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化學實驗心得體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化學專題型;研究性學習;實踐與體會
文章編號:1005-6629(2007)09-0031-03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專題型”研究性學習是一種基于學科卻又游離于課堂的研究性學習。它以學科知識點作為研究性學習的核心,或以學科教學的某個知識點作為問題探討的指向,以專題的方式開展研究活動。研究性學習延伸到學科教學,及至課堂教學中,是對研究性學習的一個更高層次、更趨本質的理解,通過與學科教學的有機整合,促使學生從接受性學習走向自主創(chuàng)新型的研究性學習。
1化學專題型研究性學習課題的確定原則
化學專題型研究性學習不應是相應知識、方法的簡單再現(xiàn)或重復,也不是教材內容的簡單模仿、記憶與練習。一個有價值的專題型研究性課題,其最終目的不僅獲得問題的解,而應當是學生通過這樣的學習活動對學科知識的概念、方法、觀念獲得一些新的理解,或者重新認識一些新的聯(lián)系與觀點。因此,化學學科中學生選擇課題以及教師確定研究課題時,一般應遵循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
(1)依據化學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學科研究性學習課題內容;
(2)源于化學學科課堂學習中的疑惑確定研究性專題;
(3)立足課堂教學中的某個知識點作為探究點,引導學生自主參與、深入探討;
(4) 從化學學科角度對生活中的某些問題的研究,提供一些涉及化學知識與社會生產、生活關系的研究性專題;
(5) 有利于學生自身已有知識結構的重組,并以此為據獲得知識之間新的聯(lián)系為基礎的課題,包括化學知識的內容體系以及化學與其他學科間的聯(lián)系的研究性專題;
(6) 有利于引導學生對化學實驗探究的研究性課題,包括實驗設計類課題和實驗改進類課題。
2化學專題型研究性學習的類型
化學專題型研究性學習一般一個專題控制在2-5個教學時數中完成,其內容要緊密聯(lián)系教材,但可以適度地跳出教材、高于教材。這種專題型的研究性學習可以緊密結合各年級、各章節(jié)的教學進度和內容有機選取專題,與學生知識發(fā)展的階段性相適應,其研究過程的獨立程度、研究方法的掌握水平等目標具有明顯的階段性特點。一般化學專題型研究性學習有以下幾種類型:
2.1形成型探究
選題要求:針對教材內容,將知識形成過程的典型材料設計為學生的再發(fā)現(xiàn)、再創(chuàng)造的研究性問題,這些材料的提出過程,也可以是結論的推導分析和論證過程,或是解題思路的探索、解題方法及規(guī)律的概括過程。
實例:鐵在什么條件下最易生銹?
學習內容:通過多次實驗、比較,總結鐵生銹的條件。
研究過程:①分析下列因素對鐵生銹的可能影響:水、空氣、食鹽溶液和鐵的形狀等,分別設計對比實驗方案。②準備好各物品 ,分組完成上述實驗,觀察一周并記錄相關數據。③綜合比較,得出結論,撰寫實驗報告。
2.2建構型探究
選題要求:立足于引導學生建立知識體系網絡,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具體內容包括對化學知識內容、系統(tǒng)結構的歸納整理,對問題解決的一般方法的整理。
實例:乙醇的結構
學習內容:認識、理解乙醇的結構及其支持證據。
研究過程:①教師給出乙醇的分子式,由同學猜測其可能的結構,即提出假設。②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尋找支持自己觀點的理論或論點,或者設計驗證性實驗。③學生展示自己的論據或實驗等,并進行說明。④教師和學生一起討論、點評、總結,布置學生寫出活動心得。
2.3發(fā)現(xiàn)型探究
選題要求:立足于引導學生運用已學過的知識,對現(xiàn)實問題或化學學科本身問題的規(guī)律進行歸納、推測和發(fā)現(xiàn)。主要內容包括對知識生長點的延伸、新舊知識產生的矛盾,以及對結論的反思、變換、延伸與拓展等。
實例:氫氣是未來的最佳能源嗎?
學習內容:通過辯論,認識氫氣作為新型能源的開發(fā)前景。
研究過程:①由教師宣布課題活動意圖,并由學生自主推舉活動主持學生,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經過調查收集,對“氫氣是否是未來的最佳能源”的觀點,并選擇最有代表性的、互相對立的兩種觀點進行分組,同時選定“仲裁組”人員。②各組搜集資料,準備辯論?!爸俨媒M”確定評判標準。③召開辯論會進行現(xiàn)場辯論。④全體同學根據辯論進行討論,并由"仲裁組"作出總結,各參加人員寫出活動心得。
2.4應用型探究
選題要求:立足于化學知識在學習過程中的應用和探究,包括化學知識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以及與其他學科的綜合應用。主要包括:知識應用方法、方案、結果的探究,化學知識在應用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的探究和各學科間多知識點的聯(lián)系探究等。
實例:小心!食物中的“吊白塊”
活動內容:經過充分準備,向社會宣傳食品中添加“吊白塊”(甲醛次硫酸氫鈉)這一侵犯消費者權益的不法商業(yè)行為的實質及危害。
活動過程:①查閱文獻、訪談工商部門,了解“吊白塊”的成份、功能、危害及有關法律法規(guī),作好知識準備,并進行活動設計。②搜集添加了“吊白塊”的食物樣品,如面筋、米粉、粉條等,并搜集有關圖片,作好實物準備。③發(fā)起一次面向消費大眾和商販的宣傳展示活動,向社會展示“吊白塊”、食品中添加“吊白塊”后的質量假象、部分樣品、中毒圖片等,并同時印發(fā)傳單宣傳,進行講解,回答咨詢。④返校進行活動總結。
上述類型的研究小專題,在操作過程中一般是學生根據所學知識提出研究專題,由指導教師作相關知識背景介紹,增加學生對專題的了解,同時給學生以方法論的指導。然后學生圍繞專題,組建學習研究小組,根據專題研究的基本內容和層次概況,可以選擇更加小的子課題進行研究。在此過程中,教師實施全程監(jiān)控和指導,學生在研究過程中相互間不斷地或與教師討論、交流,最后形成初步的研究報告或小論文,由同學代表向全班同學進行交流匯報、接受評議,并作進一步的修改后定稿,作為研究性學習的成果上交。
3化學專題型研究性學習案例
案例: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
學段:初中三年級
3.1課題的提出
二氧化碳是空氣的組成部分,大約占空氣總體積的0.03%,這樣的組成對于人類和其他動植物的生存是非常重要的??墒堑厍蛏洗嬖谠S多能引起二氧化碳含量變化的因素,比如煤、石油、天然氣等礦物燃料燃燒會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許多動植物在生命活動過程中要消耗氧氣,呼出二氧化碳氣體;海水吸收和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要消耗二氧化碳氣體……。在教學過程中,不時有學生提出:上述因素會不會使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發(fā)生變化?是變大還是變小?我覺得這個問題與學生的學習、生活聯(lián)系密切,且學生已進入第二學期的化學學習,已有足夠的知識、能力解決該問題。于是便建議學生進行大膽的預測并進行研究活動。
3.2 課題研究的過程
3.2.1大膽猜想
課題確定后,我提出了一個問題:你認為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變大了?還是變小了?還是不變?學生們認真思考后,提出了許多猜想,對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作出了預測:
(1)地球上二氧化碳氣體的消耗和生成保持平衡,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不變。
(2)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白天增強,晚上減弱,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白天低,晚上高。
(3)在不同地段環(huán)境、不同的時間里,某個區(qū)域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可能會發(fā)生波動,但由于空氣的流動,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總體變化不大。
(4)隨著現(xiàn)代工業(yè)的迅猛發(fā)展,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會逐漸升高,人們所說的“溫室效應”就是例證。
3.2.2設計方案
學生的預測哪一個是正確的呢?我鼓勵全班學生利用所學化學知識設計測定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探究方案。第二天,全班除幾個學生以外,其余學生均設計出自己的探究方案,體現(xiàn)出強烈的參與欲望。學生的探究方案不僅多而且各有差異,我讓幾位化學成績好、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強的學生進行歸類整理,然后把整理好的幾套方案在課堂上讓全體學生討論,最終形成了一套最優(yōu)方案。
3.2.3人員分工
將參加不同地段、不同時間探究活動的同學分成八個自然小組,由學生自由選擇報名參加,并自己推薦出小組長。
3.2.4實驗探究
(1)測定液的配制
取濃氨水1滴滴入250mL蒸餾水中,配成很稀的氨水,再滴入2滴酚酞指示劑,由于稀氨水的堿性,此時酚酞顯紅色。
(2)測定方法:
用50mL的注射器吸取上述紅色溶液10mL,到測定區(qū)中進行抽氣,需抽到50mL刻度處,用食指堵住注射器入口,振蕩一至二分鐘以后小心排出殘余氣體。如此反復抽氣排氣數次,直到紅色褪去(說明氨水已被二氧化碳中和),并記錄抽氣次數。用上述方法分別測定正在開大會的階梯教室、學校操場、正在上課且門窗緊閉的教室、吳江肖甸湖森林公園、吳江熱電廠區(qū)(分別測中午12點和晚上8點)二氧化碳含量,記錄抽氣次數。通過抽氣次數的比較,能較粗略地定量計算出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3.3.5得出結論
經過八個小組的實驗探究,大家測出了不同地段、不同時間里使注射器內溶液紅色恰好褪色的抽氣數。將結果進行匯總,讓同學進行交流、討論,并作了認真的分析,最終大家形成了共識:
(1)總的來說,各地所測出的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差不很大(抽氣數最多為8次,最少為6次)。但也能看出差別來。
(2)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與礦物質燃料的使用、森林植被等因素存在密切關系。
(3)人類要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
參加了這次探究活動,大家普遍感到很有收獲,對自己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雖說有些同學平時學習上不是很好,但實驗動手能力很強,觀察、分析比較細致、全面?;顒又写蠹移毡榉e極、主動,體現(xiàn)了求真務實的科學態(tài)度和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通過這次活動,不僅實踐了大家所學的書本知識,而且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
4 開展化學專題型研究性學習的體會
4.1 正確處理好研究性學習與學科課程的關系
化學專題型研究性學習的開展創(chuàng)設了一個讓學生“在研究中學習、在學習中研究”的教學氛圍,我們應該處理好研究性學習與學科課程的關系,不能把二者割裂,更不能忽視或偏廢課堂教學這一主渠道。我們只有在搞好 “雙基”知識教學的基礎上進行課題研究,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4.2 正確指導學生認真選好課題
指導學生選好課題是化學研究性活動正常開展的基礎和關鍵,課題的研究水平應盡量在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課題的設計既要考慮學生興趣愛好、學科基礎和學校研究的條件及學校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又要考慮學生能力發(fā)展問題。課題的選擇要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
4.3教師要進一步完善自身的智能結構
研究性學習的開展就對我們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具體指導時要注重與學科課本知識結合的相關度,培養(yǎng)學生能把學過的知識舉一反三,并拓寬深化地去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與社會。
參考文獻:
[1]崔相錄.研究中學習[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2]王厥軒.高中研究型課程案例[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關鍵詞:課堂語言;趣味設計
文章編號:1005-6629(2008)03-0006-02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C
1 改變實驗地點
如果改變實驗地點,讓學生把簡單并具有趣味性的實驗帶到第二課堂或帶回家中進行。學生自己動手準備實驗,當實驗現(xiàn)象產生的時候,他們會更容易體驗到成功感,更加領悟到化學的魅力。而且學生在完成自己的實驗之后,必定會加倍思索為什么,在興趣的指引下又可以得到了思維能力的鍛煉,從而逐漸增強其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例1紙上層析實驗的家庭實踐
人教版化學選修6《化學實驗》教材中的第二單元的“實踐活動”,安排了學生應用紙上層析法分離鐵離子和銅離子。為了讓同學們能夠更好地理解紙上層析法的實驗原理,我們安排了一個家庭實驗:利用藥店常賣的糖尿病簡易檢測試紙對清水和糖水進行檢測,從而加強了同學們對該方法的親身體驗。
例2證明水是極性分子的家庭實驗
高中化學安排了實驗證明水是極性分子:用摩擦帶電的玻璃棒靠近從滴定管中流出來的水柱引起水柱偏移。該課堂演示實驗最大的不足在于現(xiàn)象不夠明顯,持續(xù)時間短。為此,我們安排了家庭實驗:調節(jié)好家里的水龍頭出水速度使之形成一條細小的水柱,然后再用絲綢或皮毛摩擦過的玻璃棒靠近水柱,這樣同學們在家里就可以體會到自己動手實驗的樂趣了。
心得體會:這里值得一提的是,改變實驗地點后并不等于離開了老師的指導,相反教師還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選材和輔導。選材時應注意盡量避開復雜危險的實驗,以免起到反效果。
2 改良實驗裝置
教材的演示實驗未必就能很好地適應所有學校的情況,這就要求教師因地制宜,有原則地改進教材的實驗裝置。
例3二氧化硫的生成及性質的微型實驗
原二氧化硫的制備及其化學性質的實驗使用標準儀器不足之處在于裝置比較龐大,實驗步驟繁瑣,不便于學生操作。我們運用實驗微型化的思想,開發(fā)出了一套研究二氧化硫性質的微型實驗裝置,現(xiàn)象明顯,且不易污染空氣。
改進做法:把直徑為6cm的培養(yǎng)皿作為反應容器,直徑為9cm的培養(yǎng)皿作容器蓋子。實驗時將小培養(yǎng)皿放在白紙上,在小培養(yǎng)皿中間放上少量亞硫酸鈉晶體,周圍分別放置一小段濕潤pH試紙、一滴紫色石蕊溶液、一滴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一滴品紅溶液、一滴NaOH加酚酞溶液等藥品。開始實驗時,將濃度約60%的硫酸溶液滴到亞硫酸鈉晶體上,馬上蓋好培養(yǎng)皿。1min后,可以觀察到培養(yǎng)皿中各種液滴的顏色發(fā)生了變化,反應裝置俯視圖如下圖所示。該實驗裝置經改動后既可放在實物投影儀上用于課堂演示,又可用于學生的分組實驗[1]。
例4 燃燒條件實驗的改進
在講授粵教版初三化學上冊燃燒和緩慢氧化這一節(jié)內容的實驗時,學生對隔絕空氣可以滅火很容易理解,但對將溫度降低至可燃物著火點以下同樣可以滅火,總是持懷疑態(tài)度。為了使學生真正理解滅火原理,我們增加了一個降低溫度滅火的實驗。
改進做法:向一個250mL的燒杯中加入150mL左右的冰水。接著將少量乙醇(不要用含甲醇的工業(yè)酒精)倒入一個小鐵盒中,并點燃;用坩堝鉗把小鐵盒放在燒杯冰冷的水面上,學生這時可以看以由于溫度的降低而使火焰慢慢變小直至熄滅。為了使觀察到的現(xiàn)象更全面,把小鐵盒拿出來,重新點燃,殘留在鐵盒中的乙醇在空氣中則再次燃燒起來。至此學生對降低溫度可以滅火深信不疑,同時也加深了對滅火原理的理解。
心得體會:改良實驗裝置時要注意(1)保證教材內容的完整性,要突出主要的、本質的教材內容;(2)要考慮有利于學生觀察;(3)要注意簡便性,安全性,環(huán)保性。
3 改良實驗藥品配方
教師除了有原則地改進教材的實驗裝置外,對于一些實驗的藥品配方也可以適當加以改良。
例5用氫氣流醮取肥皂液吹氣泡實驗的改進
粵教版初三化學上冊第五章的實驗[5-1]:用氫氣流醮取肥皂液吹氣泡。原實驗的缺點:氫氣流需要先經過干燥劑除去水分后吹出的氣泡才能向上升,干燥劑容易潮濕,不能反復使用,需要經常更換,由此造成了使用上的不便。
改進做法:在實驗藥品肥皂液里加入甘油,肥皂液和甘油的體積比約為10∶1。這樣改進后的優(yōu)點:就可以把干燥劑省略掉。因為加入甘油后,由于甘油中的羥基對水分子存在締結作用,使水的表面張力大大加強,吹出的氫氣泡體積增大,產生的浮力足以使氣泡向上升起[2]。
例6 電解水實驗的改進
電解水實驗,教材提示可以加入少量燒堿或硫酸以增加水的導電性。原實驗的缺點:燒堿和硫酸都是有腐蝕性的藥品。改進做法:把燒堿和硫酸換成硫酸鈉。優(yōu)點:既解決了水的導電問題,又不用接觸腐蝕性藥品。
心得體會: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的組成部分,無論是改良實驗裝置還是實驗藥品都能促進學生的有意義學習。
綜上所述,改進化學實驗其實還有許多可挖掘的方面,這是一項長期、艱巨而具有深遠意義的工作,它可以使素質教育目標得到全面落實,使學生獲得更多技能,是提高學生化學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值得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加以注意并做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2015年5月28日,深圳市龍華新區(qū)玉龍學校舉行《新生活課程的開發(fā)與研究》課題開題報告會,會議特邀廣東省教育研究院院長湯貞敏、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室主任謝紹?一行專家5人到校指導論證,深圳市龍華新區(qū)教科研中心主任段先清主持論證會。參加本次開題會的還有龍華新區(qū)教科研中心張文華博士、寶安中學特級教師楊軍、玉龍學校新生活課題組全體成員和家長義工代表。
開題會之前,與會專家在玉龍學校校長黃美芳的陪同下,參觀了學校新生活課程配套特色功能室,現(xiàn)場觀摩了學校首屆“生活節(jié)”系列活動之小學一到三年級的“生活技能大比拼”和四至七年級的“廚王爭霸”烹飪大賽。
開題會上,課題總負責人、玉龍學校校長黃美芳代表課題組做開題報告。她詳細介紹了玉龍學校新生活課題提出的背景意義、研究指導思想、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方法、人員分工、研究階段、預期成果和研究保障等。接著論證組專家相繼發(fā)言,就課題的可行性和研究性提出建議。廣東省教育研究院黃志紅博士從 “特色主題化,目標行為化,文化物象化,課程結構化,項目個性化,辦學合作化”六個方面對學校新生活課程前期研究成果給予高度概括和充分肯定。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室謝紹?主任從課程的實施方案和課程綱要的編寫、校本教材的規(guī)范完善和評價體系的信息化等方面提出了不少寶貴的意見。他們一致認為,玉龍學校的新生活課程緊扣時代脈搏,使教育回歸生活,讓學生自立自強并且心靈豐盈、精神豐厚,課程的設置有梯度、可操作、能落實、易推廣。最后,湯貞敏院長對玉龍學校辦學理念與課程開發(fā)探索給予充分肯定,鼓勵玉龍學校新生活課題組繼續(xù)認真、扎實開展課題研究,提升研究成效,并遵循教育規(guī)律,回歸教育以人為本的本質。
根深而枝橫云天,歷久而推陳出新。自2014年9月起,玉龍學校在建校初期就本著“小學做活,中學做實;九年一貫,全人發(fā)展”總體辦學思路確定了辦學理念“生活為源,發(fā)展為本”。遵循以人的發(fā)展為教育的根本理念,圍繞生活離不開的“衣、食、行、情”四個方面,著力進行新生活課程的開發(fā)與實踐,打造生活教育特色,引導每個孩子學習“七會”:一會收拾整理;二會煮一手好菜;三會烘焙;四會寫一手好字;五會一門樂器;六會武術(健美操);七會剪紙。
到目前,玉龍學校新生活課程已經開發(fā)出《君子文化》《烘焙篇》《整理篇》《烹飪篇》《悅讀篇》《理財篇》等校本教材,并配套有相應的評價體系。學校配套建設了專業(yè)功能室(整理室、烘焙室、閱讀區(qū)、快樂廚房已經投入使用),為新生活教育的成功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玉龍學校新生活課程成果之烘焙餅已經走出玉龍、走出龍華、走出深圳,為玉龍學校新生活教育亮出了第一張名片。(深圳市龍華新區(qū)玉龍學校供稿)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策略
一、研究背景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當前教學領域中值得高度重視的問題就是加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同樣的教學內容由不同的教師教學,取得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課堂效果的程度也是不相同的。因此,加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育工作者應該一直關注和不斷摸索的一個話題,它能夠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既不給學生壓力,又能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收獲知識。構建高效的課堂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目標。
化學是一門建立在實驗上的自然科學。通過化學實驗進行教學是最直接、最形象、最有效的教學方式?!皩嵺`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睂嶒灢粌H能夠驗證所學知識的正確性,還能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加強自身的動手能力,并在進行實驗中發(fā)現(xiàn)問題。
二、提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策略
1.教師轉變實驗教學觀念
教師決定了實驗教學的內容和方式,并且掌握著實驗教學的節(jié)奏,而教師的教學觀念是支配教師教學行為的關鍵,教師實驗教學的觀念決定著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內容的選擇。因此,要提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首先要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
2.教師實驗操作的可行性
在備課時,教師要親自進行實驗才能全面掌握整個化學實驗課堂,實驗的設計、實驗工具的選擇以及所要用到的輔助設備等都是教師要親自選擇,并且先進行實驗測試,才能保證課堂上實驗的順利進行,為實驗教學排除阻礙因素,確保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實驗前進行導學
要求學生在實驗課前對這堂實驗所要學習的知識進行預習,才能正常地參與到化學實驗中去。化學實驗進行時,有可能也會存在一些危險性,因此導學能夠為實驗的順利進行提供幫助,并且能夠讓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教師對要開展的實驗給學生制定相對應的預習學案,并且標注重點和關鍵點,讓學生能夠清晰明了的知道哪些內容是需要引起重視的,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
三、初中化學實驗的教學案例
1.實驗室制取氧氣
裝置:酒精燈、試管、導管、水槽、集氣瓶、鐵架臺
這是最常見的三種制取氧氣的實驗,要求學生能夠充分掌握。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學生要自己操作,確保實驗的安全進行,并且仔細觀察實驗中的現(xiàn)象,以及對實驗結果進行測試。
2.實驗室制取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裝置:試管、導管、集氣瓶
二氧化碳的制取,需要學生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質,以及特征。然后在實驗中觀察所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之后進行總結、分析。
3.案例評析
利用實驗教學,不僅讓學生獲得了新知識,還能增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同學之間也形成了團隊協(xié)作的意識。精心設計實驗,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的喜愛。實驗中是我們呼吸所必需要有的氧氣,但學生對氧氣的熟知很少,通過實驗能夠增長學生的見識,引發(fā)學生對生活的思考。利用簡單的實驗裝置讓每個學生參與實驗,幫助學生對知識獲得新的認識。通過問題的設置,讓學生進行思考和猜想,自己去驗證自己的猜想,從真正意義上理解知識。
4.總結
化學教師在進行實驗時大多數是參照課本知識,缺乏對實驗的二次開發(fā),明顯還存在一些不足。注重化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并且從生活中提取化學元素,將化學實驗教學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才是學習化學的最終目的。在進行實驗過程中,學生要養(yǎng)成獨立進行實驗和獨立思考的習慣,不能過分依賴教師的幫助,這樣才能促進自我的成長?;瘜W實驗教學能使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鮮活,也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對于化學實驗的設計是化學教師的一個重要任務,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策略還需要化學教師不斷進行探索研究,才能達到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張?zhí)旌?淺談初中化學如何有效進行教學[J].現(xiàn)代農村科技,2016(6).
[2]國洪斌.初中化學課程中滲透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J]. 化工中間體,2015(11).
[3]孫冬梅.淺談初中化學教學的心得體會[J].新課程,2016(1).
關鍵詞:化學實驗教學創(chuàng)造性思維
化學學科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上有著自身獨特的優(yōu)勢.化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由于實驗教學形象、直觀、趣味性強等特點,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一、創(chuàng)設情境性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對于一些化學知識,限于學生的掌握程度,化學教材上往往沒有進行深層次的解釋和說明.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善于應用一些簡單的實驗,讓學生認識到化學原理,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例如,在講“氧氣的物理性質”時,有的學生提出疑問:同是“氧氣”,為什么氣態(tài)的氧氣是無色的,液氧、固態(tài)氧都是淡藍色的呢?利用初中理化知識很難給予一個較為滿意的答復.于是我設計了一個演示實驗來說明:①取一粒高錳酸鉀固體(紫黑色)于試管中,加入10mL水,這時溶液變?yōu)樽霞t色;②?、僦械囊坏巫霞t色溶液滴在10mL水中,這時顏色明顯變淺;③?、谥袦\紅色溶液滴在100mL水中,整個溶液幾乎為無色.這時順勢告訴學生顏色變化與“固態(tài)氧、液態(tài)氧、氧氣”是相互對應的,得出有色物質顏色的深淺與單位體積內物質微粒個數的多少有關的結論.這樣的情境性實驗,既讓學生掌握了知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二、利用實驗器材,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化學學科的最大優(yōu)勢就是能夠通過實驗展示化學的儀器之美.在中考復習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對課本知識進行回顧,更要挖掘教材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例如,廣口瓶是初中化學實驗中比較常見的儀器,教師應該拿出多功能瓶的圖片或者課件,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同時運用學過的知識分析討論該裝置有哪些用途.經過討論、整理、分析,學生提出了以下用途:作收集O2、CO2、H2的氣體裝置(注意氣體的進出方向);作干燥氣體的裝置(一般盛裝液體藥品,如濃硫酸);作防止水倒吸的安全裝置(起緩沖作用).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參考課外資料,設計更好的裝置.這樣的復習方式,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三、自行改進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教材上的許多實驗,是化學研究者心血的積累.前人的優(yōu)秀品質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但是不代表他們的設計和思考都是完美的.比如,教材中有些實驗操作起來很麻煩,現(xiàn)象也不明顯.可以說,不是最佳方案.在現(xiàn)有的教學條件下,我們完全可以進行必要的改進和創(chuàng)新.
四、自主設計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在設計實驗的過程中,學生會有一種別有洞天的心理感覺,興趣高昂.設計實驗,是學生應用化學基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要求,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例如,現(xiàn)有以下氣體:氧氣、氮氣、二氧化碳、氫氣、甲烷、一氧化碳、空氣,請用學過的化學知識將它們一一區(qū)分,并要求寫出實驗方案.通過查閱資料,請教老師,與同學交流等,學生都進行了實驗方案的設計.一道習題帶動了全班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通過實驗設計,打消學生對創(chuàng)造的神秘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意識,優(yōu)化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品質,促使學生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五、開展課外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組織和指導學生開展化學課外活動,對于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大有裨益的.化學教材上的家庭小實驗,可以作為科技創(chuàng)新的素材,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適當補充課外知識,開展具有趣味性和知識性的實驗,并引導學生在實驗之后撰寫科技小論文.例如,在講“CO2的制法和性質”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根據所學知識設計實驗:如何證明雞蛋殼中含有碳酸鹽?如何除去熱水瓶膽中的水垢?如何利用一般家庭中常見的物質制取CO2氣體?活動結束后,可以讓學生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
總之,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過程,而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培養(yǎng)能夠深化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值得教師思考和研究的課題.
參考文獻
關鍵詞:化學教學;實驗創(chuàng)新;教學改進
中學化學實驗較多,有些是課本上的必做實驗,有些是家庭小實驗,在實驗過程中不可避免會接觸到周圍的環(huán)境,有的時候我們可以更改實驗的原料,有的時候我們可以對裝置進行改進和創(chuàng)新,其目的都是為了實驗的綠色化,在創(chuàng)新過程中使得對化學實驗和原理的學習更加透徹更加深刻,也激發(fā)了學生對化學學習的積極性和探究能力。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程度和差異性,分層次、有目的、有鋪墊的去引導,或者和學生一起進行實驗探索和創(chuàng)新。這也體現(xiàn)了學習的合作探究以及動手動腦能力,符合新課標的標準。現(xiàn)在我將簡單聊幾項化學實驗的改進和裝置的改進。我借鑒了一些學者和專家的心得體會又融和了自己的一些觀點和想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的實驗中,目前在各種教材中介紹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用鐘罩、水槽裝置,燃燒紅磷法(如圖1所示);另一種是用廣口瓶、燒杯、長導管等裝置,燃燒紅磷法(如圖2所示)。兩種方法的共同點是用紅磷燃燒消耗容器中的氧氣產生負壓,使水進入容器,證明氧氣的體積分數約占空氣的1/5,但是現(xiàn)在這個實驗有些不容易成功之處,原因在于:
1.紅磷的著火點較高,紅磷燃燒熄滅并不是容器里的氧氣耗盡,而是氧氣的濃度降低到不能再支持紅磷燃燒,即紅磷燃燒僅消耗70%~80%的氧氣,所以水面不可能達到1/5的理想高度(可用電熱點火法檢驗出來)。
2.紅磷插入容器中無意或故意不立即塞緊橡膠塞,使容器里一部分受熱膨脹的空氣外逸,在容器溫度還沒降到室溫的情況下就產生了負壓,水面高度也能達到甚至超過1/5。
有學者介紹一種快速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的方法(如圖4所示),我自己也做了幾次這個實驗,覺得很有用:白磷在燃燒時一直在密閉的試管內進行,絕無熱空氣外逸;白磷的著火點很低(40 ℃),即使在燃燒熄滅后仍在發(fā)生氧化反應,幾乎把試管內的氧氣消耗盡,硫酸銅溶液不僅能提高實驗的可見度,而且能把試管里沒反應的白磷蒸氣吸收,完全符合實驗的真實性和科學性。
我自己也改進了一個實驗,把鐵生銹的原理搬到了這個實驗中(如圖5所示),取了暖寶寶里面的一些成分為原料,結果除了時間緩慢其他都還可以,基本上可以達到水面上升五分之一??梢妼τ谝粋€實驗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方案完成。
另外再介紹幾種改進的實驗,可以運用到課堂上。
1.分子在不斷運動的實驗。課本上的這個實驗有一些弊端,濃氨水具有揮發(fā)性,且揮發(fā)出的氨氣有刺激性氣味,可能會導致空氣污染,所以我們策劃了這樣的裝置(圖甲),現(xiàn)象明顯而且速度較快。
2.D乙的這個裝置也是多功能的,可以做好多實驗,例如溶解過程中的吸熱與放熱,生石灰與水的放熱反應,固液常溫型制取氣體。
3.圖丙這套裝置不僅可以用于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還能用于做硫黃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注射器中裝入水,或者是氫氧化鈉溶液,環(huán)保實用。
4.圖丁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實驗,也是教材必講必做的重點實驗,我將實驗改進成一棵大樹,樹上的小花能變色,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提高學習興趣,更能激發(fā)他們自己的動腦能力和動手能力。
關鍵詞: 新教材 高中化學教學 化學實驗 課外活動
一、充分利用新教材討論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課堂教學中,設法調動學生搞好課堂討論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條重要途徑。課堂討論是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圍繞討論題發(fā)表意見進行相互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可引導學生根據已學的知識、經驗,通過獨立思考獲得新的知識。因此,課堂討論具有許多優(yōu)點,既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fā)積極思維,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又有利于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
為了實驗教學目的,在課堂討論過程中,教師應根據討論題的難易程度從旁指導,但不能包辦。較易的讓學生自己討論,較難的做些提示。用一些非語言動作增強學生討論的興趣,鼓勵學生從多角度看待問題,允許不同意見的爭論,讓學生有思考的機會。教師還應注意對學生討論中形成的意見暫緩下結論。心理學家托蘭斯認為:延遲判斷可以產生更多的想法,使學生增強表達自己想法的愿望,從而提高學生的判斷能力。最后由教師做總結,在總結中本著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既要充分肯定學生在討論中的意見,又要指出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總結可以加深并強化全體學生的認識,對討論中出現(xiàn)的各種意見去粗取精,提煉升華,形成全體學生的共同認識。這對于完善學生的認識結構、發(fā)展思維能力具有決定性作用。如講到原電池時,當教師演示了鋅―銅原電池和鐵―銅原電池實驗,講清了原電池的組成和工作原理后,就可以組織學生討論教材上“構成原電池應具備什么條件”的討論題了。同學根據實物裝置及教師的講解,就會很活躍地發(fā)表各自意見。然后教師根據學生的正確意見歸納出構成原電池應具備三個條件:①要有兩個活潑性不同的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做電極;②兩個電極必須平行插入電解質溶液中,并且有一個電極能與電解質溶液發(fā)生反應;③兩個電極必須接觸或用導線連接。
二、充分發(fā)揮化學實驗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努力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
高中化學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實驗教學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形成化學概念,鞏固化學知識,獲得化學實驗技能,培養(yǎng)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和訓練科學方法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痹谛陆滩闹?,化學實驗分為以下三大類。
1.演示實驗
演示實驗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使他們通過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和分析形成概念,掌握化學知識。通過教師演示實驗的規(guī)范操作,學生可以學會正確的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技能。為了發(fā)揮演示實驗的能力,教師應做到如下幾個方面。
(1)目的明確。教師演示實驗是為了觀察現(xiàn)象、形成概念、學習知識,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或者示范實驗基本操作技能,還是兼而有之,不但教師自己要明確,還要讓學生明確,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2)生動直觀。演示實驗要求實驗現(xiàn)象明顯、準確。課前教師必須做好充分準備,不能由于任何微小疏漏如試劑變質、溶液的濃度過小或過大等原因導致實驗的失敗。為了確保演示實驗的成功,課前教師必須對每個實驗都動手做一遍,對于現(xiàn)象不明顯的演示實驗必須設法改進。對于小型的演示實驗,為了讓全體學生看清楚,教師應到學生課桌前巡回演示,或使用投影等設備力求使全體學生觀察清楚。
(3)激發(fā)興趣。在同樣達到實驗目的的前提下,演示實驗要盡量增加趣味性,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積極性。
(4)規(guī)范操作,率先垂范。教師對演示實驗中每項實驗基本操作都要規(guī)范化,如演示中和滴定實驗時,教師對每一步的操作都要規(guī)范化,這樣潛移默化,才能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實驗基本操作能力。
(5)注意安全?;瘜W實驗常常有易燃、易爆和有毒、有腐蝕性等危險。因此,教師在演示實驗時,要加倍謹慎,防止意外事故發(fā)生,還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對于有有毒氣體放出的演示實驗,要設法除去有毒氣體。如演示氯氣實驗室制法時,一定要增設尾氣吸收裝置,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保護環(huán)境的習慣。
2.學生實驗
學生動手實驗可以有效地訓練他們掌握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技能,培養(yǎng)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良好的實驗習慣。通過對實驗現(xiàn)象的分析得出科學結論,學生能學會一定的認識自然的科學方法。
3.家庭小實驗
家庭小實驗要求學生從日常生活中尋找一些能夠使用的化學藥品和代用儀器,結合教學內容在課余完成化學小實驗,復習和鞏固化學知識,并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教師要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完成家庭小實驗,還可視不同情況增加一些在家庭能完成的小實驗,以培養(yǎng)動手能力、科學態(tài)度和創(chuàng)造精神。
根據教學需要我們增補了下列家庭小實驗。
(1)用食醋代替鹽酸,比較純堿與小蘇打和酸反應的激烈程度。
(2)用碘酒鑒別牛奶和米湯。
(3)用各種有色花瓣自制酸、堿指示劑。
(4)用純堿和硝酸銨化肥做鹽的水解實驗。
(5)用雞蛋做蛋白質性質實驗。
三、搞好課外活動,促進學生素質提高。
課外活動是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搞好課外活動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開闊視野,培養(yǎng)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方法,促進個性特長的發(fā)展,從而提高素質。
兩年來,我們開展了下列課外活動。
1.指導學生閱讀選學教材和閱讀材料及科普書。新教材增設了大量選學教材和閱讀材料,我們讓學生自己閱讀,做好筆記,寫下心得體會,相互交流。這樣可以讓學生開闊視野、擴大眼界、增長知識、陶冶情操。
2.自制教具,組織發(fā)動學生就地取材,制作簡易教具。如用泡沫塑料、廢舊圓珠筆芯等物品,自制分子模型。
3.舉辦化學專題講座。為了更廣泛地拓寬化學教育視野,使學生不受教材的限制,受到更靈活、更多樣的化學教育,經常開展課外化學專題講座是一種重要的教育形式。如舉辦“環(huán)境與化學”、“食品與化學”等專題講座。
4.趣題征解。找一些思考性強、靈活性大的題目,在同學中征集解法,尋求一題多解,選出最好方法。久而之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
關鍵詞: 化學實驗課 職業(yè)能力 職業(yè)技能考核
目前,我國技工教育蓬勃發(fā)展,相對普通高等院校及中高等職業(yè)院校而言,技校在教學中更強調實用性。因此,要根據技校教育教學的特點,結合技校實驗實訓教學實際,充分利用技校實驗實訓成果,進一步通過實驗實訓教學強化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以提高學生對未來工作崗位的適應性。開展職業(yè)技能鑒定工作,推行職業(yè)資格證書制度,是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一項重要舉措,是我國人力資源開發(fā)的一種重要手段,對于提高我國勞動者素質,促進就業(yè),深化企業(yè)勞動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加快經濟發(fā)展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分析化學實驗課的特點及作用
分析化學是研究獲取物質化學組成和結構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相關理論的科學,是化學學科的一個重要分支,也是一門以實踐為指導、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所以實驗教學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基本技能及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分析化學實驗教學的主要任務。
二、以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能力為核心構建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
以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為主要依據設置專業(yè)和開設課程。為了實現(xiàn)學歷教育與職業(yè)較能考核的想接,我們調整了教學計劃和進度,以實現(xiàn)學生在修業(yè)期間獲得“畢業(yè)證”的同時獲得“職業(yè)資格證”;重構課程體系,調整課堂內容,按照“三加兩減一穿插”(即增加崗位認知能力學習內容,增加職業(yè)資格證書相關教學內容,加大實驗實訓課時比例;刪減合并理論課程內容,減少課堂授課比例;拆剪教學計劃的實訓課時,將實驗、實訓與相關理論教學內容穿行)的原則實現(xiàn)教育教學改革目標。
三、操作能力技能考核評分表制定的指導思想
參加技能考核的人員基本上都有一定的工作經驗或經過系統(tǒng)的學習培訓,在考核過程中主要考核人員在短暫的時間內通過規(guī)范化的操作,熟練準確地完成實驗操作,正確合理地處理實驗數據,所以考核過程中必須有一個切實可行、便于考評人員操作的詳細評分標準。
1.技能考核評分標準要有體現(xiàn)學生良好實驗習慣的評分項。
2.技能考試評分標準要體現(xiàn)出操作的規(guī)范化。
3.技能考核評分標準的設置要考慮是否便于監(jiān)考人員評分。
4.技能考核評分標準分數要詳細、均衡,技能考核是一個系統(tǒng)性、綜合性的評價體系,要體現(xiàn)操作技術全覆蓋面的評價體系對從業(yè)人員的要求。
四、細化職業(yè)技能考核鑒定標準
目前,國家化學分析工技能鑒定考核標準已十分完善,各項評分標準十分具體,實施起來比較方便,如基本操作中標準溶液配制與標定技能操作評分標準。但是國家化學分析工技能鑒定考核標準在實際應用中還存在不夠細化的問題,因為在實際實驗教學中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情況,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操作錯誤。所以有必要結合教學實際對考核評分標準進行細化,以達到規(guī)范分析化學實驗教學的目的。
細化之后,國家化學檢驗工技能鑒定考核標準會更詳細,更具有可操作性,使學生更好、更全面地掌握分析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技能,更有利于教師全面了解學生實驗操作技能掌握情況;更有利于教師全面、客觀、合理地評定學生的分析化學實驗成績。有利于提高分析化學實驗教學質量。例如,在酸堿滴定管操作中的“滴定速度和滴液速度(半滴和一滴溶液)的控制”這個操作項,在以前的教學實踐中,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滴定速度和滴液速度的具體含義和標準。教師可細化講解并演示滴定操作過程:(1)滴定速度指滴定操作中總體上對滴定速度的控制:前快后慢;快時似線不是線、慢時穩(wěn)定控制一滴或半滴流出;(2)滴液速度指在滴定快接近終點時,采取慢速滴定,一次放入一滴溶液或靠入半滴溶液,此過程根據終點顏色褪去速度來判斷。如此學生可很好地理解相關概念,并根據細化要求進行實訓操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實踐證明,使用細化考核標準,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主要表現(xiàn)為學生對分析化學實驗實訓重要性和規(guī)范性的認識更深刻,學習積極性有所提高,實驗操作都能按標準化進行,實驗數據結果準確度高,實習報告質量有所提高,實習討論更深刻。
五、客觀、公正、科學合理地評價學生的成績
學生的基本操作不過關,基本功不扎實,不僅直接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也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所以是素質教育的重要保證??己酥贫仁菍處熃虒W質量的檢查評定,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
六、技能考核評分表的編制
根據化學分析工操作技能考核命題技術要求,從職業(yè)活動對從業(yè)人員操作技能要求的本質入手,以職業(yè)操作技能的技術內涵為基本原則,采用模塊化結構,按照各個具體分析模塊的要求,編制具體操作能力技能考核評分表。
七、結語
通過化學分析工技術培訓與考核的實踐,要求教師在實踐教學中強化工作規(guī)范,加強操作示范與輔導相結合的技能操作訓練使學生培訓后的操作技術和操作方法符合技能鑒定的標準和規(guī)范。對培訓進度和中間效果進行監(jiān)測與科學評估,可以及時調整和優(yōu)化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通過科學合理的職業(yè)技能評分標準,保證技能考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方國強.探討參照PT的生物化學檢驗技術技能考核評分標準.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8.
[2]肖薇薇.培訓化學分析工的心得體會.江西化工,2007.
關鍵詞:注重實驗;高中化學;輔助教具
在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中,我們往往只注重對知識點的識記和題海式訓練,而不能讓學生對化學知識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產生全面的認識,使他們不得不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從而與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教育精神漸行漸遠。因此,筆者在這里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在新課改精神的指導下,結合化學科的基礎——實驗教學,總結出幾點提升高中化學課堂效率的方法:
一、實驗探索,自主研討
為了提高課堂效率,我們要注意引導學生在實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自主參與課堂學習。例如,我們可引導和組織學生實驗前自主研讀實驗過程及其注意事項,動手進行實驗探究,
針對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或問題展開交流和討論,最后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才能給學生創(chuàng)造真正自主學習的機會,才能調動學生積極自主探索和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總之,只有引導學生多動手、勤交流,靜心研究、具體分析、抽象概括,在多感官刺激的學習過程中得出結論,才能有效達成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
如,學習“氯氣”相關知識時,筆者就通過如下流程來引導學生理解氯水的性質:將新制氯水依次滴入FeCl2、AgNO3、Na2CO3和紫色石蕊等溶液中,讓學生觀察這幾種溶液分別產生什么樣的變化,
然后再通過自己觀察到的現(xiàn)象進行猜想和推論寫出化學反應方程式。于是,學生在實驗探索的基礎上,對觀察到的現(xiàn)象進行分析、推演和討論,通過相互啟發(fā),再加以老師講解點撥,最終在多重感官刺激下得出正確結論,達成知識目標。
如此設計,不但有利于激活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積極思考、分析對比、抽象概括的良好學習習慣。
二、實驗求證,矯枉存真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瘜W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實驗是它的基礎和靈魂,它可以幫助我們來認識化學現(xiàn)象、理解化學概念、推演化學過程、掌握化學規(guī)律。新課改精神也鼓勵我們引導學生通過自主設計實驗,體驗化學過程,讓大家在形象的化學現(xiàn)象中捕捉信息,體驗和探索學習化學的樂趣,徹底砍掉那些“死記硬背、題海戰(zhàn)術”的痼疾,全面提升學生的化學能力,提高課堂效率。
如教學“鈉的化合物”時,筆者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對NaHCO3和Na2CO3兩種溶液的性質主觀臆斷地認為都能和CaCl2溶液反應產生白色沉淀。為了幫助學生矯正錯誤想法,我們就可以采用讓學生自主設計和親自動手實驗來求證結論的教學方式。結果,大家經過親力親為,最終發(fā)現(xiàn):NaHCO3溶液與CaCl2溶液根本不能產生白色沉淀物;而Na2CO3溶液與CaCl2溶液則發(fā)生反應產生了白色的沉淀物。如此設計,讓學生親自動手,結果一目了然,印象深刻,以前的錯誤臆想早忘卻到九霄云外了。
實際上,高中生的認知結構和知識水平已然達到了一定的水
平,學生具有比較強的動手實踐欲望和判斷思考能力。另外,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實驗來獲取知識的體驗式學習過程,可以加深認識印象,提高理解知識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三、實驗媒體,形象教學
眾所周知,化學實驗具有即時性、觀測性和危險性,這就從客觀上決定了我們在必要時必須借助集聲音、影像于一體的多媒體來幫助學生演示化學反應過程,讓學生從多角度、立體層面觀察、探索和學習化學。多媒體可以模擬微觀化學現(xiàn)象,能將化學課堂上常規(guī)方法無法觀察到的化學反應和實驗現(xiàn)象清晰地展現(xiàn)給學生,為大家創(chuàng)設一個色彩斑斕、形象逼真的化學信息世界,以此刺激學生多感觀參與化學學習和探究,留下深刻印象,提升理解能力。
如,以往教學“原電池原理”內容時,教師只能通過宏觀的實驗進行演示,通過導線、電極、電解槽和電流表等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來想象電池如何將化學能轉化成電能,學生因為無法觀察其微觀化學變化,很難形象理解電子怎樣進行定向轉移而形成電流。而借用多媒體動畫技術輔助教學,就能將微觀世界的變化形象地展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能清楚地觀察到動畫模擬電子怎樣通過原電池的負極流向正極,深化了學生的理解和認識,為他們真正、準確地掌握知識要點提供了方便。
另外,在化學實驗中,許多化學反應都是瞬間完成的,我們無法通過普通的演示實驗進行觀察和推理。還有,許多化學反應會涉及有毒的、危險性比較大的化學藥品,以上這些時候都需要借助多媒體將化學實驗直觀、形象地展現(xiàn)給學生,幫助學生提升學習和探索的欲望、深化理解和認知??傊?,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我們可以動態(tài)模擬和研習整個實驗進程,可以通過控制播放化學反應的速度,調節(jié)反應變化的快慢,達到便于學生觀察和思維的效果。
以上是筆者從實驗的角度結合教學實際對提升化學課堂效率的心得體會。俗話說,教無定法,我們這里探討的只是其中的幾點教育思想,不是我們拘泥于此的準則和理由。筆者認為,要想提高課堂效率,首先就要還原學生在課堂中學習主人的地位,注意及時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自主實踐和自主創(chuàng)造的個性品質,這樣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具體到化學課堂,我們還要注重引導實驗探索和多媒體藝術呈現(xiàn),以此來有步驟地、有計劃地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探究能力,最終達成教育目標,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世紀夢.化學創(chuàng)新教育及其模式研究[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