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學音樂教學中互動意識的培養(yǎng)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小學音樂課程,主要是要通過學習和欣賞音樂來提升學生對音樂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培養(yǎng)起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能夠在音樂聲中體會到美,在聽到音樂時擁有美的享受,從而進一步發(fā)展自己的個人性格氣質。對于小學音樂課而言,師生在課堂之上能否做到有效的互動,對于學生的音樂鑒賞質量有很大的影響。本文圍繞如何在小學的音樂課堂上提升師生互動展開探討,說明如何培養(yǎng)學生互動意識,促進學生課堂效率提升。
關鍵詞:音樂教學;小學課堂;師生互動
一、課前對學生進行充分的了解和分組
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是課堂教學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前提,只有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教師才有可能游刃有余地把握住整個課堂的節(jié)奏,根據(jù)自己的教學設計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互動意識。除此之外,課堂是學習知識的地方,除了要讓學生輕松愉快的進行學習之外,還要張弛有度,有緊有松。教師在課前對學生做好相應的分組,能夠讓學生更加明確自己在課堂上的任務,也有利于學生彼此之間相互配合。比如,在學習完節(jié)奏拍子的教學之后,教師可以任意排出幾組教過的節(jié)奏讓學生去進行判斷,看看哪個小組舉手最快,答對的最多,激發(fā)學生小組之間的競爭和互動意識。對于那些平時不太敢于主動回答問題的學生或小組,只要他們肯舉手了就要及時對其進行鼓勵,通過鼓勵和夸贊的方式幫助學生建立起在音樂課堂上的自信心,調(diào)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的熱情。同時對于其他勇于舉手回答問題的小組也要以表揚為主,比如第三小組的學生回答的問題又快又好,第八組的學生彼此間合作非常棒,第二組唱的聲音最甜美等等。在分組進行過競爭和合作之后,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進行大合唱,并在合唱結束后,以一個相對專業(yè)的視角對合唱進行點評和表揚,幫助學生培養(yǎng)起團結精神和凝聚力來。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即進行了激烈的競爭和友好的合作,又在學習中收獲了對于音樂的滿足感,能夠培養(yǎng)起他們良好的互動意識。
二、課上活躍氣氛,培養(yǎng)學生互動興趣
學生能否在音樂課堂上積極進行互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是否對課堂產(chǎn)生興趣。學生有興趣學,對于學習的內(nèi)容積極參與,是教師培養(yǎng)其互動意識的前提,學生對音樂產(chǎn)生了興趣,自然就會全身心地接受教師講授的知識,融入教師建立的課堂情景之中去。因此,要想培養(yǎng)起學生的互動意識,就必須要讓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產(chǎn)生起興趣。小學生的特點是對于新鮮事物的抵抗力較弱,凡事喜歡熱鬧,喜愛卡通人物形象,因此筆者曾經(jīng)在課堂上給學生們播放過最近很流行的《小豬佩奇》片段,并且通過后期剪輯給片段配上了所學的音樂,做成了一個音樂版小豬佩奇mv。這種新鮮的方式使課堂從一開始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所有學生都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看,等到視頻播放完后,已經(jīng)有一小部分對音樂敏感度高的學生能夠跟著哼出副歌了。雖然并不是一開始就教怎么唱,好像浪費了課堂時間,可看過視頻之后學生們在學習歌曲時都有了濃厚的興趣,學習這首歌用的時間反倒比以前要短。接下來學會之后筆者又給學生們放了伴奏版,讓同學們跟著伴奏去進行試唱,效果就變得很好。除此之外,音樂學習也是一種對學生氣質的培養(yǎng),學音樂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一些繁瑣的音樂知識,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這些知識都只會在他們腦海中停留很短暫的時間。音樂課堂的學習,主要還是讓學生在繁重的課業(yè)之余,能夠有短暫的休憩和享受生活的時間,體會到音樂之中的美和歡樂。因此,音樂的教育不能僅僅拘泥于書本,而是要在師生的交流之間找到學生所感興趣的內(nèi)容。在這樣的基礎之上,課堂就會變得更有趣味性,音樂教育也就更能被學生接受,培養(yǎng)起師生間的互動,生生間的互動的目的也會更容易達成。
三、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互動
小學生由于年齡偏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比較短,所以很容易在四十分鐘的課堂時間里走神,做不到耐住性子一直認真聽課。而在傳統(tǒng)的音樂課堂之中,教師都是根據(jù)課本上的內(nèi)容,按照流程教學生進行識譜,然后一句一句學唱歌。這樣機械的教學模式下,也許前幾節(jié)課學生還能夠規(guī)規(guī)矩矩上課,但很快就會從原本的好奇變成感到枯燥無味,失去原本對于學習的興趣。沒有了興趣的課堂,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意愿都會大打折扣,教學的效率也會由之下降。因此,教師要嘗試著不斷地去豐富自己的課堂,在課堂上給學生一個一個小的吸引人的刺激,讓學生感覺到課堂是個充滿新鮮的環(huán)境,從而不自覺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來。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利用音樂器材,如木魚,節(jié)拍器等進行簡單的歌曲伴奏,或者是在課堂上的前幾分鐘安排某個小組帶來自己喜歡的歌曲,在課堂展示給其他學生聽。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觀察到大部分學生所喜歡的歌曲是什么類型的,還可以觀察不同學生的不同性格特點。對學生進行充分的了解后,教師就可以在對學生的教學進行有意識培養(yǎng)和引導,對其進行因材施教就變得方便了許多。教學手段的豐富可以極大程度上讓學生保持對課堂的熱情和新鮮度,而新鮮度的保證則是小學生課堂忠誠度的保證。但教師在多樣化教學手段時,也要注意對學生新鮮感刺激程度的把握,如果一直在不停地刺激學生感官神經(jīng),則會讓學生對課堂產(chǎn)生審美疲勞,并且教師也很難一直對學生進行高強度刺激,因此在使用教學手段時,一是要注意教學方法和所學內(nèi)容有機結合,二是要注意循序漸進,由淺到深。
四、結語
總而言之,音樂課程的學習和培養(yǎng)學生互動意識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通過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上進行有效互動,可以更大程度的去開發(fā)學生自身的潛力,增強他們彼此之間相互幫助和自我成長的能力。教師應該在課堂上有目的的培養(yǎng)起學生的互動意識,讓學生通過各種方式去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喜愛上音樂課堂。只有學生對音樂感興趣,對音樂課堂感興趣,才會提升他們課堂上的學習效率,進一步在音樂的學習中取得進步。
參考文獻:
[1]韓笑.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互動意識的培養(yǎng)[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08):240.
[2]韓金艷.淺談小學音樂教育的審美體驗[J].新課程(上),2016(03):180.
[3]錢嬋.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互動意識培養(yǎng)策略探討[J].考試周刊,2014(A0):177.
作者:許加加 單位:泗洪姜堰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