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七年級數學個人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我認真?zhèn)湔n、上課、聽課,及時批改作業(yè)、講評作業(yè),做好課后輔導工作。在課余時間,我認真學習教學理論,并努力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形成比較系統(tǒng)的知識結構。遇到自己不懂的或不確定的問題就向其他教師請教,在課后也經常與他們交流,學到了很多的知識。在課堂上我一直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fā)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在課堂教學中追求實效,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不斷提高他們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順利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現將一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課程標準走進教師的心,進入課堂。我們怎樣教數學,《國家數學課程標準》對數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估教育價值觀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無疑我們每位數學教師身置其中去迎接這種挑戰(zhàn),是我們每位教師必須重新思考的問題。鮮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標,有效的學習對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及課程實施建議有更深的了解,本學期四年級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教育教學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二、認真計劃和構思每一節(jié)課。
上課前認真?zhèn)湔n,鉆研教材、教參,對學期教學內容做到心中有數,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學期中,著重進行單元備課,掌握每一部分知識在單元中、在整冊書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學生怎樣學,學生將會產生什么疑難,該怎樣解決,在備課本中體現教師的引導,學生的主動學習過程,充分理解課后習題的作用,設計好練習。
在上每一節(jié)課的時候,首先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激發(fā)學生思考。上課力求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同時制作各種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件,課后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后記,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多動手,從而加深理解掌握知識。
然后及時復習,新授知識基本是當天復習或第二天復習,以后再逐漸延長復習時間。這項措施非常適合低年級學生遺忘快、不會復習的特點。
最后努力構建知識網絡。一般做到一小節(jié)一整理,形成知識串,每單元整理復習形成知識鏈,一學期對整冊書進行整理復習。學生經歷了教材由“薄”變“厚”、再變“薄”的過程,既形成了知識網,又學到了方法,容易產生學習遷移,給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提供了可能。
三、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教學過程中,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等。在數學中,有很多規(guī)律的總結,有很多多樣化的算法的發(fā)現,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共同思考,總結。這樣不斷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而且還可以培養(yǎng)他們團結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學方法來說,我們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法,這種學習法共享一個觀念:學生們一起學習,既要為別人的學習負責,又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學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進行學習。在這種情景中,學生會意識到個人目標與小組目標之間是相互依賴關系,只有在小組其他成員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還可以從小讓他們養(yǎng)成嚴肅看待他人學習成績的習慣。
四、課堂教學,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fā)展。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我的做法有三點:
1、認真鉆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設計意圖都弄清楚,理解教材的結構,知道在哪里需補充資料,在哪里需要有所刪減,抓準每課時的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努力做到在課上能運用自如。
2、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關注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與同年級組老師一起探討學習新知識在哪里可能出現困難,如何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3、考慮教法,思考如何把自己掌握的知識以學生最易理解的方式傳授給他們。在教學中,我總是有意識地通過生活、實例、活動、游戲等形式引入新知識點。
時刻注意課堂上的情況。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對穩(wěn)定性。同時,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chuàng)造和諧的課堂氣氛。在課堂上,語言簡潔明了,克服自己剛教學時羅嗦,重復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fā)學生學數學的興趣。合理布置家庭作業(yè),作業(yè)少而精,減輕學生的負擔。例如:在《乘法定律》一組連乘計算題計算,學生發(fā)現了交換因數的位置,積不變的規(guī)律,然后觀察數字特征,變序、加括號達到簡算。設計無論是問題的提出,還是已有數據處理、數學結論的獲得等環(huán)節(jié),都體現學生自主探索、研究。突出過程性,注重學習結果,更注重學習過程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我在總結成績的同時,不斷反思教學,以科研促課改,以創(chuàng)新求發(fā)展,努力處理好數學教學與現實生活的聯(lián)系,努力處理好應用意識與解決問題的重要性,重視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常思考,常研究,常總結,以科研促課改,以創(chuàng)新求發(fā)展,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打好基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以“嘗試——自主——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運用為重點,努力實現教學高質量,課堂高效率。
五、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上課前,要求學生把課堂上用的東西,如教科書、練習本、筆等放在桌上一定的地方,對學生的怎樣坐,答問時怎樣站等都要提出明確要求,培養(yǎng)學生認真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和習慣。課間根據學生注意力不持續(xù),易轉移等特點,我盡量把握好上課的節(jié)奏,有張有弛,使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的狀態(tài)之中,逐漸培養(yǎng)學生注意力持久保持的良好習慣,使學生上課不搞小動作。此外小學生普遍存在著做事無緊迫感,動作緩慢的現象,我就時刻提醒學生加強做事的計劃性,養(yǎng)成做事有條理的好習慣。課后我又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要求學生作業(yè)整潔,不潦草,不涂抹。為了培養(yǎng)學生作業(yè)書寫工整的好習慣,我首先注意教學時板書書寫規(guī)范整齊,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學習,提高業(yè)務素質,時時處處注意用自己良好的行為習慣影響、感染學生,此外加強寫字課教學和書寫評比,并用鼓勵性的評價標志獎勵書寫認真的同學,經過一個學期的細致培養(yǎng),大多數學生的課前準備、上課注意力的集中、特別是學生的書寫均有較大的進步。
六、課堂教學,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
1、注重課堂氣氛的活躍。沉悶的課堂氣氛只會讓學生昏昏欲睡,為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盡量給學生創(chuàng)設喜聞樂見的學習情景,使學生能比較直觀形象地理解知識。
2、注重作業(yè)的開放性。開放性的問題能活躍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提高學生思維的發(fā)散性、求異性、深刻性。
3、注重學科的多元整合。如教學列式解文字題時,引導學生應用語文里縮句的方法進行審題,從而使學生能較好地理解題意,正確地列式解答。
【摘 要】七年級是學生時期的重要階段。進入七年級,學生將不再是只顧玩耍,不思慮任何事的懵懂頑童,此時的他們將開始進入塑造個性,形成人格,獨立進行思考的青春期。七年級的學生對新生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七年級的數學課程的編寫很貼近生活,也充滿著趣味性。作為老師,如何根據這個階段學生的特點,進行相應的課程準備,并利用好這些特點,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是我們作為老師應該慎重思考的問題。因此,本文將對培養(yǎng)七年級數學學習興趣做出探討,希望對廣大教育工作者有所裨益。
關鍵詞 數學;學習興趣;建議;學習習慣
1.前言
成為七年級的學生,代表著自己開始脫離父母全方位的呵護模式,踏上了真正屬于自己的旅程。七年級的學生,經過了學前教育和小學的磨礪,具備了一定對事物的分析判斷的能力,對新接觸的事物很敏感,而對于七年級的各科課程,更是興趣盎然,滿懷期待。七年級的課程是對小學階段課程的全面升級,此時開始進入科學性與趣味性兼?zhèn)涞倪^渡時期。數學作為邏輯思維敏感的學科, 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數學科目本身的難度不可忽視,往年一些學生起初對數學很感興趣,后因方法不合適等原因,導致喪失對數學課的興趣,甚至排斥數學課的例子有許多,因此,作為數學老師,要盡可能利用好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通過適當的引導,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科目本身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科目學習的興趣,以便為學生以后學習更深層次的數學知識奠定基礎。
2.培養(yǎng)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幾項措施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作為老師應當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只有讓學生主動學習,才能使他們真正學到東西。下面筆者將提出以下幾條建議,希望對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有所幫助:
2.1把握教學初始階段,奠定學習基礎
在七年級學生本身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促使下,面對新教材,他們內心往往會萌生一定要好好學習的積極思想,這對于此階段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因此,作為數學老師,面對學生們對知識的渴求,一定要在教學初始階段狠下功夫,多花心思,使學生對數學課留下積極的深刻的印象。由于七年級數學教材本身與生活聯(lián)系很緊密, 又兼具趣味性,老師可以通過組織相應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體會數學科目與生活的聯(lián)系,還可以多讓學生動手做實驗,驗證教材所說結果是否正確。這樣在不斷動手參與的過程中,相信一定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應注意的是,在這些活動過程中,要密切注意學生的心理和情緒變化,一旦發(fā)現有學生出現害怕、失望、不自信的情緒,要立即進行鼓勵、安慰,讓學生重拾信心,避免因受打擊而喪失興趣的情況出現。
2.2課堂的趣味性是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關鍵
課堂教學對于學生的學習有直接作用,課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成果的好壞,因此,各位數學老師要加大對課堂教學的重視程度,確保課堂充滿活力,充滿新奇,以帶動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具體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實現:一、運用引入思想,豐富課堂表現形式。為增加課堂趣味性,老師可以采用表演、動手比賽的形式,進行開發(fā)思維,調動課堂學習氛圍;還可以進行集體討論,分組探究問題的答案,以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求真知。七年級數學教材上有很多實踐性課題,身為老師,應當充分利用好這些課題,讓同學分成實踐小組,對不同的課題進行實踐證明。在實踐前,老師要針對不同的課題給同學們留一些問題,讓他們在實踐過程中自己找出答案,培養(yǎng)他們的思考能力;在實踐結束后,要讓他們自己總結經驗教訓,幫他們養(yǎng)成總結思考的習慣。當然,老師應該在實踐過程中,對同學們進行指導,還要注意同學們存在的問題,幫助同學們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讓他們在實踐中取得進步。
2.3注重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沒有學習方法的學習,就好像無頭蒼蠅亂轉,很難尋找出路,也是對時間和精力的極大浪費。因此,作為新時代的教育,要注意對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而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將使一個人終生受益。在數學教學中,老師應特別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尤其是在七年級這個各種思想正處于塑形時期的階段,更要為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數學教材中,本身就有許多發(fā)散思維的題目,就是為了適應新時期教改的需要,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所以,老師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及時出示閱讀題,讓學生在閱讀中尋找答案,注重題目內容含義;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審視能力,讓他們在觀察的過程中進行思考,而不是漫無目的的觀察,尤其是對因果變換的觀察,應該成為日后同學們觀察圖形、觀察實驗的基本感知;要培養(yǎng)學生的討論和總結習慣,通過引導性問題的設置,可以讓同學們通過討論,進入相應的教學課程的學習,這樣的途徑,讓學生更容易接受要學的理論知識??傊峭苿油瑢W們不斷進步的巨大動力,在每次實驗或討論等活動過后,應讓同學們及時進行總結,可以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讓同學們及時鞏固所學知識。
3.結語
有句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七年級學生正處于對新生事物無比渴求的時期,對大千世界的事物,他們都有著濃厚的興趣。數學作為思維縝密的學科,既有無限的奧秘,又有相當的難度,作為老師,要不斷探索教學方法,既要讓同學們感知到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又讓他們不至于因為受打擊而喪失興趣,甚至于放棄學習。只有廣大教育工作者不斷嘗試和努力,才能讓學生對數學更感興趣,才能為學生以后的數學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茍懷德.七年級數學興趣教學法初探.《教育界》.2013年31期
[2]解必剛.淺談七年級數學興趣教學.《吉林畫報(教育百家B)》.2013年5期
關鍵詞:求知欲激發(fā)學習興趣情感體驗
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新教材的興趣”然而我們卻常發(fā)現很多學生剛進入初中時,對各學科都有著濃厚的興趣,可是對數學卻興趣不高,這幾乎成了七年級數學教學的普遍性問題,長期以來,教師們?yōu)榧ぐl(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不懈努力,但卻收效甚微。
那么如何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經過我的不斷探索和實踐,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充分把握七年級起始階段的教學特點
“良好的開端是功的一半”。七年級學生翻開剛拿到的數學課本,一般都感覺新奇,有趣,想學好數學的求知欲較強烈,因此,教師要不惜花費時間,深下功夫,讓學生在學習的起始階段留下深刻的印象,產生濃厚的興趣。
如在教學第二學期第七章時,可讓學生參與部分實驗,在本章結束后,可以利用一節(jié)課自由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可以設計學生對數學難學嗎、有用嗎?數學是不是都這樣有趣?對基礎弱的學生能不能學好等各種問題展開討論,以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如在教學第七章中“簡單的軸對稱圖形”時,讓學生通過認真畫、剪、折方法,得到角是軸對稱圖形,對稱軸是角平分線所在的直線,再如在教學等腰三角形時,可利用畫、剪、折方法、得到等腰三角形的“三線合一性”,化難為易,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傊鹗茧A段的教學至關重要。
二、課堂教學力求生動性、趣味性
七年級數學比較貼進生活實際,具有很強的知識性,現實性和趣味性,因此,它以豐富的內容提供教學中誘發(fā)學生興趣和動機的酵母。新教材還抓住了七年級學生情緒易變、起伏較大的心理、生理特點,要求以“活的東西去教活的學生”來培養(yǎng)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他們的素質和能力。對此,我的具體做法是:
1、引入環(huán)節(jié)巧妙化。在課堂引入中,設計各種形式,運用各種手段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喚起他們的參與意識。如教學“生活中的立體圖形”時,我一開始就用事先準備好的圓柱、圓錐,棱柱等幾何體,提出這些幾何體由哪幾個面組成?圓柱和圓錐有什么異同點?棱柱與圓柱的異同點呢?待他們思考回答后再進行總結,這樣,把問題設置于適當的情境下,從而營造了一個生動有趣的學習環(huán)境,相信在這樣輕松的環(huán)境下,學生會興趣盎然,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
2、創(chuàng)設民主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教師想要營造一個民主,平等的教學情境,首先就要以微笑的面容、親切的話語,飽滿的激情去感化學生、親近學生,并且教師還要善待學生,當學生出錯時,老師不訓斥,不懲罰,要耐心指導,當學生取得點滴進步時,應給予及時地肯定,并鼓勵他們。如:我在教學時,將自己也列為學習的一員,與學生們一起操作,一起討論。對表現出色的學生以“你真行”,“你真棒!”“你很好!”等來表揚他們,對學困生不厭卷、不指責,更是耐心地指導他們,鼓勵他們,常鼓勵他們說“你能行!好好想一想,慢慢來”等,使他們感到老師和他們一起動腦,一起學習,這樣就慢慢地打消了學生對老師的懼怕和隔閡的心理,于是在輕松愉快地合作學習中完成了學習任務。
3、充分讓學生參與實踐操作。
新教材還針對七年級學生喜歡看,喜歡動手的性格特征,安排大量的實踐性內容,要求盡可能利用自制教具優(yōu)化課堂結構,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請他們做我的助手,一道準備實驗器材,進行實驗演示,通過實驗操作,既規(guī)范了學生的勞動、行為習慣,又使他們在參與活動中認識“自我”以產生興趣和求知欲。
此外,在教學中我還用精煉的語言、語調的變化,設計合理的板書,優(yōu)美雅觀的字體,豐富的知識等來激發(fā)學生和學科興趣,達到“親其師,信其教”的效果。
4、在情感體驗處反思。
學生整個的解題過程并非僅僅只是一個知識運用,技能訓練的過程,而是一個伴隨著交往、創(chuàng)造、追求和喜、恕、哀、樂的綜合過程,是學生整個內心世界的參與。其間他們既品嘗了失敗的苦澀,又收獲了“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春”的喜悅;學生可能是獨立思考所得,也有可能是通過合作協(xié)同解決,既體現了個人努力的價值,又無不折射出集體智慧的光芒,在此處引導學生進行解后反思,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和學習動機,有利于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學習的熱情,變被動學習為自主探究學習;還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學習毅力和意志品格,同時,在此過程中,學生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均能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
三、注重學習方法指導,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新教材以“指導教法,滲透學法”的思想,在每章節(jié)內容的編排上安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議一議”、“讀一讀”等欄目,其獨具匠心、面目一新。其宗旨是設法使學生學有趣、學有法、學有得,同時對教師的教法提出了高要求。在教學實踐中,我從興趣教學入手,側重于從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中進行:
1.培養(yǎng)閱讀習慣。具體方法是閱讀前出示閱讀題,如教學“角的度量與表示”時,可出示閱讀題:我們以前用刻度尺測量線段的長短,那我們用什么來度量角的大小呢?角的表示方法有幾種?表示的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閱讀完畢,或通過提問、或以評估的形式來檢查閱讀效果;或有計劃地組織學習小組以討論的形式探討閱讀內容。同時,鼓勵學生在閱讀中找出問題,并不失時機地表揚在閱讀中有進步、有成績的學生,使學生有獲得成功之喜悅,從而產生興趣,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
2.培養(yǎng)討論的習慣。教師通過有針對性、合理性的提問,引發(fā)學生進入教學所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引發(fā)他們積極探討數學知識,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討論的習慣。特別是一題多解的題目或需要分類討論的問題,如在教學“絕對值”、“列方程解應用題”時,就有很多需要分類討論的題目;還有在探索規(guī)律這一節(jié)的教學中,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由此引導學生三、五人一組進行討論,歸納出相應的方法和規(guī)律。
3.培養(yǎng)觀察能力。學生對圖形、對實驗的觀察特別感興趣,缺點是思維被動、目的不明確,這就需要教師引導他們有的放矢、積極主動去觀察??刹扇∵呌^察、邊提問、邊引導學生對變化原因、條件、結果進行討論;也可以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把學生帶入較熟悉的環(huán)境中去觀察。如在教學“平行”前,要求學生認真觀察現實生活中有關于平行的實物,上新課時著重提問幾個學生,并根據他們的觀察、分析的情況逐步導出平行及其性質。這樣能使學生體會觀察所帶來的收獲與興奮,自覺養(yǎng)成觀察的習慣。
4.培養(yǎng)小結習慣。根據新教材的要求,在實際教學中或讓學生上講臺進行小結評比,或以板報的形式張貼幾個學生的小結,或在課余時間對互幫互助小組雙方的小結進行評比,從章節(jié)、小節(jié)慢慢過渡到課時小結。由于經常強調自己去歸納、小結,這使學生記憶效果明顯,認識結構清晰,學過的知識不易遺忘。教學實踐表明,只有正確的學法指導,才能使學生站在教學的主置上,學有所獲,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還能保持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四、課外拓展,激發(fā)學生興趣
七年級數學具有自然性,實用性的特點,決定了課外拓展的重要性。根據新教材的提示與要求,我經常利用課余時間開展數學興趣小組活動,舉辦數學知識猜迷,小制作比賽,拼圖游戲等等。這些課余活動生動有趣、吸引力很強,不但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發(fā)展了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挖掘了學生的潛能,讓他們領略成功的喜悅。
這樣逐步引導學生學好數學。
以上只是我個人在新教材教學過程中一點粗淺的看法,還望各位同仁給予指教。如何用好新教材,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其方法、措施是多種多樣的,希望有機會和大家共同研究和探討,真正做到勝任新教材的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黃姝瑤.七年級數學興趣教學[J]才智,2009,2.
一、精心設計好第一堂數學課。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個好的開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七年級學生翻開剛拿到的數學課本后,一般都感到新奇、有趣,想學好數學的求知欲較為迫切。因此,教師要不惜花費時間,深下功夫,讓學生在學習的起始階段留下深刻的印象,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七年級學生對數學是比較喜歡的,但具有不穩(wěn)定性。剛開始學習時,出于好奇,興趣較濃,在上第一節(jié)課時,學生們一般都抱著見一見“廬山真面目”的心理,期待著能夠得到心理上的滿足,得到上課的樂趣。如果這一節(jié)課處理得不理想,就會使學生大失所望,因此,教師對第一節(jié)課不能掉以輕心,不加重視,使學生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感情。而應精心設計,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認識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感情。
二、讓學生主動、愉快地學習。
創(chuàng)設愉快的課堂教學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喜歡數學,愛學數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動機和動力,在學習活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和組織教材,用數學本身的美去感染學生以提高興趣,用巧妙的課堂教學安排去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用多樣的教學手段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讓每一位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學習是一種勞動,學習是需要付出一定代價的。讓學生主動、愉快地學習,并不能滿足于課堂教學形式的活潑多樣,應該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通過認真、努力的學習,變“苦”為“樂”,體驗到成功的歡樂。尤其對學習較為吃力的學生,教師要充分肯定他們的每一點進步,使他們感到,經過自己的努力是會獲得成功的。
三、力求課堂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
七年級數學比較貼近生活實際,具有很強的知識性、現實性和趣味性。還抓住了學生情緒易變、起伏較大的心理、生理特點,要求以“活的東西去教活的學生”(陶行知先生語),來培養(yǎng)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他們的素質和能力。
1、注重課堂教學的引入。在課堂引入中,設計各種形式、運用各種手段把學生調動起來,喚起他們的參與意識。
2、讓學生參與實踐操作。針對七年級學生喜歡觀看、喜歡動手的性格特征,盡可能安排學生動手進行實踐操作,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
根據學生學習的幾個環(huán)節(jié),分別從預習、聽課、復習鞏固與小結等對學習方法分層次、分步驟指導。
1、預習方法的指導。七年級學生往往不善于預習,在指導學生預習時應要求學生做到:一粗讀,先粗略瀏覽教材的有關內容,掌握本節(jié)知識的概貌。二細讀,對重要概念、公式、法則、定理反復閱讀、體會、思考,注意知識的形成過程,對難以理解的概念做出記號,以便帶著疑問去聽課。方法上可采用隨課預習或單元預習。預習前教師先布置預習提綱,使學生有的放矢。實踐證明,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能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同時能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2、聽課方法的指導。在聽課方法指導方面要處理好“聽”、“思”、“記”的關系。
“聽”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識,應指導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注意:(1)聽每節(jié)課的學習要求;(2)聽知識引入及知識形成過程;(3)聽懂重點、難點剖析(尤其是預習中的疑點);(4)聽例題解法的思路和數學思想方法的體現;(5)聽好課后小結。
“思”是指學生思維。沒有思維,就發(fā)揮不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思維方法指導時,應使學生注意:(1)多思、勤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膽提出問題;(3)善思,由聽和觀察去聯(lián)想、猜想、歸納??梢哉f“聽”是“思”的關鍵,“思”是“聽”的深化,是學習方法的核心和本質的內容,會思維才會學習。
“記”是指學生課堂筆記。七年級學生一般不會合理記筆記,通常是教師黑板上寫什么學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記”代替“聽”和“思”。有的筆記雖然記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導學生作筆記時應要求學生:(1)記筆記服從聽講,要掌握記錄時機;(2)記要點、記疑問、記解題思路和方法;(3)記小結、記課后思考題。使學生明確:“記”是為“聽”和“思”服務的。
掌握好“聽”、“思”、“記”這三者的關系,就能使課堂教學達到完美的境界。
3、課后復習鞏固及完成作業(yè)方法的指導。七年級學生課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書面作業(yè),忽視必要的鞏固、記憶、復習。以致出現照例題模仿、套公式解題的現象,造成為交作業(yè)而做作業(yè),起不到作業(yè)的練習鞏固、深化理解知識的應有作用。為此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學法指導上要求學生每天先閱讀教材,結合筆記記錄的重點、難點,回顧課堂講授的知識、方法,同時記憶公式、定理,然后獨立完成作業(yè),解題后再反思。在作業(yè)書寫方面也應該注意“寫法”指導,要求學生書寫格式要規(guī)范、條理要清楚。七年級學生做到這點很困難。指導時應教會學生(1)如何將文字語言轉化為符號語言;(2)如何將推理思考過程用文字書寫表達;(3)正確地由條件畫出圖形。這里教師的示范作用極為重要,開始可有意讓學生模仿訓練,逐步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這對今后的學習十分重要。
關鍵詞:七年級數學;興趣教學
那么,面對新教材應該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經過我的不斷探索和實踐,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要充分把握起始階段的教學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是新教材編寫者的指導思想。七年級學生翻開剛拿到的數學課本后,一般都感覺新奇、有趣,想學好數學的求知欲較為迫切。因此,教師要不惜花費時間,深下功夫,讓學生在學習的起始階段留下深刻的印象,產生濃厚的興趣。
如在教學第一章時,可讓學生參與部分實驗。在本章結束后,可以利用課外活動舉辦一次自由形式的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可以設計學生對數學難學嗎、有用嗎?數學是不是都這樣有趣?對基礎弱的能不能學好?等各種問題展開討論,以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如在教學第一章中"展開與折疊"時,讓學生倆倆一組互相制作,同學們積極的認真畫、剪、疊,又互相驗證:畫的時候要注意邊與邊之間的關系。再如在教學截一個幾何體時,可利用切豆腐的方法,化難為易,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正如新教材所要求的目標:七年級數學起始階段的教學,側重消除學生害怕的心理、提高學習興趣上做文章,以數學的趣味性、教學的藝術性給學生以感染,使其像磁鐵上的鐵屑離不開磁鐵一樣,向往著教師,向往著本學科。
二、求新、求活以保持課堂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
七年級數學比較貼進生活實際,具有很強的知識性、現實性和趣味性。因此,它以豐富的內容提供教學中誘發(fā)學生情趣和動機的酵母。新教材還抓住了七年級學生情緒易變、起伏較大的心理、生理特點,要求以"活的東西去教活的學生"(陶行知先生語),來培養(yǎng)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他們的素質和能力。
對此,我的具體做法是:
1.注重課堂教學中的引入環(huán)節(jié)。在課堂引入中,設計各種形式、運用各種手段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喚起他們的參與意識。如教學"七巧板"時,一開始就用事先準備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優(yōu)美的圖案,提出:這些圖案由哪些基本圖形組成的?它們的邊與邊之間有什么關系?待他們思考回答后再進行總結。最后讓他們自由合作進行制作,也拼出一些優(yōu)美的圖案。這樣,通過簡單的表演,把問題設置于適當的情境下,從而營造了一個生動有趣的學習環(huán)境。相信在這樣輕松的環(huán)境下,學生自然會興趣盎然、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
2.充分讓學生參與實踐操作。新教材還針對七年級學生喜歡觀看、喜歡動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實踐性內容。要求盡可能利用自制教具優(yōu)化課堂結構,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自由組合),請他們做我的助手,一道準備實驗器材、進行實驗演示。通過實驗操作,既規(guī)范了學生的勞動、行為習慣,又使他們在參與活動中認識"自我",以產生興趣和求知欲。
此外,在教學中教師的語言的精練、語調的變化得當,板書設計合理,字體優(yōu)美雅觀,知識豐富等都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科情感,達到"親其師,信其教"的效果。
三、注重學習方法指導,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新教材以"指導教法,滲透學法"的思想,在每章節(jié)內容的編排上安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議一議"、"讀一讀"等欄目,其獨具匠心、面目一新。其宗旨是設法使學生學有趣、學有法、學有得,同時對教師的教法提出了高標準、高要求。在教學實踐中,我從興趣教學入手,側重于從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中進行:
1.培養(yǎng)閱讀習慣。具體方法是閱讀前出示閱讀題,如教學"角的度量與表示"時,可出示閱讀題:我們以前用刻度尺測量線段的長短,那我們用什么來度量角的大小呢??角的表示方法有幾種?表示的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閱讀完畢,或通過提問、或以評估的形式來檢查閱讀效果;或有計劃地組織學習小組以討論的形式探討閱讀內容。同時,鼓勵學生在閱讀中找出問題,并不失時機地表揚在閱讀中有進步、有成績的學生,使學生有獲得成功之喜悅,從而產生興趣,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
2.培養(yǎng)討論的習慣。教師通過有針對性、合理性的提問,引發(fā)學生進入教學所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引發(fā)他們積極探討數學知識,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討論的習慣。特別是一題多解的題目或需要分類討論的問題,如在教學"絕對值"、"列方程解應用題"時,就有很多需要分類討論的題目;還有在探索規(guī)律這一節(jié)的教學中,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由此引導學生三、五人一組進行討論,歸納出相應的方法和規(guī)律。
3.培養(yǎng)觀察能力。學生對圖形、對實驗的觀察特別感興趣,缺點是思維被動、目的不明確,這就需要教師引導他們有的放矢、積極主動去觀察??刹扇∵呌^察、邊提問、邊引導學生對變化原因、條件、?結果進行討論;也可以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把學生帶入較熟悉的環(huán)境中去觀察。如在教學"平行"前,要求學生認真觀察現實生活中有關于平行的實物,上新課時著重提問幾個學生,并根據他們的觀察、分析的情況逐步導出平行及其性質。這樣能使學生體會觀察所帶來的收獲與興奮,自覺養(yǎng)成觀察的習慣。
4.培養(yǎng)小結習慣。根據新教材的要求,在實際教學中或讓學生上講臺進行小結評比,或以板報的形式張貼幾個學生的小結,或在課余時間對互幫互助小組雙方的小結進行評比,從章節(jié)、小節(jié)慢慢過渡到課時小結。由于經常強調自己去歸納、小結,這使學生記憶效果明顯,認識結構清晰,學過的知識不易遺忘。教學實踐表明,只有正確的學法指導,才能使學生站在教學的主置上,學有所獲,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還能保持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另外,還可以以講故事的形式、質疑的形式、列舉生活中數學現象的形式引入教學,以簡單明了、深入淺出、氣氛暢然的開課調整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激發(fā)他們的講學習興趣。
四、開辟第二課堂,展示閃光點,激活學生的求知欲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困生;轉化
【中圖分類號】G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071(2012)04-0236-02
七年級數學起始階段的教學,側重消除學生害怕的心理、在提高學習興趣上做文章,以數學的趣味性、教學的藝術性給學生以感染,使其像磁鐵上的鐵屑離不開磁鐵一樣,向往著教師,向往著本學科。
1 改變觀念,樹立所有的學生都能教好的觀念
我國傳統(tǒng)教育從來都是有形無形地將學生分成好、中、差三類,以施于不同等級的教育。而現代教學觀告訴我們,每個人均有獨特的天賦,都有培養(yǎng)價值,關鍵在于要按照他們早期所表現出來的天賦,適應其特點進行教育。有材料表明,大多數學習困難學生的某些指標不僅在學生總體中具有中等水平,有的還具有較高水平,這為教師端正教學觀,改革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實證性的依據。數學學習困難學生的現狀是暫時的,必須承認通過教育的改革,他們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成功,取得發(fā)展。面對學習不良學生,教育觀念的核心是教師首先應轉變觀念,使自己樹立所有的學生都能教好的意識,充分相信學生發(fā)展的可能性,在充分考慮學生原有水平的基礎上提出適度要求,用自己的信念去鼓舞學生獲取進步,這是做好數學學習困難學生轉化工作的前提。
2 實施成功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成功的自信心
學生數學學習困難是一個相對長期的過程。由于在學習上屢遭失敗,使他們心靈上受到嚴重的“創(chuàng)傷”,存在著一種失敗者的心態(tài),學習自信心差。教師應充分相信學生發(fā)展的可能性,幫助學生不斷成功,提高學生自尊自信的水平,逐步轉變失敗心態(tài),形成積極的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內部動力機制。如實施成功教育,創(chuàng)設成功教育情境,為數學學習困難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教師的教育對象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強,世界觀、品質、性格正在形成的青少年一代,七年級新生是中學的起始年級,教師在他們心目中占有特殊的地位。無論教師自己是否意識到,事實上,我們的言論行動,為人處事的態(tài)度,都被學生視為學習的榜樣;教師的求知精神、行為作風、處事態(tài)度,乃至氣質、性格、習慣,都對學生起到熏陶或感染甚至感召的作用。事實上,每個學習困難學生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只不過因各種原因沖淡而已。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習困難學生在教師的“成功圈套”中獲得能夠實現愿望的心理自我暗示效應,從而產生自信心,進而感到經過努力,自己是完全可以實現自己的抱負,達到轉化數學學習困難學生的目的。
3 運用情感原理,喚起學生學好數學的熱情
數學學習困難學生的轉化是涉及到生理學、心理學、教育管理、教學論等多方面的綜合科學。教師不光是知識的傳授者,還肩負著促進學生人格健康發(fā)展的重任。學習困難學生有多方面的需要,其中最迫切的是愛的需要、信任的需要,他們能從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個語態(tài)中了解到教師對他們的期望。因此,教師要偏愛他們,平時要利用一切機會主動地接近他們,與他們進行心理交流,和他們交朋友。哪怕是對他們的微微一笑,一句口頭表揚,一個熱情鼓勵的目光,一次表現機會的給予,都可能為其提供熱愛數學,進而刻苦鉆研數學的契機,都會給學生一種無形的力量。剛參加工作時,任教七年級數學,我和七年級新生從陌生到熟悉,從未知到已知,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我?guī)椭筮M生補習,并不斷鼓勵他們肯定自己,相信自己能夠和他人一樣取得好成績。對于所教班級的兩名學困生我就采用了這種方法。先找到他們個人,分別問明是什么原因使他們不喜歡數學?上課為什么不用心聽講?又分別找到這兩個同學的家長,得知他們都是單親家庭,工作忙,負擔重,還經常加班。以至于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為此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也無人輔導。針對這種情況我就利用課間進行單獨輔導,認真講解各種類型題,在上課時,鼓勵他們嘗試發(fā)言,并對每一次發(fā)言情況進行評價,同時對他們提出希望,希望他們能夠克服自身困難,取得更大的進步。事實證明我的方法是正確的。他們的聽課狀況明顯好轉,由被動的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還能在課堂上主動舉手回答問題,這讓我感受到評價的重要作用。我認為及時評價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就有意識地對學生的回答給予不同層次的評價,以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的積極性,同時使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得到了肯定.正如我們學校教務處主任所說的那樣“鼓勵學生時,不要吝嗇你的語言”。對于學生來說,老師的每一句贊美的話語,每一次微笑,眼神的交流都是教師對學生的一個肯定。例如:當學生總結出數學中的定義或規(guī)律時,我可以表揚他們說“同學們,你們真了不起,數學家能總結出的定律,今天讓我們也總結出來了”“某某同學總結的非常準確,如果聲音在大點兒就更好了”這種評價即肯定了他的回答,又提出了建議。希望他有更大的提高。
4 科學選取和靈活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摘要:中小學數學教學的銜接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如不注意根據由小學到中學這個過渡時期的特點來制定相宜的教學措施和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喪失,成績就會下降。因此,教師平時應多與小學教學多聯(lián)系,多探討,教學時,多注意與小學所學知識多對比,多比較,平時多指導學生預復習,指導學生總結好的學習方法,盡快讓學生適應中學的學習,擺脫依賴性,增強自覺性,提高學習成績。
關鍵詞:試論 中小學 數學 教學 銜接 工作學生從小學升入到初中是一個重要轉折點,多數學生都會不適應。進入初中后,最大的變化就是科目增多,老師增加,他們習慣小學班主任一個人管理,如今面對七、八位任課教師,他們感到不知所措,少數心理承受力差的學生由自負變?yōu)樽员?,由積極變?yōu)橄麡O。從而導致有些學生不能盡快適應初中學習,成績不穩(wěn)定,甚至過去成績比較好的學生下降很厲害。如何使剛進入初中的學生能很好地接受初中數學教學,是個比較重要的問題,下面淺談一下自己的幾點看法,希望對今后的教學有所幫助。
一、搞好入學教育,這是搞好銜接的基礎工作
通過入學教育,提高學生對小學與初中銜接重要性的認識,增強緊迫感,消除松懈情緒,初步了解初中數學學習的特點。這里主要做好三項工作:一是給學生講清七年級數學在整個中學數學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結合實例,給學生講清初中數學內容的體系特點和課堂教學特點;三是結合實例給學生講明初中數學的學法。開學初,一是通過進行摸底測試了解學生的基礎,二是認真學習和比較小學與初中課標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小學與初中數學知識體系,找出知識的銜接點、區(qū)別點和需要鋪路搭橋的知識點,以使備課和講課更具有針對性。
二、優(yōu)化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實行分層教學
七年級數學中有許多難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如絕對值、有效數學等,對七年級新生來講確實困難太大。因此,在教學中,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采取“低起點、小梯度、多訓練、分層次”的教學方法,將教學目標分解成若干遞進層次逐層落實。同時還要重視以下幾點:
1.重視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建立知識網絡。在講授新知識時,我們有意引導聯(lián)系舊知識,特別注意對那些易錯易混的知識加以分析、比較和區(qū)別,這樣可達到溫故知新、溫故探新的效果。
2.要重視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和方法探索過程,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初中數學抽象性強,應用靈活,這就要求學生對知識理解要透,應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對知識結論的死記硬套上,教師應向學生展示新知識和新解法的產生背景、形成和探索過程,不僅使學生掌握知識和方法的本質,提高應用的靈活性,而且還使學生學會如何質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進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提高。
3.重視培養(yǎng)學生自我反思自我總結的良好習慣,初中數學概括性強,題目靈活多變,只靠課上聽懂是不夠的,需要課后進行認真消化,認真總結歸納。
這就要求學生應具備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總結。為此,我們在教學中,抓住時機積極培養(yǎng)。在單元結束時,幫助學生自我章節(jié)小結,在解題后,積極引導學生反思:反思解題思路和步驟,反思一題多解和一題多變,反思解題方法和解題規(guī)律的總結。由此培養(yǎng)學生善于進行自我反思的習慣,擴大知識和方法的應用范圍,提高學習效率。
三、引導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小學生剛升入初中,小學里的許多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應該繼續(xù)保持。如上課坐姿端正,答題踴躍,聲音響亮,積極舉手發(fā)言等,這些都是初中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所不可缺少的,對于數學課而言同樣很重要。一個思維活躍、善于動腦、踴躍發(fā)言的學生,學起數學來定會得心應手,游刃有余,通過多年初中教學,我認為進入初中的學生應養(yǎng)成幾個習慣:
1.養(yǎng)成提前預習、主動自學的習慣。預習是自學的開始,小學階段往往不那么重視。因此,到了初中大多數學生不會預習,即使預習了也是將教材內容走馬觀花地看一遍。因此,我們應多激發(fā)學生預習的興趣,待學生有了一定的預習習慣和預習能力后,再布置一些數學概念、法則的題目,再過渡到不布置預習提綱學生便能自覺預習,主動提出難以理解的問題,為學習新課知識打下基礎。
2.養(yǎng)成專心聽講,樂于思考的習慣。我們在抓好學生專心聽講的同時,重視教會學生思考。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要符合學生實際,要有一定的思考價值,要從啟迪學生思維這一基點出發(fā),要教會學生養(yǎng)成一邊聽講、一邊看書、一邊思考的習慣,使學生多種感官都參與教學活動,無論課前、課內還是課后,都要指導學生去字斟句酌地研究課本,多問幾個為什么,從而加深對定義、公理、定理和法則的理解。
3.規(guī)范作業(yè),強化訓練。就書面練習來看小學生往往重結果而輕過程,進入初中后,雖然獨立意識日趨提高,但并未成熟,突出表現在部分學生的作業(yè)不能獨立思考、解題格式不規(guī)范、步驟混亂等不良現象。為此,必須強化以下兩點:一是要以身作則,即教師在解題規(guī)范上做好示范;二是要嚴格要求,讓學生從思想上認識規(guī)范作業(yè)的重要性,對那些不規(guī)范的現象及時予以糾正,養(yǎng)成自覺訂正的好習慣。
4.教會學生記筆記,也不失為培養(yǎng)學生復習能力的一種辦法。筆記包括三方面:記問題。記課上未聽懂的問題,便于課后請教同學或老師,把問題弄懂。記疑點。對老師的講解有疑問,及時記下,便于課后與老師商討。記思路和方法。勤記老師解題思路和方法,這對于啟迪思維、開闊視野、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能力,并對提高解題思路大有好處。
四、掌握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方法和習慣
關鍵詞:七年級學生 數學 口語表達能力
有經驗的教師都知道,學生在剛剛升入七年級時會有許多的“不適應”,需要翻越很多道“坎兒”。其中,最令數學教師頭疼的就是學生的數學口語表達能力了。學生在小學階段因年齡小,語言發(fā)展不完備,常常造成語言表達缺乏完整性、條理性,習慣用生活化的語言來表達自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這樣的情形,在中學學習的初始階段如不加以重視和糾正,往往會阻礙學生數學思維的有效發(fā)展。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與理解的載體,人們借助語言對事物進行描述、概括,又借助語言對人們的思維進行調節(jié),使思維逐步完善。數學學習活動基本上是數學思維活動,所以掌握數學語言是順利地、有效地進行數學學習活動的重要基礎之一。因此,我們應當把培養(yǎng)七年級新生的數學口語表達能力放到與學習數學知識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來,將它看成是培養(yǎng)中學生表達能力和數學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才能更好地鍛煉學生思維的條理性、邏輯性和準確性,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交流過程中主動運用科學、嚴謹的數學語言,杜絕只知道怎么做,但不知道怎么說的現象,把過去被動的“要我說”變成“我要說”。下面我就如何在七年級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教師要提高素養(yǎng),示范“說”
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生眼里的教師應該是一位聰明,善于思考,熱愛知識的人。教師的知識越精湛,視野越開闊,科學素養(yǎng)越全面,他就在更大程度上不僅是一位教師,而是一位教育者。”中學生具有很強的模仿力,教師的數學語言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數學語言。因此,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口語表達能力,教師的語言首先要規(guī)范,給學生做出榜樣。教師的語言要力求用詞準確、簡明扼要、條理清楚、前后連貫、邏輯性強,這就需要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素養(yǎng)。教師進行示范,可以對學生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響,同時也能贏得學生的認可和尊重。一節(jié)數學課,若照本宣科只需幾分鐘,而要將知識點轉化為四十五分鐘的教學內容,就需要教師用更多的數學專業(yè)語言來充實。新課的引入,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師生情感的交流,德育的滲透,教學的設計、回顧、小結,練習的品評,無一不顯示著數學教師運用語言藝術的功底。
二、立足課堂,觸動學生“說”的欲望
課堂教學是數學教學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口語表達能力,提升學生的數學交流能力,必須以數學課堂為主陣地。中學數學是較為抽象、枯燥的一門學科,尤其是七年級新生若學起來會感覺枯燥無味,這就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挖掘課本知識,再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以觸動學生“說”的欲望,有意識地讓學生在循序漸進中形成一定的口語表達能力,使他們更容易說出來,而且說得有內容。
例如,在教學七年級上冊“有理數加法”時,我在黑板上畫了個大數軸,并且請兩位同學走上講臺充當移動的點演示所處的位置。下面的同學說出合適的有理數加法算式,臺上的同學演示出來。然后,再由上面同學進行演示,下面的同學說出相應的有理數加法算式。這樣的教學方式激起了全體同學的極大興趣,課堂氣氛變得輕松熱烈起來,大家都爭著“說”,搶著“說”,在不知不覺中滲透了有理數加法的知識。整節(jié)課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扎實。
三、在組織活動中,多給學生“說”的機會
教師要真正在課堂上落實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還需要在課堂中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語言表達活動,培養(yǎng)學生動“嘴”能力。具體來說,語言表達活動有以下幾種形式:(1)先說給自己聽一聽。這種形式常用于某個知識點解決后的鞏固性的“說”,讓學生自己說說算理、方法、過程等,就意味著人人都有張嘴說的機會(包括后進生)。(2)說給同桌聽一聽。這種形式交流組織方便,是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發(fā)表見解、培養(yǎng)表達能力的好方法。特別是新授課時,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語言及時進行總結,通過同桌間的互相交流,可使學生掌握思路,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而班級中的學困生,也可在同桌同學的幫助、指點、帶動下,逐步學會敘述。(3)小組討論。當學習疑難較大時,便可請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討論后請一名代表交流。這樣做,既可以使每一個學生都有發(fā)言的機會,也有聽別人發(fā)言的機會;既有面對幾個人發(fā)表自己見解的機會,又有面對全班同學發(fā)表見解的機會。(4)總結評價。這是課堂教學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課堂小結能提高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憶出本課的要點,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發(fā)展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經常進行有目的的課堂小結,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概括、分類等邏輯思維能力。
四、培養(yǎng)學生科學、嚴謹的態(tài)度,引導學生“會說”
數學是一門系統(tǒng)、嚴密且邏輯性強的學科,而且數學語言具有科學性和邏輯性。但學生常會出現語言不夠精練,繞來繞去都“說”不到點子上,或語法不夠規(guī)范、前言不搭后語等情況,此時,教師就要及時加以糾正和指導,把他們引到“正途”上來。這種引導切記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傷了學生的積極性和自尊心。如數學概念是數學的邏輯起點,是學生認知的基礎,是學生進行數學思維的核心,在數學學習與教學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教學時,少說或多說一個關鍵性的詞語,就有可能把原意改變。因此,我們必須帶著學生全面審視概念的名稱、定義、實例和屬性及其相互聯(lián)系。例如,教學七年級相反數的概念“只有符號不同的兩個數稱互為相反數”時,教師應要求學生對“只有”“互為”理解透徹。數學中的語言其實也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模式可循的,教師在教學中應告訴學生相關的模式,使學生做到舉一反三,以后碰到類似的就會“說”了。
關鍵詞:初中數學;創(chuàng)意法教學
創(chuàng)意法就是創(chuàng)立新意之法,學生個人不被社會淘汰之法。創(chuàng)意法教育的主題詞是:“最差”的學生就是“最好”的學生,即教學的主體——學生沒有好差之分,在這個思想的指導下,我們的教育教學必須以人為本、和諧發(fā)展的教學。因此,在備課上要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實際、以學生的口吻來撰寫特殊教案,在課堂教學中要實施興趣教學,學生自主學習,師生合作交流的課堂教學,在對學生的評價上要重學生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重學生的學習過程、重學生合作情感的為評價體系。本人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提出初中數學的創(chuàng)意法教學三個模式。
一、創(chuàng)意法教學的學案模式
創(chuàng)意法教育的備課教案叫做特殊教案,是寫給學生看的教案,是以學生的口吻來寫。不是寫給教師看的普通教案,它相當于學生一種自學用書。創(chuàng)意法教學的學案模式為:
(一)我的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什么叫做主視圖、什么叫做俯視圖、什么叫做左視圖。掌握正視圖、俯視圖、左視圖三者之間的關系。
(2)能力目標:初步獲得三視圖的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
(3)情感目標:體現師生合作的情感和與同學們合作的氣氛。
(二)我的學習過程。
(1)生活引入:我們知道日常生活中很多離不開數學知識。七年級數學觀察一個物體可以從上到下、從前到后、從左到右等方法。例如:小明昨天買了一本英漢詞典,你可以根據七年級數學學習的內容從三個角度去反映這部英漢詞典的形狀嗎?
我們分別從上到下看、從左到右看、從前到后看這部英漢詞典,這些觀察得到的圖形,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三視圖內容。
(2)基本功訓練。
①知識點學習。
a、如果我們從某角度去看英漢詞典,所觀察的圖形是什么圖形?
b、動手操作:根據教師的指導分別畫出三個圖形。
c、讓全班同學分成五個小組,每個小組分別選出一個組長,每個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進行度量三個視圖的長、寬、高,并討論下列問題:主視圖與俯視圖的長有什么關系?主視圖與左視圖的高有什么關系?左視圖與俯視圖的寬有什么關系?
②知識點演練。
a、畫出下圖所示一些基本幾何體的三視圖。
b、根據下列的三視圖畫出實物圖。
c、畫出實際問題中鋼管的三視圖。
(3)題型訓練:
㈠選擇題。
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從某一角度觀察物體所得的視圖叫做主視圖。
B、在水平面內得到的從上到下觀察物體的視圖叫做主視圖。
C、在側面內得到的從左到右觀察物體的視圖叫做左視圖。
D、在側面內得到的從上到下觀察物體的視圖叫做左視圖。
②給出下圖的三視圖,說出它的立體圖形名稱是()。
A、圓柱B、圓錐C、三棱錐D、三棱柱
③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球的三視圖都是圓。
B、正三棱錐的三視圖都是三角形。
C、正方體的三視圖是正方形。
D、正四棱錐的三視圖是四邊形。
㈡填空題。
①從角度觀察一個物體時,所看到的圖形叫做視圖。
②主視圖與俯視圖相同;主視圖與左視圖相同;左視圖與俯視圖相同。
③三視圖同一圖形的幾何體是
㈢操作題:畫出下圖的長方體的三視圖。
㈣課后作業(yè):課本116頁第二題圓柱、圓錐兩小題,第四題第一小題。
㈤課后小結: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掌握了什么知識,有什么收獲。
(4)學以致用。運用已學過的三視圖知識,畫出我們所在的教室的立體幾何圖形和三視圖。
二、初中數學創(chuàng)意法教學課堂模式
創(chuàng)意法教育提出“最差”的學生就是“最好”的學生。即學生沒有好差之分,個個都是平等教育,均衡發(fā)展。從教育的思路上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在具體教學上實施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因此,在初中數學的課題教學中,我們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實行興趣教學、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相結合的課堂教學。具體做法如下:
(一)從學生的生活引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興趣是教學的入門。如果學生對教學沒有興趣,就會入門無路,食欲無味,課堂上無事可做,導致上課思想開小差、亂講話、玩東西、打瞌睡、搗亂課堂紀律等等。教師的講課內容等于對牛彈琴,更談不上有效教育。如果學生對教學有了興趣,學生就會自主地參與到教學當中,課堂氣氛就會活潑起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去發(fā)揮學生的興趣呢?我們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以三視圖為例,學生對三視圖的概念比較陌生,但是學生在七年級數學下冊學習了從正面看、上面看、左面看幾何實物是什么圖形,雖然沒有學會繪圖,可是對觀察方法比較熟悉。如:我們從學生最熟悉的學習工具書-英漢詞典的幾何實物入手,運用現代化設備-投影機,把英漢詞典從正面、上面、左面的投影得出的圖形來引入三視圖,這樣使學生既直觀形象地看,又通過投影機的有聲有色的圖像吸引學生,根據七年級已學過的知識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問題:我們是怎樣分別從三個角度去反映英漢詞典的形狀呢?其實從正面看就是從前向后觀察物體所得的視圖叫做主視圖,從上面看就是從上向下觀察物體所得的視圖叫做俯視圖,從左面看就是從左向右觀察物體的視圖叫做左視圖。主視圖、俯視圖、左視圖就是我們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這樣可以大大地激發(fā)學生學習三視圖的興趣。
(二)以優(yōu)帶差,進行合作交流教學。
學生有了興趣還不夠,因為學生接受和理解知識的能力不同,基礎差的學生會因接受知識的能力而相對差一些。如果我們不能想方設法去延伸他們對知識的欲望,就會導致這一部分“差生”的學習興趣減下來,造成惡性循環(huán),差的更差。怎樣才能把“最差”的學生變成“最好”的呢?我們必須采取以優(yōu)帶差的方法,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以三視圖為例,前面說我們通過生活的引入,激發(fā)學生學習三視圖的興趣后,為了延伸他們繼續(xù)學好三視圖的欲望,本人將全班同學分成五個小組,每個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先自己對自己所畫的英漢詞典的三視圖進行度量,組長監(jiān)督,人人動手,不得偷懶,組長對操作不正確的同學進行指導,然后分組討論下列問題:①主視圖與俯視圖的長有什么關系?②主視圖與左視圖的高有什么關系?③左視圖與俯視圖的寬有什么關系?在討論的過程中,每個小組先讓“最差”的學生說起,“最好”的學生后面再說,最后由“最差”的學生向教師匯報結果。這樣達到以優(yōu)帶差,學生共同提高的效果。
(三)以鼓勵為主。
素質教育提出:學有用的數學,個個有成功,人人有進步。這也是創(chuàng)意法教育的精髓。要把“最差”的學生變成“最好”的學生,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尋找機會讓他們成功,善于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及時表揚,及時鼓勵,盡量讓他們進步。
以三視圖為例,我先讓全班“最差”的三個學生畫出英漢詞典的三視圖后,便分別問:什么叫主視圖?什么叫俯視圖?什么叫左視圖?其實這三個概念課本已有,他們照課本很快回答下來后,我就說:“你們三個同學觀察事物很徹底,回答很正確,讓我們全班同學鼓掌表揚他們,學習他們那種細心觀察事物的習慣?!彼麄兊玫奖頁P后學習興趣大增,然后在小組討論后又讓他們分別代表小組進行匯報結果,最后帶著鼓勵的語氣說:“你們真行,是全班最好的同學?!边@樣可以把“最差”的學生變成“最好”的學生。
(四)以學生為主,促進數學的自主學習。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必須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改變過去一些教師滿堂灌、填鴨式教學,讓學生全方位參與到各個環(huán)節(jié)去。這樣才能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化被動教學為主動教學,改變學生的“要我學”到“我要學”,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風氣形成,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新意。
以三視圖為例,在接受視圖、主視圖、俯視圖、左視圖四個數學概念時,我是根據投影得出圖像讓學生動手畫出圖形后,讓學生自己去總結四個概念來,不是直接說給學生聽,在接受主視圖、俯視圖、左視圖三者之間的關系時,讓學生自己把畫出的圖形進行度量,然后分組討論、總結、歸納、概括得出結果,不是教師講出結果。在教授例題時,讓學生自己演練,不是教師在黑板板出過程,對學生做得不夠完善之處進行指導。在鞏固知識時,讓學生多做各種題型訓練,包含有選擇題、填空題和操作題,最后讓學生學以致用,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發(fā)揮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全過程都采用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創(chuàng)意法教學的創(chuàng)造新意之法的課堂教學模式。
三、創(chuàng)意法教學對學生的評價模式
創(chuàng)意法教育提出:“最差”的學生就是“最好”的學生。所謂的最差與最好,我們不能根據學生獲得知識的多少即考試分數來衡量,而要看這個學生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是否得到發(fā)展,也不能據學生的一個階段的學習結果來衡量,而要看這個學生的整個發(fā)展過程來衡量;不能根據學生的個人現象來衡量,要看他的合作情感如何來決定。所以,我們對學生的評價體系,必須堅持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內容的全面化、評價方法的多樣化、評價時機的全程化來進行,改變傳統(tǒng)的評價體系,我們從如下三方面去轉化學生的評價體系。
(一)由重學生的知識到重學生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轉化。
例如:一個三年級的學生數學考試分數得到100分,我們不能說這個學生是“最好”,如果這個學生沒有實際的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我們就可以說這個學生是“最差”,是書呆子,是死讀書,沒有變化,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只能是唯分數論。例如:你在課堂上認識:“5+7=12”。你不認識:“5角+7角=1元2角”。若別人買了5角和7角的兩樣東西,給你2元錢你不會找多少,證明你沒有實際的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髓的意識,那你就是“最差”的學生。
(二)從重學生的學習結果到重學生的全過程的轉化。
一個學生的好與差,不能看學生的一時成績作評價,還要看這個學生在發(fā)展全過程中是否有進步。如一個學生從剛進入初中時數學成績是20分,到初中畢業(yè)時數學成績是100分,我們也可以說這個學生是最好的學生,雖然他開始數學成績是“最差”,但是經過努力,在整個初中學習過程中,他發(fā)展最快,最后成績是最好的,用創(chuàng)意法教育理念來說就是“最差”的學生是“最好”的學生。
(三)要從重學生個人到重學生合作情感的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