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高中語文教學研究范文

高中語文教學研究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中語文教學研究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高中語文教學研究

第1篇:高中語文教學研究范文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高中;語文教學

伴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教學方法也不限于傳統(tǒng)的板書、書本、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了,多媒體的加入使教學變得有聲有色,多媒體也成為了廣大教師樂于使用的教學方式之一。然而,在多媒體教學展現(xiàn)其優(yōu)勢的同時,也逐漸暴露出其存在的缺陷。以下是筆者對于高中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應用的一些見解。

一、多媒體應用于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優(yōu)勢

1.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對信息呈現(xiàn)的多樣性,使多媒體成為了新的教學輔助方式。豐富的畫面,契合主題的音樂,讓學生產(chǎn)生如臨其境之感。這種情景再現(xiàn)就是多媒體與語文教學相結(jié)合的成果。這種結(jié)合,提高了高中語文的教學質(zhì)量,激發(fā)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二者的巧妙結(jié)合也使學生得以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下學習語文知識、提升交際能力。

2.豐富語文的教學內(nèi)容。以往的語文課堂以書本為主,拓展的知識有限,而伴隨著多媒體的加入,這種局面被打破。多媒體的介入改變了只有教師占有資料的單一局面,教師可以將自己查找到的教學相關資料在課上或者課下通過多媒體形式同學生分享。同時,學生也可以就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在網(wǎng)絡上加以搜索。例如,在學習魯迅先生的《吶喊》一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通過網(wǎng)絡查找魯迅先生的生平事跡,通過這種查找,學生不僅能了解到這本書的寫作背景,還能了解到魯迅先生棄醫(yī)從文的原因。這些內(nèi)容都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魯迅先生極力想喚醒當時國人麻痹精神的良苦用心。

3.開拓學生的學習思維。應用多媒體可以開拓學生的學習思維。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交際,豐富的圖片、音樂、甚至影像資料加入到了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跟隨著教師的引導,讓學生進行有效的交際。例如,在學習古詩詞的過程當中,對詩人境遇的理解可能是抽象的,通常情況下音樂的渲染,能把抽象的概念變成真切的情感,這種時空穿梭使學生真切感受到了作者當時的心境,從而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通篇詩作中蘊藏的情感,引發(fā)學生的思考,開拓學生的思維。

二、多媒體應用于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弊端

1.主次模糊,喧賓奪主。多媒體廣泛的應用給教學帶來了很大便利,但是我們在享受便利的同時,更重要的是不要讓多媒體技術喧賓奪主。機械的展示多媒體課件,只會弱化語文的交際功能。太過美化的多媒體課件,形式內(nèi)容都太過花哨,雖然增強了學生感官上的刺激,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但是往往會造成學生對于主要內(nèi)容的忽略,進而導致學生對知識點掌握不牢,學習走馬觀花,難以深刻理解其中精髓。

2.形式單一,課堂枯燥。如果教師只采取多媒體教學,機械的羅列課本內(nèi)容,長時間的放映課件,沒有將語文知識同多媒體形式有機融合,將語文教學變成了機械演示,容易導致教師在教學中主導地位被忽略。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就會對這種放映式教學失去興趣,進而影響其對語文知識的學習,甚至失去對語文學科學習的興趣。

3.內(nèi)容太多,難以消化。多媒體的優(yōu)點之一就是能夠傳遞大量豐富的內(nèi)容,但使用不當就會使其效果適得其反。教師想借助課件傳遞更多知識給學生本身無可厚非,但是如果不分輕重,一味追求知識容量而不對知識加以篩選,將準備的知識都倒給學生,學生來不及消化吸收,結(jié)果只會適得其反,導致課堂教學時間的浪費。這種方式只會給語文教學帶來負面影響。

三、多媒體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1.確保語文的主體地位。針對上文提到的喧賓奪主的問題,教師應多加注意,不但要使課堂內(nèi)容生動活潑,更要讓語文教學發(fā)揮其主體作用。對多媒體技術進行合理應用,使作品中的場景課件直觀地展示出來,學生也可與自己想象中的場景進行比對,進而加深對文章的感性認識。也就是說,多媒體技術是傳統(tǒng)教學的優(yōu)化工具,只有分清主次,才能科學利用多媒體課件提高課堂效率。

2.使多媒體與語文教學有機結(jié)合。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在于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傳統(tǒng)課堂上,學生被動地接受老師講授的知識,上面講,下面記,參與度低,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不易提高。在此種情況下,多媒體的融入就顯得尤為重要,將多媒體同語文教學有機結(jié)合,高中語文課堂的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學生的思維得以延展,想象力也得以開拓。

3.提高課件質(zhì)量。要使多媒體教學在語文課堂上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就要提高多媒w課件的質(zhì)量,首要任務就是要提高教師制作課件的能力。要想做出好的多媒體課件,首先,教師要掌握計算機制作課件的基本技巧;其次,教師要將用于課件中的內(nèi)容進行篩選,而不是隨意拼湊;最后,要對做成的課件進行一定程度的修飾美化。這樣做出來的課件,學生抱著一種欣賞的態(tài)度觀看,對于知識的理解也更加到位,老師講起來也是得心應手。

4.情感互動必不可少。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是語文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多媒體課件制作的如何精良,知識的主要傳播者還是教師。只有進行情感上的互動,學生們的注意力才能集中在課堂上。在情感互動過程中,學生會對教師所講產(chǎn)生懷疑或共鳴,這種情感上的投入才是語文教學所追求的人文性。換句話說,要達到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目的,除了要將多媒體技術與語文教學相結(jié)合,還要將多媒體教學和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結(jié)合,改善傳統(tǒng)語文教學形式單一的弊端,發(fā)揮多媒體教學豐富多彩的優(yōu)勢,提升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總而言之,多媒體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有機結(jié)合,才是目前高中語文教學所要追求的理想形式。二者的有機整合帶給語文教學極大的便利,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然而新的技術面臨著新的問題,多媒體合理應用于教學還需要分清主次,把握輕重,合理運用,使多媒體教學為高中語文教學注入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王忱.淺談多媒體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讀寫算(教研版),2015,(24).

[2]盧靜.高中語文多媒體教學的利弊分析[J].學周刊,2014,(17).

第2篇:高中語文教學研究范文

關鍵詞:高中語文;創(chuàng)新;個性化閱讀

新的時代對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jīng)濟的時代,知識經(jīng)濟的本質(zhì)是創(chuàng)新,人才是創(chuàng)新的基礎。教育的本質(zhì)是培養(yǎng)適合時代需要的創(chuàng)新性人才。個性化閱讀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

1、個性化閱讀的重要性

高中語文學科不僅是訓練學生分析和運用語言的能力,而且是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的生活情趣,使其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人格的特殊學科。學習的過程是學生感悟和知識建構的過程,是極具個性化的行為。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統(tǒng)一性和同步性泯滅了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扼殺了學生創(chuàng)造的天賦。統(tǒng)一的教學模式,統(tǒng)一的教學目標,得出同樣的結(jié)論,已經(jīng)不適合現(xiàn)代社會多元化的個性發(fā)展,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提倡個性化閱讀教學已迫在眉睫。

所謂學生個性化閱讀,是指學生個體從書面文章中獲得的信息,與非認知因素相互影響的活動,存在個體差異;它是學生借助文本與作者思想對話的心理過程,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它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創(chuàng)造的感受、理解、評價和鑒賞文本的過程。由于每個學生的生活積淀,文化底蘊,知識水平、審美情趣的千差萬別,導致每個學生不同的個性化的行為。

在高中語文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中,個性化閱讀教學是以課程內(nèi)容為載體,以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共同結(jié)合的活動教學。具體地說,新課程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是在教學中采用各種方法,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以實現(xiàn)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為培養(yǎng)目標。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強調(diào)新的學習觀,提倡以學生自主學習為基礎的個性與共性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diào)學生的個性差異特點而進行的因材施教。

2、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教學原則

2.1民主性教學原則。民主,平等,自由,和諧的教學氛圍,是一個自由的思維空間,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空間中學習。在個性化閱讀教學中,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根據(jù)學生個體差異,提出不同的閱讀要求,或由學生自己制定閱讀要求,利用特定的情景語境去了解文章內(nèi)容的內(nèi)涵和意義。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促進學生的主動參與,鼓勵學生積極探索,主動參與,尊重學生說話的權利,尊重學生的意見,尊重學生的個性,鼓勵學生提問,探索新事物,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教師創(chuàng)建的疑點問題,讓學生質(zhì)疑,讓學生異想天開,充分表達自己的新思路,新理念,充分體現(xiàn)課堂閱讀的課堂氣氛。

2.2激勵性教學原則。個人閱讀讓學生發(fā)表個人的意見,感受和經(jīng)驗的同時,也有學生不盡合理,極端的甚至是錯誤的觀點。這時,教師不能任其發(fā)展,要進行必要的指導和引導,同時,也要鼓勵學生,表揚積極的想法和良好的意見。讓學生感覺到課外閱讀之后有一定的收獲,體驗到文章閱讀后的感悟和意義,感受到問與答的快樂過程,使學生不斷的進步學習。

3、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實施

3.1教師的個性化引導

3.1.1指導學生自定目標,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閱讀方法或習慣確定學習目標。比如:語文學習需要落實的字、詞、句、篇知識,在具體的文章中各個學生的具體情況不同,強調(diào)學生依據(jù)自己的確定學習需要。

3.1.2指導學生自選方法,教師要指導學生根據(jù)自己閱讀習慣的前提下選擇適合自己學習的方法和學習伙伴。比如:喜歡朗讀、默讀、情景閱讀、意想閱讀等,帶有問題的思考方法,概括段落意思的方法,如何先讀什么,后讀什么,依據(jù)個人的情況進行閱讀。

3.1.3引導學生自主閱讀的習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教會學生如何發(fā)現(xiàn)問題,養(yǎng)成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習慣,引導學生突破閱讀定勢,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去探究和認識,鼓勵學生有自己的見解和體驗,教會學生在預習、自讀、自學過程中運用工具書,解決遇到的疑難問題。

3.2 學生的個性化閱讀

3.2.1把握閱讀的重點,學生把握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lián)系,關注思想的深刻性、觀點的科學性、邏輯的嚴密性、語言的準確性。

3.2.2突破閱讀的難點,學生要根據(jù)自身的學習閱讀情況,總結(jié)閱讀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疑點,向老師或同學相互討論交流,認清自己在閱讀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突破閱讀難點,提高閱讀的能力。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個性化閱讀教學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都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參與者,而不是被動者。在與他人(教師和同學)的關系中,學生不是簡單地接受他人的表述,人云亦云,而是感受和理解他人對閱讀內(nèi)容的感受和理解,敢于表達自己的認識,在思想的碰撞中產(chǎn)生新的思路,深化自己對文章內(nèi)容以及文章作者的感受和理解。只有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真正確立、學生個性化意識的真正覺醒,才能真正有閱讀的個性化。

參考文獻:

[1] 趙強麗.探索中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J].祖國:建設版.2013(13):194-194.

[2] 孟青枝.簡析中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J].信息教研周刊.2013(9):23-23.

第3篇:高中語文教學研究范文

關鍵詞: 研究性學習 高中語文教學 教學策略

1.引言

1998年研究性學習在我國首次被提出,并在2002年實現(xiàn)了在基礎教學方面的全面推廣,日益成為素質(zhì)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焦點和熱點。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在基礎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堅持“以學生為主”,開展自主探究性學習,著重在學習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表達等語文能力,提高語文知識的應用和審美能力。高中語文的研究性學習從學生的個性特征和興趣愛好出發(fā),堅持語文基礎知識與語文生活經(jīng)驗并重,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一系列的研究性學習活動。在新時期,高中語文教學開展研究性學習是時代的需要,具有必然性和緊迫性。

2.我國高中語文的教學現(xiàn)狀

2.1高中語文的教學理念有所轉(zhuǎn)變

在傳統(tǒng)教學理念和應試教育的雙重影響下,高中語文教學長期處在以教師單向傳授書本知識為主的教學境地,語文課堂教學枯燥、僵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缺少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具體的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中,強調(diào)教師的絕對權威,學生處于學習的邊緣位置,被動地接受知識,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經(jīng)過近十年的教育改革,我國大部分教師都已經(jīng)參加先進教學理念的教育和學習,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自覺堅持以“理論聯(lián)系實踐”和“以學生為主”的理念開展教學實踐活動[1]。

2.2高中語文的教學模式有所創(chuàng)新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教育界就在引進國外教學理論和總結(jié)語文學科的教學經(jīng)驗的基礎上不斷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形成了一系列新型的教學模式,在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方面發(fā)揮了十分積極的作用。新課改打破了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片面重視基礎知識的死記硬背的局面,開創(chuàng)了促進學生讀、寫、說等能力全面發(fā)展的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在自主、平等、合作的研究性學習中,使語文學科的“教”與“學”達到了本質(zhì)上的統(tǒng)一,在遵循語文教學發(fā)展規(guī)律的基礎上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必要性

首先,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是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傳統(tǒng)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長期的接受性學習也給國家的人才發(fā)展戰(zhàn)略帶來了負面影響。其次,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有利于教學組織結(jié)構的優(yōu)化,增強語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和有效性。再次,通過研究性學習,學生的知、情、意、理等語文素養(yǎng)得到了全面提升,對以后的終身性學習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意義重大。最后,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有利于教師的成長,在研究性學習的組織中提高了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的人文素養(yǎng),有利于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2]。

3.2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可行性

結(jié)合語文學科的學科特色和高中學生的心理特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是十分可行的。從語文學科的學科特色出發(fā),語文學科的基礎性、開放性、綜合性、時代性和人文性為研究性學習的開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豐富的情感體驗,有利于體現(xiàn)研究性學習的優(yōu)越性。從高中學生的心理特征出發(fā),高中生的認知結(jié)構和邏輯思維能力日益成熟,能夠?qū)ρ芯啃詫W習的內(nèi)容進行有效的辯證分析,為深入的探究學習提供智力支持。

4.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策略

4.1樹立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理念

民主、生活、合作、對話、活動等教學策略是研究性學習的核心,只有在充分掌握和理解上述教學理念的基礎上,才能夠開展高效的研究性學習。民主、合作、對話等策略強調(diào)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的自由、民主,師生、生生之間針對高中語文知識進行平等的溝通和交流。生活、活動策略強調(diào)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性和生活化,語文作為語言學科依賴于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和生活經(jīng)驗,高中語文的研究性學習要貼近生活,引導學生在日程生活中發(fā)現(xiàn)語文的魅力,并在生活實踐中提升語文的應用能力[3]。

4.2明確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目標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主要目標是打破學生被動接受學習的局面,引導學生對語文知識自主探究學習,樹立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通過研究性學習,學生體會到參與語文學科研究的樂趣,調(diào)動了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此外,在研究性學習中,還要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在語文信息資源的收集整理中,有效提升學生的合作和團隊能力??偟膩碚f,研究性學習旨在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及綜合素質(zhì)。

4.3構建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模式

目前,在高中語文研究性學普遍采用“五步走”的教學模式:第一,教師引導學生對語文研究性學習內(nèi)容進行自我學習,初步感悟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營造良好的語文研究氛圍;第二,組織學生對語文研究性內(nèi)容進行研讀,在交流中加深對作品的認識,并挖掘出作品中蘊含的深刻含義;第三,加強研究性學習的拓展,在課后布置研究性作業(yè),通過課外的延伸訓練鞏固語文課堂教學;第四,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征進行分組,學生借助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展開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加強各小組之間的交流和溝通;第五,對各小組的研究成果給予合理、客觀的評價,在總結(jié)研究性學習成果的同時增加了學生參與研究性學習的信心[4]。

4.4完善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策略

完善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策略有利于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事半功倍。首先,教師要充分挖掘語文教材的價值,注重教材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例如在講授魯迅《故鄉(xiāng)》一課時,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到底是誰偷了碗?”,根據(jù)教材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其次,以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吸引學生參與到研究性學習中,例如在講授《守財奴》一課時,組織學生進行表演活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再次,教師要善于抓住時機設置疑問,增強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問題意識,

鍛煉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通過研究性學習教會學生如何科學地進行語文學科知識的研究,除了教給學生搜集、整理資料外,還要注重語文知識探究方法的傳授。

4.5創(chuàng)新研究性學習的教學評價

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的教學評價要實現(xiàn)雙重功能,既要對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給予客觀、合理的評價,又要激勵學生更多地參與研究性學習。在綜合考慮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成果、研究過程的方法策略、研究學習過程中的態(tài)度表現(xiàn)后給學生予客觀、公正、合理的評價,開展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家長評價的綜合評價活動,實現(xiàn)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教學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此外,還要注重研究性學習評價內(nèi)容和評價方式的豐富性和多樣性[5]。

5.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應該注意的問題

當前,我國高中語文教學研究性學習仍處于發(fā)展的初級階段,在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中仍存在一些弊端和誤區(qū)。部分教師因為對研究性學習的理論知識認識不足,認為研究性學習不利于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在研究性學習中忽視教學模式和教學形式的創(chuàng)新,既浪費教學時間又挫傷學生參與研究性學習的積極性。面對這些發(fā)展中的難題,教師要樹立正確的語文教學觀,加強研究性學習理論知識的學習,在具體的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中積極引導學生參與研究性學習,實現(xiàn)語文教學真實意義上的改革。

參考文獻

[1]何躍.研究性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特性及運用[J].中學語文:下旬,2011,(8):11-12.

[2]鄭炳欣.研究性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神州(下旬刊),2012,(2):148-149.

[3]焦詠梅.研究性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神州(下旬刊),2012,(3):80.

第4篇:高中語文教學研究范文

關鍵詞: 高中語文 分層教學 應用措施

傳統(tǒng)教學“一刀切”的教學模式主要采取群體性教學,忽略學生的個性差異,片面追求成績,只重視知識技能的傳授,而這種“以成績論英雄”的模式仍然存在于目前的高中語文課堂中,這是導致長期以來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難有突破的重要原因。對此,教師探尋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的著力點,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思維方式、性格特點等因素,開展分層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及時調(diào)整教學計劃,使分層教學模式成為高中語文課堂的最大助力,下面我就這個問題談談看法。

一、了解分層教學

在素質(zhì)教育下如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是廣大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而在當代教育背景下,要實現(xiàn)高中語文的素質(zhì)教育,分層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具體來說,分層教學最早出現(xiàn)于美國,自其引進學校教學后,憑借自身獨特的教學優(yōu)勢逐漸發(fā)展為學校教育的重要模式,分層教學的發(fā)展過程呈“馬鞍形”,一直以來都是教育理論研究的重要議題。所謂分層教學指的是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學生的現(xiàn)有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并區(qū)別對待,通過制訂詳細的教學計劃,采用合理的教學策略使不同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和提高的一種教學模式。通過對分層教學概念的了解,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分層教學的重點有三個:一是從學生的現(xiàn)有知識水平出發(fā);二是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做到有的放矢;三是強調(diào)在這一教學模式下使所有學生都學有所獲。此外,“個別化”學習的模式、能力目標分層監(jiān)測模式、定向培養(yǎng)目標分層模式、課堂教學的“分層互動”模式是分層教學的主要走班模式,教師要將這些模式靈活地運用于高中語文課堂中。可以說,分層教學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的應用是貫徹“生本”理念,落實新課改因材施教要求的有效方式。分層教學的應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并在同等教學條件上下,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最適合的學習方法,縮小智力因素等因素的影響,減輕學生的負擔,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空間。

二、探尋應用措施

1.上課前。分層教學的應用要從備課環(huán)節(jié)入手。具體來說,教師在備課時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首先,實施分層教學的前提是全面把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此教師要“備學生”,充分了解學生之間的差異性,立足于教學內(nèi)容,針對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能力水平對學生進行分層,可以劃分小組,成員構成以實現(xiàn)“以優(yōu)扶差、先進帶后進”為標準。其次,教學目標的制定對分層教學的應用至關重要。教學目標指導整個教學活動,分層教學的實施需要圍繞教學目標進行。因此,教師在制定目標時要根據(jù)維果斯基“最近發(fā)展區(qū)”的理論,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目標。此外,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制定目標,做到基本目標和延伸目標的有機融合。例如在文言文的學習中,對能力較強的學生來說,可以要求他們通過探索,尋找文言文的用詞規(guī)律,目標側(cè)重于對文言文的實際應用和拓展延伸方面,而對基礎相對較弱的學生來說,主要目標則是使學生扎實掌握文章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2.上課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開展狀況直接決定分層教學質(zhì)量,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幾個問題:首先是注重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提問環(huán)節(jié)應該體現(xiàn)分層教學思想,教師設計的問題要符合提問對象的知識水平,提問難度要因人而異,確保不同層次和水平的學生都有被提問的機會,教師要撇開個人情感,一視同仁,通過課堂提問鍛煉全體學生的思維能力。其次,課堂練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課堂練習不僅能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而且能反映一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課堂練習是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深化理解的最佳途徑。因此,課堂練習要在分層教學思想的指導下進行。一般來說,課堂練習由淺入深有以下三種類型:基礎練習、綜合練習和拓展練習,教師要科學提問,精心設計課堂練習,使每個學生都體驗成功的喜悅。

3.下課后。作業(yè)、評價、考核作為課堂教學的最終環(huán)節(jié)應當分層進行。首先,作業(yè)設計方面要“層層遞進”,教師可以設計兩三套不同難度的作業(yè),分別布置給不同層次的學生,這樣不僅能使學生學習起來更具針對性,而且能有效避免抄襲現(xiàn)象,以免導致時間的隱性浪費。在教學評價和考核制度方面,教師要大膽突破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一張試卷定天下”的模式。教師應注意試題的構成,一張試卷應有80%左右的“基礎題”和20%左右的“拔高題”,試題設計要結(jié)合學生的學習程度,可以說這種分層的作業(yè)形式和考核制度是最能體現(xiàn)教學公正性和客觀性的。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時除了學生的成績外,還要綜合考慮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行為方式、邏輯思維等多個方面的因素,不斷完善學生層次學習評價,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在高中語文課堂中應用分層教學不僅能夠滿足學生的群體需要,還能夠兼顧學生的個體需求,可以說分層教學的應用范圍將不斷擴大,成為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方式,教師要不斷研究,使分層教學成為語文課堂的助力。

參考文獻:

[1]余志芳.以學習需要為導向的分層教學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2.

[2]張儒涵.高中語文課堂中的分層教學研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6(1).

第5篇:高中語文教學研究范文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實踐研究

一、當前高中語文自主閱讀教學的基本現(xiàn)狀

語文是啟蒙教育必不可少的科目,學生從小學就開始學習語文,一直到高中甚至大學,可見語文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在學習語文的時候,閱讀也是必不可分的一部分。但是根據(jù)目前高中生的閱讀情況來看,語文閱讀效果甚微,存在著很嚴重的問題。

由于高中語文閱讀的篇幅比較長,內(nèi)容和以前比起來也有了很大的變化,難度相對較高。高中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開始出現(xiàn)浮躁的現(xiàn)象,對語文閱讀內(nèi)容知識粗略地讀一遍,然后就開始做題,不對閱讀文章的內(nèi)容進行仔細分析,這樣學生無法正確理解閱讀的內(nèi)容,同時也做不對習題,在考試中不占有任何優(yōu)勢。

面對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諸多的弊端,教師和學生應該共同努力,積極尋求解決的措施,讓語文閱讀走向一個新的局面。

二、面對高中語文閱讀問題所采取的措施

1.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豐富其知識儲量

解決學生閱讀困難的問題,首先就應該從增加他們的閱讀量開始,讓他們在豐富的閱讀書海中自己發(fā)現(xiàn)閱讀的技巧。

學生在進入高中后,有了一定的自主時間,但是他們還不會自主學習,更多時間并非在閱讀課外書籍。這時候就需要語文教師來幫助他們合理安排時間,讓他們進入學習狀態(tài)。

教師應該每天在自習課堂中為學生安排一節(jié)閱讀課,這并不是一種強制性的學習,而是幫助他們合理規(guī)劃時間。給學生留下充足的時間來進行閱讀,彌補他們由于平時繁忙的學習所占用的閱讀時間。教師同時也陪學生閱讀,當學生在閱讀的時候遇到什么疑問,教師可以及時幫助學生在課堂上消化知識。

2.教師改變閱讀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技巧

學生閱讀能力沒有改變,閱讀水平?jīng)]有多大的進步,究其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教師的問題。這是因為教師閱讀教學方法有問題,導致學生也陷入困境,對閱讀沒有多大的突破和進展。

首先,教師應該不再用以前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方法來幫助學生進行閱讀,應該看清眼前形勢,用新的教學方法改變當前閱讀狀況。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應該對文章的內(nèi)容給學生進行詳細講解,讓他們對文章的內(nèi)容有一個概括的了解。對閱讀文章的手法和技巧要進行詳細分析,這是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很多學生都對閱讀文章的技巧一無所知,因此教師要認真講解點撥,對學生不懂的要進行舉例分析,然后再讓學生寫一個類似的例句,以達到閱讀教學的真正目的。

其次,教師在閱讀教學研究時候,可以讓學生也嘗試著自己理解,改變以前教師主講,學生主課的模式,讓學生試著在講臺上講解閱讀理解,說出他們的看法和理解,這樣才能看到學生對閱讀的文章掌握和了解多少,對他們講解錯誤的地方進行及時糾正和補充,這樣才能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3.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和探究學習

在學習中主要依靠學生自主學習,不能只憑教師生硬地給學生輸灌知識,那樣學生學習到的知識就會很少,而且也無法進行自主應用。

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閱讀教學中自己學習并且應用,對文章的深層含義進行探究活動閱讀。學生在閱讀中盡可能自己完成一些教學閱讀任務,不依賴外界的一切,自己去閱讀理解文章的含義和意義所在,當自己無法完成的時候,可以和幾個學生一起談論研究,或者幾個學生分組討論,將問題分成幾個部分,這樣進行起來也比較快,最后把他們討論的結(jié)果在一起匯總。如果還有異議,學生可向教師求教,讓教師幫助解決。

此外,學生要對閱讀有一個定式,從不同角度和不同的層次去探索體驗,使他們在閱讀學習過程中學會預習、自我理解,對不懂的問題可以借助其他工具書來解決。學生還可以走進生活,在生活中接觸事物遠比書本中學到的知識更有內(nèi)涵和意義。因此,學生要自己學會課內(nèi)和課外的教學研究,逐步培養(yǎng)自己的自學能力,使自己成為學習的主人,真正提高閱讀的能力。

高中語文閱讀在教學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與此同時也存在著諸多的弊端,但是經(jīng)過高中語文老師的不懈努力和學生的自我奮斗,高中生的語文閱讀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改進,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高中語文閱讀還會更加邁進一步,迎來一輪新氣象、新景觀。

參考文獻:

第6篇:高中語文教學研究范文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很多學生都有這樣的想法:只要加強背誦,就可以學好語文。這種想法并不算錯,但是也并不全面,基本的背誦記憶是學好語文的基礎和前提。小學生語文學習成績的提高多依賴于對語文基礎知識的記憶和背誦,但是到了高中階段,單純的背誦記憶已經(jīng)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高中語文教學更側(cè)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思維異常活躍、表達能力好、有一定鑒賞水平的時期,語文學科教學帶給學生的不能只局限于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感受生活的美,滋養(yǎng)學生終身。從宏觀角度看,語文教學直接關系到一個學生是否有著豐富多彩的精神世界,以及他對人生的態(tài)度和思考、感悟。從小的角度看,學好語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高考成績。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我們應該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呢?重點還是利用好課堂教學的45分鐘,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學習語文,掌握正確的語文學習方法

一個真正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注重向?qū)W生傳授語文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好語文的方法,簡言之就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語文學習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用漢語進行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這些方面的訓練還是在課堂教學中。所以,教師在開始授課之前就要讓學生明白:我們不但要熟記每篇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新詞,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文章特點,更重要的是指導怎樣進行課文閱讀和練習,才能更好地感悟作者要表達的情感,理解課文內(nèi)容,引發(fā)自己和作者的情感共鳴。學生要學會聽課,因為語文成績的高低往往與課堂45分鐘時間內(nèi)的聽課狀態(tài)成正比,學會聽課,語文學習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學會聽課的關鍵是做到眼、耳、手、腦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去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眼睛要盯著教師的一舉一動、書寫的板書,捕捉教師的微表情和肢體動作;注意力要集中,豎起耳朵認真傾聽教師所講的每一句話,聽出教師的教學重點;手也要勤于做筆記,把教師講到的課文重點和難點記錄下來;腦子要飛快地轉(zhuǎn)動,勤于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根據(jù)教師的講解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學生只有在聽課過程中真正理解了文章的內(nèi)容,才能記憶和鞏固這些語文知識,如果沒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單純靠死記硬背只能維持短時的記憶,對提高學生語文能力毫無幫助。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發(fā)言。教學實踐證明,一般成績較好的學生都是那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積極發(fā)言的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回答教師的問題既有利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又可以讓學生當堂對所學知識進行一個系統(tǒng)的梳理,加深理解和記憶。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思路始終跟著教師的節(jié)奏走,這樣能夠保證學生上課的注意力集中,取得良好的聽課效果,讓學生在語文課堂學習中獲得良好的學習習慣,有益于學生的終身發(fā)展。

二、確立學生主體地位,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在具體的語文教學實踐中,語文教師要確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通過改變傳統(tǒng)單一的講授式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身到語文學習當中來,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要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必須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提倡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敢于在教師面前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觀點,從而提高學習能力。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需要教師轉(zhuǎn)變落后的教學觀念,時刻意識到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平臺和機會,鼓勵學生張揚個性,積極發(fā)表自己的獨立見解,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探究語文知識的主觀意愿,讓學生在積極參與中增長智慧,提高綜合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過分強調(diào)答案的唯一性,要鼓勵并肯定學生的求異思維。教師的肯定和鼓勵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滿足感,從而激發(fā)學生以積極愉快的心態(tài)投身到語文學習中。繼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圍繞課文內(nèi)容查找資料、閱讀文章、提出疑惑并且最終通過討論來解決這些問題。在這種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獲得了大量的信息,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提高了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提高了語文學習效率。

三、創(chuàng)設恰當?shù)慕虒W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針對高中學生的心理特點,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教學情境,并設計一些趣味性較高的教學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深刻理解課文內(nèi)容。根據(jù)班內(nèi)學生學習能力和語文基礎的不同,教師應該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來幫助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在問題的一步步引導下理解文章的脈絡,捕捉其中要表達的中心思想,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通過相互之間的討論、交流和幫助都能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與此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大膽地評價和質(zhì)疑,開展探究性語文學習。語文學科是高中階段的基礎學科,它有著極強的人文性和藝術性,教師應該正確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大自然的美景、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創(chuàng)設恰當?shù)慕虒W情境,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向課堂45分鐘要效率。相信經(jīng)過每一位高中語文教師的不懈努力,一定會讓學生真正愛上語文,切實提高語文課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藍衛(wèi)珍.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jié)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淺談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途徑[J].儷人:教師,2014(11).

[2]尹春燕.淺談如何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現(xiàn)代教育科學:教學研究,2012(10).

[3]沈忠海.淺談如何提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中學時代:理論版,2012(10).

第7篇:高中語文教學研究范文

關鍵詞:新媒體;高中語文;教學;學生

G633.3

隨著科技時代的到來,各種高科技產(chǎn)品不斷涌現(xiàn)出來并應用于教學領域,也得到了學生和教師的喜歡。新媒體教學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提高了學習效率,可以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學生的主體性也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融入新媒體技術,對語文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也有重大意義。

一、正確看待媒體,加大監(jiān)管力度

新媒體為我國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更廣闊的教育資源,使得學生可以利用多種平臺進行自主學習,新媒體教學方式內(nèi)容豐富,形式靈活。高中語文教學也要適合新的形式發(fā)展需求,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要加強對新媒體資源的利用,要積極發(fā)揮新媒體資源的優(yōu)勢,拓展語文課堂內(nèi)容,擴大學生的視野。但新媒體教學畢竟是一種新興的教育方式,還處在發(fā)展階段,在應用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我們要科學正確的看待媒體,它是教學過程中的一種輔工具,并沒有好壞之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合理運用,彌補傳統(tǒng)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不足。除此之外,還要加大監(jiān)管力度,盡可能減少它對學生負面的影響,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積極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

比如在高中語文的文言文和詩歌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充分利用新媒體教學來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文言文和詩歌都是古代文人的作品,可能對白話文時代的學生來說不是那么好理解,所以教師就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可以通過讓學生看一些圖片或者音樂或者視頻之類的東西以降低理解的難度。新媒體教學可以⒁恍橄蟮畝西生動形象的展示出來,讓學生輕輕松松掌握知識,在快樂中學習。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氛圍,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學習效率大大提高?,F(xiàn)代教學方式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相比有著許多優(yōu)勢,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如果處理不當,則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在利用網(wǎng)絡課程教學中,要加大監(jiān)管力度,讓學生在正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二、進行全面整合,利用媒體資源

在高中,由于有巨大的升學壓力,然而制作多媒體課件花費時間長,需要投入的精力也多,所以多媒體的應用情況就得到了制約。大多數(shù)教師在整理一次課件后就將其束之高閣,不再進行下一次的整理,原因就是他們的整理能力不夠強。殊不知,這是個熟能生巧的過程,誰在第一次做這個事的時候都需要花費很長時間,開動很多腦力活動,只要肯堅持下去,一定就可以改善新媒體資源使用不理想的局面。這樣就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條件,大大節(jié)省了他們的準備時間,提高了學習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充分利用微課來進行教學,微課是一種時間短而內(nèi)容精的課程,可以用短小精悍來形容。語文是一種廣泛的學科,包含的內(nèi)容比較多,這時就可以利用微課,將碎小知識點逐個攻破

例如教師在用多媒體教學時就可以事先做好這些準備:課前認真研讀教材、寫好詳細的教學計劃,然后再根據(jù)教學計劃準備相應的多媒體課件。有些教師在上課之前看都沒有看過教材,就直接從網(wǎng)上下載現(xiàn)成的課件,然后就將課件直接照搬到課堂上,課件放完了,課也就上完了。這種用課件代替?zhèn)湔n的做法是完全不負責任的,是偷懶的行為,既助長了自己的惰性,也耽誤了學生。所以教師一定要先吃透教材,寫好教學設計,然后根據(jù)需要制作課件,不能盲目使用課件,這樣才可以真正駕馭課件,使課件真正為輔助課堂教學而服務。

三、充分發(fā)揮優(yōu)勢,完善管理工作

新媒體教學是一種既方便又快捷的教學方式,而且也適合學生學習的需求。我們每個人都對新事物感興趣,新事物能夠很好的激發(fā)我們的求知欲,相比于原來死板的課本教學,新媒體教學靈活了好多。它使課堂不再是教師一味的傳授,學生被動的接受,而是通過教師引導從而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學生的主體性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學習效率明顯提高,提升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綜合能力。利用新媒體教學不僅使學生對課堂內(nèi)容知識掌握的更加牢固,而且通過網(wǎng)絡,還讓學生學到了很多課堂之外的東西,可以幫助學生發(fā)展成全面型人才。

例如,在高中語文課文《林黛玉進賈府》教授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采取新媒體教學。由于高中生有著很大的升學壓力,他們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分配在了備考中去,所以他們沒有時間,也沒有那個心思去讀課外書、去讀名著。當時我們在學這篇課文時,班里也很少有人讀過《紅樓夢》。然而《紅樓夢》中人物關系復雜,就算教師給學生把其中的關系用圖畫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學生也未免能夠記得住,但是如果讓學生觀看這部分內(nèi)容的視頻,通過“看電視”的方法,學生應該就可以迅速理清他們之間的關系。而且,通過觀看視頻,也減輕了教師授課的負擔,對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也有很大的幫助。這種方式不會讓學生覺得乏味,只會讓學生對《紅樓夢》越發(fā)感興趣,進而愛上學語文,愛上文學。

新媒體技術應用到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僅是時代的必然選擇,也是新課標的基本要求。教師要充分認識到,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新媒體教學也不例外,所以教師應正確看待新媒體技術。新時代下的高中生升學壓力越來越大,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所以,教師要引導好學生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從而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覃巧蘭. 淺談高中語文微課制作的關鍵要素[J]. 科學中國人. 2016(27)

[2]胡慧敏. 微課教學用于高中歷史教學的實踐探究[J]. 科學中國人. 2016(21)

[3]鄭小慧. 新媒體在高中語文教學應用中的實際探討[J]. 新課程(中學). 2016(05)

第8篇:高中語文教學研究范文

關鍵詞:教育均衡發(fā)展;高中語文;教學研究

長期以來,在高考這種導向下,學校的影響力和學校的品牌都取決于學生的高考成績和高考升學率,可以簡單地認為學校獲得的效用水平取決于學生高考成績的高低。因此,許多教師都把學生考試成績當做終極追求,所以大多老師只重視傳統(tǒng)教學,特別是針對有可能為學校爭得榮譽的學生,而忽略了一部分學生,這些學生或時間,或精力,或興趣不逮,索性放棄學習。學生在科學精神和人文情懷的養(yǎng)成上出現(xiàn)不均衡的現(xiàn)象,影響完整的人格建構。這種情況令人惋嘆,令人不滿,甚至令人憤怒。而以人為本的教育均衡發(fā)展觀則關注人人接受教育機會的公平性,堅持以人的全面進步和發(fā)展為本,追求教育質(zhì)量的均等,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和個性。如何才能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接受相對均衡的教育,讓每個學生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和學習潛能。實現(xiàn)“同在藍天下,共同成長進步”的美好愿望,以怎樣的方式才能使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達到均衡是本文重點探討的內(nèi)容。

教育以人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為目標,教育均衡發(fā)展不能僅僅體現(xiàn)在資源配置、硬件建設方面的均衡,還需要關注更深層次的教育均衡發(fā)展,人的全面發(fā)展,即要追求教育機會均等,每個學生都能獲得均等的課堂教學與教育機會,學業(yè)成功的平等機會,更要重視質(zhì)量均衡,教育結(jié)果的均衡以及教育評價的均衡。做到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真正做到以人為本,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更要促進全體學生的發(fā)展。這種觀念應該貫穿于教師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

老師必須把功夫下在備課上,課堂教學效果、質(zhì)量如何,關鍵在于備課。備課時至少要做到以下三點:即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明確教學目標,掌握課文的重點內(nèi)容。

對學生進行分組,在授課前將所授課班級的學生的基本情況有個大體的掌握,然后將學生進行分組。在普及教育的現(xiàn)實下,老師都知道或觀察到,在課堂中的每一位學生其實都是很是獨特的個體。面對一班混合能力的學生,他們有不同的成長經(jīng)驗及背景,擁有不同的長處和不同的學習能力,學習特性及學習動機亦有明顯的差異。有一些學生可能因為早前學習的缺失,未能很好地掌握某些基本知識及技巧,他們正痛苦掙扎,忙于追趕課程內(nèi)容;但另外一些的學生,可能只需稍稍點撥,便可以直達終點。教室內(nèi)明顯地出現(xiàn)各種不均衡的情況,教師“一刀切”地組織教學,顯然有悖均衡發(fā)展的觀念。只有知道不同的學生該學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該教什么;否則,閉著眼睛捉麻雀,大抵是無效勞動而已。

一、教學目標的設置

教學目標的設置應有梯度,要設計得符合各個層次的學生的現(xiàn)狀,要設置到“讓學生跳跳就能摘到果子”的高度,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比如復習成語運用的專題時教學目標設定為1.積累并理解初高中十二冊課本中的成語;2了解易設誤的成語的幾種類型,提高學生解題速度及解題能力。這樣設置目標,部分未能很好地掌握某些基本知識的學生可根據(jù)課文注釋、思考和練習、現(xiàn)代漢語詞語表加以摘錄,積累起數(shù)量可觀的成語。因為近幾年高考成語題所涉及的成語絕大多數(shù)取材于教材,切實掌握課本中的成語,對這部分學生而言就已經(jīng)是根據(jù)自身特點發(fā)揮自己的學習潛能。而另一個目標則是針對部分資質(zhì)基礎較好的學生設置,讓他們能夠運用多余的精力鍛煉自身解題技能。這樣便能夠為不同能力的學生造就更有效的學習機會,學業(yè)成功的平等機會。尤其是在上古文時,這部分非常重要,但是總是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這一點,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備課時,不僅要考慮學習目標,還應該考慮到學生的接受情況。學生接受不到,講得再多也是枉然;或者講的內(nèi)容太淺顯,部分學生已經(jīng)掌握,說了同樣白費勁。

二、授課內(nèi)容的確定

授課內(nèi)容的確定更應在備課的關鍵,在講新知識點時側(cè)重些差生。復習和練習時可以側(cè)重優(yōu)生(多出點有難度的題),每堂課的容量和強度都要達到學生能夠承受的最大限度。確保課堂大容量、快節(jié)奏,圍繞學習目標,加大課堂信息量、思維量、訓練量。根據(jù)271法則,授課內(nèi)容應安排為20%是不用講學生能自學會的,70%是通過討論才能學會的,10%是同學之間在課堂上展示、互相回答問題,老師的強調(diào)、點撥,反復訓練才能會的。

教師應在課堂上應發(fā)揮主導作用,充分調(diào)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課堂教學必須要以“平等”的方式進行。即使再好的備課,得不到學生的支持與配合,整個課堂也是失敗的。在課堂教學中,要將分層次設置的教學目標落實,這樣既有面向全體學生的環(huán)節(jié),又有兼顧優(yōu)、后進生的環(huán)節(jié)。而中等生是重點把握的對象,他們有極大的潛能等待開發(fā),同時利用他們在認知上的不完善,把問題逐步展開,對知識進行深入的研究。

三、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總會有一些相對來說比較簡單的問題,那么在提問比較簡單的問題的時候,就可以盡量讓后進生來回答,最好是老師在巡視的時候充分發(fā)現(xiàn),然后在他們不舉手的情況下指名來回答,在他們正確好,要及時予以鼓勵。他們偶爾做對事情的時候,我們老師就應該抓住時機,適當?shù)谋頁P他們,讓他們也感覺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注,讓他們也能在同學面前有“驕傲”的時候。

在我們老師的教學設計中,總會有一些相對來說比較深層次的問題,尖子生在小范圍內(nèi)非常容易驕傲自滿,所以此類問題就要讓這些學生來回答,通過引導使他們有危機感和使命感。他們想保證有充足的后勁,不斷進步,只有繼續(xù)努力,不斷鞏固提高。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重點培養(yǎng),尖子生在每次考試中都能正?;虺5乜汲鰬械乃胶土脸鏊麄兊娘L采。

講解語言嚴謹而不乏機趣,激活課堂氣氛。以前,經(jīng)常會聽到老師在埋怨:學生們太不懂事,怎么能利用上課時間睡覺呢?其實這在一定程度上是老師的敗筆。學生們在課堂上睡覺,很大原因在于課堂氣氛過于死寂,或是講的內(nèi)容太深聽不懂,或是講的太淺,沒意思。好的講解,嚴謹而不乏機趣,莊重而不乏詼諧,讓人如坐春風,如飲甘露,讓人感受到語言之妙,妙不可言。語言一定要凝練準確,經(jīng)得起推敲,真正做到“有實事求是之心,而無嘩眾取寵之意”,而又能讓全體學生領會。如積累文言虛詞實詞也是一大難點,如果把這些虛實詞連綴成句那么記憶效果就會好很多了。比如“書”的義項連綴成句就是:(把)奏章、文書、書信的文字記下寫成書籍《尚書》,雖然不是優(yōu)美的一個句子,但卻是一個很好的記憶方法,相信各種不同的學生都能記得住。

四、課堂作業(yè)的布置

課堂作業(yè)的布置應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優(yōu)秀的學生可以設置一些具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讓他們不斷增強自信心。而對于一般的學生,要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讓他們?nèi)¢L補短?;A相對較差的學生可以在完成課堂作業(yè)的同時進行相關的練習,加以鞏固所學知識。老師要及時批閱作業(yè),及時反饋,并做好個別學生的面批和談話,強化落實。

五、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很重要。對任課教師而言,均衡教育背景下的學生評價要遵循“重視綜合評價,關注個體差異,體現(xiàn)評價標準的多元化”原則。所以在課堂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勢,并給予口頭上的肯定和表揚。由于學生的個性、智力、興趣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別,因此對學生的評價也要分層次進行。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所采用的語言也應適當?shù)淖兓@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學生陳某,基礎較差自信心又不強,我對他的評價就是“你的不足就是你的潛力所在,要想取得更大的進步,變不利為有利,唯有彌補你的不足之處,變差為不差?!?/p>

第9篇:高中語文教學研究范文

關鍵詞: 文言文教學 審美教育 語言美 人格美 文化美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文言文教學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從教材的篇幅數(shù)量和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可看出一二。中華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言文作為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思想的載體,見證了歷史變遷、朝代興衰,是華夏民族文化中內(nèi)容最豐富、內(nèi)涵最深刻、最具有審美價值的寶貴遺產(chǎn)。

然而,在現(xiàn)實的文言文教學過程中,復雜古老的語法結(jié)構與現(xiàn)代文有差異甚至截然相反的詞語含義,學生對背誦的抵觸情緒等,使文言文教學枯燥無味、效率低下。致使文言文教學道路越走越窄,要想另辟蹊徑,提高文言文教學效率,就必須找到文言文教學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

一、高中文言文教學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

語文教學大綱與課程標準都用綱要性文字闡述了文言文教學的重要性,文言文是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途徑。然而,文言文教學現(xiàn)狀和效率怎樣呢?一些一線語文教師依然運用串講這一傳統(tǒng)教學方法,逐字逐句地對其進行翻譯,拿著教學參考書照本宣科,疏通文章字詞,必然導致文言文教學枯燥無味,課堂毫無生機,效率低下。

真正的“翻譯”應該是蘊涵認知、文化、審美三個因素的復雜過程。這一過程對學生來說就是學習的過程,一個完整高效的學習過程應該是“知”、“情”、“意”相融合的過程。顯然,導致文言文教學低效的根本原因就是包含“情”、“意”審美教育的缺失。

文言文是中華文化最豐厚的載體,高中語文教材里選入的文言文更是文質(zhì)兼美的優(yōu)秀代表,具有極強的審美價值,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最好教材。正因為高中文言文教學過程中審美教育的缺失,致使本來包含豐富審美因素的優(yōu)秀文言文無法走進學生心靈。所以,文言文教學要走出低效的困境,就必須把審美教育融入高中文言文教學中,提高文言文教學效率。

二、高中文言文具有的審美價值

這些被選入高中語文教材的文言篇目都是經(jīng)過歷史考驗沉淀下來的經(jīng)典,其中蘊含豐富的審美價值。現(xiàn)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為例,從語言美、人格美、文化美三個方面說明在高中文言文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有其現(xiàn)實的可能性。

(一)語言美:高中教材選取的文言文都是中國古代文學的頂尖之作,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文章的語言美?!峨蹰w序》中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琵琶行》里“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等都是讀著舒服、看著悅目的上乘作品,充分體現(xiàn)中國語言文字的巨大魅力。不同類型、不同時期、不同體裁的文言文都能使高中學生從中體會出我國自古以來漢語言的優(yōu)美和魅力。

(二)人格美:教材中所選的文言文都是經(jīng)過歷史長河沖刷流傳下來的名篇佳句,承載著古人思想文化的精華?!蛾惽楸怼分欣蠲艿闹腔酆吞幨碌募记?;《燭之武退秦師》中燭之武的能言巧辯和機智勇敢;《孔雀東南飛》里劉蘭芝的多才多藝與不卑不亢等。這些作品都體現(xiàn)出人格之美,透過這些經(jīng)典的文言作品能看到作者的人格魅力。

(三)文化美:被選入高中教材的文言文一定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美,從這些優(yōu)秀的作品中,我們能處處窺探出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如《勸學》中學習的意義、方法和態(tài)度,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對學習的重視和探索;《師說》是研究中國古代教師和教育的寶貴文獻資料;《鴻門宴》中座次安排反映的是中國傳統(tǒng)的尊卑觀和禮儀觀。

這些文言文里體現(xiàn)出來的美學因素,正是文言文教學過程中滲透審美教育的先決條件,正因為文言文中存在豐富的美學因素,才使得審美教育成為可能。

三、高中文言文教學中踐行審美教育的措施

在高中文言文教學中踐行審美教育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情。文言文教學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制約太久,教師單調(diào)的教學手段使文言文教學的美感喪失殆盡。

(一)品味文言文的語言美。文言文體現(xiàn)我國漢語言最古老、最深邃的魅力,這些絕美的語言如果翻譯成現(xiàn)代文就索然無味、意境全無,學生很難體會到文章的語言美。教師應該依據(jù)文言文特點,挖掘其語言特色,帶領學生有感情地“美讀”,從反復多遍的朗讀中感受古代文字的精準凝練、恰到好處,體會文言文的語言魅力。如《琵琶行》中對音樂的描寫就是古今僅有的絕筆,教師在講課過程中應帶領學生進行不同形式的朗讀品味,讓學生感受那種“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的意境。如果把這段翻譯成白話文,就會失去韻味。

(三)領悟文言文的人格美。從文言文中獲取精神食糧無疑是明智之舉。教師在教授文言文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從中領悟到作者的人格魅力,和作者產(chǎn)生感情共鳴。如講授《逍遙游》,沒有必要逐字逐句地翻譯,只要認真品味文字,帶領學生領悟莊子的人生哲學和有關道家的深刻思想,了解莊子,了解他的處世哲學和人生態(tài)度,從中體會出莊子帶給后人的人格魅力就可以了。讓學生知道古代文人的人格魅力并被其深深吸引,是教好文言文的重要途徑,是講授文言文的目的之一。

(四)體會文言文的文化美。在文言文教學中引領學生進入古文曲徑通幽的境界之中,才是教學的真正成功。所以,在文言文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引導學生體會文言文的文化魅力。如學習《琵琶行》、《孔雀東南飛》等篇目時,引導學生知道古代并不是所有女子都是“無才便是德”的,琵琶女和劉蘭芝就是意外,為什么呢?這就要考證我國古代文化傳統(tǒng)了?!而欓T宴》中座次的錯誤安排,預示著結(jié)局,那么中國古代傳統(tǒng)座次安排有什么講究呢?當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興趣濃厚時,就會自主學習和探究文言文中蘊含的文化深意。

文言文是我國思想文化和語言文字的精髓所在,是中華民族幾千年集體智慧的結(jié)晶,只有充分發(fā)掘文言文的語言美、人格美和文化美,讓學生體會中國傳統(tǒng)獨特的審美因素才能刺激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在高中文言文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是教學發(fā)展的趨勢,用美育在文言文教學中開辟一塊“英雄用武之地”,讓文言文教學春暖花開,給文言文教學這座冰山帶來消融的希望。

總而言之,把審美教育融入高中文言文教學中,能夠提高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使學生得到更全面健康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惠珍.讓文言文教學充滿詩意[J].教學月刊,2006(8):43.

[2]吳立彬.高中文言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文學教育,2012(11).

[3]施錦偉.中學文言文教學的文化意義及其教改設想[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2(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