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體驗學習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體驗學習強調學習者“做中學”的理念被廣泛應用于不同的學科領域,并取得了良好的實踐效果。梳理了體驗學習的涵義、體驗學習模式以及體驗學習的特點,詳細探討了體驗學習模式在外語教學設計和評價中的應用,詮釋了體驗學習模式成功應用的保障條件和啟示。在體驗式外語教學模式中,只有通過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營造合作學習的學習環(huán)境,才能確保體驗學習取得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體驗學習;體驗學習模式;外語教學
一、體驗學習的定義、基本模式和特點
(一)何為體驗學習
庫伯(1984)在其專著《體驗式學習》一書中提出了體驗學習的模式[1]。體驗式學習是多維度的學習過程,包括具體體驗到觀察和反思,概括形成抽象概念到新情景中體驗理解概念。體驗學習是通過體驗來轉化知識的過程。知識源于經驗的掌握和經驗的轉化相結合。體驗學習是通過觀察和反思的體驗到概念化,再到進一步體驗的循環(huán)模式[2]。體驗學習的理念最早可追溯到杜威的進步主義教育學和勒溫的社會心理學。杜威明確提出了高等教育中體驗式學習的指導原則。在《經驗與教育》一書中,杜威(1938)強調了“做中學”的重要性,提出應摒棄在實驗室里搞研究的傳統方法,把真實的校園生活作為研究對象,反對以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和教材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倡導以學生為中心、活動為中心和經驗為中心的教學模式[3]。勒溫在群體動力學研究中指出,必須把概念形成的過程納入學習過程,即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勒溫的體驗式學習模式中,個人體驗是學習的重點,也是觀察和反思的基礎,伴隨著觀察反思,最終形成抽象的概念,在新情境下檢驗概念的意義。庫伯的體驗學習模式是在勒溫四階段學習的基礎上提出的[4]。
(二)庫伯的體驗學習模式
庫伯(1984)認為,在體驗學習中,個人的直接體驗是學習的重點,提出體驗學習四階段的循環(huán)模式(如下圖所示):具體的體驗、觀察與反思、抽象概念的形成、在新情境中檢驗概念的意義。庫伯體驗學習的四種取向體驗學習是在理解和轉化兩個維度展開解決矛盾的過程。理解是指個體掌握知識的方式,包括直接的、無意識的理解和有意識學習的理解。因此,知識是通過無意識和有意識的學習而掌握的。轉化是指通過反思觀察和積極體驗來掌握知識。學習中愛反思的人,往往傾向于通過反思觀察來獲取知識。在理解和轉化兩個維度產生四種取向的學習:1.具體的體驗,即個人的體驗學習,教學活動包括小組討論、情境模擬、觀看視頻和觀看電影;2.反思觀察,即仔細觀察的學習,教學活動包括個人日記、閱讀反思性文章、觀察和討論;3.抽象概念,即思考性的學習,教學活動包括理論建構、知識講授和范本學習;4.新情境中的體驗,即行動學習,教學活動包括調查、項目活動、實驗室工作及案例研究。在體驗學習模式中,具體的體驗是觀察與反思的基礎,所觀察到的知識整合到基于推理產生的新認知中,最后,用這些認知指導未來的行為,從而產生新的體驗。
(三)體驗學習的特點
體驗學習強調在學習過程中體驗的重要作用,把學習過程視為體驗、感知、認知與行為四個方面相互整合統一的過程。因此,體驗學習具有以下幾個鮮明特點:1.體驗學習是學習的過程,并非學習的結果;2.體驗學習是體驗持續(xù)進行的過程;3.體驗學習是應用辯證方法解決矛盾沖突的過程;4.體驗學習是適應現實世界的完整過程;5.體驗學習是個體與環(huán)境間不斷交互的過程。
二、體驗學習在外語教學設計與評價中的應用
(一)在外語教學設計中的應用
體驗學習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每一次學習都是新一輪循環(huán)的開始。通過這種不斷的循環(huán),學習者在不斷體驗中積累知識,最終實現質的飛躍[5]。在外語教學中也可以應用體驗學習的循環(huán)模式,進行體驗式外語教學設計。體驗式外語教學設計可包括四個階段的設計:1.設計具體的情境在第一個階段,教師需根據教學內容和目的設置出具體的情境,通過讓學生在真實情景中體驗、感知和思考要學習的內容,使學生獲得更加豐富的體驗。這個階段是任務前的準備階段,教師需在課前開展大量的材料準備工作。所設計的體驗情境,要能夠激發(fā)調動學生已有知識的體驗。所選取的情境必須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引起學生對情境體驗的興趣,才能達到體驗式外語教學的目的。同時,對學生也有相應的要求,學生通過預習,收集相關資料,并應用于課堂活動的體驗及課堂的交流,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動力。2.設計課堂體驗活動在這個階段,教師提供各種不同的體驗活動,可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外語學習的熱情。首先在體驗活動開展前,教師應向學生說明體驗活動的內容和要求,然后,通過準備好的材料引導學生進入體驗活動。在情境體驗時,教師需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的各種教學體驗活動。同時,教師還應仔細觀察學生,調動學生的情緒,營造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在學生需要幫助時及時給與指導,打消學生的畏難情緒,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驗,讓學生“從做中學,從思考中學”。3.設計體驗后的分享與反思活動在這個階段,學生依據情境的體驗、反思觀察及交流,進行抽象的概念總結。根據庫伯的體驗學習模式,學生在體驗之后,必須形成抽象概念,并對體驗過程中的認識和感悟進行歸納和總結,發(fā)現語言交際的規(guī)律,實現語言意義的建構。教師可把學生分組并開展討論、交流和分享,這些活動既可使學生共同提高,又可使學生的體驗效果最大化。最后,教師進行知識的歸納和總結,達成教學的目標和要求的實現。4.設計課外體驗任務在這個階段,教師應根據學生在課堂體驗活動的情況及知識構建過程中的特點,給學生布置課外體驗任務,讓學生在新情境中繼續(xù)思考并總結課堂中所學到的知識。課外情境體驗的過程有別于課堂中的體驗活動。在課外體驗階段,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得到升華,不再停留在課前已有知識水平。在完成課外體驗任務的過程中,學生的語言知識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在這個階段,教師還要給課外體驗及時的評價和反饋,使學生能夠及時糾正錯誤,并繼續(xù)思考,從而推動體驗學習不斷向前。
(二)在外語教學評價中的應用
體驗學習中的體驗效果的評價應用真實性評價的方法。真實性評價是指在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依據課程目標、活動和任務來評價學習者表現的過程。真實性評價強調評價的交際意義及教學實踐中對評價措施的遵守,它是能夠真實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成效、動機和課堂活動的態(tài)度的評價形式。真實性評價包括交際性的成績評價及各種形式的學習者自我評價。奧馬利(1996)總結了與語言學習相關的真實性評價的基本類型:教師對學習者開展口頭訪談、聽故事或讀故事之后的復述、基于話題的寫作、小組討論之后的成果展示、口頭匯報或書面匯報、教師對學生課堂表現的觀察及隨著時間變化學習者進步軌跡的歷史記錄。不同形式的真實性評價十分必要,這些評價專注于課程的重要目標,其目的旨在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6]。
三、體驗式外語教學的保障條件
體驗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模式,雖然具有上述的這些優(yōu)點,然而,體驗學習要在外語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以下幾個重要保障條件。
(一)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要求
體驗學習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教學活動。要求教師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學生自主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此外,教師還需對學生的表現給予有效的評價,因此,體驗學習對教師的專業(yè)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設計出能夠滿足學生需求的、把教學內容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教學任務。同時,在體驗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給予學生及時的指導和啟發(fā)[7]。在體驗教學過程中,教師既是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組織者又是參與者。作為體驗學習的促進者,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素質,才能在學習情境中識別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引導學生進行反思活動,不斷促進學生的個人成長,理解學生在體驗和抽象概括中出現的錯誤,并給予及時改正。
(二)學習者個人能力的要求
不同的學習者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體驗學習的成功關鍵取決于學習者的情商:自我肯定、激勵、等待、遵從要求、專注手頭任務、向教師和同學求助并幫助他人等能力。除了這些能力外,還涉及以下能力:1.信心,即對自我身體、行為和世界的掌控能力;2.好奇心,即渴望發(fā)現新事物;3.意念,即持久工作并發(fā)展的能力;4.自我控制力,即能夠適當地調節(jié)和控制自我行為,培養(yǎng)內部控制力;5.同伴意識,即有能力與他人一起共事,培養(yǎng)共鳴;6.溝通能力,即思想、情感和經驗交流的能力,形成對他人的信任;7.合作能力,即在團隊合作中平衡自我和他人的需求[8]。教師需要提高學習者自我理解和自我意識,才能不斷培養(yǎng)提升學生這些方面的能力。我們可以把學習者的意識比喻成對地圖和地形的理解。學習者必須具備閱讀和理解地圖的能力,地圖可用來指導我們的行動,指示我們的目的地。當地圖與地形之間不匹配時,我們需要從差異中進行分析,結合我們對地形的理解,用開放的心態(tài)來探索地形和地圖。在地圖的理解上必須準備好必要的改變,使我們在備選路線之間進行抉擇。此外,還必須具備一定的動機、毅力和身體素質,才能完成這個任務。
(三)營造合作學習的氛圍
運用合作學習的技術可構建學習團隊。合作學習團隊為體驗學習新知識提供了有效的學習氛圍,學習者可交流對新知識的理解。合作學習狀態(tài)下可達成傳統課堂無法實現的獨特效果,在固定的小組中,學習者可以自由地交談,探索性地交流彼此的想法,無需就意見分歧而辯解,無需對不認同的觀點假裝認同,學習者可用“或許”這樣的詞語表達不確定的看法或嘗試提出新的思路。合作學習中,教師應結合教學的特點,采用自然、真實和生動活潑的語言進行情境體驗,以便讓學生在場景中運用語言知識,從而獲得更高的語言技能。體驗式外語教學可能會受到教學時間的限制。課堂教學時間有限,體驗可能會占用其它教學內容的時間,對學生基礎知識的鞏固和加強、詞匯量的積累以及閱讀能力的提高有所不利[9]。
四、結語
體驗學習強調在學習過程中體驗的重要作用,把學習過程視為體驗、感知、認知與行動整合統一的過程。體驗學習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外語水平,還能夠鍛煉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體驗學習為促進外語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外語核心素養(yǎng)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持。近年來,批判性思維在外語核心價值教育中得到了積極的發(fā)展。外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不應僅局限于傳統的語言技能、語言知識、學習策略、文化意識等評價維度。思維能力是外語核心價值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個維度上,體驗式外語教學模式凸顯其重要的價值。
作者:魯海燕 徐春霞 單位:南京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 南通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