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管窺學習語文的有效途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我們應該轉變教學理念
二十一世紀要培養(yǎng)的人才應該是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能夠獲取知識、積極發(fā)揮自己的潛能,能夠隨機應變,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的人才不但要適應社會的需要,而且還要提高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另外,教育的根本是要面對全體學生,旨在提高全體學生的素質和能力,不應該只是針對一部分人的精英教育。教師應該擺正自己的位置,引導學生積極學習、自主思考,尊重學生的學習地位,多為他們提供應用實踐的機會,鼓勵他們在學習之余能夠多方面地提高自己,做適應社會的全方面的人才。
二、我們應該掙脫陳舊的教學模式的限制,讓學生生動活潑地學好語文
1.我們要讓學生由被動接受學習變成積極主動地探索。語文教學其實是非常生動有趣的,學習語文時,應該注重這些博大精深的文字,在歷史的長河下經過洗禮和豐富,它們有多么豐富的內涵,有多么飽滿的色彩。比如學習古詩的時候,教師應該多引導學生吟詠,多朗誦,讓學生深入感受詩歌中描繪出來的或壯觀或綺麗或清新或凝重的景象。比如在學習《望廬山瀑布》的時候,學生在朗誦這首詩的時候,教師應該適時播放幻燈片和音樂,讓學生深入領略廬山瀑布的壯觀和氣勢,讓他們產生對大自然美麗的向往,讓他們沉浸在詩的意境中不愿拔出,久而久之,他們就會愛上學習詩,愛上語文課。
2.教師應該正確把握自己在課堂中的位置,發(fā)揮積極教師引導的作用,把充裕的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自主學習,充分把握課文內容,在對課文理解有偏差的時候,再給予輔導和糾正。教師還可以在講解的時候,故意犯一些小錯誤,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去糾正,這樣獲取的知識比他們被灌輸到的知識要記憶牢固得多。在教學《瀑布》一課時,我要求學生劃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個句子,說說自己為什么喜歡它,然后用充滿感情的朗讀表達對句子的喜愛,同桌同學互相交流。學生大多劃出了這一句:“為般景象沒法比喻,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彼麄冇械恼f:“白銀這個詞用得好,寫出了瀑布在陽光的照射下閃著銀光的樣子。”在學生品析的基礎上,我加以點撥。這時,我故意讀錯:“是啊,瀑布太美了,太壯觀了,所以詩人禁不住贊嘆:千丈青山掛著一道白銀?!睂W生聽后立刻指出我的錯誤:“老師,你讀錯了,把‘襯’讀成了‘掛’了!”我相機讓學生比較“襯”和“掛”哪一個好,學生通過“襯”的衣字旁了解到“襯”原指貼身穿的襯衣,襯托外衣,引伸為襯托的意思。這時,他們立刻體會到作者用詞的準確,“青”襯托“白”,青白互相映襯,青的就更青,白的就更白,多美??!詩人精心挑選了“襯”這個字,寫出了瀑布色彩的美麗和氣勢雄偉。學到這,我又出示多媒體課件,讓學生看瀑布掛在青山前的景象,然后配樂朗讀課文,讓學生仿佛置身瀑布前面,感受大自然的美,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
3.還要鼓勵學生多積累,豐富自己的內涵,掌握更多的知識。語文的學習博大精深,學不完學不盡。俗話說,好記性比不上爛筆頭。學習積累的方法首先應該多讀,多閱讀中外名著和優(yōu)美的篇章,讓這些美文對自己形成美的熏陶。其次,還應該把這些優(yōu)美的詞句摘錄在摘抄本上,讓他們反復閱讀,形成自己的語言。
三、語文課不應該是刻板的講堂,而應該是放飛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空間
1.學習知識是為了運用。在學習完《瀑布》一文之后,我引導學生:“祖國的山川處處秀美,除了瀑布,我們還見到哪些美景?”讓學生學習作者描寫景物的方法,運用有關的句式,夸夸祖國的壯麗山河,再創(chuàng)造出新的審美意境來,以達到遷移能力,擴展知識的目的。學生興奮地拿著自己早已準備好的風景名勝的照片或明信片,爭著向周圍的同學介紹自己所看到的名山大川或名勝古跡。他們還推選了一些代表到講臺上發(fā)言。代表們把圖片放到實物投影儀下,投影給全班同學看,還給畫面配上畫外音。梁智宇同學指著北海公園的照片向同學們介紹:“好美麗的白塔啊!微風吹指著它,白云環(huán)繞著它,難怪游人會流連忘返?!眲⑿τ瑢W指著長城的圖片對同學們說:“我來到了長城腳下,站在長城的腳下仰望,好壯觀啊!長城好像一條巨龍,蜿蜒盤旋在崇山峻嶺之間……”黃筱茜同學也向同學們介紹桂林的山水:“桂林的山好神奇??!有的像老人,有的像駿馬,有的像大象;漓江的水好清澈??!清得可以看到河里的小魚……”通過練說,學生的能力得到遷移,在創(chuàng)造美的同時,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情感也漸漸產生了。
2.要重點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的潛能,讓學生在模仿前人的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新有所發(fā)展,形成自己的觀點和邏輯,在語文課上,除了循循善誘地教授給學生點點滴滴的知識之外,還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指導學生學習,拓展學生的思維。比如,在學完一課之后,我們可以先肯定書里的做法的正確性,然后引導學生深入地思考一下:“如果換做是你,你會怎么做呢?會不會比文中的人做得還要好呢?”其實答案是豐富多彩的,一個問題的解決可以有很多個方面,就要看我們能不能找到開啟思維智慧的那把鑰匙。另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多提問,學貴有疑,只有有了疑問,才能讓學生的知識點得到增強,才能讓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被點燃,才能給他們一把打開大門的金鑰匙。又如我上《落花生》一課,在學生學完課文,了解了父親為什么讓我們做像花生那樣的人之后,讓學生展開討論,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討論會:你愿意做怎樣的人?大家展開了激烈的辯論,有的認為要做像花生一樣有用的人;有的卻愿意做像蘋果的人,既好看又有用,認為應該像蘋果那樣學會表現自我,不僅有內在美,更具外在美,不然就會被時代所淘汰。這體現了新時代的精神,時代在變,學生的意識觀念也在發(fā)生變化。然后我適時點撥,讓學生明白做人的關鍵是在于做有用的人。通過辯論會,學生不僅獲得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發(fā)展了創(chuàng)造思維,還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偠灾覀儜摪褜W習的自主權交還給學生,讓他們的創(chuàng)作性得到發(fā)揮和提高,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語文,樂觀快樂地學習語文,讓他們發(fā)自內心地愛上語文課。
作者;趙文王瑩 單位:紹興市魯迅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