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一分鐘教學設計范文

一分鐘教學設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一分鐘教學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分鐘教學設計

第1篇:一分鐘教學設計范文

    【關鍵詞】利益觀 社會分析法學 和諧社會

    一、社會分析法學之利益觀

    (一)人與利益

    利益自古即為哲學、倫理學、政治學、法學和經濟學等諸多學科所關注,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審視利益,并且用不同的方法界定利益。因此關于利益的定義可謂林林總總,但從根本上說,利益是“人們通過社會關系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不同需要”?!?〕利益是主體對客體的主觀訴求,但這種訴求表現(xiàn)為利益絕不是主體的任性,而是取決于一定的社會關系并且通過其表現(xiàn)出來。這樣看來利益的內容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和社會關系的變化不斷進行調整和變化也是毋庸置疑的。

    人與利益的關系如何密切極易證明,任何一個個體若想在社會中生存和發(fā)展都必須滿足某些基本的條件,個體的生存和發(fā)展需求即表現(xiàn)為各種各樣的利益需求,諸如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等等。人與利益是共生共存的,有人的存在,就有利益的要求。從某種程度上來看,人生存和發(fā)展的過程就是追求利益 、維護利益的過程。任何一種政治的和法律的制度都旨在調和與平衡不同主體的利益需求,因此明確利益對于人的重要性,是構造合理的、符合人的需求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先決性條件。

    (二)法律和利益

    法律是調整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所形成的各種各樣的社會關系的一種行為規(guī)范,而這種調整實際上就是對人們各種利益關系的調整。這種利益關系在法律上即表現(xiàn)為權利,權利是法律的一個核心范疇,是利益在法律中的表現(xiàn)形式,是由法律所確認和保護的一種利益。法律制度是對相關領域的利益分配和協(xié)調機制的確認和保護。利益作為權利的核心內容,通過權利類型及范圍在法律規(guī)則中的確定而在相應主體間形成了一種配置機制?!胺蓮母旧险f是調整利益關系的工具 ,利益調節(jié)或再分配是法律的一大職能。法律公平與否,取決于利益平衡與否?!薄?〕因此,利益的需求變化決定著法律制度的發(fā)展和演變。如果主體新的利益調整需求達到了由法律調整的高度,那么就會產生新的法律制度。

    (三)社會分析法學之公共利益觀

    社會分析方法是隨著社會學特別是隨著社會法學的興起所產生的法律分析方法。法律既是一種靜態(tài)的官方文件體系,同時又必須在社會中予以實施,由此造成法律問題的分析,既可以從規(guī)范的層面來進行,也可以從社會的角度來進行的交叉現(xiàn)象。當然,是用法學的眼光還是用社會學的眼光來分析法律問題,兩者在前提和結論上并不相同。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當我們用社會法學的眼光去審視分析法律時,它為我們打開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如社會分析法學中“利益法學”學派發(fā)揮耶林關于法律是保護“社會利益”或“共同利益”、反對威脅“社會利益”的個人利益,他們將協(xié)調法律秩序范圍中的各種利益作為法官的主要職責之一。而作為“社會連帶主義"學說代表的狄驥的理論則體現(xiàn)出社會本位的價值觀,強調并關注社會的整體利益以及社會義務。

    那么我們又應當如何界定公共利益呢?盡管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定義了公共利益,但卻很難對其作出精確公認的分析,只是見仁見智,難以統(tǒng)一。因此我們只能從微觀的角度和不同的方面對其定義進行把握。首先,公共利益須表達一定個人利益的需求,但不可能與所有的個體利益一致。公共利益的一個特征就是它的代表性,如果公共利益不能體現(xiàn)一定的個體利益要求 ,難以稱為公共利益,同時由于不存在唯一被認可的價值觀和標準,亦不可能使公共利益得到所有個體的承認。其次,公共利益是一個外延及其寬泛、內涵及其多樣的概念,因此并非都可以由法律手段來調整,還需有習慣、道德等方式來調整。

    二、從經濟法的不同范疇看社會公共利益觀

    (一)理念

    經濟法的理念是體現(xiàn)于經濟法實踐中的最高指導思想、精神及立法宗旨,是經濟法的一個重要范疇 ,但目前法學界的認識分歧較大。結合經濟法產生的歷史背景與存在基礎綜合考察,“平衡、協(xié)調”(實質即和諧)是各種觀點都包含的思想。而平衡協(xié)調的客體則是各種利益關系?!斗床徽敻偁幏ā贰ⅰ懂a品質量法》等法律中所隱含著的這種理念就是很好的說明。就經濟法的本質而言,平衡協(xié)調是其首要的基本原則。它所追求的社會效益,不只是局限在經濟利益的范圍之內,同時也涉及社會福利、人文和自然環(huán)境、人的自由和自身價值等諸多因素的優(yōu)化和發(fā)展, 社會性是其本質特征 。它與公共性、公益性、干預性相聯(lián)系。它調整經濟關系的最高目標,應當是保障國民經濟能夠平穩(wěn)持續(xù)地發(fā)展,即平衡各中利益需求,并加以協(xié)調,使得經濟生活中的各方主體利益在其中取得某種平衡和一致,成為經濟發(fā)展的調節(jié)器和平衡器。但是經濟法又并非不加區(qū)別的保護所有的主體利益,它同以保護個體利益為己任的民法的最大區(qū)別在于它必須在權衡各種利益的前提下使得社會公共利益的到最優(yōu)化和最大化。因此,從經濟法的理念來看,保護和提升社會公共利益是其必然的使命和職責。

    (二)調整對象

    經濟法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是解決市場經濟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 ,維護市場正常秩序。市場秩序包括經營秩序和競爭秩序,它是公共經濟生活的活動規(guī)則,是維系市場經濟存在和發(fā)展的重要保障機制。這一點集中體現(xiàn)了經濟法的公共利益本位。盡管經濟法學者對經濟法的具體的調整對象意見并不一致,但是經濟法有其獨特的調整對象是不容置疑的,即將宏觀調控關系和市場規(guī)制關系作為經濟法的調整對象,這是決定經濟利益本位的根本所在當然公共利益本位的確定并沒有使經濟法與其他的以公共利益為本位的部門法,如行政法、刑法等,在利益本位上區(qū)分開。實際上,任何以公共利益為本位的部門法都是維護著公共利益的某一方面。具體到經濟法來說,它維護的是公共利益中的社會利益和公共經濟利益確切地說,經濟法的本位是社會公共經濟利益。

    (三)調整模式

    法律與利益的密切聯(lián)系在前文我們已有所闡述,法律作為各種利益的表達方式和手段,一旦形成卻又可能對利益有能動的反作用。只有設置科學合理的法律才能保障法律所追求的利益目標的實現(xiàn)。而這些不同調整模式的區(qū)別就在于對權利、權力、義務的不同設置方式,因此,如何設置科學合理的調整模式來實現(xiàn)法律追求的利益目標,是法律也是經濟法實現(xiàn)其社會調節(jié)功能的關鍵。不同的法律部門有不同的主要利益目標追求,這也就是利益本位問題。經濟法相對傳統(tǒng)的以個人利益本位的私法和以國家利益為本位的公法來說,其本質特征在于以社會利益為本位。這一點已經成為經濟法學者的基本共識,也被充分論證,在此作為本文以下討論的邏輯起點。社會利益由于具有本文上述的獨特特征,以及對社會利益維護的多層次性決定了經濟法自身的獨特的調整模式:行政權力干預、社會權力實施、個體權利實施三種模式,實現(xiàn)經濟法維護社會利益的法益目標。

    三、和諧社會理念下的經濟法利益觀

    社會分析法學派的利益觀之中,社會本位是重要的價值觀之一,用社會學的角度審視法律問題是其重要的方法。當前構建和諧社會成為我國政府新的歷史任務,而從社會法學派的觀點來看,它與經濟法一以貫之的社會本位理念以及經濟法的平衡協(xié)調之功能有著諸多的契合之處。

    堅持以人為本,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和諧社會的主題之一。而“以人為本”中 “人”多與 “民”聯(lián)系,因此,以人為本理念明顯區(qū)別于民法本質中的個人利益本位,而恰恰與經濟法的社會本位相契合。相對于行政法和民法對于單純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的保護來講,經濟法所保護的是更廣義的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既非個體利益的簡單相加,也并不可能永遠與國家利益保持一致,而是將社會上最廣泛的最合理的利益需求作為保護的對象,這與當前和諧社會中所涉及的以人為本理念是一致的。

    德國著名法學家耶林認為:“法律的目的是平衡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實現(xiàn)利己主義與利他主義的結合?!倍洕▽τ诙嘣娴膮f(xié)調和平衡亦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學者們將“經濟法”定義為“協(xié)調解決社會整體利益和社會個體利益之間矛盾以及協(xié)調解決與社會整體利益直接相關的社會個體利益之間矛盾的法律部門”,其天然的平衡協(xié)調之本質決定了其應當責無旁貸地擔負起重任。經濟法立足于社會整體利益,強調社會責任本位的本質精神就得到了經濟法學界的公認。當前我們要構建的“和諧社會”應該是社會結構合理、社會資源有效合理、公民行為規(guī)范的社會,而這種理想狀況的實現(xiàn)必須以客觀面對并合理解決社會多元利益、多層次主體之間的矛盾和沖突為前提。但是各個法律部門的個性差異導致其對平衡理念的追求也不相同,而這中間能夠適應調整多元化利益、構建和諧社會之重任的主要法律部門惟有經濟法。因此經濟法的平衡協(xié)調之功能和和諧社會對于利益協(xié)調的要求有著許多天然的耦合之處,和諧社會的精神實質早已從現(xiàn)代經濟法的不同層面和角度折射出來,而在構建和諧社會的背景下,經濟法的平衡協(xié)調必將獲得新生,其發(fā)展將會更加科學和諧。

    綜上所述,在法學的分析方法中可以看出,人與利益、法律與利益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而從經濟法的理念、調整對象、調整模式來看,經濟法的利益觀是與社會分析法學派的觀點是一致的。在當前構建和諧社會歷史背景之下,社會分析法學派的經濟法利益觀又顯示車了更為重要的意義,和諧社會的實現(xiàn)要以經濟法理論為指導。經濟法的社會本位理念 、平衡協(xié)調功能與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以人為本、平衡和協(xié)調不同主體之間的多元化利益需求之間不謀而合,而正是這種天然的契合,決定了經濟法必然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要途徑和有效保障。

    注釋:

    [1]《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82年,P483.

    [2]孫笑俠:《法的現(xiàn)象與觀念》,山東人民出版社 ,2001年,P65,

    參考文獻:

第2篇:一分鐘教學設計范文

【關鍵詞】分析化學實驗解決問題教學法能動學習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3-0189-02

在分析化學實驗教學中,根據(jù)其教學特點:有實驗場所,實驗儀器,有提出問題的素材和解決問題的平臺。在這幾年的分析化學實驗教學中,我從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高度出發(fā),把"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教學思路貫穿于分析化學實驗的教學設計及教學過程中,進行多年的教學實驗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由具體的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方案設計出發(fā),探究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方案及策略。

在分析實驗中創(chuàng)設生產實際場景,打造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創(chuàng)新思維的平臺。使學生在分析實驗中體驗到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樂趣和成功喜悅

例如在分析化學實驗中的第一大類實驗:酸堿滴定法的教學中,《分析化學實驗》課本第三版教材選編了《實驗三:氫氧化鈉和鹽酸標準溶液標定》;《實驗四:銨鹽中氮含量的測定(甲醛法)》;《實驗五:混合堿的測定》;教材按照實驗原理、試劑、實驗步驟、思考順序編寫。按照課本的內容進行實驗,學生感覺到分析化學實驗其實就是高中的酸堿滴定,大學一年級的無機化學實驗。因為實驗中儀器相同、化學試劑相同,只是要求稍微有點不同。學生覺得分析化學實驗沒有新意,沒有深度,沒有興趣,做這種實驗就是浪費時間。為了改變這一狀況,適應新課改的教學要求,在實驗中用問題解決教學法的教學思路,對酸堿滴定的教學設計為:

(一)實驗資料呈現(xiàn)

給學生提供要解決的問題的素材: ①遵義堿廠生產的產品:燒堿的含量測定、工業(yè)鹽酸含量的測定;②貴州赤天化生產的尿素含量測定;③白酒當中脂含量的測定,④甲醛含量的測定。這些素材都是學生很熟悉的產品,有強力解決問題的欲望。

(二)分析實驗題材,發(fā)現(xiàn)問題,查找、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1.對學生進行分組,提出實驗要求。

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每組3-5個學生,在實驗前進行資料查詢、找出檢驗的方法(每個產品至少一種,甚至幾種檢驗方法),根據(jù)實驗室現(xiàn)有條件,選定適合自己的實驗方法,找出方法的關鍵原理,實驗儀器。比較在含量測定中的異同。

2. 查找資料,尋找正確解決問題的方法。

(1)工業(yè)鹽酸含量的測定。

根據(jù)GB320-2006《工業(yè)用合成鹽酸》,HCl的含量測定原理:用Na0H標準溶液來滴定一定量的鹽酸樣品,溴甲酚綠做指示劑。反應原理:酸堿中和滴定

(2)貴州赤天化生產的尿素含量測定:

對于氮肥中氮含量定,常用的兩種方法:

①甲醛法:稱取一定量的銨鹽樣品,加入甲醛進行弱酸強化,再用氫氧化鈉標準溶液滴定H+,反應方程式為:

4NH4++6HCHO=(CH2)6N4H++3H++6H20

② 蒸餾法:一定量的樣品中置于蒸餾瓶中,加入過量氫氧化鈉,加熱蒸餾。NH3被蒸餾出來,蒸餾出來的NH3用過量的鹽酸標準溶液吸收。用氫氧化鈉標準溶液滴定(甲基紅做指示劑)反滴定過量的鹽酸標準溶液,通過計算即可確定銨鹽中的氮含量,方程式為:

NH4+ + OH-=H2O + NH3 NH3 + H Cl=NH4Cl

(3)白酒當中脂含量的測定

國家標準:用一定的0.1molL-1氫氧化鈉標準溶液和定量的白酒溶液在全玻璃回流裝置中回流30分鐘,使白酒中的脂和氫氧化鈉充分進行酯化反應,剩余的氫氧化鈉溶液用鹽酸標準溶液反滴定,通過計算即可算出白酒中的脂含量。

(4)甲醛含量的測定

甲醛是一個重要的化工產品原料,在環(huán)境污染、室內裝修污染、食品行業(yè)中,都有甲醛中毒的隱患,因此,對甲醛的檢測方法的探討研究,很多學生都有極大興趣,其檢測方法很多,常見測定法:

酸堿滴定法:亞硫酸鈉和定量的硫酸標準溶液進行反應,生成亞亞硫酸鈉。

2Na2SO4+H2SO4=2NaHSO3+Na2SO4

亞硫酸鈉和一定量的甲醛樣品反應。

CH3CHO+ NaHSO3=CH3OH2SO3Na

剩余的硫酸溶液用氫氧化鈉標準溶液滴定(酸堿反應)

NaOH+H2SO4=Na2SO4+2H2O

根據(jù)硫酸溶液的體積的差即可計算出甲醛的含量。

(三)總結發(fā)現(xiàn)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關鍵原理、技術、方法

1.上述要檢驗的產品雖然是不同的各種化工產品及生活用品,但在檢驗他們的含量時,其主要化學原理都是酸堿反應。

2.認識到酸堿滴定理論在無機、有機、食品、醫(yī)藥等產品的檢驗中應用廣泛,是一類常用的檢驗方法。

3.認識到分析化學實驗的實用性和重要性,從內心深處認識到即將所學的分析化學實驗知識將來在生產實際中非常有用,提高了學習實驗技術積極性,對實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即將進行的實驗產生一種一定要在實驗中掌握好實驗技能,準確完成產品測定的期待和沖動。

4.要解決產品含量的測定問題,不但要掌握分析化學的理論知識,更要學會分析化學實驗中的基本實驗技能及技術,學會分析儀器的正確使用、化學試劑的配制、樣品的取樣、制樣??????等一系列的化學分析技術。

(四)問題解決教學法在實驗教學中的優(yōu)勢

在分析實驗中,問題解決教學法使學生通過接觸實際生產中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創(chuàng)建問題平臺),用理論知識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自己動手查找、整理資料、尋找檢驗方法,提煉出要掌握的關鍵實驗技術及技能(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為學生進行實驗確立了明確的實驗目標,極大提高了學生實驗的積極性和迫切感,使學生心中產生一種非要學好實驗技術技能,去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心里情景。這種心里情景對提高學習效力是非常良好的。

所以,"問題解決"教學過程中訓練了學生的實驗技能、鍛煉實踐能力,培養(yǎng)了觀察、思考、細致、嚴謹務實的科研態(tài)度及探索精神。學生在"問題解決"過程中享受探究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極大地提高了學生通過實驗教學而獲得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求知欲望。

參考文獻:

[1]林雪芳.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能力的研究與實驗[D].廈門:福建師范大學,2003,8

[2]王延平.淺談化學教學中的問題解決教學法[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8

[3]湯亞芳.項目教學法在《工業(yè)分析》中的實施與探討[J].考試周刊,2011,29

[4]王麗梅.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現(xiàn)能力[J].綜合天地,2012,6

第3篇:一分鐘教學設計范文

關鍵詞:高職院校;藝術專業(yè);項目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9.129

0 引言

探索可供高職學生有效接受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是當前高職教育改革的重點,也是培養(yǎng)高職人才的重要手段。為了使高職學生更適應當前的就業(yè)形勢,使學生跳出以往重理論輕實踐的傳統(tǒng)高職教育模式,項目教學法因此應運而生。

1 項目教學法的定義及特點

1.1 項目教學法的基本含義

所謂項目教學法指的是,由教師和學生圍繞一個共同的任務開展的教育和學習活動。項目教學法是當前國際上較為流行的高職院校教學法,它將一項工作分為若干個步驟和子項目,每一個具體的項目都需要教師清晰的布置給學生,使學生運用課堂學到的理論知識來完成相關的任務。項目教學法中的項目以學生很可能在未來遇到的典型工作環(huán)境中的典型任務為藍本進行設計,使學生較為真實的提前接觸到工作環(huán)境,對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有重要意義。

1.2 項目教學法的特點

項目教學法充分發(fā)揮了探究教學策略的有效性,使學生在分組合作中對教師布置的項目進行仔細研究,能充分調動學生自身的全部能力來解決具體的問題。項目教學法具有以下三個特點,首先,將高職課堂由教師主導向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方向進行轉向,使學生真正成為了高職課堂的主人。其次,使高職課堂重點講教材上的理論知識向解決具體實際問題過渡,高職教學活動有了明確的指向性。第三,使高職教學由課堂為中心變成以實踐活動為中心,學生課上課下的積極性從此被充分的調動起來。總之,項目教學法的實踐性更強、趣味性更高、學生的參與度更好。

2 項目教學法在高職藝術專業(yè)中的作用

2.1 有利于培養(yǎng)職業(yè)能力

學生的職業(yè)能力包括職業(yè)判斷能力、職業(yè)行為能力和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能力與素養(yǎng)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形成和完善,由于在校高職學生不具備接觸實際工作的機會,因此不能有效快速的形成自己的職業(yè)能力,這使高職學生在競爭中處于劣勢。開展項目任務教學,可以使學生實踐藝術專業(yè)課的理論知識,使學生經常性的進行藝術創(chuàng)意,不斷在任務中修正自己的專業(yè)思維,養(yǎng)成良好的職業(yè)操作習慣,從而使學生在完成具體的項目任務中獲得從事職業(yè)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最終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yè)能力。

2.2 有助于實踐理論統(tǒng)一

以往的高職教學是教師單向的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是分而治之的,藝術設計專業(yè)的理論講授課主要以黑板教學的方式進行,學生只能被動的理解藝術設計知識,不能有效使學生形成藝術設計能力。學生的能力形成只能在校內或校外實習中才有機會得到提升。項目教學法在課堂上就為學生提供了有效的實踐機會,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就很好的效實踐了藝術專業(yè)理論知識,而且還能得到教師的及時指導。項目教學促進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加速形成了學生職業(yè)能力。

2.3 有利于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

高校院校藝術設計專業(yè)的項目教學基本上以學生獨立實施完成項目為主線,教師只為學生布置具體的設計任務,創(chuàng)設了學生可以有效發(fā)揮創(chuàng)意的空間和寬松的情境,項目布置時教師往往不規(guī)定明確的設計方法,因此學生可以想象自己處在真實的職業(yè)環(huán)境中,可以憑借自己的理解與靈感進行設計,而更愿意在完成項目任務過程中一展自己的所長,這樣可以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使學生更好的進行知識的融會貫通,從而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完成具體任務的職業(yè)情境中得到有效培養(yǎng)。

3 藝術設計專業(yè)項目教學的過程

項目教學的過程應當既體現(xiàn)出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能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項目的設置既要給學生留出發(fā)揮的空間,又要體現(xiàn)實踐課堂教學的理論知識的功能,因此在藝術設計專業(yè)的項目教學過程中應當注意以下環(huán)節(jié)的具體工作。

3.1 項目的選擇

藝術設計專業(yè)的項目教學設置應當既有實用價值,又能體現(xiàn)出對課堂理論知識的有效練習,通常選取的項目應當與社會的需要高度吻合,同時又具有一定的理論前沿性,給學生留出能夠發(fā)揮出創(chuàng)意創(chuàng)新的空間。例如,在進行室內裝飾設計中,就可以給學生提供相對不規(guī)整的戶型,從而增加項目的難度與設計的復雜性,同時又給學生留出足夠的創(chuàng)意空間。項目的設計也可以與企業(yè)合作,引進一些企業(yè)正在進行的項目。

3.2 項目的分組

教師在項目教學中可以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來承擔不同的項目任務,在分組的過程中既要注意強弱搭配,又要給每個學生都布置有效的具體任務,從而使學生在分組中都能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學生在分組完成后,還應當給教師提供詳細的小組分工計劃,使學生進一步明確自己的具體職責。

3.3 項目的考察

項目的考察階段主要完成項目有關數(shù)據(jù)資料的收集工作,包括項目的實施背景、項目的設計要求、項目的注意事項等。項目的考察還應當深入到項目的實地,進行相關數(shù)據(jù)的采集,然后對資料進行有效的歸檔整理工作。項目的考察重點圍繞客戶進行,教師應當盡可能的給學生安排非專業(yè)人員扮演客戶與學生進行交談,這樣可以在模擬真實的工作環(huán)境中,使學生揣摩客戶的要求,從而形成有效把握項目的能力。

3.4 項目的咨詢

學生在收集項目的相關數(shù)據(jù)后,容易在項目數(shù)據(jù)的整理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色彩的調配、造型的選擇、風格的特征等。這需要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方向性的必要指導,既要啟發(fā)學生的靈感,又要使學生能形成清晰的思路,然后根據(jù)學生自己的理解對項目進行設計。

3.5 項目的設計

在有效的資料基礎上,教師幫助學生明確了具體的設計思路,學生就需要根據(jù)設計的一般流程進行設計工作,這需要各小組圍繞客戶的要求進行風格、空間、色彩、選材等具體的設計工作。教師既要把握學生設計的進程,又要給學生具體設計中遇到的問題給予必要的指導,從而使學生完成設計方案。

3.6 項目的評價

項目的評價主要由學生之間的互評、客戶的評價和師生之間的講評這三種方式進行。學生之間的互評主要從設計的具體細節(jié)方面進行評價,客戶的評價主要從是否滿足客戶的需求這個角度進行,師生之間的評價主要從理論的高度上進行評價,這三種評價有機結合,可以使學生對自己的設計再進行改進和升華,從而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理論知識,更有效的符合市場需要。

4 項目教學法應用過程注意事項

項目教學既要使學生沉浸在具體的項目中,又要實踐相關的理論知識,因此項目教學過程是一項來源于實踐又高于實踐的理論檢驗和合作探究的過程。

4.1 項目設置多樣化

藝術設計專業(yè)的項目應當有一定的多樣性,項目既要符合社會的實際需要,又要能鍛煉學生的多種能力,從而使學生愿意參與到項目中來。項目既可以是實際應用的模擬,也可以是從企業(yè)拿來的真實項目??傊?,項目的來源渠道多樣,項目的設計要求多樣,項目的風格特征的多樣,都可以給學生更大的發(fā)揮空間。

4.2 項目教學參與性

項目教學是針對全體同學開展的,項目既要符合大多數(shù)同學的學業(yè)水平,又要注重發(fā)揮尖子生的專長,還能使水平較差的同學也在項目中得到提高。因此,項目教學要更加注重參與性,使學生都能愿意參與其中,都能在項目中獲得發(fā)展。

5 結語

項目教學法可以使高職藝術類專業(yè)學生在完成具體任務中獲得有效的能力提升,教師項目教學應當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上把握好每項工作的具體進度,從而在項目中傳授理論知識,引導學生提升藝術設計能力。

參考文獻

第4篇:一分鐘教學設計范文

【關鍵詞】 問題啟發(fā)式教學方法 高職藝術設計

伴隨著中國教育事業(yè)的整體大發(fā)展,藝術設計教育近年來,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已經初步建立起了的較為完善的高等教育藝術設計人才培養(yǎng)體系。但是現(xiàn)如今很多高校在教學方法上依舊非常死板,傳統(tǒng)的"滿堂灌"式教學方法,使學生的學習過程變成一個被動的、被刺激的記憶過程和機械反映過程,失去了思維和行為的主動性,導致學生缺乏個性。創(chuàng)新意識也被抑制并與社會需求脫節(jié),教學效果很不理想。2012年筆者赴新加坡參加了骨干教師雙師素質培訓班的學習,新加坡?lián)碛惺澜缫涣鞯穆殬I(yè)教育學院,并且每個學院都有不同的辦學模式和教育使命。其中,在共和理工學院讓人最為映像深刻,因為它的學習體制最為特殊,它是全球唯一一家摒棄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和考試模式,采用"問題啟發(fā)式"教學法實施教學的學校。不同于一般其它學院的理論教學法,而是推行了無課本,電腦教學的方法;采取讓學生和公司緊密合作,以實際解決問題的授課方式進行教學。這種方式不但概念新穎,而且十分實際,實用性強。共和理工學院成功的爭取到33家國際知名公司成為其合作伙伴并簽署了協(xié)議備忘錄,為了是讓學院的講師和學生都能夠更好的掌握新世紀市場的需求。其教學特點是能將課程與校園實習訓練、海外或本地實習以及研究與開發(fā)工作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能接受到更廣泛的訓練并打下穩(wěn)固的基礎。

一、問題啟發(fā)式教學方法

1、問題啟發(fā)式教學方法的概念

問題啟發(fā)式學習方法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其代表是構建主義理論,是目前國際上在教育領域極具影響力的一種理論,核心是強調學生是認知過程的主體,激勵學生去測驗和評估自己學到什么和知道什么,是知識意義的主動構建者而不是教師灌輸?shù)乃枷耄诮虒W過程中,必須讓學生主動去發(fā)現(xiàn)、去探索。幫助學生增強在不斷變化發(fā)展的生活中的調整適應和學習能力。

2、問題啟發(fā)式教學方法的實質

(一)教學活動結構的變化

我們傳統(tǒng)的教學都是以老師灌輸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為主,而問題啟發(fā)式教學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結構,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關系變得更為重要。教師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導、啟發(fā)學生,不斷刺激學生求知的渴望性,而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不再是傳動的死記硬背,而是快速整合應用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必須通過自己的發(fā)現(xiàn)去獲得知識。

(二)教學目標的變化

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什么樣的人才,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最終歸宿。問題啟發(fā)式教學方法旨在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終生學習的能力、塑造團隊合作精神、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及自我導向學習的能力。我國高職教育一直提倡的是培養(yǎng)高級應用型人才,新加坡共和理工學院也是以培養(yǎng)學生應用能力為主,但是他們把這種教育目標滲透到每一節(jié)課、拋出的每一個問題,這種方法對學生的影響并不僅僅在于在校學習的階段,而且還會引申到未來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

(三)教師施教方法和學生學習方法的變化

在問題啟發(fā)式教學法中,教師不再是教學活動的主角,而是組織者和引領者;教室也不是教學的唯一場所,學生和導師無論何時在校園內外都可以學習、交流;教學內容不再是教授學生一些概念和要領,而是培養(yǎng)學生建立系統(tǒng)的專業(yè)學習的觀念,通過逼真的實踐案例訓練和典型案例的分析,再給學生拋出問題,營造自覺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積極踴躍參與案例的討論和評價,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分析,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考核方式上不再單純的由學生提交作業(yè),教室批改得分那么簡單,而是由投入程度和解釋技巧、自我評估、同學評估、反思日志、理解測試綜合得分,學生每日都會得到教師的口頭反饋、客觀綜合性的等級以及書面形式的反饋。由此大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精神。

二、問題啟發(fā)式教學法在藝術設計教育中的實施

共和理工學院問題啟發(fā)式教學法是通過"一天一問題"的形式實施的。學院學生在校時間為三年,共6個學期,需修30個學科,每學期修5科。一學期學習時間為15周,一周5天學習日,共學習5個科目,每個科目學習的時間為一整天,即全天6節(jié)課。一個學科共15個問題,每周一天的時間解決1個學科問題,即1周解決5個學科的5個問題,由課程專任老師指導,到學期末解決完所有的學科問題。每個班級共25人,分成5個小組,每組5人,每天以一個團隊的形式解決一個問題。為鍛煉每個學生的領導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每組的組長、記錄員等職位每日輪流進行,從而調動每個人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在高職的藝術設計教育中實施問題啟發(fā)式教學法可以通過三種途徑。

1、拋出問題

在上課之前,教師先做好準備工作,甄選出一個合適的設計案例,例如某一服裝品牌的標志設計。在課堂上教師先為學生做服裝品牌的背景解析,提供相關標志的背景材料,例如:品牌名稱、所在地、營銷理念、針對目標消費群以及未來發(fā)展目標等。針對品牌設計中的某環(huán)節(jié),教師將要解決的問題拋出,使學生再接下來的階段可以把握問題的主旨,解決問題。其優(yōu)點在于重點突出,目標明確。

2、小組研討

在小組研討階段,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通過會議與自由討論結合的方式推進教學。先召開會議,學生分組,確定組長,學生制定計劃,導師提供相關資料;準備充分后開始學生自由討論,學生探討分享資料,搜尋和閱讀資料,開始構建初步的設計方案,進一步分析問題的核心議題;當設計方案初步形成,導師介入了解進程,解決學生的問題、難題。老師協(xié)助學生定制學習方案,該階段快結束時,老師選派1~2組陳述自己的設計方案,其他同學進行分享,若遇到異議時,由同學們投票解決異議;方案進一步深化階段,學生取得共識,制定更精細的方案,準備進行設計演示(演示可以是ppt、設計草圖等);在學生演示完成之后,讓學生提建設性批評意見,并進行答辯,最后有導師給出建議和評價。

3、課后輔導答疑

傳統(tǒng)教學中,課后輔導形式單一,效果不夠顯著。設計學科靈活性強,設計方案有時候更需要機動的時間來研討,所以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學生隨時可以將自己的新想法,設計構思和設計進度反應給導師,導師再針對具體問題給出建設性意見,學生會據(jù)此調整自己設計進度,最終提高學習效率。

三、藝術設計教學中問題啟發(fā)式教學法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問題的甄選

對教師來講,問題的甄選會成為最重要的工作,問題的選擇會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問題的形式力求多樣化,以是經典設計案例聚焦,也可是教師實例資料自行匯編或歷屆學生的優(yōu)秀作業(yè)編成,或是系工作室承接實際設計項目的案例 ,以此增強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另外,還應該根據(jù)學生的認知階段來挑選問題。

2、教師的引領作用

高職的藝術設計案例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還是有很大差異的,除一些史論課外,高職的藝術設計類課程傳統(tǒng)教學方式多采用小班制教學和個別輔導的教學手段,教師也比較習慣和擅長"一對一"教學這種模式。但若采用問題啟發(fā)式教學方法時,教師就要注意整個教學的組織和領導,因為它事關問題啟發(fā)式教學效果的好壞。課前根據(jù)需要選擇合適的問題,課堂上,教師要做好啟發(fā)引導工作,可以事先將準備的問題發(fā)給學生,讓學生獨立思考,做好準備,這樣可以使學生進入"角色",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接下來可采用提問或反問的形式激活課堂氣氛,把討論引向深入。

3、教學評價

高職藝術設計課程最后的教學效果往往是通過大量設計作品的展覽來體現(xiàn),同樣,在問題啟發(fā)式教學中也要注意教學效果的評價。但對問題啟發(fā)式教學效果的評價比較復雜,除了設計作品之外,還應該對學生針對具體問題的分析報告,以及學生使用案例和掌握的知識水平進行考核。另外,學生在分析問題及講解設計作品時的邏輯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也應該作為教學評價中的重要因素。

四、結論

問題啟發(fā)式教學方法在中國雖然并不普及,也不是高職藝術設計教育中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但它的指導思想是符合高職藝術設計教育培養(yǎng)人才的理念的,也是一種新的培養(yǎng)學生能力和智力的途徑。只要我們把它的精神實質貫穿于我們高職藝術設計教育中,與高職藝術設計教育的特殊性相結合,定能對高職藝術設計教育方法的改革起到一定的啟發(fā)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茜 《對我國高校藝術設計教育人才培養(yǎng)方式轉變的幾點思考》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07(3)

[2] 陳慧《高職藝術設計教育中案例教學方法的探討》 文藝生活 2011(12)

第5篇:一分鐘教學設計范文

關鍵詞:藝術與設計實驗教學中心;運行機制;管理模式

高校內部的實驗室是師生們完成實驗教學的有效場所,與此同時,也是教師和學生共同開展一定教學研究的重要基地。更重要的是,高校的實驗教學中心有力的塑造學生的品格,提高了學生們的創(chuàng)造性能力,重點培養(yǎng)了學生們的動手實踐能力。因此,在很多高校的校園中,實驗室作為一種最基礎的建設,是進行學科建設的基礎,同時也是本科教師進行教學的重要依據(jù)。在我國進行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一批獨具創(chuàng)新能力和豐富的實踐能力的專業(yè)人才。提高人才的創(chuàng)新能力,離不開順利開展實驗室教學。因此,必須建立起與之相適應的科學的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實驗教學中心的效益,權利發(fā)揮人才在實驗室的帶動作用。

1 藝術與設計實驗教學中心創(chuàng)建的原因和目標

1.1 創(chuàng)建原因

進入到新世紀以來,尤其是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經濟也取得了快速的提高。我國高等教育的目標也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為了進一步的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戰(zhàn)略目標,落實好“科教興國”這一戰(zhàn)略目標,加快速度把我國建設成創(chuàng)新型的國家。近幾年,教育部又提出了“高等教育工程”,這一工程對高效的實驗室建設和改造方面提出了新的內容。創(chuàng)建出全新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計劃在全國范圍內鼓勵多建藝術與設計實驗教學中心。這些實驗教學中心能夠促進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從整體上提高實驗室的教學,提高實驗室的建設水平和管理層次人員的最高水平,為全國范圍內的高??茖W的培養(yǎng)出一批批的創(chuàng)新型的高素質人才提供有力的條件。

1.2 創(chuàng)建實驗室的目標

高校管理人員都是充分的認識到了,實驗教學中心的創(chuàng)建有利于從整體上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和知名度。長期以來把難以開展的基礎實驗教學進行了統(tǒng)一的安排,形成了班級管理的新模式,保證了人力與物力的資源共享。從根本上提高了實驗室的教學質量,因此,對實驗室的運行機制和管理模式進行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 藝術與設計實驗教學中心的管理模式

2.1 實行主任負責制

實驗教學中心是新型的公共基礎實驗教學單位,在高校校園內實驗中心的主要任務是實現(xiàn),對人力和物力以及財力的統(tǒng)一管理。在合理的進行資源共享的基礎上,承擔起重要的任務。全力實現(xiàn)部分公共基礎實驗課、實驗室的建設和實驗室的管理工作。實驗教學中心主要實行的是主任負責制度,在實驗中心內部設一名主任,副主任兩名,主任的設置均由學校來任免。主任的候選人由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并且在實踐中也具備管理經驗的人員來擔任。通過競選這種方式,來決定上崗的人員,并且在實驗室還會配備經驗豐富的教師。

2.2 實行崗位責任制

教學中心實行了崗位責任制,明確了各個工作人員的職責。通過制定各項規(guī)章制度,并且嚴格執(zhí)行這些規(guī)章制度,定期對學生們進行民主考核。經過考核之后,表現(xiàn)優(yōu)秀的人員適當?shù)慕o予部分獎勵措施,經過考核之后不合格的工作人員要適當給予批評。實驗教學中心由教學部的主任負責,加上副主任的全力協(xié)助。主任與副主任還要負責協(xié)調與布置好整個教學中心的布局。實驗教學中心的儀器要交給實驗技術人員管理,并且要按照規(guī)定來實行有效的管理。

2.3 加強對實驗室的管理

高校的實驗室的建設離不開對實驗室進行科學化的管理,如果在高校內,只是具備了先進的實驗條件,良好完善的實驗環(huán)境,但是沒有科學的管理。實驗室也會因為缺乏管理而使實驗室的功能不能充分的發(fā)揮出來。為了全面加強實驗室的建設,提高實驗室的環(huán)境,首先就應該建立起合理的規(guī)章制度,并且要堅持好“誰管理誰負責”的管理原則,對實驗室的環(huán)境應該利用科學的方法,有效進行管理。管理人員應該以建立良好的秩序為基礎,維持環(huán)境的整潔,合理使用實驗室的儀器設備,在使用過儀器之后,合理對儀器進行保養(yǎng)和為維修相結合。除此之外,工作人員還要注意調動起教師和學生們的工作積極性,使廣大師生都參與到保護實驗室環(huán)境當中來,不斷的促進實驗室的建設工作。工作人員既當起實驗室的管理者,還是實驗室的主人,在工作中不斷貫穿保護實驗室環(huán)境的意識,自覺的維護整個實驗室的環(huán)境。加強對實驗室的保護,促進實驗室的環(huán)境建設,為學生和教師創(chuàng)造一個安靜優(yōu)美的實驗環(huán)境,是新時代培養(yǎng)人才的最迫切的需要。與此同時,努力保護好實驗室的環(huán)境還能夠從整體上提高實驗室的教學質量,促進科研水平的提高。

3 藝術與設計實驗教學中心的運行機制

高校在藝術與設計實驗的教學中,不斷的進行體制改革,合理優(yōu)化高校的資源配置。并且在藝術與設計的實驗教學過程中,配備了一批極具現(xiàn)代化特征的教學設施,并且敢于采用最現(xiàn)代的教學方法。注重培養(yǎng)學生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實驗室內配備精確良好的儀器,為學生們創(chuàng)建一個先進實驗室的環(huán)境,建立一套與之相關的合理的運行機制,將藝術與設計實驗教學中心變成一個全新的實驗教學基地。

3.1 開放實驗室

在實驗室中心要開展積極開放實驗室的工作,并且出臺了實驗室開放的原則和政策,明確規(guī)定了實驗室的開放的原則,并且在對實驗室進行開放的時候,做了具體合理的要求和注意項目,學生們可以高效利用實驗室來完成學習任務,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預習和復習任務,學生們還要重新補做課內的實驗項目,尤其鼓勵學生們根據(jù)個人的興趣愛好來選擇合適的實驗項目。藝術與設計實驗室從實驗的內容到規(guī)定開放實驗室的時間,對實驗室進行組織與管理工作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實行開放的模式,為本科生能夠早早的在實驗室內部進行實踐活動,培育昂本科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本科生的能力。

3.2 提高實驗室的運行成效

藝術與設計實驗教學中心的這種靈活又開放的形式大大增加了我校學生的親自動手實踐的機會,營造了一個以學生為主的學習環(huán)境,學生們在實驗室內部能夠自主進行實驗。個性化的實驗教學環(huán)境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能力。根據(jù)一項不完全的統(tǒng)計,自從實驗室開放以來,充分調動起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們在實驗的過程中,廣泛運用邏輯思維能力,不斷提高學生們的整體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得到了提高,為課內教學做出了合理的補充,成為課內教學體系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實驗室的儀器的使用效率,也顯著的得到了提高。

3.3 加強實驗中心的隊伍建設

通過調整實驗中心的隊伍結構,采取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提高實驗中心工作人員的素質。鼓勵高層實驗人員,具備豐富的專業(yè)知識的管理人員加入到實驗室隊伍的建設中。全面提高實驗室人員的整體素質,建立合理有效的評價制度和獎懲制度,全面調動實驗室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高校內部成立實驗室的目的是,支持更多有經驗的實驗技術人員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提高實驗隊伍的整體素質水平,提高工作人員對實驗室的管理水平。

通過建立科學有效的實驗教學中心的管理模式,保證了實驗教學中心的順利運行。從整體上提高了實驗中心的效益,提高了實驗中心對人才的培養(yǎng)能力。充分調動了實驗中心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實驗中心秉承著“開放性”的原則,有效的提高了實驗室的運行成效。藝術與設計實驗教學中心要全面做到以學生為本,支持與加大對專業(yè)學科的建設力度,優(yōu)化實驗中心的資源配置。加強與整合實驗室的資源,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促進課程的改革。全面優(yōu)化實驗室內部的體系,優(yōu)化實驗室的開放環(huán)境,提高實驗室人員的整體素質水平,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的運行管理機制,真正的加強實驗教學中心的建設,提高其運行和管理模式。在推進實驗中心的項目建設的過程中,學校等與之相關的部門要全面實行動態(tài)管理,加大學生對實驗室的監(jiān)督力度。根據(jù)學生們的情況,完善實驗教學中心的體質,無論怎樣改革都要以人才培養(yǎng)為核心,全面提高實驗中心的教學效果。

4 結語

藝術與設計實驗教學中心是培養(yǎng)高素質和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重要平臺,實驗教學中心條件的好壞,以及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yǎng)的成效,建設實驗室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高素質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在當前,我國的實驗教學中心中還存在有諸多問題,有些薄弱環(huán)節(jié)更是有待加強,因此,高校要提高實驗中心的利用率,加強保護實驗室的力度。保護整個實驗室的環(huán)境,有效防止環(huán)境污染,就會促進人的身心健康,促進與環(huán)境的和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吳俊明.高校實驗室環(huán)境建設與管理問題[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04):46-47.

[2]李紅艷.改善實驗室環(huán)境,營造育人的良好氛圍[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08):56-57.

[3]趙文武.高校實驗室安全現(xiàn)狀分析與管理對策研究[J].實驗技術,2011(07):76-77.

第6篇:一分鐘教學設計范文

一、讓數(shù)學課堂教學過程有“趣“,創(chuàng)設多元的生活化情境

案例:教學“時、分的認識”,

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去認識時、分、秒,去感受時間的長短,去感受時間的珍貴。

1.“制作鐘面”,學生分小組用教師提供的材料,一起動手粘貼或剪拼一個鐘面,讓學生去認識鐘面上有一些什么東西,并用記錄單記下來,在小組之間相互匯報的過程中了解這些知識。

2.“操作鐘面”,讓學生看著老師出示的鐘面說出是幾時?再在自己制作的鐘面上擺出4時、7時、11時。然后教師出示謎語:“公雞喔喔叫,兩針成一線”“太陽當空照,兩針一起靠”,讓學生猜一猜是幾點?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課堂教學中學生就可以很容易地掌握所學知識。

3.“珍惜每一分鐘”,先讓學生靜靜地感受一分鐘有多長,再讓學生在一分鐘內完成自己設計的活動,如:寫字、算算術、畫畫、撕窗花、數(shù)數(shù)字……,再出示一些日常生活中人們一分鐘內完成的事情,使學生懂得時間的珍貴。

4.“說說你對時間的認識”,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在平時的學習中、生活中積累的時間格言,強化學生的時間觀念。

5.“鐘表的歷史”,通過多媒體的演示,介紹鐘表的變化歷程,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分析:在教學設計中用生活情境作導向,將枯燥的數(shù)學學習變得富有情趣性和連貫性,教與學輕松自如,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讓數(shù)學課堂教學過程有“序“,構建開放的數(shù)學化情境

《數(shù)學課程標準》也指出:W生的數(shù)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xiàn)實的、有意義的,……要注意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相聯(lián)系,讓學生在現(xiàn)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shù)學。

案例:教學“求比一個數(shù)多幾的應用題”

1.創(chuàng)設情境:小動物們參加小松鼠的生日聚會,小松鼠為它們準備了豐盛的晚餐,在生日聚會中,小松鼠遇到了一些數(shù)學問題,你能幫它解決嗎?試試看。

2.議一議:根據(jù)小松鼠準備了5個蘋果和3個梨,讓全班學生討論有哪些說法。(比如,“誰比誰多幾,誰比誰少幾”等)學生紛紛舉手發(fā)言,興趣濃厚。

3.擺一擺:請學生用■表示蘋果,用表示梨。先擺3個,再思考■比多2個怎么擺。此時,學生的思維頓時活躍起來,擺著自己準備好的教具,舉手的同學也越來越多。

4.想一想:根據(jù)“■比多2個”這句話,請同學們想一想,“先擺20個,那么■要怎么擺?”這是同學們個個凝神靜氣,認真思考。

5.說一說:

“上面說的哪些較大數(shù)是有哪兩部分組成的”,先同桌之間說一說,在指名說說,讓學生的思路逐步明晰起來。

6.試一試:“在生日會上,小兔和小花.......賽吃蘿卜,小兔吃了5個蘿卜,小花牛吃的比小兔多2個,小花牛吃了多少個蘿卜?”同學們邊表演,邊討論,在愉快的氣氛中,很快地完成了這道題。

7.練一練:針對本課的教學,設計三個層次的練習,基本練習、開放性練習、綜合練習,按照學生的層次進行,不僅鞏固了知識,活躍了氣氛、而且促進學生的全體參與。

分析: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如果有意識地組織一些討論、操作、游戲、交流,有利于激發(fā)興趣――這一學習動機中最現(xiàn)實、最活躍、最強烈的心理因素,從而更好地啟迪思維?!?。

三、讓數(shù)學課堂教學過程有“情”,營造情智共生的學習化情境

教學過程不單純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同時也是師生雙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俗話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師不僅要研究教學技巧,更要傾注于“情”。

案例:教學“簡單的統(tǒng)計表”

在應用實踐、鞏固新知部分可創(chuàng)設幫幫大象伯伯的情境:草原上正在舉行動物運動會,大象伯伯為大家服務,可是他太累了,誰愿意做小志愿者,去幫幫他。同學們都舉起舉起了手。

第一項:把大象伯伯做好的各種餅干給運動員們當點心,你能把這些餅干分好盤去送給小動物嗎?請同學們按照形狀(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分類)、顏色(黃色、紅色、綠色)進行分類,完成統(tǒng)計表。

第二項:大象伯伯買回一些杯子,給運動員們發(fā)紀念品,你能按要求幫他整理一下嗎?請同學們按照形狀、價格分別進行分類。同時在填寫統(tǒng)計表是注意合計一欄應該怎樣填寫。

第三項:大賽圓滿結束了,小動物們都合影留念。大象伯伯想制作一個櫥窗來展示照片。請你仔細觀察說說怎樣來給照片分類。請同學們先在小組內說說。再選取兩個分類標準,自己完成統(tǒng)計表??赡艹霈F(xiàn)的分類情況有:按照片顏色

(彩色或黑白)、照片上動物的只數(shù)(1只、2只或3只)、拍攝方式(橫拍、豎拍),獨立填表,教師指導。

第7篇:一分鐘教學設計范文

關鍵詞: 中學地理 教學方法 創(chuàng)新探究

地理知識頭緒繁多,課堂時間有限,記憶起來十分困難,特別由于地理所占分值有限,有的學校和學生把地理作為副科,學生學習地理興趣淡漠,甚至不努力學習,給地理教學帶來極大的困難。如何讓學生從厭學變成愛學?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新地理教學方法。

一、確立學習目標,激發(fā)學習興趣

俗話說:“有志定有趣,有趣必有志。趣從志生,志能生趣?!崩硐脒h大的人,學習動力才能持續(xù)。在中學地理教學中首先要給學生確立明確的學習目的。自覺認真聽課,養(yǎng)成良好的注意力。聯(lián)系實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力措施。讓學生目標――注意力――興趣三方連為一體,學習興趣就濃,求知欲望就越強,知識自然掌握得牢固。這樣,學生就能在45分鐘內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師教授的知識點,實踐證明,教學目的性越明確,越能吸引學生產生追求志向,提高學習興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素質

地理知識的特點是和生活很貼近、真實,山川、河流、湖泊、星空就像一幅幅圖畫,美不勝收,為了讓學生學得愉快,而且記憶牢靠,教師應當以“導游員”的身份出現(xiàn),逐漸把學生帶入知識的海洋,為了加強記憶,本文認為教師在教學中逐漸摸索出幾種行之有效的記憶方法,提高學生成績,讓學生把上地理看成一件輕松愉快的事情。

1.搞一分鐘知識競賽

應用頭腦風暴法,教師可以在每節(jié)地理課前拿出3分鐘時間復習以前舊知識,雖然簡單,卻改變了以前學生哇哇背、老師大量看的舊習慣,把知識點濃縮成幾個很簡單的詞匯,寫在小黑板上,讓學生準備好紙和筆,用一分鐘時間看,兩分鐘時間寫,交上來以后,等下課前一分鐘再總結一下。這樣所有學生都可以充分利用好“看”,一分鐘把重點知識記得牢固。例如,在溫室效應的復習中,可以直接在黑板上列出:燃料、森林、輻射、熱量帶、經濟、冰山、沿海、地下水等關鍵詞,讓學生觀看并回憶,連接成線,把上堂課的知識點盡可能回憶串聯(lián)起來。

2.口訣記憶方法

一些零散的地理知識不加整理,一般很難全部記住,在大量翻閱資料的基礎上,把它們編成順口溜,方便記憶。如在中國地形講解中對我國地勢階梯分界線的記憶,就可以通過“一二階梯分界線,昆侖祁連橫斷山,二三階梯分界線,大興太行巫雪峰”完成。用不了兩分鐘,所有學生都可以對答如流。通過這樣的口訣,學生一目了然,張開想象的翅膀,上地理課感到非常愉悅輕松,既能學到知識又是一種享受。

3.學畫地理知識樹

如學習中國地理圖時,可以在一張圖上解說中國的地貌,“山脈、盆地、平原、湖泊、河流、交通干線”等利用地圖可以增強學生觀察記憶力,使學生過目不忘。學習世界地理知識,可以把七大洲、四大洋作為樹枝和枝丫,利用幾張圖把世界幾個區(qū)域及各個區(qū)域的氣候變化解說得一清二楚,把幾頁甚至幾冊書濃縮在一張畫面上,把厚書變薄,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率大大提高。

三、重視學法指導,培養(yǎng)索取精神

班級的興衰就在于它的活力,全班學生要在地理知識上齊頭并進,才可以推動整體素質提升。教師一般潛意識里都會將一個班的學生分為上中下三個等次,根據(jù)進展隨時調換。可行做法是通過實踐誘發(fā)學生好奇心,比如,讓每個學生通過小小的乒乓球畫上七大洲、四大洋,再用不同顏色標出五帶名稱。用直觀的作圖法把學生帶進五彩繽紛的世界,開發(fā)其智力。這樣的方式鞏固了課本知識,提高了學生的興趣。課本中還有一些細節(jié)應當盡量與時間結合,除了就地參觀自然環(huán)境外,還可以給學生出示圖片視頻等,因為地理教學中有許多內容和現(xiàn)象是學生從來沒有見過的、相對比較抽象的。比如,講解地震之前,可以先播放紀錄片,然后提出問題,地震的危害這么大,那么地震是如何形成的呢?它的分布有沒有什么規(guī)律呢?我國是否是一個多震國家呢?這樣一來,學生學習興趣大增,再加上教師精辟的講解,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在具體實踐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制作選擇不同方式,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在有限的課時內加大課堂知識容量,提高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教師選擇教學方法的時候要注意合理選擇,選擇時不應當單純追求幻燈片等內容的趣味性,而應該擺好科學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的關系,按照科學性是基礎,基礎性是靈魂,趣味性是手段的原則選擇,結合學生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特點選好教學方式,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地理思維能力是人的大腦對地理事物和現(xiàn)象進行的由表及里的本質屬性的概括認識過程,包括分析綜合、比較鑒別和判斷推理。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根據(jù)傳授知識內容,充分啟發(fā)學生思考、分析問題,使學生善于動腦筋,多使用形象性語言和直觀教具,多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善于引發(fā)學生思考。

參考文獻:

[1]曹書通,曹書銘.中學地理課堂教學目標的發(fā)展與展望――以歷年中學地理“大氣的運動”的教學目標設計為例[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3(10).

[2]曹書通,曹書銘.“工業(yè)的區(qū)位因素”教學設計(人教版)[J].地理教育,2013(S2).

[3]李樺.例談新課程理念下地理教學目標制定的基本策略[J].地理教學,2013(06).

第8篇:一分鐘教學設計范文

【關鍵詞】微課程 教學設計 教育技術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6(b)-0025-01

1、教學設計下的微課程研究意義

我們進行的一切教學結構性變化的宗旨都是“培養(yǎng)學生學會自主學習”,這也是眾多教育界學者一直探索的重要課題。抓好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工作,可以使教育技術本身發(fā)生長足的發(fā)展,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如今的“時代背景變化、教學體系變化、教學特征變化”的大趨勢已經來襲,我們將如何迎接“結構性變化的到來”?我們要從關注教學資源建設邁向課程變革時代,即:數(shù)字化課程環(huán)境,微課程研究。

2、國外微課程設計的重要進展

國際上目前非常興盛的“可汗學院”,以及IBM公司主要運行參與的Micro C Oilrse都在不斷刷新我們的視野。微課程(microlecture)這個術語并不是指為微型教學而開發(fā)的微內容,而是運用建構主義方法化成的、以在線學習或移動學習為目的的實際教學內容。在國外,早已有了“微課程”(Microlecture)這個概念,它最早是由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的高級教學設計師、學院在線服務經理戴維-彭羅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創(chuàng)的。后來,戴維?彭羅斯被人們戲稱為“一分鐘教授”(the One MinuteProfessor)。戴維?彭羅斯把微課程稱為“知識脈沖”(KnowledgeBurst)。

在面向社會的廣播電視臺的節(jié)目中,開始出現(xiàn)了一種短小的電視教育節(jié)目,被稱為“Micro Course”(微課程)、“Mini Course”(迷你課程),用幾分鐘甚至幾十秒鐘講述一個主題,如“Who to”(如何做……)節(jié)目,用微課方式幾分鐘介紹一種小技巧,諸如“如何打領帶”,“如何做比薩”等。但是這種方式并沒有大規(guī)模進入正規(guī)教育的課堂中。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微課程提供的不僅僅是一種學習幫助,更是構成課程本身的重要部分。

3、國內微課程研究的萌芽和探索

筆者查詢中國知網等重要數(shù)據(jù)庫,發(fā)現(xiàn)關于“微課程”的研究文獻自2010年起開始迅猛增加。但是大多都是結合中小學的具體課程而言,沒有概述性的總結對比研究。與“課”的概念相對應的“微課”(微課程),是最近從“翻轉課堂”中涌現(xiàn)出來的新概念。我們給“微課”(或者稱為“微課程”)的定義是:“微課程”是指時間在lO分鐘(6分鐘最佳)以內,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內容短小,集中說明一個問題的小課程z。

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流程中,可汗式“微課程”是指記錄教師給學生講授課程內容的一段10分鐘以內的“微視頻”。這段“微視頻”需要與學習單、學生的學習活動流程等結合起來,才是一個完整的“微課程”;如果離開了學生的學習活動,僅僅是錄制的一段教師上課講授活動的內容,實質是一段視頻記錄的課堂教學實錄,可以作為一段學習材料,沒有形成“微課程”的系統(tǒng)。因此,有關“微課程”的評價標準,需要包括教師講授教學內容的微視頻,還要包括學習單和學生學習活動的安排。根據(jù)最佳認知時間觀,微課程的時間都控制在學習者產生疲憊感之前的10分鐘內。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微課程主要使用微視頻作為記錄教師教授知識技能的媒體,教師還可以根據(jù)不同學科和不同教學情境的需求,采用其他方式,如音頻(錄音)、PPT、文本等格式的媒體,不一定局限在微視頻格式。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學系統(tǒng)中的每一個要素都在發(fā)生著變化。微課的出現(xiàn),就是時代變化引起的教學系統(tǒng)的新變化。目前,國內教育界還沒有統(tǒng)一的關于微課的評價標準,一般由組織微課推廣或者比賽的教育主管部門設計評價標準。微課程的評價標準分為

5項指標:(指標/權重)

聚焦/20 簡要/20 清晰/20 技術/20 創(chuàng)新/20

4、微課程設計中的教學設計原理

觀察和分析一節(jié)課的組成,包括了教師一學生一教學目的一教材一各類數(shù)字化媒體一教學活動組織一教學方法一教學評價與反饋一學習環(huán)境等多種要素,形成了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系統(tǒng)中的各個要素相互關聯(lián)與互動,構成了教學系統(tǒng)的生命活動。

帕頓(Pattern.V.見右圖)在《什么是教學設計》一文中指出:“教學設計是設計科學大家庭的一員,設計科學各成員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學原理及應用來滿足人的需要。因此,教學設計是對學業(yè)業(yè)績問題(performance problems)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以下是較為著名的教學設計的分類:

?4C-ID Model(Jeroen van Merri?nboer)

?ADDIE Model

?ASSURE(Heinich,Molenda,Russel,and Smaldino)

?Conditions 0f Learning(Robert Gagne)

?Component Display Theory(David Merrill)

?Dick and Carey

第9篇:一分鐘教學設計范文

品德課程承擔著學生的品德和社會性發(fā)展的重要任務,因此課程資源的選擇不能局限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材,要充分開發(fā)、利用、整合校內外的各種課程資源,以促使課程目標的實現(xiàn)。

下面筆者就以浙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七彩的社會生活”教材的運用與開發(fā)談談自己的觀點。

一、立足教材,走出教材

“七彩的社會生活”單元中由“生活中的你我他”、“熱鬧非凡的市場”、“農產品的家園”、“走進大工廠”4篇課文組成的一個系列。從認識職業(yè),到職業(yè)的特點,以及職業(yè)對我們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每個板塊之間看似分開其實緊密聯(lián)系,層層深入。特別是文中精美的圖畫、調查的設計、圖文并茂的敘述,都是教師教學的重要資源,也是學生比較容易接受的學習材料。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現(xiàn)成的教材,可以不必浪費大量的時間去尋找另外的資源。但是,在“農產品的家園”一課中關于“荔枝罐頭的價格形成”知識點時,我把它換成了“安吉罐頭筍的價格形成”,因為在我們安吉的孩子最熟悉就是竹筍,對于罐頭筍也是十分愛吃,讓他們自己親眼目睹從竹筍到罐頭筍的加工形成過程,自然就能明白價格產生的原因。更因為許多學生老家在農村,房前屋后都是竹子,對竹筍是十分了解。讓學生去了解身邊的特產,說說家鄉(xiāng)的農產品市場,既充分挖掘了學生生活中的相關課程資源,又對家鄉(xiāng)有更一步的了解,收效甚好。

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fā),立足教材,走出教材,展現(xiàn)在我們師生面前將是一個無窮無盡、豐富多彩的課程資源。

二、調整序列,突出主題

教材編寫者對每個單元教材的編寫都有自己的編寫意圖,也基本符合兒童的生活邏輯,有一定的科學性。但我們教師在使用教材時,可以根據(jù)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需要調整教學單元序列或是課文教學順序。

浙教版的品德教科書圖文并茂,向學生呈現(xiàn)或敘述一個個生活事件,卻無法展現(xiàn)生活的全部。這就要求教師在靜態(tài)教材的啟發(fā)下實現(xiàn)動態(tài)的拓展?;趯W生生活,如果有更好的教學主題,完全可以正確取舍或補充學生確實需要的內容,更能突出教學主題――幫助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商品意識才是重點。因此,一位教師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對教材進行了靈活處理,把課題改成《買商品有學問》。她從市場的形成引入,到市場價格的形成,以及如何購買滿意的商品,讓學生從圖片認識、錄像觀看、模擬市場體驗,指導學生如何購買商品。因為教育主題和內容更加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教育意義也就更加深刻。

三、整合學科,吸納信息

品德學科既是綜合性學科,也是實踐性的學科?,F(xiàn)行的小學各學科之間存在一些交叉重復的教學內容。我們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實際和教材特點把品德學科和其他學科互相整合,以利于更有效地達到教學目標。如《農產品的家園》中畫一畫10中綠色的食品,可以結合美術學科進行完成,這樣學生可以得到藝術的輔導,又有時間的保證,作品的質量自然也就提高了。

如今的社會日新月異,事物瞬息萬變。各種思維方式、行為方式、思想觀念等也是隨著社會變化不斷地在變化更新。學校德育要取得實效,學生要養(yǎng)成真正的良好品德,就必須在廣闊的社會舞臺上經受風雨,磨礪中成長。作為德育工作者要不斷學習新思想新理念,吸納一些鮮活內容到教材中,增強教育的時代性。如:《生活中的你我他》中的調查可以利用微信,進行現(xiàn)場采訪,就可以避免許多不安全的因素;也可以采用視頻可以直接對話,更有說服力。再如《熱鬧非凡的市場》教學中,可以引入時下最流行的網購,鼓勵學生說說網購的方法,利與弊等。只有接受一些新的事物,新的信息,緊貼時代的步伐,走進學生的實際生活,才能給學生的心靈帶來強烈的震撼,才能有更有效的教育說服力。

有效地整合各門學科,積極地接受新興事物,與時俱進,才能真正實現(xiàn)品德教學有效性。

四、創(chuàng)設體驗,重視參與

兒童品德形成源于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因此,在品德課堂教學中恰當?shù)剡\用體驗學習,將有利于提高教學實效,促進道德品質的形成。新課程也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積極利用課程資源,積極創(chuàng)設有效的體驗式學習情境,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如教學《生活中的你我他》時,為了說明理解職業(yè)的辛勞,筆者設計了一分鐘體驗:學一學交警一分鐘馬路指揮,學一學農民伯伯一分鐘插秧……學生在簡單有效的體驗中就能明白:每種職業(yè)都很辛苦!

課前課后鼓勵學生積極采訪調查、體驗生活也是品德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生活中的你我他》教學之前,安排學生分小組對醫(yī)生、教師、消防員、營業(yè)員、保安、清潔工、銀行職員等實地采訪,制作一分鐘錄像,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各行各業(yè)的不易。教學《買商品有學問》之后,鼓勵學生自己去商場買一樣指定的商品等。體驗式教學的真正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對道德的體驗和感悟能力,促進學生品德的發(fā)展。然而不同的個體由于生活背景、生活經歷、生活方式、生活態(tài)度等不同,對事物的體驗和感悟也不盡相同,所以教師有必要的對學生的品德養(yǎng)成和發(fā)展進行必要的激勵和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