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后現(xiàn)代主義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工作主體上主張教師中心,強調教師權威
在傳統(tǒng)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們往往只承認教師的一元主體地位,強調在課堂上教師是中心,課本是中心,教師是主體,大學生是客體,教師是積極主動的,大學生是消極被動的。因此,人們把教師的地位放的很高而把學生僅僅當作純粹的、非主體性的依附者。教師居高臨下的向大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以教化者的身份對他們進行矯正,他們必須絕對服從教師,目的是要樹立教師不可侵犯的威嚴。后現(xiàn)代主義極力反對任何形式的“中心”和“權威”的思想。教師“中心”和“權威”的思想使大學生處于支配和服從的地位,他們與教師之間缺少真正的理解和溝通,忽視了受教育者的主觀能動性。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大學生要獲得知識變得十分容易,只需在網(wǎng)上通過搜索引擎輸入關鍵詞便可得到自己想要的大量知識,這種情況下,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提供者,教師的職責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越來越多地強調大學生的主體地位,主動思考,師生平等互動。教師不能再以身份、職位來威懾控制大學生,而需要自己從知識權威的框架中解放出來。后現(xiàn)代主義者因為看到了教師中心的種種弊端,提倡去中心,強調師生平等,互動,交流。
二、在工作對象上重視普遍共性,主張抽象人性
長期以來,我國傳統(tǒng)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于強調人在社會性中共性的一面如群體性、整體性、統(tǒng)一性,忽視甚至抹殺人的豐富多彩的個性。因此,人們往往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共性輕個性,重精神輕物質、重奉獻輕索取、重社會利益輕個人利益,從人們的行為到思想都非常強調統(tǒng)一規(guī)范,用同一把尺子把不同的人“裁剪”成相同的人,大學生的人性塑造抽象化,道德教育變成了形而上學的思想認識,追求一種單一的標準,固定的模式,極大地限制了大學生的全面進步和個性化發(fā)展。這與后現(xiàn)代主義主張個性、差異的思想大相徑庭,也因此成為了后現(xiàn)代主義批判的對象。在這基礎之上,我國實行的是以規(guī)范式教育為主要特點的繼承性教育,其實質為共性化教育。
三、在工作內容上強調理論教育,主張應然理性
長期以來,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內容上強調應然理性即理論教育,主張按照課本內容教學和進行說教,重視大道理、大口號,內容單一而空洞,使用周期較長,與大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脫離,缺乏與時俱進的內容,難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也很難調動他們的興趣。在這些思想的影響下,“教材、教師、課堂”成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師生對教材知識都有一種盲目的崇拜,認為教材知識是客觀真理,是確定的、絕對的、不可懷疑的,對教材之外的問題視而不見。大學生的任務也僅僅是掌握這些知識,虔誠地接受這些真理,把標準答案記住,以應付各種各樣的考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容陳舊不能及時的更新,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不能做到與時俱進。這些與后現(xiàn)代主義不確定的思想有著強烈的反差,是后現(xiàn)代主義所不能容忍的。
四、在工作方法上注重灌輸說教,采用方法單一
我國傳統(tǒng)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們習慣于把科學設計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應然狀態(tài)通過說教的方式灌輸給大學生。由于過分強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社會功用,習慣用行政化的命令來干預他們的思想,影響他們的思維,從而達到為社會和政治服務的目的。灌輸說教以教師為中心,學生為客體,有如機械輸送物質,源源不斷地按照固有的教學目標和教師的需求傳給學生,而學生的需求被忽視,學生自己本身對知識的理解以及學生自我發(fā)展的特色被單一的模式禁錮或者湮滅,積極的思維和創(chuàng)造難以有效發(fā)揮,這有悖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質,而后現(xiàn)代主義主張方法多樣化,主張啟發(fā)式而不是灌輸式的教育。
五、在工作評價上使用標準單一,主張整齊劃一
首先,評價主體封閉。目前各大高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評價主要由以下幾類人進行:行政管理人員、校內外專家、教師以及學生。在評價當中,行政管理人員的工作主要在于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程中的一些量化指標如師資力量、精品課程、機構設置等進行非系統(tǒng)化評價。校內外專家和教師主要通過聽課與研討會方式評價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計劃、課程進度等專業(yè)性較強的內容。學生評價重在對教師個人教學水平方面。要想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評價能夠從長效及更寬廣的層面來反映思政教育的實效性,這些評價主體略顯單一。其次,評價內容方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評價內容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上的評價內容包括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發(fā)展變化即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判斷。廣義上的評價內容包括與對象相關聯(lián)的各個方面的實態(tài)與價值。雖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評價的內容較為廣泛,涉及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各個方面,但是從總體上來看,未能全面體現(xiàn)精神價值、社會價值。再次,評價標準簡單。我國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評價的模式相對固定,評價的內容相對滯后,評價標準的單一,過分注重量化。在評價中沒有把標準的多樣性、自主性、統(tǒng)一性與一致性等很好的結合起來,也沒有嚴格地區(qū)分教育對象、教育要求和教育目的,從而導致符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規(guī)律的多種標準與規(guī)程尚未構建,評價中往往以簡單代替復雜,以單一性代替多樣化、形式主義的現(xiàn)象也比較普遍,不能客觀地反映出大學生思想政治道德的不平衡性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差異性。
作者:鄧春玉 單位:重慶電信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