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教師網絡培訓心得體會范文

教師網絡培訓心得體會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教師網絡培訓心得體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教師網絡培訓心得體會

第1篇:教師網絡培訓心得體會范文

一、教師要懂法

新時代的中國是一個法制社會,法律是人們在這個社會生存的基本準則。作為教師,在一個神圣而純潔的崗位工作和學習,更應該懂得法律的重要性,要知法、懂法、守法,更應該嚴格要求自己。例如,我們要加強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應該熟記于心;同時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我們更應該去學習《中華人們共和國教師法》,懂得自己的責任,同時也要踐行自己的義務,遵守國家的憲法和法律,努力教書育人,為祖國的新時代建設輸送人才。

二、教師要懂得如何溝通

在看了視頻課程之后,我深深地認識到,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高校教師,懂得溝通是一個必備且非常重要的技巧。因為我的學生都是大學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學生,都基本上已經成人,也都有了自己獨立的思想和想法。對待這些大學生,不能像對待小孩子一樣,一味地呵護,但是也不能在他們犯錯誤時進行苛責和訓斥,因為作為大學生,他們也都有尊嚴,不希望在自己的同學面前失去“面子”,這樣做也許會對他們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傷害。所以,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要懂得去理解學生的心理,要懂得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想問題,而不能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也是提升教育質量的一個關鍵。

三、教師要向榜樣學習

第2篇:教師網絡培訓心得體會范文

網上培訓心得體會?1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工作都發(fā)生了變化。教師已不再是傳遞信息的工具,教師更需要更高層次的教育教學能力,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適應未來教育的需要的。

網絡繼續(xù)教育培訓學習為教師學習制定了共同的內容和活動,更為重要的是,它為教師提供好展示自己的網絡平臺。在學習內容和實踐層次上滿足不同教師的需要。

通過參加本次教師網絡繼續(xù)教育培訓,自主參與其中,使我在思想上、專業(yè)理論知識方面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在學習中,我認真聆聽了專家在教育教學方面的講座,觀看了課堂教學視頻,在這段時間里從這個平臺我學到了不少先進經驗和有價值的知識。在網絡學習中,使我受益匪淺。

下面一下這次學習的收獲和體會。

1、改變了教師學習的自覺性。這種學習方式下適應了成人的特點,它為教師節(jié)省了很多時間。比如,我們現在的培訓就可以通過回家抽時間進行網絡學習,從一個地方轉向另一個地方??梢耘c老師交流互動,從參與的程度上可以看出受到廣大老師的認可,體現了網絡培訓的魅力。

2、領悟有效教學。專家指出: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和根本要求。有效教學走向優(yōu)質教學,也就意味著教師從一般教師走向優(yōu)秀教師。怎樣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在從有效性走向優(yōu)質教學呢?我認真學習著專家在講座中的每一句話,思考著每一個觀點。從學習中使我深刻的領悟到了:在教學中應不斷探索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處理好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之間的關系,處理好課堂欲設與生成等等之間的關系。

3、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學習的過程是一次知識積累與運用、創(chuàng)造的過程,因此要會學、善用。我每次聽專家講座和觀看課堂實錄后,總要有一個思考,即如何將這些優(yōu)秀的、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及典型的案例帶進自己的課堂,有針對性的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縮短同發(fā)達地區(qū)學校教學上的差距。通過實踐對理論、經驗的檢驗,尋找這些方式方法上的不同點、相同點與銜接點,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方法,提升自身的課堂教學藝術。開闊學生的視野,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激活學生的思維。

4、提高自身素質,學會終身學習。

新課程要求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實現自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把不斷學習作為自身發(fā)展的源泉和動力。在教學實踐中,將學習與實際教學結合起來,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在豐富自身專業(yè)知識的同時,廣泛涉獵各種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從而更好地適應學生對知識的需要。做反思型教師,養(yǎng)成反思習慣,反思自已的活動過程,分析自己的教學行為、決策以及所產生的結果的過程,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通過總結經驗,向更完善的目標努力。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平臺,不斷擴大學習資源和學習空間,注重與其他教師和專家的合作探討,提高教研水平。

通過這次教師網絡培訓,使我更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fā)展方向和目標,對自己今后的教學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感到自己知道得太少。學習應該成為一個人的一生目標。人應該是活到老學到老。越是這樣就越有一種急迫感,一種壓力,驅使自己更加自覺地學習。

網上培訓心得體會篇2 作為一名小?語文教師,我有幸參加了繼續(xù)教育網絡培訓,感悟極多,受益匪淺。在學習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人應該是活到老學到老。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就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等。在網絡學習這個舞臺上我們盡情的汲取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聆聽著專家、教授們精辟的講解;在這段時間里,我們相互交流,收獲著知識,收獲著喜悅,收獲著友誼。通過這一輪的培訓學習,我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淀,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這一切讓我的收獲變得燦爛無比。下面是我在培訓中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以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對待崇高的教育事業(yè)。

雖然培訓的時間有限,但是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專家的教育教學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學精神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他們所給予我的啟發(fā)和思考卻是一筆永久的財富。老師們還以鮮活的課堂教學案例和豐富的理論知識,給了我們具體的實踐指導,真是讓我受益匪淺,現在,我無怨無悔,我們應懂得以樂觀的心態(tài)對待教育事業(yè),從平常的工作中去體驗幸福,同時還要學會與學生溝通,用陽光般的心態(tài)積極面對學生,才能有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以大量閱讀來豐富自己的精神內涵。

在培訓中,教授說過:提高教師教學技能,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不二法門是大量閱讀,反復實踐。因為任何人想要發(fā)展都離不開書,讀書的邊界就是人生的邊界。書籍可以讓我們跨越時空與先哲進行精神對話。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不僅要讀教育教學方面的書,還要博覽群書。不讀書,如何更加深入地教學,如何在課堂上與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如何與時俱進地掌握教育教學的技巧?在培訓中,我深感自己的差距與不足,我要不斷的給自己充電。我深感只有不斷的充實自己,博覽群書,授課時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而不是照本宣科、索然無味。教學需要教師不斷刷新,而不是復制。特別是現在的新教材新理念,為我們教師提供了更寬廣的舞臺,同時也對我們每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們要擠出時間大量閱讀,以豐富自己的內涵,讓自己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三、以不斷修煉來提高自身素質。

通過此次培訓,我也得以反思自我,尋找自己與名教師之間的距離,也明白了我們教師是在行動研究中成長的,要想成為一名教育科研專長骨干教師,光會教還不行,還得研。因此,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要多做創(chuàng)新嘗試,要多研究教育教學理論,以堆積、沉淀并吸收經驗。我覺得自己在工作中容易被俗念束縛,惰性大,闖勁少。我們要不斷修煉自己,特別是將平時點點滴滴的實踐積攢起來,提高自身的素質,練就真功,做一個研究型的教師。

通過本次培訓,豐富了我的教育思想,更新了我的教育理念,拓展了我的工作思路,提高了我的思想境界,學習到一些科學的教學方法,進一步激發(fā)了我對小學語文教學的工作熱情,雖然本次培訓即將結束,我會樹立終身學習的教學理念,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網上培訓心得體會篇3 為適應教育形勢需要,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積極響應上級的號召,認真參加這次的網絡培訓學習。通過參加這次網絡崗位素質培訓學習,使我感到收獲良多。主要體現以下幾方面:

首先,通過學習教師職業(yè)道德,知道教師職業(yè)道德方面存在的問題,了解新時期人民教師應具備的職業(yè)道德的內函;教師職業(yè)道德的基本特征、核心思想,使我深刻認識到了教師職業(yè)道德對于教師成長的重要性。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yè)道德水平直接關系到小學德育工作狀況和億萬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所以教師職業(yè)道德與能力培養(yǎng)不容忽視。時代在要求人民教師須日常工作中樹立良好的道德模范,不斷提升教師的職業(yè)道德魅力。

其次,在這次學習中,聽了一批高水平的教育專家清晰的講解,嚴密的邏輯,新穎的觀點,有效地方法,獨到的講解。使我對教育教學有了更多新的認識、更多新的感悟和更深的體會。得到更全面更先進的教學理念,在拓寬和豐富知識面的同時也提高了自身素質,學習專家先進教育方法,運用于自身的教學中,從而彌補自身在教學上的不足。同時要求我們加強教育藝術的學習,加強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我們只有不斷地加強學習,不斷地加強修養(yǎng)才能勝任教育這項工作。

第3篇:教師網絡培訓心得體會范文

關鍵詞:農村教師;網絡學習;問題;措施

中圖分類號:G451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12)09-0127-02

相對傳統學習而言,網絡學習是指學習者通過互聯網平臺利用網絡化資源進行的自主性與協商式學習。2002年,教育部下發(fā)《教育部關于推進教師教育信息化建設 的意見》,標志著我國的教師網絡學習正式啟動;2010年,教育部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創(chuàng)新網絡教學,開展高質量高水平遠程學歷教育。繼續(xù)推進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使農村和邊遠地區(qū)師生能夠享受優(yōu)質教育資源?!盵1]2012年,教育部頒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中強調,“積極開展教師職前、職后相銜接的遠程教育與培訓”[2]。這些文件精神及實施意見無疑為進一步推動我國農村教師網絡學習的進程、促進農村教師高質高效地享受優(yōu)質教育資源、提升農村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實現農村教育的和諧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了政策依據與保障。

一、教師網絡學習的主要優(yōu)勢

與傳統的教師教育方式相比,網絡學習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

1.開放性與針對性

開放性是網絡最根本的特性,整個互聯網就是建立在自由開放的基礎之上的。在網絡環(huán)境下,教師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及專業(yè)發(fā)展情況,從網絡化學習資源中靈活選擇學習內容,解決自身現實專業(yè)發(fā)展的迫切需求。同時,基于網絡環(huán)境的學習突出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學習內容具有適應性、實用性、針對性,能有效做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2.互動性與主動性

數字技術使學習者通過網絡媒介輕松實現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例如網上討論、博客、網站論壇等等。網絡學習改變了傳統學習中學習者的被動地位,使學習者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學習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得以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學習效率得以保證。

3.共享性與高效性

在網絡環(huán)境下,國內外優(yōu)質教學資源的引進與開發(fā),數字化圖書館和虛擬網站學習平臺的建立與完善,為廣大學習者創(chuàng)造了網絡學習的條件,實現了網絡資源的有效共享。網絡學習突破了傳統學習的時空限制,超越了學科、專業(yè)的界限,學習者可以借助網絡平臺,系統化、程序化地管理學習進程,主動根據學習情況不斷調整學習進程,保證學習的質量和學習效果的高效性,切實提升自身專業(yè)發(fā)展水平。

二、農村教師網絡學習存在的主要問題

農村教師的網絡學習實踐才剛剛起步,網絡學習過程中還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1.學習目標不明確,自主管理松散

目前,真正能夠利用網絡進行有效學習、促進自身專業(yè)發(fā)展的農村教師比例并不高。他們利用網絡進行專業(yè)學習的目標還不明確,大多數教師網絡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完成上級行政部門或學校的要求,或完成年度考核的需要。換句話說,大多數教師并非自覺自愿地利用網絡來學習,對網絡學習這一新的學習方式還存在不適應現象,往往采取敷衍的態(tài)度來對待。這必然達不到學習的目的,提升自身的專業(yè)水平也將成為一句空話。

部分教師即使能夠利用網絡進行學習,也往往沒有網絡學習計劃,自我管理比較松懈。部分農村教師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不高,其自身的信息素養(yǎng)有限,他們很難應用這種個性化的學習方式進行自我系統管理,他們往往難以把握學習的時間、學習進度和保證學習的質量,達不到自我提升的目的。

2.經費投入不足,網絡學習資源匱乏

經費投入與支持是農村教師利用網絡進行學習與培訓的重要保障。截至2009年,我國普通中小學校有350 958所,其中農村中小學265 953所[3],部分學校特別是邊遠農村學校仍然存在經費短缺的現象,更不要說網絡及硬件設備的建設了。部分教師受到地域及學校網絡條件

的限制,無法利用網絡來參與“農遠工程”、“國培計劃”等項目的學習與培訓。

加強網絡學習資源建設是當前提高我國教師專業(yè)水平的首要任務[4]。學習資源匱乏已經成為制約教師網絡學習與發(fā)展的瓶頸。近幾年來,國家及各?。ㄊ校┒急容^注重教師專業(yè)素質的提升,紛紛利用互聯網建立一批有一定影響力的網絡學習與培訓平臺,如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網、全國教師教育網絡聯盟、教師發(fā)展在線等專業(yè)學習網站平臺。但是,大多數網站沒有統一的規(guī)劃與布局,網絡資源建設重復較多,校本學習資源很少。符合農村教師教學實際的網絡資源總量還相對匱乏,教師可以利用的網絡資源還比較有限。并且,大多數網站資源信息以靜態(tài)方式呈現出來,以簡單文字敘述為主,動態(tài)的視頻、圖像、動畫則比較少,交互學習的功能相對較差,很難吸引教師的注意與興趣,難以達到圖文并茂的效果。

3.學習評價監(jiān)控不力,反思性學習不足

當前,農村教師網絡學習質量的評定主要是通過作業(yè)或考試來進行的,強調結果式評價,而忽略過程式評價。由于在線學習的過程缺乏有效的監(jiān)控與組織管理,并且評價方式單一,最終的評價結果值得商榷。比如:按照學習進程、學習內容的需要,教師只要上網在線而不管是否真正進入學習角色,就認為此次學習“有效”;或者 “人機對話”、專家指導時,教師在線(或僅僅偶爾發(fā)表一點學習心得)即可,而不管實際是否在線玩游戲或聊天。因此,教師網絡學習的評價方式有待創(chuàng)新、評價體系有待進一步的完善。

教師的反思性學習是教師網絡學習的最高層次,只有反思才能有所收獲。然而,在實際的網絡學習過程之中,大多數教師學習往往流于形式,或僅僅為了完成繼續(xù)教育的任務而已。因此,“學而不思”,是目前影響農村教師網絡學習的最大障礙。

三、推進教師網絡學習的措施

隨著互聯網的引入,網絡已成為教師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5]。

1.搭建網絡平臺,完善農村教師職后教育培訓機制

2007年教育部、財政部啟動并實施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這一計劃是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示范性舉措之一[6]。目前,我國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中小學教師培訓,一般采取集中培訓與網絡遠程培訓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網絡培訓成為農村教師職后教育的主要方式。

搭建教師網絡培訓平臺,目的在于利用網絡來實現網絡課程教學及專家指導,緩解農村教師由于交通(地域)不便帶來的工學矛盾。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門、各級各類學校應進一步加大網絡培訓經費的投入,加快計算機更新,開通互聯網,建立“校園網”等教師網絡學習與培訓硬件設施,搭建網絡培訓平臺,為進一步提升農村教師素質奠定良好的物質基礎。

同時,要進一步完善農村教師職后教育培訓機制。首先,應以“國培計劃”為契機,積極制訂省、市、縣、校教師培訓規(guī)劃,從政策層面上給予支持與鼓勵,逐步完善四級教師網絡培訓管理制度。其次,各級各類網絡培訓機構成立專門的業(yè)務與組織管理機構,統籌安排,精心組織,確保教師網絡培訓的質量。最后,網絡培訓要與地方、學校的校本培訓有機結合起來,以縣級網絡培訓為重點,逐步完善農村教師網絡培訓的評價體系。

2.整合網絡學習資源,優(yōu)化自主學習資源共享平臺

目前,我國許多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建立相應的教育網站,通過訪問部分教師繼續(xù)教育網站,發(fā)現影響力較大的網站的資源具有三個明顯的特征:一是網站內容豐富,講義、教案、視頻、課件、提綱、習題、案例、答疑等欄目齊備,資料完整;二是網站圖文并茂,呈現方式多樣化,既有靜態(tài)的知識信息,又有動態(tài)的視頻課堂、開放視頻課程與講座;三是網站設立在線交流互動平臺,一般建設有學習園地、輔導答疑、網站論壇、QQ討論群、教育博客等信息共享平臺。

但是,由于東西部、省市縣差異較大,各地農村教育發(fā)展不一,各個農村學校之間也存在比較大的差異,這就需要進一步整合網站學習資源,豐富多層次的網絡資源,拓展課程資源,積極開展以省、市、縣為據點的地方校本網絡學習資源開發(fā),充分挖掘本地優(yōu)秀骨干教師的教學資源及其他課程教學案例,相同學科制訂學習資源標準并建立共享數據庫,以滿足本地區(qū)不同農村學校教師網絡自主學習的需求。

3.建立網絡研修共同體,構建農村教師終身學習體系

網絡環(huán)境支撐著教師教育,網絡研修共同體是當今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核心平臺。以網絡資源為基礎,建立相同學科、專業(yè)、課程的較為固定的教師群體,圍繞研修主體,共同分享、交流教學的心得體會,解決教學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從而促進教師個體與群體的專業(yè)發(fā)展,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建立網絡研修共同體,可以解決農村教師跨校、跨地區(qū)的網絡教研,突破教學思維的局限,實現專家、學者、教師的對話交流,有效促進農村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也有助于實現大學(科研院所)與中小學的合作、管理者與一線教師的對話、基礎教育和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的銜接;促進農村教師教學實踐的不斷反思、總結,從而真正實現教師專業(yè)水平的持續(xù)提升。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要求“構建靈活開放的終身教育體系”[1]。當前,教師網絡學習將逐步成為農村教師接受終身教育的重要途徑,而網絡研修共同體的構建則是農村教師實現終身學習的關鍵。正是由于互聯網技術的發(fā)展,促進了教師的“網絡學習與研修”。網絡研修共同體構建了優(yōu)質學習資源共享、學習者的交互、博客探索、專家引領、自我實踐與反思等網絡平臺,實現了農村教育成本與效益最優(yōu)化,為農村教師的終身學習與持續(xù)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

[2]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http:///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2/201203/xxgk133322.htm.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國教育統計年鑒(2009)[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91.

[4]黃偉.教師網絡學習:問題與對策[J]. 現代遠程教育,2010(5).

第4篇:教師網絡培訓心得體會范文

——如何為孩子規(guī)劃未來

2020年是不尋常的一年,在這個為“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的春天里,我們感受到“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溫暖,更為祖國人民的堅毅和團結,仁心與大愛感到深深自豪。為阻斷疫情向校園蔓延,長春市基礎教育研究中心開展了一次特殊的“融媒體”+線上教研",以響應黨和國家“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的號召,這可謂是小初高德育一體化的一次全新嘗試。

這幾天我認真聆聽了幾位老師的講座,可謂是受益匪淺,感謝老師們的傾囊相授,讓我再一次了解了如何做好班主任以及如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等,但讓我感觸最深的還是九臺的王洋老師關于《做一個有靈魂的教者》。總結這次網絡上的學習,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做為一名扎根在鄉(xiāng)村的教師,對于孩子的規(guī)劃盡管面臨著家長的盲區(qū)和學生的盲區(qū),但是王洋老師還是時刻以"教育的最大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是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樽谥?,為自己的學生規(guī)劃未來,讓孩子們的學業(yè)在鄉(xiāng)土上開花。這個規(guī)劃可以讓我們在和孩子的交流之中逐步準備和運用。

首先,我們要了解孩子,在了解的基礎上為孩子提供適宜的“氣候”和"土壤"。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孩子和孩子之間差異很大。那么,我們就要用心觀察孩子,就如王洋老師提到的"飛毯小王子",喜歡硏究什么,興趣點在哪里,優(yōu)勢是什么……這樣,老師和家長就可以選擇適合孩子的,適合的就是最好的,這是孩子未來幸福力的基礎。

其次,為孩子提供寬闊的視野,讓他有懷和大境界。我們常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僅僅把孩子帶到鬩讀當中,還應該帶著孩子去感受,去體驗,去了解。王洋老師就讓從小喜歡物理的孩子家長,多帶孩子了解外面的世界,去重點學校讀書,漸漸地孩子慢慢找到并堅持自己的夢想,敢想敢干,拓展思維,開闊視野,最后實現了科技大學夢。

最后,還要為孩子提供幸福的家庭和良好的心理氛圍。老師家長要幫助孩子形成自我認知和自我實現能力。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老師要多及時肯定孩子,讓孩子信服他們,多給孩子正向的引導,他們的肯定和贊揚就是神奇的魔咒。所以,不管未來如何変化,孩子都能篤定自己,腳踏實地,做出自己認為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就如王洋老師提到的班里有一個漂亮的小女孩,雖然很努力,但是成績總是不理想,但老師肯定她唱歌畫畫很出色,性格還不急不躁,這也就為她未來的幼師行業(yè)提供了好的規(guī)劃。

第5篇:教師網絡培訓心得體會范文

一、基本情況及機構設置:

我?,F有教師42人,學生900余人。是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項目學校。學校有計算機網絡教室、遠程衛(wèi)星接收教室、多媒體教室各一個及衛(wèi)星教學播放點8個,還有比較完備的常規(guī)電教器材。學校成立了遠程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校長謝建華任組長,負責對學校遠程教育作整體安排,副教導主任曹強為副組長,主要負責教學工作計劃的制訂與具體實施工作。

二、指導思想

按市、縣上級主管部門有關現代信息技術教育、遠程教育精神和學校工作計劃、教導處工作計劃為工作指導,以課題研究為目標,以校本培訓為基礎,以學科電教、計算機輔助教學為主體,做好遠程教育資源二次開發(fā)的研究和推廣,常規(guī)電教和現代技術教學齊頭并進,推進我校教學工作的全面現代化。

三、工作目標任務

本期的工作目標是:以課題研究為出發(fā)點,以現代遠程教育技術為主,常規(guī)電教手段為輔,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用現代教育手段促進我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本學期的校本師資培訓內容主要是:①進一步學習使用現代遠程教育設備,熟悉設備的操作方法;②學習遠程教育資源的選擇、利用和二次開發(fā);③學習相關信息技術知識及常用的課件制作方法。

四、遠程教育教學資源的接收、整理與公示

1.遠程教育管理工作人員要及時做好對遠程教育教學資源的接收與整理工作,并做好登記。

2.每周一及時預報本周將接收的教育教學資源,制作好資源目錄,以供教師掌握教育教學信息,調整好課程,上好遠程教育課。

3.對于接收到的零碎的教育教學資源,要做好整理工作,對于有長期使用價值的教育教學資源,要進行光盤刻錄,登記造冊。

4.如因其他原因,造成資源接收不能正常,維護后,應盡快從其他項目學校拷貝未接收到的教學資源,保證教育教學資源的完整性。

5.做好計算機網絡教室,多媒體教室和衛(wèi)星資源接收室的常規(guī)管理和維護工作,嚴格管理,愛護并充分利用設備,確保設備完好并正常運行。工作期間一旦出現故障,及時上報并聯系來人修理。教育學生愛護設備,保持機房和多媒體教室清潔,按照要求操作和學習。

6.制定好各種計劃和制度,并按計劃認真開展工作,填寫好各相關的記錄和表冊。

7.重視管理人員自身的業(yè)務學習,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學習網站及課件制作和管理知識。

8.按時接收現代遠程教育衛(wèi)星ip資源,及時整理和制作光盤。

五、具體措施

1、本學期內,我校遠程教育電教課計劃每周不少于20節(jié),任課教師參與度達到90%,用得好的達60%,骨干教師達10%以上。鼓勵教師利用電教媒體召開班會,主題中隊會,對學生進行形式多樣的教育,使全部學生能接受到遠程教育,使學生能接受到全面的遠程教育。

2、利用電教媒體開展學校教研活動,以提升學校教研品味,督促教師互相切磋,促進電教資源與課程的整合,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本學期基于遠教資源開展的教研活動每月不少于一次,所有教師“崗位練兵”課在遠程教育設備室進行,鼓勵教師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備課,使學校形成濃厚的科研育人氛圍,

3、本學期組織教師收看視頻節(jié)目不少于40學時,每周組織學生收看一次影視節(jié)目,教師網上觀摩優(yōu)質課10節(jié)以上,上優(yōu)質課2節(jié)以上。所有任課教師要有遠教工作計劃,用有運資源的教案(電子、文本)、有反思。

4、積極向全校教師宣傳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的優(yōu)點、重要意義和教學思路,宣傳信息時代新的教育思想、內容、觀念和方法,增強老師們的生存危機意識、職業(yè)進取意識。促使他們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和方法,全面推進我校的現代遠程信息技術教育。

5、搞好現代遠程教育教學資源二次開發(fā)的研究和推廣工作。為本校教師的多媒體教學課程提供相應的教學便利、幫助、示范和指導。強力提供技術支撐。幫助他們做好課件的搜集、開發(fā)和利用。為參加上級組織的現代信息技術教育和計算機培訓的教師提供服務和幫助。

6、認真做好校本培訓工作,加強對教師遠程教育設施設備操作培訓,使教師能夠正確、熟練地操作遠程教育設施設備,尤其是計算機、dvd播放機,必須要求教師能夠正確操作,減少對設備的損壞。努力讓全體老師早日學到相關知識,喜歡進入多媒體教室來上課。

6、做好常規(guī)電教工作。管好用好常規(guī)電教器材。使它們繼續(xù)在教學之中發(fā)揮作用,以彌補現代遠程教育資源的不足。協助學校行政和教導處,做好對全校教師電教、師資培訓方面工作的考核、登記。

六、 主要工作安排

三月:

1.教師遠程教育操作基本知識培訓.

2.利用遠程教育設備及資源開展崗位練兵教育教學活動.

3.組織全體教師觀看<三種模式觀摩課例>光盤,探討利用遠程

進行教學的新路子。

4.對學生進行電腦教學的常規(guī)教育。

四月:

1.組織教師利用遠程教育技術設備及資源進行技能課評比。

2.教師計算機基礎知識培訓.

五月:

1. 組織骨干教師上一節(jié)利用遠程教育設備及資源進行課堂教學的研討課,提高教師利用遠程教育進行教學的水平。

與本篇 小學遠程教育工作計劃 內容有關的:

到 欄目查看更多內容 >>

2. 利用現有遠程資源,組織師生觀摩一次主題中隊會。

3. 組織教師觀看衛(wèi)星接收的教學錄像,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4. office辦公系統操作培訓.

六月:

1. 組織語數英青年教師用遠程教育資源進行課堂教學的優(yōu)質課評比。

2. 觀看電腦收的<同步課堂>內容,并運用于指導學生的復習中。

3. 繼續(xù)開展遠程教育教研活動,要求教師寫出論文或心得體會。

4、教程教育校本培訓考核。

  2  

第6篇:教師網絡培訓心得體會范文

現代遠程教育是以現代教育思想和學習理論為指導,充分發(fā)揮網絡的各種教育功能和豐富的網絡教育資源優(yōu)勢,向教育者和學習者提供一種網絡教與學的環(huán)境,傳遞數字化學習內容,開展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活動。它具有與傳統普通教育所不具備的品質和特點。第一,具有開放性和延伸性。第二,其本質特征是教師和學習者在時空上相對分離。第三,學習自主性特征。第四,現代遠程教育是基于媒體技術和各種教育信息資源為中介進行的教育活動。網絡課程在教 育部高教司2000年頒布的《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guī)范》中的定義:通過網絡表現的某門學科的教學內容及實施的教學活動的總和,它包括按一定的教學目標、教學策略組織起來的教學內容和網絡教學支撐環(huán)境兩個部分。網絡課程是實現現代遠程教育的重要形式。現代遠程教育的本質特征是教師和學習者在時空上相對分離,這種分離一方面方便了學習者的學習,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了學習交互的困難。如何實現遠程技術和遠程學習的完美結合,充分發(fā)揮遠程技術功能更好地為學習者提供學習支持服務是現代遠程教育的優(yōu)勢所在、價值所向和生命所系。網絡課程利用現代遠程信息技術手段、網絡環(huán)境、通過多媒體網絡教學設計進行課程教授活動,通過點播或直播的形式,突破時空的局限,營造出開放的、互動的個性化學習環(huán)境,是實現現代遠程教學的重要形式,也是解決遠程教學交互難題的有效途徑。

二、網絡點播課程在現代遠程教育中交互功能的應用分析

網絡點播課程通過網絡交互支撐平臺提供學習者與學習資源、與教師、與學習者之間的雙向異步交互,主要實現學習者與學習資源的交互,網絡點播課程學習內容的組織形式是非線性的超媒體方式,并同時呈現文本、視頻和音頻等多種信息,這種非線性特質非常有利于學習者進行自主學習,學習者可依據屏幕上的非線性網狀結構任意跳轉搜索相關信息,可根據自己的學習基礎、需要和能力等選擇學習內容和調節(jié)學習進度,從而擴大學習者學習活動的自主性、選擇性、靈活性和有效性。網絡點播課程的雙向異步交互形式主要為在線論壇。論壇可以向學習者提供開放性的分類專題討論區(qū)服務,學習者可以在此發(fā)表自己的對于某個專題的觀點、交流某些技術和經驗、交流學習的心得體會,也可以為其他學習者所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或建議。這種協作式學習方式,使教師與學習者的交互不僅在學科知識方面,還有學習方法、學習策略、學習計劃等方面,使教師可根據學習者的不同特點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個別指導,也增加了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的交流。在線論壇是以文本形式進行,失去了面對面教學中教師與學習者之間真誠而積極的關注,導致了學習者與教師、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心與心情感交流的弱化,容易使學習者感到自己處在一種冷漠、機械的學習環(huán)境,而網絡課程在直播的形式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三、網絡直播課程雙向實時視頻交互在遠程教學中的應用實例分析

網絡直播課程在課程內容傳輸的戰(zhàn)略基點上,能實現基于網絡的雙向實時文本、音頻和視頻交互。這種網絡面對面雙向實時交互功能對網絡教學非常重要,它拉近了遠端學習者與教師之間的情感距離,尤其是雙向實時視頻、音頻交互,特別能激發(fā)學習者與教師交流的熱情、興趣,提高學習者與教師情感交流的質量,它使學習者能及時得到教師的實時輔導和其它學習者的信息反饋,增加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感,活躍學習思維,提高網上學習注意力,從而改善和提高自主學習的質量;同時教師也能及時獲得學習者的反饋信息激發(fā)出更高的教學熱情,并可根據學習者的需求隨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使遠程教學活動達到最佳的效果。2004年秋,我校開放教育本科會計學專業(yè)的《稅務會計》課程進行教學模式改革試驗,主持教師充分運用現代遠程交互技術以提高遠程教學效果。該課程以專題為單元進行的面授輔導采用了網絡直播課程的形式,另外在首節(jié)的課程介紹和末節(jié)的期末復習指導以及專家講座的網絡直播課程中專門開設雙向實時音頻、視頻交互,參加這次教學改革活動的10個分校的學生通過實時接收網絡直播課程同時參加教學輔導。這種教學形式無論是在本地課堂還是遠端課堂,其課堂氣氛都生動活躍,學生學習熱情高漲、興趣濃厚,教師與學習者互動強烈,尤其是遠端的學習者更珍惜與專家網絡面對面實時交互的機會,不僅提出學習上的問題,還提出在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他們的熱情感染專家給予詳細的解答。課后,我們對《稅務會計》課程的多媒體教材使用情況、網絡直播課程意見進行了問卷調查,在收回的67份(發(fā)出80份)“多媒體教材使用情況調查”問卷中,在“喜歡的教學媒體”選項中,選擇網絡課程的占51%、在“希望提供的多媒體教材”選項中,選擇網絡課程的占67%,見表一;在回收的187份“網絡直播課程意見調查”問卷中,在是否“喜歡網絡直播課程”及其原因的選項中,喜歡的占46%,不喜歡的占23.5%,見表二。從兩表中可見學習者是以文字教材為基礎,網絡課程是首選的配套教學媒體。而喜歡網絡直播課程的主要原因是能遠程實時聽到優(yōu)秀教師上課。不喜歡網絡直播課程的原因是視頻、音頻效果不好,可見視音頻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網絡課程的質量和使用情況,高質量的網絡面對面視頻交互是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

四、提高網絡課程在現代遠程教育中應用績效的思考

2001年,教育部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的通知中明確提出:高校人才培養(yǎng),教學的手段和方法必須適應信息技術發(fā)展的要求。網絡課程是應用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信息技術、交互技術等現代教育技術進行的現代遠程教學活動,如何提高網絡課程的遠程教學績效,下面分別從教師、教育技術人員、學習者三個方面進行思考。

1、教師網絡素質和教育技術素養(yǎng)

教師是教學改革的核心,離開教師的積極參與任何教育改革都無法實現。所以提高網絡課程的遠程教學績效首先是提高教師適應遠程教學需要必須具備的知識和技能,格雷格•柯瑟林提出了網絡教師的素質要求:(1)樂于每天在計算機旁花上1—2個小時來閱讀和回答學習者的問題;(2)喜歡與學習者進行一對一的交互;(3)每天有許多耐心來與技術打交道;(4)喜歡用鍵盤書寫;(5)教學方法靈活并樂于嘗試多種教學方法;(6)能熟練使用網絡課程的基本要素(E—mail、BBS、實時會議等);(7)能描述出成功遠程學習者的特征;(8)能描述出有效網絡教學的技巧;(9)能評價網上學習項目的質量等。任何從事網絡教學的教師都需要有在線學習的直接經驗,以便深刻理解網絡環(huán)境下學習的特征和規(guī)律,教師熟練掌握使用網絡信息資源的技術手段,并把它應用于教學實踐,可以加深與學習者的溝通,使教師既真正擔負起學習者的朋友、指導者和共同學習者的角色,還能使自己的學科知識體系、專業(yè)技能和思維方式得到完善和提高。教師要形成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意識和習慣,自覺地把現代教育技術的理念和技術轉化為教學行為。教師對教育技術的應用不應只限于對原有教學內容的電子化,而應更好地實踐將新的教學思想融入到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現代遠程教學模式,探索適合自身的網絡教學風格。

2、教育技術人員技術支持服務意識和技能

現代教育技術是實現現代遠程教育的必要手段,教育技術是對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進行設計、開發(fā)、運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這一定義說明,盡管教育技術離不開硬件的購置,軟件的制作與使用,然而教育技術研究的主要對象是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是教育技術研究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其特點是理論與實踐并重。因此從事教育技術工作的人員,首先是教育思想觀念要以現代教育思想和學習理論為指導,特別要樹立技術為教育服務的理念,在為教學提供技術支持服務的時候要有教育理論的指導。其次是堅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技術和技能,迅速適應教育中應用新技術的要求。目前,以多媒體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現代教育技術自身正日新月異地迅猛發(fā)展,要保證技術人員緊跟發(fā)展前沿,保證技術在教學應用中充分發(fā)揮作用,教育技術人員必須進行長期持久不斷的培訓,除了必要的校外培訓外,快而省的實際做法可通過開展對教師和學習者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培訓以提高自身水平。另外不斷探討網絡課程的制作技巧也是提高技術人員自身水平的另一有效途徑,在一個網絡課程制作出來以后要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及時改進網絡課程的技術支持服務,通過對網絡課程的動態(tài)維護,既使網絡課程取得更理想的教學效果,又提高技術人員的網絡課程制作水平,隨著網絡課程建設的發(fā)展,技術人員要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成為新型的滿足現代遠程教育要求的教育技術人員。

3、遠程教育學習者的基本要求

第7篇:教師網絡培訓心得體會范文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理念;機制;人才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20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454(2016)20-0038-05

面對日趨激烈的國力競爭,世界各國普遍關注教育信息化在提高國民素質和增強國家創(chuàng)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深刻意識到教育信息化在推動教育理念變革和培養(yǎng)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chuàng)新人才等方面具有獨特的重要作用?!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 年)》中也明確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fā)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山東理工大學作為入選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試點的單位,一直高度重視教育信息化的建設和運用。其校園網硬件建設和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已具有一定規(guī)模,并在2010年統一了校內的網絡教學平臺,平臺的開發(fā)與使用很大程度上規(guī)范和統一了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對學校的教學信息化建設起到了推動作用。但從我校目前網絡教學平臺的實際使用情況看,存在網絡教學平臺教學資源不足和使用率相對較低等“路上有車,車上貨少,無人駕駛”之類的問題,這也是目前國內大多數高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設和推進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1]。

本文以山東理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為試點,在對目前生命科學學院教師信息化教學現狀和問題認真研究分析的基礎上,從轉變教師觀念和機制創(chuàng)新方面入手,充分調動了教師參與和應用信息化教學的積極性,提升了教師信息化教學的素養(yǎng)和能力,有效地應用信息化提升了學院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

一、山東理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師信息化教學現狀分析(以網絡教學平臺的使用為例)

截至2015年,生命科學學院的65門課程(含實驗)中有28門課程曾經使用過網絡教學平臺,占全院總課程的43.1%;但學生使用超過100次的只有16門課程,占全院總課程的24.6%;使用較好超過1000次的只有5門課程,只占全院總課程的0.8%,實驗課程的使用更少,只有2門使用過網絡教學平臺。學院共有43位一線專任教師,卻只有16位教師使用過網絡教學平臺,占全院教師的37.2%。

總的來看,生命科學學院教師對信息化教學了解較少,課程現有教學資源相對缺乏,對我校提供的各種相關網上教學資源的利用率較低,教師之間資源交流與共享較少,相當部分的教師都是依靠自己搜索或制作課件來進行課堂教學,缺乏對信息化教學深度和廣度的認識,制約了信息化教學應用的深層次發(fā)展。

二、山東理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師信息化教學程度低的原因調查和分析

1.教師中保持傳統教學觀念者居多,教學理念亟需轉變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教師的觀念和想法決定他們用什么樣的教學方式來教學。傳統的教學觀念認為,教師以講授為主,是知識的壟斷者和傳授者;學生以聽為主,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教學目標以培養(yǎng)學生知識點的掌握和熟練程度為主;評價學生也主要看記住多少知識為主。而信息化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雙邊教學活動;教師起組織、引導作用,給學生學習的自;主要是教授學生學習方法,指導學生發(fā)展,讓學生在知識、技能、情感、道德等方面全面發(fā)展。這需要花大精力去學習和研究信息化教學的設計和應用,對教師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因此,如果沒有相應的制度和機制監(jiān)督和約束,部分教師不想也很難轉變其觀念。

2.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和能力水平相對較低,需要進一步學習提升

信息化教學需要教師具備信息素質、信息意識和信息能力與技術操作技能。信息意識指人對信息敏感的感受力、判斷力和洞察力,高校教師要對教學領域的最新動態(tài)具有敏銳的洞察力,能夠主動積極的借助信息技術手段收集教學相關資源,具有信息安全意識,促進技術資源的健康、安全使用,能夠更新自己的信息意識、能力,緊跟信息時代的發(fā)展[2]。信息能力與技術操作技能主要包括對信息的獲取、理解、加工處理、表達能力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能力、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和信息化教學過程組織實施能力,能夠熟練地使用各種信息技術設備,常用教學軟件的使用能力,使用常用開發(fā)軟件制作課件和信息資源加工的能力。而這些信息化的素質和能力的獲得都需要不斷的學習和練習,這需要教師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如果沒有相應的制度和機制作保障,這勢必會影響教師投身信息化教學的積極性。

3.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有待優(yōu)化,教學評價機制需要進一步完善

高校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是高校信息化教學活動展開過程中賴以持續(xù)的基本條件。這種教學環(huán)境包括在信息技術條件下直接或間接影響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所有條件和因素,是硬件環(huán)境、軟件環(huán)境和組織制度環(huán)境等條件和因素的集合。而硬件和軟件的建設直接影響著高校信息化教學的水平和質量。從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影響教師的角度考慮,我校的硬件和軟件環(huán)境已基本具備,而且在逐漸完善,基本能滿足師生在教學活動中的需要。而組織制度環(huán)境和機制的建設目前還不夠完善,這也是大多數高校目前存在的問題。但組織制度環(huán)境和相應的評價機制對教師和學生及教學活動效果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間接影響學校信息化教學和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3]。學校在職務晉升,職稱評聘、任期考核和各種教學相關獎勵等方面都缺乏信息化教學方面的考核和評價機制。學院目前關于信息化教學的文件、制度和評價機制等也都是空白,所以多數教師不關注和應用信息化教學也是必然。

針對上述存在問題,結合生命科學學院教學信息化建設的實際情況及其教學信息化的需求,開展信息化教學應用的實踐與探索。我們以山東理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為試點,從轉變教師觀念、提升教師信息化素質和能力、建立信息化評價機制方面入手,調動教師參與和應用信息化教學的積極性,改變學生的學習和評價方式,提升學院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也為解決教學信息化建設中的“路上有車,車上貨少,無人駕駛”等問題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同時為我校教學信息化機制的建設和資源的有效應用提供一些可以借鑒的做法和經驗。

三、 開展和推進信息化教學采取的措施(圖 1)

1.多措并舉,轉變教師觀念

在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技術不斷涌現,新的教學模式不斷產生的今天,教育信息化不僅肩負著重塑傳統的任務,同時也肩負著不斷創(chuàng)新的使命[4]。因此,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應由教師的教為主轉移為學生的學為主,由知識傳授為主轉變?yōu)槟芰退刭|培養(yǎng)為主。教師是應用信息化的載體和保障,所以首要任務是培養(yǎng)教師具有科學的、基于信息技術的現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我們除通過進行理論學習滲透,轉變教師觀念,進行理念更新外,還通過觀摩一些帶有先進性教學理念、信息化課堂教學效果好的示范課,讓教師從思想上和內心深處切身體會到信息化教學帶來的無窮魅力,真正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使他們自覺地運用信息化教學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并逐漸實現運用信息技術在實際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意識。

2.創(chuàng)新機制,優(yōu)化信息化環(huán)境,充分調動教師信息化教學的積極性

為促進學院信息化教學工作開展,成立信息化教學工作小組、制定信息化教學相關政策和制度,并經院教代會審議通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為學院教學信息化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保障。

(1)成立信息化教學工作小組。成立以院長牽頭,分管院長為主要負責人的信息化教學工作小組,確保信息化教學的推進和實施。首先通過培訓使信息化教學工作小組充分認識到教學信息化對我院發(fā)展和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作用,明確我院信息化教學的目標,有效地引導教師積極開展和應用信息化教學。

(2)建立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學習制度和信息化教學常態(tài)化機制。45歲以下教師至少參加一次信息化教學的系統性培訓,要求人人會利用信息化教學(特別是網絡教學平臺);45歲以上的教師積極參加信息化教學培訓,鼓勵積極使用信息化教學。培訓前要填寫生命科學學院教師進修培訓申請表,培訓后要交培訓會議相關的培訓資料和學習心得體會書面稿一份或現場PPT匯報學習心得。

(3)建立教師教學信息化檔案和信息化課題資料管理制度。如建立每位教師每學年的教學信息化學習培訓的各種相關資料、網絡教學平臺使用情況統計表、信息化教學質量評價表、參加信息化教研活動實錄等。建立信息化課題資料管理制度如每學年學院教師信息化教學相關課題匯總表、相應課題申請書、相關批準文件、課題中期匯報相關資料、結題相關資料和文件等。這些制度的建立使學院信息化教學資源有效應用并有章可循。

(4)制定信息化教學獎勵制度。每學年統計教師在教學中使用信息化教學的情況,并與年終教學相關考核工作結合,給予適當的獎勵。每年評選“信息化教學先進個人”和信息化教學先進課程組”進行表彰獎勵。對獲得此榮譽的教師個人和團體給予獎勵,以此推動信息化教學的實施和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的積極性和能力。

(5)創(chuàng)新教學管理和實施機制。為促進教師信息化教學的實施,我院將嘗試采取課程AB崗和小班教學方式,提高信息化教學的效果。開展信息化教學也就意味著教師備課難度的增加和與學生互動次數的增加,課程AB崗和小班教學有利于教師信息化教學的實施和教學效果的提升。

(6)制定以應用為導向的評價機制,將信息化教學納入教學質量獎評選、職稱評定和聘期考核中,促進教師信息化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制定山東理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信息化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在每年教學質量評定、職稱評定和聘期考核中,將每年教務處提供的網絡教學平臺使用情況和信息化教學的學生評價情況,根據信息化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結合教師信息化教學現場匯報,由信息化評審工作小組進行評分,以加分形式計入相應評價辦法。

3.構建多元信息技術培訓方案,提升教師信息化素養(yǎng)和能力

教師信息化教學素養(yǎng)和能力對推動高校教育信息化和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發(fā)揮著重要作用[5]。信息化教學能力已成為信息時代對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的新要求[6]。因此,學院制定了多元信息技術培訓方案,提高教師信息素養(yǎng)和信息化教學應用的能力。我們通過問卷、座談和調研等方式,了解教師目前具備的信息化相關技術和能力及其信息化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制定出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內容和提升計劃,提高教師的信息化能力和水平。

(1)實施信息化教學資源應用的校本培訓。鼓勵和引導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開展課堂教學,努力發(fā)揮學?,F有的網絡教學平臺和多媒體教室的作用,通過學校外聘專家來校培訓、校內專家培訓以及優(yōu)秀信息化課程建設課程的示范等多種途徑,強化教師教育信息應用意識,提高信息技術知識水平和應用水平,熟練掌握多種信息化教學相關技術。

(2)資助教師參加各種信息化教學相關培訓和會議,使教師具備基本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同時,引導教師制定個人信息化教學發(fā)展和提升計劃,有計劃有步驟地提高信息技術素養(yǎng),提高信息化教學資源的應用能力。

(3)組織網絡教研活動。引導和鼓勵教師開展信息化教學,同時學會通過網絡進行教研活動,如網上備課、撰寫教學反思、討論互動、積累教案和教學資料等,通過教師QQ群、電子答疑、教師微博等多種形式,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實現資源共享,成員之間討論交流,拓展教師合作交流空間,發(fā)揮團隊合作的優(yōu)勢,促進團隊信息化教學的共同提高。

(4)推進“課程上網工程計劃”。鼓勵教師建設網絡教學平臺相應的課程,要求將相關的教學資料上傳到網絡教學平臺上并輔助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建設和使用課程網絡平臺過程中,教師需要相互學習交流,建設好相應的信息化資源并利用好各種信息化教學技術輔助課堂教學,教學能力和水平顯著提高。

(5)開展信息化教育專項教學經驗交流會。每學年至少組織一次信息化教學經驗交流會。內容可以包括課件制作、電子教案設計、網絡教學平臺的使用、關于信息化教學應用的教學反思等,使大家在學習交流中信息化意識和能力得到提升。

(6)以信息化教學資源的應用推進為契機,開展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的研究。靈活運用多媒體和網絡資源進行課堂教學,探索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下科研反哺教學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及其新的“知識-能力-素質”一體化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同時可以推進微課、MOOC和課件制作等相關工作和活動的開展。

四、開展和推進信息化教學的效果

1.學院領導高度重視,推進了教學信息化教學改革

學院領導班子非常重視信息化建設工作,成立了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由院長擔任組長。開展該項工作以來,按照“完善基礎,拓展應用,深度融合”的建設目標,小組成員密切配合,出臺了關于院級信息化培育課程立項的通知,還鼓勵教師積極參加與信息化教學改革相關的活動(如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全國性的與信息化相關的教學會議),有效地推進了學院信息化建設進程。

2.學院明確了教學改革思路,從制度上保障了信息化教學改革工作的推進

通過推進信息化教學改革,學院明確了教學改革思路,從制度上保障了信息化教學改革工作的推進。生命科學學院在編制“十三五”規(guī)劃時,把教育教學信息化納入“十三五”規(guī)劃,明確教育教學信息化建設思路,以促進教與學方式方法的變革,提高教與學的效率和效果為根本目的,最終實現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提升。制定了《生命科學學院信息化教學培訓學習制度》《生命科學學院信息化教學檔案制度》《生命科學學院網絡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等相關制度和文件,使教師信息化教學工作更加規(guī)范。

3.加大了信息化教學改革的力度,全面推行了信息化教學改革

(1)教師積極參與學校和學院的信息化教學建設和信息化教學改革

學院教師積極參與學校信息化教學項目的申報工作,獲批校級信息化課程改革項目9項。在此基礎上,學院依托學校網絡教學綜合平臺,啟動了院級信息化課程改革立項工作,有23項被納入院級信息化課程改革項目,涵蓋了學院三個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專業(yè)核心課全部課程,逐步形成了分層建設、系統推進、全面覆蓋的工作機制。

(2)以小班教學和課程AB崗為試點,更好的推進了學院信息化教學和改革

學院制定了《關于實施課程教學小班化及AB崗試點的辦法》,A崗主要由經驗豐富的中老年教師擔任,以課堂教學為主,主要負責備課、教學設計、制作課件等,B崗主要由青年博士教師擔任,主要跟隨A崗聽課,負責網絡教學平臺的建設、維護、互動和平時作業(yè)的批改等。細胞生物學課程采用AB崗試點效果比較好,不僅讓B崗年輕教師學習了教學技巧和經驗,還提升了他們的信息化教學技術和能力;同時,還讓A崗教師有更多的精力來進行信息化教學的備課和設計,更好地促進了教師信息化教學的實施和教學效果的提升。

(3)加大了教師培訓和考察學習力度,內化了先進的信息化教學理念和改革經驗

為進一步促進教師教育教學思想和觀念的轉變,最終充分運用網絡教學平臺,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學院采用校內、校外培訓相結合的措施,積極組織學院教師參加校內外組織的各種信息化課程改革培訓,去信息化做的比較好的高校進行調研和學習,并邀請專家為學院教師作報告。2015年一年參加信息化教學會議培訓的教師就達到100人次。另外,在2015年,學院教師積極參加學校信息化教學的各種相關會議和培訓,每次這種培訓和會議我院教師都占到全校的20%以上,充分說明了我院教師參與信息化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通過參加這些會議和培訓,明確了信息化教學的意義和改革的方向,更新了理念,開闊了視野,提高了信息化素養(yǎng)。目前,學院教師變“教學”為“導學”,引導學生變“聽學”為“研學”,教學過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理念已深入每位教師的思想。傳統“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教室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逐步打破,“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知識傳授為主向能力培養(yǎng)為主”、“課堂學習為主向多種學習方式”的轉變正在形成。

(4)網絡平臺的使用情況(2015-2016學年)

①全校23個兄弟學院網絡教學平臺使用情況比較

生命科學學院本學年35位專任教師上課,不到800學生,但在全校使用網絡教學平臺的23個學院中,其網絡教學平臺使用的各項指標卻遙遙領先(見表1)。

②全院教師網絡教學平臺使用情況

本學年35位專任教師都使用過平臺,有29位(82.9%)教師使用比較頻繁(見表2)。說明教師已經開始重視和積極使用信息化教學。

③全院課程網絡教學平臺使用情況

本學年65門課程全部使用過平臺,其中有40多門(61.5%)課程使用比較頻繁(見表3)。說明我院的多數課程已經開始進行信息化教學。

(5)學生學習效果和收獲感悟

通過將信息化技術應用到課程改革中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和師生之間的互動,改變了單一的學習形式和交流模式,拓展了學生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學生一致認為信息化教學技術的應用為他們自主學習、探索學習提供和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平臺和條件,極大地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參與的熱情,充分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團隊協作精神。

(6)教師信息化素養(yǎng)的提升和收獲

通過各種培訓和學習,教師信息化技術和信息化素養(yǎng)得到很大的提升。學院涌現了一批積極投身到信息化教學并取得了良好教學效果的教師。例如劉文老師的分子生物學課程采用“教問”教學理念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宋林霞老師的遺傳學課程的混合式學習模式的研究,宋新華老師和張秀芳老師的微課制作等。特別是2015年,我院有4位教師在第十五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中榮獲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優(yōu)秀獎2項。

總之,經過一系列信息化教學改革和鼓勵措施實施之后,生命科學學院的教師建立了“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以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培養(yǎng)為主”的新理念,制定了一套系統的推進信息化教學實施方案、質量評價體系、獎勵政策和辦法等,網絡教學平臺的相關課程信息化資源豐富、師生應用效果良好,最終提升了學院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

參考文獻:

[1]何克抗.我國教育信息化理論研究新進展[J].中國電化教育,2011(1):5.

[2]李軍.論信息素養(yǎng)對高校教師專業(yè)能力發(fā)展的促進作用[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4(2):73-76.

[3]朱建彬.高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信息化建設初探[J].科技咨詢,2009(3):189.

[4]杜占元.在“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上的講話.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