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如何開展探究式教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探究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3-233-01
數(shù)學探究式教學是發(fā)展學生數(shù)學思維的有效手段,對于發(fā)展學生的直覺思雛,發(fā)散思維,逆向思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那么,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的我們,該如何開展探究式教學,提高初中數(shù)學教學效率呢?
一、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是開展探究式教學的前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產生內在探究動力,培養(yǎng)學習熱情的關鍵所在。學生只有在興趣的引導下,才能夠積極主動地探索學習當中的問題。因此,教學中,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想有效的開展探究式教學,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探究學習中來,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苦學”為“樂學”,提高教學效率。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由于數(shù)學教材具有較大的理論性,所以給數(shù)學課程塑造了一種假象枯燥無味,因而多數(shù)學生對數(shù)學課程存在畏懼,不敢、也不愿意對數(shù)學進行探究思考,自然也就感受不到數(shù)學課程中的趣味,反而還阻礙了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習慣,形成了惡性的循環(huán)。為此,教學中,我們應積極的根據學生的愛好、習慣等各個方面特點,如實結合教學的需要,充分挖掘教學中存在的趣味因素,想方設法的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探究數(shù)學問題的興趣,利用學生的興趣去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變枯燥為生動,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對“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的內容進行講授時,數(shù)學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演示,以此使太陽相對海面冉冉升起的及逐漸降落的情景能夠生動形象的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進而將學生的探究興趣和探究熱情激發(fā)出來,進而將“相交、相切、相離”的位置關系得出,并且為后面圓與圓的位置關系的探索打下鋪墊。通過這樣的方式,在激發(fā)了學生探究興趣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二、營造探究氛圍是開展探究式教學的關鍵
德國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給學生多少知識,多大的本領,而在于對學生的激勵、喚醒和鼓舞。”傳統(tǒng)以教師為主體的“注入式、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也不能契合探究式的教學原則,課程改革的今天,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引入,不僅需要我們教師不斷的去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更需要我們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積極的在教學過程中營造探究的氛圍,把課堂還給學生,喚醒學生的學習欲望,鼓勵學生不斷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徹底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探究活動。營造有利于探究式學習的氛圍就是指要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真正對課堂產生安全感和愉悅感,從而真實地表現(xiàn)自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首先,在課堂上,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獨立見解,支持學生在學習中的討論和爭論,容許學生向老師質疑、問難。其次,教師要正確對待教學中的失誤,虛心接納學生的正確意見, 建立一種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新型師生關系。只有這樣,讓學生處在探究學習的氛圍中,我們才能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意識,提高教學效率。
三、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探究學習是開展探究式教學的重中之重
初中數(shù)學探究式教學,其重點應在“探究”二字上。因此,在探究式學習中,作為教師的我們,應積極的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以及數(shù)學活動自身的特點,精心創(chuàng)設和諧的學習情境與豐富多彩活動,創(chuàng)設一些具有思考性、探索性、思想性、趣味性或能引起認知沖突的問題或作業(yè)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讓學生充分經歷問題的發(fā)現(xiàn)、問題的提出、問題的探究、問題的解決的全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教學效率。在探究式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可以是風趣的、幽默的、議論的,也可以是設疑的,但情境的創(chuàng)設應注意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征、知識水平及學生對情境的不同反應,要使探究式教學的意義充分的發(fā)揮出來。此外,值得教師注意的是,探究式的學習方式不是教師放手不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如實的發(fā)揮好課程改革指導的引導者、參與者和組織者的作用,積極的參與學生探究的全過程,在恰當?shù)臅r機給予學生適當?shù)狞c撥和指導,強化學生的探究能力,提高教學效率。
四、科學評價,提高教學效率
有教學、有學習就有評價,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在初中數(shù)學探究式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探究過程固然重要,但對學生的探究進行評價也相當?shù)闹匾?,它不但能使學生充分的把握問題所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提供探究的動力。因此在初中數(shù)學探究式的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的我們,在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同時,我們還應積極的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積極對學生的探究進行評價,促使學生不斷提高。探究性學習關注的不是探究成果的大小,探究水平的高低,而是注重探究的過程性、內容的豐富性和方法的多樣性。因此,對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評價要實行多元化,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且要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fā)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總結:運用探究式教學,有助于教學效果的達成,符合國家新課標,也符合人的認知規(guī)律。教學中,作為教師的我們,應不斷的總結研究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途徑,不斷的去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一、農村中學歷史課開展探究式教學面臨的問題
1.教育理念滯后
新課標的實施,三維目標成為新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有力地推動了課堂教學改革的進程,但由于升學的壓力,學校的教育帶有一定的功利性,學校既想進行課堂改革,又擔心影響升學成績,探究性課堂教學又處在實驗階段,因此學校和教師對于課改心理上是比較矛盾的,不改不行,改革又有一定的風險,因此探究性課堂教學流于表象。
2.教師自身素質有待提高
由于身處農村,教師所獲得的信息相對較少,外出交流不多,原有知識儲備老化。教育理念滯后,缺乏進取心和創(chuàng)新觀念,以“耗時低效”來管理學生,對于課堂生成問題、有爭議問題采取回避態(tài)度。教學手段單一,課堂教學缺乏民主氣氛,所提問題缺乏科學性、針對性、啟發(fā)性,囿于陳說,不敢打破舊有的思維方式,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3.學生基礎薄弱
相對于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的學生而言,農村中學學生的知識面窄、閱讀量較小,對于文本以外的知識知之甚少,這成為他們探究的障礙。教師進行拓展的時候非常困難,同時學生無圖書館去查閱資料,又無辦法上網,更別說探究了。
4.家長認識偏差
家長對孩子跳出農門的期望是非常強烈的,但對于閱讀的重要性卻認識不足,讀課外書會不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孩子都能自學了還要老師干什么?錯誤認識不一而足。
二、農村中學歷史課開展探究式教學的應對策略
1.更新教育理念和學習理念
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數(shù)人的創(chuàng)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數(shù)人之創(chuàng)造力發(fā)揮到最高峰”。教學作風民主,師生平等對話,教師成為課堂教學的一個參與者,學習的引導者,探究問題的指導者,實踐活動的組織者,師生見解兼容的總結者,課堂氛圍要相對寬松自由,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即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學習權利和學習個性,讓學生有自己讀書、自己找答案的機會和時間。開放、民主、輕松、愉悅、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對探究試課堂教學是非常有益的。
學生可根據自身條件,揚長避短地選學感興趣的、愛好的內容,去拓展想象力,去張揚個性、顯示自我、表現(xiàn)自我、創(chuàng)出新的自我。要尊重學生在情境中的多樣選擇。置身情境一般都會面臨某種沖突,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多樣選擇,重在使學生明確自己做出選擇的知識和價值觀。引導學生分析為何會做出這樣的選擇,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權衡利弊,不斷地以問題情境沖擊原有的價值觀。要抓住真實情境,就需要教師具有敏感性,抓住生成具體問題情境的機會。及時抓住學生的問題來開展情景設置,一方面,能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幫助學生解決現(xiàn)有的問題。
現(xiàn)代社會競爭激烈,知識更新加快,所以教師要不斷充電強化自我,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在農耕時代,一個人讀幾年書就可以管用一輩子。在工業(yè)經濟時代,讀十幾年的書才夠用一輩子。到了知識經濟時代,只有一輩子學習,才能過好一輩子。教師要強化學習“沒有終點、只有起點”,“沒有畢業(yè)、只有畢生”的意識,自覺把學習貫穿生命全過程,作為生活常態(tài)來堅持,做到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
2.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創(chuàng)新意識是一種具有敢于創(chuàng)新精神的寶貴的心理品質,具有獨立性、開拓性、抗壓性的特征。學習最主要的意義在于創(chuàng)新,更新知識需要創(chuàng)新,運用知識更需要創(chuàng)新。教師要樹立開放、創(chuàng)新的意識,注重改造思維系統(tǒng),善于在消化吸收既有知識、前人成果和他人經驗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有切實依據的新觀點、新認識,形成改進工作的新思路、新辦法。要確立學習力就是戰(zhàn)斗力的理念。隨著現(xiàn)代化建設加快推進和使命任務的拓展,各種新情況、新問題大量涌現(xiàn),我們不懂、不會、不適應的東西越來越多。不加強學習,不善于學習,就會在社會變革中喪失核心競爭力。
3.提高教師自身素養(yǎng)
教師在更新教育理念、加強知識儲備和對外交流的同時,更應注重教學素養(yǎng)的提升。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教學上的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問題,卻需要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力”。因此,教師在設置探究問題時應注重所設置的問題的啟發(fā)性、趣味性,能激發(fā)起學生探究的欲望和閱讀興趣,同時問題的設置要有梯度性、拓展性和連續(xù)性。注意課前、課中引導探究和課后延遲評價。對于課堂生成問題、有爭議性問題不應該回避,既可以當堂評價,也可以延遲評價。重點、難點以啟發(fā)性問題的方式布置下去,放手也是一種美麗。提高教師的能力素養(yǎng),不僅關系著本人是否適應時代的要求,而且關系到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的成敗和全民族素質的優(yōu)劣。人民教師是發(fā)展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的主要力量,是實現(xiàn)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戰(zhàn)略的根本力量,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者,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育方針能否貫徹,教育目標能否實現(xiàn),教師起直接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加強道德修養(yǎng),提高思想道德素質,改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和業(yè)務素質是十分重要的。
4.學生應該夯實基礎,解放思想、大膽開拓
課堂探究沒有知識的儲備是不行的,學生在知識儲備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四點:
第一是“勤”。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沒有不勤奮的,教師可舉例進行勵志教育。
第二是“謹”。就是要嚴謹,要具有懷疑精神。
第三是“好”。既是興趣,也是習慣,鼓勵學生博聞強記。
第四是“穩(wěn)”。就是努力鍛煉抗干擾的能力,使自己能夠保持穩(wěn)中進取的昂揚狀態(tài)。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永無止境的探究過程。新課程理念下,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成為知識的創(chuàng)造者和建構者,新課程要求教學創(chuàng)新,要求將探究性學習落到實處。學生的學習,是教師指導下的一種活動。學生探究性學習要落到實處,對于教師來說,關鍵在于如何組織探究式課堂教學。我就這個問題進行了大量的教學實踐,認為在課堂中實施探究式教學方法的一般模式為:創(chuàng)設探究性學習的情境教師提出要探究的問題學生主動探究、尋找答案小組交流、討論探究體驗學生匯報探究過程和成果深化探究結果、形成共識。下面我就中學化學探究式教學活動的開展談幾點認識。
一、給探究創(chuàng)設一個好的情境
探究性學習在一定的情境下才能開展,教師如何創(chuàng)設這種學習的情境呢?
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tài)是組織好探究式教學活動的前提。因此,課堂教學一開始就要吊起學生學習的胃口。在高中化學必修①第四章第二節(jié)《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教學時,我是這樣導入的:2005年3月29日,京滬高速公路淮安段,發(fā)生一起違章駕駛相撞,使槽罐車中32t液氯迅速泄漏,造成大批人員傷亡、大片農田被毀和重大經濟損失的惡性事件。你想知道氯氣是因為具有什么性質而有如此之大的危害嗎?氯氣還有沒有什么重要的用途呢?由于選擇了一種與學生相吻合的導入方式,學生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好奇心,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參與的意識,也很好地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培養(yǎng)了學生科學探究的素養(yǎng)。
激趣引疑的課堂導入情境像一塊無形的“磁鐵”,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兩分鐘,卻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為學生的探究作鋪墊。
當然,情景的設計與呈現(xiàn)方式可以是豐富多彩的,可以運用新聞事件、歷史故事、經典論斷、數(shù)據材料、學術爭論等內容,采取口頭表達、播放錄像、圖文展示、化學實踐等方式加以實施。
二、探究問題要引人入勝
現(xiàn)代教育理論認為,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的探究活動是以問題而展開的。所謂的教學問題是一個有新的內涵的概念,它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編制的,又覆蓋教材內容且認識水平較高的一些問題。它不是隨意出現(xiàn)在教學過程中的,而是以“問題群”的形式有意安排的。問題是探究式課堂教學的中心,教學離不開問題的設計。
問題的設計是一門藝術,那么如何把握好這門藝術,使它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呢?
我在設計教學問題時注意從貌似常規(guī)的現(xiàn)象中發(fā)掘深層含義,提煉具有一定思維價值的問題。比如不用任何試劑,如何鑒別CCl和蒸餾水?這本是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問題,學生卻能很快提出多種可行的方法。此時,老師要在發(fā)散思維上進行收斂,讓學生對各種方法進行認識、總結,從而得出物質鑒別的一般方法。
此外,教師要盡量將課本知識歸納成層次鮮明、具有系統(tǒng)性的“教學問題”,并使之成為符合學生探究心理的“問題鏈”,以有效地引領學生按問題情境的順序去思考和探究,這也就給了學生一條經過努力可以攀登的階梯。高中化學必修①第四章第二節(jié)關于“氯水成分”的教學可以提出如下的問題:
問題1:氯氣是什么顏色的?把紅色花瓣放入氯水中會有什么現(xiàn)象?請推測氯水中存在哪些分子?
問題2:在氯水中滴加AgNO溶液,會有什么現(xiàn)象?氯水中加入鎂條又有什么現(xiàn)象?藍色石蕊試紙遇氯水有何現(xiàn)象?為什么?由此進一步總結氯水中所含的微粒。
問題3:將氯水滴入含有Fe的溶液中,C將Fe氧化成Fe。那么將氯水與SO的水溶液混合,還能否使有色布條褪色?這又是氯水中什么微粒在起作用?
問題4:次氯酸有那些性質?新制氯水與久置的氯水在顏色、成分及性質上有何不同?舉例說明。
從上述案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將學習的內容設計成為一組具有相互聯(lián)系和邏輯關系的問題,并保證將教學問題圍繞教學內容展開,且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這就為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搭建了一個平臺。
三、給受阻的思考予合理的引導
設計了情境,給出了問題,留下思考的時空,但學生在思考中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和困難,如果教師不及時加以引導,思考就會停滯,因此學生在思考中要加以合理的引導。
高中化學必修①第四章第三節(jié)《硫和氮的氧化物》中有關“酸雨的pH值”教學,我向學生提問:“我們已經知道酸雨pH<5.6,那么酸雨降下后其pH值會不會改變?”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但這一問題對學生來說比較難。這時如不加以引導,學生的思考就會處于停滯狀態(tài)。因此,這時要進行引導性提問,于是我將這一問題逐步分解成如下問題:①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②酸雨為什么顯酸性?③亞硫酸是強電解質還是弱電解質?④亞硫酸變成相同物質的量的濃硫酸后,酸雨中H+濃度如何變化?⑤酸雨降下后,pH值會如何變化?這樣學生的思考步步深入,最終達到了解決問題的目的。
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捕捉學生的探究過程中碰到的問題和困惑,適時予以指導和調控。教師運用恰當?shù)恼Z言和態(tài)度,根據學生探究過程中的實際情節(jié)恰到好處地進行點撥,為學生的深入思考和交流提供啟示“階梯”,廣闊的思考空間和發(fā)展平臺,鼓勵學生多渠道、多視角、多層面的觀察和認識化學。
此外,教師要組織好探究式教學活動,還需要給學生的思考留有足夠的時空,給學生討論留下所需的時間,在學生匯報結論的時候給予恰當?shù)脑u價。這樣才能更充分地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成功地組織每一堂探究式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尹建華.把思考留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化學課堂的主人.教師論壇,2005,(12).
[2]王衛(wèi)東.化學教學中應用探究性學習方法初探.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5.
一、將生物實驗生活化,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
有一位名人說過:“學習最好的刺激在于對所學的材料產生興趣”,所以說,教師在日常實踐教學中應該重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思想,讓學生在對認知對象產生濃厚興趣的同時增加對學習的興趣.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意,不應該讓學生一味遵循教材上所描述的實驗,要在教材實驗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適合學生學習和操作的實驗.學生對于教材上所描述的理論知識和實驗結論存在一種距離感,因此教師要做的就是將實驗和生活聯(lián)系起來,拉近實際與生物實驗的距離感,為教學中的實驗環(huán)節(jié)打下基礎.
探究性的生物實驗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提出問題――分析、假設――設計實驗過程――進行實驗操作――得出實驗結果――開展相互交流,在教師提出有關于日常生活的探究性實驗題后,學生可以根據生活經驗大致制定相關步驟.學生作為主體的參與是保證實驗產生意義的核心所在,我們要不斷鼓勵和引導學生將實驗和實際相聯(lián)系,教師作為主導者和組織者可以為學生提供實驗條件.例如,在植物的呼吸作用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盆栽,在盆栽的上方裹上透明塑料膜,經過一夜的呼吸作用在第二天上課時就可以進行觀察和探究,從而利用教材的相關知識進行對應和了解.
二、開展合作學習,增加探究科學驗證
在生物探究性實驗過程中需要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合作學習,因為學生的所具備的知識和觀察能力都是有限的,為避免出現(xiàn)不能很好地完成探究實驗的結果,我們應該利用小組學習的力量順利完成科學驗證.在小組的實驗工作分配中要充分利用人力資源,做好工作的細分和正確分配,發(fā)揮個人的最大作用,通過操作者、記錄者和觀察者等工作的落實,從而提升實驗操作的科學性和正確性.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趨勢需要學校培養(yǎng)合作化、能力化的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因此通過生物實驗對學生的多方面鍛煉,為社會打造出適合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
科學驗證和科學探究不僅是因與果的關系,也是相互作用的兩個步驟,因此我們要在實驗過程中注重探究過程,在小組合作的形勢下實現(xiàn)科學驗證.由傳統(tǒng)的生物實驗所謂的重結果、輕過程,輕參與、重記憶等驗證性實驗所存在的問題我們可以得知,只有改變以往的束縛學生思維發(fā)展學習方式,才能增加學生探索和發(fā)現(xiàn)新知識的機會和能力.例如在“植物細胞的吸水”知識學習中,讓學生將蔫了的青菜放到清水、鹽水中,然后進行對比觀察實驗,過一段時間中觀察變化,而我們所強調的就是實驗的過程和參與性.
三、完善生物實驗課堂,促進探究性學習
高效的生物實驗課堂是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對于生物課堂的完善我們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利用教師的教學手段改善課堂,進而完善探究性學習內容.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因此,我們首先要打造科學的積極課堂,將追求高效的課堂理念轉化為課堂教學現(xiàn)實.具體的可以從以下方面完成課堂的完善:
1.課前準備是開展課堂的前提條件.
教師在課前準備中要根據對教材的理解和研究,為教學制定一套完整的計劃,首先要考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達到的課堂效果等.在保證導學案質量過關的情況下應該積極督促學生的預習,對于演示性實驗等需要準備的儀器要精心布置,對于學生的預習內容教師應該給于明示,讓學生帶有針對性目標進行學習.
2.課內探究是開展課堂的中心內容.
首先,教師應該介紹課堂所進行的實驗種類,其中包括演示實驗、驗證實驗和探究實驗.然后向學生提出課堂學習的目標,在以小組討論的基礎上設計實驗內容,然后交由教師判斷其可行性,教師根據學生的方案規(guī)劃提出補充和訂正,最后在實施可行方案過后以小組為單位展示成果和結論.
3.課堂總結是開展課堂的重要組織部分.
在課堂的最后環(huán)節(jié)應該做最后的總結,通過課堂開展的效果做出評價.以便于開展下次課堂作為借鑒內容,總結是教師評價學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回顧課堂的一種形式,對于完善課堂在存在一定的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效率的重要方面在于,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并且投身于課堂學習中去.通過在生物課堂中實行探究式實驗我們可知,只有打造出適合學生發(fā)展和進步的科學課堂,才能讓學生真正進步.3.光照不變減
少CO2供應暗反應CO2固定減弱
C3還原
仍正常進行
C3含量下降
C5含量上升[H]相對增加
ATP相對增加
上述兩種物質
轉化速度變慢,
O2產生減少C6H12O6合
成量減少
4.光照不變增加
CO2供應暗反應CO2固定增強
C3還原
仍正常進行
C3含量上升
C5含量下降[H]相對減少
ATP相對減少
上述兩種物質
教學有規(guī)律可循,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只有吸取先進的教學理論,針對教材、學生實際,權衡好利與弊,將優(yōu)秀的技巧凝聚,高雅的氣質沉淀,把教學風度升華,靈活地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才能落實雙基,激勵、喚醒、鼓舞學生努力學習。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提高教學效益,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都得到協(xié)調和諧的發(fā)展,適應未來的需要。作為素質教育的主渠道的課堂教學改革向何處走,是擺在每一個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筆者認為,探究式教學模式就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F(xiàn)結合高中化學教學實踐談一下這個問題。
一、尋求出路
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所采用的相互作用的手段和一套工作方式。它能解決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教與學的相互作用及其調節(jié)問題。在明確了教學目標,有了相應的教學內容之后,就必須采用適當?shù)慕虒W方法,使實現(xiàn)教學目標變?yōu)楝F(xiàn)實??梢?,通過加強教學研究,選擇一系列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教學方法,是課堂教學向素質教育轉軌的必由之路。樹立一個觀念,樹立以人的發(fā)展為本的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價值,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個性發(fā)展的條件,激發(fā)全體學生的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享受成功的喜悅。這是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將學生視為學習和發(fā)展主體的基本要求。學生是有自尊心和活生生的、不斷成長中的人,他們需要理解、尊重和鼓勵。讓學生主動而不是被動地學習,獲得主動的、活潑的發(fā)展是素質教育教學觀的核心所在。教學必須以學生的認知結構為出發(fā)點,重視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相互作用,靈活地運用科學而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一定的問題情景中獨立鉆研和集思廣益,合作解決問題,以培養(yǎng)學生善于閱讀、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中學生,特別是高中生的智力,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都已有相當水平。其特點:( 1)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與理論性,開始出現(xiàn)辯證性;(2)具有一定的組織性和深刻性;(3)具有較高的獨立性和批判性。在高中生中實施“探究式教學”,不僅符合學生發(fā)展的實際,也是符合教學規(guī)律的。它是在學生心理、生理都有一定的基礎的前提下進行的,它旨在激發(fā)學生努力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發(fā)展和提高能力,同時能更有效地獲得書本知識。
二、把握原則
1.學會學習原則。 “探究教學法”模式,將目標定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能力上。使學生能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掌握有序的學習途徑,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并加以解決。這一目標的定位,能使學生適應新世紀的需要。2.多向交往原則。在教學中要注意個體探究能力的差異。把個體自學與群體討論、爭辯結合起來,實現(xiàn)教學的多向交往。教學形式則要把個別學習、小組學習、班級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人人參與,鼓勵提出不同見解,使一言堂的教學方式變成更為生動、活潑的全員探究式教學。3.情知統(tǒng)一原則。以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學習基礎為主要依據,以情感因素的調動為動力。事實上一個班的智力水平和學習基礎可分成若干個層級。教師只有在全面發(fā)展的前提下去研究個性,發(fā)展個性,在實施 “探究試教學”中,把學生差異與教學內容的差異有機結合,才能有效地組織學生去探究,并在探究中掌握知識,獲得發(fā)展。4.師生互動原則。以教師主導和學生主動相結合為主要條件。這要求教師教學中要轉變角色。(1)教師是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fā)者。教師要制定好策略,使學生對學習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2)教師是善于歸納問題的指導者。一是在眾多問題中能篩選提煉出最適合某個或某類學生探究、積極思維的問題。二是在學生的眾爭紛議中能恰當?shù)厥崂?,替代必要的引導,防止費時耗力。(3)教師是教學活動中調節(jié)與組織者。策劃好個別研究和集體討論的步驟、節(jié)奏和深廣度,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chuàng)造性。
三、探索實施
1.使學生真正學會閱讀?!白x書”是學生的基本任務。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每教一個新課題,都要指導學生學會讀書,這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基礎。通過邊讀邊思考的方法,理解定義,概念;通過閱讀,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只有通過學習者的閱讀,才能更有效地使學生的思考力在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歸納的活動中接受知識。教師在這個階段中的作用是準確地把握課題內容的深廣度、知識點、能力點,組織學生掌握知識及其學習方法。在化學概念教學中,可設計一些思考題,如教《化學平衡》一課時,可提出: 1.化學平衡研究的主要任務是什么?2.為什么說化學平衡是一個動態(tài)平衡?3.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是什么?舉例說明什么叫化學平衡狀態(tài)?通過教師的引導,在學生眼前顯示有關新概念的標記和例證。通過學生觀察,比較這些肯定的例證和否定的例證的基本屬性,并用言語來描述它們的屬性,使學生形成概念。根據高中各年級的年齡差異,在高一期間側重于先向學生提出問題引導閱讀,高二、高三還可在閱讀后提出問題。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會發(fā)現(xiàn)重點,并能促進課前預習,養(yǎng)成學生的自學能力。
關鍵詞:生物實驗 探究 預習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高中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不同,它不是將現(xiàn)成的知識向學生呈現(xiàn),而是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實驗,觀察實驗現(xiàn)象,分析實驗結果,并得出實驗結論,然后根據課本理論尋找實驗結論的依據。總體來說,探究式的實驗教學,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探究性,符合新課標的精神,在高中生物課堂中教師應該重視探究式實驗教學,并通過有效的策略促進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培養(yǎng)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一、變驗證性生物實驗為探究式生物實驗
在高中生物課堂上開展探究式實驗教學,就要信任學生,發(fā)揮學生的探究能力,讓學生的頭腦活躍起來,發(fā)現(xiàn)實驗的不足之處,通過調動已有的生物知識儲備及小組合作討論提出更優(yōu)實驗方案,最后實施實驗來解決實際問題。
在高中生物新人教版教材必修一第五章第四節(jié)“光與光合作用”一節(jié)中,有一個實驗為“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這個實驗中教材提供的實驗材料是菠菜,實際上,可以讓學生根據選擇實驗材料的基本標準:易獲取、實驗效果明顯、成本低、對生物無明顯傷害、環(huán)保等,由學生自主選擇植物綠葉,比如冬青樹葉、槐樹葉,甚至綠草等,最終用于實驗的植物不是隨意的,需要通過觀察葉片綠色深淺來估計葉綠素的含量,然后還要做預實驗來檢驗植物葉片色素的含量。實驗結果出來后,教師可以讓不同小組之間比較實驗效果,并分析實驗效果有差異的原因:所選材料色素含量少,或研磨不充分,或濾液細線畫得不細、不直,或畫濾液細線時未干就接著畫第二次,或者沒有重復畫2-3次,或濾液細線被層析液浸沒,或層析的時間過短,或濾紙條本身質地不均勻等等,讓學生根據自己分析的原因,再做實驗。實際上,這個小小的實驗過程就是探究式的,讓學生探究不同的材料是否適合實驗,并通過實驗效果的差異反思本組的實驗過程,再次實驗時改進不足。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將學習過的生物知識運用到解決實驗問題的實踐中去,找到較好的實驗材料及更優(yōu)的實驗方法。本來這個實驗屬于驗證性實驗的范疇,但是經過這樣的稍一改造,就成為了一個探究性實驗,使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鍛煉。這樣一來,學生手腦并用,積極進行思維活動,能夠對生物知識理解得更加透徹,對相關的生物知識也會加深印象,既鍛煉了自主探究的思維活動,掌握了生物學的基礎知識,又提高了動手能力,可謂是多贏的智慧。在高中生物探究式實驗過程中,整個流程完全可以由學生獨自掌控,可以自主選擇探究的對象,自主制定實驗方案,然后進行實際的操作,最終在老師和同學的輔助下完成實驗,分析實驗結果或實驗現(xiàn)象,得出實驗結論。生物課堂開展的探究式實驗教學,學生處于了一個主動探究的地位,而且動手進行實踐操作,實現(xiàn)了科學性的探究過程,不僅是知識水平的提高,更在于一種能力的培養(yǎng)。
二、重視預習工作,做好探究式實驗
1.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氣氛,使學生敢于自主探究
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是自主探究學習的沃土。建立和諧、融洽、民主的師生關系,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是上好一堂歷史課的前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學生能否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取決于課堂的教學氣氛。教師態(tài)度和藹、親切、不粗暴專橫,熱愛學生,師生關系融洽,學生精神放松,則能有效地調動學生探討問題的熱情與積極性。因此作為新時期的歷史教師,應該找準自己的定位,教師只是“教學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合作者”,要徹底放下“師道尊嚴”,重視教學相長,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把微笑和激勵帶進課堂,相信每個學生都有發(fā)展的潛能。尊重他們對歷史的看法和觀點,采取開放、平等、真誠的態(tài)度與學生共同研究思考,克服學生缺乏自信或產生自卑的心理,使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融為一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會充分地得到調動,使學生在愉快和諧、充滿民主的教學氛圍中不再膽怯,積極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積極參與教學過程,主動地去獲得歷史知識。
2.要少告知,多設疑,使學生樂于自主探究
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體驗,在實踐中感悟,這是新課程理念的要求。有的老師唯恐學生不明白,課堂上總是不厭其煩、反復強調。其實,老師把知識嚼得很爛喂給學生,效果并不見得就好。這就好像一位汽車教練把開車的要領向學員講得非常透徹,并親自做“示范”,但就是不讓學員上車實踐。這樣,學員就算真的“熟記”了開車的要領、“看會”了教練的“示范”,但真正開車時,恐怕還是不會。所以教師應為學生創(chuàng)造主動參與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并養(yǎng)成他們積極主動的學習行為,從而轉變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中學生有很強的求知欲,時常表現(xiàn)為思想上的困惑和疑問,正是這些思想和認知問題驅動學生去追求知識、探索真理。教師通過挖掘、整合教材,以問題為契機,精心設疑,留下懸念,激發(fā)學生探究知識的興趣。
3.精心準備,使學生善于自主探究
教師在備課時要作好充分的準備,設計出精確的、具體的、可操作性的探究性教學目標,能緊緊圍繞這一教學目標,精心設計相應的教學策略,同時,在設計這些策略時,師生也要共同作好一些準備工作,避免出現(xiàn)那種“為探究而探究”的走過場的形式,使學生的自主探究性活動能有條不紊地進行。首先要精心設計探究性課題。選題是探究性學習的第一步,是整個探究性學習活動過程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因此,在學生探究學習中,探究性課題的確定至關重要,它直接影響探究活動的成功與否。其次,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明確各自的任務。在每次探究活動中,每一個小組的成員應該有明確的分工,如在探究活動中要有人專門負責搜集資料、制作道具、分配角色、表演、發(fā)言等。而且在每隔一段時間后,每個成員的角色應該互換,這樣才能保證每個小組成員在探究活動的各個方面都有所體驗。最后,教師應為學生提供相應的資源支持。學生在進行探究活動中,有時需要收集大量的資料,而初中學生知識面較窄,對一些知識的了解并不多,很多學生會覺得無從下手,老師應該及時為學生提供相應的資源支持,如:(1)提供相關的參考書籍;(2)提供相關的歷史網站等。
4.要多作指導,做好探究成果的整理、和交流工作
在自主探究活動結束后,老師應引導學生通過文字描述、調查資料表、示意圖、圖片等各種方式完成探究報告,并組織多種形式讓學生和交流探究的成果,讓學生在展示自己勝利果實的同時,進一步激發(fā)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的興趣。
關鍵詞:物理;探究;教學
在傳統(tǒng)的應試教學中,教師主宰著教學的一切,把學生當做知識的接受器,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灌輸?shù)闹R。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個性與能力是得到不充分發(fā)展的。事實上,教學生“學會”遠不如教學生“會學”,學生學會了學習,學會了探知,就能有終身再學習的能力,將來在工作崗位上需要什么知識,就能自主地學什么知識了。因此,開展探究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掌握學習方法,體驗知識的獲得過程,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新課程教學的要求。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開展探究學習活動,落實新課程教學精神呢?
一、培養(yǎng)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
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學習的興趣,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探究問題的動機,調動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變被動為主動。初中生天生好奇,但他們的好奇心并不是永恒的,教師只有采取各種教學手段,才能將此好奇心變?yōu)榉e極的學習興趣。
1. 利用各種物理小實驗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物理實驗在教學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有經驗的教師不僅能做好教材上的各種實驗,還會不斷地補充些適應初中學生學習的實驗。小實驗用時少,發(fā)揮的教學作用卻十分大。如雞蛋可以做沉浮實驗——將雞蛋放水里,如何讓雞蛋從水底浮到水面上?可以做慣性的實驗——將雞蛋放在玻璃杯上面的玻璃片上,再用木棒敲擊玻璃片,雞蛋不會隨玻璃片飛出,而是落在玻璃杯的水里;也可拿一個生雞蛋與一個熟雞蛋,不允許破壞雞蛋,不允利用其他任何器材,如何鑒別哪個是生雞蛋,哪個是熟雞蛋?類似這樣的小實驗,能極大地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興趣,為學生開展探究學習活動提供豐富的素材。
2. 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激發(fā)他們探究學習的興趣
物理新課改要求我們的教學必須從生活走向物理,再從物理走向生活、社會。物理與生活的聯(lián)系是非常密切的,生活中處處有物理,物理在生活中處處得到運用。利用生活現(xiàn)象導入物理的學習,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探究生活中物理知識的興趣,還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很多學生對霜與雪很好奇,就是不知道是怎么區(qū)分的?學生也想知道媽媽的首飾是不是真金白銀?小販子的秤,總給人不放心的感覺,不知里面蘊藏了什么秘密?冰棍放在杯里,杯的外壁就有水,這是什么原因,難道杯子被凍漏了?這些問題,貼近初中學生的生活,學生對它們充滿著好奇,很想探究。因此,在具體的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善于將物理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調動學生探究問題的積極性。
二、放手讓學生大膽探究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把學生當做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總是耐心地講解,將學生講得一點問題沒有,才會放心。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推進,很多教師開始轉變了教學觀念,開展探究式教學,但心里總是沒底,總有很多放心不下的事。比如開展探究式教學,會害怕教學進度無法完成。其實,探究是教學的一種形式,它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物理知識,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長遠看,學生習慣了,它與其他教學方式一樣,不會耽誤教學進度。退一步想,用灌輸式教學讓學生學到一些考試的知識,沒有其他什么能力,這樣的教學進度有啥意義?還不如不要呢!也有的教師,名義上是開展探究式教學,實質上還是灌輸式教學,就怕學生探究不出來,打著指導的旗號,將實驗設計、實驗步驟、探究的結論都告訴了學生,究其本質還是沒有將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突顯出來。新課程要求教師改變應試教學的模式,開展探究式教學,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問題的能力,從而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形式上的探究教學,嚴重地阻礙了素質教育的提高與發(fā)展。還有些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利用灌輸式教學,只有在公開課或者觀摩課的時候開展探究式教學,把探究式教學作為招牌,撐撐教學的門面,大家計算一下就知道了,一學期能有幾堂公開課?。空f明這個班級的物理教學從頭到尾基本是灌輸式教學,偶爾一次的探究教學起不了全面發(fā)展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作用。
在新課程教學中,教師必須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大膽、放手讓學生探究問題,做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幫助者與合作者,決不能包辦學生的探究學習過程。教師要以學生為本,將學習的權利真正的交給學生。如在學習機械效率的時候,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測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基礎上,還應再進行深入探究。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機械效率是反映機械的一種性質,那么,它是不是機械的一種屬性呢?同一的機械的機械效率,是不是不會改變了呢?學生自然會從增加或者減少機械效率的角度去思考。學生經過討論,再進行實驗測定,就能找到同一機械的機械效率不是不變的結論。這比單純的思考如何提高機械的機械效率的問題要深刻多了,而且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更好地提高。再如在學習焦耳定律的時候,很多教師擔心學生探究不出來,給學生探究就等于在浪費教學時間。事實上,教師可以先請學生探究一線導體是不是在通電后會發(fā)熱?然后不規(guī)則探究一下同一導體在不同的電流下產生的熱是不是一樣多?怎么確定產生的熱的多少?最后再探究導體產生的熱量與哪些因素有關?也就是說,把一個大的探究問題可化解為幾個小的探究問題。
總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探究式教學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知物理規(guī)律的能力,促進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許國梁.中學物理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關鍵詞: 探究式教學 內外課堂 初中生物教學
隨著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探究式教學已成為包括初中生物學科在內所有科學教學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教學模式。不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思維,讓他們像科學家一樣進行探究活動,獨立思考與合作學習,學會科學方法和技能。但在教學實踐中,探究式教學的有效性并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判斷標準應該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疑惑是否得到解答,技能是否得到鍛煉,情感是否得到升華。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遵循《初中生物課程標準》,通過不同的方式與學生共同探討,引導學生設計探究活動方案,實施探究活動,對活動進行有效評價,不僅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還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探究興趣
初中生心理特點之一是具有強烈好奇心,對周圍事物和現(xiàn)象充滿濃厚興趣。在生物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抓住學生這一心理特點,遵循他們的認知規(guī)律,引導他們的思考活動,通過各種方式創(chuàng)設與探究式教學有關的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思考,產生探究需求,樂于開展探究。
對初中生物教材內容進行分析,學生的探究活動安排得比較多,且操作相對簡單,對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如教學“植物的生長發(fā)育”一節(jié),探究種子萌發(fā)的外界條件時,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問題引發(fā)思考討論:(1)想一想,播種后,為了使種子萌發(fā),你會做什么?(2)把種子完全浸在水中能萌發(fā)嗎?(3)把種子放在冰箱中能萌發(fā)嗎?(4)光照會不會影響種子萌發(fā)?(4)肥料影響種子的萌發(fā)嗎?(5)如果想要通過一系列實驗探究種子萌發(fā)的外界條件,該如何設計實驗呢?出示這些問題后,學生會總結出本探究實驗的變量有哪些,并設計實驗方案,制作實驗觀察表格(實驗表格見下表)。通過學生的交流,對實驗進行改進,再開展實驗,學生的探究興趣會非常濃厚,探究活動更有意義和目的性。
二、指導探究方法,開啟探索之門
探究式教學是指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類似科學家科學探究活動的方式獲取科學知識,并在該過程中學會科學方法和掌握科學的思維方式,形成科學觀點和科學精神的一種教學方法[1]。初中生物教學中探究活動較多,但基于初中生的認知水平,探究方法還有欠缺,如控制變量法、避免無關變量干擾、實驗操作方法和儀器使用等。因此,在探究過程中,教師要演示一些操作方法,指點操作步驟,使學生掌握基本探究方法,學生的探究性活動才能順利有效展開。如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一節(jié)教學中,讓學生進行葉片脫色時,由于是第一次接觸酒精燈,因此教師一定要教學生點燃和滅火的正確方法,脫色時大小燒杯中倒入酒精或清水,一定要講清楚,并提醒注意安全,這樣學生學會正確的實驗方法,操作時減少喧鬧,多一份仔細和認真,使探究活動有條不紊地展開。
三、獨立思考交流,分工合作探究
探究式教學探究形式主要包括自我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學習兩方面,兩者結合能碰撞出思維火花,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在探究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與交流,讓參與活動的每一個成員都能發(fā)揮自己特長,表述自己的觀點,參與探究過程。在共同合作探究活動中揚長避短,交流各自想法和計劃,使每一位同學得到應有的進步與成長。由于初中生能力所限,因此在活動中教師一定要充當好指導員和組織者的角色,引導探究活動的實施。在學生開展探究活動時,教師要深入學生小組中,對學生可能面臨的各種狀況和問題給予解答與點撥。同時,在學生實施探究活動時,針對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技術指導。當然,在指導過程中要注意聆聽他人的想法,鼓勵每個成員主動探索解決方法,集思廣益,讓每個小組成員都能得到鍛煉與提高。例如在探究“魚類適應水中生活的特征”時,魚鰭、側線、鰓、眼睛等作用的探究,學生依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做出分析,教師可在此基礎上進行引導,讓學生從不同魚鰭的作用著手,討論如何分別探究魚鰭的作用,如何控制變量,如何操作和觀察,讓小組內各成員都有各自的工作,在探究活動中各司其職,讓探究活動高效地展開。
四、內外課堂結合,開展野外探究
隨著現(xiàn)代化進程的展開,許多學校的校內環(huán)境采取花園式設計,各種綠化植物裝點校園,并且校外公園物種豐富,尤其是農村學校,周邊環(huán)境更是為生物教學貢獻了資源豐富的教學寶地。初中生物教師在倡導探究式教學的同時,鼓勵學生走出課堂、走向操場、走出學校、走向自然,讓探究式教學不再局限于班級或者實驗室,擴大探究活動的開展范圍,更釋放學生的心靈,開闊學生的眼界。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解部分理論知識,在課堂上討論探究方案,到戶外進行探究活動,讓學生主動探究理論知識。比如教學“地面上的植物”一節(jié)時,可以把“觀察校園里的植物”這個活動擴展為觀察周圍植物,學生學會初步調查方法,并且利用采集到的植物基本信息學習四種植物的主要特征。然后對本次調查活動做分析,找出可改進的地方,再設計校外探究活動,讓學生到校外公園里認識更多植物,了解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和形態(tài)特征,通過這一系列活動增進學生和自然的聯(lián)系,且觀察能力和語言交流能力得到增強。可見,把內外課堂相結合對于生物教學是一大亮點,對開展探究式教學更是一大助力。
五、注重有效評價,分析活動收獲
在教學活動中,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評價都富有意義,特別對于探究式教學活動,有效的合理評價將產生足夠推動力,激發(fā)學生更大探究欲望,促進學生探究技能發(fā)展。在教學活動中一定要避免單一式和機械式評價機制,只用“好與不好”、“是與不是”這樣簡單的評價,對探究式教學是不可取的,應當盡量避免。另外,開展探究活動時,隨意地讓學生進行,缺少必要的評價調控機制,將使學生的探究活動處于低成效階段或者偏離探究方向。或者教師在學生的探究活動中進行了一些評價,但這些評價沒有發(fā)揮探究式教學評價應有的效果,有時只給部分學生評價,沒有注意全體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分層評價,探究活動目標沒有實現(xiàn),這些評價都是不可取的。因此,在生物教學探究活動中,教師應該建立多元評價機制,采用教師評價、學生互相評價、學生自我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引導學生探究活動合理有序地進行,通過評價增強探究活動的有效性,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會更多知識,能力得到更多提升和發(fā)展,感情得到更大升華。
綜上所述,探究式教學的開展對生物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創(chuàng)造一個全體學生合作交流的機會,給學生創(chuàng)造能發(fā)揮自己能力的舞臺,讓他們自主探究、開展活動。與此同時,注重有效評價,讓學生真正從探究式教學活動中得到發(fā)展,培養(yǎng)探究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