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地理必修知識總結范文

地理必修知識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地理必修知識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地理必修知識總結

第1篇:地理必修知識總結范文

在新課改的推動下,出現了多種教學模式:開放式模式、洋思模式、先學后教等等。要形成一種適合自己的個性化教學模式,需要將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不斷實踐,打造出個性化的課堂教學模式,形成獨具特色的教學風格。我經過多年的實踐,有了一些思考。

一、扎實個性化備課

備課是上課的前提,個性化備課是高效課堂的基礎。個性化備課的內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在學情分析基礎上的教學重點與難點的確定;在一體化講義基礎上的教學流程與實施的設計;在教學活動中的即時反思與總結。其中教學重點與難點的確定是前提,教學流程與實施的設計是關鍵,教學反思是形成個性化教學風格的保證。

教學重、難點的確定與明晰。在備課的過程中,由于重難點經常是一起提及,所以在分析時往往把兩者混淆在一起。但是重點的突出與難點的突破在上課過程中是有區(qū)別的,我理解為是重點中的難點,更講究方法和技巧。

教學流程與實施的設計。教學流程與實施的設計主要包括舊知督查、知識建構等環(huán)節(jié)。舊知督查,重點在于遷移性試題的設計,把對知識點的直接考察轉換為聯(lián)系實際的試題。知識建構重點是引領學生思考活動題的設計,對整個課堂有承上啟下的作用。訓練反饋重點在于針對學生的易錯知識點,通過檢查反饋能真實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把握程度??偨Y歸納的重點是知識模型的搭建和思維方法的總結,以期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

反思與總結的實施。反思與總結的環(huán)節(jié)是課內與課外的結合,包括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知識時反映出來的問題,學生對知識理解的靈感思路,整堂課的表現與效率,課后學生的詢問情況等,整個知識體系的融合。反思與總結要即時也要有延展。

二、提高學習地理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并能持續(xù)的保持,對于地理教學的實施有很大益處。個性化地理課堂是基于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我做了以下的思考和實踐。

1.用小實驗模擬

自然地理的知識點中有很多實驗可模擬,一方面,自然地理的部分知識抽象,學生難以理解。例如,地球自轉、公轉、大氣運動。有的教師用乒乓球做模型,有的拿地球儀做模版,在地球自轉部分很實用。我的地球公轉的模型設計是:用鐵絲將三個不同大小的球固定在一個支架上,動態(tài)模擬地球繞日公轉和月球繞地球公轉,效果良好。

我在教學人口、城市知識點時,師生互動建立了一個區(qū)域模型。將學生分為小組(6—8人),制作完成模型的不同部分。在模型中設置城市、鄉(xiāng)村、過渡帶;農業(yè)、工業(yè)等產業(yè)活動;交通線路網、綠化帶等,設置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在必修二和必修三知識講解時,既形象生動又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手能力。

2.用地圖和圖片承載

地圖是學習地理的載體。地理試卷大多是以圖形和圖片作為載體,結合地理知識點來考察。所以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從各種資料、媒體中搜索收集地圖資料,既讓學習有了新的載體也刺激了學生探索的欲望。地圖冊也是學習的好幫手,初中地理教材中就有很多地圖形象生動,如中國干濕區(qū)分布圖、廣東珠三角的基塘農業(yè)實例等,還有很多實事材料、如神九等。將這些材料都運用到課堂中讓學生感知地理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三、打造個性化地理課堂

新課改的初期階段,課堂模式在不斷創(chuàng)新。某一階段,教學主管部門要求課堂應該按照某種固定模式開展,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能形成個性化風格課堂,但是這樣的模式不一定與自己適合。經過一段時間的反思研究與時間,我有了以下的一些思考。

1.以有效載體為教學前提的新授課模式

新授課的內容不同就有不同的教學方法,不管是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必須借助教育載體。一個好的載體肩負著提起學生學習興趣的責任,更有對課堂承上啟下起主線的作用。運用最多的載體是地圖冊,在這里我更提倡讓學生收集資料,不管是湘教版、人教版還是魯教版,每個版本上都有設置學生收集資料的活動題,鑒于課時和安全考慮這樣的活動題大多都沒有實施,但是這樣的省略卻在很大的程度上使學生失去了動手鍛煉的機會,所謂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如果只是坐在教室中進行就變得紙上談兵,這樣的高校教育方式使得學生只停留在理論角度,所以教師經常會感嘆出“現在的學生能力太差”的結論。地理學科也應該建立實驗室,包括室內實驗和課外實驗,實驗的運用尤其是在自然地理知識講授中多用。比如,大氣圈、天氣、氣候等等。單純的用PPT演示,圖片豐富多樣,學生缺少了實踐感知,題目會做了,原理不能真正的弄透,使學習缺少了發(fā)現和探索的過程。

實驗既培養(yǎng)學生對地理學科的感性認識也對理性認識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并為大學輸送會學習地理的人才,真正的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2.以知識建構為主的復習課模式

根據建構主義理論,復習階段知識的建構很重要。例如,必修一模型的四章,每章小結會將知識網絡呈現出來,在掌握的基礎上把每節(jié)的內容小結充實進去。必修二、必修三按照此方法同樣的構建,在此基礎上進行知識內容的具體填充。新課是微觀學習的過程,復習的過程更注重對知識的宏觀把控,有助于學生領會教材知識點間內在聯(lián)系,并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靈活運用,有助于對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必修一的自然地理、必修二的人文地理都是必修三地理知識的載體,在區(qū)域的基礎上將自然和人文知識結合的方法。

知識的運用是建立在掌握的基礎上,高中生的理解能力還是有限制的,那么通過適當的讀與練還是有效的辦法,“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也是地理復習時的真理。記憶是淺層面的方法,通過記憶的理解才能有效的學習。

課堂練習的選擇上要注意,在課時很緊的階段用優(yōu)題帶動知識點的滾動,既幫助學生掌握解題方法又能鞏固知識,見效很快。

四、結束語

第2篇:地理必修知識總結范文

關鍵詞 知識鋪墊 問題導學課堂模式 自主學習 地理必修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1 問題的提出

2013年8月,增城中學確定以“問題導學”課堂教學模式作為學校未來三年課堂教學改革的追求目標和研究實驗重點。2013至2014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地理備課組老師普遍反映必修1自然地理難度過大,學生自主學習難以開展。

2 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

2.1 理論解釋

“最近發(fā)展區(qū)”指的是“實際發(fā)展水平與潛在發(fā)展水平之間的距離”,認為學生的發(fā)展有兩種水平:一是學生的現有水平,指獨立活動時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如圖OA以內);二是學生可能的發(fā)展水平,當其不能獨立解決某問題,卻能在教學的情境中,在教師的啟發(fā)、同伴的幫助下解決該問題,則稱此問題處于其“最近發(fā)展區(qū)”(如圖AB區(qū)間),當且僅當內容處于其“最近發(fā)展區(qū)”時,教學才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地理必修1眾多地理原理和地理過程的學習所要求的思維水平往往在OB以外,這是自主學習難以有效進行的客觀因素。

2.2 現有教學環(huán)境與新課改的理念、教材編寫風格不協(xié)調

(1)為了適應新課程在教學方式方面倡導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現行高中地理教材設計了“活動”、“讀圖思考”、“閱讀”、“案例”、“問題研究”等欄目,但是解說不透,背景材料少,大多的概念、原理沒有詳細的解釋。

(2)對比美國地理教材,現行高中地理教材專業(yè)劃分過細而綜合性明顯欠缺。王琳博在《中美{中自然地理教材設計的比較研究》中認為:知識內容設計方面,耍降低學習知識的難度,減輕予生的寧習負擔和壓力。每章結柬時,增加復習指南成總復習的內容,對該章內容重耍知識點、概念、原理,進行總結。相關圖片的文字解杼應該更詳細些,不能過于籠統(tǒng),否則予生理解會顯得凼難。特別是教材把自然地理放在高一第一學期編排,學習時需要有其他科目知識作為鋪墊但其他學科相關知識尚未教學。

(3)我們現有的教學環(huán)境與西方國家不同。學生星期一至星期五都在學校,白天上課,晚上應付作業(yè),學生無法通過圖書館、網絡等進行自主學習,也因為如此,老師們普遍擔心開展基于自主學習的小組合作學習變?yōu)榻探滩暮蛯W教材,無法達到講授法的深廣度,將會出現優(yōu)生吃不飽的現象。

3 知識鋪墊在地理必修1第一、二章學習案中的應用

2014至2015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地理備課組老師堅信問題導向方向的正確性,積極總結教學改革面臨的問題,大膽探求行動改進的有效措施。幾乎每周兩次的備課組活動,特別是多次公開課和觀摩課在集體備課時的頭腦風暴,課堂上多維度的觀察、記錄,評課時對課堂特色的總結與存在問題的改進建議,高一地理備課組逐漸探索出了通過設置知識鋪墊對課本等教學資料進行必要補充,在教師的啟發(fā)、同伴的幫助下解決該問題,不斷地把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轉換為現有發(fā)展水平,甚至把思維水平高于最近發(fā)展區(qū)的知識轉化為最近發(fā)展區(qū)即不斷地創(chuàng)造新的更高水準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降低自主學習難度,促進必修1自然地理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途徑。

3.1 以已學知識作為鋪墊,提示學生聯(lián)系新舊知識進行自主學習

因為知識是系統(tǒng)和相互關聯(lián)的,新知識是舊知識的延伸、拓展和補充,舊知識是新知識的基礎,是新知識產生、形成和發(fā)展從而建構完整知識結構的背景,對新知識建構起到鋪墊作用。但我們面臨的實際情況是本應屬于學生的現有水平的已學知識,因為遺忘和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未能聯(lián)系已學舊知識,舊知識未能成為最近發(fā)展區(qū)的重要支撐,使得學生無法自主學習新知識。高一地理備課組在集體備課時能充分了解學情,在學習案中以知識鋪墊的形式補充相應的已學知識,提示新舊知識的相互聯(lián)系,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學教學重難點《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時,通常的做法是以老師演示為主,其結果是同學們只是記憶性地了解一些氣候知識碎片,對氣候的分布、形成原因、特點等之間的相互關系則不甚了解。為了激發(fā)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的熱情,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在學習案的課前復習中設置了《請在下圖左側相應緯度位置寫出各氣壓帶和風帶的名稱》和《氣壓帶和風帶性質總結歸納》兩個知識鋪墊:

知識鋪墊1:請在下圖左側相應緯度位置寫出各氣壓帶和風帶的名稱。

知識鋪墊2:氣壓帶和風帶性質總結歸納:

風帶緯/低緯向高緯西風帶流壓帶副極地低氣壓帶副熱帶高氣壓帶赤道低氣壓帶外,上課前分別讓兩個學習小組把預習成果在黑板左右兩側展示出來,在學習《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時結合中間的投影,新舊知識同時展示在學生面前,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小組交流創(chuàng)造了簡明的教學環(huán)境,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

3.2 以其他學科知識作為知識鋪墊降低低自主學習難度

以其他學科知識作為地理學習的知識鋪墊,這些知識已經為同學們所學過與否,其教學策略是有差異的。

(1)以其他學科已學知識作為知識鋪墊。已學知識屬于學生的現有水平,要發(fā)揮其對地理學習產生良好效果,關鍵是提示學生激活相關知識,引導同學們把其他學生知識與將要學習的地理知識建立聯(lián)系。例如在教學地理公轉的速度時,老師如果引導學生回憶初中物理所學的機械能守恒定理,提示學生分析比較遠日點和近日點勢能、動能的大小,學生很容易總結歸納出正確結論。

(2)以其他學科未學知識作為知識鋪墊。高一第一學期開學第三周,地理將學習地球的自轉速度這個知識點,但角速度和線速度的概念數學和物理學科都還沒學習,高一地理備課組通過在學習案設置知識鏈接的處理突破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困境,促進了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探究1:讀右圖總結歸納地球自轉角速度和線速度的分布規(guī)律。

知識鏈接:1、角速度公式: = /t,( 是角度,t是時間)

2、線速度公式: v=S/t(S是在勻速圓周運動中運動質點通過的弧長即路程,t是時間)

通過這個案例,我們還得出兩點啟示:一是這些知識其他學科尚未學習,我們引進它是幫助降低地理學習的難度而非給學生增加學習困難,所以能否簡明扼要地出現這些知識是成功的關鍵;二是結合地理學科的特點,提示學生結合角速度和線速度的公式讀圖,建立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

3.3以生產生活體驗作為知識鋪墊,激活自主學習潛能

課堂聯(lián)系實際,學習對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既是新課改的要求,也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有效措施,以學生的體驗知識作為鋪墊,不但能夠幫助構建新知識,更能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動力,從而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例如在《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設置讓同學們“說一說增城的氣候類型和特點”、“2014年12月9日增城市天氣預報”、“校運會兩天及以后幾天的天氣變化”等學生切身體會到體驗知識作為鋪墊,同學們學習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氣氛非?;頢。

4結論與反思

經過高一地理備課組全體老師集體備課的研討、課堂改進實踐和課后不斷的反思改進,通過在學習案中設置知識鋪墊,較好地突破了教材編寫和教學環(huán)境與課程改革理念不同步的限制,使難度較大的必修1自然地理自主學習可操作大大提高,促進了小組合作學習,提高了問題導學課堂的效益。、

廣州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5年度課題《高中地理學習共同體優(yōu)化策略的研究》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第3篇:地理必修知識總結范文

一、地理新課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問題一:多――新課本容量大,有些章節(jié)內容過于龐大,課時不足,特別是必修一按四川省的開課計劃根本完成不了教學任務。新教材的內容多以圖片為主,文字材料很少,直觀了許多,培養(yǎng)了學生的讀圖能力,而知識點也在無形中增加了,專業(yè)知識比較強,內容就很難說明。必修1第一章第三節(jié)《地球的運動》要求2課時完成,無形中增加了課堂教學的內容,與課時的安排就無法相符。而有一部分知識比較新,廣大一線教師在理論上能夠了解,卻沒有接觸過。如必修1第一章第四節(jié)《地球的圈層結構》,作為大學教材的知識,教師也少有機會感受地球內部各個圈層的劃分及特點。必修3第一章第二節(jié)講到了地理信息技術,是地理學科的前沿知識。大部分基層教師沒有接觸過遙感圖片,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師教學和學生接受知識的難度,特別是基礎知識比較薄弱的學生,會導致他們逐漸喪失對地理學習的興趣。

對策:課時自行調整壓縮,地球運動部分知識花4~6課時,必修1第三章和第四章知識點則壓縮時間;借助多媒體;用生活中的實物類比教學。講解地球的圈層結構,可用煮熟的雞蛋,從雞蛋的結構給學生展示;學習地理信息技術遙感圖,可將四中遙感圖片(GOOGLE地圖)(圖1)分發(fā)給學生學習交流。

問題二:難――教學內容難以把握,課本上沒有涉及;課程標準沒有明確說明的知識,教材中出現是否要講,程度如何把握?

課標要求的知識點要深到什么程度?是否按高考深度并拓展?考試難度怎么定?高考如何考地理?案例研究和課題研究是否必須開展?如何開展較好?課程進度能不能趕上?考試時是否涉及案例研究?在這次高中地理新課改中有些難以理解的內容被刪減掉了。例如在必修1第一章《地球的運動》中把恒星日和太陽日的對比圖給去掉了。這個對比圖是高中地理教學中的一個重難點,在平時上課時很難給學生講解清楚,再把這個圖去掉,學生就更理不清頭緒。再者,現在的一些輔助資料和平時出現的題目中,有時候還會把這個問題作為重難點來考查。必修1第二章第二節(jié)對氣候知識的介紹用P39~P40不到兩頁的內容,而氣候是整個高中地理學的核心知識,也是高考的主干考點。這就需要教師補充大量關于氣候的知識和資料。還有必修1第三章問題探究――研究利用南極冰川解決阿拉伯缺水問題;必修3第一章問題探究――新加坡,第五章問題探究――南水北調。

對策:嚴格按照四川省高中地理新課程標準開展教學,同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的知識進行適當的補充。如進行必修1第二章第一節(jié)《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教學時,為了比較氣壓值的高低,需要跟學生及時補充初中物理有關氣壓的知識。而對于老教材中涉及的大氣垂直分層,新課標不做要求,且教材中未涉及,可以不在課堂上進行講解。

問題三:缺――農村教育邊緣化,課程資源缺乏,教學資源不能適應課改要求。

利用多媒體教學是國家大力提倡的方式,也被廣大教師所接受。地理學科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讓教師四兩撥千斤,深入淺出地教學,讓學生明白一些復雜的地理原理和地理事物動態(tài)的發(fā)展過程。如必修1關于氣壓帶風帶部分的知識、水循環(huán)、常見天氣系統(tǒng)部分知識等。2013年瀘州市優(yōu)質課比賽,謝燕老師所講的常見天氣系統(tǒng),就利用動畫演示形象直觀地展示了這一過程,效果顯著。教師教學輕松,學生學習輕巧。而目前多媒體在我校沒有普及,僅有2個多媒體教室,像瀘州二中、瀘化中學、天立中學等城區(qū)學校要求必修課使用多媒體課件上課,教師也配備筆記本電腦,可以及時在網絡中找尋相關的教學資料。

對策:我校省級科研課題《農村中學如何利用多媒體進行教育教學》提倡教師多利用多媒體上課,抓住一切資源,采用視頻教學等直觀形象的手段。我校每年評選科研課題,地理組教師積極參與科研,并多次獲得一、二、三等獎。

問題四:灌――理念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較大,“一言堂”“滿堂灌”仍然存在。

新課程地理教材提倡探究式學習,以學生為主體,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學生很活躍。但由于活動過多,一節(jié)課很難講完,為了趕進度,又出現教師唱“獨角戲”的現象,學生參與課堂活動面小。目前,班額較大是我省課改的一大阻力,上大課且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十分明顯,而教師無法了解學生的活動情況和不同層次學生的活動效果,活動難以滿足各種層次學生的需求。此外,不少學生懶于動腦、不愿動口,任憑教師怎么鼓勵、啟發(fā),都懶于參與課堂活動。因此,要在課堂上開展活動,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還十分困難。

對策:采用歌曲導入法教學,我校胡高洪老師開展了針對歌曲導入法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的科研課題研究。

開展學生活動。2011年11月13日,我校開展了“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瀘縣四中地理繪圖技能大賽,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地理。我校校園網有本次活動的新聞及圖片。

二、地理新課程改革中的反思

四川地理新課程改革已進入實施階段,沒有回頭路,改革過程中出現困惑、困難、問題、挫折在所難免;無論多么矛盾、多么艱辛、多么復雜,我們地理同仁要堅定信心,相信課改的初衷“促使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發(fā)生根本性的轉變,使教育教學真正進入素質教育的軌道”這點是絕對沒錯的。我們一線教師必須不斷學習,增加自己的知識量和提高教學水平。對教師教育教學的反思:

① 學:積極深造和培訓,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做一個學習研究型教師,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

② 變:切實轉變師生地位關系,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努力改進教學方法。

第4篇:地理必修知識總結范文

一、存在的問題 1.新課本容量大、內容多 新教材的內容以圖片為主。在一定程度上看,直觀了許多,它能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知識點也無形地增加了。但以圖片為主,它的外延內容就增加了,一些本身已經去掉的,或專業(yè)知識較強的內容就很難說明。

2.新課本的結構不利于形成系統(tǒng)的地理知識

在新課改中有些知識點跨越度比較大,對比法運用得比較多一些,特別是在必修Ⅱ、Ⅲ中幾乎每個章節(jié)都運用了差異比較大的兩地區(qū)對比,讓學生總結學習。但是這種學習方法適合基礎知識比較牢固的優(yōu)秀學生,而不適合絕大多數學生。因為初中地理課僅在初一、初二開課,地理學科在初中屬于弱勢學科,學生往往也不重視。而且初高中地理學習的銜接存在明顯的斷層。所以學生對區(qū)域地理基本知識的掌握也不牢固。 3.教師對新教材的把握 (1)對課標,不同版本教材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知識點的取舍和教學要求的把握也有很大的差異,應如何把握知識點的取舍和確定教學要求,課程標準與高考的關系如何?對現有教材的補充,應如何掌握“度”?,F在的教材有許多刪減,若不補充一些知識,三年后,學生能否達到應有的標準。若按舊教材要求作一定程度拓展深挖,是否會拔高了教學要求,反而“欲速不達”?

(2)不同版本的教材,出現不同的案例,案例的分析角度和呈現形式也存在差異。例如,在必修Ⅲ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中,人教版以西北地區(qū)的荒漠化為例;而山東版是以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為例;在流域的綜合開發(fā)中,人教版以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為例,山東版是以長江流域綜合開發(fā)為例,也有以塔里木河流域為例的。更讓老師揪心的是高考時還指不定會考哪個沒聽說過的案例呢? 4.教學方法的有效性問題 新課程地理教材提倡探究式學習,以學生為主體,積極鼓勵學生參與。而以自然地理為主的必修I知識難度大且內容繁多,課堂教學留給學生的思考活動時間、空間少,培養(yǎng)學生相關能力存在困難。學生很活躍,但活動過多,知識點過于抽象如果想讓學生很好地接受一節(jié)課很難講完,為了趕進度,教師只好唱“獨角戲”。 5.課本中不要求的知識,在作業(yè)本上還有有關題目出現 新課改對于以前的知識點做了不同程度的調整。但是與之配套的練習題、參考書,卻還是以以前的指標為準,題目改動不大,雖說有一些比較新穎的題目但是大量的陳舊題目存在。 二、解決措施 1.重視課程標準,重視三維目標 例如必修Ⅲ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總體的把握:(1)必修Ⅲ的教學,必須以學生掌握一定的區(qū)域基本知識作為前提展開;(2)教學的核心在于如何幫助學生分析、解剖案例,提取相關的地理基本原理;(3)教學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分析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本思維方法。 2.關于案例教學 如何選擇最佳案例:(1)用好人教版教材所選案例為第一,可以參考其他版本案例。(2)盡量選取學生熟悉的案例進行教學。(3)考慮利用當地典型案例,建議作為課后研究性學習作業(yè)完成。

把握好案例教學的核心,對案例包含的基本地理原理、規(guī)律的提取是關鍵。 3.保持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的優(yōu)點 教法的選擇大家普遍認為,接受式教學方法和探究式教學方法同樣是新課程下的教學方法,我們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條件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新課程不是不能講,而是要講得精彩,要緊緊抓住學生的思維。該講的時候講,不該講的時候不講,老師要傾聽學生的講,學生之間也要互相傾聽,不同的課型要選擇不同的教法。

第5篇:地理必修知識總結范文

一、試題體現學科特點,考查學生能力

1. 選擇題體現主干知識知識運用思維能力提升的三階段培養(yǎng)目標。

近年來,中學地理教學的指導思想發(fā)生了明顯的改變,地理教學從“以學科為本”向“以學生發(fā)展為本”轉變,教學目的主要是使學生獲得比較系統(tǒng)的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培養(yǎng)他們理論聯(lián)系實際、綜合分析與運用能力,積極發(fā)展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和智力,以強化對學生各種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從三年來廣東高考試題的選擇題來看,廣東高考試題非常恰當地體現了這一要求??疾閮热葜饕性谌矫妫嚎疾橹鞲芍R、知識運用、思維能力提升。三年來三個方面考查的試題數量統(tǒng)計如下:

從統(tǒng)計結果來看,主干知識、知識運用、思維能力提升試題考核數量一直保持在3、4、4的比例,相對來說很穩(wěn)定。主干知識是學科教學的基礎,主要是地理概念的理解、地理要素的把握,是地理科目考查的第一階段。知識運用主要考查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和智力,它是地理基礎知識的延伸,學生需要運用相關的地理知識分析相關地理問題,學生既要了解相關地理知識,又要學會分析、運用這些地理知識,這是地理學科考查的第二階段;思維能力則是考查學生多種能力的融合與創(chuàng)新意識,這些題甚至不需要聯(lián)系地理知識,通過學生對圖表的分析直接就可以獲得,這是地理學科考查的第三階段。這種三階段的考查,有利于引導師生的地理學習回歸教材而不迷信教材,重視基本概念、基礎思維,重視能力提升。避免了亂猜題、靠題海戰(zhàn)術來備考的錯誤做法,有利于中學的素質教育實施。

2. 選擇題知識點考查較集中,突出主干知識。

了解地理命題方向有利于針對性的備考,可以提高備考的效率與備考質量。從三年來地理選擇題命題來看,試題主要集中在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四章地表形態(tài)塑造與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變化、第二章城市與城市化幾個重要章節(jié);必修一的時間計算與必修二的農業(yè)地域、工業(yè)地域、交通運輸布局以及第三章地理技術均屬于間隔性考查。因而在復習備考時,地球上的大氣等五章是復習的重點,在加大訓練量的同時,不僅要把教材理解透徹,更要能夠學以致用。

3. 綜合題體現地理區(qū)域性,區(qū)域分析成為熱點。

綜合題的考查相對穩(wěn)定,延續(xù)了前兩年第40題考查世界區(qū)域地理、第41題考查中國區(qū)域地理的模式,充分展示了地理學科區(qū)域性的特點,有利于引導學生的大局觀、全球意識、區(qū)域分異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無論考查世界地理,還是中國區(qū)域地理,其考查內容卻完全是高中地理必修教材所學的內容,并沒有深入到區(qū)域的資源、環(huán)境、人文等詳細、具體的內容,避免了高考備考要再去學初中教材的問題,減輕學生負擔,有利于高中地理教學的實施,有利于學生素質的發(fā)展。

從統(tǒng)計結果來看,氣候、自然帶、環(huán)境問題是三年來一直比較重視的問題,因此在復習中要加大訓練量。尤其是工業(yè)、農業(yè)等產業(yè)布局和城市發(fā)展的分析是考試出題重點,試題分值高、難度大,是備考尤其要關注的部分。

二、三年文綜地理試題對高考備考的啟示

1. 明晰學習主線,構建思維框架。

地理學習的主線要明晰,要確立自然地理做引領,人文地理重運用,圖表分析能力要突出的復思路。自然地理是地理學科的載體,人文地理知識也都是建立在自然地理環(huán)境基礎之上,其發(fā)展條件也大部分依賴于自然要素的影響。因此,學習階段要把學習重心放在自然地理的學習中,要注重自然地理規(guī)律的總結,掌握自然地理特征,學會自然地理分析方法。

重點學習的自然地理內容有:

掌握以上重要自然地理要素后,運用地理知識進行產業(yè)要素分析、城市布局分析等人文地理內容的學習就有材可用,有章可循了,也就有了構建思維框架的基礎。

2. 訓練圖表分析能力,加強知識運用能力。

圖表分析訓練要系統(tǒng)和有計劃。圖表的種類很多,哪些類型可能考查,哪些類型不會考,學生要學會甄別。由于命題專家封閉時間有限,手中材料有限,因此他們往往會根據素材用電腦繪制簡單圖表,一些難度較大的圖表命題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嫉膱D表基本上就是這么幾類:數據曲線圖、數據柱狀圖、餅狀圖、比例柱狀圖、曲線和柱狀圖的結合等。這類圖表的難度不是很大,只要耐心、細心地對待,絕大部分同學是完全可以做對的。

圖表的分析把握如下幾個步驟:一、先閱讀圖表的名稱,對名稱中的關鍵詞加下劃線,重點分析;二、看橫坐標的名稱及數據,對應坐標系中點或線標注橫坐標數據值;三、看縱坐標的名稱及數據,對應坐標系中點或線標注縱坐標數據值;四,對圖中的重要點列出要考查的橫縱坐標數據值,進行比較。

圖表分析歸根結底還是數據的分析。因此,讀出準確的數據值是圖表分析的關鍵。

3. 把握好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的學習深度,有效降低備考難度。

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難點。因為要建立空間想象,大部分同學要花很多時間才能學會。縱觀三年來高考試題,經緯網與時間計算問題考查較少,尤其在選擇題部分還沒有考查過。在專家討論過程中,有部分專家就指出這部分出題難度不好把握,如何力求出新意,會導致試題難度提高,出簡單了,考查的意義就沒有了。并且各種練習題太多,難以出新意,所以選擇題考查的幾率不高。但在綜合題世界區(qū)域地理部分考查的可能性卻大大提高,但也基本上把握在能夠運用簡單的時區(qū)知識進行計算就可以了。至于日界線、日期差等難度較大的知識出題者一定會避開。因此,復習備考過程中,學習者一定要把握好必修一第一章的學習深度,這樣不僅可以節(jié)省大量的時間,更重要的是可以實現有效備考。

4. 理順初高中地理知識銜接。

雖然兩道綜合題分別以世界地理與中國地理作為考查內容,但其實質是考查區(qū)域背景下的自然條件與經濟發(fā)展。世界地圖與中國區(qū)域地圖只是作為考查知識的載體,導出所在區(qū)域的氣候、自然帶、農業(yè)、工業(yè)等考點,再結合區(qū)域進行分析,是在自然大背景下的綜合考查,并不考查區(qū)域具體的地形、地貌、河流名稱、礦產、人口等內容。因此,復習過程中基本可以省略初中教材的復習,把重點放在大尺度區(qū)域地理的復習上。如世界主要氣候分布圖、世界主要山脈分布圖、世界政區(qū)圖、世界海洋分布圖等,按照經緯線規(guī)律性的學習。

5. 巧妙處理必修三教材內容。

必修三教材是典型的區(qū)域地理知識。但仔細分析三年來文綜地理命題,考試中并沒有針對必修三區(qū)域內容的出題。于是,有的學生或老師就輕視必修三區(qū)域地理的學習,認為學不學都無所謂,浪費時間。但這種思路是錯誤的,必修三不僅要學,而且要有技巧的去學。之所以近三年高考試題中都沒有必修三相關區(qū)域的試題,主要是出題者考慮到各地學習不同版本教材的區(qū)別,單以某一版本教材作為考試內容會引起考試不公。同時,以教材中的區(qū)域作為考點,命題時難以考出新意。因此,命題者都會避開教材中給出的區(qū)域。但必修三的學習卻不可掉以輕心,它是進行區(qū)域地理考查出題的范本,是考試答題的必要參照。必修三學習的重點應放在系統(tǒng)的把握區(qū)域分析的方法上面,構建區(qū)域分析的框架與體系,從而能夠舉一反三,在考試中遇到新的區(qū)域問題就可以有規(guī)律、系統(tǒng)性的答題。

總之, 把握高考命題的思路是備考的前提,要做到心中有題,腦中無題,學習時才會更關注學習的方法性、系統(tǒng)性,提高備考的效率和備考質量,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結果。

第6篇:地理必修知識總結范文

【關鍵詞】 地理新教材優(yōu)點教學策略課程觀

自我省全面推廣使用普通高中新課程教材以來,廣大教師積極實踐新課程改革的思想理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在使用過程中,我明顯感受到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有著如下突出優(yōu)點:

一、圖像系統(tǒng)增多,圖文并茂,生動形象直觀。據統(tǒng)計,“必修一”中的圖片有155幅;“必修二”中的圖片達197幅;“必修三”中的圖片共166幅。最多的“章”有58幅,最少的“章”也有17幅圖之多。圖像系統(tǒng)的增多為發(fā)展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也為教學提供了更多的資源和素材。

二、“閱讀材料”和案例的數量較多,有利于課程的拓展、延伸和深化?!氨匦抟弧碧峁┑拈喿x材料有l(wèi)l篇,案例有12篇;“必修二”提供的閱讀材料有9篇,案例有23篇;“必修三”提供的閱讀材料有19篇,案例有0篇,但其閱讀材料基本上具有案例功能。而這些都很典型,內容詳實豐富,涉及到地理學的方方面面,對課文的相關內容起到詮釋、實證、應用等作用,極大地擴展了學生的眼界。

三、“活動”與“思考”設計多,有助于師生、生生之間互動?!氨匦抟弧痹O計的活動有40次之多,思考有6次;“必修二”設計的活動有32次之多,思考有16次;“必修三”設計的活動有25次之多,思考有26次。這類活動題或思考題大多設計合理,使學生能夠真正“動”起來,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深化了教材的整體功能。

四、每章后面都設有一個“問題研究",側重于所學知識的應用,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素養(yǎng)?!皢栴}研究"的形式多種多樣,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更多地主動體驗和探索的機會。學生從中不光可以體驗到獲得、整理、分析、運用地理信息的過程與方法,還可以體驗到發(fā)現、探究與解決地理問題的過程與方法。

五、新課程大大壓縮了舊課程的內容,強調掌握地理思維方法和地理技能;注重“過程與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自然地理側重讓學生理解地理環(huán)境的發(fā)展變化,理解各個地理要素的相互關系;人文地理側重讓學生從人地關系的角度去分析地理問題,學會因地制宜發(fā)展生產;區(qū)域地理側重理解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和區(qū)域分異規(guī)律,理解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在內容上刪繁就簡,去粗取精,選擇有鮮明代表的國家或地區(qū)作為典型案例來分析。由此,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和對知識的遷移轉化的能力,從而減輕了學生的負擔,但也提高了能力的要求。

新課程對學生的要求高,對老師的要求更高。一方面要求學生課前對文本知識進行結構化預習,對課程內容盡可能做出結構化分析和問題預設,圍繞“概念性問題”、“原理性問題”、“習題性問題”和“拓展性問題”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另一方面要求教師事先對文本知識進行結構化學習,對課程和學生做出科學分析和問題預設,深度開發(fā)相應的學習工具,選擇適當時機支持學生進行有效學習。

新教材已進入全面使用階段,“張弓沒有回頭箭”。針對新教材的教學,我個人認為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改進:

一、樹立正確的課程觀。在課程教學中,教師不是被動的執(zhí)行者,而是課程的實施者。作為教師,不要把教材視為唯一的課程資源。要使學生真正地學好,必須樹立一種大課程觀,使教學不但通過教材來體現,更要通過廣泛的資源建設來體現;不但通過課堂來體現,更要通過課外活動來體現;不但通過學習具體的知識來體現,更要通過校園的文化建設和教師本人的人格魅力來體現。要求教師要有敢于突破“教材本位”和“教師本位”的課程意識,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樹立整合的課程觀。

二、做一個學習型教師,及時“充電”。新課改告訴我們,教科書提供的知識和教師個人的知識,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學習知識的需要。鑒于此,教師要加強學習,及時“充電”。學習先進中學教育理論,了解國內外中學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經驗和做法;優(yōu)化知識結構,提高文化素養(yǎng);具有終身學習與持續(xù)發(fā)展的意識和能力,做終身學習的典范。

三、改變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創(chuàng)新與繼承相結合;嚴格管理教學常規(guī),保證教學成效。新課改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提倡改變傳統(tǒng)的機械接受式教學;而倡導學生自主學習,突出學生發(fā)現與探究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這種理念指導下,教師要勇于嘗試施行新的教學方式,但要避免流于形式以及忽視和拋棄傳統(tǒng)教學方式走極端,要充分發(fā)揮傳統(tǒng)教學的優(yōu)勢,積極穩(wěn)妥地探索新教法。當然,還必須嚴格抓好作業(yè)的布置、講評、收繳及批閱,知識的復習和檢測等常規(guī)工作,從而保證教學質量,促使學生更好的求知和成長

四、教師必須進行教學反思,堅持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不斷提高專業(yè)能力。寫好教學反思有利于改進教學方法和提高教學水平;寫好教學反思是捕捉教學“靈感”的有效方法;寫好教學反思為撰寫地理教研論文提供豐富的素材。因此,教師應該將這些零散的看似互不相干的教學反思整理出來,認真加以思考、分析、概括和總結,探究教學中出現問題的解決途徑和方法,為教育教學服務。

五、采用小組學習的形式,將教學由課堂向課前課外開拓。將一班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組長輪流當,老師布置好每節(jié)課的自學內容,由組長組織本組成員學習討論新課,梳理知識脈絡。這樣通過課前小組探究學習和課堂師生互動交流,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也解決了課堂時間不足和學生多的問題。

第7篇:地理必修知識總結范文

基于種種原因,相當一部分高一新生地理基礎薄弱,其中不乏成績較好的學生;然而,高一地理所要學習的,又是整個高中階段最重要也最難學的部分,陡坡難上的現象由來已久。高二內容相對簡單,新授完成后,開始復習區(qū)域地理。本部分內容量大費時,而此時的學生對高一所學內容也日漸淡忘,為了學考,也只好全面撒網,蜻蜓點水,“夾生飯”現象在部分同學身上時有體現,這樣一路磕磕碰碰走到高三,多次受挫使其“習得無助”,學習狀態(tài)處于似懂非懂,答題思維捉襟見肘,學科瓶頸凸顯。

高考自主命題,高校自主招生,各種加分政策日益演變,“禁補令”的實施……種種形勢對地處偏遠農村的學校極為不利。好在一線地理教師愛崗敬業(yè),精誠團結,克服各種困難,為學考、高考的全面勝利作出了無私奉獻。然而,超負荷的工作和諸多無形的壓力已經讓老師們心力交瘁,激情與創(chuàng)新也日漸消退。如何化解困局,讓工作與生活持續(xù)和諧發(fā)展,創(chuàng)造優(yōu)異的教學成績?這還得靠教師自己來深入思考,認真梳理,抓住癥結,尋求突破。

二、行動設想

1.高中地理教學的整體設想

三個年級的教學必須通盤考慮,各個年級的教學都必須著眼于高考,精算進度,統(tǒng)籌規(guī)劃,明確分工。

高一:教學重心要放得低一些,立足基礎,循序漸進。不盲目拓展能力,也不要言必談高考。要想盡辦法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興趣,消除顧慮,從而堅定學好地理的信心。期初拿出1~2個月時間復習初中地理知識(地球地圖、基本區(qū)域常識),目的有兩個:①補充基礎,盡快入門,為后續(xù)學習掃清障礙;②實現初中“地”與高中“理”的銜接,適當緩沖,為上必修1這個陡坡做好充分準備。只需完成必修1的教學即可,因為必修1所涉及的知識可以說是整個高中系統(tǒng)地理最重要也是最難學的部分,學生通過學習要對基本概念、重要數據、原理、規(guī)律、圖像形成深刻的印象,至少要持續(xù)到高三。為此,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教學,以增強直觀感受。實在是一下子理解不了的,適當的死記硬背也有助于后續(xù)的理解運用,另外,自編適合本校實際的導學案和同步習題非常重要。建議高一期間不進行校際聯(lián)考,就像長跑比賽一樣,不要在剛開始時就拼得死去活來而失去后勁。要相信只要做好過程和細節(jié),就有最終高考制勝的底氣。

高二:分科后的文科學生在思想上更加重視地理,加之接下來的必修2、3知識相對容易,教學進度應適當緊湊,盡可能在第一學期完成必修2、3的教學。第二學期全面、系統(tǒng)復習區(qū)域地理,著重強調對區(qū)域地理圖像的讀圖、繪圖訓練,建議每日一圖,建立清晰的區(qū)域輪廓。只有搭好舞臺,唱戲才有落腳點。任何區(qū)域都要貫穿“在哪里—有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思路,比較法是落實區(qū)域地理的很好方法。教學注重知識的廣度,引導學生在重視教材的前提下,擴大閱讀面,增加知識積累,培養(yǎng)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地理問題的能力,適當滲透一些高考元素,如鼓勵試做高考題、模擬題等。5月份,用1個月左右的時間集中做好學高考復習,追求全合率和較高的優(yōu)秀率。

高三:經過前兩年的積淀,特別是高二一年的轉型,進入高三,應該到了真正發(fā)力的時候,師生都應放開手腳全力以赴。9月至次年2月底是高三教學的黃金時期,開展一輪復習,著重建構學科知識體系,培養(yǎng)地理學科素養(yǎng),力求全面、系統(tǒng)。在此期間,要加大做題力度,以促進規(guī)范答題習慣,形成題感(把握命題意圖),提高理解力和領悟力,本輪復習所配備習題力求規(guī)范正統(tǒng),最規(guī)范的題莫過于高考題,可以將近幾年新課標高考題結合教學進度分類整合,系統(tǒng)訓練,及時總結建模。3月至5月進行二輪復習,以專題形式進行知識重組,復習要層層遞進,在知識的廣度、深度、難度上做好文章,著重培養(yǎng)學生知識的遷移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結合高考考核能力要求(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討問題)落實好題型訓練。本輪復習所配習題力求新穎原創(chuàng),要捕捉到學生可能存在的盲點和當年高考可能涉及的焦點。通過訓練,要讓學生感受到“題”在書外,“理”在書中的道理,使原有知識和能力得到鞏固和升華的同時,更加堅定基礎主干知識的重要性。5月份,配合四次???,要真正做到精講精練,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將可能出現的一切問題在高考前解決好,以爭取高考不留遺憾??记耙恢艿臅r間里,要準備好靜悟材料,供學生參考。

2.教學資源庫的建設與完善

每位老師每天都在做同一件事,那就是:備課(自備自用)。雖然有集體備課的形式,但還遠沒有真正體現集眾家所長,有機融合,形成符合本校特色的、質量較高的集體成果,或者成果未進行系統(tǒng)化。是否有一種辦法,能夠整合全組教師的集體智慧,共享優(yōu)質資源,使教師從繁重的低效的勞動中解放出來,讓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來改革和創(chuàng)新,推出更多的高效課堂?筆者認為,具有學科特點的教學資源庫建設是一個很好的嘗試途徑。

資源庫的核心內容包括:①課件;②教案(教師);③導學案(學生);④分類題庫(章節(jié)歸屬、難度層次、原創(chuàng)題最好有解析)。 輔助內容包括:最新論文,高考、學考信息,優(yōu)質視頻等。

第8篇:地理必修知識總結范文

關鍵詞:高中地理 教學 方法

一、高中地理教材的相關活動內容

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動內容是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拓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性能力的教學內容。湘教版高中地理作為必修類課程,在活動設置方面主要分為:思考、探究、實踐三類。在整個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學生會接觸到《地理I》《地理Ⅱ》《地理Ⅲ》三冊教材,活動共計有193次。如何根據活動內容做好高中地理教學工作,具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對于討論類的活動內容,為了提高學生的討論積極性,增加學生間的交流與討論深度。在進行此類教學活動時,一方面應利用學生間的相互影響力設置若干的團隊活動內容。通過劃分活動學習小組,進行討論評價與反饋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更有效地把握課堂,而學生也能在團隊討論時更好地互相激勵,更好地合作,也就達到了高效學習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做好正確的引導,對地理問題進行有意識有深度的提問與層層導入式的引入。以提高學生的思辯能力,進而達到思想的交融與火花的碰撞。

例如,在高中地理I(必修)中,有一項目活動是要求討論太陽輻射對于影響的影響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在進行討論時,教師首先要學生對太陽活動的相關內容進行資料的收集,并形成自己的觀點。這一階段的內容作為高中地理初學階段的知識框架,對于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有著很大的幫助。在討論過程中,把其設定為一個辯論賽的制度,學習小組間觀點的對壘與思想的交鋒非常到位。為了控制好整個討論的方向,筆者還設定了辯論的時間,精確到秒的發(fā)言時間不僅提高了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提煉,學會用自己的思想去總結,用最嚴謹的語言去表達,而且還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地理知識的思維邏輯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另外,對于此類教學活動,教師應以鼓勵和表揚為主,多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肯定,,以營造出和諧互動的教學氛圍,達到高效教學的目標。

二、高中地理教學中教材活動反思

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的參與度與積極性決定了整個活動的有效性。因此,要想讓學生動起來,活起來,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設計時應拓展教師自身的思維層面,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思維,對于學生異想天開的想法進行肯定與正確引導。但目前高中地理活動教學中,考慮到成績的因素,大部分的課堂時間里教師對于地理知識活動的處理都處于:要求學生讀死書,要求學生死記硬背,不要問為什么,只要記住就好等情況。為了節(jié)省課堂時間,更多的教師對于高中地理活動教材是采取報答案的方法進行教學,甚至還有直接跳過,不予教學的情況出現。這都是因為教師把活動看成是一種浪費時間的事,沒有從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方面考慮。教師更多地把學生的學習看成是一種對知識的記憶,而并不在意學生是否有思考與深入。這也反映為高中地理大量的題海戰(zhàn)術,教師要求學生記典型等情況。這一方面反映出教師對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的低估,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目前在高中地理活動教學中教師思想觀念的狹隘。目前高中地理活動教學有以下幾方面的不足需要反思:

(一)活動與學習的區(qū)別

這方面反饋到教學實踐中,就是教師把活動內容直接視為理論性知識內容。如在進行高中地理I(必修)活動的第三項時,其提問如下:

計算某日所在學校、北京和南北回歸線之間某著名城市的正午太陽高度角。

在教學中,有的教師直接把其看成是一個地理應用題。直接進行解題分析與思路講解,然后要求學生進行記憶。這樣的教學方法也就直接抹殺了學生的思維過程與活動的基本意義。在筆者看來,對于此類活動,應首先讓學生去想想,如何用這幾個條件去得出那個城市的太陽高度角呢,也就是進入“偵探的找線索時間”。在這個時間里,要求學生先把這活動中所涉及到的專用名詞進行復習,并以搶答的方式讓學生對正午太陽高度的一般規(guī)律進行了復習。即,正午太陽高度=90度-欲求點與直射點之間的緯度距離。

得到這一公式后,讓各學習小組進行探討,并講出各自所持有的思路。并要求各小組派出代表進行黑板上的計算,作為一種開放性小組測試。黑板上的代表與臺下的小組成員可以保持溝通,并計時比賽。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的積極性得以發(fā)揮,甚至有學習能力強的小組已經對一天不同地點、不同時間下的正午太陽高度變化進行規(guī)律總結。接下來,我對各小組代表的計算結果進行了評價,決出了最快、最優(yōu)秀、最全面的小組。

考慮到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目標,我在最后提出一項問題,就是安裝在樓頂上的太陽能熱水器,一年四季怎么去調整角度才算是最佳效果。這一題中已經蘊涵了對于太陽高度角的利用與應用,學生通過分析樓間距,太陽能熱水器與地平角間的夾角,也就可以達到迅速理解知識、把知識生活化、提高知識應用水平的目的。

(二)教師角色與活動內容的平衡

作為活動內容,無法避免的就是對于現有知識的拓展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但在長期的教學活動中,由于教師已經習慣了自己的教學方法,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學模式,甚至已經對于教學產生了一種條件反射。當遇上這種活動內容時,很容易把學生的思考權利剝奪,甚至直接把應讓學生自己探究出來的知識與理論當成新知識講解了。這樣的情況下,要做好教師角色與活動內容的平衡就顯得相當重要了。

例如,在高中地理Ⅱ(必修)中的活動題:關于家鄉(xiāng)商業(yè)網點布局和商業(yè)活動的調查中,教師應擺脫自身的包辦意識,只對學生進行方法上的指導與大綱性的要求。分組時應考慮各組實力的平衡,不限定角度也不限定內容,給學生一個寬廣的發(fā)揮空間。教師可以要求調查報告中規(guī)定要有圖表、要有數據、要有實例但不能規(guī)定怎么樣去研究、去什么地方研究、去哪些網點研究等等。這樣的平衡才能做到兼顧學生的自主性與教師的指導性。適當的跟蹤與指導是必要的,確保調查的公正無誤也是必要的,但重在堅持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自己去學習。

三、結語

第9篇:地理必修知識總結范文

第一點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俄羅斯教育家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蔽覈糯鷤ゴ蟮慕逃铱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泵兰A人物理學家楊振寧說:“成功的真正秘訣是興趣。” 這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無不重視興趣在智力開發(fā)中的作用。隨著學生知識、經驗、技能的不斷豐富,他們已不同程度地產生了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情感的要求,這正是對學生進行地理教育,激發(fā)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養(yǎng)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提高地理審美情趣 ,促進他們身心發(fā)展的良好時機。地理知識和現實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更多的讓地理問題走進學生的生活,要聯(lián)系鄉(xiāng)土實際,聯(lián)系生產、生活實際,聯(lián)系國內外時事、學科間聯(lián)系等等,激發(fā)學習興趣,讓課堂自覺的延伸到課外去。學生有了學習興趣,才能更好提高課堂效率

第二點、要培養(yǎng)學生經常運用地圖的好習慣。地圖是地理事物和現象空間分布的信息載體,是學生獲取地理知識的信息源泉,是表達地理思想的重要手段,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地圖在中學地理教學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對于發(fā)展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記憶能力都有重要作用。讓他們通過讀圖與分析,自然地總結出規(guī)律。在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運用地圖的習慣,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也可以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運用地圖,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第三點、教學中盡量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必修一中很多知識點單憑想象不好理解,運用多媒體以動態(tài)展示,效果更佳。例如地球的運動,動畫展示地球的公轉和自轉,天氣系統(tǒng)中冷鋒暖鋒,水循環(huán),褶皺向背斜的形成等等,這些知識點動畫展示,能很好提高課堂效率,學生也更易理解,接受。在教學中把幻燈、投影、電影、錄相、計算機等現代化視聽工具應用于教學,是當代教學手段的重大變改,是教學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它對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起著重要作用。

第四點,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地理中,不斷總結規(guī)律,簡化記憶。如必修一的難點之一地球上的氣壓帶風帶的記憶方法,氣壓帶是高低壓相間分布,赤道是低壓,風帶是高壓指向低壓,呈一個大大的小于號。再例如經常遇到的三維坐標圖的讀法,四步走一找x軸,二找原點,三找y軸,四平行y軸交x軸。 掌握這四步,任何這種三維圖都會迎刃而解 。

陸地海洋等溫線分布規(guī)律,簡化為點南陸南點北陸北,即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全球的陸地向南凸,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全球的陸地向南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