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審計學習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計算機審計是一門理論性和操作性都很強的課程,它要求學生具有獨立分析判斷問題的能力以及具有處理實際問題技能[1]。在審計實務過程中,需要多種綜合技能對被審信息進行專業(yè)判斷,其分析途徑具有不確定性和不唯一性。此外,隨著審計范疇的不斷外延,審計涉及的知識領域也越來越廣泛,理論課程中所講授的基礎知識是分散和廣泛的,導致學生對所學的審計知識感到零散難學。而實踐課部分由于缺乏高仿真的審計環(huán)境,部分高校的實踐課程甚至淪為了某種審計軟件的培訓,過于注重單一軟件使用的訓練,而忽視了對課程相關知識融會貫通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審計實務教學還面臨著實習的業(yè)務范圍較狹窄,不能縱觀全局。此外,跨學科發(fā)展力度也顯不足,財經類審計專業(yè)的學生僅停留在通過計算機二級考試的水平,對軟件設計和信息安全等較專業(yè)的知識點了解甚少。
為此,該文提出在計算機審計課程的教學活動中強化體驗式實踐,結合支架教學理論來構建基于審計實務仿真的學習平臺,強化實踐教學的體驗式學習。通過信息化手段來構建高度仿真的審計環(huán)境,并在系統(tǒng)中引入對抗競爭,利用多種激勵手段來強化學生的體驗感,激發(fā)自主學習意愿[2]。學生在審計信息化學習平臺中通過個人闡述、團隊點評等多種方式來相互促進對較抽象的理論知識的理解。
2 構造審計信息化學習平臺
審計信息化學習平臺的設計包括模擬審計實務環(huán)境的模擬和自主學習平臺兩部分內容,兩者的結構關系如圖1。學習平臺的構造基于以下幾個方面:
2.1 創(chuàng)建審計仿真情景,提供以目標任務為驅動的學習環(huán)境
學習平臺利用信息化手段將抽象的課程內容融入審計實務的仿真環(huán)境,提供與學習內容相關的任務目標和審計背景,以目標任務為驅動、以審計背景為基礎來激發(fā)學生按需的對知識進行自主學習的動力。對完成審計任務所需的學習內容的支撐上,將課堂的教學內容和與課下的相關學習資源按照目標任務需求來設計,強化學習資源的針對性和啟發(fā)性。并按審計主體設計國家審計、內部審計和注冊會計師審計三種類型的審計實務場景,來適應不同教學對象的使用。并利用信息技術來實現實時智能交互,環(huán)境系統(tǒng)根據學生的狀態(tài)來動態(tài)調整階段目標,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索式學習。在學習資源的支撐上,通過按場景和階段提供相關內容外,還通過人工智能技術來模仿座談會和相關人員詢問時的場景來間接提供幫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2 自主學習與協同分工策略相結合
強化學生的自主按需學習,使學生通過完成審計目標任務的過程來掌握相關知識點。此外,學習平臺中同時強調團隊協助,鼓勵學生之間開展協作任務,通過目標任務來組建審計工作小組,小組成員按審計任務分工。通過分工合作和互相討論,強化學生個體在團隊中的認同感;同時通過共享團隊的思維成果,取長補短,能夠獲得對知識更全面和正確的理解。
2.3 建立團隊任務
團隊任務的設計從簡單的腦力激蕩到復雜的策略問題都有涉及。結合審計特點,該文沿襲McGrath與Hollingshead(1994)的研究方法設計,要求學生完成群組項目,這個項目發(fā)展的過程被分為四項活動:1)審計方案的初步構想;2)選擇適當的完成方法;3)討論協商方案的進行;4)執(zhí)行方案。在第一個活動中的成員必須以腦力激蕩的方式找出審計項目的方向,并且設定團隊的目標。第二個活動是團隊在期中提出完整的審計方案計劃書,內容包含審計項目的進行方式、組員的工作分派與協調,以及項目自我檢查的時程設定。第三個任務是收集審計項目所需的資料以及與其他成員互動討論,或是監(jiān)督項目進行的工作等。最后是在期末完成審計項目執(zhí)行、撰寫報告,以及上臺解說報告。這種在成員之間形成的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團隊,具有彌補個體獨立學習的社會感不足的功能;建立目標任務共同體有利于使學生在完成目標任務后而建立自尊和歸屬感,以及人際間的交流溝通能力的強化[3-4]。
2.4 發(fā)揮教師的調節(jié)與主導作用
教師的調節(jié)與主導作用直接影響著學習平臺的實施效果,它是“支架”能否充分發(fā)揮最大作用的關鍵。教師通過支持、引導、監(jiān)控、調節(jié)和評價等手段,依據學生的個人任務和群組任務的完成進度情況來調節(jié)教學內容。教師通過與學生的交互和進度報告來分析各個團隊的不足,并間接幫助學生進行目標任務的合理分解與最優(yōu)重組,鼓勵學生團隊間的協作,引導學生主動發(fā)現問題所在并應用所學知識來自主解決。通過智能算法對團隊完成的階段任務進行實時評估,并以公告、獎勵等方式來強化不同團隊間的競爭意識。團隊成員們能夠在相同的價值觀與規(guī)范中,提升團隊合作的效率。利用合理有效的目標評價方法,使評價能對學生學習情況的監(jiān)控起到外部激勵作用。這種作用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學生能在學習中進行有效的自我監(jiān)控和自我調節(jié),尤其是在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下學生能產生持續(xù)的主觀能動性。所以平臺的核心是要通過教師、團隊及任務反饋來支持學生自我調節(jié)、自我監(jiān)控的學習,并誘導學生選擇適合的學習策略,并隨學習情況不斷調整,最終掌握知識提高能力。
審計項目的設計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完成任務的過程不僅是對理論知識的應用,更是對實際審計方法的訓練和審計判別能力的培養(yǎng),它包括分析能力、綜合及解決問題能力、協作能力等。通過這種仿真審計項目的方式可以彌補課堂教學中對實踐應用能力培養(yǎng)的不足,有利于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啟發(fā)學生深入思考,敢于創(chuàng)新,達到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再提升理論的良性循環(huán)。信息化教學平臺以“支架”理論為基礎,以審計項目為導向[5],以綜合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為目標進行建構設計,其建構方法如圖2 所示。
3 教學實施
3.1 明確教學目標
明確教學目標首先要結合學校和本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整體目標,《計算機審計》課程教學目標要和本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相一致。國內高校對《計算機審計》課程教學目標的定位主要包括三個層次:應用型、實施性、開發(fā)型。通過審計實踐中發(fā)現,由于目前審計軟件多是工具式的軟件,當審計軟件沒有提供某種功能時,往往需要審計人員自行設計一些小程序來提高審計效率。因此,我校計算機專業(yè)(計算機審計方向)指定的培養(yǎng)目標是以培養(yǎng)高級的應用型審計人才為 主。按照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明確了《計算機審計》課程教學目標:高級應用型計算機審計人才,即具有熟練實施和一定開發(fā)能力的計算機審計人才。
3.2 對實踐教學內容設計
結合審計實務的需求,依據教學進程把學科知識點按邏輯關系貫穿到教學的各個階段,并以此來設計實驗教學內容。比如將銷售與收款循環(huán)、購貨與付款循環(huán)、生產與倉儲循環(huán)、籌資與投資循環(huán)、貨幣資金循環(huán)這五大循環(huán)作為財務報表審計分析的主線進行知識點設置。在系統(tǒng)安全審計分析中涉及到主機安全、網絡安全、數據庫安全、環(huán)境安全等審計點的關鍵技術設置。
3.2.1 根據知識點設計實踐中的審計點
根據《計算機審計》課程知識點分布,可以發(fā)現審計實踐過程中前后具有較強的邏輯連貫性。所以為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踐過程中要根據知識點來設置學習平臺中的審計問題點。審計問題點設置注意三點原則:①必然性,學生在隨后的學習過程中能夠驗證所發(fā)現的審計問題;②可逆性,通過審計發(fā)現的問題能夠推導出問題最初所在的根源;③邏輯連貫性,將多個問題小的審計發(fā)現關聯起來后,將導致更大的審計發(fā)現。例如職責分離不明確、網絡安全缺少行為監(jiān)控、補償性控制失效,這些問題的累加將可能導致銀行欺詐案的發(fā)生。
3.2.2 根據知識點分類設置主題討論
圍繞某一類型的知識點進行深入的主題討論。討論主題設計原則:一則根據審計實務操作的進程和涉及知識點類型進行由淺入深的引入型主題;二則主題的設置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關聯性;三則主題要貼合教學重點和難點的分布;并體現審計實務過程中的真實情況。討論主題在系統(tǒng)資料中并沒有直接答案,正確結論的是要通過學生逐步深入思考而后所領悟得出的。根據審計實務各階段的知識類型來設計討論主題。比如被審計系統(tǒng)的收費算法的合理性檢查方案上可以引入討論主題:用測試數據法、平行模擬法、受控處理法,還是別的什么方法?通過主題討論引導學生思考,如:平行模擬法中程序如何編寫,受控處理法中控制條件如何設計,如何利用立體科目以及如何利用鉤稽關系進行輔助核算等。
優(yōu)秀的討論主題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能夠有效的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團隊精神。
3.3 教學流程
教學過程中,按照審計實務的過程進行仿真。首先,教師進行審計項目的基本背景介紹,然后通過學習和收集信息來形成審計實施規(guī)劃并公開“海選”競爭審計組長;并由教師最終確定每組的組長,然后由組長挑選組員按每組4人的配置成立審計組。小組分好后,利用學習平臺開展小組競爭,通過競爭來提高學習動力,發(fā)展學習興趣。審計實踐中通過學習平臺來跟蹤完整的審計日記、審計發(fā)現、審計底稿、審計取證單等規(guī)范文檔,并通過BBS子版塊的形式開展每組的內部交流,每次集中討論都可邀請教師參加進行旁聽或者進行適當的引導。審計過程中的檢查節(jié)點如:實施方案、審計發(fā)現問題、審計問題落實、審計報告形成、審計成果匯報等環(huán)節(jié)都將進行多組間的綜合評價。評價將圍繞著團隊獎勵、個人責任和平等的成功機會這三個方面進行開展。
4 學習評價子系統(tǒng)的設置
學習評價作為學習平臺的反饋調節(jié)機制,是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通過評價系統(tǒng)提供的學生學習過程和審計任務的階段成果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和反饋;通過評價系統(tǒng)可以對學習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有效的監(jiān)督控制和價值判斷。此外,自主評價模塊能讓學生及時了解當前階段學習和發(fā)展存在的優(yōu)勢與不足,通過不斷調整來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習進入良性循環(huán)。優(yōu)秀的評價系統(tǒng)是保證學習平臺中學習質量和效率的有效措施,是學習平臺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6]。在學習平臺中,針對學生不同的個性學習需求并進行綜合評估,學習評價系統(tǒng)的設計遵循如下幾個方面:
1)將學習評價系統(tǒng)作為一種監(jiān)控手段,來調節(jié)和控制不同層次不同階段學習任務
部分學生在學習中會存在一定的心理困難,例如孤獨、焦慮、迷茫等等。此外,自主學習環(huán)境相對自由松散,對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沒有一定的外部控制條件下,一些自我控制能力較差的學生,會造成學習質量和效率的下降。針對這種情況,學習平臺利用情緒識別模塊并結合在線任務的激勵和團隊間的認同感來進行學習的綜合評價,將評價作為學習平臺監(jiān)控的一種外部手段,讓學生感受通過到學習平臺獲得的成就感,并樂于接受引導和幫助。同時,評價系統(tǒng)按階段給學生提出有針對性的反饋意見,強化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和自信心,使學習的興趣能長期保持。
2)實施綜合評價,對學習效果進行全方位的價值判斷
評價標準多角度:實施多角度評價標準,綜合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進行評價。評價角度不僅關注知識技能的掌握,也關注學生能力、情感、態(tài)度、協作精神等方面,從更深程度上關注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依據每個學生的特點進行評價,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fā)展。
評價構成多元化:評價內容中不僅有教師評價,還擴展了自我評價、同組同學評價、和異組同學評價綜合構成。這種多元化摒棄了以往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評價的情況,從主觀上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將自我評價、團隊互評和教師評價有機結合起來,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給學生做出更全面、客觀的評價。
評價信息利用的多角度:評價信息的處理方式可以分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兩種。兩種方式各有所長:定性分析更適宜面向過程,幫助被評價者改進不足;定量分析適宜總結結果,得出比較。因此評價信息也通過多角度的解讀其評價特性,反饋到學習平臺的各個調節(jié)階段。
評價方法多元化:學習評價是一種面向結果又是一種面向過程的評判,但更應注重衡量與分析學生的學習過程,綜合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以得到較準確的評價。形成性評價是對學習過程的及時反饋,總結性評價是對學習結果的綜合評定。
3) 注重形成性評價
①互信息為基礎進行準確評價
利用系統(tǒng)交互功能,學生可以通過同步和異步方式與教師或團隊間進行學習內容、學習方法、最近的審計線索等內容的交流。而學習平臺則通過收集用戶的交互信息,了解個體學生狀態(tài)和團隊進展程度,綜合分析后形成準確度較高的指導性評價意見。學生 通過評價意見,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團隊的整體情況。此外,將評價功能與系統(tǒng)交互功能融合,使評價成為交流平臺的一部分,是評級內容更容易被學生接受。
②用趨勢分析的評價功能
趨勢分析是一種目前使用較多的評價方式,其合理性已經得到了普遍的認可。它是一種充分利用了信息化的優(yōu)勢,面向學習過程和學生發(fā)展的評價手段。趨勢分析通過圖形化的結點記錄的學生學習過程,是將學習過程、學習結果及學習變化的集合體,它可以直觀展現學生的學習經歷、探索過程、取得的進步、存在的問題等諸多方面。學習平臺的趨勢分析模塊運用回歸分析法、指數平滑法等方法來對學生學習狀態(tài)和發(fā)展趨勢進行分析預測,并對可能的發(fā)展結果給出評價。
4)教學方案設計
合理的教學方案是學習平臺的成功關鍵,教學方案的設計主要考慮教學內容、審計任務仿真情景、激勵和對抗的評分點等。
①仿真情景設置
環(huán)境的仿真度對于學生的實踐行為有很大的影響。在教學活動中, 需要創(chuàng)造一個讓學生充分參與的環(huán)境。環(huán)境分為硬環(huán)境和軟環(huán)境:硬環(huán)境就是通過圖片、語言、空間的布局來塑造一個真實審計任務的工作氛圍;軟環(huán)境是一種很難看到,但可以感知的環(huán)境,比如團隊氛圍、精神等。
在能力培養(yǎng)環(huán)節(jié)中,需要創(chuàng)造一個真實、信任、合作、競爭的環(huán)境。環(huán)境的構建要有利于進行完成目標任務所需的團隊協助。其次,同時利用學習平臺的信息化手段,對團隊的名次和任務完成進度進行實時展現,并產生階段性簡報,讓學生增加對團隊的凝聚力和認同感。最后,在目標任務的安排上,除了考慮個人任務外,還要安排團隊任務。團隊任務既可以整合多方面知識以解決問題,同時也增強了團隊的合作意識。
②組間對抗的引入
對抗是一種競爭,通過競爭可以利用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來提高學習效率。在目標任務的完成過程中,需要刻意營造一種對抗的機制,通過適度的競爭壓力讓學生自發(fā)產生競爭意識并從中獲得成就感。
③合理的激勵機制激勵是誘發(fā)學習的直接動力。在學生完成審計目標任務的過程中,結合目標任務的特點,并按相關知識點多寡與難度設定相應的積分或成績獎勵,來調動學生的興趣并使之獲得強烈的成就感。獎勵的設計覆蓋面要廣,如最快進步、最佳團隊、最佳分享、最有價值等;還可以將激勵范圍從課堂延伸至全校乃至全國,如針對審計方法開設校級、國家級專業(yè)專項競賽。
5 結束語
為提高審計課程教學效果,在深入研究支架式教學理論的基礎上,利用信息化手段將建構主義的支架式教學模式融入審計信息化學習平臺的構造中。以審計任務仿真為基礎,以準確、多元的評價為核心,以信息網絡為工具的自主學習平臺的建設,有利于提高學生探究式的學習能力和培養(yǎng)團隊間的協作精神。這種教學模式在我校的計算機審計課堂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有必要在更大的領域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偉. 計算機輔助審計實驗教學探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9(1):100-103.
.電化教育研究,2011(9):68-74.
[3] 高潔.個體高效率網絡學習的支持服務策略分析[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15):149-151.
[4] 李運福,傅鋼善.網絡學習中反思性學習及模型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2,22(2):99-102.
2014年2月,國務院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發(fā)展現代職業(yè)教育”,會議提出“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口號,標志著職業(yè)教育發(fā)展進入快車道。我國會計信息化建設經歷30年發(fā)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也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其中,高水平會計信息化人材的匱乏尤為突出。對于職業(yè)教育,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掌握一技之長,掌握熟練第一線的工作技能、職業(yè)技能的高水平會計信息系統(tǒng)人才迫在眉睫。
一、會計信息系統(tǒng)教學現狀及分析
經過一系列的教學改革,會計信息系統(tǒng)課程形成現有的教學模式:按照以任務為導向的項目化模式組織教學;教學內容包括會計核算、供應鏈、薪資管理、應收應付管理四部分;教學采用講授法、演示法、案例法等常規(guī)方法;軟件采用用友公司提供的財務軟件“用友ERP―U8”演示版;基本教學過程是:教師模擬一個企業(yè)的電算會計資料,按照會計操作流程,通過講授或演示講解操作過程,學生按照教師的講授和演示,在計算機上進行實踐操作;課程考核分理論、實操、平時表現三部分,但實操評價無標準。
經過教學改革,課程實現了“做中學,重實踐”,但仍存在一些有待改進之處。其中比較突出的,采用常規(gu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學生對順序操作掌握良好,但是操作結果不符、學生就無法判斷錯在哪里、也不知道為什么錯和如何解決,面對問題束手無策,不具備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會計信息化產業(yè)缺乏標準體系,會計軟件也由此多種多樣,學生就業(yè)入職經常出現所學的不是企業(yè)所使的狀況,必須從頭學起;會計信息化產業(yè)越分越精細,會計信息化人才職業(yè)構成和崗位知識結構不斷變化,會計信息系統(tǒng)不斷更新和完善,教學內容難跟上信息化的發(fā)展,無法及時滿足這種激烈變化的需求。課程考核分理論、實操、平時表現三部分,但實操評價無標準。
二、深化會計信息系統(tǒng)教學改革
針對會計信息化產業(yè)更新升級快的特點和目前教學中的不足,為了給企業(yè)提供高素質人才,需要從提高教學質量出發(fā),不斷深化會計信息系統(tǒng)的教學改革。具體舉措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一)運用障礙教學法
通過多年的教學發(fā)現,平時操作中越是出現的問題多,學生操作技能越好,學生對會計信息系統(tǒng)的理解和把握程度越好;反之,平時不出現問題的學生,一旦操作結果不同于預期,常常束手無策,對系統(tǒng)的理解比較淺薄。根據課程特點和學生學習特征,建議在教學設計中對重點、難點和錯誤率高的環(huán)節(jié)運用障礙教學法,加深教學內容的理解。所謂障礙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設置陷阱,形成障礙,讓學生分析存在的問題,找出解決障礙的方法,達到融會貫通知識,實現職業(yè)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障礙教學法與常規(guī)教學法主要區(qū)別在于:常規(guī)教學法是讓學生在操作中不出現問題;障礙教學法就是讓學生在操作中出現問題,分析問題,從而解決問題。障礙教學法使學生深人理解會計信息系統(tǒng)的內部邏輯,提高操作技能,增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完善課程的評價標準
按會計信息系統(tǒng)課程標準的要求,以突出實踐為出發(fā)點,課程成績按理論占比50%,實操占比40%,平時表現占比10%的比例反映學生成績。理論部分成績評價由課程考試的紙質卷面得出,但教學過程中,實操部分的評價沒有標準,仍由任課教師自行核定。為了完善會計信息系統(tǒng)的評價標準,以用友ERP―U8為例,實操內容涉及會計核算部分(初始設置、總賬、報表),根據學生財務軟件賬套操作完成情況,設計課程實操的評價標準,見表一。補充了實操的評價標準,整門課程可以準確全面核定學生成績。
表一:會計信息系統(tǒng)實操考核評價表
姓名 學號 分值 得分
期初設置
(10分) 基礎信息和會計科目完整 5
期初余額試算平衡并正確 5
總賬
(10) 憑證填制完整、分類正確 6
憑證已審核,操作身份正確 2
憑證已記賬 2
報表
(20) 資產負債表公式相符、數據正確 10
利潤表公式相符、數據正確 5
現金流量表公式相符、數據正確 5
賬套相符 相符,有成績;不相符,為0 一票否決制
成績 上述八項的合計 40
說明:1.此表依據學生上交財務軟件賬套評定。
2.此表作為課程考核評價的成績存檔。
(三)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和終身學習意識
會計信息化系統(tǒng)不斷更新和完善,一方面擴大了會計信息化系統(tǒng)的范圍,另一方面又不斷改進管理理念。因此,會計信息化人才是難以停止學習的。同時,在終身教育計劃中,個人教育是決定性因素,因此應在職業(yè)教育中著重培養(yǎng)個人的學習能力,引導學生形成自主判斷、主動思考和自發(fā)歸納總結的習慣,使個人有自我培養(yǎng)的能力和意識,認識到終身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有參加后續(xù)教育的積極性和緊迫性。
一、開啟化學之門,讓學生感受化學就在我們身邊
我們周圍的世界,是一個物質的世界.這些物質,無時無刻不在變化:食物為我們提供營養(yǎng);由于地殼變動而埋沒在地下深處的古代樹木變成了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為我們的生活提供能量;鐵器在潮濕的空氣里逐漸生銹;汽車上蓄電池充電和放電;等等,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發(fā)生的化學變化.通過生動、具體的化學變化現象,逐步形成“物質是變化的”觀點.人類為了生活和生產,在長期跟自然作斗爭的過程中,積累了許多有關物質變化的知識,從而逐漸認識到,自然界里一切物質變化的發(fā)生都有一定的原因和條件.掌握了物質變化的原因和條件,就能進一步控制物質變化的發(fā)生,以達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目的.
二、結合生活實際,學習應用化學知識,提高化學學習
興趣
生活中處處有化學.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化學課堂,教師應善于捕捉生活素材,采擷生活化學實例,積極開發(fā)和挖掘學生感興趣的和富有時代氣息的教育素材,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在日常生活、生產實際中的廣泛作用,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使他們將所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實際,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1.衣.我們的衣服布料多種多樣,它們是如何制成的?人們喜歡穿的羊毛衫和羊毛外套,也不都是出在羊身上的“羊毛”吧!課本一開始就在“奇妙的化學”中提供了幾個讓學生感興趣的疑問,其中一個就與“衣”有關,“以石油、煤炭等為原料是如何生產出使世界變得絢麗多彩的衣服、塑料制品的”.這些足以激起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學生學好化學,解釋身邊的有趣現象.
2.食.在炸油條時,向面團里常加入純堿和明礬,這是為什么呢?其實發(fā)明油條的人可能并不懂得化學,但是他不自覺地利用了三個化學原理,才得到受人喜歡的油條.做油條的第一個反應:Na2CO2+H2O = NaHCO2+NaOH.第二個反應是生成的碳酸氫鈉受熱分解成碳酸鈉、水和二氧氣化碳:2NaHCO2
Na2CO2+H2O+CO2 .兩個反應結果使面團里形成了許多充滿二氧化碳的微小氣室,氣體受熱會發(fā)生膨脹,所以在炸油條時,油條迅速膨脹起來.上面兩個反應結果會產生較多的氫氧化鈉,氫氧化鈉是強堿,具有強烈的腐蝕性,巧在發(fā)明油條的知道用明礬,來中和氫氧化鈉的堿性.氫氧化鋁是胃舒平的主要成分,它能中和胃中產生過多的胃酸(鹽酸),保護胃壁黏膜,因此患有胃病的人,常吃油條有好處.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小小原理,食的學問很大.通過學習化學,可以知道,食物為我們提供了哪些營養(yǎng)素,這些營養(yǎng)素又是如何供給我們身體活動的能量的.
3.住.我們居住的房屋經過一系列的變化,由原來的茅草屋變成了現代的高樓大廈,與化學也是密不可分的.建筑用的水泥、鋼筋、磚瓦,裝修用的油漆、木板,哪一樣也離不開化學.那么,這些東西是如何通過化學方法制得的?需要什么原料?這又給學生出了難題,原來化學這么有用!
4.行.汽車上哪件物品不是化學制品;我們穿的拖鞋、涼鞋,不也是化學的成品嗎?
學化學是為了用化學.新的化學課程非常重視培養(yǎng)學生用化學知識和科學方法分析、解決有關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人與環(huán)境、與自然共生共榮的意識.因此,學生要在生活中學習知識,也要將知識應用于生活.學生可利用日常用品做家庭實驗,利用所學知識解釋身邊的現象,從而拉近學生與化學的距離,從豐富、生動的生活中尋找學習主題,讓學生體驗知識的應用和價值.
三、有效組織、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主動參與,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和
思考能力
關鍵詞:數字化學習社區(qū);宜興終身學習網;學習平臺
一、引言
當前,人類進入了科技迅猛發(fā)展、知識急劇更新的信息時代,傳統(tǒng)的人與人的授課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完全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數字化學習以其方便高效的優(yōu)勢,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各級教育部門逐漸認識到數字化學習社區(qū)建設的重要性。
數字化學習社區(qū)是指社區(qū)居民能夠在數字化學習環(huán)境中,利用一定的數字化學習資源,以數字化學習方式,開展學習的新型社區(qū)。宜興是無錫市所轄的縣級市,下轄14個鎮(zhèn)、4個街道辦事處、2個國家級工業(yè)園區(qū)和1個省級工業(yè)園區(qū),面積2038.7平方千米,人口124.8萬。2013年創(chuàng)建為全國數字化學習先行區(qū)。
建設數字化學習社區(qū),網絡學習平臺的開發(fā)是著力點和抓手。宜興終身學習網(網址:http:///)就是為宜興社區(qū)居民搭建的數字化學習平臺。該平臺由宜興市政府投入200多萬,依托宜興開放大學的辦學及系統(tǒng)優(yōu)勢,精心打造。
二、平臺的建設目標
宜興終身學習網不僅有全面的資源、共享的平臺,更有良好的互動、方便的操作模式。平臺的建設目標包括:
1.構建宜興終身學習網公共服務平臺,為開展社區(qū)教育提供學習服務
2.構建課程資源庫,為全市各行各業(yè)和全體社區(qū)成員自主學習提供資源服務
3.構建統(tǒng)計管理子平臺,如實記載學習者在平臺上的學習行為,為市民提供個性化服務
4.構建場地資源及人力資源管理子平臺,提供場地分布情況及志愿者、專家團的相關信息,實現資源的共享和調配
5.開展終身教育理論研究與專題調研,為宜興市制訂終身教育發(fā)展規(guī)劃和政策提供依據與建議
三、平臺的框架結構
宜興終身學習網平臺的建設基于.net技術,使用MVC三層管理軟件,以模板引擎進行自定義的個性化設計,采用web2.0作為用戶的體驗平臺。平臺自下而上包括:
1.數據層
存儲所有數據包,如系統(tǒng)數據庫、資源庫等,可以將數據進行縱橫分割、伸縮,保證提取安全與直接。
2.通用接口層
這是進行接口維護、通用安全、知識分享的重要層面,實現系統(tǒng)松耦合,保證子平臺的建構技術穩(wěn)定有效。
3.應用模塊層
將所有的模塊進行統(tǒng)一安排,集成各種關系之后,保證用戶使用得流暢。
4.統(tǒng)一門戶
用戶的各類終端由此訪問系統(tǒng)。統(tǒng)一的認證和統(tǒng)一的規(guī)范標準保證了系統(tǒng)安全、穩(wěn)定和平臺可擴展。
宜興終身學習網總體框架及學習流程如下:
四、平臺的主要功能
宜興終身學習網是一個集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終身學習平臺。用戶在使用該學習平臺的時候,不管是信息資源還是交流反饋,都可以從網站上直接得到,體現了虛擬課堂的優(yōu)勢,為學習者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它具有以下幾大功能:
1.終身學習服務功能
學習者可以在平臺上進行課程點播,完成網上輔導、網上答疑、網上作業(yè)、網上自測、網上考試等教學過程,教師和學習者之間真正實現了無障礙的實時溝通。打開學習平臺,學習者就好像進入了一個虛擬的大課堂,選擇學習資源、學習互動交流、學業(yè)評價、學習記錄查看等都可以一站完成。同時平臺還為各層次學習者提供了個性化服務,包括個人博客、個性化主頁定制,讓每個學員都能在平臺上自己的受教育心得。另外,各類管理人員可以方便地登錄系統(tǒng),系統(tǒng)公告。學習者在平臺上不僅可以查找學習資料,還可以查詢各類培訓、繼續(xù)教育、考試信息。從培訓內容到培訓教師的選擇,都可以通過動態(tài)視頻的模式展示給用戶,為市民的終身學習提供可能。
2.終身學習管理功能
網站采用學分銀行的管理辦法,為每一個學習者累積終身學分,建立終身學習檔案。學習者每學完一門課程既可以得到一定的學分,也會獲得相應的學習幣。學分采用終身制,每年由宜興開放大學根據學分值排名進行獎勵,對獲得學分名列前茅的學習者,由市教育局頒發(fā)“網上學習先進個人獎”。學習幣可以參加抽獎活動和實物兌換活動。
同時系統(tǒng)支持漸進式學習,能夠全程記載每一個學習環(huán)節(jié),對學習情況進行質量跟蹤,并提供切合實際、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根據不同類型的學習和培訓要求,采用嚴謹客觀的評價機制,進行有效的教學質量認證,實現證書的發(fā)放與管理。
3.終身學習資源庫功能
網站通過自建、購買等方式積累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內容涵蓋了從幼兒教育到老年教育、從學歷教育到繼續(xù)教育及社會培訓的方方面面,是多種媒體的“連鎖課程超市”,涉及領域廣,資源數量大,形式多樣,使用便捷,成為惠及全市城鄉(xiāng)、服務各級各類教育機構和廣大學習者的終身教育資源庫。
4.社區(qū)培訓資源共享的功能
針對社區(qū)教育所需,可以建立包括:培訓場地資源名稱、提供單位、資源等級、使用狀態(tài)、聯系人、聯系方式等關鍵信息的咨詢平臺,以分級權限進行瀏覽與溝通。通過網絡實現非實時場地使用預約和臺賬記錄等功能,為社區(qū)居民提供多樣化、個性化服務。通過整合多個領域的社會資源,實現政府、學校、社區(qū)和社會力量的互動,使培訓資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5.志愿者交流中心的功能
交流中心招募的志愿者中,不僅有專業(yè)的知識分子、技術骨干,還有各行業(yè)的先進人物,更有社會文化名人、離退休的老干部,他們知識涵蓋面廣、專業(yè)水平精湛,有很強的人格魅力。在這些示范人物的帶領和影響下,學習者能夠使自己的專業(yè)能力、文化層次、個人修養(yǎng)達到新的高度。在此過程中,實現社區(qū)教育志愿者的信息登記和管理,提倡志愿者與社區(qū)居民、居民與居民之間、志愿者與志愿者之間的多邊互動,形成一個立體型的教學信息交流網絡。
五、結束語
宜興終身學習網以社區(qū)居民的需求和發(fā)展為導向,深入挖掘區(qū)域內顯性及隱性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進行整合分類,統(tǒng)籌調配,為全民終身學習提供豐富的資源。平臺給不同層次、不同職業(yè)的人群提供了差異化、人性化的學習服務,從而使整個區(qū)域的人口素質得到提高。宜興終身學習網于2013年3月正式開通,現有用戶7萬余人,學習課件5000多門,支持10萬人同時學習,100萬人同時在線。課程每月更新,每年更新1000門以上,完全能夠滿足全市居民終身學習的需求。
宜興終身學習網是宜興數字化社區(qū)教育資源共享平臺,是宜興市民終身學習公共服務平臺,學習內容涵蓋了生活、工作、休閑、養(yǎng)生、百科等各個方面;學習人群覆蓋了少兒至老年各個年齡段,真正為市民提供了“人人皆學、時時能學、處處可學”的超越時空的數字化學習環(huán)境,營造了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社會氛圍。
參考文獻:
[1]李明春.“北京順義區(qū)數字化學習社區(qū)”建設實踐與思考[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4).
[2]沈光輝,吳盛雄,熊月林.基于移動互聯網技術推進數字化學習社區(qū)建設的探索與實踐:以“福建終身學習在線”為例[J].中國遠程教育,2014(1).
[3]陳乃林.推進社區(qū)數字化學習惠民工程的實踐與思考[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6).
[4]吳建新,王麗明.長沙終身教育學習網的開發(fā)與應用研究[D].長沙廣播電視大學,2011.
關鍵詞:教學管理;信息化;特點
教育信息化不僅是國家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育發(fā)展全局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國家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投入比例逐年增加,現代教育技術支持下的網絡化、個性化教學模式逐漸得到認可和推廣,區(qū)域化教育技術協作與教育資源共享活動也成為一種發(fā)展趨勢。
隨著近年來的信息化建設,院校信息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院校教學信息化向教育資源整合、統(tǒng)一數據平臺、統(tǒng)一身份認證、院校信息門戶等方向快速發(fā)展,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向應用系統(tǒng)建設轉移。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伴隨而來的管理問題也就越來越突出,如何加強院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已經是擺在基層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非常現實的問題。
一、院校教學管理信息化的特點
院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就是依托信息技術,對教育資源進行數字化處理,依據高等教育思想,對教學活動進行高效地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等職能活動,以促進院校教學活動高效發(fā)展的過程。教學管理信息化主要有以下方面的特點:
(一)信息數字化。
將聲音、文本、圖像、動畫、視頻等教學資源通過技術手段由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便于存儲與共享,且性能可靠、標準統(tǒng)一。
(二)傳輸網絡化。
基于現代網絡技術將在教學系統(tǒng)中的各個計算機終端聯接起來,從而使得用戶可以在該網絡上的任何一個計算機終端上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三)顯示多媒體化。
根據教學需要靈活地將文字、聲音、圖像、視頻等各種媒體信息綜合呈現,以求得教學效果和效率的提高。
(四)教學過程智能化。
利用各種基于信息技術的互動平臺及時收集學員反饋信息,并根據這些信息合理選擇教學資源。
二、院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存在的問題
(一)觀念滯后,管理機制不健全。
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雖已開展多年,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許多高校還是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硬件和平臺的建設,而忽視了教學管理觀念的現代化、高效化、智能化,教學管理人員對教學管理職能的認識也嚴重滯后,依然習慣于傳統(tǒng)的管理觀念、理論和方法,停留于經驗型的教學管理模式和方法。高校決策部門不重視學校信息化組織結構和管理制度的建設和完善,既沒有成立信息化領導小組,也沒有建立信息主管制度。
(二)投入不夠,信息資源不完善。
教學管理信息化的基礎是信息資源建設,但目前高校的信息資源建設嚴重滯后。一是宏觀上教育行政部門缺乏有力的指導和協調推動力度不夠。二是信息資源建設缺乏相對統(tǒng)一的標準,各個高校之間缺乏協調與合作。三是學校內部各部門之間缺少溝通和協調。各管理崗位彼此孤立,沒有實現教學管理數據的充分共享,造成了大量不必要的重復工作,同時也降低了數據的準確性;各部門從自己的角度開發(fā)了相應的管理信息系統(tǒng),增加了數據采集的重復性,也給使用人員帶來不便,學校整體工作效率沒有明顯提高。
(三)教學管理隊伍的建設問題。
教學管理信息化對教學管理隊伍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學管理人員必須懂得現代教育教學思想,掌握管理科學和信息科學,具有豐富管理經驗和創(chuàng)新能力,熟練掌握基于網絡的教學管理信息系統(tǒng),成為技術型、復合型、創(chuàng)新型的高素質教學管理人員。為此,高校不但要重視硬件和軟件管理人員的配備,更應該重視各級各類教學管理人員的培訓,對于各級教學管理人員的使用,應重在培養(yǎng),提高他們的信息素養(yǎng)與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同時,建立科學的、規(guī)范的信息管理制度,實施教學管理考核制、獎懲制。只有這樣,才能構建設一支素質較高的、具有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和豐富實踐經驗的信息化教學管理隊伍。
三、院校教學管理信息化的解決辦法
(一)創(chuàng)新教學管理理念。
推進教學管理的信息化,必須以“理念先導"為原則,以現代教育管理理論為指導,創(chuàng)新教學管理理念,進一步解放思想,以變革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為先導和動力,實現管理創(chuàng)新。信息化和科學化的教學管理創(chuàng)新,要求教學管理主體對傳統(tǒng)的教務教學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手段進行客觀分析和取舍,充分吸收借鑒國內外教務教學管理改革和實踐的有益經驗,探索與知識經濟時代教育改革發(fā)展相適應的教務教學管理新路子。
(二)健全教學管理信息化的相關規(guī)章制度。
要根據高校自身實際,系統(tǒng)研究制定規(guī)范、嚴密、可操作性強、適應信息化需要的教學管理規(guī)章制度,真正實現教學管理的標準化、程序化。要及時根據高校改革發(fā)展的需要,適時修訂、完善、充實規(guī)章制度,保證制度制定的合理性與教學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嚴謹性的統(tǒng)一。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搞好數據中心和應用軟件建設,建設良好的教育信息化硬件環(huán)境,建立起以院系管理為主的教學管理體制,下放管理權,擴大院系辦學和管理的自,成立教學指揮中心、教學信息中心、注冊中心、教學質量評價中心等機構,出臺相應的教務教學管理制度,加強信息反饋功能,提高對日常教務教學活動的信息監(jiān)控和反應能力,實現信息管理的分流。通過體制的改革,實現教學管理職能的轉變,教學管理職能部門從原來的全方位、全程式的計劃管理轉變到宏觀調控和增強服務上來,從而使教務教學管理部門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教學管理信息化工作。
(三)著眼長遠,加大投入。
教育管理信息化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首先應對其進行立項,作為一項重點課題來進行研究;其次規(guī)劃教學管理信息化時,不僅要研究國內高校這方面的成果,還要借鑒國外高校的成功經驗;既要考慮到它當前的實際情況,又要考慮高等教育改革發(fā)展的趨勢。組織、集合各方面的專家,包括教育管理、教務管理、計算機、網絡等方面的專家和各個層面的教學管理人員,參與總體規(guī)劃與具體設計,這樣才能保證教學管理信息系統(tǒng)功能,實現“便捷性、及時性、安全性、實用性”的要求。同時也能使系統(tǒng)的后期改進和擴充具有“獨立性、廣延性’’等優(yōu)勢,不至于使設計出來的系統(tǒng)表現出明顯的滯后性。學校領導應高度重視教學管理信息化,建立適合學校自身特點的長遠規(guī)劃,著眼于全局,加大投入,從宏觀上對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給以指導和協調。
(四)做好教學管理的規(guī)劃設計。
教學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建設涉及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兩個方面的問題,是信息技術與信息資源兩大要素的有機結合。在規(guī)劃整個信息系統(tǒng)時,不僅要學習和研究國內高校在這方面的成果,還要借鑒國外高校在這方面的成功經驗。要以現代教育思想為指導,合理規(guī)劃、統(tǒng)籌安排,做好管理軟件的開發(fā)和教學信息的采集。發(fā)揮高校自身內部的知識和技術資源優(yōu)勢,結合企業(yè)開發(fā)平臺,組織專門的管理技術人員與企業(yè)合作,開發(fā)本校個性化的教學管理系統(tǒng)軟件。軟件的應用必須方便、快捷、高效,具有較好的交互性和可操作性。
(五)整合和共享教學管理信息資源。
高校各部門的信息資源要有效進行整合,實現數據共享。建立學校、院(系)各級資源數據庫,通過教學管理信息系統(tǒng)實現規(guī)范化管理,開放各種信息資源供老師、學生查詢。加強查詢權限的設置和保護,采取各種激勵措施,鼓勵教師和管理人員、技術人員開發(fā)和制作標準、規(guī)范的信息資源,建設集電子教材、課件、學術文獻數據庫、管理數據庫等為一體的信息資源庫,建設一批媒體素材庫、專題學習網站、專業(yè)資源庫。信息資源的開發(fā)建設要遵循統(tǒng)一的標準,以便信息共享
和利用,增加信息的利用率。
四、結束語
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是一個龐大的系統(tǒng)工程,也是一個發(fā)展變化的過程。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特別是新技術的進步和新理論的產生,定會出現新的問題,需要不斷研究新問題、找出新矛盾,進一步創(chuàng)新管理理念,探索能適應時代需要的教學管理信息化新方式。
參考文獻:
【1】段偉.院校信息化教學管理建設實踐的思考[J].科技傳播,2009,(10):105-106.
(一)增加了學前教育的普惠性資源
1.擴大幼兒園建設數量。特別是支持中西部農村擴大學前教育資源。
2.制定獎獎勵補助政策。鼓勵社會參與、多渠道多形式舉辦非公有制幼兒園,擴大學前教育資源。
3.實施在職幼兒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加強學前教師建設,努力提高師資水平。
4.建立學前教育資助制度,對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入園給予資助。各地普遍建立了學前教育資助制度,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幼兒超過400萬人次。
(二)加強了院校學前教育師資建設
2013年培養(yǎng)幼兒園教師的高等院校和中等師范學校已達739所,在校生規(guī)模達53.7萬人,比2010年增加了25.8萬人,增長了近1倍,而且還加大了培訓力度。
幼兒園教師國培計劃投入11億元,培訓農村幼兒園教師29.6萬名。
(三)制定《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促進了幼兒園保教質量的提高
為了提高幼兒園的辦園水平和保教質量,不斷加強幼兒園的規(guī)范制度建設,依據教育規(guī)律和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教育部出臺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各地也積極完善幼兒園的準入制度,加強幼兒園收費、安全、衛(wèi)生、辦園質量等方面的管理,提高幼兒園教師專業(yè)素質。
教育部頒布了《幼兒園教職工配備標準》,核定公辦園教師編制,通過特殊教育崗位(智力發(fā)展障礙)計劃、小學教師培訓后轉崗、接收免費師范生、公開招聘等多種途徑,充實幼兒園教師隊伍。
二、學前教育現存問題
首先,是由于政府投入不足所帶來的學前教育資源短缺問題。我國現在還存在相當數量的不合格幼兒園,在北京,截止2011年年初的統(tǒng)計顯示,有1290余家未登記注冊的自辦園,這些被稱為“山寨”“黑園”的幼兒園,為北京的一半幼兒提供學前教育。對于不合格的“黑幼兒園”,談教師素質和管理水平,是沒有基礎的,因為其整體就沒有辦學資質。而不合格的“黑幼兒園”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政府投入不足,對學前教育資源的保障力度不夠,因此,不合格的幼兒園,發(fā)揮著為幼兒提供學前資源的重要作用。要讓不合格的幼兒園消除,關鍵在于政府部門增加投入,一方面,幫助不合格的幼兒園改善辦學條件,達到辦學資質,另一方面,為幼兒入園提供足夠的學位,鏟除不合格幼兒園生存的土壤。
對此,國務院于2010年年底的發(fā)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已明確提到要增加學前教育投入,擴大學前資源,但近一兩年的實踐表明,情況有所好轉,但卻沒有根本改觀。不少地區(qū)還存在相當數量的不合格幼兒園,政部部門只管認定、發(fā)文要求整改,卻不采取切實措施,幫助這些幼兒園改善辦學條件,或者關閉條件過于簡陋的不合格幼兒園,并提供合格的學前教育資源安置幼兒。而對民辦幼兒園,按照意見,政府應該給予適當扶持,改善其辦學條件,但得到政府扶持的民辦幼兒園并不多。
其次,是由于沒有依法治教,學校管理的基本秩序還在探索構建中。過去20年內,我國一直將“依法治教”作為發(fā)展教育的基本方略,先后制訂了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規(guī),針對中小學的,就有《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民辦教育促進法》等。可是,由于這些法律法規(guī)本身不完善,加之學校管理實行行政主導模式,導致依法治教的基本格局并沒有形成。
在教育管理和學校管理中,教育法律也沒有地位,廣泛存在“有法不依”的問題。一些地方教育部門甚至帶頭不執(zhí)行法律,比如,《教育法》規(guī)定學校有辦學自主權,《民辦教育促進法》規(guī)定民辦學??梢宰灾髡猩?,可地方政府越權干涉學校辦學的情形十分普遍。尤讓法律尷尬的是,18年前出臺的《教師法》就規(guī)定了教師的平均工資不得低于公務員平均工資,但一直沒得到執(zhí)行,這也就讓依法治校存在困境,管理部門和學校很難用法律要求教師,所以長期以來,對于教師的行為,教育部門總是倡導師德,但由于作為底線的法律都沒有得以落實,師德也就更不可求了。
三、解決當前學前教育存在問題的一些對策研究
國家“學前教育是終身學習的開端,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yè)”,“發(fā)展學前教育,必須堅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構建覆蓋城鄉(xiāng)、布局合理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保障適齡兒童接受基本的、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必須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落實各級政府責任,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一是為確保政策措施的落實,各級政府應主動向社會公開承諾,通過社會監(jiān)督將應對措施落到實處。
二是各級政府應充分認識學前教育的社會公益性屬性和政府提供相應公共服務應承擔的職責,將學前教育納入政府公益性、普惠性公共服務體系,承擔起主導責任和發(fā)揮主要作用。國務院應加快專門針對學前教育的立法工作,對學前教育的性質、地位、作用等作出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便于教育主管部門和各級政府依法制定促進學前教育持續(xù)、健康、科學發(fā)展的規(guī)劃、制度和措施。
三是各級政府應加大公辦幼兒園建設力度,提高公辦幼兒園比例,完善學前教育體制,使公辦幼兒園在提供“廣覆蓋、?;尽钡膶W前教育公共服務中發(fā)揮主導作用。
今天的學生將是21世紀的主人,電腦知識與網絡技術應該成為他們必備的基本技能。作為一名中學信息技術課的教師,該如何把信息技術知識既深入又活潑生動地教給學生,學生又該如何學習信息技術,值得我們深入研究。我在多年的教學中既總結了一些經驗,也做了一些實踐探索,下面談談我身體力行的一些做法。
1 優(yōu)化教學方法,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興趣是最好的導師,學習興趣是學生基于自己的學習需要而表現出來的一種認識傾向,它在學生的學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對于那些單調、枯燥的練習和難以理解的理論知識,教師應特別注意教學方法的選擇,以保持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1 形象教學法
我們所面對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中學生,更要注意運用形象化教學,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中,主動地學習計算機知識。比如我講網絡知識時,我經常會用到報紙雜志和新聞中提到的一些網絡中的事件,引起學生的注意,抓住學生的好奇心,進而將一些抽象的知識具體化。
1.2 比喻教學法
對于中學生來說,計算機教學中的一些概念的名詞術語最難被他們接受,適當運用一些形象生動的比喻,對學生計算機知識的學習尤為重要。這樣一來,不僅有助于提高他們聽課的興趣,而且還能達到幫助理解和記憶的目的。比如在講計算機的組成時,如何讓學生理解那些枯燥的專業(yè)名詞呢,我用一個車間的工作流程來比喻,誰在控制,誰在運輸,誰在制造等等,然后在用一個具體的計算題的實例來演示,計算這個題目,計算機是如何來工作的。
1.3 游戲學習法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喜愛游戲是孩子的共性。電腦游戲由于具有極強的交互性、趣味性、挑戰(zhàn)性,對孩子們來說更是擋不住的施惑。我在教學中大膽引入游戲,卻不是僅以玩為目的,而把它作為激發(fā)學生興趣和引導學生學習其它知識、技能的手段。我在講網絡信息檢索時,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安排了一個競技游戲,按照一段具體的文字,從中提煉關鍵字進行搜索,查找這段文字所敘述的是哪個景點,學生的熱情很高,效果很好。
2 組織協作學習,促進學生自學能力、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
協作學習是指通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在一起,從事學習活動,互促學習,以提高學習成效的一種教學形式,組織協作學習,一方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另一方面也便于學生按照自己的情況安排學習內容和進度,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yǎng)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團結協作精神。
如七年級的學生制作演示文稿時,因為演示文稿中即包括文字,圖片又包括聲音,視頻,即要學生熟悉網絡懂得下載資料又要學生懂得演示文稿的制作技術,所以必須想方設法讓學生自主學、主動練。在綜合訓練時,我對學生進行分組,五個同學一組,同組的同學各有分工,互相配合,有專門選圖片的,有整理文字的,有技術支持的等等。學生間語言更貼近,更能溝通,互教互學。練習一階段后,開展組與組之間的競賽,展示好的作品,讓學生自己去講解。進一步激起他們的好勝心,當然自覺性、自信心也隨之增強,并能更好地促進學生間的團結協作,因為對于一項集體活動,只有合作愉快了,才有可能獲勝。
關鍵詞: 信息技術;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信息素養(yǎng)
隨著高中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一些學校相繼開設了信息技術學科的必修模塊和選修模塊內容。信息技術正以其前所未有的迅猛態(tài)勢滲透于社會的方方面面,改變著人們原有的社會空間,教育作為人類獲取知識的手段正在逐步適應信息化社會的要求,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我們要高舉素質教育大旗,使本課程真正為基礎教育注入生機與活力。
一 采用靈活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深入學習
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基本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具有較強的信息意識,進一步了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及其對社會的影響,并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及基本的信息處理技能。
1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激發(fā)學生興趣
在信息技術課教學中,應利用多媒體資源和網絡資源及教師自制的課件來創(chuàng)設情境,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多媒體所創(chuàng)設情境下的建構知識活動;建立一種探究的情境,讓學生思考、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發(fā)現及思考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幻燈片的制作”這一節(jié)時,為了使學生對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文稿有個直觀的認識,可用該軟件制作了《蘇州園林》等課件。上課伊始,先展示《蘇州園林》課件,用其秀麗的風光,圖、文、聲、像等多媒體效果深深地吸引學生。通過圖片的展示讓學生了解:powerpoint能創(chuàng)作出各種多媒體作品,將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趣事和個人簡介等演示文稿,通過網絡,展示自我。學生在這種情境中,身心愉悅,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創(chuàng)作之中。
2 設置任務驅動,引導學生探索新知
任務驅動式教學符合探究式教學模式,適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通過任務驅動教學法,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完成本學科的教學目標,可充分發(fā)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及創(chuàng)造性。如教學程序設計時,根據教材采用vb(visual basic)進行教學。vb是可視化的、面向對象的程序開發(fā)工具,由于可視化工具的應用,在窗體中設計人機界面方便易行,使學生在程序設計中感覺有一定的趣味。為滿足學生的需求,在教材的基礎上可補充多窗體的概念和使用方法,設計一個難度適宜的任務--atm取款機的前臺操作:一個主窗體顯示六個國家的國旗,引導客戶選擇某國語言;然后裝入另一個窗體,提示客戶輸入賬號和密碼。這個任務使學生掌握了多窗體的設計和使用方法,同時給學生留下多方面拓展的余地。例如,兩個窗體設計完成后,有的學生立刻會想到,怎樣實現密碼的自動核對,涉及到條件語句和分支程序的應用,我給出條件語句的格式,讓學生自己嘗試去完成。對于基礎好的學生,還可以引導他們用“過程調用”來完成這個任務。在完成這個任務的過程中,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找到了他們各自的興奮點,可以獲得不同的收獲與提高。
3 組織課堂討論,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課堂討論法,即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以反向思維和發(fā)現思維為特征,通過質疑、探討,調動學生探求知識的積極性的一種教學模式。信息技術課的討論可以是小組討論,也可以借助多媒體網絡教室等功能來實現。如:在學習word中“版式設計”這一節(jié)時,教師首先拿出2個電子板報(一個是經過版式設計、美化的;另一個是沒有版式設計的)展示,然后提問:請同學們比較哪個板報更吸引人?為什么?可以討論;在學習多媒體制作時,對學生的作品進行展評,要求學生分組討論,通過電子公告板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在這種方式下,學生們個個參與到討論中來,表現欲、協作精神、進取心和成功感被激發(fā),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協作、創(chuàng)新能力。
4 引導合作學習,強化學生協作能力
由教師提出合作完成的學習目標,組織合作學習小組。如學習“網頁制作”時,要求學生制作“學生時代”網頁。按學生的計算機水平、能力進行分組,合作完成任務。每個小組成員分工,按各自的職責完成收集、整理資料或上機制作,最后將作品在網上。通過合作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團結協作能力及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二 重視實踐教學,提高學生信息素養(yǎng)
因為該課程的教學多半時間是在學生自學基礎上進行的,所以教師的組織引導起著關鍵作用。為全面提高教學效益,可以據學生素質情況進行分組,通常每小組安排有一兩名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單獨輔導這部分素質較好的學生,他們接受速度快,然后由他們再去指導他們小組的同學學習,學生中有部分計算機基礎較好的同學也可以選出作為班級輔導員,多給學習相互討論的機會與時間,同時多教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如優(yōu)先講怎樣使用軟件自帶的幫助系統(tǒng)。如果機房機器內部聯成局域網,并運行起多媒體電子教室,要充分利用,集中講解一般性的問題。盡量讓學生接觸到代表電腦操作系統(tǒng)發(fā)展方向的最先進(但也是最簡單、最易用)的操作環(huán)境,如微軟的windows9x,并掌握幾種最常用的應用軟件。這樣,學生在學校中所學到的知識既兼顧了長遠發(fā)展和先進性,又能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隨時用到。
1 開放的教學內容及時在機房進行實踐
以學生為主體到機房上機操作,但不限定具體的內容,只給出一個總的任務,下課之前每個同學交一個作品。如在講windows繪圖這一節(jié)課時,講完理論之后,不讓學生都做教材上所規(guī)定的上機題,而是讓他們各自創(chuàng)作一幅彩色圖畫,并約定將完成的作品打印出來展覽,一節(jié)課下來,幾十臺電腦屏幕上就會展現出各具風格的美麗畫面,同學們創(chuàng)作完他們的得意之作后,臉上紛紛露出了滿意的微笑
。這種不局限上機內容的操作,讓學生在電腦面前有更多的自,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讓他們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地學習、創(chuàng)新,提高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這也就達到了我們信息技術課的教學目的。
2 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在學生認知水平能夠承受的前提下安排一些適合自學的內容讓學生自學掌握。開始自學的內容要少而簡單,等學生認為自學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且樂于參與時,再適當加大自學的難度。例如:在文字處理的教學過程中,在學生已掌握基本編輯方法時,對一些修飾性操作可讓學生自己去學習體會,這樣做會使學生在不斷的成功體驗中增強自信,并逐漸養(yǎng)成求知探索的習慣。
3 綜合利用已學知識,不斷增添創(chuàng)新意識
創(chuàng)造素質教育的一大特點就是跨學科,教師應讓學生在鞏固性練習中,綜合已學的各方面知識。例如:用“畫筆”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用power point或word設計賀卡、辦報,用excel分析班級成績,用internet進行信息交流等。這種學以致用的教學方法既有利于完成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任務,又有利于開發(fā)學生智力、促進學生主動發(fā)展,使信息素質和創(chuàng)造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信息技術課在培養(yǎng)學生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同時,學生在信息技術課本中所能學到的知識畢竟有限,而實際應用上卻是無限發(fā)展的。隨著這幾年信息技術教育學科的發(fā)展和成熟,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開展素質教育的手段越來越先進,當然,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中注重以學生為主體,以操作技能培養(yǎng)為主線,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使學生在實踐中嘗到成功的快樂,這是信息技術教學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 何克抗,現代教育技術.[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11
[2] 梁櫻花,張靖葦 中小學信息技能課程整合模式的探究[j],中國電化教育 20__.9
[3] 李健平.整合學科教學過程構建信息技術平臺[j],教育發(fā)展研究,20__.7
一、感受信息技術給我們帶來的便利和豐富多彩的知識
處于小學階段的小學生而言,有鮮艷的色彩和活動的圖畫是引發(fā)興趣的重要因素。在小學的信息技術教學中,旨在讓學生掌握獲取、傳輸、處理和運用信息的能力。作為信息傳導中最重要的計算機平臺和媒介,讓學生及早地掌握最基本的技能和技術是十分有必要的。作為一種電子產品---計算機,具有特定的科學性和程序性,通常情況下,以周密的教學教程和技術要領為教學重點,但是學生的具象思維尚未完全成熟,因此,信息同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人們用眼、耳、鼻、舌等感官直接感受外界的信息,從而做到了解自然,了解社會。真的是“足不出戶,便知天下事”。
二、制定多種多樣的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科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產生了興趣才會努力地去做。我們知道小學生有活潑好動、想象力豐富的特點,那么針對這一特征,作為教師我們應及時調整信息教學的方式和方法,以靈活多變、新穎獨特為原則,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課堂,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充分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學習更多的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梢愿鶕嶋H情況制定和更新原有的教學方案,在出色完成教學目標的基礎上,不斷進行信息教學的革新,增加學生的新鮮感,從而更好地完成信息教學的任務??衫糜^看圖片、欣賞動畫、截圖和添加自己的知識,來提高自己的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學習和了解了信息技術課程給我們帶來的實惠和便利。
三、利用“闖關”游戲,學生學習變被動為主動
絕大多數學生都愛玩游戲,那么就讓學生通過玩游戲來激發(fā)他們想學的動力。將計算機新課的學習寓于游戲之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學生濃厚的興趣中學習新知識,從而掌握新技能。就拿學習指法來說吧,本身是非??菰锏?,如果教師直接講解手指的擺放要求和指法要點,學生不但學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學,當然更不能強迫其練習了。我在教學中就采取游戲引入的方法,先讓學生玩《金山打字通》,通過“比一比、賽一賽”,看誰的成績好。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再講解指法練習,學生學得就很認真。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后,學生們再玩這個游戲時就感到輕松自如了。這樣,既保持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熱情,還可以促使學生自覺去學習計算機知識。當然,我們要充分利用好“游戲”這一程序,讓孩子在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理念讓孩子不沉迷于網絡游戲。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營造比、學、趕、幫、超的學習氛圍
在深化信息技術的同時,要勇于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作為一名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拓展教學課堂,達到優(yōu)化教學效果的目的。將學習活動討論、信息技術學習征文、“我與信息技術”演講比賽等豐富多彩活動納入到教學課堂當中,讓學生們在課堂上暢所欲言、展現自己,暢談自己在信息技術學習中所學到的一些小知識、小竅門或小故事,通過與同學們的共同分享與討論,取長補短,共同進步。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讓優(yōu)秀的同學將自己的心得體會與大家分享,還可以有效地激勵和幫助后進生,讓其在不知不覺中獲取更多的知識,盡快地加入到優(yōu)秀同學的行列,這樣就營造出一種“比學趕幫超”的良好學習氛圍,從而達到深化信息技術的效果。讓學生從學習中感到進步和滿足。讓優(yōu)秀生更優(yōu)秀,讓中等生有學習的動力和興趣。
五、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習如挖掘泉水,愈挖愈深、愈深愈甘甜。有些時候我們越是放手,越能開發(fā)孩子們的智力,越是禁錮,可能就越會阻礙和束縛他們的發(fā)揮。新課標要求教師“改變課程實施過于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積極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同時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边@些理念對改革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因此,這就要求老師應大膽放手,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解決實際中碰到的問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主動獲得知識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畫圖”軟件中,我們一旦講解了矩形的畫法,那么其他橢圓和圓角矩形,就不要再講解了,從實踐來看,大部分學生能夠掌握其它兩種圖形的畫法。又比如說“復制、剪切、粘貼”,只要教過一次就可以了,在平常練習中就能熟能生巧了。所以說,大膽放手,有利于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六、通過課堂教學這一平臺,促進與其他學科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