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高校民族音樂教育教學研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民族音樂教育教學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高校民族音樂教育教學研究

【摘要】民族音樂是高校音樂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弘揚民族文化潮流的不斷延伸,高校民族音樂的地位逐漸提升。但從我國高校民族音樂的課程設計上看,由于師資力量薄弱及學生興趣不高等因素的影響,其課程設計的合理性及教學效果并不樂觀。本文從音樂賞析的角度出發(fā),結合民族音樂賞析的特點,分析目前高校民族音樂教育教學的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提升民族音樂賞析能力的具體途徑,探析提高高校民族音樂教學效果的方法。

【關鍵詞】音樂賞析高校民族音樂教學途徑

一、民族音樂賞析的特點

民族音樂是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高校是民族音樂教育的重要基地,不僅能培養(yǎng)大批高素質的民族音樂傳承人,還能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推動社會對民族音樂的認知和了解。從賞析的角度看,民族音樂主要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文化性

首先,民族音樂賞析的文化性集中表現(xiàn)在音樂產品的產生地。民族音樂根植于本土文化,蘊含著大量的文化因素,并且音樂本身就是情感和文化的產物,可以說民族音樂是民族文化的集中體現(xiàn)。各民族的文化心理及表達形式都集中展現(xiàn)在民族音樂作品中,要想從真正意義上理解和解讀民族音樂,必須懂得民族特色及文化背景。其次,賞析音樂的開放性和包容性,要用開放的心態(tài)去對待民族文化。我國是多民族融合的國家,民族音樂就是在民族融合和發(fā)展過程中而產生并發(fā)展的,是一個不斷融入和學習的過程。這就要求學生在賞析過程中要學會這種文化精神,以開放的心態(tài)去理解音樂,了解文化。

2.民族性和地方性

民族音樂具有很強的地方性,我們可以通過民族音樂全面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特點及基本狀況。例如,我國的民族居住特點是大雜居、小聚居,民族分布的地域性較為明顯,不同地方的音樂類型也存在很大差別,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3.藝術性

賞析是藝術學習的基礎,學生只有從民族音樂作品中挖掘美感,并從不同角度去感受,才能了解民族音樂,了解民族文化。具體來說,可以分層賞析民族音樂的藝術性:第一層次,基本曲調賞析。曲調是音樂的基礎,其長短高低的配合構成了基本旋律,這是表現(xiàn)音樂的最主要手段。第二層次,通過音樂旋律體現(xiàn)民族音樂情感。民族音樂的賞析也體現(xiàn)在歌詞上,其語言精煉,節(jié)奏明快,帶有韻律性。高校進行民族音樂賞析教學時,要充分闡釋作品的歌詞,幫助學生理解,從而達到賞析的目的。對于具有深刻文化底蘊的傳統(tǒng)民族音樂作品來說,教師更應該將民族內涵和文化融入作品的賞析中,在文化交織中引導學生體會民族文化和音樂。

二、高校民族音樂賞析現(xiàn)狀分析

大學生應具有一定的音樂賞析能力。從相關調查數(shù)據(jù)可以得知,雖然大學生對于音樂賞析的需求較大,但其對高校所開設的相關課程的滿意度并不高,集中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高校開設民族音樂課程不合理

現(xiàn)代音樂教育主要受到西方音樂教育的影響,其基本過程是上世紀初學習日本,新中國成立之后學習蘇聯(lián),改革開放以后主要學習歐美國家,導致我國音樂教育長期沿用西方的教育體制,學生所接受的教育模式、教學內容都根植于西方教育。在這種氛圍下減少了大眾接受民族音樂的渠道,學生所聽的音樂大多來源于西方音樂,致使傳統(tǒng)民族音樂處于課程體系的邊緣。例如,北京大學在音樂欣賞課的設置上僅有一門中國音樂課,且相關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選擇中國音樂的學生并不多。

2.學生的學習興趣較低

多數(shù)大學生沒有接受過民族音樂的系統(tǒng)教育,且由于目前的社會經濟環(huán)境影響,大多數(shù)民族音樂缺少適宜的社會生存環(huán)境,和學生的日常生活及思想脫節(jié),學生很難對中國傳統(tǒng)民族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其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課外實踐較少。高校音樂欣賞課一般都是選修課,課時較少,教學方式以課堂教學為主,學生能夠到課外學習、感受的機會較少。音樂欣賞離不開相應的文化環(huán)境,否則學生難以從內而外地了解民族音樂,更不能賞析音樂的美。二是傳統(tǒng)民族音樂缺乏與時俱進的傳播方式。民族音樂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播過程中一直沒有找到很好的切入點,簡單地說,就是民族音樂在傳播過程中與時代脫節(jié),致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較低。

3.教學內容與實際需求不符

大學生是個非常龐大的群體,他們有著不同的成長環(huán)境和教育環(huán)境,所以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存在較大差別,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但是從目前的賞析課程內容設置上看,教學內容相對單一,教學方式較為傳統(tǒng),與實際需求不相適應。

4.專業(yè)教師隊伍薄弱

當前高校民族音樂教師隊伍較為匱乏,除了一些藝術類院校有部分專業(yè)音樂教師外,全日制普通高校的音樂教師極其匱乏。一方面,教師教授民族音樂的熱情不高,教授學生音樂賞析的動力不強;另一方面,民族音樂賞析對師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要求極高。教師對民族音樂的題材選取、風格的把握等方面都直接影響課程的教學效果。所以,從整體來看,民族音樂賞析是音樂教育教學中較為薄弱的一環(huán)。

三、提高學生民族音樂賞析能力的途徑

1.高校層面——改善課程設置,營造校園環(huán)境

一是改善課程設置。通過賞析民族音樂,提升學生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和了解,塑造學生正確的“三觀”。二是營造校園環(huán)境。賞析是潛移默化的教育活動,高校要為學生的民族音樂賞析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改變學生對于傳統(tǒng)民族音樂的認識,提升他們的民族音樂賞析能力。

2.教師層面——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

一是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首先,加強民族音樂的文化引導。要想實現(xiàn)對民族音樂的深入賞析,必須充分了解其所依附的文化內涵及文化背景。例如,我國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俞麗娜演奏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雖然使用了外國樂器,但是在旋律上使用了中國戲曲中的散板、搖板等手法。在演奏技法上將二胡與小提琴相結合,利用西洋樂器演繹中國古代愛情故事。學生只有對“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有充分了解,且具備一定的戲曲演奏知識,才能完全理解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返囊魳穬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介紹民族音樂文化,加深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理解。其次,注重培育學生的審美能力。賞析一首民族音樂不僅要了解其中的文化性、民族性,更要通過現(xiàn)代音樂理論知識對其進行技術分析,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使學生不僅能聽出民族音樂的美,更能分析民族音樂美在哪里。例如,賞析《二泉映月》時,教師在授課之前先通過視頻向學生展示該作品創(chuàng)作地惠山“天下第二泉”的場景,引領學生體會“泉水雖甜,人世卻苦”的創(chuàng)作意境。隨后,通過現(xiàn)代音樂樂理知識分析《二泉映月》的旋律和節(jié)奏。例如在指法分析上,阿炳用的是民間演奏中的定把滑音,在演奏時左手始終放在二胡的第二把位上,在第一、三把位上的旋律多采用滑音演奏。這種技巧既減少了頻繁換把的次數(shù),又能通過手指滑弦效果使旋律更加連貫,讓人聽起來回味悠長。二是豐富教學內容。這首先是我國多元化民族特色的要求。在民族音樂賞析上不能拘泥于課本的賞析曲目,要鼓勵學生自主挖掘,充分理解民族音樂作品。其次,拓展賞析角度。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民族音樂賞析時,要進一步拓展音樂賞析的角度,把音樂賞析和文化傳承結合在一起,提升音樂賞析的教學效果。實現(xiàn)學生從賞析音樂美的本身,轉變?yōu)橥ㄟ^賞析音樂學會參透人生哲理。

3.學生層面——改變刻板觀念,提高賞析興趣

許多學生認為學習音樂是專業(yè)藝術生的任務,并未從根本上重視音樂的學習。所以,學生應改變刻板的觀念,以正確的態(tài)度學習音樂。同時,要激發(fā)學生的賞析興趣。學生要根據(jù)自身的興趣愛好,主動學會賞析音樂。音樂賞析是普及音樂的重要途徑,隨著民族音樂發(fā)展勢頭的漸升,學校應在教學體系中加強民族音樂教學,以利于陶冶學生情操,健全學生人格。同時,也有利于普及音樂知識,保護我國民族音樂健康發(fā)展,傳承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

參考文獻:

[1]劉也愚:《高校音樂教學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黃河之聲》2015年第18期。

[2]黃宇:《高校民族音樂賞析思考》,《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8期。

作者:趙遜 單位:西安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