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記敘文閱讀答題技巧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 怎么讀—— 整體閱讀,把握主旨
我們不贊成先看題目再讀文本,因為當我們只關注于和考題有關的選段時,往往就忽略了文本的整體性,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就容易犯斷章取義的錯誤,答題也難免有失偏頗。在閱讀前我們倒是不妨先了解一些非文本的相關信息,如文章的作者,寫作的時間,及作品后面的注釋等。因為這些容易被人忽視的“細節(jié)”,可能是解讀文本的關鍵。
初次閱讀時我們應加快閱讀速度,著力于理清文章脈絡,即了解文理。做到知曉文本每一部分內容寫什么,從哪些角度說的,段與段的大概關系,以及它們是如何彼此照應形成有機整體的。在通讀全文后,能以最簡潔的語句概括出文本主要敘述的內容和情節(jié),從而形成對文本的總體印象,以利主題的把握。
再次閱讀則要精讀,要在理清文脈的前提下,把握文章的主旨。整體閱讀的根本就在于準確把握文本的主旨,這對答題來說至關重要,而文本主旨的內涵是隱蔽的,豐富的,多層面的,這就要求我們在精讀時盡可能多元化的解讀文本,要注意標題,理清標題的含義;要關注開頭和結尾,特別是他們在結構和內容上的關系;要找準文中的抒情和議論句,看看作者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感,生發(fā)了怎樣的議論;要厘清線索;要品味有意味的細節(jié);關鍵是要體會文中的人物形象,找出主要人物,理清主次人物間的關系,體悟主要人物的性格品質(主要人物身上往往集中體現(xiàn)了作者的寫作意圖,凸顯主旨)。如果我們在精讀這個環(huán)節(jié)能多做一番思考,對文本主旨進行更深入的探究,就一定會在答題時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次閱讀是深度閱讀,是在吃透主旨的情況下,帶著題目有針對性的強化閱讀,這次閱讀直接以解題為目的,要力求透過字面看到本質,要力求通過閱讀組織準確、規(guī)范、完整的答案。
二、 怎么審——挖掘題干,全面理解
讀懂了文本內容后,還須讀懂題目的意思,充分發(fā)掘題目中所隱含的有效信息,從題目中求提示,尋求解題的突破口,確保準確答題。
首先要審題干語。中考試卷命題者可謂嘔心瀝血設計題目,所以題干語是明確的,科學的??忌鲱}首先要讀懂題干語。審讀題干的語言,就是要抓住題目中的關鍵詞,一個題干往往有兩三個關鍵詞,限定我們答題的角度和運用的知識點。
其次要關注題目的考點。中考記敘文閱讀考題一般5題,涵蓋面卻很大,考查知識和能力,既有一定的適度,又講究梯度。因此,考生如果基礎知識扎實,熟悉考點,那么在考試時就會從題目中看懂考點,根據(jù)題目要求準確答題。
還要注意分值的設置。3分以上的分值,至少應有兩個得分點,甚至更多,而且得分點是有差異的,所以應作多元化的思考,保證自己的答題有梯度,有差異,更要有深度。切忌寫了一堆字,卻翻來覆去只答了一層意思。
三、 怎么答——緊扣主旨,規(guī)范答題
記敘文閱讀題的題型設置千變萬化,牽扯到的知識點也極多,這里不作贅述。但很多考生即使大致知道考點,仍然失分很多,究其原因是答題不得要領,不規(guī)范。怎樣的答題才規(guī)范?最核心的是要緊扣主旨。試想,作者寫文章的目的是什么?無非是表達情感,給讀者以啟發(fā),這就是主旨,主旨一定會在文本中深深淺淺的表現(xiàn)出來,對主旨的把握也是最值得玩味的,試卷命題者也一定會在題目的設置中凸顯主旨。這要求我們在作答任何題目時作更深層次的思考,往深處再挖一挖,不僅思考人物具體的語言動作,還要思考其背后的性格、情感;不僅找到文中的議論抒情句,還要思考作者的思緒,給我們的感悟。如果每條題目我們都能作這樣的深究,還怕答不出層次,扣不到主題嗎?
主旨并非抽象存在,它一定潛藏在具體的細節(jié),透過人物的語言動作,透過作者的抒情議論,透過環(huán)境描寫表現(xiàn)出來,這些詞句正是考點。我們在作答時應體現(xiàn)層次性,具體說就是先分析這些詞句在文中的表層含義(或者叫字面含義),然后再由淺入深分析由此體現(xiàn)的深層含義(即主旨),這種由淺入深的答題既體現(xiàn)了層次性,也體現(xiàn)了邏輯上的嚴密性,更體現(xiàn)了答題者的語文素養(yǎng),會給閱卷者留下良好印象。
可是這樣的答題還不全面,既然是語文試卷,就應有語文知識的滲透,所以在答題的開頭,我們要把相關的知識(一般稱術語)表述出來,這些術語包括常見的修辭手法、各種描寫方法、各種表現(xiàn)手法等,這里也不作贅述。
如何全面完整的答題,我們不妨列一個公式:全面完整的答題=術語+表面意+深層意。當然,答題的形式并不唯一,可以有各種變通的形式,但上面這個公式至少可以給我們一個基本思路。
語文解題方法歸類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二、表現(xiàn)手法:象征、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后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lián)想、想象、襯托(正襯、反襯)
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復、互文、對比、借代、反語
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七、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外貌
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十、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十一、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jié)描寫
十二、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十三、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shù)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十四、小說情節(jié)四部分:開端、發(fā)展、、結局 十五、小說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具體環(huán)境 十六、環(huán)境描寫分為: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
十七、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jù)、論證
十八、論據(jù)分類為:事實論據(jù)、道理論據(jù)
十九、論證方法:舉例(或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有時也叫引用論證)、對比(或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二十、論證方式:立論、駁論(可反駁論點、論據(jù)、論證) 二十一、議論文的文章的結構:總分總、總分、分總;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遞進式。
二十二、引號的作用:引用;強調;特定稱謂;否定、諷刺、反語
二十三、破折號用法:提示、注釋、總結、遞進、話題轉換、插說。
二十四、其他:
(一)
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記敘文、小說),埋下伏筆(記敘文、小說),設置懸念(小說),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記敘文、小說);深化主題(記敘文、
小說);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文、小說)
(二)
修辭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三) 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征等表現(xiàn)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 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么?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準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準確地
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后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 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么? 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xiàn)象到本質)規(guī)律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能互換。
(六) 段意的歸納
1.記敘文:回答清楚(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文: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么,它的特點是什么,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文: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么,作者的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么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一) 語文閱讀理解正確的解題方法和技巧——讀材料 所謂“讀材料”,就是要閱讀試卷上的文字材料,粗讀全文內容,把握文章主題。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理清材料的層次和段落。在瀏覽全文,了解全文的概貌之后,應記住文章的要點,重要的結論以及一些關鍵性的人名、地點、定義和數(shù)字,不同的人名、地點可用鉛筆在試卷上分別打上不同的記號,以便查找。
閱讀理解試題的文字材料主要用來測試學生的閱讀速度、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有的采用一個句子,有的采用一段文章或整篇文章。內容廣泛,題材各異。以題目的難易程度分析,人們常常把它們分為表層理解和深層理解。所謂表層理解就是對文中的客觀事實 的感知和記憶;所謂深層理解是根據(jù)文中的客觀事實, 在認真思考后進行邏輯推理、總結或概括,得出結論。
通常閱讀試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讀,首先要重點理解文章的體裁是記敘文還是說明文。答題時切忌文章都沒完整的閱讀過試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寫答案。最好先把文章從頭到尾通讀一遍,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來講,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話歸根到底都是為闡明中心服務的,都歸向文章的主旨。平時要學會為文章標段,歸納每段意思,歸納中心思想。它在要求概括段落大意一類的閱讀理解的解題中,往往是行之有效的一個辦法。
有的學生要用"順讀法",就是先讀短文后讀題目,然后再讀短文尋找正確答案。有的學生采用"倒讀法",就是先讀題目(四個選項不讀)后讀短文, 最后尋找答案。我比較贊成"倒讀法",因為這種閱讀方法 是帶著問題閱讀, 目的明確,容易集中,能及時抓住文中與解題關系密切的信息,從而節(jié)省了閱讀 時間?!暗?讀法"對表層理解的題目(提問時間、
地點、原因等)效果最好,對深層理解的題目,要從短文的整體內容出發(fā),進行概括和總結,分析所提供選項,作出準確的判斷。
因此,解答這類題的中心步驟就是閱讀,既要閱讀短文,又要閱讀題目。閱讀時要注意閱讀技巧,提高閱讀效率。在做到以上幾點的基礎上,就可以對文章后面所給的問題,分別用“一次判斷”、“逐個分析”以及 “排除法”等方式來進行判斷解答了。
(二) 語文閱讀理解正確的解題方法和技巧——找原話 所謂“找原話”,就是要找到語文閱讀理解上要求的關鍵字、詞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學生在閱讀文字材料時有重點地圈下來,然后再來重點理解與分析。當然找原話的目的是為了弄清題意,確定解決問題的閱讀空間和范圍。
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將要回答的問題放到閱讀試卷上的文字材料中來,再去瀏覽所要回答的試題,經過初步的思考,確定解決問題的閱讀空間。對短文進行理解,然后分析句子結構,確定該詞的詞性和在句子中的成分。同時利用句子提供的信息,這樣我們可以從文章中或文字材料中直接的提取有效信息。有些試題它要求用文中原話來回答,我們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話來作答,這時就可以“從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來回答問題。
如果它沒有明確要求用文中的原話來作答,我們也可以“從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來回答問題。如若它指定必需要使用學生自己的話來回答的話,我們也可以讓學生將文中的原話加以翻譯,再換言之。力求挖掘原句子的隱含信息和深層含義。有些試題則需要結合全文內容,挖掘句子的隱含信息,經過縝密的思考,尋求完美的答案。
(三)語文閱讀理解正確的解題方法和技巧——看要求
所謂“看要求”,就是要求學生再審視語文閱讀理解所要求回答的問題要求,關鍵的關鍵字、詞或句子也要讓學生用筆圈下來,作為扣題作答的要點,也是學生回答問題的可能的得分點。要做到細讀文章的內容,機智從容答題。第二遍讀文章要求考生帶著問題細讀全文。在進行語文閱讀理解訓練時一般要做到如下幾點:
一要認準關鍵詞句,把握其基本意義,認清它們在句子中的具體含義,根據(jù)上下文琢磨它們的升華意義,學生特別是要學會在閱讀文字材料中發(fā)現(xiàn)有效信息,即是對回答閱讀材料要求所的提問題的文字和內容。
二要排除生詞的障礙,遇到生詞要通過上下文,大膽地對閱
讀文字材料中的個別詞義、語義和句義進行推測、推理和推斷,還可以通過構詞常識大膽猜測。
三是原文中有明顯的準確答案,要善于利用閱讀文字材料中的“原文”材料,果斷作答。對于一般不影響句子或全文理解的生詞,可以放過去,不必務求理解。遇到重要生詞時,不要著急,也不要輕易放棄,我們可以采取根據(jù)上下文來猜詞或根據(jù)構詞法來猜詞等方法來猜出這個詞的大致意思。 解題時不要邊看閱讀理解的問題邊從閱讀理解的文中查找答案,因為用這種方法難以提高閱讀理解的效果,尤其是對于深層理解閱讀理解的文章。首先應瀏覽閱讀理解的全文,了解閱讀理解全文的概貌??赐旰螅瑧涀¢喿x理解文章的要點,閱讀理解重要的結論以及閱讀理解中的一些關鍵性的人名、 地點、定義和數(shù)字(不同的人名、地點可用鉛筆在試卷上分別打上不同的記號,以便查找)。同時我們一定要掌握好閱讀理解的解題速度,有效地控制閱讀理解的考試時間,先易后難是閱讀理解的考試時答題的一般方法。碰到閱讀理解的難題時,千萬不要鉆牛角尖,耽誤太多時間。一時做不出的閱讀理解的題,要果斷舍棄,以免影響解別的較有把握的閱讀理解題。待全部閱讀理解題解完 后,如有剩余時間再回來做放棄的閱讀理解題。
(四)語文閱讀理解正確的解題方法和技巧——答問題
所謂“答問題”,就是要讓學生在根據(jù)語文閱讀理解問題的要求來回答相應的問題,回答問題力求做到以下諸點:1、不可不答;不答則無分。學生只有回答閱讀材料要求所的提問題,才能得分。我們老師對學生進行語文閱讀理解訓練時,就必須向學生說明這一點,不可不答;不答則無分。2、不亂答;亂答也不得分。學生不聯(lián)系語文閱讀理解問題的要求來回答,我們稱之為亂答題,亂答本質上是與學生不答題一樣,沒有成績。我們在語文閱讀理解訓練中強調學生要答滿線格,但并不是讓學生在語文閱讀理解訓練題線格胡說和亂說,因為學生亂答也不得分。3、言之有據(jù),持之有理。所謂“言之有據(jù)”就是要學生在閱讀試卷上的文字材料上找原話,找依據(jù),不能憑空瞎說。我向學生說語文閱讀理解的答案也是人定的參考答案,我們的學生不要害怕,任何問題的回答都不可能與教師的參考答案一模一樣。語文閱讀理解得分的主動權在我們同學們手中,關鍵是在于你有沒有“言之有據(jù)”地來作答。
所謂“持之有理”就是讓學生根據(jù)問題能夠說一個所以然來,能說一個道道來,或謂之“自圓其說”。只要學生言之有據(jù),持之有理,就可以酌情得分了。同時學生要注意組織規(guī)范語
預期目標:
減少年級不及格率,提高優(yōu)秀率,嚴格控低,爭取做到在基礎知識部分少扣分,提高學生整體的得分率。
復習內容:
1.所有詩詞全部會背誦,會默寫,理解詩歌表達的情感,注意詩歌中運用到的修辭手法。
2.落實掌握每一課的字詞,包括字音、字形、字義。
3.將書上所有教讀課文內容都過一遍,《課易通》及單元測試卷中的課內語段閱讀理解逐個復習。
4.落實好文言文的背誦、翻譯及其內容理解。
5.記敘文寫作相關技法指導。
復習重點:
1.字音、字形、字義的理解與掌握。
2.默寫課文中要求背誦的古詩詞。
3.文言文的翻譯。
復習難點:
1.閱讀理解的相關答題技巧指導。
2.記敘文寫作要圍繞中心選材,用具體的事例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質。
復習策略:
1.主要以課堂復習為主,輔助以適當?shù)牧曨}訓練,以此鞏固學生需掌握的知識。
2.教會學生正確的答題方法,以提高答題的準確率。
3.對于學困生,要多找學生談心,引導學生樹立自信心,幫助他們以正確的心態(tài)去面對考試。
4.對于優(yōu)等生,教師要給予拔高要求,提高優(yōu)秀率。
5.對于閱讀理解,要力求講練相結合。
6.教師督促學生自覺復習、歸納知識點。
7.作文指導要選取學生作文中的通病進行講解,個別指導寫作有困難的學生,讓他們有事可寫,能寫完整的一件事。
復習時間安排:
字詞復習:2課時
古詩詞背誦默寫及賞析:2課時
文言文復習:4課時
課內語段精讀:3課時
課外語段閱讀技法指導及訓練:2課時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 閱讀技巧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0-0085-02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閱讀教法的研究也從未停止過,其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想行之有效的達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效果。我的靈感來源于一節(jié)語文課。課上語文老師講述了小說的要素: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當時我就在想,語文是一種語言,英語也同樣是一種語言,既然語文的講法能夠把文章分析的如此透徹,那么用在分析英語文章也一定可以。于是我就想出了由分析文章體裁入手的閱讀方法。當然,只是分析體裁就想提高閱讀得分是不夠的。因為我們不是單純的分析文章,而是要在高考中得分,所以一定的應試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認為:由體裁入手+應試技巧=閱讀能力的提高。
一、如何從體裁入手
高中的閱讀理解無外乎就三種體裁:1、記敘文 2、議論文 3、 說明文
為什么說閱讀要從體裁入手呢?大家都知道不同體裁的文章有不同的特點,抓住他們的特點后分析它們就變得很容易了,通過分析文章的體裁,學生們能更好的把握住文章的脈絡,這對答好高考試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記敘文
記敘文的要素是時間、地點、人物,故事的起因、進過、和結局。當同學們通過瀏覽文章知道了其體裁為記敘文后,在閱讀的過程中,側重點自然而然的就會落在這些要素上。而出題者往往是以此類要素為題材出題的。這樣就增加了學生答題的正確率。
比如說時間這個要素,看這個例子
Tom was born in 1927, who is a great writer . He died when he was 75
問:When did he die ?
此題的解答就和時間有關 1927年再過75年是2002年,所以Tom死的時候是2002年
2.議論文
議論文的特點是論點、論據(jù)、論證。其中論點為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在閱讀議論文的英語文章時,能否抓住論點就是能否答好試題的關鍵。出題人百分之八十會用文章的中心論點出題。其形式普遍為 The writer wants to tell the story for showing that........./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peech would be to____/The purpose of wriing the text is to ______而某些細節(jié)問題會出現(xiàn)在論據(jù)之中。論據(jù)往往是一段故事或給出一些數(shù)字去證明論點。所以又可以運用分析記敘文的方法去分析某些論據(jù)。
3.說明文
閱讀說明文最重要的是搞清說明對象和說明順序。說明的對象可以是一種文化,可以是一個新的科技成果,也可以是一處景物或建筑。這個是不難掌握的,關鍵是要弄清說明的順序。
如果說明的對象是一個地點,那么就要注意文章的所描述的空間順序,是由內到外還是由外到內,是由遠到近還是由近到遠。在這種情況下,就要讓學生注意一些方位詞。比如說 in on under; lie in;lie on;lie off 如果說明的對象是一個歷史文物,那么作者所描述的時間則是最重要因素,弄清它的時間順序尤為重要。最好在閱讀的時候把每個時間的單詞或短語下做上標記,必要的時候寫出時間列表
如果說明對象是一個制作某物的方法,則制作工序中邏輯先后順序就要搞清楚了,誰先誰后有著嚴格的規(guī)定,所以出題人會用錯亂制作順序的方法來干擾你的思維。
二、如何提高閱讀的應試技巧
1.關心時事,增加科普知識和常識的學習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涉及的體裁廣泛,題材新穎。其中包括了英語國家的風土人情,和實事關注的熱點問題。所以在平時就應多積累一些知識,擴展學生的知識面。這對文章的理解有很大幫助
2.解題步驟
下面我列出了幾種特殊的題型供大家參考
(1)推測題
此類題型往往是讓讀者以文章所給的實事為基礎推測出作者的意圖,一般會在題干上出現(xiàn)infer或learn from的字樣。那么在答案中如果出現(xiàn)原文所陳述的實事,即使這個實事是正確的這個答案也不能選
(2)判斷題
一般題干會是這樣的 which sentence is true? 或 which sentence is NOT true? 答案會給出三個錯的一個對的句子或是給出三個對的一個錯的句子。這樣的題是最麻煩的,可以這么說解一道題等于解三道題,因為每一句都要從原文中去判斷對與錯。即使這樣也不要緊。還是按第二步來,先找出句子中的key words,再找出原句進行判斷。
(3)猜詞題
就是在原文中將一個詞或詞組劃上下劃線,燃火讓學生猜這個詞的意思。一般這個詞會很難,不是同學能力范圍內的。只有通過上下文的聯(lián)系才能推斷出它的意思。那么做這樣的題該怎么辦呢。我認為最少也要看看它的前一句話,最好是把整個段落從頭看一下,一直到這個詞存在的哪個句子。你可以同伙對比法、同位法、因果法、定義法等方法去分析理解,這里我就不細說了。
(4)立場題
題干會問你作者對于他寫的這件事情所持有的看法。是樂觀啊還是悲觀,是贊成,反對,還是中立。那么大家就要注意作者的一些語氣詞和程度副詞的運用了。往往一個詞或一句話就能點明作者的觀點
考試時間
1、考試科目考試時間為2019年6月20~22日(其中體育與健康考試時間為2019年4月)。
2、考查科目考查時間為2019年4月。
3、考核科目考核時間及綜合素質評價由各學校結合本校情況自行確定,2019年4月底以前結束。
答題技巧
1.選擇題答題技巧
選擇題部分,一定要看清楚題干要求,關注“錯誤”“正確”“相同”“不同”或“面”等字眼,認真閱讀完4個選項再答題。古詩文閱讀題要注意課內外知識的遷移,結合具體語境具體分析。綜合性學習題要審清是否需要表達觀點,并在題干中找到自己的答題角度。
2.閱讀題答題技巧
現(xiàn)代文閱讀要結合具體內容、遵循文體知識要點規(guī)范答題,重要概念不能寫錯別字。
記敘文閱讀先要把握文章內容和中心,認真審題,根據(jù)考點要求進行針對性作答。答案要條理清晰,參考題目分值作答。關注結尾段,把握文章主旨。
議論文閱讀要找準論點,準確劃分議論文的結構、層次,把握論證思路,遇到“個性體驗及感悟”類開放性題目,不能脫離文本泛泛而談,需結合文章中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表述個人從閱讀中獲得的感悟。
說明文閱讀看清是考查說明方法還是說明文語言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回答。閱讀說明文首先要找到說明的對象,而大多數(shù)說明文都在文章標題或者首段就點明了說明對象。如果沒有的話,那就要關注各段的首尾句,中心句以及反復出現(xiàn)的句子。
關鍵詞: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規(guī)律 復習策略
中考語文試題中的“現(xiàn)代文閱讀”歷來是各地考查的重點內容,尤其是現(xiàn)代文閱讀的選文一般來自課外,復習時好像摸不著邊際,對“閱讀”的復習的很多教師和學生都感到困惑甚至茫然。
一、研究中考閱讀規(guī)律,制定復習策略。
對閱讀的考查要求:語文課程標準對閱讀教學和閱讀考查都有較多的陳述,如“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能力”“要從詞句理解、文意把握、要點概括、內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爸攸c評價學生對讀物的綜合理解能力,要重視評價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創(chuàng)造性的理解”等,這些都應看作是中考“閱讀”考查選材和擬題的原則。
選材原則:三種基本文體,四種文學體裁;篇幅千字文;時代背景,內容理解適合初中學生閱讀;體現(xiàn)人文性、工具性又能考察閱讀能力;材料典范,并且與生活體驗有機結合;選擇閱讀材料注意到考生對材料的認知程度,考慮到閱讀材料能夠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往往選擇一些關于老師、關于父母、關于情感、關于學問、關于美德、關于習慣、關于成長、關于個人修養(yǎng)等方面的材料。這些材料貼近生活,具有親近感,很多緊扣時展,有時代氣息,具有新鮮感,易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易于閱讀能力的考察。
考點與題型:近幾年“閱讀”更注重對考生整體閱讀能力的考查。閱讀試題一般改變了前些年只注重“咬文嚼字”而造成的對材料支離破碎之感的弊端,為了更好地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閱讀試題已基本告別了客觀性試題,而取而代之的大都是簡答、舉例、主觀表達題,并且出現(xiàn)了不少有利于考生發(fā)揮和展示個性風采的開放性試題。這些試題不要求答案的確定性和規(guī)范性,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這都體現(xiàn)了對考生能力和考查。
近兩年現(xiàn)代文閱讀考查注重情感體驗?,F(xiàn)在的試題越來越多地要求學生在閱讀文段以后,對文中的事件、事物和情境作出自己的情感判斷,說出自己的獨特感悟。這類閱讀材料出現(xiàn)的形式以記敘文和議論性散文居多,這類選文一般人文內涵內富,富有教育的審美價值,大都體現(xiàn)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友愛,有的表達關愛生命、關注健康;有的褒獎誠信、贊揚堅貞;有的贊頌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有的提倡思想解放、更新觀念;有的關注自然,表達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愿望等。這也體現(xiàn)了語文課程標準所提出的教育教學理念。
具體到三種基本文體上,重點有不同體現(xiàn):
1、記敘文與散文。要求:把握感受文章內容,理解文章主旨;分析作品思路,文章結構劃分層次,概括要點;分析人物形象,理解表現(xiàn)手法;理解品析詞句,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的語境義、特殊含義、言外之意,以及滲透的思想感情;準確識別記敘的要素,順序、詳略、線索、感情基調,理解表達方式,基本寫法與表現(xiàn)手法;感悟作品,個性解讀,表達自身的感悟體會,并且能夠遷移模仿。
2、說明文。要求:找準說明對象,抓住說明事物的特征;理解主要內容,篩選、概括主要信息;理出文章的基本思路,了解說明順序;了解說明方法及其作用;體味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邏輯性;針對相關知識進行質疑、探究。
3、議論文。要求:概括論點;概括論據(jù)分析論據(jù)的作用,并且能夠補充論據(jù);識別基本類型;指出論證方法,說明論證的內容;領會語言的嚴密性;并且附帶考察相關的語文基礎知識;個性解讀,對材料的觀點有獨到的認識。
二、閱讀能力的訓練與提高
1、以課本為宗,指導閱讀的方法與技巧
課文是基礎、是根本,中考閱讀題雖然題型千變萬化,選材天馬行空,但所考查的知識點都是語文課上的,只要我們牢牢地把握住了語文課本這個“宗”,才能以不變來應萬變。課堂要求知識與能力并重,注意重點突出,閱讀方法的指導與訓練貫穿始終,比如:整體閱讀怎么按步驟進行;比較性閱讀從什么角度進行比較,求同還是求異;說明文速讀方法與技巧;議論文怎樣找論點;如何找關鍵語句;在什么地方、以什么形式進行旁批……而且一堂課教師講多少并不是目的,而學生掌握多少才是關鍵。注意及時反饋。講、練結合,爭取當天講評,不要拖延。
2、以學生為主體,注重閱讀體驗與感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閱讀的過程中,應伴隨著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我們只有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才能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只有讓學生有閱讀的享受,體會到閱讀的樂趣,才能充分調動閱讀的積極性,才會有積極的個性的解讀,才會有深刻的情感的體驗。讀書受益的應該是學生,而不是老師向學生分配任務,使閱讀變成一種負擔。
3、以活動為契機,給學生搭建交流展示的平臺
可以結合課文內容、課后練習、語文實踐活動、課前說話訓練、進行課本劇的編排與表演、讀書筆記展評、辦手抄小報等活動,積極組織學生隨時展示讀書的成果,交流讀書的方法。形成良好的閱讀氛圍,讓閱讀成為一種時尚的行為。
4、拓展閱讀空間,培養(yǎng)課外閱讀的習慣
從初一開始,要求每位學生制訂一份課外閱讀計劃。課程標準中要求初中學生“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養(yǎng)成堅持課外閱讀的好習慣。只有這樣,才能擴展視野,發(fā)展思維,增強閱讀能力。
5、以訓練為主線,讓實踐出成績
閱讀能力不是教師教出來的,而是學生通過訓練、實踐、摸索、感悟、總結出來的個性技能。精選閱讀材料,堅持每課設置2—3篇閱讀訓練文章,使用好《語文報》、《閱讀黑馬》《課外名著閱讀》等資料,課堂配置鞏固活頁閱讀訓練題。我們堅信只有實踐,才能形成能力,才能取得成績。
中考復習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作法:
1、時間安排:為期三周,分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三個專項。各為一周。
2、選擇材料:《指南針》、《沖向滿分》相關練習,配有專項閱讀訓練題。
3、方法指導:每個閱讀專項先明確考點,講解解題方法與技巧,當堂進行片段訓練,專項技能訓練,然后布置課后作業(yè)。每周進行一次模擬考試。及時批閱練習、試卷,針對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講評,輔導。
4、語文復習的時間保證:每天至少每班兩節(jié)課,周六、周日每班每天三節(jié),晚自習一節(jié)輔導。學生必須保證每天30分鐘的閱讀時間。
5、模擬考試組織嚴密,答卷要求與中考看齊(書寫工整、規(guī)范、美觀,答案追求盡善盡美,語言簡明、得體,層次分明)。每次模擬后都要及時閱卷,分析,總結,反饋,查漏補缺。
6、必須面向全體學生,閱讀要從本校、本班實際出發(fā)面向全體學生,分層次開展教學工作,全面提高復習效率。首先要面向差生、關注偏科學生,課堂復習教學實行“低起點、多歸納、快反饋”的方法。其次,要要面向中檔學生,這部分學生對知識掌握不太牢固,解題時常丟三落四。因此,對他們要求要嚴格,使他們減少常規(guī)題失分太多。再次,應注重對尖子的培養(yǎng)。在他們答題過程中,要求他們盡量走捷徑、出奇招、有創(chuàng)意,注重邏輯關系,力求答題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得分率。
【關鍵詞】高中英語 閱讀 文章類型
引言:
中英文化的傳播雖然各有區(qū)別,但是語言所要傳達的信息類型大同小異,因此,英語和中文雖然是兩種語言,但是英語閱讀題常見的文章類型其實與漢語差別并不大,所以各位學生朋友大可不必對其敬而遠之,把握這些文章類型并不是難事,同時把握住文章類型對于分析文章結構,理解文章內容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學習如何抓住文章的類型,有目的性、有技巧性地分析文章是十分有必要的。
高中英語閱讀常見的文章類型主要有: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
一、敘事型文章需要抓住事件的整體脈絡
敘事型文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記敘文,主要的文章內容是記錄一件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結尾,有時候還會包含一些背景介紹以及總結陳述,這類文章的故事性較強,而且主要內容也突出在故事內容上,在作這類文章的閱讀的時候,我們最好先看一下問題,這樣可以對文章整體描述的事件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對于詞匯量不是很高的同學,可以著重閱讀一下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把握住作者所帶的感彩,這對于奠定整個文章的感情基調和確定做題的選項趨勢是十分有幫助的,因為作者一旦選擇了一定的感彩,那么大體的行文趨勢就不會改變了,即使內容并不能完整理解,但是對主要人物的褒貶,對整體事件所采取的態(tài)度還是可以了解到的。那么即使沒有全部讀懂,通過邏輯推斷也可以對文章的整體脈絡構成和趨勢走向有一個合理的想象,這種帶有一定前提鋪墊的想象屬于合理推斷,帶著這樣的推斷來做題,一般不會與文章真實內容有太大的出入。對于詞匯量豐富,閱讀速度快,理解能力較強的同學,還是推薦帶著問題來閱讀整篇文章,其實對于高中生的英語閱讀文章的挑選是很有講究的,不僅可以讓學生領略到外國文化,文章通常還具有一定典型的外國式思維,尤其是高考閱讀,這種現(xiàn)象更為明顯。閱讀記敘文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外加作者的看法,如果這些內容都能一一讀懂,那么基本上可以算是吃透了這篇文章,這樣做題正確率可達90%以上。
二、議論文需要抓住文章的論點和作者的所持觀點
高中所接觸的英語議論文基本上結構都很簡單,絕大多數(shù)情況是以“總分總”的結構來行文,因此開頭和結尾十分重要。一般文章開頭的內容是提出作者所要討論的中心,并且闡述出兩種甚至多種不同的觀點。觀點數(shù)量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規(guī)律,如果只有兩種論點,一般這兩種論點是對立的,并且在下文中會出現(xiàn)持不同觀點的雙方相互反駁的文章內容,作者一般會以個人角度支持某一種觀點,但是這種支持在文章的中部是很少出現(xiàn)的,一般只會在最后一段總結的時候作者才會闡述出來。而如果是第一段提出了三個甚至更多的觀點,那么幾種觀點一般情況下是相互并列的,不存在矛盾和沖突,這種情況多為一種問題的多種解決辦法,這時文章中間部分一般會是描述幾種觀點的各自的利弊,最后一段作者很少會說出自己究竟支持或者反對哪一方,通常會說一些類似“尺有所長、寸有所短”的話綜合評論一下各種觀點的特點。一旦把握住議論文的這些結構特點,那么文章的整體閱讀也就不難了。議論文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論點與論據(jù),掌握了議論文的這些結構特點,論點和論據(jù)的找尋也就有了方向性,這樣即使不通讀全文,依舊可以十分方便地做題、有針對性的閱讀甚至可以根據(jù)作者觀點直接選出一些題目的答案。
三、說明文需要抓住事物特點
高中閱讀常見的說明文一般是以科普和歷史文化為主,多數(shù)情況是跟大家介紹一些文化巨作、科研成果或者流行用品,對于單純地狀物文章來說,想要寫出很多東西對于西方人來說是非常難的,因為西方人的思維模式與我們差別很大,他們對于一個事物的描述并不會像漢語思維那樣面面俱到、細致入微,也就可以描述一下外觀尺寸顏色大小就再也說不出什么了。所以高中英語閱讀常見的說明文通常除了描述一下文章所要介紹的物體以外,很大一部分篇幅是來介紹這個物體的產生年代、文化背景、以及深遠影響的,因此寫人物的文章基本上也可以分在這一大類里面,只不過是寫人的文章把中間描述物體的篇幅用來描述這個人的生平,或者這個人辦過的一件大事。從以上的描述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類文章出題可選內容相當復雜,而且很難通過邏輯推斷來猜測題目的答案,題目中也很容易設置陷阱,因此做這類題,除了基本的對文章的閱讀與理解以外,還需要把每個題目所對應的文章區(qū)域找出來,按照文章所指區(qū)逐個找出答案,不過好在對于高中的閱讀題而言,題目的順序一般是按照文章的順序一齊進行的,因此題目所對應的文章位置還是比較容易確定的。
高中英語閱讀的文章雖多,但是很少可以逃脫出上述三類文章類型的涵蓋范圍。因而拿到文章先確定文章類型是很有必要的,這不僅可以幫助我們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與答題技巧,還對提高閱讀效率十分有利,可以使我們在閱讀整篇文章的時候更有目的性。
【參考文獻】
[1]董兵.文體分析: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新視角[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9(32)
一、把握閱讀目標,確立閱讀教學新理念
根據(jù)“新課標”、“對基本的語文知識了解即可”的要求,在初中階段的閱讀教學中,要重視閱讀方式方法的實踐,而朗讀、默讀、誦讀、精讀、略讀、瀏覽等方式應根據(jù)材料的不同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需要選擇運用,強調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例如初一學生主要學習的是記敘文,那么就要對記敘文的閱讀定位,提出記敘文閱讀的重點是“理清事情的全過程,發(fā)現(xiàn)典型事件與中心的聯(lián)系,通過自己的思考,得出結論”。閱讀的重點發(fā)生了變化,語言知識融入“閱讀”范疇,語法修辭知識應在閱讀教學中依據(jù)理解課文的需要,隨文學習,不再追求全面和系統(tǒng)??傊?,這些閱讀教學目標體現(xiàn)了初中語文課程改革的新理念,體現(xiàn)了重視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基本要求,能幫助廣大教師確立現(xiàn)代閱讀教學新理念,重新認識閱讀教學,進而改進自己的閱讀教學實踐。
二、指導學生學習閱讀方法
學生課外閱讀是隨意的、自由的,但決不是“放羊式”的閱讀,教師要做到正確的把握方向。一般來講,學生的課外閱讀可分為自主型閱讀和指導型閱讀。自主型閱讀是完全按照學生自己的意愿進行的,指導型閱讀是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的。通常情況下,教師要給學生布置閱讀的目的、任務,提出要求,推薦一些書目,學生則根據(jù)要求有針對性地進行閱讀。在閱讀過程中,還要對有價值的材料及時筆記,及時獲取有用的文字信息,然后把摘錄的筆記進行整理,去粗取精,保留有價值的信息資源。我的一貫做法是:(1)強調閱讀的視野開闊。不要完全憑個人的喜好,盡量做到“博覽”,但其中又可突出文學類作品多讀,粗劣文字的圖書莫念。(2)強調閱讀的層次選擇。不同的學習階段,應選擇不同形式、不同深度的書目,而適度的拔高閱讀則因人而異,無需勉強。(3)強調閱讀的長短搭配。一般來講,篇幅較長的作品宜在假期內閱讀,而正常上課期間,應多食些篇幅短小的文化快餐,其中文學類的報紙、雜志可視為首選。(4)強調閱讀的成果、時效。閱讀首先要有緊迫感,學生擠點時間讀書不容易,有壓力才會有效率。其次是閱讀不能總是漫無目的,要有功利思想,這就像做生意,要算賬,不能虧本,要做到這一點,最好的辦法是做讀書筆記。當然如何去做,教師要指導,讓學生思路要清,挖掘要深,感悟要真。(5)強調閱讀的精略得當。
三、提高閱讀能力與寫作訓練相結合
正在使用的新教材采用閱讀與寫作、口語交際雙線結構,但以讀促寫,以寫助讀的思維很明晰,即在閱讀的過程中安排片斷作文,在寫作指導的同時又顧及課文。編者意圖是很明鮮的。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注意用讀寫結合的方法來促讀促寫?!皩憽睂Α白x”有著重要意義,無論是模仿性的寫還是創(chuàng)造性的寫,它的前提都是認真審讀原文、段,弄清原文所用的表現(xiàn)形式與主旨意圖,之后才能加以仿寫。例如,在學習了《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之后,就寫《老師的說和做》、《爸爸的說和做》等,學了朱自清的《春》,就寫《夏》、《秋》、《冬》等,這樣的仿寫,能有助于把握總—分—總的行文結構。與此同時,仿寫還能引發(fā)學生對作者寫作心態(tài)和運思的揣摩,促進對課文和寫作兩方面的感悟。以續(xù)寫為例,學了《我的叔叔于勒》之后,就續(xù)寫《于勒叔叔回來啦》等,續(xù)到自然而巧妙,則是源于對原文主題、情節(jié)、語言風格等的悉心揣摩和定位,在續(xù)寫的過程中這種認識往往會得以繼續(xù)發(fā)展。因此,續(xù)寫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對原文的閱讀理解進一步深化的過程,也是學生認識再提高的過程。因此,寫的進一步提高,自然促進了閱讀能力的提高;而閱讀能力的提高,自然而然有力地促進了寫的能力的進一步加強。
四、重視訓練,提高閱讀解題能力
在考試中(包括中考閱卷)常常發(fā)現(xiàn)學生因為閱讀題而痛失很多分數(shù)。我們在平時講解課文之前,教師應該要求學生要預習課文,其目的在于讓學生熟悉課文、讀通課文、讀懂課文。要答閱讀分析題,自然讀是基礎。何況現(xiàn)在的選文大多是文質兼美的文章,它們或注重思辨、啟迪學生智慧,或展示科技新貌、開拓學生視野,或寓理于情、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人生觀,有的還代表著新的文化觀念等,這些閱讀材料對大多數(shù)同學而言是陌生的,因此引導學生對材料進行瀏覽、細讀、品讀是必不可少的。這就需要教給學生瀏覽、細讀、品讀的具體方法,當然要滲透到每節(jié)閱讀課的課堂教學中。比如,通過瀏覽,可以讓學生大體知曉材料的內容和命題的方向,形成初步印象。細讀可以深入了解文章立意、寫作思路、表達方式和表現(xiàn)手法等,做到重點明確、胸有全局。
另外,還要教會學生訓練一些做題技巧,因為每篇閱讀題的選文都是有血有肉的。但是閱讀過程中,如不能很快地抓住主要內容或主題思想,而被一些具體瑣碎的材料遮住視線,答題就會費力不討好。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訓練:一是抓題目。標題是文章的眼睛,讀懂了它,文章意思也就大概知曉了。有些文章題目交代了文章的文體或寫作的方向,抓住了題目,答題一般就不致于產生太大的偏差。二是抓住中心句。中心句是文章內容的主要基石,常常是文章題目的闡釋和延伸。抓住它,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認識就會更準確更具體。三是抓議論、抒情句。議論、抒情句往往起突出中心、深化主題的作用,是作者感情傾向最鮮明的體現(xiàn)所在。如果平時注重這些閱讀方法技巧的訓練,對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1、找不出中心論點和分論點;
2、分析文章的論證思路時,不知道怎么分析,甚至不知道從何入手;
3、在回答論證方法時,能判定論證方法,卻不懂得怎么分析論證方法的作用;
4、文章首尾段的作用不能回答完整;
從上面這幾個問題,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對議論文的文體知識還不是很清楚,甚至學生的整體閱讀能力還有待提高。
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首先我們要注意的就是要消除學生對議論文的畏懼心理。學生對議論文的畏懼心理,是因為初中學生的這個年齡段的特點決定的,初中生都比較感性,接觸的東西都是一些以記敘、抒情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所以對這類長篇大論的東西不感興趣,看文章的時候也就失去閱讀的興趣,沒有讀為基礎,學生在題目面前就不知所措了,進而產生畏懼心理。
因此老師在面對這個問題時,要從心理引導,從易到難,循序漸進,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還要在平時的教學中授之以漁,提供有利的武器。如何在教學中授之以漁呢?
一、任何一種閱讀都不是孤立進行的,所以提高學生的議論文閱讀水平的前提是一定要提高學生的整體閱讀水平和閱讀能力。不管它是什么文體,學生分析能力好,學生就都可以應付。
語文是一個大融合,有些東西只不過叫法不一樣,而實質是一樣的,比如:在修辭里的比喻,其作用是或化平淡為生動;或化深奧為淺顯;或化抽象為具體;或化冗長為簡潔。在說明文里叫做打比方,其作用是生動形象地說明該事物的某種特點,增強文章的趣味性。在議論文里,叫做比喻論證,其作用是把抽象為深奧的道理闡述得生動形象、淺顯易懂。所以只要提高了學生的整體閱讀水平,學生的議論文閱讀水平自然而然也就可以提高了。學生在平時要注意自己的知識的積累。
所以老師在平時必須做好議論文教學的前期準備工作。在記敘文、說明文的教學中逐步滲入議論這種表達方式的知識。根據(jù)學生已具備的記敘文、說明文的智力基礎,因勢利導,完成從記敘、說明到議論的平穩(wěn)過渡。
二、如何提高學生對議論文文體的理解和掌握呢?
1、從考試的題型出發(fā),概括每一項考點的應對方法。在議論文的考試中,出現(xiàn)的題型有:提取和歸納論點、分析論據(jù)的類型、辨識常見的論證方法及分析這種論證方法的作用、分析文章的結構層次、概括文段的思想內容、理解詞句的含義、品味語言等。教師要幫助學生歸納概括每一項考點的應對方法。當然這些方法在網絡里面已經有很多人去研究了。但老師也必須經過自己的大腦過濾,把它們變成自己的。然后教給學生。比如:就簡單的議論文的開頭,出現(xiàn)的方式及作用有:(1)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2)針對現(xiàn)實中某種現(xiàn)象(或事例或觀點)進行分析,然后提出論點(或提出論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3)引用名言提出論點或論題,同時,名言又是證明論點的論據(jù)。(4)由某個故事或事例引出論點或論題,同時,故事和事例又是證明論點的論據(jù)。(5)擺出錯誤的論點和論據(jù),為下文的批駁樹立靶子。(6)用生動的比喻或故事(如寓言)引出論點,既能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又能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便于讀者接受。
2、老師掌握了這些技巧只是證明老師有才,稱職當老師了,但還不是一個好老師,只有讓學生明白了、理解了、掌握了才是關鍵,才能證明你是一個好老師。那如何讓學生掌握并能熟悉的利用呢?
(1)在不能活用的前提下要讓學生死背這些套路,如:舉例論證,它的作用是通過例舉具體的事例加以論證,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答題格式:使用了舉例論證的論證方法,舉......(概括事例)證明了......(如果有分論點,則寫出它證明的分論點,否則寫中心論點),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學生必須先死背這些套路,碰到問題時去套,在
這些套路格式,一定要讓學生牢牢記住,在做題時靈活套入就可以了。而且還要學生記住,分析論證方法關鍵是分析論證方法的作用,學生可以就近原則,把文章相關的內容和文章的論點帶入其中即可。
其次,讓學生多練。熟話說"熟能生巧",練習多了,看多了,學生對議論文就不會有畏懼心理了。對上面所講的一些考點、答題格式就可以好好的練習,讓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好好施展拳腳。老師在評講練習的時候就可以理論結合實際,不厭其煩的好好講了,學生也就可以不厭其煩的好好聽。練習多了,聽多了講評,也就更會做題目了。
比如:考到論證思路的時候。出題者不外就是問:"作者如何得出中心論點;如何得出分論點;如何給文章劃分段落"。其實碰到這種題目,你只要讓學生牢牢抓住議論文的結構特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而這樣的結構就是總分總的結構形式。當然議論文還有其他的論證結構比如:并列式、對照式、層遞式。分析它的論證思路,其實,就是在段落層次的基礎上加一些諸如"首先"、"然后"、"接著"、"最后"一類表承轉啟合關系的詞語。
學生一次不懂得做,就多做幾次。到最后,最起碼再碰到這類題目的時候,就知道該從哪里思考問題,從哪里答題了。
再次,要教會學生"看飯下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