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大學教學概論范文

大學教學概論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學教學概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大學教學概論

第1篇:大學教學概論范文

關鍵詞:通識教育;財經案例;問卷調查;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01-0135-03

一、研究背景

知識背景的交叉已成為科學家打破習慣思維、取得原創(chuàng)性成果的重要源泉之一。據(jù)統(tǒng)計,上世紀的一百年中,自然科學類有466位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其中有41.63%的獲獎者具有交叉學科知識背景。絕大多數(shù)諾貝爾獎得主擁有廣泛的興趣愛好、良好的哲學與人文修養(yǎng)、既專又博的科學知識結構(郝鳳霞,2001)。

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也稱通才教育、普通教育,它既是一種人才培養(yǎng)方式,也是一種大學理念。在通識教育模式下,學生需要全面地了解人類知識的總體狀況,包括主要知識領域的基本觀點、思維方式和主要內容,在擁有基本的共同知識和教育經驗的基礎上,理性地選擇或形成自己的專業(yè)方向。當前,通識教育已成為跨學科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之一。諸多高校在積極開展通識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探索,比如,麻省理工學院的分布選修課項目(HASS-D)、北京大學的元培計劃、復旦大學復旦學院、南京大學的匡亞明學院、東南大學的吳健雄學院,等等。東南大學是以工科見長的綜合型大學,如何利用財經類通識課程教育,完善工科專業(yè)學生的知識結構,培養(yǎng)學生財務金融基本素養(yǎng),相關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二、研究現(xiàn)狀

當前,通識教育理論研究集中在三個方面:第一,關于通識教育理論的發(fā)展歷程研究。比如龍躍君(2013)總結的通識教育從精義論、均衡論、進步論到聯(lián)結論的理論發(fā)展過程;殷小平(2007)總結的我國從傳統(tǒng)儒家、道家和法家教育觀到現(xiàn)代大學的通識教育發(fā)展過程。第二,關于通識教育的比較研究。比如西方人文主義教育、歐洲博雅教育、美國通才教育及港澳臺地區(qū)通識教育制度的比較與借鑒(馬早明,2016;王曉陽,2015)。第三,關于通識教育的課程實踐研究。主要包括國內外著名大學通識課程所占總學分比例、類別結構、修習制度等相關教學實踐研究(於榮,2015;龐海芍,2016)。

綜上,學者們已在通識教育理論的制度建設(宏觀)和課程設置(中觀)方面取得了豐富的成果,但是具體到某一通識課程教學方面(微觀)的精細研究相對薄弱。本研究擬從《財經概論》通識課程的問卷調查入手,研究學生選課動機、生源結構、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等因素與教學效果的關系,并提出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以期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實現(xiàn)培養(yǎng)跨學科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目標。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東南大學《財經概論》通識課程是供全校非財經專業(yè)各年級學生選擇的公選課。課程開設的目的是,為非財經專業(yè)的學生系統(tǒng)講解財經領域的基礎理論與實務知識。教學過程,講解了財政與稅收、會計與審計、金融與財務等幾個主要的財經專業(yè)領域的理論與實務知識,每個專題講解相關的財經案例,并在教學中穿插播放相關財經類視頻;課程布置了三種課后作業(yè)供學生選擇,包括完成商業(yè)策劃書、參與證券模擬交易或者完成財經書籍讀后感,任選一種;課程考核采用開卷考試的方式。

通過在2015-2016學年《財經概論》通識課的兩個班級發(fā)放調查問卷,問卷共設計了15個問題,問卷內容涉及學生基本信息、學習動機、課程滿意度、課后參與度,等等。共發(fā)放了152份問卷,剔除未提交問卷、空白問卷、答案不規(guī)范等無效問卷,獲得有效問卷140份,問卷有效率達92.10%。問卷回收后,通過問卷星網站(http://)進行結果的統(tǒng)計與分析。

(一)單因素特征分析

從性別特征來看,全部有效樣本中,男生共73人,占52.14%;女生67人,占47.86%。剔除作為必修課的醫(yī)學專業(yè)學生,在自由選課班級樣本中,男生38人,占77.55%;女生11人,占22.45%??紤]到東南大學整體男女比例約為5:1,選課學生的男女比例與全校男女總體比例基本一致。

從籍貫來看,華東地區(qū)學生比例最高,占67.14%,華中地區(qū)、華北地區(qū)次之,分別占7.86%,其他依次是西南地區(qū)6.43%,華南地區(qū)5.71%,西北地區(qū)3.57%,東北地區(qū)1.43%。由此可知,處于經濟發(fā)達的華東地區(qū)學生對財經類課程的興趣更濃厚,但同樣來自于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的華南地區(qū)學生選課動機并不顯著??赡芤驗闁|南大學地處華東地區(qū),招生過程中本地生源比例較大。

從年齡和年級層次來看,選課學生中以19歲為主,占48.57%,20歲學生次之,占26.43%,18歲學生占19.29%,17歲占4.29%。從年級來看,全部為大一新生,這與學校教務處選課規(guī)則有關,公選課主要開放給大一學生選擇。

從專業(yè)類型來看,醫(yī)學專業(yè)91人,占65%,工學專業(yè)47人,占33.57%,理學專業(yè)1人,占0.71%,其他專業(yè)占0.71%。原因是,醫(yī)學專業(yè)是整個班級分配選課,非自由選擇;除醫(yī)學專業(yè)以外的情況來看,學生主要來自于工學專業(yè),這與東南大學特色有關,說明工科生比理科生對該門課的興趣更大。

從選課動機來看,“完成學分”是學生選課的最主要因素,占選課人數(shù)的61.43%。此外,“對財經知識有興趣”的學生比重也很高,達到了57.14%。這說明,非財經類專業(yè)學生除了完成學分的剛性需求外,對財經知識的興趣也是非常濃厚,選課自發(fā)性動機也相當高。

從學生對課程各部分內容的興趣來看,學生對《金融與財務》章節(jié)的內容最感興趣,選擇“很有興趣”的比例占47.86%,選擇“有一點興趣”和“很有興趣”的比例高達89.29%。這說明,隨著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非財經類學生對金融、財務管理、資本市場等方面知識求知欲很濃。相對而言,學生對《會計與審計》章節(jié)的內容不太感興趣,與其他章節(jié)比較,選擇“沒有興趣”的比例最高,占12.86%。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為會計與審計相關問題過于理論,理工科學生日常生活中接觸不多,學生缺乏感性認識。

從教學方式來看,學生對于講解“講解財經案例”普遍有興趣,關注度高達65.71%。對于“觀看財經視頻”的關注度也比較高,興趣度達到44.29%。而對于“講解財經理論”普遍不太感興趣,對于講解理論部分有興趣的同學僅占2.14%,與其他選項的差異明顯。因此,后期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應該將理論講解與案例教學有機結合,在講解案例過程中穿插基礎理論知識的鋪墊。

從課后作業(yè)方式來看,絕大部分學生能夠積極配合完成通識課程的作業(yè),僅有7.86%的學生不喜歡課后作業(yè)。約占一半的學生喜歡以“讀后感或觀后感”的方式完成作業(yè),而另外有近一半的同學喜歡具有參與性的方式完成作業(yè),比如有24.29%的同學喜歡采用“商業(yè)策劃書”的方式,20.71%的同學采用“證券模擬交易”的方式。這說明,非財經類專業(yè)的學生選修通識課程具有一定的參與感,希望通過課程學習和課后思考,主動學習相關專業(yè)知識。

從課程考核方式來看,65%的同學不喜歡考試的方式完成課程考核,希望采用開放式考核方法,即完成大作業(yè)等方式。出乎意外的是,有29.29%的同學認同現(xiàn)有開卷考試的方式,說明也有相當大的比例同學能夠接受考試的方式完成課程考核。

從課外閱讀來看,學生課外對于財經知識學習主動性非常強烈,有69.29%的同學課外閱讀教師推薦財經書目或視頻材料,說明非財經類專業(yè)學生對于該領域的知識需求強烈。因此,任課教師有必要也有責任推薦經典、通俗易懂的材料供學生課后學習。

從學生后續(xù)學習和教學效果來看,調查結果顯示,71.43%的學生在本課程結束后將會繼續(xù)關注財經知識,65.71%的學生認為本門課程的學習很有收獲。這說明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生,能夠較大程度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會學生財經問題基本的分析思路、提供學生學習財經知識的學習習慣和路徑,具有一定的教學效果。

(二)指標間交叉關系分析

從專業(yè)類型與選課動機來看,工科學生比醫(yī)學學生對財經知識明顯更有興趣,工科學生選擇“對財經知識有興趣”選項的比例達到82.98%,遠遠大于醫(yī)學專業(yè)的42.86%。這說明,自由選課的學生,大部分除了完成學分需要,也對課程本身具有一定的興趣。而醫(yī)學院雖然把此課程列入必修課,很多學生對該課程的興趣并不高。

從專業(yè)類型與課后作業(yè)方式來看,“商業(yè)策劃書”和“證券模擬交易”這兩種課后作業(yè)方式相對于單向的“讀后感或觀后感”更具有互動性和參與性,工科學生選擇“商業(yè)策劃書”和“證券模擬交易”的比例53.19%明顯多于醫(yī)學專業(yè)的41.75%,說明工科學生不僅僅對財經課題知識有興趣,課后也會積極主動收集資料、鞏固和理解課堂知識。

從專業(yè)類型與后續(xù)學習來看,各專業(yè)的大部分學生愿意課程結束后,繼續(xù)關注財經問題,繼續(xù)學習財經知識。但專業(yè)間橫向對比,工學學生后續(xù)繼續(xù)學習財經知識的意愿更加強烈,工學學生繼續(xù)學習占比91.49%,遠遠高于醫(yī)學專業(yè)學生的61.54%。

從性別特征、專業(yè)類型與教學方式偏好來看,工學專業(yè)的學生,無論男、女生都更傾向于案例教學,而相對不喜歡視頻教學。比如工學男生喜歡案例教學的占78.38%,高于視頻教學35.14%;工學女生喜歡案例教學的占90%,明顯高于視頻教學的30%。而醫(yī)學類的學生,無論男、女生對案例教學和視頻教學的喜好程度相差不大,比如醫(yī)學男生喜歡案例教學的占65.71%,喜歡觀看視頻教學的占48.57%;醫(yī)學女生喜歡案例教學的占53.57%,喜歡視頻教學的占50%。上述狀況,可能因工學學生羅輯思維能力強些,更偏好帶有問題分析性質的案例教學方式。

從選課動機與教學效果來看,“對財經知識有興趣”的學生其教學效果(70.00%)明顯高于“完成學分”的學生(66.28%)。而認為本課程學習沒有收獲的學生中,基于“完成學分”動機的學生(5.81%)高于“對財經知識有興趣”的學生(3.75%)。由此可知,學習動機直接影響著學習效果。

從年齡層次和教學效果的關系看,選課學生集中在17-20歲四個年齡階段,各年齡段選擇本課程“對自身有幫助且會影響你的職業(yè)規(guī)劃”的學生比例分別為:50%、59.26%、67.65%和67.57%。由此可見,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對社會認識的加深,財經知識理解力也會逐步增強,課程教學效果則更好。

從考核方式和教學效果的關系看,選擇“閉卷考試”方式的學生100%都選擇了“對自身有幫助且會影響你的職業(yè)規(guī)劃”,說明很多學生習慣于傳統(tǒng)考核方式,認為閉卷考試是檢查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

四、結論與建議

1.精準定位財經通識課程的開設目標?!按蟊妱?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是推動實施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的重要舉措,目前全國上下掀起了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熱潮,財經知識儲備是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從上述調查結果可知,大學生選擇財經通識課,不僅僅是為了完成學分的需要,同時也對財經知識具有濃厚的興趣。東南大學作為一所以工科為主要特色的高等學校,財經通識課程應定位培養(yǎng)既懂得理工專業(yè)技能、又掌握財經基礎理論的復合型人才。

2.精細改革財經通識課程的教學方式。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結合問卷調查和分析的結果,精細化改革現(xiàn)有課程教學方式可以考慮以下幾點:(1)教務部門放寬選課限制。調查顯示,作為選修課的教學效果明顯優(yōu)于必修課,教務部門可以進一步放寬課程選擇限制。此外,由于年齡增長有利于教學效果提高,教務部門可以引導高年級學生選課。(2)任課教師重視學生基礎資料。由于性別特征、學生籍貫、專業(yè)類型、年齡層次等因素,對教學效果有顯著影響。在課程開始前,任課教師應匯總了解學生的基本特征,有針對性組織教學工作。(3)任課教師改革現(xiàn)有教學方式。比如學生普遍對講解財經理論知識沒有興趣,教師應考慮如何將理論知識與案例有效結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3.精心設計財經通識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調查結果可知,絕大部分學生課后愿意主動學習財經相關知識,而且認為課程全部結束后,還會繼續(xù)學習財經知識。財經通識教育是一個長期持續(xù)的過程,不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我們認為,財經通識教育人才培養(yǎng)模式,首先應培養(yǎng)學生具有財經知識基本理念與素養(yǎng),其次是引導學生掌握學習財經知識的路徑與方法,最后才是講解具體的財經專業(yè)基礎知識。

(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詹徵薇、楊欣同學對本文也有貢獻,在此感謝?。?/p>

參考文獻:

[1]郝鳳霞,張春美.原創(chuàng)性思維的源泉――百年諾貝爾獎獲獎者知識交叉背景研究[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1,(9):55-59.

[2]龍躍君.現(xiàn)代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研究[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13.

[3]殷小平.中國有通識教育傳統(tǒng)嗎?[J].復旦教育論壇,2007,5(1):30-33.

[4]馬早明,高皇偉.大學通識教育價值取向的演進與轉向[J].教育研究,2016,(4):52-60.

[5]王曉陽,曹盛盛.美國大學通識教育模式,挑戰(zhàn)及對策[J].中國高教研究,2015,(4):17-25.

[6]於榮.美國大學通識教育課程一致性問題的歷史發(fā)展及啟示[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5,(6):32-37.

[7]龐海芍,郇秀紅.中國高校通識教育:回顧與展望[J].高校教育管理,2016,(1):12-19.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Effect of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in Southeast University

CHEN Hong-tao1,SUN Heng2,HUANG Wan-ying1

(1.School of Econmics and Management,Southeast University;

2.Dean's office,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1189,China)

第2篇:大學教學概論范文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持續(xù)推進與深化需要強大的動力源支持,而教學改革本身作為一個復雜有機系統(tǒng)也具有復雜系統(tǒng)的特征,內外部各項動力源在系統(tǒng)中要有效發(fā)揮作用,應把握整體性、開放性、動態(tài)性、多樣性和自適應性等原則,通過增加導向性、內容性、反饋性、需求性和助推性動力源,產生合力,化解阻力,使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持續(xù)而有效推進。

關鍵詞:

復雜理論;動力;大學英語教學;復雜性

作為高等教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英語課程具有覆蓋面廣、學時多、指標硬、關注度高等特點,教育部歷來將之作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點課程。大學英語改革發(fā)展到今天,成效顯著,各高校致力于推進實施新的教學模式,讓這門課程始終保持著活力。然而,任何改革都會遇到阻力,各種阻力的產生讓改革難以深入推進。在經濟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正處于攻堅期,如何持續(xù)深入地推進是關鍵。本文從復雜理論視角分析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動力機制建構,試圖強化各動力源來消解阻力,使改革取得預期的效果。

一、復雜理論與大學英語教學

復雜理論(complexitytheory)是一種跨學科的方法論,是在20世紀的非線性科學和自組織理論等復雜性科學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學科。[1]復雜理論將統(tǒng)一性和多樣性聯(lián)系起來,將確定性與不確定性、邏輯性與矛盾性聯(lián)系起來,認為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有機的系統(tǒng)整體,都具有其組成要素和不同的性質,涉及對象的各個層次、部分在各個方向上的諸多聯(lián)系,要求我們改變傳統(tǒng)的有序、分割和絕對理性的思維方式,為人們認識和理解事物提供了一個不同的視角。應用語言學家Di-aneLarsen-Freeman最早將復雜理論引入應用語言學領域,她將復雜理論與語言進化、語言習得、課堂話語等問題進一步結合起來,并得出一系列方法論原則。[2]在國內,復雜理論在應用語言學領域的運用也不斷拓展。如復雜適應系統(tǒng)理論下的語言發(fā)展觀[3];復雜理論:二語習得研究的新視角[4];混沌/復雜系統(tǒng)理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際應用路徑探析[5];基于復雜理論的大學英語測試體系研究[6];復雜動態(tài)系統(tǒng)理論:對二語習得研究的反思[7]等。這些基于復雜理論的研究,對于語言及其演變、語言發(fā)展、話語以及語言課堂提出了新的解釋框架。復雜性理論告訴我們,系統(tǒng)由相互作用的子系統(tǒng)構成,各個組成部分呈現(xiàn)異質性,并處于動態(tài)變化之中,對于不斷的變化,系統(tǒng)具有適應性學英語教學改革整體上是也一個復雜系統(tǒng),具有非線性、開放的、動態(tài)的、自適應等特征。首先,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由師生、語言課堂、教學環(huán)境等子系統(tǒng)組成。各子系統(tǒng)之間不斷進行復雜交互作用,具有不可分割的整體性和連通性。其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系統(tǒng)是非線性的,不是線性的。系統(tǒng)與組成系統(tǒng)的各要素并不存在穩(wěn)定結構。一個新的教學資源方式如“慕課”、“微課”將給課程設置、教材編寫、課件制作帶來一系列的變化,改進教師課堂教學方法和技巧。再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系統(tǒng)是動態(tài)變化的。不同層次、類型和區(qū)域的高校其辦學定位、生源特點、人才培養(yǎng)規(guī)格等都不同,其教學改革內容和重點也有所區(qū)別。而經濟社會環(huán)境、科學技術的變化也使得學生英語學習方式的多元化,顯性的因素包括教學理念、學習者的認知過程、課程教材等,隱性的因素包括教師的積極性、學生的價值觀、學習的氛圍等,都產生相應變化。最后,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系統(tǒng)是開放的、自適應的。英語學習的早齡化、教育國際化、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以及網絡資源的不斷豐富,都對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復雜系統(tǒng)作為自組織狀態(tài)因人的參與具有可調控的性能,能向人們所期待的目標演化。自20世紀90年代末進行的兩輪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重點主要有三個:教學模式(基于計算機和課堂)、教學手段、教學內容(聽說能力是重點),教學活動由“教”不斷向“學”進行轉變,目前呈多元化趨勢。盡管改革取得了較大成績,但弊端也日益凸顯。因此,為此,各高校紛紛展開新一輪的大學英語教改思路和方案,不斷發(fā)展而進行自我調節(jié)以適應社會的需要。

二、動力機制與大學英語教學

動力機制即“源動力建設”,即發(fā)展動力的根源。動力機制的基本模式研究主要有五類:(1)Forrester(1968)的系統(tǒng)動力學(SystemDynamics)倡導綜合結構、功能和歷史的方法,注重系統(tǒng)各變量之間非線性的因果關系和互動機制。[9](2)Pi-aget(1968)的建構主義動力機制(ConstructivismDynamicsModel)構建了認識論意義的雙反饋環(huán)動力模型,聚焦同化與順應之間自動調節(jié)的平衡機制。[10](3)龔祖文等(1989)的高等教育運行動力機制界定了動力機制與高等教育動力機制的內涵,闡釋了高等教育的動力及其構成。[11](4)盧素芬(2011)等學者探討了大學英語教學動力的提升途徑,如教學模式、教育觀念、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自主學習能力等。[12](5)潘超(2016)提出教學動力機制包括產生助推力的“先學后教”、產生牽引力的“先教后學”、產生碰撞力的“學教生成”三種,其產生的教學合力構成了教學的三向動力機制,促進高效教學。[13]任何改革活動都存在著動力與阻力,改革要持續(xù)高效地推進,就必須充分重視并準確地運用動力。在大學英語改革的推進過程中,如果動力足夠強大,就能持續(xù)推進并保持和完善改革成果。相反,如果動力不足,阻力強大,改革就難以啟動和持續(xù)推進,推進了也難以保持其改革成果。因此,一切有助于推進改革、消解阻力的有利因素都視為動力源。從橫向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動力機制包括外部動力和內部動力等多元動力源頭。內部動力包括學科定位、教學定位、課程設置、評價體系、教師素質、個體需求、教學資源、教學管理等方面,外部動力涵蓋國際環(huán)境、國家戰(zhàn)略、社會評價、學校特色、現(xiàn)代科技等方面。[14]大學英語明確學科定位有利于確立學科知識體系,發(fā)揮大學英語的身份動力和職業(yè)動力。明確教學定位有利于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大綱,避免出現(xiàn)幫助學生通過四、六級考試的應試教學,發(fā)揮導向性動力。課程設置是大學英語的整體性和系統(tǒng)性方案,涉及培養(yǎng)目標、實施方案、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良好的課程設置能夠發(fā)揮強大的指導性動力和內容性動力,直接影響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評價與測試是檢驗教學質量、推動大學英語課程建設與發(fā)展的重要手段??茖W的評價體系能判斷大學英語課程和大學生英語能力是否達到了規(guī)定的目標,并為大學英語課程的實施與管理提供有效的反饋動力,推動大學英語課程不斷改革和發(fā)展。大學英語教師的素質是決定大學英語教學質量高低的關鍵因素,實現(xiàn)教師素養(yǎng)的提升,使教師主動適應英語教學發(fā)展的需要,能提供強大的助推力。大學生學習英語的個體需求包括獲取專業(yè)知識、開拓國際視野、繼續(xù)深造、工作就業(yè)等。根據(jù)二語習得理論,動機和目的是影響外語學習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內在動機如學習者對英語學習內容和學習任務具有濃厚興趣,將保持持續(xù)時間較長的心理需求動力。教學資源是為開展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拓展學習空間、支持課程管理等提供的直接教學條件,為教學活動提供支持動力。有效的教學管理能協(xié)調教師、學生、行政三方的責、權、利,理順各種關系,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為實現(xiàn)人才培養(yǎng)目標、保證教學有序進行提供保障動力。外部動力涵蓋國際環(huán)境、國家戰(zhàn)略、社會評價、學校特色、現(xiàn)代科技等五個方面,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供強大的信息動力、政策動力、需求動力、特色動力和技術動力。內部動力和外部動力分別涵蓋不同關鍵要素或變量,同時又密切關聯(lián)、相輔相成。內部動力是根本,發(fā)揮關鍵作用;外部動力是條件,影響內部動力。從縱向看,變化的動力因素決定了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不同時期,關注和解決的重點、難點與關鍵問題的不同。因此,以復雜性的探究方式研究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系統(tǒng)及其動力機制,我們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和思維方式,它不像傳統(tǒng)的模式只關注如何找到具有普遍適用性的確定性解決方法,梳理動力要素,促使各種動力要素有效地發(fā)揮作用,產生強大的合力,化解阻力,使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持續(xù)而有效地進行,提供了新的分析法和思維方式。

三、基于復雜理論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動力機制構建

大學英語動力要素的多元化、復雜化構成了其動力機制的復雜性,因此要充分調動各種動力形成合力,需要從復雜性科學的角度建構合理的動力機制,把握整體性、開放性、動態(tài)性、多樣性和自適應等原則。

1.把握整體原則增強導向性動力源。復雜理論強調系統(tǒng)的整體性,認為系統(tǒng)由很多不同的子系統(tǒng)所構成。[15]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是具有整體性的有機系統(tǒng),涉及多層次、多目標,作為導向性動力源,大學英語的學科定位及其教學目標和大綱的制定,是各種需求經過協(xié)調整合之后形成的共識。因此,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不能僅限于局部的課程設置、教材編寫和教學手段的現(xiàn)代化等教學方面的改革,而應注重整體性發(fā)展,根據(jù)學校辦學目標、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開展從教學理念到思維方式的革命。從整體性把握各個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從重技能到與內容與技能并重轉變,不再單純地進行外語教學,而將聽說讀寫技能教學與內容教學相結合,從以輸入為主導的語言技能教學向以輸出和內容結合的高級語言技能轉變,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2.把握開放性原則增強內容性動力源。復雜理論認為復雜系統(tǒng)作為開放系統(tǒng),與變化的環(huán)境進行密切交換。[16]作為大學英語改革的內容動力源,課程設置的改革尤為重要。大學英語課程設置應具有開放性,即把語言看作交際工具的同時,注重語言作為思維和文化的載體和符號系統(tǒng)。因此,學??筛鶕?jù)不同定位、層次和目標,探索并形成適合自己的課程設置體系,合理結合通用英語、專門用途英語和跨文化交際三大類課程。開放性的課程整合設置能夠充分展現(xiàn)課程的多樣性和靈活性,而不是單一的片面課程描述。在設置上尤其注重加強英語教學內容與各專業(yè)知識的有效結合,改變以往大學英語教學內容與專業(yè)課程相剝離的情況;采取EGP和ESP相結合,必修與選修結合,對學生選課加以引導,并同時設置任意選修啟發(fā)學生自主創(chuàng)造性。

3.把握動態(tài)性原則增強反饋性動力源。復雜理論認為復雜系統(tǒng)是動態(tài)的、多變的,作為大學英語的反饋性動力源,評價體系為課程體系和教學管理提供反饋信息,推動改革不斷深入。而大學英語綜合評價體系的指標如課程設計、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內容、評價與測試等的互動發(fā)展需要通過時間尺度的指標才能反應出來,因此,應充分考慮其動態(tài)性,探索多元化的綜合評價體系。例如評價指標應關注社會對高校人才外語應用能力要求的動態(tài)變化;重視評價的發(fā)展性,突出評價目的在于促進發(fā)展;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強調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同伴互評相結合,體現(xiàn)學生的參與和主體意識;評價方式多元化,合理運用定性和定量評價;加強對動態(tài)學習過程的評價,提倡形成性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探索建立評價驅動的教學管理機制,和校內自我評價為主、其它多樣化外部評價為輔的評價方式。

4.把握多樣性原則增強需求性動力源。復雜理論關注復雜系統(tǒng)的多樣性,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對英語能力要求的改變,使用英語環(huán)境的變化,學習英語的環(huán)境和條件的變化,及學習者本身的多樣性,使學習需求和教學需求都不斷發(fā)生相應變化。因此,從多樣性原則來把握需求性動力源,能有效滿足需求提升動力。如對于生源復雜、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兩極分化嚴重的學校,可按照不同要求實施分類、分級教學,制定符合學校自身特點的教學大綱。根據(jù)學生情況選取相應教材、制定相應的教學進度,劃分基礎級、提高級和拓展級等層次,讓學生從一刀切到個性化發(fā)展。在教學內容和手段方面,根據(jù)不同學生群體的需要,教學中的話題、學科知識、語言材料以及組織的學習活動應符合學生的語言程度、認知和情感需要以及職業(yè)需求和個人興趣,最大限度地激發(fā)教學雙方的積極性。

第3篇:大學教學概論范文

[關鍵詞]素質教育天文學科學精神

南開大學沒有天文專業(yè),但有全校性天文學公共選修課,屬通識類課程,更是大學生素質教育類課程。當代自然科學有六大基礎學科:數(shù)、理、化、天、地、生。天文學是人類最古老的,也是當代最活躍的自然科學之一。據(jù)《新千年美國國家研究理事會研究報告》稱:“在美國,每年有超過20萬大學生選修天文課程,對于他們之中的很多人,天文是學習過的唯一科學課程。天文學為公眾認識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和科學的本質提供了窗口。天文學家在美國的科學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天文學同物理學、數(shù)學、地球科學等的綜合聯(lián)系,使之成為向廣大聽眾講授科學的一個特別恰當?shù)妮d體。”

人類天生就是追星族。遠古時代,在與大自然進行生死搏斗中的古人類,即使對自然規(guī)律尚無所知,也難抑制對美麗星空的遐想;仰觀日月星辰的運行,居然獲得了農耕或游牧的重要啟示。天長日久,漸漸發(fā)展出一門研究天體運動、探索宇宙奧秘的天文學。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說:“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在夏、商、周以前,中華民族的人文初始階段,天象知識已經相當普及。1987年在河南濮陽發(fā)掘的仰韶文化遺存中,竟有由蚌殼和人骨擺放組成的青龍、白虎和北斗的星象圖案,經碳14測定,年代為距今6460±135年,把中華民族的先民們仰觀天文的歷史推前到殷墟甲骨文之前又3000年。這一重要發(fā)現(xiàn)的出土實物,現(xiàn)已移放在北京天安門廣場東側國家博物館古代中國陳列廳展出。

2007年5月14日,總理在同濟大學即席演講,引用黑格爾的話:一個民族有一些關注天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一個民族只是關心腳下的事情,那是沒有未來的。2007年9月4日《人民日報》發(fā)表溫總理詩作:“仰望星空”。德國大哲學家康德在他的名著《實踐理性批判》說:“世界上有兩件東西能夠深深地震撼人們的心靈,一件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準則,另一件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人生于世,轉瞬百年。蕓蕓眾生,滄桑多變,世態(tài)炎涼。惟有遙遠的天體,給人以恬靜、永恒的感覺。昭如日月,燦若明星,歷來是文學藝術謳歌的對象,精神領域崇高的寄托。仰望星空,無論是幾十年前還是幾十年后,無論你身在地球上什么地方,燦爛的群星總以它那無比的莊嚴和靜謐,向你展示著神秘而和諧的宇宙圖景,使你心馳神往,無限遐思,心靈得到凈化。天文學的基本知識,對于當代追求高尚知識素養(yǎng)的人,無論從事何種職業(yè),都是值得學習的。如果對天體和宇宙當中的事情一無所知,便不能算作是一個知識全面的人。

天空中那耀眼的太陽,皎潔的月亮,閃爍的恒星,迷蒙的銀河,長尾巴的彗星,飄落夜空的流星雨……探索這些神秘而遙遠的天體是人類永恒的欲望。宇宙多么宏大,而人類何其渺小。但渺小的人類居然可以探測如此宏大的宇宙,追詢它如何創(chuàng)生、怎樣演化。人類的智慧才是宇宙中真正的奇跡。在宇宙演化進程中誕生的人類, 在研究宇宙的同時,也認識自身,認識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

南開大學從1993年起開設天文學選修課,至今已歷19年,37學期,選修人數(shù)11968人。1997年天文選修課輻射至天津大學,歷24學期,選修人數(shù)7919人;2005年輻射至天津濱海學院, 歷14學期,選修人數(shù)1954人。三所大學選修總人數(shù)21841人。天文選修課分文理兩班。理科班的課名為“天文學概論”,使用的教材《天文學新概論》,2000年8月出第一版,2002年2月出第二版,2005年12月出第三版,由武漢市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2009年8月,《天文學新概論,第四版》改由科學出版社出版,至2012年1月,第四版已第三次印刷。12年間總共出版4版,11次印刷。發(fā)行3.57萬冊。2008年6月還在臺灣出版《天文學新概論》繁體字版,由高雄市麗文文化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文科班的課名為“宇宙掠影”,使用的教材《文科天文》,科學出版社2010年6月第一版。前期曾使用過的教材《宇宙掠影》,2006年1月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年5月也在臺灣由高雄市麗文文化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宇宙掠影》繁體字版。前中國天文學會理事長、南京大學天文系蘇定強院士評價《天文學新概論》:“很符合當前國際上天文學研究的重點范圍,不僅介紹天文知識,還聯(lián)系人文思想、文學和哲學方面的話題。是對大學生進行科學素質教育很好的教材?!蹦暇┐髮W天文系肖耐園教授認為本書“是同類型書籍中出類拔萃、獨樹一幟的優(yōu)秀著作”。國家天文臺李競研究員撰文指出:《天文學新概論》“恰如其分地反映了當代天文學的時代特征。10年間從一版出到四版在天文書刊界實為罕見?!?/p>

課程講解的重點內容為: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星系團—超星系團—總星系各層次天體的系統(tǒng)知識和最新研究進展情況;恒星物理方法,主序星、雙星、不穩(wěn)定星、星團、星云,恒星演化機理;黑洞及其探測,伽瑪射線暴,引力透鏡;大爆炸宇宙論,背景輻射,暗物質與暗能量,時空的起源與歸宿;人類探索宇宙的新視野和地外文明探索。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展示大量的天體和宇宙探測新發(fā)現(xiàn)的圖片、動畫、小電影等。天氣特別晴朗的時候,帶領同學戶外認識星空,用小型天文望遠鏡觀測月亮、行星和部分深空天體。有條件時組織學生去國家天文臺參觀實習。當發(fā)生特殊天象或重大天文成果、最新天文發(fā)現(xiàn)等時機,結合課堂及時講授或通過“南開周末論壇”面向全校學生普及天文知識。例如:2011年10月21日舉辦的“解讀20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超新星、暗能量和宇宙加速膨脹”;2012年3月30日舉辦的“521日環(huán)食和66金星凌日天象預告”等。前中國天文學會理事長、北京天文臺臺長李啟斌曾評價:南開大學的天文選修課是全國做得最好的。

2007年國家教育部、財政部在全國高等學校范圍內,立項建設首批100個國家級教學團隊?!澳祥_大學科學素質教育系列公共課教學團隊”是其中唯一的科學素質教育類國家級教學團隊。團隊共分8個課程組,12門課程。“天文學概論”和“宇宙掠影”兩門均位列其中。另10門課程為:數(shù)學文化、世界科技文化史、基礎生命科學、基礎生命科學實驗、科研方法論、環(huán)境倫理學概論、前進中的物理學、物理演示實驗、研究性學習、大學文科數(shù)學。這些課程對于普及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方法、推崇理性思維、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發(fā)揮了其他課程難以替代的素質教育功能。天文選修課的教學面向全校所有專業(yè)的學生,特別注重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合。在傳授現(xiàn)代天文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學生在科學素質、文化素質、思想素質上全面提高。

2009年,“南開大學科學素質教育系列公共課教學團隊”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教育部在有關文件中稱:“在全國開展教學成果獎勵活動是國家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重要舉措?!@獎項目在總體上代表了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教學工作的最高水平?!敝袊茖W技術協(xié)會2010年評選全國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天文界入選5人中就有南開大學天文選修課教師蘇宜教授。

2010年6月12-13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辦的“人文素質教育與科學素質教育的融合高層論壇”在南開大學舉行。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天津大學、東南大學等高校近300人匯集南開大學與會。出席的高層人士有: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周遠清(原教育部副部長、清華大學副校長),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張大良,教育部文化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主任楊叔子(原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教育部文化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顧問王義遒(原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教育部文化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顧問張豈之(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教育部文化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顧問胡顯章(原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等。論壇的主題是:大學應該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探索有中國特色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討進一步加強和推進文化素質教育等的相關問題,交流文化素質教育經驗,尤其是在人文素質教育與科學素質教育的融合中取得的成果。南開大學的蘇宜教授以“人文素質教育中的宇宙情懷”為題,在大會報告中介紹了南開大學開設天文選修課的情況,及其對本科生科學素質培養(yǎng)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論壇最后達到的主流認識是:大學應該培養(yǎng)兼有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有創(chuàng)造能力的、適應21世紀需要的現(xiàn)代化高素質人才?;仡櫼郧?,曾經有過的提法是:大學教育的目的是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后來才注意到素質的問題。素質是什么?——知識和能力內化為人的穩(wěn)定性的品格,這就是素質。

1995年開始在全國52所高校開展文化素質教育的試點工作。早期的重點放在對理工科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上,開設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等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課程。后來提高到為全體大學生進行人文素質跟科學素質的教育。現(xiàn)在又提出科學和人文融合,不是混合、湊合和勉強的結合。人文素質教育和科學素質教育雙翼齊飛,相互融合??茖W呼喚人文,人文導引科學。不能用通識教育簡單代替文化素質教育。楊叔子院士提出:“高等教育是育人還是制器?” 愛因斯坦(對加州理工學院學生)說:“你們不僅要關心設計圖紙,首先要關心人,關心經濟怎么分配?!苯逃|量的標準在于:人的發(fā)展與社會發(fā)展的統(tǒng)一。科學創(chuàng)造到了一定的程度,再上一個臺階,往往就是人文的過程。文化就是以文“化天下”??茖W用腦,人文用心,一種公平心,一種同情心,一種價值觀,一種態(tài)度,一種感情。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科學技術發(fā)展了,但人的道德卻在下降,這就是素質教育缺失的表現(xiàn)。

現(xiàn)在中國有大學2000多所,學生2900萬以上。中國是世界上教育規(guī)模最大的國家,但遠不是高等教育的強國。中國大學生占全國同齡人口23%以上,他們的人文素質和科學素質得到提高,就可望整個國民的素質得到提高。

南開大學的“人文素質教育中的宇宙情懷”大會報告,引用南開大學校黨委書記曾經在全校德育工作會議上總結的:“天文學課程并沒有在課堂上講政治思想問題,而是寓德育于科學知識之中,居然改變了學生對事業(yè)的看法,成為人生的轉折點,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币韵铝信e部分學生選修天文課后獲得的實際感悟:

“兩年多的大學生活過得散散漫漫。沒有理想,沒有激情,不知目標、不知方向。直到選上《天文學概論》,我看到遙遠的宇宙、浩瀚的星空。感到人生的短暫、個人的渺小。我開始猛醒、開始振作,從此改變散漫的生活。(天大環(huán)境工程)”

“聽蘇宜老師的宇宙掠影課,我如癡如醉。寧靜、安詳、和諧的星空凈化了我的心靈,陶冶了我的情操,讓我學會理解,懂得包容。與其說是給人以知識的課,倒不如說更像是一堂人生的課,我收益良多。(南開圖書檔案)”

“感謝天文學課程,激勵我們甩開郁悶的困擾,不再抱怨學習的辛苦,不再計較學分、成績,為了明事、明理,探求未知而自覺學習。我相信,美麗的星空會讓我們的人生更加美麗!(天大自動化)”

“我曾沉溺于星相算命,經常上網看每周、每月的星座運程、愛情特征、交友指數(shù)等來安排和指導自己……是宇宙掠影課讓我明白了這有多么無知可笑。我徹底擺脫了星座迷信的陰影,欣賞自然的美麗,享受人與自然的和諧。(南開法學)”

“自從選修天文,我又一次體會到久違的學習的樂趣。驚喜的發(fā)現(xiàn),我原來可以學得這么快樂,聽得那么清楚明白。燦爛的星空洗去了我的浮躁和不如意的感覺。豁然開朗的我,不再自卑、不再徘徊,徜徉在美好的學習生活中。(天大英語)”

“一直相信人是詩意的棲居。寧愿相信月中的玉兔,而不相信環(huán)形山,因為我認為美的比真的更有價值。直到走進天文學課堂,我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心靈在更廣闊的空間里飛翔。天文奧秘中閃耀的是人類理性的光芒,這種理性的美是感性的美所不可比擬的。(南開中文)”

“天文學中蘊含的人類思想的美麗,使我明白了什么才是生命的真正價值。曾經一度不愿也不肯原諒從前的戀人?,F(xiàn)在,也做到了釋然和毫無怨言。(南開計算機)”

“我是一個有心理疾病的學生,對人生抱著絕望的態(tài)度,有過輕生的傾向。天文課的學習、自然界極致的美一次次震撼著我的心靈,再次燃起了我幼時對大自然的興趣之火?,F(xiàn)在我必須忘卻煩惱,感受豁達,走出疾病的陰影,走向光明的未來。(南開生物)”

“學了天文學,我心目中的世界不再是原來那個狹小的空間。燦爛的群星已經震撼了我的心靈,使我更加地熱愛科學、熱愛生活。似乎有點玄乎,但的確我有這種感受。(南開化學)”

2009年起,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對在國內設置天文專業(yè)或有天文學研究方向的高校,設立本科生獎學金,獎金額每人3000元,旨在鼓勵本科生立志獻身天文事業(yè),促使我國天文學科優(yōu)秀人才的迅速成長。受獎高校共24所。其中有天文本科專業(yè)的4所:南京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有天文碩士、博士點或天文研究課題的19所:清華大學、天津大學、武漢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廣州大學、廈門大學、河北師大、天津師大、華中師大、上海師大、沈陽師大等。既沒有天文本科專業(yè),也設有天文碩士、博士點或天文研究課題的大學只有一所:南開大學。原因在于國家天文臺看好南開大學的天文公選課在培養(yǎng)國家天文專門人才方面發(fā)揮的作用。開課以來,已有約20名本科學生考入國家天文臺等單位攻讀天文學研究生、博士生。南開大學已連續(xù)三屆共有6位同學(物理4名,數(shù)學1名,軟件1名)獲得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本科生獎學金。

南開大學兩門天文學選修課《天文學新概論》和《宇宙掠影》已由超星數(shù)字圖書館爾雅大學堂全程錄像?!短煳膶W新概論》課已在互聯(lián)網上播出,共62集?!队钪媛佑啊氛n正在后期制作之中。歡迎登陸有關網站觀看及下載。網址為:Http://省略/或Http://省略/ 。

參考文獻:

[1]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in the New Millennium, National Academy Press, Washington, D.C.,2001.

[2] 顧沛.以科學素質教育系列課程為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助力[J].高教發(fā)展與評估,2009(2).

[3] 顧沛.注重科學與人文融合 構建科學教育公共課的新模式[J].高等學校理工科教學指導委員會通訊,2010(9).

[4] 李競.從第一版到第四版—— 10內年再版3次的《天文學新概論》[J].天好者,2009(12).

[5] 蘇宜.文科天文[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6] 蘇宜.天文學新概論 [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7] 蘇宜.宇宙掠影——天文學概要[M].高雄:高雄市麗文文化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2007.

[8] 蘇宜.天文學新概論[M].高雄:高雄市麗文文化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2008.

第4篇:大學教學概論范文

(一)大學英語教師師資力量比較薄弱

目前大學英語課堂教育中,很多是一個專業(yè)或者一個系的學生在大的階梯教室中學習英語,基本都是一對多的教學模式,這樣教師的工作量就會加大,負擔也隨之加重,教師的時間基本都用來備課、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批改作業(yè)等,導致教師很少有空閑時間去進行自我培訓、自我學習,無法使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教學水平跟上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同時,受專業(yè)性的影響,英語教師的數(shù)量嚴重不足,這就使得學校對外語教書的要求隨之降低,就出現(xiàn)了大學中很多英語教師自身素質不高、專業(yè)知識和教學水平不足的現(xiàn)象,這也是導致大學英語教師師資力量比較薄弱的原因之一。此外,大學英語教師教學理念也還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學效果也難以提升,目前大學中英語教師的師資力量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了。

(二)大學生英語素質參差不齊

受經濟水平和教育水平不同的影響,我國的英語教育存在著沿海地區(qū)英語水平比西部地區(qū)學生英語水平高的現(xiàn)象,但是大學是把全國各地的學生匯集在一起,這就導致了學生間英語水平出現(xiàn)參差不齊的現(xiàn)象。除此以外,與其他學科教學不同,英語教學是一門語言教學,學生對英語的掌握水平和學生個人的語言學習能力也有關系,因為個性化的差異,學生的英語水平也不相同。學生英語水平的不同交導致了普通教學只能滿足英語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的要求,但是卻導致了英語成績不好的學生學習興趣日益低下,使這些學生對英語學習逐漸喪失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導致學生間英語水平差距過大,使得學生無法適應新時期社會對大學生英語水平的要求。

(三)評價方式過于應試化

除了各學期必有的考試以外,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是目前最主要的考核方法。英語四、六級考試的目的是為了推動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的貫徹執(zhí)行,是為了考察學生對教學大綱中詞匯和語法的掌握程度。但是很多教師不能正確看待四、六級考試的目的,而是把重點放在了考試的通過率上。教師一味地要求學生掌握詞匯、掌握語法,忽視了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另外,部分國外院校招收研究生時,已經不將四、六級考試作為參考。此外,現(xiàn)階段的大學英語測試和四、六級考試的試題類型多以選擇題為主,學生通過選擇題很難提升自己的英語能力,從而導致了現(xiàn)階段大學生的英語水平僅以應試為主,綜合水平普遍不高。

二、大學英語課堂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一)社會與時展的要求

隨著經濟一體化的不斷發(fā)展,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不斷深入,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聯(lián)系也日益密切。當今世界上的很多發(fā)達國家的通用語言就是英語,我國很多企業(yè)也開始向外向型企業(yè)轉型,國內也出現(xiàn)了很多外資企業(yè)。對于畢業(yè)生而言,不僅要掌握扎實的專業(yè)知識,擁有很強的實踐能力,最重要的一點是還要擁有良好的英語應用能力。英語應用能力是指要有良好的聽力、語言表達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等等??偠灾S著經濟一體化的不斷發(fā)展,社會對高校畢業(yè)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需要光能通過考試而實際應用能力較弱的“學渣”,而需要能夠綜合應用各項能力都很強的“學霸”。而針對這一需求就必須要進行大學英語課堂教育改革,找到與社會需求相適應的教學模式,從而不斷提高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不斷提高大學生整體英語水平。

(二)高校擴招的需求

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我國的高等教育院校每年都在擴大招生,使得學校學生的人數(shù)不斷激增,就會導致學校的教室數(shù)量、教師數(shù)量、圖書數(shù)量以及教學設施等方面滿足不了高校擴招的需求。面對大量的學生,英語教師也會感覺心有余而力不足,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也在逐年下降,教師的壓力也成倍劇增。在這種情形下,只有對大學英語課堂教育進行改革,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才能滿足學生英語學習的需求,才能滿足高校擴招的需求。

(三)大學英語教學自身的原因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大學英語教學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高等教育的背景下,英語教學方式的弊端也在逐漸顯現(xiàn)出來,例如英語教學方式單一陳舊、評價方式過于應試化、片面化等缺點。這些問題不利于大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尤其是英語聽、說的能力受到發(fā)展限制,不利于大學生英語的學習。鑒于此種情況,我國大學英語課堂改革勢在必行,只有進行改革才能跟上高等教育發(fā)展的步伐,才能推動我國大學生英語綜合水平的穩(wěn)步提升。

三、如何進行大學英語課堂教育改革

(一)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

使學生的英語水平能夠適應社會和時代的發(fā)展要求是進行大學英語課堂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教學理念是影響教學效果、指導具體教學工作開展的關鍵,所以要進行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首先就要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師要從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中解脫出來,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以教師為主體,對學生灌輸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教學觀念,要將知識傳授、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yǎng)和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有機的結合起來,建立符合社會要求的新的教學觀念。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應該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注意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知識的接受情況,并根據(jù)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調整教學形式和教學進度,注重提升并不斷培養(yǎng)學生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

(二)改革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改革是大學英語課堂教育改革中的一大重點。在進行教學模式改革時一定要立足我國的基本國情和各個高校的具體實際情況,與新的教學理念相結合,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能夠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實際需求、學習狀況和思想動態(tài)等,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教學模式進行大學英語教學。1.情境教學。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來進行教學,既可以創(chuàng)造真實情境,又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等,通過圖像、聲音、色彩、音樂相結合來加強教學的形象性和直觀性。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來提供生動的交際情景,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并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2.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況、語言能力、興趣愛好等情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讓學生在小組中合作學習,能夠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并且有利于營造和諧、活潑的教學氛圍,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英語的綜合應用能力。3.多元互動的教學模式。多元互動模式就是通過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學生和學生的互動進行教學。這一教學模式能夠使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轉變?yōu)樾滦?、和諧的師生關系,把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向組織者、合作者進行轉化,在互動中促進學生和教師共同學習。

(三)教學中合理利用多媒體工具

隨著社會科技的不斷進步,計算機、網絡已經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人們對計算機、網絡的依賴性也在逐漸加深,多媒體技術也被廣泛地應用在大學英語課堂中。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對多媒體的合理運用來增強教學效果。首先,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完全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通過課前把教學計劃、教學內容、視頻、照片等資料放入多媒體中,能夠大大節(jié)省教師寫板書的時間,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其次,與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不同,通過對多媒體的運用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包括聽、說、讀、寫各個方面。最后,多媒體的運用能夠極大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并且使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充滿趣味性,激發(fā)了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從而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及創(chuàng)造性。但是技術都有兩面性,多媒體技術也不例外,如果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過度依賴多媒體教學,可能會造成主次不分,反而會使正常英語教學受到影響。基于多媒體既有優(yōu)勢又有劣勢的特點,大學英語教師要通過對教材內容進行仔細分析,從而對多媒體進行合理有效地應用,對教學環(huán)節(jié)不斷地優(yōu)化并對教學內容進行完善,爭取最大限度地提升大學生英語水平并不斷提高大學英語教學的實效性。

(四)提升大學英語教師師資隊伍的整體素養(yǎng)

教師隊伍的整體素養(yǎng)將直接關系到大學英語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所以提升大學英語教師師資隊伍的整體素養(yǎng)迫在眉睫。首先,大學教師應該認識到提高自身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性,并且不斷完善自身專業(yè)知識以及教學觀念,積極主動地創(chuàng)新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其次,學校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工作,可以通過培訓班或者外出交流的方式不斷提高教師的整體素養(yǎng),讓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和教學理念能夠滿足社會發(fā)展的要求,使教師能夠在教學之余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

(五)制定更加靈活、客觀的評價機制

第5篇:大學教學概論范文

2010年7月頒布實施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明確提出:“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有好的教師,才有好的教育”。教師是大學英語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因素,只有教師積極主動地參與,改革才能向前進行。所以,一定要切實提高英語教師的素質,促進其專業(yè)發(fā)展,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教育教學的目標。大學英語教師承擔了非英語專業(yè)的大學一、二年級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譯等應用技能培養(yǎng)的任務,因此在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改革下,大學英語教師專業(yè)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大學英語教學和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然而,全國的大學英語教師普遍存在著學歷層次偏低、知識結構單一、青年教師偏多、男女比例失衡的問題;同時還面臨著教學任務繁重、教學內容簡單重復、科研意識薄弱、深造培訓機會少、職稱晉升難度大等發(fā)展困境。大多數(shù)的大學教師為英語本科生、研究生,畢業(yè)后僅進行短期的崗前培訓,就走向教師崗位,每周承擔12-16個課時的教學,滿負荷甚至超負荷工作,很難有過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科研上,更沒有時間和機會來進修深造以提升自我。再加上大學公共英語教師有近90%的為女教師,她們工作后都面臨著結婚生子照顧家庭等各因素的影響從而在評審職稱晉升上節(jié)奏緩慢,很多教師甚至是直接放棄晉升高級職稱。這表明,提升專業(yè)發(fā)展水平,已經成為處在改革風口浪尖上的大學英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一項緊迫任務。

2大學英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基本內涵與目標定位

威迪恩(Wideen,M)認為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不僅是自身的成長過程,更受到外界的影響和促進,指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有五層含義:

(1)對教師進行培訓,改善其教學方法;

(2)學校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3)教師應深入了解和認同自己的職業(yè);

(4)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是促進和提升學校教育的一種有效手段;

(5)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不僅是一種手段,也是所要達到的目的,應從各方面促進教師個人的發(fā)展。李秉德認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是“教師個體專業(yè)不斷發(fā)展的歷程,是教師不斷接受新知識,增長專業(yè)能力的過程,教師要成為一個成熟的專業(yè)人員,需要通過不斷地學習與探索歷程來拓展其專業(yè)內涵,提高專業(yè)水平,從而達到專業(yè)成熟的境界。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是多方面、多領域的發(fā)展,并且一個長期的、動態(tài)的過程。因此,為順利實現(xiàn)大學英語改革的目標,滿足國家高等教育發(fā)展及人才培養(yǎng)的基本要求,為培養(yǎng)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能力應從以下三方面確立合理的發(fā)展目標。

2.1注重思想水平的提高,確立教書育人的教學理念思想政治水平在教學中的具體體現(xiàn)就是指教師的思想和教學態(tài)度。大學英語教師大多教學任務繁重,工作壓力大,必須付出艱辛的努力。如果教師忽略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僅把教學當成職業(yè),只是為了換取每月的報酬,就會出現(xiàn)對教學不認真鉆研,嚴重影響教學質量。所以品德修養(yǎng)是大學英語教師成長的重要基礎。它不僅為專業(yè)發(fā)展提供精神動力,也是從事專業(yè)教育的基本條件。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大學英語教學更需要樹立愛崗敬業(yè)精神和教書育人的教學理念。教師的基本職責不光是對學生講授道理,傳授知識,解疑答惑,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和語言交際的能力,盡可能地把教學內容、形式與學生需求緊密結合,為國家培養(yǎng)出出更多具有較高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國際化人才,實現(xiàn)教書育人的目標。

2.2注重業(yè)務能力的提高,促進自身能力的發(fā)展作為一位合格的大學英語教師,不僅要掌握英美國家的文學、宗教、風土人情等相關文化知識,還必須具備有效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和觀念體系,最大限度地整合信息技術與課堂語言教學,全方位的提高和改善自身的業(yè)務能力。提升學歷層次,是大學英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又一重要目標。擴招使得入職的大學英語教師數(shù)量激增,有部分教師甚至是本科畢業(yè)后接受短期的崗前培訓,就走向教師崗位,而進入到大學英語教師隊伍的英語專業(yè)博士幾乎是鳳毛麟角,這使得大學英語教師的學歷層次整體偏低。因此,教師應主動提升自身的學歷水平,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并積極參加各類學術講座、短期的外語教學研討班以及暑期學術研討會來才充實和更新自己的學識。學校更應該為教師提供進修機會和全面的在職培訓規(guī)劃,有條件的可以送教師出國培訓進修,這樣教師才能積累在英語國家的實際經驗和生活素材,從而掌握先進的教學理念和豐富的教學背景知識,促進其自身業(yè)務能力的提高。同時,在具體教學中大學英語教師還應注重合理運用各種教學法,要懂得在不同的時間、地點,針對不同的學生和課型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也是一個始終貫穿于教師職業(yè)發(fā)展的教師教育系統(tǒng)工程。

2.3注重科研能力的提高,培養(yǎng)科教合一的能力大學英語教師不僅要具備扎實的業(yè)務能力,而且還要具備進行科學研究的能力。在科技高度發(fā)展的信息時代,具備很強的科研意識和吃苦的科研精神,也是大學英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目標。在教學中進行科研,反過來用科研指導教學,促進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蒲信c教學的關系從來都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然而,大學英語教師的科研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約,如各類研究生的比例不均衡、學歷層次低、缺少科研組織者和學術帶頭人、科研環(huán)境欠佳、科研時間少、跨學科知識結構不夠全面等,這都嚴重的影響和限制了教師的科研水平。因此,教師必須通過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和掌握一些常用的科研方法如觀察法、問卷法、統(tǒng)計法、案例分析等,在平常教學中積累學生的考試、作業(yè)本和教學日記等得天獨厚的科研素材,積極開展利于師生互動、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應用能力的教學研究活動,順利實現(xiàn)從普通教師向學者型、研究型、專家型教師的轉變。

3大學英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能力的培養(yǎng)途徑與具體策略

Freeman認為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是教師個人在專業(yè)教學生涯中的心理成長過程;其二是指在職教師受外在的教育或培訓。筆者在研究目前大學英語教師的師資現(xiàn)狀的基礎上,通過分析影響大學英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諸多問題和因素,認為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必須整合教師的個人內部認識與定位和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的外部力量,共同促進和有效地達成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3.1基于外部環(huán)境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離不開學校、教育主管部門以及社會力量的強有力支持。因此,學校應加強教師教育,建立健全完善的教師培訓機制,通過校內培養(yǎng)和校外進修兩方面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構建更有利的平臺。一是校內培養(yǎng)方面:首先要提高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共識。學校各級的領導、職能部門和各院(系)都應重視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采取具體措施支持其專業(yè)發(fā)展,如在校內開展定期培訓和專題講座,培訓內容可以涵蓋教育教學理論、教學技能、應變能力、交際技能、職業(yè)情感培養(yǎng)、職業(yè)道德教育等。然后要加強校際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在國內各院校之間互派學者,尤其是出國留學歸來的教師進行短期任教,通過舉行學術研討會、學術講座來其介紹訪學或游學的經歷,同時將這些留學教師帶來的外文科研資料復印,可以極大地豐富教師們的教學與研究資源。二是校外進修方面:學??梢酝ㄟ^參加教育部門的各類在職或脫產的方式讓教師接受高層次的學位教育,滿足教師的個體發(fā)展需要和學校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擴展教師的學科知識和科研能力。其次,學校應盡可能完善教師在職進修制度。教師的進修培訓是一種經常性的終生學習教育,學校管理者應當革新管理觀念,設立制度確保教師的學習時間和效果。如英國規(guī)定,所有教師每隔7年享有一個學期脫產進修的權利。所以,學校應該確保教師每年都能有一次短期的集中業(yè)務培訓機會,而對于工作5年以上和10年以上的更應該給予半年或是1年的學習進修時間。最后,學校應設置專項資金用于培訓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計劃和項目中,確保教師的短期培訓和長期進修能??顚S茫尳處煹膫€人學習能夠后顧無憂。

3.2基于教師自我認識與定位的專業(yè)發(fā)展在學校提供一個良好的發(fā)展平臺的基礎上,教師也要積極投入到提升自我的專業(yè)發(fā)展中。首先,教師應全面的認識自我并做好個人角色的定位:教師既是一名知識的傳承者、教育者和研究者,更是一名知識的學習者、實踐者和創(chuàng)新者。其次,教師還應培養(yǎng)終身學習的專業(yè)發(fā)展理念。在這個知識日益更新的時代,大學英語教學的教材和方法以及教學目標和對象都在不斷發(fā)生變化,多媒體網絡技術的更新也是日新月異,教師就必須以積極的心態(tài)應對這些改變,及時更新知識、不斷進取,樹立終生學習的專業(yè)發(fā)展意識。例如筆者所在學校的教師,為了能夠更提升學生的英語應用水平、促進其更好地就業(yè),采取旁聽、自學、專業(yè)進修或攻讀第二學位等方法有選擇地學習某些專業(yè),形成自己有特色的行業(yè)專業(yè)英語,開設了醫(yī)學英語、經貿英語、法律英語、計算機英語等選修課幫助學生更好的感受英語的實用價值。第三,教師應積極培養(yǎng)自身教學反思能力,促進其專業(yè)發(fā)展。教師可以通過書寫教學日志增加對課堂行為和動機的了解;堅持同事間傳統(tǒng)的合作式的聽課,促進教師之間的理解和科研交流,改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能力和效果;還可以通過觀看自己或同事的課堂教學錄像,發(fā)現(xiàn)教學中的優(yōu)缺點,學習良好的教學行為,以培養(yǎng)教師的特定教學情境自我意識能力;還可以通過定期在學生中做問卷調查,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機、需求和偏好以及對教學的看法和態(tài)度,以便進行分析和反思,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教師長期堅持以上做法,用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教學中,就能積極培養(yǎng)其專業(yè)發(fā)展能力。

4結束語

第6篇:大學教學概論范文

關鍵詞:大學數(shù)學 教學改革 教學質量

質量是事物的生命之根本,數(shù)學教學也必須遵循質量規(guī)律。那么,究竟怎樣能認識規(guī)律、按規(guī)律辦事呢?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探索,我對這個問題有了一些較為深入的思考,有一些較為新近的認識和體會,在此籍以總結,獻以共勉。

一、認識把握當代大學生新變化,增強基礎數(shù)學教學針對性

隨著社會的進步,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發(fā)展 ,當代大學生特別是普通高等院校學生的思想、心理、行為、能力等都出現(xiàn)了許多新情況、新變化和新發(fā)展。作為新世紀的大學教師,如欲增強教學效果,惟有與時俱進,充分認識、了解把握當今教育對象,不斷調整和改進教學。通過長期的觀察和思考,我認為當代大學生的“新”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其一、思想活躍,個性強,做事有主見;民主意識強,參與意識強;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再加上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從小就要求平等,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但自控力差,吃苦精神不強,比較脆弱。其二、興趣廣泛,知識面寬,天性聰慧。但學習不刻苦,學習能力差。其三、渴望成名成家,為人成才,將來干一番事業(yè),但踏踏實實、埋頭苦干精神不夠。其四、相當一部分學生基礎差、底子薄,似有屈就普通高校之感,對所學專業(yè)認識不高,熱愛不足,學習目的不明確。針對這些特點,在教學中采取了以下幾項措施:

一是堅持與學生平等相處,創(chuàng)造 “快樂”教學心理情境??鞓返慕虒W環(huán)境,是搞好教學的第一前提條件。師道有尊嚴,但不能惟尊嚴。師道沒有尊嚴,就無所謂權威,教學無法實施;一味盲目追求尊嚴,不是真正的權威,同樣難以搞好教學。作為老師要愛心叢生,一心為著學生,一切為了學生。情為學生所系,思為學生所想,幫為學生所需,教為學生所急。在思想把學生視為第一,在教學中為學生服務第一,與學生平等相處,尊重而不迎合,相信而不遷就,認同而不憂懼。平時與他們交朋友,授課給他們傳真知。相處要友善,講課要謙和,答疑要耐煩,談話要和藹,待人要平等,評分要公平,教育要公正,做事怡情悅性。絕不能高高在上,盛氣凌人,頤指氣使。這樣才能打動學生的心,獲得學生的真誠信任和真心尊重.

二是維護學生自尊自信,筑牢“快樂”學習的精神支柱。心理學認為:自尊是做人的基礎,我體會,自信是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的“倍增器”,及時鼓勵表揚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法寶。教學中我始終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做到以鼓勵表揚為主??释玫剿说男蕾p,是現(xiàn)代社會一個健康人的基本心理品質,當代大學生尤為強烈,并從這種承認中獲得堅持的動力。特別是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如果有一點進步,只要馬上給予肯定,及時提出給予表揚,讓閃光點發(fā)亮,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他們就會產生克服困難的勇氣,堅定戰(zhàn)勝困難信心,變?yōu)榛饫щy的行動,學習成績逐步好起來。

三是心懷學生切身利益,生成“快樂”學習的外部氛圍。認為,人們所奮斗的一切,都與他們的利益有關。當代信息社會,網絡發(fā)達,大學生信息渠道廣闊,加之入學前基礎教育比較寬厚,見的大世面之多,懂得大道理之深,考慮問題比較實際。對此,從做人的角度出發(fā),講清做人的品質、品格、品位,要求他們自尊、自重、自愛、自勵、自進。受人尊崇的人,必須是高素質人才,大學是其成功的重要心歷路程。這樣,使學生真正感受到教師著實為了他們苦口婆心,真正體驗到教師關心關懷他們的良苦用心,從而自覺自愿地化作學習的“心雨”,融化在不斷塑造自我、不斷創(chuàng)新自我、不斷完善自我的奮斗歷程中。

四是幫助學生規(guī)正學習航向,生成“快樂”學習的發(fā)展目標。囿于國情,當代大學生一直接受的是應試教育,因此大多數(shù)學生將通過課程考試作為學習的目標,這既有悖于大學教學的初衷,也有害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在教學中,結合學生所學的專業(yè), 首先詳盡介紹所學專業(yè)在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的重要地位、主要作用和廣闊前景, 其次清晰解釋該領域從業(yè)人員應必備的基本素質和基本條件, 個人發(fā)展努力的方向。再次,著重闡明學生學習過程中應掌握的重點,必須下功夫的重心所在,給他們指出切實可行的、不同階段的學習目標,等等。以此,引導學生認真思考自己的人生歷史坐標, 合理設計自己的人生發(fā)展目標, 選準選好自己人生起步歷史方位,踏踏實實地搞好當前的學習,穩(wěn)步扎實地不斷邁步向前。

二、努力提高數(shù)學教學藝術,引領學生邁進科學的殿堂

數(shù)學的思想內容博大精深,但常常學習起來枯燥乏味,對教師的教學方式要求非常高。作為工科院校的基礎數(shù)學課程,須教給學生的數(shù)學知識體系龐雜,時間與課程的矛盾非常突出,教學藝術格外至關重要。我體會,除消化吸收、去除糟粕、提取精華、融會貫通、整合創(chuàng)新外,教好一堂數(shù)學課,還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脈絡清晰。數(shù)學這門學問,邏輯嚴密,系統(tǒng)性極強。如果不遵章循節(jié),顯得雜亂無章,真是剪不斷、理還亂。如果將其脈絡理清,尤如一串精美蜜甜的“冰糖葫蘆”,既有“觀賞性”,又有“可食性”。教學中,采取“理大關系、求小聯(lián)系、定準位置、構建框架”的教學法,先將教學內容各章之間科學關系交待清楚,后把各節(jié)之間的內在邏輯聯(lián)系捋清,再找具體內容在整個課程中所處的特殊位置,避免“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甚至“一葉彰目”局限,收到綱舉目張的效果,從而構成一個整體性極強的數(shù)學體系框架,使學生有一個系統(tǒng)整體的、直觀感性的“知識樹”,對數(shù)學知識體系有一個全面、完整、系統(tǒng)、準確理解與把握。

二是重點突出。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一切事物都有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之分,有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之別。數(shù)學課也是如此,其知識之間聯(lián)系固然緊密,但并非只字片言也不能取舍,不能平均使用力量。教學中,采取“章章遴選重點、節(jié)節(jié)挑好亮點、課課選擇知識點”的教學法,凡“帶點”的地方,多講、細講、深講。這樣,章與章之間銜接,節(jié)與節(jié)之間清晰,課與課之間明了,學生非常歡迎。

三是難點精講。數(shù)學課的難點,即是講課的關鍵。講授難點內容是對教師知識掌握程度的檢驗,是對教師講授藝術的考驗。教學中,采取“吃透內容、分化內容、破解內容”三步法,以及“尋找切入點、分層剝筍、各個擊破”的方式,引導學生找出破解數(shù)學難點的“點金術”,使其化難為易,把數(shù)學學習的“苦惱”變成一種享受。

四是深入淺出。針對工科院?;A數(shù)學課重數(shù)學思想、重應用的特點,采取“思想講深、理論講透,操作講實、掌握規(guī)律”的教學法,對課程中涉及數(shù)學思想、數(shù)學理論方面的內容講深講透,讓學生了解問題的背景及來龍去脈; 操作層面的內容簡單明了,引導學生總結解題的方法步驟, 分析其中的規(guī)律;用簡練語言表達,讓學生易懂易記,收到獨到的效果。

五是闡明應用?;A數(shù)學知識,對后續(xù)學習乃到走上社會是否有用,怎樣使用,是學生非常關心地一個問題。教學中,非常注重數(shù)學知識應用的教學。一般分成三個層次:①在本課程中的作用. 數(shù)學知識相互聯(lián)系緊密,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讓學生隨時明確當前所學內容與后面將學內容的關系,避免學習的盲目性,增加學習的主動性. ②對后續(xù)課的作用。工科院校的大多數(shù)課程都與數(shù)學有關, 數(shù)學學好了,其他課程學習就比較順利, 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這一點, 能提高他們對所學知識的重要性的認識.③在實際中的應用. 有意識選擇實際中的具體例子作為教學內容,讓學生直接體會到數(shù)學在其他領域的作用, 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shù)學的意識, 同時也能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

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不斷提高數(shù)學課教學效果

教學手段是為教學效果服務的。選擇形式多樣、生動活潑、合適恰當?shù)慕虒W手段,對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習能力,提高教學效果都是非常有益的。為了改變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一根粉筆、一塊黑板的教學模式,在綜合運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實踐。

一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教學工作。從02年開始,在研究生《數(shù)值分析》課的教學中,一直堅持讓學生參與講課,設計了一套完整的實施方案,將課堂教學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1)在每一章開始時,教師介紹本章解決的問題、算法設計的思想、算法改進的思路等,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一個整體、明晰的認識。(2)將教學內容按問題分解成小模塊,讓學生自愿報名,課下按照小模塊內容寫出完整講稿,經教師審查修改后,學生上臺講授。大多數(shù)學生表現(xiàn)出很高的積極性,主動做課件,有的還將所講算法編成程序,找一些例子進行計算,對結果進行比較,達到非常好的教學效果。(3)最后教師對遺漏的問題、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補充,并對全章內容作一個總結。(4)上機試驗,培養(yǎng)綜合能力。在實踐中不斷對這種教學模式改進完善,效果一年比一年好。

二是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形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利用多媒體輔助數(shù)學課程教學方面,開始還存在一些爭議. 通過幾年的實踐.感覺多媒體輔助教學效果的好壞,主要取決于使用者。首先多媒體課件必須是非常個性化的, 任課教師必須根據(jù)教育對象隨時修改課件。其次在使用多媒體課件時,應有一個合理的設計, 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形象生動等優(yōu)勢,避免速度快等缺陷。第三不能對所有教學內容都使用,一定要配合其他教學手段。近幾年,在多媒體課件使用中不斷總結改進,在三個方面對教學效果有明顯提高.首先是節(jié)省了教師寫黑板的時間,加大了課堂教學的容量,第二能形象生動地表達部分教學內容,幫助學生理解,第三屏幕與黑板的有機結合,能使教學內容表達的層次更分明。

三是重視學習方法指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教學效果,是一個雙邊活動,應該從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學生的學習能力兩個方面入手,標本兼治。從教師角度說,我體會主要是:①數(shù)學教學內容中處處都能體現(xiàn)思維方法,在介紹數(shù)學知識的同時,給學生介紹常用的思維方法,例如比較法、聯(lián)想法、移植法、逆向思維等,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②利用一切機會給學生介紹自己的學習體會,告訴他們怎樣理解性的記公式、怎樣預習、怎樣聽課、怎樣復習, 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③對一些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差的學生,針對他們的特點,專門為他們制定了課下復習的方案,非常具體地指導他們怎樣復習,讓他們養(yǎng)成一個正確的學習習慣,為完成后續(xù)學業(yè)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四是采用多種形式與學生溝通,做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了解學生情況并讓學生知道教師的意圖,溝通是必不可少的。及時溝通與反饋,信息渠道要暢通:

第7篇:大學教學概論范文

[關鍵詞]大學教學 語文課堂 困境與改革 職業(yè)漢語能力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4)01-0238-01

語文課程是每一個人從小學,甚至是幼兒園就已經開始學習的學科。在初、高中的學習階段,語文更是與數(shù)學、英語共同成為學生們眼中的主科,地位凌駕于物理、化學、政治和地理之上。然而,一向被學生們青睞和重視的語文課程,在大學教學中卻如同吃了“閉門羹”一般,很少再有人去學習這門課程,甚至在某些學校,因為大學語文的選課人數(shù)太少而不得不停開這門課。就目前普遍的大學教學情況來看,學生們已經學習了十幾年的語文課,很有可能就要在大學課程中銷聲匿跡了。

一、當前大學語文所處困境分析

(一)目前大學語文教學定位不能引起學生興趣

針對當前大學語文的教學情況,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學生對于大學語文的態(tài)度不甚樂觀,甚至出現(xiàn)摒棄的現(xiàn)象。也正是學生們對大學語文的不感興趣,才導致選課人數(shù)的缺乏,以至于大學語文不能夠成功的開課。通過分析,大學語文這種困境的出現(xiàn),與大學語文的教學定位是密切相關的。目前大學語文的教學定位不能夠引起學生們的興趣,以至于學生們在選課的時候都會忽略掉大學語文這門課程。大學語文的發(fā)展也已經歷了幾十年的時間,形成了相對完整的教學體系,其教學定位也一直沒有改變。大學語文的教學定位主要是人文素質教育,目的就在于通過大學語文的學習,在潛移默化中通過文學作品的影響,不斷陶冶學生們的情操,同時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精髓。然而,通過目前實際情況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這種教學定位顯然已經不能引起學生們的興趣,自然大學語文也會陷入這種被大學生冷落的困境之中。

(二)大學語文教授內容不符合學生實際需要

通過對一些大學語文教材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學語文教材的編寫還是非常精彩的,然而卻不能夠贏得大學生們的青睞。大學語文教材的編寫,一般都是經過反復篩選的古今精美且短小動人的文章作為講授實體,不過對于用心良苦的大學語文教材編寫人員,大學生們還是不買賬。這主要的原因還是在于大學語文的教授內容不符合學生的實際需要,因此不能夠引起學生們的關注。目前,就業(yè)情況極其的緊張,大學生們最關心的還是畢業(yè)之后的就業(yè)問題,因此,在大學課程的選擇過程中,主要是選擇有利于自己以后就業(yè)的學科,所以都會選擇一些具有實際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的學科。對于大學語文而言,學生們普遍認為,很有深度,思想感召力很強,但是對以后的就業(yè)沒有什么幫助。因此,大學語文再次受到冷落。

二、切實進行大學語文教學改革

(一)切實轉變大學語文教學定位

為了改變大學語文在大學教學中的困境,發(fā)揮大學語文確實存在的重要作用,就需要切實進行大學語文教學的改革。為了使學生能夠接受大學語文,首先對于大學語文而言,應該切實轉變其自身的教學定位。傳統(tǒng)的大學語文教學定位主要是以人文主義為主,意在通過大學語文的學習,不斷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質,促進大學的人文素質教育。然而,這種教學定位在目前就業(yè)情況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已經不被學生們買賬和歡迎了。因此,應該切實轉變大學語文教學定位,以培養(yǎng)大學生們的職業(yè)漢語能力為大學語文的教學目標,更好地服務于大學生以后的就業(yè),這樣才能夠挽救大學語文于危機之中。

(二)改變大學語文教授內容,著重提升學生職業(yè)漢語能力

大學語文之所以會成為“雞肋”學科,主要就是目前大學語文的學習對于大學生而言,覺得沒有什么用,也不能幫助找到一個好工作。因此,針對這種情況,在大學語文的改革措施中,應該切實改變大學語文的教授內容,著重提升大學生的職業(yè)漢語能力。目前的大學生沒有形成對大學語文重要性的必要認識,其實大學語文的學習是十分必要的。對于大學生以后的就業(yè)而言,他們需要用自然的口頭語來處理相關的工作,還要擁有極強的閱讀能力,同時還需要下筆如有神的寫作能力,而這些都是可以通過大學語文的學習來鍛煉和提升的。因此,可以朝著這個方面,切實轉變大學語文教學內容,著重提升學生的職業(yè)漢語能力。

三、結束語

從目前的大學語文授課情況來看,大多數(shù)的高校中,大學語文都已淪為“雞肋”般的課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這也是當前大學語文所處的尷尬境地。盡管大學語文教材編寫得十分精彩,然而卻沒有得到學生的青睞,甚至會出現(xiàn)沒有人選課,或者選課人數(shù)過少,出現(xiàn)不開設大學語文的情況。大學語文這種困境的出現(xiàn)也是有原因的,本文簡要分析了大學語文所處的窘境及原因,并對該種困境提出了解決辦法。大學語文所處的困境主要是目前大學語文教學定位不能引起學生們興趣,以及大學語文教授內容不符合學生的實際需要。解決措施主要是切實轉變大學語文教學定位,以及改變大學語文教授內容,著重提升學生職業(yè)漢語能力。

【參考文獻】

[1]余新華.論大學語文教學在大學生人格塑造中的作用[J].湘南學院學報,2010(01).

第8篇:大學教學概論范文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 改革 策略

一、當前大學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1. 學生現(xiàn)狀

最近十年,由于高校擴大招生,學生數(shù)量的大幅度增加導致了生源質量的相對下降。由于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外語教學正處于新課程改革之中,尚沒有能從根本上扭轉傳統(tǒng)英語教學的不利局面,尤其是高中階段片面追求升學率,學生在外語學習的能力方面發(fā)展不均衡,學生之間的外語能力、文化素質、知識水平相差得十分懸殊。大規(guī)模的擴招使得某些大學生不珍惜來之不易的深造機會,許多80后和90 后大學生認為上大學很容易,不必努力。一些大學生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能力不強,缺乏拼搏精神,主動性,被動接受知識和儲備信息,不善于靈活運用知識,缺乏變通和創(chuàng)新精神。這些因素給外語教學增加了難度。

2. 師資現(xiàn)狀

高校擴招導致教師緊缺,任課教師超負荷運轉,工作量過大,進修和提高業(yè)務水平的機會較少,從而影響了他們知識的更新,教師的教學水平相對下降。尤其是部分學生的學習素質的降低,對教師的教學能力的要求相對增高,致使教師的這些缺陷顯露出來。一些院校出現(xiàn)教師年齡和梯隊斷檔,由于教學工作的急需,許多高校安排剛參加工作的青年教師上臺講課,他們思維活躍,樂于接受新事物,有活力但缺乏教學經驗,雖然花費很大的氣力效果卻不明顯。

3. 教學方法現(xiàn)狀

多年來,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一直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法。公共英語課內容廣,學生多,課堂上進行語言實踐很難,教師作為課堂的主角,無論在教學內容的計劃上,還是課堂言語活動的時間分配上,都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而學生則被動地聽講,死記硬背、。這種單向溝通的教學模式,忽略了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

4. 授課班型現(xiàn)狀

隨著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有機會接受渴望已久的大學教育。然而, 隨著高校學生數(shù)量的急速增長, 學校班級人數(shù)也在不斷增加, 學校的各種軟、硬件設施及教學質量都面臨著嚴重考驗。其中大學英語教學質量是否穩(wěn)定, 是高等教育界關注的焦點。有的學校由于教師短缺, 把原來一個自然班一個授課單位改為兩個自然班合并上課, 使得大學英語教學質量大打折扣。

5. 考試評定制度現(xiàn)狀

長期以來,英語教學存在著以“考試為導向”的現(xiàn)象。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的英語考試主要包括校內和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校內考試包括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以考核學生對某一階段學習內容的掌握程度為主。由于學生人數(shù)多,教師便于批閱,多采用答題卡的形式,使學生錯誤地認為英語考試不過是背背單詞、句子,忽視了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訓練和培養(yǎng)。這些年來,不少學校把四、六級考試作為最終目的,在考試通過率上互相攀比,英語教學幾乎成了應試教學。這種將考試顯然背離了英語教學的客觀要求。

因此, 如何在現(xiàn)有師資條件, 現(xiàn)有軟、硬件設施條件下保持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穩(wěn)定, 鞏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成果, 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二、相應的改革策略

1. 改革教材,更新教學內容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形勢的變化,科技的突飛猛進,教學內容必須跟上時代的發(fā)展步伐,因此, 改革教材更新教學內容勢在必行。我們不能因舊教材熟,好講而緊抓不放,必須剔除那些陳舊的,過時的知識,否則它們就會阻礙知識的更新。

2. 實行大小班授課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針對學生較多,班型過大的情況,實行大小班授課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兼顧語言的輸入和輸出,根據(jù)上課方式調節(jié)班級人數(shù)。以輸入為主時,組織學生上大課,教師著重傳授知識,并注重歸納、總結和知識的系統(tǒng)性;以輸出為主時,把大班分解組織學生上小課。小班課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即如何使用語言達到交際交流的目的。小班課上形式多樣的口語活動,使學生在模擬真實的語境中運用各種交際方式,達到訓練交際能力的目的,并促進了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使學生在相互合作中完成對知識的學習。

3. 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為主的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

(1)利用多媒體及網絡教學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網絡媒體能豐富學生的想象。在視覺與聽覺交織的立體空間,能促使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暢談內心的感受,從而更快更好地投入新的學習過程。教師還可根據(jù)實際需要對本課對話情景進行部分改編,以便給學生更多的思維空間,更好地進行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創(chuàng)造進一步理解語言的條件。

(2)利用多媒體及網絡教學擴大英語教學的范圍,擴寬學生的知識面利用多媒體及網絡英語教學模式,可以大大提高課堂容量,是課堂內容更加充實教師借助現(xiàn)代化設備、教學光盤、電子課件等進行教學。在對學生實施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使用多媒體軟件包將課堂詞匯、課文內容、各類專題講座以及鞏固練習等制作成電子課件,通過多媒體投影和大屏幕展現(xiàn)出來,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信息量更大,重點更突出。從授課效果上看,多媒體設備和教學光盤的應用也豐富了課堂教學的內容和形式,開擴了學生的視野。通過多媒體設備來演示的語言現(xiàn)象更加形象,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能促進語言由輸入向攝入的轉化。

4. 改進和完善考試方式

在英語教學檢查中我們對本科生采取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考試評價方式。形成性評價是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所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以及所反映出來的情況等各方面進行的綜合評價。終結性評價則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專業(yè)和不同的學生情況采取不同的考試方式,比如程度好的學生可以實行:筆試(必要的理論知識) + 口試(語言運用能力) + 模擬現(xiàn)場操作(理論結合實踐及應變能力) 的考試方法。較差的學生則可采取:筆試(必會的理論知識) + 技能比賽(專項技能) 的辦法??傊?將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能全面地綜合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

5. 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作為課堂教學改革的延伸

在抓好課堂教學的同時,應充分發(fā)揮課外教學活動的優(yōu)勢。對于高校公共英語教學來說,課堂教學是基本的教學形式,起主導作用,但課外活動對學生掌握知識、培訓技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師通過課外指導,可以使課堂教學內容進一步鞏固、落實并使之深化和個性化。

下面是一些恰當做法:

(1) 定期舉辦學習經驗交流會

學習經驗交流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進他們的學習方法能夠起到積極作用。學習經驗交流會形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每年新生入校后,讓高年級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給新生介紹學習經驗,這樣做既可讓新生從思想上充分重視英語課的學習,又可使他們盡快掌握適合大學特點的學習方法;二是每年四、六級考試成績出來后,讓成績優(yōu)異者介紹學習經驗,這樣做既可樹立典型,起到示范作用,又可使其他學生從他們的學習方法中受到啟發(fā)。

(2) 舉辦多種競賽活動

適當?shù)恼n外競賽對鞏固學生的語言知識是必要的。舉辦一些活動,如:英語演講比賽,英語朗讀比賽,英文歌曲比賽等。大學生思想活躍,多才多藝,通過這些活動來學習英語是他們樂意接受的形式。

(3) 舉辦英語角活動

英語角為學生用英語自由交流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很多在課堂上沒有機會或羞于啟齒的學生可以在這里一試身手。實踐證明通過組織各種各樣的課外英語活動,可以營造課外英語學習氣氛,培養(yǎng)學生學英語的興趣。擴大他們嘗試自己能力的范圍,增加教學活動中創(chuàng)造性活動的成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第9篇:大學教學概論范文

創(chuàng)建風格情境,促進學生積極思維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教學是“教師說學生聽,教師寫學生記,教師問學生答”,單一的教學方法很難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英語課堂上,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英語學習積極性也得不到提高。多媒體英語教學利用計算機輔助手段,把圖、文、聲、像有效地結合起來,在課堂上通過教師的指導,通過鏈接與教學內容相關的音視頻資料,在學生面前將其直觀立體地呈現(xiàn)出來,幫助培養(yǎng)學生的感性認識。課堂從傳授知識變?yōu)閹熒?,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視覺、聽覺和語言功能,能夠不斷地挖掘學生潛在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而學生可以通過視、聽、說等多方面的活動鍛煉自己,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從而促進英語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三)更新教學觀念,轉變?教師角色?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要求教師不僅具備專業(yè)知識,還要熟練應用多媒體技能。在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中,教師的角色要從“教學”向“導學”轉變,利用自己既有的知識和經驗,指導學生多媒體網絡條件下進行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成為學生知識建構的“幫助者”和“促進者”。這就促使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采用現(xiàn)代技術來創(chuàng)建新型的英語教學組織策略和形式。

二、目前多媒體英語教學的弊端

(一)教學信息量大,學生接受能力不足在英語教學課堂上應用多媒體手段,使得教師課堂信息量增大,這也使得教師講課節(jié)奏隨之加快,將導致學生思維受限、理解接受能力不足,使教學兩個環(huán)節(jié)相脫節(jié),從而嚴重影響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效果。教學信息容量過大,不但增加了教師的勞動強度,而且增加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負擔,將大大降低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多媒體教學信息容量大優(yōu)勢特點無法得以發(fā)揮。

(二)課件制作質量不高,教學重點難以凸顯在課件的制作方面,部分教師為了迎合學生的一時興趣,過于追求形式,忽視內涵,片面強調特技效果,一味地追求集圖、聲、像為一體的高強的感官刺激,華而不實,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造成學生的視覺疲勞,弱化了學生要掌握的重點和難點,影響了教學效果。此外,受限于技術水平,教師的教學課件或是文字教案的電子化,內容單一;還有一些是現(xiàn)成課件,完全忽視了學生的實際情況,無法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這都背離了多媒體教學的本意,不利于教學的展開,無法達成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三)課堂互動性缺乏,師生之間的情感弱化在多媒體教學實踐中,部分教師夸大和過于依賴多媒體的作用,忽視了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上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欠缺,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大大降低,影響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多媒體教學弱化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這主要表現(xiàn)在:教師成了電腦操作員,課堂變成了課件的簡單播放和演示;而面對課件中的大量信息,學生又成了速記員。教學過程以教師的操作為中心,沒有師生情感上的交流,完全違背了英語教學的互動性原則,將直接導致英語課堂的簡單化和形式化。(四)多媒體教學軟硬件設施缺乏,網絡教學平臺有待完善只有以較強的軟硬件設施為基礎,多媒體教學才能得以順利展開。如今,大部分高校存在著軟件設施嚴重缺乏及硬件設備不斷老化和磨損的問題,人力和資金投入缺乏的現(xiàn)象。尤其在軟件方面,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和使用存在弊端,網絡教學平臺的建立完善和利用也有待加強,這都影響了多媒體教學效果。

三、提高多媒體教學效果的對策

通過對多媒體教學利弊的分析,同時為了進一步促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來改進大學英語多媒體教學,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一)多媒體輔助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結合教師進行多媒體教學,必須要轉變教學觀念,首先要明確其地位是“輔助”不是“替代”,不要以此來盲目地、一律替代其他教學手段和方法。教師要將傳統(tǒng)教學模式與多媒體技術有機充分地結合起來,取長補短,做到適度。如多媒體教學具有信息量大的特點,但同時這又容易淹沒教學中的重點。如果教師在課堂上滿堂灌,學生理解能力受限,教師淪為了鼠標操控手,這就違背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念。因此,在課堂上,教師的講解和板書都是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教師的講解是一門語言藝術,其在課堂上所發(fā)揮的主導作用是一種嚴密的、創(chuàng)造性的邏輯思維的體現(xiàn)。而優(yōu)秀的板書具有內容精煉、重點突出、易于調整等特點,將課件使用與板書相結合,再配以教師精彩講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既能有聽、說、視、觸強烈的立體感官刺激,又可以對知識進行有效的理解消化和吸收,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二)確立學生主體地位,加強師生交流與互動外語是學出來的,不是教出來的。在“學”的過程中,學生既是知識的載體,也是認知過程的主體。多媒體課堂中的交互包括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和人機互動。教師在制作課件時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案,重視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法,使課件設計成為學生學習的導航器,注意激發(fā)學生更強烈的參與意識。教師在課堂上設計的問題要權衡難易,使學生感興趣,易于討論,從而達成課堂互動的目標。課件的交互功能在多媒體課堂上也可以通過情境模擬、課堂討論、角色扮演等多種手段模擬現(xiàn)實課堂教學親和的人際交流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機交互性。如“HowtoPrepareanEarthquake”一課中,教師可以通過課件設計中視頻資料來展示如何預防地震及避險自救的片段,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模擬演練,通過師生、生生互動的形式,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能夠對災后自救的知識有一定的掌握,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從而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三)根據(jù)學科特點,合理進行教學設計英語是一門具備實踐性、思維性、能力性和綜合性的學科,語言實踐是英語能力形成和提高的關鍵,思維能力是英語能力的核心。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著重鍛煉學生聽說讀寫譯的實踐能力,通過“感受———領悟———運用”的途徑,不斷吸收和積累英語語言,習得語言,從而形成應用英語的能力。如在“FiveFamousSymbolsofAmericanCulture”一課中,教師可以利用相關視頻將學生帶入到美國文化中,創(chuàng)設出相應的情境,再配以圖片、音頻,用發(fā)散式的提問為學生提供展示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能力。還可以通過小組討論、情景表演的形式,利用多媒體網絡環(huán)境,將英語課設計成具備多種形式的聽說讀寫的實踐活動課,讓學生以習得英語為主,從而促進學生英語應用實踐能力的提高。

(四)提高教師自身素質,開拓建設數(shù)字化學習資源在日新月異的網絡時代,多媒體技術也在不斷更新中,與英語課堂的有機結合更需要一個整合過程,這其中包含有教學內容的展現(xiàn)方式、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學資源的整合,以及教學評價體系的改革,是教師將面臨的重大挑戰(zhàn)。要應對這個挑戰(zhàn),網絡技術設計水平和制作課件的能力成為教師能否上好課的必備條件,因此,教師要在加強自身專業(yè)水平學習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習和掌握先進的教學手段和設備,認真探索多媒體教學新模式,積極促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此外,網絡數(shù)字化學習資源的建設和整合也在各個高校中逐步推廣開來,課堂教師指導和課外學生自主學習將逐步替代傳統(tǒng)的課堂學習。

四、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