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英美文學中戲劇性對白傳統(tǒng)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世界廣為流傳的英美經(jīng)典文學作品中,戲劇性的對白是作品的閃光點之一,其創(chuàng)造出的藝術價值往往是其它寫作手法無法達到的,尤其是在英美詩歌領域,對白是個常用的藝術手法,通過對白把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形象的表達出來。隨著世界突飛猛進發(fā)展,戲劇性對白也逐漸發(fā)生變化,無論是內(nèi)涵還是外延都得到了空前的擴張,這讓對白登上更廣闊的舞臺,也提升了英美文學作品的藝術價值。本文從英美文學作品出發(fā),剖析了戲劇性對白的概念和特點,希望能為英美文學作品賞析做出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英美文學;戲劇性對白;傳統(tǒng)
一、戲劇性對白的概念分析
戲劇性對白在本質上屬于藝術表達技巧,最早可以追溯到中世紀時期,和英語詩歌幾乎同時產(chǎn)生。英美文學發(fā)展史也是戲劇性對白發(fā)展史,很多不朽名著就是因為借助戲劇性對白使得情節(jié)更加豐滿和鮮活、人物形象更加突出。在中世紀后期,戲劇性對白成為當時文學創(chuàng)作的主流手法,得到作家和讀者的青睞。截止到上個世紀末,戲劇性對白的適用范圍已經(jīng)超越了詩歌體裁,在小說作品中也嶄露頭角??缭搅藲v史長河的戲劇性對白,在英美經(jīng)典文學作品中的地位越發(fā)突出,適用范圍逐步擴大,成為英美文學的代表藝術方式。戲劇性對白在小說題材中的適用時間很短,直到19世紀中葉,戲劇性對白才真正成為一個專業(yè)的文學概念。在西方文學評論界,很長一個時間段內(nèi)對戲劇性對白有很大的爭議,情人節(jié)把作家和作品分割開,反而讓人不知所措。戲劇性對白的自我不僅代表主人公,也代表作者本人,是兩者的結合體。
二、戲劇性對白的突出特點
(一)客觀性
對白的每一句話都是以第一人稱敘述,凸顯說話者的主觀情感,但是僅就話語本身來講,對白是文學作品中主人公的觀點,并不是作者本人,作者和對白的講述人是分割的。因此,英美經(jīng)典文學作品中的戲劇性對白是主人公形象的表現(xiàn),作者只是作為一個第三者窺探主人公的心理活動并將它用文字表現(xiàn)出來。即使文字表達的觀點和作者自身思想重合,只要是文學作品中主人公所說的話,就是戲劇性對白,即便作者本人是英美經(jīng)典文學作品主人公的原型,也不能改變寫作手法的本質。因此,戲劇性對白是主人公思想的客觀表現(xiàn),從本質上講與作者本身來說無關。
(二)角色的獨立性
英美經(jīng)典文學作品中的對白可以讓整個作品呈現(xiàn)出兩個截然不同的基調,通過角色的對白彰顯不同角色的差異和內(nèi)心對白,從中也可以感悟到作者的心聲。比如,但丁《神曲》內(nèi)的詩歌,不僅可以讓讀者感悟到主人公的心聲,還能夠從中領略到作者的感想。但是,應當警惕的是,戲劇性對白對于作者本身思想觀念的表達只是讀者單方面的猜測,是一種間接表達,通過主人公的話語讀者感悟到作者的態(tài)度傾向,但是這沒有任何權威,作者不會把自己內(nèi)心的觀點強硬的灌輸給讀者,而是會給英美經(jīng)典文學作品創(chuàng)造豐富的想象空間,任由讀者馳騁想象。所以,戲劇性對白是一個廣闊的空間,尤其是在啟蒙運動后,在文學評論界普遍認為戲劇性對白具有角色獨立性,曾經(jīng)的戲劇性對白的權威意識逐漸瓦解。
(三)性格塑造
在英美經(jīng)典文學作品中,主人公的話語經(jīng)過戲劇化加工,對白表達人是文學作品中的人物,通過他的對白不僅傳達了主人公的所思所想,也塑造了主人公的性格。所以,戲劇性對白的精彩之處不只是主人公的話語,還在于主人公內(nèi)心情感和性情本質的揭露,某些戲劇性對白還能預示故事的未來發(fā)展趨勢。話語是戲劇性對白彰顯主人公性格的載體,通過對白抒發(fā)主人公的內(nèi)心情感。因此,戲劇性對白是對主人公內(nèi)心情感的剖析,在主流文學評論界,心理對白也是戲劇性對白的同義詞。上述內(nèi)容只是戲劇性對白突出特點的簡述,但是從中不難發(fā)現(xiàn),戲劇性對白在某種層面上和現(xiàn)代文學產(chǎn)生共鳴,成為英語文學作者競相追逐的寫作手法,戲劇性對白的加入讓英美經(jīng)典小說的文學和藝術價值有了質的飛躍。
三、戲劇性對白的外在形式
(一)怨詩
作為一種古老的英美文學體裁,怨詩最早可以上溯至古希臘時期。顧名思義,該體裁的主流情感是悲怨的,通過刻畫主人公,對逝世、分離、思慕等負面情感進行表達。14世紀末和15世紀初,英文作品中出現(xiàn)了大量表達怨詩的主人公,也借由主人公彰顯作者本人的內(nèi)心情感和性格特征。伴隨西方思想解放運動如火如荼的開展,文學藝術也得到攀升,怨詩無論是數(shù)量還是在抨擊時政的質量方面都與以往大不相同,怨詩這種寫作題材得到空前的發(fā)展,作者內(nèi)心情感也能通過文學作品向世界傳達。米爾頓是怨詩的典型代表作者,文藝復興階段,作者突破了歷史人物的局限性,將很多當代人物甚至虛構中的人物融入了怨詩中,這讓怨詩的發(fā)展空間進行了擴張。浪漫主義潮流席卷下,怨詩也加入了浪漫色彩。文學作品中使用怨詩來表達內(nèi)心情感的角色都和作者自身在身份上有很大的差距。這讓戲劇性對白變得更加客觀,主人公的敘述讓主觀性更加強烈。
(二)信體詩
作為羅馬時代的典型代表,信體詩和怨詩不同,雖然在主流情感基調上依然是表達一種悲傷的情緒,但是在表述角度來說,信體詩是以第三方角度進行表達。這種表達方式更加客觀、說服性更強。文藝復興階段是信體詩廣泛流傳的時代,丹尼爾的作品是信體詩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篇作品中就利用信體詩體裁描述了一個妻子的困惑和思考,尤其是通過對妻子困惑的刻畫,讓讀者能感受到妻子不受丈夫喜愛的原因在于妻子的平庸。無獨有偶,鄧恩也借助信體詩抒發(fā)情感,鄧恩撰寫的文學作品中,一個叫薩福的主人公通過信體詩表達了自己對情人的思念。理性時代的到來,怨詩逐漸退出文學作品的中央,信體詩的時代到來了。很多英美經(jīng)典文學作品通過主人翁表達的信體詩對人性和社會進行了深刻剖析,藝術價值也上升到了哲學層面,這樣戲劇性對白不再單純是一種文學方面的娛樂,反而承擔著更加深沉的責任。
(三)抒情詩
勃朗寧是戲劇性對白的最早定義者和揭示者,他對戲劇性對白的喜愛超過了同時期所有詩人,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她的文學作品有很多以“戲劇性”來命名。這彰顯了勃朗寧對自己文學作品的自信,特別是在他對文學作品概念的論述中,他對戲劇性對白的本質和積極效果。進行了深入剖析。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雖然會傳達不同深刻的思想價值,但是在本質上卻是一種茶余飯后的娛樂,讓讀者通過閱讀文學作品來消耗時間。因此,戲劇性是任何一部文學作品必須要具備的特性,只有這樣才能吸引讀者的注意力,繼而讓讀者認同作者表達的思想觀點。抒情詩也是如此,雖然抒情詩在本質上是作者編寫的,但是卻是文學作品中主人公的所思所想,所以抒情詩表達的觀點其實是主人公的觀點。只要文學作品中有證據(jù)表明抒情詩是主人公的感悟,那該抒情詩便屬于戲劇性對白。時代在變遷,器具性對白的表現(xiàn)形式也在不斷變化,但無論題材和載體發(fā)生怎樣的不同,只要是文中主人公的情感抒發(fā),則就是戲劇性對白。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戲劇性對白從開始到今天,經(jīng)過了長達六個多世紀的歷程,其在英美經(jīng)典文學作品中的地位逐步攀升,已融入了英語文學的思想精髓,會制約英文文學發(fā)展路徑。戲劇性對白的發(fā)展與現(xiàn)代小說共同成長,對文學作品的藝術價值和社會感染力產(chǎn)生舉足輕重的影響。其實,對白無論是在人性刻畫方面還是藝術價值領域都有較高的造詣。本文從英美文學出發(fā),探討了戲劇性對白的概念、特點和形式,希望能為英美文學賞析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狄玲.談英美文學中的女性意識的體現(xiàn)[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401:92-96.
[2]唐玉娟.“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高校英美文學教學模式探析[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8,01:146-148.
[3]黃甦,胡敏.新媒體環(huán)境下英美文學教學策略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3812:57-58.
[4]水彩琴.英美文學數(shù)字化教學資源的建設研究[J].英語教師,2018,1803:16-21.
作者:劉慧敏 單位:青島酒店管理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