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有關于春天的詩范文

有關于春天的詩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有關于春天的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有關于春天的詩

第1篇:有關于春天的詩范文

一、教學目標:

1、學會詩中生字鸝鷺,能正確理解窗含、千秋雪、門泊、萬里船。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

3、借助貼圖,難詞質(zhì)疑,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人對春天的喜愛的感情,培養(yǎng)審美情趣。

4、通過本課學習,激起學生課外閱讀古詩的興趣,并提高鑒賞能力,同時引發(fā)學生萌動詩情,動手嘗試寫一寫關于春天的詩。

二、教學重點:

準確理解詩意,有感情地通讀詩句,感受詩歌表達的愉悅之情。

三、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正確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關詩句的意思。

2、品讀出詩歌的節(jié)奏和重音,引導學生體會語感。

四、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貼圖,配樂磁帶。

學生:查找詩人資料和已學過的作品,查找的定義。

五、教學時間: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揭題解題。

1、談話導入

:同學們,當嚴寒的冬天過去的時候,什么季節(jié)來臨了?春天是什么樣的?

2、是呀,春天萬物復蘇、繁華似錦,到處都充滿了生機!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一首關于春天的詩,這就是(揭題齊讀)

3、引導學生解題,介紹與杜甫的資料。

4、教師簡介寫作背景。

二、初讀詩句,讀準字音、學會生字。

過渡:同學們,聽了老師的介紹,你們想讀一讀杜甫的這首即興之作嗎?

1、學生按要求自學。(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學會生字)

2、檢查自學情況。

(1)

出示生字:鸝鷺。指名讀,說說寫時要注意什么。學生描紅。

(2)

指名讀詩正音。

三、精讀詩句,理解詩意、體會詩情。

(一)借助貼圖,理解詩意。

1、學生默讀,用筆畫出詩中寫到的景物。

2、匯報交流,教師出示景物圖。

3、指名學生貼圖,說說理由,以引導學生理解詩句含意。

4、出示整圖,引導學生理解詩意、體會詩情。

從這幅圖上,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心情怎么樣?那么,誰能讀出詩人這種歡快的心情?誰再來讀讀看?

(二)引導質(zhì)疑,突破難點。

1、引導質(zhì)疑:讀到這兒,古詩中還有那些地方,你們弄不懂的?

2、交流釋疑。

重點引導學生理解窗含、千秋雪、萬里船。

窗含:窗?詩人透過什么看到翠柳、黃鸝等這些景物?(教師貼出窗框圖)你們看,西嶺上的雪就好像是鑲嵌在窗戶里的

萬里船:為什么說是萬里?

3、理解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指名說。

4、教師小結(jié):詩人正是透過窗戶看到了近處的,遠處的(相機板書:近景、遠景)

(三)誦讀詩句,體會語感。

1、既然是古詩,就要讀出古詩的韻味。誰能說說怎樣才能讀出韻味?

2、同桌誦讀詩句,體會語感,嘗試用斜線畫出詩句中的停頓。

3、指名同桌匯報:一生讀,一生板演。其他學生點評。

4、男女生按標記賽讀、背誦。

5、配樂齊背古詩。

四、拓展練習,嘗試作詩。

1、引導學生背誦其他春天的古詩,并試著說說古詩寫了春天的什么景物。

2、引導詩歌寫法:這些春天的詩告訴我們只要善于抓住最能突出春天特色的景物,比如春雨、春潮、春柳,就能寫出春天的蓬勃生機。

3、出示有關春景圖二幅。

同學們,其實在我們的身邊就有春天,你們看(貼圖)

這是這是這些都是春姑娘的使者,看看圖,想想還有哪些景物也是春姑娘的使者呢?讓我們拿起筆來當名小詩人,寫一寫我們身邊的春天,好嗎?可以寫兒歌這類現(xiàn)代詩,也可以模仿寫一寫古體詩,題目自定。

小詩人們準備好了嗎?好!開始!

4、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詩歌。(可播放一段古典音樂)

五、布置作業(yè),讓學生自選兩項。

1、背誦并默寫《》。

2、收集杜甫的其他作品,準備在早晨會的古詩園地向全班同學介紹。

3收集其他詩人描寫春天的詩作,準備參加春之聲賽詩會。

4、把你已經(jīng)創(chuàng)作好的春天的詩,向本班春之聲詩刊投稿。

板書設計: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第2篇:有關于春天的詩范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jié)合;生活

有幸聆聽了溫州市廣場路小學潘旸老師的講座《從“教閱讀”走向“教生活”》后,讓我對語文閱讀教學又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閱讀教學作為一種特殊的生命體驗過程,是一種心靈的交流,精神的對話。在講座中,潘老師從教閱讀講起,再講到教生活,用生動的實例、深入淺出的理論為我們講述了語文閱讀和生活的密切關系,給我們的閱讀教學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

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的語文教學,應以社會生活這個大舞臺為基準,實現(xiàn)語文知識與社會、與生活的接軌,最終形成開放、愉悅的語文課堂。以下是本人對語文教學中讀寫結(jié)合,實現(xiàn)從“教閱讀”走向“教生活”的幾點認識。

一、利用生活例子,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對學生來說,生活是閱讀的主陣地,特別是生活中隨時發(fā)生的一些新聞事件。例如,2011年10月6日蘋果公司的締造者斯蒂夫·喬布斯辭世。因此,無論從新聞、報紙還是廣播等到處都是有關喬布斯與蘋果公司的新聞,這也成為吸引小學生眼球的材料。于是我在語文課上以喬布斯為例子,講他和蘋果的關系,一下子激起了學生們的興趣。接著,我給學生們提出了任務,讓學生們通過網(wǎng)絡、書籍、報紙等收集有關喬布斯與蘋果公司的材料。到了第二節(jié)課,學生們就搜集到了喬布斯的很多材料,特別是喬布斯的一些名言:成功沒有捷徑。你必須把卓越轉(zhuǎn)變成你身上的一個特質(zhì)。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你的天賦、才能、技巧,把其他所有人甩在你后面。高標準嚴格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將會改變一切的細節(jié)上;成就一番偉業(yè)的唯一途徑就是熱愛自己的事業(yè)。如果你還沒能找到讓自己熱愛的事業(yè),繼續(xù)尋找,不要放棄。給自己一個培養(yǎng)自己創(chuàng)造力的機會,不要害怕,不要擔心……這些材料都有效地對學生進行了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且還豐富了學生們的思想。此外,學生們在進行了上述有關喬布斯的閱讀材料的閱讀后,我還對學生們提出了寫作要求,讓學生以喬布斯的啟示為主題進行自由寫作,學生們都積極地投入到寫作中去,又鍛煉了學生們的寫作能力和水平,可謂一舉兩得。

二、利用讀詩、品詩,讓學生體驗感受生活

1. 讀詩

小學生的思維模式仍然接近于兒童,因此可以讓他們閱讀語言優(yōu)美、流暢、且口語化的兒童詩,這種詩歌不僅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具有較強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易于兒童模仿和閱讀。例如《四季的腳步》,這首詩歌描寫了四季的變換,其優(yōu)美的語言、歡快的節(jié)奏,非常適合小學生誦讀。詩歌分為四節(jié),分別描寫了春夏秋冬來臨時的變化,并用簡潔、凝練的語言概括出了四季氣候的主要特征,極富感染力與表現(xiàn)力。如詩中 “叮咚、知了、刷刷、呼呼”等擬聲詞的運用,“悄悄”的反復使用,以及押韻的詩尾,都使整首詩歌處在循環(huán)往復、一唱三嘆的明快節(jié)奏中,賦予了詩歌無限的音樂美、韻律美。詩中擬聲詞和疊詞的重復使用,也非常直觀地傳達給學生客觀世界的聲音和節(jié)奏,無形中拉近了學生與詩歌的距離,使他們在身臨其境中切身體會詩歌的美妙意境。

2. 品詩

面向兒童的詩歌一般都以創(chuàng)造鮮明生動的詩歌形象為主,意在促使兒童在具體形象的畫面中直觀感受詩歌的表現(xiàn)情境。例如《聽聽,秋的聲音》這首詩,針對小學生思維傾向于具象性的特點,將黃葉、大雁、秋風、蟋蟀等能夠表現(xiàn)秋天特色的典型事物描寫出來,變抽象為具體,彌補了學生對“秋”這一抽象概念的模糊認知。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這就是兒童詩歌的魅力所在,它能夠借此緊緊抓住小讀者的心,吸引他們繼續(xù)往下讀。因此,一首好的兒童詩歌,一般都會借助于具體的形象來詮釋抽象、模糊的概念,促使學生通過對具象性事物的感知來體會詩中的意境,也就是說,意象性是兒童詩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

此外,優(yōu)美的意境往往是通過形象化的藝術(shù)描寫,將主觀與客觀交融為一體,從而創(chuàng)造的一種具有濃郁情感的藝術(shù)氛圍,讀者在這種氛圍中不但能切身體會到詩歌的魅力,還有利于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兒童本身就是最富于聯(lián)想和想象的,他們總是用自己的想象來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們的世界中,一切都是詩化的,如會笑的花兒、會唱歌的鳥兒、會說話的魚兒等,因此,詩歌正好滿足了他們的心理需求,更有助于兒童發(fā)揮自身的童真童趣,并在教師的引導下,領悟豐富多彩的詩歌意境,體會詩歌的曼妙優(yōu)美。

三、讓學生在“寫”中,體會生活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又反過來膨脹了閱讀需求,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做到讀寫并重,以此來提高學生對生活的感悟。學生的實際生活是寫作的主要源泉,生活中的任何事物、事件都可以成為寫作的素材。

1. 經(jīng)常親近大自然

大自然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蘊涵了豐富的寫作素材,比如一草一木、一鳥一蟲、一山一水,都可以拿來當成寫作的原型。作為教師,要經(jīng)常組織學生親近大自然、接觸大自然,使他們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尋找靈感、感悟生活。在小學生的潛意識中,萬物皆有靈,他們認為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我們要利用兒童的這一認知特點,引導他們學會捕捉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表象細微,但感受深刻”的事物。

2. 真正走進生活

生活與學生的學習密不可分,在兒童的生活中,處處包含寫作的基因。其實,兒童的生活充滿詩意,只是缺少發(fā)現(xiàn)詩意的眼睛而已,兒童自己并不清楚周圍的生活中蘊藏了巨大的礦藏,因此需要教師的指導和點撥。例如,想讓學生描寫一首關于春天的詩歌,我們可以帶領學生到空曠的地方去放風箏,并引導他們從風箏上尋找春天的影子,有的學生說:“春天就在高高飛翔的風箏上,春天就在小朋友歡快的腳步上?!鄙踔劣械膶W生還拓展思維,描寫出這樣的詩歌:“一個個尖尖的筍芽兒,是竹園的春天;一朵朵跳躍的浪花,是大海的春天;一只只舞動的蝴蝶,是花園的春天;一個個充滿活力的臉龐,是我們的春天?!弊鳛榻處?,當看到小學生寫出這樣的詩歌時,內(nèi)心的自豪感應該是不言而喻的。通過引導學生對生活的觀察,還有一個學生在下雨時這樣寫道:“雨點在樹葉上溜滑梯,在地面上游泳,在天空中比賽跳高?!边@些詩句不但富有情趣,且充滿了詩意。可見,只要我們善于引導,就能打開學生思維的閘門,給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讓他們在蔚藍的天空中高高地飛翔。

3. 養(yǎng)成隨筆記錄的習慣

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先生曾說過:“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梢韵氲叫窃乱陨系木辰?,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處,想到魚蟲的語言,他想飛上天空,他想潛入蟻穴……”但是光有奇妙的聯(lián)想和美好的體驗,卻沒有養(yǎng)成及時記錄的習慣,再美再好的情感體會也將稍縱即逝。因此,作為語文教師,要從小抓起,將培養(yǎng)學生及時、快速記錄情感體驗的習慣作為一項重要任務。

總之,從“教閱讀”走向“教生活”是課程改革的發(fā)展趨勢,更是提高學生素質(zhì)的需要。因此,我們廣大語文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應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陸新宏.淺談新課程小學語文讀寫結(jié)合教學[J].吉林教育,2009(17).

[2]董服相.倡導生活化的語文教學摭談[J].小學教學參考,2005

第3篇:有關于春天的詩范文

語文教學作為一種本土文化的載體,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語文。而小學生正處于對新生事物感到好奇的年齡。我校是北京市民族傳統(tǒng)文化基地校,并且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該義不容辭在教學的過程中滲透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培養(yǎng)學生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好奇和責任感,充分發(fā)揮語文學科實施人文素質(zhì)教育的特殊功能,通過祖國的山川之美、歷史之美、民俗之美、文化之美和傳統(tǒng)之美,讓學生在祖國的燦爛的文化天空中翱翔,使中華文化傳統(tǒng)得以發(fā)揚光大。

 一、  加強自身的傳統(tǒng)文化修養(yǎng) 

眾所周知,語文教師要想教好語文課,并且要把傳統(tǒng)文化寓于語文教學中,就必須博覽群書,有豐富的文化底蘊、知識結(jié)構(gòu)和專業(yè)素養(yǎng)等?!昂<{百川,有容乃大”,因此,我們要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誠實態(tài)度,扎扎實實地閱讀、鉆研有關傳統(tǒng)文化的專著,一點一滴地積累,使自己的知識結(jié)構(gòu)得到完善更新。 

在平時,我經(jīng)常會閱讀一些關于傳統(tǒng)文化的書籍,在學校工作中,我還積極參與了學校校本課程教材的編寫,我校校本教材是基于民族節(jié)日編寫的,可以說在編寫的過程中,我把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了熟于心,在語文課上碰到清明,中秋等內(nèi)容的課文,我與學生交流起來毫不費力,也能為學生拓展更多的關于傳統(tǒng)文化的知識,在我語言的渲染中,學生的交流中,讓學生們充分感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教師想要教好,就先要學好,我很喜愛民族傳統(tǒng)文化,在學習中我是飽含熱情的,這份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情也在潛移默化的感染著學生,記不起多少次,學生和我一起在課間聊起傳統(tǒng)文化,這已經(jīng)成為了我們班一種好的風氣。

二、立足于語文課堂教學 

(一)抓住語文常規(guī)課堂教學這塊主陣地 

在傳授學生知識、方法、技能的同時,有意識地、更多地關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把對文本的分析和對“人”的分析聯(lián)系起來,挖掘文學作品的人文性,亦即文學作品的“思想美”、“內(nèi)容美”、“人格美”和“風格美”等。它應當滲透在教學的各個階段,滲透在整個語文課堂教學之中,成為一個完美的整體。 

在教授《游子吟》這篇古詩時,我事先讓學生去觀察母親如何照顧自己的小故事,小細節(jié),同學們有的說媽媽中午把最好的飯菜留給自己吃,有的說母親生病了還堅持送自己上學,情到濃處還留下了眼淚,我和同學們都被感染了,接著我們分享了關于孝順的小故事,這些故事都是中華民族為后人留下的瑰寶,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學生充分感受到了要講孝道的原因和重要性,我也適時告訴同學們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祖先要留給我們的可以繼續(xù)傳承的文化。

(二)挖掘教材的文化內(nèi)容 

教材、讀本不僅貯積了豐富的語文知識,更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因子,引導學生求真、求美、求智慧,我們結(jié)合學生實際和教材,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從課文注釋、引語入手,挖掘有關民族文化的信息。2.從故事情節(jié)入手,挖掘整篇著作的文化內(nèi)涵。3、從課文主題入手,挖掘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美德。4.從課文詞句入手,挖掘相關文化背景、哲理境界。5.從課文插圖、課后練習入手,挖掘文化意趣。 

在備課過程中,我總是認真進行備課,在講到《宋濂守信》一課時,我讓學生認真觀察插圖,借助插圖去猜測課文大概講的什么,進而讓學生去走進這個故事,通過這個發(fā)生在古代的故事,讓學生知道誠實守信并不是現(xiàn)在人的行為守則,這也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學生在我的講授中頓時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肅然起敬,覺得自己國家的文化源遠流長,產(chǎn)生了很強的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

三、在各種各樣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繼承和創(chuàng)新民族傳統(tǒng)文化

1.搜集中華傳統(tǒng)文化和成語故事,定期進行講故事交流比賽。

2.定期舉行弘揚傳統(tǒng)文化手抄報和詩配畫活動比賽。 

3.開展經(jīng)典誦讀活動,采用教師帶讀、學生齊讀、優(yōu)生領讀、學生自由誦背等形式,讓學生堅持天天吟誦并定期進行誦讀比賽。 

4.開展“我們愛春天”語文實踐活動,繼承和弘揚本土文化:搜集關于春天的古詩、關于春天的優(yōu)秀美文賞析、了解關于春天的節(jié)日,感受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四、利用閱讀積淀語言文化 

“讀讀背背”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教材“語文園地”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旨在“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同時讓學生了解、吸收中華優(yōu)秀文化,促進語文素養(yǎng)發(fā)展,教師不應忽略。 

在平時,我注重于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詩文的誦讀,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去使用,冬天來了,學校的梅花凌寒獨自盛開,我會帶學生們到校園內(nèi)走一走,他們不約而同的說除了“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這首詩句,學生們想到了梅花的高潔品格,春天我會帶學生們?nèi)ふ掖禾欤⒂米约悍e累的詩句贊美春天。學生積累了一定數(shù)量的詩文之后,在運用時會信手拈來,游刃有余。寫到時間會不由自主地想到”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寫到學習會深有感觸地想到“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寫到春雨會情不自禁地想到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寫到白雪會觸景生情 地想到“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學生對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熱情也在慢慢的培養(yǎng)起來。

五、重視課外文化閱讀,強調(diào)大語文教育 

1.現(xiàn)在的孩子生活在一個喧嘩浮躁的時代,他們面臨著太多的誘惑。但是,不管生活怎樣地熱鬧,一個純凈的心靈世界,一種對書香氣息的天然熱愛,一種良好的閱讀習慣,都是一個生命健康成長不可或缺的要素。不管社會怎樣變遷,不管科技怎樣進步,不管教育怎樣改革,我們都必須讓孩子們在人生記憶力最佳的時期,誦讀名家名篇,誦讀千古美文,讓文化經(jīng)典占據(jù)他們的心靈,讓他們的閱讀從一起步,就直抵經(jīng)典。在語文實踐課《我們愛春天》中,我和同學們一起欣賞了朱自清的美文《春》,剛開始,我還擔心二年級的學生太小,會不會感受不到文中春的美妙,后來我發(fā)現(xiàn)我的擔心是多余的,在多次誦讀和配樂誦讀之后,學生在誦讀這首美文的時候能從他們的肢體和表情中感受到他們已經(jīng)走進了這一片春之韻律中。要注意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強對學生的閱讀指導,提高閱讀能力;同時指導家長營造家庭讀書的濃厚氛圍。 

第4篇:有關于春天的詩范文

記得有一年自己寫過油菜花。可是記憶中自己從來都沒有見過油菜花。只是那一年因為那個人,我得字字句句里都透出了很多的詩意,帶著浪漫的氣息,有著愛情的甜蜜。想象中的油菜花是那么的美。自己的心里是那么的甜蜜。有的時候就在想,大概所有的錢情,所有的景,都是因為跟人有關吧。因為那個人,所有的美好都可以在幻想里存在。 因為那個人,自己沒見過的東西都可以變得那么的唯美,甜蜜。

可是車窗外漫山遍野的桃花,也是那么的美,也是那么的爛漫。其實我也想寫很多關于桃花的爛漫詩句,可是腦海中想了又想還是一片空白。大概因為當年的那種浪漫情懷已經(jīng)不在,也大概因為身邊的人,已經(jīng)讓我寫不出任何關于爛漫的詩句。

不管怎樣,又是一年春暖花開。我喜歡現(xiàn)在的天氣不冷不熱剛剛好。我也喜歡現(xiàn)在的生活不好不壞,平平淡淡的,大概就是最好的吧。

第5篇:有關于春天的詩范文

伙伴們知道嗎?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很快就是一年的春分節(jié)氣了,你們都有了解過這個節(jié)氣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挠嘘P2022關于春分是什么時候及簡介,但愿對你有借鑒作用!

2022關于春分是什么時候春分節(jié)氣于每年公歷3月19~22日交節(jié)。春分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四個節(jié)氣,是農(nóng)耕的重要時節(ji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晝夜幾乎相等。

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的中間?!按悍终撸庩栂喟胍?。故晝夜均而寒暑平”。農(nóng)歷書中記載“斗指壬為春分,約行周天,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又當春之半,故名為春分?!睆倪@一天起,太陽直射位置漸向北移,南北半球晝夜長短也隨之而變,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與之相反。

春分節(jié)氣簡介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每年公歷大約為3月20日左右,太陽位于黃經(jīng)0°(春分點)時。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節(jié)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來說就是秋分。二分日世界各地日出日落時間均為6點。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烏茲別克斯坦等國的新年,有著3000年的歷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薄洞呵锓甭丁り庩柍鋈肷舷缕氛f:“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p>

春分也是節(jié)日和祭祀慶典,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周禮天子日壇祭日。

《禮記》:“祭日于壇?!笨追f達疏:“謂春分也”。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春分的寓意及內(nèi)涵1、晝夜平分

春分之日太陽光直射在赤道上,幾乎全球晝夜等長,都是12小時。

2、指季節(jié)平分

若以立春至立夏這段時間作為春季,春分是春季的中分點,正好平分了春季,從立春到立夏正好九十天,春分將其一分為二,因此而得名春分。

2022春分的詩詞有哪些1、《春分日》徐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xù)云。

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2、有關春分的詩詞:《春分》七絕?蘇醒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

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3、《畫堂春》仲并

溪邊風物已春分。畫堂煙雨黃昏。水沈一縷裊爐薰。盡醉芳尊。舞袖飄搖回雪,歌喉宛轉(zhuǎn)留云。人間能得幾回聞。丞相休嗔。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4、《和宋之問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崔融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忽見潯陽水,疑是宋家潭。

明主閽難叫,孤臣逐未堪。遙思故園陌,桃李正酣酣。

5、《癸丑春分后雪》蘇軾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

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不分東君專節(jié)物,故將新巧發(fā)陰機。

従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

6、《偷聲木蘭花》徐鉉

天將小雨交春半,誰見枝頭花歷亂??v目天涯,淺黛春山處處紗。

焦人不過輕寒惱,問卜怕聽情未了。許是今生,誤把前生草踏青。

7、《少年游》杜安世

小樓歸燕又黃昏。寂寞鎖高門。輕風細雨,惜花天氣,相次過春分。

畫堂無緒,初燃絳蠟,羅帳掩馀薰。多情不解怨王孫。任薄幸、一從君。

8、《阮郎歸》歐陽修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秋千慵困解羅衣,畫梁雙燕歸。

9、《春日田家》宋琬

野田黃雀自為群,山叟相過話舊聞。夜半飯牛呼婦起,明朝種樹是春分。

10、《踏莎行》歐陽修

雨霽風光,春分天氣,千花百卉爭明媚。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

第6篇:有關于春天的詩范文

民族之所以得以區(qū)分,不僅是受到地域的影響,還因為其發(fā)展歷史與不同。民族的形成是十分自然的過程,一個民族的人,具有較為相似的心理素質(zhì)以及心理趨向,無論是語言應用還是行為舉止,都較為相似。而民族與民族之間,會在心理趨向與語言應用上存在不同之處,這也是各個民族具有自身的原因。在進行英漢翻譯工作時,譯者需要關注文化差異中的信仰問題,不同的信仰,對于同樣的詞匯具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在中國,龍是權(quán)利的象征,是吉祥的象征。在中國,有許多詞語與龍有關,用具有積極意義。像龍鳳成祥,生龍活虎等。而在英語國家,“dragon”是邪惡與罪惡的象征。在了解中國文化的過程中,許多英美國家的無法理解中國人是龍的傳人。在翻譯時,我們可以將“dragon”轉(zhuǎn)換為“tiger”,推動文化的正常交流。

二、風俗習慣差異,造成詞匯的涵義不同

風俗習慣的不同,使人們對于同一詞匯的使用方法不同。中國是一個崇尚儒家文化的國家,尊老愛幼是一個人的基本品德。在生活中,我們習慣有老奶奶、老爺爺、老太太這樣的稱呼,老字在中國意味著受人尊敬。而在英美國家則不同,在他們的觀點中,“old”意味著他們沒有價值了,沒有生存的意義了。在進行英漢翻譯時,需要對“old”進行合理轉(zhuǎn)換,翻譯為令以尊敬的即可。另外,在中國的日常交流中,人們經(jīng)常會提出工作、年齡、收入、婚姻等問題,大家樂于談論這些,來增加彼此之間的熟悉度。而在英美國國家,這些都屬于個人隱私,如果你詢問,就說明你沒有禮貌。這就提醒我們每一位英漢翻譯者,需要認識到英漢語言中所暗藏的思維與風俗問題,尊重不同國家之間的風俗習慣,將翻譯工作做準做精。

三、地域環(huán)境差異,造成詞匯的涵義不同

語言的含義也會受到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不同的區(qū)域,在同一時刻會有不同的地理現(xiàn)象。同樣的地理現(xiàn)象,其所帶來的影響是不同的。這就使得關于地理或者天氣的詞語,會存在較大的差異。舉例來講,在中國,春天會吹東風,東風一來,春天則到,萬物復蘇,春暖花開。在我國,東風一直被應用于大量的詩句當中,詩人用描述東風來表達自己對春天的熱愛之情。像“東風夜放花千樹”等。

第7篇:有關于春天的詩范文

關鍵詞: 語文教學 多媒體 運用方法

隨著計算機技術(shù)的快速發(fā)展,多媒體技術(shù)被廣泛應用在教學中。課件、白板互動等信息技術(shù),極大地推動了教學改革,增強了教學效果。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深化,初中語文教學內(nèi)容變得更加靈活、開放,相對應的教學手段也變得越來越多樣、先進。通過多媒體教學,不僅可以使語文教學變得生動形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開闊學生的視野。且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結(jié)合運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增強教學效果。因此,多媒體技術(shù)教學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方法,已經(jīng)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得到許多老師的青睞。但一些語文教師為達到預想的教學效果,盲目使用多媒體教學,這樣不但不能提高教學效率,反而會阻礙學生學習質(zhì)量的提高。我通過對多媒體教學現(xiàn)狀的分析,總結(jié)了一些正確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方法,希望給大家提供借鑒。

一、用多媒體技術(shù)創(chuàng)設情境

情境教學就是營造出一種生動形象的氛圍,以使學生產(chǎn)生共鳴,從而激起學習興趣的教學手段。情境教學就是充分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借助各種教學道具,讓學生身臨其境,使教學內(nèi)容形象、生動、鮮活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巧用情境教學法,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要將情境教學引入到實際教學過程中,以提高語文教學的趣味性。與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滿堂灌”相比,情境教學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從感性到理性逐層次地理解教學內(nèi)容,同時積極探究,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提高文學素養(yǎng)。情境教學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突破和改進,將情境教學巧妙地運用到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比如講授《鄉(xiāng)愁》(余光中)一課時,在學習新課前的導引階段,我為學生播放了很多和這首詩有關的視頻,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關于余光中,網(wǎng)絡上有很多的資料,聯(lián)系時事政治這個實際,為學生展現(xiàn)寶島臺灣自古就是我國的一部分,進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育。特別是在講到一黃土將母子陰陽兩隔那一節(jié)時,配上大屏幕的畫面,學生在讀詩歌的過程中被深深感動。

二、用多媒體技術(shù)激發(fā)學習興趣

學生只有對所學知識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才能產(chǎn)生學習的動力。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往往采用朗讀課文的方式加深學生對課文情感的理解,這種教學模式會受到教師教學風格的直接影響,如果教師在普通話的發(fā)音及語言的表達上不夠準確,將會影響學生對文章理解的質(zhì)量。通過多媒體教學,教師可以通過播放標準發(fā)音的朗讀及情境的設定,幫助學生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感情。而且,對于古文的詩詞歌賦,多媒體教學可以進行古代環(huán)境的再現(xiàn),幫助學生理解我國古文化。課堂活動是教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語文教學中適當進行課堂活動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勇于思考、大膽創(chuàng)新,有利于學生發(fā)散思維的發(fā)展。語文教學中有較多的詩歌素材,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詩歌特點,我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幫助學生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組織配樂詩朗誦比賽,并對學生的作品進行點評和總結(jié)。通過這樣的方法大大提高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比如在講授《春》(朱自清)一課時,為了引導學生通過尋覓、觀察春天的蹤跡,認識自然,熱愛春天,感受生命的情感,課上分為三步開展活動:(1)記錄春天的足跡;(2)展示春天的贊歌;(3)創(chuàng)造詩情畫意的春天。三步內(nèi)容有層次性,評價也要有所側(cè)重,對“記錄春天的足跡”的評價,鼓勵學生對編輯的“自然日志”進行自我評價。對“展示春天的贊歌”的評價,由學生和教師對各小組展示的成果進行參與式評價。對“創(chuàng)造詩情畫意的春天”的評價,邀請美術(shù)教師點評,還可以由學生做評委進行評價。由此可見,師生的有效評價能及時反饋活動效果,還可以促進學生掌握及運用語文知識,培養(yǎng)各種能力。

三、用多媒體技術(shù)擴大信息量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只能通過教師自身備課,然后在課堂上以板書的形式進行知識傳授。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師很難在課堂上講述過多的內(nèi)容。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的輔助教學,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圖像、聲音效果及網(wǎng)絡資源為學生講解更多的作者資料或作者背景,使學生的知識面變得更加廣闊。

四、用多媒體技術(shù)化解難點

在初中語文中,有很多的難點和重點,教師單一的講解可能無法使學生理解,而通過多媒體教學能夠?qū)⒔虒W難點簡單化,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進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內(nèi)容。例如在初中語文課本中,常有一些科學小品文,這種文章中會出現(xiàn)一些很難理解的科學現(xiàn)象,比較抽象。對于描寫的現(xiàn)實單憑想象很難達到理解全文的效果,而采用多媒體教學可以通過課件演示或播放視頻分析文章中提出的科學現(xiàn)象,使文章變得淺顯易懂,便于學生理解。

如學習《背影》(朱自清)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感悟到“愛”的博大,陶冶情操,產(chǎn)生敬愛父母的情感,我預設活動方案,即講幾段關于父愛和母愛的名言,談愛的感受,記錄愛的箴言。各小組搜集、組織材料,用生動具體的語言表達父母日常生活中是如何關懷自己的,促使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用多媒體技術(shù)化解文章重點和難點,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語文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深化自己的思想,轉(zhuǎn)變教學思想觀念,探索高效教學方法,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語文教學資源,大膽改變當前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中多給學生自我發(fā)揮的機會,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設多彩有趣的教學環(huán)境,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問題、探索問題及勇于質(zhì)疑,讓學生在自己探索的過程中培養(yǎng)自主創(chuàng)新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楊俊英.多媒體語文教學應注意的問題[J].當代教育科學,2007(15).

[2]張宏靜.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優(yōu)勢[J].考試周刊,2009(34).

第8篇:有關于春天的詩范文

植樹節(jié)主題班會記錄(1)

主 題:做一個綠色小雷鋒。

教育目的:我們從植樹造林,防止亂砍亂伐,破壞生態(tài)平衡。讓學生明白:保護人類共同的家園地球已刻不容緩。從小樹立環(huán)境保護意識,爭當綠色小衛(wèi)士,以此呼喚明天的綠色,做一個綠色小雷鋒。

時 間:****年3月12日

地 點: 四年級教室

主持人:

活動過程:

開始

一、深入了解植樹節(jié)有關知識。

張:敬愛的老師。

史:親愛的同學們。

合:各位好。

張:今天是三月十二日,想必大家都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答:()

答:()

二、以小故事引發(fā)同學們對于植樹造林的好處與亂砍濫伐的壞處的認識。

張:關于植樹節(jié),還有個故事:在古巴比倫時期,有一個強大的國家,國土上有大片的草原和森林。人們生活在地肥水美、鳥語花香的環(huán)境中,過著幸福的生活。國王下令:每砍一棵樹,都要栽下新的樹苗!有一天,王子在樹林里玩耍,不小心損壞了一株小樹苗。國王知道后,狠狠地處罰了王子,王子很不服氣。王子當上國王后,下令砍下所有的樹木,為他建造高大華麗的宮殿,讓全世界都知道他至高無上的尊嚴!于是一片片森林被毀壞,國王的宮殿建成了。那宏大的規(guī)模,華麗的裝飾在當時是獨一無二的,他陶醉在豪華的生活中。可萬萬沒想到,由于森林被破壞,引來了風沙,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這片美麗的土地,終于被風沙吞沒,變成了一片大沙漠,這個強大的國家從地球上永遠地消失了。

史:故事聽完,留給了我們深深的思考,大家想想森林對保護地球到底有那些好處?同學可以互相討論一下。

答:()

張:沒錯,植樹對于人類至世界有益無害,但為何亂砍濫伐樹木的事件從未停止過。1950年以來,四、五十年間全球有一半以上的森林消失,實在令人痛心和擔憂。

三、觀察校園環(huán)境綠化程度。

張:不談大千世界,就談談我門的周遭。同學們來評價評價我們的校園環(huán)境。

答:()

四、以校園環(huán)境為前提,如何保護環(huán)境,阻止破壞環(huán)境不良行為的發(fā)生。

史:我們的校園很美麗,但美中不足。校園里還存在哪些破壞環(huán)境的不文明行為,面對這些不良行為,我們要怎樣做,怎樣去填補這份不足?

答:()

五、動員同學們保護環(huán)境,開展綠化活動。

張:對,讓我們行動起來,從現(xiàn)在開始,愛護好我們身邊的一草一木,決不隨意踐踏。結(jié)合三月十二日植樹節(jié),學園組織一次窗臺綠化活動,在班級建立一個綠意角,為班級、校園填一份新綠,美化教室與校園環(huán)境。希望同學們踴躍參加此次活動。

六.欣賞關于植樹的詩歌朗誦。

史:在目所能及的地方種一棵樹吧,。守望著它, 在春風中發(fā)芽。

張:在夏雨中成長,在金秋中碩果累累,在寒冬中孕育希望。

史:春華秋實,樹長輪, 人添歲。 在必經(jīng)的路旁種一棵樹吧, 不為別人,只為你自己。

張:你需要暢快地呼吸, 你需要歇腳納涼, 你需要藍色天空, 你需要綠色靈感.

史:沒有索取, 只有回報, 這就是綠色的精靈。

合:那么此次主題班會到此結(jié)束,謝謝大家。

植樹節(jié)主題班會記錄(2)

一、活動目的:

通過堅持不懈地開展植樹節(jié)活動,在班內(nèi)形成人人為保護環(huán)境盡責,人人為綠化建設出力的良好氛圍,動員學生為綠化建設奉獻力量。以植樹綠化為載體,使廣大學生在參與綠化活動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增強綠化意識,提高個人素質(zhì)。

二、活動主題:

我和小樹同成長,我為環(huán)保出份力。

三、活動過程:

主持人:

王智雯:春天象是一支五彩的畫筆,

它把小草畫成了綠色,

脫去了它的黃色外衣。

周寶巖:春天象是一位優(yōu)秀的通訊員,

它把春天的到來告訴給了農(nóng)民,

使農(nóng)民又忙了起來。

王智雯:春天象是一只領頭燕,

它把在南方的燕子帶回了北方,

使燕子又回到了故居。

合:啊!這真是一個美麗的春天!

王智雯:啊,春天來了,

一切都生機勃勃。

周寶巖:啊,春天來了,

小動物又出來活動了。

合:啊,春天來了,

我們能享受雨露的滋潤了。

啊,春天來了,

大家可以到大自然里盡情地歡笑、歌唱、舞蹈了。

王智雯:請欣賞舞蹈:《春來了》

王智雯:春天來了,

周寶巖:春天來了,

合:春天來了!

周寶巖:同學們,我們能為大自然做些什么呢?

同學紛紛發(fā)言:

1、我能節(jié)約用水,對浪費水的行為深惡痛絕,我多次關掉嘩嘩流著的自來水,并對毫不在乎浪費水的伙伴提出批評。

2、我喜歡吃口香糖,多次想戒掉這個習慣,可目前還做不到,但是我能把吃完的口香糖包起來扔到垃圾桶里。

3、我愛惜紙張,不能容忍一張好端端的白紙被人亂寫一通扔掉。

4、我不隨便亂扔垃圾,一是為了保持有教養(yǎng)的個人形象;二來知道亂扔垃圾會帶來許多后果,比如棄在森林里的塑料袋,自然界沒有降解能力。

5、我還知道廢電池里含有大量有害物質(zhì),需要收集起來處理,我會把它送到商場廢舊電池回收箱里

6、我難以避免地經(jīng)常用一次性木筷吃飯,內(nèi)心受良知譴責,可無力反抗。我主張,聚會的時候各自帶上自己的筷子。

7、我種過樹,對一切綠色的植物有感情。我曾經(jīng)因為自己種的一株向日葵被毀壞,還大哭了一場。

第9篇:有關于春天的詩范文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拓寬現(xiàn)代技術(shù)手段的學習和運用,充分整合各種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應用于語文課堂教學,使學生在整合中提高學習效率,開闊視野,獲得能力?!痹谄綍r的教學過程中,語文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給人的印象就是枯燥無味,除了反復單調(diào)的讀就是繁雜枯燥的寫,學生和教師對此積極性都不高。信息技術(shù)的運用極大地改變了這種現(xiàn)狀,既方便了語文教師的教學,改變了語文課堂教學的單一性和枯燥性,同時又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下面結(jié)合信息技術(shù)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實踐,談幾點粗淺的見解。

一、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蔽覈糯蠼逃铱鬃右舱f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薄皹贰弊志褪侵笇W習樂趣,學習興趣。多媒體課件能提供直觀動態(tài)的圖、文、聲、像并茂的交互式教學環(huán)境,帶給學生多種感官綜合刺激,能喚起學生的心理感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喚起學生更強烈的學習動機,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更積極主動 ,更有興趣學習。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尤為枯燥的便是詩詞教學,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景,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講解主席的詩詞《》時,由于該詩詞的時代背景距離現(xiàn)在學生的生活年代遙遠,學生很難進入學習狀態(tài)。因此筆者在授課之前先播放了關于途中戰(zhàn)役和表現(xiàn)艱難困苦的視頻資料,之后,讓學生展開熱烈的討論。經(jīng)過討論,學生加深了對《》主題的認識,他們明白了要學習“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的英雄氣概,以及戰(zhàn)士們藐視困難、戰(zhàn)勝困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學會戰(zhàn)勝困難,克服挫折,增長才干,自覺接受人生教育,整節(jié)課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二、運用多媒體豐富寫作內(nèi)容,充實情景作文資源

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場景通常是:教師先在黑板上寫出題目,然后寫幾條要求,講臺下出現(xiàn)的多是學生唉聲嘆氣、抓耳撓腮的情景。即使有部分學生能夠很快寫出來,但由于“閉門造車”,寫出來的作文缺乏生活氣息,缺乏對生活的了解和對生活的真正感悟。在這種模式下作文,對部分學生來說好像是受“酷刑”,最后達到的效果可想而知。

現(xiàn)在,充分利用信息技術(shù)進行作文教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運用多媒體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豐富題材,充實作文資源。如進行當堂作文訓練時,筆者讓學生寫一段描寫春天景色的文字,先播放了一段有關春天景色的視頻讓學生觀看,貴如油的春雨、和煦的陽光、輕柔的春風、色彩亮麗的花朵……濃郁的春天氣息,充滿生命力的畫面,引起了學生對春天的遐想。接著筆者又挑選了幾篇關于春天的美文,通過視頻、錄音朗讀的形式讓學生品味。這樣一來,學生腦海里就有了一定的前期作文資源儲備。然后讓他們結(jié)合自己對生活的實際感受,把看到的、聽到的描述出來,學生寫作能力逐步得到了提高。

在平時的教學中,筆者還要求學生在班級主頁上分類建立自己的“作文博客本”,把看到的好的詩詞、段落分門別類地復制、粘貼到自己的“作文博客本”里,同時記錄好自己的個人感受。另外還要求學生利用QQ、郵箱等網(wǎng)絡工具相互交流、點評“作文博客本”,做到取長補短,相互充實作文資源。

三、運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想象,解決教材重點難點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借助多媒體的音頻、視頻,可以為枯燥乏味的文字材料呈現(xiàn)更為直觀靈活的藝術(shù)形象,提供更為廣闊的想象空間。在平時的教學中,針對教材重難點,筆者先讓學生在腦海中再現(xiàn)文字描繪的內(nèi)容,然后通過多媒體來強化這種想象的效果,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比如在學習《聽潮》這篇文章時,先讓學生熟讀課文重要段落,自己在腦海中再現(xiàn)課文情景,感悟課文描繪的內(nèi)容。由于學校位于內(nèi)陸農(nóng)村,有不少學生沒有見過真正的大海,難以領會課文描繪的意境,特別是落潮、潮起、三個階段的描寫成為感悟品味的難點。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在實際教學中,筆者先給學生播放了一段波濤洶涌的大海的視頻,再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了這三個特定的教學情境。然后向?qū)W生提出問題:假如自己就在其中,你會有什么感受?這樣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達到了預期教學目標。本節(jié)課通過利用多媒體,使學生從聲音、視覺、感覺等角度全面領略大海的溫柔和雄壯,使學生得到了美的享受,體會到 “意境”之美,又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突出解決了重難點,達到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四、運用多媒體培養(yǎng)學生能力,有效拓展思維潛能

科學實驗證明:信息獲取的途徑83%來自于視覺,11%來自于聽覺,兩部分合起來就有94%。由此可見,人們獲取信息主要是來源于視覺和聽覺。反思我們平時的教學,教師的講和學生的學往往是“兩張皮”。學生單純地聽教師講,只能接受11%的信息,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被浪費,學習效率也就比較低下。長此以往,教師疲憊學生累,惡性循環(huán),學生的閱讀能力很難培養(yǎng)起來,參與學習的主動性更不會被調(diào)動起來,更別說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了。而多媒體技術(shù)可以直接作用于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感官,使學生看得見、聽得見,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例如講授《鄉(xiāng)愁》時,由于學生們年齡較小,不能深刻理解“鄉(xiāng)愁”,難以體會其中蘊含的思鄉(xiāng)之情。為突破這一思維難點,筆者制作了多媒體課件。在上課前先播放歌曲《想家的時候》,創(chuàng)設整體氛圍。課上在馬思聰《思鄉(xiāng)曲》的伴奏下集體朗讀全詩,體會思鄉(xiāng)感情。讓學生帶著感情模仿詩中的情景片段,分小組表演母子、夫妻離別情景劇,然后讓學生分組討論交流,進而聯(lián)系自己的學習生活經(jīng)歷,談談對某些人和某些事的離愁別緒,從而逐步體會和領悟詩人在詩歌中所要表達的濃濃的思念之情,使學生對于詩人當時的心境產(chǎn)生了共鳴,激發(fā)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使學生思維空間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延伸。

五、結(jié)束語

信息技術(shù)作為一種“正能量”,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適時加以運用,輔助教學,能夠有效激活語文課堂,開拓學生的視野。我們相信,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shù)在教學中的“正能量”,詩情畫意的語文課堂一定會向我們走來!

參考文獻

[1] 吳明駿.培養(yǎng)學生交際能力,回歸語言教學本源[J].基礎教育參考,2013(6):59-60.

[2] 吳媛媛.中學古典詩歌教學探析[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3(5):52-55.

[3] 張東敏.語文教學中的思維訓練[J].教學研究與評論,2013(7):45-47.

[4] 李建軍.中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問題歸因及對策[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3(2):18-22.

[5] 管小琴.在語文教學中關注賞讀[J].現(xiàn)代教學,2013(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