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自相矛盾文言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guān)鍵詞:課堂教學;小學生;文言文;積累
《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課程目標與內(nèi)容”中對小學文言了相關(guān)的要求,可在后邊的“附錄1”中卻沒有推薦小學階段應(yīng)該背誦的文言文,這一空白給教材編寫者和教師提供了極大的創(chuàng)造空間。人教版和語文S版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四篇文言文進入小學語文教材。人教版是《楊氏之子》《伯牙絕弦》《學弈》《兩小兒辯日》;語文S版是《自相矛盾》《畫蛇添足》《夸父逐日》《兩小兒辯日》。教師在教學中,也可以在這些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再增加一些文言文的教學,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多積累文言文,也能促進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一
在選擇要增加閱讀(也可以稱為拓展閱讀)的文言文時,一般是選擇和課文內(nèi)容的主題相關(guān)聯(lián)的文言文。如《楊氏之子》,課文內(nèi)容是: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拙皆勂涓福覆辉?,乃呼兒出。為設(shè)果,果有楊梅??字敢允緝涸唬骸按耸蔷夜!眱簯?yī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贝宋某鲎阅媳背瘯r期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言語》,故事情節(jié)簡單,語言幽默,饒有情趣。與課文主題“言語之妙”相同,還有這本書中的《徐孺子賞月》:徐孺子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在此認識的基礎(chǔ)上,筆者整理出一些適合增加閱讀的文言文,又囿于筆者只熟悉人教版和語文S版的小學教材,因此,有如下幾篇,僅供參考:
1.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10課《楊氏之子》(主題:言語之妙)
增加閱讀其二,《世說新語?言語?詠雪》: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
2.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25課《伯牙絕弦》(主題:友誼)
增加閱讀《世說新語?德行?荀巨伯遠看友人疾》:荀巨伯遠看友人疾,值胡賊攻郡。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去!”巨伯曰:“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耶?”敵既至,謂巨伯曰:“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我身代友人命?!睌诚嘀^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彼彀嘬姸€,一郡并獲全。
3.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1課《學弈》(主題:學習)
增加閱讀清朝彭端淑的《為學》: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4.語文S版六年級上冊第2課《自相矛盾》(主題:寓言)
增加閱讀《韓非子?內(nèi)儲說上?濫竽充數(shù)》: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shù)百人。宣王死,閔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5.語文S版六年級上冊第2課《畫蛇添足》
增加閱讀《呂氏春秋?自知?掩耳盜鈴》: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鐘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已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
6.語文S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夸父逐日》(主題:悲劇神話,鍥而不舍的精神)
增加閱讀《精衛(wèi)填?!罚菏茄椎壑倥慌?。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二
下面列舉一個在教學中增加閱讀的案例,希望能給教師的具體教學帶來一些啟示。
案例,師延峰發(fā)表于2009年第12期《中學語文教學》的《夸父逐日》教學實錄:
師:人們經(jīng)常和“夸父逐日”這個神話故事一起提起的悲劇神話還有“精衛(wèi)填海”(同上文言文)。
精衛(wèi)本來的名字叫女娃,是炎帝的小女兒,在游泳的時候被淹死了,魂魄化成為一只精衛(wèi)鳥,經(jīng)常從西山上銜一些微小的土、石、木頭,要把淹死她的東海填平。
這兩個神話的結(jié)尾有什么不同呢?“精衛(wèi)填?!睕]有結(jié)果,沒準今天她還在堅持填海呢,只是我們沒有看見而已,但夸父有結(jié)果,是個明確的悲劇性的結(jié)果。
同時,這兩個故事也有明顯的共同點,是什么呢?(都想試圖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完成自己的夢想)或許遠古人類在創(chuàng)造這些神話的時候,就已經(jīng)知道自己將無法實現(xiàn)這些夢想,但他們還是要創(chuàng)造人物替自己去實現(xiàn)。
……
三
根據(jù)以上的看法,筆者還想提兩點建議:一是教材編寫者在編寫教材的時候,可以再增加一些文言文課文,以滿足學生學國傳統(tǒng)文化的的需要;二是建議有關(guān)部門在《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附錄中,增加一些小學階段推薦背誦的文言文,或明確提出要學習的文言文。這樣,小學生不僅可以朗朗上口地背誦“鵝鵝鵝,曲項向天歌……”也能抑揚頓挫地背誦一些經(jīng)典的文言文名篇,這豈不是很好。
最后,在課內(nèi)增加文言文的教學方法肯定不止這些,但囿于筆者的學識淺薄,只能談到這個程度,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關(guān)鍵詞]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文言文;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 G633.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6058(2017)16000602
文言文是古代圣賢思想、智慧的結(jié)晶,是中華民族文化最豐厚的載體,它精練典雅、內(nèi)涵豐富,猶如陳酒,歷久彌香。但是,長期以來中學文言文教學處在課堂低效、學生厭棄的狀態(tài),究其原因,是應(yīng)試教育使文言文教學變成了枯燥乏味的研究語法的古漢語教學,忽視了文言文奇美的文化內(nèi)涵,扼殺了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文言文是“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文章”,文言文教學不能摒棄“文”而單講“言”。挖掘文言文之美,落實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是文言文教學的有效途徑。
一、明古今關(guān)系,激喜愛之情
文言文作為上古書面語,和口語有很大的區(qū)別,加上時代和語境的變遷,今人讀起來會覺得艱澀難懂。但是,現(xiàn)代漢語是在古漢語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而來的,與文言文有割舍不斷的關(guān)系,直到今天,我們的語言中還有許多文言文詞匯,如自相矛盾、撲朔迷離、窈窕淑女、信誓旦旦、逃之夭夭、游刃有余、任重道遠等,這些都是從文言文中來的。此外,文言文中有許多意蘊深遠的意象:提起松柏,就會想到頑強不屈;說到楊柳,就會感傷別離;看到月,就會產(chǎn)生思念……這些意象已凝結(jié)為文化的因子,流淌在我們的血液之中。《荷塘月色》中荷香月色水融,《故都的秋》中悲秋念國深入骨髓;豐子愷的散文透著音樂美、繪畫美、樸實美,余秋雨的散文如詩般典雅、靈動……沒有文言文這個源頭活水,現(xiàn)代漢語世界不會如此精美迷人。學生若了解了這些,學起文言文來非但不再痛苦,反油然而生喜愛之情和探究行動了。
二、品音韻修辭,感音樂之美
不僅詩詞歌賦,我國古代的散文也具備音韻美的特質(zhì)。例如劉禹錫的《陋室銘》一文只末句“孔子云:‘何陋之有?’”是散句,其余均為駢句,駢散結(jié)合,使文章錯落有致、活潑靈動。駢句字數(shù)相等,排列整齊,音節(jié)和諧,且句末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極易成誦,而余音繚繞,韻味無窮?!对狸枠怯洝分写┎辶嗽S多四言對偶句:“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沙鷗翔集,錦鱗游泳”“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等。這些駢句節(jié)奏和諧,音調(diào)鏗鏘,增強了語言的音樂美和感染力,為文章增添了色彩,在課堂上若能帶領(lǐng)學生反復誦讀,定能增強學生的審美感受。而像《季姬擊雞記》《施氏食獅史》《于瑜欲漁》《熙戲犀》等課外文言文分別只有一個音“ji”“shi”“yu”“xi”,讀起來音韻如同其情節(jié)一樣,跌宕起伏,文言文語言之生動凝練、音調(diào)之富于變化盡在其中,無任何一種語言可比。教學中讓學生反復誦讀,學生有了審美體驗,自然會崇拜起古人來,再帶著崇敬之情去學習文言文,哪還會有厭煩和抵觸情緒呢?
三、品形象之美,|動學生心靈
人物形象是具體可感的。文言文中有許多形象鮮明的歷史人物,如淡泊名利、安貧樂道的五柳先生,正氣凜然、不畏的唐雎,禮賢下士、求賢若渴的劉備,大智大勇、胸懷坦蕩的藺相如等,都充滿著濃厚的人文氣息,讓人心馳神往。而文言文作者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諸葛亮,“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踐行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錚錚誓言的文天祥等,則令人感動。文言文教學不能只是為教課文而教課文,為學課文而學課文,而要把作品同作家的人格相結(jié)合,從人性的角度去挖掘作品的精神魅力,讓人物崇高的精神和偉大的人格觸動學生的心靈,使之在不知不覺中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到完善,這樣文言文教學自然就會獲得成功。
四、品文中智慧,做聰慧之人
文言文中蘊含著古人無限的智慧。比如游說,方法各異結(jié)果相同,唐雎以布衣之士的怒反駁秦王的天子之怒,以自己的氣勢讓秦王色撓;墨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讓公輸班不能自圓其說,再以巧妙的戰(zhàn)術(shù)讓楚王折服;鄒忌則不露聲色婉言相勸,從妻、妾、客的阿諛之詞“小題大做”,使齊王同理得證“王之蔽甚矣”……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將古人的這些智慧展現(xiàn)給學生,學生定會被他們的智慧和游說藝術(shù)所折服。由此再從課內(nèi)向課外拓展,《左傳》或針鋒相對、詞鋒犀利,或委婉陳詞、哀哀動情,或不卑不亢、似柔實剛;《道德經(jīng)》“道”“術(shù)”結(jié)合,以復雜多變的陰陽模式對戰(zhàn)爭進行理解和闡述;《孫子兵法》則把《道德經(jīng)》中的“術(shù)”抽出來,大做文章,用于戰(zhàn)爭領(lǐng)域,而戰(zhàn)術(shù)本身又是陰陽彼此糾纏、此消彼長的辯證法……如此帶著學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向古人借智慧,學生定會迷上文言文。
五、品景色之美,激愛國之情
中學教材中文言文寫景佳作比比皆是。同是寫西湖,就各不相同:楊萬里筆下的西湖“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清新美麗;蘇軾筆下的西湖“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俏麗多姿;而張岱筆下的西湖“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白雪中,在“一痕”“一點”“一芥”“兩三?!钡囊r托下,西湖之“空”之“闊”和雪之“奇”令人慨嘆,此時楊萬里、蘇軾筆下艷麗的西湖早已不見蹤跡。柳宗元的《永州八記》入選中學教材的有《小石潭記》《鈷a潭西小丘記》等篇目,若教學不局限于教材的篇目,而拓展到其他的幾篇“記”,讓學生跟著柳宗元去游玩,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八記”中的小丘、小石潭、小石澗、小石城所處偏僻,幽深奇特之美各不相同,它們儼然屹立在蠻荒之地的藝術(shù)精品,驚嘆之余,再賞析文言之美,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山水,熱愛文言文,從而更加發(fā)奮努力學習。
六、品言簡義豐之美,激讀寫之趣
長文鋪陳易,短文意難窮。然而簡牘容字有限,物質(zhì)條件限制使古人不得不行文簡約,惜墨如金。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一開始連用9個名詞短語列出9種景物,言簡義豐,末句“斷腸”二字為詩眼,整首小令僅僅28個字,把游子秋天飄零天涯、思念故鄉(xiāng)的凄苦愁楚之情刻畫得淋漓盡致?!队洺刑焖乱褂巍穬H用18字繪庭中月色:“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清朗的月光下樹影斑駁,恍惚間如臨仙境一般,庭中地面白茫茫如同積水空潭,水中水草漂蕩……除了先秦諸子散文、《詩經(jīng)》、《離騷》、漢賦、唐詩、宋詞、元曲等這些中國古典文化寶藏,試問古今中外還有哪種文字如此之言簡義豐?如果我們帶著學生去欣賞去玩味,再把高考用文言寫作的優(yōu)秀作文《赤兔之死》和《綠色生活》介紹給學生,相信學生不但為文言文折服,更萌生學好文言文,用文言寫作之念了。
總之,文言文教學不僅要抓住“言”,更要抓住“文”,挖掘其文化內(nèi)涵之美,使之成為學生的精神大餐,落實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激起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是文言文教學的有效途徑。
[ 參 考 文 獻 ]
[1]張聯(lián)榮,田瑞娟.文言文要覽[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
[2]于漪.文言文閱讀技巧[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
一、談話導入,明確學習方法
同學們,以前學過哪些寓言?是怎么學習寓言的?(使學生知道,學習寓言要了解寓言故事,懂得其中講的道理。)
本課的兩則寓言與以前學過的寓言相比有什么不同?(使學生知道,學習文言文要把語句讀通順,借助注釋理解句子意思,最后達到熟讀成誦。學習本課,首先要讀懂、讀通,然后講寓言故事,明白其中道理,最后讀熟并能背誦。)
二、讀通語句,整體感知課文大意
1先學《矛與盾》。教師范讀,領(lǐng)讀。使學生讀準字音,知道如何斷句停頓,讀出句子語氣。
2學生自己練習把語句讀通順,讀流暢。然后,整體感知寓言大意,試著說一說。
三、讀懂課文,對照注釋自悟句意文意
1自己邊讀句子邊看課后注釋,揣摩句子意思。
2小組合作練習說句意,提出不好理解或說不通順的詞句。
3全班交流質(zhì)疑。教師重點指導難句:“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薄耙宰又?,陷子之盾,何如?”引導學生注意三句中“之”字的意思。
強調(diào):用現(xiàn)代語言表達古文句子的意思,句子形式可以靈活些,說法不必強求一致,意思不錯即可。
4把句子意思連起來,練習講寓言故事。先自己講,再指名講。評議:講得是否正確,語句是否通順連貫。
四、明確寓意,聯(lián)系實際受到啟發(fā)
1小組討論:(1)賣矛又賣盾的人可笑在哪里?幫那個人總結(jié)一下教訓;(2)現(xiàn)實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事情?舉例說一說。
2班級交流討論結(jié)果。教師指導點撥:這則寓言諷刺了那些不實事求是,使自己陷入自相矛盾尷尬境地的人,告誡人們說話、辦事要實事求是,講究分寸。
五、熟讀背誦,進行語言積累
1練習讀出感情,再分角色演讀(分敘述人,賣矛與盾的人,觀看的人),體會寓言的情境。
2練習背誦課文。
3讀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自讀自悟,讀通、讀懂每句話
1學習《鄭人買履》。學生自讀課文,邊讀句子邊看注釋,同桌合作,嘗試說一說句子的意思。
2全班交流:句子怎么讀,句子是什么意思;學生評議,教師點撥引導。
一句一句地研讀,指導理解句子意思、讀通順。使學生領(lǐng)悟,只有理解詞句的意思,才能把語句讀得正確、通順。
重點指導難句:“至之市而忘操之?!薄昂尾辉囍宰?”引導學生注意“之”字的意思。
二、講寓言故事,理解寓意,聯(lián)系生活想開去
1自己練習講寓言故事,再小組講,全班講。
2小組、班級討論:鄭國那個買鞋的人可笑在哪里?從這則寓言聯(lián)系生活想開去,你能悟出寓言告訴人們的一個什么道理?舉出實例說一說。
教師點撥:這則寓言諷刺了那種辦事過于死板,只信教條、講形式,不相信實際的人,告訴人們做事不能過分拘泥形式,要注重實際。
三、熟讀、背誦課文,領(lǐng)悟、積累語言
1練習讀熟;分角色演讀,體會寓言意境。
>> 翻譯擂臺(113) 翻譯擂臺 113卡路里 翻譯擂臺(92) 翻譯擂臺(95) 翻譯擂臺(96) 翻譯擂臺(98) 翻譯擂臺(97) 翻譯擂臺(109) 翻譯擂臺(106) 翻譯擂臺(105)評點 翻譯擂臺(104) 翻譯擂臺(102) 翻譯擂臺(101) 翻譯擂臺(103) 翻譯擂臺(100) 翻譯擂臺(99) 翻譯擂臺(117) 翻譯擂臺(115) 翻譯擂臺(112)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或者用稿紙謄寫工整,寄往北京市海淀區(qū)海淀東三街2號新東方南樓19層《新東方英語》編輯部“翻譯擂臺”收,郵編為100080,截止日期為10月10日(以郵戳為準)。我們將隔期刊登有關(guān)譯文的詳細評點,并評出若干名最佳譯手(獎品:《一瞥一驚鴻——一生必看的58部電影(上)》)和潛力譯手(獎品:《牛校究竟牛在哪兒?——我們的留學故事》)。快來一試身手吧!
英語中有一種常見的修辭手法,叫做oxymoron,漢語通常譯作“矛盾修飾法”。根據(jù)馮翠華教授在《英語修辭大全》中的定義,其形式是把“兩個相互對照、互有矛盾或不相容的表達放在一起”(the conjoining of two contrasting, contradictory or incongruous terms),形成一個精煉的自相矛盾的說法(a compressed paradox),如cruel kindness、a wise fool等。有學者因此認為,這是一個短語層面的修辭格,即修辭格本身在句子中形成一個短語。但近年來有學者認為,這一修辭格也可以不局限于一個短語之內(nèi)。句子中不相連的單詞或短語只要相互對照、意思相反或互不相容,也可以形成矛盾修飾法,如在“He is busy over nothing”這句話中,busy和nothing也可視為矛盾修飾法。這一修辭格所表達的意思看似不符合常理,卻又在情理之中,往往還富有哲理,表達出說話人復雜、深沉的情感,具有出奇制勝的藝術(shù)感染力。漢語中也經(jīng)常使用類似的表達手段,如“睜眼瞎”“為了忘卻的紀念”等。
鑒于這一修辭格獨特的藝術(shù)效果,翻譯時應(yīng)盡量在譯文中加以保留。實在難以保留的,不妨在譯文中另行創(chuàng)造一個。不過,由于矛盾修飾法在英語和漢語中有較多的共同點,因此與其他修辭格相比,這一修辭格在翻譯時較少受到表達習慣的制約,多數(shù)情況下保留下來都沒有太大問題。相對而言,譯者在翻譯方法上無需費太多腦筋,采用直譯的方法即可。譯者面對這一修辭格時的主要困難在于正確理解原文,特別是辨別出原文中的矛盾修飾法,然后用合適的譯文表達出來。
2013年8月號翻譯擂臺英譯中點評
英譯中題目
A business that makes nothing but money is a poor business.
翻譯要點
英文原文中的make money和poor構(gòu)成了矛盾修飾法:既然賺錢,應(yīng)該富有(rich)才對,怎么會poor呢?原句顯然想通過這一修辭格表達超出字面的深層意思:一個公司如果只掙到了錢,卻沒有取得社會效益或良好的民眾口碑,就算不得是好公司。許多參賽者沒有看出這一點,辨識不出矛盾修飾法,導致譯文出了問題。在本期參賽譯文中,與矛盾修飾法相關(guān)的翻譯問題主要有如下四類。
問題一 參賽者錯誤理解原文,把make money和poor都理解錯了。
例1:只追求金錢的生意是可悲的。
例2:只追逐利益的企業(yè)不是好企業(yè)。
評析:英語中make money是個常見的詞組,就是“賺錢”的意思。Poor的意思很多,陸谷孫主編的《英漢大詞典》列出了12種意思,《新牛津英語詞典》也列出了三種常見的意思,但兩本詞典都把“貧窮”列為第一義項。上面的兩個譯文都舍近求遠,舍棄最常用的意思,反而理解錯了。第一個譯文把make money譯為“追求金錢”,把poor理解為“可悲的”。這樣的譯文不能構(gòu)成矛盾修飾法,因為“追求金錢”與“可悲”并不矛盾。根據(jù)主流的價值判斷,過度追求金錢是一種扭曲的價值取向,確實可以算是可悲的。況且“追求金錢”的譯文意思也不準確,追求金錢只是一種態(tài)度或行為,最終并不一定掙到錢。第二個譯文對money作了引申,譯為“利益”,把make money譯為“追逐利益”,意思同樣不準確,因為“利益”的范圍要寬泛得多,“追逐利益”也不等于“掙錢”。該譯文對poor采取正話反說的譯法,譯為“不……好……”?!白分鹄妗焙汀安弧谩笨此朴行┟?,但二者之間的矛盾并不突出,比原文中的make money與poor之間的矛盾弱化了很多。譯文如果要新造矛盾修飾法,其效果應(yīng)該與原文相當,而且應(yīng)該在原文矛盾修飾法無法保留時才新造?!白分鹄妗焙汀安弧谩钡淖g法顯然達不到這兩個條件。
問題二 參賽者錯誤地使用正話反說的翻譯技巧,譯文體現(xiàn)不出矛盾修飾法。這主要體現(xiàn)在對poor一詞的翻譯上。上面譯文中的“不……好……”也屬于這種情況。
例1:只顧賺錢,并非經(jīng)營之良策。
例2:除了賺錢其他什么事也做不成的企業(yè)是不良企業(yè)。
評析:兩個譯文分別把poor譯成了“并非……良……”和“不良”,這種譯法和“不……好……”很相似,都用了正話反說的翻譯技巧。所謂正話反說,是指為了照顧目標語言的表達習慣,把原文的肯定結(jié)構(gòu)翻譯為目標語的否定結(jié)構(gòu)。比如英語中I mean it這句話是肯定結(jié)構(gòu),但翻譯為漢語時,常常翻譯為“我不是開玩笑的”,句子變成了否定結(jié)構(gòu)。這種翻譯方法如果使用得當,可提高譯文的流暢度;但如果使用不當,也容易弄巧成拙,譯文反而會出問題。上面兩個譯文破壞了矛盾修飾法中兩個成分之間的矛盾,把該修辭格所隱含的意思明確地說了出來,矛盾修飾法因此蕩然無存,原句那種生動而富有哲理的效果也消失了。
問題三 參賽者無故增譯,歪曲了原文的意思,淡化了矛盾修飾法。這一問題主要反映在對make money的翻譯上。
例: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yè)不是一個好企業(yè)。
評析:原文中make money指的是“賺錢”這種行為或結(jié)果,因為只有賺錢了,才能與poor形成邏輯上的矛盾。譯文無故增添了“以……為目的”,這樣原文中的矛盾就被沖淡了,因為“以盈利為目的”畢竟不等于真的盈利,不一定真的掙到了錢。
問題四 參賽者選詞不當,扭曲原文意思,沒體現(xiàn)出矛盾修飾法。
例:只是為了賺錢的企業(yè)是貧乏的。
評析:譯文把poor譯成了“貧乏”。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解釋,“貧乏”也有“貧窮”的意思,但這種用法并不常見,一般是放在所修飾的名詞之后來用,《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這個義項給出的例子是“家境貧乏”。實際上,“貧乏”一詞在多數(shù)情況下還是“缺少,不豐富”的意思,用在句子中時,前面需要說出缺少的內(nèi)容,比如“知識貧乏”“思想貧乏”等,但該詞表示物質(zhì)上貧乏的用法并不常見。在這個譯文里,“貧乏”很難讓人理解為“貧窮”,與“賺錢”之間的矛盾因此也不夠明顯。
除了在翻譯矛盾修飾法時出現(xiàn)的問題之外,參賽譯文還存在如下幾類問題。
問題一 參賽者對business一詞理解錯誤。
例1:除了賺錢之外就一無所獲的商業(yè)是一種糟糕的商業(yè)。
例2:只追求盈利而不關(guān)注其它的事業(yè)是淺薄的事業(yè)。
評析:Business是一個常用的多義詞,《英漢大詞典》給出的義項有五個,《新牛津英語詞典》給出的義項有六個,有些義項下面還有多個解釋。值得注意的是,《英漢大詞典》中的第一個義項是“交易,生意,商業(yè),營業(yè)(額)”,這也是多數(shù)中國英語學習者接觸這個詞時了解到的意思。《新牛津英語詞典》卻有所不同,給出的第一個義項是“職業(yè)”(a person’s regular occupation, profession, or trade)。絕大多數(shù)參賽譯文都和上面的第一個譯文一樣,將其翻譯成“商業(yè)”“生意”或“買賣”。這種譯法不僅不符合邏輯,在語法上也說不通。表示“商業(yè)”的意思時,business是集體名詞,不可數(shù),但原文中該詞前卻有不定冠詞a。第二個譯文中“事業(yè)”的譯法沒有依據(jù),business有“事務(wù),事”這一義項,但英文的解釋是a difficult matter,并沒有“事業(yè)”的含義。其實,business作可數(shù)名詞用的時候,多數(shù)都表示“企業(yè),公司”的意思,這個意思放在本句才講得通。
問題二 參賽者改動原文意思,導致譯文意思和原文出入較大。
例1:利益至上,并非至善。
例2:純粹只為發(fā)財,別無他求的生意,算不上一樁好買賣。
評析:第一個譯文把money引申為“利益”,把makes nothing but money譯為“利益至上”,這與原文的意思有較大出入。如上所述,“利益”和“錢”不是一回事,“至上”表示的是一種態(tài)度,也不符合make的意思。譯文把后半句譯為“并非至善”,與原文意思差別也很大,其中business一詞被省略了,“至”則是無故增譯的成分。這樣的譯文很簡潔,讀起來很上口,但意思卻與原文偏離很遠,不可取。第二個譯文把make money譯為“發(fā)財”,也不符合原文意思,“賺錢”未必就是“發(fā)財”。“別無他求”中的“求”也表示一種態(tài)度,是原文中所沒有的,算是無故增譯。
問題三 參賽者用詞不當,導致譯文不符合原文的意思。
例:只賺錢,不獲利,再好生意也無益。
評析:譯文中的“賺錢”和“不獲利”在意思上有矛盾,可以說是一個矛盾修飾法的修辭格,但這個修辭格卻不符合原句的意思。原文中makes nothing but money的意思是只賺錢,沒有作出其他貢獻,而“不獲利”表示的卻是企業(yè)自身沒有獲得利潤或是利益,表達的意思與原句完全相反。
問題四 參賽者過度追求文雅,譯文風格與原文不相符,意思也走樣。
例:其為商乎,唯利是圖者,前景黯然也。
評析:譯文用文言寫成,讀來挺有味道,但存在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譯文意思不準確:“圖”表示目的,屬于無故增譯;“前景黯淡”和poor的意思相去甚遠。第二個問題是文言本身不夠規(guī)范:“乎”通常用作疑問詞,放在句末;“……者,……也”作為文言中常見的陳述結(jié)構(gòu),通常用于表示對某事物的判斷,用來表達“前景黯淡”并不合適;“前景”是現(xiàn)代漢語中的詞,放在文言句中非常別扭。盡管文言文有許多優(yōu)點,例如比現(xiàn)代漢語更加簡約,文采更濃,翻譯史上也有王佐良先生的《論讀書》等文言翻譯名篇,但我們并不提倡在英譯中時使用文言,原因有兩點:一是文言文作為一個封閉的系統(tǒng),并不完全適合表達現(xiàn)代生活的復雜內(nèi)容,翻譯英語原文的內(nèi)容時經(jīng)常會難以達意;二是當代譯者中能夠熟練使用文言的人太少,能夠熟練使用文言的青年學生就更少了。當然,從上面的譯文來看,這位參賽者的文言基礎(chǔ)很好,建議繼續(xù)加強文言文的學習與修養(yǎng),將來或許可以在國學典籍的英譯方面有所作為。
獲獎譯文:只會賺錢的公司是最貧窮的公司。(周?。?/p>
評析:“賺錢”和“貧窮”都譯出來了,保留了原文的矛盾修飾法。把business譯為“公司”,也是對的。但“會”和“最”是原文中所沒有的,屬于無故增譯,不可取。把無故增譯的部分刪掉,就有了下面的參考譯文。
參考譯文:只賺錢的公司是窮公司。(韓子滿)
2013年8月號翻譯擂臺中譯英點評
中譯英題目
梁莊,我心中永遠甜蜜的痛。
翻譯要點
中譯英原文中“甜蜜的痛”是比較容易辨識的矛盾修飾法,但要用合適的英語表達出來卻不容易。與英譯中相比,中譯英的參賽譯文在矛盾修辭格翻譯方面的問題要少一些,主要有下面兩類。
問題一 參賽者過度解釋,導致譯文錯誤,矛盾修辭格也沒有了。
例1:Liangzhuang Town, a place full of sweet memories and lamentable conditions.
例2:Liangzhuang, my desperately-missed hometown, is the thorn of my sweet rose.
評析:中文原句是一個新聞標題。這則新聞報道的是一本社會學著作,該著作的作者考察了河南一個村落的變遷,對于村落在城市化大潮中逐漸沒落深感遺憾和痛心,但因為這個村落也是作者的故鄉(xiāng),所以她對這個村落又充滿了甜蜜的回憶。因此,“甜蜜的痛”指的是“在甜蜜的回憶中深感痛心”的意思。第一個譯文過度解釋,把“甜蜜”解釋為sweet memories沒有錯,但把“痛”解釋為lamentable conditions就不對了。村莊的沒落主要不是因為條件差,而是隨著城市化的發(fā)展,村莊“空心化”,有被遺棄的可能。第二個譯文用熟語thorn of the rose來譯,看得出譯者的英語基本功不錯,但譯文意思不對。這個短語的意思是“玫瑰上的刺”,指美中不足或是為取得成績必須付出的代價,這顯然與原文不符。
問題二 參賽者用詞不當,改變了原文中矛盾修飾法的意思。
例:Liangzhuang, is my permanent sweet bitterness.
評析:譯文用bitterness來譯“痛”。這個詞雖然有“慘痛,悲痛”的意思,但主要意思還是“憤恨,埋怨”,這與原文的“痛心”意思不相符。
除此之外,參賽譯文還存在以下兩類比較典型的問題。
問題一 參賽者譯文的句子結(jié)構(gòu)有問題,不符合語法要求。
例1:Liangzhuang, a sweet pain stays in my heart forever.
例2:It will always be sweet pain in my heart—Liangzhuang.
評析:第一個譯文在句子中間用了逗號,破壞了句子的結(jié)構(gòu)。在英語句子中,如果在一個名詞后加逗號,且后面也是名詞,一般表示后面的名詞是前面名詞的同位語,用來解釋前面的名詞。此時后面的名詞后也要加一個逗號,成為插入語。比如“Beijing, capital of China, is a beautiful city”,China后面必須有逗號。第一個譯文中的a sweet pain可以作為同位語,但是pain后面沒有逗號,這樣句子結(jié)構(gòu)就有問題了。第二個譯文用it作形式主語,用破折號引出邏輯主語,這種結(jié)構(gòu)不符合英語語法。It作形式主語時,邏輯主語可以是名詞性從句,也可以是不定式或動名詞,但不可以是名詞。
問題二 參賽者冠詞使用不規(guī)范。
例1:Liang Zhuang is eternally sweet pain in my heart.
例2:Liangzhuang, the everlasting sweet pain in my heart.
評析:第一個譯文沒有用任何冠詞來修飾單數(shù)形式的名詞pain,但這個詞在表示“傷痛”時是可數(shù)名詞,英語的可數(shù)名詞要么用復數(shù)形式,要么前面加冠詞,這里的用法顯然不對。第二個譯文用定冠詞the來修飾pain,但the表示特指,用來修飾讀者已經(jīng)知道的對象。這里的原文是新聞標題,讀者不可能僅憑標題就知道是什么樣的pain,所以the用得也不對,把the改為an就可以了。
獲獎譯文:Liangzhuang: A Everlasting Sweet Pain In My Heart (王穎)
【關(guān)鍵詞】成語 病句辨析 語境
語文在高考中雖然占150分的比分,可無論理科生還是文科生,高考的語文成績總是四平八穩(wěn),通觀考上大學的學生,語文在一百二十分以上的人數(shù)寥寥無幾,語文成績的拔高在于選擇題和作文。作文我這里姑且不談,就談?wù)勥x擇題吧,選擇題分三類:現(xiàn)代文閱讀、文言文、語言文字運用,這三類中最容易出錯的是語言文字運用,現(xiàn)在就語言文字運用中的成語和辨析病句談?wù)勎业臏\見。
成語的運用我認為分三步走。第一,積累常見和常考的成語,積累時要分類積累,不可隨意隨性。如褒義詞、貶義詞、中性詞、特定對象詞、望文生義詞、謙辭、敬辭、一字之差詞、特殊語法詞即該詞后不帶賓語。這樣減少記憶的繁瑣,節(jié)省時間,增強記憶力。例:駭人聽聞和聳人聽聞只用記住前者的事是真的后者的事是假的即可。再如:久假不歸這類望文生義的成語,只用記住其關(guān)鍵字 “假”是“借”的意思就行。
第二,結(jié)合語境,在句中勾畫有效信息,否則即使知道所有的成語意思,不注意句子的語境,一樣選不出正確選項。例如:你本來一開始就應(yīng)該和朋友合作,進行這個課題研究,要知道三人成虎,眾志成城。分析:三人成虎的對象是“謠言”,而該句的對象是“這個課題研究”,故不合語境。
第三,注意句子中簡單的修改病句即成分贅余。例如:生靈涂炭前不能出現(xiàn)“人民”,生靈就是人民的意思。
如果說成語難,那辨析病句就是難上加難,因為我們一般認為病句大都是語法錯誤,于是會從語法入手,而新課改后學生初中已不學習語法,到了高中老師若再用語法說事,那定是老師講的口干舌燥,學生聽得云里霧里,一到做題仍是毫無章法跟著感覺走。于是,我想這既然是一個盲區(qū),我們復習這塊知識點時為什么不另辟蹊徑,教學生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呢?
現(xiàn)在我來說說我的一點心得,第一,記住六大病句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jié)構(gòu)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只有記住病句類型,在你辨析病句時才不會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改法,會做到對癥下藥。
第二,針對六種病句類型各個擊破。無論哪種不可過多糾結(jié)語法,病句主要是不符合我們的邏輯事理習慣。
語序不當:①不合邏輯事理習慣。②修飾語要緊跟修飾詞。③關(guān)聯(lián)詞的位置。同主語關(guān)聯(lián)詞在主語后,不同主語關(guān)聯(lián)詞在主語前。例:如何迅速提高課堂效率,這是一個語文老師普遍關(guān)心的問題。分析:“一個”主要修飾“問題”故要緊跟它的修飾詞。
搭配不當:①不符合我們平常的說話習慣。②關(guān)注并列短語的前后搭配。③“是”做謂語的判斷句找出主謂賓只需判斷主賓搭配是否得當。④雙起單承,但不能一見到兩面對一面就認為它錯誤,定要前后對照看句子搭配是否合理。例:今年春節(jié)期間,這個市的210輛消防車、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棄休假,始終堅守在各自執(zhí)勤的崗位上。分析:“消防官兵”可以“放棄休假”,但“消防車”不能“放棄休假”,故搭配不當。
成分殘缺和贅余。成分殘缺:①注意我們的習慣搭配。②防止介詞泛濫而主語殘缺。成分贅余:糾正誤用的做法并將正確的記住即可。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我們所缺乏的,一是勇氣不足,二是謀略不當。分析:缺乏和不足、不當重復。
結(jié)構(gòu)混亂:一是句式雜糅,一個句子中存在兩種句型。二是中途易轍,一件事未說完又轉(zhuǎn)移話題。例:不難看出,這起明顯的錯案遲遲得不到公正的判決,其根本原因是黨風不正在作怪。分析:句式雜糅,要么是“其根本原因是黨風不正”或是“是黨風不正在作怪”。
表意不明:①修飾兩可造成歧義。②停頓不同造成歧義。③一詞多義造成的歧義。④指代不明造成歧義。例:今天老師又在班會上表揚了自己,但是我覺得還需要繼續(xù)努力。分析:“自己”指代不明是“我”還是“老師”。
關(guān)鍵詞:地理教學;閱讀;表達;新高考
從2021年起,江蘇省將實施新高考改革方案。高考科目設(shè)置將采用“3+1+2”的模式。其中,“3”指語文、數(shù)學、外語這三門統(tǒng)考科目,“1”是考生從選擇性科目歷史、物理這兩科中選擇的一門,“2”是考生從地理、化學、生物、思想政治這四科中選擇的兩門。很多學生都選擇地理作為其中的一門考試科目,而以往學生只是參加地理學業(yè)水平測試,學業(yè)水平測試題目相對簡單,綜合題多以填空為主,因此學生的地理閱讀和表達能力是欠缺的。如何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yǎng),是當前一線地理教師所要面對的首要問題,地理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應(yīng)跟隨新高考改革的要求及時進行調(diào)整。本文結(jié)合教學實際,針對高中學生的地理閱讀和表達能力不足提出了如下優(yōu)化策略。
一、地理閱讀能力的優(yōu)化策略
江蘇新高考的命題方向一般不是簡單的知識再現(xiàn)記憶,而是給出具體的文字材料、圖表材料,讓學生自己通過圖文的閱讀進行分析推理,涉及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人地協(xié)調(diào)觀這些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考查。高考試卷上的材料包括地圖、表格等,包含的信息量極大。學生如果沒有比較好的閱讀理解能力,就無法對題目中的文字及圖表材料進行合理的分析、理解、概括,并挖掘其中隱含的條件,洞悉其內(nèi)在規(guī)律。只有真正明白了材料是什么,題目問什么,應(yīng)該答什么,讀懂題目,才能將所學的知識調(diào)動起來解決問題。閱讀是學生地理學習中獲取各類信息的最重要的基本手段之一,閱讀能力的高低也是影響學生答題的關(guān)鍵。因此必須不斷優(yōu)化學生的地理閱讀技能。1.加強課堂閱讀指導。地理閱讀訓練應(yīng)貫穿整個地理教學過程,在地理課堂中漸漸滲透,做到“潤物細無聲”。教師要根據(jù)“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閱讀,在閱讀時要有明確的細化目標。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指導學生圈畫出重點字詞、修飾語、限定詞,并且反復推敲,在閱讀過程中對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規(guī)律進行深層次的理解,還可以用對比、因果推理等方法搞清楚材料涉及的地理內(nèi)容的邏輯關(guān)系,對知識進行消化遷移。2.高質(zhì)量的習題訓練。經(jīng)典的高考題都是出題人字斟句酌后的成果,都是緊貼課程標準和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例如,材料是文言文或者日常用語,學生就要調(diào)動語文知識,將其轉(zhuǎn)化為地理語言,還要學會防止思維定式的干擾,根據(jù)新的情境思考最合理的答案,更要學會抓住材料中的“關(guān)鍵詞”,特別是設(shè)問中的定語。在平時的閱讀練習中要逐步鞏固、查漏補缺,逐漸提高閱讀能力。3.讀圖能力的重點訓練。圖表是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地理試題都是“無圖不成題”,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綜合、判斷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教給學生基本的讀圖方法,如讀圖要先讀圖名,再讀圖例,再讀橫坐標、縱坐標,再讀斜率、數(shù)值、比例等。教師應(yīng)當讓學生隨手攜帶地圖,將地理知識落實到地理圖像上去,讓學生學會讀圖、畫圖、背圖,儲備一定的地理圖像語言,對于一些典型地理圖像如世界氣候分布圖、世界洋流分布圖、世界自然帶分布圖、板塊構(gòu)造圖等,要學會充分挖掘圖像信息,進行再次加工,慢慢學會將圖像信息進行轉(zhuǎn)化,學會用地理圖表或是構(gòu)建思維導圖回答問題。
二、地理表達能力的優(yōu)化策略
高考對學生地理能力的要求就是對地理思維過程進行文字準確、條理清楚、邏輯嚴密的表述。地理表達能力不僅是地理學科學習的重要能力,也是答題的必要條件。在閱讀材料、把握特征、找出規(guī)律后,如何熟練運用地理語言,將信息準確表達出來,使其具有鮮明的地理專業(yè)特征,顯得尤為重要。部分學生不會運用地理語言表達,而是用自己的語言隨意表述。但在考試中,學生是通過卷面表現(xiàn)自己的知識儲備和學習能力,因此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十分重要。1.教師規(guī)范使用學科語言。要讓學生規(guī)范學科語言答題,描述問題科學、嚴謹,教師在課堂講授時,就要起好示范作用,在一些問題的講解中不能口語化講述,要用地理術(shù)語,如地理中的方位一般要用東、南、西、北,而非上、下、左、右,在講地質(zhì)構(gòu)造時,向斜槽部受擠壓不要說成底部。教師的語言是否規(guī)范會影響學生,所以不能太隨意,張口就來,要注意規(guī)范性,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2.整理建構(gòu)綜合題答題模板。在地理學習和練習的過程中,要學會不斷積累綜合題的答題模板,自己組織建構(gòu),不斷擴充。如有的是地理描述類題目,如何描述點、線、面狀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規(guī)律等;闡釋地理原理類的題目如成因分析、區(qū)位分析、區(qū)域比較等;還有問題措施、影響評價類。這些都需要在學習中做個有心人,日積月累,將模板內(nèi)化,在做題時才能夠輸出。也可用一些簡單易背的口訣來記憶,如對于人文地理中社會經(jīng)濟區(qū)位因素的分析,速記就是“市通勞技政史地”。3.養(yǎng)成良好的答題習慣。想要養(yǎng)成良好的答題習慣,必須先夯實基礎(chǔ)知識,加強對基本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規(guī)律、地理過程的記憶,如巖石圈和地殼概念的區(qū)分,地形類型和地勢、地貌的區(qū)分,熱力環(huán)流原理的形成過程、根本原因、基本規(guī)律等。沒有這些基礎(chǔ),學生難以將知識重新建構(gòu),有口說不出。教師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語感。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苯處熆梢酝ㄟ^強化語言訓練來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表達能力,如讓學生做小老師說概念的內(nèi)涵和外延、解題的思路等,使學生循序漸進地學會準確完整地表述。教師可以適時糾正,使學生對基本原理的敘述符合地理用語的使用習慣和規(guī)范。在主觀題答題時,學生要盡量多角度分析和組織語言,作答特征描述問題時,學會分階段描述特征,但也要重點突出,通過總結(jié)答題結(jié)構(gòu)完善答案角度,通過題目材料補充答案角度。在表述過程中,學生的分析要具有因果層次,圍繞主題進行闡述,重點要突出,不能用現(xiàn)象解釋現(xiàn)象,不能用原理代替分析,必須弄清作答的先后順序,不出現(xiàn)答案自相矛盾的現(xiàn)象。這些都要求教師在課堂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些思考的機會,讓學生逐步學會邏輯清晰地思考和表達。
【關(guān)鍵詞】合作學習 自我轉(zhuǎn)變 角色轉(zhuǎn)變 教法轉(zhuǎn)變 職能轉(zhuǎn)變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探求、愉快合作的一種學習方式,它探究教學的理論基點是“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育的實踐者,其教學觀念的變化直接關(guān)系到合作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成敗。如何轉(zhuǎn)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呢?筆者從三個方面作了探討。
一、轉(zhuǎn)變角色――變以教師為中心為以學生為中心
教育要改革,關(guān)鍵在教師,教師要想投身教育改革,就必須先轉(zhuǎn)變角色,即轉(zhuǎn)變課堂教學中心,變以教師為中心為以學生為中心,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敢于自我否定,真正建立起一個全新的學生觀。
1.放倒架子。長期以來,語文界有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定,把講深講透課文作為評課的一把尺子,教者在課堂上是指揮家,事先設(shè)計好了板書、問題,并備好了答案,而且是唯一的,學生不能越雷池一步,完全處于被動學習的境地。教者還熱衷于搭架子,上課以自我為中心,確定一個目標后,就滔滔不絕講下去,分析有板有眼,板書有條有序,歸納有點有面。課堂成了教師施展才華的場所,學生成了點綴,只有聽的份兒,沒有說話的權(quán)力?!秾W會生存》一書指出:“教師的職責現(xiàn)在已經(jīng)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職能外,他將越來越成為一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者,一位幫助發(fā)現(xiàn)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現(xiàn)成真理的人?!边@段話告訴我們,新型的師生關(guān)系不是上下級關(guān)系,也不是服從被服從關(guān)系,而是合作的伙伴關(guān)系。因此,教師在傳授知識、引導討論時要放倒架子,由導演轉(zhuǎn)到主角再轉(zhuǎn)到配角,縮短師生距離,讓學生想學、愛學、會學。
2.放下?lián)?。合作學習的一個顯著變化就是組織教學順序的改變,即變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學”為“師生合作、生生互動、共同提高”。要通過質(zhì)疑、討論等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人人參與,個個活動,進入學習境界,讓他們有疑問、有思考、有話說,進而達到學會學習的目的。首先,定好目標,明確教學任務(wù)。根據(jù)教材、學生特點,設(shè)立一兩個教學目標。目標既要明確,又要切實可行,讓學生通過努力能夠達到。其次,明確分工,分解承擔任務(wù)。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教學的主體,在閱讀、理解過程中應(yīng)承擔主要任務(wù)。教者是引航人,具體怎么行船,由學生自己動腦,根據(jù)其能力而定。第三,組織實施,掌握教學尺度。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引導學生細心觀察,積極思考,鼓勵學生敢于向權(quán)威挑戰(zhàn),大膽求異,引導學生產(chǎn)生奇思妙想,把課堂變成思考的王國,讓學生的思維在語文天地里自由飛翔。
3.放開膽子。陶行知先生說:“敢探未明的新理,即是創(chuàng)造精神;敢入未開化的邊疆,即是開辟精神?!痹诮滩摹⒔處熀蛯W生三者構(gòu)成的教學全過程中,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中心也就明確了。在教學中,要大膽創(chuàng)新,讓學生有充裕的時間接近現(xiàn)實生活,建立全新的學習觀。首先,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方設(shè)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備課時精心策劃,讓學生盡快進入角色。開講課,或齊背一兩首詩詞、一兩則名言警句,振奮一下精神,輕松進入課文;或設(shè)計一段精彩的導語,讓學生在咀嚼回味中感到新鮮而興奮。其次,變被動學為主動學。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設(shè)下一串疑問,用一根主線串聯(lián)起來,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引導學生自己回答,并適時提出跟課文主旨密切相關(guān)的問題,掀起討論浪潮,人人既是問題的設(shè)計者,又是問題的解答者。第三,變不會學為學會學。在學習課文、處理問題的過程中,傳授提出問題的角度技巧、分析問題的思路步驟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讓學生會學習。
二、轉(zhuǎn)變教法――變研究怎么教為教什么
陶行知先生說:“我以為好的先生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币龅竭@一點,教者就應(yīng)當把閱讀設(shè)疑、參與討論、提高能力當作教學研究的中心任務(wù),誘導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問題,指導學生學會分析問題,進而教會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如果持之以恒地進行下去,定會從根本上提高教學效率。
1.敢于質(zhì)疑。清代教育家戴震提出了“有于內(nèi)而益于外”的教學論,就是說,教者應(yīng)該重視學生自身的心理狀態(tài),并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由于缺乏主觀能動性,經(jīng)?!拔?、惟師、惟上”,沒有主見,更談不上懷疑。懷疑什么呢?教師傳授的知識、課文注釋、標準答案都可在懷疑之列。教師講解課文,往往照搬教參,接觸到天文、地理、哲學、法律、政治、宗教及科學定理,由于經(jīng)驗不足,有時憑印象講授,甚至將自己的主觀見解強加給學生,這些都是在所難免的。課文注釋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或有違事實,或不合情理,或意義不明,容易產(chǎn)生誤解。文言文注釋,有的詞義不明,有的句式翻譯不準,有的常識解說不詳。引導學生閱讀時,留心這些地方,并根據(jù)自己的感悟,提出一些疑問。標準答案不標準,有時出現(xiàn)一題多種答案,有時無答案,還會出現(xiàn)自相矛盾的錯誤。
2.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可以打開思維潮水的閘門,可以步步深入地理解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和表現(xiàn)方法。提出問題的關(guān)鍵是會想,怎么想呢?一是查異,即檢查、發(fā)現(xiàn)作品中不同尋常、不合常規(guī)的內(nèi)容和寫法?!堆b在套子里的人》,別里科夫白天總拿一把雨傘,符合情理嗎?傘是何物?對人物的刻畫、情節(jié)的發(fā)展有何作用?二是比較,通過縱橫比較,找出異同點。如:《雷雨》中周樸園對侍萍的前后態(tài)度;《祝?!分袑ο榱稚┤涡は竦拿鑼?;《祝?!分袆趧計D女形象與《荷花淀》中勞動婦女形象的對比。三是探求,根據(jù)語句,進一步探索、尋求更加詳細的情形?!端帯分忻鑼懴乃哪棠躺蠅?,有這樣一段話:“忽然見華大媽坐在地上看她,便有些躊躇,慘白的臉上,現(xiàn)出些羞愧的顏色,但終于硬著頭皮,走到左邊的一座墳前,放下了籃子?!睋?jù)此設(shè)計以下問題:這段文字是對夏四奶奶哪方面的描寫?這是什么神情?她為何有這種神情?這說明了什么?
3.勤于思考。贊科夫說:“教會學生思考,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本錢?!敝笇W生閱讀,要設(shè)下疑問,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讓思維活躍起來,處于思考狀態(tài)。教學《項鏈》,可從三個方向設(shè)疑。一是順向思維問:瑪?shù)贍柕掠心男┩纯??她為什么不斷感到痛苦?她有哪些夢想?她的夢想能否實現(xiàn)?二是逆向思維問:假如瑪?shù)贍柕虏粊G項鏈,她的境況會如何?假如瑪?shù)贍柕陆桧楁湑r,她的朋友佛來思節(jié)夫人告訴她這是假的時,情況會怎樣?三是發(fā)散思維問:瑪?shù)贍柕逻€項鏈給佛來思節(jié)夫人,佛來思節(jié)夫人會不會告訴她這是假的?為什么?佛來思節(jié)夫人為什么將假項鏈借給朋友?說明了什么?假如佛來思節(jié)夫人退還項鏈,瑪?shù)贍柕聦⑷绾翁幚磉@掛項鏈?以后的生活會怎樣?假如佛來思節(jié)夫人不肯退還項鏈,瑪?shù)贍柕掠謱⑷绾翁幚磉@件事?會有什么樣的結(jié)果?造成瑪?shù)贍柕虏恍业恼嬲蚴鞘裁矗磕銓Μ數(shù)贍柕掠幸粋€怎樣的評價?
4.勇于探討。質(zhì)疑只是走向理解的大門,分析研究才是通往理解的階梯。分析討論問題時,應(yīng)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陳述自己的見解和理由,允許他們對別人的觀點提出疑義,也要允許他們進行自我辯解。《雷雨》中的人物關(guān)系紛繁、感情復雜,對周樸園的評價已有定論,如果硬套現(xiàn)成的說法就有強加硬塞之嫌,這是現(xiàn)行語文教學所摒棄的。怎樣讓學生了解、認識這個人物呢?可抓住周樸園對魯侍萍的感情是否真實這根線,請學生分角色朗讀,讓他們接近人物,體驗人物內(nèi)心的活動,作出公平合理的評價。
三、轉(zhuǎn)變職能――變單純傳授知識為教書育人并舉
語文學習是陪伴終身的,語文學科的特殊性決定著它對人一生的影響。合作學習注重學生合作品質(zhì)的培養(yǎng)、合作精神的養(yǎng)成,它是實現(xiàn)教書育人的重要方式。
1.積極參與,在互動中鍛煉自己?;樱褪侵附虒W任務(wù)需要相對獨立的學習個體之間在學習過程中互相促進、互相推動。學習中學生都在積極主動地忙碌著、參與著,自愿學習,沒有被逼迫的感覺,整個學習過程都是通過學生互相鼓勵、互相幫助、互相理解、耐心聆聽、積極探討來完成的。因此成功的合作培養(yǎng)了學生人際交往技能,使學生學會交往、學會參與、學會傾聽、學會尊重他人。教學《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個學生提出:“林沖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這個問題太大,不易解說清楚,我就以“疑”答疑,問學生:“林沖為什么沒有被大火燒死?”然后組織學生討論。通過討論,學生不僅理解了林沖的性格特點,也懂得了結(jié)構(gòu)上的前后呼應(yīng),還看到了作者思想上的局限,可謂一舉三得。
2.主動出擊,在互助中展示自己。互助,就是指教學任務(wù)的完成需要學習者互相幫助,具體的就是指學生之間互相發(fā)問、請教、引導、檢查。合作學習使學生之間建立了積極的相互依賴的關(guān)系。不管有沒有天賦,他們都能夠昂首挺胸,大膽發(fā)表意見,顯得自信,他們相信自己,視自己為有價值的人。教學《林黛玉進賈府》,為了使同學們對《紅樓夢》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設(shè)計了“對賈寶玉這個人物評說不一,有人說他是個混世魔王,有人說他是個浪蕩公子,也有人說他是個叛逆勇士,你是怎樣認為的”這個具有可辯性的問題,讓同學們進行探討。肯定為一方,否定為一方。課后準備:自愿組織,每人向召集人提供兩條理由,由召集人選出積極性高、表達能力強的五位同學,成立辯論小組,其余成員上課辯論時配合本組行動,適時發(fā)言。這是一場對抗性的辯論,由于組織到位,效果較好。
3.協(xié)同作戰(zhàn),在互補中提升自己?;パa,就是互相補充。合作學習的最高境界是成員彼此接納欣賞、互相取長補短和共同攜手進步。教學《雨中登泰山》,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盡管有些問題提得很幼稚,引起哄堂大笑,還是擋不住那些要發(fā)問的同學。因為,他們?nèi)鄙賹Υ笊降恼J識,想借此機會,向大家多了解這方面的知識,他們從同學們的解答中,得到了一種知識上的滿足,得到了一種情緒上的快樂。學完課文,引導學生總結(jié):由登山活動得到一種什么樣的人生啟迪?有的說登山望遠,視野開闊,將來有機會定要游覽祖國大山名川;有的說,登山一步一個腳印,干事業(yè)也應(yīng)該腳踏實地,從第一步開始;也有的說,登山如同展示人生,在我們?nèi)松穆猛局杏懈鞣N各樣的風景,只要我們走過,不一定追求完美。學生的收獲已遠遠超出學習課文本身的知識了,他們從課文的學習中,得到了人生感悟,這種感悟?qū)殡S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