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儺面具民間藝術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儺面具民間藝術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儺面具民間藝術論文

一、儺堂戲面具

儺堂戲是儺戲中的一個重要種類之一,演出多在主家堂屋或院子進行,因此稱之為儺堂戲,在貴州又稱為儺愿戲或儺壇戲,主要流傳于黔東、黔南和黔北一帶的苗族、侗族、布依族、土家族、仡佬族和漢族中,尤其以思南、德江、沿河、印江、松桃、石阡、江口、道真、綏陽、務川、貞豐、正安、湄潭等縣最為豐富。自古以來,由于各民族的多次遷徙,致使貴州歷史民族文化受到荊楚文化和巴蜀文化的相互影響,在元末明初儺戲從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傳入貴州,并逐漸和貴州當地地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儺堂戲形態(tài)。儺堂戲面具主要用于儺壇祭祀活動和依附于儺壇祭祀的儺戲演出。儺堂戲面具一般有 24 個,各代表 24 個神戲。儺堂戲面具有“半堂戲 12 面具,全堂戲 24 面具”之說,各地面具角色也略有不同。儺堂戲面具一般用白楊木、丁木或柳木制作,白楊木、丁木材質輕又不易開裂,柳木在民間則被看成是避邪之物,民間藝人用它制作面具顯然有其象征和喻義。儺堂戲面具制作工藝比較復雜,藝人們所雕刻的面具個性鮮明、形象夸張、造型生動,雕工精湛、技藝高超,是貴州現存儺面具中藝術性較高的代表類型之一。儺堂戲面具在著色上又分為淡彩和重彩兩大類;淡彩先在面具上涂抹上一層赭石色或土黃色作為底色,再用桐油反復刷上幾遍,眉毛、眼睛等部位用黑色進行勾勒渲染,帽子上描繪出如龍、鳳、云紋、牡丹、蘭草、菊花和福壽等各種裝飾圖案。重彩則用紅、藍、黑等色彩在面具上涂抹勾畫,帽子上的花紋則用筆精心加以刻畫,簡言之,儺堂戲面具色彩給人的整體感覺是沉著古樸、渾厚凝重、古雅高貴??偟膩碚f,儺堂戲面具神態(tài)生動、個性鮮明突出,表現手法主要是通過人物五官及色彩的不同變化,刻畫和表現出人物的威武、正直、忠誠、剽悍、兇猛和奸猾等性格特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另外,與安順地戲臉子進行比較,儺堂戲面具最為顯著的特征是大都沒有頭盔和頭盔裝飾,只有道帽和發(fā)式,藝術上多采用刻繪結合的手法,注重整體、簡略概括,并將人物眼睛與下唇做成活動結構,武將頭上生角、嘴吐獠牙,顯得怪譎詭秘,恐怖森嚴,攝人心魄,具有一種特殊的藝術魅力和獨特的審美價值。

二、威寧彝族撮泰吉面具

在貴州高原西部,威寧縣鹽倉區(qū)板底鄉(xiāng)裸戛村,至今仍保留著一種原始古樸的儺舞戲—撮泰吉,撮泰吉又叫變人戲?!白內恕痹谝臀闹械囊馑际莿倧脑匙兂傻娜耍琳Z叫“老變婆”,學名則為“類猿人”,是彝族祖先神靈的化身。撮泰吉共有六個角色,五個面具,戴面具的五個角色分別是:阿普摩,戴白胡子面具(1700歲的彝族老人);阿達姆,戴無胡須面具(1500歲的彝族老婦人);馬洪摩,戴胡須面具(1200 歲的苗族老人);嘿布,戴豁嘴面具(1000 歲漢族老人);阿安,戴面具(彝族小孩兒,阿達姆的孩子)。撮泰吉面具制作程序是把杜鵑樹干或漆樹等高山硬雜木鋸成段并破成兩片,在半片木頭上用工具砍出高高的額頭和鼻梁,并鑿出三孔代表眼睛和嘴巴,再用鍋煙灰把面具涂成黑色即可。其造型非常樸拙簡約,面具前額高長,如猴似猿,使用時在面具上畫出各種走向的白色線條,以示蒼老并用以區(qū)別不同的角色。撮泰吉表現的內容大都是彝族先民在原始宗教儀式活動中的神靈形象或在遠古洪荒時代的生活內容和本民族的歷史故事。具體而言,撮泰吉面具在撮泰吉儀式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戲中撮泰老人神靈的再現和化身,對于他們不僅是溝通陰間與陽間的工具,而且是連接死亡和生命的媒介。當巫師戴上面具舉行儀式時,上千年的遠古生活通過巫師的表演即刻顯現在眼前,他們以祖先神靈的化身出現在世俗人群面前,從撮泰吉的對話和表演中再現彝族先民遷徙、勞作和繁衍的歷史并為彝族子孫掃除邪魔瘟疫。威寧彝族因為世代生活在深山嶺谷、群山環(huán)繞、層巒疊嶂的大山懷抱,因此造就出大山般豪放、粗獷的性格,其面具藝術也呈現出原始、古樸、粗獷、野性、剛勁、豪放、稚拙、怪誕、肅穆的風格特征,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

三、安順地戲

居住在黔中腹地安順屯堡的居民,其祖輩是明代洪武年間朱元璋派兵征戰(zhàn)云南、屯兵安順,集體南遷而來,并建立了安順城和相關的“屯、堡、族、關、哨”等帶有屯兵意義的村寨。屯兵的士兵和南遷的隨軍移民,從中原地區(qū)帶來了古老的儺戲,古時被稱為軍儺。時至今日,當年屯堡人的后裔仍然在追憶和傳承著祖輩的遺訓,仍然保持著自己的語言、習俗、信仰、服飾穿戴和生活方式,作為精神文化載體的地戲(即儺戲),因此也較為完整地傳承下來。所謂地戲,是指以貴州安順地區(qū)為中心的這片地域上流傳的近三百堂臉子戲,因演出時不用戲臺,而是在戶外空曠地帶或低處平壩上進行表演,故名地戲。在地戲的整個演出過程中,演員都要佩戴面具;因演出劇目多為古代軍事、征戰(zhàn)故事,面具便以武將最具特色,這也是安順地戲是由軍儺傳入當地并與當地巫文化相融合的一個佐證。安順地戲又稱“臉子”,一臺戲有很多面具,多達百面、少則數十面,堪稱貴州儺戲面具之最。面具選材于梨木、核桃木等硬質木材,人物臉譜的刻畫十分夸張,并有紅臉、黑臉、花臉和白面之分,面具的胡須多用土 、動物棕毛制成。安順地戲臉子的雕刻,一般是連頭盔整體雕刻,頭盔的形式分尖盔、道帽、如意盔、鳳翅盔等,盔上的裝飾又有龍鳳、星宿、吉祥喻義幾種紋飾。男將一般裝飾龍,盤龍于盔頂,穿插有致,富于變化;女將多飾鳳于盔,有“雙鳳朝陽”、“鳳翔牡丹”等造型,還可飾花、蝶、蜂等。

上述的雕飾物富麗、精美、堂皇,作品多采用透雕、鏤空的雕刻手法,顯得玲瓏剔透。簡言之,頭盔(包括耳翅)雕刻是安順面具的精華所在,這也是安順地戲面具藝術的最為獨特之處。另外,安順地戲面具又分為“五色相”(五個基本類型),即文官、主帥、老將、少將、女將之面容。除主要人物之外,還有小軍、道人、丑角等面容。人物五官的造型一般有固定的程式;男性武將額飽腮圓、眼鼓眉突、咬牙張鼻;女性少將面部平和豐滿、柳眉鳳眼、英姿颯爽。再有就是民間藝人對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一定的要求,例如雕眉有“少將一支箭、女將一條線、武將如烈焰”之說,雕嘴有“地包天”(邪神)、“天包地”(正神)之分。至于眉弓和鼻孔的夸張塑造,更是安順地戲面具刻畫人物性格的點睛之筆。而在色彩的應用和處理上,安順地戲面具也是非常大膽、夸張、鮮明、強烈,所用色彩的色相純度極高,如紅、橙、黃、綠、藍、青、紫、黑、白等,均可往面具臉上整塊涂抹,并以色彩來寓意對面具角色的褒貶,例如紅色代表忠烈,黑色代表剛烈,白色代表奸詐,綠色代表邪惡等(類似中國京劇臉譜的寓意),十分強烈醒目,使其呈現出多姿多彩的豐富面貌。安順地戲面具現存最古老的是三百多年前即明代晚期流傳下來的作品,但現在已經難見真品,現存清代的作品也只是鳳毛麟角,其形態(tài)豐富多彩、風格富麗堂皇,雕刻技藝高超精湛,體現出裝飾富麗、大氣莊重的審美特征。如前所述,貴州儺面具大體上可歸納為三大類型,即儺堂戲型、撮泰吉型(變人戲型)和安順地戲型。它們的共同之處都是源于古老的原始巫術與宗教,并作為宗教的禮儀出現,具有猙獰恐怖的神秘美感和震懾人心的藝術力量。通過對以上儺戲面具審美特征和藝術風格的分析,我們可以隱約窺見一個人獸共處、人鬼共處、人神共處的混沌、鴻蒙的世界以及人類文化發(fā)展中出現巫文化和原始宗教階段的歷史軌跡。而在其共性中又有其顯而易見的個性差異,儺堂戲面具猙獰恐怖、怪譎詭秘,撮泰吉(即變人戲)面具原始古樸、粗獷單純、野性怪誕,而安順地戲面具則體現出富麗堂皇、威武雄壯、氣勢莊重的審美特征和藝術風格。

四、結語

綜上所述,貴州儺戲歷史源遠流長,它曾在遠古的原始宗教和禮儀活動中,表現出強大的生命活力,并在儺戲癲狂放縱的表演過程中反映出貴州先民的思想觀念,交織著神靈崇拜、敬畏自然、驅邪酬神的復雜心理以及征服自然、戰(zhàn)勝自然和駕馭自然的理想愿望。它也不僅是貴州各民族遠古的圖騰和避邪娛神的法器,更是當代學者研究貴州各民族歷史、文化、宗教、戲劇、風俗、民情的珍貴的物象資料;而儺戲面具因其具有的人文、歷史、宗教、民俗和藝術價值等,今天已經成為人類學、歷史學、民族學、民俗學和藝術學等學科研究的重要對象。然而,這種根植于原始的自然經濟基礎上的原生態(tài)藝術,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的到來,隨著我國現代化、工業(yè)化、城市化、新型城鎮(zhèn)化、信息化和農業(yè)現代化建設和發(fā)展速度的突飛猛進,包括貴州省工業(yè)強省、后發(fā)趕超戰(zhàn)略的實施,這種古代“儺的活化石”在以人的發(fā)展為中心觀念的時代,面臨著瀕危乃至消失的趨勢。因此,為了保護、傳承和弘揚貴州儺面具藝術,對貴州這種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運用各種可能的辦法與手段,對此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研究、搶救、保護和發(fā)展,已經成為貴州各級地方政府,各級文化、文物部門和機構以及貴州本土文化工作者們的共識。因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的生命記憶,是人類創(chuàng)造力的精神源泉,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文化多樣性的展現,是人類永恒的精神家園。最后,筆者想借用前任文化部部長、現任中國文聯主席孫家正在貴州舉辦的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試點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摘要,作為本文的結束語,并與大家共勉。孫家正主席指出:面對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勢態(tài),保存和保持各國各民族文化的多樣性,維護人類文化的豐富性,越來越成為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中國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民族血脈之所以綿延至今從未間斷,民族民間文化的承續(xù)傳載功不可沒。對中國民族民間文化實施更為堅強有力地全面保護,不僅符合中華民族發(fā)展壯大的自身利益,也符合人類文明演進發(fā)展的歷史走向與世界潮流。

作者:裴臨風 單位:貴州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