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生物教學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核心素養(yǎng)已經成為學科教學的參照,這對初中生物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促進初中生物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日常教學實踐中,初中生物教師要優(yōu)化教學思路,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開發(fā)多樣化的實驗活動,鍛煉初中生的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從而構建起高效的生物課堂。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重視生物教學的實用性和獨立性,抓住生物教學的重難點,提高初中生的整體學習能力。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生物;生物教學;生物素養(yǎng)
核心素養(yǎng)是近年來引入的一種教育概念,并且成為教育界的熱門話題。核心素養(yǎng)是知識、能力、態(tài)度、價值、見識、涵養(yǎng)的統(tǒng)一體。課堂教學是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渠道,初中生物教師應該合理安排教學活動,不僅教授教材中的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品格和實踐能力,注重初中生的主體地位和學習感受,最大限度地提升初中生物課堂的效率。初中是學生接觸生物學科的開端,從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角度來看,生物教學應該從初中生的實際水平出發(fā),關注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提升初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但是在實際生物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引起教師的重視。
一、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重理論,輕實踐
在當前的生物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的思想依然存在,有些初中生物教師只重視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對學生生物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造成學生眼高手低的現(xiàn)象,不利于長遠發(fā)展。由于生物教學課時有限,有些生物教師為了將教材內容講解完,會大幅度縮減生物實驗的時間,讓學生對生物感到陌生和厭煩,提不起學習興趣。對于一些需要熟練掌握的生物實驗,教師只進行了課堂演示,學生缺少親身實驗的機會,從而打擊了初中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全面掌握生物知識,影響整體教學效果。
(二)重應試,輕素質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生物教師在實際教學時會強調學生的生物成績和課堂表現(xiàn),并且把學生按照成績進行劃分,導致課堂教學兩極分化,學生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有的初中生物教師在期末考試前會給學生劃出考試范圍或者重點記憶的知識,這樣學生考出來的成績都會很高,偏離了教學大綱的要求,失去了學習和教學的目的性,導致一些初中生存在僥幸心理,認為平時不用好好學,只要期末的時候進行突擊就可以了。
(三)重結果,輕過程
生物教學以實驗為主。但是在日常教學中,生物教師只將關注重點放在實驗結果上,要求學生按照既定的實驗步驟進行操作,不給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即使學生有新的實驗想法也會受到限制。生物教師對于初中生在實驗過程中的行為指導較少,將學生分成小組,給小組提供實驗任務后就處于旁觀的地位,導致有的學生在小組中不發(fā)表意見,不參與實驗,整個小組的學習氛圍不濃,總是活躍的學生在操作。
二、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初中生物教學策略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
1.構建生活情境,積累生活經驗。生物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從生活中學習生物,從生物學習中積累生活經驗,是初中生物教師應該思考的課題。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師要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狀態(tài)入手,吸引學生的參與熱情,形成更加直觀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習效率。教學情境要生活化,列舉生活中的實例,烘托輕松的學習氛圍,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讓學生從生活情境自然地過渡到學習中,展現(xiàn)出當代生物學科的風采。教學內容要生活化,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生物問題,將其轉化為生物教學內容,讓學生對生活充滿期待。設計的生物實驗也要貼近生活,讓學生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去實驗,不僅鍛煉了實踐能力,還培養(yǎng)了環(huán)保意識。作業(yè)練習要生活化,教師要把學生從題海戰(zhàn)術中解放出來,明確作業(yè)的方向,指導學生將所學的生物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促使學生養(yǎng)成學以致用的能力。2.構建問題情境,調動學習意愿。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構建問題情境,對于啟迪學生的思維以及調動學生學習的意愿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初中生物教師可以用導學案的形式設計問題,使每一個問題都能夠反映課堂教學目標和重要知識點,用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問題讓學生清晰地認識到本節(jié)課需要學什么、怎樣學,使學生帶著問題不由自主地進入到自主學習中,通過閱讀、思考、體驗和與學生討論,不斷完善自己的認知結構,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信息化的大環(huán)境下,初中生物教學也要走向信息化。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構建教學情境,從學生的已有認知出發(fā),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一些新奇的生物現(xiàn)象,在與學生的已有認知間有意地制造矛盾,引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使學生對生物現(xiàn)象產生探究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
(二)運用核心素養(yǎng),制定教學目標
1.提高教師素質,做好示范教育。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對于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初中生物教師必須率先垂范,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業(yè)務能力,做好學生的榜樣,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來感染和改變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在日常的教學中,初中生物教師要養(yǎng)成寫教后記的習慣,對課堂教學的得失進行反思和總結,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生物教師要注重記錄學生的獨到見解、思路和好的方法,使其成為好的教學素材,使課堂教學更加完善,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生物教師要多去觀摩教學和觀看教學錄像,不斷積累教學經驗和新的教學方法,通過分析自己的教學過程,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行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初中生物教師還要從其他教師身上掌握教學語言的藝術,在課堂教學中使用規(guī)范的教學語言,為學生進行規(guī)范的實驗操作,給學生做出準確的示范,更好地提升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和嚴謹性,促使學生養(yǎng)成科學的學習態(tài)度。2.明確教學目標,加強學法指導。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開展的基礎,初中生物教師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在備課環(huán)節(jié)注重對教材內容的分析和解讀,從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出發(f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為課堂教學指明方向。在平常的教學中,教師所講的知識都是分塊的、零散的,但各個知識點間卻有內在的聯(lián)系,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歸納和總結,讓學生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將分散的知識點不斷聚集起來,通過歸納整理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結構,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生物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學會閱讀,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問題對教材內容進行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還要讓學生聯(lián)系課本插圖來進行聯(lián)想閱讀,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在生物學習中觀察是學生獲得生物知識的主要途徑,初中生物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有目的、有順序、有重點地進行觀察,培養(yǎng)學生的專注力和認真態(tài)度,只有做好學法教育,初中生才能夠靈活地運用生物知識。
(三)合作探究學習,落實主體地位
1.開展小組合作,增強探究效果。新課程強調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在實際教學中,很多生物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缺乏深刻的認知,在小組構建上存在不科學性,使小組合作學習效率降低。為此,初中生物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組織能力,以“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分配原則科學地組建小組,讓小組內部成員可以優(yōu)勢互補,相互配合,在合作交流中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小組間形成激烈的競爭關系,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初中生物教師要結合生物課程主題選擇適當?shù)暮献鲗W習內容,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對生活中的生物現(xiàn)象進行小組討論,也可以從教學實際出發(fā),讓學生對課堂教學中出現(xiàn)的具有爭議、有討論價值的問題進行小組討論。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初中生物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指導和引領的作用,對各小組進行有效的監(jiān)督,必要時可以加入小組討論中,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膯l(fā)和糾正,提高小組合作探究的效果,使學生收獲到滿滿的知識和成就感。2.開展項目學習,發(fā)揮自身才能。在項目學習實施過程中,初中生物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明確立項的意義,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或案例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探究的動力,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執(zhí)行教師布置的任務,享受完成任務的過程。在項目學習中,學生是項目執(zhí)行的主體,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適時地放開雙手,為學生創(chuàng)造施展自身才能的空間,鼓勵學生多動手多思考,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去解決問題。初中生物教師還要明確教學要求,告知學生在完成項目任務的過程中應該搞清哪些問題、避免哪些誤區(qū)等,提高項目完成的效果,讓學生加深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促進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四)完善實驗教學,鍛煉科學思維
1.做好演示實驗,強化師生互動。初中生物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自然學科,實驗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課堂演示實驗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最常采用的教學手段,通過看得見、感受得到的實驗現(xiàn)象,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加生物課堂的凝聚力。初中生物教師可以用趣味性的演示實驗進行課堂導入,用出人意料的實驗現(xiàn)象喚起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以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融入學習中。有一些生物知識過于抽象,學生不容易理解,此時生物教師就可以引入演示實驗,通過實驗操作,將抽象的生物知識具體化、形象化,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積極思考,開展小組討論活動,對生物知識進行充分的理解和掌握,既強化了師生互動,活躍了課堂氛圍,又發(fā)展了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2.組織課外實驗,拓寬教育范疇。生物與現(xiàn)實生活密不可分,初中生物教師在注重課內實驗的同時,也要組織學生積極開展課外實驗,拓展生物教學的范疇,讓學生在課外也能感受到生物學科的魅力。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有很多實驗對時間、季節(jié)、時令等具有嚴格的要求,教師可以將這些實驗安排在課外,讓學生在課下自主完成,親身體驗實驗的全過程,見證生命的成長,培養(yǎng)學生觀察、記錄和分析實驗現(xiàn)象和數(shù)據的能力,促使學生對教材知識的理解提升一個高度,鍛煉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初中生物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利用生活中的資源自己設計生物實驗,通過生物實驗驗證課堂所學知識或通過自主實驗解決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將生物學習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初中生物教師要鼓勵學生參與校外組織的各類生物競賽,一方面拓寬學生的視野,增長見識,另一方面在競賽中獲得更多知識和技能。
(五)融入信息技術,突破課時限制
1.挖掘生物資源,直觀呈現(xiàn)知識。在初中生物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可以讓生物課堂變得更有趣味、更有活力,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初中生物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利用圖片、音頻、視頻等媒體,將抽象的生物知識直觀、形象地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讓學生可以更加清楚地觀察到生物現(xiàn)象和生物理論知識的形成過程。對于一些抽象的理論知識,初中生物教師可以運用多維圖像處理技術或3D模擬動畫進行演示,降低生物知識的學習難度,增強學習效果。生物教師還可以發(fā)揮互聯(lián)網的作用,從互聯(lián)網上搜集和教學內容相關的各種形式的資料,作為課堂教學內容的補充和延伸,開拓學生的視野和思維,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2.微課翻轉課堂,養(yǎng)成學習習慣。微課內容短小精悍、針對性強,實現(xiàn)了對傳統(tǒng)課堂的精簡,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將微課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可以將二者的教學價值發(fā)揮到極致,同時也是教學方法的一種創(chuàng)新。在課前預習階段,初中生物教師可以將知識架構和相關的教學資源等制作成微課,并上傳到共享平臺中,讓學生自主下載觀看和學習,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做好鋪墊。在教學過程中,生物教師可以運用錄屏的功能,將重難點知識的講解過程記錄下來,并將其制作成微課件,方便學生在課后反復觀看。在復習階段,生物教師可以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和整理,構建系統(tǒng)的知識網,讓學生對照微課內容進行自主復習。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的大力推行,核心素養(yǎng)登上了教育舞臺,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初中生物教師要從核心素養(yǎng)視角去看待教學,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需求,使初中生在生物課堂上認識自然,了解自然,樹立生態(tài)意識。同時,教師要指導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掌握生物實驗技巧,提高生物綜合能力,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
作者:李世飛 單位:甘肅省莊浪縣南湖中學
初中生物教學策略篇2
摘要 :生物課程學習不僅能夠掌握豐富的生物學知識,了解神奇的自然生命現(xiàn)象,同時還能幫助學生認識生命和了解生命的意義,激發(fā)對生命的熱愛和敬畏之情,對自己會有一個由內而外的全新認識,了解自己的價值和生存的意義。教師要在生物教學中積極開展生命教育,將生命教育滲透到教學的各環(huán)節(jié)中,帶領學生了解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從而形成正確的生命價值觀,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關鍵詞 :初中生物;生命教育;方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痹谏锝虒W中帶領學生探索生命自然,理解人與生命關系,對于學生健康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為此,在生物教學中不僅要傳授學生生物學知識,更要引導學生正確理解生命價值,理解人、生命與自然三者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從心底尊重生命和熱愛生命。
一、深入剖析生命結構,增強對生命的敬畏
生命觀念明確指出功能和結構相互統(tǒng)一,所以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生命觀念,需要帶領學生了解更多關于人體的結構以及功能的相關知識內容,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還有助于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此外,深入剖析生命結構,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視角欣賞生命,從而增強學習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探究學習的欲望和動力,學生不僅能夠對生物的完美性、協(xié)調性和整體性有更深刻的認知和理解,還能增強學生對生命的敬畏之情。例如,在教學《呼吸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時,帶領學生走進實驗室動手拼裝人體呼吸系統(tǒng)模型,結合生活案例分析:米粒由氣管進入人體后的路徑,聯(lián)想呼吸器官的作用。在模型的幫助下學生明確了氣體和食物進入人體都要經過咽。于是,有的學生就提出疑問:吃飯時為什么食物不會從氣管進入呢?再用模型展示吃飯吞咽時厭軟骨的作用,用科學驗證古人“食不言”的道理,學生也為人體結構的巧妙而驚嘆。此外,還可以帶領學生了解鼻子內的構造,讓學生了解毛細血管、黏液、鼻毛和嗅細胞的作用,鼻子結構在凈化空氣、避免鼻腔受外界刺激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再如,分析肺部結構,通過觀察以及按壓豬肺感知肺部的體積變化,思考氣體在肺中的循環(huán)路徑,明確氣體進出肺部的方式,了解肺部的重要功能。教師可以展示肺泡和小腸絨毛的結構模式圖,根據小腸絨毛特征推理肺泡功能,了解肺泡的工作方式。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明白凈化空氣對身體的重要意義,從而在生活中遠離吸煙,增強保護自己的意識。將功能和結構進行統(tǒng)一講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對生命結構的認識和開闊視野,同時還能引導學生從健康的角度審視生活,發(fā)揮生命教育的意義。
二、創(chuàng)設直觀生活情境,培養(yǎng)正確生命觀念
對于學生而言,書本知識是枯燥乏味的,單純背誦書本內容學生不可能真正理解生命的意義,形成正確的生命觀念。想要拉近學生與生命自然之間的距離,就要從學生實際生活出發(fā),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案例,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直觀教學情境,一方面讓學生近距離接觸生命科學,理解生命的意義,另一方面也是給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提供了一個平臺,更好地啟發(fā)思維和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和興趣,讓學生形成正確的生命價值觀。例如,在學習《菌與傳染病》的時候,可以列舉人類歷史上的重大傳染病案例。例如,1932年發(fā)生的霍亂,利用多媒體視頻資料給學生介紹1932年的霍亂,讓學生一邊觀看一邊思考:霍亂的傳播途徑是什么?為什么霍亂擁有這么強的傳染性?面對霍亂應該如何有效預防?結合真實案例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可以讓學生置身其中,更能體會生命的寶貴,理解生命的意義,從而樹立正確生命觀。同時,真實案例比單看教材內容更具有感染力,能有效激發(fā)學生求知欲,讓學生自發(fā)參與到學習活動中,認識到學習生物學知識的重要性。再如,在學習《生物進化歷程》這節(jié)課的過程中,課前根據教學要求和內容設計了PPT課件,將生物進化過程直觀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將生物形態(tài)和所處時期一一對應,了解生物進化的具體方式和經歷過程。這種直觀形象的展現(xiàn)方式可以讓學生理解生物進化的意義,同時明白生物進化的結果也具有不確定性,既可能存活下來,也可能隨著時間消逝在生命的長河中,如靈長類動物經過演化形成了不同的物種,而恐龍滅絕了,成為化石供現(xiàn)代人研究。經過學習,學生不僅可以掌握豐富的生物學知識,也能理解生命的偉大,從而敬畏生命和熱愛生命。
三、借助生命美學元素,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
人文教育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就是美育,所以生命教育和美育理應協(xié)同開展。教師要挖掘生物教學內容中隱藏的美學元素,借助美學元素陶冶學生情操,激發(fā)學生深入探索求知的欲望和動力,讓學生感受自然生命的絢爛多彩,從而實現(xiàn)培養(yǎng)健全人格,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目標。田間的滾滾麥浪、花叢中的美麗蝴蝶和嬌艷鮮花、秋天的紅葉等,這些色彩斑斕的自然景象在訴說著生命的美好,引發(fā)學生對生命現(xiàn)象的深入思考。和宏觀世界相對應的是微觀世界,在顯微鏡的幫助下可以看到另外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如小魚尾鰭血液在嘩嘩流淌,洋蔥小巧精致的表皮細胞,這些在日常生活中無法看見的精美畫面會讓學生對生命的瑰麗和神奇由衷感嘆。此外,還可以組織學生走進校園,采集花朵植物的標本,帶領學生自制手工花藝作品,加深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鍛煉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
四、積極開展實踐活動,有效感受生命意義
生物學科的學習離不開實踐課程,通過參加實踐活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實現(xiàn)知識的內化吸收,同時還能由理論上升到實踐,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增強學生對生命的敬畏和愛護之情。為此,教師要積極開展實踐活動并滲透生命教育,給學生灌輸正確的生命價值觀,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例如,在學習《種子的萌發(fā)》時,要求學生在課后結合所學知識探究種子萌發(fā)所需要的條件。為學生準備條件相同的實驗種子,在課后拓展活動中,學生仔細觀察種子萌發(fā)和生長狀況,做好實驗記錄,同時還要將自己的實驗感悟記下來,在活動后與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活動體驗,說一說自己對生命的理解和感悟。通過這種課后拓展活動,學生更容易感受到生命的精彩和奇特,通過自己的精心照料讓種子萌發(fā),幼苗安然生長,這不僅讓學生對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體悟,同時也實現(xiàn)了思想境界的升華,對學生正確人生觀和生命觀的形成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再如,可以組織學生參加植樹種花的課外活動,通過給花草澆水施肥,觀察植物生長變化,加強學生對植物生長規(guī)律的認識和掌握,同時也有助于學生感悟生命,通過植物的生長感受生命的精彩和意義,從而增強學生對生命的熱愛之情??傊?,在今后的生物教學中要高度重視生命教育的滲透,有效挖掘教材內容中的生命教育元素,引導學生感受生命的精彩。讓學生明白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從而在以后的生活中珍惜愛護生命,形成正確的生命價值觀。
作者:高玉 單位: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第二中學
初中生物教學策略篇3
虛擬實驗是指借助于多媒體、仿真和虛擬現(xiàn)實等技術在計算機上完成實驗操作的一種實驗.初中生物教學中應做好虛擬實驗平臺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將虛擬實驗應用于相關的教學活動中.
1應用虛擬實驗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學實踐表明,初中生對信息技術興趣濃厚,因此可考慮運用虛擬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教學中為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眼球結構、眼球中各個部分的作用、眼球的成像原理等知識,可組織學生開展虛擬實驗活動,并給學生預留親自動手實踐的機會,使其其深刻的體驗實驗過程,尤其圍繞實驗設計相關問題,與學生一起分析問題的解答過程,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該部分知識.在虛擬實驗平臺,使用如圖1所示實驗裝置模擬眼球成像過程,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1)可變焦水透鏡的注射器模擬的是眼球的睫狀體,對水透鏡模擬的起調節(jié)作用.光屏模擬眼球的.(2)向左移動“F光源”,模擬看遠處的物體,此時應(選填推、拉或不動)注射器,才能在光屏上出現(xiàn)清晰物像(向內推注射器水透鏡曲度變大,向外拉則向反).(3)在光屏上呈現(xiàn)的物象是倒立的,而人們形成的視覺影像卻是正立的,因為眼球獲取圖像信息后需經過的加工處理才能形成視覺.(4)一位學生在“F光源”和水透鏡之間安裝一個廢棄的顯微鏡光圈,用于模擬眼球的.由眼睛的構成、成像原理可知,晶狀體是一個小巧而富有彈性的凸透鏡狀結構,被懸掛于睫狀體上,睫狀體內平滑肌的舒縮引起晶狀體的曲度變化,因此水透鏡模擬的為晶狀體,而光屏相當于視網膜.當“F光源”向左移動時,物體的距離變遠,為保證在光屏上出現(xiàn)物像,則晶狀體的曲度應變小,即,應拉注射器.視網膜產生的圖像信息需要經過大腦皮層的加分處理才能形成視覺.由眼的結構可知,顯微鏡光圈用于模擬瞳孔.
2應用虛擬實驗進行新課講解
教學實踐中應結合具體教學內容,注重采取實驗尤其注重虛擬實驗的應用,逐漸過渡到新知識的講解中更容易使學生接受與理解新知識.課堂上注重運用虛擬實驗平臺應配合使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習者展示虛擬實驗過程,并拋出相關問題要求學習者思考,而后進行新課講解.例如,使用如圖2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種子萌發(fā)所需的外界條件,圖2中的種子均為菜豆種子.要求學習者思考以下問題:(1)結合所學的實驗知識,若探究溫度對種子萌發(fā)的影響應選擇編號為的種子進行對照.(2)如果將①和②作為一組對照實驗,該對照實驗的變量為,從實驗的結果分析,該組對照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為.(3)③不會萌發(fā)的原因為.(4)實驗的不足之處是每一組只有一組種子,會因為因素的影響導致實驗結論錯誤.該虛擬實驗從學習者熟悉的實驗知識切入真實展示種子萌發(fā)過程,給學習者帶來直觀上的認識.同時,鼓勵其思考問題,使其能夠其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幫助其更好的接受與理解接下來要講解的新知識.學習者只要認真觀察,積極思考,把握單一變量原則不難回答上述問題.問題(1)溫度是變量,應保持其他條件相同,即應選擇②和⑤種子進行對照.問題(2)中對照實驗的變量是水分,從實驗結果可以看出種子萌發(fā)需要一定水分.問題(3)③不會萌發(fā)因為沒有氧氣.問題(4)因實驗的種子較少,難免會受到偶然因素的影響.教學實踐中先為學習者展示虛擬實驗,而非直接的講解新知識,如此更能增加課堂趣味,避免學習者學習的枯燥感.與此同時學習者對實驗內容有所掌握,更容易掌握接下來要學習的新知識.
3應用虛擬實驗深化知識理解
虛擬實驗能夠直觀的展示相關的實驗現(xiàn)象,啟發(fā)學生思考與理解蘊含在實驗現(xiàn)象背后的知識,更好的把握生物知識本質.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騰作用是初中生物的重要知識點,為使學生更好的理解這些知識本質,可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示相關的虛擬實驗,化抽象為具體,給學生帶來視覺上的刺激,尤其注重在課堂上圍繞設計好的問題與學生積極互動,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課堂上運用虛擬實驗平臺為學生展示如圖3所示的實驗情境并圍繞相關問題采用一問一答的形式與學生互動:(1)將閥門①②關閉放在黑暗處一段時間,目的是.(2)阻斷葉片間有機物的運輸后將整個裝置轉移到陽光下照射數(shù)小時,打開閥門①則透明塑料袋中的氣體進入到甲試管,待氣體收集滿后,用帶火星的木條檢測氣體,木條能夠復燃,表明A葉片能進行產生氧氣,綠色植物釋放該氣體的生理活動的反應式為.(3)打開閥門②將黑色塑料袋中的氣體通入乙試管進行檢測,發(fā)現(xiàn)石灰水變渾濁,則該氣體來自植物的,該生理過程的實質為;(4)試驗完成后,會發(fā)現(xiàn)塑料袋的內壁附著許多水珠,這些水珠通過植物的散失的.根據所學的植物呼吸與光合作用可知,實驗時先將植物放在黑暗處處理一段時間,目的在于讓葉片通過呼吸作用耗盡原有的淀粉.當放在光下時,植物會進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氣,是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光合作用的反應式為:CO2+H2O光照、葉綠體→(CH2O)+O2在進行光合作用的同時也進行呼吸作用,其中呼吸作用會釋放出氧化碳,加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呼吸作用生理過程的實質為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實驗中塑料在內壁上附著小水珠是由于植物通過蒸騰作用散失的水分遇到塑料袋內壁會形成小水珠.
4應用虛擬實驗鞏固所學知識
運用虛擬實驗創(chuàng)設相關的實驗問題情境,既能夠及時鞏固學生所學,又能避免學生產生學習的枯燥感,因此課堂上應圍繞初中生物重點知識,做好虛擬實驗設計,使學生通過操作實驗、分析實驗現(xiàn)象、回答實驗問題,更好的把握實驗步驟、實驗原理,為其以后靈活的解答生物實驗問題奠定堅實基礎.課堂上應用虛擬實驗平臺為學生展示如圖4所示的A、B、C、D四個實驗步驟,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要求學生根據所學回答如下問題:(1)該實驗的變量為.D步驟滴入碘液的目的是.(2)C步驟放入37℃水浴加熱的目的是.若將C步驟水溫升高至80℃,則2號試管D步驟的實驗現(xiàn)象為.(3)若增加一只3號試管,處理方法為等量的唾液加入饅頭塊后不振蕩,C、D操作步驟相同,則2號和3號試管作對照,可探究的問題是.認真觀察兩個試管的操作,其中在B步驟中向1試管滴加的是水,而向2試管滴加的是唾液,可知實驗的變量為唾液.唾液淀粉酶能消化淀粉,而淀粉遇碘能夠變藍,因此,可使用碘液檢驗淀粉的存在.C步驟中將試管放入37℃水浴加熱目的在于模擬人體的口腔溫度.當水溫升高至80℃時唾液淀粉酶失活,無法消化淀粉,因此,D步驟試管中會因淀粉的存在而變藍色.若設置實驗以是否振蕩為變量,將步驟C、D中的2號和3號試管作對照,可探究牙齒的咀嚼與舌的攪拌是否會影響?zhàn)z頭在口腔中的變化這一問題.
5應用虛擬實驗進行專題訓練
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初中生物的重要知識點,是日常測試的熱門考點.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僅僅掌握理論知識是不行的,還需要提高其理解所學以及運用所學分析問題的能力.實踐中為使學習者更好地掌握植物的呼吸作用相關知識,應注重借助虛擬實驗組織學習者開展專題訓練活動,進一步鞏固學生所學,澄清其對所學知識的認識與理解,積累分析問題的豐富經驗.實踐中可運用虛擬實驗平臺,為學習者展示如下實驗,并要求其認真作答相關問題.圖5是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產物的實驗裝置,根據實驗及所學回答問題:(1)實驗中A為塑料袋,則應選擇什么顏色的塑料袋,為什么?(2)實驗過程中具體該怎么操作?(3)實驗中澄清石灰水有什么變化,從中可以得出什么結論?該虛擬實驗難度并不大,目的在于鞏固學習者對實驗原理的理解.根據所學可知植物呼吸產生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又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為避免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應采用黑色的塑料袋罩住植物,避免其光合作用.一段時間后,應注重將閥門B打開,用手擠壓塑料袋可以看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表明植物呼吸作用產生了二氧化碳.教學實踐中借助該虛擬實驗開展專題訓練活動可大大增加訓練趣味性,激發(fā)學習者思考問題的積極性.
作者:張漫漫 單位: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區(qū)古饒中心學校
初中生物教學策略篇4
生物教材中有許多生物教學圖表,是教學的重要依據和內容.圖表是非連續(xù)性文本.具有直觀、生動和形象的特點,是初中生物教材的一大特點和有點.生物教學圖表是教學的重要內容,有效地利用教學圖表對于生物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圖表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的作用和價值
初中生物是以自然界的動植物為研究對象的自然學科,研究的生物是許多學生并不熟悉的生物.要幫助學生認識并不熟悉的生物,就需要安排一定的圖表來幫助學生學習.新課程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在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圖表來幫助學生學習,這些教學圖表不僅豐富了教材內容、表現(xiàn)直觀,形象式表達出看不見、摸不著的生物的繁殖和生長的生理過程.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教學圖表,利用直觀的圖表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生物圖表是生物教材的一大特色,具有形象,生動,趣味性等特點,鮮明的圖表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關注和好奇.教學圖表是生物教學的重要內容,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圖表占有很大內容和比例.新課程的生物教材加大了圖表的安排和運用.新課程的初中生物教材中,每一冊都含有200多幅教學圖表,其中以為幫助學生更好學習連續(xù)性文本的圖解的非連續(xù)性文本居多,教學插圖已經成為重要的教學內容.各種類型的教學圖片具有語言文字無法比擬的直觀、生動、簡潔、趣味的特點.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教學內容.新課程的初中生物教學突出了教學的直觀性,增加了大量的教學圖表.例如,“我們生活的家園———生物圈”這個教學內容,如果僅用文字敘述:什么是生物圈?生物圈中有哪些東西?生物要想更好地生存,還需要哪些物質?這些物質來自于哪里?怎樣利用這些物質?學生一下子很難理解,但教材用圖表的形式,明確直觀地表示了生物和環(huán)境之間有哪些關系,環(huán)境中的營養(yǎng)物質通過植物進入到生物圈中,再通過吃與被吃的關系(食物鏈)傳遞給更高等的動物人類,并被人類消化、吸收后再通過呼吸釋放能量所利用.雖然學生不可能將所有知識點說清楚,但憑借教材提供的圖表,就可以直觀的幫助學生梳理出一幅自然界和諧生活的畫面,將散亂的知識點串聯(lián)在一起,為今后的系統(tǒng)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生物圖表的利用和教學建議
教學插圖在初中生物教材中的占幅都很大,它以其直觀、生動、簡潔、趣味的特點,用直觀視覺形象補充文字內容不足,幫助學生只直觀形象的圖片的引導下再閱讀課文,驗證自己的語言文字信息.對于這類文本的研究已經比較成熟.教材中有關實驗內容的插圖,有些是操作圖,有些是實驗觀察結果圖,有些是實驗裝置圖.這些圖清晰明確,具有很強的指導性.但初中階段的實驗演示圖,實際上是非連續(xù)性文本對連續(xù)性文本的補充.通過圖片展示實驗的各個步驟,同時配以連續(xù)性文本的介紹.但也有些演示圖只是選取了實驗中的部分圖片,因此學生不易明確具體的實驗步驟.尤其是實驗裝置圖,如果能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分析討論出實驗裝置圖的意義,學生的實驗能力必然會得到更好的發(fā)展.例如,在人體呼吸產生二氧化碳的實驗裝置圖中,學生很難理解裝置設計的原理.此時教師可以通過板畫于黑板幫助學生分析.如可設計這樣的問題幫助學生思考:B試管中是連接空氣進口的玻璃管伸進了石灰水中,還是連接呼吸處的玻璃管伸進了石灰水中?為什么不可以兩個都伸進石灰水?為什么還要用A試管,起什么作用?當往呼吸處吹氣時,吹出的氣體是進入了A試管的石灰水中還是B試管的石灰水中?當吸氣時,為什么要用夾子夾緊B試管?通過這些問題的設置,學生很快就可以分析出A試管起的是對照作用,呼氣時會產生大量使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二氧化碳,繼而得出實驗原理:吸入的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較少,而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故驗證了人體內進行氣體交換的原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通過各種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好實驗裝置圖,最好的方式就是多設計一些簡單的問題幫助學生更快的理解,當然經過幾次這樣的講解及訓練后,學生慢慢就會自己分析實驗裝置圖,對提升他們的解釋、推理、實驗探究能力都會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對培養(yǎng)他們科學規(guī)范的解題能力很有好處.結構模式圖類的教學插圖比較多,結構與功能相適應是生物學中的一個基本觀點.在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據該圖,應用觀察、對比、歸納、聯(lián)想等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觀察食物在人體內消化和吸收過程示意圖”其信息內容非常大,學生的分析也很片面,故此時教師的指導至關重要.在觀察這幅圖時,筆者給學生設計了這樣一些問題:為什么消化道不畫成直的?消化道中的三種物質在口腔中是什么形態(tài)?進入其他消化器官時是如何改變的?在變化的同時有什么物質在參與?小腸中畫出的小腸絨毛、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有何作用?通過這些問題設置,學生就會一步步理清消化的過程其實就是大分子物質變成小分子物質的過程.再通過討論就會知道在變化的過程中需要消化酶的參與,最終會變成另外一種物質,再被吸收.當然,由于圖像缺乏動感,學生會孤立地記憶各個器官的名稱和功能,而對它們之間在結構和功能上的相互聯(lián)想理解不深,容易產生記憶疲勞.所以多媒體課件的應用在此時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動畫或視頻演示,學生可以更直觀地明確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各方面.鑒于初中生的心理特點以及對外界信息的接受能力,在初中教學中對結構模式圖的理解還可以通過角色扮演(如食物鏈和食物網)、貼圖練習(如消化系統(tǒng)示意圖、呼吸系統(tǒng)示意圖等)、自制模型(如模擬呼吸運動)、模擬游戲等多種新式來進行.
3數(shù)據表格類圖表的運用
數(shù)據表格類文本是蘇科版七年級上冊(新版)中出現(xiàn)較多的一類非連續(xù)性文本格式,這類文本從小學階段就已經涉及,所以這類文本也是學生最熟悉、最容易理解的文本.用好數(shù)據表格類文本,對于初中生物學中實驗的記錄非常有用.因此,對于這類文本的教學,教師不光需要教會學生理解圖,更需要教會學生制圖和畫圖.
3.1思維導圖類插圖的運用
按照建構主義和多元智能理論,學生原有知識和表達方式有明顯差異,生物學教學中概念數(shù)量眾多,如果不能正確理解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概念間的內在聯(lián)系,則相近或相似的概念會相互干擾,產生負遷移現(xiàn)象.雖然思維導圖能很好地幫助學生理清概念及其外延,但初中生的理性思維才逐漸進入發(fā)展階段,因此,大量的思維導圖不僅不會使初中生思維更清晰,不當?shù)乃季S導圖還會讓學生走入誤區(qū).所以,蘇科版初中生物教材中,思維導圖的量很少,并主要集中在每章節(jié)的最后總結中.教師在呈現(xiàn)思維導圖時要采取分步教學,由局部到整體,逐步展示.切忌將一整塊概念直接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自學填寫.沒有細致地分析,學生也僅會從書上拼湊答案而已.例如,對于呼吸作用思維導圖(如圖1所示)的填寫一定要安排在將呼吸作用的所有知識點全部學完并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要先讓學生寫下:呼吸作用是消耗氧氣將有機物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能量.這樣,概念層次就立刻變得清晰,關系簡潔明了,有利于學生把握復雜的概念和概念之間的關系,有利于對程序性知識的掌握.對于一些知識結構更加復雜的概念圖,教師必須將其分解成各個小的知識體系,再進行整合,這樣填寫起來就會得心應手.
3.2數(shù)學圖表類的運用
在非連續(xù)文本中文字和統(tǒng)計圖表結合是人們常見的文本形式,但初中生對這種非連續(xù)性文本的認識還不夠全面.這樣的圖表以出現(xiàn)在數(shù)學等科目中較多,所以幫助學生分析數(shù)據和圖表時可結合數(shù)學內容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閱讀圖表必須注意的事項為:①標題.標題是對整個圖表內容的概括,反映了圖表的主題.②分類、圖例.統(tǒng)計圖表首先要確定統(tǒng)計的類別.③讀數(shù)據.統(tǒng)計圖表以數(shù)據或箭頭反映問題,閱讀時要進行縱向、橫向比較,從中得出結論.④解析.要重視審讀配合圖表而出現(xiàn)的解釋分析的文字內容,圖標和文字結合,它可以幫助我們有效地把握圖表所要傳達的重要信息.對于非連續(xù)性文本的教學,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閱讀,通過形象思維的培養(yǎng),使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類比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辯證思維能力等共同發(fā)展提高,教師還應用精練準確的語言講清內涵和外延,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啟迪學生的思維,使有關圖像及其含義深深留在學生大腦中,以備提取.教師只有重視非連續(xù)性文本,在教學中使用多種方法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認真利用好非連續(xù)性文本,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考慮問題,一定能訓練學生思維,也可以讓課堂教學更高效.新教材在繼承舊教材編排的基礎上,緊扣新標準要求進行了完善,有助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進行自我發(fā)展.同時,作為一線教師,研究教材變化的具體細節(jié),深層次理解其蘊意,有助于更好的挖掘教材之價值,傳達教材之精神.
3.3重視實驗教學
新教材更加強調探究性實驗,更加關注實驗目的的指向性和規(guī)范性.高中生物學探究實驗的一般步驟是:提出問題―作出假說—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現(xiàn)象―得出結論.常見問題是:只講知識內容,對圖表重視不夠,實驗原理不清晰、缺乏獨立設計實驗的能力、操作不規(guī)范、不能理性分析實驗結果等.因此,實驗教學中,教師因結合概念教學,發(fā)揮圖表的作用,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幫助學生理解實驗的意義.既要引導學生學會自主設計實驗步驟,又要加強學生實驗規(guī)范性操作的指導.要破除“假設即事實”的實驗思維定式,鼓勵學生秉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用批判的態(tài)度分析實驗結果,實驗的目的不是作出預期答案,而是為了離真相更近.實驗中的疑惑或問題不應草率解決,而是作為進一步探究的原點,拓展出一系列相關的探究實驗,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還原實驗的本真價值.
作者:葉會英 單位:江蘇省東海縣白塔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