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細胞研究范文

細胞研究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細胞研究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細胞研究

第1篇:細胞研究范文

NKT細胞(CD1ddependent natural killerlike T cells)作為一類新型的免疫調(diào)節(jié)細胞, 其主要特征為T細胞受體(TCR)基因表達的恒定性、 CD1d的限制性以及細胞因子產(chǎn)生的迅速、 高水平性。NKT細胞既能增強免疫反應又能抑制免疫反應, 從而在抗腫瘤、 抗感染、 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移植耐受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F(xiàn)就近年來有關NKT細胞的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1 NKT細胞的命名

于1987年在小鼠中首次發(fā)現(xiàn)NKT細胞之后, NKT細胞定義為既表達TCR又表達NK1.1(NKRP1c或CD161c)的一類淋巴細胞, 而命名為NK1.1+T細胞(natural killer T cells)。隨著研究的逐漸深入, 發(fā)現(xiàn)此命名并不準確, 因為在人類并不是所有表達CD161的T細胞都是NKT細胞, 也并不是NKT細胞均表達CD161。在小鼠中除C57BL/6小鼠外其他小鼠并不表達NK1.1, 一些其他的T細胞(包括傳統(tǒng)的病毒特異性的CD8+T細胞)能誘導表達NK1.1。而且NKT細胞雖然能表達穿孔素、 FasL及其他受體(例如NKG 2D), 但自然殺傷的細胞毒活性并不是NKT細胞的主要效應機制, 因此更為準確的命名為CD1d依賴的自然殺傷樣的T細胞(CD1ddependent natural killerlike T cells)[1]。

2 NKT細胞的發(fā)生及發(fā)育

NKT細胞產(chǎn)生于圍產(chǎn)期的胸腺, 由CD4+CD8+雙陽性細胞偏離于主流的T細胞分化途徑而分化產(chǎn)生[2]。 NKT細胞在胸腺經(jīng)歷了復制周期, 因此這部分數(shù)目非常少的經(jīng)歷隨機TCR重排形成恒定的TCRα鏈的細胞在出生3周后增殖至有意義的水平。其陽性選擇是由表達CD1d的骨髓衍生的細胞而不是胸腺皮質(zhì)上皮細胞介導, 這是NKT細胞的特殊性。在骨髓衍生的表達CD1d的細胞中胸腺細胞已基本被認定為陽性選擇至關重要的細胞。在成熟晚期階段NKT細胞表達幾種分子, 包括IL7R、 CD24、 DX5、 NK1.1和Ly49家族NKR。NK1.1表達的誘導可以發(fā)生在胸腺, 但大部分從胸腺移出的細胞NK1.1為陰性, 表明NKT細胞的最終成熟階段也可發(fā)生在外周血。

3 NKT細胞的分型

目前所指的NKT細胞均為CD1d限制性, 根據(jù)TCR (小鼠Vα14Jα18, 人類Vα24Jα18) 的表達與否, 而將NKT細胞分為Vα14Jα18+Ⅰ型NKT細胞和Vα14Jα18ⅡNKT細胞, 通常所說的NKT細胞即為Ⅰ型NKT細胞[1]。

根據(jù)NK1.1的表達與否將NKT細胞分為如下2型: (1)NK1.1+ NKT細胞: 根據(jù)CD4、 CD8的表達與否, 小鼠的此類NKT細胞分為CD4+和(CD4-CD8-) DN 2個亞群。人類的NKT細胞分為CD4+、 CD8+和(CD4-CD8-) DN 3個亞群。(2)NK1.1-NKT細胞: 此類細胞大多表達CD4。目前研究認為: 在胸腺NK1.1-NKT細胞是NK1.1+NKT細胞的前體, 有可能在外周血繼續(xù)成熟[2]。然而在體外實驗中觀察到NK1.1+NKT細胞在αGalCer刺激后出現(xiàn)NK1.1的表達下調(diào), 而表現(xiàn)為NK1.1-, 所以NK1.1-NKT細胞又可能為體內(nèi)接受刺激后的細胞?;谏鲜鲅芯?, 目前認為NK1.1的表達與否與下列因素有關: 遺傳背景、 NKT細胞是否成熟、 是否被刺激及其組織定位。

各不同物種、 不同器官中NKT細胞亞群的比例、 功能及所分泌的細胞因子均不同[3]。Hammond等的研究表明: 小鼠的CD4+和(CD4-CD8-) DN NKT細胞各以不同的比例存在于不同的組織中, 并且有著不同的效應功能。在體外實驗中antiCD3刺激下CD4+NKT細胞產(chǎn)生大量的IL4。Baev等[4]的研究表明, 在人類CD4+NKT細胞產(chǎn)生Th0樣的細胞因子IL4和IL13以及IFNγ, 而CD4-CD8-NKT和CD8+NKT細胞產(chǎn)生Th1樣的細胞因子IFNγ。并且各亞群細胞在趨化因子受體(如CCR5或CCR6)、 NK細胞受體(如CD94或NKG2D), 介導細胞毒分子(如FasL、 TNF、 穿孔素)的表達模式方面也有所不同, 并影響了各自的功能。Rossignol等對CD4+NKT和CD4-CD8-NKT細胞在促Th2活性方面(通過其促自身的B細胞分泌免疫球蛋白的能力)進行了比較, 結果顯示, CD4+NKT細胞促進B細胞分泌IgG和IgE(不包括IgM), 即發(fā)揮了促Th2樣活性, 而CD4-CD8-NKT細胞卻不能。CD4+NKT細胞主要表達CD127 (IL7受體), 而CD4-NKT細胞主要表達CD122 (IL2/IL15受體共用β鏈), 因此CD4+NKT細胞主要對IL7起反應, 而CD4-NKT細胞主要對IL15起反應。同一亞群的NKT細胞由于所在的器官不同行使不同的功能, 如肝臟中的(CD4-CD8-) DN NKT細胞主要表現(xiàn)為抗腫瘤的活性; 而胸腺中的(CD4-CD8-) DN NKT細胞主要表現(xiàn)為免疫調(diào)節(jié)的活性。

4 NKT細胞的分布

在傳統(tǒng)T細胞所分布的各組織中都有NKT細胞的分布, 但其主要分布于肝、 骨髓、 胸腺、 脾及外周血中, 此外臍血中也含有一定數(shù)量的NKT細胞。各器官所含有的NKT細胞的比例、 分型及激活后的表型亦不同。其中肝臟中NKT細胞占總T細胞的30%~50%, 骨髓中可占總T細胞的20%~30%, 在成熟胸腺細胞中則占到10%~20%, 在脾細胞中占到0.5%~1%, 而在外周血中僅占0.1%~0.5%。CD4+NKT細胞在胸腺及臍血NKT細胞中所占的比例為90%, 而外周血中只占40%。

5 NKT細胞的免疫活化

NKT細胞的抗原識別與傳統(tǒng)的T細胞不同, 不能識別由經(jīng)典的MHCⅠ、 Ⅱ類分子提呈的抗原肽, 而只識別由細胞表面CD1d分子提呈的脂類、 蛋白質(zhì)抗原[5], 在這些抗原的刺激下NKT細胞被激活, 并迅速的產(chǎn)生IL4、 IFNγ、 IL10、 IL13等細胞因子, 從而在抗腫瘤、 抗感染、 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移植免疫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5.1 NKT細胞的自身配體及合成的配體 最早, 人們從海綿提取物中發(fā)現(xiàn)αGalCer(α半乳糖神經(jīng)酰胺), 其能特異性的激活NKT細胞。之后于1993年由日本的Kirin Brewery公司首次合成并命名為AGLs, 并相繼出現(xiàn)其類似物AGL582, 命名為KRN 7000, 以及其衍生物βGalCer、 OCH、 αCGalCer、 C20∶2。此期間發(fā)現(xiàn)NKT細胞的蛋白質(zhì)抗原SEB(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B)及天然抗原[5], 如寄生蟲的糖基磷脂酰肌醇、 分枝桿菌胞壁的磷脂酰肌醇甘露糖等。于2004年Zhou等發(fā)iGb3(isoglobotrihexosylceramide)為NKT細胞的天然配體, 在NKT細胞從主流T細胞前體池的成熟過程中的陽性選擇中起到重要的作用[6]。于2007年Porubsky等對iGb3進一步研究, 結果表明, 其作為天然配體在NKT細胞的陽性選擇中確實起到作用, 但在其缺失時可被其他的抗原代替, 而不影響NKT細胞的陽性選擇[7]。

5.2 NKT細胞的免疫活化 NKT細胞的表面表達近期激活或記憶T細胞的特征標志CD44hi CD62LCD69+, 在αGalCer等抗原的刺激下, 其與CD1d、 TCR形成三聯(lián)體激活NKT細胞, NKT細胞數(shù)目增加, 并同時迅速的產(chǎn)生大量的IL4、 IFNγ、 IL10、 IL13等細胞因子, 并或者通過細胞間直接接觸的作用方式, 而作用于NK細胞、 B細胞、 DC細胞和T細胞, 從而影響了整個免疫網(wǎng)絡。

NKT細胞在接受刺激后所分泌的細胞因子受下列因素影響: (1)不同的NKT細胞亞群所分泌的細胞因子不同。CD4+NKT細胞在絲裂原的刺激下同時分泌Th1和Th2細胞因子, 而CD4-CD8-和CD8+NKT細胞主要產(chǎn)生Th1樣的細胞因子, 例如IFNγ和TNFα。在小鼠NKT細胞中CD4的表達與否與Th2細胞因子的表達增加與否相關。但細胞內(nèi)細胞因子染色實驗顯示, 大部分NKT細胞均組成性的同時表達IL4及IFNγ mRNA, 因此NKT細胞對Th1和Th2細胞因子的調(diào)節(jié)部分可能發(fā)生于轉(zhuǎn)錄后時相[8], 然而NKT細胞這種細胞因子調(diào)節(jié)的模式尚不清楚。同時CD4+和CD4-NKT細胞亞群所表達的趨化因子受體也明顯不同, 表明它們各自的轉(zhuǎn)移和歸巢的特性亦不同[9, 10]。(2)NKT細胞接受的刺激的不同, CD1d/配體與TCR結合的親和力的不同均可導致分泌的細胞因子的不同。如KRN7000促使NKT細胞同時分泌Th1和Th2細胞因子, 而OCH偏向分泌Th2細胞因子; 自身CD1d/配體與TCR的親和力較低, 刺激NKT細胞后使其持續(xù)的偏向分泌Th2細胞因子而在內(nèi)環(huán)境的穩(wěn)定的情況下維持對自身的耐受。(3)NKT細胞接受刺激時所處的微環(huán)境對其受刺激后所分泌的細胞因子有著重要的影響, 其中微環(huán)境中的細胞因子及抗原提呈細胞(APC)的性質(zhì)是2個重要因素。如IL12、 IL15促進Th1型細胞因子的分泌, IL7促進Th2型細胞因子的分泌; 非專職APC(如胃腸道上皮細胞、 皮膚角質(zhì)細胞、 肝細胞)促進Th2型細胞因子的分泌[11]。

激活的NKT細胞幾乎對所有的血細胞, 包括NK細胞、 DC細胞、 B細胞及T細胞均有所作用。在αGalCer合成抗原的刺激下, NKT細胞促使DC細胞的成熟, 在應用αGalCer 24 h后DC細胞的成熟標志MHCII類分子、 CD40、 CD80和CD86表達上調(diào), 但多次注射αGalCer后上述DC細胞的表面標志下調(diào)至未刺激時水平[12]。通過CD40LCD40的相互作用, 刺激DC細胞釋放IL12; 促進NK細胞的增殖, 并增加NK細胞的IFNγ的分泌及其細胞毒活性; 同時能促進B細胞的增殖及產(chǎn)生免疫球蛋白, 在MHCⅡ-/-的小鼠模型中顯示NKT細胞能代替?zhèn)鹘y(tǒng)的CD4+T細胞輔助B細胞分泌免疫球蛋白, 并且可見到在缺乏NKT細胞的老鼠中循環(huán)抗體的衰退要加。NKT細胞分泌的IL4上調(diào)外周血B細胞的激活標志CD69, 并能影響CD4+T細胞的細胞因子的分泌, 擴大CD8+T細胞對蛋白抗原的反應。NKT細胞還可以以細胞間直接接觸的方式促進調(diào)節(jié)性細胞(Treg cells)的增殖[13]。

6 NKT細胞與疾病

NKT細胞既有增強免疫反應又有抑制免疫反應的雙向免疫調(diào)節(jié)功能, 因此與多種疾病如腫瘤、 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移植耐受等密切相關。目前研究發(fā)現(xiàn)NKT細胞在某些腫瘤患者(如前列腺癌、 多發(fā)性骨髓瘤等)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如糖尿病、 多發(fā)性硬化、 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 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再生障礙性貧血等)中數(shù)目減少, 并且在腫瘤患者中NKT細胞分泌IFNγ的能力降低[14]。在小鼠腫瘤模型中NKT細胞的抗腫瘤作用已非常明確。David等在腫瘤患者體內(nèi)擴增NKT細胞的研究, 以及Ishikawa等在晚期肺癌患者的Ⅰ期臨床試驗表明患者體內(nèi)應用αGalCer后NKT細胞數(shù)目明顯增加, 從而起到抗腫瘤的作用[15, 16]?,F(xiàn)認為NKT細胞抗腫瘤作用的主要機制為: NKT細胞在自身配體及合成配體的刺激下, 其表面的IL12R活化, 刺激DC細胞分泌大量的IL12, 并促使未成熟DC細胞的分化及成熟, 而其本身迅速、 大量的分泌IFNγ, 同時IFNγ作用于NK細胞促使NK細胞亦分泌大量的IFNγ, DC細胞分泌的IL12作用于初始CD4+T細胞, 使其向Th1極化, 上述因素共同作用而介導了抗腫瘤作用[17]。在小鼠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模型(如Ⅰ型糖尿病、 實驗性自身腦脊髓膜炎等)中已表明NKT細胞在疾病的發(fā)生及治療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過應用αGalCer刺激NKT細胞, 使其數(shù)目增加的同時, 極化分泌IL4、 IL10等Th2細胞因子而起到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作用。NKT細胞在移植耐受中的作用亦不容忽視。在小鼠的肝移植、 心臟移植、 胰島移植及ACAID(前房相關免疫偏離)模型中均證實了NKT細胞在移植耐受中的重要作用[18]。同時在小鼠GVHD模型研究中表明: 來源于供鼠骨髓中的NKT細胞能抑制外周血干細胞移植后所發(fā)生的GVHD[19], 將供鼠的NKT細胞體外擴增后輸注給受體鼠, 進一步減輕了GVHD并維持了長期的混合嵌合體[20], 另外應用αGalCer刺激受體鼠的NKT細胞, 使其數(shù)目增加的同時, 誘導IL4、 IL10的產(chǎn)生, 從而通過細胞因子介導或細胞間直接接觸的方式而抑制GVHD。

7 結語

NKT細胞以雙刃劍的方式調(diào)節(jié)著免疫系統(tǒng),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 對NKT細胞的免疫活化及與疾病的關聯(lián)的進一步研究將為人們在抗腫瘤、 抗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移植耐受中提供一新的有效的治療手段, 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 Godfrey DI, Macdonald HR, Kronenberg M, et al. NKT cells: what’s in a name?[J]. Nat Rev Immunol, 2004, 4(3): 231-237.

[2] Kronenberg M, Engel I. On the road: progress in finding the unique pathway of invariant NKT cell differentiation[J]. Curr Opin Immunol, 2007, 19(2): 186-193.

[3] Kronenberg M, Gapin L. The unconventional lifestyle of NKT cells[J]. Nat Rev Immunol, 2002, 2(8): 557-568.

[4] Baev DV, Peng XH, Song L, et al. Distinct homeostatic requirements of CD4+ and CD4- subsets of Vα24invariant natural killer T cells in humans[J]. Blood, 2004, 104(13): 4150-4156.

[5] Ragin MJ, Sahu N, August A. Differential regulation of cytokine production by CD1drestricted NKT cells in response to superantigen 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B exposure[J]. Infect Immun, 2006, 74(1): 282-288.

[6] Zhou D, Mattner J, Cantu C, et al. Lysosomal glycosphingolipid recognition by NKT cells[J]. Science, 2004, 306(5702): 1786-1799.

[7] Porubsky S, Speak AO, Luckow B, et al. Normal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 of invariant natural killer T cells in mice with isoglobotrihe xosylceramide (iGb3) deficiency[J].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7, 104(14): 5977-5982.

[8] Wang ZY, Kusam S, Munugalavadla V, et al. Regulation of Th2 cytokine expression in NKT cells: unconventional use of Stat6, GATA3, and NFAT21[J]. J Immunol, 2006, 176(2): 880-888.

[9] Lee PT, Benlagha K, Teyton L, et al. Distinct functional lineages of human Vα24 natural killer T cells[J]. J Exp Med, 2002, 195(5): 637-641.

[10] Thomas SY, Hou R, Boyson JE, et al. CD1drestricted NKT cells express a chemokine receptor profile indicative of Th1type inflammatory homing cells[J]. J Immunol, 2003, 171(5): 2571-2580.

[11] Yu KO, Porcelli SA.The perse functions of CD1drestricted NKT cells and their potential for immunotherapy[J]. Immunol Lett, 2005, 100(1): 42-55.

[12] Kojo S, Seino K, Harada M, et al. Induction of regulatory properties in dendritic cells by Vα14NKT cells[J]. J Immunol, 2005, 175(6): 3648-3655.

[13] Kronenberg M.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NKT cell biology: progress and paradoxes[J]. Annu Rev Immunol, 2005, 23(1): 877-890.

[14] Yonedaa K, Moriia T, Niedab M, et al. The peripheral blood Vα24+NKT cell numbers decrease in patients with haematopoietic malignancy[J]. Leukemia Res, 2005, 29(2): 147-152.

[15] Ishikawa A, Motohashi S, Ishikawa E, et al. A phase I study of alphaGalactosylceramide (KRN7000)pulsed dendritic cells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and recurrent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Clin Cancer Res, 2005, 11(5): 1910-1917.

[16] Chang D, Osman K, Connolly J, et al. Sustained expansion of NKT cells and antigenspecific T cells after injection of alphagalactosylceramide loaded mature dendritic cells in cancer patients[J]. J Exp Med, 2005, 201(9): 1503-1517.

[17] Fujii S, Shimizu K, Hemmi H, et al. Glycolipid αCgalactosylceramide is a distinct inducer of dendritic cell function during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s of mice[J].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5, 103(30): 11252-11257.

[18] 陳 鈺, 毛遠麗. 一種新的淋巴細胞類型——NKT細胞[J]. 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 2001, 17(4): 301-303.

第2篇:細胞研究范文

1 DPSCs的發(fā)現(xiàn)和生物學特性

牙髓是結締組織,位于牙齒髓室和根管內(nèi),有一定修復再生的能力。由于成牙本質(zhì)細胞是一種終末細胞,一旦分化后就不再分裂,因此普遍認為在成牙本質(zhì)細胞遭受損傷后,牙髓內(nèi)存在的未分化前體細胞可分化為成牙本質(zhì)細胞,并分泌細胞基質(zhì)。但直到2000年,Gronthos等[1]才首次正式提出DPSCs的概念,把具有克隆形成能力的高增殖率的牙髓細胞命名為DPSCs,在試驗中應用酶消化法對成人第三磨牙牙髓細胞進行體外培養(yǎng),并與骨髓基質(zhì)干細胞(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BMSCs)進行比較,結果表明,這兩種細胞具有相似的免疫表型,但DPSCs具有更高的克隆形成率和增生率,經(jīng)體外誘導后能形成分散而高密度的鈣化小結,當將DPSCs與HA /TCP支架共同培養(yǎng)后回植到小鼠背側(cè)皮下,能觀察到類似牙本-牙髓復合體樣的結構。Miura等[2]發(fā)現(xiàn)人脫落乳牙(stem cells from human exfoliated deciduous teeth, SHED)的牙髓中含有多能干細胞,具有高度增殖和克隆形成的特性,當將體外擴增的DPSCs 和SHED 與羥磷灰石/磷酸三鈣(hydroxyapatite/tricalcium phosphate, HA/TCP)聯(lián)合植入免疫缺陷小鼠的皮下時可形成牙本質(zhì)- 牙髓樣結構。Young等[3]分離豬第三磨牙牙胚,制備單細胞懸液,并接種到可降解的聚合物支架上,植入大鼠腸系膜內(nèi)生長20~30周,可成功地構建出牙齒結構,包括含成熟牙釉質(zhì)的釉器官、牙本質(zhì)、成牙本質(zhì)細胞、髓室、上皮根鞘和成牙骨質(zhì)細胞,證實了在豬第三磨牙有上皮和間充質(zhì)干細胞的存在。

DPSCs 在形態(tài)上類似人骨髓成纖維細胞集落形成單位(colony forming unit fibroblast,CFU-F)[1],大多數(shù)細胞呈長梭形,體積較小。透射電鏡下,DPSCs 的核呈卵圓形,約占胞體體積的80%~90%,核仁大而明顯,常染色質(zhì)居中,異染色質(zhì)少,分布于核周。胞漿很少,核漿比例大。細胞器較少,核糖體豐富,這些形態(tài)特征也體現(xiàn)了DPSCs的未分化或低分化狀態(tài)。自我更新是干細胞的重要特性, Gronthos等[4]從3個月的原代DPSCs移植物中分離出基質(zhì)樣細胞,在體外培養(yǎng)擴增后植于小鼠皮下,結果形成牙本質(zhì)-牙髓復合體樣結構。對形成的牙本質(zhì)樣結構進行免疫組化檢測, 發(fā)現(xiàn)其牙本質(zhì)涎蛋白(dentin sialo protein,DSP)表達陽性,證實DPSCs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分化能力也是干細胞的特征之一,在不同的微環(huán)境下,DPSCs 可分化為多種細胞,礦化誘導培養(yǎng)基中,DPSCs能夠形成與前期牙本質(zhì)相似的球狀礦化基質(zhì)并表達成牙本質(zhì)細胞特異性標志牙本質(zhì)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DSPP)[5];在脂肪誘導培養(yǎng)基中,DPSCs培養(yǎng)物中出現(xiàn)油紅“O”陽性的脂滴,并伴隨脂肪細胞特異性的pparγ2 和lpl基因表達上調(diào);此外,DPSCs 還在mRNA 和蛋白水平表達神經(jīng)前體細胞和神經(jīng)膠質(zhì)細胞的標志:神經(jīng)巢蛋白( nestin)和神經(jīng)膠質(zhì)纖維酸性蛋白( 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GFAP),這說明體外培養(yǎng)的DPSCs有向神經(jīng)樣細胞分化的潛能[5]。其他學者也成功地誘導了DPSCs 向成牙本質(zhì)細胞、肌管樣細胞以及脂肪細胞的分化[6-7]。

2 DPSCs的定位、分離和鑒定

Gronthos等[1]推測DPSCs可能來源于血管周圍的微環(huán)境(perivascular niche)。Shi等[8]研究發(fā)現(xiàn),DPSCs和BMSCs存在于它們起源組織的微血管周圍。Tecles等[6]選取拔除的根尖孔未形成的第三磨牙分為三組:一組制備累及牙本質(zhì)的淺洞,一組制備暴露牙髓的深洞,一組不做處理,分別觀察牙髓內(nèi)干細胞的活化和遷移,結果表明血管周圍存在干細胞。干細胞表面的分子標記是鑒定和研究干細胞功能的重要手段,目前發(fā)現(xiàn)明確的干細胞標記不多,對DPSCs的標記物研究也不夠深入。Gronthos等[1]應用免疫組化技術研究DPSCs的表面分子標記,并與BMSCs比較。結果表明,均表達與內(nèi)皮細胞(血管細胞粘附分子1、CD146)、平滑肌細胞(α2平滑肌肌動蛋白)、骨細胞(堿性磷酸酶、Ⅰ型膠原、骨連接素、骨橋素、骨鈣素)和成纖維細胞(Ⅲ型膠原、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有關的分子標記。DPSCs不表達骨基質(zhì)蛋白、骨涎蛋白,而在BMSCs為低水平表達。用Northern blotting方法研究發(fā)現(xiàn)DPSCs不表達成牙本質(zhì)細胞的特異性標記物牙本質(zhì)涎磷蛋白( dentin sialophosphop rotein, DSPP),說明DPSCs處于未分化狀態(tài),尚未分化為成熟的成牙本質(zhì)細胞。為進一步比較DPSCs和BMSCs的性質(zhì),Shi等[7]應用基因芯片技術研究DPSCs和BMSCs的基因表達情況,發(fā)現(xiàn)兩者在人類將近4 400個基因表達水平上是一致的,包括表達細胞外基質(zhì)成分、細胞粘附分子、生長因子、轉(zhuǎn)錄調(diào)節(jié)因子等的基因。但同時發(fā)現(xiàn),DPSCs較高表達ⅩⅤⅢα1型膠原、胰島素樣生長因子2、盤狀結構域酪氨酸激酶、NAD ( P) H2維生素K3氧化還原酶、周期素依賴性蛋白激酶6等;BMSCs較高表達胰島素樣生長因子連接蛋白27和Ⅰα2型膠原。Liu等[9]研究發(fā)現(xiàn),DPSCs分化時,初始Runx2、TGFβ相關基因、膠原代謝相關基因上調(diào)、堿性磷酸酶活性上升,后均下降;而細胞外基質(zhì)磷糖蛋白(matrix extracellular phosphoglyco protein, MEPE)是DPSCs分化過程中唯一下降的標記物,作者認為MEPE是礦化的抑制劑,在DPSCs分化時下調(diào),可作為DPSCs分化時的檢測指標。最近Mokry 等[10]研究表明,牙髓干細胞表達STRO-1、vimentin、CD29、CD44、CD73、CD90、CD166等間充質(zhì)干細胞的細胞標志物,同時表達Sox2, nestin及 nucleostemin干細胞標志物。

3DPSCs的多向分化能力與相關因素的調(diào)控

牙髓干細胞是來源于神經(jīng)嵴和間充質(zhì)的多潛能干細胞[11],研究發(fā)現(xiàn)其細胞群主要是來源于神經(jīng)嵴細胞群,細胞標志物為low affinity nerve growth factor receptor (LANGFR)和間葉細胞群,標志物為1-integrin receptor subunit。這兩個細胞群都具有多向分化的功能。牙髓干細胞的多項分化能力即可塑性(plasticity)在國內(nèi)外的很多實驗中得到驗證。Yu等[12]認為牙髓干細胞的分化方向取決于局部的微環(huán)境,他們在試驗中發(fā)現(xiàn)利用豬牙胚細胞條件培養(yǎng)基能誘導牙髓干細胞形成更加合理組織學結構的牙本質(zhì)-牙髓復合體。Iohara等[13]研究發(fā)現(xiàn),BMP2能夠刺激牙髓細胞分化為表達牙本質(zhì)涎磷蛋白DSPP的成牙本質(zhì)細胞。Saito等[14]也發(fā)現(xiàn),BMP2能促進牛和人單層培養(yǎng)和三維膠丸培養(yǎng)的牙髓細胞分化為成牙本質(zhì)細胞。Keklikoglu等[15]認為轉(zhuǎn)化因子AP21家族的成員FosB在成牙本質(zhì)細胞和牙髓未分化間充質(zhì)細胞的分化和增生方面有重要作用。Moioli等[16]的研究,TGF2β能誘導DPSCs向成牙本質(zhì)細胞分化。Liu等[17]研究表明牙本質(zhì)素是MEPE的一個肽片段,它能下調(diào)P16,促進DPSCs的增生,在牙髓修復中扮演重要角色。Gronthos等[1]發(fā)現(xiàn)DPSCs在含有L2抗壞血酸22磷酸、地塞米松、無機磷酸鹽的礦化誘導液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5~6周后,經(jīng)染色表明有鈣結節(jié)形成。Yamada 等[18]的研究表明,人DPSCs高表達DMP1,而DMP1在未分化間充質(zhì)細胞分化和牙本質(zhì)礦化中起重要作用。Arthur 等[19]體內(nèi)和體外實驗中,分別加入了各種生長因子如EGF及FGF等,均發(fā)現(xiàn)牙髓干細胞可以分化為具有功能活性的神經(jīng)元。Francesca Paino等[20]認為黑素細胞和牙髓細胞均源于神經(jīng)嵴細胞群,在試驗中DPSCs在沒有外加定向誘導因素下,表達TRP-2、TRP-1、gp100/Pmel and MART-1抗原,且能自主分化為完全成熟的黑素細胞。Demarco 等[21]最近研究把三維多聚乳酸支架置于拔除的第三磨牙髓室內(nèi),用晶體鹽或膠體做成孔劑輔料,把牙髓干細胞接種于其內(nèi),發(fā)現(xiàn)與牙本質(zhì)相關的形態(tài)發(fā)生因子在誘導牙髓干細胞向成牙本質(zhì)細胞的分化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且DPSCs的微環(huán)境對細胞的行為和分化也有重要的影響。Jing WANG等[22]用納米纖維多聚乳酸支架進行DPSCs體內(nèi)體外定向分化研究,發(fā)現(xiàn)BMP-7 和 DXM復合因子及納米纖維多聚乳酸支架可大大提高DPSCs向牙髓牙本質(zhì)復合體的定向分化能力。Gronthos等[23]實驗成功對DPSCs進行了脂肪誘導,而Norsat等[24]證明DPSCs具有神經(jīng)分化分化能力。

4DPSCs向 iPSCs 的重組轉(zhuǎn)化

誘導多潛能性干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是通過在分化的體細胞中表達特定的轉(zhuǎn)錄因子,以誘導體細胞的重編程而獲得的可不斷自我更新且具有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由于iPSCs既避免免疫排斥,又不涉及倫理道德問題,因此具有廣泛且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在2006年日本學者Takahashi和Yamanaka[25]研究小組采用體外基因轉(zhuǎn)染技術, 從24個因子中篩選出Oct4、Sox2、c-Myc、Klf4等4個轉(zhuǎn)錄因子, 通過逆轉(zhuǎn)錄病毒將上述4個轉(zhuǎn)錄因子導入胚胎小鼠成纖維細胞或成年小鼠尾部皮膚成纖維細胞, 在小鼠ES細胞的培養(yǎng)條件下獲得了Fbx15+的多潛能干細胞系, 該細胞系在細胞形態(tài)、生長特性、表面標志物、形成畸胎瘤等方面與小鼠ES細胞非常相似, 而在基因表達譜、DNA甲基化方式及形成嵌合體動物方面卻不同于小鼠ES細胞, 故將其命名為iPSCs,從那開始全世界眾多實驗室開始了iPSCs研究[26-28],相繼從狗、豬、猴和人等哺乳動物的皮膚細胞、肝細胞、羊水細胞、CD34血細胞、骨髓干細胞及牙齒干細胞等成體細胞成功獲得了iPSCs。其中牙髓組織在臨床上易于獲得,不牽涉?zhèn)惱韱栴}而得到廣泛關注。Tamaoki[29]和Xing YAN等[30]研究小組利用病毒載體把c-Myc、Klf4、 Oct4、 Sox2 和Lin28、Nanog、Oct 4、 Sox2因子導入牙髓干細胞中,成功獲得了iPSCs。

迄今為止,關于DPSCs的研究,國內(nèi)外學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是DPSCs的研究仍面臨許多問題,如DPSCs有無特異性細胞標志物? DPSCs的鑒定標準? DSPCs的潛在分化能力和如何定向誘導DPSCs的分化? Telomere在DPSCs體外培養(yǎng)和體內(nèi)增殖過程中的作用機制?DPSCs向 iPSCs的成功轉(zhuǎn)化載體和重組因子的優(yōu)化?這些問題說明DPSCs應用于臨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相關學者更多的基礎和臨床研究。

[參考文獻]

[1]Gronthos S,Mankani M,Brahim J,et al.Postnatal humandental pulp stem cells (DPSCs) in vitro and vivo [J]. 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0,97(35):13625-13630.

[2]Miura M,Gronthos S,Zhao M,et al.SHED:stem cells from human exfoliated deciduous teeth[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3,100(10):5807-5812.

[3]Young CS,Terada S,Vacanti JP,et al.Tissue engineering of complex tooth structures on biodegradable polymer scaffolds[J].J Dent Res,2002,81(10):695-700.

[4]Gronthos S,Brahim J,Li W,et al.Stem cell p roperties of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J].J Dent Res,2002, 81(8):531-535.

[5]Harada H,Kettunen P,Jung HS,et al.Localization ofputative stem cells in dental epithelium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Notch and FGF signaling[J].J Cell Biol,1999,147(1):105-120.

[6]Tecles O,Laurent P,Zygouritsas S,et al.Activation of human dental pulp progenitor/ stem cells in response to odontoblast injury[J].Arch Oral Biol,2005,50(2):103-108.

[7]Shi S,Robey PG,Gronthos parison of human dental pulp and bone 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 by cDNA microarray analysis[J].Bone,2001,29(6):532-539.

[8]Shi S,Gronthos S.Perivascular niche for postnat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human bone marrow and dental pulp[J].J Bone Miner Res,2003,18(4):696-704.

[9]Liu H,Li W,Shi S,et al.MEPE is downregulated as dental pulp stem cells differentiate [J].Arch Oral Biol,2005,50(11):923-928.

[10]Mokry J,Soukup T,Micuda S,etal.Telomere attrition occurs during ex vivo expansion of 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J].J Biomed Biotechnol,2010:1-11.

[11]Huang AH,YK Chen,LM Lin,et al.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of dental pulp stem cells from a supernumerary tooth[J].J Oral Pathol Med,2008,37(9):571-574.

[12]Yu J,Deng Z,Shi J,et al.Differentiation of dental pulp stem cells into regular regular-shaped dentin-pulp complex induced by tooth germ cell conditioned medium[J].Tissue Eng,2006,12(11):3097-3105.

[13]Iohara K,Nakashima M,Ito M,et al.Dentin regeneration by dental pulp stem cell therapy with 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 [J].J Dent Res,2004,83: 590-595.

[14]Saito T,Ogawa M,Hata Y,et al.Acceleration effect of human recombinant bone morphogenetic p rotein-2 on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pulp cells into odontoblast[J].J Endod,2004,30:205-208.

[15]Keklikoglu N.The localization of Fos B,a member of transcription factor AP-1 family,in rat odontoblasts and pulpal undifferentiated ectomesenchymal cells [J].Folia Histochem Cytobiol,2004,42(3):191-193.

[16]Moioli EK,Clark PA,Xin X,et al.Matrices and scaffolds for drug delivery in dental,oral and craniofacial tissue engineering[J].Adv Drug Deliv Rev,2007,59:308-324.

[17]Liu H,Li W,Gao C,et al.Dentonin, a fragment of MEPE, enhanced dental pulp stem cell proliferation [J].J Dent Res,2004,83(6):496-499.

[18]Yamada Y,Fujimoto A,Ito A,et al.Cluster analysis and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a cDNA microarray system - based comparison between 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 ( hDPSCs) and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 hMSCs) for tissue engineering cell therapy [J].Biomaterials,2006,27(20):3766-3781

[19]Arthur A,Rychkov G,Shi S,et al.Adult 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 differentiate toward functionally active neurons under appropriate environmental cues[J].Stem cells,2008,26(7):1787-1795.

[20]Paino F,Ricci G,De Rosa A,etal.Ecto-mesenchymal stem cells from dental pulp are committed to differentiate into active melanocytes[J]. Eur cell Mater,2010,20:295-305.

[21]Demarco FF,Casagrande L,Zhang Z,et al.Effects of morphogen and scaffold porogen o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dental pulp stem cells[J].J Endod,2010,36:1805-1811.

[22]Wang J,Liu X,Jin X,et al.The odont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 on nanofibrous poly(L-lactic acid) scaffolds in vitro and in vivo[J].Acta Biomater,2010,6(10):3856-3863.

[23]Couble ML,Farges JC,Bleicher F,et al.Odontoblast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dental pulp cells in explant cultures[J].Calcif Tissue Int,2000,66(2):129-138.

[24]Nosrat IV,Smith CA,Mullally P,et al.Dental pulp cells provide neurotrophic support for dopaminergic neurons and differentiate into neurons in vitro: implications for tissue engineering and repair in the nervous system[J].Eur J Neuro Sci,2004,19(9):2388-2398.

[25]Takahashi K,Yamanaka S.Induction of pluripotent stem cells from mouse embryonic andfi broblast cultures by defined factors[J].Cell,2006,126(4):663-676.

[26]Takahashi K,TanabeK,Ohnuki M,et al.Induction of pluripotent stem cells fromhuman fi broblasts by defined factors,2007,Cell,131(5):861-872.

[27]Aoi T,Yae K,Nakagawa M,et al.Generation of pluripotent stem cells frommouse liver and stomach cells[J].Science,2008,321(5889):699-702.

[28]Woltjen K,Michael IP,Mohseni P,et al.PiggyBac transposition reprograms fibroblasts to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J].Nature,2009,458(7239):766-770.

[29]Yan X,Qin H,Qu C,et al.IPS cells reprogrammed from human mesenchymal-like stem/progenitor cells of dental tissue origin[J].Stem Cells Devel,2010,19(4):469-480.

第3篇:細胞研究范文

重慶三峽醫(yī)藥高等??茖W校解剖教研室 重慶市 404120

【摘 要】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細胞主要由神經(jīng)元和神經(jīng)膠質(zhì)細胞組成。傳統(tǒng)認為星型膠質(zhì)細胞沒有動作電位,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內(nèi)主要對神經(jīng)元起到結構和功能上的支持作用,但隨著研究的深入發(fā)現(xiàn),Ast 在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發(fā)育及病理生理過程中都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星型膠質(zhì)細胞生物學特性、體外培養(yǎng)、與腦缺血的關系方面做一簡要概述。

關鍵詞 星形膠質(zhì)細胞; 腦缺血

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細胞主要由神經(jīng)元和神經(jīng)膠質(zhì)細胞組成。膠質(zhì)細胞在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的數(shù)量約占90% ,星形膠質(zhì)細胞(astrocyte,Ast) 在膠質(zhì)細胞中體積最大,與少突膠質(zhì)細胞合稱為大膠質(zhì)細胞。傳統(tǒng)認為星型膠質(zhì)細胞沒有動作電位,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內(nèi)主要對神經(jīng)元起到結構和功能上的支持作用,是構成血腦屏障的重要結構。但隨著研究的深入發(fā)現(xiàn),Ast 在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發(fā)育及病理生理過程中都起到重要作用,具有攝取、滅活和供給神經(jīng)遞質(zhì),抗氧化、營養(yǎng)、修復以及抑制神經(jīng)元過度興奮和幫助學習記憶等多種功能[1]。目前,越來越到的研究者在研究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時,把目光投向了星形膠質(zhì)細胞。

1 星形膠質(zhì)細胞生物學特性

人腦中神經(jīng)元的總數(shù)為1010~1012 個,神經(jīng)膠質(zhì)細胞數(shù)量是神經(jīng)元的10 ~ 50 倍。星形膠質(zhì)細胞根據(jù)細胞內(nèi)膠質(zhì)絲的含量以及胞突的形狀分為兩種:纖維性星形膠質(zhì)細胞,多分布在腦脊髓的皮質(zhì),突起細長,分支較少,胞質(zhì)中含大量膠質(zhì)絲;原漿性星形膠質(zhì)細胞,多分布在灰質(zhì),細胞突起粗短,分支多。除此之外,在小腦、視網(wǎng)膜、腦垂體等還有一些特殊類型的星形膠質(zhì)細胞。上世紀70 年代研究表明:Ast 擁有和神經(jīng)元相同的神經(jīng)遞質(zhì)受體,如乙酰膽堿受體、多巴胺受體、腎上腺素受體、5- 羥色胺受體及一些神經(jīng)肽受體。

神經(jīng)系統(tǒng)內(nèi)的信號傳遞大多以電脈沖的方式,而Ast 不發(fā)生動作電位,所以長期被研究者忽視。但近年來,研究者發(fā)現(xiàn)膠質(zhì)細胞之間有一些信號的傳導,并且對神經(jīng)元的功能產(chǎn)生影響。上世紀90 年代,研究者發(fā)現(xiàn)了鈣波,這種新的細胞信息交流的方式指的是在膠質(zhì)細胞之間,以及在神經(jīng)元和膠質(zhì)細胞之間,細胞內(nèi)鈣離子濃度升高會從一個細胞傳播到另一個細胞。段樹明[2] 認為,星型膠質(zhì)細胞的鈣波傳播和突觸功能的反饋調(diào)節(jié)都需要其釋放ATP才得以完成。在受到刺激,星形膠質(zhì)細胞會以胞吐的形式釋放含有大量ATP 溶酶體,如果選擇性地裂解星型膠質(zhì)細胞溶酶體,發(fā)現(xiàn)ATP 釋放和鈣波傳播都消失了。

2 星形膠質(zhì)細胞的體外培養(yǎng)

星形膠質(zhì)細胞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內(nèi)含量較大,使體外培養(yǎng)高濃度的Ast 細胞培養(yǎng)物顯得不是很難,也為研究Ast 生物學作用提供了方便。體外分離純化CNS 的不同細胞,一般基于各種細胞之間的細胞粘附特性、營養(yǎng)需求、發(fā)育時程及生長方式等差異。從CNS 的灰質(zhì)細胞純化Ast 主要依據(jù)以下幾方面特征:(1)Ast 的增殖速度遠大于少突膠質(zhì)細胞和其它神經(jīng)細胞。(2)Ast與其它神經(jīng)細胞分層生長,Ast 在底層,其它細胞生長在上層。(3)分層生長的細胞經(jīng)一定力度搖動處理,可使在上層生長的細胞脫壁。目前,大多數(shù)研究者都是采用經(jīng)典的方法進行培養(yǎng)[3]。將出生1-2 天的大鼠大腦的灰質(zhì)組織制成混合細胞懸液,在培養(yǎng)瓶皿內(nèi)連續(xù)培養(yǎng),直至傳代。使Ast充分增殖,神經(jīng)元盡量死亡,從而使Ast與少突膠質(zhì)細胞和其它細胞的比例增大,進行傳代純化,筆者在研究生時采用這種方法獲得了純度較高的細胞培養(yǎng)物。但是,這種方法比較耗時、麻煩。所以,有研究者采用了較為簡便的方法也培養(yǎng)出了較純的細胞培養(yǎng)物。

黃柏勝[4] 等使用改進的培養(yǎng)方法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有以下特點:(1)原代培養(yǎng)時無須胰酶消化,減少胰酶對細胞的損傷;(2)篩網(wǎng)過濾,將細胞團分散成單個細胞;(3)傳代培養(yǎng)時無需搖床震蕩,縮短實驗時間。筆者認為,經(jīng)典的培養(yǎng)方法雖然耗時、麻煩,但是,培養(yǎng)的細胞比較穩(wěn)定。

3 星形膠質(zhì)細胞與腦缺血

腦缺血等腦損傷是臨床的常見病,嚴重地威脅著人類的生命與健康。該類疾病發(fā)生后,最顯著的病理改變是病灶區(qū)由于缺血缺氧引起大量的神經(jīng)細胞死亡和凋亡,而神經(jīng)細胞缺失是導致病人死亡和殘疾的重要原因。

膠質(zhì)細胞與神經(jīng)元之間的細胞液構成神經(jīng)元生存的直接微環(huán)境,其成分的改變對神經(jīng)元產(chǎn)生直接而顯著的影響。在腦缺血再灌注損傷時,Ast 形態(tài)和功能也會發(fā)生明顯的改變 。應用外源性的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或其他細胞因子可明顯減輕神經(jīng)元的損傷。經(jīng)大腦皮質(zhì)注入的膠質(zhì)源性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GDNF)可保護大腦免于自由基、鈣超載等缺血損傷,并且完全阻止缺血后NO 產(chǎn)生和再灌注損傷。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具有促進神經(jīng)功能恢復、改善神經(jīng)電活動、誘導軸突再生等作用。

Ast 是體內(nèi)產(chǎn)生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的主要細胞。目前,神經(jīng)膠質(zhì)細胞條件培養(yǎng)液中發(fā)現(xiàn)了包括GDNF、腦源性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神經(jīng)生長因子等多種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 。所以,研究者認為Ast 對神經(jīng)元可以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研究表明,在腦缺血/ 再灌注損傷后,Ast 功能異常活躍,缺血周邊區(qū)GDNF 表達顯著增加,GDNF 可以阻止部分神經(jīng)元凋亡 。

參考文獻

[1]Chen Y,Swanson RA.Astrocytes andbrain injury[J].J Cereb Blood FlowMetab,2003,23(2):137-149.

[2] 段樹民. 膠質(zhì)細胞的細胞間通訊[J].生命科學,2008,20(5):680-683.

第4篇:細胞研究范文

摘要:細胞融合,是生物體在發(fā)展和達到動態(tài)平衡過程中產(chǎn)生的。而腫瘤的發(fā)展是一個多步驟的復雜過程,從腫瘤的發(fā)生及生長,到腫瘤發(fā)生轉(zhuǎn)移,這些過程都與細胞融合關系密切。目前對細胞融合與腫瘤之間關系的研究較多,主要集中于幾個方面:細胞融合研究機制;不同細胞之間的融合;細胞融合與其它學說如上皮-間質(zhì)轉(zhuǎn)化(EMT)、染色體非整倍性、腫瘤異質(zhì)性等之間的關系;細胞融合與血管生成和腫瘤轉(zhuǎn)移的研究等等。本文主要從以上幾個方面入手,初步探究細胞融合與腫瘤之間的關系,從而為腫瘤治療提供新的目標和方向。

關鍵詞:細胞融合;機制;血管生成;腫瘤轉(zhuǎn)移;上皮-間質(zhì)轉(zhuǎn)化;染色體非整倍性;腫瘤異質(zhì)性

細胞融合,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細胞通過漿膜融合而形成的過程,也被稱為細胞雜交。它被認為是發(fā)生概率很低并且高度規(guī)律的現(xiàn)象。而目前對腫瘤的研究很多,Hanahan等認為,人類腫瘤的形成是一個多步驟的復雜過程,這些過程由基因的突變導致,從而使正常人類細胞轉(zhuǎn)向高度惡性的腫瘤細胞。而腫瘤轉(zhuǎn)移則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其步驟一般為:原發(fā)腫瘤生長與血管生成;腫瘤侵入周圍組織和基底膜;侵入血管、淋巴管或腹膜空隙并在其中生存;最后實現(xiàn)腫瘤的轉(zhuǎn)移;目前數(shù)據(jù)顯示,90%以上的癌癥病人死于腫瘤的轉(zhuǎn)移。

1細胞融合與腫瘤轉(zhuǎn)移的早期研究

最早關于細胞融合與腫瘤關系的報道要追溯到1911年,Aichel提出假設,他認為惡性腫瘤的產(chǎn)生很可能是因為體細胞與白細胞發(fā)生融合而導致。接著,Mekler將Aichel的理論進行了擴展,認為白細胞與原發(fā)性腫瘤細胞的融合可能導致腫瘤發(fā)生轉(zhuǎn)移;Warner認為,腫瘤細胞之間的融合可能導致腫瘤發(fā)生轉(zhuǎn)移,并且可能導致腫瘤表型的多樣性。目前關于細胞融合與腫瘤關系的報道已經(jīng)有很多,有學者認為腫瘤發(fā)展的過程類似達爾文的進化論,由于基因型的改變,新的基因型更能適應環(huán)境,導致正常人體細胞逐漸轉(zhuǎn)換為腫瘤細胞。而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內(nèi)皮細胞等與腫瘤細胞的融合在不同程度上參與了腫瘤的轉(zhuǎn)移過程,因此直接或者間接地促進了腫瘤細胞轉(zhuǎn)移至新的器官或組織。腫瘤的轉(zhuǎn)移過程復雜,并且有一些病人的原發(fā)腫瘤在數(shù)年或者數(shù)十年之后才發(fā)生轉(zhuǎn)移。這使得腫瘤的轉(zhuǎn)移機制研究較困難。關于腫瘤轉(zhuǎn)移機制的研究,目前有很多模型假設,最為普遍接受的模型是Nowell提出的腫瘤進展模型,Nowell認為一系列的基因變異導致了一小部分腫瘤細胞獲得了轉(zhuǎn)移潛能。而細胞融合模型,目前獲得了普遍的關注。模型認為:腫瘤細胞要形成轉(zhuǎn)移,必須獲得很多相應的能力。例如:無限制增殖的能力;使細胞間連接如緊密連接、黏附連接等能力下降甚至喪失的能力;促血管生成的能力;侵入血管或者淋巴管并生存的能力;從血管或淋巴管中滲出的能力;以及遠行轉(zhuǎn)移的能力等等。那么,腫瘤細胞如何獲取這么多的能力則值得深究。細胞融合模型能夠解釋這個問題。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細胞融合不斷取得進展,從自發(fā)融合到誘發(fā)融合,從腫瘤細胞與正常體細胞融合到腫瘤細胞之間的融合,人們對細胞融合逐漸開始了解。Mortensen等[研究表明,內(nèi)皮細胞位于血管與淋巴管內(nèi)層,腫瘤細胞要到達循環(huán)系統(tǒng)必須穿過這層內(nèi)皮細胞。因此,他們利用乳腺癌細胞以及內(nèi)皮細胞進行聯(lián)合培養(yǎng),體內(nèi)和體外的實驗均證明,乳腺癌細胞與內(nèi)皮細胞進行融合,使得腫瘤細胞能夠穿過內(nèi)皮細胞屏障入侵血液,然后進行轉(zhuǎn)移。Powell等實驗研究表明,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來源的細胞與腫瘤上皮細胞融合可發(fā)生于腫瘤形成階段,通過將免疫細胞(如巨噬細胞等)與腫瘤細胞的融合,可導致遷移性巨噬細胞的形成,而這可導致腫瘤細胞逃避免疫系統(tǒng)的防御反應。Pawelek則提出假設,腫瘤細胞與骨髓來源細胞融合才導致腫瘤的發(fā)展與轉(zhuǎn)移。他提出證據(jù)認為,第一,兩者融合細胞的基因型可以被檢測到;第二,腫瘤細胞與骨髓來源細胞兩者在很多方面的分子表達和信號通路一致,如血管生成過程中的VEGF和其他因子,免疫信號通路中的核因子κB,腎腫瘤抗原1,Toll樣受體等,以及巨噬細胞免疫標記物、細胞-機制降解和沉積物、細胞動度等方面。第三,融合細胞與當前關于腫瘤轉(zhuǎn)移的現(xiàn)象及觀點相符合;第四,融合細胞與上皮-間質(zhì)轉(zhuǎn)化(EMT)理論相符合,且能夠解釋EMT理論。

2細胞融合與其它相關學說

2.1細胞融合與EMT的相互促進

EMT是一個多步驟的復雜過程,包括細胞間、細胞與胞外基質(zhì)間接觸改變,上皮細胞從周圍組織分離;細胞骨架重建;誘導新的轉(zhuǎn)錄過程以維持間質(zhì)形態(tài)等等。常見于胚胎發(fā)育過程,也與腫瘤細胞的侵襲和遠處轉(zhuǎn)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EMT主要變化有三個,即形態(tài)學改變,標記物改變以及功能改變。細胞融合理論與EMT理論在很多方面存在相互促進協(xié)調(diào)的作用,因此,有理由認為兩者之間存在相互聯(lián)系。①在胚胎發(fā)育過程中,通過EMT實現(xiàn)三胚層的形成,并且EMT與器官的發(fā)育關系密切;而Al-Nasiry等研究發(fā)現(xiàn),間質(zhì)滋養(yǎng)層細胞在侵入胎盤床的時候會與多核巨細胞融合,從而實現(xiàn)胚胎的發(fā)育;②EMT的發(fā)生與多種蛋白分子,生長因子、轉(zhuǎn)錄因子等有關,同時涉及的信號通路和分子機制也較復雜,例如肝細胞生長因子(HGF),表皮生長因子(EGF),轉(zhuǎn)化生長因子(TGF-β),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VEGF)等等生長因子均通過不同的信號通路參與EMT,同時這些生長因子也是細胞融合過程中的重要參與分子;E-鈣黏蛋白均為兩者的重要參與蛋白;③惡性腫瘤的特點是從原來不具有侵襲能力的組織中分離出具有轉(zhuǎn)移能力的腫瘤細胞并進行播散。EMT通過實現(xiàn)細胞的轉(zhuǎn)換,使得上皮細胞轉(zhuǎn)化成間質(zhì)細胞,獲得了間質(zhì)細胞的游走能力;而腫瘤細胞通過與間質(zhì)細胞如巨噬細胞等的融合,使得腫瘤細胞具有了巨噬細胞的侵襲、游走以及吞噬等能力;這兩者的改變具有異曲同工之處;④Kallu-ri等認為,EMT可分為三種類型,Ⅰ型與胚胎發(fā)育和器官形成有關;Ⅱ型與傷口愈合、組織再生和器官纖維化有關;Ⅲ型則與腫瘤形成相關;腫瘤細胞可通過EMT,從而使細胞保持三種形態(tài),即上皮細胞形態(tài)、間質(zhì)細胞形態(tài)以及兩者兼有的形態(tài);而Lluis等研究證明,當組織受到損傷時,自發(fā)性細胞融合活動將增多,從而促進傷口愈合與組織再生;腫瘤細胞與骨髓源性細胞、多能間充質(zhì)干細胞等的融合,將使得細胞形態(tài)發(fā)生改變;由此可見,細胞融合理論與上皮-間質(zhì)轉(zhuǎn)化理論之間存在密切的聯(lián)系。

2.2細胞融合導致染色體非整倍性的產(chǎn)生

非整倍體作為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的一種類型,是指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不是以染色體為單位成倍地增減,而是個別的染色體增加或減少一條或幾條而致其數(shù)目不是整倍數(shù),所以叫非整倍體,是細胞分裂時染色體丟失、染色體分離及易位異常的產(chǎn)物,也是腫瘤細胞與正常細胞明顯的區(qū)別之一。從1890年,vonHansemann觀察到腫瘤細胞中有絲分裂異常,到2008年,Boveri提出,異常的有絲分裂導致染色體異常分離,可能導致非整倍性的產(chǎn)生,從而促進腫瘤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探究兩者之間的關系。Storchova等認為,人腫瘤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可變性很大,從亞二倍體(小于46條)到高倍體(高達200條),即染色體不穩(wěn)定性;目前比較統(tǒng)一的觀點認為,細胞異常分裂,導致四倍體的產(chǎn)生,然后導致非整倍性。不同學者對非整倍性的機制進行了不同的研究,但是學者普遍認為細胞融合是導致四倍體產(chǎn)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細胞融合導致非整倍性的機制尚不明了,目前可能的機制有很多,主要有:①細胞融合導致細胞原癌基因與抑癌基因平衡發(fā)生改變;②細胞融合后有絲分裂的調(diào)節(jié)因子異常;主要包括端粒功能失調(diào),紡錘體檢查點缺陷,紡錘體組裝缺陷,染色體重排、斷裂和融合異常,胞質(zhì)分裂失敗等等。③細胞融合導致DNA復制與修復功能發(fā)生改變。

2.3細胞融合與血管生成的相互促進

Busund等將巨噬細胞與肉瘤細胞進行自發(fā)融合,結果發(fā)現(xiàn)融合細胞微血管密度(MVD)、血管成熟度(VMI)等均高于親代腫瘤細胞,且VEGF、TGF-β的分泌也比親代腫瘤細胞高,這表明,兩者融合產(chǎn)生的細胞血管生成增強;Pawelek提出,惡性腫瘤細胞的某些特征與骨髓細胞類似,例如血管生成增加,細胞動度增加等,因此,他認為,骨髓細胞與腫瘤細胞的融合可導致腫瘤的惡變;同時認為,應該把所有的癌細胞當作是融合細胞。這種觀點為腫瘤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圖1為細胞融合相關學說的研究示意圖。

3展望

第5篇:細胞研究范文

l實驗材料

生雞蛋3枚,透明玻璃杯或者一次性塑料杯若干個,食用白醋3袋,食用鹽、蔗糖(食用蔗糖)各1袋、縫紉用皮尺(或其他軟尺)1根。

2假設原理

若“軟殼蛋”可以作為細胞模型進行模擬實驗,假設如下.

(l)其浸泡在不同的溶液當中會有選擇透過性,也就是說,“軟殼蛋”會表現(xiàn)出選擇透過性,而是否有選擇透過性可以通過軟殼蛋的變大變小情況來進行驗證。

(2)其浸泡在蔗糖等大分子溶液中時,其卵殼膜會阻擋蔗糖分子進人蛋內(nèi),并且蛋內(nèi)水分子、及其他小分子會從“軟殼蛋”內(nèi)擴散出來,這時細胞模型從理論上講會變小。

(3)其浸泡在水或者飽和食鹽水等小分子溶液中時,卵殼膜會允許水和小分子物質(zhì)進人蛋內(nèi),并且最終與蛋內(nèi)物質(zhì)達到一個內(nèi)外濃度平衡,這時細胞模型從理論上講會變大。

3實驗過程

3.1細胞模型“軟殼蛋”的制取

測量雞蛋的周長后,把3枚雞蛋分別放人盛滿食用白醋的杯子里面浸泡,以后每天觀察蛋殼溶解情況,并且每天測量各杯中蛋的周長、并記錄所測數(shù)據(jù)以及所觀察到的其他現(xiàn)象??梢杂^察到蛋殼逐漸被食用白醋溶解。2一7d后,雞蛋的外層硬殼全部溶解,整個雞蛋變成一枚軟殼盜,這意味著一個細胞模型制取成功(圖1)。

3.2用不同的溶液浸泡“軟殼蛋”

將制好的軟殼蛋沖洗干凈,分別放到盛有自來水的杯子中浸泡,溶液的多少以沒過雞蛋為準。以后每天測量各杯中軟殼蛋的周長、并記錄所測數(shù)據(jù)以及所觀察到的其他現(xiàn)象。觀測到雞蛋周長有顯著變化后,將浸泡軟殼蛋的溶液換成飽和蔗糖溶液或者飽和食鹽水溶液,實驗記錄見表1。

4結果分析

(l)從表1、圖2、圖3、圖4的實驗結果和軟殼蛋周長變化曲線可以看出:軟殼蛋在不同的溶液當中有周長變大,也有周長變小的情況出現(xiàn),這說明“軟殼蛋”浸泡在不同溶液當中,不僅會出現(xiàn)蛋內(nèi)物質(zhì)減少的情況,也會出現(xiàn)蛋內(nèi)物質(zhì)增加的情況,這也說明軟殼蛋的卵殼膜在不同溶液當中表現(xiàn)出了一定的選擇透過性。

(2)從圖2和圖4中曲線下降的部分和表1中相關數(shù)據(jù)記錄結果可以看出:軟殼蛋浸泡在蔗糖這樣的大分子溶液中時,軟殼蛋(細胞模型)明顯變小了,而圖3所展示的2號蛋自始至終沒有在蔗糖溶液當中浸泡過,同時也沒有表現(xiàn)出周長變小的情況,進一步說明了軟殼蛋的選擇透過性決定了大分子物質(zhì)不可以進人細胞膜內(nèi)。在蛋內(nèi)外須要達到濃度平衡的情況下,只能是蛋內(nèi)的水分子、及其他小分子從蛋內(nèi)擴散出來,從而導致軟殼蛋周長變小。

(3)從圖2、圖3、圖4中曲線上升的部分以及表l中記錄的詳細數(shù)據(jù)結果可以看出:軟殼蛋浸泡在飽和食鹽水和自來水這樣的小分子溶液中時,軟殼蛋(細胞模型)明顯變大了,這說明在杯內(nèi)溶液與蛋內(nèi)物質(zhì)要達到一個內(nèi)外濃度平衡的情況下,卵殼膜會允許水和小分子物質(zhì)進人蛋內(nèi)。

(4)從表1、圖2、圖3、圖4中顯示的日期統(tǒng)計情況可以看出:“軟殼蛋”無論浸泡在什么溶液當中,一般都需要2一3d的時間才能夠看到其發(fā)生明顯變化。具體來說,以白醋作為溶液,隨著蛋殼被白醋溶解,醋酸根離子及白醋當中的水分會進人到軟殼蛋內(nèi)部,使得浸泡其中的軟殼蛋周長變大,周長增加量一般在Icm左右;浸泡在飽和蔗糖溶液中,周長通常減少在1。m左右;浸泡在飽和食鹽水中,周長的增加量通常在1Cm左右;浸泡在自來水中,周長增加量一般在1.5cm左右。

5進一步探究的問題

(1)在“軟殼蛋”沒有孿質(zhì)的情況下,可以反復更換浸泡軟殼蛋的溶液,并記錄雞蛋周長變化情況,這些溶液可以由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任意選擇。至于“軟殼蛋”浸泡在其他的液體中又會有怎樣的變化,可以請學生提前根據(jù)已有知識進行預測并說明理由。

(2)“軟殼蛋”的卵殼膜還具有生物活性嗎?

(3)生活中咸鴨蛋很常見,但是很少聽說過糖鴨蛋,你能試著解釋其中的原因嗎?設計實驗證明自己的猜想是否合理。

(4)用糖水和鹽水分別腌制一組雞蛋,看看糖水腌的雞蛋是否會變甜?

(5)雞蛋在溶液當中有時會沉底,有時又會上浮,跟哪些因素相關?(6)腌蘿卜干時,蘿卜會變咸,但蘿卜體積會變小,你覺得這與“軟殼蛋”在鹽水當中會變大的現(xiàn)象相沖突嗎?理由是什么?

第6篇:細胞研究范文

[關鍵詞] T-SAg;Th1/Th2;CD28;SAg抗體;樹突狀細胞;SAgT細胞表位

[中圖分類號] R3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32-0027-03

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近年來T-SAg研究領域呈活躍的趨勢,過去人們對T-SAg認識比較零散與淺顯,有時即便對其某一方面有所研究,但也是孤立的,意義不大。故此,現(xiàn)在人們對T-SAg實質(zhì)性特點、生物效應及致病機制還是不夠全面深刻的理解?;谏鲜銮闆r,本文更新、更深刻及更全面地對T-SAg進行綜合性分析與研究。使人們對T-SAg有更好以及更深刻的認識,同時也為進一步研究與探討T-SAg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jù)?,F(xiàn)將綜述擴展如下。

1 超抗原(SAg)概念

1989年,Marrack等人首次提出超抗原的概念;1996年,Sutkowski等在EB病毒中發(fā)現(xiàn)可以表達的超抗原成分[1]。隨著醫(yī)學發(fā)展以后超抗原(SAg)才被醫(yī)學界認識。所謂超抗原(SAg)就是某些細菌或病毒產(chǎn)物具有強大的刺激(多克?。㏕/B細胞活化的能力,故被稱為超抗原(SAg)?,F(xiàn)在我們談的是T細胞超抗原,它的激活不需要提呈細胞的加工處理,其一端不與抗原肽結合槽結合而直接與APC膜上的MHCⅡ分子的非多態(tài)區(qū)外側(cè)結合,另一端直接與TCR、BCR抗原結合凹槽外的部位(TCR的Vβ片段)結合,非特異性刺激T細胞克隆增殖。SAg也被認為是一類多克隆激劑。

2 分類

T細胞SAg分為TCRαβ 型和TCRγδ 型SAg。其中TCRαβ 型SAg又可分為外源性和內(nèi)源性(醫(yī)學免疫學 第二版 龔非力主編)。①TCRαβ 型SAg的外源性超抗源:主要是某些細菌毒素,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蛋白A(SPA)、腸毒素(SE)、A族鏈球菌M蛋白和致熱外毒素M-C、關節(jié)炎支原體絲裂原(MAM)、小腸結腸類耶氏菌膜蛋白等。產(chǎn)生SAg已經(jīng)擴大到革蘭陰性細菌、支原體、病毒(內(nèi)源性SAg)[2]。② TCRαβ 型SAg的內(nèi)源性超抗源:病毒(主要是逆轉(zhuǎn)錄病毒)感染機體后,病毒DNA整合到宿主細胞DNA中可產(chǎn)生內(nèi)源性SAg。如研究發(fā)現(xiàn)的小鼠乳腺病毒(MMTV)、EB病毒都發(fā)現(xiàn)了超抗原成分。

3 T-SAg的特性

T-SAg無須提呈細胞處理刺激大量T細胞激活,產(chǎn)生多種細胞因子,并使巨噬細胞及其他免疫細胞激活,同時也可誘導T細胞耐受,這些觀點已知。以下所述是T-SAg一些新的特點。①T-SAg激活大量T細胞產(chǎn)生的細胞因子,主要是Th1T輔助細胞產(chǎn)生的如IL-2、TNF-α、IFN-γ[3]等。但也有些超抗原(如TESS)則誘導Th2細胞分化。②絕大多數(shù)超抗原有一個共同的架構,也被稱為超抗原樣蛋白(SSL)[4]③CD28是超抗原發(fā)揮生物效應必須受體[5]。④T-SAg有各自的方式結合到MHC和TCR,其約束力顯著的多樣性。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B(SEB)和C(SEC)的交聯(lián)MHCⅡ類α鏈和T細胞受體β鏈,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A(SEA)的兩個α和β-MHCⅡ類結合位點結合,以交叉鏈接TCRβ鏈,葡萄球菌腸毒素H(SEH)唯一結合到TCRα鏈。因此他們以各自的方式結合到MHC和TCR,導致其約束力各異[6]。其實,就是人們常說的驟降,驟降更強烈激活T細胞,企圖破壞免疫系統(tǒng),保護超抗原。⑤選擇性識別TCR鏈V區(qū)。對通常抗原肽-MHC分子復合物,T細胞特異性識別涉及TCR的Vα、Jα、Vβ、Jβ片段,而T-SAg僅選擇與TCRβ鏈V片段結合,且一種T-SAg,??膳c數(shù)種Vβ片段結合。⑥不同T細胞亞群對T-SAg 反應有差異,再次刺激反應不相同。如中毒性休克綜合征毒素(TSST)激活表達Vβ2的T淋細胞,葡萄球菌外毒素B(SEB)激活表達Vβ3、Vβ12、Vβ14、Vβ15、Vβ17、Vβ20 的T淋巴細胞[1],而人類T淋巴細胞總共表達大約24種主要Vβ成分。又如(SEA)單次刺激,則發(fā)現(xiàn)Vβ3+CD4+和Vβ3+CD8+T細胞亞群反應性相似,若再次刺激,則發(fā)現(xiàn)Vβ3+CD8+T細胞呈顯著低反應[7]。⑦T-SAg與APC表MHCⅡ類分子結合,但不受MH CⅡ類型別限制。即不論APC與應答T細胞所表達的MHC是否同型,T細胞均能接受刺激而增殖。所以內(nèi)源性SAg通過MHC對抗原交叉提呈實現(xiàn)生物效應。(即內(nèi)源性抗原也能通過MHCⅡ類分子提呈;外源性抗原也能通過MHCI類分子提呈)。⑧新近發(fā)現(xiàn)MHCⅡ類分子并非超抗原體外激活T細胞所必要。在PMA和某些細胞因子輔助下, SAg無須MHCⅡ類分子參與即可以TCRVβ特異性方式激活T細胞,這一發(fā)現(xiàn)為人工合成多肽探尋SAgT細胞表位提供了理論依據(jù)[8]。⑨嵌合SAg抗體可瓦解SAg誘導T細胞活化和細胞因子的產(chǎn)生[9]。

4 T-SAg引發(fā)機體免疫效應

T-SAg除引發(fā)免疫反應(激活體內(nèi)自身反應性T細胞,還可引起自身抗體免疫反應)、免疫損傷、自穩(wěn)、耐受及抵制外,還有以下的新的效應特點:① 參與修飾樹突狀細胞增強抗腫瘤作用。T-SAg除刺激T細胞大量增殖、產(chǎn)生細胞因子(如TMF-α)殺腫瘤外,還參與腫瘤抗原一起修飾樹突狀細胞增強殺腫瘤作用[10]。②暴露自身隱蔽抗原。由于T-SAg引起機體免疫損傷,使自身隱蔽抗原暴露引起“抗原抗體類型”自身免疫性反應(非激活體內(nèi)自身反應性T細胞誘發(fā)的自身免疫反應)。③能增強一般的免疫反應。即能增強外源性抗原與自身抗原有交叉反應的一般免疫反應,能增強外源抗原引發(fā)機體產(chǎn)生抗原抗體免疫復合物類免疫反應(如急性腎炎)。④可協(xié)同B細胞產(chǎn)生免疫反應。T-SAg可在T細胞TCR-Vβ與B細胞表面MHCⅡ類分子間發(fā)揮橋聯(lián)作用,從而可激活多克隆B細胞,產(chǎn)生抗體或自身抗體[8]。⑤超抗原免疫逃避。T-SAg所誘導的T細胞應答,并非針對超抗原自身,而是通過分泌大量細胞因子參與某些病理過程的發(fā)生和發(fā)展[11]。T-SAg快速激活T細胞、NK細胞、LAK細胞和巨噬細胞,并分泌大量細胞因子雖不是對超抗原本身(甚至破壞免疫系統(tǒng)、企圖保存超抗原),但對一般抗原(病原體)還是有殺滅作用,因特異性T細胞激活是通過CD28/B7分子啟動第二信號增強細胞因子基因表達、促進IL-2合成來實現(xiàn)的,而T-SAg生物效應本來就增加了IL-2。⑥ 導致Th1/Th2失衡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T細胞SAg刺激大量表達TCR-Vβ序列的T細胞增殖。得到響應是主要炎癥,重點是Th1占優(yōu)勢(打破Th1/Th2平衡)產(chǎn)生IL-(1.2.6)、TNF-α、IFN-γ和單核細胞趨化蛋白(MCP1)等,這些過度不協(xié)調(diào)和釋放因子引起免疫損傷[3]。

5 T-SAg引發(fā)臨床疾病

5.1 川畸病

川畸病常見于5歲以下兒童的多臟器血管炎,是目前兒童后天性心血管疾病的原因。超抗原[2]如中毒性休克綜合征毒素TSST、表皮剝脫性毒素ET、鏈球菌致熱外毒素SPE、熱休克蛋白65、細菌HSP65、支原體等 可刺激大量表達TCR-Vβ序列的T細胞增殖,(而αβ T細胞主要為CD4+或CD8+。輔助T細胞為CD4+細胞。其可分為Th1和Th2細胞),川畸病急性期外周血T細胞亞群失衡。CD4增高、CD8降低、CD4/CD8增高[12]。C D4+ T(Th2增高)分泌淋巴因子(IL-1、4、5、6、13)增多,促進B細胞多克隆活化產(chǎn)生IgM、IgA、IgG、IgE升高及自身抗體。CD4+ T(Th1)也分泌IL-2、IFN-γ、LT、TNF等。這些淋巴因子、活介素均可誘導內(nèi)皮細胞表達和產(chǎn)生新抗原,故引起多臟器血管炎,又IL-1、IL-6、TNF增高尚可誘導肝細胞合成急性反應性蛋白質(zhì),如C反應蛋白,抗胰蛋白酶等,引起本病發(fā)起反應。最近研究顯示川畸病外周血T細胞凋亡延緩(Th2細胞占優(yōu)勢)。

5.2 毒性彌慢性甲狀腺腫(GD)

近年來提出GD是感染因子作為超抗原分子,誘導T淋巴細胞對甲狀組織發(fā)生反應[13]。SAg刺激大量T細胞激活,產(chǎn)生多種細胞因子,產(chǎn)生針對甲狀腺抗原抗體。具體CD4+ T細胞功能明顯增強,導致B淋巴細胞產(chǎn)生大量抗甲狀腺抗體;同時Th1細胞功能亢進,受到更多CD8+細胞毒性T細胞參與,再之T-SAg非特異性激活巨噬細胞分泌的IL-1β誘導甲狀腺細胞表達FasL增高,與Fas結合,促使其凋亡。故本病有細胞免疫與體液免疫兩方面受累。

5.3 幼年特發(fā)性關節(jié)炎(JIA)

JIA發(fā)病是各種感染性微生物的特殊成分作為外來抗原,作用于遺傳背景的人群,引起免疫應答出現(xiàn)自身組織的損害和變性。尤其是某些細菌、病毒的特殊成分(如HSP)可作為超抗原,一方面直接與TCRVβ結合而激活T細胞,激發(fā)免疫損傷[14],另一方面B細胞SAg介導的應答可擴大自身的抗體產(chǎn)生(T-SAg在T細胞TCR-Vβ與B細胞表面MHCⅡ類分子間橋聯(lián),激活B細胞產(chǎn)生抗體;Th1細胞幫助B細胞使免疫蛋白轉(zhuǎn)為IgG)。當然自身組織變性成分(內(nèi)源性抗原)如變性IgG或變性的膠原蛋白,也引起自身免疫反應,進一步加重免疫損傷。

5.4 中毒性休克綜合征(TSS)

就是葡萄菌腸毒素類的中毒性休克綜合征毒素(TSST)作為超抗原,大量刺激T細胞克隆增殖,出現(xiàn)免疫損傷,包括高熱、嘔吐、低血壓、皮膚瘀斑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5.5 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近期研究表明,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超抗原確定可以打破自身反應T淋巴細胞的免疫耐受或抑制狀態(tài),如上述已提到幼年特發(fā)性關節(jié)炎(略)。還有銀屑病也是一種表皮炎性疾病,主要特征為表皮角質(zhì)過度增生以及炎性滲漏。A族鏈球菌產(chǎn)生的多種超抗原刺激而大量增生的T淋巴細胞在銀屑病的皮膚損傷中起重要的作用[15],如SPEA、SPE2C刺激的Vβ+2 T淋巴細胞及SPE2C刺激的Vβ15 T淋巴細胞,這一發(fā)現(xiàn)表明,超抗原可能引起或惡化銀屑病。胰島素依賴性糖尿?。↖DDM)是由于胰腺β細胞被自身免疫系統(tǒng)攻擊而導致的。研究發(fā)現(xiàn)自身反應性Vβ+7T淋巴細胞參與了該過程,這一發(fā)現(xiàn)表明超抗原可能是這種疾病的病因之一。最近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患者中分離到一種內(nèi)源性人類逆轉(zhuǎn)錄病毒,該病毒可以剌激Vβ+7T淋巴細胞增殖,因而推測這種病毒性來源的超抗原是IDD致病因素之一[1]。

6 治療

6.1 針對SAg及其生物效應治療

①抗SAg抗體可避免SAg生物效應引起強烈免疫損傷。國外究研證實,嵌合抗金黃色葡萄球腸毒素B和洛伐他汀協(xié)同作用,提供對SEB致死劑量的體內(nèi)保護[9]。②阻止將與超抗原結合的CD28分子是阻止致命性休克的新措施[5]。另金黃色葡萄球菌超抗原誘導的炎癥和中毒性休克的治療下調(diào)制[16],近來也引起人們重視。③消除產(chǎn)生SAg的微生物,即用抗生素[2]。④自然產(chǎn)生抗體,有些超抗原刺激B細胞產(chǎn)生這些抗體可增加這種效果[17]。⑤免疫球蛋白化解特異抗體和防止T細胞激活[18]。⑥免疫抑制劑防止T細胞的激活和細胞因子的釋放,也可運用糖皮質(zhì)激素減少炎癥反應。

6.2 研究SAg生物效應機制,治療相關疾病

①根據(jù)超抗原強大的作用機制,研制超抗原疫苗,將對由于超抗原引起的疾病的防治提供一種新思路。而研究治療性疫苗的重點方向,即構建成分相似而具有不同分子結構的疫苗,或改變抗原的遞呈途徑,從而有可能終止耐受,重建對抗原的特異性免疫應答。由協(xié)合集團與國際專家聯(lián)合研制的“用金黃色葡萄球菌的代謝產(chǎn)物(STAPHY-LOCOCCAL VENTEROTOXIN)治療腫瘤的生產(chǎn)方法”1993年獲得國家發(fā)明專利,1999年正式被批準為國家一類新藥,是世界第一個用于臨床的超抗原抗癌生物制劑,超級抗原BM口服液的問世給癌癥患者帶了新的希望。近來國外學者研究雙特異性抗體增加殺腫瘤效果(即一種雙特異性T細胞連接抗體,是以B細胞表面抗原CD19和T細胞受體復合物CD3的雙重靶向特異的單鏈抗體為基礎,在CD19陽性靶細胞存在的情況下,將細胞毒性T細胞定富集到腫瘤處,殺之[19,20]。)所謂雙特異性抗體,其實很可能是與B細胞有一定聯(lián)系的抗體-超抗原偶聯(lián)物或其蛋白質(zhì),也可能為與T-SAg相聯(lián)的雙功能抗體,有待進一步探討。② 研究超抗原免疫耐受機制,終止耐受。就是尋找阻止或逆轉(zhuǎn)免疫耐受的方法,將為臨床治療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腫瘤提供新的干預靶點??乖o以佐劑易誘導免疫應答,去除負性調(diào)控細胞因子,改變抗原提呈。這些均可逆轉(zhuǎn)免疫耐受。③ 國內(nèi)學者胡偉綱等報道抗CD28抗體、佛波酯(PMA)和IL-2具有輔助超抗原活化T細胞及殺腫瘤作用,且臨床研究有一定效果。

[參考文獻]

[1] 鄭翰,徐建國. 超抗原的研究進展[J]. 中國共患病學報,2008,24(5):81-84.

[2] Llewelyn M,cohen J. Superantigen:microbial agentgs that corrupt immunity[J]. Lancet Infect Dis,2002,2(3):156-62.

[3] Alouf JE,Miiller-Alouf H.Staphylococcal and streptococcal superantigens: molecular,biological and clinical aspects[J]. Int J Med Microbiol,2003,292(7-8):429-40.

[4] Fraser JD,Prof T. The bacterial superantigen and superantigen-like proteins[J]. Immunol Rev,2008,10(225):226-243.

[5] Arad G,Levy R,Nasie I,et al. Binding of superanting toxins into the CD28 homodimer interface is essential for induction of cytokime genes that mediate lethal shock[J]. PlosBio,2011,l9(9):e100-149.

[6] Saline M,Rodstrom KE,F(xiàn)ischer G,et al. The structure of superantigen complexed with TCR and MHC reveals novel insights into superantigenic T cell activation[J]. Nat Commun,2010,16(1):119.

[7] 張瑞華,儲以微,王纓,等. 不同T細胞亞群對超抗原SEA反應的差異[J]. 復旦學報(醫(yī)學版),2002(6):17-19.

[8] 龔非力. 醫(yī)學免疫學[M]. 第2版.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190.

[9] Tilahun ME,Kwan A,Natarajan K,et al. Chimeric anti-staphy lococcal enterotoxin B antibodies and lovastatin act synergistically to provide in vivo protection against lethal doses of SEB[J]. Plos One,2011,6(11):27203.

[10] 宋輝,楊偉明,焦保庭,等. 超抗原和腫瘤抗原修飾樹突狀細胞的殺樹腫瘤效應[J]. 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報),2008(1):68-70.

[11] Kolb M,F(xiàn)raser J.D,editors. Superantigens:molecular basis for their role in human diseases[M]. book,2008:2002-2003

[12] 胡亞美,江載芳. 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 第7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698.

[13] 林漢華. 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J]. 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3,18(2):80.

[14] 薛辛東,杜立中,毛萌. 兒科學[M]. 第2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185.

[15] Mrowietz U,Reich K. Psoriasis-new insights into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J]. Deutsches rzteblatt international,2009,106(1-2):11-8.

[16] Krakauer T. Toxins(Basel). United States:Army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fectious [J]. Diseases,2010:1963-1983.

[17] Erlandsson E,Anderssom K,Cavallin A,et 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Antigenic Epitopes in 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 A and E and Design of a superantigen for Human Cancer Therapy[J]. 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 2003,333(5):893-905.

[18] Michael O,Hengartner. The biochemistry of apoptosis[J]. Nature,2000,407(10):770-776.

[19] Kufer P,Hess G,Knop S,et al. Tumor regression in cancer patients by very low doses of a T cell enaginantibody[J]. Science,2008,321(5891):974-977.

第7篇:細胞研究范文

[關鍵詞]軟骨細胞;細胞骨架;細胞形態(tài)

關節(jié)軟骨處在一個具有壓應力、張應力、流體剪切力等機械應力作用的復雜力學環(huán)境中,而機械應力在調(diào)節(jié)關節(jié)軟骨細胞生物學行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夠?qū)浌羌毎玛惔x進行調(diào)控,是保證軟骨基質(zhì)正常狀態(tài)的必要條件??烧{(diào)控軟骨細胞的新陳代謝,是維持正常軟骨基質(zhì)必不可少的條件。關節(jié)軟骨組織缺乏血液供應、細胞代謝緩慢、自我修復能力較差,即使較小的軟骨損傷也會引起嚴重的后果。我們的前期動物實驗表明,中等強度的炮臺運動能促進大鼠軟骨缺損的修復重塑,但其作用機制尚不清楚。

本研究擬通過體外實驗對大鼠關節(jié)軟骨加載周期性壓應力,觀察應力下的軟骨細胞形態(tài)和細胞骨架的變化,為軟骨細胞內(nèi)力一生物信號轉(zhuǎn)化研究提供基礎,為適度應力促進關節(jié)軟骨缺損修復重塑的機制研究提供依據(jù)。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主要包括大鼠來源及所用試劑的來源。本研究中所用大鼠為7d齡,且身體健康,均由南方醫(y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主要試劑:鼠抗人Tubulin B單克隆抗體(北京中杉金橋生物進口分裝);Dulbecco改良DMEM/Ham F12混合培養(yǎng)基(HyClone公司);0.01mol/L磷酸緩沖液PBS(博士德公司);碘化丙啶(Salarbio公司);鏈菌蛋白酶(Gibco公司);胎牛血清(FBS,杭州四季青公司);番紅(Salarbio公司);胰蛋白酶(Gibco公司);雙乙酸熒光素(Salarbio公司);甲苯胺藍(Salarbio公司);4%多聚甲醛(Salarbio公司);II型膠原酶(Gibco公司);山羊抗小鼠IgG/FITC思牽ū本猩冀鵯派物進口分裝);I型膠原蛋白裱襯的6孔培養(yǎng)板(Flexercell公司)。

1.2儀器設備

主要包括四點彎曲加力裝置(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yī)學院研制);流式細胞儀(Coulter,美國);CO2培養(yǎng)箱(ShelLab,美國);倒置熒光顯微鏡(Olympus,日本);數(shù)碼相機(Olympus,日本)。

1.3實驗方法

主要包括細胞培養(yǎng)、染色以及檢測。

1.3.1軟骨細胞的分離培養(yǎng)及應力加載 體外分離大鼠四肢的關節(jié)軟骨并進行傳代培養(yǎng),細胞培養(yǎng)傳至第3代,隨機分為對照組(A組)和周期性機械應力組(B組)。A組:在正常條件下培養(yǎng)軟骨細胞;B組:軟骨細胞置于周期性機械應力體系中(4000u strain)培養(yǎng)30min,連續(xù)3d。加載應力組細胞卸載后與對照組細胞同時進行以下檢測。

1.3.2番紅及甲苯胺藍染色 軟骨細胞生長于柔性的硅膠膜上,選擇PBS進行沖洗,并加入0.25%番紅以及1%甲苯胺藍染液,在室溫條件下,進行孵育2h。隨后利用顯微鏡進行觀察拍照。番紅染色可以明確氨基葡聚糖合成情況;甲苯胺藍染色可以明確蛋白多糖合成情況。

1.3.3免疫熒光檢測 當細胞的80%貼合于蓋玻片后,在超凈的工作臺上放置一24孔的培養(yǎng)板,并取出貼有細胞的蓋玻片,使用PBS液進行2次清洗,后加入2%的甲醛溶液,進行固定。固定后,使用0.5%的Triton液清洗細胞3次,每次10min。加一抗(sigma公司),在37℃條件下,靜置1h。將蓋玻片置于24孔板上,使用0.5%Triton液進行3次清洗,每次10min。后加如異硫氰酸熒光素(fluoresceinisothiocyanate,F(xiàn)ITC)標記的二抗(sigma公司),37℃條件下,靜置1h。將蓋玻片置于24孔板,0.5%Triton液進行3次清洗,每次10min。將所有蓋玻片放置于24孔板中,使用0.5%Triton液進行3次清洗,每次10min,后將清洗液棄去,加入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進行染核,在室溫條件下,進行5min。后在長方形的載玻片上低落封片劑,蓋上蓋玻片,并在室溫條件下5min封片。用LCSM(LeicaSPS Germany)觀察并記錄圖像。

1.3.4 RT-PCR檢測cofilin基因表達 以TrizolRNA試劑盒提取細胞總RNA,依據(jù)GenBank上登陸cofilin基因序列,以B-actin作為內(nèi)參照,設計引物序列。cofilin正義引物:TGTGGCTGTCTCTGATGGAG,反義引物:3TGTCTGGCAGGATC 3TGAC:B-acfin正義引物:CAC GTA CGT TGC TAT CCAGGC,反義引物:CTC CqT AAT GTC ACG CAC GAT。PCR條件95℃變性4min:95℃變性45s:53℃復性45s:72℃延伸90s:72℃溫育10min:4℃保存24h。擴增結束后取最終產(chǎn)物10 u L,進行1.5%瓊脂糖凝膠電泳(含EBO.5ug/mL)。15mA、90V穩(wěn)壓45min,采用kodak電泳凝膠觀察系統(tǒng)EDASl20掃描,分析結果。

1.3.5Western印跡檢測cofilin蛋白表達 選擇實驗組與對照組中貼壁生長的軟骨細胞懸浮液,并進行蛋白樣品提取,以pierce公司生產(chǎn)的BCA蛋白定量檢測試劑盒說明為標準稀釋樣品,進行蛋白濃度的檢測,并選擇5mg/mL的BSA液體將蛋白質(zhì)標準品完全溶解,置于-20℃的環(huán)境下保存。選擇取標準品用PBS 10mL,并將其稀釋為100uL,保證液體的最終濃度為0.5mol/mL。進行SDS-PAGE電泳,再完成轉(zhuǎn)膜的過程中加入一抗與二抗,并進行ECL發(fā)光。通過掃描儀進行掃描,將圖像輸入到Image J軟件中進行圖像的定量分析。

1.4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數(shù)據(jù)用(x±s)表示,行配對t檢驗,P

2.結果

2.1軟骨細胞的形態(tài)學觀察

體外分離的大鼠關節(jié)軟骨細胞培養(yǎng)24h后開始貼壁,72h后能夠完全貼壁。并且大部分細胞表現(xiàn)為多邊形,而細胞核表現(xiàn)為橢圓形或者圓形,能夠清晰的觀察到1~2個核仁。進行甲苯胺藍染色后,形態(tài)學觀察可見:大部分聚集于細胞內(nèi)的呈深藍色的蛋白多糖。而細胞核則被染色為深藍色或者藍紫色。進行番紅染色后,形態(tài)學觀察可見:大部分呈深紅色的氨基葡聚糖陽性物質(zhì)聚集于細胞內(nèi)。加載組和對照組無顯著差別,而應力組的關節(jié)軟骨細胞發(fā)生形態(tài)改變,并且其取向逐漸趨于相同。見圖1A~D。

2.2微絲的形態(tài)學觀察

實驗組軟骨細胞微絲為與細胞長軸平行的線狀均勻纖維,排列整齊,呈線狀拉伸,核深染。對照組軟骨細胞微絲形態(tài)及分布較散亂,纖維顯稀疏,與對照組比較核淡然。見圖2A~B。

2.3微管的形態(tài)學觀察

實驗組軟骨細胞邊緣平整、銳利,細胞微管呈網(wǎng)絡狀分布于各個細胞內(nèi)以維持細胞形態(tài),在核周可見明顯的斑點狀微管聚集區(qū)。對照組軟骨細胞微管熒光強度明顯較弱,邊緣模糊,未見明顯核周聚集區(qū)。見圖2C~D。

2.4中間纖維的形態(tài)學觀察

實驗組軟骨細胞中間纖維圍繞細胞核且從細胞核到細胞膜呈遞增的貫穿分布,呈平滑的細絲狀,成束成網(wǎng),在細胞膜周圍分布密集,形成亮帶,中間纖維擴展的細胞外基質(zhì)的部分呈現(xiàn)為亮帶外周的微弱綠色熒光。對照組軟骨細胞中間纖維排列紊亂,熒光強度普遍較弱,呈波浪狀圍繞細胞核分布,個別細胞中存在中間纖維的斑塊狀聚集,膜周亮帶較弱或無,亮帶以外微弱綠色熒光較寬。見圖2E~F。

2.5RT-PCR檢測cofihn基因表達

RT-PCR檢測顯示實驗組軟骨細胞cofilin基因表達為(1 52±0.12),對照組為(0.99±0.01),兩組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1.123,P=0.000)。見圖3。

2.6Western蛋白印跡檢測cofifin蛋白表達

實驗組軟骨細胞中cofilin蛋白表達明顯高于對照組軟骨細胞cofilin蛋白的表達。見圖4。

3.討論

軟骨在動物全身關節(jié)活動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其含有特殊的軟骨基質(zhì),因而能夠承受一定的機械力而不會發(fā)生永久變形。同樣,在軟骨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其形態(tài)和功能的維持及損傷后的修復也離不開力學刺激,缺乏力學刺激會導致軟骨退行性變。

軟骨細胞在機械力的傳導和轉(zhuǎn)化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細胞形態(tài)是細胞功能的體現(xiàn)形式,是細增殖分化與凋亡等諸多胞內(nèi)事件的參與者,同時,細胞形態(tài)與細胞所處的力學環(huán)境密不可分,是細胞內(nèi)部力平衡的最直觀外在表現(xiàn),因此,對軟骨細胞的形態(tài)研究,是研究機械應力影響軟骨修復機制的基礎。

本實驗中在周期性機械應力刺激下,大鼠關節(jié)軟骨細胞附壁生長良好,能夠合成有軟骨細胞生物學特點的粘多糖和氨基葡聚糖,并促進軟骨細胞的規(guī)則排列,說明在軟骨細胞的生長過程中,周期性的機械應力具有較為積極的刺激作用。臨床研究證實,外力施加載荷的頻率、時間與大小等均是影響軟骨細胞新陳代謝和生長的刺激因素。本實驗中的細胞特殊染色技術只能定性分析粘多糖及氨基葡聚糖的含量,而無法從蛋白表達的基因水平辨別蛋白合成過程中的微小差別。仍然需要更加深刻的定量分析研究,對基因和蛋白層面進行探討,進一步闡述周期性機械應力對軟骨細胞的刺激作用。

細胞骨架是維持細胞形態(tài)的重要部分,同時在維系軟骨細胞功能方面也具有十分顯著的作用。細胞骨架包括微絲、中間z與微管是胞骨架的組成部分,聯(lián)合各種具有不同作用的調(diào)控蛋白共同構成細胞內(nèi)部蛋白纖維網(wǎng)絡體系。細胞骨架明顯的為力學信號發(fā)生轉(zhuǎn)導提供了十分理想化和有效化的途徑。在細胞受到外界力學的刺激后,會導致細胞骨架發(fā)生重新排列,導致使細胞內(nèi)應力隨之發(fā)生相應的重新分布。細胞骨架的改變不僅會造成細胞形態(tài)的變化,同時也會導致細胞力學特征及生物學特征發(fā)生變化。

微絲是真核細胞中含量最豐富的一種蛋白復合體,是細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由肌動蛋白分子螺旋狀聚合成的纖絲,又稱肌動蛋白絲,F(xiàn)-actin是細胞骨架微絲蛋白的主要成分,與細胞黏附、吞噬、運動、分裂等密切相關。細胞伸出的絲狀偽足參與細胞間的通訊并使細胞具有趨化性,產(chǎn)生細胞形態(tài)的變化,而成束的微絲對絲狀偽足起支持作用。壓應力作用于軟骨細胞后,微絲會出現(xiàn)不同方向的變化,增加細胞頂-底縱向的微絲張力,但橫向微絲張力未發(fā)生變化。外界刺激到達閾值后,會破壞Actin微絲和Vimentin中間纖維聚集以及解聚的動態(tài)平衡,導致微絲發(fā)生生物學降解。應力信號通過細胞骨架網(wǎng)絡結構傳遞至細胞內(nèi)激活相應的信號轉(zhuǎn)導通路,反饋調(diào)控,使其與組蛋白、DNA相互作用來調(diào)節(jié)復制和轉(zhuǎn)錄過程,細胞骨架發(fā)生重組,使細胞維持一定的機械強度適應機械力。

本研究中免疫熒光染色顯示應力組較對照組微絲致密且分布均勻,熒光強度增強,取向趨于一致。實驗組細胞微管呈網(wǎng)絡狀分布于各個細胞內(nèi)以維持細胞形態(tài),在核周可見明顯的斑點狀微管聚集區(qū)。而加載周期性機械應力后的軟骨細胞中間纖維圍繞細胞核且從細胞核到細胞膜呈遞增的貫穿分布,呈平滑的細絲狀,成束成網(wǎng),在細胞膜周圍分布密集,形成亮帶。這些現(xiàn)象均表明周期性應力可促進軟骨細胞的骨架重排,提高其力學適應性,而細胞骨架在軟骨細胞的力學一生物學信號轉(zhuǎn)導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第8篇:細胞研究范文

【摘要】HSS具有促進肝癌細胞增生和抑制其分裂增生、引起肝癌細胞凋亡的雙向作用。HSS可能與多種化療藥物誘導肝癌細胞凋亡有協(xié)同作用,并且明顯減輕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對化療性肝損傷具有保護作用,有可能開創(chuàng)一種細胞因子與化療藥物相結合治療肝癌的極具潛力的新療法。

【關鍵詞】肝細胞刺激因子;肝癌;凋亡

【中圖分類號】R735.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8517(2009)02-0016-02

肝臟是生物體內(nèi)一種具有很強再生能力的器官,從中分離純化出具有再生刺激功能的物質(zhì)一直是國內(nèi)外研究人員關注的重點。特異性的肝細胞生長刺激因子,HGF(血源性)、HSS(肝源性)、ALR(胞源性)在功能機制方面有許多共同和相似之處,又具有各自獨特的功能。在臨床上,它們既能啟動肝損傷后的再生與修復,又能抑制某些肝癌細胞的生長,在肝病治療藥物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由于HSS特異性地促肝細胞生長的活性,參與肝細胞再生的調(diào)控等,一直是肝炎治療、肝細胞調(diào)控的研究熱點。而HSS對肝癌細胞株的作用各家報道不一,限制了HSS臨床應用。本文就HSS誘導肝癌細胞凋亡的研究進展作一綜述。

1HSS研究概況

1975年LaBrecque從初斷乳大鼠和肝部分切除后的再生肝中提取出一種生物活性物質(zhì),稱為肝細胞刺激因子(HSS)。它能刺激肝細胞有絲分裂,促進肝細胞再生和肝細胞DNA的合成,加速肝臟修復,保護肝細胞的作用。其機制仍不清楚。國內(nèi)目前臨床用的促肝細胞生長素即屬于HSS類。HSS至今尚未得到純化單一的活性物質(zhì),其分子結構和DNA序列仍不清楚,但有研究顯示是一類分子量約為12~18kD,帶強負電荷、微弱疏水的多肽類物質(zhì)的總和。HSS沒有種屬特異性,但有器官特異性:HSS在體內(nèi)對骨髓、脾臟、腎等器官均不作任何反應;在體外,對8種正常的或惡變的非肝臟起源細胞株也沒有作用,然而無論體內(nèi)、外,正?;驉鹤兊母闻K起源的細胞均能對HSS產(chǎn)生較強的反應。HSS可由胎肝、再生肝中提取得到,但成年鼠肝臟提取物則無此物質(zhì)。體外翻譯實驗表明,人胎肝細胞的多聚A-mRNA可以引導人HSS的生物合成,表明HSS是人胎肝組織的基因表達產(chǎn)物,而不是酶催化加工的結果。HSS存在乳肝組織或再生肝組織的肝細胞胞漿中,肝細胞膜上有相應的受體,在非肝細胞中未發(fā)現(xiàn)HSS。HSS與其他肝再生調(diào)控因子的主要不同之處在于具有耐熱性并僅存在于生長狀態(tài)的肝臟中。

2HSS誘導肝癌細胞凋亡的研究進展

HSS具有較強的抗損傷能力,可能減輕多種因素(病毒、細菌、化學毒物、缺血再灌注等)引起的肝細胞凋亡的發(fā)生[1],它能刺激肝細胞DNA合成及肝細胞再生,并對肝細胞具有保護作用。HSS對肝癌細胞的作用各家報道不一。由于體外實驗證明HSS對肝癌細胞株DNA合成也有促進作用[2],因而HSS能否致癌變及能否應用于肝癌治療,一直是人們關心的問題。李茹冰等研究表明,HSS的某些組份在體外尚可抑制肝癌細胞的增殖活性。大多數(shù)研究認為低濃度時,對肝癌細胞生長無明顯刺激作用,較高濃度則有明顯抑制肝癌細胞生長作用[3]。吳國慶等實驗發(fā)現(xiàn)[4]HSS對正常大鼠肝臟細胞和人肝癌細胞呈促進增生和抑制其分裂增生、引起自溶和死亡的雙向作用。研究表明[5],HSS對肝細胞生長起雙重調(diào)控作用,不但能促進肝細胞DNA合成,同時還能抑制肝癌細胞生長,預防黃曲霉素導致的大鼠肝癌前病變。在體外實驗,細胞水平證實[6],HSS能抑制肝癌細胞活力,但無明顯形態(tài)學損害的表現(xiàn)。有學者通過瓊脂糖凝膠電泳及流式細胞檢測證實[7],肝癌細胞活性的降低系HSS和ADR的作用下發(fā)生細胞凋亡所致。其他學者通過實驗亦得出 HSS對肝癌細胞生長具有抑制作用,且對肝癌細胞的凋亡具有促進作用[8]。但類似的動物實驗尚需進一步證實??梢奌SS具有誘導肝癌細胞凋亡的作用是肯定的。當然,肝的再生增殖、凋亡等的調(diào)控并不是由單一因素決定的,HSS作為一種促肝生長物質(zhì)是不可能完全獨立發(fā)揮作用的。HSS單獨對肝癌細胞系的凋亡誘導作用很弱,很可能與多種化學藥物作為促進劑共同發(fā)揮作用。

3HSS誘導肝癌細胞凋亡的作用機制

自發(fā)現(xiàn)HSS以來,雖然受到一些學者的關注,但HSS對相同起源的正常和惡性腫瘤細胞為何表現(xiàn)出相反的作用,其機制仍不清楚。首都醫(yī)科大學生物學實驗室報道[9],HSS刺激肝細胞生長的機理可能是誘導細胞EGF受體(EGFR)mRNA的轉(zhuǎn)錄水平,上調(diào)EGFR的數(shù)量,提高EGFR的親和力和磷酸化程度,促使其內(nèi)向化。EGFR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其活化后可誘導形成包括Ras在內(nèi)的細胞信號傳導通路,最終導致細胞增殖[10]。HSS促肝癌細胞生長亦可能通過調(diào)節(jié)EGFR介導的信號傳導通路所為。戴杰等[2]報道,HSS系通過調(diào)節(jié)EGFR介導的細胞信號傳導通路促肝癌細胞生長。HSS與肝細胞或肝癌細胞膜表面的EGFR結合,促使EGF與受體內(nèi)向化,繼而活化EGFR,后者則作用于膜內(nèi)面的p21ras,引發(fā)胞內(nèi)信號傳導的瀑布效應。因此,在基因水平HSS刺激EGF受體表達,可能是HSS啟動肝細胞再生的關鍵。

有學者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HSS作用后的肝癌細胞突變型P53蛋白表達明顯降低,可能是HSS促進肝癌細胞凋亡的原因之一[8]。HSS對肝癌細胞的生長調(diào)節(jié)作用與肝癌細胞EGFR/DNA表達密切相關[11]。HSS誘導肝癌細胞凋亡亦可能是通過作用于細胞膜上的EGFR而發(fā)揮其生物效應的。實際上EGF于不同細胞系可分別誘導凋亡及減輕凋亡。HSS與EGFR結合后引起EGFR構象的改變[12]。HSS進入細胞,產(chǎn)生一系列理化反應,最終在核內(nèi)啟動一些基因的表達,如p53基因的表達,進一步表現(xiàn)出其效應。也有學者認為HSS在促進肝細胞再生的同時,可能同時具有促進細胞分化的作用,而肝癌細胞凋亡的發(fā)生可能與這種尚未證實的促分化作用有關[7]。

4HSS抗化療性肝損傷的作用

HSS通過增強肝細胞抗氧化能力,抑制脂質(zhì)過氧化反應,在一定程度上拮抗CTX、CCl4的肝毒性[13]。HSS能夠阻止化學毒物或藥物導致的肝細胞膜流動性的降低,能夠有效地維持急性肝損傷后線粒體的通透性[5],線粒體膜通透性改變可能是細胞死亡的關鍵性機制,改善肝臟線粒體的呼吸功能,因而阻止細胞死亡。據(jù)報道,HSS能促進肝細胞膜的穩(wěn)定性,增強肝細胞對化療藥物的耐受性,減輕肝細胞的損傷,提高化療效果,明顯縮小腫瘤病灶,延長生存期,并能減輕化療引起的嘔吐等消化道反應。可見HSS作為一種有效的天然的肝細胞特異性保護劑應用于臨床,可望成為化療性肝損傷有效治療方法之一。

5小結

肝癌的化療敏感性較差,全身化療反應率在20%左右,且肝癌的聯(lián)合化療方案并未顯示出比單一藥物化療更明顯的優(yōu)勢,相反,聯(lián)合化療不可避免的具有更高的毒性。研究結果證實多種化療藥物均有誘導腫瘤細胞凋亡的作用,誘導細胞凋亡成為腫瘤治療的一個方向。HSS可能與多種化療藥物誘導肝癌細胞凋亡有協(xié)同作用,并且明顯減輕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對化療性肝損傷具有保護作用,應用于人體可能發(fā)揮顯著的抗肝癌作用,有可能開創(chuàng)一種細胞因子與化療藥物相結合治療肝癌的極具潛力的新療法。

參考文獻

[1]關景明,趙瑞波,程艷秋,等.促肝細胞生長素對肝細胞凋亡的影響[J].2001,21(3):178-179.

[2]戴杰,安威,高鼎成,等.肝刺激因子對人肝癌細胞的BEL-7402 p21表達的影響[J]..生理學報,2000,52(3):225-229.

[3] 邱偉華,林言蔽,朱上林,等.肝再生刺激因子(HSS)對肝再生調(diào)控作用的研究[J].醫(yī)學研究通訊,2000,29 (10):26-28.

[4] 吳國慶,吳曉燕,苗乃法,等.肝細胞刺激因子對肝癌細胞和大鼠肝細胞增生作用的研究[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02,23(4):171-173.

[5] 金艷,黃才國.促肝細胞生長物質(zhì)(HSS)[J]..生命的化學,2006,26(3):264-267.

[6] 楊秀疆,寶建中,陳土葆,等.HGF介導DXR誘導肝癌細胞凋亡的作用[J].腫瘤防治研究,l998,25(5):332-335.

[7]肖平,趙嘉惠,李慶璐,等.肝細胞刺激因子與阿霉素在人肝癌細胞凋亡的協(xié)同作用[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1999,30(1):196-197.

[8] 金志明,王天翔,柳小龍,等.HSS促進肝癌細胞凋亡的研究[J].上海第二醫(yī)科大學學報,2002,22(3):229-231.

[9]An W,Liu XJ,Lei TG,et a1.Growth induction of hepatic stimulator substance in hepatocyte through its regulation on EGF recetors[J]..Cell Res,1999,9:37-49.

[10] 劉彤華.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家族與靶向性抗癌治療[J]..中華病理學雜志,2006,35(10):577-579.

[11]Dai J,An W,Gao DC,et a1.Influence of hepatic stimulator substance on p2l(Ras) expression in human hepatic carcinoma cells 7402[J].Sheng Li Xue Bao,2000,52(3):225-229.

[12] 王天翔,金志明,袁建明,等.肝刺激因子對人肝癌細胞EGFR/DNA表達的影響[J].上海第二醫(yī)科大學學報,2005,25(2):141-143.

第9篇:細胞研究范文

目的探討新生兒細菌與病毒感染后患兒免疫細胞及其細胞因子的影響,以期為新生兒感染治療提供相關指標依據(jù)。方法選取醫(yī)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住院新生兒100例,將其隨病原菌不同分為細菌感染組65例和病毒感染組35例,兩組均給予對應及對癥治療,并給予人免疫蛋白靜脈滴注,觀察治療前及治療7d兩組患兒免疫細胞CD3+、CD4+、CD8+、CD4+/CD8+及細胞因子白介素-4(IL-4)、白介素-17(IL-17)、干擾素-γ(IFN-γ)、NK變化,并于治療3d后評定治療效果。結果治療前細菌感染組CD3+高于病毒感染組同期,CD4+低于病毒感染組同期,兩組治療后各項免疫細胞均高于同組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各項免疫細胞組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細菌感染組IL-4、NK高于治療后及病毒感染組同期,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IL-17、IFN-γ與同組治療后及對照組同期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經(jīng)3d治療,細菌感染組總有效率100.0%,高于對照組71.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新生兒細菌或病毒感染后,均可降低機體CD3+、CD4+、CD8+、CD4+/CD8+水平,促進IL-4、NK水平增高,適時給予人體免疫蛋白,有提高細胞免疫功能,提高治療效果,且有可能降低新生兒感染發(fā)生。

關鍵詞:

新生兒感染;病原體;免疫細胞;細胞因子

新生兒免疫功能尚不健全,防御機制不成熟,受環(huán)境、生殖道污染等影響,易引發(fā)感染性疾病[1]。相關文獻顯示[2],新生兒感染已成為繼新生兒黃疸、新生兒窒息外,新生兒死亡重要原因。為降低新生兒感染發(fā)生率,特對醫(yī)院收治不同病原體感染患兒免疫細胞及細胞因子進行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收集醫(yī)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住院新生兒100例,所有患兒均出生30d內(nèi),經(jīng)臨床檢查確診為新生兒感染,符合相關診斷標準[3]。排除新生兒免疫缺陷疾病、食物不耐受、先天性疾病、混合感染及對本研究藥物過敏患兒。隨病原菌不同分為細菌感染組65例和病毒感染組35例,兩組患兒性別、出生日齡、出生孕齡等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研究方法

1.2.1治療方法

新生兒感染后,據(jù)患兒臨床癥狀、血常規(guī)等給予抗感染、抗病毒藥物及對癥治療。并積極完善各項檢查,取分泌物、痰液等進行致病菌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據(jù)藥敏結果給予針對性治療。兩組均給予人免疫球蛋白(批準文號:國藥準字S10970081;廠家: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10%3ml/支),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稀釋400mg/kg后靜脈滴注,7d為1療程。

1.2.2檢測方法

兩組患兒均于治療前及治療7d抽取空腹肘靜脈血2ml置于肝素鈉抗凝一次性試管內(nèi)送檢,血液標本采集及送檢均由同組護理人員完成。細胞因子檢測采用流式細胞檢測儀進行,稀釋、混勻、離心、洗滌等,均嚴格按操作說明進行。免疫細胞檢驗采用美國生產(chǎn)免疫散射速率比濁儀檢測,試劑為美國Beckman-Coulter公司生產(chǎn)配套試劑,并計算CD4+/CD8+值。

1.3觀察指標

詳細記錄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治療前、治療7d兩組患兒免疫細胞、細胞因子水平,以確定不同病原體對患兒免疫功能影響,及人免疫蛋白對患兒免疫功能影響。免疫細胞包括CD3+、CD4+、CD8+及CD4+/CD8+;細胞因子包括:白介素-4(IL-4)、白介素-17(IL-17)、干擾素-γ(IFN-γ)、NK。

1.4評定標準

據(jù)患兒臨床癥狀及體征評定,治療3d患兒咳嗽、腹瀉等臨床癥狀及體征完全消失,尿量恢復正常,心音正常為有效;治療3d后,患兒癥狀及體征較治療前好轉(zhuǎn),但仍有輕微臨床癥狀,尿量偏少為顯效;治療3d后,患兒臨床癥狀及體征均無改善或加重,伴有少尿或無尿,心音低頓為無效[4]??傆行В接行В@效。

1.5統(tǒng)計分析

數(shù)據(jù)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免疫細胞及其細胞因子指標資料以(珚x±s)表示行t檢驗,治療效果對比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兒治療前后免疫細胞比較

治療前細菌感染組CD3+高于病毒感染組同期,CD4+低于病毒感染組同期,兩組治療后各項免疫細胞均高于同組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細胞因子比較

兩組治療前IL-4、NK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前IL-17、IFN-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細菌感染組治療后IL-4、NK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病毒感染組治療后各項細胞因子與治療前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

2.3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

經(jīng)3d治療,細菌感染組總有效率100.0%,高于對照組71.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討論

新生兒免疫功能不成熟,防御機制不健全,受外界病原體侵襲后,易引發(fā)感染,且起病隱匿,發(fā)展迅速,重癥者可形成敗血癥、肝腎功能衰竭等,嚴重危害患兒生命健康[5]。相關文獻顯示[6],全世界每年約有300萬以上新生兒死于感染。目前臨床尚無有效預防新生兒感染有效方法,僅在新生兒感染發(fā)生后或預防性給予抗感染及對癥治療,雖可發(fā)揮一定治療效果,但也會產(chǎn)生一定不良反應,如應用抗生素治療后,易損害機體正常菌群,甚至引發(fā)真菌感染,延長治療時間,增加患兒家庭經(jīng)濟負擔[7]。新生兒出生3個月內(nèi)免疫力主要來源于母體獲得IgG,隨著母體獲得IgG水平逐漸下降,自身合成功能發(fā)育不完全,防御機制不健全,故分娩后3個月內(nèi)是新生兒感染高發(fā)期[8]。臨床較多學者將著眼點側(cè)重于新生兒感染的治療,但缺乏相關數(shù)據(jù)支持,并不能為臨床治療提供有力證據(jù),甚至可能暫時緩解癥狀,影響臨床治療[9]。故筆者認為,監(jiān)測新生兒免疫細胞及細胞因子變化,及時給予調(diào)整,有可能成為預防新生兒感染發(fā)生,提高新生兒感染治療效果,降低新生兒感染病死率新方法,然何種致病菌可對新生兒免疫細胞及細胞因子影響、影響程度,尚無統(tǒng)一定論。人體細胞免疫系統(tǒng)主要為T淋巴細胞,包括CD3+、CD4+、CD8+等,其中CD3+水平代表外周成熟T淋巴細胞水平,CD4+代表淋巴因子水平,CD8+代表免疫抑制情況[10]。CD4+與CD8+是機體免疫細胞核心系統(tǒng),且相互抑制、調(diào)節(jié),保持機體免疫功能處于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CD4+/CD8+越高,免疫功能越好,反之則降低,免疫功能紊亂[11]。且T淋巴細胞可產(chǎn)生特定細胞因子,包括IL-4、IL-17、IFN-γ、NK等,共同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維持機體免疫功能平衡,特別是IL-17在腸道炎癥中具有誘導腸道上皮細胞、內(nèi)皮細胞釋放促炎因子及趨化因子作用,以緩解臨床癥狀[12]。

參考文獻:

[1]李強.降鈣素原與C反應蛋白在新生兒感染的臨床應用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3,15(3):419-420.

[3]邵志英,張彬彬,朱敏蓉,等.C反應蛋白檢測指導新生兒感染用藥的研究[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0,19(14):1704-1705.

[4]郁凌飛,徐秋英.免疫球蛋白對感染性肺炎患兒相關免疫指標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27):4650-4651.

[5]唐云芳,姚鈞平.血清降鈣素原檢測對新生兒敗血癥早期診斷和治療的意義[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5,22(4):608-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