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小豆經濟價值與綠色節(jié)本增效研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豆經濟價值與綠色節(jié)本增效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小豆經濟價值與綠色節(jié)本增效研究

摘要:本文簡述了小豆經濟價值,并從選地整地、播種、田間管理、病蟲草害綠色防控、適時收獲等方面闡述了小豆綠色節(jié)本增效栽培技術,以期為小豆生產提供技術參考。

關鍵詞:小豆;經濟價值;綠色;節(jié)本增效;栽培技術

小豆(Vignaangularis)起源于我國,屬于醫(yī)食同源作物,是我國傳統(tǒng)的出口創(chuàng)匯產品,也是現代農業(yè)種植結構調整的重要經濟作物及欠發(fā)達地區(qū)脫貧致富的主要經濟來源[1]。小豆是我國主要食用豆類之一,其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2]。由于小豆營養(yǎng)高,且具有獨特的醫(yī)療保健功能,小豆在人們日益合理的膳食結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人們對小豆的需求量將會越來越大。同時,小豆也是一種較好的生態(tài)作物,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可平作也可間作或套作,具有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的作用,在種植業(yè)結構調整中占有重要地位。為了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本文簡述了小豆的經濟價值,并根據多年的試驗數據及工作經驗總結出小豆綠色節(jié)本增效栽培技術,旨在為提高小豆的經濟效益提供參考。

1小豆的經濟價值

1.1糧食價值

小豆是我國特色雜豆,由于其具有特殊的香味,是東北、華北地區(qū)人們主食中的良好“添加劑”。小豆含多種營養(yǎng)成分,每100g小豆含蛋白質21.7g、脂肪0.8g、碳水化合物60.7g等。小豆蛋白質中賴氨酸含量較高,宜與大米、小米、高粱米混合做成豆粥或豆米飯。小豆軟糯、沙性大,是制餡的主要原料,也是常見食品、糕點如炸糕、豆沙糕、豆沙包、小豆粽子等的主要原料,其香甜可口,深受人們的歡迎。另外,從小豆皮中提取的紅色素是一種天然的食品添加劑,既環(huán)保又安全。

1.2菜用價值

小豆苗是用小豆種子生產出來的芽苗,又稱小豆芽菜、紅豆苗、鳳尾菜。小豆苗從播種至采摘只需15d左右,整個生長期間只需水分和適宜的溫度,不需要施用任何化肥、農藥和調節(jié)劑,是純正的綠色食品。小豆苗營養(yǎng)豐富、味道鮮美,也可清炒或涮火鍋,在各個賓館、酒店供不應求,深受消費者的青睞。

1.3醫(yī)療保健價值

小豆具有很好的藥用價值,有滋補強壯、健脾養(yǎng)胃、利水除濕、和氣排濃、通乳汁等功能。小豆中含量豐富的膳食纖維,具有良好的潤腸通便、健美減肥、降血壓、降血脂、調節(jié)血糖、預防結石、解毒抗癌等功效;小豆還具有消水利腫、解毒排膿、利濕退黃等功效,適用于防治水腫腹?jié)M、腳氣浮腫、熱毒癰瘡、乳癰、丹毒、腎炎水腫、肝硬化、肝腹水等病癥;另外,小豆中的皂角苷可刺激腸道,有很好的利尿作用,可作為腎病、水腫、心臟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1.4養(yǎng)地、肥地價值

小豆是豆科蝶形花亞科菜豆族豇豆屬的一個栽培種,生育期短,耐瘠、耐陰,適宜性強,適宜多種土壤類型,并有良好的固氮作用。小豆是豆科綠肥作物的優(yōu)秀代表,是一種能固定空氣氮素、活化土壤磷素、富集積累鉀素和微量元素的環(huán)境友好型作物[3],是禾谷類作物、棉花、薯類、幼齡果樹等間作、套種的適宜作物和良好前茬,被人們稱為“油茬”“肥茬”。

1.5飼料價值

小豆鮮草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與苜蓿相當[4-5],但是粗纖維含量比苜蓿低,小豆鮮草的適口性較好,營養(yǎng)價值也較高。小豆可作為畜禽的重要飼料來源。

1.6救災備荒價值

小豆生育期較短,抗旱耐瘠,適用于各種土壤,可作為荒地的先鋒綠肥作物和減災糧食作物[6],在災荒年份適時補種小豆可減少糧食損失,提高經濟效益。

1.7外貿價值

我國是小豆主要的生產國和出口國,在出口貿易中占有重要地位[7]。我國的小豆主要出口到日本、朝鮮半島和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qū)。近年來,隨人們膳食結構的改變,小豆及其制品也遠銷到加拿大、巴西、美國、瑞典、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qū)。

2小豆綠色節(jié)本增效栽培技術

2.1選地整地

多種土壤類型適合種植小豆,但其不耐澇,應選擇地勢較高的中性或偏酸性(pH值<7.8)土壤地塊,并且避免與豆科作物或向日葵重茬、迎茬,最適合與禾本科作物輪作。在東北春播區(qū),于秋季進行深翻地塊,一般采用功率為25.725kW以上的拖拉機進行深翻,耕翻深度為25~30cm。春季及時機械耙平地塊,采用輪距為120~130cm、功率為18.375kW以上的拖拉機起壟,壟距為60~65cm。機械起壟的同時,噴施氟樂靈除草劑1500~2000mL/hm2。有條件的地方,在春季起壟的同時施入一定量的有機肥(農家肥15t/hm2以上)。在華北種植區(qū),林豆間、套種模式下,在雨季前進行深翻蓄水保墑,6月中旬即可播種;在麥—豆輪作區(qū),小麥收獲后要及早滅茬、造墑,搶時早播。

2.2播種

2.2.1適宜播種期。東北春播區(qū),小豆適宜播種期為5月10日至6月10日。華北夏播區(qū),小豆適宜播種期6月20—25日,最遲不能晚于6月30日。2.2.2選種及種子處理。選擇優(yōu)質高產、直立抗倒、結莢集中、成熟一致、抗病、籽粒商品性好的品種,如白紅8、吉紅9、冀紅17、冀紅18、冀紅19、冀紅20、冀紅21等。播種前,利用風選、水選或機械清選等方法,去掉小粒、病蟲粒、破損粒、雜粒等,選留飽滿大粒種子備播。種子用2.5%咯菌腈懸浮劑、70%噻蟲嗪可濕性粉劑拌種包衣,以防治小豆苗期立枯病、根腐病、蚜蟲及地下害蟲。2.2.3精量播種。東北春播區(qū),一般采用精量播種機進行壟上機械開溝精量點播,播種、施肥、覆土、鎮(zhèn)壓一次完成。如采用雙行精量播種機進行壟上雙行(穴)精量點播,一般種植密度為12萬~22萬株/hm2。土壤肥力較高、播種較早(5月15—30日)適宜稀植,一般控制種植密度為12萬~16萬株/hm2;土壤肥力較低、播種較晚(6月1—15日)適宜密植,一般控制種植密度為15萬~22萬株/hm2。覆土厚度一般為3~5cm,并根據土壤墑情,播種1~3d后再適時機械鎮(zhèn)壓1次。華北夏播區(qū),在冬小麥收獲后小豆機械播種有2種方式,一是免耕機械播種,二是滅茬后機械播種,行距50cm,株距11cm。

2.3田間管理

2.3.1施足底肥。采用播種機自帶施肥裝置,在播種的同時施入種肥。根據土壤肥力條件和品種特性合理控制施肥量。一般施磷酸二銨150~200kg/hm2、硫酸鉀60~120kg/hm2、尿素30~60kg/hm2作種肥。2.3.2中耕。視土壤墑情及田間雜草發(fā)生情況,小豆整個生育期一般中耕2~3次,采取人工中耕或中耕機中耕,中耕深度一般掌握“淺—深—淺”原則。苗期要淺,以免傷根;生育中期中耕要深,促進根系發(fā)育;后期(封壟開花前)要淺,避免傷枝、傷花莢,影響產量。2.3.3葉面調控。在始花期,如果小豆長勢較弱,可噴施鉬酸銨+速樂硼溶液,促進小豆花芽分化,提高結實率;或者在開花前期結合封壟一起進行機械噴施葉面肥。一般葉面噴施0.4%磷酸二氫鉀溶液加含有鎂、鐵、鉬等元素的多元微肥,噴施量為500~1000kg/hm2,增產效果較明顯。若有徒長現象,在小豆開花初期及盛花期噴施烯效唑,能有效抑制徒長、矮化莖桿、防止倒伏,提高產量。

2.4病蟲草害綠色防控

2.4.1主要病害防控。小豆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立枯病、葉斑病、白粉病等。在病毒病防治上,應及時噴施殺蟲劑來控制蚜蟲群體數量及其遷飛活動;在發(fā)病初期噴施抗病毒劑或病毒抑制劑,如抗病毒劑水劑、病毒、克毒寶可濕性粉劑、1%香菇多糖水劑等。在立枯病防治上,在發(fā)病初期可選用甲基托布津、甲基立枯磷乳油、井岡霉素、甲霜靈等藥劑噴霧。在葉斑病防治上,可在發(fā)病初期用戊唑醇、多菌靈、百菌清、寧盾1號、吡唑醚菌酯及生物農藥寧盾1號噴霧,隔7d噴1次,連續(xù)噴2~3次,能有效控制病害的發(fā)生。在白粉病防治上,可在發(fā)病初期用粉銹寧、甲基托布津、多菌靈等藥劑噴霧,間隔7~10d再噴1次,連續(xù)噴2~3次。2.4.2主要蟲害防控。小豆田間害蟲主要為蚜蟲、薊馬、豇豆莢螟、棉鈴蟲等。蚜蟲是小豆苗期主要的蟲害,成蟲和若蟲刺吸嫩葉、嫩莖、花及豆莢的汁液,使生長點枯萎,葉片卷曲、皺縮、發(fā)黃、甚至枯萎死亡,最重要伯是它能傳播病毒病,因而防治蚜蟲極為重要。防治藥劑有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25%噻蟲嗪5000~10000倍液等。薊馬在近年來流行廣泛且危害嚴重,成蟲、若蟲多群集于花內取食為害,花器、花瓣受害后成白化,經日曬后變?yōu)楹诤稚:乐氐幕ǘ湮?。在薊馬危害高峰期,用60g/L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艾綠士)、25%噻蟲嗪、10%溴氰蟲酰胺可分散油懸浮劑(倍內威)噴霧防治。豇豆莢螟是小豆花莢期危害最為嚴重的害蟲,幼蟲為害豆葉、花及豆莢,常卷葉為害或蛀入莢內取食豆粒,莢內及蛀孔外堆積糞粒。蛀食早期果莢,造成落莢,蛀食后期果莢內種子被食。嚴重受害區(qū),蛀莢率達70%以上。在小豆始花期,用氯蟲·噻蟲螓(福戈)、阿維·氯苯酰(亮泰)、氯蟲苯甲酰胺等噴施效果明顯,或用微生物農藥蘇云金桿菌600倍液噴霧效果也較好。棉鈴蟲幼蟲主要取食嫩葉、蛀食花及豆莢,在發(fā)生初期,噴施速效、高效殺蟲劑,可用氯蟲苯甲酰胺(康寬)、甲維鹽、滅幼脲等藥劑進行噴霧防治。2.4.3田間雜草防控。小豆田間雜草防控首選耕作防除即播前深翻、田間中耕等方法,如果生長期間田間雜草過多,可采用化學除草。因為小豆胚芽對除草劑較敏感,所以在生產中一般采用苗后莖葉處理的方法除草。苗后莖葉處理,指在小豆出苗后將除草劑噴施于雜草莖葉,藥劑通過雜草的葉片、莖吸收并傳導進入植株內部,從而達到防除雜草的目的。生產上可任選以下3種組合的1種,可有效防治田間禾本科雜草及闊葉類雜草,即選用25%氟磺胺草醚水劑(虎威)300g/hm2+10.8%高效氟吡甲禾靈乳油(高蓋)300mL/hm2、25%氟磺胺草醚水劑(虎威)300g/hm2+15%精喹禾靈乳油1050mL/hm2、15%乙羧氟草醚乳油300mL/hm2+15%精喹禾靈乳油1050mL/hm2,兌水675kg/hm2噴霧。

2.5適時收獲

小豆的收獲方式包括人工收獲、機械聯(lián)合收獲和機械分段收獲。人工收獲是最原始的收獲方式,當小豆下部葉片脫落、中部葉片變黃,80%左右豆莢變黃時,用鐮刀割倒放平,自然晾曬5~7d后進行脫粒。一般山坡地、林豆間套種模式下均采用人工收獲方式,該收獲方式的優(yōu)點是收獲干凈、無破損粒、外觀品種好,缺點是費時費工、收獲成本高。機械聯(lián)合收獲,在小豆100%豆莢成熟后,采用豆類專用聯(lián)合收割機進行一次性收割作業(yè),也可采用改裝的小麥聯(lián)合收割機,但要注意調整機車行進速度和脫粒滾筒的轉速,以降低丟失率及破碎率。為了便于機械化收獲,可在小豆100%豆莢成熟前5d噴施百草枯,促使植株落葉、干燥,這樣可降低小豆籽粒的破損率。機械分段收獲是東北地區(qū)常用的一種收獲方式,分機械放倒、機械撿拾脫粒2個步驟。在80%以上的豆莢成熟時,采用機械割刀或者豆類起拔機將小豆植株割倒或拔倒,平鋪于田間,待小豆莖桿完全干透后,使用撿拾收獲脫粒機進行機械撿拾脫粒。

作者:劉振興 周桂梅 亞秀秀 陳健 孟慶祥 單位:唐山市農業(yè)科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