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文教學中的美育教育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中文教學中的美育教育,也是當前大學生素質(zhì)教育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中文教學中的美育是一種以美化促優(yōu)化的教學過程。憑借中文學科自身的美和創(chuàng)造中文教學的美,來促進學生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借景審美,是作者對精心挑選的景物的描寫來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方法?運用借景抒情的表現(xiàn)手法,能夠使語言含蓄,令人回味無窮.把學生死板的記憶轉(zhuǎn)化為學生主動的想象,讓學生心悅誠服的接受美、創(chuàng)造美。
【關鍵詞】語文教學;借景審美;意境美;創(chuàng)造美
美育教育是一種藝術教育。這種藝術教育和其他藝術教育一樣需要老師和學生情感的交流。中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利用真正的東西來陶冶他們的靈魂,培養(yǎng)其健康高雅的情趣,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是塑造符合現(xiàn)代要求的髙素質(zhì)人才的重要一環(huán)[1]。而以反映自然美和社會美的文學作品為主要內(nèi)容的中文課程,正是實施美育教育的重要科目。文學的抒情分為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間接抒情,他是一種最普遍、最主要的抒情方式。所謂“借景審美”就是作者通過對精心挑選的景物的描寫來表達思想感情的^種方法。在我們接觸的文學作品中,這是十分常見的。
一、深入分析作品,充分提示其“內(nèi)在美”
大學中文教材的編寫,很注意擷取古今中外文學作品中的精華。就其內(nèi)容而言,美即廣泛而深刻。就其形式而言,美即千姿百態(tài)又絢麗多彩,各具特色。諸多作品諸多美。如果讓學生獨自去欣賞,領會會有較大困難。這是由于學生的社會閱歷、生活積累、知識功底的差距所造成的。因而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提示作品蘊含的“內(nèi)在美”,才能使學生受到美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進而受到美的教育。如,《荷塘月色》寫的不過是“荷塘”“月光”這些普通的景物,但作者都是將其寫的形神兼?zhèn)?,韻味無窮。如寫出水的荷葉向亭亭的舞女的裙,綻開的荷花像少女"羞澀”的臉龐;薄霧中的月光像籠著輕紗的夢;樹縫里的燈光是“瞌睡人的眼”。作者把靜夜里的荷塘和月色寫的千姿百態(tài),飽含詩意,意在展現(xiàn)出一個素淡朦朧、和諧寧靜的令人向往的美好境界,將自己淡淡的喜悅和隱隱的哀愁滲透于景色的描寫之中,達到情景交融境界,這就是文章的“秀婉美”。
二、引導學生領會作品的“意境美”
(一)凡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都有優(yōu)美的意境
意境,就是文學作品所描繪的生活情景(或自然景物),與作者強烈真摯的感情融和而成的一種藝術境界。中文教師如能善于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往往能引導學生在一瞬間領略大自然的美,或啟示學生在日常中享受生活之樂。如《老三界》里“山藥露宿”中的景物描寫:“半夜里,忽然醒來,才覺得寒氣逼人,刺入肌骨,渾身打著顫???…”寫極其寒冷的感覺,顯現(xiàn)出環(huán)境的艱苦。而之后的寫景中卻流露著作者不無欣賞的情趣,覺得眼前之境“真是我生平?jīng)]有見過的奇觀”。盡管冷的發(fā)抖卻等閑視之,充分表現(xiàn)了革命者那種熱愛生活的樂觀心情。這種人物的精神美九在學生從景物美的感覺中顯現(xiàn)出來。
(二)抓閱讀中的解題,指導學生以審美的觀點審題
題目是文章的窗口。理解了題目,就可以大體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反之,作文中如果審準了題目,就會按要求作文,不至于下筆千言,離題萬里。例如在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時,首先通過解題,讓學生明確從課題就可以看出這一課主要寫小興安嶺的美麗。然后抓住中心詞美麗讓學生進一步學習課文,理解課文怎樣抓住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變化,具體寫出小興安嶺的美麗。通過審題、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一篇好的借景審美的文章,它所借助的景物都是經(jīng)過精心挑選,并不是信手拈來的
現(xiàn)在大學學生在寫作時,卻往往不太注意景物的選擇,觀察到什么就寫些什么,并不注重抒情審美的效果。例如1:有位同學寫了一篇《月圓人圓》,同時是要抒發(fā)中秋之夜與家人團聚的幸福、歡快的感情。但作者即在文中選擇了這樣的景點來描寫:“月亮漸漸升起來了,這處群山連綿起伏,山腳傳來的犬叫聲打破了夜的寧靜,衰落的梧桐葉落在井旁”這段景物描寫中,作者就是用了一種平淡無奇的寫法,看到什么景物就寫什么景物的方法來寫景,這樣寫毫無文學效果。例如2:“犬叫聲”往往是生人進村所致,且這種聲音并不美。落在井旁的衰落的梧桐葉更給人一種凄涼之感。正是由于作者寫景時沒有經(jīng)過選擇,沒有有的放矢,結(jié)果,與家人團聚那種歡快、幸福的心情也沒有能表達出來,反而適得其反。倘若把這段景物描寫中的景點改換一下,改為“銀盤似的明月高懸在頭頂,皎潔而柔和的月光沐浴著大自然的一切,天幕上綴著寶石般的星星也在調(diào)皮地閃著他們明亮的眼睛,井旁的梧桐姑娘也在清風中扭動著身姿,在這樣的一個祥和而靜怡的夜晚,我們房子里時而傳來一陣陣歡聲笑語……”這樣寫,效果就完全不同了,那種與家人團聚,幸福、歡樂的心情就從字里行間流露出來了。
三、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美
大學中文教學中的審美,源于教師對學生的熱愛、對文學的迷戀、對生活的樂觀、對自身的信心、對美麗的敏感等。在中文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作美的直接表現(xiàn)就在于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學去表現(xiàn)美的感受,這就是作文。如何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這是大學中文教師面前的一道難題。我在教中文作品時,經(jīng)常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把握作者的作品脈搏,發(fā)現(xiàn)作者的思路,尋求發(fā)現(xiàn)引起作者創(chuàng)作沖動時的感情觸發(fā)點。以所學課文未誘導,聯(lián)系社會生活實際,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美、生活美、藝術美的興趣,提高其感受美的能力。學生在寫作思考的時候,有可能會產(chǎn)生超出人們想象的觀點,人稱標新立異。對學生的標新立異,教師應多鼓勵、多倡導,培養(yǎng)學生的堅持精神。有些同學如果對景物的特征了解的不深、把握的不準,就很難于達到抒情審美的效果。如有位同學在文中寫道:“拉上窗簾,我們在教室里看書,時而邀著太陽坐坐,時而和月亮說說悄悄話。窗外有時下著雨,細聽著小雨滴滴嗒嗒地敲著窗戶,想要進來的樣子,可怎么也進不來……?!睂W生的本意,是想借窗簾抒發(fā)本人熱愛校園生活的情感,但寫作者并沒有達到這樣的目的。如“月亮的乳白底色上印著許多閃亮的成行的米蘭花,每當抬頭看見那開得正艷正濃永不調(diào)謝的米蘭花時,我就不由自主地哼起《米蘭》”這首歌,就不由得想起老師那每日孜孜不倦的身影,想起老師在課堂上談古論今的精彩講演,想起我們陶醉在知識的海洋里的癡迷……,經(jīng)過這樣一改,注入了學生們的感情色彩。其次,沒有扣緊窗簾來借助外景抒發(fā)感情。文中提到的“太陽、月亮、小雨”都與窗簾的存在而動了情。如把“太陽”比成“含笑的小伙子”?!霸铝痢北瘸墒恰皽厝崦利惖墓媚铩?,“小雨點”比成是“活潑可愛又調(diào)皮的小弟弟”。這樣一來,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董學文.美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大學出版社,2017.
[2]陳紅,郭悅.思想政治教育生態(tài)觀新思考想[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4).
[3]李三.中國文化概論[M].北京沖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6.
作者:王忠寶 單位:丹東廣播電視大學寬甸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