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童年的朋友教學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生(齊):喜歡。
師:好,今天老師先給同學們講一段故事。一艘輪船在伏爾加河上緩慢地行駛著,濺起的水花不時地打在窗戶上,一位老人看著身邊似乎已熟睡的母子兩個,重重地嘆了口氣,自言自語地咕噥著:“上帝呀,你為什么要這樣對待我的孩子?阿遼莎才四歲呀,你就剝奪了他父親的生命?,F(xiàn)在連將來可以相依為命的剛出生的弟弟你也不放過。他們母子兩個怎么辦呢?唉,家里的加工坊也日漸衰落,他姥爺?shù)钠庠絹碓奖┰辏瑖樦⒆涌稍趺崔k。我那兩個兒子不爭氣,整天鬧著分家,這次把他們母子帶回去,不知又要鬧出什么事來?!崩先巳滩蛔÷湎铝艘恢睆娙痰臏I水,可很快又擦干了。她看見孩子已經翻身了,她知道面對一連串的打擊,再小的孩子也是會有陰影的。“不,日子還得繼續(xù),我不能讓孩子整天生活在這樣的陰霾中,我一定要讓孩子站起來?!?/p>
師:同學們,這個故事中四歲的孩子就是以童年的高爾基為原型創(chuàng)造的,高爾基是誰呢?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學案中的作者介紹。
生:高爾基(1868―1936),無產階級作家,蘇聯(lián)文學的創(chuàng)始人。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母親》、散文詩《海燕》、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等。列寧稱高爾基為“無產階級藝術的最杰出的代表”。
師:簡直是不可思議,經歷了如此苦難的孩子竟有了這么大的成就,你們想不想知道原因?想故事繼續(xù)嗎?
生(大聲):想!
師:我們先來解決幾個有可能阻礙大家閱讀的詞語。
(檢查學案中注音,提醒易錯字)
生(齊讀):咕噥 噗噗 發(fā)綹 顫動 胸脯 兜起來 馬鬃 詛咒 鑲銀 豐潤 兩頰 嗅煙草
師:好,現(xiàn)在就讓故事繼續(xù)。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童年》的節(jié)選《童年的朋友》。(生自由朗讀課文)
師:老師有一個疑問,你們剛才讀的故事的主人公是誰?外祖母是一個長輩,怎么題目卻是朋友呢,是一個人嗎?
生(齊):是的。
師:那我們一起來找找原因。
師:誰來說說看,幾乎所有的長輩對晚輩都會有一種情感,是什么呢?
生1:關心。
生2:關愛。
師:對了,一個字就是“愛”。(板書:愛)
師:課文中哪些地方讓我們看出了外祖母對“我”的愛?請同學們到文中去找一找,畫一畫,我們再來說一說。
生1:我從“你睡吧!還早著呢,――太陽睡了一夜剛起來……”“我不想睡!” “不想睡就不睡好了?!边@段對話中看出了外祖母對“我”的愛。
生2:從“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點聲說!”中也可以看出來。
師:找得很好。從這些對話中你們難道僅僅看出了外祖母對“我”的愛嗎?
生1:“太陽睡了一夜剛起來……”用孩子的口氣和“我”說話,“我”覺得外祖母跟“我”之間很平等。
生2:“不想睡就不睡好了?!睕]有強求與不滿,很尊重“我”。
生3:這樣的態(tài)度更像是――朋友。
師:“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點聲說!” “你小點聲說!”為什么呢?
生1:怕“母親”聽見后責罵“我”。
生2:我覺得外祖母很寬容。
師:我可以理解為這是對“我”的縱容或者溺愛嗎?(生笑起來)
生1:不可以,外祖母指出了“我”的錯誤,而不是幫“我”掩蓋。
生2:其實孩子都不喜歡大人的指責,像外祖母這樣看似隨意說說的,反而更能讓人接受。
師:這個平等地對待孩子,尊重、寬容孩子的外祖母更像是――
生(齊):朋友。
師:剛才同學們找的是“我”與外祖母間的對話,文中還有哪些詞句寫了外祖母說話的語調?
生1:溫暖而柔和的腔調。
生2:外祖母說話好似在用心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鮮花那樣溫柔、鮮艷和豐潤,一下子就牢牢地打進我的記憶里。
師:外祖母說話好像在唱歌,像鮮花一樣,為什么呢?
生:因為外祖母每句話都充滿了愛。
師:這樣的美妙的比喻你們喜歡嗎?
生(齊):喜歡。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師:外祖母愛我,她愛自己嗎?
生(思考后):喜歡。
師: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生1:從“外祖母坐在我身旁梳頭,皺著眉頭,老是自言自語地咕噥著。她的頭發(fā)多得出奇,密密地蓋著兩肩、胸脯、兩膝,一直垂到地上,烏黑烏黑的,泛著藍光。她用一只手從地上把頭發(fā)兜起來提著,挺費勁地把稀疏的木梳齒兒梳進厚厚的發(fā)綹里?!边@句中,可看出她愛美。
生2:“烏黑烏黑,泛著藍光”可見她一直注重保養(yǎng)。
生3:她的頭發(fā)雖然多、密、長、厚,但是她不厭其煩地梳著,后面的對話也可以看出她年輕時就很注重自己的頭發(fā)。
師:對呀,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還有哪些地方寫了外祖母注重自身形象?
生1:“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雪白的牙齒?!敝?,她的牙齒是堅固的雪白的,她注意個人衛(wèi)生、牙齒的保健。
生2:“兩頰有許多皺紋,但整個面孔仍然顯得年輕,明朗?!笨梢娡庾婺妇駹顟B(tài)好。
師:同學們的眼光很敏銳。與其說外祖母愛美,愛自己,還不如說這是她熱愛生活的體現(xiàn)。擁有這樣心態(tài)的外祖母你們愿意與她做朋友嗎?
生(齊):愿意。
師:課前的一段故事讓我們知道了外祖母的生活有太多的煩惱與不如意,面對“我”說話的腔調總是溫暖而柔和的,可見外祖母并沒有把這種情緒傳染給“我”,這樣的外祖母又讓我們看到了她堅強的一面。課文中哪些地方能讓我們體會到外祖母的堅強?
(板書:堅強)
生:“她腰彎得幾乎成為駝背,肥肥胖胖,可是舉動卻像一只大貓似的輕快而敏捷,并且柔軟得也像這個可愛的動物?!?/p>
師:你們平時寫作描寫長輩時會不會用“大貓”來作比喻?
生(笑):不會。
師:為什么?
生1:因為他們是長輩,用“大貓”來作比喻顯得不尊重。
生2:我會用身體硬朗。
生3:我覺得肥肥胖胖給人的感覺是,這樣的人和藹可親。
師:那文中的“我”為什么這樣比喻?
生:因為“我”和外祖母關系親密,是朋友。
師:充滿了童趣的一個比喻,喜歡嗎?
生(齊):喜歡。
師:用你們的聲音讀出這種趣味來。(生面帶笑容地讀)
師:我發(fā)現(xiàn)很多同學把“輕快而敏捷”重讀了,為什么?
生:因為她腰彎得幾乎成為駝背,可見承受了生活太多的重擔,但是卻仍充滿活力,這就是堅強。
師:說得非常好。還有哪些句子能讓我們看到外祖母的堅強?
生:她的衣服全是黑的,但通過她的眼睛,從她內心卻射出一種永不熄滅的、快樂的、溫暖的光芒。
師: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課文中還有兩處寫外祖母眼睛的語句,找一找。
生1:她的嘴唇歪扭著,黑眼珠兒閃耀著氣憤的光芒。
生2:她微笑的時候,那黑得像黑櫻桃似的眼珠兒睜得圓圓的,閃出一種難以形容的愉快光芒。
師:你們發(fā)現(xiàn)了這里面最后一個詞語都是――
生(齊):光芒。
師:為什么不用“眼神”呢?放到句子中讀一讀,再比較比較。
生1:“光芒”突出了眼睛的明亮。
生2:“光芒”顯得這個人有精氣神。
生3:這樣的眼神有靈性。
師:這讓我們看到了外祖母一顆年輕的心。外祖母眼中是一種什么光芒,請圈畫出來。(學生圈畫)
師:從這些詞中我們可以看出外祖母豐富的情感世界。還能看到什么?
生:樂觀。(板書:樂觀)
師:“光芒”這個詞的確用得非常貼切,老師覺得文中一些動詞也用得很生動。有――
生(齊):閃耀、閃出、射出。
師:“閃耀、閃出”也讓我們看到了外祖母的精氣神?!吧涑觥蹦懿荒軗Q為“噴出”,我覺得也挺有精神的?
生1:“射出”更能看出外祖母內心的力量。
生2:“射出”的力量更聚焦,“噴出”會感覺力量都散了。
師:太棒了,誰能把這種力量讀出來?
(一男生讀)
師:感受到了來自朋友的力量嗎?
生(齊):感受到了。
師:同學們也有雙充滿光芒的眼睛,在你們剛才積極地尋找與品味中,讓我看到了智慧的光芒。
師:在如此困難并不順心的生活中,外祖母對“我”、對生活的愛,外祖母的樂觀與堅強,必然對“我”的生活具有重大的影響。請在課文中找出來。
生:在她沒來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覺,但她一出現(xiàn),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領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斷的線把“我”周圍的一切連結起來,織成五光十色的花邊。
師:對呀,外祖母的堅強與樂觀讓處于困境中的孩子感受到了生活的希望與美好,她用她的愛溫暖著“我”、呵護著“我”成長,讓“我”的生活像花一樣五光十色。
(邊總結邊完善板書:兩片綠葉連結“樂觀、堅強”,花朵包裹“愛”)
師:在“我”的生命中,外祖母的地位很顯然是無可替代的,她是“我”――
生(齊):終身的朋友,最知心的人,是我最了解、最珍貴的人。
師:因為是她那――
生(齊):對世界無私的愛豐富了“我”,使“我”充滿了堅強的力量以應付困苦的生活。
師:我們一起來讀最后一小節(jié)。
生:……
師:真洪亮。但是我覺得似乎缺少點什么,外祖母讓處于黑暗中的“我”的生活發(fā)生了那么大的變化,我們要把這種對比讀出來,還應該讀出什么樣的感情?
生1:感激。
生2:熱愛。
師:讓我們帶著熱愛、感激之情讀好這一小節(jié),在讀時要把外祖母出現(xiàn)前后的對比,外祖母在我心中的地位、主要影響讀出來。
(生醞釀情緒有感情地齊讀)
師:每個人都有自己成長的源頭,高爾基的童年雖然充滿苦難,所幸的是,他的周圍還有許多像外祖母一樣善良正直的人,他們給予了高爾基良好的影響,給予了高爾基力量和支持。孩子們,老師想推薦你們課后閱讀高爾基的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你們一定能從高爾基的成長中獲得更多的啟示,收獲鮮花一樣的美好人生。
師:好,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點 評:
作為新生代的教師――王麗為我們展示了一堂融智慧與創(chuàng)新于一體的好課,她讓我們從《童年的朋友》的課堂教學中又一次領悟到什么是真正的語文課,什么才是回歸本色的語文課。縱觀這一節(jié)課,我覺得有兩方面的內容值得我們去反思和領悟:
1. 關注文本 本課的教學設計無論是在教學的立意還是在提問的設計、導入課文的方式上,教者都能立足課本。教學的立意表現(xiàn)在引領學生深入教材,感知外祖母的愛、堅強、樂觀的形象,體驗童年的“我”與外祖母朋友般的關系;提問的設計始終緊扣“外祖母是一個長輩,怎么題目卻是朋友”這一主問題展開,既牽動了對課文內容的品讀,也減少了無效提問;導入課文時避免了枯燥乏味的作者背景介紹,在故事講述中激發(fā)學生產生興趣,了解小說的情節(jié)。
2. 重視品讀 《童年的朋友》在中學課本中經久不衰的重要原因是蘊涵童趣、詩意及思想深刻的語言。教者把感知性的讀、品味性的讀、理解性的讀在學生文本解讀的過程中有層次性地展開,使得重點、難點的解決水到渠成;有意識地指導學生靈活運用朗讀、默讀、跳讀、精讀等形式閱讀文本,使學生在老師適時、適度地指導下潛移默化地提升閱讀能力。
這一課的教學讓學生走進文本的同時,也讓外祖母走進了每一個學生的心中;不僅高爾基的語言深深地感染了學生,而且老師的語言也一樣感染了我們。
隨著語文課程標準的實施,新教材的習作教學設計越來越向學生的生活靠攏。小學生的習作也不例外,新課程不再把小學生的習作本身看成目的,而把習作看成現(xiàn)代小學生歡樂童年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農村小學生和城市的小學生比起來,視野小,見識窄,該如何對農村小學生進行切實有效的習作教學呢?筆者就這個問題并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談談自己的看法。
(1)激發(fā)學生興趣,指導學生快樂有效地作文。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應當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到知識,形成技能,提高語文素養(yǎng),學習不應該成為學生沉重的負擔。為此,讓學生主動快樂地作文就顯得尤為重要。“興趣是最好的教師”這句話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對于小學生而言,培養(yǎng)他們對習作的興趣是關鍵的,也是最根本的,它遠比學生了解一些知識和技巧重要。所以,要讓學生快樂有效地作文,不但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還要對他們作全程化具體化的指導:①習作前的指導。習作前的指導重在明確作文的任務,老師和學生可以商量達成一致的計劃,或者有層次的計劃,也可以指導學生自由組合制定出本小組的計劃,這樣便可以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完成習作計劃,尤其是學困生也能做到心中有底,讓學生覺得寫作文并不難,以消除學生害怕作文的心理。②習作中的指導。依照新課改的精神,要努力創(chuàng)新習作設計,習作中的指導應根據習作內容的不同,有針對性地進行。如: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積累?運用三”中的習作內容是寫自己的一個朋友,通過具體事例,寫出朋友的特點,并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作文中可以進行外貌、動作描寫。其實寫人的作文學生并不是第一次接觸,但是對于外貌與動作描寫在文章中的作用、注意事項以及具體的寫法并不很明晰,所以,設計本次教學,旨在引導學生在原有寫作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外貌描寫和動作描寫的問題,為今后的寫作打好基礎。而本次習作的重點只要能選擇一些具體事例有創(chuàng)意地寫出這個朋友的特點,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即可。其次,語文課程標準中所講到的“只有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減少對習作的束縛,才能實現(xiàn)寫作的個性化,使學生表達自己的主觀感受”的這一要求,對于小學生的習作來說,不能把習作教學課上成概念理論課,或給學生提出了許許多多的習作要求,這樣做的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在習作指導中,必須淡化概念俗語,讓學生寫出想說的真實的話,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即指導的重點要突出。③習作后的指導。習作后的指導也很重要,我們要指導學生學會修改自己的作文,學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或者學生之間互相批改都行,還要重視對個別學生的輔導,特別是學困生,他們更需要教師的精心輔導和耐心的幫助。教師可以幫助他們一起進行觀察感知,可以幫他們分析選擇習作內容,擬定題目,給他們提供詞語庫,甚至在他們寫不下去的時候給他們接寫幾句,在給他們評改作文時,多發(fā)現(xiàn)強調一丁點兒的亮點和妙處,多讓他們有被關注和表揚的機會。
(2)重視語言的積累和運用,夯實學生習作的基礎。小學生特別是農村小學生要寫好作文,首先要有一顆敏感好奇善良的心,這樣他們會關心在乎外面世界的變化,會做生活的有心人,覺得身邊的人事物都是那么新奇有趣,值得去觀察感知,值得去欣賞品味。①指導學生在課內外閱讀中積累運用語言。每個學期我們都要求、指導學生進行課內外閱讀,為了積累豐富的語言,可讓學生把最有感覺的短文、句群、好詞妙句加以摘錄、記錄出處或者識記背誦。如新教材里面積累?運用里的“讀讀背背”部分,精讀課文里要求學生背誦的精彩片斷等。之后指導學生把積累的語言在習作中運用起來,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從單純的移植應用內化為自己的習作能力。②指導學生學會積累生活素材。學生習作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不是空中樓閣。豐富多彩的生活是學生進行習作的大舞臺,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積累生活素材。在今年的暑假國家級遠程教育培訓中,有專家提供了一個好辦法:用一個素材本,每天記下自己最感興趣,印象最特別的人物或事件,用一個盒子或袋子放下自己當時最在意的東西,寫作時翻翻就會勾起自己的記憶和情緒。這種方法是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
的確,有心才會留意,注意才會有體驗感悟,時間長了積累多了,在習作中才會有噴發(fā)的沖動和激情,才能不斷夯實學生習作的基礎。
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傳統(tǒng)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在習作教學中我們也要繼承和借鑒,要不斷探索與實踐,通過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努力提高習作教學水平。
那么,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一、 營造氛圍,放飛想象
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是培養(yǎng)想象力的重要前提。民主、自由、寬松、融洽的課堂氣氛最有利于學生表達各自思想、培養(yǎng)想象力、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甚至養(yǎng)成良好的個性。例如:七年級語文教材《童趣》一文,作者追憶了自己童年生活的趣事,反映了兒童豐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爛漫的童趣。這些內容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比較接近,學生理應比較喜歡才是,但學生剛上初中,對文言文很陌生,普遍有畏難情緒,因此課堂上表現(xiàn)不積極,不活躍。教學本課時,我盡量讓學生回憶自己小時候玩游戲的輕松愉快,引導學生找回童心童趣,營造出和諧愉悅的氛圍,讓學生能夠張開想象的翅膀,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幾分鐘后,有的學生大膽發(fā)言說,曾近距離長時間觀察過螞蟻搬家,用煙熏蚊子,用沙包粽子,通過這些美好的回憶和豐富的聯(lián)想,學生非常容易地進入了文本。課堂氣氛活躍后,我開始講解課文,正當繪聲繪色講述“夏蚊”聯(lián)想到“群鶴”妙句,欽服作者豐富想象時,一名女生說:“老師,蚊子聯(lián)想成直升飛機,行嗎?”聽得入神的同學被這突如其來的問題打斷,都責怪這位同學。坦白地說,這位女生聲音不大,經其他同學一指責,滿臉通紅,低垂著頭,我卻及時肯定其類似性,鼓勵同學表達心中所想,并隨即和大家進一步深入討論類似聯(lián)想,進而舉例說明想象與聯(lián)想的區(qū)別、聯(lián)系。當大家弄清類似聯(lián)想需要生活基礎,重要的是找到聯(lián)想雙方的相似點時,課堂討論得到深化,學生對教材的整體感知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程度提高。
二、吟誦詩詞,促誘想象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朗讀作品是一種不可替代的必用教學手段。在教學設計中,我主要是通過調動學生朗讀吟誦的積極性,促誘學生想象來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體會作品獨特的意韻美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例如陸游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教學中我主要是采取朗讀促思,齊讀明意、分讀悟情、賞讀生境,促誘想象的方法引導學生沉浸于作品當中,啟發(fā)學生大膽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學生基本能構想出愛國詩人陸游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在風雨交加的寒夜,強撐著衰老的身體,靠在冰涼的床榻上,滿含悲憤,奮筆疾書的感人形象,身臨其境地感受詩人強烈的愛國之心。尤其是最后兩句“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我引導學生反復吟誦,想象詩人在風雪飄灑的夜晚,做夢都在想著,身披戎裝,騎著戰(zhàn)馬,跨越北國冰封的河流,同敵人在疆場廝殺的壯烈場景。對于一個傷病纏身的老人,在將近古稀之年,猶有如此豪邁的夢想,真是可歌可嘆。讀著這樣的詩詞,穿越時空隧道,讀者與作者碰撞著思想感情的火花,又怎能不激蕩起學生的激情與豪情呢?
三、激發(fā)感情,創(chuàng)設想象
【關鍵詞】特征中心背景閱讀
從事初中語文教學已多年,還記得剛走上講臺時的背景,當自己在課堂上不知如何進行語文教學時的那份尷尬,那份焦慮,至今印象深刻。后來,有幸接觸到了一些優(yōu)秀教師,看到他們駕馭課堂的技藝那等嫻熟,在仰慕之時也激起了我對語文課堂教學研究的熱情。盡管在以后的日子里,經過個人的努力,我的課堂教學也越來越受到同行們的關注、熱捧,亦或是崇拜,直到后來被縣教育局命名為“教壇新秀”,但我清楚,那只是我對于某一冊教材中的幾篇文章細研后而得到的一絲回報而已,平時的教學根本達不到那幾課的效果。在深知自己的“底細”之余,總想尋找出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一個突破口,但因多種因素的影響,這二十年來只是醞釀而一直未果。
2009年12月中旬,石家莊市教育局組織了“市語文學科課堂教學競賽”活動,我奉命參加,兩三天時間,我全程參與了7位優(yōu)秀教師的課堂教學競賽及為此展開的評價活動,,說實在的,每節(jié)課都有我學習之處,每一位專家的點評更讓我獲益匪淺?;氐阶约旱膯挝缓?,時不時拿出自己的筆記深思,研究之余,覺得有必要將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所獲結合優(yōu)秀教師、專家們給我的一些啟發(fā),擬作下面的一些嘗試:
1.從題面切入,尋求突破
寶應實驗初中徐連書老師的《幽徑悲劇》的課堂設計是這樣的:教者抓住題眼“悲劇”,并以此為課堂教學的切入口,先向學生介紹什么是悲劇——“把美的東西毀滅給人看”,且申述“越是美的東西受到毀滅,其悲劇性越強”。由此,他依據戲劇中多幕劇的特點,設計了“三幕”教學法?!镜谝荒弧刻偬}生前之美,【第二幕】孤兒在風中微笑,【第三幕】誰的眼淚在飛?!镜谝荒弧康慕虒W,徐老師讓學生閱讀文中描寫古藤蘿的優(yōu)美的句子,讀中每位學生都領略到了藤蘿的生前之美,同時也油生出對藤蘿的愛慕之情,這就為【第二幕】的教學埋下了伏筆,這么一株美藤蘿卻無辜受到愚氓的戕害,當殘留在枝頭的那段藤蘿在風中似在微笑時,課堂上的每一位同學的心似被揉碎,內心的被刺痛感,憐惜,暗怨之情頓想爆發(fā),這無疑引發(fā)了學生們的情感上的共鳴。在無助、無奈之時,人們只得在內心為藤蘿流淚,于是水到渠成自然過渡到【第三幕】的教學,我想此時不僅僅是作者在流淚,課堂上的學生、老師、專家……在場的每一位人都會為之動容。文章的主旨也在人們的情感跌宕中漸漸顯現(xiàn),突兀。這樣的切入,并圍繞此所做的設計,難道不是對語文課堂教學的最好的有效突破嗎?
2.從特征切入,尋找突破
邗江實驗學校的郭迎老師在教學《童年的朋友時》,為了通過多種人物描寫方法達到刻畫人物形象的教學目的,它采用了這樣的一種設計:再讓學生通讀文本后,緊緊抓住對人物外貌描寫這一點,讓學生圈畫出所有的相關句子,并從“文學家善于用色寫人”做啟發(fā),要求學生找出作者對外祖母用的最多的色彩詞語,毫不費力的同學們就找到了“黑”,郭老師牢牢抓住“黑”這一特征,從黑頭發(fā)、黑眼珠、黑衣服、黑鼻煙壺等入手,引導學生很輕松的就剖析出了外祖母其人的樸實、健康、年輕、明朗等個性。這一牽一發(fā)二動全身之效得來又是那么容易,這樣的突破會讓“外祖母”這一形象永刻學生的心底,并永遠熠熠生輝!
3.從中心句切入,尋找突破
筆者在教學田曉菲的《十三歲的際遇》一文時,事先考慮到:一、文章的篇幅長。二、文章的內容相對于我所教的學生來說難于把握。于是在備課時,我依據文中的一句入學誓言——“我不僅為北大感到驕傲,也要讓北大感到自豪。”對此我稍作改動后,使之變?yōu)椤敖裉煳覟楸贝蠖湴?,明天北大因我而自豪?!?/p>
對此我稍作改動后,使之變?yōu)椤敖裉煳覟楸贝蠖湴?,明天北大因我而自豪?!背寣W生更易接受些外,更主要的是圍繞改動過的這句話,我做出了這樣的教學設計:在學生初讀文本后,我提出這樣的問題“今天我為什么為北大而驕傲?學生終于讀懂了“我是不系之舟”的含義。這樣的切入,符合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更利于我們把握文本,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4.從背景切入,尋找突破
在教學冰心的《小橘燈》一文時,對于小橘燈的象征義的揭示是一難點,如若牽強附會,顯然課的效果不會太好,如能結合時代背景切入,那會容易很多。對于當時還處于黑暗現(xiàn)實中潛行、苦尋的人們來說,小姑娘身上所具備的“鎮(zhèn)定、勇敢、樂觀”的精神不正是人們所需要的那份光明嗎?像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初中語文教材中有不少課文都需要借助背景的切入來幫助學生解決理解上的困難,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何不做點這樣的嘗試呢?
關鍵詞:小學 數(shù)學教學 經驗探索
探究式教學是以探究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活動形勢,通過不斷地發(fā)現(xiàn)問題,深入地思考問題,積極地解決問題,獲得一種成功感和滿足感,進而產生探究新問題、解決新問題的強烈欲望。小學生的“探究”不同于科學家的探究,小學生的探究與其說是發(fā)現(xiàn),不如說是發(fā)展。只要是自主學會己有的原理或技術,或是把它們應用于不同的問題上,就是一種探究的過程。
一、探究式教學的含義與特征
(一)探究式教學的含義
成功的教育要使學生既能學到科學概念,培養(yǎng)科學思維能力,又能促進學生全面的發(fā)展。在教學中,有效的學習要依靠多種不同的學習方式。許多事實說明,探究式學習是學習科學的一個強有力的工具,能在課堂上保持學習者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探究學習是一種科學的學習方式。它是指人們通過對自然、社會或文字材料的觀察閱讀,提出問題,搜集數(shù)據,形成解釋、進行交流、檢驗與評價的過程。從我們校幾年的實踐過程出發(fā),作為學習方式的探究學習,要不斷地向學科課程滲透,探究學習己成為各學科的一種基本學習方式。
(二)探究式教學的含義
1.開放性
小學課堂教學中的探究學習是開放式的,這主要是學習方式的改變,學生必然會突破原有的學習的封閉狀態(tài),在一種動態(tài)的、主動的、多元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習。在小學課堂教學中開展探究學習,其首要表現(xiàn)在方式的開放。由于現(xiàn)在信息渠道的多樣化,學生學習的外延極其廣泛,并且這種方式與渠道的多元,又同時導致課堂教學時空的拓展。語文、常識課的網絡上鏈接。數(shù)學課與生活實踐的緊密相連,必然會引發(fā)學生學習內容的開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逐漸突破教材的框框,教師教學的軌跡,以自己的特有的學習體驗來尋求知識習得的過程和方法。
2.探究性
探究是最能體現(xiàn)人之本性和人的力量的心智活動,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種基本形式。作為一種學習方式,探究指在體驗過程中敏銳地捕捉問題,緊緊地追問、探討問題的結果,與被動記憶、被動理解的學習方式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在小學課堂教學中開展探究學習,選擇的問題本身就富有探究性。這些問題往往具有非完備性、不確定性、發(fā)散性、發(fā)展性和創(chuàng)新性。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發(fā)地解決這些問題,但又需要經過挖掘教材與他人合作才能得出結論或答案。
3.自主性
自主性是在課堂教學中實施探究學習所必需的,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探究學習的目的。不論是探究的能力,主動積極、科學嚴密的態(tài)度,還是問題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都足只有通過親自實踐才能逐步形成.在課堂上學生所獲得的知識,是通過學生的主動建構生成,而單靠接受性學習難以獲得。
4.實踐性
探究性學習并不排斥接受性學習,但它更為關注的是實踐活動。實踐的外延也在研究的過程中得到不斷地拓展,從提出問題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除了操作之外,思考、計劃、找資料、理論探討、收集數(shù)據、分析整理、歸納總結等都是實踐的過程。所以,在本課題研究中的實踐性,就是強調探究性學習應以課堂教學中的活動為主,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究過程,體驗感受探究過程,在實踐中創(chuàng)新。
5.創(chuàng)新性
探究性學習的本質特征是創(chuàng)新性,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可以大膽地想象,提出創(chuàng)新的見解,學生的思維自由地飛翔,不斷地迸發(fā)出創(chuàng)造智慧的火花,從而使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散性思維得到發(fā)展。
二、小學數(shù)學教學實行探究式教學的經驗分析
(一)創(chuàng)設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
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除了有恰當?shù)慕虒W方法、高超的語言表達藝術外,微笑往往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師的微笑,能感染學生,能使課堂氣氛輕松愉快,能打開學生的心扉。微笑可給學生一種親切感,可增加師生的情誼,可使學生“愛屋及烏”,產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
(二)讓學生多看、多動手、多體會
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對直觀、具體、形象和生動的實物很感興趣,能在人腦中打下深刻的烙印,通過直觀實物來了解、說明數(shù)學概念、性質和公式等,不僅能使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和接受,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而且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優(yōu)化課堂教學。我們在講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認識時,先讓學生找到生活中的具體實物,然后讓學生來觀察,觸摸、討論、交流,得出了長方體的“長”、“寬”、“高”的概念。讓學生觀察、測量、分析對比后得出結論,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抽象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增強了學生探求知識的興趣。
(三)通過游戲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設計游戲則要因勢利導,能盡量發(fā)揮學生好動好玩的特點。在數(shù)學教學中適時、適度、適當?shù)亟M織一些競賽性的小游戲,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興趣,增加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元、角、分”的練習中,我們設計了“小熊賣文具”的游戲。請一個小朋友戴上頭飾做小熊,大家當顧客,到文具店買東西。這一場景,真實地再現(xiàn)了孩子們的生活,頓時喜形于色,迫不及待地加入游戲行列,望著商店里想買的東西,快樂之情溢于言表。此時此刻,教師及時把商店里要買的東西變成簡單的元、角、分換算,看著價格單上的價錢就能買到你想買的東西。在游戲中學習,學生學而不厭,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利用典型事例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音樂欣賞課 小學 音樂欣賞教學 教學形式 評價機制
一、合理選用欣賞教材
音樂作品必須根據兒童的年齡特征和接受能力認真選擇,做到由淺入深,由近及遠,由具體到抽象,由有情節(jié)到無情節(jié),由比較熟悉到比較生疏。同時,由于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廣播電視、唱片、磁帶、cd、vcd等傳遞音樂信息設備的日新月異,音樂欣賞已不僅僅局限于音樂課堂上。實際上,小學生每天從家里和社會上所接受的音樂信息,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的,都要比音樂課堂上多得多。因此,這給我們音樂教育帶來了新的課題:拓展音樂時空,正確選擇課本外合適的教材,讓學生感知多種情緒是必要的。那么應該拓展選擇哪些音樂作品呢?
1.必須富有情趣和藝術表現(xiàn)力,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學習需要,并使兒童能有生動、形象感受的作品。
2.作品應該是貼近小學生生活經驗的,大多數(shù)學生都可以學會的,切合實際的,是符合兒童音樂能力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即選擇那些感性、生動、寓意含蓄、結構完整、形式優(yōu)美風趣的音樂作品,來使學生正確體驗不同的情感。
3.為配合學生課外自主選擇音樂的需要,教師要教會學生選擇音樂。因此,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可以來個音樂展示活動,讓學生說一說最近在課堂外聽到的歌曲,并討論哪些旋律動聽優(yōu)美,再找出一些大家一致認同的曲目來欣賞、學唱。這樣學生在課外所選擇的音樂在課堂上有了及時的反饋,教師也可以適時地作了解,以防止不良音樂作品的侵入。 在教學時,適當?shù)剡x擇活潑動聽、健康向上的課外歌曲,如低年級的《西游記》《刷牙歌》《健康歌》,高年級的《童年》《歌聲與微笑》《愛的奉獻》等。這些樂曲小學生較熟悉,也比較喜歡。合理地選材,使欣賞教學適合兒童音樂心理的發(fā)展,由愉悅式聆聽逐步過渡到理解式聆聽,再慢慢達到評價式聆聽。
二、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
1.運用多媒體課件、實物展示和樂器演奏形式
運用多媒體課件、實物展示和實物演奏的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例如在進行音樂欣賞課二胡獨奏《賽馬》的教學活動中,我通過讓學生認識接觸實物二胡,體會二胡的演奏方式,感受二胡的音色,從而引起學生欣賞的興趣。接著,我運用課件來幫助學生理解作品,利用觀賞賽馬的動畫感受熱烈歡騰的賽馬情景。音畫結合,更加深了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深度。為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三個樂段所表現(xiàn)的不同音樂形象,我利用課件讓學生進行比較,通過學生自主討論,給了學生更多藝術想象和生活聯(lián)想的空間。最后,我讓學生進行分組創(chuàng)編,充分展示自己對樂曲的理解,使欣賞活動達到一個。
2.游戲形式
音樂游戲具有愉悅性和互動性,是學生所喜愛的教學模式。尤其適用于低年級的音樂欣賞教學。如:聽賞《跳繩》中,我讓小朋友們邊聽邊跟著音樂節(jié)奏跳繩,感受樂曲快樂、活潑的氣氛。聽賞《捉迷藏》前,先讓孩子們完整聽一遍,然后,請幾位學生上來玩一玩這個游戲,并配上背景音樂,這樣一來,學生們就能更好地體會音樂所表達的內容。
3.故事形式
每個兒童都喜歡聽故事,利用他們這一特點,結合音樂來編講故事,能迅速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加深他們對作品的理解。如,在欣賞《動物狂歡節(jié)》時,我編了一個動物們過新年的故事,并結合圖片和音樂邊聽邊講,迅速地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加深他們對作品的理解。
4.表演形式
表演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伴奏表演、舞蹈表演、歌唱表演、各種角色扮演……教師可以根據音樂欣賞的內容進行選擇,在組織學生進行音樂表演時,主要是要調動學生強烈的參與意識和創(chuàng)造熱情。例如:在欣賞《鐘表店里》,讓孩子們用不同樂器:三角鐵、小鈴、沙球分別敲擊節(jié)奏來表現(xiàn)大鐘、小鐘、秒表在鐘表店里開音樂會的歡樂場面。
5.小組討論形式
這種方法適合中、高年級。如,《瑤族舞曲》教師先組織學生學習音樂主題,再播放音樂,引導學生初步欣賞后,將學生分組,并將需要討論的問題板書。提問:全曲可分為幾段?各樂段速度、拍子、情緒、旋律、節(jié)奏、力度、主奏樂器、表現(xiàn)內容各是什么?讓學生在《瑤族舞曲》的音樂中輕聲展開討論。討論結束后,各組代表發(fā)言,教師再對音樂問題、樂曲風格等進行解答和總結。通過小組評議課這種方式進行總結,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和集體智慧。
三、改善評價機制,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成功感
音樂課評價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體現(xiàn)了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情感反應、參與態(tài)度和程度。這就要求教師在上課時,要隨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得“優(yōu)”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例如:在欣賞樂曲《賽馬》時,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因材施教,給每一個學生創(chuàng)造得“優(yōu)”的機會。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能夠正確表達樂曲的意思,教師立刻送給學生一個激勵性的動作或肯定性的語言。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既使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了所學知識,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綜上所述,一堂充滿活力的音樂欣賞課,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音樂的美妙和神奇,激發(fā)學生聽賞音樂的濃厚興趣,獲得美好的音樂享受,從而逐步養(yǎng)成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欣賞能力,逐步積累鑒賞音樂的經驗。
柏安芹,中學高級教師,淮安市實驗小學教師?;窗彩惺讓弥星嗄旯歉山處?,淮安市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江蘇省推廣李吉林教改經驗先進個人。從教廿載有余,潛心課堂教學、作文教學的實踐與研究。曾四次獲得市課堂教學評比一等獎,送教省內外、執(zhí)教觀摩研討公開教學課30余節(jié)。參與主持多項課題研究,《站在學生的立場改進教學》《課堂教學似是無備最優(yōu)效》《改進小學生作文“批”“評”策略的心理淺析》等論文,先后發(fā)表在《中國教育報》《江蘇教育》《中國教育學刊》等報刊,出版了專著《小學作文到底該怎么教》。散文、隨筆見于《小學語文》《淮安日報》等報刊。
我,一個草根教師,且行且思二十余載,不倦,不累。因為,一路走來,總有不一樣的風景,給我同樣的勇氣與動力,雖偶有無奈,卻也愈覺淡定與從容。
李吉林——教學靈性的啟蒙導師
難忘,1989年暑期,南通紡博小園,我參加了江蘇省教委組織的推廣李吉林教改經驗動員大會,有幸成為全省首批推廣李吉林教改經驗50個試點班之一的實驗者,那年我19歲,工作才僅僅一年。
會議內容早已淡忘,一個細節(jié)卻記憶猶新。會議當晚,我和同行的高曉麗老師,在入住的賓館打開電視,剛好播放白天推廣會議的新聞,又恰好是對準我的一個特寫鏡頭!一個從蘇北農村走出來的女孩,第一次在電視里看到自己,那份驚詫可想而知。詫異那似乎被磁鐵吸引著的,充滿渴求的眼神屬于我自己!身邊的高老師鼓勵我,教學改革的明天屬于你們年輕人。我信以為真。那一凝神的渴望,注定了我一生追尋的方向。
1989年的暑期,我聆聽了李吉林老師關于情境教學的實驗報告,認真研讀了她的《情境教學實驗與研究》一書,內容爛熟于心。情境教學的特點(形真、情切、意遠、理蘊其中),創(chuàng)設情境的六個途徑(生活展現(xiàn)、實物演示、圖畫再現(xiàn)、音樂渲染、表演體會、語言描繪),情境教學促進兒童發(fā)展的五要素(以培養(yǎng)興趣為前提,誘發(fā)主動性;以指導觀察為基礎,強化感受性;以發(fā)展思維為核心,著眼創(chuàng)造性;以激感為動因,滲透教育性;以訓練語言為手段,貫穿實踐性),這些內容,我像虔誠的信徒一樣,日日念誦默想,期待用它們指導實踐。
秋季開學,蔣忠校長采納我的建議,按常規(guī)招生,隨機編班,抽取一個做情境教學實驗,鼓勵我大膽地試、大膽地做,并給我制定了特殊政策——教學質量、年度考核免評,直接定為優(yōu)秀。接下來的五度寒暑,在市教研室的指導下,我用學到的情境教學的理念指導實踐。
從一招一式學起,我逐步嘗到了成功的樂趣?!白R字、閱讀、作文三線并進”,是情境教學實驗的主要觀點。在入學半學期后,實驗班就開始了“每日一句”的觀察寫話練習。實驗班開設了野外觀察課,我按照李吉林老師指導的提示語,提示兒童課內外觀察時動用多種感官,在觀察過程中,貫穿語言實踐:我看到了什么,什么樣子(大小、顏色、形狀、多少……),像什么,還像什么,好像對我說什么……通過實驗,兒童的寫話興趣濃,觀察力強,想象力豐富,樂于表達。不到兩年,駱可小朋友就寫下了十幾本(軟皮面日記本),在當時低語教學中,堪稱奇跡?;搓帋煼秾W院第一附小四十年校慶時,實驗班學生的日記還在校史陳列室中展出。孩子的寫話內容豐富有趣,我忍不住選寄了兩篇給《百家作文指導》,后來發(fā)表出來了。我和學生都很激動,我寫信給李吉林老師,匯報我們實驗的成功,并表示想替孩子們出一本優(yōu)秀習作集。很快收到了李老師的回信,信是鉛筆寫的,不長,還有一兩處修改。李老師肯定了我的想法,并鼓勵我只要堅持下去一定會做到的。
1991年的整個秋季,實驗班按常規(guī)做了系列讀寫觀察活動,我?guī)W生閱讀補充教材《秋葉飄飄》等兒歌,到豐收的田野假想照相,到附近的小樹林觀察秋天、撿秋葉……隨后,我在市推廣李吉林教改經驗現(xiàn)場交流會上,上了一節(jié)二年級的觀察說話課——《撿回秋姑娘的影子》。在上課的現(xiàn)場不僅擺了許多五顏六色的,還有一幅巨大的秋景圖(一位衣袂飄飄的秋姑娘隨紛飛的落葉翩然起舞)架在黑板旁邊。
師:同學們,前兩天立冬了,但我們身邊還有秋姑娘的身影,她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禮物,能用這樣的句式說說嗎?
(小黑板先后出示以下句式,變式練習。)
1.秋姑娘給我們留下了 。(說一種)
2.秋姑娘給我們留下的禮物有 ,有 ,
還有 。
3.(加在2的后面)秋姑娘給我們留下的禮物真多呀!
4.把2和3倒過來說。
5. 是秋姑娘給我們留下的。
6. 、 、 和 是秋姑娘給我們留下的。
7.把6和3連起來說。
師:(指著圖畫)同學們,秋姑娘留下的禮物真多呀!回想一下,整個秋天我們跟她一起游玩的情景吧,我們曾經去過哪里、看到了什么?
(小黑板出示以下句式)
8.我們來到 。
9.我們看到 。
10.(將以上兩個句子合成一個句子)我們來到
,看到 。
11.(說到“來到樹林,看到樹葉”的時候相機出示)一陣風吹過來 。(練習說打比方的話。)
(背誦兒歌《秋葉飄飄》:秋葉飄飄,像什么?像那蝴蝶在舞蹈。秋葉飄飄,像什么?像那飛翔的小鳥。秋葉飄飄,像什么?像那豐收的喜報。)
師:秋姑娘伴著飄飄的落葉飛走了,我們唱一支《歌聲與微笑》送送她。(課中操,音樂課上學習的歌舞《歌聲與微笑》)
師:送走了秋姑娘,我們拿出她留給我們的禮物——秋葉,準備做一個紀念品,我們先來說說你有什么樣的葉子。
12.我有一片 葉子。
(拼拼貼貼再展示說說)
13.我用撿回來的秋葉拼成 。
(閱讀補充教材《秋天留在窗前》)
師:請同學們嘗試把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內容,連成一段話說說。
(學生說得精彩紛呈。)
師:秋姑娘悄悄飛走了,冬爺爺不知不覺地來到了我們身邊,從現(xiàn)在開始,大家可以和你要好的朋友到公園里、花園邊、田野上、樹林間、校園中尋找冬爺爺?shù)淖阚E,捕捉冬爺爺?shù)纳碛?,也可以邀請老師參加,到時候我們再來說說冬爺爺。
這堂課,體現(xiàn)了情境教學的諸多特點。課后,與會的領導與老師對這堂課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教研室主任潘煦源先生對我說:“好好努力,期待有一天江蘇教壇傳出——南有李吉林,北有柏安芹?!边@是對我的鼓勵,更是對我的鞭策。我用從南通借鑒來的教學設計進行教學,獲得了小小的成功,帶來了一片贊譽。但我知道,自己的教學還很欠火候。李吉林老師一心為兒童,一生為兒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后來,我自行設計的《小馬過河》《跟著春姑娘去游玩》等公開課,雖有精彩之處,但大多反響平平。1992年,江蘇省第三次推廣李吉林教改經驗現(xiàn)場交流會,在我校舉辦,在觀摩學習和研討的過程中,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并找到了差距。
活動化——教學探索的蹣跚起步
五年的實驗,為我的教學撒下了靈性的種子,打下了勤奮執(zhí)著的精神底色。學吉林老師的創(chuàng)新精神,本著“著手基礎,著眼發(fā)展”的教學原則,我嘗試著用自己的招式解決一點教學中的問題。我申報了市級十五規(guī)劃課題“低年級課堂教學活動化實驗研究”。我?guī)ьI課題組近20名年輕教師,在摸索中實踐,碰撞出了難能可貴的智慧火花。這是在我工作的10年之后。
課題組針對幼兒園到小學的文化突變(即從游戲活動為主向上課學習為主的改變)給兒童帶來的不適,造成的幼小銜接脫節(jié)現(xiàn)象,試圖探索一套以優(yōu)化的“活動”為載體的低語課堂教學模式,從而改變低語教學內容單調、組織形式枯燥、管教方式強制、評價激勵滯后等扼殺兒童靈性的現(xiàn)狀。
活動化的語文課堂教學,是指在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以學生探究為主,把交互式、多樣化的學習融合在一起,以活動為基礎,激發(fā)起兒童積極的思維活動,充分發(fā)揮兒童的主體能動性,以活動促發(fā)展,達到真正的主體主動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全面提高之目的。語文學科活動除了具有一般活動的特點之外,主要指學科教學之中外顯和內隱的活動,外顯的活動包括兒童的操作活動、言語交流活動和感知活動,通過團體、小組、個別活動,為兒童提供動手、動口、動腦的機會,形成一種全員參與、全程參與、主動參與的局面,促進內外活動的及時轉化。內隱活動指由外顯活動轉化而來的觀念活動,主要指通過各種外顯活動,激發(fā)兒童學習的積極性,豐富兒童的智力活動,形成主動探索知識的目的。在活動化教學的過程中,兒童看重的是外顯的活動,教師則同時看重活動內隱的教學目標。
基于以上的共識,課題組創(chuàng)造了系列活動化的典型案例,拼音教學與復習課也變得有滋有味,就連考試都變成了令學生期待的“財富統(tǒng)計”。
拼音教學,我們以童話故事“漫游漢語拼音王國”為主題,貫穿始終。在拼音王國里,學生以“記住臣民的名字”“合影留念”“交朋友”等活動化的形式,學習漢語拼音的讀音、寫法以及拼讀的方法。學生對拼音學習樂此不疲,對語文課充滿期待。拼音教學結束后,年級組織了“漫游拼音王國”活動化檢測,教室黑板畫上拼音王國城堡,布置出聲母莊園、韻母莊園……兒童手拿游覽券,打招呼贏積分。原本的考試,玩得跟過節(jié)似的。
復習課,我們把闖關、捉迷藏等兒童喜聞樂見的游戲,改裝成智力挑戰(zhàn)活動,學生果然積極投入,屢試不爽。2004年,市教研室楊獻榮老師來我校指導交流新課改工作,聽了我們的實驗介紹,表示第二天來聽聽家常課。因時間緊,又值期末復習,課題組一致推我這個主持人親自上。晚上,我稍作準備,第二天上了主題為“勇闖智慧園,尋找樂樂猴”的活動化復習課。課后,楊老師夸我的復習課量大、趣味足、效率高,讓我到市電教館制成錄像課,做暑期市級新課程培訓班教材,并約我做相關的講座。
這節(jié)復習課,是系列復習課之一。整堂課在一個活動情境之中進行:樂樂猴藏在智慧園里,和大家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戲,學生闖過樂樂猴留下的智慧關,才能找到它和它一起游戲。教師將有關字詞句篇理解運用的復習內容,巧妙地串聯(lián)在故事中。闖過六關:呼喚智慧果(認字)、對開智慧鎖(選讀音、填字詞)、搶猜智慧畫、快搭智慧橋(連線)、巧排智慧陣(亂詞成句、亂句成段)、比讀智慧文。這六關動靜、長短結合。最后,屏幕上出現(xiàn)四季圖畫,兒童認出了夏季圖,打開它,樂樂猴伴隨著歡快的音樂出現(xiàn)在大家面前,并預告下次活動內容。
2004年底,這項實驗在丁永真校長的支持下,如期結題。現(xiàn)場結題會結束,專家組鑒定,課題成果顯著,同意結題,并建議在全市范圍推廣。這段經歷,讓我收獲了為人師的快樂,同時也收獲了一批年輕教師的友誼。這比任何顯性成果更讓人珍惜,我第一次深切感受到,一根草的風景是有限的,只有扎根于一片草之中,成為其中的一員,互相依賴,彼此支持,才能形成蔚為壯觀的草原風景!
班傳寫作——走進兒童的最佳路徑
接下來,是連續(xù)多年的高年級段教學。起初,我試圖把低年級活動化的理念引進來。但一個細節(jié)深深觸動了我,改變了我的行走方向。班級一個非常優(yōu)秀的小男孩,把英語老師獎勵給他的面具悄悄放進了教室垃圾簍,恰巧又被英語老師發(fā)現(xiàn)了,老師有些不理解,以為這是對他的不敬,還找男孩談了話。男孩很委屈地告訴我,他很喜歡英語課,但并不需要這些小玩具。
怎樣走進兒童的內心,了解兒童的需求,根據兒童的需求調整教學?這成了我新的思考與探索的方向。我試著按兒童設計的課堂樣式去教,從宏觀與微觀上綜合理解“順學而導”。根據實踐,2008年,我寫成了《課堂教學似是無備最優(yōu)效》,獲江蘇省“杏壇杯”素質教育案例征文一等獎,并摘要刊登在《江蘇教育》上。此時,我工作已整整20年。
小小的嘗試,我感受到兒童潛能的巨大,也深知自己離真正理解兒童還很遠。我進一步開放心態(tài),學期初總會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設計“我需要的語文老師、語文課、語文學習”等內容,并承諾只要有可能,老師就照著辦!事實上,我真的照著辦了,并且獲益匪淺。
2011年春天,學期初,梳理六(2)班學生按照慣例給我提的建議和意見,發(fā)現(xiàn)孩子們很有創(chuàng)意。如,好多學生希望將大家的優(yōu)秀作品,除了像往常一樣,結成個人的作品集外,最好有集體的書,這樣可以通過同學的作品,記住班級,記住童年,留作永久的紀念。杜昌浩則建議老師每周將同學的“每日讀寫”“課堂作文”“小小文學社接力創(chuàng)作”等各種形式的優(yōu)秀作品,進行統(tǒng)計評比,評出周冠軍,并公布每周排行榜,以調動大家堅持寫作并努力寫好的積極性。
經過討論,我和孩子們綜合了以上兩條建議,確定班級學期寫作總目標——編寫一本“班傳”。什么樣的作品可以入選“班傳”呢?同學們對此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最后一致認為:敘寫班級的人和事,描繪身邊的景和物,以及同學們的閱讀感悟、奇思妙想、獻策建言,只要是當下發(fā)生的,能體現(xiàn)大家在這一時段的真實見聞與感受的文字,都可以入選。全班總動員,師生一個不能少!
按照大家的建議做,實施過程中遇到問題一起商量,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空前高漲。一學期,全班上傳佳作30余萬字,按個人專欄、品讀經典、故事連載、群星薈萃、母校記憶5個欄目,遴選編輯了22萬字的初稿,分發(fā)給學生修改校對后匯總,同期向學生征集書名,以及封面設計方案,最后,交付印刷廠排版印刷,在畢業(yè)典禮上班傳《紫藤花下》如期發(fā)到了學生手中??粗⒆觽兿膊蛔越臉幼?,我感覺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紫藤花下》記下了兒童的流年歲月,是兒童的精神家園,飽含老師的包容、愛意與期待。班傳的魅力,在于它可以撥動兒童的情弦,慰藉兒童的心靈,滋養(yǎng)兒童的精神。我在班傳序言中寫道:大家筆下的文字是真誠的、鮮活的。也許“我”在你的筆下有點“臟”,但難掩“我”智慧的光芒,這叫不拘小節(jié);也許“你”在“我”的筆下有些“瘋”,但誰又不說這是童年的活力在迸發(fā);也許“我”在你的眼中有些“差”,大器往往會晚成……不要介意“你”寫過“我”什么,要永遠心存感激——我曾是你筆下的“寵兒”。
親朋好友的孩子來我家做客,捧起班傳《紫藤花下》不肯放下,讀著笑著,任你怎么叫他也充耳不聞。到了新的班級,我把《紫藤花下》給同學們看,他們競相傳閱,爭搶不休(因只有一本)。他們表示,從來沒看過這么好玩的“書”。我知道,這件事是有意義的,影響也將是深遠的。2011年秋,我響應均衡教育的號召,交流調動到了淮安市實驗小學,在實小執(zhí)教的五年級、四年級分別嘗試了這樣的做法,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班傳”一詞是從“人物傳記”化用過來的。人物傳記的特點是兼具真實性與文學性?!鞍鄠鳌币辉~的靈感,來自兩方面的啟發(fā):一是美國多樣化文體教學中,二至四年級出現(xiàn)了“自傳”寫作。二是蕭紅的一部《呼蘭河傳》,雖然寫了人物,但沒有主角,雖也敘述故事,卻沒有主軸,全書七章可各自獨立卻又渾然一體。這樣的體例,豐富了我們對傳記的理解。班傳寫作教學,來自兒童的需要,遵循了我的十六字作文教學方針——“簡化頭緒、整合資源、激發(fā)興趣、持之以恒”,它將練功與運用融合起來,實施彈性標準,淡化形式,尊重內容與情感表達的真實,促進了兒童精神的健康成長。我根據實踐撰寫的《班傳寫作——關照兒童精神成長的習作教學策略探尋》一文,獲2012年江蘇省“教海探航”征文競賽一等獎。
一、認識氣場
中國人對“氣”十分青睞,翻開古籍你會發(fā)現(xiàn)氣的概念被廣泛運用。比如《兵書》: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左傳.莊公十年》里有:“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痹诖蠹沂质煜さ摹秾O子兵法》的《軍爭篇》中也有提及:故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靜待嘩,此治心者也。還有《孫臏兵法》、《吳子兵法》等等地兵書里都反復強調:將帥必須是“治氣”上得成功者,用氣來張揚軍威,用氣勢來壓倒敵人,并避實擊虛。以氣論醫(yī)道,這是中國中醫(yī)從戰(zhàn)國末年開始就倡導的。中醫(yī)調理其實就是使脈氣和、脈氣平,達到讓身心健康的目的,在中醫(yī)學里首屈一指的醫(yī)學典籍《黃帝內經·素問》就是一部以氣論養(yǎng)生、以氣論病、以氣辯證施治的書。
看著這些古籍,實際上我們也看到了氣隨著中國歷史它所走過的歷程:“氣”從先秦時期的“云氣”、“水氣”、“煙氣”等具有常識性的概念,發(fā)展到徜徉于中國人的精神中,成為思維的成果,成為哲學的概念,再到成為內涵核心上升為范疇。
氣之所以可以始終被中國人掛在嘴邊,且經久不衰,更多的原因在于氣的范疇的形成和運用其實凸顯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心理和思維方式。從這個角度出發(fā),抓住中華民族所獨有的心理和思維的方式講講“氣場”。中國人自古就有“天地萬物通一氣”的說法,既然天地萬物能通一氣,那么一定是可以產生強烈的磁場效應,通過這磁場的效應,構建出天人之和,也就是構建一種和諧,心與物能產生感應,產生一種共鳴,這就是氣場!氣場給人的感覺應該是大氣的、震撼的、它是流動的并時時變化著的,它在我們的思維精神境界里是一種無形之物,但卻是可以讓人真實地感知,讓我們深刻地感受到的。
二、感受“文氣”
著名學者章學誠說過的“凡文不足以動人,所以動人氣也”,這一句話回歸我們語文教師的落腳點上,一段詩文之所以能觸動人心是因文中這一股股的氣。我們讀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開篇“大江東去,浪淘沙,千古風流人物?!北銜话蹴绲臍鈩菟騽樱妒乙鳌凤@出的英雄氣概,民族的氣節(jié),讓我們看到了17歲的于謙那份臨危不懼,處變不驚的氣度。而在朱自清《春》中“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我們可以聞到氣場所散發(fā)出來的清新而淡雅的一股春欣欣向榮的氣息。
不同題材的文章所蘊涵于其中的氣場也是不同的,平時我們在讀著自己熟悉的文字的時候,可能很難一時就抓住并總結表達出這種無形的氣場,但當我們細細品味文章的時候,可以說文章中的這股文氣一定會沁入你的心田,流入你的血液,并產生一種韻味縈繞心頭。
讓我們一起翻開小學課文課本,慢慢走進課文。六年級《為人民服務》、五年級《北京的春節(jié)》、五年級《冬陽童年駱駝隊》、五年級《桂花雨》、三年級《陶罐和鐵罐》……通過對不同類型的文章一品一讀,文章的文氣自然流露出來,通過這樣一比較,不用傳言,只在意會中,相信你已經感受到了不同文章出的不同氣場了。作為一線的語文教師,我們在備課的時候一定要學會把住文章中這股文氣,抓住文章本身所具有的一種特殊的氣場,因為它是有生命的課堂的基礎,是構建有生命的課堂之根本。
三、小學語文課堂“氣場”的詮釋
老師上課其實很多時候是跟著感覺走的,文章的文氣,不就是老師們所能感覺到的嗎?但這是無形的,僅僅只是感覺,但作為老師,我們要懂得抓住,并將這無形的文氣變有形,將變成了有形微弱氣息擴大擴大再擴大、強化強化再強化,將涓涓氣息變成富有磁性富有魅力的強大氣場。
如果我們用人體喻課的話,血脈和氣息就是課的靈魂,就是課的生命。要想讓這些血脈和氣息煥發(fā)光彩,我們就得想法子讓文章的文氣彰顯,讓課堂氣場豐盈。怎樣才能做到呢?
首先,我們要懂得站在他視野的角度。所謂他視野,即某一問題、某一學科的深入研習,不能局限在問題學科的自身,而是要跳出來,站在一個他視野,他學科的“廣闊的智力背景”上來俯瞰自身,才能達到對問題的洞明。這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要跳出語文看語文,或者說是站在大語文觀的角度看我們的語文。這是一種觀念,也是一種高度,只要有這樣的意識就好,并不一定要站得多高,看得多遠。有了這樣的意識,我們就會下課外功夫了。其次,我們要懂得把握詮釋文氣,利用氣之變化的特征,通過一定的手段將其演繹,營造富有魅力的課堂氣場,利用氣場來吸引孩子的眼球,在教學實踐中不乏這樣好的課例。
例子1:(播放北京京韻大鼓的音樂)孩子們,這是?對,北京的京韻大鼓。它飄過了北京的四合院(四合院圖)北京的胡同(北京的胡同圖)熱鬧的廟會(廟會圖)!諾,那是有名的老舍茶館。那兒有京味十足的北京藝術文化,還有許許多多讓人難忘的故事,老舍先生深情地說:“我最愛北平?!北逼骄褪潜本Wx了課文,你們喜歡北京的春節(jié)嗎?最喜歡什么呢?三言兩語說一說。(我喜歡北京的除夕,除夕很熱鬧;我喜歡北京的廟會,北京的廟會最有特色了;我喜歡北京的臘八粥;……)
師生在京韻十足的鼓聲中暢談,孩子仿佛走進了北京,走進了北京的春節(jié),走進了北京的文化,走進了文本。
例子2:《北京的春節(jié)》第六小節(jié)(屏出課文內容:除夕真熱鬧……沒有什么人睡覺,而都要守歲。)
師:除夕這一天,作者觀察到了,人們都在忙什么?
生:做年菜、貼對聯(lián)、貼年畫、放鞭炮……
師:感受到除夕的熱鬧了嗎?全班一起讀!(鞭炮聲日夜不絕!播放鞭炮聲)這是舉家團圓的除夕之日,這是燈火不熄的不眠之夜??!在這一天,在外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都要
生:回家?。ǔ鍪荆赫n件——一個大大的“家”字)做年菜是在對年祈福,是為了——
生:家!
師:燈火通曉的還是——
生:家!
師:家!回家!就是要和親人——
生:團圓!
(板書:團圓。播放溫馨音樂。出示:課件——必須回家吃團圓飯。)是啊,在一年的最后一天出外打工的兄弟姐妹們,除非萬不得已——
生:必須趕回家吃團圓飯!
師:遠在異國他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們,除非萬不得已——
生:必須趕回家吃團圓飯!
師:家,守家,文章里沒有這個詞,但有一個詞,叫守——
生:守歲!
師:守歲。是什么意思?究竟他守的是什么?他們守的是平安、他們守的是濃濃的親情、他們守的是幸福、他們守的是吉祥。多么具有積極意義的習俗??!這是我們祖祖輩輩,年年代代,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習俗。這就是北京的——
生:春節(jié)!也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
生:春節(jié)!
教學片段中教師站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北京地域文化的高度來解讀中華民族五千年來對春節(jié)這節(jié)日的重視。在每個中國人的心里,能在一年中最大的節(jié)日——春節(jié)享受團圓,那就是一種幸福。正因為老師抓住了這一點,才能把那十足的京味、年味、文化味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彰顯了課文中濃濃的中國味。
就課的氣場,兩個小片段已經足已感受到課堂氣場的力量與魅力。兩位老師能這樣成功營造出課堂的氣場,是因為都站在了他視野的角度,站在了大語文觀的高度,站在廣闊的大背景上去解讀文本。
四、小學語文課堂“氣場”的構建
課堂氣場形成應該是多方位、多角度的,靠老師或者孩子單方面是不能完成的。現(xiàn)在的語文教學有個慣常的教法,那是個無形且無底的套——形式主義。課堂上教師不停地問學生讀懂了什么,讀后你有何感悟,最后把你體會到的,感悟到的在朗讀中表現(xiàn)出來。這樣的課太容易上了,但是教師對學生的指導是無效的。教師面對全體學生,先懂的學生懂了,原先不懂得學生仍是一頭霧水,原感悟不到什么的孩子他只能照搬他人的思維,孩子被放在原有的水平上,并無長進。我們也常常會在這樣的課堂上發(fā)現(xiàn)孩子在課堂上了無生氣,個個沒精打采,這樣的課當然是無氣場的課了。還有一種常見教法就是教師滿堂講,這樣的課堂是教師單方面完成的。兩種方式都不能構建課堂氣場。要構建出有氣場的課堂應該是教師、孩子、媒體等多方位的合體,我們可以文章文氣為線,以設計為軸,構建一個立體的、飽滿的氣息暢流的空間。
(一)從文本自身想開去
抓住文氣從文本自身想開去,就是立足在文本的本身,將文本的內容直接轉化,使其充盈,豐滿。
例子1:四年級《鄉(xiāng)下人家》
(屏出課文內容:倒數(shù)第二段“秋天到了,紡織娘寄住在他們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靜的夜里,它們便唱起歌來:“織,織,織,織呀!織,織,織,織呀!”那歌聲真好聽,賽過催眠曲,讓那些辛苦一天的人們,甜甜蜜蜜地進入夢鄉(xiāng)。)
如果讓大家來抓這小節(jié)中最重要的內容,你一定和我一樣,會說是聲音。是的,聲音!那我們就可以將其豐滿。我在上這小節(jié)時是這樣處理的:
在鄉(xiāng)村連那聲音都是那樣自然、那樣和諧,傍晚,辛苦一天的?;貋砹?,什么聲音?(……)母雞領著小雞回窩,什么聲音?(……)戲水的小鴨回來了?。ā┨旌诹?,還能聽到斷斷續(xù)續(xù)的狗叫聲(……),鄉(xiāng)村特有的紡織娘的聲音?。ㄖ笇W生讀出強弱緩急節(jié)奏錯落有致)
簡單的小片段,我將鄉(xiāng)村特有的聲音進行擴充,慢慢地帶學生聆聽鄉(xiāng)村特有的音律,鄉(xiāng)村之夜因為有了這些聲音,在課堂上漸漸立體起來,一種安靜、詳和的氛圍便可以在課堂上彌散開來。最后通過朗讀讓學生感受鄉(xiāng)村明月人靜的月夜,就能自然而然地達到預設的教學目的了。通過文本自身的內容擴充,使文本的內容具體化,形象化,一種特有的氣場就會形成,課堂便靈動起來了。課堂的氣場有時來自靜靜的聆聽,有時則來自親力親為地感受。
例子2:寧化小學王淞老師《絲綢之路》。屏出5—7小節(jié)的課文內容
師:同學們,讓我們把焦點聚集在這語言上“來了,來了”,這句話有動作嗎?
生:沒有。
師:我分明從語言中看到了動作啊,你看安息國的士兵在……(教師招手)這是什么動作?
生:招手。
師:對啊,加上動作喊——來了來了!還有什么樣的動作?
生:踮著腳、鼓掌、擁抱、昂起頭……
師:同學們這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神態(tài)、每一句語言,這一系列的具體描寫都傳遞著這是一條——友誼之路。
王老師從簡單的語言中看到了豐富的動作,引導學生動起來,他們激動地踮著腳喊:“來了來了”、他們鼓掌歡呼著:“來了來了”、他們相互擁抱著叫:“來了來了”、他們昂起頭興奮地念著:“來了來了”……學生被帶進了文本,進而看到了一個生動歡騰的場面。文中的這兩處“安息國士兵歡呼起來”、“人群一片歡騰”也是用了文本本身的內容將其想開,使內容豐富化,從而營造課堂氣場。
文本是教學之本,教學不能脫離文本,也不能照搬文本。我們應該把文本擴充,使其豐富化,從而營造獨特的課堂氣場。
(二)從對象的思維方式想開去
作為小學的語文教師,我們時時刻刻要牢記我們的教學對象是小學生,小學生有自己的年齡特征,小學生有自己的思維方式,我們要站在他們的角度上想開去。營造課堂的氣場,他們是主角。他們天性富有挑戰(zhàn)性,所以我們的課堂可以抓住文本的信息,結合孩子們的思維方式,去構建課堂氣場。“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只要能抓住他們思維的興趣點,相信他們就能在愉悅的氛圍下與文本產生共鳴。而這種愉悅氛圍便是從他們的興趣點入手構建起的課堂氣場。
例子1:《桂花雨》教學片段
(屏出詩句)蘭葉春葳蕤,桂花秋皎潔?!啤埦琵g《感遇》
桂花香霧冷,梧葉西風影?!巍じ哂^國《菩薩蠻》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宋·李清照《鷓鴣天·桂花》
師:看這三句詩,你們能從三條信息中找到一個相同的信息嗎?
生1:第一、二句詩句里有桂花,第三句古詩的題目里寫到桂花。
師:他找到了相同點,這三條信息都寫到,同是寫桂花,有不同點嗎?
生2:第一句詩寫了桂花的顏色,第二句詩寫了桂花的香味,第三句贊美了桂花。
師:你們能從整篇文章中找出非常重要的信息嗎?有點難,給你們一個小提示,有一個字,與桂花雨息息相關,全文出現(xiàn)了八次。
生:是香字。
師:動筆用橫線劃出帶有“香”的句子。
老師用詩詞引起學生的關注,接著像玩游戲似的向學生發(fā)問,問題從易到難,層層深入,學生便在無形引力的牽引下提取出課文的重要信息,教師就是抓住了孩子的興趣點給自己的課堂營造了一個輕松學習的氛圍,形成了這堂課特有的課堂氣場。同樣,低年級的孩子更需要用他們的興趣點去激發(fā)學習興趣,產生積極的學習動力。
例子2:一年級課文《地球爺爺?shù)氖帧返膶耄?/p>
師:小朋友們,老師要在黑板上寫字了。你們看完后,只要回答“見過”或者“沒見過”,會嗎?(師板書:手)
生:見過?。◣熝a充板書:爺爺?shù)氖郑?/p>
生:見過!
師:接下來,老師會寫什么呢?
生:地球?。◣熝a充板書:地球爺爺?shù)氖郑?/p>
師:那地球爺爺?shù)氖郑銈円娺^嗎?
生:沒見過……
師:到底地球爺爺有沒有手呢?咱們今天就一起來學學這篇課文(齊讀課題),你就會明白的。
老師給了孩子一個思考點,孩子覺得有挑戰(zhàn)性了,就有了學習的興趣點,帶著問題帶著他們的好奇心繼續(xù)學習,這就為一堂課的成功便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此,我們可以抓住小學生的思維方式去構建自己的課堂,讓課堂氣場帶動學生去學習、去思考,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抓對象思維的變化性
小學階段的孩子思維耐久性相對較弱,他們多喜歡天馬行空地幻想,自由地思考。如果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孩子的這一特性,那么課堂可能會變得死氣沉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受到影響。
一節(jié)課四十分鐘對于孩子來說不算短,因此教師要學會應用多種手段,將其靈活地融入整個課堂,極力去打造一種富于變化,跳躍的課堂氣場。
就拿三年級課文《陶罐和鐵罐》來說,這篇課文的對話很多,在對話朗讀指導中教師們經常會覺得很難處理,很難將學生的朗讀細胞完全調動。其實,這部分可以給孩子一段無聲動畫觀看,讓孩子當一回配音的演員,還可以讓孩子自己創(chuàng)作一下,自由地去演繹。這樣,從文本到影音,孩子的思維有變化,他的大腦就不疲倦,就有利于良好氣場的構建。再如課文《桂花雨》的教學,也可以來個搖桂花的插曲呢!
例子1:師演示:孩子們,他是這么搖,搖啊搖,一朵桂花落下來了,兩朵落下來了……像雨嗎?
生:不像。
師:你來搖搖看。
生:你這一搖啊,桂花是紛紛落下。樹下的作者呼吸著那陣陣的桂花香,沐浴著紛紛揚揚的桂花雨。他喊什么?
生: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愀兆砹?。
師:誰也想喊?
(幾個學生分別用自己的方式喊)
師:讓咱們一起喊吧……
(生齊喊)
英語老師個人總結1
上崗一個學期這幾個月時光中,轉眼間。深深的體會到這份工作純真及美好。作為“孩子王”與孩子在一起的氛圍是任何現(xiàn)代裝飾手段都無法營造。望著那一張張?zhí)煺婵蓯鄣男δ?,一切的煩惱與憂愁剎那間消退,生活的詩畫便在眼前飛揚,使心田燦爛,溫馨甜美我覺得小學教師是一個純真和美好的職業(yè)。有人形容小學教師看起來永遠都是那么的年輕和充滿朝氣。這種形容不無道理。當你面對孩子們那雙清澈無比又充滿童真的眼睛時,當你聆聽著他銀鈴般的笑聲時,每個人都仿佛又重新回到童年時光。這讓我更叫喜歡這個職業(yè),讓我覺得這份職業(yè)如此純真美好。
英語教學上日趨成熟,可喜的經過半年的學習、積累、探索。逐漸收放自如,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的教學方法。現(xiàn)簡單列出:
一、激發(fā)興趣。
將會使教學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興趣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使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去學習。這是教學中最深刻的體會。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不難。小學生初學英語,對英語充滿了好奇與向往,與中文迥然不同的語音語調使他躍躍欲試,歐洲國家的風土人情使他眼界大開,再加上課堂上,使用了大量的彩圖、實物、頭飾、音樂等作為教學工具,設計了豐富多采的教學游戲,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身心愉悅地上英語課,不知不覺中就掌握了知識,使英語成為他最喜歡的科目。
英語課便比較沒有新鮮感了而且隨著內容的加深,但更重要的將這一學習的激情保持下去。學生到四、五、六年級。學生也漸感吃力。對高年級的學生,一方面我適當改變教法,設計出更新穎有效的游戲活動輔助學生理解、記憶,激發(fā)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在嘗試新的激情激發(fā)點。比如,英語對話、競賽、表演中讓學生盡情、自由發(fā)揮,體驗成功的喜悅與滿足;課外舉行效仿歐美習俗的聚會等,讓學生有機會在濃厚的英語氛圍中學習英語,從而產生學英語、說英語的強烈愿望。
二、及時復習。
一日不練手生。因此,俗語有云:一日不唱口生。英語教學中我要求學生必須對所學內容倒背如流,脫口而出。因此,每一內容傳授完畢后,都要求學生及時背誦、記憶,確保每一學生在單詞、句子的聽、說、讀、寫過關。每天早上,學生必須將所學內容讀至少一遍以上,隨時保持學習英語的最佳狀態(tài)。每一堂英語課前,都會用英語與學生自由交談。通過反復的操練,學生對知識自然能掌握得牢,用得活了。
三、嚴抓書寫。
可謂“nevertoooldtolearn。活到老,學英語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學到老。那么,基礎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了初學時如果在書寫上或是發(fā)音上有不良的習慣或錯誤,以后將很難糾正。因此,小學英語教學中,書寫和發(fā)音上要求特別嚴格,哪怕是abc這樣簡單的字母。書寫上,要求學生先書空,再在練習本上寫,最后寫到作業(yè)本上。亂涂亂畫及不符合四線三格書寫規(guī)則的一律重寫至規(guī)范為止。磨刀不誤砍柴工”做好了準備,打牢了基礎,既使教學活動更順利、更規(guī)范化,也為學生將來學習英語鋪就一條平坦大道。
四、英語教學中貫徹道德教育原則。
古人概括為“傳道、授業(yè)、解惑”把道德教育放到首位。教書必先育人,教師的職責。英語科也不例外。小學英語教材中,有許多禮貌用語,如:thankyou!excusme。sorry。afteryou。等;有教人拾金不昧的小故事;有發(fā)人深省的寓言;有宣揚團結互助的短文我絕不放過這樣的教育機會,除了句子、短文的閱讀、理解教學外,更讓學生去體會其中的精神。讓學生在課堂模仿操練之余,也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成為個人的一種情操。如今,學生已將thankyou!sorry。thatsallright。等掛在嘴邊,文明有禮成了一種風氣。
覺得英語還是最容易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的科目之一。剛開始學英語時,除了一般的道德教育外。一部分人只會吃吃地笑,還有一部分人說得好像蚊子在哼哼叫。老師的鼓勵與誘導下,學生能夠開口說,大聲說,不到半學期便能在大庭廣眾下賣弄自己的英語,這過程便是一個自信心的提升。課堂上極少批評打擊學生,更愿我學生在good!wounderful!等肯定聲中找到自我從而信心百倍地去學下一句。
英語老師個人總結2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已到期末?;仡櫛緦W期的教學工作,雖偶有生氣、不愉快,但收獲更多的是孩子們帶給我的快樂和感動。下面我從以下三方面總結一下本學期的教學工作:
一、教學研究:
三年級才開始真正接觸英語,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以后的英語學習。所以,我本學期的宗旨是培養(yǎng)學生學英語的濃厚興趣,在此基礎上扎扎實實上好每一單元。根據三年級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我在課上給他們設計了動靜結合的游戲活動,如:猜猜我是誰、炸彈在哪里、吊死鬼、小老師等等,充分調動學生課堂的積極性,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
小學生的模仿性特別強,“cartoon time”部分我會讓他們上臺扮演貓和老鼠,在感知課文的基礎上,體會當時的人物感情變化,模仿動物的語音語調,讓其他同學當評委,給扮演者打分。在此過程中小觀眾們也過了一把癮,所以他們最喜歡的就是cartoon time了。我們的教材設計的非常好,短語、句子都貼近生活。為了活學活用,我經常讓孩子們自編對話,把書中的人物名字改成自己的好朋友或喜歡的明星,這樣一來,課堂氣氛一度不受控制!結果是孩子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了重難點。在狠抓口語的同時,我也落實了書寫,家庭作業(yè)循序漸進,從默寫字母、單詞到默寫句子,孩子們一部一個腳印,輕松快樂地打好了地基。
二、師生關系以及家校合作: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所以,我一直相信愛的力量,我給孩子們寫信,和他們親切的聊天,表揚學生的每一次進步。我相信孩子們能感受到我對他們的愛,事實證明的確如此,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回饋給我更多的尊重與喜愛。操場上見到我,大老遠跑過來,只為說一聲:老師好!下課后去我辦公室找我聊天,圣誕節(jié)前的那一天,我收到了很多愛心蘋果和卡片。這一切,讓我內心充斥著前所未有的滿足感。
經常聽其他老師講:家校合作,才能共贏。切身實踐后,我的感受更深。我很慶幸遇到了很多重視孩子教育,愿意配合老師的家長。因為有了他們的幫助,孩子們才有了明顯的進步,同時我也感受到了小花朵們慢慢綻放的喜悅。有些家長寧愿少賺點錢,也要多陪伴孩子的學習,有些家長為了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選擇把孩子從老家接到城里讀書。我也經常與家長溝通,反饋孩子最近的學習情況,并要求他們起到監(jiān)督作用,大部分家長配合的比較好!相信有了他們的幫助,學生以后的學習會如虎添翼,更上一層樓。
三、教學中的不足之處。
1.對學困生的關注不夠。每個班都有幾個學不動、家長也不管的學生。老師如何對待他們,很重要!如果放任自流,只會惡性循環(huán),學生越學越跟不上,越學越不想學。此時的補差顯得很重要,之前時間安排不合理,各方面對學困生的幫助不夠,以后需要加強對他們的關注。
2.對教材研究不夠,專業(yè)能力有待提高。我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要有一桶水。我覺得老師不僅要有一桶水,還要長流水。怎樣長流水?當然要有“源頭活水來”,要持續(xù)不斷地學習,并且言傳身教。教師自己如果沒有高昂的學習熱情,只是一味地要求學生好好學習,這樣的要求是沒有說服力的。所以,以后我會認真鉆研教材,每月讀兩本專業(yè)書,多聽優(yōu)秀老師的課,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同時不忘反思日常教學工作,在實踐中改善教學方法,進一步提升課堂效率!
英語老師個人總結3
只有勤于學習才會樂于施教,也只有勤于學習,我們才能真正教好書、育好人。為此,我們教研組不斷強化學習教育,充實教師知識結構,提高教師理論素養(yǎng)。
1、拓寬學習渠道,做到三結合
在每個月教研組的業(yè)務學習中,我們把自主學習和集中學習相結合,理論學習和實踐探究相結合,同事間彼此交流探討和網上資源閱覽相結合,不斷提高英語組每位教師的業(yè)務素質。
2、優(yōu)選學習內容,做到有的放
本學期,結合學科專業(yè)和自身工作需要我們先后自學了《怎樣聽課與評課》、《任務型教學的有效研究》,同時還認真閱讀了《你在為誰工作》這本書,從中受到很多啟發(fā),使我們每位教師對工作的態(tài)度,對人生的追求有了更深刻的反思和認識,認識到一個人只有尊重自己的工作,熱愛自己的工作,才能樂在其中,不斷提升自我。
3、加強學后反思,做到學用結合
學校教科室在每一次校本培訓的內容和形式上都做了詳盡的部署和精心的安排,可謂用心良苦。我們在活動認真學習,及時消化,做到聽、記、思三結合,并注意與自己的教研實際緊密結合,隨時撰寫真實感悟和學習體會??梢哉f,每次的校本培訓學習對我們來說就是一次次難得的精神享受,是豐厚自己文化底蘊、積淀知識含量,提高教科研能力的捷徑。
1、加強對教材的創(chuàng)造性研究,教學資源共享。
本學期我們把教學研究的重點放在對五年級教材的分析和研究上:根據五年級教材的特點、主要內容,對教材提出了整合的研究意向,將較難把握的內容篩選出來共同分析、比較,確定了具體的操作方法。微觀上,我們以一個典型單元為例,就單元內容的課節(jié)劃分,重難點的把握,語言目標的確定,任務的科學設計,以及練習題的編寫和篩選,包括每課的預復習作業(yè)的安排進行探討研究,大家交換不同的想法,彼此在爭辯中進行思維的碰撞,在分歧中啟迪心智、激發(fā)靈感。
2、組織校內示范課、公開課,開展聽課、評課活動。
本學期安排了張曉翠、姚水財兩位教師上示范課、公開課。每一位開課教師都要以說課的形式,結合教學理論,講述教學流程安排的理由和想法;全體教師都參與評課并由一位教師主評。教研組還組織教師參加市級、鎮(zhèn)級的優(yōu)質課、示范課的聽課,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并結合本校本班的實際情況提出自己的教學調整方案。
3、積極開展課題研究工作,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