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考古學培養(yǎng)方案范文

考古學培養(yǎng)方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考古學培養(yǎng)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考古學培養(yǎng)方案

第1篇:考古學培養(yǎng)方案范文

[關鍵詞] 城市考古;起源;概況

【中圖分類號】 K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4244(2014)02-019-2

城市是歷史發(fā)展的產物,也是歷史文化的結晶與載體。無論是中國這樣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傳承綿延不絕且迄未中斷的東方文明古國,還是那些在異域里抑或曇花一現抑或影響深遠的古老文化,都產生或者孕育了大量瑰麗而又宏大的城市文明。而城市考古學就是讓這些沉寂地下的文明重見天日,向世人再一次展現它千姿百態(tài)的歷史文化的一門學科。

一、城市考古學的源起

近代考古學誕生之日起,城市考古即已成為考古學的重要內容之一。18世紀中期,對意大利龐貝古城和赫庫蘭尼姆古城的發(fā)掘,引起了人們對古典考古學的新興趣,開創(chuàng)了世界城市考古的先河。

龐貝城是亞平寧半島西南角坎佩尼亞地區(qū)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始建于公元前6世紀,公元79年毀于維蘇威火山大爆發(fā)。龐貝城被埋沒后,在其上成長出茂密的森林。后來從羅馬南下和從希臘、西西里北上的移民們伐去樹木之后,開始種植葡萄。公元1748年春天,一名叫安得列的農民在自家的葡萄園里發(fā)現大堆熔化、半熔化的金銀首飾及古錢幣。之后一批歷史學家與考古專家來這里進行考古。后于1876年開始組織科學家進行有序發(fā)掘龐貝古城。經過專家的持續(xù)工作以及工作人員的辛勤維護,因火山爆發(fā)而遭埋沒的龐貝古城經考古專家挖掘已大部分重見天日。

公元79年赫庫蘭尼姆(Herculaneum)與龐貝、斯塔比亞兩城一起為維蘇威火山大噴發(fā)所湮沒。古城的挖掘始于1709年,1738年在遺址中挖掘出石碑,從石碑的銘文上證實,地下古城就是人們苦苦尋找的“赫庫蘭尼姆”。考古學家真正的對赫庫蘭尼姆古城的挖掘開始于1927年。赫庫蘭尼姆城由于被堅固熔巖所覆蓋,上面又有了新的建筑,據說發(fā)掘工作困難重重幾度被迫停止。

二、城市考古學的概念

以上提到這兩個城市的考古,是指在考古學研究中,以古代城市為主要研究對象和工作重點的城市考古。它以古代城市的全部遺存為對象進行調查、勘探和發(fā)掘。運用各式科技手段和多學科的合力,來獲取和破譯考古遺存及其人文信息,努力去復原古代城市的歷史和文化面貌,概括城市發(fā)展的特征,總結規(guī)律,進而探索和研究古代城市人的思想和行為的模式。而我在閱讀《城市研究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of Urban Studies)中所看到的關于城市考古學這一辭條的內容是有所不同的,其所指的內容與歐洲擴張所引起的城市考古學有關,它的考古對象主要指的是近代早期之后的一段時間的歐洲城市。所涵蓋的內容不包括古代城市的考古,比如古典時期的雅典,羅馬及其他城市,也不是文藝復興時期和巴洛克時期的歐洲藝術,而是歐洲最引人注目也是最臭名遠揚的一個創(chuàng)造即與殖民主義及與資本主義發(fā)展有關的城市考古。

1979年,美國人心目中的“城市考古學之父”伯特?薩爾文(Bert Salwen),對城市考古學的含義做了重要的界定。他區(qū)分了兩種不同的概念;一個是“在城市中的考古”(archaeology in the city),另一個是指“城市的考古”(archaeology of the city)。前者是指對某個遺址的挖掘工作恰巧位于現代的某個城市,但是這個遺址并不一定反應這個城市中心區(qū)域的發(fā)展。另一種,即“城市的考古”,主要是指,對這個遺址的研究要與其所在的城市的歷史發(fā)展相關,其考察的是這個城市的整個歷程,包括它的形成與發(fā)展,并且能夠從其物質性遺存(material remains)中探尋出它都市化的整個進程。

城市考古中,城市考古的對象即城市的全部遺存是極其豐富、全面的,但考古工作者所能夠發(fā)掘的面積占總的遺存只是很小的比例,并且從中獲取的文化信息也是有限的。所以首先要做到的是從城市的整體性去思考和把握考古工作的各個部分。要充分考慮到所考察的城市遺存形成的時間、原因以及它的形態(tài)和分布。尤其是城市作為人主要生存和不斷改造的環(huán)境,考察它的各個不同區(qū)域的不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墓地在城市地區(qū)的考古工作中就非常重要。尤其是對墓地中的人的研究,他們的健康的狀況以及生命的長短以及葬禮習俗都能為城市考古研究提供大量的信息。

大部分的城市的考古研究(包括中國)都主要集中在古代城市或者現代城市的更久遠的歷史在最近的幾十年中,城市考古學家才將他們的注意力轉向對于現今城市的近代歷史的研究。尤其是到19世紀60、70年代,由于考古對象的專業(yè)劃分,提出了“歷史考古學”、“殖民地考古學”、“歷史遺址考古學”、“水下考古學”等,類似我所提到的關于城市考古學的概念的界定逐漸出現,考古工作也相應地繁多起來。下面我想主要以英國為例,同時也簡要介紹一下美國、中國等城市考古工作的概況。

三、國內外城市考古學的發(fā)展進程

(一)英國

倫敦,這座古老的城市,它被近兩千年前的羅馬人所發(fā)現,擁有最長的城市考古的傳統(tǒng)。其實大多數的英國城市(包括倫敦城的三分之一)都在二戰(zhàn)期間被毀壞。戰(zhàn)爭之后,這些城市大多進行重建,考古學家也就在這一時期開始了急迫的大規(guī)模的挖掘工作。20世紀40、50年代,考古學家們對倫敦城的研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在最近這些年將注意力轉向了中世紀后期之前的倫敦的早期歷史,近代考古學的研究,尤其是后中世紀考古學是一個新的領域。

倫敦的考古與現代資本主義的傳播有密切的聯(lián)系。許多工業(yè)遺址都與16世紀開始的商業(yè)貿易、殖民活動有關。在對一些遺存的挖掘過程中,發(fā)現了玻璃和陶器制品,在碼頭和港口還有煙草制品,這些物品都是與殖民出口市場相互聯(lián)系的。城市考古工作還展現了倫敦這座城市的全球影響力。2005年在倫敦泰晤士河南部的哈默史密斯挖掘出一個17世紀的磚爐,它屬于尼古拉斯?克里斯普爵士的私人領地。而在十七世紀的上半葉,正是克里斯普爵士壟斷了從西非幾內亞到西印度群島的奴力貿易。所以說,倫敦的城市考古發(fā)現是與英國殖民體系和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密切相關的。

大多數英國的地方城鎮(zhèn)的研究都遵循了相似的軌跡:人們對這些城市的悠久歷史的擁有長時間的興趣,而在最近幾十年人們的這種濃厚的興趣又都集中于后中世紀。例如約克郡,它擁有2000多年的歷史,融合了羅馬人、撒克遜人和維京人統(tǒng)治的多樣建筑和文化。一直備受考古學關注,但直到最近對其近代城市考古研究才被接受。

(二)美國

在路易斯?賓福德的《作為人類學的考古學》中,開篇就提到有人一針見血的指出“美國的考古學就是人類學而不是其他”。二十世紀中期之前,或者說是二戰(zhàn)之后的一段時間,大多數美國的城市考古工作都被一些業(yè)余愛好者所做。因為對于現代城市進行考古將要面臨的是一系列的考古問題和技能要求??脊殴ぷ髅媾R更多的是每個城市自身特有的狀況。在挖掘過程中所需的時間長度和所使用的專業(yè)設備就需要更多的額外費用。所以,在美國,這些考古工作的業(yè)余愛好者一般擁有自己的小機構以維持他們的經濟需求。業(yè)余愛好者們還要特別小心的處理與其他專業(yè)人士、商人和官員的關系。面對公眾更要老練圓滑。由于得不到專業(yè)人士的幫助,甚至要培養(yǎng)軍隊,請非專業(yè)的人士提供幫助和建議。

比如說當時的威廉?卡爾弗(William Calver)與雷金納德?博爾頓 (Reginald Bolton)開始了在上曼哈頓城的殖民遺址及獨立戰(zhàn)爭遺址的挖掘。而在費城這項工作一般是通過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由專業(yè)人員完成的。還有20世紀50年代開始的在本杰明?富蘭克林故居及獨立公園的幾個遺址開始的挖掘都是這樣完成的。這些挖掘都非常重要,美國的城市考古工作向考古學家們證明:在高度城市化的地區(qū),一些關于過去歷史的相關殘存也是有可能幸免下來的。20世紀90年代以來,許多城市都開始了類似的挖掘工程,數目繁多,并被集結成關于城市考古學的書目。

(三)中國

我國城市考古取得了很多成就,它既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同時又是拓展的難逢機遇。2012年的2月,我看到了這樣一則新聞報道,在湖南,位于長沙市潮宗街萬達廣場的一個項目即將開工建設。在開工前,由于項目處于古城文物埋藏區(qū)內,文物部門對這一地區(qū)進行了勘測,并發(fā)現了眾多古建筑遺跡。其中包括兩處大型古代夯土墻體。這兩處墻體尤為珍貴:分別是一號墻體,明清時期長沙城城墻;二號墻體,宋代長沙城城墻。城墻痕跡清晰可見,可以體現出來近千年來城市地層關系以及城市與湘江地理位置關系的變化,研究價值極高?,F已上報國家文物局審批,等待解決方案

在中國,許多城市都在進行開發(fā)建設,新的樓房拔地而起,老城區(qū)的紛紛被改造。這些給城市考古提供了難得的機會,但也使其面臨城市遺址保護和城市翻新建設的雙重問題。與其他的國家相比,我國的考古工作還存在缺乏準備,考古力量薄弱,并且考古機制不健全等問題。中國要解決城市考古的生存和發(fā)展問題,也要理清好城市考古與城市建設相矛盾的狀況。另外城市考古受到的制約因素較多,尤其是被疊壓在現代城市下面的古城遺存,更是難以進行考古操作的。總之,要更多的借鑒他國的成功經驗,更合理的處理城市建設與城市考古之間的關系,中國的城市考古之路仍是艱辛和漫長的。

參考文獻:

[1]柴爾德.安志敏、安家瑗譯.考古學導論(續(xù))[J].考古與文物,2001,(1).

[2]劉建國.城市考古學導論[J].南方文物,1995,(4).

[3]焦天龍.柴爾德的考古學文化觀淺析[J].東南文化,1991,(6).

第2篇:考古學培養(yǎng)方案范文

關鍵詞:世界古代史;教學;ISEC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6)05-0274-02

ISEC項目,即國際本科學術互認課程(International Scholarly Exchange Curriculum,簡稱ISEC)項目,是由國家留學基金委東方國家教育交流中心針對國內本科院校提供的教育國際化支持方案的啟動項目。ISEC項目以開放、互動、明辨性思維教學為其主要教學理念,要求教師轉變教學理念,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2014年7月,筆者有幸參加了ISEC項目教師培訓,并講授我校ISEC項目學科拓展課程“西方文明史”。通過培訓和具體的教學實踐,筆者對ISEC項目的教學理念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希望將國際先進的教學理念運用到普通本科的教學,而這正符合我國實施ISEC項目的目的,即將國際先進的教學理念本土化,使之適合中國的課程體系。

“世界古代史”是高校歷史學專業(yè)學生必修的一門學科基礎課,課程內容涵蓋了從人類起源到公元1500年間整個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歷史,時間跨度大,空間范圍廣,內容廣泛。開設世界古代史課程的目的,不僅要讓學生認識和掌握古代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而且要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但“世界古代史”是一門“既古又洋”的課程,其研究內容是早期人類的歷史,距今比較久遠,反映這一大時段的遺物、遺跡和文獻資料比較缺乏。尤其是原始社會,更缺乏直接的歷史資料,需要結合考古學、社會學、古人類學、民族學、古生物學和地質學等學科的資料,存在很多難以確定的問題,史實模糊。世界古代史課程通常在大學一年級第一學期開設,學生正處于適應大學生活的過渡階段,而且學生在中學階段很少接觸世界古代史的內容,同時課程中還涉及大量生澀的音譯名詞,這些都是學生在學習世界古代史課程時需要面對的問題,學生容易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畏難情緒。如何解決這些教學過程中的困難,讓學生較好地接受世界古代史這門課程,完成培養(yǎng)目標,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擬將ISEC教學理念運用于世界古代史課程教學中,以推進我校學分制改革和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2012年全面啟動)中的課程教學改革。

一、整合教學內容

目前,世界古代史教學體系以吳于先生的全人類一體化歷史進程理論為依據,國內各高校使用的教材大都是吳于、齊世榮主編的《世界史?古代史編》上卷和下卷,或者是按照吳于先生的理論編寫的教材。吳于先生認為世界歷史的內容“為對人類歷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發(fā)展為全世界成一密切聯(lián)系整體的過程進行系統(tǒng)探討和闡述。世界歷史學科的主要任務是以世界全局的觀點,綜合考察各地區(qū)、各國、各民族的歷史,運用相關學科如文化人類學、考古學的成果研究和闡明人類歷史的演變,揭示演變的規(guī)律和趨向”。這一理論得到了多數學者的認可,但在這一理論指導下編寫的教材,對于剛入學的學生來說接受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雖然世界歷史記載的是人類由原始、孤立、分散的狀態(tài)發(fā)展成一個密切聯(lián)系整體的過程,但古代世界,特別是人類交通技術未得到較大改善以前,各地區(qū)之間的聯(lián)系并不頻繁,通常只以戰(zhàn)爭、貿易等方式發(fā)生聯(lián)系,所以古代世界各地區(qū)更多表現出來的是獨立發(fā)展的狀態(tài)。因此,在具體的授課過程中,較為易為學生接受的方式是,將各地區(qū)獨立發(fā)展的歷史和彼此之間的橫向聯(lián)系結合起來。例如,在講授古代埃及和古代西亞歷史時,首先分別介紹二者各自獨立發(fā)展的歷史,讓學生了解不同地區(qū)文明發(fā)生、發(fā)展的不同特點。這兩個地區(qū)的文明發(fā)生時間相近、地理位置相鄰,所以二者之間具有某些相同之處,并且聯(lián)系較多。在講授古代希臘和古代羅馬歷史時,可以首先分別講授二者各自獨立發(fā)展的歷史,因為二者都是西方文明的源流,且具有一脈相承的關系,所以之后可以講授古羅馬文明對古希臘文明的繼承,諸如政治、文化等方面。通過以上的講授,學生既可以清晰地了解古代各文明獨立發(fā)展的歷史,又能把握彼此之間的聯(lián)系。

二、更新教學模式

(一)教師角色轉換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是主體,教師只要在規(guī)定的課時講完規(guī)定的內容即可。這樣的教學模式既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不會有活躍的課堂氣氛,很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ISEC項目課程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擔任教育引導者的角色,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要從教學主體轉變?yōu)榻虒W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從替學生思考轉變?yōu)橐龑W生自主思考,營造學生主動學習的良好課堂氛圍,積極開展師生互動,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教師的引導不僅要在課堂教學中,還可以通過多種途徑與學生溝通,提供引導,如課后面對面的輔導、通過E-mail輔導等。只有通過豐富的渠道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引導,才能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幫助學生改進學習方法,使他們的學習效率最大化。

第3篇:考古學培養(yǎng)方案范文

所謂“問題情景創(chuàng)設”,就是以新鮮有趣的具體事件為載體,創(chuàng)設與數學教學目標、內容及學生認知結構緊密相關的問題。數學問題情景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發(fā)展心理品質的重要源泉,是溝通現實生活與數學學習、具體問題與抽象概念之間的橋梁。精心創(chuàng)設的教學問題情景,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fā)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情感。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創(chuàng)設真實問題情景,把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看作是“意義建構”的必要前提,并作為教學設計的最重要內容之一,在教學中涉及一些“真正”的問題而不只是讓學生只解決純粹的數學問題或“人工”的問題,創(chuàng)設的問題應與學生已有的數學認知發(fā)展水平想適應。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學習的需要創(chuàng)設相關的情景能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尋學生自主探討研究,從而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學會創(chuàng)造和應用。

一、結合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

案例1.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里,從某水庫閘房到防洪指揮部的電話線路發(fā)生了故障。這是一條10km長的線路,如何迅速查處故障所在?

如果沿著線路一小段一小段查找,困難很多。每查一個點要爬一次電線根。10km長的線路大約有200多根電線桿。

想一想,維修線路的工人師傅怎樣工作最合理?

以實際問題為背景,從學生感覺較簡單的問題入手,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引發(fā)學生再創(chuàng)造的欲望。注意學生解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引導學生思考,從二分查找的角度解決問題。

案例2.如圖所示,一條河的兩岸平行,河寬d=1 km。因上游爆發(fā)特大洪水,在洪峰到來之前,繼續(xù)將碼頭A處囤積的重要物資及留守人員用船盡快轉運到正對岸的碼頭B處或其下游1km的碼頭C處,請你確定轉運方案。已知船在靜水中的速度v1大小為5km/h,水流速度v2大小為3km/h。

培養(yǎng)學生“數學起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的思想意識,同時情景問題的圖形及解題思路均為研究正弦定理作鋪墊。

二、根據數學學習需要,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

案例1.假設一個摩天輪的中心離地面的高度為h0 ,它的直徑為2R,如圖所示,逆時針方向勻速轉動,轉動一周需要360s,若現在你坐在座艙中,從初始位置OA出發(fā),過了30s后,你離地面的高度h為多少?過了45s呢?過了ts呢?

高中生已經具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和一定的科學知識,因此可選擇其感興趣的、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素材作為問題背景。這個數學模型很好的融合了初中對三角函數的定義,也能放在直角坐標系中,很好地將銳角三角函數的定義向任意角三角函數過度,揭示函數的本質。

案例2. 馬王堆女尸千年不腐之謎:1972年,馬王堆考古發(fā)現震驚世界,專家發(fā)現西漢辛追遺體時,形體完整,全身潤澤,皮膚仍有彈性,關節(jié)還可以活動,骨質比現在六十歲的正常人還好,是世界上發(fā)現的首例歷史悠久的濕尸。大家知道,世界上發(fā)現的不腐之尸都是在干燥的環(huán)境風干而成,譬如沙漠環(huán)境,這類干尸雖然肌膚未腐,是因為干燥不利細菌繁殖,但關節(jié)和一般人死后一樣,是僵硬的,而馬王堆辛追夫人卻是在濕潤的環(huán)境中保存兩千多年,而且關節(jié)可以活動。人們最關注兩個問題:第一,怎么鑒定尸體的年代?第二,是什么環(huán)境使尸體未腐?其中第一個問題與數學有關??脊艑W家是怎么計算出長沙國丞相夫人辛追“沉睡”近兩千兩百年?上面已經知道考古學家是通過提取尸體的殘留物碳14的殘留量P,利用 t=log■P估計尸體的年代,不難發(fā)現:對每一碳14的含量的取值,通過這個對應關系,生物死亡年數t都有唯一的值與之對應,從而t是P的函數。

三、請學生動手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

案例1. 對于橢圓、雙曲線和拋物線的學習,學生往往弄不清定義,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利用準備好的釘子、細繩、拉鏈等工具,請同學們自己在黑板上演示著畫出圖形,通過他們自己的參與提高他們對圓錐曲線的內在知識的理解,理解圓錐曲線各個要素之間的關系。

案例2. 已知a,b,m∈R+,并且a>b,求證:■>■。

它是一道應用前景十分廣泛的“真分數型不等式”,如果直接去證明,枯燥單調,學生興趣不濃,如果創(chuàng)設一種應用情景:有白糖a克,放在水中得b克糖水,問此糖水的質量分數是多少?學生會異口同聲的回答出:■;又問:白糖增加m克,此時糖水的質量分數又是多少?學生也能毫不費勁地得出結論:■。這時老師發(fā)出神秘的疑問:糖水是變甜了還是變淡了?學生毫不猶豫的指出:“變甜了”,于是就得到了這個不等式■>■。

學生就這樣輕松愉快的證明了這個不等式,并了解了這個不等式的實際背景。一個生活中的問題,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觀察、聯(lián)想、抽象、概括、數學化的過程。在這樣的問題情景下,注意給學生動手,動腦的空間和時間,學生一定會樂,高效。

四、利用新舊知識的沖突,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

案例1.有人問:??诘饺齺営卸噙h時,有人回答約250公里,但也有人回答約160英里,請問哪一種回答是正確的?(已知1英里=1.6公里)

顯然,兩種回答都是正確的,但為什么會有不同的數值呢?那是因為所采用的度量制不同,一個是公里制,一個是英里制。它們的長度單位是不同的,但是,它們之間可以轉換算:1英里=1.6公里。

在角度的度量里面,也有類似的情況,一個是角度制,我們幾經不再陌生,另外一個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研究的角的另外一種度量制——弧度制,在數學和其他科學中我們還經常用到。從而引出這節(jié)課的新內容。

五、利用數學故事,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

案例1. 在古印度,有一個叫西薩的人,發(fā)明了國際象棋,當時的印度國王大為贊賞,對他說:“我可以滿足你的任何要求?!蔽魉_說:“請在棋盤的64個方格上,第一格放1粒小麥,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往后每一格都是前一格的兩倍,直至第64格?!眹趿顚m廷數學家計算,結果出來后,國王大吃一驚。為什么呢?

這個問題創(chuàng)設就會激發(fā)學生對這個問題的探索,引起學習指數函數的興趣。

問題情景教學法是一種具有可操作性、現實性、有效性的教學法之一。數學課運用問題情景進行教學,不但創(chuàng)設了一種更適于學習的條件和氛圍,而且也使教師面臨更高的知識挑戰(zhàn)和能力要求。教師在創(chuàng)設問題的時候要注意創(chuàng)設這個問題情景是為后面的學習作準備,而不是為了創(chuàng)設問題而去編造問題,對后面的學習毫無用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不斷學習、不斷反思,及時總結得失,努力創(chuàng)造良好的問題情景,提高中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提高中職的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彩霞 淺談數學問題情景的創(chuàng)設 高中數學教與學 2005.10

第4篇:考古學培養(yǎng)方案范文

一、知識的廣度

在生物教學中,如果認為多多益善,面面俱到,什么都講,什么都教,其結果將似蜻蜓點水,收獲無幾。實踐中,要上好一堂生物學課,必須處理好全面講述和重點講述的關系,在盡量講全、講深、講細、講透的基礎上突出重點知識的教學,至于什么知識內容應重點講解,什么內容可以略講,什么內容可以點到即止,教師應根據教學大綱予以確定,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學生的接受能力組織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緊扣抽象理論,補充典型實例,經過具體分析,再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從而加深學生對教材重點內容的理解、掌握。但補充的內容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接受能力,并要適時適度。

二、教材的難度

教材的難度主要決定于教材中難點多少和性質。難點是指教材中教師感到難教,學生感到難學的內容。哪些內容容易成為教材的難點呢?其一是教材中內容龐雜,頭緒紛繁的問題。如“基因的分離規(guī)律”中出現的新術語。其二是教材高度抽象,空間構形復雜的內容。生物學中有很多內容是空間結構的問題,這就要求學生有較強的空間感受能力,如葉綠體、線粒體、中心體、DNA、蛋白質的結構等,學生往往難以形成正確的空間形象。其三是教材中以高深理論作背景的內容。例如,“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進化”一章的內容是以實踐證據作基礎,具有較強的邏輯性;與考古學、數學、物理、化學等多個學科有關,并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學生感到疑惑難理解。

教材中不同的知識體系,其難點的地位亦不完全一樣,故處理方法也就不盡相同。如果難點內容就是重點內容,教學中就要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全力以赴地去突破;如果難點內容并非重點內容,則適當疏通,使學生理解,有針對性地去突破。

三、學生的程度

教學中,教和學是一個對立統(tǒng)一體,教為主導,學為主體,思維訓練為主線。這就要求教師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年齡特點、現有知識水平)出發(fā),根據高、初中學生的不同特點,制定出相應的教學方案,組織教學。從一般淺顯易懂的知識要點歸納到章節(jié)重點、難點的綜合論述,從分散的生物學知識與現象中尋找普遍的生物學規(guī)律。例如,高、初中教科書中都有“消化和吸收”這部分內容,在教學實際中就要區(qū)別高中和初中學生的現有知識基礎及發(fā)展水平,采用相應的教學方法組織教學。對高中的學生而言,可采用歸納的方法進行教學,而對初中的學生就宜采用直觀性的模型、實物、掛圖,通過實驗、觀察、思維、講、練、評組織教學。

四、挖掘教材的深度

教學實踐中,充分挖掘教材所提供的本質問題和精華部分,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教師在備課時若對研究教材不夠,則挖掘不出教材中隱含的內容,課堂教學中就顯膚淺。只有深入鉆研大綱、教材,把握其精神實質,課堂教學中才能講得深入淺出,力度適中;練得恰到好處,把教材的知識結構轉化為教材的認識結構,達到教學大綱所規(guī)定的知識層次。

五、教學語言的速度

生物學教師應具有良好的語言修養(yǎng)并應掌握一定的語言藝術,這是上好生物學課的基矗實踐證明,教學語言抑揚頓挫,能調節(jié)學生的神經活動,教師講課有聲有色,加之體態(tài)語言的配合,以姿勢助教學,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心智活動,從而使課堂氣氛有節(jié)奏,有旋律,起伏跌宕。增強學生美的享受,才能不斷地把學生的學習情緒推向。具體而言,對教材內容凝練集中的語速應穩(wěn)重而有味,可增強感染力,對層次結構特別緊湊的內容,語速要稍快,使學生精神振奮,集中注意力。

六、教學進度

第5篇:考古學培養(yǎng)方案范文

藝術設計 研究生 文化史課程

一、藝術設計專業(yè)研究生文化史課程教學的目標與意義

藝術設計專業(yè)研究生層次的學生在本科階段較為系統(tǒng)地學習了設計基礎理論和設計專業(yè)技能課程,研究生學習階段的重點是開闊藝術視野、增強文化底蘊、深化設計思想。學生只有全面提高人文素質和文化修養(yǎng),設計和學術研究潛力才能厚積薄發(fā),成為有可持續(xù)發(fā)展力的設計工作者和研究者。

針對上述人才培養(yǎng)要求,北京林業(yè)大學藝術設計專業(yè)研究生培養(yǎng)方案將“中西文化史”課程列為設計藝術學學科中的主干學位課程,自2005年開始已經連續(xù)開設7年。選修本課程的學生主體為藝術設計專業(yè)的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包括環(huán)境藝術設計、裝飾藝術設計、裝潢藝術設計、動畫藝術設計、園林景觀藝術設計等不同專業(yè)領域的學生。本課程以歷史發(fā)展為基礎,以中外傳統(tǒng)文化藝術為載體,以時間和空間為脈絡線索,介紹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其他世界文明發(fā)源地的國家、民族所創(chuàng)造的優(yōu)秀文化藝術成果,著重分析社會、文化、思想、宗教的因素在藝術作品上的反映和對藝術創(chuàng)作的影響,并在一定程度上比較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西方文化和現代文明的關系。教學目標是使學生系統(tǒng)地了解中外文明發(fā)展歷史、中外思想文化、宗教文化、文學藝術、社會生活等方面內容,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教學的意義在于提高研究生的人文藝術修養(yǎng)和設計創(chuàng)作水平,在學習中真正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成為既立足本民族文化又面向世界的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高素質專門人才。

二、藝術設計專業(yè)研究生文化史課程教學的內容與側重點

中西文化史課程是高等院校文史類專業(yè)學生的必修課。文史專業(yè)學生一般有中外歷史、思想史、社會生活史等選修課程作為本課程學習的基礎,還具有一定的考古學、歷史地理學、人類學、民族學、古代文獻等方面知識作為支撐。因此這些專業(yè)中,中西文化史課程內容涵蓋面廣,章節(jié)分列細致,課時量大,教材有相當深度。而面對藝術設計專業(yè)則要結合專業(yè)特點、要求,學生的知識結構與層面、接受程度等因素,在教學內容講授、教學側重、教材選用與編寫等方面進行必要的改革探索。

藝術設計專業(yè)學生本科一般系統(tǒng)學習過中外美術史、工藝美術史、設計史課程,有些學生還具備一些中外建筑史、園林史、裝飾藝術史等藝術史論知識。在研究生學習階段開設的中西文化史課程要與學生此前的知識結構既相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不能重復已熟知的內容,要在原有基礎上加深理論分析與闡述,并進行內容上的拓展,補充學生在本科階段所欠缺的知識。由于課時較之文史專業(yè)要少很多(以北京林業(yè)大學為例,開設此課只有32課時),在內容設置上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突出重點,既有廣度又有深度。

筆者結合上述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將教學大綱確定為中國文化史部分以歷史年代為線,介紹從史前至明清歷代文化。以講授思想史為核心,重點分析歷代思想文化對藝術發(fā)展的影響。西方文化史部分其一是講授西方文明的源泉――古希臘文化的特點與成就及對后世西方文化的影響;其二是通過中西文化比較介紹中西文化差異的根源,重點比較中西藝術精神與藝術風格的不同。內容設置有一定的系統(tǒng)性和全面性,避免了泛泛的知識羅列,從思想文化的高度去認識歷史,最終回到分析藝術風格成因和藝術文化內涵的落腳點上。

三、藝術設計專業(yè)研究生文化史課程教學形式與考查形式的探索

藝術設計專業(yè)研究生層次的教育中存在部分學生輕視藝術史和藝術理論學習,大多欠缺文、史、哲知識的問題。授課、考查方式的單一化很難調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沒有直觀感受和主動學習的欲望??疾樵u價方法上以課程論文或考試試卷作為考查形式,易使學生為輕松取得學分而敷衍,寫作課程論文過程中抄襲現象嚴重,或死記硬背教科書和筆記上的考試題目重點進行答題,無法體現學生獨立分析和深入研究與理解的能力。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在中西文化史課程教學方式和考查方式上進行了探索和改革。其一是課內指導教學與課外自主研究教學相結合。在第一節(jié)課上提供給學生課外研習的文獻目錄,要求學生跟隨課程進度研讀文獻與參考書,教師在課上進行綱要式的講解與重點問題的分析。考查方式中增加寫書評和文獻綜述的環(huán)節(jié)。這樣解決了課時少和內容多之間的矛盾,也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其二是聯(lián)系歷史分析現實,將歷史上的重要文化思想或文化現象與現實生活相聯(lián)系,由學生思考并確定要陳述的話題并準備好相關資料和演示課件,在課堂上進行陳述、演示和提問,大家就此話題發(fā)表各自的觀點并展開熱議。改變教師“一言堂”的形式,學生在這樣的討論課上找到了研究的切入點,為今后寫作專業(yè)研究論文積累了具有新意并言之有物的選題,同時鍛煉了分析、表達、辯論能力。學生的演示課件作為考查成績的一部分。其三是充分運用現代的教學手段,課件制作有文字、圖片、視頻、音樂、動畫、整體界面設計,引入大量藝術作品、考古文物圖像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理解陌生和抽象的知識。其四是走出課堂進行直觀體驗式教學,通過參觀博物館、名勝古跡等實踐活動體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深化對課堂知識的理解。要求學生將參觀考察報告、感想、資料收集作為一份課程作業(yè)來完成。

結語

藝術設計專業(yè)研究生文化史課程教學的探索與研究這一課題的提出和開展,是為了改變目前高等藝術教育中重視現實功利,輕視學術理論學習研究的不良趨勢,通過改革使學生認識到了解歷史、了解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且在教師、學生的共同努力下,將每個學生的思想、獨立個性和思考研究能力全面地發(fā)揮和展現。通過教學探索,樹立嚴謹的學術風氣,使學術熱情不斷高漲,這是我們所期待的,也是我們不斷追求的目標。

(注:本研究受北京林業(yè)大學“211工程”三期研究生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建設計劃子項目資助)

第6篇:考古學培養(yǎng)方案范文

隨著高考制度的改革和綜合素質評價的推行,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將擁有更大的空間,但當前中學歷史校本課程的發(fā)展還是面臨諸多問題,如體系散亂,大多數學校只依靠個別教師開發(fā)零星的課程;選題單一,大部分還是局限于地方史的內容;重復建設嚴重,同一地區(qū)不同學校都在挖掘本地歷史,卻缺乏交流和共享;實施方法單調,講壇式的授課方式難以發(fā)展學生多方面的能力等。要解決這些問題,當前迅猛發(fā)展的公眾史學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給予了我們莫大的啟發(fā)。筆者認為中學歷史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要充分借鑒和利用公眾史學的理念、資源和操作方法。

“公共史學”(Public History)是當代美國史學研究的一個新領域,它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中葉,此后發(fā)展迅速,目前全美有近百所大學的歷史系都設置了公共史學的研究生學位項目,甚至列入了本科教學課程。Public History有多種譯法――公共史學、大眾史學、公眾史學等。我贊同錢茂偉的觀點,傾向于使用“公眾史學”這一概念,因為“公共史學”是空間層面的概念,“大眾史學”是人群內部的劃分,“公眾史學”是強調以人為本位的概念。①

盡管美國公共史學的興起是為了解決高校歷史專業(yè)學生的就業(yè)問題,但在過去40多年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霸谟绊懥Ψ矫嫠鼘v史知識和歷史分析方法引入到公共領域的許多方面,以新的知識結構改變了公眾對美國歷史的認知。在研究方面,它拓展了美國史研究方法和史料的種類,促成了史學與其他學科(包括博物館學、考古學、城市規(guī)劃、人類學、社會學、經濟學、行政管理學等)的結合與相互借鑒”,并且創(chuàng)造了新的歷史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模式?!雹?/p>

Public History的概念雖然起源于美國,但有的學者們認為,它并不存在實現中國本土化問題,因為無論在理論還是實踐上,中國的歷史學家們一直沿著這個路徑在努力。早在1985年,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的蔣大椿研究員就提出把歷史學科分為“基礎歷史學”和“應用歷史學”。1986年,重慶出版社出版了《基礎歷史學與應用歷史學》。近年來,公眾史學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視,2013年5月,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召開了“全國首屆公共史學研討會”;6月,臺灣師范大學召開了“應用史學的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11月,上海師范大學主辦了“中國首屆公共史學會議”。

結合我國中學歷史教學的內容,筆者認為中外公眾史學在以下八個方面取得了蔚為可觀的成果:

(一)公眾個人史學

公眾個人史學研究的內容是普通個人對生平經歷的書寫。當前,個人史的寫作已經成為了出版界的一大亮點,佳作頻現,讓讀者覺得親切和真實的同時又保留了大批寶貴的一手材料。如1937年出生的姜淑梅,1997年才開始認字,2012年才開始寫作,2013年出版的處女作《亂時候,窮時候》就入選新浪好書榜2013年度三十大好書、豆瓣讀書2013年度最受關注圖書。侯永祿是陜西合陽的一位普通農民,60多年如一日,一手拿鋤頭,一手握筆桿,留下了400多萬字的珍貴史料。中國青年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他的260萬字鴻篇巨制“農民五部曲”:《農民日記》《農民家書》《農民筆記》《農民家史》《農民賬本》。湖南省退休中學生物教師沈博愛出版的《蹉跎坡舊事:一代中國農人的耕讀夢》獲“國家記憶2013?年度公民寫史”獎。另外一個引人矚目的事件是到中國支教的美國人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偉)寫成的“中國三部曲”(《江城》《甲骨文》和《尋路中國》),這被認為是反映中國近30年滄海桑田變化的最好作品之一。

(二)公眾家族史學

中國古代留下了海量的家譜,因為文字古奧,連歷史專業(yè)的學生都視為畏途。其實,家族史是跟每一個人都密切相關的,而且這種需求并非中國人所獨有,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個人,都希望了解自己的家族史。2004年,英國廣播公司開播了名牌節(jié)目《你以為你是誰?》,該節(jié)目模式迅速被美國、愛爾蘭、澳大利亞、南非等國家采用。中國也深受影響,2011年湖南衛(wèi)視推出《非??孔V》,2012年,河南衛(wèi)視推出《知根知底》,南京電視臺制作了《擺譜》,而最為轟動的是2014年,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真人秀紀錄片《客從何處來》,易中天、馬未都、陳沖、曾寶儀、阿丘在節(jié)目中尋求自己的家族歷史。2015年11月2日,《客從何處來》推出第二季,為蕭敬騰、謝娜、佟麗婭、撒貝寧、鈕承澤、金士杰探索家族的歷史。為名人、普通人尋根問祖的過程,其實就是把家族史的專業(yè)知識向大眾普及的過程。在中學層面,深圳市紅嶺中學的吳磊老師已組織了多屆學生進行家族史的寫作活動。

(三)公眾社區(qū)史學

社區(qū)是人們生活的區(qū)域,中國歷史上有修縣志、村志的傳統(tǒng),而地方史也往往被列入中學的地方史課程。從公眾史學的角度來理解社區(qū)史,不再局限于過去的過分看重行政管理史和大人物歷史的做法,而是從更廣闊的視野和普通人物的角度去理解區(qū)域歷史。在村史研究方面,我國臺灣掀起了“大家來寫村史”的活動,影響深遠。而大陸也涌現了許多撼動人心的作品,如景軍的《神堂記憶:一個中國鄉(xiāng)村的歷史、權力與道德》,從社會記憶、歷史記憶、恐怖記憶、苦難記憶、仇恨記憶、儀式記憶和族譜記憶等多方面切入研究,極大拓寬了村史研究的視角;梁鴻的《中國在梁莊》和《梁莊在中國》,熊培云的《一個村莊里的中國》等則飽含著文學家的深情,記錄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鄉(xiāng)村社會的變遷。大多數中學生的祖父輩其實都是來自鄉(xiāng)村,讓中學生關注社區(qū),關注鄉(xiāng)村,其實就是關注身邊的歷史。

(四)公眾口述史學

口述史學就是通過傳統(tǒng)的筆錄或現代的錄音、錄影等技術來記錄歷史當事人或目擊者的回憶而進行研究的學問??谑鍪穼W的發(fā)展源遠流長,但現代口述史學的興起卻是在二戰(zhàn)后。在此過程中,中學生寫史的活動格外引人注目。由于中學生的人生閱歷有限,他們對身邊歷史的認知大多數是通過跟長輩的交流中獲得的,所以口述史學在中學的層面有非常大的實施空間。美國有著名的中學生寫史的“狐火計劃”,①而我國的“中學生歷史寫作大賽”從2011年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六屆,每屆參賽學生均超過萬人,涌現出很多的優(yōu)秀的作者和作品。

(五)公眾影像史學

影像是一種大眾喜聞樂見的強勢媒體。歷史學與影像的結合,將產生珠聯(lián)璧合的巨大沖擊力。如備受爭議的歷史電視劇《走向共和》以及被中學歷史教師廣泛運用于課堂教學的《大國崛起》,都是歷史學家與影視媒體深入合作的產物。影視史學在美國相當成熟。如美國導演、編劇、制作人奧利弗?斯通拍攝了大量歷史題材的影片,包括《華爾街》《金錢永不眠》和被視為迄今為止美國人反思越戰(zhàn)最為深刻的《野戰(zhàn)排》。2012年,斯通與美利堅大學歷史系教授彼得?庫茲尼克聯(lián)手,歷時4年,集資500萬美元終于推出十集紀錄片《不為人知的美國歷史》。斯通自掏腰包100萬美元做這件事情的初衷是為了孩子――在2011年聯(lián)邦政府對美國高中生的一次調查中,僅有12%的學生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該紀錄片的翔實文本《躁動的帝國:不為人知的美國歷史》在2014年也被重慶出版社翻譯出版。

(六)公眾文化遺產史學

在收藏市場極其火爆的今天,大眾的文物保護意識和研究水平并沒有得到應有的提升,把考古等同于挖寶、保護等同于翻新的大有人在。如何讓大眾走出錢眼,用心呵護人類的文化遺產,是公眾史學的重要使命。與此同時,盡管近年來我國的私人博物館如雨后春筍般紛紛建立,但總體水平不高,對大眾的吸引力不大。許多師生都并不知道每年的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館日,甚至許多歷史教師也不認為博物館跟自己的專業(yè)和教學有關系。其實,現場教學是最好的歷史教學方式之一,歷史遺址、歷史博物館是公眾史學的主戰(zhàn)場,也應該成為歷史教學的主陣地。

(七)公眾網絡史學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網絡上出現了海量的史學資料和評論。這些資源對中學生產生的影響不容低估。如不少中學生啃完了七大部的《明朝那些事兒》,有的學生坦言是因為看了《盜墓筆記》才立志讀考古專業(yè)的,而這些書都是先從網絡上流傳開來的。當今微博和微信已成為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公共歷史傳播平臺,其影響力也令人瞠目,許多歷史學名家如錢文忠、葛劍雄、于賡哲等所開的微博都擁有龐大的粉絲隊伍,而微信上諸如“國家人文歷史”“明清史研究資訊”等公眾號也極富吸引力。然而,正如有的學者指出的那樣,“微博上‘公共歷史’傳播,基本是與傳統(tǒng)中學歷史教科書的‘斗爭’?!雹龠@些史學信息在給中學歷史教師帶來閱讀便利的同時,也帶來巨大的困擾,因為難以面對學生的種種提問。

(八)公眾普及史學

公眾普及史學是通過演講和寫作等方式向大眾普及歷史知識的活動。當前既有頂尖的史學家就通過《百家講壇》等平臺參與其中,也有大量業(yè)余的網絡投身其中。就中學而言,現在面向小學和初中生的歷史課外讀物還是非常豐富的,如林漢達的《上下五千年》、陳衛(wèi)平的《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世界歷史》、美國的《希利爾講世界史》都屬于經典作品。令人遺憾的是,專門針對高中學生編寫的歷史課外讀物基本空缺。無論是高中生還是普通民眾,最為欠缺的倒不是歷史知識,而是科學的歷史觀念和正確的思維方式,這應該成為公眾史學普及的重點。

在歷史教育中,現在的中學生面對著兩個世界,學校提供的歷史教育體例完備卻枯燥乏味,而社會提供的歷史教育生動活潑卻又支離破碎。正如有學者指出的那樣:“歷史知識從來是與價值相關聯(lián)的。歷史知識的生產與傳播既可以促成社會的有序和健康,也可以導致社會的混亂和病變。”②結合以上所述,我認為公眾史學的發(fā)展絕非理論層面的事情,已經形成了聲勢浩大的實踐運動,它對中學教育的沖擊也是異常巨大的,我們必須正視它、研究它、利用它,為中學歷史教育開辟一條新的路徑。

中學校本課程的開發(fā),首先要考慮的是課程的目標定位,即開發(fā)這門課程的意義何在?要達成什么樣的目標?

一般說來,確定校本課程目標有四種方法:一是目標主導法――校本課程目標必須服務于學校的辦學目標;二是學生需求法――根據學生的需求來開發(fā)課程;三是問題解決法――根據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開發(fā)課程;四是情境分析法――根據教師的興趣特長和學校的現有資源開發(fā)課程。①除此以外,我認為還有第五種方法――根據學科的新發(fā)展來確定校本課程的目標,例如就歷史學科而言,公眾史學的發(fā)展就給了我們全新的校本課程開發(fā)目標。以上五種方法并非彼此獨立、各自為政的,而是可以相互補充,同時并存的。就公眾史學而言,它給予我們五方面的新啟示:

第一是新的研究態(tài)度。公眾史學要求研究者要以悲天憫人的憂患意識、積極主動的參與意識和科學嚴謹的專業(yè)精神服務社會。正如有學者指出的那樣,面對歪曲歷史的信口雌黃,遺忘歷史的胡亂行為,我們不能夠充當一個圍觀者,發(fā)幾句牢騷式的評論就轉身走開,應該牢記我們的使命是“為國家民族提供認同的基礎、解決國家民族發(fā)展過程中的歷史認知問題;為普通人提供歷史知識引導民眾‘歷史地’認識過去、理解現在、思考未來”。②

第二是新的研究對象。公眾史學以普通民眾的小歷史為研究對象。如果說傳統(tǒng)史學是把帝王將相的歷史無限地放大,公眾史學則關注每一個普通個體的歷史。如美國退休教師Phil Chernofsky出版了一本由一個單詞Jew(猶太人)重復600萬遍、厚達1250萬頁的書And Every Single One Was Someone,以紀念二戰(zhàn)中被屠殺的600萬猶太人。Chernofsky說,書中的每一個單詞Jew,都是生命,可能是你的親人、同學、朋友,也可能是你,以此喚醒對每一個生命的尊重。由此推而廣之,跟每一個生命相關的歷史,都可以成為公眾史學研究的內容。

第三是新的參與對象。依據公眾史學的理論,“人人都是歷史的記錄者”,“人人都是自己的歷史學家”,因為每個人都有權力記錄歷史、詮釋歷史。但另一方面,近年來屢屢發(fā)生的“民科”(民間歷史學科愛好者)惡搞正統(tǒng)歷史的事件又使我們擔憂――真的每個人都有資格記錄歷史、詮釋歷史嗎?事實上,大多數的“民科”們在中學時代都是接受過歷史教育的,為何會提出那么多邏輯混亂、結論荒唐的觀點呢?這恰恰說明了向公眾普及科學的歷史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第四是新的服務對象。有學者指出:“與傳統(tǒng)的專業(yè)歷史學家相比,公共歷史學家所面對的受眾是不同的。他們必須同時面對學術界和學術界以外的‘公共領域’中的不同群體。他們的研究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知識追求,而是必須為滿足現實的需求提供線索和答案?!雹墼S多歷史教師都有這樣的經歷――我們無法應對學生或非歷史專業(yè)的朋友提出的問題。這意味著,我們多年所學的知識不一定是普通人所感興趣的,而普通人所感興趣的事情也往往是我們回答不了的。即使是面對自己的學生,他們也是全新的對象――因為他們可能對書本以外的知識更感著迷。

第五是新的研究路徑。公眾史學的研究成果不再局限于引經據典的學術論文,而更看重富有操作性的實踐成果,如提交政府部門的城市規(guī)劃、保護文物遺產的實施方案、尋根問祖的旅游策劃、記錄歷史的影視腳本等。例如,位于美國波士頓的猶太人大屠殺遇難猶太人紀念碑和走廊就是公眾史學的杰作。全世界紀念二戰(zhàn)中被納粹屠殺的猶太人的紀念地有多處,波士頓本身是個與猶太人屠殺沒直接關系的地方,但其建筑設計讓人觸目驚心,其碑文更是發(fā)人深省、眾口相傳。這就是公眾史學的魅力所在。

這五方面的理念都能夠成為我們選擇課程并且確定課程目標的依據。例如,在公眾史學的研究范疇中,歷史影視劇是一個重要的領域。它融合了歷史與戲劇雙重要素,以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普及歷史知識、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念。甚至有專家認為,歷史影視劇是公眾接受歷史再教育的基本方式。在其啟發(fā)下,歷史舞臺劇完全可以成為中學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內容,因為歷史舞臺劇的諸多要素與歷史影視劇是共通的。

從2007年起,廣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就致力于“戲劇元素融入歷史教學”的研究,提出“關聯(lián)中外,小舞臺演活大歷史;融通古今,中學生感悟新課程”的目標。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和2016年先后進行了五屆“廣州市中學生優(yōu)秀歷史劇目匯演”。為了加強研究、培育隊伍,廣州市第一中學、執(zhí)信中學等學校都把歷史舞臺劇開發(fā)成校本課程。筆者匯總分析各學校的課程方案后,提出了如下的課程目標:

例1:《歷史舞臺劇的編劇與表演》的課程目標

一、總體目標

1.學會選取歷史上有意義的人和事作為編劇的內容。選取的標準為價值導向正確、有較強的故事性強和思辨性。

2.學會編寫歷史劇本,力求歷史真實和藝術虛構的統(tǒng)一,做到基本史實真實可靠,虛構部分合理想象。

3.學會舞臺表演的基本技巧,做到語言清晰洪亮、動作自然到位、感情收放自如、配合協(xié)調默契。

4.學會設計和實施舞臺劇表演的各個輔助環(huán)節(jié),包括海報設計、服裝設計、舞臺設計、音樂設計等。

5.學會宣傳和反思,思考如何讓更多人觀賞戲劇,以及戲劇在編劇、表演、與觀眾互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二、階段目標

(一)初級階段

1.學會借鑒或改編現成的歷史劇本。

2.能夠準確地背誦臺詞,并進行清晰洪亮的表達。

(二)中級階段

1.學會在借鑒的基礎上編寫歷史劇本,做到史料可靠,沒有嚴重的硬傷。

2.能夠與同學密切配合,表演過程中有語言、動作、眼神的交流。

3.能夠初步考慮表演中的輔助手段,如服裝、道具等。

(三)高級階段

1.學會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自主創(chuàng)作歷史劇本,情節(jié)、臺詞、道具中的細節(jié)都經得起推敲。

2.創(chuàng)作的歷史劇本有較高的思想性,能給觀眾帶來啟迪和思考。

3.學會在表演中深入歷史人物的內心世界,投入并把控好感情。

4.能夠充分考慮表演中的輔助手段,如海報、服裝、道具、音樂等。

在廣州市近十年的歷史劇實踐中,由于通過校本課程的推動,師生的編劇和表演水平不斷提高。從公眾史學的角度可作如下分析:

第一,強調思想性,不斷地加大劇本的思辨內涵。如廣州市四十七中學編演的《民主的天空》,深入反思雅典民主的局限性。事后,廣東省教研室魏恤民老師邀請國家話劇一級演員梁國慶先生給老師們培訓,他帶來的西方國家長演不衰的歷史劇《哥本哈根》極大地開闊了師生們的視野。這部反思原子彈研制的歷史倫理劇極富思辨色彩,本身就是公眾史學研究的典范。

第二,強調對普通人物的關注。盡管目前大多數劇本還是以大人物大事件為主題,但由于每個劇本都會有大量的配角出現,學生們?yōu)榱搜堇[好這些小角色就必須琢磨他們的言行和思想。

第三,學生是歷史劇的編寫者和表演者,能夠極大地調動他們的參與熱情,滿足他們的表演欲。

第四,歷史劇的觀眾是師生和市民,對歷史知識的普及和傳播有積極的意義。

第五,歷史劇的創(chuàng)作和表演是一個浩大的實踐性工程,充分鍛煉了學生的統(tǒng)籌策劃能力。

按照正統(tǒng)的歷史學原理,像歷史劇這樣的活動并沒有多大的學術價值,必須使用公眾史學的理論來加以分析,才能彰顯其社會教育功能。同樣,像中學生寫史、中學生DV制作等課程,也需要從公眾史學的角度來明確其價值定位。

當前,中國的學者正致力于建構中國公眾史學的學科體系,這對于中學歷史校本課程的開發(fā)來說,無疑是提供了一份可以直接選用的菜單,有助于中學轉換成為適合中學生的校本課程內容。

盡管高校學者對公眾史學體系的架構意見不一,但也不乏共通之處。如姜萌提出“中國公共史學應該包括口述史學、影視史學、應用史學、歷史通俗讀物四個部分”。①錢茂偉認為應包括通俗普及史學、公眾歷史檔案、公眾口述史學、公眾歷史寫作、公眾影像史學、公眾文化遺產等六大塊。②校本課程的打造根據學校的特點而各有不同,所以中學可以借鑒高校的公眾史學課程體系,卻沒有必要照搬高校的體系。作為高校的學科體系,只需要考慮學科的組織邏輯,而作為中學的課程體例,需要同時考慮學科邏輯和學生心理邏輯。在具體操作上,中學課程內容的組織形式一般分為垂直型和統(tǒng)整型兩種。③

(一)垂直型的課程組織

垂直型的課程組織有四種方法:一是依照時序來組織,即按照事情發(fā)生的先后順序;二是依照遠近來組織,即同心圓擴大法,以學生身邊的事物為中心由近及遠地擴展到區(qū)域、國家、世界;三是依照難度來組織,由簡單到復雜,或者由學生感興趣的事物擴展到相對枯燥的事物;四是依照關系來組織,由部分到整體或者由整體到部分。

例如,影像史學是公眾史學研究的重要領域,如何構建其學術體系,學者們有不同的思路,下面是其中一例:

例2:《影像史學研究》的學術體例④

第五章:“用影像書寫歷史”的嘗試

第一節(jié):影像中的人物:個人命運的歷史投影

第二節(jié):影像中的戰(zhàn)爭:暴力的見證者

第三節(jié):影像中的城市:都市變遷的生動寫照

第四節(jié):影像中的鄉(xiāng)村:衰敗落后的縮影

第五節(jié):影像中的歷史文化:探尋古老文明的源流

這種體系只考慮了學科的邏輯組織,并沒有考慮到教學的邏輯組織,所以并不適宜直接應用到中學里去,但當中的內容卻是可以為中學借鑒的。下面例子(例3,見下頁圖1)是中學的校本課程《影視劇中的歷史真實與謬誤》,⑤它抓住了影像史學中的一個分支――影視劇的內容進行課程開發(fā),因為對于中學生來說,平時接觸影視劇機會要比嚴肅的紀錄片多得多,通過解剖學生熟悉的歷史題材影視劇,更容易普及正確的歷史知識,提高思辨分析能力。本課程分為五個單元,第一單元的“導入”與第五單元的“展示評價”相呼應,核心內容為中間的三部分,分別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細節(jié)進行教學,而“人物―事件―細節(jié)”之間的關系就是從易到難、從熟悉到相對陌生的邏輯關系。因此,中學課程的開發(fā),無論是題目的設計還是結構的組織,都要充分考慮中學生的特點。

(二)統(tǒng)整型的課程組織

當前校本課程的開發(fā),統(tǒng)整型的課程組織更受到重視。一方面,中學的課時有限,為了不增加學生的負擔,有必要進行學科的整合;另一方面,學科內容的統(tǒng)整更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

統(tǒng)整中學課程的內容,首先要確立鮮明的主題。主題通常要求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只有這樣才更容易融合各學科的知識。在這一點上與公眾史學的追求是相一致的,兩者都把目標指向大眾的需求。近年來,不少教師以歷史學科為中心,與其他學科聯(lián)姻開發(fā)出許多引人入勝的校本課程,如《廣州文學地圖》《歷史博物館奇妙夜》《唱片中的歷史》《傳記文學的寫作》《我來當偵探――歷史謎案跟蹤》等。下面以《歷史地圖的發(fā)現》①為例做一說明。

歷史地圖是歷史學科與地理學科交融的產物,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又融入了大量高科技的內容。同時,在現代生活中,地圖已經成為了人們交通出行必不可少的工具。從公眾史學的角度看,歷史學家對地圖的關注也遠遠超出歷史地理的范疇,是從多學科的角度來研究地圖對人類的作用。如英國安妮?魯妮著的《世界人文地圖趣史》、英國杰里?布羅頓著的《十二幅地圖中的世界史》、加拿大卜正民著的《塞爾登的中國地圖:重返東方大航海時代》。這些都決定了“地圖”是進行學科綜合的好題材。見圖2所示:

本課程內容融合了多個學科,但在最終的呈現方式上,還是需要考慮學生的接受心理,依據同心圓擴大法,由近至遠,從學校到中國,從中國到世界,從世界到地球,構建出10課時的課程體系。見下例:

例5:《歷史地圖的發(fā)現》課程結構

公眾史學的學科資源異常豐富,但公眾史學的學科體系還處在爭議和構建之中。中學課程內容的組織,可以借用其資源,卻不宜生搬硬套,必須按照學生的需求和教育規(guī)律來搭建課程結構。

基于公眾史學來設計的中學歷史校本課程的實施方法與傳統(tǒng)的課程實施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從內容上來看,它以手腦結合為特點;從形式上來看,它以活動課為主要課型。概括起來,“做中學”成為了課程的主要特色。

所謂“做中學”包括兩方面的含意:第一,課程內容有強烈的實踐導向,學生通過課程的學習能夠掌握多項實踐技能;第二,課程實施有豐富的操作方式,教師必須通過實踐教學法來幫助學生掌握相應的技能。課程的這些特色是由公眾史學本身的追求所決定的,也是完全有別于傳統(tǒng)課程的地方。

(一)校本課程內容的實踐導向

公眾史學認為,“歷史學家必須將自己的史學知識與技能應用到與公眾相關的事務中去, 大學歷史系必須承擔起一種社會責任, 為社會培養(yǎng)掌握歷史知識、能夠為公眾事務提供具體和現實幫助的人才”。①技能層面的內容是我們開發(fā)校本課程的時候需要重點關注的。

例如,影像史學是公眾史學的重要領域。人類對圖像的保存歷經繪畫、照相和錄像三個階段,對技術的要求則是跨越式的提高。與此相對應,當前中學開發(fā)的校本課程有《歷史數字故事的制作》《歷史微電影的制作》和《歷史DV制作》等。

“歷史數字故事”是把歷史題材的內容與多種媒體工具(圖片、聲音、視頻、動畫和網頁)結合在一起的講故事的方式。由于只需通過自動播放的PPT技術就能實現,所以在初中乃至小學階段都可以向學生推廣。

DV就是數碼攝像機,20世紀90年代后開始進入普通家庭,它使到普通人也可以通過攝像的方式記錄當代歷史。2009年,廣東省電教館以研究嶺南文化為目的,鼓勵師生們帶著DV記錄社會變遷,策劃了“魅力嶺南”學生DV創(chuàng)作活動,至今收集了大量優(yōu)秀作品,其中不乏初中學生的佳作。可見中學生足以掌握其使用技術。

“微電影”又稱微影,是指能夠通過互聯(lián)網新媒體平臺傳播、時長在30分鐘之內的影片。微電影制作技術較為復雜,包括前期視頻資源的拍攝和采集,以及后期的合成制作,涉及DV拍攝技術、網絡搜索下載技術、“會聲會影”軟件使用技術等。高中階段的學生完全可以掌握相關技術。

此外,中學生寫史的采訪和寫作技能、口述史學的訪談、整理和保存技能、文物遺產學的鑒賞和鑒定技能、博物館學的解說和宣傳技能都值得進行深入的研究。

(二)校本課程實施的實踐導向

依據國外的經驗,“公共史學教學應做到:保證學生擁有史學研究和寫作的過硬技能,并熟悉至少某一領域的史學發(fā)展;學生應掌握在某一公共領域(如博物館、檔案館、公司或企業(yè)、歷史遺址)進行研究和工作的理論原則和操作技能;學生應該擁有在專業(yè)人員的指導下從事實踐的機會”。②筆者認為,歷史教師要達成這些目標,需要抓住四個關鍵詞:資源、工具、流程和教法。

首先,要教會學生掌握某項技能,需要有實踐教學類的資源。例如,筆者設計的家族史校本課程《你從哪里來?》就要求學生到廣州圖書館“廣州家譜查詢中心”查閱資料。模擬百家講壇的課程《談天說地》需要學校裝備微格課室。研究歷史圖片的課程《以圖證史》需要配置較高的計算機及圖片處理軟件。研究金融發(fā)展史的課程《歷史向“錢”看》需要有古今中外的貨幣收藏品。通過郵票普及歷史知識的課程《郵票中的歷史》需要郵票收藏品和《斯科特郵票目錄》等工具書。

其次,要制作和設計學習與評價的工具。工具的功能是指導學生如何操作以及達成怎樣的目標。例如,在《歷史DV制作》課程中,涉及撰寫腳本、拍攝和編輯等一系列技能,廣州市第一中學的楊穗福老師就設計了腳本撰寫的表格工具:

例6:《歷史DV作品創(chuàng)作腳本撰寫表格》

再例如,當前教育部門倡導的研學課程也可以看做是公眾史學在中學的實踐,如筆者設計的《世界任我行》課程中,要求學生自行設計研學的方案,為此制作了方案的評價工具,目的是讓學生明確努力的目標。該評價工具分為“研學內容”“研學路線”“后勤保障”“成果展示”和“團隊合作”五大維度,往下再細分為20個子項。

第三,確定完成學習任務的流程。所謂流程就是做事情的先后順序,相當于操作指南。例如,文物遺產類校本課程《當個考古學家》實施中需要使用“皮諾考古玩具”,但玩具廠家并沒有詳細說明使用的方法,我就參閱了相關考古教材,撰寫了考古學家如何使用鏟子和毛刷把一件文物從土里挖出來的流程。《歷史模型制作》介紹了20多種文物和重要發(fā)明的模型制作方法,每種方法都提供了操作流程說明。同樣,實施《歷史DV制作》課程也需要把攝像機的安裝、使用、維護流程詳細地寫出來告訴學生。

第四,教學方法的使用必須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為此可以朝著三個目標努力――體驗、運用和合作?!绑w驗”是指讓學生親自嘗試、觀摩和感受各種歷史資源。如家族史的課,就讓學生觸摸一下古代的家譜;影視史的課,就讓學生觀看影片;文物遺產的課,就讓學生到現場參觀考察。“運用”是指讓學生掌握某種技能,如舞臺劇的課,就讓學生逐一表演;檔案史的課,就讓學生上網搜索整理資料;口述史的課,就讓學生現場采訪人物?!昂献鳌奔戎笇W生之間的互助,也指學生與外界的交流。公眾史學既然是面向大眾,就不可能是個人的單打獨斗,合作應該同時成為工作的方法、工作的態(tài)度和工作的目標。

總之,以公眾史學為基礎的中學歷史校本課程實施模式是對傳統(tǒng)的歷史教學的巨大變革,無論是觀念上、內容上、資源上和方法上對歷史教師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7篇:考古學培養(yǎng)方案范文

【關鍵詞】高句麗遺址 虛擬再現 保護與研究 展示與傳播

虛擬現實是指用計算機生成的一種特殊環(huán)境,是利用電腦模擬產生一個三維空間的虛擬世界,提供使用者關于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的模擬,讓使用者如同身臨其境一般,可以及時、沒有限制地觀察三維空間內的事物。同時,它更是人們通過計算機對復雜數據進行可視化操作與交互的一種全新方式,使人作為參與者通過適當裝置,自然地對虛擬世界進行體驗和交互作用。

一、虛擬技術已廣泛應用于眾多領域

虛擬技術最早應用于20世紀70年代的航天航空領域,并用此技術來模擬培訓宇航員,為之提供了一種省錢、安全且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進步與發(fā)展,虛擬現實技術現已經被推廣應用到諸多領域當中,陸續(xù)得到廣泛應用。如軍事領域應用虛擬再現技術可以多快好省地研究戰(zhàn)爭、演習推演和訓練;科技開發(fā)應用虛擬現實可縮短開發(fā)周期,減少費用;娛樂領域應用虛擬技術可讓人足不出戶就身臨其境地感受交互游戲或體驗訓練技能;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應用虛擬技術為城市的風格和合理布局,以及旅游交通等提供可視化空間地理信息服務;醫(yī)療領域運用虛擬現實技術為培訓、臨床診斷、手術治療提供更好的服務……由此可見,虛擬技術已廣泛應用于眾多領域。正是基于虛擬技術的高度逼真的三維圖像和實時交互的體驗等功能,這項數字技術也開始應用于古跡遺址和文物保護領域。虛擬技術同時借助全息影像技術以及網絡媒介,可以將古跡及文物的研究與保護、展示與傳播提高到一個新階段。例如,希臘科學家利用虛擬技術建立了一個古希臘建筑的影像系統(tǒng),讓古希臘的古跡原貌真實、鮮活地呈現在游客面前,游客只需戴上導游儀裝置,就可以如身臨其境般地感受璀璨的古希臘文明。

我國五千多年的歷史積淀了豐富的文化遺跡,其中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古跡達30余項,很多地區(qū)歷史文化遺產、建筑遺跡以及文物保護方面的工作仍然停留在傳統(tǒng)的圖片與文字的記錄等原始的管理形式, 文化遺產的展示也大多是建立在游客與珍貴文物或遺跡直接接觸的基礎上,一些遺跡或文物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同時,還有很多消失的遺跡需要復原以供開發(fā)與研究,這些都需要借助數字化技術等手段介入,因此應用虛擬技術再現遺跡,保護和展示文物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目前,國內很多歷史文化遺跡和古建筑已經開始陸續(xù)將虛擬技術用于保護與開發(fā),如故宮博物院運用虛擬技術成像系統(tǒng)展示了輝煌的故宮建筑群和中國古代工匠們高超的建筑構造方法;陜西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將方圓100平方公里的乾陵進行了三維數字化虛擬,真實再現了氣勢宏偉的乾陵,同時為了更好地了解乾陵的外形和內涵,利用交互技術,讓參觀者多角度、全方位地觀看乾陵;山東曲阜孔子博物院利用虛擬技術將大成殿制作成影像系統(tǒng),使游客在計算機上便可瀏覽大成殿的建筑細節(jié),同時可以在虛擬的大成殿內進行漫游。除此之外,國內還有古跡建筑運用虛擬技術的案例,如圓明園遺址的復原、消失的阿房宮、虛擬再現紫禁城以及尚未發(fā)掘的秦始皇陵,等等。穿越了時間的壁壘,歷史得以數字化再現,文化得以信息化傳承,虛擬技術為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開辟了新的途徑。我們再也不用抱著化石想象著恐龍的模樣了。

二、虛擬現實技術對吉林省集安高句麗遺址的作用

吉林省很多精美的古建筑或歷史遺址,由于觀念落后、資金缺少、人才匱乏、保護不當等問題,正面臨著被遺忘、破壞甚至逐漸消失的嚴重威脅,局勢不容樂觀。目前,吉林省運用虛擬技術還局限于地產與規(guī)劃領域,在虛擬技術運用于古跡復原與文物保護方面的研究與嘗試還處于初級階段,應用于交互體驗或網絡旅游還停留在嘗試層面。作為吉林省重要的古跡遺址,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名錄》(2004)的集安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亟需借助虛擬技術實現多方面的應用與支持。運用虛擬現實技術實現高句麗遺址的全面三維再現,不僅可以真實復原遺址的歷史原貌,為文物保護與研究、展示與傳播提供更加有效的手段,而且對修繕、保護吉林省古跡和古建筑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一)體現在數據存儲與保護研究方面

高句麗遺址位于中國吉林省集安市,這里作為高句麗政權的都城長達425年之久,東鄰朝鮮,保存著世界上最多的高句麗文物古跡,包括山城(國內城、丸都山城兩座高句麗早中期都城)、陵墓(14座王陵和26座貴族墓葬)、碑石、上萬座古墓和眾多的出土文物,構成令世界矚目的洞溝文化。這些聞名遐邇的文物古跡,從不同側面反映了高句麗的歷史,為世界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為更好地獲取數據與相關資料,在充分研究遺址的歷史與考古方面的成就基礎上,借助安全的三維激光飛行時間法非接觸測量技術對高句麗遺址進行高精度的全面測繪,同時通過影像采集周圍空間關系的真實圖像等資源,記錄原有各項相關真實數據,并為此建立模型數據庫,實現高句麗遺址相關數據資源科學的永久保存,以便以后的人們能更好地學習和傳承。

首先,這些精準科學的數據是高句麗遺址建筑與營造、文物物品等圖像復原的基礎,利用數據可以把遺址建筑設計的模型內容、古老的施工工藝、搭接手法等用三維圖像軟件進行精確的實體建模,從而更好地呈現在人們的眼前。伴隨著虛擬技術所推出的衍生產品,旅游產品也將得到極好的推廣。其次,可以用來提高遺址和相關文物復原的精度,以及為選擇將要采取的技術手段做出預先判斷和提供依據,并可以節(jié)約成本、縮短修復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對于那些出現脆化、脫色、剝落等現象的易損文物,可以結合虛擬現實技術進行虛擬修復和保護,從而檢驗修復保護技術和手段的可行性,考察修復保護過程中的各項環(huán)節(jié)和修復保護后的耐久性,有助于制定科學合理的修復保護方案??傊?,這些數據庫的建立可以為遺址和文物多方面的研究帶來便利。最后,建立古代建筑保護修復信息服務平臺把古代建筑知識庫信息錄入管理,可以為古代建筑知識庫查詢服務和古代建筑多媒體知識提供檢索服務。

此外,虛擬技術還可以對文化遺產進行旅游開發(fā)規(guī)劃的模擬, 旅游模擬系統(tǒng)中按高句麗遺址地理信息建立了計算機模型, 記錄了每個王陵的位置、路線等。通過該系統(tǒng)模擬各個環(huán)節(jié)、不同管理策略,合理高效利用各個環(huán)節(jié)硬件設施的最優(yōu)管理策略。通過虛擬技術呈現的規(guī)劃方案可以進行預判或做出決斷,從而做出正確的決策。

(二)體現在遺址展示與文化傳播方面

高句麗遺址在我國屬于閉塞地區(qū),地表遺址與建筑是不可移動的文物,遺址本身又缺少展示環(huán)節(jié),由于時空的限制使遺址及文物的文化價值無法充分地發(fā)揮出來,博物館式的展示方式和手段已跟不上當今信息時代的步伐。為此,需要對遺址及文物的展示注入新的元素與形式,而虛擬現實技術可以擺脫時空限制,在不移動文物本身的情況下,真實地再現遺址和文物,從而使高句麗遺址和文物有了更豐富的展示途徑和辦法。

一方面,在展示中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將遺址和文物構建的影像系統(tǒng),借助全息影像技術呈現出更大范圍的立體感展示,產生真實的視覺效應,使得展示遺址和文物顯得更加生動形象,體會到這個令人驚異的三維空間所散發(fā)出的恢宏之感。還可以結合并運用媒體交互技術,參觀者通過立體眼鏡或操作傳感裝置,在現場三維場景中進行虛擬漫游,在立體的虛擬世界中充分感知信息,并做出選擇或相應的動作,體驗交互帶來的感受。像在現實生活中游覽名勝古跡那樣,走過每一條游覽線路,而比現實中更吸引人的是,在虛擬世界中,游客可以走進宮殿,看到每一處內部細節(jié),甚至可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身份,如官員、宮女、嬪妃、武士等,選擇各自所需的方式和進程,讓自己置身于神秘的虛擬情境中,引領觀眾穿梭于歷史的時空中,既獲得了各種意想不到的遭遇和感受,又了解了歷史遺跡的興衰發(fā)展過程。因此,虛擬技術的應用,使古跡及文物的展出頻率和效果都得到了極大提高。它充分調動了參觀者的熱情,使觀眾對遺址有了更加濃厚的興趣。并能吸引更多的人來觀看、體驗遺址和文物的非凡魅力。

另一方面,利用網絡來整合、統(tǒng)一大范圍內的文物資源,是傳播和推廣高句麗世界文化遺產的有效途徑。通過網絡可以在世界范圍內更加全面地展示遺址古跡,宣傳歷史文化資源。參觀者還可以通過鍵盤、鼠標、方向盤等操控工具來控制虛擬環(huán)境,同遺址及文物進行交互作用,從而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與體驗。在虛擬環(huán)境中模擬行走、飛行,并能直觀地查看各個古建筑、物品的詳細信息。使高句麗遺址擺脫了地域的限制,從而實現文化資源共享,讓更多的人通過網絡媒介或虛擬博物館參觀、瀏覽遺址及文物,真正成為全人類可以“擁有”的文化遺產。虛擬技術可以不受時間、距離、費用以及意志力等限制進行旅游,在將來只需要帶一臺有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的筆記本電腦,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去小村落、墓群和遺址進行旅游。

由此可見,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虛擬旅游能為旅游開發(fā)帶來新的表現形式,利用網絡化的虛擬現實能夠更好地宣傳文化遺產,現場的虛擬展示則能帶給用戶更豐富的交互體驗。虛擬現實技術已經和理論分析、科學實驗一起,成為人類探索客觀世界規(guī)律的三大手段。

目前,虛擬技術在國內很多領域已經逐漸普及開展起來,這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也是數字時代的要求。與此相關的技術研究、設備的研發(fā)已經接近成熟, 如激光飛行時間法非接觸測量技術、全息影像技術,新媒體交互技術等,極大地增強了虛擬技術應用的效果。同時,我們也看到虛擬技術應用于遺址再現成像系統(tǒng)等方面涉及很多考古學等相關領域的知識,單純依靠數字領域的技術運用難以取得最佳效果,更需要文物研究與保護以及歷史文化資源領域的專家學者參與其中,提供相關專業(yè)理論支持,并加深對數字化技術的理解,多方協(xié)作、共同努力,才是創(chuàng)作完成課題的關鍵,為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fā)工作的和諧共生、文化遺產及其蘊含的文化傳承做出貢獻。探討高句麗遺址虛擬再現,可以將吉林省古跡與遺址的保護研究提高到一個新層面,為吉林省歷史遺跡的展示和傳播提供一種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注:本文為吉林省教育廳“十二五”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 吉教科文合字2011第214號)

參考文獻:

[1]魯東明,刁常宇.數字化技術促進文化遺產保護與旅游開發(fā)和諧共生[J].旅游學研究,2007(01).

[2]高高句麗遺址址:百度百科詞條.

[3]郭云仲, 方興.虛擬現實對中國文物古跡的作用[J].藝術與設計:理論,2008(02).

[4]楊寶容.基于文化體驗的古建筑虛擬系統(tǒng)交互設計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

[5]出.從可視虛擬書店到虛擬圖書館――談虛擬現實技術在數字圖書館的應用[J].現代情報,2009(7).

第8篇:考古學培養(yǎng)方案范文

一、突破教材與傳統(tǒng)課堂的局限

語文課堂教學在力求把握教材的前提下,應該把語文學習的觸角伸向更為廣闊的空間。在課內可以給文本注入新的內容,豐富學生的知識,在課外可以培養(yǎng)學生關注生活,引導學生關注報刊、電視、網絡上的熱點話題。還可以開展各種演講競賽活動,舉辦優(yōu)秀作文展,讓學生自編自演課本劇等。這樣,語文教學不再局限于四十分鐘,而是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將課內外緊密地結合起來,達到學以致用、融會貫通的目的。如我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一課時,課前讓學生多方收集有關地球的資料,查找、積累贊美地球母親的詩詞,然后在課堂上交流自己所了解的情況,暢談自己的見解,學生交流積極踴躍,學習熱情空前高漲。這樣既豐富了文本的內容,又激發(fā)了學生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樹立了環(huán)保意識,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向了更廣闊的天地。

二、注重學科間的整合

語文學科不是孤立、自成一體的,它與其他學科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語文的工具性決定我們要借助于語文去學習其他學科,同時,其他學科的教學也為語文學習提供了實踐的機會,兩者是相輔相成、互相滲透的。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把相關的學科知識進行整合,改善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狀態(tài)。如《黃河象》可以適當滲透考古學、生物學的知識,《稱象》涉及了科學課中的有關水的浮力的知識,《草帽計》一課可以穿插歷史知識和簡單的軍事思想,《綠色的千島湖》可以結合美學知識讓學生感受繪畫藝術的魅力,《西門豹治鄴》一文則是引導學生思考無神論哲學的最好材料,《長江之歌》可以讓學生欣賞雄渾壯闊的音樂。如此,注重學科間的整合,學生在語文課堂中不僅能學到語文知識,而且能學到其他學科的知識;而其他學科的學習也包含著語言文字的運用實踐,它們是相通的、不可分割的。

三、在生活中學語文

有人說:語文即生活。語文和生活是密切聯(lián)想的。古人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相提并論,當作求學的兩大途徑,告訴我們不僅要讀有字之書,而且要讀無字之書,即觀察山川草木、蟲魚鳥獸,了解風土人情等,把語文學習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校外遠足、郊外野炊、工廠參觀、市場調查、上街宣傳……這樣融學校、社會為一體的語文學習形式可謂豐富多彩,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就會潛滋暗長。我曾經組織學生清掃街道,進行環(huán)境保護宣傳,學生熱情高漲,積極設計活動方案,分工負責。他們查閱資料,擬寫張貼標語口號,制作分發(fā)傳單。清掃街道的時候干得熱火朝天,享受到了勞動之后的愉悅,也體驗了環(huán)衛(wèi)工人的辛苦。很多學生當天寫的日記,描寫細膩,情感真摯,議論言之有物,可謂收獲不小。

四、擴大課外閱讀范圍

新課標指出:“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毙抡n程標準明確提出小學學段的課外閱讀不少于145萬字。因此,要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興趣和習慣,要給足讀書的時間,要指導閱讀的方法,還要讀寫結合,強化語文能力,有針對性地開展課外閱讀的活動。比如開展推薦“我最喜愛的一本書”、“讀書月活動”、“讀書知識競賽活動”,舉辦讀書沙龍,交流讀書心得體會,搞詩歌朗誦、課前3分鐘講演、語文開心辭典、巧接詩詞名句等趣味閱讀活動。課外閱讀要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感官的功能,聽說讀寫思有機結合,并努力將學生閱讀所獲運用于學習生活中。課外閱讀及其活動能開闊學生的視野,為他們提供間接生活經驗,豐富他們的人文知識,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課外閱讀也為學生寫作提供了大量的生活素材和借鑒樣式,促進了他們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

五、利用信息技術拓展學習空間

第9篇:考古學培養(yǎng)方案范文

論文摘要:通過對贛儺這一重要的旅游資源的特性、價值的分析,探討利用贛儺旅游資源開展素質教育的獨特性、實施途徑和具體方法,從而理清了一條開發(fā)文化旅游資源進行素質教育獲得旅游經濟效益、文化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途徑。

我們美麗的家鄉(xiāng)江西是文化旅游大省。其中貫古達今、影響深遠的贛儺文化在快節(jié)奏的信息社會中仍散發(fā)著它古老、博大而獨特的魅力。贛儺文化主要分為儺儀和儺藝術兩部分,儺儀包括儺神廟、儺祭、神詞、儺符、法器等;而儺藝術包括儺面具、儺歌、儺舞、儺戲。贛儺文化的神秘獨特魅力,具有強烈的心理感召力,吸引人們研習、體驗、追尋,是具有強烈吸引力的旅游資源,有著開發(fā)旅游良好前景。同時,當代中國正處社會深刻轉型,人們之間的關系急速走向功利、走向競爭,社會日趨走向現代、走向未來。人們,尤其是青年集體意識、群體心理缺失,迫切需要抓住有效載體,尋訪心理家園、彌補集體意識、人本精神,構件完美健全人格,提升塑造綜合素質。我們完全應當在開發(fā)贛儺文化旅游資源的同時,利用贛儺旅游資源,深掘其教育價值,開展素質教育,發(fā)展地域旅游文化經濟,從而獲得經濟效益、文化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贛儺文化之特性

1、雜糅巫風、根扎贛鄱。春秋戰(zhàn)國時期,隨著徐人、楚人入贛,荊楚巫風與當地百越人的神鬼崇拜混雜為影響力巨大的南方巫儺,巫儺自出現以后,不斷向四周滲透,在此過程中,充滿自豪盆地心態(tài)的贛先民們在巫儺的傳承中,特別珍視這份令他們驕傲的祖先饋遺,從不敢輕易對其進行改動、刪減,使贛儺至今仍能較完整地保存最原始的面貌和形態(tài)。

2、緊隨主流、納異化同。隨著西晉“永嘉之亂”及南北朝戰(zhàn)爭、唐未藩鎮(zhèn)割據及五代十國的戰(zhàn)亂,北人不斷南遷,贛儺文化不斷受到其他主流文化的滲透,吸取了異元文化精魄的贛儺再以強大的影響力向周邊儺屬文化體系的地區(qū)發(fā)散輻射。

3、崇祖重祭、儺事娛漸。贛地的儺神雖然各異,但多有自己宗族的祖先,重勘輿、重風水的贛人認祖先的靈魂就藏于他們生前的居地,在贛人看來,奉祀與自己有著親緣關系的遠祖之靈比祈求某一位宗主更為可靠、靈驗。贛地祭祖儺儀繁冗,場面熱烈、隆重,規(guī)制相當嚴格。供奉祖先除了豐厚的祭品、供品外,還有娛神、娛人的儺歌、儺舞、儺戲等娛興內容。各類形式的儺藝術表演能激起觀眾的情境共鳴及參與熱情,這就使得贛儺文化的保存和弘揚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

二、贛儺文化之主要價值

1、學術價值。贛儺文化是跨人類學、宗教學、民俗學、考古學、戲劇學等多方面學術領域的歷史文化遺產,它可以幫助學者們重新界定學科體系類屬、源流,完善和補充知識結構及訓詁學科功能、各時期各階段的意義。它對各種學術的研究必將提供更為明確的方向、豐富可考的內容和實物索引。

2、文化價值。贛儺的文化價值主要分為兩方面。一是贛儺文化本身作為最原生態(tài)的地域文化藝術對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豐富和陶冶;二是作為歷史遺存仍在以儺的方式對贛鄱廣大地區(qū)進行歷史、文化、生產、日雜知識的傳播,我們可以從中看到祭神、娛神、娛人的贛儺衍生出的文化教育功能。

3、藝術價值。各地作為贛儺的藝術形式,如儺面具、儺歌、儺舞、儺戲都有著古老、豐富而又極具個性化、地域化的形式語匯及特點,它們折射出各地人們在審美趣味、藝術觀念、思維習慣的巨大差異。而強烈地方特色恰恰是藝術貴在獨創(chuàng)的注腳,也是其原生態(tài)的表征和佐證。尤其是各地儺面具藝術所傳達出的驃悍之美、兇猛之美、猙獰之美等美感體驗擴展了壯美和弱美的外延,具有很高的藝術和審美價值。

4、產業(yè)價值。有些人看來,經濟發(fā)展速度越快,儺文化消失也越快。這一看法實有偏頗,經濟發(fā)展、科教興盛才有文化的繁榮,而當今時代文化繁榮有促進經濟良性循環(huán)大發(fā)展。贛儺文化的瀕危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擁有得天獨厚的贛儺文化遺存卻不懂得就此發(fā)展相關的知識經濟、文化產業(yè)。這無異于捧著金飯碗去討飯。5、教育價值。贛儺歷史是贛初民一如贛地紅壤般的血色、血性混雜著融合、抗爭、分立、嬗變、消長的人群、地區(qū)的交往史和生活史。贛儺歷史沿革無不是充訴著思想、知識、技藝、歷史的傳播和繁榮,假如剔除了它儺神信仰的封建迷信部分,贛儺無疑是華夏民族共同體多極意識形態(tài)的根系所在,它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社會生活智慧仍在向我們昭示著必須繼承和發(fā)展的寶貴部分。

三、贛儺旅游資源與素質教育之契合

保護挖掘和弘揚贛儺文化,開發(fā)贛儺旅游資源最為長遠的戰(zhàn)略就是將它植根于年青一代的集體記憶及深層意識之中;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結合提倡全面素質教育對青少年展開贛儺旅游文化資源的研習、體驗等的旅游研習活動;加大宣傳力度,擴大影響。對素質教育來說贛儺旅游文化是最適合的現實文本。贛儺旅游資源與素質教育高度契合,是素質教育的獨特載體。二者契合性主要有三,即精神吻合、內容生動、形式近人。

1、精神吻合。贛儺文化的精神是開放、獨立、頑強,贛儺文化的兼容性使它融合了多種文化的不同元素,這是它開放的一面;贛儺文化善于吸取異元文化的精髓,卻始終沒有割斷自己與自己歷史的聯(lián)系,仍保留有自己的思想,行為方式,體系,這是它獨立的一面;贛儺文化是贛人最早發(fā)揮本體精神力量,使用巫儺手段向極端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索要起碼的生存條件,拓展生存空間的生命張揚,這是它頑強的一面。而素質教育強調基礎教育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而這種發(fā)展是以開放,寬松的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個性為先決條件的,健康個性的首要特征就是它的創(chuàng)造性,而這種創(chuàng)造性也是開放的。與此同時,積極挖掘學生的潛能與培養(yǎng)其獨立完成各項學習任務的能力,并在此過程中錘煉出他們頑強進取,自強不息等寶貴的意志品質。二者的精神完全吻合。

2、內容生動。贛儺文化的內容涉及到民間傳說、歷史人物傳記、忌禁由來等多方面淵源極具知識性、趣味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離不開他健康的個性,而好奇、感興趣樂于探索是健康個性中的寶貴部分,而贛儺文化生動、豐富、博大的內容足以使學生浸潤于其中,陶然忘我。

3、形式近人。贛儺文化的強大生命力在于它的社會性,生活性的行為特點,免去書本的冗經窮辯,讓學生深入和貼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運用這一近人而又獨特的文化形式實現素質教育所強調的聯(lián)系生活實際,培養(yǎng)職業(yè)技能的主張,不能不說是弓為矢用。

四、利用贛儺旅游文化資源開展學生素質教育之實施

縱觀儺文化活動的整個過程無不是作為鄉(xiāng)村、民族等群體組織就社會過程中針對例如戰(zhàn)爭、逐疫等問題所采取的一種非理性化的思維、行為解決方式。從這幾門學科的特點來看,有一個讓學術界普遍認同的學習模式,那就是無一例外的強調以基本認識為先導,再以實踐、實勘、實驗與總結的反復深化每次的研究所得,可以說這與以知識為起點,經過技能、技巧的培養(yǎng)到達發(fā)展的結果的素質教育基本運轉機制是高度一致的。因此在具體實施上我們擬將整個素質教育過程分為從創(chuàng)意、體驗、互動、行動四個階段來組織實施方案。

1、創(chuàng)意。以公共課或專題講座的形式就儺文化展開開放性、趣味性的闡述和分析,使學生對贛儺文化有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根據青少年思維敏銳、但深度缺乏;注意力強、但自控能力差;記憶力強、但條理性差的心理和生理特點,避短揚長、充分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并根據綜合文化的社會性特點,以深入淺出、直白通俗的語言表述與現代化媒體展示技術相結合,充分展開教學互動,在此當中,要尊重他們的個性特點及批判精神,以免使其創(chuàng)造性被扼殺于萌芽。此階段按教育目的與認識重點可分為三個內容:現象和本質認識、體系認識、價值認識。

(1)現象與本質認識,我們將贛儺認定為人類的社會群體組織以一定的儀式為中介向信仰客體祈獲功利的普遍人文現象,這一現象的本質為主宰認知、主宰信賴,因此,這一本質形式外現為合神逐鬼、祈神賜福。在此過程中,注意不要把它上成了哲學課和歷史課,不要讓學生在概念和專業(yè)術語的海洋中周游,而是要以優(yōu)美、動人的民間傳說與儺事溯源為興趣點,拋磚引玉,漸入主題,始終貫徹輕松教學的原則。

(2)體系認識。贛儺文化群落有著完整、獨立和龐雜的體系,在歷史的衍變中和鄰近地區(qū)的影響下,贛各地儺事的稱謂、編員、規(guī)矩、程序、興忌大相徑庭、面目各異。

在這一部分的講解中,只要求學生對此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重在人文、地域特色的宣揚和感染,所以無需面面俱道。

(3)價值認識。經過幾千年沿襲、傳承和發(fā)展的贛儺文化以其厚重而獨特的學術、考古、文化和產業(yè)等價值飲譽海外,我們應對其遺存價值作一個較為中肯、科學的價值訓估。在這一階段,教師應以飽滿的熱情、激揚的語調對贛儺文化的遺存、可掘價值予以全面的介紹并加以盛贊,從而激發(fā)每位同學身為江西人的自豪感及愛鄉(xiāng)情感,并樹立報效家鄉(xiāng)、建設家鄉(xiāng)的遠大抱負。

2、體驗。這一階段的要求是讓學生直接參加到贛儺文化活動中,使其在具體、真實的儺文化氛圍及實踐活動的身體力行中體驗和感受這一文化的整體形態(tài)、內涵啟示及獨特魅力。在這一階段教師應以暗示性語言對其思路加以引導,只在關鍵部分進行提示、啟發(fā)和誘導、使學生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得以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意離不開儺文化情境的創(chuàng)設,校方應及早與儺藝團體取得聯(lián)系,向其索要表演日程安排。

(1)回歸體驗。在祭師近乎癲狂的呼號中,古老、渾穆的儺儀事象可以瞬間將我們帶回儺風激蕩的原始時空,那里只有生命內驅力的舞動和如同低沉、重實的儺戲節(jié)拍一般的個性釋放,基礎教育是以個性健康、和諧發(fā)展為前提的,此種體驗是我們籍以修復學生個性原生態(tài)的有效手段。

(2)審美體驗。放眼贛儺藝術,稚拙、古樸、單純、直率的贛儺面具可謂品類遺存、功能、藝術手法及風格都繁多難計,流傳久遠;豐富的取材、特有的圖案、符號內涵表達功能;點與線的巧妙構成及對比手法的凝練、大氣是贛儺面具藝術的非凡特色,一張張獰厲、憨蠻、詭異的表情透露出神性、獸性、魔性、混雜性,讓人們感到陌生而又熟悉,這就是儺藝術的魅力所在。美育對于性格的塑造作用非凡,贛儺藝術以其可感的鄉(xiāng)土藝術形象、藝術形式對于培養(yǎng)學生健康、全面、和諧發(fā)展的個性,正確的價值觀,美好的情操、提高道德層次,塑造心理健全的人格都有著巨大作用。

(3)苦難體驗。贛儺文化是贛人最早發(fā)揮本體精神力量,使用巫儺手段向極端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索要起碼的生存條件、拓展生存空間的生命張揚。在此實踐中,我們以苦難為契入點展開體驗和教育活動,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同情心、代入感、乃至于心理健康、健全的人格有著重要的作用。

(4)鄉(xiāng)風體驗。贛地儺鄉(xiāng)不僅繁衍了贛儺文化,同時也孕育了古老、濃重、醬味十足、浸透了儺風的儺俗和民俗。可以說無言不儺、無行不儺。熱愛儺文化,首先要熱愛滋養(yǎng)儺文化的家鄉(xiāng),保護儺文化、挖掘和弘揚儺文化更是要從愛護儺鄉(xiāng)、建設儺鄉(xiāng)做起,展開鄉(xiāng)風體驗、一睹儺鄉(xiāng)人的生活風情,體味他們的酸甜苦辣是消除學生的尊卑思想、擺正其優(yōu)越心態(tài)、培養(yǎng)他們的公正感、愛國主義高尚情操及赤子情懷的必由之路。

3、互動。這一階段,由教師與學生一道以多樣的交流和總結形式將前兩個階段的學習所得互通識見、取長補短、揚華棄粕,進一步深化認識并就其運用領域進行深入探索,以期幫助學生將已得社會文化素質內化入心理層面,最終形成健康、全面的個性和能力。這一階段的交流主要分為兩個內容:心得體會交流和作品成果交流。一、心得體會交流,這一內容中師生可以共同攜手設計如主題班會、專題座談會、交流板報等形式活潑、組織新穎、創(chuàng)意獨特的儺文化交流平臺,就“容我一訴衷情,還你千年贛儺”、“與贛儺牽手”等主題對“儺視角看世界”、“多極世界的儺面人生”、“現代人的儺心理”等熱議焦點進行廣泛而深入的交流和探討。二、作品成果交流、第二個內容實際上包括了再體驗、再認識、再創(chuàng)造三個環(huán)節(jié),從再體驗到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是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yǎng)的同學們否定復制、超越自我的舊我蝶變,當各件作品、各項成果被陳列出來,同學們可以在他們自己所創(chuàng)造的儺文化藝術成果面前互相學習、加深了解和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