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丑小鴨教學設計范文

丑小鴨教學設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丑小鴨教學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丑小鴨教學設計

第1篇:丑小鴨教學設計范文

    一、 教學設計因學生的提問而“變”。

    在教學《丑小鴨》這課時,我是用課前看有關丑小鴨故事的方式激趣導入新課的。故事講到一半時,我對學生說:“我們要上課了,故事只能看到這了,你還想了解丑小鴨的哪些事?”在上課前我也曾設想過學生會提哪些問題,比如丑小鴨以后的命運會如何?后來大家喜歡丑小鴨了嗎?可學生提的問題和我原來設想的完全不同。他們有的說“想知道丑小鴨為什么這么丑?”有的說“丑小鴨為什么會變成白天鵝呀?”有的說“丑小鴨會找到他的天鵝媽媽嗎?”還有的說“天鵝蛋為什么會跑到鴨媽媽那?”顯然,學生提出的這些問題,就是他們學習課文的興趣所在,如果不理會他們的問題,依舊按照老師設計的教學思路走,就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也會使提問環(huán)節(jié)形同虛設,肯定不會收到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在教學中必須及時調(diào)整教學設計,把學生的問題巧妙的融合到預定的教學設計中。我設計的教學思路是請學生談談通過讀課文,都了解了丑小鴨的哪些事,讓學生以讀悟情。當學生說到知道丑小鴨長得很丑時,我就適時將問題推出,問:“丑小鴨為什么這么丑哇?”學生說他的樣子丑,和別的鴨子不一樣,和鴨子比,他個又大,嘴又扁,羽毛還是灰色的。難怪哥哥姐姐欺負他,公雞啄他。還有的說,他根本不是鴨子,是只小天鵝。這時我又順勢引出課前的問題“丑小鴨顯然不是只鴨子,那天鵝蛋為什么會跑到鴨媽媽那里?”這兩個問題都是學生提出的,所以他們特別感興趣,思維活躍,發(fā)言積極。有的同學說,是天鵝媽媽粗心,把蛋下在了鴨窩里;有的同學說,是鴨媽媽好心幫天鵝媽媽孵蛋;還有的同學說,是因為天鵝媽媽要到南方去過冬,來不及照顧小天鵝了。我肯定了學生的說法,告訴他們,天鵝是一種候鳥,和大雁一樣每到秋天都要到南方過冬,他們都是集體一起活動的,天鵝媽媽必須和隊伍一起走,不能掉隊,也許就這樣留下了這個天鵝蛋。這樣,不但使學生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還向學生潛移默化的滲透了個人要服從集體的意識。以學生為主體,適時的改變教學思路,也增強了教師自身的駕馭課堂,駕馭教材的能力和應變能力,這個“變”,“變”得有價值。

    二、 教學設計因新生成的教學資源而“變”。

    由于都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所以學生的思維活躍,思路開闊,產(chǎn)生了許多新的教學資源。比如,當講到離家出走后的丑小鴨,仍然受欺負,小鳥譏笑他,獵狗追趕他時,一個學生提出:“我認為獵狗為什么無緣無故追趕丑小鴨呢?”這時一個學生說:“獵狗有他自己的生存地盤,當別人闖進他的領地,他就會把那個動物趕出去!”這時我肯定了他的說法,并告訴學生動物在大自然中都有他自己的生存法則,群體生活是他們保全生命的唯一方式。一旦離開他生存的領域,離開他的伙伴,就會有生命危險。這樣學生不但了解了丑小鴨離家后生活的艱難,還對大自然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盡管這只是課堂上偶然生成的教學資源,教師稍加點撥,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又何樂而不為呢?

    三、 教學設計因教學效果而“變”。

第2篇:丑小鴨教學設計范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美感教育;新課標

美感教育是指在教學活動中讓學生感官感受到快樂并使精神需求得到滿足而產(chǎn)生的愉悅,新課標給小學語文提出新要求之后,美感教育作為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教學效果的教學方法,受到教育界人士普遍的關注。小學語文作為小學的基礎學科,美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更是有優(yōu)越的教學效果。將美感教育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帶領學生閱讀和領悟課文內(nèi)容,體會情感美

小學語文中收錄了很多適合小學生閱讀和學習的文學作品,這些文學作品無一例外都是作者對現(xiàn)實的思考和情感反應。情感作為人一種態(tài)度,其在小學語文課文中的體現(xiàn)都是積極向上,具有藝術美學價值的。因此為了實現(xiàn)美感教育,教師在教學時一定要注意對課文中情感美的挖掘,通過帶領學生閱讀課文,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更深層次的情感美,從而使學生融入到作者的情感當中,在達到教學目的的同時引導學生和作者進行更深層次的藝術交流。例如,在進行小學語文新課標第八冊的《桂林山水》一課的教學時,通過學生的朗讀,不僅能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麗,還能讓學生更深層次的感受到作者對祖國河山的那種熱愛之情。當學生通過朗讀和作者的思想實現(xiàn)共鳴時,會使學生進入一種充滿情感的表達狀態(tài),這種表達狀態(tài)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靈性,從而使學生不斷超越其原本的認知經(jīng)驗、智慧水平和想象力,促進學生形成積極的創(chuàng)造精神,實現(xiàn)熱愛祖國錦繡山河、陶冶愛美情趣的教學目的。

2、明確教學目標,引導學生欣賞課文中的人物形象美

小學語文課本中,涉及到許多人物形象,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育,不應該只停留在傳統(tǒng)語文教學關于語文基礎知識的層面上,而是應該抓住這些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充分向學生展示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美。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不僅是貫穿整篇文章的主線,課文中的描寫、敘述、對話等文學處理方法也都是圍繞著課文中的人物展開的。因此帶領學生感受文學作品中的形象美,不僅能夠提升孩子的美學素養(yǎng),同時還有利于孩子在課文學習中對課文描寫方法、敘述方法等文學表達手法的理解,促使他們在今后作文中遇到相似情境將這些文學表達手法合理的運用其中。為了能夠更好的引導學生欣賞課文中的任務形象美,教師在教學時就需要根據(jù)課文中的人物進行教學設計,從而讓學生的注意力脫離課文本身,而是轉移到課文中人物形象上。例如,在進行小學語文二年級的《丑小鴨》一課時,我們可以充分的采用這種人物形象美的教學方法實現(xiàn)我們的教學目標。首先,教師在課文講解開始前向學生提問:“你們都知道哪些童話人物?。俊睂W生會回答:“白雪公主、小矮人、灰姑娘……”等,然后老師順勢推出教學內(nèi)容:“今天我們就學習一個童話故事,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丑小鴨?!蓖ㄟ^提問,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從課文轉移到人物“丑小鴨”身上來。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教師要將課程內(nèi)容設計僅僅圍繞著丑小鴨的遭遇和心理變化,帶領同學們欣賞《丑小鴨》一課中的人物形象美。通過教師帶領學生感受丑小鴨在鴨群中和出走的不幸,再到丑小鴨遇到農(nóng)夫的幸運,最后到丑小鴨變成白天鵝的幸福,從而使學生自始至終注意力都放在丑小鴨身上,并欣賞作品中丑小鴨的形象美,實現(xiàn)教學目標。

3、教會孩子放飛想象力,揣摩課文的意境美

意境是指文學作品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調(diào)和境界,意境對于學生而言,是一種看不見摸不到的東西,很難理解。小學課文中,有不少課文都富含意境,而這種意境雖然可以在總體上進行歸類,但卻因為人想象力的不同導致學生所領悟的文章意境卻是千差萬別的。正因如此,我們在為學生展示文學作品的意境時就不能采用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將文學作品的意境灌輸給學生,那樣對學生的想象力發(fā)展是非常不利的。為了讓學生揣摩出課文的意境,從而抓住課文的中心思想,我們需要在學生掌握課文景物描寫、任務描寫的基礎上觸摸到作者的情感,從而引導學生以課文內(nèi)容為基礎放飛想象力去揣摩課文的意境美。例如,在講到北朝民歌《敕勒歌》時“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苯處熗ㄟ^和學生一起進行朗讀分析,讓學生明白開頭兩句交帶了敕勒川位于高聳入云的陰山腳下,將草原的雄偉背景襯托而出;接著用“穹廬”做比喻,說天空像蒙古包,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形容極目遠望,天野相接,無比壯闊的景象;最后三句描繪了一幅水草豐盛、牛羊肥壯的草原全景圖。通過教師帶領同學對課文進行深入淺出的分析,可以將同學們的想象力放飛到那敕勒川蒼茫壯麗的大草原上,使學生體會到文章中的意境,融入到對草原的向往和憧憬情緒中。

4、在品詞析句中,品味語言美

我們的母語漢語不僅書寫優(yōu)美,其語言和語句還有著其他語言所不能比擬的語言美。無論是古代的詩人、文人還是現(xiàn)代的作家,其在文學作品創(chuàng)作時都會充分的體現(xiàn)出漢語的語言美。小學語文課文作為從我國浩瀚的文學之洋中精選而出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學作品,課文中所富含的語言美更是讓人心曠神怡。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帶領學生在品詞析句中品味這種語言美,讓學生能夠在日常的語言學習中愛上我們的漢語,從而增強其在未來語文教學中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歐雯.小學語文教學讀寫結合策略探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

第3篇:丑小鴨教學設計范文

關鍵詞:初中語文自讀課教學

自讀課同講讀課一樣重要,在實際教學中,一定要同等對待。自讀課與講讀課各有特點,其內(nèi)涵十分豐富,兩者既不能混為一談,也不能截然分開。兩者相輔相成,構成了語文單元教學的基礎環(huán)節(jié)。在課堂上教師應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勇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給學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但是在實踐中也暴露出了許多問題:

一、關于問答

1、流水問:有些老師讓學生對課題發(fā)問,結果學生提出了很多問題,老師把這些問題都寫在了黑板上,密密麻麻,五花八門,有很多問題問得很淺,沒有什么價值。其實老師應該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取舍、整合、歸納、刪減,區(qū)分出其中有價值的東西。有個學生問:我想知道丑小鴨到底有多丑?老師說:“哦,你說的是丑小鴨真的丑嗎?”這兩句話表達的不同內(nèi)容我想大家都明白,老師的重復和學生的問題之間無疑存在著很大的差別。

2、只問不答:既然讓學生提出了很多問題,那么下一步理所應當?shù)氖墙鉀Q問題了,可是老師把這些問題晾在黑板上之后,還按照自己的思路開始講課,先講字詞,然后作者簡介---那么剛才提問的那一步顯然沒什么必要了。一直到整節(jié)課結束,學生們的問題還在黑板上,答案只在老師心里。在課堂上學生們說的多,有很多概念性的東西說的不準確,老師要關注學生,不能只顧提問,而忽視了學生回答問題的質(zhì)量。

3、固定答:在同學們回答老師的提問“丑小鴨經(jīng)受了哪些歧視和虐待?”以后,有個學生回答:它在雁群中獲得同情。老師說:“是在雁群中死里逃生?!笨礃幼舆@是她教學設計里的詞語,所以板書必須這樣寫。

4、自問自答:做老師時間久了,我們習慣于用自己的思維去主宰別人的思想。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你認為描寫不細致的地方或許學生認為那是“簡潔”,所以,老師切不可妄下斷言,尤其是不能把結果強加給學生,這樣一來,學生沒有享受閱讀過程,缺少個人的閱讀體驗,印象往往不深刻。還有的老師愿意把結果說出來,讓學生去找理由,實際上是本末倒置。

老師搶答的原因是缺乏耐心和等待,老師的問題提出來以后,要求學生馬上回答,或者在聽完朗誦示范以后,要求馬上起立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沒有給學生思考和反味的時間。等待是一種智慧,一種修養(yǎng),要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著急的結果只會讓事情向更尷尬的局面發(fā)展,孩子們會認為自己思考的不夠透,回答的不夠準,不成熟的想法會引來別人的恥笑,所以就不敢舉手。長此以往,課堂沉默成為常態(tài),學生的自讀課又變成老師的講讀課,學生們依然沒有自由,只是課堂上的傀儡和奴隸。

課堂上的交流應該是雙向的,不能只是老師問、學生答,有時學生的問題更有價值,可能是老師們經(jīng)常容易忽略的。例如《那樹》一課,有學生問:為什么那樹倒下后,只有清道婦和一個老婦人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直接揭示了中心:人們忙于在繁華的都市里忙碌,精神麻木,對自然界和周圍的事物漠不關心,習以為常,麻木不仁。

二、關于朗讀

老師們習慣說“用你喜歡的方式讀”實際上就是讓學生們互相干擾,有大聲朗讀的同桌在,那個默讀的學生能讀得下去嗎?再說,這樣,讀的速度也不好把握。長的課文就應該默讀,例如《丑小鴨》,有的文章就應該大聲朗讀。

好的文章讀就能感受得到作者的情感和文章內(nèi)容,細碎的分析往往沖淡了初次見面的喜悅,講《土地的誓言》一課的老師,課前的情境引路做得非常好,尤其是播放了一段極好的范讀帶,又找了幾個朗讀能力特強的學生讀課文,課堂里靜靜的,只能聽見那慷慨激昂的朗誦和孩子們火熱的心跳,連聽課的老師都要激動地流淚了,可是老師沒有順勢澆油,反而潑了一盆冷水,她老師問:“誰聽出她哪個音讀錯了?這一段用了什么修辭方法?”周圍死一樣的寂靜,沒有生氣,接下來只有一步一步的分析、歸納、是比喻還是擬人,沒有意思,我只想逃到一個自由的世界里去,這樣的自讀課比三味書屋還枯燥,怪不得魯迅要在書上畫畫呢!可惜現(xiàn)在的孩子連畫畫都不會,因為他們沒上過幾節(jié)美術課,都被語數(shù)外老師占了!

課程改革是讓學生在讀中享受,所以不能所有的課都是一個模式的,流水線似的。我認為自讀課上最重要的是老師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一看標題

很多時候,標題是文眼,是提綱,是文章線索,或直接點明主題,可以成為很好的學習抓手,所以特別重要。比如《土地的誓言》一課,老師可以教學生從標題入手,提出這樣的問題:是誰發(fā)誓?為什么發(fā)誓?發(fā)了什么誓?解決了這些問題,學生會很快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心情,對課文有更深層的理解。

二看導讀

課前導讀里有很多提示性的語言,可以提煉出學習目標,例如《孔乙己》的導讀中這樣說“反映出一種什么樣的世風,給他造成什么樣的毒害?”這不是很好的學習目標嗎?

三看課后習題

教科書是集很多專家智慧為一體的,所以課后習題的設置往往起提綱挈領的作用,例如《丑小鴨》一文的課后第一題是這樣問的:丑小鴨經(jīng)歷了哪些歧視和打擊,在這些歧視和打擊面前,它持什么樣的態(tài)度?可以讓學生使用表格的形式把丑小鴨流浪的過程遭受的歧視和打擊輸理出來,這樣就能節(jié)省時間,把握重點:在這些歧視面前,丑小鴨抱什么態(tài)度?從而快速地切入主題,把握中心。

四加強背誦

面對初中孩子,背東西是語文積累的重要途徑,老師說的應該少一些,讓孩子們多背些東西,例如《土地的誓言》一課有很多優(yōu)美的句子,應該讓學生多背背。所以與其把自讀課上的大量時間用來講解,不如做最原始的也是最有效地學習——背誦。

第4篇:丑小鴨教學設計范文

一、目前我國初中語文自讀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初中語文自讀課教學存在兩種極端,一是把這些課文完全忽略不講,因為多數(shù)教師認為自讀課文在考綱之外,學不學都可以,讓學生回家看看就行了,至于學生們回家到底看不看就看他們的自覺性了。二是把它們當作講讀課細講,而且一講到底,至于什么是講讀篇目什么是自讀篇目,根本不作區(qū)分。

教師們積極探索課堂教學改革,力圖針對不同文體,研究出不同的自讀課學習步驟,從而使學生自己掌握學習同類文章的方法,其精神可嘉,但是我們也從中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簡要歸納如下:

1.對于“自讀課”中的“自”重視不夠。

新課程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課堂于學生,提倡學生與文本之間的交流,教師只起主導作用。這個理念大家心里都很清楚,但實際操作起來就不那么簡單了,這主要表現(xiàn)在課堂中的問答上,學生發(fā)言的機會是多了,但實際上還是教師在操縱課堂,學生是被動地學習,而且教師主導作用體現(xiàn)得不明顯。

(1)“提出問題”部分的問題

有位教師讓學生對課文發(fā)問,學生也確實提出了很多問題,于是教師把這些問題都寫在了黑板上,密密麻麻,五花八門,很雜很亂,有很多問題問得很淺,沒有什么價值。如果本著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原則一一解答這些問題,既浪費時間,而且使學習沒有邏輯性。教師這時就應該發(fā)揮主導作用,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取舍、歸納、整合,提煉出其中有價值的關鍵的問題。這也是在教學生學會分析、歸納和總結。如此長期堅持做下去,學生們就會知道該怎樣提問,怎樣才能提出有價值的、提綱挈領的問題。

(2)“分析問題”部分的問題

課堂上的教學流程還是教師自己的,讓學生提問只是裝樣子而已。

表現(xiàn)之一:既然讓學生提出了很多問題,那么下一步理所應當?shù)氖墙鉀Q問題,可是教師把這些問題晾在黑板上之后,還按照自己備課時設計的思路講課,先講字詞,然后是作者簡介——那么剛才提問的那一步顯然沒什么必要了。一直到整節(jié)課結束,學生們的問題還在黑板上,答案只在教師心里。

表現(xiàn)之二:在學生們回答教師的提問“丑小鴨經(jīng)受了哪些歧視和虐待”以后,有個學生回答:“它在雁群中獲得同情。”教師說:“是在雁群中死里逃生?!笨礃幼舆@是她在教學設計里的詞語。

(3)“解決問題”部分的問題

表現(xiàn)在教師愿意搶答或自問自答。做教師時間久了,我們習慣于用自己的思維去主宰別人的思想。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你認為描寫不細致的地方或許學生認為那是“簡潔”,所以,教師不可妄下斷言,尤其是不能把結果強加給學生,如果把結果強加給學生,學生沒有享受閱讀過程,缺少個人的閱讀體驗,印象往往不深刻。還有的教師愿意把結果說出來,讓學生去找理由,實際上是本末倒置。教師搶答的原因是缺乏耐心和等待。等待是一種智慧,一種修養(yǎng),要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著急的結果只會讓事情向更尷尬的局面發(fā)展,孩子們會認為自己思考得不夠透,回答得不夠準確,不成熟的想法會引來別人的恥笑,所以就不敢舉手。長此以往,課堂沉默成為常態(tài),學生的自讀課又變成老師的講讀課了。

2.對于“自讀課”中的“讀”重視不夠,指導不夠。

常言道“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就說明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自讀課更應該注重“讀”,而且要學生自讀自悟。但是究竟怎么讀,還有待于有讀書經(jīng)驗的教師指導。教師們習慣說“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試想,有大聲朗讀的同桌在,那個默讀的學生能讀得下去嗎?再說,這樣亂讀,學生們讀的速度也不好把握。長的課文就應該默讀,例如《丑小鴨》,教師應該教給學生默讀的方法,要求學生“動眼不動頭,動手不動嘴”;美的文章就應該大聲朗讀,例如《土地的誓言》,教師要教給學生朗讀的秘訣,要求學生“讀出輕重、讀準字義、動情動色”,這就是“漁”的作用。

三、真正的語文自讀課應該教給學生“漁”的方法

課程改革是讓學生在讀中享受,所以不能所有的課都是一個模式,流水線似的。我認為自讀課上最重要的是教師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例如:

1.看標題

標題是文眼,是提綱,是文章線索,有的直接點明主題,它們可以成為很好的學習抓手,所以特別重要。例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標題提示文章以地點的轉換為線索,文章可以分為兩部分。

2.看導讀

課前導讀里有很多提示性的語言,可以提煉出學習目標,例如《土地的誓言》的導讀中這樣說,“作者懷著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發(fā)出了誓言”,那么這種思鄉(xiāng)之情是怎樣體現(xiàn)出來的?發(fā)出了怎樣的誓言?這不就是很好的學習目標嗎?

3.看課后習題

教科書是集很多專家的智慧為一體的,所以課后習題的設置往往能起提綱挈領的作用?!冻笮▲啞芬晃恼n后第一題是這樣問的:“丑小鴨經(jīng)歷了哪些歧視和打擊,在這些歧視和打擊面前,它持什么樣的態(tài)度?”可以讓學生使用表格的形式把丑小鴨流浪過程中遭受的歧視和打擊梳理出來,這樣就能節(jié)省時間,很快把握重點,從而快速地切入主題,把握中心。

4.加強背誦和積累

第5篇:丑小鴨教學設計范文

一、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課堂教學所面臨的問題

1.學生的感性認識不穩(wěn)定

低年級的小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基本上還停留在感性階段,不夠成熟、穩(wěn)定,對事物的認識不夠仔細、全面。對事物的理解和把握不夠清楚,感知事物時難免出錯。剛學習數(shù)字時,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把“6”寫成“9”,“9”寫成“6”這類錯誤,在抄寫時也會出現(xiàn)順序抄錯、形式抄錯等各種情況。所以數(shù)學教師在教授低年級小學生時,應該通過各種手段提高學生認識的可靠性和準確性,開發(fā)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讓學生在課堂上最大程度地投入到學習中,教學效率自然會大大提高。

2.固定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思維定勢、追求統(tǒng)一答案

數(shù)學課本中的教學設計往往都是采用一道例題伴隨幾道練習題的模式,以期運用這種模式可以強化對某一數(shù)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但這種模式同樣帶來思維定勢。長此以往,學生的思維方式僵化,對題目反應的靈活性差。教師在教授知識時,不應只是照本宣科,而應該是開發(fā)學生的智力, 開拓學生的思維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3.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

小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擾,不能集中精力聽老師講課。針對這些問題,數(shù)學教師在授課中應設計一些有趣的情景、題目、游戲,來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鍛煉專注的能力。

二、如何優(yōu)化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

1.運用情景教學法

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數(shù)學教學中,單純照本宣科肯定會讓學生感到抽象、索然無味,最終失去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所以教師應重視“生活數(shù)學”,讓學生可以做到學以致用。例如,在商店買東西是低年級小學生比較喜歡的情景。數(shù)學教師可以把教室臨時改造成文具店,教師扮演售貨員,同學們扮演顧客,“售貨員阿姨”先教“小顧客們”認識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的人民幣。然后就可以設計題目,小明手里有1張10元,3張1元,2張5角,6張1角,現(xiàn)在他要買一本兩元錢的數(shù)學練習冊,可以怎樣支付給售貨員。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討論,并且不設置固定統(tǒng)一的答案。這樣既能活躍課堂氣氛,還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借助多媒體技術教學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教學手段層出不窮。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學內(nèi)容的呈現(xiàn)方式簡單,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獲取和記憶。低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差,可是他們都有較強的好奇心,對新奇的人和事物敏感。若是在數(shù)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為學生設計出美妙情景,視聽兼?zhèn)?,把學習內(nèi)容在動靜、虛實、遠近、大小、快慢之間相互轉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學時效。借助多媒體教學可以做到圖文聲并茂,引人入勝的畫面、悅耳的聲效,都可以刺激學生的感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強化學生的記憶,給學生展現(xiàn)出無限的知識空間,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使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例如,數(shù)學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熟悉的動漫形象,做一組多媒體的教學資料,小溪中游著8只“丑小鴨”,岸上有4只“丑小鴨”,那么從小溪中游上岸幾只“丑小鴨”,溪中和岸上的鴨子就一樣多了?可愛的動漫形象,可以緊緊地抓住學生的目光,將抽象化為具體,使教學內(nèi)容貼近學生的認知,生動鮮明,且富于感染力,寓教于樂,提高了課堂效率,也減輕了學生的負擔。

3.將游戲融入到教學中

低年級的小學生往往能一連幾個小時的玩游戲,卻不能一動不動地坐在一個地方學習。結合小學生活潑好動,喜歡玩游戲的特點,教師在數(shù)學課堂中可以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不拘于固定的形式,變換多種教學方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采用玩游戲的方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凝聚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感到輕松愉悅。在學習10以內(nèi)的加法時,可以采用“找朋友”的方法,比如“湊10法”,可以做“0”到“10”的號碼牌掛在學生的身上,然后玩“找朋友”的游戲,1的朋友是9,2的朋友是8,3的朋友是7,4的朋友是6等。采用這種教學辦法,不僅大大地活躍了課堂氣氛,還讓學生在愉悅的游戲的過程中牢固掌握教師所教授的數(shù)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4.注重實踐,鍛練學生的實踐能力

第6篇:丑小鴨教學設計范文

關鍵詞:學習怠倦;中學生;對策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0

一、中學生學習怠倦的原因分析

中學生學習怠倦是在很多學校都存在的現(xiàn)象,對其怠倦的原因總體概括分為兩個部分,一是中學生自身的原因,也就是主觀原因,有些學生缺乏自己的理想,不明確學習的目的等。第二個是外界的原因影響中學生學習,也就是客觀原因,社會干擾以及學習負荷大等。具體原因總結為以下幾點:

1.缺少學習興趣,注意力不能集中

一般來說,學習效率低的學生主要是因為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課堂上不能專心聽講,喜歡東張西望,腦袋空白。還有一些學生喜歡看課外書,在課間看書,上課的時候心理往往想著課外書中的情節(jié),導致文化課聽講不集中。另外,一些學生因為對某一門課程不感興趣,而不愿意學習,對自己喜歡的課程所花費的時間較多,這就導致偏科,對不愿意學習的課程產(chǎn)生怠倦心理,導致效率低下。

2.教師教學方式不當,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需求

在目前中學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采用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自己在講臺上講課,學生在下面單純的聽課,采用一層不變的教學方式,容易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還有一些教師喜歡大搞模擬戰(zhàn)術和題海戰(zhàn)術,促使學生做大量習題,這就增加了學生的怠倦心理,不能正確地理解學生的需求,只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授課,完全忽略了學生的感受,這樣只會加大學生的學習怠倦心理,不利于課堂效率提高。

3.外部壓力的影響

外部環(huán)境和壓力的原因是影響中學生學習怠倦比較重要的因素之一。作為中學時代的人們,叛逆心理比較強,同時自控能力也比較差,所以,非常容易受到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和干擾,尤其是容易受到教師和家長施加壓力的干擾。教師和家長往往希望讓自己的學生和孩子接受更多的知識,于是對其期望值過高,強加學習內(nèi)容或者假期不準孩子去玩,參加培訓班等,這就容易導致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從而產(chǎn)生怠倦心理。

二、解決中學生學習怠倦的措施和對策分析

幫助中學生擺脫怠倦心理是每一位家長和教師的愿望,當然也是一道難題,它需要家長、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本文在對中學生學習狀況進行關注的基礎上,進行一系列的研究,最后總結出來以下幾種解決措施:

1.班主任要發(fā)揮引導作用,帶領學生擺脫怠倦心理

班主任是與中學生接觸時間最多的教師,在中學生心目中的地位也比較重要,所以要通過教導以及引導等方式讓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好感。要較多地激勵學生,多講一些正面事件,引導學生學習。例如,班主任可以針對部分學生的愛好定期在班級內(nèi)舉辦游戲或者比賽,給學生更多的積極教育,調(diào)節(jié)學生課外生活,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班主任作為一個引導者和監(jiān)督者的角色,更要及時留意到學生在學習中態(tài)度的變化。很多中學生之所以學習怠倦,主要是因為其對自己的未來沒有信心,不明白學習的目的,所以班主任要進行引導,促使學生做好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認真學習,為未來做好準備。其實,班主任間斷性地找一些學習熱情減退的同學到辦公室談心,了解其出現(xiàn)學習倦怠的具體原因,并對癥下藥,引導學生回到正軌上來。記得有一次,一位本來學習成績不錯的女生,成績下滑嚴重,上課也精神恍惚。我回到辦公室跟其它科任老師談起此事,其它老師也有同感,有的老師認為是早戀引起的。作為班主任,我應該找時間給學生講解一些早戀的危害了??墒亲屑毧紤]了一下,決定先找該女生來談談。經(jīng)過循循引導,她終于吐出實情,家里人想讓其中學畢業(yè)出去打工,導致她情緒不穩(wěn)定,沒心思學習了。如此說來,真正的原因不在學生本身,所以要先做好其家長的心理工作。班主任實施工作,也要先了解實際情況,不然起不了作用。

2.要改變傳統(tǒng)課堂授課方式,采用多樣化方式教學

要把傳統(tǒng)教師講課,學生被動聽課的狀態(tài)進行改變,采取多種授課方式相結合的方法提升教學效果。例如可以采用情景教學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情景教學法是一種學教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主要是指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通過教學設計和教學理念的轉變,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愛好,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巧妙的運用實驗操作、視覺效果、語言表達、動作模擬、情感渲染等形式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教學情景,進而通過這種綜合型的情景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講述到《變色龍》這一章節(jié)的時候,課前教師可以找好幾個學生,一個扮演小狗,一個扮演赫留金,一個扮演葉爾德林,一個扮演故事主角奧楚蔑洛夫,另外找三位學生扮演眾多人群的人們。然后教師配合學生進行課程內(nèi)容的表演,促使學生進行角色的表演,重點進行主角奧楚蔑洛夫的身心變化和反應,抓住五次變化的特點。通過這種情景表演式的方式,能夠使學生更加立體、形象地了解課程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和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消滅學生的怠倦心理。

3.教師要發(fā)揮積極作用,引導學生進行職業(yè)規(guī)劃,明確學習目標

在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性學習,鼓勵學生大膽質(zhì)疑,放飛自己的想象和思維,在質(zhì)疑中創(chuàng)新研究。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書本知識的預習中,把自己認為比較重要的,或者是自己不懂的問題記錄下來,在課堂上進行質(zhì)疑,相互討論等。例如:語文教學中,進行《丑小鴨》這一節(jié)課程的時候,學生質(zhì)疑:"因為丑小鴨本身就是一個天鵝,所以其一定會變成天鵝,但是如果它本身就是一只鴨子的話,它心里想變成一只白天鵝,那么會真的變成嗎?"接下里,學生就會圍繞著這個問題進行一番熱烈的討論,引起學習的興趣,加深學習印象。之后教師進行問題分析和講解,這樣不僅能夠消除怠倦,還可以讓學生更容易記憶和理解。也可以通過丑小鴨這一節(jié)課,啟示學生:只要自己努力學習,一定能夠像丑小鴨一樣,最后變成美麗的白天鵝,而做好人生道路的規(guī)劃,有助于我們更快地成功。

三、結束語

解決中學生學習怠倦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授課模式,以及學生和教師之間關系的轉化,所以,一定要構建和諧、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為學生積極學習營造較好的環(huán)境。同時,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建立適合中學生特點的教學制度,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自丁剛.教育與日常實踐[J].教育研究,2004年

第7篇:丑小鴨教學設計范文

關鍵詞:童話朗讀;低段語文;童話教學;構想與實踐

一、震撼:苦惱于童話

表姐的女兒正讀小學二年級,閑聊時她向我抱怨老師讓孩子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背誦,連童話也不例外,現(xiàn)在孩子已經(jīng)成了背書的機器,根本不會欣賞童話了,而且童話故事往往較于其他文章更長,所以孩子一提到童話就很慌,抱怨說最好課本里沒有童話。這席話觸動了我,孩子們的童話夢是不是正在被我們扼殺?

二、思索:童話教學不宜“同化”教學

為了調(diào)查實際的童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筆者發(fā)放了150份問卷,發(fā)放的學校有6所,回收的有效卷有138份。其中3所是蕭山區(qū)的農(nóng)村小學,共發(fā)放75份問卷,有3所是蕭山區(qū)城區(qū)小學,共發(fā)放75份問卷。

通過以上三份表格中的統(tǒng)計,筆者發(fā)現(xiàn)現(xiàn)行的童話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泛――缺乏文本意識

語文教材中的童話都是文質(zhì)兼美、情理雋永的名篇佳作。但是,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通過走馬觀花式的粗略評析來烘托課堂氣氛。從表二可以看出,有38%的教師在童話教學時是按平常課文來教學的,只有18%的教師在教學時讓學生進行表演和改寫童話。缺乏對童話文本的深入了解和童話文本意識。教師面對童話文本,沒有保留一份童趣,像兒童般投入生命的感覺去領悟、體驗,沒有盡力激活兒童的閱讀欲求。

(二)散――缺乏整體意識

案例1:《荷葉圓圓》教學片段:

學習第一自然段

1.師:小水珠是怎樣和荷葉一起玩耍的?

生:小水珠說:“荷葉是我的搖籃。”

2.“開火車”認讀生字。

3.自由讀課文,作記號,想問題。

師:這一段有沒有你不理解的地方?

生:什么是“搖籃”?

很多教師在童話教學中經(jīng)常設計這樣的環(huán)節(jié),認讀生字、提問自己不懂的地方,這樣的設計學生往往也比較喜歡,你一言我一語,但是它最大的弱點就是沒有尊重童話的結構特點,文本松散。學生不能樹立全局觀,對童話故事有整體的感知,只是將童話當做“識字”在學習。

(三)空――缺乏情感體會

從表三可以看出,教師在教學時最注重進行思想教育。有57%的教師在童話教學時,注重思想教育和學習知識,卻忽略了童話本身的藝術特點,教師往往注重學生的技能大于對學生情感體驗的培養(yǎng)。

案例2:《自己去吧》教學片段

學習第一自然段,朗讀課文,找到答案。

小鴨會怎么學,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過了幾天,小鴨怎么樣啦?它學會游泳了嗎?學會后的心情怎么樣,它會對媽媽說些什么呢?

很多童話的教學與上面的案例相同,只注重故事情節(jié),以及知識技能的教學,而忽視了童話蘊藏的深刻內(nèi)涵和對學生情感體驗的培養(yǎng)。學生閱讀了童話故事,留下的是什么樣的印象呢?教師總是利用童話教學對學生進行道德灌輸和傳授一般的知識,這種目標上的強烈功利性直接導致了成人化的教學內(nèi)容。

三、策略:讓孩子讀出童話滋味

(一)立足文本,發(fā)現(xiàn)朗讀趣味點

童話作品有其自身的文本特點,引導學生反復朗讀發(fā)現(xiàn)其中的趣味點,展開學習。朗讀時讓學生從以下三個方面尋找童話的趣味點。

1.讀作者,集作品

在教學童話時除了童話本身之外,我們也可以讀一讀同一作者的不同童話,將教材中的同一作者的作品一起閱讀或者同一作者的課外作品一起閱讀。

案例3:《丑小鴨》教學片段

導入:作者介紹,設計作者卡。

展示作者卡:

2.述故事,談感受

故事是偉大的,記住故事本身比記住一個干巴巴的道理更有價值,教完課文后,讓學生復述課文,再引導他們配上自己的動作,邊演邊說,把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在學生的語言描述中呈現(xiàn)。此時,“符號”對應了“形象”,“形象”又激起了“情感”。學生把文本語言變?yōu)樽约旱恼Z言,培養(yǎng)了學生的言語能力。

案例4:

《雪孩子》教學設計中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整體回顧,課外拓展”,讓孩子回家講一講雪孩子的故事給爸爸媽媽聽。

顯然孩子會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去講述故事而且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點具體講。

(二)搭建平臺,尋找朗讀興趣點

反復朗讀會引起學生的厭煩,因此,幫助他們一起找找朗讀的興趣點,童話中的某一情節(jié)是感興趣的,讓其用另外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

1.評一評,悟丑美

童話故事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它往往從現(xiàn)實中取材,而又高于低年級學生的思想和認識水平,引導學生閱讀童話后懂得什么是好壞,什么是美丑,什么是對錯,從而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培養(yǎng)他們天真善良的美好品質(zhì)。在童話教學中,我們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對童話角色進行評判,幫助他們明是非,辨善惡,悟丑美。

案例5:

《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課,當小白兔和小灰兔幫老山羊收白菜后,小白兔要了一包菜籽,小灰兔收下了一車的白菜,對小白兔和小灰兔收下的不同禮物,讓學生當小裁判,評評這兩只小兔子,使學生明白“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白菜”,懂得勞動的意義。

第8篇:丑小鴨教學設計范文

關鍵詞:形象化教學;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8-250-01

在,我國實行的是雙語教學,漢語在各學科教學中運用很普遍,如果漢語運用不熟練,會嚴重影響到其它學科的教學,漢語文教學在民族地區(q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由于社會環(huán)境的問題,藏族學生普遍存在著漢語學不好,用不通,理解能力低,興趣不高的問題,如何在民族地區(qū)提高學生學習漢語文的學習興趣,讓漢語文教學更加有效便成為一個廣泛討論的問題,本文嘗試從形象化教學方面入手,探討民族地區(qū)漢語文教學的有效途徑。

一、什么是形象化教學?

形象化教學就是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把復雜的問題借助具體的方式方法,結合教學內(nèi)容,巧妙地用于教學活動中,讓每一個學生能輕松自如的接受教育。形象化教學就是保證學生充分發(fā)展感覺、知覺,并且在這個基礎上使他們再造想象,從而在頭腦中形成鮮明而真實的新形象,進而生動地理解教材,正確地掌握知識。

在地區(qū),黨和國家非常重視教育,不但在物質(zhì)上給予極大支持,每年還組織教育工作者到內(nèi)地學習交流,但是面對眾多的教改經(jīng)驗和異彩紛呈的教法,老師們很多時候還是手足無措,究其原因,根本上還是沒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最好的方法也不能照抄照搬,而應該結合實際情況。畢竟在民族地區(qū),學生首先接觸的不是漢語,特別是在,大部分學生來自農(nóng)牧區(qū),他們能歌善舞,開朗活潑,他們更喜歡藍天白云的悠閑自在,而不是枯燥無味的書本。他們更喜歡具體的形象的事物,讓他們唱一首歌遠比讓他們背一段課文容易的多,因此再多的方法也不如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因勢利導有效果。而形象化教學正是綜合應用、靈活運用多種方法組織教學,徹底改變單調(diào)乏味的語文課堂教學的一種適合實際的教學方法,它可以增強學生對漢語言文字的直接感受能力,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愉悅中發(fā)展想象力、增強記憶力,避免語文教學手段的單一性和語文課堂的枯燥性,使?jié)h語文課堂教學更有魅力,進而為其它學科的學習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

二、形象化教學在識字教學中的應用

目前,存在于教學實踐中的識字方法很多,比如圖示法、演示法、表演法、繪畫法、游戲法、故事法、猜謎法、編順口溜法、比較法、聯(lián)想法等。這些方法為識字教學的改革奠定了基礎,為我們教學設計提供了寶貴經(jīng)驗。為了使學生真正愛識字、樂識字、輕松識字。在教學中,我校采用了如下形象化識字方法:1、看圖識字法;2、游戲識字法;3、字配“畫”法;4、歌訣識字法;5、象形會意識字法;6、形聲識字法;7、成語識字法;8、古詩識字法。

以《丑小鴨》一課為例:

在學習“籬笆、冰塊、翅膀、蛋殼、蘆葦、灰太狼”時可以運用“看圖識字法”和“字配畫法”,特別是出現(xiàn)“灰太狼”這幅圖時,孩子們都不約而同地說“灰太狼”。在學習“孤”和“冰”時可以用象形字識字法,用課件和板書把“孤”和“冰”兩個字的演變展示出來,并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字形結構,記住字形,了解字的演變過程,深刻地理解字義。同時可以用 “古詩識字法”,如含有“孤”的詩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唐王維《使至塞上》,也可以用“成語識字法”,如含有“冰”的成語:冰雪聰明、冰天雪地、冰心一片、冰清水冷、冰雪嚴寒。在鞏固字詞時,還可以用“游戲識字法”――摘果子。

從上面的課例可以看到,善用形象化識字教學能使識字教學多姿多彩。

三、形象化教學在古詩課堂上的應用

古詩集自然美、音樂美、意境美、韻律美、文字美、情趣美于一體,蘊藏著豐富的審美寶藏。形象化教學為激發(fā)學生的審美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心理,提高學生的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下面就以古詩的音樂美和意境美為例:

1、配樂吟誦,感受古詩的音樂美

中國詩歌從一誕生,就與音樂融合在一,唐詩更是把詩樂合一的藝術追求推到了極至。音樂美是指詩歌語言具有節(jié)奏鮮明、韻律和諧讀起來瑯瑯上口,聽起來悅耳動聽的特性。

在古詩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指導學生朗誦,配樂吟誦使學生感受詩歌的音樂美。吟誦時要求學生讀出節(jié)奏,注意韻腳聲調(diào)呼應,讀出情感。同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課件、“范讀”等方法使學生“耳醉其音”、“心同其情”,從而入情、入境、會心。

第9篇:丑小鴨教學設計范文

關鍵詞:語文信息技術課程整合網(wǎng)絡閱讀

引言

從美國著名的 “2061計劃”和加拿大1998年的“信息技術報告”,可以看出,國外已從整體上重構和設計了基于信息技術環(huán)境的課堂教學過程,并將信息技術滲透到學科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我國《語文課程標準》也多次提到與“現(xiàn)代信息技術”相關的內(nèi)容,如語文課程“應當密切關注當代社會信息化的進程,推動語文課程的變革和發(fā)展”,學生要“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能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等等。語文教育要在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必須走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的整合之路,開展信息技術多樣性教學,使教材“缺陷變優(yōu)點”,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認知主體作用的發(fā)揮,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思想、教學內(nèi)容和呈現(xiàn)方式等方面取得飛躍性的突破。下面結合本人多年教學經(jīng)驗,從信息技術背景下的語文課程整合對語文教學方法作一些初步探討。

一、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整合的理論依據(jù)

信息技術是指能夠完成信息的獲取、傳遞、加工、再生和使用等功能的一類技術,也指感測、通信、計算機和智能以及控制等技術的整體。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指把信息技術作為工具與學科課程相互融合,在整體優(yōu)化的基礎上產(chǎn)生聚集效應,共同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從而促進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根本變化,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素質(zhì)教育的目標。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的主要理論依據(jù)是系統(tǒng)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人本主義的學習理論和傳播學理論等。

首先,系統(tǒng)論認為系統(tǒng)是由相互關聯(lián)又相互作用的部分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系統(tǒng)論認為系統(tǒng)的整體大于部分之和,側重于系統(tǒng)的整體分析。教師要以系統(tǒng)論為指導,把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看作是一項復雜動態(tài)系統(tǒng),在整合過程中,信息技術手段的選擇、教學設計、教學結構、學習資源等方面都要發(fā)揮最佳功能以達到最優(yōu)化的教學效果。其次,教育專家們從皮亞杰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出發(fā),研究得出一系列教學設計原則用于指導教學模式的設計和構建。要求我們在“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中創(chuàng)設建構知識的學習環(huán)境,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發(fā)展不斷建構的認知過程。再次,以羅杰斯為代表的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突出情感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了一種以情感作為教學活動基本動力的新的教學模式,把學生的思想、行為、情感和體驗看作是教學的主體,從而促進個別化教學的發(fā)展。在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過程中強調(diào)以人為本,強調(diào)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在整合中,要注重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在整合中要注重個體差別,強調(diào)個人參與和個性發(fā)展。最后,傳播學理論、機能協(xié)同理論和思維科學理論也從各個側面對信息技術與課程資源整合提供了理論支持。

二、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現(xiàn)狀分析

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是信息技術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必將引起語文教育的革命。語文教學個別化、語文教育開放化、語文教育內(nèi)容豐富化、語文教材電子化、語文教室虛擬化將成為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發(fā)展趨勢?!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提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xiàn)教學內(nèi)容的呈現(xiàn)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huán)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目前,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多媒體教學日益普及,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引起教學方式的革命,其深遠影響是不言而喻的。但也存在不少問題,比如課件演示代替了文本的閱讀、直觀的畫面代替了學生想象、媒體預設代替了課堂制作、人機交流代替了師生互交流等等問題或誤區(qū)。這歸根結底在于認識和技術條件兩個方面的原因,教育自身改革的滯后也有一定的影響,從而導致“整合”的異化。因此,教師要切實轉變觀念,樹立現(xiàn)代教育理念,科學地評價課堂教學,學校也要建設符合需要的資源庫,以人為本開展教師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