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管理學相關知識點范文

管理學相關知識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管理學相關知識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管理學相關知識點

第1篇:管理學相關知識點范文

【關鍵詞】高職 酒店管理專業(yè) 行動導向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9-0251-02

1.行動導向教學的概念和實質

行動導向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其主要形式是“以行動作為導向驅動”,充分的發(fā)揮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以及教師的主導作用,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對于問題的分析以及解決能力,首先設立某方面的“任務”來作為目標,然后引導學生通過自身努力來完成這個“任務”,最終實現(xiàn)教學目標。知識是從實踐中產生的,在實踐的過程中我們產生了感性的認知,這種感性認知想要轉變?yōu)槔硇哉J知,就需要不斷的實踐,最終將其回歸到實踐中去進行檢驗。

教師在行動導向教學中不再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真正將主體地位還給學生,教師更多地扮演的是引導者、監(jiān)督者以及鼓勵者的角色,學生通過學習對各項能力進行了鍛煉,那么學習的積極性自然也有了極大的提高。這種角色的轉換更多體現(xiàn)的是教育觀念的更新和教育思路的轉換,是行動導向教學的核心理念。

所以行動導向教學并不單純的是一種教學方法,更多的是一種教學理念的設計,對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進行解決,例如教學方法的選擇、學生職業(yè)行為能力的培養(yǎng)、師生之間的關系等等。

2.高職酒店管理專業(yè)中常見的行動導向教學方法

高職院校的學生普遍來說知識基礎較弱,同時在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以及掌握的學習基礎上來說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沒有轉變過來自己的思路,仍然處于課堂教學的客體地位,被動的接受知識信息,不會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并且思考問題。對于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yè)的學生來說,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是無法幫助他們主動思考問題并且解決問題的,而行動導向教學思想一系列教學方法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考、主動學習的習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行動導向教學具有三個核心的內容,就是因材施教、以行動為導向以及任務貫穿始終。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任務進行分解,然后按照不同層次結構給學生下達行動導向,同時要注意把握任務的難易程度。如果任務過于簡單,學生感覺不到挑戰(zhàn)性,自然也提不起興趣;但是如果任務太過困難,學生無法順利解決就會產生挫敗感和自卑心理,對學習信心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在任務分解和設計中教師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將行動導向分層次進行,讓每一位學生都可以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行動導向教學通常會設立一個課題或者項目,然后圍繞它來進行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對“學習任務”去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索,案例教學法、角色扮演法、現(xiàn)場辯論教學法和項目教學法都是常見的行動導向教學方法。

2.1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通過一個案例來進行教學活動,它的最終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一般情況下案例是沒有一個標準化的解決方案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是引導學生并且對其進行鼓勵,讓他們可以更好的參與討論,積極思考最終解決問題。

教學中選擇的案例應該都是和酒店服務以及管理相關的內容,并且真實、有典型意義。比如在教學《酒店餐飲服務》課程的時候,就可以選取餐飲服務中的真實案例來引導學生進行分析,通過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獨特的觀點并且和大家分享、討論。也可以將學生分組來進行,更好的集思廣益形成思維的碰撞。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可以通過對案例的分析來養(yǎng)成獨立思考并且分析問題的能力,還可以加強人際溝通,通過與同學、老師的交流來開闊視野。

需要注意的就是案例的選擇要結合教學的重點來進行,如果單純的為了使用案例而進行案例教學,那么就無法發(fā)揮出它的作用,起到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難點的作用了。

2.2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是指根據(jù)教學內容的需要來人為地創(chuàng)設一種情境,在模擬的真實情景中由學生來扮演其中的不同角色,并且運用自己掌握的知識來從事指定活動,最終實現(xiàn)預期的教學目標。角色扮演教學法可以很好地將理論教學和實務訓練合二為一,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能力,讓他們更具備一個酒店人的專業(yè)意識,其特征是寓教于樂、注重彼此間的互動以及全真模擬,可以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對于酒店管理專業(yè)的學生來說,想成為一個優(yōu)秀并且成功的酒店人,就必要具有熱情主動、周到且細致的意識,只有對自身在服務過程中的定位更加準確,才能更好的培養(yǎng)自己的服務意識,更好地為顧客提供優(yōu)質的服務。角色扮演法通過真實情景的模擬,可以更好的讓學生進入酒店服務人員或者管理人員的身份中,去體會這個職業(yè)的工作職責和工作內容等,為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職業(yè)方向感,更好的建立起角色意識。

2.3現(xiàn)場辯論教學法

現(xiàn)場辯論教學法通過對某一個具體的情境來開展辯論和分析,針對在酒店服務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各種難以解決的問題來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敏捷度以及問題分析的邏輯性。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就一位主管對收銀員的不當處理進行辯論,引導學生理解這個處理過程中的得失。這樣一來學生通過辯論自然會提高思維的反應力以及邏輯分析能力,同時更好地具有隨機應變的能力。

2.4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改變了以往教學講課學生聽課的被動模式,通過一個具體的項目來讓學生真正參與其中,通過自主探索以及交流合作來完成這一項目,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新型教學模式。項目教學法同時也具有很強的綜合性,例如《酒店會議服務管理》一課,教師可以設置一個“會展接待”項目然后安排學生來完成,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熟悉了項目策劃、展館布置、接待流程的安排以及項目評估等流程以及每個流程的具體內容,同時也將自身的知識和技能融入了項目之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項目教學法一般來說適用于一個單元或者整個課程結束后使用,這樣才能保證知識的完整性。學生在項目教學中通過將自身理論知識和實踐結合而獨立的完成了項目,不僅對理論水平和實操能力都有積極的作用,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合作和交流等。

3.高職酒店管理專業(yè)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的啟示

3.1教師應當轉變在教學活動中的身份

在行動導向教學中,教師不再是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中的組織者和領導者,而轉變成了引導者,學生從被動的接受知識轉變?yōu)榱藙?chuàng)造性的主動學習。行動教學法的最終目的正是要學生形成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自主地對信息進行收集和處理來解決問題,同時提高學生和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隨機應變能力,建立起靈活的人際關系和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識。酒店管理專業(yè)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專業(yè),行動導向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

3.2教師對自身的綜合知識要不斷豐富

想要做好行動導向教學,教師就必須要對自身的綜合知識不斷的進行豐富,不僅要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基礎,還應該有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酒店管理專業(yè)的教師應該對旅游行業(yè)的發(fā)展趨勢以及酒店經營管理情況的總結有一定掌握,通過閱讀相關書籍來提高教學質量、優(yōu)化教學方法,更好地為學生輸送知識。

3.3行動導向教學中應該對職業(yè)道德教育

對于酒店管理專業(yè)的學生來說,酒店人的素質和職業(yè)道德是十分重要的,不管是行動導向教育法還是日常的教學工作中,都應該重視職業(yè)道德教育,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建起了和諧的人際關系,梳理其正確的工作價值理念以及職業(yè)思想,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更注重細節(jié)以及持續(xù)改進。

結束語:

行動導向教學對于酒店管理專業(yè)來說具有很多優(yōu)勢,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且讓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保持緊密的聯(lián)系,但是教師在教學中也不可盲目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方式,應該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方法的選擇,讓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識內容,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曹艷芬.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yè)職業(yè)活動導向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 高等職業(yè)教育(天津職業(yè)大學學報),2008,01:47 -49.

第2篇:管理學相關知識點范文

[關鍵詞]知識管理 電子化學習 信息共享空間 大學圖書館

[分類號]G250

信息共享空間(information commons,IC)是一種集服務、設施、信息資源和人力資源于一體,能夠促進用戶學習、交流、教育、研究、協(xié)作的服務模式與工作空間。本文探討Ic中知識管理與電子化學習(e-learn-ing)融合的可行性、障礙及其融合模型。

1 IC中知識管理與電子化學習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知識管理是通過對知識的審計、獲取、創(chuàng)造、共享、應用、保護和評價等活動的系統(tǒng)管理以達到提高個人或組織核心競爭力和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目的的一種管理方法。電子化學習是利用電子數(shù)字技術通過不同方式(如互聯(lián)網、內部網、外聯(lián)網、衛(wèi)星廣播、錄音及錄像帶、交互式電視及光盤等)來傳遞教學內容的一種學習方式。雖然知識管理與電子化學習分別屬于不同領域,但是兩者緊密相關,因為電子化學習需要恰當?shù)闹R管理幫助學習者盡可能獲取所需的內容與正確的信息。知識管理與電子化學習具有相關性與互補性,而且IC為知識管理與電子化學習的融合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1.1 知識管理與電子化學習的相關性

知識管理與電子化學習在目標與技術上存在共同點。一般說來,組織知識管理的總目標是建立“組織大腦”或組織記憶系統(tǒng),知識管理把知識作為組織的重要資產,關注組織行為中知識的作用,旨在促進和管理知識創(chuàng)造、轉化、應用等流程來創(chuàng)造價值,并鼓勵個人通過創(chuàng)建知識資產或參與論壇使個人知識顯性化。知識管理不僅強調組織學習的重要性,把建設學習型組織作為知識管理最終目標之一,而且可以把組織學習與知識管理過程(如知識創(chuàng)造、知識連接、知識更新、知識存取、知識應用)整合起來,構成一個無縫連接的知識學習循環(huán)(learning with knowledge cycle),并利用知識管理技術支持有效組織學習所需的知識活動,包括學習者知識構建與合作學習。

電子化學習集中于個人新知識的獲取和支持這一過程的技術方法。電子化學習可以利用各種電子數(shù)字技術,幫助個人大腦構建與獲取有教育意義的知識。電子化學習在開始階段,可被認為是維持學習者和教育者可利用的電子資源庫的過程,這與知識獲取與知識組織有共同點。學習結果與其說是知道某些事實,不如說是掌握某些實際技能和開發(fā)某領域能力,即進行了知識開發(fā)。因此,電子化學習可作為知識管理的一種工具。波蘭圖書館員協(xié)會利用電子化學習平臺一-BIBWEB能夠獲取如下領域的新知識與新技能:①開發(fā)遠程學習課程的方法;②電子化學習技術;③內容管理;④國際項目管理;⑤新技術項目協(xié)調;⑥圖書館員專業(yè)社群需求分析;⑦大學生課程與證書的有效性分析;⑧與學生的交流和合作。

1.2 知識管理與電子化學習的互補性

知識管理與電子化學習兩者具有互補性。從知識管理觀點來看,學習者需要經歷知識協(xié)作、交流、共享、獲取、創(chuàng)造、分發(fā)、存儲等個性化過程以便獲取知識。知識管理工具可以幫助學習者在無處不在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習:①知識協(xié)作與交流工具,如群件、工作流系統(tǒng)、電子郵件通訊、聊天室、工作區(qū)、論壇和電子公告板,可以幫助學習者尋找領域專家或相關知識,或通過知識協(xié)作與共享創(chuàng)建知識;②社會性軟件,如社會網絡分析、主題圖、網絡日志、簡單內容聚合、播客(podcast)、照片分享、人際網絡、虛擬現(xiàn)實、博弈和共同編輯,可以幫助學習者一對一或一對多分發(fā)、傳播、交流和分享各種多媒體信息;③個人知識管理工具(包括搜索引擎和分類工具)可以為學習者提供信息檢索、信息分類與索引、內容管理、知識制圖,也可幫助學習者存儲與吸收新知識、實現(xiàn)知識的個性化管理;④通過收集所有學習者的共享信息,可以建立一個虛擬的、分布式、個性化知識資源庫,從而加速學習者學習進程與提高學習效率。

從知識轉化的SECI模型(社會化、外化、綜合、內化)來看,電子化學習有助于改進知識管理五個階段(社會化、外化、組合化、內化、認知)效果,并增加反饋階段:①在知識社會化階段,能力與技能測試有助于鑒別組織內具有專門興趣、技能和知識的人員;②在知識外化階段,通過給人們傳授知識的教學系統(tǒng),知識可以被人們掌握,并改進知識獲取過程;③在知識組合化階段,有關產品和流程知識可以被組織起來,同時運用教育技術使學習知識更有效率;④在內化階段,能力和技能測試能用來發(fā)現(xiàn)那些缺少完成工作所需知識的人員,為他們提供在線培訓,并利用評估和學習方法確保他們學到所需的知識;⑤在認知階段,當人們需要某種知識以完成某項任務時,電子化學習可以利用培訓為他們提供支持;⑥在反饋階段,評估可以提供有關人們如何學習以及他們如何應用所學知識來完成工作任務的反饋,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1.3 IC為知識管理與電子化學習的融合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IC可以突破圖書館物理場所的限制,以圖書館為中心整合學校相關機構(如教育技術中心、計算機中心、研究所等)和資源,在校園范圍內為學習者和知識管理者提供一種協(xié)作與交流的虛擬社區(qū)。

1.3.1 IC可以為電子化學習和知識管理的融合提供技術支撐例如:①提供電子化學習和知識管理共用的網絡與數(shù)字設備,包括無線存取、互聯(lián)網連接端口;②提供知識交流工具,如在線討論小組、合作論壇等,在知識提供者與需求方之間建立便捷的交流渠道;③提供知識表示語言,如可擴展標記語言(XML),為學習內容標注詳細的信息并同時完成知識描述;④提供對學習對象的內容管理來定制電子化學習內容,滿足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并同時達到知識管理的目的。

1.3.2 IC可以為電子化學習和知識管理的融合提供資源保障 IC集成了多種信息資源,既包括傳統(tǒng)印刷型文獻,也包括大量電子文獻、網絡文獻、數(shù)字音頻和視頻資料。這些信息資源不一定非要集中在大學圖書館,也可以分布在Ic中的某個地方,如學校計算機中心或教育技術中心。這樣,大學圖書館就可利用過去無法利用的合作單位的數(shù)字資源,在Ic內更好地進行知識組織、文獻傳遞、參考咨詢、專題服務、教學輔導、在線學習、學術研討等多種活動。這種信息資源整合及其相關活動既可以更高效利用學校整體信息資源,減少圖書館與學院(或系)之間可能存在的資源重復

建設,也可以更好地發(fā)揮數(shù)字圖書館的輔助作用,促進更多的知識交流與學習互動以及由此產生的知識創(chuàng)新。學生也不必非去圖書館或計算機中心,而是可以在某個知識節(jié)點咨詢問題,然后接收來自于圖書館員工和其他老師或同學的幫助。教育與學習中心作為Ic合作伙伴也可以幫助教職員工開設新課程或改進教學方法。

2 信息共享空間中知識管理與電子化學習融合的障礙

IC中知識管理與電子化學習的融合盡管是可行的,但會遇到來自于觀念、技術、功能、內容、交互性等方面的障礙。

2.1 觀念障礙

盡管知識管理、電子化學習、IC三個概念并非今日才出現(xiàn),但是許多人對三者的整合心存疑慮。比如,也許有人認為大學圖書館是一個收藏并提供文獻資料借閱的物理場所,不可能變成一個虛擬的IC、學習空間或知識空間;也許有人認為大學圖書館可以組織與提供文獻資料,但是不可以進行知識管理與電子化學習,更不用說實現(xiàn)兩者的融合。這些認知缺失將會阻礙一些人利用Ic來進行知識管理與電子化學習以及把知識管理概念模型與學習活動連接起來。

2.2 技術障礙

由于Ic實質上是一種工作空間、學習空間與知識空間,已經完全不同于傳統(tǒng)圖書館,涉及校園內跨部門、跨單位的合作與支持,因此,要實現(xiàn)Ic知識管理與電子化學習的融合,必須利用信息技術開發(fā)新的系統(tǒng)或集成平臺,如專門的桌面應用系統(tǒng)、電子化學習平臺以及知識管理系統(tǒng)。每個系統(tǒng)都有其本身的內容結構,從而使系統(tǒng)的集成更加復雜,由此會遇到許多技術上的障礙。

2.3 功能障礙

知識管理多半把學習作為知識共享過程的一部分,關注一些專門的非正式學習(如實踐社區(qū)中的學習)和致力于知識獲取、存儲、檢索與應用等活動,卻不能清楚地解釋電子化學習與能力開發(fā)必不可少的學習過程,對于那些沒有經驗的個人進行電子化學習只能提供少量指導,甚至不能提供任何指導。然而,許多電子化學習系統(tǒng)提供太多的課程指導以至于阻礙學習者進行自我學習,在知識組織與利用上并不靈活。因此,知識管理與電子化學習存在功能障礙,影響了兩者的融合。

2.4 內容組織與注釋障礙

理想情況下,綜合知識管理與電子化學習也就意味著把組織內所有可利用的知識(如文獻、人員、經驗、操作方式、流程描述等)作為學習資料加以使用。這會引發(fā)一些問題,因為與知識管理相比,電子化學習更加重視傳遞個性化內容和利用學習資料中現(xiàn)有的各種關系、關聯(lián)和參照。這就要求對零散的學習資料進行結構化處理,使之組合成為更好利用的對象。除此之外,所有零散的和組合起來的學習資料都必須利用適當?shù)脑獢?shù)據(jù)進行注釋以提供所有與其他對象、技術條件和顯示方式等相關的信息。然而,這種工作只有很少一部分可以自動進行,大多數(shù)必須由人工處理,且需大量時間,從而引發(fā)內容組織與注釋障礙。

2.5 交互性與動態(tài)適應

電子化學習利用知識管理的一個障礙是知識管理系統(tǒng)中的各種信息常常不是用于學習指導,且缺少交互性與動態(tài)適應性。為了在學習中有效利用這些信息,它們必須嵌入交互式學習活動之中,或者根據(jù)學習者個人需求與偏好定制學習內容與教學方案。然而,傳統(tǒng)電子化學習系統(tǒng)常常不能對學習資料進行動態(tài)選擇與排序,也不能識別日常工作中的各種相互關系或個人從事的主題,從而產生知識管理與電子化學習融合的交互性與動態(tài)適應。

3 基于信息共享空間的知識管理與電子化學習融合模型

要克服Ic中知識管理與電子化學習融合的障礙,大學圖書館除了通過開設專題講座、印發(fā)學習資料、設立專題咨詢等方式提高學生和教職員工對知識管理、電子化學習、Ic三者的認識,從而克服觀念障礙以外,更重要的是利用信息技術與設施建立基于Ic的知識管理與電子化學習融合系統(tǒng)。近幾年來,面向的電子化學習系統(tǒng)引起許多人的關注。例如,克里斯蒂和岡本(Cristea and Okamoto)研究了用于大學英語教學的面向的web遠距離教學系統(tǒng)。吉扎蒂(Guizzardi)等人分析了支持課堂外學生和老師交互的、面向的對等幫助桌面系統(tǒng)。本文把多系統(tǒng)應用于Ic以構建知識管理與電子化學習的融合模型。

3.1 多知識管理支持型電子化學習系統(tǒng)框架

多系統(tǒng)(multi-agent systems,MAS)是指由行為像的多個自治構件組成的系統(tǒng)。技術和多系統(tǒng)提供了一種新方式來設計與實施開放分布式復雜系統(tǒng),包括多知識管理支持型電子化學習系統(tǒng)。在圖1所示的多知識管理支持型電子化學習系統(tǒng)框架中,學生、老師和信息提供者是主要的用戶,作為學生和老師個人助理的兩個與學習過程、教學過程一起構成了框架的基本部分。另外3個構件(MAS、知識管理系統(tǒng)(KMS)、電子化學習系統(tǒng))被用來提供網上學習與教學所需的服務。在學習過程中,這些構件為學生傳遞所需的資料、學習活動、支持與系統(tǒng)活動。系統(tǒng)活動不是學習活動的一部分,但是系統(tǒng)正常運行必不可少的,如用戶文檔更新、用戶身份驗證。學生與學習過程之間的有助于過濾無用的信息,并處理所有系統(tǒng)活動,從而減少學生學習工作量。對于老師來說,的作用是不同的。當學生提出的問題送到多系統(tǒng),而多系統(tǒng)不能回答這些問題時,它就會把此問題傳遞給老師。學生的反饋、意見與建議以及老師的教學知識在知識管理系統(tǒng)的幫助下將得到獲取與存儲,并經過濾與加工,可以成為提高系統(tǒng)效力的知識。

3.2 面向的知識管理與電子化學習融合模型

基于多知識管理支持型電子化學習系統(tǒng)框架,可以設計面向的知識管理與電子化學習融合模型(見圖2)。它分為4個層次:用戶層、層、KMS與電子化學習系統(tǒng)層、基礎設施層,各層之間可通過有線網或無線網實現(xiàn)內容交互。在用戶層,學生、老師和其他信息提供者利用客戶端機如個人電腦,經內聯(lián)網或局域無線網訪問該融合系統(tǒng)。在層,提供了知識管理和電子化學習的多種,主要包括學習如學生1、學生2、學生N;教學如老師1、老師2、老師N;設施,幫助,檢索,身份管理等。在KMS與電子化學習系統(tǒng)層,主要包括:①進行知識管理的各種管理器,如門戶管理器、工作流管理器、知識流程管理器、內容管理器、查驗管理器、網絡爬行管理器;②與知識管理相應的管理對象,如門戶文檔、知識庫、多媒體、課程資料等;③進行電子化學習的多種管理器,如資料管理器、考試管理器、學習過程管理器、圖書館管理器;④與電子化學習相應的管理對象,如學生記錄、考試或評估、數(shù)字圖書館等。在基礎設施層,主要包括大學圖書館以及經校園網連接在一起的教育技術中心、計算機中心、院系研究所與資料室以及其他相關機構等,它們共同構成了支持知識管理與電子化學習的基礎設施與協(xié)作平臺,并與用戶、各種、KMS和電子化學習系統(tǒng)共存于同一個Ic中。在這個Ic中的用戶,通過互聯(lián)網與校園外的教育機構、信息提供者或其他相關人員可取得進一步聯(lián)系與交流。

這個融合模型把學生、老師和其他信息提供者聚集在Ic中,不僅有助于用戶進行知識管理,如從不同信息源(如大學圖書館、院系資料室等)獲取相關知識、進行工作流控制、促進學生和老師的知識分享與知識創(chuàng)造,而且可以為老師和學生提供一種協(xié)作交互學習環(huán)境以及廣泛的用戶服務,如在線學習、課程指導、論文寫作、項目合作、個人助理、技術幫助、人際交流等,從而提高人們的學習效率與學習能力。

第3篇:管理學相關知識點范文

教師作為教學方法的直接實施者,若是認識不到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積極性不高,則再好的教學方法也很難實施下去;而同樣,作為接受者,若是學生對新的教學方法不適應,或是已經習慣了原來的接受方式,不想再去接受新的方式,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也很難進行下去。所以,教師和學生對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比較重要,只有二者相互配合,并積極去接受新的教學方法,才能夠實現(xiàn)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

二、創(chuàng)新質量管理學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1、質量管理學學科特點

在認識質量管理學課程的重要性的基礎上,找出質量管理學學科特點,以提出適應其學科特點的教學方法。第一,質量管理學是一門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結合的交叉學科,涉及到管理學、經濟學、工程技術和統(tǒng)計學等多個學科的內容。所以這就要求授課教師具有扎實的多學科知識基礎,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根據(jù)其他學科的知識講解質量管理學中的相關內容。第二,質量管理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而變化的。一方面,要求授課教師要了解現(xiàn)實中企業(yè)質量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和質量管理新工具;另一方面,要求授課教師關注質量管理前沿知識,不斷充實學生的知識深度和寬度。第三,質量管理學是一門應用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課程里會涉及許多實踐性的方法和知識,而僅靠書面的講授不能讓學生充分掌握相關知識,這就要求在課堂中和課下安排適當?shù)陌咐虒W及實踐教學模擬,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既讓學生掌握了相關知識,又提高了他們的分析能力、實踐能力,培養(yǎng)了創(chuàng)新精神。

2、轉變教學理念,接受新的理念

對于質量管理課程來說,首先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這就要求不能只把目光盯在質量管理這門課上,要在完成本門學科教學任務的同時引導學生選取正確的價值取向,使其學會基本的科研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具體到質量管理這一學科,我們應樹立以下幾點教學理念:首先,針對實踐性較強的特點,教師更要本著“學以致用”的思想,把精力重點放在與社會關系密切的知識點上,如質量相關理念,西格瑪?shù)认嚓P知識,既能使學生掌握本學科的知識,又能使他們在生活和未來工作中應用;其次,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主動去學習。畢竟課堂時間有限,教師不能把所有的知識都傳授給學生,特別是那些質量管理軟件和工具,最終要靠自己去主動學習才能掌握的;最后,要逐步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中工廠和企業(yè)可能出現(xiàn)的質量問題,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

3、教師和學生協(xié)同配合

由于質量管理學課程針對的是大學三年級開設的課程,對于一些想盡快實習找工作的同學和準備考研的同學來說,已經不能靜下心來認真聽課和學習了,特別是對于一些自己不熟悉的新教學方法,就會產生抵觸的心理,這就要求任課教師考慮學生的現(xiàn)狀,針對學生的情況開展合適的教學方法,師生間達成共識,既能按照教學要求完成教學任務,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又能使學生們有一定的時間去做自己的事情。

4、創(chuàng)新性教學方法

在具體考慮質量管理學的學科特點和在轉變后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我們積極參考其他學者的觀點和根據(jù)自身的教學實踐,提出了適合質量管理學課程的創(chuàng)新性教學方法。(1)主講教師和助教配合的教學方法。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學生各方面變得比較成熟,同時也變得更加獨立自主,教師和學生的關系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再像小學和中學那樣親密,教師對學生的了解也比較少,很多情況下,老師和學生們只在課堂上才能見面,課下接觸的機會很少,有時甚至老師不認識學生,學生也不了解老師,老師和學生之間在溝通上存在較大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教學的有效性就會大大降低。所以,有必要設置助教職位,作為主講教師和學生的橋梁,發(fā)揮作用。對于質量管理課程來說,主講教師主要負責課程的設計和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引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助教可以由對質量管理課程比較熟悉的在校研究生擔任,主要協(xié)助主講教師負責課堂的討論,批改學生作業(yè),對學生進行課外輔導,并及時將學生的情況反饋給主講教師,主講教師就能夠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做進一步的改進和創(chuàng)新。這樣既減輕了主講老師的教學壓力,又能夠加深同學生的聯(lián)系,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2)基于TRIZ的教學方法。TRIZ全稱是TheoryofInventiveProblemSolving(發(fā)明問題解決理論),TRIZ是前蘇聯(lián)學者根里奇阿奇舒勒于1946年率先提出的。他和他的同事先后剖析了來自世界各地的250萬項高水平的發(fā)明專利,從中抽象概括出各類技術進化的規(guī)律與模式,總結出解決各種技術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創(chuàng)新原理和法則,概括出了解決發(fā)明問題的基本方法,從而建立了TRIZ體系。TRIZ思想方法有助于從長遠的需求來思考和解決問題,將其應用于教學方法中能夠更好地實現(xiàn)教育上的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培養(yǎng)質量管理方面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例如,由于不同質量管理學教材的知識點和章節(jié)安排都有所不同,同時由于課時的限制,不可能所有的知識點都一一講解,這就要根據(jù)TRIZ分割原理,按知識點重要性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將教材重新分割組合為不同部分,再以重點講授、案例學習或自學等不同方式進行教學。40條發(fā)明原理不僅可以指導工程及產品設計過程,也可以有效地指導質量管理的決策過程,對于非常規(guī)出現(xiàn)的創(chuàng)新性問題提供一套解決思路。同時,可以將物質-場模型運用于質量管理活動中,以有效地輔助管理者快速決策,實現(xiàn)質量管理創(chuàng)新。[3]將TRIZ理論和方法引入到質量管理教學中既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的知識,又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3)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是被證明的一種有效的能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積極性和更好理解教學內容的教學方法,對于那種沒有特定的解決方法和實踐性比較強而講解起來比較枯燥的知識點非常有效。這種方法最重要的是案例的適用性,即對學科的適用性、教學知識點的適用性和學生的適用性,不同的學科要采用不同的案例教學法。就以質量管理學來說,質量管理學是一門技術和管理相結合的學科,案例教學法這就要求以較好的方式把二者結合起來,充實教學內容。在質量管理課程中,ISO9000體系章節(jié)比較適合案例教學法,如果單純的去講解教材中的ISO9000相關內容,學生只能從字面上去理解,特別是對于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要求,里面只是單純的規(guī)定條款,不結合相關案例,學生們很難真正的對其理解和運用;對于案例的選取和展開過程來說要適合學生的特點,選取的案例應該同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比較接近,這樣學生對案例比較熟悉,易于接受,同時案例跟自己有關就會充分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同時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分組討論,不僅使同學們很好的掌握了相關知識,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和思考、表達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同學們的團隊精神和協(xié)作精神。(4)依托精品課程,實行開放式教學。作為“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的核心內容,我國的精品課程建設已經成為一項具有中國特色的高等教育資源開放政策,是教學資源基于網絡平臺的共享項目。自2003年4月項目正式啟動實施至今,精品課程的建設已初具規(guī)模,包含本科、高職高專和網絡教育三個教育層次和學校、省和國家三級精品課程體系。[4]隨著我國精品課程數(shù)量不斷增加、涵蓋的學科門類的不斷擴展及手段的不斷完善和創(chuàng)新,對提高我國高校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開放式教學是一種主動的教學方式,教學時間不限于課堂,教學內容不限于課本,作業(yè)也不限于傳統(tǒng)的課程作業(yè),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性。而精品課程是開放式教學的一個很好的載體。以質量管理課程的精品課程來說,它能夠及時做到課程與學術前沿和管理實踐的結合,滿足時代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理論和實踐能力。同時,精品課程中的電子教案和習題自測和相關案例等網絡資源是對學生課堂學習的很好補充。

三、結語

第4篇:管理學相關知識點范文

作為一門新興學科,項目管理學綜合了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兩方面的內容,傳統(tǒng)項目管理主要指的是對工程領域中的質量、成本與進度進行管理,而當前項目管理學則是將管理范圍拓展至社會各個方面,其中涵蓋了范圍管理、風險管理、時間管理等多方面管理內容。

二、當前經濟管理專業(yè)項目管理學課程教學所存在的不足

(一)缺乏典型案例深入講解。許多教師在具體的項目管理學課程教學中,大多一味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沒有結合典型案例進行分析,對于學生而言,實踐經驗欠缺,且對項目管理方面的專業(yè)涉獵較少,本科課程相比于高中課程進度更快,接受和消化相關知識存在一定的難度。此外,項目管理學課程理論知識較為枯燥,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容易影響到課程教學效果。(二).缺乏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項目管理學課程的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客觀環(huán)境的限制,加之很多教師對實踐教學重要程度的認識不到位,致使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不足,存在著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缺失。但從學科本質上來看,項目管理學屬于應用型的學科,在課堂氛圍中的理論教學無法提高學生實際管理能力,導致學生在接手實際工作時往往是紙上談兵,遇到現(xiàn)實問題遍束手無策。

三、經濟管理專業(yè)項目管理學課程教學的改革建議

(一)提倡案例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針對項目管理課程的基礎理論知識,包括成本管理、質量管理等內容,尋找和設計相關案例,并將案例穿插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結合自身工作時間或在項目管理者聯(lián)盟網上搜尋管理案例和學習資料,并對素材進行提煉,對案例內容所襯托的相關知識點與隨堂問題進行精心設計,基于現(xiàn)實生活中的有趣案例吸引學生進行分析討論,加深學生對基本理論的理解,例如教師可將美劇《越獄》當作一個案例,而主人公邁克爾策劃的越獄則視為一個項目,主人公本身就是項目精力,通過引導學生分析如何慎密的計劃越獄這個看起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何巧妙的與各個關鍵人物周旋,并對各種能利用的資源進行出色的協(xié)調利用,從而將“資源管理”、“風險管理”等理論知識反映到案例中,在提問時可讓學生討論:“若其中一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差錯,如何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開始下一步的計劃部署。”這樣既能活躍教學氛圍,又能讓學生深入思考,從而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二)通過多種形式加強項目管理的實踐教學。①教師可通過模擬教學的形式改革傳統(tǒng)的理論教學方式,對實踐教學欠缺進行彌補;②充分利用實習機會引導學生提升項目管理實踐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在學生實習前需對實踐教學做好充分準備,對教學體系、教學內容和具體框架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包括教學實施步驟、可能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等,保證實踐教學達到預期效果;③鼓勵本科生參與到院校的科研活動中,讓學生將實際的科研課題當作一個項目來對待,加深對項目管理的理解,并在課題研究中逐漸提高解決問題、團隊合作、資源利用的能力,逐步積累項目管理實踐經驗。

四、結束語

綜上,針對經濟管理專業(yè)的本科學生而言,項目管理既不同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運營管理,也不同于傳統(tǒng)工程項目管理,因此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需認清這一現(xiàn)實,結合具體問題,從案例教學、實踐教學、豐富課程內容、結合理論發(fā)展前沿等方面進行教學改革,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學習、積極解決問題,真正了解和熟悉具體領域的項目管理理論和方法,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1]高小玲.經濟管理專業(yè)本科生基礎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困境與出路[J].高等農業(yè)教育,2014,(9):89-91.

[2]董會忠,張偉.《現(xiàn)代項目管理學》課程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44):107-109.

第5篇:管理學相關知識點范文

要求學生具有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一絲不茍的理論精神,掌握知識要扎實,求證事理要穩(wěn)重,制訂計劃要嚴密,要通過踏踏實實的學習來培養(yǎng)個人的科學素養(yǎng),做一個具有研究才能的人才。

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基本知識培養(yǎng)

創(chuàng)新能力不僅在于思想的開放性、思想方法的周密性和能夠具有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而且還在于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茖W永遠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往前發(fā)展的。這里包括如下幾方面內容:

1、管理基本知識訓練

管理學是一門系統(tǒng)地研究管理過程的普遍規(guī)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學。它運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方法,汲取了古今中外人類在社會活動中所積累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論的精華,系統(tǒng)地研究管理學的基本原理和管理的基本職能。作為經濟與管理類所有專業(yè)必修的基礎課程,必須要把基本知識學深學透。一是要掌握知識脈絡,把握其歷史發(fā)展和現(xiàn)實演變,弄清其在知識體系中的性質、位置、作用機理,弄清不同流派之間的淵源和異同點,能夠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分析和判斷。二是要對管理學學科系統(tǒng)進行切割分析,從微觀上把握其每個環(huán)節(jié),以及環(huán)節(jié)和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銜接方式,作用形式,從邏輯上掌握其體系走向,尤其要對重要的理論觀點做到了然于心。三是要從管理學理論與實踐的關系上,把握其結合點。

2、相關學科的知識訓練

管理學從產生的那天起,就帶有交叉學科的印記。這是管理學的內容所決定的,也是管理學所獨具的特點。因而,對管理學的學習進行相關學科的訓練,就具有內在的規(guī)定性。從事管理學教學的教師,必須擁有較為豐富的哲學、人類學、心理學、數(shù)學等的知識,并把這些相關的知識采用合適的形式傳達到學生。應該讓學生明白,其實管理學的自身發(fā)展,很多都是相關學科帶動的結果,例如管理學的很多模型,就是數(shù)學的方法;管理學的很多管理模式,來源于經濟學;企業(yè)對人的管理,很多是借助于心理學和生理學;等等。相關學科是管理學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契入點,甚至有的就是直接的移植和變形。教師講授這些相關的學科,一要把知識點講深講透,二要弄清這些學科與管理學的聯(lián)系機制,三是要講清管理學與這些學科的歷史發(fā)展。

3、前沿性知識的吸納訓練

吸納前沿性的知識或者信息,是科學研究的重要一環(huán),也是開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根據(jù)管理學的學科情況,一是要及時地向學生傳授最新的知識,讓學生能夠跟上管理學的新發(fā)展,不斷進行知識更新。二是要求學生掌握相關知識的來源形式和渠道,使學生能夠通過各種媒介,隨時掌握前沿性的信息。三是要訓練學生善于去粗取精,剔除糟粕,對所獲得的信息進行挑選和甄別。例如當前網絡雖然已經成為信息的一條重要通道,但網絡的不確定性、不穩(wěn)定性,卻容易起到誤導的作用,要引導學生善于使用網絡。

三、創(chuàng)新能力的實踐操作培養(yǎng)

1、立體化的教學形式和方法訓練

立體化的教學形式和方法是各大學都在強調的。對于管理學的教學來說,著重應在如下幾方面加強:一是課件的制作與應用,要制作以教學大綱和教材為依據(jù)的內容豐富、色彩搭配合理、感染性強的課件,并不斷調整和修改,使其趨于成熟和穩(wěn)定。二是加強教學軟件的開發(fā)和使用,豐富教學內容,增強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三是要編寫符合教學大綱的電子講義。四是要科學組織案例教學,要針對學生的特點,充分總結教學經驗,制訂案例教學的原則、程序、方法以及應對問題的措施,使其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五是可以通過網絡的形式,把教學內容掛在網上,或者是通過教師的博克,充分利用網絡的渠道與學生進行勾通。六是加強考核的科學性,加大考核的力度,力求考核形式多樣化,例如如何考核作業(yè)練習、課堂提問、討論發(fā)言等,考核內容要注重學生參與的考核和學生思考與操作能力的考核。同時,動態(tài)化地進行題庫建設,題庫建設的原則既要考核學生掌握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程度,又要考核學生運用理論知識的能力和聯(lián)系實際的技能水平。

2、課題研究訓練

創(chuàng)新是一個周而復始的、循環(huán)往復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了開拓性創(chuàng)新、模仿性創(chuàng)新和適應性創(chuàng)新三種類型。課題訓練的內容,也應該針對這三方面的創(chuàng)新,區(qū)別不同情況進行。一是通過在課堂上設置課題,引導學生們進行研究,通過分析、討論、發(fā)言、答辯、思考訓練、模擬等多種形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鍛煉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組成課題研究小組,由教師指定課題,通過小組進行研究,這可以結合學校所組織的大學生科技活動等多種形式進行,不僅強化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而且通過小組訓練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創(chuàng)新精神。三是進行校企或者相關單位的聯(lián)合研究,使學生把課堂上的知識直接轉化為對實際問題的解決,以開啟學生的實踐能力。四是要注意設計的功效,可以針對管理中的某一項內容設立課題,進行設計,通過設計而使學生經受一次研究型的鍛煉。

3、實地考察訓練

實地考察訓練是管理學教學中的一種生動的教學形式,也是當前許多學科教學的基本方法之一,有許多現(xiàn)成的經驗可以汲取。一是建立教學基地,以典型的管理實踐把課堂教學內容變成物化的形式。二是定期組織相關的考察活動。三是請有經驗的管理者進行現(xiàn)場演練。四是建立實訓室,以更加典型精當?shù)男问浇沂竟芾韱栴}。要注意的是,在進行這種實地考察訓練中,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要有比較詳盡的計劃,鮮明具體的目標,切實可行的措施,使學生真正學有所得,而不是流于形式。

總之,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管理學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必須不斷地進行研究,采取更加合宜的手段和方法。 參考文獻:

1、丁顏彬. 當代大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與高??萍紙@區(qū)建設指導手冊. 北京: 中國知識出版社, 2005.3

2、李建明. 談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科技人才市場 ,2003(6)

3、陶宏娟.交流式教學法在《管理學原理》教學中的運用. 藥學教育,2002(3)

第6篇:管理學相關知識點范文

1.1管理學的綜合交叉性與學生知識單一性的矛盾

管理學是一門交叉性的學科,其內容涉及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多種學科,要求學者具有較豐富的知識儲備。而大一本科生受高中文理分科的影響,剛進入大學時大多知識面狹窄、相關知識儲備欠缺。這一矛盾增加了管理學的教學難度,尤其是高中學理科的學生,大多認為管理學原理都很抽象、深奧,整個學習過程像聽天書一樣;而一些高中學文科的同學在學習管理學中涉及一些數(shù)據(jù)、計算的內容(如決策一章中關于一些決策方法的運用)時亦感到很吃力。

1.2管理學的實踐性與學生缺乏實踐經驗的矛盾

管理學注重實踐性,許多管理理論也是管理學者從大量的管理實踐當中抽象凝練出來的。而大一的學生不僅沒有組織管理的經驗,大多數(shù)學生甚至連任何社會實踐經歷都沒有,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產生兩種極端傾向:要么覺得管理學很抽象、難以理解,于是在學習過程中不自信,也提不起興趣;要么覺得管理學很簡單,誰都看得懂,從而輕視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以為期末考試之前通過死記硬背就能實現(xiàn)該課程的學習目的。

1.3管理學的應用性與學生無法識別應用需求的矛盾

管理學具有應用性的特點,其理論的產生與發(fā)展都是為了解決某個具體歷史時期特定的組織管理問題而提出的。而學生由于自身所處的人生階段,還不能看到管理學對于自身的重要性,加上目前的就業(yè)形勢嚴峻,能找到一份工作都很不容易,多數(shù)學生認為自己一開始不可能成為管理者,因而現(xiàn)在學習管理學是沒用的,這是導致學生學習管理學積極性不高的最主要因素。

1.4管理科學與藝術的雙重性與學生定勢思維模式的矛盾

管理既是科學又是藝術,具有雙重性,管理學的理論本身也處于叢林狀態(tài),對于同樣的管理問題,不同的學者提出的理論差異很大,甚至相左。而大一學生由于剛從高中環(huán)境中走出來,往往習慣于是非黑白分明的思維模式,尤其是當教材中出現(xiàn)各種理論相互矛盾時,學生從認知習慣上將很難接受,更無法理解。

2基于學生心理需求的管理學課程改革

心理學中認為,人類有目的的行為都是出于對某種需要的追求,未滿足的需要才會讓人產生行為的動機,進而做出某種行為。由此可見,要讓學生在管理學課程的學習中積極性更高,關鍵是要發(fā)現(xiàn)學生有哪些未滿足的需求,并通過管理學原理這門課程來滿足他們的相關需求。一般本科院校中,管理學原理都是安排在大一上學期為學生開設,下面筆者先對這一時期學生的心理特點和需求進行分析,并以此為基礎為管理學課程的教學改革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2.1學生心理變化周期

2.1.1活躍期

在學生剛進入大學的前六周,他們對大學充滿了好奇,很多事物對他們來說都是如此新鮮和好奇,進取心強,學習積極主動。處在活躍期的大學生擁有最難能可貴的學習激情、斗志甚至于野心。

2.1.2迷茫期

迷茫期是大學生必須經歷的過渡期,一般出現(xiàn)在入學后第七至九周。這一階段的學生經常會有方位喪失的感覺,內心會產生一種令人畏懼的無力感。此時心理素質良好或有先見認知的學生,能主動或有意識地尋求幫助,采取一些正確的心理干預措施,從而較輕松地渡過或盡早結束此期。但能做到這樣的學生數(shù)量較少,多數(shù)學生還是會跌入更為糟糕的反叛期。

2.1.3反叛期

反叛期是大一學生最危險的一個階段,一般出現(xiàn)在大學入學后第十至十二周。在這一時期,學生了解到大學在很多方面和自己當初想象的存在巨大差異,因而會有很強的失望感,失望過后進而變得消沉頹廢。于是在這一時期就出現(xiàn)了很多學生用游戲、網絡小說、睡覺、電視劇等行為打發(fā)時間的情況。

2.1.4調整期

調整期是學生經歷反叛之后的一個自我調整階段,一般出現(xiàn)在入學后第十三至十五周。這一時期的學生經歷過大學的眾多喜怒哀樂后,內心開始慢慢地平靜下來,開始比較客觀地看待大學里的一切,逐漸適應大學的學習和生活。

2.1.5穩(wěn)定期

穩(wěn)定期是學生自悟、覺醒的階段,一般出現(xiàn)在入學后第十六周至學期末。這一時期的學生大多數(shù)已經可以以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來看待大學和大學的自己,同時由于臨近期末,學生會想著應該努力學習爭取考出好成績,所以會把大部分精力花在學習上,從而減少了胡思亂想的時間。

2.2管理學教學內容與學生心理需求變化周期的整合

一般來說,管理學原理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管理基礎理論知識、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創(chuàng)新六大模塊。以往的教學中,很多教師包括筆者本人往往更強調所謂的知識邏輯性,所以講課內容的順序基本是按照教材中的一個邏輯順序,并沒有考慮到知識內容和當期學生內心需求的適應性問題。若能結合學生不同階段的心理特征和需求,合理安排管理學原理課程內容的教學次序,這對于提高管理學原理課程的教學效果具有明顯幫助。

2.2.1活躍期的教學內容

活躍期的學生最想快速了解周圍的一切,尤其是自己所學的專業(yè)和所處的學校。結合學生的這一需求,在這一個階段,管理學原理課程的教學內容主要定在管理學基礎知識和組織這兩大塊。通過管理學基礎知識的介紹,讓學生初步了解到什么是管理和管理學,并在管理的大框架下結合所教學生的專業(yè)具體分析其專業(yè)特點。在講授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所在學校這個組織來分析,說明學校的組織結構、組織文化、組織發(fā)展及變革等內容,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讓學生對組織的內容有所了解,而且把學校的縱多情況一一展現(xiàn)在了學生面前,從而使得學生想了解所處學校的這一需求得到滿足。組織這一塊內容一般需要花6個學時。

2.2.2迷茫期的教學內容

迷茫期的學生最缺乏的就是目標感,來到大學后發(fā)現(xiàn)沒有了高中時代緊湊的課程安排和頻繁的考試,很多學生會覺得在這樣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里無所適從。加上大學里接觸的人也比較多,不少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不足也凸顯出來。所以,這一時期學生的主要需求是確定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并和周圍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為了滿足學生這兩方面的需求,在管理學原理課程教學內容上教師可以重點安排計劃和溝通兩大塊的內容,大概需要占用9個學時。在講計劃這塊內容時,讓學生結合自身情況做好綜合環(huán)境分析、作出決策、擬定計劃。接著再向學生介紹溝通的相關知識,讓學生學習相關的溝通方法,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溝通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克服自身的溝通障礙,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

2.2.3反叛期的教學內容

反叛期是學生最無心學習的一個階段,所以此時課程的教學內容要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激勵性,針對管理學原理課程,教師可以選擇領導和激勵兩大塊內容來講授,大概需要9個學時。在學習領導和激勵的相關理論之后,教師可以選取一些名人的經歷作為故事傳授給學生,講授形式最好是教師口頭講授和多媒體視頻播放相結合。筆者上學期的教學中就選取了特蕾莎修女、、朱钅容基的故事在課堂上和學生分享,讓學生討論他們分別是憑借什么在進行有效的領導,事后學生不僅對這三位名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從他們身上獲得了很多感動和激勵,這對于幫助學生擺脫反叛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2.2.4調整期的教學內容

這一時期的學生逐漸適應大學學習和生活,適應過后會慢慢發(fā)現(xiàn)自身專業(yè)的樂趣所在,從而期待獲得更加豐富的知識。在管理學原理的教學中,此時教師可以講授創(chuàng)新和控制這兩塊的知識,大概需要9個學時。教師在讓學生理解組織應該如何創(chuàng)新、控制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謹記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同時鼓勵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應該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做人做事不要太僵硬。但在強調自由創(chuàng)新的基礎上也不能忽視有效控制的重要性,在此教師應該以講授“控制”的內容作為契機,對學生進行一番關于學校規(guī)章制度的教育,同時讓學生學會進行自我控制,盡快把自己的不良行為糾正。

2.2.5穩(wěn)定期的教學內容

穩(wěn)定期是接近期末的最后一個階段,一學期的課程學習接近尾聲,不少同學都期待著有機會能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以證明自己的能力。所以,在這個階段的教學中,教師應該盡可能地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其在課堂上一展風采。教師可以讓學生運用學習到的管理學知識對相關案例進行分析,然后每個小組輪流上臺展示本組討論結果。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復習前面的知識,也可以考察學生問題分析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滿足了學生自我表現(xiàn)的需求,讓他們感覺到這門課程給他們帶來的收獲。

2.3基于學生心理需求的管理學課程改革的特點

2.3.1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內容中按照教材上固有的管理職能順序依次講授的定勢,主張根據(jù)不同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和需求交叉安排教學內容傳統(tǒng)的管理學原理課程教學中,多數(shù)教師是按照教材中編寫的管理職能順序來教授,即先講理論,再以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創(chuàng)新為一條線逐一展開講授。而基于學生心理需求的管理學課程改革主張教師打破這一定勢,把組織這一塊內容放到了第一個階段來講,同時以學生的需求為基礎把各個知識點聯(lián)系起來,打破了以往知識點間的孤立狀態(tài)。

2.3.2把管理學的知識和心理學的知識結合起來運用,從滿足學生心理需求的角度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根據(jù)心理學知識可知,人的一切行為動機來源于未滿足的需求,要使學生愿意學習管理學原理課程,必須讓其認識到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可以滿足他未滿足的需求。對于教師來說,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準確分析出學生的需求,然后在教學過程中把課程的內容和學生需求對應起來。要做到這一點,要求教師必須具備多學科的知識,尤其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同時,要求教師及時與輔導員進行溝通合作,對學生進行跟蹤,了解學生的變化情況。

2.3.3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不同階段學生的特性,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需求,再結合課程內容的性質,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當學生興趣較濃、求知欲很強時,教師可以用講授法給學生教授管理學的基礎知識;當學生感到很無趣時,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采取講故事的形式讓學生掌握一些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經驗;而當學生充滿激情和自信的時候,則應該把講臺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盡情展示。

3結論

第7篇:管理學相關知識點范文

關鍵詞:知識圖譜 旅游管理學科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3)04-147-02

根據(jù)最新的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yè)目錄(2012版),旅游管理成為與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等并列在管理學之下的一個學科門類,這在客觀上反映出全社會對旅游管理學科教育的認識提高與肯定程度,同時也給旅游管理學科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改革要求,如何能夠真正通過改革實現(xiàn)培養(yǎng)適應社會需要的旅游管理專業(yè)人才成為當前擺在旅游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更為緊迫的任務。

一、旅游管理專業(yè)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與關鍵

客觀來看,自從現(xiàn)代大學出現(xiàn)以來,對教育教學改革的研究就始終貫穿在高等教育發(fā)展的過程中。在不斷的討論與研究中,“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被公認為是目前教學改革的目標,而“人才培養(yǎng)方案是否優(yōu)化、課程結構是否合理、培養(yǎng)方法手段是否科學”則被認為是教育教學改革的關鍵。由此,減少理論教學、加大實習實踐教學力度;推廣采用案例分析法、項目教學法等教學方法似乎成為了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特別是近些年來表現(xiàn)的愈加突出。在思考之后,筆者認為,不觸及“靈魂”的改革是無效的改革,其實質僅僅是簡單的“表演”。圍繞“能力”主線如何真正突破瓶頸、優(yōu)化學生學習的投入產出比率應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與關鍵。

作為典型的應用性學科,旅游管理專業(yè)教育在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全面提升國民綜合素質方面的貢獻已經遠遠超過了其專業(yè)教育教學本身。但是,在進一步冷靜下來之后卻發(fā)現(xiàn),由于歷史較短但發(fā)展迅猛等原因使然,目前旅游管理學科教育在人才培養(yǎng)方案、課程體系、教學方法與內容等方面仍然還普遍存在著與應用型專業(yè)特色不相符合的問題,“人才培養(yǎng)效率與質量”、“培養(yǎng)投入與時間成本”、“學生知識集成與能力構架”等方面的矛盾還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可以說,這些問題急需得到有效解決,而目前仍在通用的“以課程為基本單元、‘單科獨進’”的教學組織形式顯然已經不能夠適應和滿足“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要求。當然,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也就自然成為每一個旅游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任務。在多方尋找之后,將“知識圖譜”系統(tǒng)應用于旅游管理學科課程教學改革及其體系創(chuàng)新應該是解決這一問題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知識圖譜的實質與內涵

知識圖譜是一種將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融通的途徑,其實質是用簡單明了的可視化技術將個人擁有的各種資料、信息通過組合形式描述、演變成更具價值的知識體系的一種方法。其中的“圖”指的是圖示,“譜”指的是系統(tǒng),圖與譜合一則是知識空間與時間動態(tài)變化的統(tǒng)一表述。目前,知識圖譜大多作為知識管理的形式被運用在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領域,表現(xiàn)為對企業(yè)中大量的有價值的方案、策劃、成果、經驗等知識進行分類存儲和管理??梢钥闯觯R圖譜能夠非常簡潔、清晰地表現(xiàn)事物和現(xiàn)象的形態(tài)結構、成因機制、組成物質、動態(tài)變化等綜合性、復雜性規(guī)律,對通過在積累知識資產的基礎上形成企業(yè)員工間的相互學習、知識共享、知識再利用和知識創(chuàng)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利于個體發(fā)展的需要的同時也有利于集體提高應變和創(chuàng)新能力,是有效降低組織運營成本、強化企業(yè)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但是,知識圖譜在教育教學系統(tǒng)中的顯然與企業(yè)中不盡相同。而應該是一種以學科、專業(yè)為平臺的學習方法和理念。筆者認為,其本質是通過知識計量、數(shù)據(jù)挖掘和圖形繪制的過程揭示知識的動態(tài)發(fā)展規(guī)律和知識體系結構,從而為學生真正系統(tǒng)了解、掌握知識提供切實的、有價值的途徑。從這個角度看,知識圖譜是對“課程”進行重新梳理和科學設計的系統(tǒng)工程,是對學生“知識減量與技能增量后適用、實用的知識集成、知識拓展、知識發(fā)現(xiàn)與知識創(chuàng)新能力”的追求。與目前的傳統(tǒng)學習相比較,知識圖譜用非常清晰、明確的方式表現(xiàn)知識點和關聯(lián)結構,對降低學習成本、提高知識系統(tǒng)性和運用能力具有非?,F(xiàn)實的意義。

三、“知識圖譜”在旅游管理學科教學中的應用步驟

通過前述內容不難看出,“知識圖譜”的思路體系下,旅游學科的教育教學改革是以效率評估和過程決策為基礎,通過對課程教學系統(tǒng)的重新整合來創(chuàng)新和實現(xiàn)的,大致需要以下幾個步驟:

(一)知識識別

知識識別是形成課程知識傳授方法的基礎,也為知識的圖譜化創(chuàng)造條件。其含義有兩個方面:一是識別出知識點;二是識別出知識間的關系。在識別的基礎上,我們才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形成教學的不同偏重。如:低年級學生一般對專業(yè)了解的不多,同時,在其后的專業(yè)學習中還會遇到相關知識點。因此,其知識的傳授以普及性的介紹為主,對概念的辨析顯然是重點,應用圖片、視屏等教學工具具有能夠更快、更好地被理解的優(yōu)勢;而高年級的學生具有了一定的認識基礎,課程知識傳授就應該主要以提升理解和探究能力為主,教學中一方面應該隨時回顧之前的概念,另外應該在其基礎上增加由概念引發(fā)的關聯(lián)知識的系統(tǒng)分析。同樣,一門課程中的知識點有多少,哪些是交叉的、哪些是獨立的也要加以識別,這樣才能夠有效組織教學。

(二)知識分類

客觀上講,“知識”本身是一個十分模糊的概念,如果僅僅是識別知識而不對知識進行必要的分類,勢必會形成對知識結構的認識模糊,當然也就直接會導致知識傳授和知識接受的模糊。當然,分類也必須要建立在知識識別的基礎上,歸納不出知識點,也就無法對其進行分類。目前,最常見、最基本的分類方法是將知識分為顯性知識(Explicit Knowledge)和隱性知識(Tacit Knowledge)。與之不同,“知識圖譜”的思路下是通過DIK(數(shù)據(jù)、信息、知識)的金字塔體系來形成知識分類的,即通過分析數(shù)據(jù)、信息、知識三者之間的關系來明確知識結構。即:將課程要反映的綜合信息細化之后會得到知識點,而將知識點之間按照一定的關系分解后也就簡化成為知識類型。如:《旅游學概論》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旅游學的基本概念、一般原則和方法,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初步的分析與管理實踐?!痹趥鹘y(tǒng)的教學過程中,課程是按照“研究對象、基本概念、旅游與旅游學的產生與發(fā)展、旅游者與旅游流、旅游資源與旅游產品、旅游企業(yè)與旅游市場、旅游宏觀管理”等章節(jié)來進行排布的,結構表面上看起來比較條理,但是各部分的聯(lián)系不夠緊湊,很容易使學生產生思維混亂。而在“知識圖譜”體系下,該課程知識被分類為“旅游”、“旅游者”、“旅游流”、“旅游產品”、“旅游要素”等原理知識;“旅游資源分析”、“旅游產品開發(fā)”等技能知識和“旅游企業(yè)管理”等事實知識,最終綜合為“基本理論”、“旅游者”、“旅游經濟”幾個部分。

不難看出,這樣的分類將課程結構簡化并形成了學生能夠理解和掌握的若干知識點及其體系,在傳授這些知識點的過程中也基本建立了學生的課程思維結構、對實現(xiàn)課程所要求的教學目標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

(三)知識結構化

所謂知識結構化就是將被識別出并分類后的知識點按照一定的邏輯來來進行排列。通過識別與分類,基本對知識點有了有關較為清晰的認識。但是,按照什么結構化知識才能夠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是一個非?,F(xiàn)實、也非常重要的問題。這一步,可以采用質量管理中常用的“因果關系圖”、“ABC分類法”來輔助進行。恰如經合組織(OECD)在《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Knowledge-based Economy)一書中,知識又被結構化為事實知識(Know-What)、原理知識(Know-Why)、技能知識(Know-How)和人力知識(Know-Who)體系。在知識分類的基礎上,進一步結構化為不同的知識體系(如圖2所示)。當然,不同體系的知識賦予了不同的掌握原則:原理知識需要被準確記憶;技能知識需要再理解后應用,而事實知識需要通過實踐檢驗分析總結。

(四)知識系統(tǒng)化

對單科知識的掌握并不是旅游學科教育的目標,最終是為了使學生掌握全面的知識體系,并學會對知識的開發(fā)利用以實現(xiàn)教育目標和組織目標。由此,知識系統(tǒng)的形成是在旅游學科課程體系創(chuàng)新與構建中應用“知識圖譜”的核心目的,當然,專業(yè)知識的系統(tǒng)化是建立在課程知識的結構化基礎上,同時結合能力培養(yǎng)的需要將課程間的聯(lián)系點明確地標示出來,以便于在教學中按照先后邏輯進行合理的增減。這一問題要考慮到兩個方面:

首先,要構建一個明晰的課程知識體系。對課程的章節(jié)結構進行必要調整,如,參考圖2的結構繪出各門課程的結構圖,建立便于形成課程知識交流的基本環(huán)境。

其次,構建出有利于開發(fā)利用的不同課程間的關系模型。按照一定的能力要求或實際工作標準來形成課程個體與群體的關系圖,將課程關系圖細化到課程知識點關系圖,從而形成了最終的專業(yè)知識圖譜。

如:以要培養(yǎng)旅游管理專業(yè)學生的景點導游服務能力為起點。則形成了集合“導游基礎”、“導游實務”、“旅游心理學”、“管理學”課程的關系圖,而在對關系圖的進一步分解中,則表現(xiàn)為對導游人員的“說”(景區(qū)景點講解,依托旅游心理學、導游基礎)、“引”(引導游客,依托管理學、旅游心理學)、“調”(調動游客積極性,依托導游實務、管理學)等方面的能力,而這些能力被相關課程中的有關知識點支撐,由此,講知識點與能力與標準之間的關系表示出來,在教學中只要在完成知識點傳授的同時告訴學生他們之間基于什么樣的聯(lián)系、會形成什么樣的效果,學生就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當然,如果在授課或入學之初就能夠將知識圖譜交給學生,更能夠是學生在最短時間內了解需要學習什么,進而采取有效的學習手段和方法與教師配合,形成教育教學形式的創(chuàng)新與變化,有效節(jié)約學習時間、降低學習的綜合成本,同時還有助于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

總之,在知識經濟背景下,學生對教育教學動態(tài)性要求增強和教師教學手段慣性思維與之不相適應的矛盾越來越明顯。知識圖譜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和理念,為旅游管理學科教育教學解決矛盾提供了新的思路。當然,教育教學改革的探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沒有捷徑可走,看似簡單的問題也還需要不斷的梳理、全面的分析和大膽的實踐。

【山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項目(J2012129)】

參考文獻:

1.張福學.知識管理導論[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2.左美云.國內外知識管理研究綜述[J].科學決策,2000(3)

3.楊梅英.知識經濟與管理創(chuàng)新[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9

4.巢乃鵬.知識管理——概念、特性的分析[J].學術界,2000(5)

5.彼得·P.德魯克等著.知識管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哈佛商學院出版社,1999

6.Durcker P P. Post—captipalit society.Oxford:Butterworth Henie mann,1993

7.加內什·納塔拉詹等.趙云飛譯.知識管理[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2

8.維娜·艾莉.劉民慧等譯.知識的進化[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9.郁義鴻.知識管理與組織創(chuàng)新[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10.趙士英等.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的辨證關系[J].自然辨證法研究,2001(10)

11.彭偉等.論知識管理的背景[J].圖書情報工作,2000(8)

第8篇:管理學相關知識點范文

關鍵詞:管理學 實用性 講授

一、教學問題分析

1.教材過剩與不規(guī)范現(xiàn)象并存

目前,國內市場管理學教材種類繁多,課本質量也是參差不起,大體可以劃分為國外外文教材、翻譯參編教材和國內學者自主編寫的教材等。西方經典外文教材雖內容豐富和質量較高,然而結合的國內各個高校的不同實際情況,適用性有待商榷;翻譯參編教材根據(jù)翻譯者的主觀性不同對部分原理和知識點的解釋都會有所個人偏重;國內教材有部分在內容安排上不夠規(guī)范,質量相對不高,且存在抄襲現(xiàn)象。各個高校的生源情況不同,學生的基礎也不盡相同,為了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選訂教材時要結合實際情況,盡量選訂體系完整、內容豐富、密切聯(lián)系實際、語言表述準確、利于學生接受的教材。

2.課堂單一

《管理學原理》是一門專業(yè)基礎課,課程本人對管理學基本原理的闡述有所偏重。部分老師上課過程中一貫采用“滿堂灌”、“填鴨式”和“一人堂”等陳舊的授課模式。這種方式容易進入一種“讀死書”的學習模式,不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更不能帶動學生自主學習。出現(xiàn)了“書本”“教師”“學生”“試卷”的學習現(xiàn)象,沒能培養(yǎng)出學生學利用所學管理學原理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案例實踐環(huán)節(jié)不完善

“管理學原理”這門課程理論性強的特點決定了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但要宣講理論還要深入案例實踐。當前的現(xiàn)狀多為教師實踐經驗匱乏,實踐部分多憑借與模擬軟件,不能系統(tǒng)深入的開展實踐環(huán)節(jié)。實踐環(huán)節(jié)的開展能加深學生對基本原理知識的掌握和靈活應用,為今后步入工作崗位打下較好的基礎。高校在課程安排環(huán)節(jié)和教師授課過程中都應該予以重視,避免實踐環(huán)節(jié)流于形式。教師應該采用理論與案例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理念,采用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實踐模式設計好實訓環(huán)節(jié),從認知學習到課內實驗再到項目實訓,最后到崗位實踐(校企合作項目),層層把關,保障學生能夠順利掌握本專業(yè)相關技能。

4.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

管理學原理主要介紹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結合西方管理理論的產生和發(fā)展,聯(lián)系中國管理思想和實踐的歷史,了解現(xiàn)代管理理論和實踐發(fā)展的新趨勢。該課程是“公共事業(yè)管理概論”和“管理信息系統(tǒng)”等課程的專業(yè)必修課程。各高校目前的考核辦法多采用試卷考試,不能真實反映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掌握和應用情況,加上課程中部分知識點多為理解層面,這就容易造成學生學習上松懈,不愿全身心的投入,學習目標不夠明確。

二、教學方法探索與研究

1.樹立“能動性課堂”的教學理念

《管理學原理》實踐性和藝術性的特點決定了該門課程在授課過程中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授課方式。教師在講授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中心,注重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yǎng)。在講課過程中對部分問題和知識點,教師可以采取“學生討論”、“師生互動”和“模擬演練”等形式來加以解決。改變傳統(tǒng)的教師講授,學生接受等單一的授課形式。教師在課堂上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敢于并樂于參與到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來,最大程度的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管理學原理”相關知識的興趣和主管能動性,著力培養(yǎng)學生利用基礎知識原理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真正做到書本服務于生活,知識應用于工作。以講授“計劃與計劃工作”章節(jié)內容來說,課前可以讓學生提前預習,并積極準備相關案例,然后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結合大學生社團和班級組織等學生身邊的單位作為切入點去講解“計劃與計劃工作”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性,利用“頭腦風暴法”和“5W2H”方法引導學生構思并制定計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踐能力。

2.充分利用現(xiàn)代授課條件和手段

“管理學原理”這門課程從形式來說文字表述性強,不同于其它理工科課程公式表述占主導的特征。從課程特點來看它具有綜合性、歷史性和實踐性,從課程職能來說它的知識具有自然性和社會性。管理學學習的過程就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充分利用現(xiàn)代授課條件和手段,全方位培養(yǎng)多層次人才。板書授課過于死板,整版的文字表述會消減學生學習本門課程的興趣。目前現(xiàn)存的演示PPT課件授課和借助flas來描述專業(yè)理論和知識都具備生動靈活的特點,使學生樂于接受。借助多媒體等現(xiàn)代教學手段,豐富多樣的電教片和教學軟件可應運用于教學過程中。使課堂內容更加鮮活易接受,開闊學生的視野,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三、完善網絡課堂建設

當今大學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現(xiàn)象是:師生面對面解答問題的條件受限、學生課下學習的不同步性和學生遇到的普遍性問題和個例性問題并存等等。為了更好的解答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幫助學生對待個例問題進行剖析討論,這就要求院校及老師要積極開發(fā)并完善網絡課堂建設,通過網絡視頻、在線留言和課件回放等形式來輔助學生的課下學習,這也無形的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肮芾韺W原理”網絡課堂資源的主要構成部分有:課程定位、重難點分析、教學指南、授課錄像、課件回放、教案預覽、師生互動和案例分析等。這樣,學生在課下進行學習和預習過程中遇到問題時,可以通過查閱課件和教案以及教師的授課錄像來有選擇性的重點學習,通過以上方法仍不能解決的問題可以給老師在線留言或啟動網絡討論來進行答疑解惑。在網絡課堂建設過程中,各任課教師要發(fā)揮主導作用,善于利用E-mail、微信、QQ等形式,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并了解學生學習動向??傊?,通過網絡課堂建設最大維度的擴展學生的學習途徑,使專業(yè)課程的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結束語

教學方法依托于教學內容,本文介紹了“管理學原理”課程教學方法的探索與研究情況,同時筆者在探索教學方法過程中同樣重視管理學原理教材的選定與課程整合優(yōu)化。經過近兩年的教學實踐與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且新型的授課方式得到了學生的好評和同行的認可。只有不斷的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才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唐敬仙,滕德川.管理學原理與實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6-1.

[2]左小德.案例教學的實踐與體會[J].中國教育理論,2003(02):33-34.

[3]尹小勇.本科類“管理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0( 2) .

[4]袁宇,李樹超.企業(yè)管理學案例教學方法研究[J].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2008,3.

第9篇:管理學相關知識點范文

一、引言

在社會的發(fā)展和教育改革的基礎上,各個院校在經濟管理教學中,要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日后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下文將對經濟管理教學的改革方式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進一步推動我國經濟管理教學事業(yè)的發(fā)展。

二、經濟管理學的特點

經濟管理學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第一,具有針對性。經濟管理教學不僅要注重學生專業(yè)知識的教學,更要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結合相關的案例分析,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第二,具有參與性。教師在實際教學課堂中,要注重學生的參與程度,注意營造課堂氣氛,與學生展開充分的討論,進而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第三,具有實踐性。經濟管理學是要培養(yǎng)能夠自主解決問題的專業(yè)性人才,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將理論知識靈活地運用到現(xiàn)實問題中。

三、經濟管理教學存在的問題

第一,教學理念傳統(tǒng)。很多院校在經濟管理教學中,都受到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教學理念滯后。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依然以教師為主展開教學活動,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并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從根本上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能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在經濟管理教學中,教師更加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略能力的培養(yǎng)。

第二,教學硬件不完善。經濟管理學這門學科在實際教學中對配套教學的硬件設備以及實踐基地的需求也是非常大,但是各個院校因為資金等多方面的影響,導致校內的硬件設備并不完善。在實際教學中,有些教材中的內容或是案例需要進行視頻播放,由于沒有多媒體等教學設備,不能更好地開展工作。很多學校只重視學生理論知識的教學,不能使學生通過實踐來真正地理解知識,更不能將知識更好地運用到實際工作中。

第三,不重視實踐性教學。由于長時間受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導致各院校不重視對學生的實踐性教學。很多時候,教師的教學只是停留在形式層面上,一味地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如果不能讓學生經過時間平臺,進行具體的相關操作練習,是無法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更不能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中。另一方面,經濟管理這門學科需要學生了解和掌握與行業(yè)相關內容的知識非常廣泛,但是很多教師僅僅是利用教材中的內容進行講解,因此,導致學生的實踐能力非常薄弱。

四、經濟管理教學的改革方式

第一,建立有效的教學體系。教師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就一定要建立有效的教學體系,并合理地優(yōu)化實際的教學課程。第一,就是對經濟管理專業(yè)進行科學、有效的劃分,正確地將經濟管理的專業(yè)特點定位好,不僅要做好實踐環(huán)節(jié)具體過程的布置,教師還要準備詳細的教學計劃,進而建立合理、有效的教學體系。第二,各院校要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真正地使學生在課堂中所掌握的相關知識充分地運用到實際中,學校要根據(jù)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展開教學,并能夠對上課時間以及教學內容進行靈活調整。第三,教師要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不僅要對學生理論知識進行考核,更要結合多方面因素來綜合考核學生的實踐能力。

第二,完善教學硬件設備。在對學生進行經濟管理教學的工作中,首先學校要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這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各地政府要加大對其院校資金的支持,購進先進的教學設備。經濟管理所涉及的相關知識大多是都是概念性的,教師如果滿堂灌,使學生們被動接受,這樣不僅不能使學生掌握應有的專業(yè)知識,反而加深了學生對經濟管理課程的厭煩。如果通過多媒體等教學設備對學生展開相應的教學工作,會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在講解某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采取分組的形式,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教師做好引導工作,為學生提供方向,給學生時間去思考、交流,將以往教師中心型的課堂轉變?yōu)閷W生中心型。學生討論后,每組的代表表達本組的意見,也可以制作PPT上講臺為同學們講解。多媒體教學設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學生,學生上臺講解,也能激勵學生主動學習經濟管理這門學科。

第三,加強經濟管理的實踐教學。針對目前院校在經濟管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一定要運用多種方式來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其一,教師可以采用模擬教學的形式,例如應用ERP沙盤的模擬方式來展開經濟管理的實踐教學,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的知識真正運用到實際中;其二,學??梢耘c當?shù)氐钠髽I(yè)進行合作,組織學生到企業(yè)中鍛煉。教師要做好相關的實習指導工作,包括一些常見的問題,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遇到突發(fā)事件的解決方案等;其三,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地參加一些實踐活動,不僅能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更能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梢酝ㄟ^政府、院校、企業(yè)三方面做好協(xié)調工作,充分進行交流,給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完善的創(chuàng)業(yè)平臺,并用一部分資金引進風險投資基金,使其能夠為學生服務。第四,教師也可以利用課外的活動來提升學生的專業(yè)技能,通過一些比賽,來實現(xiàn)對學生的實踐教學。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由于國際化地需要和目前中經濟發(fā)展的趨勢以及教育的不斷改革,經濟管理教學的改革是必然的發(fā)展方向,各個院校要不斷地改變教學方式,使其能夠為學生的發(fā)展和就業(yè)服務。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為學生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國平.經濟管理教學改革相關問題的思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0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