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現代詩人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要理解穆旦這首《春》,首先必須掌握“他”和兩個“你”所稱代的內容:“他”承前,指的是“綠草”;第一個“你”為啟后,代“花朵”;第二個“你”,沒有具體所指,用以啟迪讀者。在這里,詩人用全知視角寫“他”,寫“他”與“你”的關系,既展示自然春天的美好,又具“滿園春色盡在眼底”的氣勢。
在現代詩歌中,人稱代詞往往有獨特的意義。它最能體現詩人獨具的匠心,也是讀者理解詩歌的一把鑰匙?,F就以人教版《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教材的課文為例,簡述各類人稱代詞在詩中的重要作用。
1.第一人稱:“我”在現代詩歌里出現頻率較高。跟小說不同,它是詩人情感的載體,情感的寄托物。它有時以己代物,有時以物喻己,直抒胸臆,直接表達詩人情感。
郭沫若的《天狗》:“我是一條天狗呀/我把月來吞了/我把日來吞了/我把宇宙的一切來吞了”。由第一人稱“我”來代表天狗。通過“我”具有的強烈自我意識的大膽宣泄,以排山倒海之勢,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具有徹底破壞和大膽創(chuàng)造特點的崇尚個性解放的五四精神。
昌耀的《河床》:“我是巨人般躺倒的河床”,“我是巨人般屹立的河床”,“我是滋潤的河床。我是干枯的河床。我是浩蕩的河床”,“我堅實寬厚、壯闊。我是發(fā)育完備的雄性美/我創(chuàng)造。我須臾不停地/向東方大海排泄我那不竭的精力”,“我在每一個瞬間都表現為大千眾相/我是屈曲的峰巒。是下陷的斷層。是切開的地峽”等, 都用第一人稱的口吻為河床代言。這樣既消弭了河床與讀者之間的隔膜;又賦予河床以象征意義。在這里,所有的形象特征既是河床的,又是遠遠大于河床的,詩人從中滲進了不屈不撓的人類精神,以此達到河床與詩人、物我同一的境界。
2.第二人稱:現代詩歌中“你”、“你們”的出現,往往與抒情主人公構成對話情景,便于抒情主人公向對方的感情傾訴。
杜運燮《井》:“我是靜默。幾片草葉/小小的天空飄幾朵浮云/便是我完整和諧的世界。”詩歌開頭以第一人稱“我”自述形式來表現井的品格??傻搅说诙?jié):“是你們在饑渴的時候/離開了溫暖,前來淘汲/才瞥見你們滿面的煩憂。”引進了一個“你們”。 這里的“你們”,是指來井邊取水的人們,他們因“饑渴”“前來淘汲”。通過“我”與“你們”的對話,凸顯“井”的獻身精神以及高潔、自持的品性。
何其芳《預言》:“一定要走嗎,請等我與你同行/我的足知道每條平安的路徑/我可以不停地唱著忘倦的歌/再給你,再給你手的溫存/當夜的濃黑遮斷了我們/你可以轉眼地望著我的眼睛。”“你”是詩人心中“年輕的神”,傾慕的對象,整首詩通過抒情主人公對“你” 的感情的傾訴,完成一次由期盼、接待、挽留、懇求同行到絕望的感情歷程。“你”在完成了抒情主人公的一次愛情纏綿同時,也讓讀者對“你”的美好形象傾慕不已。
3.第三人稱:在小說或散文中,“他(它)”作為作者全知視角敘述角度出現,能客觀全面地展現社會生活。在現代詩歌中,“他(它)”也是作為詩人客觀觀察物的身份在詩中出現。然而詩中的 “他(它)”面上冷靜,內則波濤洶涌,更含蓄地傾注詩人的感情
牛漢《半棵樹》:“它是被二月的一次雷電/從樹尖到樹根/齊楂楂劈掉了半邊?!薄叭藗冋f/雷電還要來劈它/因為它還是那么直那么高/雷電從遠遠的天邊盯住了它?!痹娙艘缘谌朔Q“它”來稱代“半棵樹”,用白描手法來表現樹的殘缺;客觀再現遭摧殘、迫害的“半棵樹”形象。語句看似平靜,實則沉郁頓挫。“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用“它”也更能表現作者對 “半棵樹” 倔強性格的景仰之情。在詩人筆下,“它”成了那些桀驁不馴的生命象征,堅持秉守正道與自覺維護尊嚴的知識分子的象征。
臧克家《老馬》:“它橫豎不說一句話,背上的壓力往肉里扣,它把頭沉重地垂下!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淚只往心里咽,眼前飄來一道鞭影,它抬起頭望望前面?!庇谩八狈Q代“老馬”。八句詩,詩人連用四個“它”,刻畫老馬的一俯一仰,形象地展示了老馬苦不堪言的悲慘處境。老馬被迫馱著難以承受的重荷默默忍受的形象,如在眼前,揮之不去。在這里,第三人稱“它”的巧妙運用,達到了其他人稱所不能達到的藝術效果。
在現代詩歌教學中,應引導學生明確各類人稱代詞的特點,并能根據詩歌意境體會人稱代詞的妙處;從而深刻準確地解讀詩歌,提高詩歌鑒賞能力。
參考文獻:
【1】《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教師教學用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3】王榮生《外國小說欣賞教學設計》,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白領壓力過大心焦躁
30歲的方女士是單位的副職,屬于典型的“職場白骨精”。今年4月份,單位傳出風聲要裁員,方女士因為擔心被裁,心理壓力大增,每件事情都需要反復檢查,生怕自己遺漏和沒做好,結果,每次她都要推遲近2個小時離開公司。夫妻關系也因此緊張。最后方女士在朋友的幫助下求助心理咨詢機構來緩解壓力。在做了一系列音樂治療、情緒發(fā)泄、心理分析之后,方女士認識到,自己不可能被裁,果然5月份公布的名單中沒有她,才完全釋懷。
像方女士這樣心理壓力大的白領不在少數。據網上調查顯示,廣州白領約90%稱壓力大,壓力來源于競爭激烈的環(huán)境、經濟壓力、人際關系等,面對這些壓力的侵襲,時尚、前衛(wèi)的他們都在尋求各種獨特的減壓方式:音樂減壓、運動減壓,甚至在社交網絡平臺為了偷菜不惜半夜起來。
壓力使得現代人離“優(yōu)雅”越來越遠。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心理醫(yī)學科主任季建林認為,人們要為工作、競爭、房子等方方面面發(fā)愁,有些人會情緒不穩(wěn)地四處發(fā)泄,有些人會選擇逃避現實。焦慮、抑郁的情緒都能導致人們行為的改變,甚至用煙酒等來減壓。
日本:最流行的減壓方式是巖盤浴,就是睡在一塊溫暖的天然巖石上,一覺醒來能讓人神清氣爽。
英國:富含茶多酚、氨基丁酸和維生素B等能幫助情緒穩(wěn)定的“情緒食品”在英國逐漸大行其道。
美國:戴上拳擊手套和頭盔,許多俱樂部的拳擊會員中一半以上是白領。
亞健康身體哪都不舒服
還不到30歲的小亞,是個成功的白領。身在一家較大的合資公司,做著部門主管,每天上下班有“小跑”代步,只要來得及吃飯,一日三餐中,就至少有一頓要下館子,以飽口福。平時在公司,大部分事情都能點點鼠標,或是一個電話搞定??呻S著年齡向30歲大關逼近,小亞赫然發(fā)現,從皮膚到腸胃、再到腰腿都開始鬧起革命:皮膚粗糙、長斑;腸胃時不時隱隱脹痛;在家干活,稍微彎腰久了點,就酸痛得不行。到醫(yī)院做了一串檢查,也沒查出啥確切的病,至多是個勞損。難道30歲就開始老了嗎?
小亞的情況并非個例。2009年,一名23歲的女白領在網上“曬藥”,引起12萬網友的共鳴,一句“人人都有都市病”的訴說,更像是說進了眾人的心里。一位從事互聯網工作的朱先生就發(fā)現,幾乎每張辦公桌上都擺著藥瓶,維生素、胃必治、華素片,甚至還有治療抑郁、失眠等精神類疾病的藥物。
專家介紹,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的患者年齡多在18歲至45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人因為面臨高考升學、商務應酬、企業(yè)經營、人際交往、職位競爭等社會活動,長期處于緊張的環(huán)境壓力中,如果不能科學地自我調適和自我保護,很容易進入亞健康狀態(tài)。
亞健康是一種臨界狀態(tài),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的人,雖然沒有明確的疾病,但卻出現精神活力和適應能力下降,如果這種狀態(tài)不能得到及時糾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包括:心理障礙、胃腸道疾病、高血壓、冠心病、癌癥、下降,倦怠、注意力不集中、心情煩躁、失眠、消化功能不好、食欲不振、腹脹、心慌、胸悶、便秘、腹瀉、感覺很疲憊,甚至有欲死的感覺。然而體格檢查并無器官上的問題,所以主要是功能性的問題。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的人,除了疲勞和不適,不會有生命危險。但如果碰到高度刺激,如熬夜、發(fā)脾氣等應激狀態(tài)下,很容易出現猝死,就是“過勞死”。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證合理膳食和均衡營養(yǎng),調整心理狀態(tài)并保持積極、樂觀狀態(tài)。 廣泛的興趣愛好,會使人受益無窮,不僅可以修身養(yǎng)性,而且能夠輔助治療一些心理疾病。善待壓力,把壓力看作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學會適度減壓,以保證健康、良好的心境。如果長時間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不能調整,請及時到醫(yī)院請專業(yè)醫(yī)生治療。
常用電腦變成屏幕臉
小薇是個“工作狂”,男友說她越來越沒熱情,有點固執(zhí),有時像電腦一樣不通人情。心理醫(yī)生解釋,這些不能怨小薇,由于她長期打交道的是沒有生命,只會執(zhí)行命令、不會反抗的電腦。聊天用QQ,通知用郵件,與人面對面交流機會很少,久而久之變得有些自我。
小薇不僅性格上有點自我,在面部皮膚上也有了變化,不僅經常出痘痘,而且皺紋也多了,小薇苦惱不已。
專家認為:IT一族是年輕人向往的職業(yè),這個群體正在逐漸擴大。然而,這個行業(yè)也存在著一些與職業(yè)相關的疾病。專家提醒人們,這些病大多數是由于平時不注意,粗心引起的。因此,預防這些疾病要從日常做起,必須引起重視的是,多數“職業(yè)病”是可防不可治的。
天天與電腦打交道的人,長期面對電腦屏幕,不知不覺中會生出一張表情淡漠的臉,影響日常的人際交往,且容易產生人格障礙與性格異常。長時間的人機對話會出現面部表情不豐富甚至無表情、表情淡漠的情況。另外,屏幕輻射產生靜電,最易吸附灰塵,長時間面對面,容易導致斑點與皺紋。
專家建議:在日常操作電腦時,身體與電腦屏幕應保持不少于70cm的距離。硬件上,應配置一臺輻射較小、沒有炫光、顯示穩(wěn)定的電腦,有液晶顯示屏更好。同時,要挑選適合自己的電腦桌椅,盡量把它們調節(jié)到最適合自己的狀態(tài)。要注意眼睛休息,最好一小時休息10分鐘,每天做兩次眼保健操。上網結束后,第一項任務就是潔膚,用溫水加上潔面液徹底清洗面龐,將靜電吸附的塵垢洗掉,涂上溫和的護膚品。久之可減少傷害,潤膚養(yǎng)顏。
飲食不規(guī)律養(yǎng)成脆弱的胃
年齡增長下的身體衰退,或許是不可逆轉的,但你是否意識到,現在紅燈頻閃的身體,很多并不是年齡帶來的“傷”。專家表示,快節(jié)奏高強度的都市生活,攻擊的首先是我們的胃肺腰腎心。
俗話說:十人九胃病?,F代人的胃似乎已經變得越來越脆弱。稍微吃多點會脹痛、多餓一會兒會隱痛,吃得辣一點會拉肚子。胃藥幾乎成為每個都市人的必備藥。
小劉參加工作剛5年,可是上大學時留下的胃病卻一直折磨著她。5月的一天,她又是出去工作了一下午,回來的時候有些暈車,還好,克制住了,當時沒有嘔吐。晚上直到8點左右才吃飯,由于口渴,買了飲料喝,當時就有胃酸反應,抑制不住地打酸嗝。后來去麥當勞喝了一杯咖啡,四處逛了逛,11點左右回到宿舍,稍微洗漱完畢,有點反胃。躺到床上去,還是不舒服。起來想吐,可是吐不出來。又返回繼續(xù)躺著,突然有強烈的嘔吐感,爬起來,到衛(wèi)生間吐起來,咖啡、飲料、蛋炒飯又全都嘔吐出來,眼淚都吐出來了,可是似乎還不過癮,非得把胃里的東西全吐干凈不可。這樣的狀態(tài)持續(xù)了20分鐘左右,感覺好了些。
小劉開始反省,自己的胃現在居然這樣的脆弱。
比如上周吃了辣椒,結果吃辣椒的第二天就拉肚子,受了一點涼,或者喝了冷飲,當天晚上就會胃脹。圓鼓鼓的,像個大西瓜,即使肚子咕嚕嚕地亂叫,也不感覺到餓。
小劉以前胃口其實很不錯,幾乎沒有不吃的東西。記憶里,從高中開始,胃漸漸不聽話了。那時候早餐一吃肉包,上午就必然反胃。上大學后,每次回家,必定要胃脹。因為父母總是做好多好吃的,小劉都狼吞虎咽。加上平時總是饑一頓飽一頓,慢慢就留下了老胃病,小劉稱自己是“玻璃胃”。
參加工作后,由于經常跑外,吃喝更是不注意,有時候還要應酬,胃病也就更嚴重,吃多了一點就會脹痛,餓一會也會痛,受涼了也不行……小劉單位的抽屜里,家的床頭,都放著各種胃藥。小劉想養(yǎng)好自己的胃,依舊像從前那樣,吃嘛嘛香。
第四軍醫(yī)大學附屬西京醫(yī)院消化病醫(yī)院副院長吳開春介紹,如果在檢查時看不出什么病變的問題,在醫(yī)學上叫功能性胃腸病,與都市人胃動力不足、生活習慣不好有關。當人覺得緊張、壓力大時,就會沒胃口,長期如此則會對腸胃產生慢性損害,導致胃動力不足。同時,現代人沒空不吃,有空猛吃,一日三餐不定點、不定量,再堅強的腸胃也會受不了。
在有著國際化大都市之稱的上海,因工作壓力過重,精神高度緊張、焦慮和憂郁導致胃腸功能紊亂、排便不暢而到醫(yī)院求治的私企老板越來越多。
患者癥狀大都是與排便改變有關的慢性、反復發(fā)作的腹痛和腹脹、胃脹至少三個月,醫(yī)學上將此稱作“腸易激綜合征”。這類病人大都為白領人士、私企老板和部分愛在電腦前長坐不起的人。他們經常自稱工作壓力太大,精神苦悶或焦慮或憂郁。說是由于工作節(jié)奏太快。生活無規(guī)律飲食不正常而致病者占70%。
空氣變質造成污染肺
“坐辦公室”是讓很多人羨慕的職業(yè),寬敞明亮的大開間,光潔的大理石地面,光線充足的落地窗,現代化的辦公設備……風吹不到,雨淋不著??蓪Τ商臁芭荨痹诶锩娴霓k公族來說,卻可能處處是無形的健康陷阱。
“不知咋回事,我一進辦公室就犯困,本來空氣就不流通,還有那么多人坐在里面‘搶’氧氣,時間久了,老有缺氧的感覺?!痹谝患毅y行工作的張女士告訴記者。懷孕5個月的孫小姐牢騷更多:“我們3個月前搬到了新辦公樓,雖說更豪華了,可總覺得有一股味兒,說不清來自于辦公家具、地毯還是空調。不止這樣,幾十個人坐在一個大開間里,電話聲此起彼伏的,有時覺得特別煩。而且一天到晚燈開得特別亮,中午想休息一會兒都不行?!庇姓{查顯示,辦公室“輻射隱患”、“空氣不流通”、“沒有休閑減壓區(qū)域”、“裝修污染”、“溫度不合適(太冷、太熱)”等問題是大家擔憂的焦點。
如果在密閉不能開窗但有中央空調系統(tǒng)的寫字樓內工作,經常感到頭痛、疲倦甚至惡心,出現身體不適的癥狀,下班后這些癥狀又明顯減輕或消失――那你可能患了“病態(tài)寫字樓綜合征”。中國室內裝飾協(xié)會副會長、室內環(huán)境監(jiān)測委員會主任宋廣生指出:“寫字樓的密閉性造成室內二氧化碳增多,不能及時排出;不注意通風,細菌、復印機飄出的粉塵等漂浮在空氣中,都有致病可能。”在通風不好的情況下,冬季室內空氣污染程度比室外嚴重數十倍。
如今,最讓人們揪心的,除了擁堵的交通,就是污濁的空氣。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yī)師董霄松說,大氣污染、室內污染和吸煙一樣,都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重要病因。比如,現代人感冒后會持續(xù)不愈,且很容易出現慢性炎癥反應,并進一步導致支氣管哮喘和慢阻肺。
數據表明,我國城市居民每天在室內的時間將近22個小時,而室內空氣質量也并不樂觀,部分公共場所室內空氣污染相當于室外污染的4~5倍。很多在寫字樓工作的人會頭暈、胸悶、眼干、記憶力減退,離開大樓后,癥狀會很快得到改善。
年輕人久坐變成老頭腰
過去,一直被稱為老年病的腰椎間盤突出癥,現在呈年輕化趨勢。2009年曾有專家披露,中國城市患者中有一半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其中大多數為從事伏案工作的白領人群。
306醫(yī)院脊柱外科中心副主任醫(yī)師譚榮告訴記者,從過去的農田勞作,到后來的車間工作,再到如今的蝸居辦公室,人們從事的體力勞動越來越少,活動范圍越來越小,坐著的時間越來越多。于是,需要承受外力的椎間盤終于不堪重負,過早地出現各種問題。一般來說,現代人最常見的是各種肌肉軟組織勞損,如腰肌勞損、頸肩部酸痛等。雖然算不上什么嚴重的疾病,但如不重視,會導致脊柱結構老化加速,如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表現為頸部、腰部酸痛,一側上肢或下肢的竄痛、麻木等??芍^是“二三十歲的人,六七十歲的腰腿”。
要想避免這個問題,應該每坐一個小時,就起來活動10分鐘,扭扭腰、動動腿、去趟廁所,減少在電腦前的時間。方便的時候,最好能走出大樓,到樹木多的地方呼吸一下新鮮空氣,還能減小室內空氣污染對呼吸系統(tǒng)的損害。
專家介紹,不愛運動又偏食的人骨髓發(fā)育有障礙。多做戶外運動,讓整個骨骼系統(tǒng)多接觸陽光,對促進骨骼的發(fā)育有很好作用。另外,要改變對頸椎不利的生活方式。比如不良姿勢,躺著看書等增加脖子負擔的習慣一定要糾正。枕頭過高或過低對脖子也有很大的影響。枕頭過低,頭頸勢必過度后仰,使椎體前方的肌肉和韌帶過度緊張,時間長了會引起慢性損傷。習慣側臥者,枕頭高度以棘突中點至肩峰外側緣的距離為宜??梢赃x擇用蕎麥皮或糠皮做的枕頭。
玩游戲憋尿引起前列腺腫大
為了不在游戲中被敵人“殺死”,一名20多歲打工的小伙子,在網上連續(xù)玩游戲18小時,導致小便無法解下來。經診斷,醫(yī)生發(fā)現他的膀胱膨脹,前列腺異常腫大,導致膀胱口緊緊閉合,致使無法正常排尿,最終不得不借助導尿管才“脫險”。
32歲的曾先生,日前早晨起床上廁所,突然暈倒在地上,神志不清,被急送醫(yī)院,經診斷,是缺血引起的排尿性暈厥。
264醫(yī)院院泌尿外科主任馮威福介紹說,膀胱是蓄尿和排尿的器官,正常成人的膀胱容量為350~500毫升,當膀胱“水位”超過“警戒線”,就可能漲破膀胱,通俗地講,若憋尿不排,膀胱內腔就高度膨脹,腔壁菲薄,就像充滿氣的氣球一樣,一觸即“爆”;此外長時間憋尿時膀胱脹大,膀胱黏膜缺血,抵抗力低,細菌就會乘虛而入,容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尿痛、尿血或遺尿等疾病。嚴重時,尿路感染還能向上蔓延到腎臟,引起腎盂腎炎,甚至影響到腎功能。
曾先生憋尿導致昏迷,也是一種常見癥狀,原因一是膀胱中的尿液太多,膨脹的膀胱迅速排空,迷走神經反射引起了心動過緩,于是腦部供血不足;二是突然用力排尿,可引起胸腔內壓力增加,妨礙靜脈血流,使心臟輸出量減少,導致腦缺血。
[關鍵詞]現代都市;“人”的迷失;《一個都不能少》;魏敏芝
作為中國“第五代”電影導演杰出代表的張藝謀,非常善于從看似平凡的題材中挖掘出深刻的、多層面的內涵,電影《一個都不能少》就是這樣的一部杰作。這部電影從表層上看表現的是農村教育問題,而且也確實將這一問題表現得深刻、到位。但是,如果我們僅僅到此止步,未免將這部電影的內涵簡單化了。在筆者看來,《一個都不能少》是在農村教育題材的外表下,通過一個偶入城市的“外鄉(xiāng)人”――魏敏芝“尋人”的遭遇揭示出現代都市中“人”的迷失這一深刻主題。魏敏芝找“人”寓意著尋找現代都市中早已迷失的純真、和諧、美好的人性。
影片《一個都不能少》的基本情節(jié)是水泉小學的代課老師魏敏芝到陌生的城市尋找因家境貧困而棄學到都市打工的學生張慧科。表面上看,魏敏芝“尋人”的故事表現的是農村教育的落后以及如何拯救失學兒童的問題。實際上,影片的基本沖突乃是作為純真人性代表的農村姑娘魏敏芝與已經失去人的本真的、異化的現代都市人的沖突。魏敏芝尋找張慧科,尋找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具有個性的農村孩子,因為在水泉小學的高老師、魏敏芝的眼中,每個孩子都是鮮活的、不可缺少的生命,因此要保證這個班的學生“一個都不能少”,然而當魏敏芝到了城里,才發(fā)現人被身份化、符號化了,“人”已經迷失在喧囂的都市中,她已經找不到“人”了。這樣,魏敏芝必然與之發(fā)生沖突。
為了找張慧科,魏敏芝首先是通過車站廣播站找人,但沒有任何效果,車站人聲鼎沸,“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闭l還關心一個與己毫無關系的孩子的失蹤呢?接著,魏敏芝想通過張貼“尋人啟事”找張慧科,但如今已沒人看什么“尋人啟事”了,甚至她的尋人啟事還未張貼,就被清潔工掃進了垃圾堆。
影片最精彩的部分乃是魏敏芝到電視臺登廣告。接待室的工作人員毫不理會魏敏芝這個人是什么樣的人,她正遭遇什么樣的困難,而是問她要身份證、介紹信。魏敏芝沒有這些,接待員就毫不理會,可見,在她眼中,“身份”比一個活生生的“人”更重要。其實她自己何嘗不是如此,她在電視臺接待室工作,首先是一個工作人員,而不是一個中年婦女,自然要照章辦事。但鄉(xiāng)村來的魏敏芝對此一無所知,所以當接待員以戲謔、揶揄的口氣說除非臺長同意時,魏敏芝并不認為找臺長是件天大的事情,因為在她眼中,臺長就是一個“人”,而她并不知道,“人”早已在現代都市中消失了,甚至臺長這個“人”也消失在茫茫人群之中。要找臺長辦事,其實并不是找臺長這個“人”,而是找“關系”,“關系”也就是利益的糾結。魏敏芝與臺長非親非故,無任何“關系”,所以她找臺長的行為――逢人便問“你是臺長嗎?”才讓我們覺得可笑而又可憐。后來,當魏敏芝執(zhí)著的行為變成一個“事件”時,也就是說,她的行為可能涉及利益關系時,臺長終于出現了。魏敏芝遇到的困難也才終于有人關注、理會了。但接下來電視臺對魏敏芝的幫助也絕不是純粹“人情味”的,而是策略性的、利益性的。電視臺并沒有直接給魏敏芝播“尋人啟事”的廣告,而是將魏敏芝找人的行為炒作為一個“事件”,制作成一檔煽情類的節(jié)目播出。但在節(jié)目錄制過程中,主持人的暗示、引導對魏敏芝沒有任何效果,因為她的目的只有一個――找人。所以最終只說了句:“張慧科,你在哪里?”她這發(fā)自內心的、真誠的聲音也確實打動了觀眾,她也通過這種方式找到了張慧科,而從電視臺的角度來說,煽情的目的達到了。
這樣,矛盾的最終解決是依靠電視這一強大的現代媒體,可見現代都市人更相信“媒體”而不相信活生生的“人”,而媒體之所以免費為魏敏芝做廣告,是因為魏敏芝的事情能刺激節(jié)目的收視率,而收視率的提高恰恰能帶給他們更高的廣告收入。
可見,在現代都市中,讓“人”迷失的是金錢。因此,水泉小學的調皮鬼、能把課堂搞得一團糟的張慧科來到城市,就沒有人關注了,像水汽一樣蒸發(fā)了,所以后來記者問張慧科對城市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張慧科的回答是“要飯”。不禁讓我們的內心為之一顫。
更讓人感到不安的是,金錢的魔力正在向農村延伸。在現代社會中,大批農民進城務工,農村與城市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緊密,農村已不再是世外桃源,它正受到都市風尚、價值觀念的侵蝕。金錢也在農村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昔日農村中那種溫情脈脈的人際關系正逐漸被冷酷的金錢關系所取代。甚至金錢在水泉小學也顯得至關重要,13歲的少女魏敏芝之所以愿意當代課老師,初衷是為了50元報酬。同樣,缺錢的境遇也困擾著小學的其他師生,吃飯、穿衣、上學、買文具、購教具無不需要金錢,張慧科為了得到一兩元賞錢而向村長“泄密”,后因無錢上學而進城打工;魏敏芝為籌集路費進城找張慧科,不得不帶領全體學生去搬磚;而走失在城市中的張慧科,也因沒錢而討飯吃;更讓人心酸的是,當魏敏芝找到帶張慧科出來打工的“老鄉(xiāng)”,讓她一起去找張慧科時,這個“老鄉(xiāng)”不僅對張慧科的失蹤漠然視之,而且要魏敏芝付給她工錢才愿意一起去尋找張慧科。這些場景,都讓我們感到淳樸的鄉(xiāng)村、鄉(xiāng)情正在消逝。
盡管如此,影片《一個都不能少》仍然將落后、淳樸、真誠的鄉(xiāng)村與現代、世俗、冷漠的城市進行對比。雖然水泉小學處于缺錢的困境中,但這個“世外桃源”還在關注著每一個人的命運,追求“一個都不能少”,而在喧囂的現代都市,則是少一個無所謂。張慧科、魏敏芝在都市中的遭遇正表明了現代都市對具體的“人”的漠視??梢?,影片在淳樸的鄉(xiāng)村中寄予了自己的理想,魏敏芝就是一個代表。盡管她同意代課以及不顧一切尋找張慧科的行為是為了那50元報酬,但在尋找張慧科的過程中,她最初想得到50元錢的實際目的逐漸升華為一種高尚的愛與關懷。
關鍵詞 現代急診科護士 現代急診病人特點 急救護理
隨著急救護理學的形成和發(fā)展,以及優(yōu)質護理服務工程的深入開展,現代病人需求的提高,對急診護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相應的對急診護士綜合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想護理好現代急診病人,提高急診病人的滿意度,這就要求作為現代急診科護士,不但應具有熟練的搶救技術,還要了解各種病人的心理特點和需求,根據不同的心理特點,有的放矢地做好心理護理,使病人就診時有安全感,增加滿意度,從而積極配合治療,早日康復[1]。
急診病人的特點
病情急、危、重,多為突然發(fā)病、病情突然加重或突發(fā)事件等,病人處于危急狀態(tài),必須積極采取急救措施才能挽救病人生命,病人與家屬的情緒反應也和普通病人不一樣,來急診就診的目的就是希望醫(yī)務人員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緊急救治,心理處于高度應激狀態(tài),加上搶救時的各種惡性刺激就會加重病情,甚至造成嚴重后果。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①焦慮和迫切得到救治:由于病人起病急、病情重急于得到治療或對疾病的診斷、如何治療不了解,患者缺乏思想準備所致。有的因在單位或家庭中擔任重要角色,使其放心不下工作或家庭負擔而顧慮重重,焦慮不安。②恐懼:對于第一次看急診的病人來說,因為對醫(yī)院搶救室的環(huán)境、醫(yī)療器械、醫(yī)生、護士、許多醫(yī)療護理性操作不了解不熟悉,還有醫(yī)務人員緊張而忙碌的搶救狀態(tài),就會使患者產生恐懼心理。對于那些危重的病人、中毒病人、年老病人、外傷出血的病人更會產生對死亡的恐懼。③煩躁易怒:因為急診患者多為突然發(fā)病,而且病情比較重,病人及家屬剛開始從心理上難以接受,如果病痛不能很快得到救治,就容易產生過激行為,醫(yī)務人員稍微動作緩慢、語言不慎就會發(fā)怒,心理所有的不如意就易遷怒于醫(yī)務人員。有些服毒自殺、傷殘、久治效果不佳的患者,因為對生活治療失去信心而拒絕各種治療與護理,表現為不與醫(yī)護人員合作,自行拔除各種導管,或者大吵大鬧;還有些患者因考慮到藥費、治療費與自身經濟實力的矛盾,往往會認為收費過高,或因就診過程中醫(yī)療程序的繁瑣、不合理導致心煩,或因劃價、交費等服務不熱情而“積怨在心”,在這種情況下,急診護士稍有不慎,就會引發(fā)病人的過激言行[2]。④抑郁、絕望與無助:許多經常住院的慢性危重和服毒患者,因為長期受疾病的折磨,又反復住院,對疾病的治愈喪失了信心,也有些患者受到過度的意外打擊,如車禍、工傷等致殘或突然失去親友,而產生悲觀絕望心理;還有些年輕患者,因學習、工作、前途、戀愛、婚姻不如意,而絕望甚至輕生。因此,產生抑郁或絕望情緒,拒絕治療護理。有的患者身邊無親屬或同伴陪伴就會產生無助感。
現代急診病人的需求
因每個急診病人生長的環(huán)境、受教育程度、宗教、地位、社會經歷的不同,需求也不相同。
根據馬斯洛夫理論:人的第一需要是生存的需要,其次是功能的需要,精神和自尊方面的需要,對于急診病人來說更有明顯的體現。這要求急診護理人員要盡快的掌握急診患者的第一需要,以便進行針對性的急救護理。
針對以上急診病人的心理特點和需要,需采取相應的心理護理,才能取得滿意的護理效果,提高搶救成功率。
急診患者的護理
在急診護理工作中,應針對病種的不同而進行相應的心理護理,患者對自己的疾病常有不同的心理反應,護士應在為病人體查或治療時選擇恰當的語言對患者進行安慰,耐心解釋有關的病情,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減輕患者的痛苦。
患者遇到急危重傷后,情緒出現緊張、痛苦、悲傷,加之創(chuàng)傷后內環(huán)境的變化,導致腎上腺激素分泌增加,從而形成心理、生理的惡性循環(huán),嚴重影響患者情緒的穩(wěn)定性,因此,心理護理可與搶救護理同時進行,邊觀察病情及心理狀態(tài),邊了解患者癥狀和心理反應,進行恰如其分的心理護理,實施各項操作前要說明操作的目的病人如何配合,以達到安慰患者,取得其與醫(yī)療護理工作的配合。
護士在實施護理工作時,急診護士要態(tài)度和藹,語言親切、謹慎,舉止要文雅,動作要輕柔,用關懷的語言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的感受,保護患者的隱私,做到急而心細,有條不紊,以消除他們的疑慮,給病人一種安全、可信賴的感覺。并能取得患者及家屬的信任,使他們能積極地配合治療和護理。
要及時與患者溝通主動詢問有何不適與需求,對患者的不適要表示同情和理解,如疼痛、失眠、頭暈等,要根據情況采取相應的護理,并為患者安置舒適的,解決患者的生理需要,滿足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以減輕患者的不適。
對有墜床、跌倒、壓瘡的患者進行防止墜床、跌倒、壓瘡的方法以及重要性的宣教,預防和減少患者的痛苦,減少患者的經濟負擔。
及時巡視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神志、瞳孔及尿量,發(fā)現異常及時報告醫(yī)生進行處理,有病情變化時及時記錄。
對患者及家屬的過激語言及行為,切記與患者辯論爭吵,特別是對服毒自殺的患者,急診護士要同情、關心患者,要耐心傾聽患者傾訴苦衷,表現出對其的理解和同情,并引導患者正確對待人生,使患者從悲觀中解脫出來,對患者的提問或疑問要耐心解答,使患者心情舒暢,讓其能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嚴防事故的發(fā)生。
注意搶救室的環(huán)境,工作人員的態(tài)度、言行、家屬的情緒等因素給患者造成的不良影響。向家屬交代病情時要離開現場,以免家屬的態(tài)度和情緒影響病人。
討 論
由于急診患者有不同的心理反應,如焦慮、緊張、恐懼、期待等?;颊咛幵谀吧沫h(huán)境中,接觸陌生的人和接受不習慣的診查和治療,這一切都會產生一定的心理活動,針對急診病人的心理特點和現代急診病人的需求,作為急診護士應沉著、冷靜、反應靈敏、動作敏捷、有條不紊,及時準確地救治病人,同時關心、尊重病人及家屬,在搶救病人的同時或待病情稍穩(wěn)定后,給病人以安慰,以減輕或消除他們的不良情緒。有時候護士無意識的語言,就有可能造成醫(yī)源性損傷,所以,在心理護理方面對急救護理人員也有較高的要求。
由此可見,作為現代的急診護士,除具備一般護理人員應具備的心理素質外,還應具備廣博的理論知識、嫻熟的技術和較強的自控力,在遇到某些喪失理智的行為時,也應保持穩(wěn)定的情緒,沉著穩(wěn)重的舉止來護理和安慰患者,使其產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同時還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語言修養(yǎng),通過自己的語言、行為,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有意識地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使其積極配合治療,以利于疾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制定人事政策前,必須深入臨床調研。制定醫(yī)院的各項人事制度前,要樹立“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理念,以深入臨床和基層調研為基礎,做政策需求調查和廣泛的調研后,再形成可操作性強的科學的管理政策和措施。通過召開不同層面的座談會、深入科室訪談和發(fā)放征求意見表等多種形式充分征求意見,不僅要征求領導和各臨床科主任的意見,還要征求政策實施的各利益相關者的意見,使“以人為本”“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人文關懷理念能得到充分體現。
2.人事政策實施后,做政策效果評估。人事政策實施后的半年至一年,應進行政策效果評估,評估政策實施過程中遇到的什么問題,應如何完善,對職工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要高度重視,認真分析和梳理,以尋求最佳的解決方案。
二、人文關懷與人才招聘
1.招聘信息嚴謹求實、內容清晰。從人文關懷的角度來說,招聘信息的應當遵循“實事求是、準確無誤、內容清晰”的原則,不能出現歧視性的內容。應聘人員需要通過醫(yī)院的招聘信息來實現對醫(yī)院的文化、醫(yī)療水平、發(fā)展歷程、未來方向以及所招聘崗位的職責、勝任條件等方面的了解,從而判斷自己是否適應醫(yī)院文化、滿足醫(yī)院要求,并做出是否加盟的決定。準確無誤地招聘信息既是對醫(yī)院形象的維護,也是對應聘人員的尊重。
2.應聘崗位的薪酬、福利和晉升等在面試環(huán)節(jié)應讓應聘者知曉。醫(yī)院的薪酬、福利等一般不便在招聘信息中廣泛,但人事部門應在面試環(huán)節(jié)讓應聘者知曉應聘崗位的薪酬、福利和職稱晉升等方面的信息,讓應聘者對應聘崗位的工資福利和晉升通道等有一定的了解,盡量避免信息不對稱現象。
3.招聘程序公開透明。人才招聘的各項程序應在陽光下進行,公開透明。對招聘各個程序的面試者名單及其基本信息進行公示,從符合科室考核的人員名單,到醫(yī)院面試的人員名單,再到最后通過體檢錄取的名單,均在醫(yī)院的網站上進行公開公示。
4.及時公布面試結果。面試結果出來后應在一周內給予應聘人員正式回復,避免應聘人員急切等待,除了轉達招聘結果外,還要表示感謝。
三、人文關懷與勞資薪酬
1.薪酬制度兼顧公平與激勵。薪酬制度是建立和維系醫(yī)院與員工用工關系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醫(yī)院人文關懷的重要體現,也是醫(yī)院內部激勵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人事部門在制定醫(yī)院薪酬方案時,應本著“公平性與激勵性兼顧”的原則。所謂公平性就是要“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付出要和所得成比例。所謂激勵性,就是薪酬要保證充分發(fā)揮薪酬在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中的作用,促使員工更好地完成崗位職責并達到更好的崗位工作績效。公平性的薪酬制度要考慮外部公平、內部公平與個體公平。與同時間段、與同地區(qū)同性質的醫(yī)院相比,醫(yī)院的薪酬狀況;同時間段、與同地區(qū)同崗位相比,員工薪酬狀況;部門內薪酬公平性;部門間薪酬公平性;與工作付出相比的公平性;核心員工與一般員工薪酬的公平性等。激勵性的薪酬制度主要考慮薪酬晉升通道的問題,即員工的薪酬晉升不僅要根據資歷、職稱等晉升,而且要和技能提升、工作量上升等聯系緊密,還要考慮對臨床一線員工的關懷。
2.可持續(xù)提高員工收入。薪酬待遇是激勵員工工作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重要內容,也是員工體面工作的重要標志。醫(yī)院人事部門應鍥而不舍地尋求員工利益和醫(yī)院利益的平衡點,依據法律、科學分析、謀求“雙贏”,既考慮醫(yī)院的發(fā)展成果,又兼顧長遠利益,可持續(xù)提高員工收入,使員工能共享醫(yī)院發(fā)展的成果。
四、人文關懷與職稱評審
1.加強組織領導,積極主動服務。醫(yī)院人事部門是職稱評審的組織牽頭部門,做好職稱評審工作是醫(yī)院人事管理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嚴謹、高效、人文關懷的職稱評審工作應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對符合晉升條件的人員進行摸底。二是加強政策宣傳,積極主動服務,認真細致把關,指引申報人員完善申報資料。三是及時與上級部門積極溝通評聘過程中遇到的情況。四是加強工作透明度,及時對評聘動向進行公示。
2.讓員工充分了解職業(yè)晉升政策,更好地做好個人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衛(wèi)生技術人員素質較高,接受新知的能力較強,思維活躍,是人事管理中的特殊群體,是典型的知識型員工。他們有非常強的自尊心、尊嚴感,不僅需要良好的工作生活環(huán)境,而且更希望在工作中充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因此,他們具有很大的成就愿望。在他們進入醫(yī)院當天起,醫(yī)院人事部門要讓員工對職稱晉升、崗位聘用等職業(yè)晉升政策有充分了解,從而確立近期目標和長遠目標,做好個人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并為之奮斗,讓每一個員工發(fā)展與醫(yī)院息息相關關,員工發(fā)展進步的同時實現醫(yī)院的發(fā)展進步。
五、結語
近年來,北京城市人口規(guī)模呈現快速膨脹趨勢,城市資源承載和運行保障壓力不斷加大?!芭Χ糁迫丝跓o序過快增長”已被北京市“十二五”規(guī)劃綱要列為未來五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市長郭金龍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加強人口調控管理”,“抓緊研究制定人口有序管理的一攬子政策措施”。
首都北京調控人口規(guī)模箭在弦上,市民矚目,全國關注。
常住總人口已突破2020年的控制目標
“如果將駐京部隊、在社會上散居未登記的和短期從外地來京探親訪友、旅游觀光、就醫(yī)療養(yǎng)的流動人口估算在內,北京流動人口的總量已超過1000萬?!?/p>
2010年,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和北京市政協(xié)常委會相繼組織專題調研組調研北京人口規(guī)模問題,并就此提出專題報告,記者采訪相關人士了解到,依據這兩個專項調研,北京人口規(guī)??焖倥蛎浘哂兴拇蟊憩F。
一是常住總人口已突破2020年的控制目標。
相關調研數據表明,截至2009年底,北京市實際常住人口總數為1972萬人,已經突破了國務院批復的《北京城市總體規(guī)劃(2004年-2020年)》確定的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總量控制在1800萬人的目標,更大大突破了北京“十一五”規(guī)劃末常住人口1625萬人的控制目標。
二是流動人口總量估算已超過1000萬。北京快速增長的主要是流動人口“十一五”前四年流動人口增量逐年加大,共增加151.8萬人,年均增長37.9萬,占常住人口增加總量的69.9%。如果將駐京部隊、在社會上散居未登記的和短期從外地來京探親訪友、旅游觀光、就醫(yī)療養(yǎng)的流動人口估算在內,北京流動人口的總量已超過1000萬。
從登記就業(yè)情況看,北京流動人口登記為“已就業(yè)”的占57.4%,行業(yè)分布主要集中在建筑、制造、住宿餐飲、批發(fā)零售以及居民服務等行業(yè)。其中從事第三產業(yè)的有305萬人,占已就業(yè)總數的69.7%。
從居住分布看,流動人口在北京城市核心區(qū)已經處于飽和并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主要集中在城市功能拓展區(qū)和發(fā)展新區(qū),這兩個功能區(qū)的流動人口占登記總數的88%,而且發(fā)展新區(qū)的流動人口逐年加速增長的趨勢明顯。
流動人口在京居住半年以上的有726.4萬人,占95.1%;居住時間超過五年的有123.2萬人,占16.1%;舉家遷移的比例逐年提高,達到41.2%。
三是戶籍人口快速增長?!侗本┏鞘锌傮w規(guī)劃(2004年-2020年)》提出2020年北京戶籍人口控制目標為1350萬人。2009年底,北京戶籍人口為1246萬人。近年首都戶籍人口快速增長,平均每年增長約16萬人。如果繼續(xù)按這個速度增長,預計到2016年將達到2020年的戶籍人口控制目標。
四是加速增長的趨勢十分明顯“十一五”前四年,北京年均增長54.3萬人,比“十五”期間年均多增近20萬人,加速增長的趨勢十分明顯,特別是前兩年每年增加超過60萬人。如果不進一步加大調控力度,201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勢必達到2300萬人,2020年勢必突破2500萬人。
超過資源承載極限?
“專家分析,單就解決垃圾填埋問題,從2011年到2020年,北京將需要3200畝土地?!?/p>
目前的人口規(guī)模已經接近甚至超過北京環(huán)境資源的承載極限,致使水、電、氣、熱、煤的供應常年緊張,特別是水資源短缺已經到了十分嚴重的程度,糧、油、蛋、菜、奶等生活必需品絕大部分靠從外埠調入,穩(wěn)定保障供給的難度很大。
首先,目前的人口增長與有限的資源、環(huán)境承載力之間矛盾尖銳。資源供給增量有限給北京市城市運轉帶來很大風險和不確定性。以水資源為例,北京市年均可利用水資源僅為26億立方米,實際年均用水約36億立方米,超出部分靠消耗水庫庫容、超采地下水以及應急水源常態(tài)化維持,僅2000年至2007年全市就累計超采地下水56億立方米。由于人口快速增長,生活用水已占用水總量的44%,如果人口持續(xù)膨脹,南水北調的水量將被快速增長的人口所吞噬。由于南水北調工程因工程進度問題給北京供水的時間從2010年推遲到2014年,加上北京連續(xù)12年干旱導致可利用水資源量大幅衰減,以及隨著城市規(guī)模和人口規(guī)模增長加速帶來的用水剛性需求,北京的供水安全已受到嚴重威脅。
其次,基本公共服務與社會管理的壓力空前。北京道路擁堵日益嚴重、公共交通不堪重負;生活垃圾處理困難。在義務教育、醫(yī)療、住房、社會保障、計劃生育、就業(yè)服務諸多方面,對流動人口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滯后,帶來許多社會矛盾。
以垃圾處理為例,人口快速膨脹使生活垃圾大增。2009年,全市生活垃圾產生量669萬噸,日產生量1.83萬噸,但全市垃圾處理能力僅1.27萬噸/日,缺口較大。北京目前的垃圾處理結構不盡合理,主要以填埋為主,焚燒和生化處理比例很低。按照現在垃圾產生量和填埋速度,全市大部分垃圾填埋場將在4-5年內填滿封場,由于垃圾焚燒設施建設緩慢,北京目前深陷“垃圾圍城”窘境。專家分析,單就解決垃圾填埋問題,從2011年到2020年,北京將需要3200畝土地。
外地人購房需求旺盛成為助推北京房價猛漲的重要因素之一。據統(tǒng)計,2005年-2009年全市成交商品住宅中,外埠個人購買的26.6萬套,占32.3%。
流動人口子女在京入托入學加劇了北京的“入托難”“入學難”,北京的教育資源被大量占用。2008年在京接受義務教育的流動人口子女有41.8萬人,占北京學生總數的40%。部分區(qū)縣教育支出的一半用于流動人口的子女。
三是給社會穩(wěn)定帶來壓力。在一些流動人口聚居的地方,居住環(huán)境惡劣,安全缺乏保障,無照經營、“黑車”營運、制販假冒偽劣商品、非法行醫(yī)問題多發(fā)。北京流動人口登記狀態(tài)為已就業(yè)的只約57.4%,一部分流動人口因工作不穩(wěn)定、生活沒保障而成為潛在的不安定因素。
北京城鄉(xiāng)結合部流動人口聚居區(qū)治安隱患嚴重。2007年全市共打掉以地緣糾合的流動人口犯罪團伙870個,同比上升33%。全市流動人口涉案數由2001年的35314件增加到2008年的56098件,占全市案件的比重由71.4%上升到89.5%。
流動人口增長最快
“北京人口規(guī)劃與管理的對象應從戶籍人口為主轉為以常住人口為主,調控管理手段也需要從以行政手段為主轉為行政、經濟、法律、社會等手段綜合運用?!?/p>
以戶籍人口為例,中央、軍隊和北京市三大系統(tǒng)進京戶口審批機制缺乏制約。單位、部門之間彼此獨立,進京準入條件不統(tǒng)一,且進京戶口均自行決定,造成審批進京人數規(guī)模較大,造成戶籍人口規(guī)模調控困難。
相關調研報告分析,北京人口規(guī)模快速膨脹有深刻的經濟、社會原因。首先是我國正處于城市化、工業(yè)化加速發(fā)展的歷史時期,大量農村人口涌向北京這樣的大城市是大勢所趨;其次,由于經濟快速發(fā)展,提供了大量就業(yè)崗位,本地新增勞動力無法滿足需求,流動人口來京就業(yè)也是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必然;再次,北京集中了全國優(yōu)質的經濟、教育、醫(yī)療、文化、行政資源,就像一條巨大的吸水龍把全國各地各種需求的人吸引過來。
此外,相關人士表示,北京人口快速增長還有一些自身的深層原因。比如認識問題。北京市人大常委會的相關人士透露,從他們調查的情況看,“對于首都人口規(guī)模調控這一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各級領導認識并不完全一致。一些部門和地方沒有將調控人口規(guī)模擺上重要位置,處于目標游移不明,政策導向不一,甚至放任自流、無所作為的狀況?!?/p>
其次是協(xié)調問題。相關專家表示,以戶籍人口為例,中央、軍隊和北京市三大系統(tǒng)進京戶口審批機制缺乏制約。單位、部門之間彼此獨立,進京準入條件不統(tǒng)一,且進京戶口均自行決定,造成審批進京人數規(guī)模較大,造成戶籍人口規(guī)模調控困難。
此外,調控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專門研究人口問題的北京市政協(xié)委員、北京大學教授陸杰華表示,北京調控人口最難的是對增長最快的流動人口缺乏調控手段。北京人口規(guī)劃與管理的對象應從戶籍人口為主轉為以常住人口為主,調控管理手段也需要從以行政手段為主轉為行政、經濟、法律、社會等手段綜合運用,提高調控的能力。
直面難題,指標調控
“居住證如果與就業(yè)、住房、社會保障、養(yǎng)老、戶籍、教育、醫(yī)療、計劃生育等政策結合起來,就會具有調控管理流動人口總量的實際功能?!?/p>
專家分析,北京對進京指標的控制無疑會進一步收緊,不排除指標在一個時期逐年遞減,外地戶口進京的難度只會越來越大。這一點已得到北京有關部門初步證實。
在北京市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和北京市“十二五”規(guī)劃綱要中,均旗幟鮮明地提出對人口進行總量控制,并提出了基本原則和思路。
相關人士透露,這次調控既針對戶籍人口也針對流動人口,既強調總量控制也強調優(yōu)化結構“直面難題,力求實效”。
一是實行戶籍指標調控“以指標管人”。北京市明確提出“堅持總量控制、優(yōu)化結構,在嚴格執(zhí)行準入政策同時,實行戶籍指標調控。合理配置進京戶籍指標,優(yōu)先解決好符合首都發(fā)展需要的專業(yè)管理和技術人才的落戶需求?!?/p>
如何確定“指標”,這些指標又如何“合理配置”并確保不被各個系統(tǒng)突破,“優(yōu)先解決”的具體對象如何界定,這些目前還沒有答案。但專家分析,北京對進京指標的控制無疑會進一步收緊,不排除指標在一個時期逐年遞減,外地戶口進京的難度只會越來越大。這一點已得到北京有關部門初步證實。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張祖德透露,今年對戶籍進京不會出臺具體的數量控制指標,“不過人數上會延續(xù)逐年降低的趨勢”,將著重提升引進質量。
二是研究實施居住證制度“以證管人”。北京過去對流動人口的調控缺乏有效手段,準確統(tǒng)計流動人口也很難。這次明確提出,以居住證為載體,按照“來有登記、走有核銷”的基本要求對流動人口進行實時動態(tài)監(jiān)控。
居住證制度究竟如何設計,與暫住證區(qū)別何在,對獲得居住證是否設立“門檻”(比如在京常住多少年),對居住證發(fā)放是否像車牌一樣實施總量控制,拿到居住證可享受哪些權利和需要承擔什么義務,拿不到居住證的流動人口如何在北京生存(比如是否不能租房買房、不能就業(yè)),相信北京的流動人口都期待盡快揭曉謎底。
一、“有教無類,以人為本”的育人理念
“有教無類”是孔子博大教育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在對教育價值、作用的深刻理解上建立的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不僅對古代、近代,甚至現當代的教育,都有極大的影響。
首先,“有教無類,以人為本”有助于全體國民的素質教育,真正體現了教育活動的本質。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人,在教學活動中,知識只是為培養(yǎng)人服務的,人的發(fā)展才是真正的目的。“全體國民素質提高靠的就是教育,一個國家要高度重視并發(fā)展面向大眾的教育。所以要求教育要實現平民化,‘有教無類’就是平民教育的最初探索。”
有教無類,才能真正兼顧整體,實現全民化教育;以人為本,才能真正立足于人的發(fā)展需要,培養(yǎng)適應時展的人。因而,以人為本,不放棄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才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才能真正體現教育的本質,提高全民的素質。
其次,“有教無類,以人為本”更利于實現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指每個社會成員在享受公共教育資源時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對待。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苯逃讲粌H是實現社會公平的前提和范疇,更是不可侵犯的個人權利,是和諧的社會基石?!坝薪虩o類”對今天的教師來說,即在教育上打破社會的無形等級界限,只要是求學者,不管家庭背景、智力水平、外貌特征、性格等方面的好與壞、高與低、美麗與缺陷、內向或外向,教師都不應對他們有“特別照顧”、忽略、歧視等不公平的待遇,而應以人為本,秉著為學生服務,以促進學生的人性發(fā)展為目的原則,一視同仁,達到培養(yǎng)人的真正目的,實現社會的公平和諧。
二、“因材施教,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育人理念
知識經濟的時代促使知識的更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來得迅速,新的知識不斷產生,舊的知識不斷被替代,同時,學科之間出現高度分化、綜合、整合化為主導的趨勢。未來的挑戰(zhàn)需要的是有創(chuàng)新能力和素質的世紀新人。教育是培養(yǎng)人的活動,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關鍵在教育,作為人類文明的傳播者,學校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教師必定是起著決定性作用的因素之一。因而,“21世紀高校的教師再也不能只是‘教書匠’,不能只以‘釋疑、解惑’為使命,而是要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使學生能夠從各種角度來對事物作出創(chuàng)造性的質疑和思考。” 即21世紀的教師應具備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育人理念。
然而,僅僅具有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育人理念,不顧學生的個性差異,學生只會成為“行百里而半于九十”者,進而扼殺了學生獨特的創(chuàng)造潛能。創(chuàng)造性的人才往往具有獨特的人格特質,因為獨特性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其本身就是創(chuàng)造性的一種反映。因此,教師還應做到因材施教,對于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教育方式,在遵守共同規(guī)范和人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的基礎上,充分尊重其個性差異、愛好興趣,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自由的發(fā)展。此外,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提供豐富、多元的知識和訓練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人格,發(fā)展學生的個性才能,從而使學生更自覺、充分、主動地全面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把每個學生培養(yǎng)成有個性、有專長的人才,最終培養(yǎng)出能揭示事物本質和內部聯系的具有創(chuàng)新性思維和能力的世紀新人。
三、“身心和諧,全面發(fā)展”的育人理念
人的全面發(fā)展應涵蓋體能、智力、人際交往、個性、心理等各方面的和諧發(fā)展。而在今天,每個人的身心全面和諧發(fā)展,不僅是個人自身健康成長和順利發(fā)展的權利要求,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訴求,社會的穩(wěn)定、社會關系的協(xié)調都需要健康的社會心理來達成對構建和諧社會的共識,形成全社會的認同感、凝聚力、向心力。
因此,作為新時代的教育者,教師要摒棄傳統(tǒng)的應試觀念,不僅要看到學生智力的發(fā)展,還要關注個性、人際交往、心理等方面的發(fā)展。在強調全面發(fā)展的同時,教師不能把“全面”發(fā)展看作“平均”發(fā)展,不能等同于抹殺個性。要處理好全面與個性的關系,在全面發(fā)展的基礎上側重幫助學生發(fā)展個性,使學生以個性發(fā)展推動自己的全面發(fā)展。個性與全面是相互存在并互相促進的,不講個性的全面發(fā)展會扼殺學生身上的獨特品質。反之,不講全面發(fā)展的個性發(fā)展則有可能塑造出極端個人主義的自私自利之徒。所以,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培養(yǎng)和諧社會的建構者,教師必備“身心和諧,全面發(fā)展”的育人理念。
四、“終身學習”的理念
終身教育貫穿于整個人生,是人自發(fā)地、主動的、持續(xù)的教育過程;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涉及人的思想、智能、個性和職業(yè)等方面的內容。在當今知識大爆炸的時代,倡導終身學習,更有特別的意義。
首先,終身學習是生存的需要。當今世界,科技突飛猛進、信息與日俱增,社會各個領域的科學知識不斷由單一走向多元,不斷向更深更廣的層面發(fā)展??茖W技術的飛速發(fā)展, 使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都發(fā)生了深刻變化。人們在青少年時期從學校中獲得的知識已不能使人終身受用。知識老化加速,職工更替頻繁,社會變化急劇,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勞永逸地擁有足夠的知識,而需要終身學習。學習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手段,終身學習是自身發(fā)展和適應職業(yè)的必由之路。所以,要學會生存,就必須首先學會學習。
身為蠶桑老板的他心平如鏡,他說,只有捧出一顆愛心,獻出一顆公心,掏出一顆真心,心系村民,才能不負黨和人民的重托,才能使人大代表這一崇高榮譽得到百姓的認同和接受。
以身作則為民捐資,切實關心群眾疾苦
2008年中秋之際,心系老人的**獨自來到敬老院,把各式各樣的月餅送給老人們。毫無所求,將關愛撒給村里需要愛的每一個人,老人們當場就被**的愛心感動得哭了。今年7月9日,福祿村遭受近幾十年最大的一次暴雨災害,全村交通受阻,特別是福祿村17組村民向家受災嚴重。身為該村村主任的**沒等沒靠,首先以身作則,為該戶村民捐資400元,切實解決受災村民的燃眉之急;而后,**積極主動,組織本村村民向受災戶捐資捐物,共籌得資金1500元,全部送到受災戶的手上,在福祿村上演了一段雪中送炭的感人劇。當災民拿到全村村民給他捐助的善款時,心上感覺沉甸甸的,連聲感謝**想得周到。
為方便群眾出行,帶頭出資整修村級公路
近年來,隨著新農村建設的開展,福祿村村級公路得到了改善。由于村規(guī)模調整后,福祿村幅員面積大,人口多,村級公路在公母樹一段出現裂縫,此路段最終成為一段危險公路,阻斷了過往車輛,影響到村民的出行。群眾為了外出辦事,不時冒著危險出行,這個時候,**急了,為了盡快修繕此路段,能讓村民平安出行,毅然帶頭出資600元整修此路段2公里。而后,**還想方設法為修路引取資金,將此危險路段變?yōu)榘踩范?,從而群眾也能放心安全地出行?/p>
抓機遇搶發(fā)展,擺脫村級產業(yè)空虛的帽子
“我”,單說一個字,缺乏語感,于是學西方,叫“自我”。隨之而來的是把一切能與自我發(fā)生關系的詞都堆在一起,如自我設計,自我完善,自我實現,自我價值,自我獨立,認識自我,等等。七、八年前,“自我”在很大程度上作為抽象的“理念”被青年喊得震天作響。如今還把它掛在嘴邊就顯得“嫩”。因為“理念”已具體化為“常識”。被“優(yōu)化組合”下來的人考慮自己是否應領個執(zhí)照,練練攤;吃死工資的人想著如何開辟個第二職業(yè),或玩玩股票、債券。當利益被重新劃分時,每個人也都面臨著重新評價自我的地位和價值,選擇自己的前途。
從自我傷害中走出來
雖然全社會大多數人比以前富了,但不可否認,一少部分人比大多數人更富。所以失落、困惑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社會心態(tài)。一位青年政府官員說:“原以為在中國干點事,特別是干點大事,走仕途是條捷徑,事業(yè)和成就的大小往往與取得的職位和擁有的權力成正比?,F在看來未必,到公司里干,可能出人頭地更快?!边@是有抱負者的慨嘆。有位銀行職員忿忿地抱怨:“現在報紙上盡登些什么彩票、賭馬,20塊錢買杯札啤。這些玩藝兒有什么吹乎的,正經人哪有那么多錢干這種事。”這反映出尋常百姓的妒嫉和不滿。
變革的年代帶來變幻的心態(tài)。也許你們家有個農村親戚,80年代以前他們來你們家總遭冷遇,因為他們來不是要糧票就是要舊衣服,或者十天半個月住著不走,白吃白喝。你沒想到改革開放后,他們家有人當了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廠長,他們到你們家來再也不低三下四了,甚至根本不到你們家來,而是住星級飯店,請你們家一起去撮大菜。“求乞”者搖身變成了“施舍”者。你有何感受?因不再具有以往的優(yōu)越感而失去自信;因守不住清貧,流于媚俗而甘愿屈尊;或者深感遭受“不公”,被時代拋棄……凡此種種都給你的心理帶來深深的傷害。
傷害就是傷害,不承認也只是硬撐著。它帶有某種必然性,或者說是新舊體制交替必須付出的代價在人們觀念和心理層次上的反映。問題是我們如何化解這些傷害,找出“我”受傷害的原因和擺脫傷害的途徑。
傳統(tǒng)體制遵循的是按部就班、論資排輩的原則。生活在這種原則下,我們習慣于看著比我們有資格、有地位的人過比我們優(yōu)裕的生活,而不能容忍比自己社會地位低下的人超過自己。部長坐小汽車天經地義,個體戶若買了汽車就怎么看怎么別扭。而商品經濟社會體現出的就是百花爭艷、百舸爭流的精神。在競爭中,誰有膽識,誰有魄力,誰敢干,誰無畏,誰獲得經濟上的成功,誰就理所當然地受到社會的承認與尊重。所以,擺脫傷害的第一步就是從老本、學歷、資格、職位等虛幻的優(yōu)越感中走出來。
商品經濟為個人的發(fā)展提供了許多新的機會和條件。但這些機會和條件是就社會整體而言,而不是針對每個人而言,也就是說,肯定有更多的人的才華可以得到施展,比如現在被普遍看好的個體老板推銷員掮客公關小姐流行歌星出租汽車司機“三資”企業(yè)雇員……但并不能保證每個人都能找到一個既令自己滿意,又適合自己發(fā)展的職業(yè)?,F代社會已不可能承包每個人的幸福了。好的職業(yè)需要競爭。常見報紙上刊登某公司、某飯店、某合資企業(yè)招聘雇員啟事,應聘者往往數倍甚至數十倍于招聘人數,可想競爭定十分激烈。競爭,雖有幾分殘酷,卻是擺脫自我傷害的根本途徑,只有敢于參加競爭并取得成功才能重新獲得自尊、自信和自豪。
干自己想干的事
10年前,一個研究機構在某大學搞了次問卷調查,了解大學畢業(yè)生畢業(yè)后的志向,80%的人選擇了作學問和從政。盡管其中許多人知道自己可能學問作不深,官也做不大,但在當時那個年代,只要躋身這兩個職業(yè)系列,便覺高人一等,也被人高看一眼。
現在的大學生已不滿足于做“窮書生”和“小官員”了。他們的選擇趨于多元化,尋找更能體現個人價值和創(chuàng)造性的職業(yè)。海南一位經濟學工作者在總結了自己的經驗和近幾年去特區(qū)的青年選擇職業(yè)的情況后得出結論:當今青年擇業(yè)的焦點在錢、權、洋上。錢即掙錢多,權即有權力,洋就是“三資”企業(yè)。不見得說這個概括十分科學準確,但確有相當的代表性。
一位重點大學的副教授,40歲出頭,也有若干專著問世,卻辭了職到深圳打工,求職于一家外資企業(yè)。經過幾年努力,受到老板的重用,工資也翻了幾倍。他自己說:“雖然在學校時干得也不錯,但總覺得不會再有發(fā)展了,又不愿混下去,于是決定‘下?!,F在證明路走對了,雖然專業(yè)丟了,可不再覺得自己碌碌無為了。”還有一個高中生在中學時發(fā)明了一項專利,老師家長都勸他上大學深造,可他卻熱衷于和幾個社會上的朋友辦廠。后來果然生產出了他的專利產品,一年就賺了十幾萬。他也說:“我從來就沒做過大學夢,上了大學也不會有出息?!?/p>
干自己想干的事當然也要冒風險。關鍵要看值不值得。如果條件不具備,信心也不足,一時心血來潮,便沒有必要丟下能夠勝任的工作,花時間精力去干不著邊際的事。但當我們還沒有著手某件事時,我們往往無法斷定能否駕馭它。許多事情是在我們接觸了之后才發(fā)覺它并不難。所以,最初的決心,往往不是產生于透徹的理性分析和十拿九穩(wěn)的把握,而是一種信心、興趣或渴望。
當然,這里并不是鼓勵大家都去經商,做買賣賺錢。而是希望大家干自己心甘情愿去干的事,這樣可以使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保持自信和愉快。隨著改革開放的繼續(xù)深入,經濟領域的面將進一步拓寬,需要更多的人參與到五彩繽紛的經濟生活中去。但除此之外,還有政治的、軍事的、文化的、藝術的、學術的、道德的……許多領域同樣需要人才拓展,如此,社會才能獲得全面的繁榮與進步。有人問中央編譯局的一位年輕博士:“現在知識分子也在喊致富、經商,你準備怎么辦?”他很冷靜地回答:“越是大家都去經商賺錢,我越是要踏踏實實作我的學問。既然我在這條路上已下了10年的精力,我就決心繼續(xù)走下去,力求走得深一些、遠一些?!边@位青年博士對學問的這種執(zhí)著追求和獻身精神,同樣值得我們這個時代欽佩。
“我是最好的”美國前拳王泰森每當回答完記者的提問后,總忘不了說一句“I''mbest”(我是最好的)。盡管他現在已鋃鐺入獄。
在論資排輩的社會,自知之明,守名份,不僭越是人們奉行的行為準則;而在競爭的環(huán)境下,要生存,就必須隨時準備超越別人?!拔沂亲詈玫摹闭w現出這種戰(zhàn)勝一切的對手、壓倒一切困難的氣勢。第25屆奧運會之前,美國游泳女選手的成績全面超過了中國運動員,但中國女游泳健兒不信邪,堅信自己是最好的,結果在奧運會上她們取得了4塊金牌,打破2項世界紀錄。事實上,凡到巴塞羅那爭奪金牌的人,都相信自己是最好的。
“我是最好的”不是阿Q式的自我精神勝利,也不是那種建立在對諸如學歷、身份、職位等外在因素依賴之上的凌駕于人的感覺,而是出自對自己的潛能和意志的自信。有了這種自信,就敢于接受任何外來的挑戰(zhàn),敢于追求未曾有過的成功,而不怕失去已得的利益。同時也不再計較外人外界的評價,哪怕背個好高鶩遠、志大才疏或趨錢附利的罵名。我怎么想,就怎么做,失敗也不認輸,相信總有輝煌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