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一周學習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益氣活血藥;毛細血管密度;周細胞計數;心肌梗死;大鼠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07.015
中圖分類號:R28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04(2013)07-0038-05
Change of Capillary Pericapillary Cells in Ra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Effect of Supplementing Qi and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Herbs HUANG Kun, YANG Dan-dan, GUO Shu-wen, SUN Qing, ZHANG Lu, QI Xin, WAN Ting, ZHENG Cheng-lo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hange of capillary pericapillary cells in ra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supplementing qi and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herbs, and explore its mechanism of improving myocardial perfusion. Methods The rat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ligaturing the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 On the base of ECG evaluation, successfully modele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model group, group treated with supplementing qi and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Chinese medicine (activating blood and supplementing qi group), group treated with Perindopril (Perindopril group), group treated with Tongxinluo Capsules (Tongxinluo group). The sham-operation group was taken as the control. There were totally 5 groups. The model group and the sham-oper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normal saline. The changes of myocardial capillary density (MCD) and number of pericapillary cells on the 7th, 28th day after medicinal administration were observed. Results On the 7th and 28th day, the MCD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number of capillary pericapillary cell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model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sham-operation group (P
Key words:supplementing qi and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herbs;myocardial capillary density;number of pericapillary cells;myocardial infarction;rats
研究顯示,心肌梗死患者雖然經過搭橋或支架置入術后使梗死相關冠脈再通,或經冠脈造影證實已達TMI3級血流的梗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173142)
通訊作者:郭書文,E-mail:
死相關血管,有超過25%的患者心肌組織水平的血流灌注并未恢復[1]。因此,減少缺血心肌再灌注損傷、保持心肌微血管的完整性、改善缺血心肌血供狀態(tài)、恢復心肌細胞功能,是目前研究的熱點問題。
前期的系列研究結果顯示,益氣活血方能明顯促進大鼠缺血心肌微血管生成而改善心肌缺血,并能抑制心肌細胞凋亡,對相關蛋白及細胞因子有顯著調節(jié)作用[2-4]。本研究采用結扎冠狀動脈的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模型,利用免疫組織化學方法觀察模型大鼠心肌毛細血管周細胞的變化,以及益氣活血中藥對其的影響,進一步探討益氣活血中藥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的作用機制。
1 實驗材料
1.1 動物
健康雄性SD大鼠,體質量(200±20)g,清潔級,8周齡,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提供,許可證號:SCXK(京)2012-0001。
1.2 藥物
益氣活血藥由黃芪、人參、當歸、川芎、三七粉等組成。根據前期研究結果[5-6]選擇益氣活血藥(2∶1)的劑量組合[5-6]。依口服劑工藝制備,按處方比例稱取中藥材,加9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5 h,共5 h,水煎液過濾,濃縮,加乙醇調含醇量至50%,過濾,回收乙醇,過濾,調整濃度為相當原藥材2 g/mL,北京中醫(yī)藥大學藥廠提供。
對照藥物選用通心絡膠囊,石家莊以嶺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110723-120116;培哚普利片,施維雅(天津)制藥有限公司,批號P2009971052951。
1.3 試劑與儀器
BA3414 兔抗鼠CD34抗體(武漢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產品),BM0002小鼠抗α-SMA抗體(武漢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產品),血清內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南京建成生物工程公司提供。RSP1002型小動物呼吸機(Kent Scientific Corporation)。
2 實驗方法
2.1 造模
采用左冠狀動脈前降支結扎方法[7]。用1%戊巴比妥鈉腹腔注射(40 mg/kg)麻醉后,背位固定,行氣管插管,連接小動物呼吸機,在左側第3、4肋間切開皮膚,鈍性分離肌層,打開胸腔,用開胸器推開胸腺擴大手術視野,充分暴露心臟,用帶線縫合針在左心耳與肺動脈圓錐之間于左心耳下約2 mm處,無張力的狀態(tài)下將左前降支連同少量的心肌組織一起結扎,然后迅速將心臟復位,關閉胸腔。全部手術過程在30 min內完成,嚴格無菌操作。術后連續(xù)3 d肌肉注射青霉素預防感染。以結扎部位以下心肌變灰白、搏動減弱、心電圖肢體導聯(lián)出現ST段弓背向上明顯抬高為造模成功的標志。假手術組手術過程相同,僅繞過左冠狀動脈,打松結。
2.2 分組與給藥
將大鼠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假手術組、模型組、中藥組、培哚普利組、通心絡組。
各組于造模的第1日開始分別灌胃相應藥物,每日1次。通心絡組每日給予通心絡膠囊30 mg/kg體質量,培哚普利組每日給予培哚普利片0.72 mg/kg體質量,益氣活血組每日給予益氣活血中藥21 g/kg體質量[5-6]。各干預藥物均溶于無菌蒸餾水中,在保證藥物劑量的前提下,調整濃度使每只動物給藥容積均為10 mL/(kg?d)。假手術組和模型組每日以相同容積無菌蒸餾水灌胃。連續(xù)灌胃28 d。
2.3 標本采集
稱取大鼠體質量,用1%戊巴比妥鈉麻醉,剪開腹腔,從腹主動脈取血,分離出血清待測。然后剪斷肋骨和胸肌,暴露胸腔取出心臟,用生理鹽水洗去血污,剔除血管、脂肪等非心肌組織,從左心室最大橫徑處切開,將切好的下半部分心臟放入預先準備的4%多聚甲醛液中固定備用,進行常規(guī)組織學方法處理,制作石蠟切片。據各組大鼠在實驗過程中的成活數量分別觀察第7、28日2個時間點指標的變化情況。
2.4 心肌病理形態(tài)學觀察
將心肌組織用不同濃度酒精梯度脫水,二甲苯透明,浸蠟、包埋、切片,脫臘,二甲苯透明,HE常規(guī)染色,梯度酒精脫水,二甲苯透明,樹膠封固,光學顯微鏡觀察。
2.5 心肌毛細血管密度
石蠟切片脫蠟至水;3%過氧化氫室溫孵育8 min,以消除內源性過氧化物酶的活性;蒸餾水沖洗3次(每次2 min),電爐加熱沸騰后斷電,間隔7 min,反復2次,冷卻后PBS(pH 7.2~7.6)洗滌2次,滴加5%牛血清白蛋白封閉液,室溫20 min,甩去多余液體,滴加CD34一抗(濃度為1∶100),4 ℃過夜,第2日早晨滴加生物素山羊抗小鼠IgG,室溫20 min,PBS洗3次(每次2 min),滴加SABC,室溫20 min,PBS洗4次(每次5 min),DAB顯色,取1 mL蒸餾水,A、B、C試劑各加1滴,混勻后加至切片,室溫顯色,鏡下控制時間,蒸餾水沖洗,蘇木素輕度復染,1~2 s即可,梯度酒精脫水干燥,二甲苯透明,中性樹膠封固。
2.6 免疫組化染色法檢測周細胞
石蠟包埋,切片(厚度4 ?m,每只鼠各取3張切片),脫蠟,高溫高壓抗原修復,噴氣后計時2 min,自然冷卻,水洗。4 ℃下于1∶300 α-SMA單克隆抗體孵育24 h,每張切片滴加50 ?L EnVisionTM試劑,室溫下孵育30 min。滴加新鮮配制的顯色劑(DAB),蘇木素復染。顯微鏡下觀察,胞漿顯棕黃色者為陽性細胞。按下法計數:先在100×視野下隨機選擇血管密度高的5個區(qū)和血管密度低的5個區(qū)作為計數部位,后在400×視野下計數微血管旁胞質出現棕黃色顆粒的周細胞數,每只大鼠計數20個視野,最后以平均每個視野(400×)的周細胞數表示。小動脈平滑肌細胞亦為α-SMA陽性表達,根據血管壁厚度及結構可與周細胞相區(qū)別,此類陽性細胞不在計數范圍內。
2.7 血清內皮素-1、一氧化氮測定
采用雙抗體夾心ELISA法測定各組大鼠血清ET-1、NO的變化,具體方法嚴格按試劑盒說明操作。根據各組大鼠在實驗過程中的成活數量分別觀察第7、28日2個時間點指標的變化情況。
3 統(tǒng)計學方法
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一般資料采用描述性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計數資料以頻數及百分數描述;多個樣本計數資料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性分布采用t檢驗,如不符合正態(tài)性分布采用非參數檢驗,比較各項指標在治療前后之間的差異,多組間差異性統(tǒng)計采用方差分析,若方差不齊,則用Games-Howell分析,雙側檢驗。P
4 結果
4.1 模型建立情況
采用冠狀動脈結扎法致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肢導Ⅱ導聯(lián)心電圖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缺血心肌很快變蒼白色。共手術100只,造模成功81只,死亡19只,其中手術中死亡8只,急性心肌梗死造模成功后24 h內死亡3只,給予藥物治療后死亡3只,注射麻藥后行心臟超聲檢查后死亡5只,死亡原因為呼吸停止、室顫和大出血,造模成功率81.0%。第7日觀察大鼠42只,第28日觀察大鼠39只。
4.2 各組大鼠心肌形態(tài)學觀察
第7日:假手術組大鼠心外膜未見纖維素滲出及未見炎細胞浸潤;模型組心肌梗死區(qū)炎癥反應明顯,有泡沫狀組織細胞聚集,大量中性粒細胞浸潤,心肌纖維斷裂、排列紊亂,壞死的心肌組織由新生的肉芽組織取代;梗死區(qū)邊緣有充血、出血及炎細胞帶,心外膜有炎性及纖維素性滲出物。培哚普利組病理改變與模型組相似,但病變范圍較模型組明顯減小。通心絡組病理改變與模型組相似,但病變范圍較模型組明顯減小,較培哚普利組病變范圍小。益氣活血組病理改變與模型組相似,但病變范圍較模型組明顯減小,較培哚普利組及通心絡組病變范圍較小。見圖1。
第28日:假手術組大鼠心外膜未見纖維素滲出及未見炎細胞浸潤。模型組大鼠心肌梗死區(qū)由纖維母細胞、纖維細胞及致密的膠原纖維束組成,呈束狀或平行排列,膠原纖維束之間有極少殘存的心肌組織,炎性細胞浸潤明顯減少,地圖狀瘢痕組織形成;心室腔擴大,室壁變薄。培哚普利組大鼠病理改變與模型組相似,但病變范圍較模型組明顯減小,且梗死區(qū)有島狀或細帶狀的心肌組織。通心絡組大鼠病理改變與模型組相似,但病變范圍較模型組明顯減小,且梗死區(qū)有島狀或細帶狀的心肌組織,但較培哚普利組病變范圍大。益氣活血組大鼠病理改變與模型組相似,但病變范圍較模型組明顯減小,且梗死區(qū)有島狀或細帶狀的心肌組織,但較培哚普利組病變范圍大。見圖2。
假手術組 模型組
益氣活血組 培哚普利組 通心絡組
圖1 第7日HE染色大鼠心肌病理形態(tài)(×50)
假手術組 模型組
益氣活血組 培哚普利組 通心絡組
圖2 第28日HE染色大鼠心肌病理形態(tài)(×100)
4.3 益氣活血中藥對心肌梗死大鼠血清內皮素-1、一氧化氮水平的影響
與假手術組比較,模型組大鼠血清ET-1含量明顯升高,NO水平下降(P
表1 各組大鼠血清ET-1、NO水平比較(―x±s,pg/mL)
組別 術后第7日 術后第28日
只數 ET1 NO 只數 ET1 NO
假手術組 10 5.37±1.06 31.12±2.57 9 6.38±1.73 30.38±4.00
模型組 7 13.67±1.68## 19.41±3.24## 7 14.60±2.38## 16.23±3.05##
益氣活血組 9 8.06±1.21** 41.71±4.43** 8 8.97±1.07** 40.11±5.51**
培哚普利組 8 10.65±1.12** 33.02±2.68** 8 7.30±1.37** 45.26±6.60**
通心絡組 8 9.87±0.73** 37.76±3.34** 7 9.57±1.57** 35.06±5.20**
注:與假手術組比較,##P
4.4 益氣活血中藥對心肌梗死大鼠毛細血管密度的影響
在病理圖像分析系統(tǒng)下測定各組大鼠心肌梗死邊緣區(qū)平均毛細血管密度(MCD)。第7日:模型組較假手術組心肌梗死邊緣區(qū)MCD明顯降低(P
表2 各組大鼠心肌MCD比較(―x±s)
組別 n 第7日 第28日
假手術組 20 612.79±33.35 611.11±25.67
模型組 20 533.67±20.27## 493.27±19.38##
益氣活血組 20 1178.50±33.27** 1051.30±30.12**
培哚普利組 20 1010.10±33.27** 1099.30±33.98**
通心絡組 20 1094.30±33.12** 974.75±35.41**
4.5 益氣活血中藥對心肌梗死大鼠毛細血管周細胞計數影響
第7日:模型組較假手術組心肌梗死邊緣區(qū)周細胞計數明顯增加,益氣活血中藥組、培哚普利組、通心絡組與模型組比較,梗死邊緣區(qū)的周細胞計數減少(P
表3 各組大鼠心肌周細胞計數比較(―x±s,個)
組別 n 第7日 第28日
假手術組 20 0.8±0.84 1.2±0.84
模型組 20 8.2±1.30## 14.0±1.58##
益氣活血組 20 4.2±0.84* 4.4±1.14**
培哚普利組 20 5.8±0.84** 3.6±1.14**
通心絡組 20 4.4±0.55** 5.8±1.30**
注:與益氣活血組比較,P
P
5 討論
臨床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存在“氣虛血瘀”的中醫(yī)病理[8]。實驗的中藥組方中,生曬參、黃芪大補元氣、廣益五臟,針對氣虛的主要病機;三七、川芎、當歸為臣,活血通絡、止血消瘀。諸藥相合,氣行則血行,血行則氣實,諸藥合用,標本兼治,相得益彰,共奏益氣活血、化瘀通絡之功效。
冠脈微血管結構完整性與功能正常,是確保心肌收縮力儲備和局部功能恢復的先決條件,是心肌存活的必備條件,當發(fā)生微小動脈和阻力血管的功能及結構變化時,冠脈血流速率和血流儲備的變化可引起心肌缺血。低灌注梗死區(qū)和正常心肌之間的慢復流區(qū)域毛細血管內皮腫脹、突出甚至脫落,受周邊的壞死組織壓迫,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功能和結構完整性受損,心肌毛細血管周細胞功能失調。血管壁在結構上由血管內皮細胞和血管周圍細胞組成,它們分別構成血管的內外壁。周細胞又叫壁細胞,可以分化為巨噬細胞、脂肪細胞、軟骨細胞、平滑肌細胞等,具有收縮能力,從而調節(jié)微循環(huán)的灌流量和通透性[9-10]。
有研究顯示,早期心肌缺血缺氧性壞死中周細胞數量在4 h后明顯增多,12 h后開始下降,48 h后顯著低于正常水平,推測周細胞作為心肌中的間質細胞可能是心肌纖維化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主要效應細胞[11]。本實驗結果表明,使用益氣活血中藥后,毛細血管周細胞的計數減少,與模型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本實驗結果顯示,益氣活血組較模型組心肌梗死邊緣區(qū)域MCD明顯增加,可見周細胞對毛細血管生長起到調控的作用。研究發(fā)現新生血管的生長和維持主要由周細胞的募集和分化所推動[12-13]。周細胞募集并伴隨發(fā)生基底膜重塑[14-15]??梢?,周細胞的募集對血管新生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益氣活血中藥可提升內皮分泌NO水平,并相應降低ET-1水平。NO和ET-1是由血管內皮細胞分泌的一對作用相反的血管活性分子,NO的含量與生物活性的變化能夠反映內皮功能的狀態(tài)。與益氣活血組模型組比較,ET-1下降,NO升高,說明益氣活血中藥具有保護血管內皮功能的作用。
總之,益氣活血中藥可以通過降低心肌梗死大鼠毛細血管周細胞計數,維持血管的相對完整性,改善局部微循環(huán)的血流,減少梗死面積,并促進血管新生,調節(jié)NO/ET-1的平衡,從而達到改善局部心肌血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Skyschally A, Leineweber K, Gres P, et al. Cornary micro enbolization[J]. Basic Res Cardiol,2006,101(5):373-382.
[2] 黃培培,郭書文,楊蟠儲,等.心肌缺血大鼠血清TNF-α、IL-6變化及益氣活血藥對其的影響[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0,33(9):614-617.
[3] 張九峰.益氣活血藥對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細胞凋亡及其調控分子的影響[D].北京: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
[4] 周劍宇.益氣活血藥防治大鼠心力衰竭心臟重塑的調節(jié)機制研究[D].北京: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
[5] 郭書文,崔巍,王碩仁,等.血管緊張素Ⅱ誘導心肌細胞凋亡與增殖的時相特征及益氣活血藥對其影響[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5,25(11):1004-1007.
[6] 郭書文,王國華.益氣活血藥配合西醫(yī)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09,16(9):12-13.
[7] 劉開宇,田海,孫露,等.標準化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制作[J].哈爾濱醫(yī)科大學學報,2007,41(6):531-534.
[8] 易慧智,吳偉康,侯燦.中藥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進展[J].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95,15(8):509-511.
[9] Kurz H, Fehr J, Nitschke R, Burkhardt H. Pericytes in the mature chorioallantoicmembrane capillary plexus contain desmin and alpha- smooth muscle actin:relevance for non-sprouting angiogenesis[J]. Histochemistry and Cell Biology,2008,130(5):1027-1040.
[10] Oishi K, Kamiyashiki T, Ito Y. Isometric contraction of microvascular pericytes from mouse brain parenchyma[J]. Microvascular research,2007,73(1):20-28.
[11] 李永梅,任立群,王心蕊.早期心肌缺血缺氧性壞死中周細胞數量的變化[J].心臟雜志,2009,21(2),211-214.
[12] Paquet-Fifield S, Schluter H, Li A, et al. A role for pericytes as micro environmental regulators of human skin tissue regeneration[J].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2009, 119(9):2795-2806.
[13] Lin SL, Kisseleva T, Brenner DA, et al. Pericytes and perivascular fibroblasts are the primary source of collagen producing cells in obstructive fibrosis of the kidney[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2008,173(6):1617-1627.
[14] Greenberg JI, Shields DJ, Barillas SG, et al. A role for VEGF as a negative regulator of pericyte function and vessel maturation[J]. Nature,2008,456(7223):809-813.
【摘要】 目的對亞洲帶絳蟲膜聯(lián)蛋白B2(Annexins B2)進行克隆表達及免疫學初步研究。方法利用在線生物信息學工具從亞洲帶絳蟲成蟲cDNA文庫中篩選出Annexins B2基因,并將該基因克隆到原核表達質粒pET-28a(+)中,在大腸埃希菌BL21/DE3中誘導表達,表達產物通過十二烷基磺酸鈉-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SDS-PAGE)鑒定,重組后的蛋白用His-鎳蛋白純化柱純化,純化的重組蛋白用Western blotting進行免疫學分析。結果PCR、雙酶切及重組質粒DNA測序均顯示重組體構建成功,并得到高純度的蛋白,且該重組蛋白可被亞洲帶絳蟲、豬帶絳蟲及牛帶絳蟲患者的血清識別。結論亞洲帶絳蟲成蟲Annexins B2基因可在原核表達系統(tǒng)中獲得具有免疫活性的高效表達。
【關鍵詞】 亞洲帶絳蟲;膜聯(lián)蛋白B2;基因克隆;免疫反應性
ABSTRACT: ObjectiveTo clone and express the gene named as Annexins B2 of Taenia saginata asitica so as to analyze the immunogenicity of its recombinant protein.MethodsBy online analysis of the gene at bioinfomatics websites to identify the gene from the Taenia saginata asiatica full-length cDNA plasmid library, the gene was cloned into pro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pET-28a(+) and then transformed to E.coli BL21 with IPTG induction. Thereafter, the gene product was analyzed by SDS-PAGE and purified by Ni-NTA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In addition, the immunoreactivity of the purified recombinant proteins was analyzed by Western blotting.ResultsAs demonstrated by PCR, double enzyme digestion and DNA sequencing indicated that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was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and highly expressed.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tested with Western blotting analysis could react with Taenia asiatica and Taeniarhynchus saginatus infected patient serum.ConclusionThe Annexins B2 of Taenia saginata asitica has been cloned and expressed in the prokaryotic expression system and the purified protein has been confirmed with immunogenicity.
KEY WORDS: Taenia saginata asiatica; Annexins B2; gene cloning; immunoreactivity
鑒于亞洲帶絳蟲與豬帶絳蟲及牛帶絳蟲在起源、分類學地位存在的差異[1-2],本課題組率先構建亞洲帶絳蟲成蟲全長cDNA質粒文庫,并對該蟲進行功能基因組的研究工作[3]。本文利用生物信息學工具從文庫中篩選到了一個膜聯(lián)蛋白B2(Annexins B2)的同源基因,構建了原核表達載體,并對其原核表達產物進行免疫學方面的初步研究。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1.1.1血清、載體與菌株3種人體帶絳蟲患者血清取自糞檢陽性的帶絳蟲患者。原核表達質粒pET-28a(+)及大腸埃希菌BL-21/DE3由中山大學熱帶病防治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惠贈。
1.1.2主要試劑和工具酶Ex Taq酶(含dNTP),BamHⅠ,XhoⅠ,T4 DNA連接酶 (大連寶生物工程公司);異丙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美國Promega公司);質粒純化試劑盒(廣州東盛科技公司);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的山羊抗豬IgG二抗、兔抗人二抗、3,3二氨基聯(lián)苯胺(DAB)顯色試劑盒(武漢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氯化鈣、氯化鈉等為國產分析純試劑。
1.2方法
1.2.1Annexins B2基因的識別及擴增將獲得的亞洲帶絳蟲Annexins B2基因進行BLASTX分析。并根據已獲得的該基因全長編碼序列的開放閱讀框,利用軟件設計引物(引物由上海聯(lián)合基因公司合成),分別帶上BamHⅠ和XhoⅠ的酶切位點進行PCR反應。
1.2.2重組原核表達質粒的構建及鑒定PCR產物和pET-28a(+)載體分別用BamHⅠ和XhoⅠ雙酶切,回收、連接后轉入大腸埃希菌BL-21/DE3感受態(tài)細胞,對陽性克隆依次進行質粒的提取、雙酶切和PCR鑒定,并進行重組質粒DNA測序鑒定(測序由英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
1.2.3重組蛋白的表達及純化按照常規(guī)方法進行蛋白誘導表達,考馬斯亮蘭蛋白染色液染色觀察蛋白表達情況。確定蛋白表達后,進行大量的誘導表達,并判斷重組蛋白的可溶性,再將樣品加入預先處理好的Ni-IDA His.Bind樹脂親和層析純化柱中,最后再用PBS 24h透析以去掉過柱時留下的咪唑。
1.2.4Western blotting分析重組蛋白的免疫反應性用3種人體帶絳蟲患者及正常人血清與辣根過氧化物酶(HRP)標記的兔抗人IgG進行Western blotting鑒定。
2結果
2.1Annexins B2基因的識別和序列分析該基因全長922bp,編碼區(qū)為224~686bp。其最大ORF為其完整編碼區(qū)。
2.2原核重組質粒的鑒定將重組質粒進行PCR和雙酶切鑒定,產物行0.8g/L瓊脂糖凝膠電泳。結果顯示在500bp左右有一清晰條帶,與目的基因大小基本相符。此外,重組質粒的測序報告表明插入序列與理論序列一致,證明重組質粒構建成功(圖1)。
2.2蛋白表達及純化結果將構建好的重組質粒轉化到E.coli BL/DE3中,超聲裂解后SDS-PAGE電泳分析結果顯示在大約25ku處出現高效表達條帶(圖2),與目的蛋白基本相符。測得純化產物的蛋白濃度為0.526g/L。
2.3Western blotting鑒定純化蛋白的免疫反應性
用感染亞洲帶絳蟲、豬帶絳蟲、感染牛帶絳蟲的患者血清以及亞洲帶絳蟲感染豬的血清與純化蛋白反應的結果均顯示出較清晰的條帶,而陰性對照血清在相應位置未識別出該蛋白條帶(圖3),表明該表達產物具有良好的免疫反應性。圖1重組質粒的PCR和雙酶切鑒定
Fig.1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pET-28a(+)-Ta Annexins B2 by PCR amplification and digestion with restriction enzymesM1:DNA標準(DL2000);1:PCR產物;2:pET-28a(+)質粒雙酶切;3:pET-28a(+)-Annexins B2重組質粒雙酶切;M2:DNA標準(DL 15000)。圖2100g/L SDS-PAGE分析pET-28a(+)-Ta Annexins B2在大腸埃希菌中的表達產物及其純化產物Fig.2 100g/L SDS-PAGE analysis of the prokaryotic expression product and purified product
M:蛋白Marker;1:pET-28a(+)IPTG未誘導;2:pET-28a(+)IPTG誘導;3:pET-28a(+)-Annexins B2 IPTG未誘導;4:pET-28a(+)-Annexins B2 IPTG誘導;5:pET-28a(+)-Annexins B2上清;6:pET-28a(+)-Annexins B2沉淀;7:pET-28a(+)-Annexins B2純化蛋白。
3討論
帶絳蟲病的流行在我國西部一直是一個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每年由帶絳蟲病造成的健康和畜牧業(yè)經濟損失上百億,嚴重影響西部欠發(fā)達地區(qū)的社會發(fā)展。目前,亞洲帶絳蟲病的防治研究的重點集中在診斷和疫苗候選抗原、藥物靶標、致病的分子機制研究。圖3重組蛋白的Western blotting 鑒定Fig.3 Western blotting analysis of the recombinantsM:蛋白Marker;1:純化蛋白與亞洲帶絳蟲患者血清的反應結果;2:純化蛋白與牛帶絳蟲患者血清的反應結果;3:純化蛋白與豬帶患者血清的反應結果;4:純化蛋白與亞洲帶絳蟲感染豬血清的反應結果;5:純化蛋白與正常人血清的反應結果。
本實驗通過生物信息學方法從已經構建好的亞洲帶絳蟲成蟲cDNA質粒文庫中篩選出了一個膜聯(lián)蛋白(Annexins B2)的同源基因,并且預測出該基因位于胞漿,無跨膜區(qū),二級結構基本上是以α螺旋為主。這些都符合膜聯(lián)蛋白家族的共同特征[4]。根據膜聯(lián)蛋白家族分布廣泛,表達豐富且穩(wěn)定的特性,可以推測其在絳蟲的生理活動中可能起著重要的作用。
膜聯(lián)蛋白是一個廣泛存在的蛋白家族,在所有真核基因組中廣泛表達。具有內部重復單位和“G-X-G-T-(38residues)-D/E”基序[5],即Ca2+結合區(qū)域的特征,用以結合帶有負電的脂質。雖然它為鈣結合蛋白,但是在結構上卻沒有EF手,而且在和Ca2+結合后,還可以與磷脂再次結合而發(fā)揮生物學效應。例如,細胞的胞吞胞吐,離子通道的形成,調節(jié)磷脂酶A2的活性及細胞內外Ca2+濃度、抗炎癥反應等。在長期的生物進化過程中,膜聯(lián)蛋白家族各成員在生物學特性和生理功能方面表現出非常復雜的關系,且在研究過程中發(fā)現,annexins沒有信號肽,沒有跨膜結構,是一個典型的細胞內蛋白。但是,卻有學者發(fā)現它可以與細胞外基質發(fā)生作用。例如,抗炎[6]、抗凝[7]、抑制腫瘤[8]等。最新的研究報道,當將其作為疫苗的候選因子時,可以消除一些寄生于哺乳動物體內的寄生蟲。此外,學者們認為膜聯(lián)蛋白是維持細胞膜表面結構和信號轉導功能的重要蛋白。并可能具有激活纖維蛋白酶原的功能,有助于破壞宿主的結締組織,使蟲體抗原更加容易進入宿主機體,誘發(fā)免疫應答。因此,對該基因的研究有助于進一步了解它的生物學功能及開辟預防治療寄生蟲病的新途徑[9-10]。
目前,Annexins B2已經在豬囊尾蚴的研究被發(fā)現并命名,但是具體的生理功能還不清楚,且在亞洲帶絳蟲研究領域還是空白。因此,本研究將亞洲帶絳蟲成蟲annexins克隆到原核表達質粒pET-28a(+)中,構建重組質粒,在大腸埃希菌BL-21/DE3中用IPTG誘導表達,表達產物通過SDS-PAGE電泳進行鑒定。SDS-PAGE結果表明,該蛋白在全菌和沉淀中都有表達,上清中有微量的表達,說明annexins主要表達在包涵體中。因此,進一步溶解包涵體[11],經變性處理并親和層析純化后,得到了大量較純的重組蛋白。此外,還嘗試性的用上清過柱純化并用蔗糖進行蛋白濃縮,也得到部分有活性的蛋白。Western blotting就是以抗體-抗原沉淀反應為基礎的,可用于不同抗原的比較和定量。其檢測結果表明所獲得的重組蛋白與豬帶絳蟲、牛帶絳蟲及亞洲帶絳蟲有較強的交叉反應且在絳蟲中的診斷特異性不高,推測其不能作為免疫診斷抗原的合適候選分子。但是,其具有免疫活性的高效表達。由此可推測它是一個具有開發(fā)潛力的基因??傊?,本項研究填補了該蛋白在亞洲帶絳蟲研究領域的空白,也為進一步研究該基因的生物學功能及在診斷尤其是疫苗研究方面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包懷恩. 我國亞洲帶絳蟲研究的現狀和展望 \[J\]. 熱帶醫(yī)學雜志, 2002, 2(3):215-219.
\[2\]張朝云,楊明,張科,等. 云貴州三地牛帶絳蟲核糖體tRNA-ITS1序列分析 \[J\].貴陽醫(yī)學院學報, 2006, 31(4):291-295.
\[3\]黃江,胡旭初,包懷恩,等. 亞洲帶絳蟲成蟲全長cDNA質粒文庫的構建及EST測序 \[J\]. 熱帶醫(yī)學雜志, 2007, 7(2):116-118.
\[4\]MOSS SE, MORGAN RO. The annexins \[J\]. Genome Biol, 2004, 5:219-221.
\[5\]CHOI SH, KWON SR, LEE EH, et al. Molecular cloning,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of an annexin from a fish gill fluke microcotyle sebastis (Platyhelminthes: Monogenea) \[J\]. Mol & Bioche Parasitol, 2009,163(1):48-53.
\[6\]高奮堂,曹云山,徐義先,等. 氟伐他汀對人外周血單個核細胞膜聯(lián)蛋白A1表達水平的影響 \[J\]. 臨床心血管病雜志, 2006, 22(4):209-211.
\[7\]王義會,閆強,王平,等. 膜聯(lián)蛋白B2基因的克隆及其真核表達載體的構建 \[J\]. 動物醫(yī)學進展, 2007, 28(3):31-33.
\[8\]朱逢佳,曾蘇,曹江. 膜聯(lián)蛋白-1與腫瘤\[J\]. 細胞生物學雜志, 2008, 30(5):581-585.
\[9\]ZHANG Y, WANG KH, GUO YJ, et al. Annexin B1 from Taenia solium metacestodes is a newly characterized member of the annexin family \[J\]. Biol Chem, 2007, 388(6):601-610.
關鍵詞: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T淋巴細胞;共刺激分子;表達變化
慢性乙型肝炎源于機體細胞免疫功能紊亂,不能有效清除體內病毒,其中T淋巴細胞在主導機體免疫功能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1]。筆者主要探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達變化及臨床意義,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選取的40例研究對象均為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于2013年4月~2015年1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為觀察組,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其中男29例,女11例,年齡37~68歲,平均年齡(45.3±5.6)歲;職業(yè):教師16例、農民工4例、企業(yè)高管8例、退休在家12例。所有患者經檢查,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的診斷標準,排除神經系統(tǒng)障礙、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全身免疫系統(tǒng)疾病、凝血及造血功能障礙、甲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等患者。同時選取健康患者39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30例,女9例,年齡36~69歲,平均年齡(45.8±5.7)歲;職業(yè):教師15例、農民工5例、企業(yè)高管9例、退休在家11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資料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試劑 在測定過程中,需要用到的試劑:鼠抗人CD3-APC、CD8-FIT、CTLA-4-PE、PD-1-PE熒光素標記單克隆抗體,LgG-FITC、lgG-PE、lgG-APC同型對照融血劑,由美國BD公司提供;另外需要乙型肝炎病毒及耐藥突變檢測試劑盒、HBV標志物檢測試劑盒、ALT檢測試劑盒。
1.2.2儀器 流式細胞儀、擴增儀、高速冷凍離心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酶免分析儀、低溫冰箱。
1.2.3測定 外周血T淋巴細胞表面共刺激分子檢測具體方法:患者晨起空腹抽取外周靜脈血3 ml,抗凝混勻后分別置于5支不同的測定管中:其中第一管加入CD3、CD8、CD28,第二管中加入單抗CD3、CD8、CTLA-4,第三管中加入CD3、CD8、PD-1,第四管中加入單抗CD3、CD8、Tim-3,第五管中加入lgG-FTTC lgG-PE lgG-APC作為同型對照管,所有試管中均加入單抗20 μl,搖勻后在常溫下狀態(tài)下放置30 min,然后加入新鮮配置的溶血劑搖勻,在光線暗處放置15 min并離心5 min,使用磷酸鹽緩沖液進行3次洗滌,并且每管中加入0.3 ml PBS,在4°C中放置后在1 d內檢測。為了使結果更加精準,輔助測定方法:并采用定時熒光定量PCR檢測技術測定血清中HBV(乙型肝炎病毒)、DNA(脫氧核糖核酸)含量;采用雙抗體夾心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法檢測乙型肝炎病毒;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監(jiān)測丙氨酸轉氨酶含量。
1.3觀察指標 將觀察組分為為治療組、治療無效組、治療有效組,與對照組作比較。分析兩組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相對表達量[2]。分析兩組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絕對表達量[3]。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SPS 20.0軟件進行數據的處理與分析,表示計量數據資料,采用t檢驗,(%)表示計數資料,并進行χ2檢驗,P
2 結果
2.1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相對表達量分析 觀察組三組CD4*、CD8*T淋巴細胞亞群絕對表達量均明顯下降,低于對照組 (P
2.2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絕對表達量分析 CD8*T淋巴細胞亞群絕對表達量明顯高于對照組。另外未治療組、治療無效組CD4*/CD8*比值明顯高于治療有效組、對照組(P
3 討論
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CD4*、CD8*等表達量出現明顯下降,另外未治療組CD4*、PD-1*表達量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有效組、治療無效組??傮w而言,觀察組CD4*T淋巴細胞亞群相對表達量、絕對表達量均明顯低于對照組,但是CD8*T淋巴細胞亞群相對表達量升高,絕對表達量下降。研究表明,共刺激分子的絕對表達量更能反應患者的免疫功能狀態(tài)[4]。
綜上所述,進行共刺激分子表達變化研究可以為慢性乙型肝炎治療提供一定的依據,為深入評價細胞免疫功能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
參考文獻:
[1]宋華峰.負性共刺激分子BTLA/HVEM在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T細胞上的表達特性及其臨床意義[D].江蘇:蘇州大學,2014.
[2]王琳.外周血T細胞免疫功能與乙肝慢性化的相關性研究[D].江蘇:蘇州大學,2014.
[3]曹麗娟.負性共刺激分子在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Treg的表達特性及其臨床意義[D].江蘇:蘇州大學,2013.
胞、Th1/Th2比值、IL17+Th17細胞的量及平均熒光強度、培養(yǎng)上清中IL17水平均低于治療前, 而與健康對照組相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且聯(lián)合治療組降低的幅度均大于MTX治療組; 治療前后Th17細胞的量與C反應蛋白(CRP)、 疾病活動指數(DAS28)的消長呈正相關(P
【關鍵詞】 關節(jié)炎 類風濕 流式細胞術 依那西普 Th亞群 Th17細胞
依那西普(etanercept)是II型腫瘤壞死因子(tumer necrosis factor, TNF)受體P75的細胞外部分和人IgG1的Fc段基因工程融合的蛋白二聚體(rhTNFR: Fc), 可特異性阻斷TNFα與其細胞表面受體的相互作用, 實驗證實抗TNFα治療可明顯改善類風濕關節(jié)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的病情[1]。TNFα除了在RA免疫發(fā)病及炎癥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外, 尚促進IL2、 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CSF)和INFα等細胞因子的產生, 增加高親和力IL2受體的表達, 促進T細胞增殖[2], 推測抑制TNFα可能對T細胞及其亞群有下調作用。本研究中分離依那西普治療前后RA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 用細胞內細胞因子染色流式細胞術(FCM)測定Th1、 Th2及Th17細胞的表達和ELISA法測定培養(yǎng)上清中相應的細胞因子水平并與患者病情進行相關性分析, 旨在探討依那西普治療RA對Th細胞亞群的影響, 進一步探討此療法的免疫機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依那西普凍干粉針劑(etanercept, 商品名益賽普) 由上海中信國健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PerCP小鼠抗人CD4單克隆抗體(mAb)IgG1、FITC抗人IFNγmAb IgG1/PE抗人IL4 mAb IgG1及同型對照IgG1、Cytofix/ Cytoperm液及Perm/Wash液、流式細胞儀均購自美國BD公
司。FITC抗人IL17mAb IgG1及同型對照IgG1購自美國Ebioscience公司。淋巴細胞分離液購自天津TBD生物技術發(fā)展中心。佛波酯(phorbol 12myristate13acetate, PMA)、 離子霉素(Ionomycin)、 莫能菌素(Monensin)購自美國Sigma公司, RPMI1640培養(yǎng)液購自美國Gibco公司??谷薎L4 ELISA試劑盒、 抗人IFNγ ELISA試劑盒購于美國R&D公司??谷薎L17 ELISA試劑盒購于美國Ebioscience公司。
1.2 方法
1.2.1 RA患者的分組及處理方法
20例RA患者(男6例, 女14例, 年齡25~67歲, 平均42歲), 為200611/200705在西京醫(yī)院門診或住院RA
患者, 均符合美國風濕病協(xié)會(ACR)1987年RA分類標準, 病程為2~20年(平均9年)。20例患者均為活動期中重度患者, 表現為6個或6個以上的關節(jié)腫脹; 6個或6個以上的關節(jié)觸痛; 并有以下3條標準中的任意2條: (1)晨僵持續(xù)時間≥45 min; (2)血沉≥28 mm/h; (3)C反應蛋白(CRP)≥20 mg/dL?;颊呔逊梅€(wěn)定劑量的甲氨蝶呤(MTX, 每周7.5~15 mg)4周, 且未使用MTX以外其他病情緩解抗風濕藥(DMARDs)?;颊唠S機分為2個治療組, 每組10例。聯(lián)合治療組, 給予MTX 7.5~15 mg口服, 每周1次, 同時給予皮下注射依那西普, 每次25 mg, 每周2次; MTX治療組, 為單用等量MTX治療; 療程均為12周。另設年齡、 性別匹配的健康獻血員10名作為正常對照。
1.2.2 RA患者病情活動性及療效評價指標
記錄晨僵時間, 采用目測模擬標尺評價休息痛(VAS), 計數壓痛關節(jié)數、 腫脹關節(jié)數(包括雙手近端指間關節(jié)、 掌指關節(jié)、 腕關節(jié)、 肘關節(jié)、 肩關節(jié)及膝關節(jié), 共28個關節(jié)), 記錄健康評估指數(HAQ)平均分, 魏氏法測ESR, 免疫比濁法測C反應蛋白(CRP), 并計算疾病活動指數(DAS28)。
1.2.3 標本采集及細胞分離
分別抽取治療前、治療12周后RA患者和健康對照組外周靜脈血5 mL, 采用肝素鈉抗凝, Ficol1密度梯度離心法分離PBMC, 調整PBMC密度為1×109/L, 懸浮于含100 mL/L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養(yǎng)液中, 同步取1 mL細胞懸液, 進行細胞內細胞因子染色FCM測定Th細胞亞群; 取2 mL細胞懸液加入PMA(50 μg/L)、離子霉素(1 μmol/L)置于37℃孵箱中培養(yǎng)過夜, 收集上清置于-70℃凍存待ELISA檢測。
1.2.4 細胞內細胞因子染色FCM測定Th細胞亞群 取上述PBMC懸液(1×109/L)置于48孔培養(yǎng)板內, 每孔1 mL, 并加PMA (50 μg/L)、離子霉素(1 μmol/L)和蛋白轉運抑制劑莫能菌素(2 μmol/L)以阻止細胞因子向細胞外分泌, 在37℃孵箱中培養(yǎng)5 h。收集細胞分為對照管和實驗管, 分別加入PercP小鼠抗人CD4 mAb IgG1 10 μL, 混勻, 室溫放置20 min對細胞表面抗原進行染色。加入Cytofix/Cytoperm液200 μL, 4℃放置20 min, 通透和固定細胞并洗滌后, 進行胞內細胞因子染色, 實驗管分別加入IFNγ mAb IgG1/PE抗人IL4mAb IgG1或FITC抗人FITC抗人IL17 mAb IgG1各10 uL, 對照管加入同型對照抗體, 4℃避光孵育30 min后。用Perm/Wash液1 mL洗滌2次, 最后以300 μL洗滌液重懸細胞, 24 h內采用FCM檢測分析。以CD4直方圖設門區(qū)分Th細胞(CD4+), 最終以散點圖IFNγ、 IL4和IL17染色陽性表示Th1細胞、 Th2細胞和Th17細胞, 用Cellsquest軟件獲取并分析數據。
1.2.5 ELISA檢測PBMC培養(yǎng)上清中IFNγ、 IL4、 IL17的水平
取上述凍存PBMC培養(yǎng)上清, 采用ELISA法檢測上清中IFNγ、IL4、IL17水平, 具體操作按試劑盒提供的說明書進行,每個樣本和標準品均設3個復孔, 酶標測試儀450 nm處讀數。
1.2.6 統(tǒng)計學處理
實驗結果用x±s表示, 采用SPSS11.0軟件分析, 各組間均數首先進行方差齊性檢驗, 如滿足方差齊性, 采用兩樣本t檢驗, 如不滿足, 則采用秩轉換檢驗方法, Th1、 Th17細胞陽性率及Th1/Th2比值與病情活動指標的相關性采用Spearman相關性分析, 以P
2 結果
2.1 RA患者治療前后病情變化
兩組患者在治療12周后, DAS28較治療前降低或明顯降低(MTX治療組P
療組患者的休息痛、 晨僵時間亦有改善(P
2.2 外周血Th細胞亞群的比較
細胞膜表面標志和胞內細胞因子染色FCM測定顯示, 活動期RA患者在治療前, 其外周血中CD4+IFNγ+Th1細
胞、 CD4+IL17+Th17細胞的數量以及Th1/Th2細胞比值均分別高于健康對照組[(27.0±2.9)% vs (23.2±1.7)%, P
2.3 PBMC培養(yǎng)上清中IFNγ、 IL4、 IL17的變化
ELISA法測得治療前活動期RA患者PBMC培養(yǎng)上清中IFNγ、 IL4水平與健康對照相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IL17水平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40±3.8) ng/L vs (30±2.0) ng/L, P
治療后IL17水平明顯低于治療前[(28±2.6) ng/L vs (40±3.8) ng/L, P
計學意義。聯(lián)合治療組治療后的IL17水平下降幅度明顯大于MTX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4 Th細胞亞群陽性率與病情活動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對20例RA患者Th1、Th17細胞的量及Th1/Th2與CRP、 DAS28、 休息痛、 晨僵時間、HAQ平均分進行相關性分析, 結果顯示RA患者Th17細胞的量與其CRP、 DAS28水平呈正相關(P
3 討論
依那西普治療RA的明顯作用已被大量實驗證明[3], 但其治療機制未明, 可能通過減少關節(jié)腔內炎細胞的浸潤, 降低滑膜中細胞黏附因子的表達, 阻斷炎性因子的相互作用而減輕炎癥[4]。既往研究發(fā)現RA發(fā)生發(fā)展與Th1、Th2細胞數量和比例失衡密切相關, 鑒于Th1細胞在RA患
者炎性關節(jié)中的聚集, 曾認為RA是以Th1細胞占主導地位的疾病, 而近年發(fā)現, RA滑膜存在產生細胞因子IL17的T細胞和滑液中高水平表達的IL17, 以及CIA動物模型證實IL17促進炎性細胞因子IL6、 TNFα的合成并參與RA的炎癥反應和骨質破壞, 提出以分泌IL17為主的
Th17細胞在RA發(fā)病中具有比Th1更重要的作用[5, 6]。本實驗檢測RA患者Th1、 Th2及Th17細胞亞群數量和比例, 試圖分析依那西普對其的影響, 進一步闡述依那西普治療機制, 為臨床提供理論依據。
本研究通過胞內細胞因子染色FCM檢測外周血中Th細胞數量和比例的變化, 發(fā)現治療前活動期RA患者Th1、 Th17細胞數量及平均熒光強度均高于健康對照組, 而Th2細胞無明顯差異, 導致Th1/Th2相對比例增高。進一步通過ELISA分析體外培養(yǎng)PBMC上清中相應細胞因子的水平, 證明IL17水平也高于健康對照組。研究結果提示, 在活動性RA患者外周血中, Th1尤其是Th17細胞亞群處于主導地位。與MTX組相比, 聯(lián)合治療組RA患者治療12周后, 其休息痛、 晨僵時間、 CRP及DAS28水平均明顯下降, 證實依那西普療效確實[7]。IFNγ+Th1細胞陽性率下降, Th2細胞無明顯改變, Th1/Th2比值相對下降, 提示依那西普可能通過影響Th1、Th2細胞亞群的平衡發(fā)揮作用, 推其可能是依那西普治療RA的機制之一。
聯(lián)合治療后Th17細胞陽性率及單個CD4+T細胞中IL17平均熒光強度明顯下降并接近健康對照, 且下降的幅度均高于MTX組。Th17細胞的量與RA患者CRP、 DAS28水平消長呈正相關, 提示Th17細胞可能參與RA發(fā)生發(fā)展。這些發(fā)現說明依那西普治療RA的明顯療效與Th17在RA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有關。推測可能通過阻斷TNFα使前炎性因子釋放減少或反向信號抑制細胞增殖或通過caspase3途經促進T細胞的凋亡[8], 從而下調分泌IL17的Th17細胞合成, 但二者在體內相互作用的具體途徑有待于進一步探索。
綜上所述, 本實驗表明活動期RA患者IL17+Th17細胞、 IFNγ+Th1細胞及Th1/Th2比值的增高, 可能參與RA發(fā)病機制; 依那西普治療后可明顯改善臨床癥狀和下調Th1和TH17細胞亞群, 可能通過調節(jié)Th細胞亞群治療RA。
參考文獻
[1]Maini RN, Taylor PC. Anticytokine therapy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J]. Annu Rev Med, 2000, 51: 207-229.
[2]Choy EH, Panayi GS. Cytokine pathways and joint inflammation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 New Engl J Med, 2001, 344(12): 907-916.
[3]Moreland LW, Baumgartner SW, Schiff MH, et al.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with a recombin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p75)Fc fusion protein[J]. New Engl J Med, 1997, 337(3): 141-147.
[4]Scott DL, Kingsley GH. Tumor necrosis factor inhibitors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J]. New Engl J Med, 2006, 355(7): 704-712.
周循環(huán)學習法如何實踐?
1、第一步:周日晚上制定周學習計劃。
根據自己總的學習進度,制定一周的目標。根據目標計算周一到周六的學習量,制定可行的、但又必須完成的學習計劃。
2、第二步:周一至周六按計劃學習。
根據計劃學習量做好每日時間管理,每日結束前確認一下計劃完成度,記錄學習日志;
3、第三步:周日徹底完成學習計劃。
把本周的學習完成情況總結一下。沒有完成的部分在周日徹底解決。一周計劃都完成了,就好好放松一下,然后做下周計劃。
一個相對完善的時間表,既要涵蓋每月的整體安排,又要包括每月以及每天、每
時的細節(jié)規(guī)劃。
復習計劃要留有余地,不要“滿打滿算”。比如,晚上7點到8點復習數學,8點開始復習英語,這樣安排就太緊了,當中應該有一個緩沖:7點到8點是數學時間,8點15分以后留給英語。這樣,數學復習完后喝口水,稍作休息,不要“連軸轉”。
而且,留有余地也可以確保上一段計劃的完成。還是以7點到8點復習數學為例,萬一時間到了,卻還差一道題沒做完怎么辦?留有15分鐘的余地,孩子就可以具體問題具體解決,而不致產生浮躁的情緒。
有的同學在制定學習計劃時,只是寫上什么時間做什么,比如:6:00,起床;7:00,早讀;7:30-11:30,上課;12:00-1:30,午睡;1:30-4:30,上課;7:00-9:00,晚自習;10:00,熄燈。這樣得一份計劃太空洞,太無個性,任何人都可以適用。我們在制定計劃時,要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fā),于自己的學習目標相配合。自己各科學習的基礎不同,因而制定的各科學習目標也不盡相同,那可比較薄弱,就應該作為重點攻克的目標,那么,在做計劃時就應該分配較多的學習時間。因此,在制定計劃時,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要重點突出。
學習目標一般可分為長期目標、中期目標和近期目標,相應地,學習計劃也應分為學期計劃、月計劃和周計劃及每天學習計劃。學期計劃于學期目標相對應,訂出一個學期學習的重點及各自的計劃要點;月計劃要與單元目標相對應,訂出一周的學習重點及每天的計劃要點。
2、學習計劃要與教師的教學計劃相配合
在制定每天具體的學習計劃時,要與老師的教學計劃緊密配合。具體說就是要與每天課程表上計劃要上的課相配合,與每門課老師講授進度相一致。例如,早晚自習時間學習計劃的安排,不但要于當天課堂上老師講課的內容相配合,而且還要與前一天和第二天老師的教學內容掛鉤,不要拋開教師的教學進度計劃,另搞一套。
3、學習計劃要有一定的靈活性
有的同學將每天除吃飯、睡覺以外的全部時間都安排了學習的內容,排得滿滿的,連周六、周日都不安排一定休息的時間。這樣的計劃要執(zhí)行起來就相當困難了。比如,星期天,同學一來玩,必然要陪同學一起玩,計劃就打亂了。因此,計劃要有一定的靈活性,不要把時間排的太滿、太死,要留出必要的休息和娛樂的時間,還應留出一點激動時間應付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
在整個小學階段,每個學期都要開設幾門課程,每周、每日學習的內容都不同,各主要學科都要布置課外練習,如果沒有學習計劃,就會手忙腳亂,雜亂無章,影響學習效果。教師要讓小學生明白制定學習計劃的重要性,明確學習計劃的內容,掌握制定學習計劃的方法。
學習計劃包括長期計劃和短期計劃兩種。長期計劃以一學期為宜,從總體上對各學科的學習作出全面的安排。短期計劃以一周為宜,對本周內每天的學習內容、學習目的、保障措施和作息時間作出詳細具體的安排。
學習計劃要具體、明確、切實可行,同時又要留有充分的余地,以保證計劃的靈活性和適應性。在執(zhí)行中既要堅定不移,又要根據實際適當調整,目的在于使學習計劃更加切合實際,更為有效地提高學習效果。
二、預習方法的輔導
預習也叫超前學習,是指在教師上課之前,對所要學習的內容提前進行學習和理解的過程。預習既是有效的學習方法,也是良好的學習習慣。預習的方法是對第二天要講授的內容認真閱讀,仔細思考,把新的知識和以往學過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看看哪些懂了會了,哪些不懂不會,從而明確聽課的重點、難點和疑點,克服課堂學習過程中的被動性和盲目性,提高主動性和自覺性,以利于提高學習效果。
三、聽課方法的輔導
課堂是學校教育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學生獲得科學文化知識的主要途徑。如果小學生不會聽課,聽不懂,學不會,就會增加課后復習的困難和壓力,造成不良循環(huán)。同時由于長期積累,可能導致厭學心理,既不利于提高學習效果,也不利于心理健康。為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小學生注意以下幾點。
(1)認真聽。要求小學生聚精會神地聽講,充分理解教師講課的內容及其表達方式的含義,如節(jié)奏的快慢、聲音的高低等。
(2)注意看。要求小學生全神貫注地注視教師板書的內容,對教師用彩色粉筆標記的部分、用電化教具突出演示的部分尤其要仔細觀察,認真領會和重點記憶。
(3)多動腦。要引導小學生積極思考,要邊聽、邊看、邊思考,要與教師講課的進程保持同步,要多問幾個為什么,要把新舊知識聯(lián)系起來思考,做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4)主動練。在課堂上要鼓勵小學生大膽發(fā)言,勤學多練,從而加深理解,提高聽課效果。
(5)做筆記。對教師講課中的要點、難點都要簡明扼要地寫在筆記上,以備課后復習。
(6)善歸納。對教師課堂講授的內容,要抓住綱目,歸納要點,力求當堂理解。
四、復習方法的輔導
復習是指對學過的知識重新學習的過程。復習包括課后復習和系統(tǒng)復習兩種。課后復習的主要目的在于理解和鞏固當天學到的知識。系統(tǒng)復習的主要目的是對周、月、學期或學年學過的知識進行全面深入的復習,目的在于融會貫通,理解和掌握學科知識的體系。系統(tǒng)復習本質上是對前段學習的知識進行相對集中的再加工的過程。
課后復習的方法包括:
(1)回顧教師課堂講授的內容及其過程,目的在于弄清哪些完全理解了,哪些沒有理解,使進一步的復習具有鮮明的針對性和目的性;
(2)復習課本,目的在于深化;
(3)整理筆記,對課堂記得不完整或不準確的地方加以補充和修正,使之更加系統(tǒng)、完整,便于復習;
(4)對課本中不懂、不會的難點問題,查閱工具書或參考書,力求弄懂弄通,實在弄不明白的,問教師或與同學研究解決。
系統(tǒng)復習的方法也是多樣的。比如循環(huán)復習法,是指學過一個單元之后即及時復習,然后再學下一單元,學完第二單元之后,再把這兩個單元綜合起來系統(tǒng)復習,以此類推,循環(huán)至終。分配復習法,指學過的內容及時復習之后在時間上每隔一定時期回過頭來再復習,只是在時間間隔上逐漸拉長。比如上一單元講過的內容及時復習,一周后再復習,兩周后再回頭簡略地復習,一個月或一季度后再復習。事實表明,分配復習的效果優(yōu)于集中復習。當然集中復習也有其優(yōu)勢,比如在期末總復習時,相對集中一段時間,對學習內容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重點突破,進行系統(tǒng)化的復習,也是十分重要的。
五、寫作業(yè)方法的輔導
寫作業(yè)是學生經過獨立思考,自覺、有目的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將學得的知識運用于實際的智力活動過程。通過寫作業(yè)可以檢查學生學習的結果,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智慧和潛力,同時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習慣,因而教師要引導小學生掌握寫作業(yè)的正確方法。
(1)先復習后寫作業(yè),即在認真復習、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完成作業(yè)。
(2)仔細審題,即了解題意,明確習題的目的要求,弄清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及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做到心中有數。
(3)認真表述,即思路清晰,表述確切,書寫規(guī)范,答案準確,干凈利落。
1.提高自己在語文、數學等方面的學習潛力。
2.加強運動,提高身體素質。
3.學會做簡單的家常菜。
二、暑假學習計劃具體方案:
1.針對自己的薄弱學科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學習目標進行反思,調整。
2.在家長的指導下,寫好自己切實可行的暑假生活、學習計劃。(安排好每一天復習進度的明細資料)
3.把練習卷上做正確的題目進行整理,確認自己已經掌握了哪些知識,具備了哪些運用潛力,樹立自己對本學科的信心。
4.把練習卷上做錯的題目進行整理、抄錄,打開教科書,逐題進行分析,找到錯誤的關鍵之處,進行認真的訂正后,再到教材上找到相關類型的題目,進行練習、強化。(盡可能用自己的力量解決問題)
5.遇到無法解決的困難,按教科書的學習順序進行梳理羅列。了解自己學習問題的共性薄弱點,然后能夠請老師一齊幫忙解決。
6.每周二次帶著學科的不懂之處和老師一齊分析、解決問題。回家后運用老師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自我強化練習,填補自己的學習漏洞。(這一點務必按照教材由淺入深的學習順序,切不可東一榔頭西一棒的無序)
7.每次完成習題的訂正,將錯題訂正的全過程,牢牢地記在腦海里(背出),漸漸地構成解題方法的量的積累。
8.看名著,中高考時,會出現名著中的經典片段,看幾本必看的小說是中學生必需要做的事情之一,即可增長見識,又可陶冶情緒。
9.一星期打兩次球,游三次泳,增加運動,提高體能。(也能夠聽音樂等,做自己有興趣的事)
9.一星期跟著父母學做兩次家常菜,如炒茄子,蒸魚之類,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三、暑假計劃具體安排:
1.一星期學習五天,上午2.5小時,下午2.5小時。按一小時一節(jié)課安排好課表。
2.每一天的3點以后是運動或做家務的時間。(也能夠安排一些適宜的娛樂活動)
四、家長一齊參與孩子計劃:
1.設計好每一天的生活、學習評價表,對自己每一天的生活、學習作好評價。最新中學生暑假學習計劃最新中學生暑假學習計劃。
2.家長一周三次檢查學生的暑期生活、學習計劃執(zhí)行的狀況和進度,及時幫忙解決執(zhí)行中的困難。
3.家長在幫忙學生執(zhí)行計劃時,也要尊重學生的要求,切不可急躁。要重視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調整和學習興趣的提高。
4.雙休日去看一些有益的展覽會,或參加一些有益的社會活動。
20xx高一學生寒假學習計劃范文1末考試成績可以作為同學們制定學習計劃重難點復習安排的學習依據。學習的好壞最關鍵也最終取決于你的學習效率!”能學會有效率地做事,對你一生都有極大的幫助和提高。面對于中國的應試教育,你在當學生時,你必須學會兩樣:1.有效率地做事。2學會如何學習。
1、早晨合理安排30分鐘學習英語,聽網校的英語聽力,歷史和地理背誦。
2、利用2節(jié)課的時間分別完成2份寒假作業(yè),要記住,獨立完成。
3、網?,F已上傳一部分新卷子,集中一塊時間做一套。
4、下午和早晨一樣,利用2節(jié)課時間做2份寒假作業(yè),但不可一下子貪多。要均衡、科學安排。
5、完成當天寒假作業(yè)可以安排自由活動,(如果玩電腦游戲不可超過一小時)。
6、晚上是你自由活動的時間,但要看看新聞。積累實時材料,尤其是準備學文科的學生。
7、在寒假期間有可能的話,每天讀一讀文學作品,寫一寫自己讀后的感想,字數可多可少,但不能不寫。
8、寫寒假作業(yè)的過程中,發(fā)現自己本學期知識點學習不透徹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網校來查漏補缺。
提高學習效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長期的探索和積累,同學們必須充分結合自己的特點。影響學習效率的因素,有學習之內的,但更多的因素在學習之外。高中生都有很好的自制力。首先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合理利用時間,另外還要注意"專心、用心、恒心"等基本素質的培養(yǎng),對于自身的優(yōu)勢、缺陷等更要有深刻的認識。
20xx高一學生寒假學習計劃范文2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已經結束了,高一年級學生就要面臨高二的文理分科。高一寒假學習計劃對自身做個清晰、理性的分析,確定自身優(yōu)勢,為學文、學理尋找理由就顯得頗為重要。大概方向確定后,就要明確自己所選擇的方向中,哪些學科要參加高考,哪些只需通過會考,從現在起就可以相應地制定出針對不同科目的不同“用力”方法,將自己高中的時間、精力做到合理分配。 依常規(guī)來看,多數學生會選擇學理——未來的升學、就業(yè)面相對更寬。學習理科,數、理、化就全部是考試科目,而數理化的難點都在高一。因此,高一寒假必須做的就是把上學期沒有學會的內容學明白。有一些知識的掌握是為了以后更好應對相關知識點,如果高一就出現漏洞,未來所有相關知識也都會關聯(lián)出現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高一的學習量很重,很多學生往往在第一學期還不太會調控。因此,高一學生第一學期的功課或多或少都會有落下的地方,這就需要利用寒假進行調整、提高、填補工作,甚至可以說,寒假能否利用好,對未來三年的狀態(tài)會產生重要的影響。
高一寒假學習計劃時間安排:
7:00 起床
7:20 洗涑完畢 之后跑步:繞樓2樓(7:20----8:00)
8:05 吃飯
8:20---8:50 背單詞
8:55---9:25 背課文
9:35---10:35 數學
10:45---11:45 英語
11:45---12:00 課外書
12:00---13:00 午休
13:10---14:10 化學
14:20---15:10 物理
15:20—16:20 語文
16:20---吃晚飯前 free
吃完飯后—21:00 六科任選
21;00—22:00 電視,電腦,課外書
20xx高一學生寒假學習計劃范文3周一至周四 :
1、每天在小筆記本上記下10~15個單詞(包括新舊單詞),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將其背熟,一定要掌握,而且經常拿出來復習。
2、晚飯前,先打開平臺,在“知識強化”欄目中找到當天課堂所上過的內容,認真復習,該記住的要記住。
3、晚飯后,稍作休息,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注意:把回家作業(yè)當考試做)
4、某一學科的一單元內容結束,應及時進行總復習,然后完成 “在線測試”里的題目。完成的不夠好的,復習一遍后重做,有做錯的題目及時掌握。
5、預習第二天要上課的內容,認真做好記錄,把不懂的問題帶到課堂上認真聽老師講解。
6、聽“同步聽力”和“在線聽力”10~15分鐘,培養(yǎng)一種語感。
周五:
1、同做“周一至周四”中的1、2、3點。
2、將學習過程中留下的問題在“名師答疑”中提問。
3、有空時可以先放松一下自己,聽點輕音樂、看些課外的書(通過平臺或自己買的都可以)。
周六:
1、早上起來先做些運動,鍛煉身體,然后朗讀英語或語文的文章,把一些該記的內容記住。
2、繼續(xù)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
3、下午可打開“名師面授”,選擇一些自己薄弱的知識點聽幾遍,適當地多做一些在線測試。
4、把一周所學的復習一遍,通過“在線測試”欄目來檢查自己是否掌握。如果基礎不好的科目,學習“知識強化”。
5、針對自己的學科狀況針對性地選擇“名師答疑”的“精華區(qū)”中的問題,把它當作自己的問題,先做一遍,再看老師的解答。
周日:
除做周六的內容外,早晨或下午到分校進行學習方法交流、測試、鞏固,晚上預習下周一的課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