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化學實驗科學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字:初中化學實驗課探究性教學
一、“實驗探究法”的基本內涵
“實驗探究法”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使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以新知識的探索者和發(fā)現(xiàn)者的身份,通過實驗親自去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該法要求課堂教學以實驗為線索,通過教師引導,由學生通過直觀、鮮明的實驗現(xiàn)象和實驗數(shù)據(jù),經過處理、分析、歸納來研究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質、探索化學規(guī)律,讓學生參與到發(fā)現(xiàn)問題、科學探索、解決問題、運用新知的全過程中。
二、初中化學探究性實驗課堂教學的原則
1.初中化學基礎知識和實驗活動結合
初中化學是化學教育的啟蒙階段,化學教學中要突出對基礎化學知識的學習、理解與應用,把基礎知識和實驗活動有機結合在一起進行學習,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化學學習意識和習慣。把實驗作為提出問題、探究知識的重要途徑和手段,要求學生根據(jù)實驗事實或實驗史實,運用實驗法探究物質的本質及其變化規(guī)律,提高實驗的智力價值。
2.以學生主動探究為重點進行實驗
強調教學的探究性是針對傳統(tǒng)的注入式教學而言的。傳統(tǒng)的學科教學,“大量地灌輸權威性的事實”,以至于“這些科學事實與結論是怎樣產生的”往往被忽視,這種現(xiàn)象在總復習中尤為突出,而如果教師通過設計一些富有創(chuàng)造性、探究性的實驗,鼓勵學生主動去參與探究,則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在實驗中把知識梳理出來,還能使學生更好的把已有的知識系統(tǒng)化、整體化和網絡化,并對知識進行拓展與深化。同時促使他們在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過程中,逐步形成科學的學習態(tài)度和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
三、初中化學探究性實驗課堂教學方法
1.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使學生大膽地分析問題
在初中化學實驗中,學生通過觀察樂于提出問題,這是學生思維積極性的開端。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中引導學生去認識和探究,讓化學走進生活,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充滿化學,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如在探究燃燒的條件時,教師先提出如下問題:1.有液化氣灶,而沒有液化氣,能產生燃燒嗎?能煮出飯和菜嗎?2.有液化氣灶,又有液化氣,而不點火,能產生燃燒嗎?3.有液化氣灶,又有液化氣,而將液化氣灶上的空氣閥門關閉,燃燒能進行嗎?然后組織學生討論,大膽分析燃燒需要哪三個條件,由學生探究出燃燒的概念和燃燒需要的三個條件。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破壞燃燒的條件,使燃燒反應停止,就可以達到滅火的目的。教師先提出一些滅火的實例,然后要求學生分析滅火的原理:1.堆放的棉花著火時,可用水撲滅;2.炒菜時油鍋中的油不慎著火,可用鍋蓋蓋滅;3.撲滅草原上的大火措施之一是將大火蔓延線路前的草迅速割掉。
通過對滅火實例的分析,學生會牢固地掌握滅火的原理。
2.通過實驗,使學生樂于提出問題
把實驗跟探究性學習融合起來,不僅能讓學生獲得知識,學到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受到科學方法、科學思維的訓練,在掌握科學內容的同時,養(yǎng)成科學精神和科學品德,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勤于思考和樂于提問的習慣。如把紅熱的鐵絲緩慢插人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學生看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并有黑色的物質落在集氣瓶中的水面上。這時學生就會提出:黑色的物質是什么?實驗激發(fā)了學生求知探究的欲望。又如實驗:在A,B兩個小燒杯中裝入20mL酚酞溶液,小燒杯C中裝入5mL濃氨水,用一個大燒杯罩住A,C兩個小燒杯,小燒杯B置于大燒杯外。觀察幾分鐘后,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小燒杯A中的溶液慢慢地變紅了。而小燒杯B中的溶液顏色沒有變。這個探究性的實驗引起了學生思考。此時,教師提出:“是什么物質使酚酞溶液變紅?”學生經過討論、交流后就會得出是氨分子運動的結論。
總之,為了使學生了解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教育工作者應該積極探索探究方法,努力摸索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探究活動能力的方法,使課程改革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徐承波.吳俊民.化學教學設計實踐[M].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1997.
關鍵詞:化學實驗課;教學方法;改進策略
改善化學實驗課教學方法可以為學生營造活潑的學習氛圍,使化學課堂內容更為生動有趣,讓學生在靈動的氛圍內充分吸收化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本文將從做好輔助工作,運用微課教學視頻提升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強化學生的概念知識掌握能力等三個方面來舉例論述化學實驗課教學方法改進方案。
1做好輔助工作
提升化學實驗課教學效率,教師應注意做好輔助工作,指導學生掌握化學實驗流程,培養(yǎng)學生參與化學實驗活動的興趣。例如在解析“酸堿性”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做用PH試紙測量溶液酸堿性的化學實驗,觀察PH試紙的顏色變化,從中判斷溶液的酸堿性。告訴學生:酸堿性在化學中用PH表示,同時,PH也是代表溶液中氫離子濃度的一種符號。物質溶解于水以后便分離成陽離子和陰離子。物質不同,其水溶液中所含的陽離子和陰離子也不同。但是,無論哪種溶液,總是含有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當溶液中氫離子濃度大于氫氧根離子時,溶液呈酸性,PH<7,反之,則呈堿性,PH>7。PH值越大,堿性就越大,反之,PH值越小,酸性越大。在講解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告訴學生化學變化就是化學反應,這種變化會產生新物質,一般都伴隨著發(fā)熱、發(fā)光、產生氣體或沉淀等現(xiàn)象,像磁鐵生銹、燃燒火焰、食物變質等。物理變化不會產生新物質,水結成冰或者冰融化成水就屬于物理變化。然后,讓學生做凈化水的化學實驗,給這一杯渾濁的水中加入明礬,告訴學生明礬具有吸附不容性雜質的功能,然后將水過濾,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雜質與異色異味,接著加入消毒藥品,除去水中的有毒物質,這時候,渾濁的水已經變成了可以引用的純凈水。最后再告訴學生明礬凈化水可以使鋁離子水解生成氫氧化鋁,該實驗屬于化學變化。這樣可以初步調動學生做實驗的興趣,鞏固學生的化學基礎。
2運用微課教學視頻提升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
化學教學的基本目標是引導學生活用化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因此,教師理應注重突顯基于微課平臺下的化學教學目標,借助微課教學視頻,讓學生認真觀察化學實驗,聆聽每一句解說詞,掌握做實驗的流程,總結實驗結論。例如在講解《金屬和金屬材料》這一單元時,讓學生觀察分離氧化銅的粉末和銅粉的實驗,用微課解說詞告訴學生:先取出適量的氧化銅和銅粉的混合物置入試管中,接著加入足量的稀鹽酸,并將其過濾,洗滌濾渣,再進行干燥,就可以分離出銅粉。然后為濾液中滴入適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并將其過濾,洗滌濾渣,再進行灼燒,此時就可以分離出氧化銅。初步講完實驗流程以后,就可以讓小組合作完成該項實驗。此外,教師在指導學生觀察實驗的同時應該讓學生做好實驗記錄,并寫出化學方程式。最后,教師可以用微課件為學生展示分離氧化銅的粉末和銅粉的化學方程式:CuO+2HCl=CuCl2+H2O,CuCl2+2NaOH=Cu(OH)2↓+2NaClCu(OH)2CuO+H2O。這樣可以全面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在解析“酸和堿”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觀察驗證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是否已經發(fā)生化學反應的實驗,并促進微課教學和實驗教學的融合,引導學生在欣賞完實驗視頻之后自行做實驗,等學生做完實驗以后,教師可以告訴學生:驗證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是否已經發(fā)生化學反應的基本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是取出少量的氫氧化鈉放入試管中,再加入稀鹽酸,如果試管中產生大量的氣泡,就說明氫氧化鈉已經與二氧化碳發(fā)生反應。第二種是固體氫氧化鈉放入試管中,加水溶解以后得到了無色透明溶液,再滴入適量的酚酞,如果無色透明溶液變成了紅色,就說明氫氧化鈉還沒有變質,也沒有與二氧化碳發(fā)生反應;如果溶液不是紅色,則說明氫氧化鈉已經變質。從而全面增強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實現(xiàn)化學實驗教學的目標。
3強化學生的概念知識掌握能力
對于學生來說,化學教材中有不少概念知識和理論描述較為抽象難懂,對此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對比化學實驗來引導學生掌握化學概念知識。在講解“溶液”時,教師需要細分“溶液的形成”、“溶解度”和“溶質的濃度”這三個課題,先引導學生認知“溶液的形成”,通過做實驗來配置溶液,為學生列舉重點化學概念知識,告訴學生:化學中的“溶液”是指兩種以上的均勻混合物,相對的量可以連續(xù)變化,直至溶解度達到極限(飽和)。化學中的“溶解度”是指物質溶解于溶劑成溶液的程度。一種液體在另一種液體中的溶解度可以是完全溶解或者是部分溶解?;瘜W中的“濃度”是指單位溶液中所含溶質的量叫做該溶液的濃度,溶質含量越多,濃度越大,一般用單位溶液所含溶質的重量的百分比表示。最后,教師需要將本單元的實驗活動“一定質量分數(shù)的氯化鈉溶液的配制”作為任務,讓學生在做完實驗之后將實驗報告上傳到微課件中,這樣不僅可以進一步完善微課內容,而且能夠加強學生對化學概念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興趣,提高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全面改善化學實驗課教學方法可以為學生營造活潑的學習氛圍,指導學生掌握化學概念知識與實驗理論,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創(chuàng)新實踐技能。教師應注意做好輔助工作,運用微課教學視頻提升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強化學生的概念知識掌握能力。
參考文獻
[1]李蘭芳,劉淑麗.化學實驗課堂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J].中小學教育,2013(12)
[2]匡婷.微課與導學案結合在初三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2015(05)
[3]黃蘭.微課在初中化學實驗課堂教學中應用的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浙江師范大學,2015(05)
教材背景:課題組主要研究《新標準英語》,學生生活題材,包括個人生活,學校課內外生活,社會生活以及與國外人的相處等。同一題材在全套教材中重復出現(xiàn),但其內容逐步擴展加深,螺旋上升。我們的低段一,二年級,使用的是快樂英語教材,三至六年級使用的是新標準三年級起點教材。本教材單詞和會話部分設計了各種真實自然的情景,并全部以連環(huán)畫的形式出現(xiàn),本套教材幾乎課課都配有圖畫,這為看圖說話提供了便利,通過圖片引出教學內容,啟發(fā)學生練習說話,教師可以用圖畫展現(xiàn)學生本課的主題,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圖畫中人物的動作,表情,姿勢和神態(tài)等,并對這些東西做出合理的解釋,聯(lián)想和推測,達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目的。
學生的心理特點:小學生經歷旺盛,好奇心強,活潑好動,爭強好勝,求知欲高,記憶力好,心理負擔輕,表現(xiàn)欲強,善于模仿,敢于開口,正是小學生學習英語的優(yōu)勢所在,但自規(guī)性比較差,容易培養(yǎng)興趣,特別是遇到挫折和失敗,或者是遇到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或教學形式時,他們更容易對外語學習失去興趣??磮D說話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比,更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符合學生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發(fā)展規(guī)律,兒童在思維方面發(fā)展的主要特點是由具體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逐步發(fā)展到抽象邏輯思維占優(yōu)勢,利用直觀生動的圖片能降低難度,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順利開口。另外,以圖畫為橋梁,啟發(fā)學生“借圖說理”,逐步實現(xiàn)從敘事到說理的過渡。
2. 課題研究的意義
(1) 有利于學生智能的全面發(fā)展。
(2) 有利于學生學習視野的開闊。
(3) 有利于師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
3. 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jù)
小學英語課標中要求,低段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打好聽、讀的基礎,可見情景教學中看圖說話的教學方法,是聽、說訓練的一種主要形式??梢宰寣W生通過觀察圖意,理解圖意,達到認識事物,發(fā)展思維,學會說話的目的。
在課標語言技能中:一級要求:能看圖識字,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讀懂簡單的故事。
二級要求:能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和小短文,并養(yǎng)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
心理學依據(jù):在90年代初,我國學者就提出了以認知心理學的知識分類智育原理為指導的教學設計,并揭示了其所依據(jù)的“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機制。在此后的幾年里,國內外認知心理學的知識分類智育理論又得到長足發(fā)展,進一步明確了一條最基本的智能發(fā)展的規(guī)律,就是當人們具有某種水平能力的時候其大腦中必有相應的分類知識的結構,即圖式(schemata)。如果一個人大腦中確有某種水平的圖式,他必能表現(xiàn)出相應水平的能力。這種圖式主要由三種知識構成:⑴陳述性知識,即陳述、解釋什么是什么的知識;⑵程序性知識,即面對什么問題怎么辦的知識,經過練習可以轉化為智力技能;⑶認知策略知識,即如何監(jiān)控、指導自己思維的程序性知識,經過練習可轉化為認知策略。
4. 課題研究的目標
(1) 通過研究,能夠制定出看圖說話的策略。
(2) 通過研究,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3) 通過研究,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業(yè)成績。
5. 研究對象及方法
5.1 研究對象:低段:1-2年級,中段:3-4年級,高段:5-6年級。
5.2 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對比較典型的提問教學的材料進行分析,借鑒有關理論或實踐研究結果,對本課題的研究指明方向。
(2)自然觀察法: 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外在行為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的觀察,從而直接感知和記錄學生對不同提問方式的興趣、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況等。
(3)調查對比法:通過實驗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變化和英語綜合能力是否提高的調查,收集一定的事實資料和依據(jù),并加以整理。
(4)行動研究法:行動研究法是一種適應小范圍內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論、歸納規(guī)律,而是針對教育活動和教育實踐中的問題,在行動研究中不斷地探索、改進工作,解決實際問題。行動研究將改革行動與研究工作相結合,與教育實踐的具體改革行動緊密相連。特點是邊執(zhí)行、邊評價、邊修改。模式基本是:計劃――行動――考察――反思(即總結評價)。
(5)經驗總結法: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是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的開發(fā)和利用以及提問教學的有效方法,形成一些針對小學四年級有效提問的理論經驗,對今后的教學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導。
6. 關鍵詞的界定
小學英語 看圖說話 提高英語學習能力
7. 課題研究的內容
調查分析教材圖片特點,看圖說話的有效實施方法,以及方法在學生實際學習中的運用,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否有所提高,如出現(xiàn)問題如何改進。
7.1 教材圖片特點。
《新標準英語》是由外語教學于研究出版社和英國麥克米倫出版公司聯(lián)合組織編寫的完全符合最新《國家課程標準》義務教育階段使用的“一條龍”英語教材。a.教材體現(xiàn)了,無論是學習母語,還是學習英語,都要遵循人類學習語言的自然規(guī)律; b.教材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標的教學理念NSE,強調“運用語言能力”,強調“任務型教學”,強調“跨文化教育”,以題材-功能-結構-任務為教材編寫的基礎; c.教材充分體現(xiàn)了美育滲透特點; d.教材體現(xiàn)了讓學生積極參與的特點; e.教材充分體現(xiàn)了螺旋式上升的特點。
美國圖學論者哈拉里曾強調說:“千言萬語不及一幅圖?!狈_新標準小學英語教材,一幅幅色彩鮮明、生動形象的插圖使人眼前一亮。文字是圖片的具體描述,插圖是文字的形象體現(xiàn),圖文并茂,構成了一個整體。這些課文插圖都是課本編寫者精心選配的,為英語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課程資源,也拓展了英語教師的教學視野。它符合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能滿足小學生對新鮮的、生動的事物的刺激需要,還以其形象性、直觀性等特點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還對文章進行了重要的診釋和補充。利用課文的插圖,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感知課文內容,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等。
7.2 依據(jù)分析教材總結出的方法:
(1)要注意描述圖片的正確步驟;
(2)把握看圖說話自身的特點,循序漸進導之以“法”;
(3)借圖引導,呈現(xiàn)新知;
(4)借圖巧練,操練新知;
(5)借圖鞏固,拓展創(chuàng)新;
(6)借圖升華,總結主題。
7.3 檢測研究方法在實際學習過程中的實施效果。(如表1)
表1
一年級“看圖說話”不設場景或只是簡單的場景,著重對于角色特征和角色行為的描述,通過孩子對圖片的視覺認識,訓練他們對圖片中物體的數(shù)量、形狀、顏色、大小、名稱等有一個直觀的認識。
二年級“看圖說話”中角色相對單一一些,但是引入了比較復雜的場景,引導學生把看到的內容,用語言的形式表達出來,以此來訓練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年級“看圖說話”角色有所增加,由此帶來的角色行為也就多了,且圖中的角色行為、動作比二年級難一些。要求學生通過簡單的故事形式,把圖片內容連接起來,場景多樣,涉及的物品也較多。
四年級“看圖說話”涵蓋角色,場景,角色行為各方面,角色一般都在三個或三個以上,要求學生在把對話連接起來的基礎上,變成有情節(jié)的小故事,從而訓練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五年級“看圖說話”通過形象有趣的畫面和故事情節(jié),來激發(fā)孩子學習的興趣和參與感,教師通過分析故事情節(jié),來教會孩子要學會團結合作、助人為樂、文明禮貌,以此提高孩子的語言學習及流暢的表達能力。
六年級“看圖說話”為連環(huán)畫的形式,在對整個故事情節(jié)中的角色,場景和角色行為進行識別和描述基礎上,更要注意對故事情節(jié)的構思和陳述。要發(fā)揮想象,構思人物和心理活動。
8. 研究過程
8.1 提出階段:(2012.3-2012.4)
1)調查摸底,提出實施方案,加強理論學習。
2)落實管理體制,成立課題研究小組,明確分工。
3)建立課題研究檔案。
8.2 實施階段:(2012.5-2015.4)
1) 初級階段:低段年級的實施(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
2) 中級階段:中段年級的實施(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
3) 高級階段:高段年級的實施(2014年5月-2015年4月)
三個階段的研究方法如下:
1)制定教研活動安排表
2)學生前測,分析學生成績
3)課題組成員集體研究,分階段教材、圖畫特點,找規(guī)律
4)課堂觀察,可行性方法的實施
5)對總結方法進行修改
6)收集積累資料,撰寫階段總結
實施階段總結:
積累素材,并寫出階段性小結。取得一些成功的經驗后,嘗試在同年級其他班推廣。
8.3 結題階段:(2015.5)
1)總結研究的經驗
2)完成研究報告和論文的撰寫
3)申請結題
9. 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果
(1) 理論成果: a.通過對新課題的研究,要求全體成員不斷在工作中總結新的教學 經驗,撰寫研究報告,把自己新的經驗及時介紹給大家,以供成果共享。
b.撰寫優(yōu)秀論文,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
(2) 綜合成果:a. 搜集學生作品編寫學生作品集
b. 搜集教師課件,完成教師音像作品集
c. 匯集、整理、分析材料,形成研究成果,寫出研究報告,論證 結題。
d.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優(yōu)化學生英語學習環(huán)境,不斷提高教師的 教育教學水平,努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為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 基礎。
e.進行優(yōu)秀研究成果評比。
本課題采取邊研究、邊總結、邊推廣應用的方式進行,力求把課題研究的過程變成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 學生學習發(fā)展和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的過程。
10. 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果表達
10.1 提出階段:問卷調查、實驗前期測試及分析。
10.2 實施研究階段:撰寫學術性或經驗型論文、反思、案例,可見視頻。
【關鍵詞】教學改革;物理化學;實驗
1 物理化學教學現(xiàn)狀與存在問題分析
目前,物理化學實驗課教學中存在大量問題,申請人曾經針對學生做過問卷調查,結果令人吃驚,約有60%的學生認為大多數(shù)物理化學實驗“沒有任何實際價值”、“把簡單的實驗弄得很復雜”或者“沒新意,不感興趣”。通過相互溝通,申請人發(fā)現(xiàn)學生產生這種想法的主要原因是實驗內容過于陳舊,且缺乏實際應用價值。以其中電導滴定實驗為例,實驗內容沒有把電導滴定的優(yōu)勢及意義充分體現(xiàn)出來:1)對于簡單的酸堿中和滴定,完全可以用指示劑法完成,不僅快速準確,而且能夠快速計算出結果,可是電導法則需要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并用電腦繪圖后,才能計算出結果,相對繁瑣。2)如果被滴定的溶液是有顏色的或有渾濁的,則可以使用電位滴定法完成,相對電導也很簡單。因此,學生們普遍認為以“酸堿電導滴定”作為電導滴定實驗的主要內容“舍近求遠”、“勞而無功”、“大材小用”。作為一名長期在教學第一線工作的教師,作者對于學生的這種看法非常擔憂,因為“沒有實用性”的課程,不僅不會讓學生對實驗課產生興趣,甚至會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這些都屬于課程建設中的不足之處,對于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非常不利。分析其根本原因,是實驗內容與當前的科學前沿“脫節(jié)”導致的。因此,對于陳舊的實驗內容的改革,是勢在必行的。
2 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教育方法在物理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探索
針對上面提出的問題,我們認為必須將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教育方法應用于物理化學實驗教學中。這種教育方法,并非是通過政策法規(guī)將教學與科研硬性粘連在一起(這只會適得其反),而是必須建立在教育者較高的教學水平與科研水平的基礎上、并充分發(fā)揮教育者自身綜合素質,自主的將教學與科研有機的、良性的融合在一起。只有將實驗教學與科研相結合,才可使大學化學的教育緊跟科學發(fā)展的步伐,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掌握國內外最新最前沿的實驗方法,增加他們對科學研究的興趣。所以,我們擬根據(jù)當前比較新穎且實用的技術,設計若干適合本科生操作的實驗內容,添加到大學《物理化學實驗》中。具體應做到如下幾點:1)充分調研國內外物理化學前沿領域的相關研究,結合物理化學理論課中涉及的知識點、尤其是重要知識點,針對性的設計或改進物理化學實驗內容,使其具備新穎性和實用性,同時兼顧本校物理化學實驗室的實驗條件等。2)根據(jù)所設計的實驗內容,選擇合適的試劑、并針對性的設計新穎合理的實驗裝置。同時充分考量試劑的毒性和儀器的危險性,兼顧實驗室、教師、學生以及實驗室工作人員的安全等。3)根據(jù)實驗內容、試劑及實驗裝置,確定合理的實驗流程。同時充分考慮實驗流程的合理性和連貫性,兼顧本校學生的綜合素質。
自1991年Decher重新提出層層組裝技術(Layer-by-layer)以來,該技術作為一種通用的、便捷的組裝多層膜的方法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齊偉等人[1]充分利用了自身學院的教學條件,將這種技術引入到化學實驗課的教學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循環(huán)伏安法是一種常用的電化學研究方法,胡萬群等人[2]用簡單有效的方法制作電極,并用于測量一些喜聞樂見的實際樣品(包括湖水、雪碧、芬達、可口可樂等),課堂教學效果明顯。作者和合作者們在基于學校的教學條件和本科生的基本素質,也做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工作:設計了一個“沉淀電導滴定法測定BaCl2?2H2O中鋇離子的含量”的實驗[3],并在《應用化學綜合實驗》課程中面向本科生開放;將便攜式投影儀用于本科實驗教學[4];將電子目鏡和普通生物顯微鏡組裝,用于觀察和研究磁性微粒在外磁場作用下靶向移動的速率[5]。
3 改革的理論意義與實踐價值
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教育方法,可以為物理化學實驗設計或改進新穎、實用的實驗內容,既緊跟當前國內外科學前沿領域、又結合物理化學理論課中涉及的知識要點,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首先,對教科書的內容進行充實與完善。因為教科書中的內容原本就是前人當時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學術總結,科學技術以其為基礎不斷進步和發(fā)展,隨之而來的是更新穎、更有效、更精確的成果被展現(xiàn)出來,需要教師能夠適時的將其編入教科書中,為學生證明文明的進步、詮釋科學的真諦,功在千秋,如傅獻彩等將2002年最新的科研成果[6]編入到《物理化學(第五版)》教材中。第二,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展現(xiàn)當今科學發(fā)展的最前沿領域,可以有效提高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刺激學生開動腦筋,自主發(fā)現(xiàn)、分析并解決問題,這對培養(yǎng)新世紀創(chuàng)新性人才是極為重要的。第三,實現(xiàn)青年教師的自我培養(yǎng)。當代大學中的青年教師隊伍壯大,多為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一般為理學博士或在讀博士,具有較強的獨立科研能力和高昂的教學熱情,非常適合于將最新的科研成果,尤其是和他們研究相關的成果在課堂中展現(xiàn)出來,有效的提高教學效果,同時增加了青年教師從事教學工作的信心,提升教學水平,快速的實現(xiàn)從單一的科研型人才向教學科研型人才轉變的過程[7]。
4 結論
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教育方法,對物理化學實驗的內容進行改革或改進,旨在教授學生實驗原理和實驗技能的同時增進學生對當前國內外科研領域的了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兼顧了學校、實驗室和教師的現(xiàn)狀,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齊偉,朱永和.明膠和氫氧化鐵膠體在玻璃基底上的層層組裝:介紹一個綜合性設計實驗[J].大學化學,2012,27:65-67.
[2]胡萬群,張漢昌,邵偉.pH 傳感器的制作及應用:介紹一個開放設計實驗[J].大學化學,2012,27:62-64.
[3]王林,李曉舟.沉淀電導滴定法測定BaCl2?2H2O中鋇離子的含量[J].首都教育學報,2012,11,116.
[4]李曉舟,王林.“便攜式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的設計及在化學實驗課中的應用[J].首都教育學報,2012,10,102.
[5]李曉舟,王林,廖仁梅.光學顯微鏡表征磁性微粒靶向移動的可視化教學研究[J].科技視界,2012,5:21-22.
關鍵詞:化學療法 血液科 防護 現(xiàn)狀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8-0246-01
為了進一步掌握血液科護理人員在對使用抗腫瘤藥物的治療護理中自我防護的情況,提高護理人員臨床防護質量。本文以我院血液科病區(qū)及骨髓移植病房的60名護理人員作為調查對象,通過采用抽樣方式展開問卷調查研究?,F(xiàn)做以下相關報告:
1 調查的對象
60名護理人員的情況基本如下:都是女性,均在21~45歲之間;文化程度方面:大專45人,本科15人;工作時間均是在1~20年間。
2 調查的方法
2.1 調查的方式。采用抽樣方式,對列入對象展開問卷調查。問卷是基于大量文獻以及請教臨床具有豐富經驗的專家之上展開設計的,通過預調查測試,問卷效度以及信度都是大于0.80。調查表的相關內容由專人進行講解,并統(tǒng)一發(fā)放,受調查對象在填寫后直接當場收回??偣舶l(fā)放60份問卷,均收回,均是有效問卷。
2.2 調查的內容。①抗腫瘤類藥物的管理模式;②化療防護設施的種類;③護士掌握化療防護的知識如何;④護士實踐中防護用具的使用情況;⑤護士實踐中的防護情況;⑥化療廢棄物的處理情況[1]。
2.3 統(tǒng)計學處理方法。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全部采取SPSS15.0軟件展開統(tǒng)計處理,所有調查項目通過%表示[2]。
3 結果
①抗腫瘤類藥物都是分散式的管理模式。②第一病區(qū)使用生物安全柜,第二病區(qū)以及病房沒有配置化療的相關防護設備;③病房護士的化療防護知識未得全面掌握,對有關問題的了解度較低。主要見表1。④在化療實際操作中,病房護士的防護用具使用情況,例如手套、口罩、一次性帽子以及長袖防護衫、防護眼罩均較好。⑤護士實際操作中的其它防護情況不太樂觀,具體見表2。⑥一、二病區(qū)在收集處理化療的廢棄物方面,與相關防護要求相符。
表1 護士對化學療法有關防護知識的了解情況(%)
表2 護士實際操作中的其它防護行為的情況
4 討論
隨著惡性腫瘤的臨床發(fā)病率日益增加,各種抗腫瘤藥物廣泛用于臨床治療上,對救治血液病病患的生命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3]??墒?,化療藥物同時也給護士和環(huán)境帶來較大危害。醫(yī)護人員的職業(yè)防護問題日益受到國內外的重視。本組研究發(fā)現(xiàn)醫(yī)院的化療管理模式為分散型,化療防護的設施不夠齊全、護士自我防護的意識較低等問題。筆者認為首先加強管理很關鍵,醫(yī)院的管理者應重視醫(yī)護人員的職業(yè)安全,嚴格落實各項管理[4]。其次是備齊化療的防護設備??刹扇〖信渲盟幬锓绞?,并在配藥室中安裝相關排風措施,以確保空氣流通。此外防護用品,例如乳膠手套、長袖防護衣以及防護口罩、眼鏡等均應配齊。第三是加強護士的操作技能培訓。尤其是要對年輕化護士進行專業(yè)技能培訓[5]。可重點培訓化療方面的基礎知識以及化療的不良反應及處理措施、化療實際操作的規(guī)程、各項防護措施等。應強化護士的自我防護的教育,以提高護理人員的自我防護意識,并能夠在實際操作中,嚴格遵循相關的管理制度,及時做好相關的防護措施,確保自身安全。
參考文獻
[1] 岳秀艷,王敏,史廷春.綜合醫(yī)院護士接觸抗腫瘤藥物職業(yè)防護現(xiàn)狀調查[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8(13):124-126
[2] 黃石群.手術室工作人員在應用抗腫瘤藥物中的職業(yè)危害與防護策略[J].中國癌癥防治雜志,2009(04):221-223
[3] 付韶華,高玉萍.接觸化療藥物時的職業(yè)防護[J].職業(yè)與健康,2009(01):84-86
關鍵詞:互動式教學;教學模式;優(yōu)化方法;層次分析法(AHP)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544(2011)04-0070-03
高等學校金融類課程在對施教對象所傳遞的屬性標志信號上既具有與其他學科專業(yè)理論課程相似的一般性,又具有區(qū)別于其他專業(yè)理論課程的特殊性 [1] 。課程的一般性表現(xiàn)為與大多數(shù)經濟類理論課程所共有的基礎性強、連貫性相對較弱,邏輯性強、直觀性相對較差等特點。特殊性則表現(xiàn)為與其他理論課程相比,金融類課程所涉及的內容常常與人們置身其中的現(xiàn)實經濟生活密切相關,而且對某些重大金融問題的理解或回答也會因人而異,呈現(xiàn)出較強的個體差異性 [2] 。金融類課程的一般性和特殊性預示著缺乏教師和學生課堂內外的互動交流,其教學效果和目標將很難達成。因此要求金融類課程教學工作應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等方面做出相應的調整,特別是在互動式教學模式上應有所創(chuàng)新與優(yōu)化。
一、互動式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
互動式教學模式,是以現(xiàn)代教學思想和教學理論為指導,充分體現(xiàn)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以思維為核心的新型教學模式。
互動式教學模式是在開放的教育環(huán)境下, 把教學活動看作是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多方位、多層次的交互活動過程,通過深化和優(yōu)化教學互動的方式, 充分利用各種與學習有關的教學要素,調節(jié)它們之間的關系及其內在相互作用,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與發(fā)展,形成多角度、多層次、多方式、多主體的和諧互動,以產生教學共振、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 這一模式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有利于促進學生再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結合互動式教學的內涵與金融類課程的特殊性,要求在高等學校金融專業(yè)理論課的教學過程中有目的地進行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 其創(chuàng)新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四種類型:(1)多元互動。在相關理論課程的講解過程中, 問題的提出不僅可以由教師發(fā)起,即針對某一具體金融理論知識,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學生回答;也可以由學生發(fā)起,即學生向教師提問,教師回答;或者學生之間互問互答。由此從多個層面、多個角度豐富互動式教學的參與主體,拓寬互動的參與渠道, 使傳統(tǒng)教學模式從上至下單方的灌輸形式變?yōu)殡p向的信息溝通。(2)啟發(fā)互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遵循一切從學生出發(fā)的原則,通過適當有效的啟發(fā)和互動學習, 讓學生掌握金融課程知識要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活動參與意識,并可通過啟發(fā)性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來激發(fā)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求知欲望。 在該種模式下不是簡單的知識層面的互動,而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互動。(3)學研互動。在教學過程中以問題為原點推動教學, 學生在興趣的趨動下,關心和關注金融領域內的科研熱點、重點、難點問題,并給教師的教學提供新思路,給予新啟迪。在有條件的高等院校,可從三方面著手:其一,教師可將課堂知識點以課題形式進行研究;其二,教師把平時的科研成果在課堂上傳播;其三,讓學生實時參加教師的課題。(4)情智互動。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創(chuàng)造有利于創(chuàng)新思維的學習氛圍, 在理解、 掌握知識的同時,塑造課堂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智商與情商,從實踐角度達到掌握知識、全面互動的目的。四種教學創(chuàng)新模式下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關系與各種模式中體現(xiàn)的核心內涵,如圖1所示。下面將基于互動式教學四種創(chuàng)新模式, 并結合金融類專業(yè)四門較具代表性的核心課程給予操作層面的詮釋。
(一)《貨幣銀行學》――多元互動
該課程能讓學生較系統(tǒng)了解貨幣、信用、銀行、金融市場、金融宏觀調控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認識金融運行與經濟運行的相互關系, 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判斷國內和國際經濟和金融問題。 而實際生活中很多學生對存貸款利率、股票、住房按揭貸款,助學貸款等,都有初步了解和興趣,但很多人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進一步探討的愿望。
多元互動教學模式的設計思想是“在開放環(huán)境下,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實現(xiàn)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學生和環(huán)境的互動”。在該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可將知識融合在國際金融環(huán)境的大背景下,以當前最新的金融時事新聞、事件為背景,借助教師的幫助(實現(xiàn)講述者、傾聽者、組織者、建議者的多重身份),學生的主動參與,通過小組學習、小組互動,利用多種媒體教學資源,通過多種方式來獲得。例如學習匯率知識時,涉及匯率基本概念、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匯率與利率的關系等一系列基本理論問題,但課堂學習不是去復述這些基本理論, 而是聯(lián)系我國經濟生活中的熱點問題展開, 從我國人民幣匯率的升值問題介入, 引導學生辨析匯率升值對我國經濟發(fā)展的利弊關系, 通過雙向溝通使學生對匯率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加深理解, 同時也對當前經濟生活中的熱點問題有更加清醒的認識。
(二)《證券投資學》――啟發(fā)互動
該課程以現(xiàn)資理論為基礎, 以證券投資的收益與風險、投資組合的選擇、證券定價理論和證券市場理論等為理論核心,以證券投資工具、證券投資市場、 證券投資分析以及維護投資運作的證券監(jiān)管制度為主要內容, 并以學生形成證券投資完整的理論體系和知識結構為目標。 因此教師在進行啟發(fā)式互動教學的過程中, 一是應明確教學目的,熟悉教材、了解教材結構,清楚學生應掌握的知識要點;二是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 收集與分析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并且注意學生的個別差異;三是根據(jù)具體情境選擇最佳的啟發(fā)性問題。例如在講授“證券投資的基本面分析”時,在課前可設計一些諸如經濟周期理論、口紅效應、摩天大樓效應、蝴蝶效應等關鍵字,由經濟周期理論引出影響證券價格波動的諸多因素,然后通過對后幾個關鍵詞的學習與理解,使學生領會“當不確定性成為一種常態(tài)時最好的方法就是回歸基本面”的分析內涵,并激發(fā)學生課后關注國際、國內金融市場的時事新聞, 提高其投資分析的整體能力。
(三)《期貨與期權》――學研互動
該課程全面介紹期貨期權合約、 套期保值、套利、基差交易理論與實際交易流程,并對其定價理論和交易策略進行分析, 使學生理解金融衍生工具的內涵,掌握其操作流程,初步了解數(shù)理金融模型的分析方法。實施學研互動式教學,教師在創(chuàng)新教學中自己必須先有相關領域的前期項目研究。 將教學與科研內容緊密結合,做到教學中科學合理、詳略得當;將科研與教學方式緊密聯(lián)系,做到收放自如、舉重若輕; 將教學與科研技巧緊密配合, 做到有效活躍課堂,吸引學生。例如在講授我國商品期貨的相關章節(jié)時,可結合自身與期貨交易所在研的橫向課題,將鄭州農產品期貨交易所的期貨合約、交易流程、定價方式與學生共享,并可適度安排有興趣的學生參與相關項目的研究,達到學研相互促進的目的。
(四)《保險營銷學》――情智互動
該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和應用性極強的金融類專業(yè)課程,通過保險營銷原理、環(huán)境、策略、渠道和管理等方面的內容使學生系統(tǒng)掌握保險營銷的特有規(guī)律。 該課程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參與能力和表現(xiàn)能力,顯然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需求,實行情智互動式的課堂教學模式, 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課程班級內成立保險營銷學社,為保證學生的投入程度, 教師可從“推”、“拉” 兩方面著手。“推”就是通過單位時間內下達一定的保單數(shù)量給學生壓任務,希望他們通過課堂理論知識的學習,將其運用于實踐中。 比如可以讓班級內學生推介相應的健康險保單給需要的同學;“拉”就是以內容的生動性吸引學生進一步了解保險營銷奧秘, 并提出問題引導他們探索,從而形成良好的互動學習氛圍,在潛移默化間培養(yǎng)學生實踐中應具備的智商和情商。
二、互動式教學模式方法優(yōu)化
(一)優(yōu)化方法與AHP模型構建
結合金融類課程互動式教學的創(chuàng)新模式, 歸納出優(yōu)化互動模式的6種教學方法:(1)提問法,強調在教學互動過程中使課程相關問題的選擇性和創(chuàng)造性得以優(yōu)化的一種方法;(2)案例法,即通過日常生活中相關金融案例的教學, 優(yōu)化學生辨別和判斷能力的教學方法;(3)競辨法,通過課程問題的平衡性,引導學生采取競爭辯論的方式來設計并優(yōu)化課程的互動教學方法;(4)討論法,針對某一熱點金融問題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討論,加上教師的及時點評使問題得以明晰的一種優(yōu)化方法;(5) 模擬法,即結合課程內容針對性地設計一定的情境, 使師生在情境中溝通、協(xié)調與合作,最終達成學習任務并優(yōu)化教學效果的方式;(6)游戲法,要求師生雙方寓教于樂,將課程內容融入一定的游戲環(huán)境中,使學生在手動、口動、眼動、耳動、腦動中優(yōu)化教學的一種方式。
為了分析現(xiàn)階段在金融類課程中最容易被學生認可和接受的互動教學優(yōu)化方法, 本文運用層次分析(AHP)法進行建模。該方法是美國運籌學家、匹茲堡大學薩迪教授在19世紀70年代初提出, 該方法通過把復雜問題分解成各個組成因素, 將這些因素按支配關系分組形成遞階層次結構,最終形成目標層、準則層、子準則層和方案層等,通過兩兩比較的方法確定層次中諸因素的相對重要性。 這種方法的特點是在對復雜決策問題的本質、 影響因素及其內在關系等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 利用較少的定量信息使決策的思維過程數(shù)量化,從而為多目標、多準則或無結構特性的復雜決策問題提供簡便決策的方法。
在辨別金融類課程互動式教學模式優(yōu)化方法的效果時,6種優(yōu)化互動教學方法的實施效果評價指標體系從結構上應該反映互動教學準則層的三種相應狀況,即知曉度、有效度與滿意度。本文構建了該評價指標體系,按各因素的關系建立了如圖2所示的遞階層次結構。
(二)模型結果分析
針對金融類課程互動教學優(yōu)化方法實施效果評價指標的遞階層次結構模型, 按各因素的重要性關系構造判斷矩陣。 在實施效果評估的具體操作過程中, 構造判斷矩陣是關鍵,需要提高數(shù)值的準確性。本文在運用南京審計學院金融學院2008級4個專業(yè)(金融、保險、投資和信用管理)12個班學生填寫的判斷矩陣基礎上, 參照了學者李宴喜等人提出的判斷矩陣的群組綜合構造方法, 用以克服個人的主觀偏好的影響,以提高決策的精確度。本文在方案層的三個判斷矩陣數(shù)據(jù)一致,故簡略為表1所示,準則層兩兩判斷矩陣,如表2所示。
為避免在判斷指標重要性時出現(xiàn)違反常識的非一致性判斷,需要對判斷矩陣做一致性檢驗。本文采用Expert Choice軟件來計算各層次及最終實施效果的權重, 同時得出了各判斷矩陣一致性檢驗結果,C.R.(O-U)=0.04,C.R.(U-A)=0.09均小于0.1。通過計算得出6種方法在知曉度、有效度和滿意度三個準則判斷層下實施效果的權重及排序,如表3所示。
從表3可見,在關于金融類課程互動式教學優(yōu)化方法實施效果的評價結果中, 研究樣本內金融專業(yè)學生普遍認為競辯法的優(yōu)化效果最好, 其值達到了0.449,表明該方法在有效調動師生積極性,結合實際經濟金融環(huán)境提高教學效果的影響力上相對最為明顯。 其次是討論法和提問法, 其評價結果分別為0.247、0.122,顯示了該類方法在營造良好互動氛圍,強化雙向互動教學方面的優(yōu)勢。案例法、模擬法和游戲法的綜合評價結果值均小于0.1, 分別為0.096、0.053和0.033,究其原因可能來自兩個層面:一方面是研究樣本――南京審計學院金融學院師生在現(xiàn)階段運用該類互動式教學方法時, 還未能充分發(fā)揮和拓展該方法的實際效能,沒有起到預定的教學效果,使學生產生對該類方法的認知偏差;另一方面,針對金融學院專業(yè)學生的相關課程, 該類方法的互動教學效果可能沒有達到管理學或經濟學相應課程的水平, 從而造成學生對該類方法的互動教學實施效果評價較低。 因此可借鑒管理學和經濟學課程的相關互動教學的成功經驗,將其方法應用于、融合于金融類課程的實際互動教學過程中。
三、結論
本文從互動式教學創(chuàng)新的角度凝練了多元互動、啟發(fā)互動、學研互動和情智互動四種教學互動創(chuàng)新模式, 并針對金融類四門具體課程,即《貨幣銀行學》、《證券投資學》、《期貨與期權》和《保險營銷學》,將四種創(chuàng)新互動模式分別在其中的運用進行了操作層面的詮釋, 提升了該創(chuàng)新互動教學模式的實踐指導意義。另外,通過構建AHP層次分析模型,對提問法、案例法、競辯法、討論法、模擬法和游戲法6種優(yōu)化互動教學方法在知曉度、有效度和滿意度三個維度進行測算。通過對研究樣本調研計算結果的分析, 發(fā)現(xiàn)金融類課程中學生最為認可的互動式教學優(yōu)化方式是競辯法, 效果相對不理想的是游戲法。針對評估結果的分析,一方面,期望找出金融類互動式教學優(yōu)化提升的有效方式及途徑, 并將其繼續(xù)深化;另一方面,通過探析部分互動教學方式效果不明顯的深層次原因,并期望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得以改進。
參考文獻:
關鍵詞:辦公自動化課程;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TP3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09)32-8994-02
The Beginning of Office Automation Course Educational Reform Fishes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OU Xin-qiu
(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ology, Yueyang 414006, China)
Abstract: The office automation curriculum is my courtyard specialized fords the foreign language secret recipe in view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study to study high-level lives the start the characteristic curriculum, this curriculum start has made certain progress until now, but how to further carry on the educational reform to this curriculum, causes student's practice skill and the overall quality obtains a bigger promotion, is our each teaching classes teacher must face at present with the ponder question.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is question from the course content, the teaching method and inspection way several aspects has carried on the thorough discussion.
Key words:office automation course ;educational reform
隨著社會信息化的快速發(fā)展,用人單位對畢業(yè)生的綜合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但要求畢業(yè)生具有較高的計算機操作水平,同時還要求其能夠從容應對未來辦公環(huán)境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我院開設的辦公自動化課程,強調教學內容在實踐中的運用,注重以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為中心的實訓教學方式,探索實訓范疇,把握課程實訓教學特點,構建完善而有效的實訓教學體系并貫徹于課程教學中,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1 高校辦公自動化課程的開展現(xiàn)狀
我校開設的辦公自動化課程是以靈活運用各類辦公自動化軟件為基礎、熟練操作各種辦
公自動化硬件設備為重點,并模擬顯示的辦公情景,通過課堂上同步操作的方法,老師講課的同時,讓學生適時消化,實現(xiàn)了理論和操作的同步,最終使學生熟練掌握OfficeE中Word,Excel,Powerpoint等辦公軟件,并熟練掌握各種辦公自動化設備(包括微型計算機、傳真機、掃描儀、打印機、復印機、光盤刻錄機、數(shù)碼相機、碎紙機等)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簡單故障排除。可以說,這門以“實用性”和“實踐性”為主的課程,不但為我校畢業(yè)生提供了一個立體化的辦公平臺,同時也為其將來擇業(yè)增添了競爭籌碼。
該課程開設至今,經過全體任課教師幾年來的共同努力和校方的大力支持,其教學效果已得到了全校師生的廣泛認可和一致好評。但作為我校新開設的一門特色課程,我們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更應放眼未來,應該認識到要把課程建設成省級乃至國家級精品課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2 如何進行辦公自動化課程的教學改革
2.1 提高教師業(yè)務水平,豐富現(xiàn)有教材,不斷更新知識庫,充實和完善課堂教學內容
計算機教學要求教師知識廣博,專業(yè)精深,最大限度充實課堂教學內容。辦公自動化課程的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的教學,因為教學內容會隨著信息產業(yè)的發(fā)展而不斷變化。如:幾年前學的Office97現(xiàn)在已不適用了,這必然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對本專業(yè)的知識不僅要精深,而且要廣博,如不僅要掌握Office2000及Office2003的使用,而且還要針對不同平臺的辦公自動化,教師都應有所熟悉?!皢柷牡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課堂教學的源頭活水就來自教師廣博而精深的知識。這樣才能使教學內容豐富多彩,課堂生動活潑。教師只有不斷更新知識庫,聯(lián)系當前市場實際情況,才能結合教學工作把較先進的技術介紹給學生。
該課程的現(xiàn)有教材是我校計算機系全體任課教師根據(jù)我校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具體要求并結合該課程的現(xiàn)有硬件條件共同編寫而成。該教材重點介紹了辦公自動化系統(tǒng)中常見硬件設備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技巧。在內容上與《大學計算機基礎》互為補充,有效彌補了學生在辦公硬件設備方面操作能力的不足。
然而,為了使我校學生四年的計算機學習形成一個完成的體系,并考慮到該課程開設在畢業(yè)前夕,所以如何在培養(yǎng)學生綜合辦公技能的同時將學生前二個學年所學內容充分融會貫通,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和拓展應用軟件的學習,是我們未來在教材修改中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根據(jù)幾年來對學生的問卷調查和意見反饋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對一些實用性較強的應用軟件的學習愿望非常迫切,其中主要包括:系統(tǒng)備份、還原軟件;磁盤空間優(yōu)化、整理軟件;簡單的圖像處理軟件;音、視頻文件的格式轉化、處理及拼接軟件等。此外,學生還希望對電腦操作的常見問題有進一步的了解和掌握,例如一旦操作系統(tǒng)出現(xiàn)問題如何重裝系統(tǒng);磁盤的數(shù)據(jù)被以外刪除如何有效恢復、還原……因此,在未來的教材修改中,我們應當與時俱進,以學生的真正需求為導向,及時給予學生們最需要的知識。
2.2 改善教學方法、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該課程目前采取的是小班授課,且全部課程均在實驗室進行。在授課過程中將三至四名學生分為一組,使之彼此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實驗任務。在學生進行操作之前,教師會對每次實驗內容所涉及的操作方法及要領進行逐一演示并講解,待學生完成實驗任務后,教師再根據(jù)學生的具體完成情況進行總結和個別輔導。
對于一門新開設的特色課程,我們應力求在培養(yǎng)學生實踐技能的同時使其思維能力及綜合素質也得到全面提高。因此在授課過程中可適當將“實例引導”、“啟發(fā)、互動”等先進教學法引入課堂。即可根據(jù)每節(jié)課所講內容設計多個難度不等的操作實驗,教師不再進行單純的講解,只適當?shù)剡M行啟發(fā)和引導,使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自己解決問題。且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想法和解決方案,并讓學生自己動手驗證不同解決途徑的差別,從中選擇最優(yōu)解。在課堂上,對于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可以鼓勵他們在完成基礎實驗的同時,去嘗試完成更有挑戰(zhàn)性的實驗內容;而對于動手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則幫助他們盡量在課堂上將所學內容消化理解。經過這樣有意識的引導與啟發(fā),課堂氣氛會變得更加活躍,學生的探索、討論、交流和質疑意識也會不斷加強。
2.3 改革考核方式,使其更加科學、合理
高校所開設的大多數(shù)課程通常所采取的是“平時成績+期末成績”的考核方式,且把期末成績作為最終考核的主要依據(jù)。然而這種考核方式忽視了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查和評價,忽略了學習的真正意義。
我校開設的辦公自動化課程屬實踐類課程,其考核方式是以“平時成績+綜合作業(yè)成績”作為最終評定依據(jù)。為使學生的最終成績能夠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實際操作水平,我們逐年加大了對平時成績的考核力度,提高了平時成績在最終成績中所占的比重。我們采取“現(xiàn)場操作”的考核方式,根據(jù)每個組每次實驗完成的時間和質量,進行現(xiàn)場打分。然后對每次課的實驗成績進行統(tǒng)計、整理,最終給出每名學生的平時成績。
由于平時成績可以真實地反映每名學生的學生態(tài)度和對所學內容的實際掌握情況,而綜合作業(yè)通常有由學生在課后完成,教師很難對其真實性進行考察,因此在對綜合作業(yè)的批改過程中,教師會參照每名同學的課堂表現(xiàn),給出一個合理的分數(shù),而不僅僅依據(jù)作業(yè)本身。實踐表明,結合“現(xiàn)場操作”的考核方式,并適當提高平時成績的比重,可以更客觀、更全面地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考察。
3 結束語
辦公自動化本質上是一門技能性課程,同學們要想真正掌握它,不能認為通過考試就萬事大吉,還需要平時大量實踐,日常學習、生活和實訓中都要有意識地對所學知識加以應用。
參考文獻:
[1] 徐惠琴.辦公自動化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J].研究與探討.2007(7).
一、體驗式教學的內涵
體驗式教學足指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和 規(guī)律 ,通過創(chuàng)造實際的或重復經歷的情境和機會,呈現(xiàn)或再現(xiàn)、還原教學內容,使學生在親歷的過程中理解并建構知識、 發(fā)展 能、產生情感、生成意義的教學觀和教學形式。它所關心的不儀足人可以經由教學而獲得多少知識、認識多少事物,還在于人的生命意義可以經由教學而獲得彰和擴展。
體驗式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沒身處地為學生著想,通過教學中的交往、對話、理解而達成的“我一你”父系,而不是單純的“授——受”關系,不會強行用自己的思想代替學生的思想,用自己行為代膂學生的行為。體驗教學讓學生在學習中主動地探索外部世界,自覺地認識自我,它所追求的不只是學生通過自豐學習更好地獲得知識和能力,還要讓學牛存探索鵬界、探索自我的過程中增強自主性。
傳統(tǒng)的教學過于注重師生之間“授——受”關系,教師是知識的權威和擁有者,他的主要作用于講授和傳遞書本知識,而學生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受體,主要任務是收下教師的傳過來的知識,這種師牛關系只是一種知識傳遞關系?!笆谝皇堋标P系中,難以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在“授受”關系中,常有的是屆高臨的說教,把自的觀點、思想強行灌輸給學生。
二、體驗式教學在專業(yè)課教學中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專業(yè)知識對于學生而高,比較抽象,學習難度較大,不容易理解。如何讓學乍能夠通俗易懂、有興趣的捧這門專業(yè)課呢?我認為教師在專業(yè)課教學中應幫助學生以合適的方式把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接受實踐的經驗。同時幫助學生通過學)發(fā)展自身的觀點,拓寬白身的體驗。教師只有以受敦育者自身的體驗為核心引導他們接受同他們的體驗相‘致的知識,同時,鼓勵學生以自身的體驗為核心來形成自身的觀點,表達自身的觀點。從而使教育起到一種引發(fā)學生習的興趣并激發(fā)其解決問題的動機,首先在最初的學習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就是教師設計真實的問題情境——學生將來會經歷的、義與所學課程相關的情景,使學習能在和現(xiàn)實情況基本一致或相類似的情景中發(fā)生。例如我們在講 會計 報表的每一個項目時,完全采用真實會計實例為載體,即會計理論知識融于一個個報表項目中講解,理論與實踐一一體化,敦、學、做栩結臺,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這樣一方面,問題情境為學生提供一個相對完整、真實的情境,還原知識產生的背景,使學生更真實地融人到情境中去親“心”體驗其過程提高其學習興趣,進行自主學習;另一方面,真實的問題情境能激勵學生自主探索。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引導學生進入已經刨設的問題情境中,幫助他們運用原有的知識與教學內容進行對話和交流,學生在徹底融入問題情景后,其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被充分激發(fā)出來,這種激發(fā)的情感將貫穿整個學習過程中,為教學活動的繼續(xù)展開并取得成效打下基礎。與情境融合后,教師引導學生明確問題所在,問題的發(fā)現(xiàn)激起他們去尋求解決問題的動機和欲單。
三、體驗式教學方法能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
作為教帥不能只把教科書中的內容灌到學生頭腦中,目前的教學知識教師講授,學生記。這樣不利于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探究能力。
我認為在專業(yè)課教學中應充分貫徹體驗式教學的思想。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當然這對教師也應該是個挑戰(zhàn)。教師除了具有較高的理論知識、實踐能力外。還必須以體驗式教學為切入點,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從思想觀念、工作方式、行為習慣等方面提高白己。使自已有能力調動學牛的積極件,使學生在強烈的興趣和動機的推動下,對問題進行思考,通過討論、交流加深對當前問題的理解,主動搜集并分析有關的信息和資料,對所學習的問題提出各種假設。這時就需要教師組織有用的學習資源,如:在校園網上建相應的 文獻 庫:能讓學生迅速查到最新的會計準則、審計準則、有關的貝型案例等相關資料。設置出如巾國會計網、
【關鍵詞】 課程定位 教學模式 教學方法體系
【中圖分類號】 G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5962(2012)07(b)-0026-02
《基礎會計》是會計學的入門課程,主要闡述會計核算的基本原理,是學習會計這一學科的基礎。在過去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較多的是采用傳統(tǒng)的“先理后實”的教學模式,即先注重強調課程的知識性、系統(tǒng)性,再注重強調實用性、技能性。從教學效果調查反饋信息來看,表現(xiàn)為學生對會計原理知識點往往難以理解,甚至對會計學習感到迷惘,特別是對于繁多的需要識記的基本理論知識有厭倦情緒,導致學生怕學,教師在教學中存在困惑。怎樣解決教與學之間的矛盾呢?本文就《基礎會計》課程理實一體化實踐教學作如下探討。
1 《基礎會計》課程定位
由會計學本身的特點所決定,《基礎會計》是一門集理論性與技術性于一體的應用型課程,不僅有完整的理論體系,而且擁有一套規(guī)范的專業(yè)操作程序和方法,計算性和操作性很強。因此《基礎會計》課程的教學,一方面要傳授給學生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培養(yǎng)其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另一方面還要使學生掌握會計的各項基本技能,培養(yǎng)其較高的操作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理論與實作二者有機結合,學生才能學有所用,具備獨立完成會計工作的能力,成為一名合格的會計人員。
《基礎會計》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是為順應目前職業(yè)技術教育發(fā)展而產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即將課堂教學搬到實際操作室,將專業(yè)理論知識融入技能訓練中,采取直觀性和啟發(fā)式的教學方式,強調對學生職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職業(yè)崗位的適應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重知識的系統(tǒng)性、輕技能的實踐性”,理實一體化教學將有助于改善目前單調的教學方法,有助于改善課堂教學環(huán)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專業(yè)基礎課的教學質量大有幫助,從而大大促進學生對專業(yè)基本技能的掌握和運用。
2 《基礎會計》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探索
針對目前高職高專會計專業(yè)實踐教學的現(xiàn)狀,結合新企業(yè)會計準則強調培養(yǎng)會計人員職業(yè)判斷能力的要求,在構建《基礎會計》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時,本人認為應以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為核心,營造一個模擬的職場環(huán)境,設計模擬職業(yè)工作流程的項目模塊來展開教學過程,即要以會計工作流程為導向“重構”實踐教學課程。
課程是教學內容及教學進程的總和。以工作流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的構建,是對多年來大多數(shù)高職高專院校沿用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的一種“重構”?!爸貥嫛本褪且獜膶嵺`課程教學大綱、課程教學計劃、教材組織與編寫、教學內容選取、教學內容組織與實施、教學方法、教學團隊建設等多方面,均以會計工作流程為主線重新構建實踐教學課程體系。首先,實踐課程教學大綱、課程教學計劃的制訂要摒棄傳統(tǒng)的以章節(jié)劃分的結構模式,而是重構為根據(jù)該課程所需要學生獲得的相關專業(yè)技術知識、技能、職業(yè)判斷能力,以工作環(huán)節(jié)劃分為若干項目模塊來進行組織。其次,教材組織與編寫、教學內容的選取、教學內容組織與實施、教學方法的選擇同樣要以工作流程為參照,針對會計主體與其基本經濟活動順序的每一個工作環(huán)節(jié)來組織實施。具體來說,《基礎會計》理實一體化實踐課程,按照要求掌握的會計核算技能分解設計成若干個工作項目模塊,即以會計主體設置為內容起點,按會計主體業(yè)務流程構建新的基礎會計實訓的內容體系。在教材組織上可按照企業(yè)與會計主體、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產清查、會計報表、會計檔案六個項目模塊進行,注重學生對整個會計實務操作流程的整體把握。在對學生的會計基本技能訓練和培養(yǎng)時,不僅把會計基礎工作規(guī)范及會計準則中的基本職業(yè)判斷要求融入其中,而且應突出和強化技能操作和能力培養(yǎng),以便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實施更貼近會計崗位工作的實際需求。同時,教學方法要適應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實施,如可根據(jù)項目模塊進行分組演練、崗位交叉互換、師生互動等。第三,構建配套教學團隊。根據(jù)理實一體化新教學模式的需求,建立師資培訓長效機制,有計劃有步驟地鼓勵教師到企業(yè)現(xiàn)場實習、工作,使教師真正熟悉和掌握會計實體的會計工作的實務流程;同時,鼓勵教師參加相應的專業(yè)技術資格考試,取得相應資格證書,達到“雙師”型教師的要求。
3 《基礎會計》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方法體系的構建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理實一體化教學由于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且互相配合、靈活運用,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不覺得單調乏味,又能結合實際工作流程來認知和應用會計基本技能,從而達到“理論與實踐”真正統(tǒng)一結合的教學效果。根據(jù)多年的實踐教學經驗,并結合上述《基礎會計》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目前歸納匯總的實踐教學方法體系包括如下。
3.1 情境教學法
指在將某制造性企業(yè)設計為一會計主體的前提下,由教師按會計業(yè)務流程及對應的基本技能分解成若干個教學模塊,每個教學模塊中設計若干教學情境,并將教學內容中的知識點、技能要求、任務內容、完成成果融合到各教學情境中。實訓時,圍繞著教學情境組織和開展教學,使學生直接融入教學模塊全過程,并從中獲得職業(yè)知識、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職業(yè)能力。
3.2 任務驅動法
即由教師將職業(yè)技能設計為需完成的學習情境的具體任務,以完成任務為學習目的。在教學中的具體操作步驟是:首先,導出任務及知識準備;其次,由教師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操作和訓練;最后,教師指導、答疑,并進行學習評價。通過這種教學方式,既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可以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應用的靈活性。
以“會計賬簿項目模塊”學習為例,任務驅動法的具體實施過程分為以下幾步:
(1)創(chuàng)設學習情景。設計一種與本課程實訓的教學內容相一致的情境。例如:把上課地點放在會計模擬室進行,上課前,準備好給學生用的各種賬簿,將其放在各張課桌上;在模擬室的墻壁上掛有各種程序圖,將賬簿的登記演示利用投影儀事先播放等來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走進會計模擬室就感覺到學習賬簿的氛圍。
(2)提出學習任務。在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后,教師應導入課前設計好的與當前學習主體密切相關的真實性事件或問題作為學習的中心內容(或讓學生面臨一個需要立即解決的現(xiàn)實問題)。例如,在完成“賬簿的設置和登記”這個教學內容時,教師可根據(jù)教學要求和學生特點,以關鍵技能點為核心,設計以下任務:
①賬簿的種類和格式有哪些?
②在賬簿設置前,先確定該選擇哪種賬簿?選擇的依據(jù)是什么?
③賬簿設置時,要注意填寫哪些內容?為什么要填寫這些內容?
④登記賬簿的依據(jù)是什么?是否需要對其進行審核?審核哪些內容?
⑤根據(jù)確定的依據(jù)該登記哪些內容?如何登記?
(3)自主學習。教師通過向學生提供各種解決問題的線索,努力發(fā)展或挖掘學生潛在的“自主學習”能力,具體包括:確定學習內容表的能力(指為完成與給定問題有關的學習任務所需要的知識清單);獲取有關信息與資料的能力(即知道從何處獲取以及如何去獲取所需要的信息與資料);③利用、評價有關信息與資料的能力(即通過完成賬簿的設置與登記來掌握賬簿的設置原則與登記方法)。
(4)協(xié)作學習。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組織分組討論和學習,通過不同觀點的交鋒,補充、修正、加深對問題的理解。同時,學生也可以把不同的觀點或學習中存在的疑惑提出來,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在討論中學習。
(5)學習評價。由學生代表講解、總結完成學習任務的方法、步驟或要點,教師進行歸納總結、補充說明。例如:每組學生派一代表發(fā)言,講解、總結本組學習內容,后發(fā)言的學生可針對已發(fā)言同學的內容進行補充或更正(如時間有問題,也可抽查其中幾組來闡述觀點);最后,教師總結陳述,演示正確的賬簿設置和登記的過程。
3.3 實物引導法
即通過讓學生觀察真實的憑證、賬薄、報表,培養(yǎng)學生的感性認識,消除書本與現(xiàn)實之間的“斷層”。例如,在完成會計憑證學習模塊時,教師即可以將經濟業(yè)務中所涉及的有關發(fā)票、銀行結算憑證、收料單、領料單等原始憑證直接向學生展示,也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通過圖片演示、視屏播放等方式把教學內容直觀化。
3.4 角色體驗法
即教師將學生分成兩人或多人為一組的若干學習小組,組內成員分別扮演制單會計、會計稽核人員等角色,進行“審核原始憑證、記賬憑證、對賬”等會計業(yè)務操作,并出具“審核報告”,將學生真正置身于完成某種工作任務中,從而調動其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教學任務在職業(yè)角色的體驗和互換中實施與完成。此方法主要應用在“原始憑證的審核”、“記賬憑證的審核”等實訓項目數(shù)學中也能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3.5 合作教學法
即在課程實訓中,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先“主”后“輔”。具體來說,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以扮演角色、團隊協(xié)作等方式在教師的引導下“先”完成實訓教學任務,教師則“后”進行評價指導,明確關鍵技能學習點,并指出學生的問題所在。此方法在運用時,既要注重強調學習團隊內的相互協(xié)作,又要注重師生之間“教”與“學”的有機互動。比如,在進行復式記賬法的應用、主要經濟業(yè)務的核算應用、會計報表的認知和編制等的實訓任務時,可以通過此方法來促進學習和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教師在《基礎會計》理實一體化教學方法的運用過程中,不是孤立地去運用一種方法,而應該是多種方法的有機結合。
參考文獻
[1] 鄭炯惠.“程序教學法”在《基礎會計》教學中的新探索.云南省財經學校學報,2008,2.
[2] 王婷.關于《基礎會計》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3] 劉敏麗.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職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探究.職業(yè)教育研究,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