Charlottetown:University of Prince Edward Island,2010.
[2]李曼麗.MOOCs的特征及其教學設計原理探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3(4):13-21.
[3]Inge de Waard,et al. Using mLearning and MOOCs to Understand Chaos,Emergence,and Complexity in Education[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2011(7).
[4]MOOC學院.MOOC中文用戶大摸底[EB/OL].http:///opinion/437530/.
[5]高文杰.面向MOOC的高職教育機遇與路徑研究[J].成人教育,2014(7):52-57.
1.1鉆研教材。研究并熟悉教材相關內容的編寫思想、特點、體例、呈現方式,例題、習題的編排意圖,難易度、層次。
1.2了解學情。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知識及經驗基礎,學習態(tài)度與方法;明確學生在本節(jié)課的數學學習中,難在哪里?為什么難?怎樣破難?
1.3熟悉課型。根據教學進度安排,進行三類課程的備課,即基礎性課程(包括新學課,復習課、評講課)、拓展性課程(應用性或活動性課)、綜合性課程(課題學習課)等課型的備課。
1.4設計教學過程與方法。
①教案要求學習目標(包括知識技能目標與過程性目標)明確;
②數學活動過程設計(數學問題的提出、理解、形成、應用、拓展過程)明晰;
③學習活動方式設計得當,評價調控處理適度;
④教學內容要重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
1.5媒體與教具使用。根據教材內容、課型和教學方式,要求學生提前備好上課所需的學習用品。媒體的使用要適度,知識的過程展示要詳盡。
1.6板書設計。對教學中關鍵性信息內容進行提煉,在黑板或展示板(屏)上的以圖文呈現式的設計,設計要圍繞教學目標,有利于鞏固和反饋。
1.7編寫教案。在思考上述幾個問題的基礎上,根據教材的要求、學生的智能水平,把課堂教學程序及方法步驟等寫成文本(即所謂的教案或教學設計),以便教學的應用和調整。一般數學教案規(guī)范格式包括以下方面。
①課題:指教學課題。
②教學目標:包括知識、技能、情感三維目標及本課教學的創(chuàng)造性或拓展性目標。
③重點、難點:指教學思考的要點和關鍵所在,要突出重點,分散難點。
④教學過程:寫出教學程序的具體設計與安排。對數學問題的提出、理解、形成、應用、拓展過程要有一定的層次,突出形成性練習,注重學生板演等形式的知識反饋與糾錯。
⑤作業(yè)布置:精選習題(在課本與作業(yè)本范圍內選),難度適當,分量適中,關注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
⑥板書設計:對教學中關鍵性信息內容進行提煉,有利于鞏固和反饋。
⑦教學反思:教后心得體會。要及時總結、分析,善于發(fā)現問題,提出對策。教學反思字數不限。
2.情境創(chuàng)設要恰當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應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眲?chuàng)設情境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為發(fā)現新知識創(chuàng)造最佳的心理環(huán)境和認識新知識的理想階梯,也為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實施打好基礎。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的教師每節(jié)課都冥思苦想,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古今中外,名人軼事,與課堂知識相關的都找出來,似乎脫離了情境創(chuàng)設就不是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了。記得一位教師在上課時創(chuàng)設了好幾個情境,教師講得繪聲繪色,學生也聽得十分專注,可是等老師進入正題時,時間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一,而此時學生一時還不能從故事的情節(jié)中緩過來。事實上,并不是每節(jié)課都需要創(chuàng)設情境,情境也不是越多越長越好。不必要的情境創(chuàng)設未免顯得牽強,且有畫蛇添足之嫌。數學有其自身的學科特點,立足于數學內部矛盾,開門見山、類比、猜想等方法,不僅干凈利落,而且會起到很好的作用。過分追求情境創(chuàng)設難免會掩蓋數學的本質特點,削弱數學本身特有的魅力。
3.分層教學,充分給學生以時間和空間,教學過程精致
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上的要求有所不同,一味提高難度滿足有能力的學生和降低難度適應困難學生都不是明智的做法,在教學中選擇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有所得才是課堂教學的關鍵。對于同一題目,通過一題多問或者一題多解等形式,可以使優(yōu)生有所突破,也可以讓學困生受到關注,獲得解題的成就感,這就對我們的備課和選題提出了更高要求。課堂是學生展示自己的一個舞臺,在課堂教學中,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展示自己,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積極性,更有利于教師發(fā)現學生的獨到見解和新思維、新想法,同時也能讓教師發(fā)現學生存在的問題,這對課堂教學非常有利。
從每一位授課教師的教學過程看,都是經過了精心準備的,從導入新課到布置作業(yè)課后小結,每一句話都很精煉、每一個問題的設置都恰到好處、板書也充分體現了數學知識的結構體系。每位教師能根據自己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設計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在知識深難度的把握上處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4.新課導入要新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導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于一種輕松和諧的環(huán)境氛圍中,于不知不覺中學數學。我們要根據不同課型,設計不同導入方式??梢杂枚嗝襟w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也可采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導入,激發(fā)興趣、設計懸念……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fā)學生靈性,啟發(fā)學生思維。
5.重視課堂提問
5.1對學生易疏忽之處提問。有些解題時的細小之處被學生忽視,從而引起大錯,解方程時,對于移項變號,不含分母的項也要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數的問題,很多學生會忽視,每到此處我都向學生提問:用不用變號?乘不乘最小公倍數?在去括號和添括號時,括號里的各項需不需要變號?這些小問題一經提出,立即會令犯錯誤的學生清醒,從而避免出錯。
5.2關鍵處提問。如在畫角的平分線時,提問:為什么第二次畫弧要以大于1/2半徑長為半徑畫???這是畫角平分線的關鍵,只有理解好這個問題,才能準確畫出角平分線。所以關鍵處提問,猶如畫龍點睛,會使學生茅塞頓開,思路通暢。再如,利用坐標表示地理位置的關鍵是什么?是建立適當的坐標系。學生掌握了這一突破本節(jié)難點的關鍵,接下來表示坐標就得心應手了。
關鍵詞:初中;物理;概念;學習;重要性
一、初中物理概念教學的重要性。
物理概念反映了物理事實中最本質的東西,物理規(guī)律本身表達了有關的物理概念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與嚴格的數量依存關系。所以,學生只有掌握好物理概念,才能理解物理事實,掌握物理規(guī)律,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物理概念反映物理事實的本質,是進入理性認識的第一步,只有抓住了物理事實的本質才能分析有關物理的內在聯(lián)系,才能掌握物理教學的基本定律和原理(物理規(guī)律)所以,物理概念又是掌握物理規(guī)律的基礎。
二、對概念的理解。
1、概念的內涵和外延。
概念的內涵即概念的本質。概念的內涵即反映了物理對象中某種屬性的質,又反映了物理現象中某種屬性的量,即量度方式和量度單位。概念的外延即概念的適用范圍,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具有某種屬性的一個或一類的現象和實物。例如,力的定義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此即“力”的內涵。一切力,如萬有引力、彈力、電磁力、核力等都具有這特有屬性,這是“力”的外延。
2、概念的特征。
物理概念因其在物理學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而各具特征。
(1)固有特征。
有些物理概念反映了物質或物體本身固有的屬性,這種屬性不隨外界的某些條件的改變而改變。例如質量是物體本身的固有屬性,它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tài)、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2)方向特性。
有些物理概念在量的方面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切不可忽略方向這一重要因素,例如磁體周圍存在磁場,但磁場的方向總為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方向。
3、概念的關鍵詞。
物理概念的文字表述是人們經過長期的觀察,總結概括出來的,所用詞語經反復推敲,是很精練、準確、科學的,要正確理解它,就必須咬文嚼字,抓住關鍵詞,比如滑動摩擦力的定義,要抓住“相對運動”、“阻礙”這兩個關鍵詞,對它的方向要抓住跟接觸面“相切”跟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這兩個關鍵詞。
4、區(qū)別日常觀念
在學習之前,人們常會根據日常生活現象,在頭腦中形成一些觀念,而有些觀念未經認真研究和推敲,常常是一些錯誤觀念,如馬拉車前進,是因為馬拉車的里大于車拉馬的力,重的物體比輕的物體下落慢……這些錯誤的日常觀念對我們正確接受物理概念有很大干擾,因此我們在學習物理概念時,一定要了解哪些觀念是不科學的,并通過多個例子去證明它是錯誤的。
三、初中物理概念教學的方法應用。
學生由小學階段進入初中階段是學習過程的大轉折。事實說明,部分同學在物理學科的學習上不能順利地完成這個轉折,常常是因為他們在學習、掌握物理概念時遇到了困難。因此,研究概念教學的方法和規(guī)律是初中物理教師的重要任務。
1、重視從實踐中引入概念
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引入概念,因為生活實踐留在記憶中的形象(表象)容易為學生理解。尤其對于初中學生,從生產生活中感知到的大量的、豐富的物理現象是他們認識物理概念的必要的感性材料。這些感性材料為他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良好的物理環(huán)境。教師利用好這些生活素材布置學生觀察或動手實驗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如在壓強的教學中,課前布置學生完成兩個實驗:
①一個較胖的同學和一個較瘦的同學同時站在沙坑中,觀察腳陷入的情況如何?
②同一個人穿平底鞋和穿細高跟鞋站入沙坑中,腳陷入的情況又怎樣?這樣,使學生對壓強大小的決定因素先有一個初步的,感性的認識。這樣能為壓強概念的學習打下較好的基礎。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概念的興趣,教師必須充分發(fā)揮課堂演示實驗的作用。對初中學生,尤其要講究實驗形象、鮮明、生動。例如講磨擦起電這一課,當教師手托一塊事先使之帶電的泡沫塑料塊走進課堂,將它放在一個同學頭上磨擦后吸引該同學頭發(fā),一定可以很快地吸引住學生,促使他繼續(xù)了解磨擦起電的原因。
2、通過應用,對物理概念加深認識
學生對物理概念的理解大部分是僅僅停留在表面的認識上,教師的任務就在于從不同方面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活動,使他們深入理解概念的含義。對于物理實驗中的各種物理現象,初中學生往往是出于好奇心,而不是有目的地去觀察,只停留在物理現象的個別特征上。這樣不利于物理概念的形成。因此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以沸騰概念的學習為例,對于水燒開的過程,學生往往只注意冒氣泡這一現象,而忽略了它的變化,這樣不利于形成完整的沸騰、汽化的概念。這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有目的地觀察水開的全過程:加熱前有無氣泡?加熱過程中,氣泡的部位如何?氣泡怎么變化?劇烈程度如何?溫度是否繼續(xù)上升等,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3、合理運用概念,分析概念間的相互聯(lián)系
運用物理概念進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必須對概念規(guī)律的內在聯(lián)系加以挖掘。有些同學對每節(jié)課的單個概念予以理解,卻不善于把這些概念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物理概念之所以有用,不僅在于它是具體的物理現象的概括和抽象,而且在于它與其他概念的聯(lián)系。學生不能把相關概念聯(lián)系起來構成一個知識網絡。事實上,初中物理的許多概念前后都有聯(lián)系,如電功、電功率,學生比較電功和電熱計算公式時,發(fā)現有時公式形式是相同的,這時就應引導學生分析:電流做功的實質是什么?兩個物理量形式上達到統(tǒng)一蘊藏著一條什么規(guī)律?使學生聯(lián)想到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并由此進一步分析,何時Q=W,何時Q≠W。
4、在物理概念教學中,注意教法的多樣化。
(1)應用“類比法”幫助理解物理概念
初中物理的許多概念如速度、功率、密度、電阻等等,在定義的時候思路上是完全相同的:通過兩個物理量的比值反映物體本身的某種屬性。對這些概念,通過類比,使學生能夠達到融會貫通。例如把電流比做水流、把電壓比做水壓從而可使學生把看不見摸不著的電類比成實實在在的水,從而理解了電流和電壓的實質。
(2)把相似概念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進行對比教學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為了在課堂教學中取得更好的成效,教師應著手從以下幾個方面更進一步提高: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習慣;采用合作式課堂教學模式;根據教學內容,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注重情感交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選擇適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法,要讓學生動情,營造創(chuàng)新氛圍。同時,教師還要設置合理的障礙引導學生動腦,督促學生積極動手,以提高學生的基礎素質。本人就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談以下幾點建議。
一、高中數學課堂要敢于讓學生提問,創(chuàng)造民主課堂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師不再是“管”學生,而是一個服務者,為學生服務,為教學服務。所以我們教師要轉變自己的思想,要正確定位自己。課堂上更不能只是自己侃侃而談,不注重學生的感受,要關心學生的狀態(tài)和想法,根據時機和班情,適情而教。教學安排要讓學生敢于提問,敢于質疑問題。提問其實也是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學生體驗成功,引發(fā)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教師對學生的提問要耐心傾聽,并認真回答。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有錯或有異議,教師不能嘲笑、諷刺或指責,要用合理的方式進行處理。對于高智商的學生,我們可以給他更有難度的任務;對于智商一般的學生,我們可以給予他簡單一點的問題和任務。這樣既照顧了好生又照顧了差生,做到了兼顧全班。
二、建立小組合作式高中數學課堂教學
作為高中教學教師,我們要樹立現代化教學理念。合作式學習恰恰能幫助我們把課堂變?yōu)榛ブ⑵降鹊孬@取知識的場所。教師要走下講臺、融入到學生之間,要切實正確地掌握學生年齡段的特點和成長規(guī)律,要鼓勵學生小組間的討論,要激勵學生大膽想象、積極探索。
在課前,可以讓學生閱讀和本節(jié)課學習有關的書籍、資料等,課堂上可以采取小組互評、小組競賽等互動游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興趣和渴望,使學生由被動變?yōu)橹鲃?。在課上,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研究的結論,教師要及時進行點撥、總結、歸納。
三、高中數學課堂上要注重情感交流
情感交流對于高中數學課來說非常重要。高中生是一種特殊的群體,這個群體大都是十七到二十歲之間的青年人,他們思想波動大,容易激動,容易崇拜某個個體。我們教師要注重和他們的情感交流,讓其“親其師,信其道”。也許你的一個默認的微笑、一句深切的鼓勵、一個關心的目光,可以改變他們的一個目標和想法,甚至可以改變他們的一生。我們在實際教學中也遇到過很多這樣的例子,很多已有成就的學生經常寫信或打電話給我們,說當時幸虧老師的某一句話,使他們發(fā)奮圖強……所以,我們教師在數學課堂上可以多給他們一些熱情的話語,這些簡單的舉動足以使他們像一頭有目標的駿馬,向科學的深處奔馳。你對學生的期待和信用就是他們最大的動力。
四、把高中數學課堂生活化
數學是一門有內涵的科學,它從生活中來,又回到生活中去。我們學習數學的目的是在活學的基礎上學會活用,使數學知識真正為我們的學習、生活服務。把問題、作業(yè)和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可以與身邊的新聞、故事、實例入手,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設計有生活背景的課堂實踐活動,把數學知識和現代生活、科學技術等結合起來,打破傳統(tǒng)的狹隘的教學方式,提出一些有思考價值的問題。比如,數學和經濟有關的話題“按揭貸款的研究”“家庭理財研究”等。也可以基于這些話題設計作業(yè)。這樣學生不但對生活部分有了充足的體驗,也從中獲取了學生概念和數學模型,從而在實踐中掌握數學知識,完成了學習任務。
五、在高中數學課堂上設置合理的學習目標
有些學生考上了高中后,認為可以松口氣了,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為此,應對其強調學無止境,學到老活到老的思想,進而為學生設置可觸擊的、動態(tài)的目標。學習目標是學生學習方向,學習目的的體現。目標的設定既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能力,同時又要考慮到目標的適用性、實際性。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感到學有動力,學有成就,學有信心。例如,班上有些學生,腦子反應挺快就是沒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原因就是,以前由老媽管著學習,一上高中沒人管了也就想隨心所欲了,高興的時候聽一下課,學習一下,心情不好就什么都不管。針對這種情況,我首先讓他們認識到時間的緊迫,并且讓他們知道自己成績現在所處的位置,已經拖班級的后腿了,并告訴他們只有他們好了,大家才會好起來。然后,課后就有學生找到我,對過去的行為做了懺悔,并向我請教學習方法。在溝通完了以后我就給他提出了最初的目標,先把書上的基礎知識、例題、課后習題有計劃地解決,每天給我上交所做的題,我負責批改。當他們感覺到自己的收獲越來越大,懂得的知識越來越多時,他們對學習的興趣也就越來越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