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小學德育教學管理論文范文

小學德育教學管理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德育教學管理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小學德育教學管理論文

第1篇:小學德育教學管理論文范文

摘 要: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推廣應用,我國小學教育有了新的要求。小學教師應該將班主任的管理與小學語文的教學相結合。將小學生的人格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結合,通過更多富有說服力的例子,讓小學生更好地接受學校的管理和教育。有效地結合小學班主任管理與語文進行,幫助小學生樹立健康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是小學教育的努力方向。本文重點論述了小學班主任管理與語文教學有效結合的重要性,探索提升學生素質(zhì)的措施,幫助學生提高綜合能力。

關鍵詞:小學教育;語文教學;班級管理;有效結合

在小學教育教學中,教師除了日常的教學授課之外,也應該關注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小學生由于年齡原因,其對于事物的理解不同于成年人,往往受周圍人的影響較大,因此,在學校中有效地管理學生顯的特別重要。既要讓學生在安全的環(huán)境中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同時也要讓學生擁有自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一些合理的探索事物的嘗試。有效結合小學班主任管理和語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幫助其樹立合理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一、班主任管理和語文教學的合理性

(一)幫助小學生確立三觀的需要

我國對于小學生的三觀的確立主要依賴于班主任的管理,小學生的三觀受其班主任的影響很大。他們往往是從班主任的言傳身教中確立自己最初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幫助小學生形成合理的思想品德觀念方面,小學語文教學有著其他學科不可取代的優(yōu)勢,可以輔助班主任對小學生的管理。通過小學語文中具有說服力的事例,幫助小學生更好地理解世界,幫助其樹立團體意識,關注自己所在班級的建設。同時,在愛國主義教育的方面,語文教學是主要方式,通過講解相應的課文,培養(yǎng)小學生的愛國意識。

(二)語文教學可以增加班主任與學生的溝通

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比較弱:一方面是由于其年齡較低;另一方面是因為其并沒有接受過較為完善的專業(yè)化的訓練。所以,在小學中將語文教學與班主任管理結合,可以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語文教學中,小學生可以提升自己需要表達的能力;學生可以在班會上更好地表述自己的需求;可以更好地與教師溝通自己的煩惱;更好地學到自己需要的知識。班主任可以通過班會,布置相應的班級任務,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學校生活。語文教學幫助小學生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班主任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心理狀態(tài)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班主任可以針對性地提出想法,更好地管理班級。提升班主任對于班級的管理,在班級中形成更加良好的師生關系。

二、實現(xiàn)小學班主任管理與語文教學有效結合的措施

(一)通過語文教學幫助小學生更好地理解班主任

在語文教學中,小學生從開始認識漢字,到書寫漢字,再到能夠理解漢字并能夠熟練的使用漢字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個過程不單單是小學生提高自己的文字表達能力的過程,同時也是小學生更好地了解教師想法的過程。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自控能力比較差,這也就是很多班主任教師需要不不厭其煩的闡述,小學生要形成良好的習慣的原因。有時,學生并不能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他們的思想還不夠成熟,班主任應該結合班級管理的相應內(nèi)容,在語文教學中輔助以相應的思想教育。通過語文教學中的例子,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一些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同時也幫助教師在班級管理中更好地開展管理工作。在講解語文課文中,教師加以引導,適當?shù)臄U展知識。比如通過《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故事幫助學生理解感恩之情,了解中華文化中的“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的美德:通過《守株待兔》的故事幫助小學生理解運氣和努力的區(qū)別。就像是“越努力,越幸運”,努力是關鍵,是前提。

(二)在班主任管理中用生活中的事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文課文

班主任可以在班級建設中用到語文課程中的故事,比如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提倡班級里的所有的學生應該成為兄弟姐妹。在進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講解中,小學生經(jīng)歷的事情不多,可能很難理解作者的那種對于自己遠離家鄉(xiāng),思念家鄉(xiāng)兄弟的感情??梢酝ㄟ^現(xiàn)實中的故事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詩中作者表達的情感。讓學生通過回想自己或者自己知道的故事去理解思念這一人類基本的性格特點。在班主任管理班級時,會遇到有的學生的理解能力強,有的學生的理解能力差的情況,遇到這樣的情況是很正常的,畢竟不同的人的能力本來就有差距。語文課文《小柳樹和小棗樹》就闡述了這個道理,柳樹可以讓人們在他的樹蔭下乘涼,棗樹可以給人們提供棗子。兩者都有自己的益處,柳樹沒有必要因為棗樹發(fā)芽晚,長葉慢而驕傲,也沒有必要因為自己結不出棗子而自卑。結合班級里的實際情況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小柳樹和小棗樹》向我們傳遞的自信而不驕傲的道理。幫助小學生在交際中和小學學習生活中可以與周圍的人和睦的相處,幫助小學生更好的適應今后的學習生活。

三、結語

小學教育是我國九年義務教育中的重要的組成部分,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小學教育中班級管理和語文教學的集合的優(yōu)點,通過兩者的結合,幫助小學生更好的適應學校生活,幫助提高學生的總體能力。

參考文獻:

第2篇:小學德育教學管理論文范文

自學能力是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獨立地進行學習的一種能力。

大綱指出:“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要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聽說讀寫的實踐,重視在實踐中學習語言,理解語言,運用語言。要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鼓勵他們采用適合自己的方法,主動地進行學習?!鸩脚囵B(yǎng)學生的自學習慣?!?/p>

為了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充分調(diào)動其學習的積極性,發(fā)揮其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我們必須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人樂于接觸、認識某事物,并力求參與相應活動的一種積極意識傾向。它能推動學生去尋求知識,開闊眼界,激勵學生用心去鉆研、學習,提高學習質(zhì)量。對學習感興趣的學生,學習會更加主動,積極,產(chǎn)生愉快緊張的情緒和主動的意志努力狀態(tài),從而提高自己學習活動的效率和效果。為此,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下列辦法來激發(fā)學生自學的興趣:

以疑激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疑問時,教師因勢利導,激起他們自學的欲望和興趣,所以,在指導學生自學課文是,我強調(diào)學生要一邊讀一邊想,尤其在“想”字下工夫,學會設疑,釋疑。

如教《一分試驗田》一文,讓學生根據(jù)題目來設疑:“誰種一分試驗田?為什么要種一分試驗田?一分試驗田有多大?怎樣種?種的結果怎樣?”由于抓住主要的問題來設問,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學生學習情緒極佳,很快便弄清課文的大概意思,并把握整篇文章的脈絡。

如教《飛奪瀘定橋》一文,我引導學生注意敵人說的“飛過來吧的”“飛”和題目中的“飛”,使學生對兩個“飛”字的含義產(chǎn)生疑問,經(jīng)過查字典,聯(lián)系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反復閱讀課文、議論,終于弄明白兩個“飛”字的意思是截然不同的。但更重要的是激發(fā)起學生自學、鉆研的興趣,使他們懂得在閱讀課文時,要善于捕捉突出中心的關鍵字眼,并抓住反復推敲,才能更能更好地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

以境引趣:教師帶領學生進入課文所講的境界中,引起他們自學的興趣。對《梅雨潭》《桂林山水》《可愛的草塘》等文章,在教學時,充分利用掛圖,幻燈片,再現(xiàn)書中所寫的情境,播放配樂課文錄音,視聽結合。讓學生從具體、鮮明的畫面和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中產(chǎn)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感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高了。

以讀生趣:讓學生反復朗讀課文,以讀激情,使他們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去自學課文。

如教《再見了,親人》一文,我采用了“以讀激情,語音傳情,以情悟文”的“知情合一”的教學方法,并配合采用“導語撥動情思”、“范讀誘思”、“多讀激思”等方法,激發(fā)學生強烈的閱讀興趣和情感,使他們帶著最佳的自學心境,進行品詞品句,理解課文內(nèi)容,收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樹立自學的信心

要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就必須想方設法讓學生擺脫“你講我聽”的思想束縛,在堂上安排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學。我要求學生查字典,解決字、詞、句、篇的一些誤問題,閱讀相關的課外書,補充一些必要的知識。還讓他們自己去自已去分析課文,理解課文,提出問題,再從反復的讀書中回答自己提出問題,讓學生主動地、自覺地看書,積極動腦思考,在課堂上,對可講可不講而學生通過自學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要適當加以引導,扶一扶,讓其通過自學解決。要讓每個學生都有均等的學習機會,人人動手、動口、動目、動腦。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不同程度學生均有成功的可能。對在學習上取得成功的學生,及時加以肯定、表揚,讓他們把成功的喜悅變成自學的動力,牢固地確立起自學的信心。

教給自學的方法

為了提高學生的自學的能力,教師必須在閱讀教學中適時地把“鑰匙”——自學的方法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手執(zhí)鑰匙,去打開語文的知識大門,讀懂各類文章。

如《少年閏土》一文的教學,我設計了多種練習,讓學生邊讀邊想邊做練習,通過外貌看特點,理解語言知特點,分析動作抓特點,體會心理明特點,對比之中想特點,最后歸納出:閏土是個知識豐富、聰明能干,勇敢、機智的農(nóng)村少年。在此基礎上及時引導學生歸納讀寫人文章時,抓住人物特點的方法: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來抓住人物的特點。

對《飛奪瀘定橋》一文的教學,則讓學生圍繞“怎樣飛”“怎樣奪”這兩個重點去讀課文,了解事情的經(jīng)過,讀懂課文。憑借這課的教學,讓學生明確:讀寫事的文章時,應住抓事情的經(jīng)過這一重點去品詞品句,精讀有關片段,弄懂課文。

有的課文各段內(nèi)容的寫作方法相似,就精講一段,啟發(fā)學生用學到的方法去自學其它各段,這樣做,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如對《蛇與莊稼》一文的教學,先精講第一段,讓學生了解蛇與莊稼的關系,接著讓學生運用分析“蛇與莊稼”的關系的方法自學第二段,老師適當加以點撥,讓學生弄清楚貓與苜蓿之間的復雜關系,最后放手讓學生用同樣的方法,獨立自學第三段,弄明白隨地吐痰與人生病的復雜關系。在引基礎上,引導學生結合課外閱讀得到的知識,舉了不少例子??梢?,學生對某些事物相互聯(lián)系的規(guī)律已初步掌握,但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樣指導學生讀書,他們的自學能力又有了提高。

除了教會學生對不同的課文采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外,還教學生通過對重點詞或重點段落的理解來理解文章內(nèi)容,還教會學生通過對重點詞句或重點段落的理解來理解文章內(nèi)容,還教會學生給文章分段,概括段意,歸納主要內(nèi)容和中心思想等。

方法是能力核心核心因素,要把學習方法轉化學習能力,就需要引導學生反復實踐,所以我常常選擇不同類型的短文,讓學生運用所學到的方法,去自學,讀懂短文,在班里還積極開展課外閱讀,定期交流學習經(jīng)驗,使同學們能互相學習,通過長期反復實踐,使學生逐步形成較強的自學能力。

培養(yǎng)自學的習慣

大綱指出:“教師要按照各個年級的教學要求,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習慣。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認真讀書、認真思考的習慣,預習和復習的習慣,獨立完成作業(yè)和檢查作業(yè)的習慣,看書報和聽廣播的習慣,勤動筆的習慣。

因此,我常跟學生講培養(yǎng)良好的自學習慣的好處,讓他們明確要培養(yǎng)哪此好的自學習慣,把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習慣納入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中,貫穿于平時聽說讀寫訓練之中,對學生進行嚴格訓練,細心培養(yǎng)并持之以恒,直到學生養(yǎng)成好的自學習慣。

第3篇:小學德育教學管理論文范文

論文關鍵詞:情緒行為教育,高校學生,管理

 

一、90后大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

進入青春期的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處于特殊的身心發(fā)展期,表現(xiàn)出特定群體的情緒特點,首先是多樣性,隨著自我意識的不斷發(fā)展,各種新需要的強度不斷增加,具有多樣性的自我情感,如自尊、自卑、自負等。其次是沖動性,表現(xiàn)在對某一種情緒的體驗特別強烈、富有激情。隨著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對各種事物都比較敏感,再加上精力旺盛,因此情緒一旦爆發(fā)就較難控制。雖然,同中學生相比教育教學論文,大學生對自我情緒具有一定的理智性和控制能力,但在激情狀態(tài)下,表現(xiàn)的容易感情用事。再次是矛盾性,大學生情緒的外在表現(xiàn)和內(nèi)心體驗,并不總是一致的,在某些場合和特定問題上,有些大學生會隱藏、文飾和抑制自己的真實情感,表現(xiàn)的含蓄、內(nèi)隱。同成年人相比,大學生的情緒仍帶有明顯的波動性,有時情緒激動,有時平靜如水,有時積極情緒高昂,有時消極情緒頹廢。同學關系的好壞或?qū)W習成績的優(yōu)劣,都能引起情緒的波動。最后是易于心境化,即盡管情緒狀態(tài)有所緩和,但拉長了這種情緒狀態(tài),其余波還會持續(xù)相當長的時間。由于大學生的這些情緒特點,容易產(chǎn)生一些常見的情緒困擾,進而影響在大學期間的學習和生活期刊網(wǎng)。

二、情緒的理論

情緒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需要而產(chǎn)生的態(tài)度體驗。早在19世紀馮特提出了情緒的三維理論:快樂的和不快樂的,激奮向上的和受到壓抑的,高度緊張的和完全松弛的。人們在認識周圍事物時,通常表現(xiàn)出一定的態(tài)度,人們總是抱著一定的需要去認識事物。當事物符合自己的需要時,就表現(xiàn)出肯定的態(tài)度,當事物不符合自己的需要時,就表現(xiàn)出否定的態(tài)度。對事物持有肯定態(tài)度,就會產(chǎn)生滿意、快樂、喜悅、崇敬等情緒體驗;反之對事物持有否定態(tài)度,就產(chǎn)生憎恨、壓抑、憂愁、恐懼等情緒體驗。表情是情緒的基本表現(xiàn)形式。

在情緒研究的歷史中,有許多理論流派教育教學論文,他們對情緒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提出了很多解釋觀點,以美國心理學家詹姆士-蘭格理論是早期的情緒理論,一般人們首先是受到某種刺激,才能產(chǎn)生情緒,并由此引起某些身體變化和機體反應。但他們認為,情緒只是一種身體狀態(tài)的感覺,其原因純粹是身體的,先有機體的生理變化,而后才有情緒,例如,血管運動的混亂、血管寬度的改變及與此同時各個器官中血流量的改變,才是情緒產(chǎn)生的真正的和最初的原因。當一個情緒刺激物作用于感官時,引起個體生理上的某種變化和反應,并激起神經(jīng)沖動傳至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就產(chǎn)生了情緒。如果把情緒的過程分為三種形式,用A表示感知,用B表示情緒,用C表示表情,日常思維是把情緒圖式按ABC,也就是感知—情緒—表情排列的話,那么詹姆士認為實際的情況更可能是按ACB公式,即感知—表情—情緒。通常人們說,因悲痛而哭泣,因憤怒而打人,因恐懼而發(fā)抖,但如果確切的說的話是因哭泣而感到悲痛,因打人而感到憤怒,因顫抖而感到恐懼。

三、情緒行為教育

任何一種情緒都是反應機制,是機體對環(huán)境某種刺激回答的機制教育教學論文,教育工作者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情緒,教育工作者可以把情緒引導作為進行某種反應的一種非常寶貴的手段。如果你要讓學生產(chǎn)生你所需要的行為形式,就應當注意讓這些反應在學生身上留下情緒的印記。情緒反應對我們行為的所有形式,對教育過程的各個階段都會產(chǎn)生極為重要的影響。不管我們是否想讓學生具有最好的記憶力,或者想讓思維卓有成效的工作,就我們都要關心這些活動是否受到情緒的激勵。經(jīng)驗和研究表明,對有情緒色彩的事實總比沒有情緒色彩的事實記得更牢固、更持久。所以作為教師要時刻注意你在教育工作中的方式和方法是否對學生有情緒的感染。

四、教師對學生的情緒行為可以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1.反對型:否定學生,制止學生有消極情緒,譴責,訓導,以批判的態(tài)度看待學生的情緒期刊網(wǎng)。

2.忽視型:對學生的情緒不予理睬,對學生的情緒不能及時察覺,或者是有意的擺脫學生的看法和感受,將學生的想法看成是微不足道的,不去解決問題。

3.放任型:接受學生所有的情緒表現(xiàn),向消極情緒的學生盲目慰藉,不提供引導,不給與引導,完全放任發(fā)展,認為這種狀態(tài)與自己沒關系,不處理。

4.輔導型:傾聽心聲,重視一些負面情緒,并加以正面引導,利用生活經(jīng)驗和心理學知識對學生耐心的輔導,不嘲笑學生的消極行為,教導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

五、情緒行為教育對教師的要求

作為一個教師如果要讓學生接受你的觀點,就應當注意你的方式在學生身上留下的情緒印記,這對我們教師提出以下要求:

1.教師要培養(yǎng)工作的激情和感召力,在2003年度美國優(yōu)秀教師的基本特征調(diào)查中顯示教育教學論文,教師發(fā)自內(nèi)心地喜愛教學管理工作,對工作的社會意義有深刻的認識或體驗,能感染學生的學習熱情,感召他們的心靈。

2.淵博的知識和豐富的生活閱歷有助于教師更加清楚的表達觀念,以及毫不含糊地應答學生的各種疑問。

3.教師本身熱情、靈活、積極向上、精力充沛,有效而富于激情的傳遞,生動的目光,演示性的手勢,描述性的詞,易接受學生的想法和疑問等,比較容易受到學生的歡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感染。

4.美國學者羅伯特麥瑞克在理想教師理論中提出認為教師要具有關心、理解、接受、尊重、友誼和信任的六種基本素質(zhì)。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建立在平等信任的基礎上的,要有民主的教育才會有學生個性的覺醒。教師要嘗試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分析問題,建立教師的信念,教師的信念決定了個體內(nèi)部注意力的分配,例如教師認為沒有必要注意學生的感受,他就不可能培養(yǎng)自己的理解和同感能力。

[參考文獻]

[1]列夫?謝苗諾維奇?維果茨基.教育心理學[M].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K?T?斯托曼. 情緒心理學[M]. 遼寧人民出版社,1986.

[3]陳琦,劉儒德.教育心理學[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第4篇:小學德育教學管理論文范文

關鍵詞 全球化 多元文化教育 學生事務管理

中圖分類號:G47 文獻標識碼:A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 Affairs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Abstract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has entered a popularity development stage, with the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has increased every year, the university's student affairs management to adapt to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an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student affairs administration, strengthen student affairs administration specialization, and establish student-centered, and promote common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learning an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Key words globalizati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student affairs management

多元文化教育是西方20世紀80年代后逐漸興起的一種教育實踐活動,其影響遍及整個西方世界,不少國家將多元文化教育作為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指導思想。從今天來看,多元文化教育已擺脫純粹的理論探究形態(tài),深入到教育各個方面,尤其是學生事務管理。同時,一個專業(yè)的學生事務管理是促進多元文化教育的正向和諧發(fā)展。

1 多元文化教育的含義

在20世紀50~ 60年代,多元文化教育幾乎是多元民族教育的代名詞,主要是從消除種族歧視、為不同種族或民族的人提供同等教育機會的角度來說的。20 世紀60年代以后,多元文化教育的含義擴展到對不同文化的尊重,不再僅限于消除種族歧視上。概要而言,多元文化教育就是促使學生了解并認同自己所屬的文化,并尊重與自己不同的其他人的文化,進而掌握文化接觸的知識與技能、形成多元文化價值觀的教育活動。①

多元文化教育的總體目的,體現(xiàn)在學生個人、社會、文化三個方面:就學生而言,通過多元文化教育可以使其正確認識民族、社會群體間的文化差異,正確判斷其他文化與自己文化間的關系及相互間的影響,養(yǎng)成處理不同文化的得當?shù)男袨槟J剑龠M個人的自我發(fā)展。就社會而言,通過學生的社會化,使學生掌握一定的社會規(guī)范,正確處理人際關系,促進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了解,并適應多元社會生活的需要,促進社會各族群的和諧發(fā)展。就文化而言,通過學生的文化化,掌握所屬社會群體的文化,進而接受不同文化的陶冶,適應不同文化的需要,在傳承各文化體系遺產(chǎn)的同時,促進所屬文化的變革。②

2 我國多元文化學生事務管理的現(xiàn)狀

2.1 我國高校多元文化現(xiàn)狀和背景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人口構成極為復雜,不同地區(qū)又有不同的文化差異和不同的生活習慣。因此,高校的學生也有著不同的少數(shù)民族學生和南北學生生活習慣差異化。同時隨著國家之間的聯(lián)合辦學和學校之間的合作項目增多,我國現(xiàn)階段的高校學生中有一部分留學生,隨著我國國際社會地位的提高,我國留學生從曾經(jīng)以亞非拉地區(qū)學生為主發(fā)展到來自歐美地區(qū)以及世界各地的學生。這提高了我國高校多元文化教育難度和學生事務管理的復雜性。

2.2 我國學生事務管理不尊重多元文化教育的具體問題體現(xiàn)

(1)從事學生事務管理的老師不夠?qū)I(yè)化,機構結構設置不合理。我國從事學生事務管理的老師從文憑上統(tǒng)計,大部分還是本科畢業(yè),而具有碩士文憑的老師人數(shù)少,同時具有教育學和心理學文憑的老師人數(shù)比例較少。在結業(yè)指導、心理咨詢、學生發(fā)展指導方面的老師,呈現(xiàn)的是個兼職的狀態(tài),不是研究這個專業(yè)領域的老師,也不是能全天為學生提供這方面服務的專職人員。在招聘學生事務管理老師的時候沒有兼顧到工作人員之間的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的搭配問題。

(2)沒有考慮到多元文化差異,對學生統(tǒng)一要求不尊重學生的發(fā)展。隨著高校的擴招,我國高等教育已經(jīng)進入了大眾化地發(fā)展階段,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少數(shù)民族學生進入高校學習,和跨省份的學習,我國現(xiàn)階段的高校沒有采取措施來滿足這部分人群的生活習慣、生活需要和發(fā)展方向不同。另一方面,由于來華留學生來自世界各地,由于文化背景的差異性,會給留學生的學習造成許多困難,由于留學生語言上的差異、知識結構上的差異、學習方法上的差異、學習勤奮程度上的差異都會給留學生帶來心理上的不適從而影響其留學效果。③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五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四條的規(guī)定,教育必須培養(yǎng)“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以此而論, 教育是為了滿足社會和制度的需要, 在生活和學習上沒有給學生需要留下個人空間。而且我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工作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線,過分強調(diào)“社會本位”的價值取向,堅持了以儒家教育思想為核心的教育傳統(tǒng),強調(diào)學生對教師的絕對尊重,學生要服從學術權威和權力權威,個人的價值取向和需求要服從組織、社會的主導價值取向。

(3)沒有回歸服務和促進“學生學習”。學生事務管理對學生的服務不僅著眼于學生當前的需要,而且要著眼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不但要服務學生個人,而且要促進學生生活、學習環(huán)境的改善;不僅要服務學生的主觀要求,而且要服務于社會對學生的要求。④

(4)為留學生提供的服務停留在表面上,是簡單的、單方面的文化傳播。我國高校設立了留學生服務中心或配有專門的老師、機構和服務,但是這部分的留學生是被圈限在為他們設置的服務區(qū)域里,使得他們不能進入我國真正的大學生人群中生活和學習,雖然為他們提供過中國節(jié)日和集體參加有中國特色的活動機會,只是讓留學生單方面的在課余時間學習我國文化,參加簡單的具有中國文化特性的活動和節(jié)日,沒有深入完全了解中國文化、中國人和中國的家庭特征等。讓他們只是停留在表面體驗中國文化,沒有讓這部分的留學生完全領會中國文化的內(nèi)涵。

(5)忽視人的社會化,使得學生適應多元文化社會較慢。學生事務管理的一個鮮明特點就是強調(diào)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個體存在,不斷滿足學生多方面的需要,促進學生的自我實現(xiàn),把學生的發(fā)展作為學校一切工作出發(fā)點和落腳點。⑤我國現(xiàn)階段的學生事務管理在將學生社會化這方面是一個空缺,在就業(yè)指導和管理方面做的不到位,使得學生陷入兩難境界,沒有幫助對學生自我評價和職業(yè)定向,傳授求職和擇業(yè)的技能,增加了學生在社會上的危機感、危險性,加大了大學生畢業(yè)后適應社會過程中的成本。

3 全球化和多元文化下的學生事務管理建議

3.1 加強學生事務管理機構的建設

我國應該明確學生事務管理工作的內(nèi)涵,建立專業(yè)化的標準、明確統(tǒng)一的工作職責和規(guī)范工作績效考核,從制度上進一步對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的地位、作用、實施、考核評估進行政策上的規(guī)定。同時,根據(jù)從事學生事務管理者的工作情況制定詳細點的工作細則,將學生事務管理工作加以細化,要求工作人員學校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各項工作。在針對教師制訂人才培養(yǎng)計劃,根據(jù)學生事務工作人員的自身職業(yè)規(guī)劃和個人興趣,鼓勵工作人員向心理咨詢師、職業(yè)咨詢師、形勢政策師等多個方面發(fā)展,為有能力和有意向的教師提供學習和培養(yǎng)機會,使之成為專業(yè)人才。

3.2 尊重學生的多元文化,大學文化豐富多彩

高校是一個國家重要的文化源泉,校園文化就是國家文化的繼承和繁榮,他也是引領社會文化的發(fā)展。大學文化的核心是大學共同的價值觀念、價值判斷和價值取向。大學文化的價值就在于把具有強制性的教育外化為雖帶有教育意圖但卻以學生自我教育的形式完成的大學環(huán)境,它是一種以文化的形態(tài)或潛性課程參與教育全過程的非強制性教育手段,是通過教育環(huán)境的營造,以一種不知不覺的、潛移默化的情感陶冶、思想感化、價值認同、行為養(yǎng)成的方式實現(xiàn)教育目的并影響教育。⑥

學生事務管理者可以通過組織活動,讓來自于不同種族族群團體的學生理解文化差異,減少校園里人際關系方面的不良現(xiàn)象。如舉辦民族聚會或某個團體的特殊慶祝活動,主要目的是聯(lián)絡感情,消除成見,以利于學生對本民族及其他民族和社團所作出的貢獻產(chǎn)生良好印象和感覺。這種潛移默化的方式熏陶大學生個人品質(zhì),增強對自己的文化和與自己不同的其他人的文化的尊重。

3.3 目標管理,回歸服務和促進“學生學習”

學生的天職是學習,學生事務管理的本質(zhì)也是應該為服務學生和促進學生學習?,F(xiàn)在學生事務管理理念的全人發(fā)展是站在管理者的高度去衡量學生發(fā)展的方向,讓學生感到大學生活動不能夠自主,讓他們在完成學術學習后有過重的負擔。因此,我國的學生事務管理應該減少對學生的管理,要促進學生在教室外的學習、生活層面而非智力因素的成長和發(fā)展,為他們提高自由學習的空間,讓學生管理不僅要整體服務學生,同時要使促進學生學習的專家,個體權益的捍衛(wèi)者、個性化環(huán)境的倡導者。

3.4 針對留學生建立相互交流平臺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留學生教育發(fā)展迅速,1991年在華外國留學生首次超過萬人,2000年增加到5萬到如今2010年全年在華學習的外國留學人員總數(shù)首次突破26萬人。⑦外國留學生也是高校文化建設的一種寶貴資源,他是打開在校大學生眼界和開放性思維最便宜高效的途徑之一。我國學生事務管理不僅要提供國際化的服務,同時更要以國際化的標準尺來衡量,在為留學生提供優(yōu)異的住宿條件或可選擇住宿環(huán)境,如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為他們提供在中國家庭里的生活機會,以使來華留學生更全面的了解中國文化。

在全球化和高校大眾化的背景下,我國高校學生的結構不再單一化,學生對自己的多元文化發(fā)展和需求多樣化與日俱增。因此,我國的學生事務管理工作要以國際化的標準,加快學生事務管理的師資隊伍和設置的專業(yè)化建設,在符合中國的國情、特色和人口結構的多元文化下,建立適合多元文化下的各國學生的平等、自由、多元發(fā)展下,促進學生發(fā)展和加強學生專業(yè)學習的學生事務管理。

注釋

①②鄭金洲.多元文化教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20-28.

③ 王恩林.來華留學生教育發(fā)展研究.高等學校外國留學生教育管理學會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236-237.

④⑤儲祖旺主編.高校學生事務管理教程.科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