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建筑電工的基礎知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建筑防水;施工技術;要點
0.引言
建筑的滲漏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建筑質量控制的重點之一,也是住戶反應最為強烈的問題之一。許多建筑在使用不久之后便會出現屋面漏水、墻壁滲漏等問題,這些問題的發(fā)生輕者會給建筑的美觀帶來影響,重者則會影響到建筑的使用壽命以及使用安全。面對滲漏問題,人們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來治理,可是效果卻是不盡如人意。所以,建筑防水工程意義重大。本文就建筑防水工程的施工技術要點進行初步分析。
1.建筑防水材料的選用
據有關部門對防水工程出現滲漏現象分析結果顯示,滲漏原因中由于材料不良造成的占20%~30%,由于施工粗糙造成的約占45%~48%,由于設計存在問題造成的占18%~26%,建筑防水工程所謂四漏(屋面漏、廁浴間漏、外墻體滲漏和地下室漏)問題已成為常見的質量通病,應引起注意。
1.1剛性防水材料
防水混凝土兼有結構層和防水層的雙重功效。其防水機理是依靠結構構件(如梁、板、墻體等)混凝土自身的密實性,再加上一些構造措施(如設置坡度、止水環(huán)等)達到結構自防水的目的。
1.1.1作業(yè)條件
完成鋼筋、模版的隱檢、預檢的驗收工作,并應在隱檢、預檢中查穿墻螺栓、設備管道、施工縫及位于防水混凝土結構中的預埋件是否已做好防水處理;提前編制施工方案;配合比經試驗確定。
1.1.2材料要求
水泥:應用不低于32.5級的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也可以用礦渣硅酸鹽水泥;砂子:應該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泥塊含量不得大于1.0%;石子:應該用卵石,最大粒徑為5~40mm,含泥量不大于1.0%,泥塊含量不得太大;摻和料:其摻量應該由實驗確定,等級符合規(guī)范要求。
1.2瀝青防水卷材
瀝青防水卷材是用原紙,纖維織物等胎體材料滲涂瀝青,表面撒布粉狀,粒粉或片狀材料制成的可以卷曲的片狀防水材料。石油瀝青紙?zhí)ナ俏覈鴤鹘y(tǒng)的防水材料,目前在屋面工程中仍然占主要地位。它具有低溫柔性好,防水層耐用年限短,價格低的特性。在地下防水層施工時,當地下水位較高時,鋪貼防水層前應該降低地下水,地下水位到防水層底標高下30cm,并保持到防水層施工完成;鋪貼防水層的基層表面應將塵土雜物清掃干凈,表面殘留的灰漿硬塊及突出部分應該清除干凈,不得有空鼓、開裂、起砂和脫皮的現象;防水層所用的卷材、基層處理劑、屬于易燃物品,應該單獨存放,遠離火源,做好防火工作。卷材防水材料的材料要求必須符合規(guī)范,必須有出廠質量合格證,有相應資質等級檢測部門出具的檢測報告。卷材防水層空鼓,發(fā)生在找平層與卷材之間,且多在卷材接縫處,其原因是找平層不干燥,汗水率大,空氣排除不徹底,卷材沒有粘結牢固。
1.3涂膜防水材料
合成高分子防水材料是以合成橡膠或合成樹脂為主要成膜物質,加入其他輔助材料配制而成的單組份或多組分防水涂料。與常用的材料相比,顯得比較新型。涂刷在基層表面后,經過溶劑的揮發(fā)或水分的蒸發(fā)或各組分間的化學反應,形成堅韌的防水膜,起到防水、防潮的作用。涂膜防水層完整、沒有接縫、自重輕、施工簡單方便、易于修補、使用壽命長的特點。如果防水涂料配合密封灌縫材料使用,可以增強防水性能,有效防止?jié)B漏水,延長防水層的耐用期限。由于雙組分.多組分聚氨脂涂料含有大量有機溶劑,對環(huán)境污染嚴重,在某些方面遭到禁止使用,因此使用單組分聚氨脂防水涂料,這類涂料是以聚醚為主要原料,配以各種助劑制成,屬于無有機溶劑揮發(fā)的單組分柔性涂料,其固體含量低強度高延伸率大于80%,拉伸強度大于1.9%。涂膜防水層操作過程中,操作人員要穿平底鞋作業(yè)。涂膜防水施工時,不得污染其他部位的墻地面。涂膜層施工后,要嚴格加以保護,任何人不得進入,也不得在上面堆放雜物,以免損壞防水層。防水保護層施工時,不得在防水層上拌砂漿,鋪砂漿時鐵棒不得觸及防水層,要精工細作,不得損壞防水層。
2.建筑防水工程施工技術要點
2.1分格縫的設置技術
分格縫應設置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轉折處、防水層與突出屋面的交接處,并應與屋面板縫對齊,使防水層因溫差的影響,砼干縮結構變形等因素造成的防水層裂縫,集中到分格縫處,以免板面開裂。分格縫的設置間距不宜過大,當大于6m時,應在中部設一"v"形分格縫,分格縫深度宜貫穿整個防水層厚度。當分格縫兼作排氣道時,縫可適當加寬,并設排氣孔出氣,當屋面采用石油、瀝青、油氈作防水層時,分格縫處應加200mm~300mm寬的油氈,用瀝青膠單邊點貼,分格縫內嵌填滿油膏。
2.2屋面找平層技術
屋面采用建筑找坡與結構找坡相結合的做法。先按3%的結構找坡后,再在結構層上用1:6水泥爐渣或水泥膨脹砼石找坡,再做25mm厚1:2.5水泥砂漿找平層,建筑找坡時,一定要找準泛水坡度,流水方向,將最高點與泄水口之間用魚線拉直、打點、打巴、泄水口處厚度不得低于30mm。澆砌時,一定要用滾筒和尺方滾、壓趕、使其密實。
2.3屋面隔離層技術
在施工中因地制宜,取長補短,把面上的這一層二布三油卷材防水層做在找平層與剛性層之間,既起了隔離層的作用,又不被日曬雨淋,既防止油膏老化,又起了防水作用。在做卷材施工時,應注意基層上涂刮基層處理劑,要求薄而均勻,一般干燥后,當不粘手才能鋪貼卷材;卷材防水層的鋪貼一般應由層面最低標高處向上平行屋脊施工,使卷材按水流方向搭接,當屋面坡度大于10%時,卷材應垂直于屋脊方向鋪貼;鋪貼方法:剝開卷材脊面的隔離紙,將卷材粘貼于基層表面,卷材長邊搭接保持50mm,短邊搭接保70mm,卷材要求保持自然松弛狀態(tài),不要拉得過緊,卷材鋪妥后,應立即用平面振動器全面壓實,垂直部位用橡膠榔頭敲實;卷材搭接粘結:卷材壓實后,將搭接部位掀開,用油漆刷將搭接粘接劑均勻涂刷,在掀開卷材接頭之兩個粘接面,涂后干燥片刻手感不粘時,即可進行粘合,再用橡膠榔頭敲壓密實,以免開縫造成漏水;防水層施工溫度選擇5℃以上為宜。
3.建筑防水工程的質量控制
加強防水工程現場材料質量檢驗和施工過程的質量監(jiān)控力度,“十二五”期間要在一些有條件的地區(qū)和一些重點工程實行防水工程質量保證期制度,讓防水工程質量的直接責任方承擔防水工程保修費用和連帶的賠償責任,使我國的建筑防水技術發(fā)展和進步建立在可靠的工程質量基礎上。在健全防水工程質量專項驗收制度的同時,要強調防水工程使用方管理維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保修期內防水工程的維修雖然由施工方負責,但要分清是施工方責任還是使用方使用不當責任,其維修費用及賠償費用由負責方負責。同時,鼓勵新型建筑防水材料在工業(yè)和民用建筑中得到廣泛應用。
4.結語
總而言之,防水工程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首先要了解防水材料的特性,其次要清楚該種防水材料的施工工藝,最后是必須嚴格按照設計及相關規(guī)范的細節(jié)進行施工,以滿足建筑物及構筑物的防水耐用年限,實現防水工程的高質量及良好的綜合效益。
參考文獻:
基礎工程是房屋建筑的重要部位,其質量的優(yōu)劣將直接影響房屋建筑的質量及使用壽命,尤其當前高屋建筑正日益成為城市建設的主體,而鉆孔灌注樁由于其有承載力大、施工安全性好、對鄰近建筑物影響低等特點,已成為高層建筑基礎形式的首選。但又由于其施工過程容易出現縮頸、孔底沉渣清理不干凈、孔壁坍塌等缺陷,加上施工工藝復雜,直觀性差,因此做好質量控制及監(jiān)督管理,顯得尤為重要,本文筆者從事監(jiān)督工作多年,從監(jiān)督角度入手,闡述鉆孔灌注樁的施工質量控制及監(jiān)管手段。
關鍵詞: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控制監(jiān)理手段監(jiān)督要點
一、工程概況
隨著城市土地綜合利用率的提高,高層建筑在當前城市建設中所占的比例不斷提高。鉆孔灌注樁由于其有承載力大、對周邊建筑物影響少、施工安全性高等優(yōu)點,已成為高層建筑的基礎首選形成。筆者選擇監(jiān)督工作中實例,著重對從施工、監(jiān)理2個參建實體的監(jiān)管,剖析工程質量保證措施的關鍵因素。莆田市某高層建筑,層數22層,總建筑面積32241,地上建筑面積26672,基礎形式首選鉆孔灌注樁,根據地質鉆探荷載情況,以中風化花崗巖作為樁基持力層,樁徑采用ф900,樁長為40m,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6200k N,樁身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
二、抓住對施工單位質量控制措施的監(jiān)管
2.1首先施工單位應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機構,設立專職質檢人員,并加強自檢組織管理。應建立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負責人的質量管理領導小組,嚴格按照質量體系文件,從資源投入和過程控制上切實保證工程質量。同時應在技術質量部設置專職質檢工程師,質檢人員應嚴格監(jiān)督施工作業(yè),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和目標責任管理,從管理和技術措施上嚴格控制工程質量,對重點工序的施工,質檢人員應全過程旁站監(jiān)管,隨時處理施工中遇到的質量問題,保證施工處于受控狀態(tài)。最后施工單位應落實自檢制度,每道工序完成后,由施工單位自行檢驗合格后,上報監(jiān)理工程師進行質量檢查,經檢查合格后方可進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尤其是對于隱蔽工程的檢查驗收,應嚴格按隱檢程序進行。
2.2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要點
①首先應做好鉆進過程質量控制:現場鉆孔操作人員在鉆孔中應嚴格控制泥漿比重,同時還應做好防塌孔控制措施,做好護筒底部密封工作,不同地層必須按要求進行調整,安放鋼筋籠時,,需對準鉆孔中心豎直插入,控制鋼筋籠的安裝垂直度,嚴禁觸及孔壁,若發(fā)現溶洞,應按照溶洞的大小規(guī)模及溶洞回填充物情況,對溶洞進行處理后方可繼續(xù)鉆進。
②做好清孔控制措施:沉渣厚度是灌注樁成樁質量的主要指標,為此必須做好清孔工作,為降低沉渣厚度,應采取如下措施:1、采用雙泥漿泵并聯供泥漿,增大泵量,提高泥漿循環(huán)速度。2、嚴格控制鉆桿接頭的密封性,確保泥漿能全部從孔底返回。3、加快成孔與成樁速度,縮短從成孔到成樁的作業(yè)時間。4、及時排除廢棄泥漿,勤撈沉淀池的沉渣,不斷補充優(yōu)質泥漿。5、二次清孔完成后,應立即澆筑水下混凝土,避免泥渣再次沉淀。
③混凝土灌注控制措施
在灌注水下混凝土時,應派專人注意觀察導管內混凝土下降和井孔水位上升,及時測量復核孔內混凝土高度及導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做好詳細的混凝土施工灌注記錄,正確提升和拆除導管,還應檢查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和坍落度指標,水下灌注混凝土的坍落度采用18-22cm,其數量必須經過計算,使其有一定的沖擊能量,能把泥漿從導管中排出。灌注混凝土要連續(xù)有序進行,盡可能縮短拆除導管的時間。導管提升時,要保持位置居中,根據導管埋置深度確定導管提升高度,提升后導管埋深不得小于2.0m且不得大于6m。若出現混凝土頂開困難,可在孔內加水稀釋泥漿,并掏出部分沉淀物,使灌注工作順利進行。
三、抓好對監(jiān)理單位在質量控制方面的監(jiān)管措施
3.1做好鉆孔灌注樁施工的事前控制,事前控制是監(jiān)理工作最行之有效的控制手段。①在監(jiān)理規(guī)劃的指導下編制監(jiān)理實施細則,針對項目的實際情況,明確監(jiān)理目標,確定具體的監(jiān)理工作制度、程序、方法和措施。②應對施工單位的資質進行審查,施工單位資質是保證施工質量的基礎,必須謹慎審查,絕不能讓無資質的單位蒙混過關,同時還應對施工單位人員的資質進行審查,鉆孔灌注樁有較復雜的施工工藝,對施工人員的技術含量要求很高。③施工組織方案的審查:施工方應編制詳細鉆孔灌注樁的施工方案,監(jiān)理審查時應重點關注其關鍵環(huán)節(jié)、關鍵部位的做法及質量控制措施。如樁身的垂直度控制、終孔巖層的鑒別、清孔和沉渣厚度、水下砼澆灌等。
3.2事中控制是保證監(jiān)理工作行之有效的關鍵。由于鉆孔灌注樁工序復雜,施工難度大,質量控制直觀性差,容易出現孔壁坍塌、縮頸、離析、孔底沉渣等缺陷,事中控制顯得重中之重。
①鉆孔垂直度控制:鉆孔灌注樁的垂直度是保證承載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絕大多數的施工現場不檢查垂直度,導致斜率超標,樁的受力狀態(tài)改變,樁頭偏位,影響上部結構質量,嚴重影響鋼筋籠的安置。
②孔深控制:樁架就位后應測出底梁的絕對標高,以便控制樁頂標高。量好樁具總長度,以便在成孔后根據鉆機上留出的長度測量成孔深度。需特別注意防止測量有誤未達到設計深度的情況發(fā)生。
③泥漿控制:在鉆孔灌注樁的施工中,無論對于成孔質量還是最終對樁的承載能力的發(fā)揮,泥漿質量都是相當重要的因素。
④清孔控制:清孔分中一清和二清。終孔后進入一清階段,一清用慢轉速,大泵量進行清孔,一清的主要目的是清渣,用優(yōu)質泥漿置換含砂量大的泥漿。二清結束到灌注開始,時間間隔不超過30min,超過上述時間再繼續(xù)清孔,以確??椎踪|量。
⑤混凝土灌注控制:水下泥凝土施工是鉆孔灌注樁質量控制最關鍵的一道工序。首先必須嚴格按設計強度配制混凝土,應嚴格控制水灰比。
3.3事后控制主要指樁身砼試塊試驗報告的審查和對樁基檢測進行見證等。監(jiān)理工程師應根據旁站記錄中各鉆孔灌注樁的施工實情,有選擇地進行樁基靜載與砼取芯試驗,保證樁基檢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鉆孔灌注樁的整個過程均屬隱蔽工程,質量檢測有一定難度,因而現場監(jiān)理尤為重要。監(jiān)理工程師應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以事前、事中控制為主,以事后控制為輔佐,嚴格做好鉆孔灌注樁的質量監(jiān)理工作。
四、抓好成樁后樁身質量檢測的監(jiān)管
根據現行國家統(tǒng)一質量規(guī)范要求及驗收標準,鉆孔樁正式開工前應先進行試樁,驗證鉆孔樁設計承載力,優(yōu)化鉆孔樁設計長度,選擇合適的成孔工藝和壓漿工藝,指導全線施工,確保鉆孔樁的施工質量。鉆孔樁除進行靜載試樁外,還要按如下要求進行樁身質量檢測:①所有鉆孔樁身混凝土質量均應作無損低應變動測檢測;②地質條件較差、樁長超過50m的鉆孔樁,還需進行超聲波檢測;③每根鉆孔樁混凝土強度試件不宜少于一組;④對質量有問題的樁,鉆取樁身混凝土鑒定檢驗;⑤柱樁底沉渣厚度,按柱樁總數的3~5%鉆孔取芯檢驗;⑥鉆孔到達設計高程后,應復核地質情況和樁孔位置,并用檢孔器檢查樁孔孔深。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樁基施工質量關系著工程結構的安全及使用壽命,由于樁基尤其是上文中提的鉆孔灌注樁基礎,施工難度較為復雜,而且每一道都是隱蔽工程項目,質量檢查相對比較困難,為此作為質量監(jiān)管部門,特別是質量監(jiān)督人員,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做好施工質量控制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監(jiān)管措施,對施工單位、監(jiān)理單位的監(jiān)管措施必須嚴格把關,才能防患工程質量施工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從而達到預期的質量監(jiān)管目標。
參改文獻:
樁基工程手冊,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5
關鍵詞:土建專業(yè);電工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1-0210-02
一、引言
電工學課程是高院工科非電專業(yè)必修的一門技術基礎課,理論性和實踐性較強。它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學會電工的基礎知識和操作本領,了解電工技術與本專業(yè)的密切關系和今后的發(fā)展前景,并為學生更好地學習后續(xù)專業(yè)課程以及從事工程技術工作打好電工技術的基礎,并使學生受到實踐技能的基本訓練。我校是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基本實現了由師范性質向應用性本科院校的全面轉型,開設了土建類的土木工程和給排水工程專業(yè)。為了培養(yǎng)高素質的應用性人才,對所涉及的課程和實驗進行了全面的改革,所以電工學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我校以土建專業(yè)為試點,在該專業(yè)的電工學課程教學中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本文將就此問題談談自己的體會。
二、改革教學內容,構建土建專業(yè)電工學課程體系
教育觀念的轉變是課程改革的先導。市場經濟要求人才必須具有強的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科學發(fā)展要求人才具有更高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所以必須培養(yǎng)“厚基礎、寬專業(yè)、強能力、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這一目的首先需要通過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來實現。對于非電類學生來說,電工學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礎上,能對相關知識進行應用,應該根據不同專業(yè)的需要對教材內容有選擇性地進行增減,注重與專業(yè)的聯系,特別是應該結合實例講授概念與原理的應用,有效地提高學生對本課程的關注程度,激發(fā)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學生只有對課程有興趣,才能真正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自覺地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從而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根據土建專業(yè)本科生的培養(yǎng)要求,我們首先對課程的教材內容教學進行了改革。電工學課程的教學內容以電工理論基礎知識為基本內容,根據專業(yè)需要適當引入可編程控制技術、建筑供配電技術、建筑照明技術、建筑防雷與安全用電技術等,這樣能實際反映電工技術在本專業(yè)的具體應用。根據土建專業(yè)培養(yǎng)要求,我們選擇由李柏齡主編機械工業(yè)出版社出版的《電工學》,該教材比較符合我們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分為基礎篇和應用篇,在基礎篇中講述電路原理和主要應用電器,包括直流電路、交流電路、變壓器、電動機與控制等四章;在應用篇中介紹建筑供配電、建筑照明系統(tǒng)、建筑弱電系統(tǒng)、建筑防雷與安全用電。電工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其內容必須與后續(xù)專業(yè)課程相關,其基本理論以必要夠用為度,以掌握概念突出應用培養(yǎng)技能為教學重點,所以講授過程有詳有略,突出了專業(yè)特點,電路部分重點介紹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分析方法;變壓器、電機與控制主要討論變壓器與異步電動機的外部特性、控制和使用;應用部分以拓寬知識面為目的,盡可能多介紹建筑設計中所涉及各種供電、照明、防雷等系統(tǒng)。課程的教學目的不僅僅是教會學生知識,更為重要的是教會學生怎樣應用所學的知識,讓學生認識到電工學課程的作用和意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將理論知識與工程技術上的應用相聯系起來,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改革教學方法,強化思維訓練
改革教學方法是深化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它與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改革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改革傳統(tǒng)的專業(yè)教育思想和單純傳授知識的觀念,有意識地將創(chuàng)新思想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去,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因材施教,不斷滲透現代科技發(fā)展的新理論和新技術。相應的教學方法必須有利于加強學生的思維訓練、自學能力、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的個性和才能得到全面發(fā)展。在課堂教學中,必須采用能促進師生雙方交流的教學方法。如啟發(fā)式和討論式教學,通過課前復習、課后總結、引導學生提出自己的看法,目的就是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采用自學討論式和啟發(fā)討論式,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大學生已具備了初步的閱讀能力,具有扎實的文字基礎,在有翔實教材的情況下,完全可以通過自學、啟發(fā)和討論的形式回答各種問題。自學形式的采用,一方面培養(yǎng)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同時也有效地緩解了由于新知識涌入導致教育內容膨脹、教學時數增加的現象。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電工學課程中有些章節(jié)的內容比較抽象,為此,我們制作了有關的電子課件和動畫視頻,并應用于課堂教學,使學生能夠直觀地了解設備結構、工作原理等,更重要的是通過多媒體教學,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如在講三相異步電動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時利用動畫視頻,講解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構造和制造過程及工作原理,取得很好的效果。
四、加強實踐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工程意識
傳統(tǒng)電工學實驗教學基本依附于課程的理論教學,實驗項目也是配合理論教學的驗證性實驗,與素質教育的要求差距較大。因此對實驗內容、實驗模式及實驗方法必須進行全面改革,以便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工程意識。我們做了以下的嘗試:根據培養(yǎng)目標要求,結合課時安排和實驗條件,更新實驗內容,由驗證型實驗向綜合型、設計型實驗轉換,電工學實驗內容的實用性、綜合性、先進性,讓學生感覺到開設電工學課程的作用和意義,以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實驗培養(yǎng)學生工程意識。在實驗過程中以教師講解為引導,指引學生運用所學的專業(yè)知識自己去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問題,鼓勵學生設計實驗方案,相互討論實驗方法。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興趣,也增強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給學生留有獨立思考的空間,激發(fā)其靈感,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其應用能力。如在做三相電路實驗過程中,當做到不對稱三相負載的星形連接時,學生對一些測試結果感到疑惑。這時讓學生主動思考、互相討論,以得出正確的數據解釋針對實驗學時少的問題,開放實驗室,增設一些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對這實驗只提出目的要求,鼓勵學生自己設計電路,并獨立完成每個實驗。這樣的改革嘗試,大大地培養(yǎng)學生實驗設計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建立CAI(計算機輔助教學)實驗系統(tǒng)。利用CAI軟件可以讓學生通過人機對話學習常用儀器的正確使用和實驗技術,演示錯誤操作帶來的后果。這樣,學生在生動、活潑的環(huán)境下學習,既增加了學習趣味性,也提高了學習效率。
目前,西南大學面向全校非電類本科專業(yè)開設的《電工技術》課程分為兩種結構,即60學時數以上的多學時和60學時數以下的少學時.少學時《電工技術》課程的開課對象主要為工程技術學院的土木工程、農業(yè)建筑環(huán)境與能源工程專業(yè)(總學時數為36,其中實驗6學時),紡織服裝學院的紡織工程、輕化工程專業(yè)(總學時數為54,其中實驗18學時),食品科學學院的包裝工程專業(yè)(總學時數為45,無實驗環(huán)節(jié)),化學化工學院的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yè)(總學時數為36,無實驗環(huán)節(jié)).其目的是圍繞紡織、食品、化工、建筑行業(yè)在現代化生產過程中對機械電器設備等基本知識和職業(yè)素質的需求,培養(yǎng)學生從事研發(fā)、管理等相關工作的核心能力.由于課時數目少,造成了在上述各非電類專業(yè)中開設《電工技術》課程三方面的缺乏.第一,課程針對性少.由于理工科非電類《電工技術》課程體系是電類專業(yè)《電路原理》等課程的簡化和壓縮,因此,課程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應用性等方面缺乏針對性和實用性.特別是教師沿用《電路原理》等多學時課程的教學方法,把重點放在原理、理論的講解上,沒有很好地了解不同專業(yè)學生的需求,缺乏對市場的調研,不能適應課程少而精實際情況.第二,學院重視少.現有《電工技術》課程的課時設置不足.由于《電工技術》課程在非電類專業(yè)中的弱勢地位,首當其沖地成為了非電類專業(yè)制定教學計劃時學時數被壓縮的對象.如2006年,西南大學工程技術學院為土建類專業(yè)學生開設的《電工技術》課程總學時數為45學時(其中課堂教學3時,實驗6學時);為了響應高校學科發(fā)展和教學改革要求,在制定2013年學生培養(yǎng)方案和教學計劃時,《電工技術》課程被刪減為36學時(其中課堂教學27學時,實驗時).第三,學生興趣少.作為非電類專業(yè)學生,普遍缺乏對電類知識、電類科技及電工技能的認知,認為《電工技術》課程與自己所學專業(yè)關聯性不大.其次,過多的理論基礎知識對于非(電類)專業(yè)的學生來說,不僅枯燥無味,而且沒有幫助,導致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強、積極性不高.上述問題的出現不但造成學生學習上的困難,而且也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和人才的培養(yǎng).
2課程改革的基本內容
鑒于少學時《電工技術》課程存在的普遍問題,以及理工科非電類授課學生的專業(yè)共性,針對少學時《電工技術》課程,本文提出一種新的教學理念:《電工技術》課程教學以啟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在專業(yè)領域中應用意識為牽引,以市場需求和職業(yè)定位為切入,以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為重點,針對各專業(yè)特點,引入相關的案例教學,達到多層次,多元化的教學目的.第一層次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了解電工技術的基礎知識,培養(yǎng)初步的電工技術應用意識;第二層次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電工技術的基本定理及定律,掌握電路的基本分析方法;第三層次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具備自身專業(yè)知識和電類專業(yè)知識的復合型人才.為了達到上述多層次、多元化的教學目標,本文針對理工科非電類少學時《電工技術》課程,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3個方面提出了如下改革方案.
2.1教學目標改革
根據不同專業(yè)定位,分層次設立教學目標充分調研學生專業(yè)性質及職業(yè)定位.理工科非電類少學時《電工技術》課程涉及的專業(yè)較多,不同專業(yè)對電類知識的需求不同.因此,充分了解學生的專業(yè)定位,在教學中通過引入案例教學,使教學內容緊扣學生專業(yè)方向,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會明顯提高.學生才會感到《電工技術》課程所講授的知識內容與自己今后的工作是相關的,從而將《電工技術》課程學習的動力轉變?yōu)橐环N內在的需要.例如土建類農業(yè)建筑環(huán)境與能源工程專業(yè),主要培養(yǎng)學生掌握建筑工程、農業(yè)生物環(huán)境與農村能源工程等學科的基本理論、技能和方法;學生畢業(yè)后能在工廠化設施農業(yè)系統(tǒng)、農村新能源開發(fā)與科學利用領域從事規(guī)劃設計等方面工作.因此,為該專業(yè)學生開設的《電工技術》課程的教學目標應定位為將電工技術應用于建筑照明工程中,通過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電工技術理論以及照明設計的計算和分析,能夠應用所學知識對建筑物的照明進行設計和繪制電氣施工圖.
2.2教學內容改革
整合教學內容,構建《電工技術》模塊化課程體系在保持少學時數《電工技術》課程體系相對完整的前提下,刪減某些脫離實際應用的知識點,而將重點轉向培養(yǎng)學生掌握電工技術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電類問題的能力.根據培養(yǎng)目標,組織富有教學經驗的教師重新修訂非電類專業(yè)《電工技術》課程的教學大綱,在課程內容上努力做到“新”和“合”:“新”指根據授課專業(yè)學生的專業(yè)定位,對《電工技術》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重新梳理,更新并充實新知識、新技術等內容;“合”指采用模塊化教學體系的思想對《電工技術》教學內容進行科學的整合.
2.3教學方法改革
多樣化教學手段并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有效的教學方法是獲得良好課堂教學效果的直接手段.在《電工技術》課程教學手段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根據不同專業(yè)特點,針對不同教學內容,授課教師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輔以動畫演示、圖片講解、實訓仿真、實驗制作等多種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提高教學效果.
1)理論與實踐結合的一體化教學法.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是先講解理論知識,再開展實踐教學.而一體化教學新模式把理論課與實踐課結合起來,在注重理論學習的同時,更加注重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達到邊學邊練,精講精練,講練結合的效果.例如在“三相交流電路”章節(jié)知識點的講解過程中,將“三相電源的聯接”、“三相電路負載的聯接”、“三相電路功率的計算”以及“安全用電”等知識點應用于解決“室內供電配電系統(tǒng)設計”面臨的各種實際問題,達到理論教學與實際應用有機結合的目的.
2)任務驅動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方法是為學生提供體驗實踐的情境和感悟問題的情境,圍繞該任務展開教學.比如,在“RLC串聯交流電路”課堂教學中,以求解交流電路的響應為中心任務,首先由教師把求解單一參數元件———電阻、電容、電感交流電路的知識點進行梳理,倡導學生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進行討論和交流,最后通過教師對知識點的歸納、補充和修正.
3)實例教學法.《電工技術》課程知識點多,理論性強.因此,如果只是一味地照書講解,勢必會使學生產生聽覺疲勞.實例教學卻能很好地解決理論課講解枯燥的問題,理論教學中因為穿插引入結合各自專業(yè)特點的實例分析,可以有效解決書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脫節(jié)現象,使學生認識到所學電類知識是切實有用的,從而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學習《電工技術》的熱情.例如在“電路諧振”知識點的講解過程中,引入收音機或車載MP3應用實例,幫助學生理解.
3總結
關鍵詞:高職;水電站建筑物設計與施工;項目化;課程;工作過程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2)10-0096-02
課程改革的背景與任務
黃河水利職業(yè)技術學院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業(yè)是全國首批28所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yè)院校重點建設專業(yè)之一,是教育部高職高專教育改革試點專業(yè)、國家精品專業(yè)?!端娬窘ㄖ镌O計與施工》是本專業(yè)的核心職業(yè)崗位能力課程,于2010年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
隨著我國水利水電建設的跨越式發(fā)展和高等職業(yè)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水電站建筑物設計與施工》課程原有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已不能夠完全適應當前水利水電建設的需要。在課程內容設計過程中,應打破傳統(tǒng)以知識傳授為主要特征的課程模式,變革為以工作任務為中心,以能力養(yǎng)成為目的組織課程內容和教學。應根據課程面對的工作任務和相應職業(yè)能力要求,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本專業(yè)學生初步具備水電站建筑物設計與施工所必需的專業(yè)知識、專業(yè)技能及相關的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對學生實際崗位的適應能力,提高學生的職業(yè)素質。
課程設計
(一)課程設計理念
通過對高職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業(yè)畢業(yè)生所處設計、施工、工程管理等各工作崗位對本課程知識體系和技能的應用剖析,發(fā)掘典型工作項目,校企合作共同分析、研討、凝練《水電站建筑物設計與施工》課程的工作任務和職業(yè)能力要求,如表1所示。設計教學內容,構建包括職業(yè)能力養(yǎng)成所需要的基礎知識、實踐能力、職業(yè)素養(yǎng)的理論實踐一體化課程內容。以實際水電站建筑物設計與施工為背景開發(fā)和設計該課程的學習項目。
(二)課程設計思路
根據調研得知,高職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業(yè)學生的主要工作崗位是水電工程設計與施工崗位。水電站建筑物設計與施工主要包括土建工程和機電設備安裝工程。水電站其他建筑物施工技能的培養(yǎng)已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重力壩設計與施工》等課程中完成。根據工作崗位要求、水電站建筑物建設過程和認知規(guī)律,本課程設立了水電站建筑物導論、水電站建筑物構造及設計與施工、水電站廠房主要機電設備布置、水電站廠房施工4個學習項目,如圖1所示。而基于工作過程又把4個學習項目劃分為實際水電站建筑物背景資料分析及水電站建筑物基礎知識、進水建筑物設計與施工、引水建筑物設計與施工、壓力水管設計與施工、調壓室設計與施工、廠房設備布置、水電站廠房施工7個工作任務,并根據完成工作任務所需的知識、能力、素質目標選取教學內容。
課程組織與實施
(一)課程內容組織
本課程根據完成學習項目的工作任務所需的知識、能力、素質目標選取教學內容,并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簡單到復雜,由淺到深,由單項到綜合,能力逐步遞進的規(guī)律,組織課程內容,合理設計實習實訓教學環(huán)節(jié)。對于學生而言,教學場地出現的大致順序是工程現場——學?!こ态F場。具體如表2所示。
以“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方式組織教學,采用“教學練做”一體化教學模式。7個任務由簡單到復雜,每一任務都是按照任務布置、學生思考預習、教師講授、分項任務實訓、考核等步驟進行,前面任務完成即進入下一任務,所有任務完成時,匯總得到項目總成果。
(二)課程實施
教學前先把每班學生按照每組6~7人和成績優(yōu)劣合理搭配分組,以便于學生學習討論。由2~3名專職教師和1名企業(yè)兼職教師組成教學團隊,依次開展基于工作過程設計的教學任務的教學實訓。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實際訓練為主,以教師講授輔導為輔,專兼職教師通過指導學生完成項目實施教學,學生通過完成項目進行學習,將“教學練做”融為一體,采用“做中教、做中學、學中做”的教學模式,實踐訓練完成的同時,課程也就完成了。
根據實訓成果形成的過程和成果完成的質量、項目綜合答辯評判成績,再結合試卷的測試成績綜合衡量課程教學的效果及學生的技能水平,如圖2所示。
總之,《水電站建筑物設計與施工》課程實施項目化教學,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設計、創(chuàng)新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合理地組織項目課程,能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將學習與項目、任務聯系起來,實現“教學練做”合一,實現學生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職業(yè)綜合素質的綜合提升。
參考文獻:
[1]徐偉,閆濱,胡志華.《水電站建筑物》課程教學改革探討與實踐[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0(30).
[2]徐國慶.項目課程的基本理論[J].職教論壇,2006(8).
[3]程凌.高職高?!绊椖空n程”的開發(fā)設計[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7(20).
[4]姜大源.職業(yè)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求知欲
結合教材內容,我經常選插一些物理趣人趣事,深入淺出、生動有趣地講解。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又提高了學生的聽課效率和學習熱情,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當今是科學技術不斷發(fā)展,科技成果不斷涌現的時代,教師應注重收集科技信息,例如:在航天領域,我國嫦娥、神五、神六、神七、神八、天宮一號先后發(fā)射,太空艙對接,建立未來空間站,這些衛(wèi)星技術已在許多領域得到應用,還有核能利用、高速列車、光纖通信、數字高清彩電、G3手機通信、超導,以及家庭生活各種家用電器,等等,我國都已接近甚至超過世界先進水平。將這些內容恰當及時地滲透在課堂教學中,對拓寬學生視野,激發(fā)學生興趣是非常必要的。
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可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如見其物的感覺;利用展示各種實物、模型、掛圖,做示范實驗,多媒體課件等手段,以具體、生動、清晰的形象來感染學生,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深奧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
教師要及時注意學生變化,及時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對取得成績或思考中有創(chuàng)新的學生予以及時的表揚和鼓勵,保持學生積極向上的進取情緒,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得到提高。
二、結合專業(yè)特點進行數學
職教物理是一門文化基礎課,比普通高中教學要求相比有所降低。在教學實踐中,因為不同專業(yè)對物理知識的需要程度不同,所以教師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要結合專業(yè)特點進行教學,盡量做到使基礎課服務于專業(yè)課,這就要求教師對所教專業(yè)有所了解,熟悉專業(yè)課中所用的物理基礎知識,配合專業(yè)課教師進行有效教學。例如:機械、建筑專業(yè)開設的工程力學、建筑力學課就有較多的物理基礎知識,教學中要求加強力學部分的教學,對物體的受力情況分析,物體平衡,力的合成與分解等內容適當加強深度和廣度,同時補充力的正交分解法,一般物體的平衡條件等內容。又如:電工、電子專業(yè)的電工基礎課也有較多的物理知識,教學中要加強電學、磁學部分的分析及計算,同時增加二極管、三極管等半導體知識,真正做到物理教學為學生后續(xù)學習專業(yè)奠定扎實基礎。財會、畜牧等專業(yè),對物理知識要求不高,教學中注重向學生傳授物理基礎知識,使學生了解應知應會的物理常識,提高文化素養(yǎng)即可。為此,教師應努力汲取新知識,拓寬知識面,做到一專多能,更好地適應職業(yè)學校的教學工作。
三、結合學生實際進行教學
職校物理教材設計的知識面廣而雜,物理又是一門形象和抽象思維較強的學科,而職校的生源素質普遍較差,不同專業(yè)或同一專業(yè)的不同學生都存在差異,因而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好學生的摸底工作,因材、因生施教,掌握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習能力,研究學生的心理特征等具體情況,結合教材和學生實際采取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適當減緩教學坡度,降低難度,放慢進度,提高教學技巧,適當增減、壓縮有關章節(jié)的教學內容,使學生既能吃得飽又能吃得消,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思考問題和解答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教學體系;教學模式;教學實踐;應用型人才
引言
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是非電類專業(yè)學生的重要專業(yè)基礎課程,它涉及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和數字電子技術等領域的基礎知識,是非電類專業(yè)學生學習相關電學知識的一門重要技術基礎課程。在信息時代的今天,電工電子技術的發(fā)展日新月異,不僅信息量大、知識面廣,而且所傳授的知識具有基礎性、先進性和很強的工程應用背景,電工電子基本技能已經成為各專業(yè)學生的重要基本技能之一,學好本門課程將為學生學好后續(xù)專業(yè)課程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學內容既要完成知識的傳授,更要把人才培養(yǎng)與發(fā)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機結合;既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考慮到不同專業(yè)學生的理論基礎,又要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如何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處理好“繼承與創(chuàng)新”、“內容多與學時少”、“學好與用好”之間的關系顯得尤為重要。本論文提出了八點改革措施,為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推動教學改革、建立與遼寧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yè)轉型升級相關聯的應用型專業(yè)體系、推進產教融合、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提供有價值的借鑒。在近幾年的國內外各高校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都始終把學生工程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貫穿始終,但每個高校的教學體制和專業(yè)設置各不相同,學生個體素質也有差異,先進的教學理念可以借鑒,但具體實施過程還得參照我校具體情況而異。
1課程教學體系
目前,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學時減少與教學內容急劇膨脹的矛盾在不斷加劇,原有的課程體系已不能滿足各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深化課程體系改革,對應落實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畢業(yè)生的能力需求,體現行業(yè)、企業(yè)的發(fā)展動態(tài)與需要,體現行業(yè)、企業(yè)標準以及行業(yè)發(fā)展、技術進步和社會發(fā)展對人才培養(yǎng)的新要求,優(yōu)化課程結構,整合課程體系,形成支撐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課程模塊。由于每個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和對該課程的需求各有差異,根據我校實際情況,按專業(yè)需求,將教學內容分為五大模塊,制定不同的教學大綱,讓各專業(yè)根據自己對人才培養(yǎng)的不同需要合理對模塊進行不同組合,已有效支撐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新要求。1.1模塊一基本模塊。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的傳統(tǒng)內容中大部分還是基本內容,即為非電類專業(yè)的基礎性內容,如長期起作用的電路基本定理、定律及基本分析方法,或當下還在起作用的如繼電接觸器控制系統(tǒng),由分立器件組成的放大電路也應在此模塊中,因為它畢竟是集成電路的基礎?;緝热葜械幕军c要講清講透,如直流電路的基本知識點是基爾霍夫定律和歐姆定律,正弦交流電路的基本知識點是基爾霍夫定律的交流形式以及單一參數的正弦交流電路;三相交流電路的基本知識點是對稱的三相電壓和對稱的三相電流;模擬集成運算放大電路的基本知識點是理想運算放大器的“虛短”和“虛斷”;數字集成電路的基本知識點是各種基本門電路和觸發(fā)器的邏輯特點和邏輯功能等。1.2模塊二針對我校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各專業(yè),包括機電、機設、機制、過程、工業(yè)工程等,除基本模塊中講解的內容以外,還應重點選講磁路部分和電機部分,但不是按照電類的要求重點講解電機繞組的結構、內部電磁機理、矢量圖和等效電路等,而是重點突出機械類各專業(yè)常用的三相交流異步電動機的轉矩、機械特性、起動、調速、制動以及銘牌數據的計算等知識點。示意圖如圖1所示。1.3模塊三針對我校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各專業(yè),包括車輛、汽服、物流、交通、交工等,除基本模塊中講解的內容以外,由于汽車類專業(yè)的學生要對車載電池、充電樁、驅動電機、控制器、變頻調速器和各種電源等設備要熟練掌握,所以還應重點選講交直流電動機、驅動電機、可編程控制器、可編程邏輯器件、電路中的反饋以及電力電子技術等知識點,對于非電量的電測量方法也應掌握。示意圖如圖2所示。1.4模塊四針對我校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各專業(yè),包括建環(huán)、建筑、道橋、給排水等,除基本模塊中講解的內容以外,還應重點選講建筑電氣相關知識,如感性負載功率因數的提高意義及方法、安全供用電常識、電工測量、常用傳感器的電測量法、松下、歐姆龍、西門子等系列可編程控制器等知識點。示意圖如圖3所示。1.5模塊五針對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各專業(yè),包括焊接、材料、材成、材物等,以及針對我校化學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各專業(yè),包括環(huán)境、環(huán)科、應化、化工等,講解內容為基本模塊即可,還可以適當在基本模塊中再精煉些,如受控源電路、電路的暫態(tài)分析、直流穩(wěn)壓電源等可以作為選講內容,因為這些專業(yè)的學生將來跨到電類或機類專業(yè)的機會和可能性不大。
2課程教學模式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課堂和教材為中心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學生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力難以發(fā)揮。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鍛煉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為目的,教學模式應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新需求,積極探索問題導向、案例教學等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教學模式,并能充分利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改革教學方法,積極探索現場教學、遠程教學、模擬教學等適宜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多種教學組織形式,提出了綜合教學模式,有效地促進了師生交流,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2.1鋪墊法例如,在講解晶體管工作特性時,從多方面反復強調放大、飽和和截止三種工作狀態(tài),與后續(xù)數字電路內容的學習有機結合,前后呼應。2.2圖解法與解析法相比,圖解法是一種比較形象、直觀、便于理解的一種教學方法,例如,將其應用在交流電路的相量法當中,可以較方便地比較兩個正弦量之間的大小和相位關系;將其應用在放大電路中,可以形象、直觀地表明各信號交流分量的傳輸、相位和有無失真等現象。2.3表格法簡明易懂、含義明確、詳略得當,例如,在講解數字集成電路各種邏輯門電路的邏輯功能時,采用表格的形式進行對比分析將使學生很快地理解和記憶邏輯門的動作特點和規(guī)律。2.4對比法對可比性內容,如單相交流電路和三相交流電路、RC和RL電路的暫態(tài)分析等,只需重點抓住一個講深講透,同時指出異同點,其余完全可以讓學生自行分析,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2.5循環(huán)提問教學法課堂上,采用不斷循環(huán)提問的啟發(fā)式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處于思維狀態(tài),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6多媒體課件演示法有一些比較不好理解的內容可以采用多媒體課件演示法,使復雜問題簡單化,也使得課堂教學生動有趣。課件的制作要按照“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得出結論舉例應用”這一標準,依照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做到科學系統(tǒng)性和邏輯性并存。2.7遠程教學法在互聯網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充分利用強大的網絡資源,利用發(fā)達的手機通訊軟件,如QQ、微信等,可以在線、實時地答疑解惑,達到讓學生自主學習和創(chuàng)新性學習相結合的目的,還可以增進師生情感,為課堂氣氛的活躍和講課、聽課質量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讓學生體驗隨時隨地輔導答疑的樂趣,體驗多樣性的教學手段,使得學習不再枯燥乏味,而變得生動有趣,課余時間也能感覺到老師就在身邊。
3改革實踐教學
傳統(tǒng)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方式和內容比較固定和單一,專業(yè)特色不明顯,不利于學生后續(xù)專業(yè)工程設計能力的培養(yǎng),提出基于專業(yè)導向的改革,構建以基本操作能力、自主設計能力和綜合創(chuàng)新能力為主的三級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使學生達到知識應用能力和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静僮髂芰κ峭ㄟ^驗證性實驗逐步掌握電子儀器設備和電子元器件的使用及實驗的基本測量方法;自主設計能力是學生自己獲取知識、自主設計實驗的能力,以便使其逐步掌握較復雜、系統(tǒng)的功能電路的設計過程;綜合創(chuàng)新能力是按興趣方向選擇教師提出的命題或自由選題,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安裝調試和測量,確定最終設計電路的能力。根據學科特點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合理安排實訓、實習、社會實踐等環(huán)節(jié),形成加強學生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和就業(yè)能力培養(yǎng)的有效機制。
4多元化考核評價機制
采取課堂討論、筆試、實際操作、現場答辯以及實踐論文等多元化考核方式,改變學生過分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忽視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和實踐能力的評價,建立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提高的多元化評價方式。
5網絡教學和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
依托遼寧工業(yè)大學教改項目《電工與電子技術微課教學方法研究》,建立并不斷更新電工電子教學網站,完成電工電子多媒體教學視頻、習題課資源共享視頻、實驗視頻和部分電工電子課程微課視頻的錄制,實現課程資源的最大共享。
6教材建設
積極選用適合應用型專業(yè)教學需要的教材,或具有與企業(yè)聯合編寫的參考教材并具有明顯的應用型專業(yè)特色。
7校企合作
與行業(yè)、企業(yè)、實務等部門共建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立企業(yè)專家進校的工作機制,讓學生體驗到學有所用、學有所成,有效地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和應用技術的開發(fā)。
8師資隊伍實踐能力的提升
任課教師不僅要具有扎實的理論功底,還應具備一定的工程實踐能力,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教師要加強和企業(yè)之間的聯系,要走出去,深入到生產第一線,了解先進工程設備和技術的使用,了解企業(yè)真正需要我們高校培養(yǎng)什么樣的應用型人才,探索與企業(yè)共建共管共享的長效機制,有效地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和應用技術的開發(fā)。
9展望
電工電子技術課程2004年被評為遼寧工業(yè)大學精品課程,電工電子實驗中心2007年評為遼寧省高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以本課題組成員為骨干力量的“電工電子技術教學團隊”于2008年被評為遼寧省高校教學團隊。課題組成員多年來一直堅持不懈地進行教學改革與實踐,雖然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改革成果,但為了有效地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和應用技術的開發(fā),其教學改革還有很多工作要做。(1)如何在沒有后續(xù)課程支撐的前提下,更好地解決電工電子課程內容多而學時少的矛盾,仍然是擺在我們每個任課教師面前的一道難題。(2)目前電工電子實踐教學方法尚顯單一,要進一步改革實踐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多媒體、EDA仿真技術及網絡化教學等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實踐教學效果和效率。(3)開發(fā)更多的和專業(yè)相結合的實驗和實訓項目,給少數能力較強的學生提供更多鍛煉的平臺。(4)派更多的學生和教師深入企業(yè)一線,掌握企業(yè)現實需求,讓學生和老師都學會有的放矢。10結語遼寧是老工業(yè)基地,重工業(yè)基礎雄厚,工科類學生在省內的需求較大,同時伴隨著電工電子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本學科的知識更新較快,對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能力要求更高。為配合我校實施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結合電工電子課程的實際特點和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有必要進行新形式下的電工電子課程教學改革,對解決當前我省高校電工電子課程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推動教學改革等目標、有效地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將起到一定的積極示范作用。
參考文獻
[1]王香婷,劉濤,張曉春等.電工技術與電子技術實驗教學改革[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
[2]劉大力,呂宏,王立峰等.高校電子技術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4.
[3]李裙,宋文龍,尹力.高校電工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3.
[4]王波,張巖,王美玲等.電子技術課程設計教學改革的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
關鍵詞:高職教育;雙群互補;實踐教學改革
近年來,我國的高職教育已經明確了“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教學練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的發(fā)展方向,高職教育必須加強“校企合作”,注重實踐教學和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但是目前大多數畢業(yè)生還是由于操作能力不夠,難以適應企業(yè)工作崗位的需求,從而造成了目前的企業(yè)對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與畢業(yè)生就業(yè)難這一尷尬局面。
鑒于以上情況,黃河水利職業(yè)技術學院水工專業(yè)在示范專業(yè)建設時期提出了校內校外“雙群互補”的實訓基地群建設方案,以此為突破口進行實踐教學改革。經過5年的實踐,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崗位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提高,畢業(yè)生的就業(yè)率也連年提高。
一、專業(yè)分析與定位
高職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應以市場為導向,以職業(yè)崗位(群)要求為依據?;谀壳暗纳鐣尘昂蛯I(yè)調查,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業(yè)確定的專業(yè)定位見表1。
二、實訓教學模式
根據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業(yè)的定位,要求學生必備的職業(yè)技術能力有基礎能力、專項能力和綜合能力這三類。針對各項能力的特點,應采用不同的實訓教學模式。
1.基礎能力的培養(yǎng)
一般應采用和理論教學穿叉進行,通過隨堂實踐(包括習題課、討論課、課內實習、課內實驗、邊講邊練)達到培養(yǎng)的目的,例如數學計算能力、英語閱讀能力、計算機操作能力以及技術基礎課涉及到的單項實驗能力等。要盡可能將部分課堂教學移至校內實驗室或實訓中心,實行“教、學、練、做”一體化現場教學,形成師生互動,共同參與,學練結合的教學氛圍。
2.專項能力的培養(yǎng)
是在理論教學和基礎能力培養(yǎng)的基礎上,通過認識實習、課程設計、綜合訓練等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實現的,例如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業(yè)的工程圖讀圖與繪圖能力、水文規(guī)劃與水力計算能力、建筑結構分析與計算能力、土石壩設計、重力壩設計、水閘設計能力等。專項能力的培養(yǎng)應在具有真實職業(yè)氛圍的環(huán)境中進行,有的可以在施工現場完成,有的可以在實訓基地完成。訓練項目的選擇必須緊密結合工程實際,可以真題真作,也可以“假題”真作。
3.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是對技術基礎知識、專業(yè)知識和專項能力的綜合利用,主要通過施工實習、畢業(yè)設計、頂崗實習等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達到培養(yǎng)職業(yè)技術應用能力的目的。
施工實習必須在施工現場進行,應聘請施工現場的工程技術人員作為指導教師,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利用專業(y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一方面要求學生與現場的技術人員和工人同吃同住同勞動,用企業(yè)文化和企業(yè)精神熏陶和感染學生,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嚴謹的工作作風,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yè)觀、就業(yè)觀,得到全面的實踐鍛煉和提高。
畢業(yè)設計最好能選擇真實的生產課題,由“雙師型”教師或生產單位的工程技術人員作為指導教師,真題真作,培養(yǎng)學生熟悉工作流程和工作內容、使用技術規(guī)范、撰寫技術文件、綜合利用專業(yè)知識完成生產任務的能力。
頂崗實踐與學生就業(yè)相結合,由學校或學生個人聯系實踐單位,對方一般應有接受學生就業(yè)的意向,并明確頂崗實習的內容、指導教師等。把學生放到企業(yè)中去,使學生在生產崗位上得到實際訓練,完成從學生向工程技術人員的轉變。在生產中育人,是培養(yǎng)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徑。
三、“雙群互補”的實訓基地群建設方案
基礎能力、專項能力和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需要在專業(yè)教室、試驗室等實訓基地進行,因此,實訓基地應具有仿真的職業(yè)環(huán)境和氛圍、具有可操作性和工藝規(guī)范性、具有現代化教學設施、具有適用性和經濟性、與專業(yè)辦學規(guī)模相適應、與技能鑒定相結合。實訓基地建設歸納起來有以下4種情形:
1.校內實訓場(例如建筑材料實驗室、土力學實驗室、鋼筋加工廠等)
單一的校內實訓場,可以增加學生參與實際操作的機會。同時具有便于按教學計劃進行、便于理論教學與技能培訓相結合等優(yōu)點。但是,對于工程中大型項目如大型施工機械操作、施工技術指導、施工質量監(jiān)理等等無法模擬,適應不了某一些企業(yè)崗位對人才技術的要求。
2.校內的仿真模型
對于大型水利工程建設,即便到工程現場學生也難以完全了解工程的全部,尤其是工程的內部構造、工作原理。為了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彌補現場教學的不足,可以建設專業(yè)教室或模型室,通過仿真模型達到實踐教學的要求。例如,不同形式的水利樞紐、水工建筑物、水電站均可利用實物仿真和計算機仿真。
3.校企結合,將實訓基地建在企業(yè)
就是利用企業(yè)的生產場所作為學生的實訓基地,教師和企業(yè)的技術人員共同參與實訓,也可作為企業(yè)職工的培訓中心、學校和企業(yè)的技能鑒定中心。例如,有的學校以當地的建筑質量監(jiān)督站的建筑材料實驗室作為實訓基地,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最好采用這種方式,實現校企雙贏。
4.依托生產現場建設實訓基地
利用企業(yè)資源,建立實踐教學基地。學生可以親臨生產、建設、管理工作一線,親身參與生產實踐,接觸和了解到真實的生產工藝流程,接觸到本行業(yè)的新技術、新知識、新工藝、新產品和新設備。體驗工作的真實環(huán)境和氛圍,見識在學校內學不到的知識,體會所學專業(yè)的實際用途。同時,讓學生接觸社會,了解市場,可以學習到一線人員的優(yōu)秀品質和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鍛煉在社會上與人交往和溝通的能力。學生通過產學結合到企業(yè)掛職和輪崗訓練,個人的能力和表現都實實在在地展現在用人單位面前。便于用人單位對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評價和認可,大大提高就業(yè)的機會。但是對于建好的水利水電工程,可以滿足學生認識實習和部分生產實訓的需要;加上水利工程的特殊性,運行管理受到嚴格限制,水庫調度、閘門啟閉等都必須經上級主管部門批準才能實施,因此生產現場實習基地不能滿足水利工程施工和運行管理實訓的要求。
以上4類實訓場都有各自優(yōu)勢。為了發(fā)揮各類實訓場的優(yōu)勢,黃河水利職業(yè)技術學院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業(yè)在示范專業(yè)建設中,實訓場建設采取校內外“雙群互補”的實訓基地建設方案。具體闡述如下:
校內實訓場:為了完善實習實訓教學條件,通過校企合作,本院在校內建成了鯤鵬山大型室外水利水電工程仿真實訓中心。該中心有拱壩、重力壩、土石壩、攔河閘、渡槽等27個水工建筑物仿真模型,類型齊全、運行靈活、操作方便,可開出水利樞紐建筑物布置、水閘運行管理等10個“生產性”實訓項目,可進行測量員、閘門運行工、河道修防工等水利行業(yè)特有工種技能培訓與鑒定。
校外實訓場:學院與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樞紐建設管理局(簡稱小浪底建管局)深度合作,在黃河小浪底水利工程現場共同建設了黃河水利職業(yè)技術學院小浪底實習基地。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業(yè)職業(yè)崗位能力培養(yǎng)包括重力壩、土石壩、水閘、水電站、隧洞等典型水工建筑物的設計、施工及水利水電工程的運行管理,需要針對以上不同的水工建筑物逐項進行實習。小浪底是土石壩水利樞紐工程,受建筑物類別的局限,不能完全滿足該專業(yè)崗位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因此,學院以小浪底實習基地為中心,與周邊6家水利水電企業(yè)合作,建立了包括故縣重力壩、三門峽水電站、洛河橡膠壩、棲霞院攔河閘等6個水利樞紐組成的校外實習基地群。這樣就形成了校外“水利工程實習基地群”與校內“水利水電工程仿真實訓中心水工建筑物群”“雙群互補”的實訓基地。
四、“雙群互補”的實訓基地群建設與實踐成效
1.提高了教學質量,促進了學生就業(yè)
該專業(yè)就業(yè)率持續(xù)上升,2006年,畢業(yè)學生770人,一次就業(yè)率為90.52%;2007年,畢業(yè)學生652人,一次就業(yè)率為92.64%;2008年,畢業(yè)學生777人,一次就業(yè)率為95.11%;2009年,畢業(yè)學生663人,一次就業(yè)率為95.81%。2010年,畢業(yè)學生468人,一次就業(yè)率為98.30%。
2.增強了校企合作能力
校企合作先后完成了“漿砌石重力壩特殊問題專題研究”等2項科研項目,完成“禹州電廠流道模型試驗研究”等5項生產技術服務項目;參與完成了“渠道維護工”、“河道修防工”國家職業(yè)標準修訂,主編了水利行業(yè)施工員職業(yè)培訓教材,參與了水利行業(yè)建造師考試命題;為河南省和水利行業(yè)開展職業(yè)技能培訓和技能鑒定10000余人次。
五、結語
“雙群互補”的實習實訓基地群建設,充分利用實驗室、實訓場、校外實訓基地、現代化教學手段,力求使實訓教學做到三個無縫“銜接”:實訓教學與理論教學銜接;課程實訓與職業(yè)技能鑒定銜接;畢業(yè)設計、頂崗實習與就業(yè)銜接。從而解決了實訓教學與生產的“零距離”對接。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yǎng)工作的意見[Z].教高[2000]2號.
[2] 教高司.關于委托有關單位開展高職高專教育專題研究的通知[Z].[2004]283號.
[3]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yè)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Z].教高[2006]16號.
[4] 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yè)院校建設計劃加快高等職業(yè)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意見[Z].教高[2006]14號.
為規(guī)范建筑施工特種作業(yè)人員考核管理工作,根據《建筑施工特種作業(yè)人員管理規(guī)定》(建質[*8]75號),制定以下實施意見:
一、考核目的
為提高建筑施工特種作業(yè)人員的素質,防止和減少建筑施工生產安全事故,通過安全技術理論知識和安全操作技能考核,確保取得《建筑施工特種作業(yè)操作資格證書》人員具備獨立從事相應特種作業(yè)工作能力。
二、考核機關
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或其委托的考核機構負責本行政區(qū)域內建筑施工特種作業(yè)人員的考核工作。
三、考核對象
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以下簡稱“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從事建筑電工、建筑架子工、建筑起重信號司索工、建筑起重機械司機、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高處作業(yè)吊籃安裝拆卸工以及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認定的其他特種作業(yè)的人員。
《建筑施工特種作業(yè)操作范圍》見附件一。
四、考核條件
參加考核人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年滿18周歲且符合相應特種作業(yè)規(guī)定的年齡要求;
(二)近三個月內經二級乙等以上醫(yī)院體檢合格且無妨礙從事相應特種作業(yè)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三)初中及以上學歷;
(四)符合相應特種作業(yè)規(guī)定的其他條件。
五、考核內容
建筑施工特種作業(yè)人員考核內容應當包括安全技術理論和安全操作技能?!督ㄖ┕ぬ胤N作業(yè)人員安全技術考核大綱》(試行)見附件二。
考核內容分掌握、熟悉、了解三類。其中掌握即要求能運用相關特種作業(y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熟悉即要求能較深理解相關特種作業(yè)安全技術知識,了解即要求具有相關特種作業(yè)的基本知識。
六、考核辦法
(一)安全技術理論考核,采用閉卷筆試方式??己藭r間為2小時,實行百分制,60分為合格。其中,安全生產基本知識占25%、專業(yè)基礎知識占25%、專業(yè)技術理論占50%。
(二)安全操作技能考核,采用實際操作(或模擬操作)、口試等方式??己藢嵭邪俜种?,70分為合格?!督ㄖ┕ぬ胤N作業(yè)人員安全技能考核標準》(試行)見附件三。
(三)安全技術理論考核不合格的,不得參加安全操作技能考核。安全技術理論考試和實際操作技能考核均合格的,為考核合格。
七、其他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