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課堂教學教案范文

課堂教學教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課堂教學教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課堂教學教案

第1篇:課堂教學教案范文

我們面對的學生是活的人,水平不同,發(fā)展能力不同,悟性不同,知識的生成結果也不同,我們的教學、訓練、練習都應該有針對性,這樣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才能落實。

(1)“教案、學案一體化”的課堂教學目的是: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注重學生的自學,促進學生由先學,再到會學,從而學會學習、學會探索,實現教學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轉變。

(2)面向全體學生,面向我們自己的學生,面向活的學生,面向在成長的學生,通過“教案、學案一體化”的教學既可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又能使其全面發(fā)展,使學生學得輕松,老師教得得法。

(3)既能提高學生又能提高教師,使教、學雙方都能獲益。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展現學生的思維過程,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學生學習創(chuàng)造了條件,提高學生學習質量和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

(4)“教案、學案一體化”教學緊緊圍繞落實新課程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目標設計。

二、“教案、學案一體化”的欄目設置

(1)教學目標欄:本欄目根據新課程標準,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確定本節(jié)課教師和學生共同的目標。

(2)預習自我探究檢測欄:本內容選取教材中基本概念、基本性質、基本公式、基本圖形、基本方法,設計成小題,要求學生提前預習新課內容、互幫互學,課前完成預習自我檢測。

(3)典型例題精析欄:教師精選典型例題,課堂精析精講,歸納規(guī)律方法,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4)目標達成檢測欄:選取適當數量的題目作為本節(jié)課的課堂教學反饋,通過學生達成率的檢測來促進教師及時反思教學情況。

(5)知識札記欄:安排在例題旁,作為學生課堂筆記,記錄新課學習過程、例題講授過程中的知識、方法、規(guī)律、題型及一些自我思考。

除此之外,還設有課后反饋欄、探究與拓展欄、知識方法自我歸納欄和學習質疑與反思欄。

三、“教案、學案一體化”備課的操作程序

(1)教師編寫教、學案:備課組長按照學校教學的統(tǒng)一要求,安排好教學進度表和各位教師的編寫內容。

(2)教、學案至少提前一天分發(fā)給學生,教師布置學生預習新課內容,指導學生完成預習自我檢測,閱讀并力所能及地完成部分例題。

(3)課堂教學時先由教師引入,通過學生個人闡述或學習小組推選一個代表就自學檢測、問題討論完成的情況作講解。

(4)根據學生自學檢測的反饋,教師對本節(jié)新課內容及典型例題進行針對性的精講、總結、提出注意事項。

(5)例題同步練習一般要求學生在課內完成,然后由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完成,教師結合訓練情況,對存在問題加以突破。

(6)課堂留出時間完成目標達成檢測,檢查教學目標是否達到。

(7)課后整理例題、復習知識后完成知識方法自我歸納,理解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使知識系統(tǒng)化、概括化、簡約化。

(8)完成課后反饋和探究與拓展,教學案中設計了基礎訓練題、能力訓練題,要求學生一定要按書面表達的要求嚴肅認真地完成。

(9)教師批改后發(fā)還給學生,要求學生先進行自我訂正,再小組討論歸納錯誤點記錄在學習質疑與反思欄中。

(10)教師要及時督促學生完成教、學案的有關內容。教師批改

時,要盡可能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況,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重點輔導存在問題的學生。

四、“教案、學案一體化”課堂教學實踐應達到的目標

(一)從學生的角度思考

(1)“教案、學案一體化”應具備教師的教案、學生的預習提綱、課堂筆記本、課后作業(yè)本、訂錯本等多重作用。

(2)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避免課堂、課后大量抄題,閱讀、審題更加便捷。

(3)課堂學習應更具針對性,通過課前的預習,能發(fā)現自己在課堂中將面臨的困難、難點,在課堂上聽課更加有的放矢。

(4)學習主動性應更強,使學生之間形成預習的競賽風氣,講義發(fā)給學生后應要求學生自主預習努力完成預習練習,并相互交流。

(5)知識應得到及時反饋,及時強化,教、學案配套練習具有針對性,對學生熟悉題型、鞏固知識、提高能力應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6)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例題整理,知識自我歸納,記錄學習質疑與反思、錯誤點等,形成會學的良好習慣。

(二)從教師的角度思考

(1)教師在教學中教學目標性應更強,應該非常明確每節(jié)課所需解決的問題及思考如何解決;可使教學更實在、更踏實,不會隨心所欲。

(2)教師在教學中要追求更高效率,使用教學案后避免了抄題過程,在學生課前預習的基礎上,教學效率應明顯提高。

(3)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大量地讓學生闡述、讓學生練習,教師適時講評、適時點撥、適時總結,達到學生自主地學,教師針對性地講。

(4)教師在教學中應及時獲得教學的反饋,及時矯正、及時解決。

(5)教師在編寫過程中應精選題目,科學編排,促進自身教學能力的提高。

五、“教案、學案一體化”備課和教學實踐中的注意事項

(1)“教、學案一體化”是教案和學案的統(tǒng)一,以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的流程為主線進行設計,所以既要有教案的完整環(huán)節(jié),

又要突出學習過程和方法的提示。

(2)欄目的設定要能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要從學生學習流程的角度,給予點撥或提出一些問題引起進一步思考。

(3)教師要注意思考“教案、學案一體化”的合理使用。由于各班學情各不相同,在使用“教案、學案”時,教師必須二次備課。

(4)老師要每天檢查,及時督促學生及時裝訂,妥善保管,作為復習依據。

第2篇:課堂教學教案范文

關鍵詞:新課改;學案教學;自主探究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往往以教師為主體,把學生置于教學被迫接受的層面,不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新課改以來,課堂教學改革精彩紛呈,學案教學因其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廣大教師的認同。學案教學改變了以往上課講解知識點“滿、透、細、實”的方法,而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倡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收集處理信息,獨立獲取知識,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一、學案教學的理論依據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是建構內在心理表征的過程,是一種能動建構的過程。知識是通過學習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構建的方式獲得的。學案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任務,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經驗,為指導學生進行主動地知識構建而編制的學習方案。學案教學則是以學案為載體,學生依據學案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自主探究的教學活動。學案教學突出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實現學生自主學習的最大效益,最大限度地為師生“互動——探究”提供課堂時空。

二、學案教學的程序模式

運用學案的課堂教學可以分為五個時間段。前10分鐘,通過學生的自主預習引導學生構建本節(jié)課的知識體系,采用的方法是:教師引導,學生回答或討論,教師板書引導學生完成筆記并內化知識、加強記憶。第二個10分鐘,對學生課前自學時存在的問題,讓學生共同討論探究解決,教師適時引導、點撥、補充和完善。然后用10分鐘時間對學案上的“典例剖析”進行講解,用10分鐘時間進行隨堂鞏固,讓學生做學案上的“隨堂訓練”,允許學生討論,對存在問題的題目教師引導、點撥進行解決。最后用5分鐘時間進行知識總結并布置作業(yè),讓學生課后完成學案的“課后訓練”。

三、學案的編寫

1.學案的基本內容

學案教學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結構,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從強化學生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角度出發(fā),對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結構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學案指導學生針對將要學習的內容,有目的、有重點地精讀、細讀,把握所學內容與相關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思考學案提出的問題,記下思考所得及疑點、難點。

2.學案編寫的原則

(1)呈現教師對教材的處理。針對新課改中出現的一標多本的問題,解決的最佳方式就是以課標為教學依據,根據教師教學的需要與學生的學習水平,以互補為原則,教師自主選擇,個性化整合。學案成為呈現整合資源的載體。在“捕獲光能的色素”這一課時的教學中,在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的基礎上,教師在學案中可設計實驗報告,引導學生分析實驗過程中涉及的一系列問題,推出實驗結論。

(2)呈現學習思路,形成知識完整性。學案在課前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學習的線索,做到心中有數;在課后便于學生復習鞏固,整體構建知識體系?!懊傅奶匦浴币还?jié)的學案清晰呈現了學習思路。

知識回顧:教師重新演示過氧化氫分解的比較實驗。

觀察并描述三支試管產生O2的速率——酶和無機催化劑的比較——總結酶的第一個特性“高效性”。

新知探究:

探究1:酶具有專一性。

看動畫演示(酶與底物之間的鎖匙關系)——總結酶的第二個特性“專一性”。

探究2:酶的反應條件

創(chuàng)設情景——分組設計實驗方案——交流實驗方案——結果分析并總結

知識應用:展示加酶洗衣粉,閱讀使用說明

(3)呈現學生的主體性。學案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努力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自學、自問、自做、自練的方法和機會,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增強對學習的興趣。

(4)呈現層次性與針對性。學案的編寫應該充分考慮和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能力和知識水平,使學案具有較大的彈性和適應性。同時,學案也應體現教師對教材的針對性,針對不一樣的內容,用不同的方式來運用學案,使學案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作用。

四、學案的使用

學案教學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越來越適應于新課改后的課堂教學,如何用好學案也是學案教學有效的關鍵。學案的有效使用應包括課前、課堂、課后三個階段。

(1)課前。主要是知識回顧與預習。部分引導學生在課前進行相關知識的復習,激活學生的思維;部分給學生課前預習課文內容提供了一個詳細的提綱,并通過填空方式初步檢測和鞏固預習的核心內容,為課堂教學做好了一定的知識儲備。

(2)課堂。主要是新知探究、知識應用、典例剖析和隨堂訓練。在教學中教師不應是講知識,而應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者。因此,教師在學案中要引導學生提問,創(chuàng)設問題情況,提供探究的資源,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與空間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如說,第一,可以自然現象為例提問,如引導提問“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同樣的精(卵)原細胞會產生不同的配子嗎?”;第二,通過比較分析,提出問題。如學習呼吸作用時,可與光合作用從原料、產物、條件、本質等方面加以比較,引導學生提問:“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過程正好相反,二者是不是簡單的逆轉過程呢?”“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儲存能量,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兩者作用不是互相抵消嗎?那對植物的生活有何意義?”;第三,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進行探究實驗。生物學有些規(guī)律是通過實驗得到的,教師在學案中提出生活中的實例,從中發(fā)現問題,產生疑問,引導探究。如在“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和利用”這一節(jié)中學生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現象:“置于空氣中剛剛萎蔫的青菜葉片置于清水中又變得硬挺了”,提出問題“植物細胞在什么情況下會失水,什么情況下會吸水呢?”然后通過探究實驗來解決,即組織學生展開討論,進行實驗,實現合作學習。最后使用典型例題剖析重點和難點,隨堂練習進行總結和鞏固,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課后。主要是學生課后自主訓練、知識總結和錯題整理。一方面學生以學案為線索進行復習建構,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另一方面通過學生的解題,加強教學信息反饋,評價教學效果,不斷調整教學設計,從學生中獲取有價值的教學思路。

從“教案”到“學案”的轉變,教師必須把自己的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學習的目標,根據學生現有知識、自學能力水平和教學的要求,參照各方面信息,制定出一整套學生學習的方案。學案教學法較好地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性,但在實際操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教材中某些內容受學校條件,不同層次學生探究能力,學業(yè)成績評定等多方面限制而不能進行,某些內容若采用此法則把課時拉得太長,耽誤以后課業(yè)的進行。因此,在生物教學中,學案教學還需要逐步滲透,精心設計,合理使用。

參考文獻:

[1]生物課程教材研究中心.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生物1[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第3篇:課堂教學教案范文

一、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入安全教育

常言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不改變學校教學計劃的前提下,要發(fā)揮課堂主渠道作用,全方位滲透安全教育。同時在數學學科教學中滲透安全教育必須將教學內容與安全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既不能把數學課上成安全課,也不能漠視教學內容中蘊涵的安全教育因素。要根據數學學科的特點和教材內容,在教學中恰當地把握分寸,潛移默化地進行滲透。如:在三年級第一學期的一堂數學課上,授課內容是對重量單位“千克、克”的認識,我一邊指導學生通過用手來掂量物品感受重量,一邊告訴學生:一克物品很輕,但一克的危害卻很大,適時對學生進行遠離,珍愛生命的安全教育。又如,在教學部分幾何知識時,教師常常會讓學生準備剪刀、膠水等操作工具,這是教學中必須讓學生準備的,如果學生沒有準備好則會影響數學知識的教學質量。教師在制定這類教案時就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特別是低年齡段自控能力較差的學生使用剪刀這類工具肯定會有一定的危險性的因素,在教具準備中就應提前與學生進行紀律上的約定,規(guī)定只能在相應環(huán)節(jié)規(guī)范的使用工具,活動完畢立即妥善放置,放學立即帶回家不再帶到學校。再比如,在“認識鐘表”這一課題時,往往會讓學生帶自制的鐘表到學校,有的家長在固定鐘表的時針和分針時,常用鐵絲或小釘子、大頭針等,存在一定的危險性,于是讓學生提醒家長在制作時要注意。有了事先的計劃和準備,課上教師更要做有心人,隨時觀察學生的行動,才能對可能發(fā)生的事故進行防范。

二、在數學活動課中進行安全教育

在豐富多彩的數學教學活動中,如果教師能把進行安全教育的方法、時機掌握恰當,運用靈活,對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我在教學面積這一單元的內容時,根據預定的教學安排,我設計了數學實踐活動:綠化地帶、前教學樓及學校的占地面積有多大?上課地點由室內延伸到了室外。這就增加了教師對課堂紀律、學生調控方面的難度。因此我在學生們準備進行分散的各小組學習之前,就明確地向學生們提出了需要注意的安全事宜:1.在室外學習的目的是研究本課知識,因此不能做與此無關的事情;2.操場上有正在上體育課的學生在做踢球等活動,因此要注意避讓;3.不能大聲喧嘩,以免影響各班上課。4.活動時間結束迅速回到指定集合地點。通過這樣對學生紀律的事先約定,教師的密切參與,能隨時發(fā)現和制止學生的不規(guī)范活動,這樣才能保證活動的意義和有效。能最大限度地調控好學生的活動行為,避免學生活動時因為無明確紀律約束而產生的無法預計和及時控制的危險行為,很好地保證了實踐活動的質量。學生通過收集和統(tǒng)計數據,組員之間激烈的討論,不僅獲得了知識與學習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及綜合素質也得到了提高,更能促使學生成為關注自我生存,關注社會環(huán)境,有一定法制觀念的具有很大發(fā)展?jié)摿Φ膶W生。從小在孩子的心靈里播下法制的種子,將來一定會成為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三、利用教材潛在安全教育資源,適時滲透安全教育

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安全教育,需要教師從教材中用心挖掘更深層次的東西,新課程改革下的數學教材,非常重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以及學生的生活經驗,很多數學知識的引出都是以主題圖的形式呈現給學生,而這些主題圖大多來源于學生的生活,教師如果能適時抓住圖中的信息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例如,我在教學三年級上冊《生活中的數學》時,當時我發(fā)現圖中有限速標志,于是我結合教學,教學生認識交通標志,了解這個標志所代表的意思,特別讓家中有汽車的學生在外出時,一定提醒家人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絕不超速行駛對從而對學生進行安全和遵守交通法規(guī)的教育,再對學生進行反面教育,假如在十字路口不按紅綠燈的指示行駛,即不遵守交通法規(guī),不安全,對會出現的后果進行設想。學生通過設想討論一致認為:遵守交通法規(guī)不但是對別人負責,更是對自己負責。在教學四年級下冊《加法運算定律》時,這節(jié)教材的主題圖呈現的是李叔叔騎車旅行的情景。于是,我以談話導入新課:“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騎車旅行是一項既環(huán)保又多么愜意的事情?。〔贿^,我國的道路交通管理條例明文規(guī)定:不滿12周歲的兒童不準在道路上騎車。如果你也想參加這樣的旅行活動,必須在家長的監(jiān)護下才可以的。這不李叔叔正騎車旅行呢!”通過對教材內容的挖掘利用,讓學生在很自然的情況下,對學生進行了一次交通安全方面的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4篇:課堂教學教案范文

一、藏族中學的生源情況

藏族學生大多生活在遠離城市的牧區(qū)和草原,家長常年忙于游牧生產和生活,家庭教育非常單調。統(tǒng)計表明,藏族學生在入學以前有90%以上是由爺爺或奶奶照顧生活起居的,學前教育以溺愛為主。大多數孩子接觸外界事物的機會很少,他們在上學之前基本上不會說漢語,聽不懂漢話,與教師及同學交流較困難。

由于牧區(qū)以游牧生活為主,學生習慣了自由和隨遇而安。對于學習的重要性,很多家長認識不足,只是在普及教育的形勢下,把孩子送到學校來接受管理或照顧,認為學與不學都一樣,進而導致學生的學習動機不明確,在學習上沒有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發(fā)現,大多數學生在學習上的“等、靠、要”思想非常嚴重。

二、藏族中學的教學現狀

傳統(tǒng)“以教為主”的教學,嚴重地抑制了學生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在藏族中學,這種現象非常普遍。調查發(fā)現,藏族中學教師的教學方法還是典型的“填鴨式”教學,教學中對學生思維的開發(fā)和拓展都不重視,只是一味地講授知識;在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意識上沒有起到引導的作用,對學生的主體地位置之不理。從而使學生在學習上出現被動思考或者不愿意思考等問題,只“等”教師講解;教師呆板的教學方法,使學生不敢表述自己的見解或教師根本不給學生表述見解的機會。因此導致學生不自信、不敢發(fā)言、不愿發(fā)言,被動學習。

三、導學案在課堂教學中的優(yōu)越性

“學案”在實質上是教師幫助學生掌握教材內容、溝通學與教的橋梁,也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建構知識能力的一種重要媒介。與傳統(tǒng)的教案不同,學案是在教案的基礎上為發(fā)展學生學習能力而設計的一系列問題探索,由學生直接參與,并主動求知的學習活動的案例,側重讓學生“會學”。

學案導學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課程理念,既關注教師的“導”,又注重學生的“學”,尤其是注重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教學實踐表明,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基本上在中學課堂教學中得到了認可。

四、藏族中學課堂教學使用導學案的理由

理由一:在預習環(huán)節(jié)的問卷中,有62.3%的學生認為預習有用,但不知道如何預習,有61.9%的學生只等教師講解預習中不懂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導學案可使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預習,學會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同時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變了藏族學生在課余時間不預習、“老虎吃天”式的預習、“等”老師布置任務的被動學習習慣。

理由二:調查問卷表明,80.7%的學生喜歡在課堂上自主看書、學習和獨立思考問題。導學案的應用,使藏族學生在課堂學習的環(huán)節(jié)中主動思考適合自己認知水平的問題,使課堂教學成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活動,從而達到“分層”教學的目的,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快樂,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推動了教學過程的互動,體現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學習、共同學習、互相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從而改變了藏族中學“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活動“靠”老師的不良學習習慣和在課堂中思想拋錨、睡覺、打瞌睡的消極學習習慣。

理由三:調查問卷表明,71%的學生在做作業(yè)時以抄襲為主。導學案的應用,使藏族學生能在做作業(yè)的環(huán)節(jié)中做到因生制宜、因材施教、分層作業(yè)、自主作業(yè)的原則,滿足了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使不同知識水平的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成、學有所獲,節(jié)省了學生的學習時間和學習的負擔。從而改變了藏族中學學生大面積抄襲作業(yè)的不良學習習慣及在作業(yè)上“要”老師指導和詳細講解的懶惰學習方式。

第5篇:課堂教學教案范文

論文摘 要:傳統(tǒng)的教學設計的對象是教師,而導學案設計是為了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學習而設計的,主要以學生為主,以 “問題促學習”的原則要求的認識不深,導致出現了一些設計的誤區(qū),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總結導學案設計上的誤區(qū),引導大家走出這些誤區(qū)。

導學案是在新課程教學改革中出現的新生事物。由于它是集教師“導案”,學生“學案”、“練案”于一體的“教學合一”的文本,因此承載了新課程“以生為本,以學為本”的新課程教育理念,體現了高效課堂教學系統(tǒng)要求,又集“導”、“學”、“練”、“測”、“評”等功能于一體,所以導學案教學法受到了教師的重視,然而由于對高效課堂認知程度不同,對導學案的設計中以 “問題促學習”的原則要求的認識不深,導致出現了一些設計的誤區(qū),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總結導學案設計上的誤區(qū),引導大家走出這些誤區(qū)。

誤區(qū)一:導學案設計教案化

教案的著眼點在于教師“教什么”和“如何教”,它是以教師為中主,強調的是“教”的設計;導學案的著眼點則在于學生“學什么”和“如何學”,它是以學生為中心,強調的是“學”。導學案設計時,要站在有利于學生“學習”的角度,而不是站在有利于教師“教”的角度來設計。通過設計具有探究性、層次性、情境性的問題,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逐步深入,旨在形成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但事實上,我們很多老師在導學案設計時受教案的影響很深,并不能一下子“脫胎換骨”,設計出來的導學案要么是教案的翻版或“粗加工”,要么是教案與學案的“雜糅”,最后搞成了“四不像”。比如教師的導入新課,教材的分析,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過渡等等,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耗費了很大精力,即干擾了學生學習的注意力,也導致學習的低效。

誤區(qū)二:導學案設計習題化

有些教師在設計導學案時將“知識問題化”誤解為“知識習題化”。首先這是對“問題”和“習題”兩個概念認識不清導致的?!傲曨}”一般是條件充分、結論確定、解法典型、供鞏固知識和訓練技能所用。而“問題”不僅包括教科書上的習題,也應包括那些來自實際的問題;不僅應包括“單純練習題式的問題”,也應包括“非單純練習題式的問題”;不僅應包括條件充分、結論確定的問題,也應包括條件不充分、結論不確定的開放性問題和具有探索性的問題。因此,兩者的外延、所要達到的學習目的大不相同。

從性質上看,導學案是學生學習的“路線圖”,是為了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達成學習目標,而由教師幫助學生設計的集“導學”、“導思”、“導練”、“導評”、“導測”等于一體的全程性學習活動方案,是最終形成學生學習能力的一個有效載體。而習題或考卷則僅僅是檢測學生學習水平與技能的一種反饋手段。

從內容上看,習題只是導學案的一個組成部分,有些教師將“知識問題化”誤解為“知識習題化”,所以,他們在設計時沒有經過認真研究,只是把教材內容簡單地設計成一個個的習題,甚至機械照搬教輔資料,于是這種有著豐富內涵的導學案被異化為練習題的堆砌,完全喪失了導學案的價值和功能。其結果就導致了學生對照課本抄答案,學生合作找答案,課堂成了師生對答案的過程。教師如果按這種“假導學案”進行教學,不僅起不到導學案應有的作用,也會泯滅學生的學習償趣,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毫無用處。

轉貼于

誤區(qū)三:導學案設計“問題膚淺化”

問題膚淺化主要表現在

1、問題設計缺乏探究性,沒有探究價值,不能引起學生的深度思考,很容易就能得出答案。2、問題設計缺乏開放性。由于設計的問題過于封閉單一,答案唯一,學生對照課本直接就可以找到結果,這類問題不利于課堂上的生成。沒有生成性的課堂也就沒有生命性,也不利于學生發(fā)散思維、求異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發(fā)展。3、問題設計缺乏深加工。教師就教材教教材,設計問題僅僅停留在教材內容表層傳遞出來的信息,而沒有進行深度開發(fā)和拓展提升,所以設計的問題往往思維含量低。我們主張教師使用教師只是將它作為一個好的例子而已,教師的作用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師要學會整合課程資源,對教材進行二度二發(fā)和加工處理,生成好的問題。4、問題的設計過于零碎化。這是對問題“層次化”的誤讀。問題“層次化”的設計用意是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出不同層次的問題,比如識記類問題、理解類問題、應用類問題、拓展類問題等,或者針對那些難度較大無從著手的綜合性問題,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而實行難度分解分層,讓學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或者達到不同的“學習頂點”。但這不等于將問題“零碎化”,就像傳統(tǒng)課堂上的“滿堂問”一樣,教師一問到底,實際上很多都屬于無效提問。這樣設計的結果會阻礙學生對知識系統(tǒng)的整體構建,也禁錮了學生的思維。

誤區(qū)四:導學案設計共性化

一份導學案的產生,通常要經歷個人“初備”(形成“初案”)——備課組“集備”(形成“共案”)——個人“復備”(形成“個案”)——課中“續(xù)備”(形成“續(xù)案”)——課后修訂的過程??梢钥闯?,這個過程是一個開放性、互動性、創(chuàng)生性的過程。從集智備課(形成“共案”)到個人“初備”(形成“個案”,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步驟。但由于教師集智備課行為的不規(guī)范或者管理不到位、教師認知上的偏差等原因,導致備課環(huán)節(jié)被簡化。有些教師將集體研討的導學案直接拿來供自己班級使用,勢必導致導學案的共性化與所任班級的差異,這種差異將會給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造成損失。更有甚者,集智備課活動被繼續(xù)簡化成個人分工備課,這種情況一旦出現對學生的學習影響就更大。

導學案主要是為了方便學生自主學習而設計的個性化學習指導方案,既要面向全體學生,也要面向每一個學生,也就是既要解決好N個學生的問題,還要 N=1要的問題。讓學生優(yōu)生“吃好”,讓學困生“吃飽”,給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提供學習的“自助餐”,讓每一個學生能通過導學案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找到自我,發(fā)展自我。

避免導學案共性化,就要進行集體研討下的個性化設計,在進行學情調查的基礎上,進行分層次設計。即前面所說的分層設計學習目標,分層設計問題,分層設計達標檢評等。這樣設計出的導學案才具有針對性,才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

誤區(qū)五:導學案設計提綱化。

這也是導學案設計初期容易產生的誤區(qū)。一是缺乏問題意識,沒有將學習內容加工處理成問題,只是列出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提綱。對學生學習沒有太大幫助;二是受傳統(tǒng)導學方式的影響,比如許多教師資料往往在每堂課內容學習之前設計一個學習提綱。這些提綱只是起到對知識梳理歸納的作用,并不是對問題的設計,完全起不到導學案應有的作用

總之傳統(tǒng)的教學設計的對象是教師,而導學案設計是為了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學習而設計的,主要以學生為主,因此導學案設計應當關注的是每位學生的發(fā)展,應當關注的是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應當關注的是學生學習全程性指導、調控,應當關注的是合適的學習策略選擇,應當關注的是課堂的動態(tài)生成。

參考文獻:

[1]何燦華.改進教學方式培養(yǎng)探究能力[J].化學教學,2003,(5).

[2]王獻紅.淺談對現代教育思想和現代教育技術的認識[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1,(3).

第6篇:課堂教學教案范文

雖說是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小小改動,卻收到了預想不到的效果,這是教師教學機智的表現,也充分體現了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反映出教師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和把握課堂的游刃有余,更顯示了教師強烈的課改意識。觀摩后筆者有以下一些感悟:

一、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了真實的學習情景

情景教學一直是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教案的這一小小改動把學生帶進了活生生的語言現實,使學生感到英語學習不再是紙上談兵,英語真的就在我們身邊。澳大利亞不再是遙遠的國度,因為澳大利亞與我們只是咫尺之遙。這樣,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大增,而這樣的興趣不僅僅反映在這堂課上,而且會反映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甚至會影響他們一輩子的學習。這與新的課程標準是不謀而合的,新課標要求我們要善于用多種手段“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我們今天的教學就是要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

二、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新的課程標準非常強調英語教學要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作用,“使他們通過觀察、體驗、探究等積極主動的學習方法,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痹O想一下,老師不改變原來的教案,還是請一位學生上來扮演澳大利亞人,不管這個學生課前準備得有多么充分,課上說得有多么好,學生還是知道這是一個“假洋鬼子”,提問時沒有激情,甚至有的學生根本就不想問,從而有多少學生失去了說的機會,失去了交流的機會,失去了掌握更多知識的機會。學生學起來缺乏積極性、主動性。而現在是真實的、地道的“洋人”,學生交際的對象是真正的澳大利亞人,學生愿意與他們交際,有的甚至是急著要與他們交際,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得以充分體現,達到了連啞巴也想說話的境界。教案的這一改動一方面體現了教師的創(chuàng)新意識,另一方面也改變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角色,這時的教師不僅是一個知識的傳播者,更主要的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指導者、幫助者,師生關系也發(fā)生了變化,這時學生會把老師看成是同一個戰(zhàn)壕里的戰(zhàn)友,大家都是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合作者,師生關系是平等的,只不過老師是平等中的首席,這樣培養(yǎng)和發(fā)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體。

三、關注了學生的情感發(fā)展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發(fā)現,會說英語的中國人往往喜歡用英語和外國人交流,而不愿意用英語和中國人交流,尤其不愿意和自己熟悉的人交流。這聽起來似乎有點不可思議。毋庸諱言,和外國人交流可以聽到純正的、地道的英語,可以提高自己的聽說能力,改進自己的語音語調。撇開這些因素不談,恐怕還有一個心理因素,那就是怕自己說錯,別人會嘲笑,從而在熟人面前丟了臉面。而在外國人面前就不存在這些問題了。成人如此,青少年學生更是如此。執(zhí)教老師對教學環(huán)節(jié)作了這一小小改動,正是迎合了學生這一心理需要。學生愿意問、敢于問。在這個時候,所有學生站在了一邊,一起對付對面的老外。在課堂上,相互提醒、相互補充、相互鼓勵的情景不斷涌現。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又發(fā)展了學生與人溝通、與人合作的能力,全面提高了人文素養(yǎng)。

四、增進了學生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第7篇:課堂教學教案范文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為了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與學習興趣,常常會組織學生進行一些趣味體育活動來調節(jié)課堂氣氛,如,三人兩足、花樣跳繩、拔河、運球跑等趣味體育活動已成為我們課上的重要教學內容之一。

本課通過充分發(fā)掘花樣跳繩對學生健康與合作能力的積極作用,通過老師的指導以及學生間的合作創(chuàng)新,在整個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的教學與練習中。除了培養(yǎng)學生間良好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之外,還側面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將跳繩的健身功效擴大化。本節(jié)教學內容,作者根據教學內容和不同的教學目的將其分為四個課時,第一課時為課程導入介紹,第二課時為基礎動作訓練,第三課時為分組花樣跳繩比賽,第四課時為花樣跳繩樣式創(chuàng)新。

1.趣味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一n時的主要內容就是通過有趣的導入,讓學生產生學習花式跳繩的想法。第一節(jié)課為室內理論課程。課程大體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玩過嗎”。老師先向學生展示我們這節(jié)課要用到的主要器材――跳繩,詢問學生利用這一器材健身的經歷,問同學們“玩過嗎”。因為場地條件允許,在學生陳述完之后,還請了幾名同學到講臺前進行跳繩的技藝展示。第二部分“會玩嗎”。在學生進行技能的展示之后提這個問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大家已經展示過了,為什么還需要問會不會玩。在我國,跳繩是一項全民性的趣味體育活動,普及度很高基本上人人都可以跳,但是“花樣跳繩”又與我們理解的“跳繩”有很大差別,因此,這個追問主要就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第三部分“怎么玩”。這一部分就是主要通過影音教學的模式向學生介紹“花樣跳繩”的定義。通過觀賞別人的表演視頻,激發(fā)學生對這一趣味體育運動的學習興趣。

2.分組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理

第二課時主要為基礎動作的訓練,讓學生通過課程掌握:單搖、墊腳跳、速度跳、單腳跳、剪刀跳、弓步跳、走路跳、移動跳等在內的基本跳繩動作。在學習過程中,小學生普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為了營造更好的學習氛圍,也便于學生在課上進行動作練習,在授課時主要采用的是分組教學的模式。讓學生兩人或四人一組進行分組學習,分組課堂互動形式更加豐富,也更便于組織課堂比拼,可以通過多樣的課堂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理,從而更好地集中學生的課堂專注力。

3.分組比賽,鞏固課堂學習成果

這一課時開始,讓學生迅速以分好的小組為單位進行排隊。老師統(tǒng)一布置比賽動作,將學生上節(jié)課學習的基本動作進行組合,形成一套有難度的花樣跳繩動作,給學生統(tǒng)一的時間進行練習,之后迅速在課堂上進行比賽??梢杂行ъ柟汤碚撜n程和練習課程的學習成果,檢驗學生真實的課堂學習狀況。

4.集體創(chuàng)新,“花式創(chuàng)新”玩法匯報表演

有了第三節(jié)課老師編制的動作套路做鋪墊,第四課時的課程主要是為學生提供時間和空間進行創(chuàng)新和學習。讓學生選取三個以上的基本動作,在老師編制的動作套路啟發(fā)下進行“花式創(chuàng)新”和練習,讓學生在課程結束時進行匯報表演。

【討論分析】

1.重視學生課堂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新課程改革之后,課堂教學不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tǒng),更多的是師生進行有效交流互動的平臺。因此,新階段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更要重視教學資源的動態(tài)生成不被教案所局限,而是根據大綱或教學主旨預設出需要學生完成的課堂任務。例如,在本案例中四個課時就是相互緊密銜接,積極引導學生完整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再由此預設單課時的教學目標,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高效有趣。

此外,老師在體育課堂教學中也要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讓學生有自主選擇、自主練習和自主創(chuàng)新的機會。本案例中,第四課時整個課時的時間都作為一堂總結課,給學生提供時間和空間對我們司空見慣的跳繩進行玩法的花式創(chuàng)新。我們的學生有七個小組提供了一種以上的創(chuàng)新動作套路,這樣的活動讓學生能夠充分體驗和練習自己對花式跳繩知識的掌握,同時也引導學生開啟心智對所學知識進行舉一反三。

2.以課堂教學帶動學習方式轉變,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練習慣

新課改之后,我們更重視讓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主動探究,因此,提倡在教學活動中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與體驗的機會。本案例不論選取的教學器具,還是整體的課程思路設計都緊緊圍繞這一主旨開展,旨在讓學生由被動的“要學”變?yōu)橹鲃拥摹跋雽W”。

第8篇:課堂教學教案范文

為了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提升教師專業(yè)化水平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實施,努力把我校建設成為具有獨特辦學特色的品牌學校,我校決定開展“問題導學型課堂改革”活動,積極借鑒山東昌樂二中成功課改經驗,特別是“分組學習,小組競賽”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我校課堂教學結構,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構建適合我校實際的新型教育教學和管理模式。為了保證這一活動的順利發(fā)展特制訂以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目標

1、樹立“每一個學生都能教好”的教育理念,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努力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fā)展;

2、優(yōu)化課堂結構,轉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構建起“分組學習,小組競賽”的課堂教學模式,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加強教學精細化管理,切實落實“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教學要求,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扎實推進素質教育實施和新課程改革。

二、課堂教學改革具體內容

(一)小組建設

1、本著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成立學習小組:

(1)成立學習小組,以月考和期末成績?yōu)橐罁?,將學生平均分成N小組,每組六人,按組排序,按序排座。每組設小組長一名,副組長一名。

(2)、明確小組長職責:不但要積極主動參與合作學習,更要協(xié)助老師落實小組學習任務,起到組織和監(jiān)督的作用。

(3)、組內科學建設: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參與率,組內每個成員都給分配擔任一個具體的合作角色。方法一:將小組分為討論的組織者、記錄員、資料員、發(fā)言代表等,一定時間后,角色互換,使每個成員都能從不同的位置上得到體驗、鍛煉和提高。方法二:依據學科將小組成員分為不同的學科組長,在上某學科時,班級學科班長做好發(fā)言記錄。小組的學科組長也要組織、記錄等,組長監(jiān)督并協(xié)調。小組學科組長將記錄結果上報學科班長,學科班長核實記錄情況,并上報當天班級值日班長,做好統(tǒng)計。方法還有很多,結合實踐,靈活運用。我們鼓勵組員要積極參與踴躍發(fā)言,傾聽其他同學的發(fā)言,及時補充修改自己的看法??刹捎糜嫹值男问?,調動同學的積極性。讓每個人在活動中做到:會自主學習、會傾聽、會表達、會討論、會組織。保證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讓每個學生都能承擔他個人對小組的義不容辭的責任。

(4)、

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在組間、組內等開展形式多樣的競爭活動,實行不同等級的計分制。

(5)、建立學生個人成長日記,每日填寫。加強學習小組的考核評價,實行組間量化管理辦法。

(6)、建立起科學的評價機制。實施過程中不斷完善。

(7)、班內每天設一位值日班長(由學生輪流擔當),負責統(tǒng)計班內當天的課堂情況及評價情況。每周設一位值周班長(由各班干部擔當),負責統(tǒng)計班內一周的課堂情況及評價情況。

2、學科學習科研小組:

(1)、成立學科學習科研小組,成員由科任老師、學科班長、各組的學科組長。

(2)、每周召開一次科研小組研討會,學科班長組織,任課教師參加,反饋同學們在近期學習上存在的問題,師生共同商討達成解決辦法。

(3)、在課堂上幫助B層、C層同學解決疑難問題,主動展示、點評、質疑和拓展。

(4)、在課下檢查各小組筆記本的整理、典型題目本的整理,組長負責協(xié)調每天各科的作業(yè)量。

(二)

學案導學

1、教師備課變“教案”為“學案”

教師站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角度,編寫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學案。學案設計要符合學生自學的認知規(guī)律和課堂教學規(guī)律,教師就必須認真鉆研教材,合理加工教材,科學補充教材。為學生設計課堂自主學習的方案,減少了教師的無效勞動,增強了備課的實用性。關于學案設計的格式,可參考其他學案執(zhí)行。

2、教學方式體現教師主導

學案式教學,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方式。體現的是教師的導和幫,學生的學是主旋律,教師的幫是畫龍點睛,學生的“學”與老師“幫”協(xié)調互補,學習過程規(guī)范有序而有實效。

3、學習方式體現學生自主地位

學案教學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用學案教學,學生是在老師的組織下,依據學案的設計編排,環(huán)環(huán)緊扣步步深入地進行自主的學習。

(三)逐步完善“問題導學型課堂”教學模式

“問題導學型課堂”的教學流程包括明晰目標、學案導航、釋疑解難、點撥提高、當堂訓練、反思提高六個環(huán)節(jié)。

明晰目標是教師每節(jié)課必須首先出示學習目標,使學生明確學習的重點、難點和方法。

學案導航就是教師將“知識”設計成幾個具有思維含量的“問題”,編寫成學案,讓學生根據學案閱讀教材或有針對性、有選擇性的閱讀教材的重難點,從而使學生理解本課的基本概念、基礎知識,對本模塊知識有初步的認識,初步構建起知識體系。

釋疑解難是對自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小組內進行充分的交流,使學習內容最大限度的在小組內得到解決,記錄員作好記錄,以備展示,并找出本組未解決的問題。

點撥提升是各小組根據組內討論情況,對本組的學習任務進行講解、分析,讓中差生尤其后進生用板演或口答的形式對所學知識進行展示,學生找錯誤,或比較自己做法,自由更正,各抒己見。在展示交流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討論,說出錯因和更正的道理;引導學生歸納,上升為理論,指導以后的運用。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學習所得,探究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共同解決問題,形成結論。

當堂訓練是通過完成課堂作業(yè),檢測每一位學生是否都當堂達到了學習目標,讓學生在檢測中查找自己學習過程中的不足和錯誤。當堂訓練要重在打好基礎,讓學生通過緊張的口頭或書面練習來鞏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向形成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深化。

反思提高是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本節(jié)課的收獲,找出教學過程中的困惑與問題并解決這些困惑與問題。鍛煉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學會在反思中成長。

三、課堂教學改革的步驟

第一階段:制定方案、宣傳發(fā)動階段。(2012年2月10日——2012年2月26日)

1、成立課堂教學改革領導小組。

2、組織教師學習“問題導學型課堂”教學模式,各教研組開展學習心得交流會。

3、制定出《抱龍中學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第二階段:實驗總結階段。(2012年2月27日—2012年3月18日)

1、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以備課組為單位,集體備課,編寫學案,逐步完善我校的“問題導學型課堂”教學模式。

2、課堂教學改革領導小組深入課堂聽課、評課,針對教改中存在的問題,共同研討,指導、組織教師進一步進行理論學習和探索活動。全體老師相互聽課,取長補短。

3、實行課堂反思制度,任課教師每堂課后要有短小的課后反思和教學心得體會,總結教改成敗,糾錯揚優(yōu),使教改走得更快、更好。

4、建立學生成長日記,記錄學生每一天的自學情況。各班安排專人檢查。

5、收集整理好各項過程資料,整理好各項檔案。

第三階段:實施階段(2012年3月19日—7月)

1、全面實施“問題導學型課堂教學”模式。

2、誠邀教研室領導對我校課堂教學改革進行指導。

3、大面積提高學生能力及成績。

四、課堂教學改革的保障措施:

1、成立課堂教學改革領導小組,加強對課改工作的領導

長:劉

副組長:張雪冬、董慷

員:梁海山、芮青城、高震、蘭宗國、魏超華

潘之業(yè)、楊振峰、申斌、魏華飛、張梅英

2、組織好教師的培訓工作,著力抓好教師的校本培訓。教師認真參加各年級組織的或積極自發(fā)地進行教育理論的學習,指導自己教學活動,樹立起與新課程改革相適應的教育教學觀念,為課堂教學改革奠定理論基礎。采取課堂教學觀摩、專題講座、經驗交流等形式,引導教師解決課改中的實際問題,從而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

3、各教研組認真組織研討課和展示課的備課、聽課、評議等活動。

第9篇:課堂教學教案范文

一、學案的設計

1.學案的特點

(1)圍繞物理教學目標,緊扣物理教材,從整體上體現物理教材的知識結構和物理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使物理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和整體化,盡可能地將一課時的內容寫成一個學案。這樣有利于控制課時學習的知識量,有利于課時目標的實現和物理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

(2)有啟發(fā)性。對物理教材中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有的應作適當的提示,配以一定數量思考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問題的解決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求知欲。

(3)物理問題設計應首先考慮物理知識的層次性和個性的差異性,導學導練要有適當的梯度。物理問題的編寫,除一般的注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還要充分考慮學生個性和對物理知識認知的規(guī)律。

(4)堅持創(chuàng)新性原則。

(5)應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6)重視學法指導是教會學生學習物理的前提和保證,在學案編寫中,學法線貫穿始終,如學案中的學習目標設計、疑難問題提示、解題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導性內容和要素,構成一條明晰的學法線。

(7)盡可能地引導學生將課堂知識與現實生活相聯(lián)系。引導學生運用所學去分析實際生活中的物理問題與現象,以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運用物理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組成學案的基本要素

(1)學習目標。課堂上,我們應該注重圍繞一個或幾個知識的關鍵交接點,引導學生將一系列的學習目標鉤掛到這些點上,把新、舊知識內容鉤織成一個網,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落實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各項學習目標。

(2)知識結構。知識結構的給出有利于學生在宏觀上把握所學內容,并能使學生逐步形成一個完整的物理知識體系。

(3)診斷補償。首先設置的題目重在診斷和新知有聯(lián)系的舊知學生掌握的情況,目的是發(fā)現問題后進行補償教學,為新知的學習掃清障礙;其次有利于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物理學習興趣。

(4)技能訓練。包括課堂活動,課后討論等,以鞏固所學,培養(yǎng)能力,并獲得反饋。

二、學案的實施

1.課前預習階段

完成學案中的有關問題是導學案的核心部分。它要求教師將預先編寫好的學案,在課前發(fā)給學生,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帶著問題對課文進行預習。同時教師要對學習方法進行適當的指導,如要控制自己的預習時間,以提高效率;可以要求學生用紅筆劃出書中的重難點;帶著學案上的問題看書,并標出自己尚存的疑問,帶著問題走進課堂。課前預習階段是“導學案”教學法極其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它既能充分體現學案的導學功能,又是實現“主體先行”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2.課堂討論階段

在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討論學案中的問題。在學生提出問題和猜想的過程中,應該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積極討論,更廣泛地提出問題和進行猜想,并將這些問題和猜想記錄下來,同時可以讓部分小組把這些問題和猜想板書在黑板上,共同來歸類、梳理,找出大家要共同探究的問題。通過這樣的過程,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對重點知識或學生自學有一定難度的知識,可采取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互動、研討、交流的方式進行。學案在此部分可以設計出具有一定思維含量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討論,或在教師的適時點撥下,自己得出結論。

教師在討論中提出的點撥、誘導性問題,要有利于學生進行正確的思維,設疑要科學、嚴密、有趣,要結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智力發(fā)展的實際,教師適當設計幾個檢測題,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再反饋交流,起到鞏固、提升的作用,從而將討論進行到底。

3.課后鞏固階段

課后教師要指導學生完成預習時有疑問而課堂上未能完成的問題,對學案進行及時的消化、整理、補充和歸納。同時教師要適時將學案收起,仔細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