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西方教育方式的特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 教科書中“式與方程”的銜接特征
1. 主體內容的獨立單元式螺旋上升
小學數(shù)學中的“式與方程”主要包括用字母表示數(shù)、簡易方程和列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等內容。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科書就“式與方程”的內容,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征、知識間的邏輯關系等情況,在編排方式上采用了螺旋上升式。其具體的設置情況如表1所示。
表 1 蘇教版教科書“式與方程”主體單元設置情況
蘇教版教科書在四年級下學期最后一個單元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數(shù),這是在學生經過第一學段的準備后,明確設置代數(shù)知識,要求滲透代數(shù)思想方法的獨立單元。在此單元中教材大部分內容是先通過簡單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先理解字母可以表示數(shù),進而逐步提升原有問題情境的復雜性,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熟練地使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各種基本的數(shù)量關系。其中的例題大多數(shù)采用了歸納的思想方法,通過特例、由算式表示數(shù)量等,啟發(fā)學生歸納出一般的規(guī)律,而這個一般規(guī)律需要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來表示。如下例所示:
擺1個三角形用3根小棒
擺2個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數(shù)是:2×3
擺3個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數(shù)是:( )×3
擺4個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數(shù)是:( )×3
……
擺a個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數(shù)是:( )×( )
問題:你知道這里的a可以表示哪些數(shù)么?[1]
接著再學習化簡形如“ax±by”這樣含有字母的式子,這部分需要列出的含有字母的式子已經達到了以三步運算為主,且是后繼學習形如ax+by=c式方程的基礎。
到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方程部分,教材首先結合具體情境――“用式子表示天平兩邊物體的質量關系”,引導學生了解等式和方程的關系,理解并會應用包含四則運算的簡單方程。其中有關等式的性質是貫穿整個方程學習的核心――“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shù),所得的結果仍然是等式”,“等式兩邊同時乘以或除以同一個不等于0的數(shù),所得的結果仍然是等式”。這樣使先前等式性質與新知充分聯(lián)系起來。教材另外重點強調的是未知數(shù)的表達既可以是“x”,亦可以是“y”,還可以是“a”,甚至可以是任何字母,即數(shù)學不再是單純地研究量的科學,還是研究結構的科學,“變量不再表示數(shù),而是表示一個給定域中的類[2]”(如在五年級下冊蘇教版教材第2頁到第3頁都刻意用不同的字母來表示等式中的未知量)。同時拓展了字母代數(shù)的含義,做到有機地與“式與方程”前一單元內容的銜接。
到六年級上冊的方程單元,考慮到學生已經能夠熟練地運用等式的性質來解形如x+a=b、ax=b和x÷a=b的方程,對于ax±by的化簡也已學過,教科書主要設置用形如ax+b=c、ax÷b=c和ax+bx=c的方程來解決實際問題,并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有關方程的解法。三個獨立單元的學習使學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得到增強,符號感得到逐步發(fā)展,與此同時,對方程解的準確性檢驗,在文化層面上還傳遞了一種自省的內涵。
2.多層面的漸進式前置滲透
表 2 “式與方程”前置性內容簡要分析
由符號“”“”“( )”“”這些既可表示填寫數(shù)的空位,也可用來表示數(shù)的符號這樣的孕伏階段逐漸過渡到圖形面積計算公式和一些運算定律的前置性知識,為正式學習字母表示數(shù)做好鋪墊。由25+( )=18+( )等算術或代數(shù)的結構關系式進行呈現(xiàn)與滲透,體現(xiàn)代數(shù)知識的結構特征與代數(shù)思維的關系性等。如此形成從不同層面的情境、不同層面的知識、不同層面的思維進行前置性滲透,為學生后繼“式與方程”的學習奠定基礎。
3.多元化的散點式后置拓展
小學數(shù)學的“式與方程”實際上是代數(shù)學習的一個開端與顯性知識模塊,后繼其他知識點的學習可以此為基礎進行拓展?,F(xiàn)選取“比與比例”以及六年級上冊《解決問題的策略》中的“替換與假設策略”內容對方程知識的隱性延伸做稍微的闡述:第一,方程“等價思想”的拓展應用。具體表現(xiàn)為六年級上冊認識比單元《大樹多高》中測量大樹高度的實踐活動就是利用“在同一地點,同時測量不同的竹竿,高度與影長的比值是相等的”這種等價思想列出具有對應性的方程的。第二,方程“假設思想”的拓展應用。具體表現(xiàn)如解決問題策略單元的例2“全班42人去公園劃船,一共租用了10只船。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用的大船和小船各有多少只?”教材試圖啟發(fā)學生使用多種具體的假設方法解決問題,這些均屬于方程知識的實際應用,單元后面的“雞兔同籠”問題也有異曲同工之效。如此通過或顯性或隱性、不同數(shù)學知識模塊以及不同知識領域對方程知識進行散點式的拓展、滲透與鞏固,有效地強化與提升了“式與方程”與其他知識內容的銜接與融合。
二、 教科書中“式與方程”銜接的建議
1.加強“式與方程”單元編排的系統(tǒng)性
“式與方程”模塊在蘇教版教科書劃分為四、五、六三個年級的各一個單元來編排,雖然設置了針對性的銜接點,但時間跨度較長,由于遺忘等會造成銜接的困難,同時也會對形成系統(tǒng)的數(shù)學知識產生不利影響。知識系統(tǒng)性的不完整,對學生的靈活運用是具有破壞性的,所以可適當集中設置,如將五、六年級兩單元合并為一單元,增強方程體系的系統(tǒng)性。這樣安排也能更好地貫徹《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版)》中降低的解方程的要求(由之前“理解等式的性質”到現(xiàn)今的“依據(jù)等式的性質來解方程”),在人教版的小學數(shù)學教科書中此內容就編排在5年級上冊的一個單元里。
2.注重“式與方程”內容與學生數(shù)學活動經驗的銜接
“式與方程”三部分內容的銜接符合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強調了數(shù)學的現(xiàn)實情境,以及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的銜接,但在設置與銜接中缺少對學生數(shù)學活動經驗的關注。《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版)》明確要求:“數(shù)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與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shù)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與技能、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shù)學活動經驗?!币虼私炭茣谇懊娴囊氲胶罄^的復習階段,可由學生依據(jù)自身已有的知識經驗自主設計問題,來讓其他同學解答,使所學內容與學生的活動經驗緊密結合。通過相互間基于數(shù)學基本活動經驗的討論與交流,提升彼此的活動經驗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數(shù)學學習的個性化,拓展數(shù)學的本原性知識,獲得更廣泛的數(shù)學活動經驗。
3.增加“式與方程”與相關數(shù)學史知識的銜接與提升
蘇教版教科書在“式與方程”三個模塊中,僅有兩冊書在“你知道嗎?”中提及一點數(shù)學史知識,一個是最早有意識地系統(tǒng)使用字母的數(shù)學家韋達,另一點是介紹我國古代數(shù)學家李治的“天元術”與朱世杰的“四元術”,對相關數(shù)學史的滲透與拓展存在不足。如對方程及代數(shù)具有重要貢獻的笛卡爾的有關觀點:“如果我們要解決一個問題,我們首先假定解已經得到了,并且給解的結構中需要的每個量命名――不論是未知量還是已知量。平等對待未知量和已知量。然后,我們必須想方設法建立量和量之間的自然關系,直到我們發(fā)現(xiàn)用兩種表達式表示同一個量。因為這兩個表達式表示同一個量,所以可以建立等式[2]。”這是笛卡爾在1637年出版的《幾何學》中最早提出的方程,這一特別的等式的概念未曾提及。由此可見,具有明顯文化符號特征的數(shù)學史知識需要更多地在編排中給予關注,將相關史實所蘊含的人文內涵傳遞出來,體現(xiàn)數(shù)學作為人類文化子系統(tǒng)的特征[3]。
由于小學數(shù)學教科書綜合性強,可讀性與易讀性要求高,在關注整套教科書的編排,關注“數(shù)與代數(shù)”“圖形與幾何”等大模塊設計的同時,還要進一步關注各個主題之間的有機銜接與融合,注重各主題間的優(yōu)化與滲透,以充分發(fā)揮教科書的功能與價值,增進教科書的有效使用。
參考文獻
[1]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106.
關鍵詞:中英教育模式;英語專業(yè)課程;教學建議
1.引言
中國自普遍實施英語課程教學以來,學習英語的人越來越多,從小學到大學,英語都是學生所必須學習的課程。近年來,隨著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中國在國際舞臺上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培養(yǎng)國際化、與世界接軌的人才已成為了國內高校的共同目標。因此,許多學校不惜花重金引進外教、引入他們的教學方式、辦學理念,希望能夠融合中西方的教學優(yōu)勢,改善教育質量。在這種中西方教育理念不斷融合的大背景下,西方的教育方式也的確給傳統(tǒng)的中國教育模式帶來了一定的沖擊,關于兩種教育模式的討論也從未間斷。本文立足于BBC的紀錄片,從實際的課堂教學出發(fā),分析中英兩種教育模式、學生特點的差異,反思提高教學質量的方式。
2.中西教育思維的差異
作為禮儀之邦,中國自古以來崇尚尊師重道,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等說法也流傳至今,因此,在教學中,老師處在絕對的優(yōu)勢地位。季羨林教授認為,東西方思維模式的不同在于東方文化體系的思維模式是綜合性思維,而西方則是分析性思維。東方人思維縝密,做事謹慎,西方人崇尚創(chuàng)新思維,注重個性化培養(yǎng)。中國人的群體文化意識使得他們擁有很強的從眾心理,萬事要隨大體,不愿一枝獨秀,這種思維模式導致了在教學過程中,很少有學生主動表明觀點,對于老師的觀點,無論對錯,都很少有學生敢反駁,很少有人敢質疑老師的權威。而西方文化則注重個體文化,超強的自我意識使得西方教育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大膽質疑,學生擁有極大的自主性和選擇性,在學術上更有不盲從權威、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
3.中西課堂教學模式的差異
由于中西教育思維模式的巨大差異,中西課堂教學方式也千差萬別。在英國BBC的紀錄片《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中,五名中國老師完全運用傳統(tǒng)的中國式課堂教學方法給英國學生上課,大班教學,老師主講,學生主記,不準講話,不準提問,強調教師權威和課堂紀律、注重培養(yǎng)學生勤奮刻苦、遵守紀律和準確性等。但是這種方式明顯“水土不服”,枯燥無聊的課堂教學引發(fā)了英國學生的激烈反抗,從開始的上課搗亂到后面的逃課,事態(tài)越來越嚴重,越來越難以控制。從紀錄片中,中英教師的不同教學方式就可以明顯的看出中西方課堂教學的差異:西方的小班教學,實行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個體及興趣特點,進行差異化教學,強調師生平等和課堂互動、注重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維、創(chuàng)造性、溝通等能力。當然,兩種教學方式各有千秋,無所謂孰優(yōu)孰劣。中式的課堂教學中,雖然學生的探究性、創(chuàng)新性學習能力差一些,但學生所學的內容都已成體系,學生學習起來更加節(jié)省時間、更加高效。尤其是一些晦澀難懂、讓學生難以理解的問題,往往老師簡單的講授就能讓學生豁然開朗,因此,中式的課堂教學方式更加能夠統(tǒng)一標準,能夠提高準確性。而西方課堂,以學生為中心來設計課堂教學活動,雖然會比較耗費時間,影響課程進度,但是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兩種教育模式各有所長,要提高教育質量,需結合二者的優(yōu)勢來設計教學方式,達到取長補短的效果。
4.中西學生的個體差異
在BBC系列紀錄片中,最令中方教師頭疼的就是課堂紀律。相對傳統(tǒng)的中方課堂,安靜,學生彬彬有禮而言,西方的課堂管理則相對比較松散、靈活。學生可以根據(jù)需要3個一塊、5個一群的圍坐,對于老師的講解也可以自由發(fā)言、拘束較少。這些差異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西方學生的個體體差異形成的,如:個性、興趣愛好等。中西方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便可見一斑。中國人強調個人服從集體,個體要與集體保持一致,如果出現(xiàn)不一致則需要調整自己的行為。美國人強調個性差異,教師總是根據(jù)孩子不同的個性與能力安排活動。目的是為了使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別于他人的獨特個體。中國人在評價孩子的性情時,“穩(wěn)重聽話”是一大優(yōu)點,“聽話的孩子是好孩子”已在國人中形成共識。學校教育強調秩序井然,用各種規(guī)章來約束孩子的行為。美國人喜歡孩子富有孩子氣,小學和幼兒園的課堂上允許孩子隨便說話,甚至相互打鬧,美國人總覺得中國孩子在課堂上太死板,沒有生氣。 強調自制與突出自主 中國教師總是鼓勵孩子在盡可能長的時間內專門做好某一件事,以期培養(yǎng)兒童的恒心、耐心,他們多強調兒童自我意識的社會性發(fā)展,多引導兒童逐步學會適應和控制自己的情感,而美國教師常常鼓勵孩子在一段不長的時間內從事多項活動,以期培養(yǎng)孩子的靈活性、創(chuàng)造性,多注重兒童自我意識自然發(fā)展,多鼓勵兒童自由且自然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 肯定結果與重視過程 中國人重結果與技能的掌握;無論學習什么,為求學深學透,無論干什么,力求完美無缺。美國人重過程與能力的增減,他們注重孩子的參與意識,孩子們自由選擇的機會多,教師還極力鼓勵孩子自由發(fā)揮、自由創(chuàng)造,以培養(yǎng)孩子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 概括地說,中國人力圖使兒童發(fā)現(xiàn)社會存在,創(chuàng)造環(huán)境使兒童學會怎樣長大成人,兒童是被動的,富有可塑性的,重在成人的幫助指導下成長。美國人力圖使兒童能真正作為孩子,兒童是主動的,富有創(chuàng)造的,自我實現(xiàn)是兒童自身的自然與發(fā)展,成人只需提供有利的條件即可。
5.采用中西結合,雙劍合璧的教學方法
基于中西方課堂教學模式、思維方式和學生個體的不同,在探索英語教學模式中,我們應充分考慮這些差異,采用中西結合、雙劍合璧的方式,選擇最適應中國學生的特點的教學模式。中國“填鴨式”教育模式歷來頗受詬病,不過中國學生在國際大賽中的優(yōu)異表現(xiàn)也足以證明這種模式確有可取之處。在英語專業(yè)課程教學中,一些系統(tǒng)性、識記性知識、課程的教學如語法、詞匯便可采用中方教學方式,由老師將知識點梳理,統(tǒng)一標準,通過講授的方式傳達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做筆記、運用相關規(guī)則和方法進行熟悉,然后融會貫通。同時,英語作為語言類的課程,不僅僅只是死記硬背就可以學好,傳統(tǒng)的中式教學模式培養(yǎng)的學生大多是“啞巴英語”,單詞語法極好,但口語表達能力極差。因此,針對這一現(xiàn)象,西方互動、差異化的教學方式就更為有效。如英語口語課,以學生為中心設計課堂活動,并很據(jù)學生的英語水平、性格特點將他們分組,設定學習目標,設計課堂活動和評定標準,進行定向的、有針對性的差異化教學,最大程度的挖掘每個學生的潛力。筆者已經將此方法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學生反映強烈,積極性空前高漲。
6.結語
中西教育方式因地域、文化的不同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比較兩種方式確有實際意義,能夠讓我們開拓視野、相互借鑒和學習。結合二者的優(yōu)勢,在不同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因材施教,的確能夠起到奇效,提高課堂效率,改善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一)重視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是國家實行其政治功能的重要手段,是形成國家凝聚力的有效手段。西方國家很重視愛國主義教育,他們會從小培養(yǎng)國民對國家的熱愛。當今社會,經濟發(fā)展迅速,價值觀也變得越來越多元化,要想增強整個國家的凝聚力,只有通過愛國主義教育。美國人的民族自尊心之所以很強,是因為美國很重視愛國主義教育,從幼兒園開始就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1]
(二)教育方式靈活
西方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很靈活,不只是單純的說教,還會通過各種活動,把正面教育和啟發(fā)式教育很好地結合起來。除了公開正面教育外,西方國家還通過各種隱性教育對青少年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感染熏陶學生。[2]
(三)全面性
英、美、法等西方國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已不再只是通過課堂,而是與社會和家庭緊密聯(lián)系。他們將社會如大眾傳媒、學校、家庭及其所在的社區(qū)等一切可以利用的途徑,都用來宣傳思想政治教育。志愿者服務、宗教教育、社團、大眾傳媒以及各種科研機構都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各種媒介相互配合、聯(lián)系,形成一個思想政治教育整體,將整個社會環(huán)境營造出相應的思想政治氛圍。
(四)鮮明的政治性、階級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為國家統(tǒng)治階級服務的。任何一個國家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為其統(tǒng)治階級培養(yǎng)適合的人才,帶有很強的政治傾向。[3]著名的資產階級教育家洛克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就已提出,德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英國資產階級人才。直至今日,西方國家也沒放松過對公民思想政治的灌輸。美國雖然打著公民道德教育的口號,但實質上其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培養(yǎng)美國的國民精神。由上可知,西方國家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雖有很多的自由、民主、平等思想,但其最終的目的還是培養(yǎng)鞏固統(tǒng)治的公民,只是其中包裹了一層民主的外衣而已。
(五)社會適應性強
為使思想政治教育適應社會的發(fā)展,西方各國也在不斷調整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宣傳方式等。在經濟發(fā)展水平高,價值觀多元化的情況下,他們多用民主、自由、平等、愛國主義教育等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宣傳。[4]
(六)社會參與性強
西方國家學校很早就開設勞動課,要求學生參加各種社區(qū)服務活動、有益的宗教活動和政治活動。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他們不僅是讓學生了解,而且還要讓其參與其中,體驗情感,并促使其行為的養(yǎng)成。除了有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進行配套實施外,學生還需參加其他各種實踐活動,比如體育比賽、志愿者服務以及參觀、旅游等。通過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能讓學生更好地體驗社會生活,這樣學生才能深刻了解所受的教育。
(七)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具有層次性
西方國家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有層次的逐步推進的,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育內容和教育目標。這種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更加明顯。[5]西文國家中小學階段主要進行道德教育;大學階段主要進行知識性教育,開設相關的人文科學知識以提升其思想政治方面的價值觀。通過這種有層次的、逐步推進的方式,有利于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形成價值觀。
二、現(xiàn)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鑒價值
隨著經濟發(fā)展的全球化,各國之間的交流也在日益加深。為維護和鞏固本國的思想文化不受其他國家的同化,很多國家都在加強對自己本民族文化的挖掘和維護,突出本國的文化特色。西方國家也是如此。從上文中對現(xiàn)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特點的分析,我們可以從中借鑒其先進的經驗。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形態(tài)化
西方國家非常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美國,歷屆統(tǒng)治者都很重視思想政治教育。西方國家一向積極宣傳資本主義價值觀,強調其意識形態(tài)的優(yōu)越性,并且加強對社會主義國家的思想文化滲透,以此擴大其文化的影響力,宣揚其制度的優(yōu)越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偏向于經濟的發(fā)展,對思想政治教育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流于形式。
(二)教育方式的靈活性
西方國家思想政治教育的顯著特點是其隱蔽性強。而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主要是通過學校教育來理論說教。這種單純的理論說教形式和枯燥的理論內容,只會讓人覺得厭煩。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內容也沒有針對學生的年齡進行有梯度的劃分。思想政治課在農村的學校不被重視,經常被語文、數(shù)學等主課沖掉。相比而言西方國家靈活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非常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鑒。政府可以劃分出專門的機構對大眾進行公開正面的教育,并且要特別注重對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強對其愛國主義的宣傳教育。[6]
(三)拓寬教育途徑
西方國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將家庭、社會、學校等各方面的力量結合起來。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過學校教育,并沒有將學校、社會、家庭等各方面的力量結合起來。學校的思想教育也多是由班主任和思想政治課教師負責。他們一般只注重知識的灌輸,而不注重思想政治能力的培養(yǎng),學校也沒有注重環(huán)境的熏陶??梢?,我們必須拓寬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研究西方國家是如何進行宣傳教育的,并加強隱性教育,形成教育合力,營造良好的思想政治的教育環(huán)境。
(四)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質考核
西方很多國家都很重視對教育工作者思想道德的考核。他們在招聘相關教師時,會對受聘者的思想道德素質進行考核評估,如果考核沒過則不予錄取。國內對教師的考核多是對其教學能力的考核,而思想道德素質方面則沒有專門的評審進行評估考核。因此,我國需要加強對教育工作者這方面的考核。
(五)擴大教育對象的參與性
西方國家學校很早就開設勞動課,要求學生參加各種社區(qū)服務活動、有益的宗教活動和政治活動。通過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更好地體驗社會生活,這有利于其行為的養(yǎng)成。他們常常以道德教育口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讓學生在參與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將這種政治思想轉換為道德行為。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偏重內容的灌輸,更多的是對理論進行宣傳講解。尤其是學校教育,單純的理論說教,根本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興趣和情緒。而且課堂教學也只是流于形式,沒有什么效果。因此,需要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在社會實踐中感受教育,促進其行為的養(yǎng)成。
(六)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細化,并有針對性的進行
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抽象,不夠具體,且不同年齡階段的學同小異。這種寬泛、抽象的教育內容,非常不利于學生的理解。應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進行層次劃分,盡量細化、具體化,按不同年齡階段的教育對象進行教學。
三、結語
1. 產生中西方教育方式差異的原因
1.1思維方式的異同
中國人喜歡站在生命的更高處思考問題,跳出現(xiàn)實,重視對生命的思考,在對人和人之間,人和自然界之間,人的精神和肉體之間的關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邏輯思維或者理性思維;中國人屬于抽象思維或者感性思維。而西方人更注重于從物質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證問題的本源。
1.2對待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的異同
中國人更看重集體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國家利益,主張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對極端個人主義和英雄主義,往往把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國家利益聯(lián)系在一起,富于愛國和獻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視個體利益,追求人權,崇尚自由,認為如果連個體利益都無法保障,更談何集體利益。正是這樣的思想認識,最終推動了西方民主政治的發(fā)展。
1.3科學觀的異同
中國人更相信先人的經驗和權威,相信古人甚至超過相信今人,迷信權威,缺乏創(chuàng)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人重視實踐和理論,富于探險精神,倡導理性思維。通過正規(guī)的學院式教育對科學成果進行普及和推廣,極大的促進了科學的發(fā)展,也最終建立了完整的科學體系。
2. 中西方教育方式差異的表現(xiàn)
2.1教育理念的差異
中國歷來重視傳統(tǒng)的教育,古代就運用科舉考試制度,通過考試選拔官員,考生需要閱讀背誦大量的復習資料,掌握理解大量的知識,教師總是要求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激勵學生學習的動力是金榜題名。今天的中國教育,仍然沒有走出應試教育的枷鎖。我們都是按照家長的要求來規(guī)定孩子的教育,沒有注重孩子的內心需求,家長們總會說:“為了你們的明天,今天的你們要付出一些代價?!睂W校的老師實行“題海戰(zhàn)術”,一遍一遍地講,不厭其煩。中國學校的課外活動有限,認為應該把精力放在學習上。大量機械重復的作業(yè)和練習,大量枯燥無味靠死記硬背得來的知識,忽視了每個學生的個人特點和興趣愛好,也完全忽視了每門課程自身的特色。在這種教育體制的長期熏陶下,學生會不會找到學習中的樂趣,而完全當成是一種任務在完成。中國在教育體制中以知識目標為基礎,強調于知識掌握的系統(tǒng)性和規(guī)范性,把“社會定向”作為價值基礎的核心,以讓學生升入名牌學校、成為名人為最主要的目標。在教育中突出強調學生成績,對道德、習慣、協(xié)作等品質缺少評價辦法,學習好的學生“一俊遮百丑”。教師以找缺點為主要評價方法,其最常用的話就是是“你不行,你還需努力”。
西方的教育以權威的“實用主義”理論為指導,強調的是實用人才的培養(yǎng),以主流的社會認可、職業(yè)發(fā)展成就,作為教育的目標。西方文化尊重孩子的個性,教育在千方百計考慮如何適合孩子的個性發(fā)展。在外國的一些學校,他們很多課都可以自由選擇,家庭作業(yè)不會很多,他們認為:孩子現(xiàn)在就是需要玩的。學生每天不僅僅是學習文化課的基礎知識,學校更注重安排大量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和社會實踐等項目,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學校的老師還會帶孩子們做一些社區(qū)服務,為將來更好的融入社會打下基礎。西方的教育把“個人定向”作為價值基礎的核心,強調“適合就是最好的”。西方的教育重點是培養(yǎng)個性的教育,以挖掘人的優(yōu)點為主要目的,更注重的是學生的全面素質提高,把愛國、奉獻、協(xié)助等方面表現(xiàn)作為學生重要的表現(xiàn)加以評價,而文化知識的得分知識之是占綜合評價的一部分。教師對學生用的最多的話就是“你是最好的”。
2.2課程設置的差異
在中國,課程設置的特點在于整齊統(tǒng)一化。學校有統(tǒng)一的教學大綱,統(tǒng)一的教學進度表,學校是哪天開學,哪天放假,都是從教育主管部門得到的具體指示和安排。教師的日常教學,是把自己所負責的那部分知識,完整無缺地裝進學生的大腦。評價教師水平的主要標準,是學生參加各種考試時的成績。這些成績會反饋給學校、家長,督促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把教科書上需要考試的知識更有效率地灌輸給學生。也正是這種現(xiàn)象而造成了許多學生厭學,一味枯燥的學習而沒有時間來進行放松的課外活動。
和中國完全不同,西方的中小學沒有全國統(tǒng)一的教學大綱,也沒有全國統(tǒng)一的教材。每個學校所開課程及課程難度是由學校及任課教師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而確定。西方從基礎教育開始在課程設置上就顯得十分靈活,富有個性,達到的標準各不相同。從小學開始就實行選修和必修的課程,實行其學分制。必修課的難度不是很高,但鼓勵提高效率,例如,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可以到另一所初中去學習課程,這樣就節(jié)約出大量的時間來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學科,或者在某一個學科上有更多的精力來深造。西方學校均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選修課的內容,圖書館、實驗室、計算機室、體育、音樂、美術等藝術場所,都為全天開放,這為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
2.3教育方法和評價的差異
中國的教育方法為傳授式,以課堂為中心, 以課程為中心, 以考試為目的封閉式教學, 是一種“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教育的評價機制采用百分制,在基礎教育中以滿分為最好,這種評價機制顯得有些滯后。比如一個所有任課教師公認的好學生,平時成績再好,老師的評價再高,但只要在升學考試時發(fā)揮失常,那怕差一分,也不會被好的學校錄取。這種教育方法對學生來說,只要是升學考試需要的科目,各科都是重點,一科也不能少。對于升學考試中不需要考試的內容,則全部不是重點,可以不被了解。為了避免升學考試中可能出現(xiàn)的失誤,再優(yōu)秀的學生,老師和家長平時也會要求他們努力努力再努力,勤奮勤奮更勤奮。只有把所有需要考試的教材背得滾瓜爛熟,只有對教材上的每一個細節(jié),每一個可能的得分點全部了如指掌。只有對考試中可能出現(xiàn)的大多數(shù)試題不用思考也能馬上寫出答案的學生,才不會在升學考試中出現(xiàn)失誤。
西方是以學生為中心, 以活動為中心, 以教師為主導, 因材施教, 是一種“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能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的氣氛,通過學生互動,師生互動,民主的討論來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創(chuàng)新精神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據(jù)了解美國的高中開設“批判性思維課”,鼓勵學生有批判性的思維。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多是開放式的以個性論文為主,沒有機械的作業(yè),修養(yǎng)的是創(chuàng)新思維,鼓勵學生多參加社會活動。此外,學校的老師還會帶孩子們做一些社區(qū)服務,為將來更好的融入社會打下基礎。西方國家一些家庭的孩子,從小就參與當家理財,學會一些推銷、與顧客溝通的能力等經營之道。實踐使他們深知錢來之不易,從而養(yǎng)成了精打細算、勤儉度日的習慣。英國一住在約克郡的兄弟倆,在其父職業(yè)的影響下,獨立地成立了洗車公司。哥倆干活認真,取費低廉。寧可多走路也去價格較低的商場買工具、車蠟、洗滌劑等,以降低成本,贏得顧客。
2.4家庭教育的差異
中國的家庭教育的方式為傳統(tǒng)的、封閉式的家庭教育,也帶有一些溺愛的教育,過度保護孩子。目的是著眼于孩子將來有出息、有個好職業(yè),一生能在順境中度過。在中國父母的眼里,只有上好的大學才有好的未來,學歷越高本領就越大。就算是大學,也不是自由獨立的,做什么都是父母安排。孩子從小到大都是在父母的“翅膀”下長大,總覺得只有這樣才是對孩子的人生負責。在這種教育方式的影響下,中國的兒童、少年乃至大學生,雖然學業(yè)上不亞于西方,但普遍表現(xiàn)獨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自立意識,依賴性強,做事被動,膽怯;缺乏適應環(huán)境和應變能力,不懂得恰當交往的技巧,人際關系差,在外缺乏社會責任感。
但西方是放手式的家庭教育方式。所謂放手,即從孩子生下來,父母就設法給他們創(chuàng)造自我鍛煉的機會條件。目的是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能力,創(chuàng)造精神以及能力加上知識的雙向型人才,認為孩子只有快樂就好西方家長更注重自由與平等相處,從小就尊重孩子,重視給孩子的個人自。父母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強精神。父母從小就讓孩子認識勞動的價值,因此他們從小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償服務。父母注重孩子各個方面的全面發(fā)展,他們要學習的是生存的辦法,是一種謀生的道路,是對人生有用的本領。父母至始至終都是以孩子的獨立生存和適應各種環(huán)境的能力為主體。美國的孩子有句口號:“要花錢自己掙”。舉一個例子,中國的家長在生活上以“包辦代替”包攬孩子衣、食、住、行,怕孩子臟著、累著而不讓他們沾家務勞動。歐美等國的兒童、少年,從小就從事送報、打工等勞動,在寒冷的冬天,當中國的同齡孩子可能還在熱被窩里熟睡時,他們早已起來挨家挨戶去送報了。因此,西方的兒童具有很強的自立能力。他們18歲開始就不依靠父母、家庭,即使在讀的中、小學生,乃至大學生,很多都靠自己打工補助自身的消費需用。就是很富裕的家庭,在讀的孩子打工的也不少。同時,他們具有適應市場經濟的頭腦和適應社會環(huán)境的本事。由于從小的艱苦磨煉,西方國家的青少年不怕苦,有克服困難的毅力;遇事鎮(zhèn)定沉著,能與周圍人們和諧相處,有作為社會成員而獨立存在的信心和勇氣。這些素質和技能,為將來走向社會謀職、就業(yè)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武術教學 文化教育 缺失 重塑
一.武術教學中文化教育性缺失的原因分析
1.西方體育思想的侵襲。隨著近代學校教育的發(fā)展,武術教育最初的教學目標是為了強國和強兵,但是隨著外國兵器大量的傳入,許多人開始不斷放棄了對于武術的學習和訓練,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國民整體的身體素質,雖然在后來武術又被重新提倡,但是由于受到西方體育思想的影響,武術只是作為體育課程的一項內容,并且所采取的教育方法也受到西方體育思想的影響,通過體育兵操方式進行訓練,這影響到武術教學與軍事化兵操有著緊密聯(lián)系。也是受西方體育觀念的影響,武術教育過程中采取統(tǒng)一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運用統(tǒng)一的教學考試和標準的成績評定教學效果,這導致武術教學呈現(xiàn)流水線形式,過于機械化的教學模式影響了武術教學的效果。同時在武術教學內容的選擇方面,主要是以散打和套路為主要內容,這些教學內容帶有一定的競技性,這讓學生們在學習武術的過程中不能有效體會到武術的真正內涵,甚至變成了不受學生們歡迎花拳繡腿式武術演習,再比如散打教學來說,在教學的過程中主要借鑒了西方拳擊教學模式,也不能很好體現(xiàn)中國武術的博大精深,進而導致中華武術文化性缺失,在長時間的不斷變化中,武術教育原本所包含的文化教育功能逐漸遭到弱化。
2.武術教學理念發(fā)生變化。中國武術所具有悠久的發(fā)展歷史,所以從這一層面來講,中華武術不僅是體育項目,而且也承載著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品德結晶。也就是說,中華武術教育一方面要具有體育教育的功能,另一方面要傳承和發(fā)揚武術的核心價值,注重對人們的品德文化教育和對人的內外品質的培養(yǎng)。但是經過武術教育近百年的發(fā)展,社會結構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武術教學教學理念也有所變化,甚至變成了西方文化特征的教學理念,進而直接致使我國武術教育與練習演變?yōu)樽⒅貏幼鞲叨群土α俊⑺俣鹊鹊倪\動,而武術本身所具有的精神和意境卻直接被忽視,進而不能對學習者進行內外兼修武術學習,甚至導致武術精氣神逐漸被西方文化娛樂和健身價值觀念所代替,這也就導致了我國武術教學文化教育功能在教學理念的不斷變革中被異化,最終導致學生只是在武術套路和動作學習中只學到了武術的“形”,卻沒有體會到武術的“神”。
二.重塑武術教學中文化教育性的建議措施
1.合理選擇武術教學內容。中國武術中拳種復雜多樣,這是區(qū)別于西方武術的重要特點,這也是傳統(tǒng)文化的有機載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國不同區(qū)域的文化特點,同時不同拳種代表著不同的文化,故而其訓練方式~也具有多樣性,以此為例,要合理選擇武術教學的具體內容,不斷創(chuàng)新武術教學的模式,從武術拳種的基本功到基本動作直到武術套路,要轉變以往競技武術教學內容,注重傳統(tǒng)武術教學內容,結合不同地域來選擇不同拳種進行教學,才能更好促進武術教學承擔起所具有的傳承文化教育功能。
2.營造武術教育氛圍。要樹立積極向上的武術教學氛圍,建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符合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學的要求。武術是兵學、哲學、歷史學以及文學等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所以武術教學氛圍的營造要以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為重要基礎,加強對武術精深的教育宣傳,為學生營造積極向上的教育氛圍,才能讓學生在學校武術的過程中受到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從而能夠更好體會到武術所具有的傳統(tǒng)文化。
3.傳承武術文化教學理念。武術教學理念要注意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教學的理念,要注意在武術教學過程中加大對武術禮儀和文化內涵的教育,增強學生們對于武術理論和武術文化的認同,才能更好的促進民族文化的弘揚和傳承。正確的武術文化教育理念是注重對學生個面性、和諧性、通識性和學術性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自由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中實現(xiàn)自我的提高,進而塑造高尚的人格,實現(xiàn)武術傳承的文化價值觀。
4.借鑒體悟的教學方法。武術講究“天人合一”,這就需要學生通過感悟自身感悟自然來體會到這種精神和思想,進而實現(xiàn)內外兼修的效果。但是當前社會生活節(jié)奏快,學生的內心大多浮躁求快,很多學生缺乏足夠耐心來學習和感悟武術精神,故而就需要在武術教學過程中,采取體悟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加強對中華武術內涵的體會和感悟。因此,在重塑體育武術教學的文化教育性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去感悟武術所積淀的文化內涵。
說到現(xiàn)代大學,大家首先肯定會想到什么是現(xiàn)代大學以及現(xiàn)代大學與我們通常理解的大學之間有什么區(qū)別。其實大學這個概念在西方中古時期就已經存在了。我們知道早在12世紀到13世紀左右,在英國就出現(xiàn)了像牛津大學、劍橋大學這樣我們眾所周知的名牌大學,但那個時候的學校主要是以傳播人文理念、傳播文化精神,誦讀經典為主要內容。真正的現(xiàn)代大學是19世紀在歐洲出現(xiàn)的。我們今天所知道的第一所現(xiàn)代意義上的大學實際上是由一個叫威廉?洪堡的德國哲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創(chuàng)辦的,就是柏林大學。這個學校創(chuàng)辦于1810年。這所大學創(chuàng)辦以后引起了人們對于大學基本概念的重新反思,為什么呢?因為這所學校它所傳播的不僅僅是一個傳統(tǒng)的文化教育,它更強調的是知識的傳播。這所學校第一任校長既不是一個科學家,也不是一個任何社會活動家,而是一個真正的哲學家,他就是費希特。費希特擔任了柏林大學第一任校長和哲學系主任,接任費希特的是另外一個哲學家,就是我們所知道的黑格爾。
可見,現(xiàn)代大學所建立的初衷,除了傳播知識以外,它仍然強調的是人文理念教育。第一所大學的建立,使整個西方對大學理念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就是在大學教育當中,除了要傳播文化、傳播文明之外,重要的一個功能就是傳播知識。
在中國,我們的現(xiàn)代大學,也就是現(xiàn)代意義上的大學是建立于1895年的北洋大學堂。隨后,在1898年,我們有了京師大學堂,也就是北京大學的前身,之后在1919年建立了清華學堂,即清華大學的前身。這樣一些學校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他們都是沿襲了德國柏林大學的傳統(tǒng),也就是以傳播知識為主。這是我們今天所講的現(xiàn)代大學的基本概念。由此可以看出,現(xiàn)代大學和我們所知道的近代的,特別是中古時代的大學有了很大的區(qū)別,就是現(xiàn)代大學主要以傳播知識、傳播實用技術等等為主要任務。可是這樣一個理念,實際上導致了一個結果,就是人們在強調知識的同時,卻往往容易喪失,或者說失去了對人文傳統(tǒng)教育重要性的認識。
大學教育重要的是要傳播一種觀念,
帶領人們認識人類文明如何而來,走向何處
從19世紀末開始,重新關注如何在大學教育當中引入人文教育的理念。這個方面比較成功的是美國。美國的大學教育早在1897年就開始特別關注在大學教育當中,引入人文教育的理念。也就是說,大學教育不僅僅是在傳播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傳播一種觀念,帶領人們認識人類文明如何而來,走向何處。在這個意義上,現(xiàn)代大學已經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以美國為代表的一些西方大學產生了如何強化或者是加強學生文化知識的同時,來加強他們對文化、文明傳統(tǒng)的認識。
在這里,我特別要提到一個學校,就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是美國的常青藤學校之一,在本世紀初,也就是1916年到1917年左右,哥倫比亞大學在美國率先提出了要實施我們今天所知道的通識教育。所謂的通識教育概念,實際上就是指要把傳統(tǒng)的文化、經典的學說,以課堂授課的方式傳播給學生,讓學生不僅僅學習基本的科學知識,同時也要接受一些文明的、文化的傳統(tǒng)教育。可以說,哥倫比亞大學的通識教育課開了整個西方人文教育的先河。
當然,不僅僅是哥倫比亞大學,在美國,許多常青藤學校都在開設類似的課程,比如霍普金斯大學,早在該校成立之初,已經提出要以人文教育為主。同樣我們今天所知道的一些重要的大學,比如芝加哥大學等,實際上在20世紀初已經開始強化人文教育。最有代表性的,要推出關于哈佛大學的人文教育理念。哈佛大學在1636年就建立了,被看作是“先有哈佛,后有美國”的這樣一所大學。這所學校在它傳播文化、傳播人類文明的過程當中,的確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哈佛大學曾經培養(yǎng)了六位美國總統(tǒng),三十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這樣一所最具有領先社會潮流的學校里,卻保持著非常強的人文傳統(tǒng),因為,他們深信,哈佛大學培養(yǎng)的學生是以能夠承載歷史文化傳統(tǒng),并且能夠培養(yǎng)為社會有用的人才。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感覺到,無論是哈佛大學,還是哥倫比亞大學,它們實際上都在以人文的傳統(tǒng)為立校之本。
通識教育與人文教育相結合
培養(yǎng)有用的、有教養(yǎng)的人才
談到通識教育在美國的產生和發(fā)展,我要特別強調一下通識教育的發(fā)展歷史。因為從剛才我的表述當中,大家已經感覺到,現(xiàn)代大學的理念是以傳播科學知識為主導的,如何在傳播文化知識的同時,又要堅持文明的傳播和經典文化的傳播呢?其實在這一點上,美國是一直存在爭議的。哥倫比亞大學剛實行通識教育的時候,仍然有許多教師乃至于學生,持反對意見,認為一個學校應該培養(yǎng)的是為社會有用的人才,因而,更多的是教會他們一些技術,而不僅僅是教會他們一些經典文化??墒请S著時間的推移,人們越來越感覺到,如何培養(yǎng)一個有教養(yǎng)的,而不僅僅是有技能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更為重要。這恰恰是現(xiàn)代大學的一個重要職能。
在歷史發(fā)展過程當中,美國的通識教育實際上經歷了這么幾個主要階段。最初,就是哥倫比亞大學在1916到1919年,他們最早推出了通識教育的課程。到了30年代的時候,哥倫比亞大學重新發(fā)起了一場關于通識教育的討論。由此引發(fā)了美國大學如何來認識通識教育與知識傳播之間的關系。這個討論以芝加哥大學在1936年的大辯論為代表,史稱“芝加哥大辯論”。這場辯論過程當中,在大學中最主導推行通識教育的代表人物是當時任芝加哥大學的校長哈金斯,他發(fā)表了一個關于“通識教育在美國”的報告。在報告中他特別強調,如何改變當時美國社會當中只注重知識傳播,而忽視文化傳統(tǒng)的熏陶這樣一個社會現(xiàn)實。他對當時美國物欲橫流的情況,可以說深惡痛絕,希望大學能夠承載起社會文明脊梁的作用。哈金斯的報告一提出,當時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很多家長認為,我送孩子來讀書,是花了錢的,我是要送孩子來學技術的,將來可以掙大錢的,可以在社會上出人頭地的。我為什么要孩子學習那些根本就不著邊際的,或者和他的將來生活沒有太大直接關系的人文傳統(tǒng)呢?
哈金斯堅持認為,如果一個大學不能夠保持自己在社會活動當中的一種獨立性,這樣的大學就失去了成為現(xiàn)代大學的基本條件。因而,他始終堅持自己的看法。一直到1942年,也就是6年之后,哈金斯的報告得到了校委會的通過。也就是說,哈金斯勝利了。在這場大辯論當中,哈金斯堅持了自己的觀點,使得美國人也接受了哈金斯關于大學理念的思想。這個基本思想就是要傳達給人們,現(xiàn)代大學應當培養(yǎng)的是有獨立意識、自由精神和文化教養(yǎng)的人,而不僅僅是培養(yǎng)有基本技能,只會做事,不知道為何做事的人。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理解,為什么說在美國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或者在這些常青藤學校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往往是具有比較強的一種文化傳統(tǒng),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什么美國人或者美國大學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他們在與社會的交往過程中,堅守著一種基本社會規(guī)范和道德,我想這不得不歸功于以哈金斯為代表的關于通識教育的基本理念。
通識教育是為社會提供有用人才,
而人文教育是塑造完善的人格
隨著哈金斯理念的不斷擴展,到了上世紀40年代時,美國重新開展討論關于通識教育的問題。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在1945年,哈佛大學的時任校長柯南特,提出一個基本觀念,認為我們應當給學生更多地灌輸西方文明的基本觀念,也就是說,強調美國的文化是西方文明中的一部分。大家可能覺得很奇怪,為什么柯南特會強調這一點呢?這里有一個歷史背景,提醒大家注意。就是,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他們與戰(zhàn)爭關系較少,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幾乎沒有被卷入戰(zhàn)爭,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只是局部被卷入戰(zhàn)爭,而在這個過程當中,戰(zhàn)爭給社會帶來的最大的問題是美國人要反思我為什么要卷入戰(zhàn)爭,我對這場戰(zhàn)爭有什么樣的責任和義務?人們反思的過程當中就認為我是一個獨立國家的人民,我與過去傳統(tǒng)的西方文明沒有太大的直接關聯(lián),我為什么一定要支持,比如支持歐洲的國家,為什么要支持像英國這樣的國家,支持法國這樣的國家,來參與反法西斯的戰(zhàn)爭呢?這里,美國人深刻地認識到其實美國的文明是整個西歐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而,他們強調如果不強化這一點,如果不讓美國的學生認識到這一點,就可能失去他們的文化傳統(tǒng)??梢钥闯?,這場戰(zhàn)爭或者兩次世界大戰(zhàn),給美國人提了一個醒,使美國人深刻認識到,我們與我們的母體,也就是西歐的文明有著密切的關系。因而通識教育在很大意義上是為了適合當時社會的這種需要。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時代的變化,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人們開始逐漸又反思,這種以西方為代表的,或者以西方文明為代表的所謂占主導地位的文明,是不是人類文明唯一的一種。因而在1978年的時候,在美國大學里,又重新掀起了一次關于通識教育的討論。這次是由斯坦福大學引發(fā)的,斯坦福大學在1978年重新討論,我們是否能夠認為只有西方的文明是人類文明的唯一成份?或者說是最優(yōu)秀的成份?因而,斯坦福大學率先開始提出需要補充增加非西方文明的成份。這又是一次新的大討論,引發(fā)了一場新的美國社會對于西方文明與其他非西方文明之間關系的討論。在這個過程當中,可以說大學的通識教育又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
到1987年,哈佛大學再一次起了領導作用。他們重新設定了通識教育的課程,并且把通識教育作為一個所有學生必須要接受的一門教育。談到這里,可能大家會對通識教育和人文教育之間的關系有些疑慮,剛才講的是人文教育,為什么突然轉到講通識教育,兩者之間是什么關系?其實,在西方的概念里,人文教育和通識教育是同一個概念。也就是說,他們以通識教育的方式,來傳播著人文教育的理念。因而我們可以說,通識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核心部分,但是,人文教育是通識教育的最終目的。因為人文教育的目的是要培養(yǎng)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在這里,我們可以簡單加以區(qū)分,通識教育是為社會提供有用人才,而人文教育是塑造完善的人格。由此可以看出,美國是以通識教育的方式實施著人文教育的目的。
一個大學只有靠著大師
才能夠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人才
在美國的通識教育過程當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么幾個主要特點。我把它歸結為四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他們特別重視經史傳統(tǒng)的結合。所謂經史傳統(tǒng)實際上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以歷史的發(fā)展線索和經典閱讀的方式兩者相結合,這種方式被稱作“哥倫比亞模式”。因為從1916到1919年期間,哥倫比亞大學就開始采用給所有的本科生開設兩門所謂的通識課,一門叫西方文明,或者叫現(xiàn)代文明,一門叫人文經典。但是這兩門課程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它們并不是以概論的形式來講述的,而是以經典閱讀的方式給學生的,他們希望從歷史的角度來把握西方文明和以閱讀經典的方式認識西方文明,這兩者是合二為一的。其實對我們中國來說,經史傳統(tǒng)的學習,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當中一直沒有斷過。只是到了現(xiàn)代以后,我們不太強調經史教育。但是在美國的文化傳統(tǒng)當中,經史傳統(tǒng)也是在20世紀初才開始重新拾起的。在傳統(tǒng)大學教育當中,他們也是要強調“經”,也就是經典文獻的學習,要強調歷史文化的學習。
第二個特點,強調以所有的課程都要以經典閱讀為主。所謂經典閱讀就是所有的課程都是以閱讀人類歷史上所遺留下來的最重要的那一些偉大的著作為主,所以他們有的時候也把這個課程叫做“過去的偉大著作”,叫past great words,這門課程就叫這個名字。因而可以感覺到他們一直強調以經典為本,不像我們,目前國內的一些通識教育課程,往往是以概論取而代之。所以,我們的學生在理解經典的時候,只是流于表面。
第三個特點,他們特別強調小班教學。所謂的小班教學,就是以人數(shù)較少的方式接受經典學習。這一點是美國到目前為止仍然采用的一種教學方法。當然他們有一些課程是使用大班教學、小班輔導的方式。這種方式的好處就在于它可以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真實地感受經典著作給每一個學生帶來的震撼。同時,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獨立地思考問題。
第四個特點,強調要由一流的教授來擔綱通識教育課程。我記得清華大學30年代的校長梅貽琦先生曾經說過一段著名的話,他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一個大學只有靠著大師才能夠培養(yǎng)出真正的高素質的人才。在美國通識教育當中,他們特別強調這一點,強調以大師來教本科生,以一流的導師帶領學生閱讀經典,這也是我們中國在推行大學的通識教育過程當中,可以借鑒的地方。
人文教育最需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
一種獨立意識和批判的精神
關于通識教育和人文教育之間的內在關聯(lián)怎么看?前面我談過,通識教育是培養(yǎng)人才,而人文教育是塑造人格。在塑造人格的過程當中,缺少不了對過去經典,對以往偉大經典的學習??墒窃陂喿x經典的過程中,最需要的是什么?最需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一種獨立意識和批判的精神。這一點也正是美國的大學教育特別強調的一方面。人文教育的基本特點應當是強調自由探索的精神,培養(yǎng)學術獨立的意識和樹立獻身人類的精神。這三者缺一不可。這是我們今天要宣揚的關于人文教育的基本理念。
在這里,我要特別提出,1998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曾經發(fā)表了兩份非常重要的文件,一份就是關于“21世紀高等教育的綱要”;一份是關于“高等教育變革與發(fā)展的先行行動綱要”。在這兩份“綱要”當中,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都明確規(guī)定了高等教育的目的和使命,就是為了培養(yǎng)一個真正能夠服務于社會,保障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人才,而這樣的人必須要具備良好的文化素養(yǎng),具有獨立的精神,具有批判的意識,以及他們可以承擔起社會責任的勇氣。
在美國,哈佛大學1973年的文理學院院長就已經提出,現(xiàn)代大學教育當中要培養(yǎng)的人才應當具備的幾個基本條件,他提了五點。我認為這五點恰恰反映了現(xiàn)代大學所要培養(yǎng)的人員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這五點是:第一,必須能夠清楚地表達和有效地進行思考;第二,必須對某一個專業(yè)具有一定的知識水平;第三,必須對人類的文明有基本的認識,并且具備文學跟藝術方面的基本知識;第四,必須對道德問題有一定的認識;第五,必須要有廣闊的社會經驗。這五個方面基本概括了現(xiàn)代美國大學教育的基本方向。當然,我們說這五個方面其實也指明了現(xiàn)代大學在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這個問題上的基本理念。
你在一所好的學校學習
最重要的是能夠發(fā)現(xiàn)你自己
在美國,我們這里主要是以哈佛大學為例來說明他們所開設的課程情況,表明人文教育在他們那里的重要性。我看到2007年哈佛大學有一個關于通識教育的報告書,這是一個最新的報告書。在這個報告書里,他們列了8項任務,也就是說規(guī)定了通識教育的八項任務。其實在它之前,他們曾經規(guī)定了有9項或者少一點有6項任務,不管是幾項,他們都強調一點,也就是強調要培養(yǎng)的是一個全面的既具有道德修養(yǎng),同時具有文化傳統(tǒng),也具有可以服務于社會才能的這樣的全面人才。
記得我在哈佛大學的時候,經常談起一個話題,就是在大學教育當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意識和批判精神。我們經常以美國大學的教育為例,說明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意識和批判精神如何重要。因為美國大學的通識教育里面有幾門課程都是與批判意識有關聯(lián)的。比如他們強調要兩個批判:一個就是所謂經驗性的批判,專門有一門課叫經驗性批判。還有一門課程叫倫理批判。也就是說,要強調知識學習的方面,要有獨立的意識,知道我們所學的知識都是有限的。第二要學會從倫理上來樹立我們的基本觀念,并且對現(xiàn)有的倫理道德觀念作出一個反思。所有這些都看出在現(xiàn)代大學的人文教育當中,特別強調學生的獨立性、批判意識和他完善的人格。所以反思中國的大學教育的現(xiàn)狀,我會明確地感覺到,我們目前的大學教育雖然在力圖學習美國的通識教育方法,主要是學習1978年的美國哈佛大學的教育方式,比如開設一些通識課程,比如實施一些人文教育的講座,但是這些遠遠不夠,因為我們的課程體系當中,目前缺少一個對通識教育,以及人文教育的基本理念的樹立。我們在制度上,現(xiàn)在缺乏基本的保障,使得學生能夠真正在學校期間以課程教學的方式來學習、接受西方和現(xiàn)代文明。
曾經有的學者對中國大學的通識教育以及人文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在這里也想談一點自己的看法。我想,作為中國人,我們應當更加重視我們中國文化的傳承,這是我們已經斷絕了許久的文化傳統(tǒng)。不僅僅是誦讀幾本經典,我們不僅僅是能夠對某幾本經典作出一點個人感悟式的思想,我們更強調的是如何通過文本學習經典。這不是通過幾次講座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必須要切實納入到大學的教學體制當中。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西方文化;差異
“語言與文化唇齒相依”。文化是語言最重要的屬性之一,語言是文化最主要的載體之一,兩者之間交叉滲透。人們在使用語言進行思想的交流、信息的交換、情感的表達時,離不開他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也就在交際的過程中一定、必定會折射和反映其所處環(huán)境的社會文化,這便是語言文化的功能和文化的內涵。
《義務教育英語新課程標準》中強調: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開闊視野,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正如薩皮爾曾經說過的:“語言背后是有東西的,而且語言不能離開文化而存在。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傳播,這是文化得以生存的力量?!毙W英語教學是語言的教學,同樣也必然離不開西方文化的教育。這也就是說,我們在教學中不僅要進行語言教學,還應注重文化知識的傳授,樹立文化意識。學生只有掌握了語言和文化知識,才能在實際中正確地使用語言,才能在語言交際中游刃有余。那么,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才能有效地滲透西方文化,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增加其對西方文化的認識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創(chuàng)設環(huán)境,營造文化氛圍
我們的學生普遍反映英語學習難,但殊不知,世界上最難學的是漢語。那為什么漢語這么難學,我們都會,卻被英語困住了呢?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因為缺乏相應語言的語言環(huán)境,學生很難形
成用該語言進行思維,言語的習慣,從而嚴重地阻礙學生的英語學習。而在英語學習中,適當?shù)亟o學生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便給學生提供了良好的說英語的條件和機會,使他們能夠充分地利用已學的詞
匯、語言和技能,進行口頭的或書面的表達,提高語言能力。因此,為學生的英語學習創(chuàng)設良好的內外條件,加強西方文化的滲透是提
高語言水平的必要途徑。
1.在學校文化建設方面,可適當?shù)募尤胛鞣轿幕?/p>
我們可以在學校的宣傳欄上,開辟英語學習園地,介紹一些英語中的日常習慣用語、名言警句等等。一方面可以通過飽含智慧的名言警句,弘揚校園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另外,也可以利用校園廣播,進行英語播音,給學生創(chuàng)設濃郁的英語環(huán)境。
2.在班級班風建設方面,營造濃郁希望文化氛圍
我們可以在班級的黑板報上,開辟英語學習園地。在教室四周圍的墻上,張貼西方文化氣息招貼畫,海報等,如肯德基的廣告畫,Daily life等。同時,這些畫要常換常新,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還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對西方文化概念的理解。此外,在班級中,也可以創(chuàng)設雙語班風,讓學生在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中,接受無聲的熏陶和感染。
3.在教師教學組織方面,呈現(xiàn)繽紛多彩英語世界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盡量多地運用英語來組織教學,可以多給學生播放一些孩子們喜歡的英文歌曲,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影像
設備和網絡手段,給學生創(chuàng)設模擬英語真實情景的口語活動;還可以引入一些國外孩子常玩的小游戲,例如,填字游戲、猜謎等,通過玩游戲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并感受西方人的思維方式等等不同的方式,給學生呈現(xiàn)一個多姿多彩的英語世界。讓學生在英語的環(huán)境中學英語,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語音和語調,獲得用英語進行思維和日常交流的能力。
二、結合教材,滲透文化教育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有效滲透一些有趣的西方文化、風土人情,是最為小學生所接受的。他們就會將對有趣文化的情感遷移到英語學習中,這將會產生不可估量的效果和作用。這也就要求教師要結合英語教材,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滲透西方文化教育,提高課堂效率。
1.在詞匯教學中滲透文化教育
英語的詞匯在長期的使用中,積累了豐富的文化含義。教師在進行詞匯教學時,可以有計劃地給學生介紹一些詞匯相關的背景知識,以便學生真正地了解其內涵。例如“黑”,英文中翻譯為“black”,但是兩者在用法上卻存在差異。漢語“紅茶”,用英語說是“black tea”而不是“red tea”。在詞匯教學中進行中西文化對比,可以幫助學生逐漸減少受母語影響造成的語言誤用。
2.在課文教學中滲透文化教育
小學英語課文中很多內容都是交際活動,這些內容也突出體
現(xiàn)了中西文化的差異。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根據(jù)課本內容以及小學生好奇、好動、好模仿的心理特點,創(chuàng)設口語表達的相應場景,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應用英語。例如,在教學“Happy Birthday”時,我首先設置了一個購買禮物的場景,學生有的扮演顧客,有點扮演售貨員,于是一個購物的場景便出現(xiàn)了:
“Can I help you?”“Yes,I want a cake for my friends. Today is his birthday.”“Do you like this one?”“Good. How much is it?”“Twenty dollars,please.”買好禮物之后,大家一起給同學過生日,互相問候,并一起唱起了英文生日歌。通過這樣結合文化方式的情境,可以提高學生使用語言的意識和文化敏感度。
3.在歌曲中滲透文化教育
有很多的英文歌曲都是曲調優(yōu)美、語言幽默的。它很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fā)展。因此,教師要精挑細選一些有趣的英文兒歌,讓學生能較快地學習語言,感受西方文化,不是很好嗎?
三、中西對比,體驗文化差異
中西國家之間存在很多文化差異,如中國人問年齡,都會大方地回答,但是在西方,詢問年齡,則會認為是侵犯隱私,因為在西方國家,人們認為年齡、收入、去向等等都是隱私的范疇。再如,節(jié)日方面,除了新年(New Year’s Day)之外,中國有春節(jié)(Spring Festival)、端午節(jié)(the Dragon Boat Day)、中秋節(jié)(Mid―Autumn Day)等,西方國家則是情人節(jié)(Valentine’s Day)、復活節(jié)(Easter)、感恩節(jié)(Thanks Giving Day)等。教師在教學中,也可以借助節(jié)日話題,介紹一些相關的文化背景,幫助學生了解西方國家這些重要節(jié)日的意義以及慶祝方式,讓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西方文化。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進行西方文化的滲透,不僅有利于學生對于英語的理解和使用,加強對語言的掌握和運用,而且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世界意識,為語言插上文化的翅膀,飛向更加遼闊的天空。
參考文獻:
[1]霍紅斌.小學英語的教與學[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7-05.
[2]許果,梅林.文化差異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重慶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06).
關鍵詞:中西文化;自我觀教育;比較
一、中西方的“自我觀”概述
(一)西方文化的“自我觀”
在西方哲學中,“自我觀”隨著歷史的變遷,不斷發(fā)展。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礎上,哲學家們不斷對“自我”進行深入的剖析。隨著理論的積累,研究的思路和視野愈加深入和開闊。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歷史條件下,哲學家們對“自我觀”的認識各有不同的解答。從亞里士多德起,哲學界開始從事“自我”的對象化研究,笛卡爾繼承了亞氏的傳統(tǒng),并且認為“自我”是思維的“自我”(即“我思故我在”),“自我”是先天就存在的;洛克與笛卡爾的觀點不同,他反對笛卡爾天賦觀念的說法,他認為“自我”并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后天的,是意識主導的、經驗的、被動的,是從外部獲得的“自我”;休漠對笛卡爾先天性的“自我”作出了進一步的否認,他認為“自我”是人的情感體驗和經驗的統(tǒng)一;黑格爾則意識到“自我”是與他人共存的,而不是單個存在的;馬克思則提出“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的論斷,將黑格爾的“他人”進一步融入到了整個社會之中。
(二)中國文化的“自我觀”
把“自我”視為空無是釋、道兩家的思想,是一種個體“自我觀”,而儒家思想強調社會秩序,是一種社會“自我觀”,形成了個體“自我”與社會“自我”互補的格局,是心性而非理性。[1]這種心性的“自我觀”追尋的自然狀態(tài)是天人合一;追尋的社會狀態(tài)是君子而非小人;以克制自身欲望為方式來處理社會矛盾,從而維護確保社會穩(wěn)定的以血親能力為基礎的制度關系?!白晕摇笔且粋€整體是中國自古以來的觀點。中國人不能對“自我”本身做具體的分解和分析,因為中國人是以完形的方式來看待“自我”的,中國“自我觀”追求“心”,追求“自我”的內心體驗和內心修養(yǎng),強調了悟自心,將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為了有益于個人身心健康和社會健康,“自我”應該怎么做的方面。這種“自我觀”反映出中國文化相對忽略思維邏輯、分析智力與工具理性的作用。
二、對待中西文化的態(tài)度
通過對中西文化傳統(tǒng)的源頭進行探討研究,我們可以從中找到造成中西文化如此差距的原因。任何一種文化無一例外地都是植根于其自身的種族差異、地理環(huán)境等各方面的原因。各文化w系要想長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有根據(jù)自身的狀況,找出適合自身發(fā)展的原動力。政治是這樣,經濟是這樣,教育亦然。
現(xiàn)今,我們在學習西方先進教育理念時,往往忽視了自身教育發(fā)展的特點和民族特性,以致于我們在學習西方的路上一直煞費苦心,艱難前行,結果收效甚微。西方的教育模式是依據(jù)自身的文化土壤而設置,我們不能生搬硬套,如果生硬地移植他們的成果,卻不了解并認真研究自身的狀況,勢必會事倍功半。應該根據(jù)自己民族的社會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屬于自己的文化。
中西文化并不是冰火不容的,只要方式得當,西方主客二分、物我相分的“主體性”精神與中國傳統(tǒng)的“萬物一體”觀是可以結合并促進彼此發(fā)展的。將西方傳統(tǒng)文化以“自我”為優(yōu)勢的觀念納入到中華文化以“我們”的群體意識為優(yōu)勢的觀念之中未嘗不是一個好的方式。“一方面,因承認彼此不同而肯定了每一自我的獨特性;一方面又因承認彼此相通而肯定了人我間的相互支持,從而對他人負有責任感?!盵2]
正如張世英先生所說,只有對他人的“自我”報以足夠的尊重,創(chuàng)造一個“為仁由己”、“和而不同”的局面,才是“東方睡獅”真正清醒之日,也是“東方睡獅”震撼世界之時!
中西方文化是格局特色的文化,各自具有各自不同的特點。一方面,既然文化特色不同,那么毫無疑問,彼此之間會有沖突、碰撞與分歧。而另一方面,雖然文化特點不同,但既然都是文化,同屬于世界中的文化,中西方文化就可以交流、會通與融合。因此,對待中西方的異質文化,“和而不同(倡導尊重文化的多樣性)、異而求和(尋求發(fā)展文化的共通性)、和衷共濟(探求異質文化的共存之道)、和合共生(探求異質文化的共榮之道)無疑是一種正確的、共贏的態(tài)度?!盵3]
三、教育中的文化“自我觀”差異
“在中國,文化中的社會倫理觀是以群體為本位的。農耕文明中形成和強化起來的家族制度和金字塔形的社會等級制度,必須是它的文化中的社會倫理觀以群體為本位,而不是以個體為本位。這就必然導致反對個性,強調群眾認同,靠別人來定義自己,缺乏“人權”的觀念?!盵4]中國文化將個體的整個生命都納入公式化的人生渠道中,將一些社會義務,如安身立命、成家立業(yè)、生兒育女、贍養(yǎng)父母等,用外鑠的方式按在每個人頭上,大家都踏著由社會制定的人生道路終其一生,很少有超越的意向,自然也缺乏越出這個平面層次的好奇心以及個人的浪漫氣質。以群體為本位,而不是以個體為本位的邏輯演繹,必定是強調整體利益的,局部利益要服從整體利益,所以也就必然強調個體對社會的義務,而忽視個體的權利。
縱觀中國教育發(fā)展的整個過程,中國古代教育思想一直未從哲學體系中分化出來,而是與哲學融為一體的。中國古代的教育家首先也是哲學家,他們具有一定的哲學思想,而后涉及教育領域,從事教育實踐活動,例如,千古傳頌的孔子圣人,他是哲學家、思想家以及教育家。
在“天人合一”觀念的影響下,春秋戰(zhàn)國以后,注重人文知識的教育理念越來越成熟,并在各個歷史時期不斷加強。在儒家學派中,孔子注重將以“孝”為基礎、以“仁”和“禮”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念貫穿于他的全部教育活動中。自孔子到孟子、荀子,都以倫理道德為核心內容進行教育,對其進行竭力崇仰,從而在整個中國古代社會,形成了以道德理想主義為特征的教育傳統(tǒng)。例如:孔子在《論語?學而》中曾指出:“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為文。”把知識教育放在“行有余力”的次要地位,而把德育放在首位。荀子在《勸學》中也認為:“君子之學以養(yǎng)其身”,就是說學并不是以獲得文化知識為目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修養(yǎng)身心,注重內修。傳統(tǒng)教育中雖然有許多關于知識教育的內容和方法,如學思行結合、聞見知行等,但其主要目標不是為了文化知識而教的手段,而是為了習得內心的“善”――仁義道德,就是要“格”倫理道德,重義輕利,重德輕力。是用內心去體驗和感受自然,親近自然,而不是去認識自然的原理,當然就更談不上改造自然了?!斑@實際上是把道德的價值置于知識的價值之上,把德性置于知性之上,把善置于真之上,把價值評價置于科學認識之上,用價值來統(tǒng)帥事
實。”[5]同時也就否定了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教育價值。
而在西方文化中,以個體為本位的社會倫理觀強調人權、民主、平等、自由、博愛與法治。尊重個性,也就是尊重個人自我選擇的權力,崇尚多樣化,崇尚開拓、冒險與創(chuàng)新,由此形成了一種超越意向,一種到豐富多彩的世界中去豐富人生閱歷的好奇心與開放心態(tài)。
西方文化是從“征服自然”出發(fā)來展開教育的,他們認為自然是為人類服務的,是人類得以生存的物質資源,為了生存,就要利用自然,開發(fā)自然。他們認為人與自然是相互對立的,重視人的主體作用和價值,人是一切事物的主宰。主張以人為中心,在人的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中強調科學知識的重要性,注重科學教育,注重技術與手段的運用,并逐漸成為西方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主流。
[參考文獻]
[1]黎達.比較視野下的中西方“自我觀[D].四川大學,2005.
[2]肖川.文化與教育[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3]李梅敬.中西文化的碰撞與融合對中國文化教育的啟示[J].2013,(4):82-86.
[4]張世英.中西文化與自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民間音樂是民間文化內容的主要組成部分,甚至是對民族文化發(fā)展演變考證的依據(jù)。因此要非常重視民間音樂文化的作用,要把民間音樂教育放在學校音樂教育的重要位置上,挖掘民間音樂文化資源,編排民間音樂作品,健全民間音樂教育課程體系,開設民間音樂教育課程,并將地方民間音樂的來源編入音樂發(fā)展史的教材當中或者作為單獨的課時進行講解。授課可以請一些當?shù)氐拿耖g藝人或者歌舞團有經驗的演員來授課,教學方式可以通過鑒賞分析的形式進行案例教學。通過開展民間音樂案例教學的方式使學生對民間音樂通過說唱體驗形成感性的認識,從而對作品形成一個主觀的評價;通過對民間音樂相關作品的學習,使學生對民間音樂的相關知識進行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掌握。學校也可以定期聯(lián)合民間音樂團體舉行各種表演比賽或者舉辦大型的文藝演出活動,邀請一些地方的著名演員和民間藝人同臺表演,相互學習和交流,增加學生對地方音樂知識的了解。學校也可根據(jù)地域特點和民族分布情況,有目的、有計劃地加強對民間音樂文化的學習與研究,突出地方音樂教學的特色。另外,加強民間音樂課程體系的建設,使之民間音樂教學方案更加的健全。
二、學生通過實地采風對民間音樂的學習
當前,盡管音樂教育的方式多樣化,但是課堂教育還是音樂專業(yè)教育的主要形式。我國地域廣闊,文化資源非常豐富,民間音樂文化的精華融入在了民間各種文化之中,所有民間音樂的教育與傳承要結合民間音樂的特點實施校外和校內兩種教學方式。在學校課堂上開展民間音樂學習的相關理論課程知識,同時教師帶領學生參加一些野外的采風活動,如參加地方的民間廟會活動,觀看一些民間藝人的演出,使學生對民間音樂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對民間音樂的種類、內涵、功能、創(chuàng)作和表演風格有個深入的認識,將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結合起來。學生通過校外的學習可以親身體驗民間的各種風俗文化,感受民間音樂存在的環(huán)境。民俗文化是民間音樂生存的文化土壤,民間音樂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民俗是一種可感知的社會現(xiàn)象,具有傳承性特征。民間音樂是一個地方民俗文化的縮影,能夠從民間音樂中透視著民俗文化?!鞍倮锊煌L,十里不同俗”,所以民俗不同,民間音樂的風格也不同,學生通過校外采風可以了解當?shù)厝嗽谏a生活中,怎樣來表現(xiàn)民間音樂,民間音樂在民俗活動中占據(jù)何種地位以及參與哪些活動等。通過學生實地的體驗對民間音樂有了深刻的認識,對傳承音樂文化起到意想不到的結果。我國地大物博,各地都有民族音樂文化生存的環(huán)境,也是音樂的實踐之地,可成為民間音樂教育的基地。
三、重構“口傳心授”的教授方法
民間音樂作為口頭文化,通過人們用口頭的方式將民間音樂世世代代傳承下來。但是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民俗文化的變遷,許多寶貴的民間音樂已經失傳或者失去了原來音樂表達的文化內涵??趥餍慕痰姆绞揭呀浭艿絿乐氐臎_擊?,F(xiàn)實中的民間音樂文化已經是被西方格式化的音樂。所以,口傳心授的傳承方式中體現(xiàn)的靈活性、多樣性、個體性優(yōu)勢在時代的變遷中失去了往日的功能。“口傳心授”是民間音樂創(chuàng)造和傳承的重要方式。民間音樂能夠不斷的創(chuàng)新和傳承,是因為民間音樂具有文化特征和藝術性?,F(xiàn)代音樂的教育完全屬于學校的書本教育,按照西方國家的教育方案進行,西方的教育模式一改往日的口傳心授的方法,音樂教育呈現(xiàn)出規(guī)范性、統(tǒng)一性和集體性特點。因此,想要在學校做好民間音樂教育教學,必須對“口傳心授”的傳承方式進行深入的研究和總結,把現(xiàn)代音樂的教學方式與民間音樂的傳承方式結合起來。如果現(xiàn)代音樂的教育方式對傳統(tǒng)音樂的傳承方式給予否定,那么會影響到民間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與傳承,也影響了民間音樂的生存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