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社會學理論論文范文

社會學理論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社會學理論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社會學理論論文

第1篇:社會學理論論文范文

在威廉斯看來,文化問題的研究有兩個基本前提:一是文化并非是獨立的,它的發(fā)展始終受到物質生產方式的制約;二是文化絕不是由物質簡單派生出的從屬現象,它有自身獨特的結構與發(fā)展規(guī)律,文化生產也是一種社會的、物質的過程,它是人類社會發(fā)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生產是一種不斷制造和產出意義的過程(即文化生產是一種表意的實踐活動)。要準確把握文化的社會學性質,必須抓住以下環(huán)節(jié):

1.構形(formation)。在文化問題的研究中,威廉斯一直不滿意關于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劃分以及他的反映論思想。威廉斯認為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二元劃分不僅否定了文化等因素的自主性,也否定了文化生產在日常生活中的意義與影響,更忽視了文化生產在物質生產中的地位。如果說馬克思那個時代文化生產還沒有直接參與到經濟生產中去,這種劃分還有一定意義的話,那么,在當今資本主義社會文化生產已成為重要的經濟現象時,這種劃分的局限性就顯現出來了。另外,反映論總是把文化看成是社會物質過程的一種反映,這實際上否定了藝術活動自身的特質。在威廉斯看來,藝術活動的產物———藝術品,既是物質性的,又是想象性的。當然,威廉斯并不是要完全否定的唯物主義性質,而是希冀以新的理論成果充實這一理論。在他看來,要準確說明文化發(fā)展在社會發(fā)展中的地位與性質,在文化理論中引入“構形”概念是十分必要的。威廉斯的構形事實上就是文化的一種能動創(chuàng)造,這種創(chuàng)造不僅表現在文化內容上,而且還表現在文化形式上。為了更好地說明這一問題,他從藝術理論中的“典型性”概念切入。在他看來,“典型”具有兩種方式,一是作為“形象象征”或“符號象征”,二是作為某種具有重大意義的事物類別的表征性的實例。第二種方式在那里是經常被應用的,但第一種方式卻鮮有提及,它是被法蘭克福學派等西方提出并加以發(fā)展的。威廉斯認為,典型的第二種方式十分重要,它對理解文化特別是藝術活動的獨特性起著關鍵作用。威廉斯提出的典型的第二種方式,實際上是一種組織結構或塑造形式的過程,即“構形”。為了更好地說明問題,我們以威廉斯對語言問題的分析作參照(在威廉斯看來,文化問題的研究離不開對語言的分析,只有準確理解了語言的實質,才能準確理解文化的實質與發(fā)展。因為,文化總是要借語言的形式存在與發(fā)展。換一個角度看,文化也是眾多符號之一,文化發(fā)展規(guī)律自然也要符合符號共性規(guī)律)。威廉斯認為,正是沃洛希諾夫的語言理論使語言問題的研究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沃洛希諾夫認為,語言符號具有“二重性”,它既跟外部世界有關,又跟符號系統(tǒng)的內在結構形式有關;但是符號既不等同于客觀對象及其所指示或表達的事物,又不完全取決于結構形式,而是結構形式與外部關系約定俗成的結果,是一種“接合表述”(articula-tion)。這種約定俗成不是任意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個人言語活動與社會關系的變化而變化。威廉斯認為沃洛希諾夫語言理論的獨特貢獻就在于,“他是把整個語言問題放在那種總體的理論格局當中加以重新考慮的。這使他能夠把‘活動’(洪堡之后的那種唯心主義強調之所長)看做是社會活動;又把‘系統(tǒng)’(新的客觀主義語言學之所長)看做是與這種社會活動密切相關的,而不是像某些一直被人們襲用的觀念那樣,把二者看做是相互分離的。于是,一方面,他吸取了這些不同的傳統(tǒng)之所長;另一方面,他又逐個使它們顯露出相關的缺陷”②。在威廉斯看來,“典型”的第二種方式就是要發(fā)現文化是如何在不斷構成結構或模型中發(fā)展的。不過,對待這種文化構形,必須像沃洛希諾夫對待語言符號那樣,把它放在總體理論格局中加以把握。既要看到這種文化構形對文化發(fā)展以及社會與個人發(fā)展的影響,更要看到個人活動與社關系的變化對這種文化構形發(fā)展的影響。

2.霸權(hegemony)。只了解文化的構形方法,對文化社會學研究來說顯然還不夠,必須進一步了解文化存在的樣態(tài)。對此,威廉斯采取了與一般把文化納入意識形態(tài)研究不同的思路與方法。在他那里,文化研究是不包括意識形態(tài)問題的,甚至文化處于意識形態(tài)之外;意識形態(tài)是指相對正規(guī)的、被清晰表達出來的關于意義、價值與信仰的體系,而文化則相對而言是指不那么正規(guī)的、不完整的關于意義、價值等的思想意識;意識形態(tài)影響的范圍比較狹窄,而文化影響的范圍則相對廣泛,它幾乎影響到人們生活的每個方面。他認為,人們在現實社會中存在著財產、能力、地位的不平等,由此導致文化的差異與權力關系。對這種差異與權力關系最好的解釋方式就是“霸權”。由于統(tǒng)治階級掌握著社會財富,在社會關系中處于統(tǒng)治地位,因而他們的文化必然在社會中處于霸權地位。不過,霸權不等于強權。他說:“葛蘭西對‘統(tǒng)治’(主導)和‘霸權’作出了某種區(qū)分?!y(tǒng)治’體現為直接的政治方式,體現為緊急時期采用的直接或有效的高壓強制手段。而在更為通常的情況下,它卻是一種由許多政治力量、社會力量和文化力量組成的復雜關聯體。至于‘霸權’(根據不同的解釋),則或是指這種關聯體,或是指作為這種關聯體必要成分的那些能動的社會力量和文化力量?!雹儆捎谖幕瘽B透在人們生活的全過程,并隨著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因而想用一種精神力量統(tǒng)攝所有領域這幾乎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在威廉斯看來,霸權的影響力不完全在于強制人們接受,更在于通過自我確證讓人們自覺接受,并以此付諸行動從而實現人的社會化過程。因此,霸權不是一種統(tǒng)一的總體力量,不是一種系統(tǒng)或結構,而是一種由種種彼此分離甚至完全不同的意義、價值和實踐適當組合而構成的復合體。依賴這些從根本上體現特定經濟現實活生生意志(從廣義上講,即政治意志)的意義、價值與實踐,霸權就完成了組構文化秩序與社會秩序的功能。由于現實生活是發(fā)展的,總會出現一些新的領域和新的因素,因而霸權也呈現為一種流動的過程。它隨著新領域與新因素的出現不斷發(fā)展自身,并在與對抗因素斗爭中修正自身。所以,威廉斯感嘆地說:“在復雜的社會中,文化分析最有趣又最困難的部分是試圖在霸權的那種能動的、構成性的但也是發(fā)生著變化的過程中把握霸權本身?!雹?.主導文化、殘余文化與新興文化。有霸權自然就有對抗與斗爭。為了更好地說明霸權與對抗的關系,威廉斯提出主導、殘余與新興三個概念。威廉斯認為,在對文化霸權與對抗的關系分析中,首先必須考慮的是“時代”概念,這個“時代”可用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與社會主義社會等來表征,與此相對應的分別是封建文化、資本主義文化與社會主義文化。時代文化是對不同時代以生產方式為核心的社會整體的反映,體現的是一種文化體系。這種文化體系可以從總體上影響相應時代的文化特征。但由于時代文化過于抽象,若僅僅停留于此,就會失去對不同時代具體階段文化特征特別是對文化發(fā)展具體過程的把握。要想具體了解這一過程,就必須認真分析不同時期文化主導與殘余、新興的關系。所謂殘余,就是有效地形成于過去,但卻一直活躍在當前文化過程中的事物;它既是過去的某種因素,也是現在的有效因素。殘余在社會中存在,不僅因為它是作為傳統(tǒng)的組成部分對文化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威廉斯認為文化發(fā)展是離不開傳統(tǒng)的),更因為任何社會中總會存在一些用主導文化術語無法表達或確認的經驗、意義和價值,它們往往會保留殘余文化及相應術語。這就決定了殘余文化與主導文化之間有著復雜的關系。由于殘余文化涉及的都是主導文化無法涉獵的領域,在某種意義上它就取代了主導文化(至少在殘余文化涉及的領域是如此),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與主導文化存在對立關系。但主導文化對殘余文化這一特點十分清楚,它總會設法滲透或收編殘余文化。威廉斯認為,在社會發(fā)展的某一階段特別是當主導文化在某一特定時期存在明顯缺陷時,殘余文化的作用就會凸顯。人們會因為主導文化沒有很好解決,而殘余文化卻可以解釋某種現象,進而對主導文化產生質疑,并由此對殘余文化產生一定認同。盡管如此,威廉斯仍認為真正代表文化發(fā)展方向并對主導文化產生重大威脅的不可能是殘余文化,而是新興文化。威廉斯指出:“在任何一種現實的社會結構中(尤其是在這種社會的階級結構中)總是存在著某種適應于文化過程中那些要取代主導的或與主導對立的因素的社會基礎。在理論核心論述中,有對于這種基礎中的一類所作的精彩的闡發(fā):某一新興階級形成了,新階級的意識覺醒了,并且就在這種形成和覺醒中,(通過現實的過程)新的文化構形因素(常常以不平衡的方式)興起了。由此可見,工人階級作為一個階級的這種興起在文化過程中顯得格外突出?!雹俨贿^,在威廉斯看來,僅看到新興文化的階級基礎還是不夠的,還要看到新興文化可能產生的社會領域。跟殘余文化類似,新興文化首先產生的領域往往是那些主導文化沒有涉獵或無法確認的領域。在威廉斯看來,任何一種文化都不可能涉及人類生活的所有經驗領域,越是滲透力強的主導文化,問題會越多,暴露的矛盾會越尖銳。這樣反而刺激了新興文化的產生與發(fā)展。當然,新興文化的發(fā)展之路不會是一帆風順的,但它最終會發(fā)展壯大并代替主導文化,成為未來社會的新主導文化。威廉斯說:“在我們這個時代(同其他時代一樣)里,新興文化實踐的客觀存在是不可否認的,它同客觀存在著的能動的殘余文化實踐一道,構成了未來的主導文化必要的復雜因素。”②

第2篇:社會學理論論文范文

20世紀以降,學者們堅持不懈、殫精竭慮地探索學習的有效模式,各種理論相繼登場。20世紀上半葉,行為主義學習觀占主導地位。行為主義基于巴甫洛夫的刺激反應理論認為通過加強刺激,反復強化,就能學會知識。以斯金納(skinner)為代表的語言學家認為學習就是在外界正反饋的刺激下,通過反復操練,逐步形成習慣,學習成功的關鍵是適時提供正反饋。但是由于這種學習理論過分強調死記硬背,忽略了有意義的學習,因而遭到質疑。20世紀60~70年代認知心理學興起,認知心理學家將人與計算機對比,認為“學習發(fā)生在個體內部。人腦好比信息處理器,它將外界輸入轉化為攝入,作為陳述性知識存儲起來,再經過不斷練習,逐步轉化為程序性知識。其間學習者形成假設,通過外界反饋檢驗假設,修訂假設,使自身的語言體系不斷完善。學習的進步體現在大腦內部知識體系的變化,其學習過程呈現出普遍性的特征。”這種理論將學生視為個體的信息處理者,有將人的學習孤立化、簡單化的趨向。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越來越多的學者將注意力轉移到社會因素對語言學習和發(fā)展的制約作用上來。以前蘇聯維果茨基(vygotsky)為代表的學者提出了社會文化理論。

1 社會文化理論的主要內容

社會文化理論的核心概念是中介論和內化論。中介論認為人所特有的高級認知功能在低級生物性功能(如聽覺、嗅覺)的基礎上產生,以社會文化的產物——符號來中介個體和社會物質世界的關系。人是運用符號工具作為輔助手段來控制和重組低級生物心理過程(這種過程大部分屬于自動的對外界刺激的反射),這種控制使人區(qū)別于其他物種,是自覺而有意的,以間接地調節(jié)與他人、與自身、與世界的關系。本文由收集整理符號工具包括數字、計算系統(tǒng)、音樂、藝術成果、文學作品,尤其是語言。通過社會互動,語言符號才開始在行為中由外到內發(fā)揮心理工具的作用,也就是將自然的心理過程轉化為高級認知功能。

中介的一種形式是調節(jié)。調節(jié)分成物體調節(jié)、他人調節(jié)和自我調節(jié)。物體調節(jié)指個體直接受周圍環(huán)境的控制和影響;他人調節(jié)指兒童的思維和行動依靠成人的語言;自我調節(jié)指兒童能夠依靠自己的語言思維和行動。

在二語學習中,他人調節(jié)指學習者在老師、父母、同伴等的指導幫助下進行協作式交談的學習;自我調節(jié)指學習者具備了自主運用語言的能力。學習是從他人調節(jié)到自我調節(jié)的中介過程,依靠面對面的交流一起解決問題。

內化指社會成員把交際活動中的符號產物轉化成心理產物以中介自己的心理活動的過程,是從社會關系或更具體說是社會相互作用逐漸向個人內心品質轉化的過程,并使個人掌控自己的大腦。維果茨基指出,內化過程是從人際活動的心理間平臺轉化成個體的心理內平臺的過程, 內化是通過模仿機制形成的,內化的關鍵在于人具備模仿他人有意識活動的能力。但這種模仿并非機械重復,而是受制于社會文化調節(jié),只有當學習者積極參與社會交流或者在自我話語中創(chuàng)造性地模仿他人的話語時,語言輸入才起重要作用(lantolf & thorne, 2007:201)。

社會文化理論還有一些其他概念,比較重要的是最近發(fā)展區(qū)和搭架子。

最近發(fā)展區(qū)(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指“兒童獨立解決問題的發(fā)展水平在成人指導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決問題的潛在發(fā)展水平之間的差距”。最新研究表明,最近發(fā)展區(qū)可以:(1)在專家與新手之間的互動中,能力通過社會互動轉移給新手;(2)在新手與新手的互動之間,能力相當的同伴通過合作、討論得以構建(donato, 1994)。

最近發(fā)展區(qū)是由教育所創(chuàng)建生成的,兩種發(fā)展水平之間的距離也由教學動態(tài)來決定,且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過程,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向前發(fā)展就是學生學業(yè)的不斷進步。維果茨基認為“教育學不應當以兒童發(fā)展的昨天,而應當以兒童發(fā)展的明天為方向。只有這樣,教育學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激起那些目前處于最近發(fā)展區(qū)的發(fā)展過程。繼而他發(fā)現,就教育過程而言,重要的不是著眼于學生現在已經完成的發(fā)展過程,而是要關注那些正處于形成的狀態(tài)或正在發(fā)展的過程。

而搭架子指任何成人——兒童或專家——新手的協作的行為。兒童或新手還不能獨立運用某些知識和技能,但可以通過談話借助對方給予“搭架子”的幫助獲得期望的結果。兒童或學習者通過專家或較成熟者進行協作式交談,實現共同理解而最終獲得新的知識與技能。wood 等認為支架式幫助有以下六個特點:激化完成任務的興趣;簡化任務;維持任務目標的方向性;突出任務的關鍵特征,以及目前任務完成狀態(tài)和理想狀態(tài)之間的差距;控制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挫折;提供示范。

2 社會文化理論與認知語言學的主要區(qū)別

在二語習得研究方面,目前主要有兩大學派:認知派和社會文化派,二者的語言觀、學習觀、研究對象和哲學傾向都不同。一般來說,通過分析事物對立面,更能認識事物本身。這也是社會科學的重要研究方法。因此,這里談談社會文化理論與認知語言學的主要區(qū)別。

在語言觀上,認知派認為語言是心理現象,由抽象規(guī)則組成,存在于個人大腦中;社會文化派則認為語言是社會現象,與文化混為一談,無法分割,存在于人們的交際活動中。在學習觀上,認知派認為學習發(fā)生在個體內部,學習者將輸入有選擇地整合到已有的知識體系中,通過不斷輸出,逐步將陳述性知識轉化成程序性知識;社會文化派則認為學習是社會參與的結果,學習者運用語言參與社會交際活動,獲得語言和文化知識,轉而成為個人腦內活動的材料。在研究對象上,認知派主張二語習得研究的對象是第二語言的運用,而不是語言習得,語言的使用和語言習得是不可分割的,研究的焦點在于社會/互動因素

及其對語言使用產生的影響。認知派認為學習的最終狀態(tài)是學習者的語言水平達到目的語水平或者出現僵化現象;社會文化派認為語言學習沒有最終狀態(tài),學習者永遠都處于學習狀態(tài)之中。在哲學傾向上,認知派主張現代派觀點,堅持人和社會環(huán)境互為獨立實體的二元論觀點,認為無論社會環(huán)境因素發(fā)生多大改變,二語習得終究是心理過程,語言學習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變化不會引起習得方式大的變化;社會文化派主張后現代派的觀點,認為社會文化環(huán)境中的語言使用對二語習得起著根本性而不是輔的作用,人類心智機能的起源和發(fā)展都包含在社會和文化的互動之中。

3 社會文化理論對大學英語教學的指導

3.1 充分學習中外優(yōu)秀文化

前述內化論認為社會文化理論認為語言學習并不完全依靠學習者對語言知識的內化,批評認知框架下的二語習得研究忽視了社會文化環(huán)境對學習過程的影響,進而強調社會環(huán)境對語言學習的重要作用,強調人類心智機能的起源和發(fā)展都包含在社會和文化的互動之中。因此我們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要教育學生充分學習中外優(yōu)秀文化,從中吸取豐富的營養(yǎng),加深自己對世界、對社會、對人生的理解。這對內化學生學習能力有益處,學生能夠更好地把握語句隱含的意思,領會作者的意圖,掌握語篇結構,真正學會英語,有效提高交際能力。

3.2 引導學生參加用英語做事的社會實踐

社會文化理論強調社會文化因素在人類獨特的認知功能中的核心作用,把語言習得看作是將社會活動和認知過程聯系在一起的社會文化現象(lantolf & thorne, 2006)。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參加用英語做事的社會實踐,在實踐中創(chuàng)造性地模仿地道的英語。只要我們指導學生多動腦筋,多下功夫,就會找到許多用英語做事的社會實踐,比如到在本地召開的涉外商務洽談會、博覽會、體育比賽中做翻譯助理、志愿者,到外國人經常出入的場所兼職,主動找外國人交流,在網上和外國人聊天等等,方式多種多樣。

3.3 激發(fā)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

如前所述,維果茨基認為,就教育過程而言,重要的是關注那些正處于形成的狀態(tài)或正在發(fā)展的過程,因此我們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要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對學生剛學到的英語知識和英語技能要趁熱打鐵,及時復習,及時運用。這樣,學到的東西才能過手,真正變成自己的東西。為此,我們要認真分析哪些是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并據此制定及時循環(huán),及時復習的計劃。這樣堅持下去,學生的能力一步一步穩(wěn)固形成,學生英語綜合素質的提高就指日可待。

3.4 引導學生協作式學習

前述搭架子是通過協作實現共同理解而最終獲得新的知識和技能。這種協作可以是成熟者與學習者之間的,也可以是學習者之間的,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我們要注意與學生的協作,了解學生的學習目標、學習時間、學習習慣、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學習困惑等等,也讓學生了解老師的教學風格、教學思路、教學安排,相互溝通,協作學習。我們也要鼓勵學生相互之間協作學習,互相請教,互相探討,順利地從他人調節(jié)過渡到自我調節(jié)。只有完成這一過渡,學生的英語學習才會更輕松,效果才更好。

第3篇:社會學理論論文范文

1.1社會營銷理念的提出與應用20世紀70年代,Kotler和Zalman首次提出社會營銷的理念,他們試圖將成功的商業(yè)營銷策略用于推廣對社會和公眾有益的觀點、態(tài)度和行為,并將這種理念稱為“社會營銷(socialmarket-ing)”。社會營銷通過使用市場營銷的原理與技術影響目標受眾,讓他們自愿地接受、拒絕、改變或放棄某種行為,從而促進個人、集體或社會整體利益。社會營銷將健康行為、健康服務理念看做“產品”,要想讓目標受眾接受這些產品,就必須以消費者為中心,圍繞他們的需要和想法開展營銷策略。社會營銷通過行為改變策略、營銷組合的運用等,影響受眾群體的觀念和行為,并通過受眾細分等方法,按照不同受眾群體對資源的需求合理配置資源,將有限的資源分配給最需要的群體。近幾十年來,社會營銷被社會學和心理學工作者成功地運用于一系列社會運動和公共健康活動,如促進母乳喂養(yǎng),減少高脂肪食品的消費,控制吸煙,減少酒后駕車,預防艾滋病等。這些成功案例說明社會營銷是一種改變目標受眾行為的有效工具,也促使我們思考社會營銷理念應用于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可能性。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也可以看作學校為學生提供的一種心理健康服務。這里我們將心理健康工作看作一個大的范疇,其中不僅包括個體和團體心理咨詢,也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朋輩輔導、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普及等活動,以及其他可能開展的心理健康促進形式。如何充分利用現有的服務條件為學生提供最有幫助的服務,是本文關注的重點問題。

1.2社會營銷理念和心理健康服務的共通性社會營銷與傳統(tǒng)的市場營銷的本質區(qū)別在于,社會營銷的價值導向是目標受眾的利益,而非營銷者的利益。所有社會營銷策略都是為了讓受眾最大限度地接受某種有益的觀念或行為。它和心理健康工作的方法和原則有很多相似之處,這些天然的聯系為社會營銷理念應用于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了契機。首先,前者的立足點是目標受眾的利益,而后者以學生的利益作為核心價值和工作導向,目的在于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困擾,獲得個人成長,達到心理健康。其次,兩者都尊重學生的獨特性。心理健康服務針對學生的不同需求為他們提供服務,最大限度地尊重和滿足每個個體獨特的需要。同樣,社會營銷要求服務提供者根據不同受眾對象的需要、價值觀、能力、興趣、文化背景等,制定相應的營銷策略,這樣才能激發(fā)受眾接受和保持期望行為的興趣,最終改變學生對心理健康服務的態(tài)度和行為。最后,兩者都遵循自愿原則。一般而言,學生是否接受心理健康服務、接受何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服務完全出于自愿。對于有必要接受咨詢但本身不愿求助的學生,不適于采用強制手段(除按照《精神衛(wèi)生法》需實施非自愿住院醫(yī)療的精神疾病患者外)。社會營銷利用行為改變的原理和技術,通過轉變觀念,提升動機,最終改變行為,相比于法律、政策等強制手段,是一種更為溫和、更為人性化的行為改變方式。社會營銷理念與心理健康服務之間的上述共通性,為將其引入到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奠定了基礎。

2社會營銷的工作原則

社會營銷是傳統(tǒng)的市場營銷理論和方法在一個新領域里的運用。在商業(yè)領域里所采用的市場營銷的原理和技巧,大多都可以運用于社會營銷。概括地說,社會營銷的工作原則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行為目標(behavioralgoals):社會營銷關注的基本問題是行為改變。為了使營銷計劃切實有效,營銷者要始終關注自己的策略能否影響目標受眾,以及怎樣影響。對受眾知識和態(tài)度的改變是通往切實的行為改變的手段之一,因此社會營銷可以和教育、宣傳工作相結合,以便發(fā)揮長期作用,使某種觀念、態(tài)度深入人心,但社會營銷更關注如何將觀念、態(tài)度轉化成行為。為了達到行為改變的目標,營銷者可以將最終目標劃分成一些易于實現的行為步驟,并根據不同的行為目標發(fā)展出相應的營銷策略。受眾細分(audiencesegmentation):社會營銷不提倡“為所有人做所有事”。根據受眾細分原則實施目標行動,來達到營銷目的,讓社會營銷者能利用有限的資源獲得最大限度的成功。受眾細分的過程是將龐大的異質性群體劃分成同質性相對較強的亞群體,劃分依據就是那些會影響他們對營銷策略的反應的特質,如年齡、性別等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而更常用的劃分標準是受眾目前的行為、未來的計劃、改變的意愿、產品忠誠度,以及心理統(tǒng)計學特征,如生活方式、價值觀、人格特征等。這種將服務對象細分的方式,有利于根據不同亞群體的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營銷策略,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將資源有效地分配給最需要的群體。競爭分析(competitoranalysis):任何妨礙受眾群體產生目標行為的因素都可以看做競爭,具體通常指能滿足受眾群體需求的其他行為選擇或產品。社會營銷者必須了解自己的產品面臨哪些競爭,使自己的產品具有吸引力,比其他產品更能滿足受眾的需要。心理健康服務面臨的競爭通常是其他解決心理障礙的途徑,比如就心理咨詢而言,其面臨的競爭有求助于親友、自我心理調節(jié)等,每種途徑都能滿足大學生特定的心理需求,對解決問題也有一定幫助,營銷的關鍵是揭示其他方法不具備的心理咨詢的特有優(yōu)勢。雖然在直接提供行為指導方面,心理咨詢不如求助親友,在降低污名和求助風險上,心理咨詢不如自我調節(jié),但心理咨詢的優(yōu)勢在于讓求助者獲得人格的成長,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獲得情緒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這些作用是其他方法難以企及的。營銷組合(themarketingmix)的運用:營銷組合是指營銷策略實施的核心要素,這些要素主要包括產品(product)價格(price)地點(place)和推廣(promotion),因而又被稱為4P營銷理論。從心理健康服務代價與獲益的角度理解4P理論,心理健康工作者需要提升學生參與心理健康活動的獲益(產品策略),降低代價(價格策略),確保服務可以方便的獲得(地點策略),并以有說服力的方式向學生呈現以上信息(推廣策略)。

3社會營銷理念下心理健康工作的具體措施

3.1現狀和需求調查為了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服務,首先要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現狀和心理服務需求進行調查。社會營銷者認為,“不要急于向受眾強調意識、接受程度和知識,而是應該先搞清楚人們需要什么服務,想從服務中獲得什么益處,以及我們面對什么樣的障礙[16]?!奔氈氯娴恼{查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宣傳和干預措施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通過心理健康服務需求調查,心理健康工作者需要回答三個基本問題:學生心理健康和心理障礙的狀況如何?學生對心理健康服務需求的狀況如何?是什么因素阻礙或促進了學生利用心理健康服務?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幫助我們了解心理服務的潛在需求和資源配置的側重點,對第二個問題的回答便于針對學生的需要制定相應的干預形式和措施,對第三個問題則能為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宣傳提供依據。現階段國內心理健康工作者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服務需求的了解主要是憑主觀經驗,實證數據大部分來自已經接受咨詢的學生,樣本缺乏代表性,難以了解學生總體情況。為了保證研究結果的可靠性,應盡量使調查對象能夠代表某范圍內的學生總體。如果大范圍的調查難以實施,則可以通過嚴格控制抽樣方法的小范圍調查結果推測總體。對心理服務的需求所包括的內容有:對心理健康服務的接納和認可程度;希望從心理健康服務中獲得的益處,需要的心理服務方式,如個別咨詢,心理健康課程,朋輩心理輔導,團體咨詢等。以上調查內容需要結合學生的人口學特征、心理障礙的特點等展開。綜合以上各因素,心理健康工作者可以將工作范圍內的學生總體拆分成同質性較高的亞群體,然后針對每個群體的特點進行宣傳和干預。

3.2有針對性的宣傳有時候,心理服務的潛在使用者并不清楚他們需要什么服務,他們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幫助,還可能拒絕幫助,這使得心理健康服務的宣傳工作至關重要。社會營銷理念下的宣傳不僅包括告知學生心理健康服務的存在以及獲得途徑,更應該告訴學生如何明智地利用有限的服務資源選擇適合自己的心理服務?;诂F狀和需求調查結果,心理健康工作者可以根據亞群體的特點制定宣傳策略。例如,就心理咨詢服務的宣傳而言,有些學生并不了解咨詢如何工作,也不知道如何識別心理障礙,這時要重點宣傳有關心理健康的知識,如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狀況的判別,心理咨詢的工作范圍、工作方式、有何作用等。有些學生對咨詢有基本了解,但因為對咨詢工作的水平缺乏信任而選擇不求助,這時強調咨詢的專業(yè)性和咨詢效果是宣傳的重點。有些學生本身已經有較高求助意愿,研究表明,對這樣的學生可以通過建構積極的求助網絡,強調平等人文的咨詢關系,嘗試提高他們作為咨詢當事人的自我效能,降低他們對咨詢風險的預期,來促進專業(yè)求助行為。

3.3層次化的心理健康干預心理健康狀況和服務需求的調查將學生細分為不同的亞群體后,層次化干預即針對這些亞群體的特點,給予不同強度、不同形式的干預。國外一些高校以心理障礙的性質和嚴重程度為劃分標準實施分級干預,其工作模式值得借鑒。例如,美國一些高校建立了心理咨詢分級制度,將學生的心理障礙劃分為不同級別,并給予相應的干預措施。日本大學的心理輔導由三級不同的心理援助構成,一級心理援助的服務對象是全體學生,援助的特征是預防性的,其目的是促進發(fā)展和適應環(huán)境;二級心理援助的服務對象是在學習、心理、社會和升學就業(yè)等方面出現問題的學生,援助的特征是預防和早期發(fā)現;三級援助服務的對象是有特別援助需求的學生,如那些有明顯心理問題的學生。由于每個學校的情況不同,并非每個學校都要開展相同的活動。鑒于國內高校普遍人手不足、資源有限,可以用面向大多數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總體心理素質和健康水平,預防心理障礙的發(fā)生;開展有針對性的講座和知識普及解決學生的發(fā)展性問題;用團體輔導、朋輩輔導解決一般心理問題;對問題比較嚴重的學生提供個體心理咨詢和治療。要適時開展我國大學生心理咨詢的循證研究,提高心理健康服務工作的規(guī)范性,克服當前普遍存在的干預實務工作的隨意性。循證心理咨詢會使接受心理健康服務的學生獲得有關咨詢目標、咨詢過程、咨詢時長等方面更多、更確切的信息,這將促使他們變得更加主動,從而有效增強來訪者的自我改變動機,同時降低阻抗發(fā)生的概率。循證心理咨詢也能幫助初級心理咨詢師更清晰咨詢目標與干預策略間的關系,即使具有豐富從業(yè)經驗的咨詢師,也能通過循證心理咨詢提供跨流派的、更為靈活的專業(yè)技術支持。

3.4層次化的分工和專業(yè)技能訓練針對大學生心理障礙性質和特點的層次化干預,需要心理健康工作者具備相應水平的專業(yè)技能。心理健康工作涉及的范圍和內容比較廣泛,為了保證服務的質量和專業(yè)性,不同的工作內容之間應該形成層次明確的分工體系。在美國、日本、加拿大等發(fā)達國家的很多高校,學校的心理健康工作注重多學科整合,形成了專職心理咨詢師、輔導員、專業(yè)輔助人員、教師、學生朋輩輔導員、社會工作者相結合的心理輔導網絡。現階段我國高校,普遍存在心理咨詢師兼任心理健康課程教師、思想政治教師(輔導員)兼任心理輔導老師的現象。工作內容的雜糅,使得心理健康工作者很難發(fā)展精深的專業(yè)技能,因此服務質量也難以保證。為了提高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專業(yè)素質,首先有必要厘清各個崗位主要針對哪個層次的心理健康問題,而后針對該層次心理健康問題所需的專業(yè)技能,對不同崗位的工作人員提供不同的培訓。例如,專職和兼職的心理咨詢師應該具備識別各種心理障礙的能力,心理咨詢,包括危機干預的知識和技術;根據服務對象和形式的不同,團體咨詢師和個體咨詢師,發(fā)展性咨詢和障礙性咨詢的技能培訓也各有側重;心理健康教師主要的工作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升心理素質;而對于輔導員兼職心理咨詢工作,本身即存在專業(yè)能力薄弱、針對性減弱、角色定位模糊和管理模式限制等弊端,并不適于開展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因此對輔導員的培訓重點可以放在有能力識別心理障礙的性質和嚴重程度,并及時轉介。

第4篇:社會學理論論文范文

大學生社會實踐是促進大學生素質全面發(fā)展,加強和改進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和成才的重要舉措,是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協作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徑。

今年五一的社會實踐工作,得到了學院領導的高度重視。院成立了由黨政領導、專業(yè)教師、學生輔導員組成的社會實踐領導小組和社會實踐成績評定小組,對全院系學生社會實踐做出部署。團委書記多次開會強調實踐的重要性和相關細節(jié)活動,加班加點趕在學生放假前對學生提出明確要求,做出指導安排。根據學生處、團委《關于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精神,組織全院學生進行五一期間社會實踐暨招生宣傳實踐活動,我本人負責xx地區(qū)社會實踐學生的選拔和組織工作,現將活動情況簡單匯報如下:

一、精心準備,運籌帷幄高度重視,認真選拔社會實踐活動得到了全校同學的積極響應,有近200名大一、大二的學生報名參加,經過自行的篩選工作,xx地區(qū)共篩選出較為優(yōu)秀學生48人,定點實踐,波及面較廣,涵蓋了xx地區(qū),影響較為廣泛,效果良好。

召開安全會議,明確責任根據學校部署制定詳細、周密、安全的措施,明確責任,確定地區(qū)負責人和各縣負責人,并統(tǒng)計聯系方式,確保各位實習同學人手一份,公布組織老師和地區(qū)負責領導的電話,抓好落實。

為取得了令人滿意的宣傳效果,召開專門的社會實踐課題宣講會對學生進行培訓,講授社會實踐的組織開展及注意事項等方面的知識。積極派發(fā)資料、開展宣講活動、解答學生問題。

二、走向社會,感悟生活本次社會實踐活動呈現出主題明確,分布地區(qū)廣的特點。同學們深入到工作中,把實踐要求化為責任,沒有一絲的懈怠。

實踐過程中同學們得到了負責領導的關心,領導和老師帶冒著酷暑來到實踐地區(qū)看望同學們,這讓每一個人心里都熱乎乎的。老師們耐心詢問了同學們的實踐感受、心得等。同時,學院充分考慮到外地同學的住宿交通花費問題,特意為同學們發(fā)放了社會實踐基本生活補貼、交通補貼和通訊補貼,給同學們切實提供幫助。

三、及時總結,不斷提升五一假期剛結束,同學們便紛紛遞交了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和總結報告,從同學們認真的態(tài)度和言語,我們可以感受到學生收獲不菲。

我們還舉辦了實踐小分隊的總結交流會。實踐隊員們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匯報了在實踐活動中的所見所聞,認識及感想,在場的同學們紛紛表示社會實踐拉近了學生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干,提高了自身素質。

今年的五一社會實踐已經結束,但社會實踐給學生帶來的巨大影響卻遠沒有結束。他們走出了校園的象牙塔,走向社會,到社會的大課堂上去經受風雨,見識世面,檢驗知識,鍛煉能力,為今后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廣闊的社會,還有許多未開拓的領域等待著年輕的大學生們,人文的莘莘學子們將在不斷的學習與實踐中,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以他們所擁有的理論知識、創(chuàng)新精神和拼搏精神,去展示新世紀大學生的風采。

大學生社會實踐總結(二)

一個月的暑期就這樣匆匆結束了,還有我這一次的社會實踐。整日呆在學校中的我,嘗到了生活的現實和不易。或許,這種真切的體會,才是我最寶貴的收獲。

實習期間,我利用此次難得的機會,努力工作,嚴格要求自己,社會真的是很殘酷,很現實。我唯一慶幸的是我還是一名在校學生,我只有真正的把本領學好,才能在未來真正進入社會時不至于這樣不知所措。這一次參加社會實踐,我明白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是促使大學生投身改革開放,向人民群眾,培養(yǎng)鍛煉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養(yǎng)性,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的有效途徑。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有助于我們在校大學生更新觀念,吸收新的思想與知識。社會實踐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干,半個月的社會實踐,一晃而過,卻讓我從中領悟到了很多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將讓我終生受用。

一、待人要真誠

踏進辦公室,只見幾個陌生的臉孔。我微笑著和他們打招呼。從那天起,我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每天早上見到他們都要微笑的說聲“早晨”或“早上好”,那是我心底真誠的問候。往往一些細微的東西容易被我們忽略,輕輕的一聲問候,卻表達了對同事對朋友的關懷,也讓他人感覺到被重視與被關心。僅僅幾天的時間,我就和同事們打成一片,我想,應該是我的真誠,換取了同事的信任。他們把我當朋友,也愿意把工作分配給我。

二、要善于溝通

溝通是一種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時時都要巧妙運用。認識一個人,首先要記住對方的名字。了解一個人,則需要深入的交流。而這些,都要自己主動去做。

三、要有熱情和信心

其實,不管在哪個行業(yè),熱情和信心都是不可或缺的。熱情讓我們對工作充滿激情,愿意為共同的目標奮斗;耐心又讓我們細致的對待工作,力求做好每個細節(jié),精益求精。激情與耐心互補促進,才能碰撞出最美麗的火花,工作才能做到最好。

五、要主動出擊

當你可以選擇的時候,把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中。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樣,剛進實習單位的時候,都做過類似復印打字的“雜活”?;蛟S同事們認為你是小字輩,要從小事做起,但有些時候,是因為他們心中沒底,不知道你能做什么。做“雜活”是工作的必需,卻無法讓我學到什么。我決定改變自己的命運。有些東西不能選擇,有些東西卻可以選擇。份內的工作當然要認真完成,但勇敢的“主動請纓”卻能為你贏得更多的機會。只要勤問、勤學、勤做,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六、要講究條理

如果你不想讓自己在緊急的時候手忙腳亂,就要養(yǎng)成講究條理性的好習慣?!白鍪裁词虑槎家袟l理,”這是經理給我的忠告。其它的工作也一樣,講究條理能讓你事半功倍。

第5篇:社會學理論論文范文

以筆者所在單位為例:2013年的大型畢業(yè)生洽談會上,236家企業(yè)進入我校招聘,經分析:236家企業(yè)的招聘需求量達5957人,而企業(yè)的需求中對學生的溝通能力、數據應用能力、信息處理能力等職業(yè)核心能力提出要求的達到了83.2%。筆者對錄用我校畢業(yè)生的20家企業(yè)進行了調研,數據顯示:企業(yè)對學生評價較低的是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人溝通、協作能力和吃苦精神;而企業(yè)錄用人才最看重的素質排名前三位的是:人際溝通能力、協作能力和學習能力。企業(yè)調研數據告訴我們:社會對人才的職業(yè)核心能力需求較高。正像大眾汽車公司職業(yè)培訓部的邦加爾德所說的:“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技術發(fā)展速度極其迅速的時代,企業(yè)和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必須著眼于未來,迎接伴隨技術發(fā)展出現的挑戰(zhàn)。這講究要求從業(yè)人員具備一種直到今天還未被人們普遍了解的自我重塑和自我適應的技能,那就是核心能力?!?/p>

2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提升高職學生的職業(yè)核心能力是有效的途徑

2.1當前高職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種類

2.1.1專業(yè)技能型的社會實踐活動根據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設計,目前高職院校學生的實踐課程比例設計較高,除了課程中設計的實踐之外,還有實訓周、實訓月以及畢業(yè)前的頂崗實行等專業(yè)實踐安排。

2.1.2非專業(yè)技能型的社會實踐活動

(1)有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目前,在高職院校中,有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主要包括團委牽頭組織進行的各級各類校內社團活動、“三下鄉(xiāng)”、暑期社會實踐和社區(qū)服務等。

(2)學生個體的自發(fā)社會實踐活動。高職院校學生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群體比例高,自發(fā)進行社會實踐活動以減輕家庭經濟負擔的學生較多,他們多數利用學校周圍的有利條件,利用個人的業(yè)余時間廣泛進行社會實踐活動。

2.2社會實踐前后學生的職業(yè)核心能力變化分析

筆者對參與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后的學生代表進行的調查顯示:在同一崗位上實踐3個月以上的學生,他們的溝通協作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革新能力等職業(yè)核心能力有較大幅度的提升,學生認識職業(yè)核心能力的角度和深度也有較大的變化。實踐后再接受職業(yè)核心能力訓練,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幅度提高。企業(yè)需求和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效果告訴我們: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提升高職學生職業(yè)核心能力是行之有效的途徑。

2.3高職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2.3.1缺乏科學的設計高職院校的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根據分類不同,分別由校團委、學生處(學工部)、教務部門、二級院系等不同部門進行組織,多數側重于學生的專業(yè)技能提升和社會調查等內容,實踐項目缺乏科學的統(tǒng)籌;實踐過程中缺少專門的職業(yè)核心能力提升指導,更沒有有效的評估和反饋機制,學生完全靠個人領悟去完成實踐任務,出現溝通協作、創(chuàng)新革新等問題時,不懂得如何有效地去解決。

2.3.2沒有專業(yè)的指導實踐活動,學生重視技能操作訓練,忽視職業(yè)核心能力的歷練在如火如荼的全國職業(yè)技能競賽氣氛的帶動下,高職學生對待技能操作課程的態(tài)度也從表面認知到高度重視。他們希望通過大賽脫穎而出,他們能夠一絲不茍地進行技能操作的練習,可在練習過程中,指導老師和學生都忽視了競賽需要的人的氣質、溝通、創(chuàng)新等核心能力的歷練。最終真正能夠脫穎而出的是那些“綜合素質”高,即與人溝通能力、問題解決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等職業(yè)核心能力突出的學生。

2.3.3缺少評估與反饋實踐活動中學生重視課外活動的參與,輕視活動收獲的總結與提升。高職院校的學生多數是高考的“失敗者”,他們更急于在學習之外的領域中找到被認可的途徑。所以,高職院校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積極性較高。調查顯示,有意愿主動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的學生中,75.33%的學生愿意自行尋找個人感興趣的企業(yè)和崗位,而不愿意接受學校和家長的硬性安排;在社會實踐目的的調查中,97.26%的學生選擇社會實踐的目的是為了賺錢。以這樣的目的為出發(fā)點,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過分關注金錢的收入情況,根本無心關注個人職業(yè)核心能力的提升,不進行總結,更談不上提升。

2.4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提升高職學生職業(yè)核心能力的意義

2.4.1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提升高職學生的職業(yè)核心能力是學生個體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需要在職場上,勞動者既要處理人機關系,也要處理人際關系;既要具備硬技術,更要具備支持硬技術的軟技能;既要適應今天的工作,也要為明天的發(fā)展做好準備。在這個轉型的過程中,職業(yè)核心能力的儲備是關鍵因素。學生具備較好的職業(yè)核心能力,可幫助自己適應更高層次和更好崗位的選擇,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具備得天獨厚的競爭優(yōu)勢。

2.4.2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提升高職學生的職業(yè)核心能力是高職院校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需要總理2007年9月7日在大連考察職業(yè)教育時指出:“教、學、做不是三件事,而是一件事,在做中學才是真學,在做中教才是真教,職業(yè)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把求知、教學、做事和技能結合在一起。職業(yè)學校的教師不僅要培養(yǎng)孩子們的求知,而且要培養(yǎng)思想道德,學會共處,學會做人。”科學規(guī)劃設計,通過第一、第二課堂的有效訓練,提升學生的職業(yè)核心能力符合高職教育的要求,是高職院校完善人才培養(yǎng)方案,辦出高職特色的有效途徑。

2.4.3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提升高職學生的職業(yè)核心能力是滿足企業(yè)人才需求的需要。人力資源是企業(yè)的根本發(fā)展動力。由于職業(yè)核心能力具有普遍適用性,員工職業(yè)核心能力強的話,企業(yè)可在產業(yè)調整和轉型過程中避免人才短缺的風險。

2.5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提升高職學生的職業(yè)核心能力的對策

2.5.1構建第二課堂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科學體系,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yè)核心能力統(tǒng)籌規(guī)劃第二課堂社會實踐活動,充分發(fā)揮原有的社會實踐項目的作用,利用軍事訓練、社會服務、科技發(fā)明等項目鍛煉學生的觀念與道德,實現提升職業(yè)核心能力意識的內化,提升學生解決問題與創(chuàng)新革新能力。利用“三下鄉(xiāng)”、“四進社區(qū)”等項目讓學生了解社會、國情、開闊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溝通協作能力。利用勤工助學、社會調研等活動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外語應用能力。除了原有的統(tǒng)籌項目外,逐步探討將學生的自主課外獨立實踐納入提升學生職業(yè)核心能力的研究中。高職院校應統(tǒng)籌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管理,構建第二課堂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科學體系,將職業(yè)核心能力理論深入滲透到每一項社會實踐活動過程中,讓社會實踐活動切實成為職業(yè)核心能力提升的有效載體,讓職業(yè)核心能力貫穿社會實踐活動的始終,使學生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大幅度提升個人的職業(yè)核心能力。

2.5.2加強學生社會實踐的指導,發(fā)揮第一課堂提升學生職業(yè)核心能力的主陣地作用將提升職業(yè)核心能力的設計思路與專業(yè)實訓、項目計劃有機結合。請專業(yè)教師在指導學生專業(yè)技能訓練過程中,全面滲透提升職業(yè)核心能力的要求。將技術技能考核與職業(yè)核心能力考核并舉,實現一手練“技能”,一手練“能力”的雙贏局面。充分發(fā)揮輔導員在學生社會實踐中提升職業(yè)核心能力的指導作用。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在學生的成長成才過程中承擔著“引路人”的職能,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領地中,全面滲透職業(yè)核心能力的價值和意義,實現學生對職業(yè)核心能力認識的提升。加強社會實踐活動團隊組織者的培訓,提升組織者的職業(yè)核心能力水平和專業(yè)水平。無論哪個職能部門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都安排職業(yè)核心能力訓練老師對團隊的組織者進行全面的培訓,讓團隊在完成社會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全面貫徹職業(yè)核心能力的訓練,讓每一項社會實踐活動都成為提升職業(yè)核心能力的有效載體。

2.5.3加強對社會實踐活動提升職業(yè)核心能力的科學評價加強對社會實踐活動過程中職業(yè)核心能力項目提升的考核是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提升職業(yè)核心能力的必要手段。目前,多數職業(yè)核心能力訓練項目沒有考核,所以,學生的意識和重視程度明顯不強。我們可借鑒美國巴克教育研究所的“6A”法則(即:真實性、嚴謹性、應用性、實踐性、咨詢性、展示性)對學生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提升職業(yè)核心能力訓練進行科學評價。對學生參與的社會實踐活動進行全過程的評價與反饋,使學生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切實提高職業(yè)核心能力。

第6篇:社會學理論論文范文

關鍵詞:體育人文社會學;范式;范式理論

一、引言

“范式”(paradigm)一詞首先由美國著名科技哲學家托馬斯•庫恩在其著作《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中提出,其含義是指科學發(fā)展中的一種公認的模型、模式或體系。范式是指一般框架或視角,字面含義就是“看事情的出發(fā)點”,它提供了觀察生活方式和關于真實實體特性的一些假設。理論指用來解釋社會生活特定方面的系統(tǒng)化的關聯性陳述。因此,理論賦予范式真實感和明確的意義。范式提供視角,理論則在于解釋所看到的東西。隨著“范式”一詞被廣泛地推廣和應用,它已經成為涉及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科學等多個研究領域的模型或模式的代名詞。而體育人文社會學作為體育學下設學科,是體育文化發(fā)展的理論基礎。那么,在體育人文社會學理論發(fā)展過程中有沒有可資借鑒的模式或體系呢?或者說有沒有體育人文社會學理論范式?基于這樣的思考,本文將體育人文社會學理論范式這個命題作為研究重點,以原有體育人文社會學理論以及有關“范式”的框架體系為基礎,建構體育人文社會學理論范式的基本理論和體系。

體育人文社會學作為一個研究領域分化以來,在體育體制改革、體育可持續(xù)發(fā)展、體育產業(yè)發(fā)展、體育發(fā)展戰(zhàn)略、競技體育舉國體制、奧運戰(zhàn)略、全民健身計劃實施等領域和問題的探討上取得了較高的研究成果。但是縱向比較來看:應用對策性研究,尤其是奧運經濟、文化、戰(zhàn)略等相關研究較多,基礎性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較少,特別是體育人文社會學學科自身的研究較為薄弱、零散,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基于對體育人文社會學和理論范式的分析和思考,在對國內外體育人文社會學理論進行整理的基礎上,發(fā)現至今為止理論界尚無關于“體育人文社會學理論范式”的提法。于是,本文將體育人文社會學理論范式作為研究和考察的主要內容,希望通過吸收已有體育人文社會學過程中潛在的理論范式,找出體育人文社會學理論研究的一般規(guī)律,規(guī)范體育人文社會學學科概念體系,在此基礎上建構體育人文社會學理論范式及體系,將范式理論引入到體育研究領域中所進行的具有一定總結性和開創(chuàng)性的研究,不僅對體育人文社會學健康而深入的發(fā)展起到一定的規(guī)范和引導作用,并能夠拓寬相關學科的研究視野,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同時,在理論聯系實際的基礎上,又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實踐價值。

二、理論范式概念在體育人文社會學中的解析

庫恩“范式”是一個科學技術哲學的術語,它是建立在對自然科學史廣泛考察和分析論證的基礎之上而提出,其內涵得到逐步演繹而明晰,同時,其結構日益明顯,要素日益明朗。這個“范式”概念對考察和分析自然科學史起著試金石的作用。然而,我們必須看到,把從自然科學研究中催生的“范式”完全不變地移植到社會科學的研究,特別是體育人文社會學的研究有其不妥之處。因此,我們必須對庫恩“范式”進行改造,才能用于體育人文社會學的研究。

由于范式概念是庫恩整個科學哲學觀的中心,他試圖以此來概括和描述多個領域的現實科學,而不僅僅是對科學史和哲學感興趣,因而從不同方面、不同層次和不同角度對范式概念作了多重的界定和說明。很多人沒有注意到庫恩思想的這一特征,往往根據自己的需要引述庫恩的某一解釋來闡述自己的問題。因而不免出現某些偏差。英國學者瑪格麗特•瑪斯特曼對庫恩的范式觀作了系統(tǒng)的考察,他從《科學革命的結構》中列舉了庫恩使用的21種不同含義的范式,并將其概括為三種類型或三個方面:一是作為一種信念、一種形而上學思辨,它是哲學范式或元范式;二是作為一種科學習慣、一種學術傳統(tǒng)、一個具體的科學成就,它是社會學范式;三是作為一種依靠本身成功示范的工具、一個解疑難的方法、一個用來類比的圖像、模型及體系,它是人工范式或構造范式。雖然范式的首要含義在哲學方面,這也是庫恩范式的基本部分,但是,庫恩的創(chuàng)見和獨到之處則在于范式的社會學含義和構造功能。與一般科學哲學思維的抽象性相反,庫恩特別強調科學的具體性,并把具體性看作是科學的基本特性,因為他認為,一套實際的科學習慣和科學傳統(tǒng)對于有效的科學工作是非常必要和非常重要的,它不僅是一個科學共同體團結一致、協同探索的紐帶,而且是其進一步研究和開拓的基礎;不僅能賦予任何一門新學科以自己的特色,而且決定著它的未來和發(fā)展。這樣一來,庫恩也就把具體性作為自己哲學思想的核心,在實際的“圖像”“模型及體系”和“哲學”之間劃了一條界限,使自己的思想與其他科學哲學區(qū)別開來。庫恩的構造范式就是這種實際的“圖像”和“模型”,它不僅使常規(guī)科學解疑難的活動得以完成,從而成為開啟新學科的契機和手段,而且在應用模型和形而上學之間建立起一種新的相互關系,解決了從一般哲學理論轉向實際科學理論的途徑問題。筆者對本文分析和研究主要是運用范式作為一種理論的模式、體系來研究體育人文社會學發(fā)展理論體系的。

三、體育人文社會學理論范式建構的基本內容

(一)體育人文社會學理論范式的觀念范式

所謂觀念范式,它包括:某一學科的研究視角(PersPective)或出發(fā)點(Springboard),以及該學科現代化進程中研發(fā)人員所依據的理論基礎。觀念范式是整個范式結構中的基礎。體育人文社會學理論范式的觀念范式應當解讀為:以體育人文社會學為研發(fā)對象的科研人員應當以科學世界觀和人生觀為基礎,以體育社會觀和體育人文觀為指導,以人文社會學和體育基礎理論為研究的基本理論來源去從事研究,并以體育領域中的人文現象和社會現象作為其研究的對象。因而,在體育人文社會學理論范式的觀念范式層次應當包括:對基本概念的理解與界定以及對體育人文社會學研究對象的分析。

隨著我國體育事業(yè)的穩(wěn)步發(fā)展,以體育教育、競技運動、娛樂健身,以及開展地如火如荼的全民健身運動為代表的各項體育實踐活動蓬勃興起。與此同時,以體育運動為事業(yè)的社會政治運動和以體育運動為產業(yè)的經濟活動,也得到了空前的重視和發(fā)展。在這一現實實踐基礎上,關于體育理論的探索和討論也不絕于耳,形成了一系列的體育理論。其中,完整闡述體育人文社會學的概念,對體育人文社會學做出科學界定,不僅是體育發(fā)展史上的重大突破,也是體育發(fā)展實踐的客觀要求。

體育人文社會學是在體育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兩個母學科基礎上發(fā)展建立起來的一門綜合性學科。盧元鎮(zhèn)在其所著《體育人文社會科學概論高級教程》一書中,將體育人文社會學科學地界定為一門研究體育運動領域中各種人文現象和社會現象的綜合性學科。

(二)體育人文社會學理論范式的界定

雖然給體育人文社會學理論范式精確的界定有一定困難,筆者還是嘗試給體育人文社會學理論范式做一個大致的界定:所謂體育人文社會學理論范式是指在原有“范式”理論基礎之上,在系統(tǒng)論指導之下,借鑒現代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成果,運用多學科的語言論域為體育人文社會學的研究提供多種視角和研究方法,在多元視角下審視、探究和建構體育人文社會學基石范疇和理論體系,為理論研究和學術爭鳴提供一個全新的理論體系和交流對話的平臺。

(三)對體育人文社會學研究對象的解析

當代科學發(fā)展趨勢是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迅速發(fā)展起來并走向科學的前沿,成為當代大科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人文社會學正是體育領域內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的有機結合。社會科學主要是指對人類關系的學習和研究領域,包括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人口學等。而人文科學則是關于人類思想、文化、價值和精神表現的學科,包括語言學、文學、歷史學、法學、藝術、音樂、舞蹈、戲劇、美術、哲學等。在英國,盡管有Humanit1es(人文科學)一詞,而是以精神科學(或人文科學)將其統(tǒng)攝和概括。在我們看來,這里的分歧,從根本上說根源于人類知識在其發(fā)展過程既深度分化又高度綜合的復雜情況,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人文社會現象的復雜性,以及人文社會問題研究的多樣性和綜合性。綜上所述,人文社會科學是以人文社會現象及其規(guī)律為研究對象的。因此,體育人文社會學是以體育領域內的人文現象和社會現象及其規(guī)律為研究對象的。

(四)體育人文社會學理論范式的規(guī)則范式

所謂規(guī)則范式,是指在觀念范式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被科學共同體所共識的研究工具和方法,以及該學科的學科定位。規(guī)則范式因學科不同而各有特點,同一學科在不同的發(fā)展階段其規(guī)則范式也有所不同。因此它是理論范式中最具有動態(tài)性質的一個層次。體育人文社會學理論范式的規(guī)則范式包括:對體育人文社會學研究及分析的工具或研究方法,對體育人文社會學研究的基準點。具體可解釋為體育人文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學科屬性,及在相關學科體系中學科定位。

四、體育人文社會學理論范式的特征及研究價值

(一)“范式”這一概念在庫恩哲學里是一個綜合的概念,具有多種屬性和特征。而作為理論范式在體育人文社會學領域的具體一個分支,體育人文社會學理論范式既體現了理論范式的固有屬性又彰顯出體育學的獨特特征。

整體性,體育人文社會學理論范式具有結構性和整體性的特征。體育人文社會學的理論范式系統(tǒng)是由觀念范式、規(guī)則范式、操作范式等要素構成的有層次有結構的有機整體,不單單是一堆雜亂的范式構件,這種結構性和整體性的特征正是體育人文社會學科學性與系統(tǒng)性的表現。

穩(wěn)定性和靈活性,體育人文社會學理論范式具有穩(wěn)定性和靈活性的特征,穩(wěn)定性在于體育人文社會學理論范式具有很強的堅韌性,有抵抗反常的能力;靈活性在于體育人文社會學理論范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由于范式的自我擴張功能,體育人文社會學理論范式必然會隨著體育實踐活動的發(fā)展而有所變化。

社會性和歷史性,體育人文社會學理論范式具有社會性和歷史性的特征,這是因為對體育人文社會學理論范式的探討必然處于一定的社會歷史環(huán)境之中,離不開環(huán)境的影響,就必然使其具有一定的社會性,主要表現在受一定時代的生產和科學發(fā)展狀況、社會需要、社會心理和社會價值標準、哲學、宗教和社會制度,甚至一個民族的習慣和傳統(tǒng)等的影響。眾所周知,系統(tǒng)的演變具有不可逆性,不同的歷史時代有不同的科學認識共同體,這就使體育人文社會學理論范式不可避免的打上了歷史的烙印。

工具性和實踐性,體育人文社會學理論范式具有工具性和實踐性的特征,一門學科理論范式的構建與完善既是其學科發(fā)展的階段性總結,又為該學科在縱深層次、更寬領域的發(fā)展提供了理論框架和研究方法上的指導。這既是體育人文社會學理論范式的特征所在又是我們研究體育人文社會學理論范式的價值所在。

(二)體育人文社會學理論范式的研究價值,范式在具有精神工具作用的同時還具有實用工具的作用,不論其精神工具的作用還是其實用工具的作用,都是從不同的層面體現出了體育人文社會學理論范式的研究價值。具體說來,這種價值可表現在體育人文社會學理論范式的如下四個功能方面:

約束功能,作為“范式系統(tǒng)”中的承擔者,科學共同體也就是相關科研人員,是“范式系統(tǒng)”中的要素之一,服從“范式系統(tǒng)”的規(guī)律,即科學共同體接受范式作為其共同的信仰,并在共同信仰的指導下,推動科學活動的進程。成為范式的重大科學理論總是在某種世界觀的作用下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并無不表現著一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定向聚焦功能,對于相關科研人員也就是科學共同體來講,范式的作用是雙重的,它既可以開闊思路,又要約束人們的思緒,規(guī)定研究的具體方向。把常規(guī)研究集中在選定的狹小領域。這實際上符合系統(tǒng)的層次理論的解釋,系統(tǒng)層次隨著層次結構由低向高推進,各層次結合的緊密程度由大到小遞減,因此,在觀念范式的基礎上,科學工作者可以集中到可以解決的問題上,也不必一切工作從頭再來,從而使科學在常規(guī)時期較之“前范式”時期進步更快,發(fā)展更有效。

自我保持的穩(wěn)定功能,“范式”以系統(tǒng)形式存在,并具有一定的結構和層次,因而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因為作為觀念范式層的低層系統(tǒng)的結合力較大,破壞其系統(tǒng)則需要更大的能量,所以使“范式系統(tǒng)”顯現出具有抵抗反常的能力,具有很大的韌性,表現出相對的穩(wěn)定性。

自我擴張功能,以“觀念范式”為基礎層的“范式系統(tǒng)”已經把共同成員的認識活動納入了已有共同理論框架,完成了該范式所隱含的價值觀念為藍本的對共同成員心理價值意義的重構與再塑,使得他們去解決“范式系統(tǒng)”所限定的領域中的同一類相似問題,而且作為“范式系統(tǒng)”的較高層的“操作范式”在與“范式系統(tǒng)”的承擔者――共同體相互作用的過程中,不斷提出問題,使“范式系統(tǒng)”在解決既定疑點的情形下不斷前進,這可以指導科學家以解難題的形式擴展自己的領地,擴大與外部世界的接觸面。因此,范式系統(tǒng)能在一定歷史時代提出自己要解決的問題,并由此規(guī)定自己的發(fā)展方向,來完成范式系統(tǒng)的自我擴張。

參考文獻:

[1]盧元鎮(zhèn).體育人文社會科學概論高級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楊文軒,楊霆.體育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葉孟理,李銳.人文科學概念[M].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

第7篇:社會學理論論文范文

二語習得領域長期占據主導的兩大心理學理論基礎是行為主義(Behaviorism和認知心理學(Cogni-tivism)。這兩種理論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習者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對學習過程的影響。隨著研究者逐步認識到學習者所處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尤其是學習者的母語社會文化及語言背景,20世紀90年代在前蘇聯發(fā)展心理學家LevS.Vygotsky的心智發(fā)展理論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社會文化理論(So-cioculturalTheory),不僅對當代心理學研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而且對二語習得領域的研究與外語教學也產生了巨大的指導意義(Lantolf,2000b;Arnold,2004)。本文主要從社會文化的角度討論外語課堂中的語言與文化教學。

二、社會文化理論

前蘇聯著名心理學家LevS.Vygotsky及其同事于1920至1930年間共同提出了社會文化理論,其核心觀點為社會文化、歷史是影響個體發(fā)展的首要因素,認為發(fā)展或學習是先發(fā)生于社會而后通過語言和其他符號系統(tǒng)為中介的活動逐步內化于個人的過程。中介(media-tion)、最近發(fā)展區(qū)(the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活動論(activitytheory)、調節(jié)(regulation)、支架(scaffolding)是社會文化論的重要概念。社會文化理論的中心且獨特的概念是人腦的高級認知活動(如記憶、注意和理性思維等)受到中介的調節(jié),人們通過各種中介來聯系世界;中介包括物理工具,如桌椅和電腦等,和符號工具,如音樂、藝術和最重要的語言(Lantolf,2000,p.80)。根據Vygotsky,我們研究的對象不應該是語言系統(tǒng)本身,比如語法和詞匯等,而應該研究人類借助語言的調節(jié)機制所進行的社會人際交流。在個體發(fā)展過程中,社會文化與個體心理活動緊密相關,人們通過參與外部的社會文化活動,將外界的社會言語(socialspeech)通過語言這一中介內化為個體內部的心理機能(Vygotsky,1978)。

通過協同對話——中介,兒童或初學者能被誘導著培養(yǎng)成一種共享的意識,直至最后吸收新的知識和技能于他們自己個體意識中,因此成功地完成從協同的個體間的活動向個人內在的自主活動轉變。這種協同對話過程就是支架(scaffol-ding)。Vygotsky關于學習和發(fā)展之間關系的最廣為人知的最充分的闡述就是他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概念。他(1978,p.85)將最近發(fā)展區(qū)定義為:“實際的發(fā)展水平與潛在的發(fā)展水平之間的差距。前者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定;后者則是指在成人的指導下或是與能力較強的同伴合作時,兒童能夠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最近發(fā)展區(qū)內,需要大量的指導性參與活動,教學應走在發(fā)展的前面并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潛能。

三、社會文化理論指導的語言與文化教學方法

社會文化理論指導下的外語教學不僅關注在相關情境中合理、靈活使用語言的知識和技能,而且發(fā)展學習者分析、評判、識別課堂內外的不同行為方式。接下來我們主要分析外語課堂中常見的幾種教學方法,這些方法的總體目標相似,但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的各種教學情境有些不一樣。有些多以學習者為中心,學習者的生活環(huán)境是課程設計和教學內容的基礎;還有些以學習者和知識為中心,其設計的學習環(huán)境不僅要幫助學習者理解課堂內外的生活環(huán)境,也要開闊他們的交流視野并融入其他的環(huán)境中去。

(一)提問法(problem-posingapproach)

這是一種通常用于移民成人以社區(qū)為基礎的語言學習(adultimmi-grantcommunity-basedlanguagepro-grammes)。這種方法始于學習者的經驗,尤其是他們在教室外的社區(qū)內面臨的問題或復雜事件等。該方法的目標是幫助認清學習者生活的社會、政治和文化基礎,提高學習者認識這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習者通過他們認為有益的方式獲得必要的交流技巧和知識。提問法的三個基本成分是:聽(listening),教師通過在課堂內外觀察學習者,并界定其所關心的問題;對話(dialogue),將以上的關心的問題作為起點,教師和學習者以關注或問題及其看法和反應為內容相互對話;行為(ac-tion),這些探討幫助學習者將他們的所學用于課堂外。

(二)課堂學習者共同體(com-munitiesoflearnersintheclassroom)

課堂活動與學習者的發(fā)展有著內在的聯系,因此我們要做的就是創(chuàng)造有效的課堂學習者共同體。在社會情境的協同的互利的過程中學習者通過參與課堂活動獲得新的理解、學得新的技能,最終發(fā)展新的社會文化認識。在此共同體中學與教密切聯系不可分割。學習者共同體視課堂為探究社區(qū)(communitiesofinquiry),在此探究(inquiry)不是為承擔特定課題而使用的特定教學方法。在探究社區(qū)中,課堂活動是開放式地探索性地研究,來自群體的真實經歷,也是該群體真正感興趣的問題和話題。這些開放式的話題和問題允許更多的可能性,使得學生彼此協作構建他們的理解和視角。教學活動是在情境中的,有特定時間地點的,需要特定的人在特定的場合完成。教學是手段而非結果。

第8篇:社會學理論論文范文

離婚標準問題,是困擾法院工作多年的老問題。對“夫妻感情破裂”標準的討論也已討論多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夫妻感情破裂的標準”問題也先后下發(fā)了多個司法解釋,不斷明確夫妻感情破裂的標準,不斷使法院對離婚案件的處理更加人性化,使不幸的家庭盡快分離,使走錯圍城的人能夠“迷途知返”。但是我國《婚姻法》及其相關解釋的規(guī)定并不夠人性化,還有很多制度阻擋了很多不幸婚姻的解體。

一、關于離婚認識的歷史變遷及立法模式

離婚在中國古代乃至近代一直被認為是不光彩的事情。在古代中國,女同志是沒有離婚自由的,“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的千年古訓一直束縛著中國婦女的命運,唐朝“七出、三不去”的規(guī)定更體現了中國男權社會的特征。一直到近代,婉容與溥儀皇帝的離婚開了上流社會離婚革命的先河。離婚逐步為人們所接受,體現了社會進步和人性的解放。但是大規(guī)模離婚的浪潮還是在我國改革開放以后,隨著人民生活條件的改善和對婚姻質量的提高,人們更注重婚姻生活的精神內涵,正如恩格斯所說:“如果說只有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是道德的,那么也只有繼續(xù)保持愛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盵1]但是長期以來,在我國結婚并不是真正自由的,在古代結婚因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近現代社會,由于男女經濟上的不平等,愛情與婚姻長期存在錯位現象,對經濟基礎的追求超過了愛情本身,也為婚姻的不幸埋下了禍根。正如恩格斯所言:“婚姻的充分自由,只有在消滅了資本主義生產和它所造成的財產關系,從而把今日對選擇配偶還有巨大影響的一切派生的經濟考慮都消除以后,才能普遍實現。到那時候,除了相互愛慕以外,就再也不會有別的動機了。”[2]

回顧歷史我們不難發(fā)現,人類的離婚立法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專權離婚和禁止離婚階段。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實行專權離婚制度,法律把離婚的請求權只賦予丈夫,妻子無此權利。同樣歐洲中世紀教會法也主張“婚姻不解除主義”,夫妻關系惡劣不能共同生活的,只能別居,不能離婚。[3]二是限制離婚階段。近代,資產階級提出婚姻自由口號,把婚姻視為民事契約,實行離婚自由。但是資本主義制度在建立之初,法律一方面同意離婚,另一方面又對離婚進行種種限制,如規(guī)定只有在一方有重婚、虐待、遺棄等情況下無過錯一方提出離婚才能允許。在法定理由之外,夫妻雙方不享有離婚請求權。三是離婚自由階段。自上個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婦女地位的提高和婚姻家庭道德觀念的變化,許多國家相繼進行離婚制度改革,1970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頒行了西方世界第一部自由離婚原則的《離婚法案》,規(guī)定“不可調和的矛盾導致婚姻無可挽回的破裂”是裁判離婚的唯一理由。到1989年,美國有49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qū)都不同程度的采納了無過錯離婚的理由。

從世界各國的立法例來看,離婚立法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過錯原則模式。指夫妻一方得以對方違背婚姻義務的特定過錯行為作為提出離婚的法律依據,離婚的請求權只屬于無過錯的一方。如南斯拉夫塞爾維亞共和國的婚姻法,目前采用這種立法模式的國家較少。二是無過錯原則模式。即夫妻雙方均無過錯,但因一定的客觀事實使婚姻目的無法達到,不愿意共同生活的,一方就可以提出離婚訴訟。客觀存在的事實主要包括:精神病、惡疾、性無能、分居等。如法國民法典第237條、聯邦德國婚姻法第46條的規(guī)定。三是破裂原則,又稱自由離婚主義。其根本特點是不問離婚的具體事由如何,只要當事人認為夫妻已難以共同生活,法院確認婚姻關系已破裂到無法挽回的程度,即可判決離婚。

二、對離婚自由的初步分析

自從中國《婚姻法》頒布以來,中國婚姻制度經歷了重大變革。我國的結婚制度、離婚制度也同樣經歷了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拿結婚制度來說,自從2003年10月1日新的婚姻登記制度實施后,結婚完全成為私事,結婚不再需要出具單位的未婚證明,同時國家也不再強制進行婚前身體情況檢查,結婚實現了由國家審批向國家確認的轉軌,實行注冊婚姻制度,真正實現了結婚是不需要理由的理想?;橐鍪歉星榈漠a物,是人類區(qū)別于動物的一個重要方面,戀愛是感性的,結婚時除了兩情相悅之外,已無須別的理由,父母或他人的意見已無法阻擋歷史前進的車輪,梁山伯與祝英臺式的悲劇在現代社會越來越難以發(fā)生?;橐鲎杂墒侨祟愖杂尚腋5幕A,也是推動社會和諧進步的齒輪。從前面提供的材料看,絕大多數國家都實現了離婚自由,即根據婚姻關系破裂原則來處理離婚問題,給當事人在婚姻人身關系上以最大的自,各國對離婚的干預主要在于對婚姻財產關系上以最大的自,各國對離婚的干預主要在于對婚姻財產關系和子女撫育關系的處理,以避免離婚對家庭和社會帶來的巨大動蕩。我國對離婚自由的限制也是出于對離婚后果的顧慮和社會穩(wěn)定的因素。但是從人類學和社會學的角度看,結婚不需要理由也注定了離婚是隨時的事情。在民政部門進行協議離婚的,也不需要出具充分的理由,感情不和或性格不和成為離婚的人最一般的陳述,民政部門也不會對此進行審查,更不會做調解工作,體現了離婚自由原則。而在法院,根據我國現行《婚姻法》的規(guī)定,離婚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該法第32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準予離婚?!苯又?2條又規(guī)定了準予離婚的5個條件,具備其中一條法院就可直接判決離婚。但是在司法實踐中法官仍存在裁量權過大的問題,如如何認定感情破裂。感情破裂只有當事人自己清楚,正如莊子所言‘爾非魚,焉知魚之樂’!長期以來法官的主觀判斷決定了當事人之間感情的破裂程度,離婚成為法律授予法官許可的權利,這使很多塵緣已盡的夫妻不得不多次踏入法院的大門,以證明感情破裂的真實性和嚴重性。雖然有多名學者提出以婚姻關系破裂代替感情破裂標準,[4]但為了便于群眾理解,新《婚姻法》在修改后仍然采用了感情破裂標準,只不過加入了一些客觀判斷的內容。

對離婚案件不需要理由的另一個判斷來自于法院的實踐,當離婚的一方當事人詢問法官為何判決不準離婚時,法官往往語焉不詳,難以給出有說服力的答案,在離婚案件一審判決后,當事人上訴的案件中,縱覽改判的案件,筆者還沒有看到一審判決準予離婚,二審判決不準離婚的,而往往是一審判決不準離婚而二審改判準予離婚的,或者對財產侵害及子女撫養(yǎng)進行改判。另外最高院關于離婚案件再審的司法解釋中也明確規(guī)定,對離婚案件再審的,不對婚姻關系再審,只對其他方面(如財產分割、子女撫養(yǎng))再審,這也證明了筆者的判斷,在一方或雙方當事人要求離婚的情況下,法院判決離婚不存在錯誤問題,離婚是不能用硬性標準來衡量的,因為我今天愛你和你結婚,明天可以不愛你和你離婚,因為人也是動物,有他感性的一面,對夫妻財產侵害和子女撫養(yǎng)問題,因屬于法律技術問題和社會倫理問題,需要加以理性判斷,法律也能夠判斷,而感情問題,法律不能越俎代皰,除非要求離婚的當事人一方為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即當事人沒有能力表達自己的意識和情感。但是即使在這種情況下,法律所能提供幫助的是為他選擇合適的人,而不是限制另一方離婚的訴求。

三、法官判決不準離婚的原因分析

對當事人雙方到法院要求離婚的,法官不會拒絕當事人的離婚請求,判決離婚也在情理之列。但當一方當事人在法院要求離婚,另一方當事人堅決不同意離婚時,法官往往在第一次離婚時判決不準離婚。因為如果感情破裂,為何另一方當事人還愛的死去活來,甚至以各種手段威脅法官,如果判決離婚將如何報復法院和法官。法官是因為害怕當事人報復嗎?實踐證明不是。因為沒有離不掉的婚,法官也不能不辦離婚案件(因為總有法官審理離婚案件),所以對一方堅決要求離婚的,遲早要判離,威脅起不到多大作用。法官判決不準離婚往往基于如下的考慮:一是法律明文規(guī)定在某些條件下不能離婚或不能離婚,如《婚姻法》規(guī)定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后一年內或中止妊娠后六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現役軍人的配偶要求離婚,須得軍人同意(但軍人一方有重大過錯的除外);一方離婚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在半年內無新的理由不得離婚。在上述情況下,法院是不會受理或判決離婚的。二是傳統(tǒng)法官工作習慣傳承的結果?!皠窈筒粍穹帧薄ⅰ昂蜑橘F”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美德和思維模式,鼓勵當事人離婚的法官很少,而調解或勸說當事人不離婚的占多數,年長的法官往往會將他們審理離婚案件的經驗傳授給年輕的法官,而審理離婚案件社會效果的好壞在于經驗而不在于知識。正如美國大法官霍姆斯所言“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邏輯,而在于經驗”。審理離婚案件的法官尤其需要豐富的社會經驗來處理感情問題。在首次到法院離婚有一方堅決不同意離婚的情況下,法院往往會判決不準離婚(當然要不存在《婚姻法》第32條規(guī)定的5種情形),一方面由于《婚姻法》授予法官此項權利,另外感情問題需要冷靜處理,夫妻矛盾可能是暫的非根本性的,出于對離婚的慎重,法官養(yǎng)成了首次離婚不判離的傳統(tǒng),給夫妻雙方留出緩和的空間。另一方面因為首次不判離,可能社會效果較好,矛盾不至于激化,而且案件不會辦錯,法官不至于受錯案追究的困擾。三是由于法官的業(yè)務水平問題。(筆者作為法官,在美國訪問期間曾被美國一同行“感佩”:中國的法官水平高,沒結過婚的年輕法官可以辦離婚案子?。╇x婚案件中,決定離不離婚并不困難,難點在于財產侵害和子女撫養(yǎng),尤其是財產分割。決定離婚的夫妻,家庭財產并不十分透明,法院有時非常難以查清財產的多少,給分割財產造成困難,尤其是在經濟發(fā)達地區(qū)財產形式多樣化,股權、債權、物權與婚姻關系的交融加劇了離婚案件處理的難度。為了迫使當事人調解或回避處理該類案件的矛盾,業(yè)務水平不高的法官傾向于判決不準離婚,從而回避了財產分割問題,降低了離婚案件處理的難度。通過上述分析,我們不難發(fā)現法官判決不準離婚與夫妻感情破裂問題基本無關。

四、限制離婚自由的因素之法理分析

對離婚自由的限制除了受中國傳統(tǒng)思想“從一而終”影響外,還有其他重要的因素,如對不忠誠于婚姻一方進行道德懲罰和出于社會效果考慮。筆者認為,限制離婚自由既不能實現道德上的懲罰,也達不到良好的社會效果,更不符合訴訟經濟原則。

1、限制離婚與處罰道德犯罪問題。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行和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在物質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要求與日俱增。同時傳媒的發(fā)達和網絡的興起也拓寬了人們的生活視野,異性之間交往的機會越來越多,也帶來了婚姻的危機和離婚的涌現。在法院處理的離婚案件中,第三者插足現象較為普遍,女性往往成為受害者。隨著私家偵探等調查機構的出現(雖然公安機關依然認定其為非法的),夫妻一方獲取對方不忠誠信息的機會較多,成本也不斷降低,使得法院在處理離婚案件時會面臨幕后“第三者”的尷尬。雖然法律規(guī)定在夫妻一方離婚有過錯時,法院可以在財產侵害時向無過錯方傾斜,但實際上法院將給企圖離婚后急于同第三者結婚的一方給以精神上的制裁,滿足離婚另一方的要求即不離婚,法官成為處罰思想犯的執(zhí)行者。道德水平問題屬于社會輿論調整的范圍,離婚的頻率雖然可能反映了一個人的道德水準,但我們不能用法律來代替道德,否則將會泛道德化,進而限制公民的自由。因為法律的要求只是最基本的道德,最低限度的道德。對于離婚自由我們不能限制,但對于在離婚中有過錯的一方法律可以體現對其的懲戒,即對其家庭財產在侵害時予以減少,讓無過錯方獲得更多的財產權利和精神安慰。同時在一方對家庭不忠誠時,再維持死亡的婚姻對雙方都是不幸的,不管一方是多么愛對方。即使拖延一年半載,想離婚的一方仍然可以到法院離婚,法院也不能再次阻止其離婚請求。與其最后法院還要判決當事人離婚,不如在開始就答應當事人的要求。

2、限制離婚并不能達到好的社會效果。除了個別對離婚有過激反映的當事人以外,大多數當事人都是比較理性的,對離婚暫時接受不了,時間長了人的感情自然會發(fā)生變化。離婚對家庭、孩子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但由于離婚時必須對家庭財產及子女撫養(yǎng)作出合理安排,所以也沒有必要有后顧之憂。離婚在帶來一個家庭不幸的同時,會帶來另一個家庭的幸福,夫妻沒有感情而勉強維持的婚姻才是真正不幸福的。離婚多了社會效果不好,只是暫時現象,就像潮起潮落一樣,符合人類社會的規(guī)律。很多時候,離婚的社會效果問題是老人對子女牽掛的托詞,是傳統(tǒng)的思維在作祟。隨著人們物質生活保障水平的提高,離婚對個人的影響越來越小,離婚的社會效果不應成為制約自由離婚的主要因素。

3、限制離婚不符合訴訟經濟原則。法院在當事人時判決不準離婚,并不能降低司法成本,相反法院在一定時期后還要受理當事人的再次離婚請求,對同樣的事情進行再次審理,但不能再次得出感情很好或未破裂的結論。因為感情未破裂怎能再次到法院要求離婚?而且婚姻法也規(guī)定了感情破裂的法定判斷標準,符合該標準法院也不能阻攔離婚,因此法院實際上用兩次甚至三次的工作量處理的仍是一個離婚問題,當然不符合訴訟經濟原則。

五、結語

離婚自由與結婚自由一樣,應屬于可以自由選擇的。只是由于夫妻雙方在戀愛結婚時是雙方合意、兩情相悅的,而在到法院離婚時可能有一方不情愿,“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人們在離婚時或許會擔心能否再找到如意的郎君或佳人,對自己的不信任或對另一方的愛恨情仇導致了一方當事人對離婚的畏懼和退縮,或許法院為了給離婚的當事人清醒和思考的機會,牢牢的抓住“不準離婚的韁繩”,但法院頻繁的不準離婚也可能早就不符合當事人的心意,法院保守的感情思維或許到了該反思的時候了,每次檢查案件,發(fā)現大量不準離婚的判決,我都覺得不是那么理直氣壯,離婚的破裂主義原則在中國真正實行,才能解放法官的思維,使法官不至于過多的為他人擔憂,從而給更多的人離婚自由。

注釋:

[1]參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第78-79而。

[2]參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第78頁。

第9篇:社會學理論論文范文

>> 從沈從文的文學作品看創(chuàng)作追求 文學作品背后的歷史痕跡 文學作品中的隱喻與語境 初中語文文學作品鑒賞教學的現狀分析及意義 高中語文文學作品的閱讀教學策略 初中語文文學作品鑒賞教學的探索與嘗試 初中語文文學作品多元解讀的實踐研究 試論中學語文文學作品研讀的途徑和方法 小學語文文學作品的教學策略探析 高職語文文學作品的復義性閱讀教學研究 淺談中學語文文學作品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初中語文文學作品多元解讀的實踐探究 中文文學作品中人物命名的文化內涵解讀 例談高中語文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心理特征 高中語文文學作品閱讀鑒賞教學的策略 初中語文文學作品教學中“體驗式”教學的探討 初中語文文學作品教學中的體驗教學法分析 淺談初中語文文學作品的閱讀教學 中英文文學作品中傳統(tǒng)婚姻觀念的對比 高職語文文學作品教學方法探析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參考文獻:

[1]嚴慧. 1935―1941:《天下》與中西文學交流[D]. 蘇州大學, 2009.

[2]小島久代. 沈從文研究在日本[J]. 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86,(4):17-26.

[3]Snow, Edgar (ed.). Living China: Modern Chinese Short Stories[M]. London: George G. Harrap & Co. Ltd. 1936: 15.

[4]徐敏慧. 從《柏子》英譯本結尾的改變談起--翻譯社會學視角[J]. 中國翻譯, 2013,(4):74-78.

[5]邵綃紅.我的爸爸邵洵美[M].上海:世界出版集團, 2005:146-152.

[6]杜昆. 沈從文小說接受研究(1925―2005)[D]. 南京師范大學, 2006:13-14.

[7]鄭曄. 國家機構贊助下中國文學的對外譯介[D]. 上海外國語大學, 2012:27-29.

[8]林斤瀾. 沈先生的寂寞[J]. 人民文學, 1988,(7):25.

[9]林文藝. 主流意識形態(tài)語境中的中國對外文化交流[D]. 福建師范大學, 2014:56-58.

[10]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5:134.

[11]徐敏慧. 沈從文小說英譯述評[J]. 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2010,(5):223.

[12]張曉眉. 沈從文文學在歐美國家傳播及研究述評[J]. 楚雄師范學院學報, 2014,(11):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