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勞動教育評價研究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目前農村小學生的勞動意識十分單薄,勞動技能欠缺;同時,家長也存在一定偏見,令人擔憂。勞動技術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內容之一,經過參與勞動實踐活動,進行勞技教育,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培養(yǎng)熱愛勞動意識。另外合理的勞動對于學生增長智慧、增強體質和陶冶情操都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加強勞動教育已經是刻不容緩,加強農村勞動教育主要途徑是:第一是學校、家長要改變觀念,樹立現(xiàn)代素質教育的育人觀念;第二,加強勞動教育的研究,改進實施策略;第三,要加強對勞動技術教學的硬件建設。
1.現(xiàn)狀與問題
"從片面發(fā)展轉到全面發(fā)展"是培養(yǎng)現(xiàn)代社會合格人才的一個基本要求。在談及這方面存在的問題時,"勞動教育狀況令人擔憂",同時也闡述了相關的一些現(xiàn)象,讀后令人深省。去年假期間,我利用回農村之暇,走訪了十幾戶學生,其中耳聞目睹有關學生家務勞動的情況讓我感到心情十分沉重。
1.1 有兩名11歲、13歲的女同學,(分別讀小學五年級與初一)至今沒洗過衣服、手帕,自己從未洗過頭,主要由其奶奶、媽媽幫助洗,家務事幾乎是不干的。(兩名學生的成績均較好)
1.2 一天晚飯后,天已漸暗,我去一正讀小學六年級的男生家隨訪。到了他家推門,只見其飯桌上一片狼籍:4個菜大多所剩無幾(只留一點湯與一點咸菜),碗筷丟放著,桌上、地上散落許多飯粒,一只凳子斜倒著……這時,其母親從豬棚走了出來,滿頭是汗,一身疲憊的樣子,她似乎頗有歉意的招呼了我,說她兒子已吃過飯正在樓上看電視。隨后,其母滿懷失望、氣憤而又無奈地向我訴說,孩子從不肯做家務,只管自己享用。
2.憂慮與責任
據美國哈佛大學的社會學家、行為學家、兒童教育專家對波士頓地區(qū)456名少年兒童所作的20年的追蹤調查發(fā)現(xiàn):干家務與不愛干家務的孩子相比,長大后失業(yè)率為1:5;犯罪率為1:10;平均收入高出20%,此外,離異比率、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得多,這一比率所反映的趨勢,應該能被大家認同的,也是普遍客觀存在的。問題的癥結或者說關鍵是,我們當前的教育普遍忽視了勞動教育,我們的觀念中普遍淡化了勞動教育。據報道,我國小學生在家勞動時間平均為11分鐘,僅是美國的1/7、泰國的1/6、韓國的1/4、英國的1/3、日本的1/2,如果我們在教育中一旦形成"十分普遍的現(xiàn)象",任其發(fā)展,其最終的后果將是犯"歷史性的錯誤"!
農村小學生的純樸、誠實優(yōu)秀品質漸漸地消失,亂花錢、圖享受,生活自理能力差、不珍惜勞動成果等不良品行的滋長?,F(xiàn)在農村小學生的面貌實在令人擔憂。不難想象,我們培養(yǎng)的人如果是一個缺乏勞動觀念,不珍惜勞動成果,不珍重家庭親情,那么這樣的人縱有高智、高能、高分,最終對于家庭,對于社會會有一種怎樣的回報呢?多少往事人生悲劇,真是不堪預測!農村小學的勞動技術教育正陷入泥潭,我們必須重新認識勞動技術教育,轉變觀念,走出困境。所以,在學校中加強勞動技術教育,是刻不容緩的!
3.實踐與對策
3.1 是學校要改變觀念,樹立現(xiàn)代素質教育的育人觀念。勞動與技術教育是小學3~6年級學生人人必須經歷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基本領域之一。接受勞動與技術教育、獲得勞動與技術的學習經歷是每個學生的基本權利。說到底,造成我們勞動教育相對薄弱,學生勞動觀念、勞動技能不高的根本原因是相當一段時間來,學校(包括家長)自覺地、不自覺地受"應試教育"影響,是"應試教育"所造成的必然后果,認為勞動教育是一種"多余的教育"、"過時的教育",這是十分錯誤的。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歷史證明:勞動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健全人格的必然要求,加強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是時代賦予我們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的義務與責任。學校領導、教師要充分認清勞動教育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認識到勞動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促進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徑;是培養(yǎng)新一代建設人才,提高人才素質的必然要求。
勞動技術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內容之一,經過參與勞動實踐活動,進行勞動技術教育,使學生熱愛勞動。在參加勞動的過程中可以培養(yǎng)艱苦奮斗的精神,磨煉意志,可以使學生親身感受到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要熱愛勞動果實,勤儉節(jié)約。另外,合理的勞動對于學生增長智慧、增強體質和陶冶情操都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3.2 加強勞動教育的研究,改進實施策略。勞動教育不是可有可無的教育,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要改變課堂上說教式、形式化的教育,重要的是我們的學校領導、教師要從少兒身心發(fā)展特點出發(f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勞動教育。
3.2.1 抓好一個重點――用好教材是勞動教育的基礎。勞動技術教育是一項長期、系統(tǒng)性性教育培養(yǎng)任務,不是短暫的教育,或者一兩次活動就可以實現(xiàn)的。目前使用的小學教材《綜合實踐》,相當部分是較好的教材,具有實踐性、技能性與應用性,我們只要認真地貫徹本教材的理念,并在實踐中不斷改進,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成果。這是一項基礎性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我們的教師要切切實實地落實好每一節(jié)課,每一次活動,落實到每一個學生中去(勞動教育以活動形式進行是比較合適的)。首先我們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把握教材的編排體系,做出認真課前準備。第二,必須建立相應的教學研討活動組織,定期開展相關主題活動。第三,要建立合理的勞動技能(綜合實踐課)評價體系,進而促進勞技活動的深入開展。
3.2.2 落實一個支撐點――創(chuàng)建勞動基地活動是勞動教育的一個有效補充。結合農村的實際,努力開辟課外勞技教育的渠道,讓學生到廣闊的天地里去體驗生活,從學習體驗中培養(yǎng) 學生堅強的意志,樹立艱苦奮斗、熱愛勞動的思想。建立 "勞動基地教育",學校每學期組織學生去參觀各種農作物的培育、生長、管理的收獲,同時聽取農業(yè)專家的專題講座,體會了農業(yè)勞動生產的偉大意義與價值,從而培養(yǎng)關心農業(yè),熱愛農民的感情。所以創(chuàng)建勞動基地活動是勞動教育的一個有效補充,是勞動技能的一個支撐點。
3.2.3 強化一個亮點――教師們探索尋求有效方法與方式是勞動教育的必然要求。每一位教師的教學風格各有差異,各個地方的具體情況各不相同,所以在勞動教育中,要因地因時因人組織教學活動,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亮出自己的教學特色。例一位勞技課老師把家里的絲瓜種子拿來,分發(fā)給每一個學生,并進行培育的方法指導,每一個學生回家都十分小心地培育、栽種……據這位老師反映學生對自己栽種的作物非常關切,舍得勞動,表現(xiàn)了精心地哺育,小心地呵護。待到收獲的時節(jié),學生們所表現(xiàn)的喜悅、激勵、自豪以及急切言表的神情,真令人欣慰,令人難忘!后來在家長的支持下,引導學生創(chuàng)辦了一塊屬于自己的"小小植物園",同學們都能主動地參與勞動,積極地相互間進行"技術交流"和"成果比賽",他們真正地體驗著勞動的樂趣,體驗著"勞動最光榮"的含義了。
3.2.4 形成一個合力點――爭取家長社會的支持是勞動教育組成部分。家長對勞動教育的認識,對孩子的影響是十分重要的,甚至是關鍵的,學校的勞動教育好多需要家長的配合協(xié)作才能完成。勞技教育缺少了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就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因為一方面家長可以在生活中隨時隨 地指導學生進行勞技訓練,另一方面家長還可以督促孩子們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培養(yǎng)學生愛勞動的感情 。我們通過家長學校舉行家長教育講座等,讓學校和家長形成共識:學生參與勞動,不僅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熱 愛勞動、尊重勞動人民、愛惜勞動果實的品質,而且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在勞動中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創(chuàng) 造力,使雙手更加靈巧;不僅有助于鍛煉身體,增強體質,而且有助于學生形成健康的品質,懂得尊重老人、 孝敬父母、關心他人、幫助別人。
事實上,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目標是一致的,所以學校只要利用多種途徑向家長說明勞動教育的利弊關系,假于社會輿論的導向,家長一定會對勞動教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同時,邀請社會上一些先進工作者、勞動模范作事跡報告,也是勞動教育的很好形式。
3.3 要加強對勞動技術教學的硬件建設。
3.3.1 勞動實踐基地建設。勞動技術教育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具有實踐性與開放性,決定了它對硬件設施的依賴。一般認為勞動實踐基地分為兩個類型:校內勞動實踐基地。農村小學的空地多,學校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對各個角落、每塊花木都要精心設計,細致管理,各班級可以建立相應的責任保護區(qū),花壇管理基地;讓學校出現(xiàn)"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的美好景象,讓學生感受著勞動的自豪與光榮。校外勞動實踐基地。學校要積極與社會機構取得聯(lián)系,與職業(yè)技術學校、農技站、科技館、獸醫(yī)站、農場、養(yǎng)殖戶等單位結對,定期活動。挖掘周邊環(huán)境的潛力,如建立"衛(wèi)生一條街"、"保護母親河"等。
3.3.2 資金設備投入。學校要通過各種辦法籌措資金:自己籌一點,上級撥一點,社會幫一點等以保障勞動技術教育設備設施的建設和勞動實踐活動基地的建立。
Abstract: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re battle position of cultivating middle-level professional laborers. However, the attitude to labor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students goes from bad to worse at present with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This paper, taking this as a research, unfolds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the weak attitude to labor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student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thods of trying to solve to be conducive to transformation and strengthening of attitude to labor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students.
關鍵詞: 中職學生;勞動觀念;勞動教育;勞動意識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students; attitude to labor; labor education; labor awareness
0 引言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社會生產力的大幅度提高,企業(yè)對勞動者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作為培養(yǎng)初中級勞動者的主陣地,中等職業(yè)學校自然承擔著重要的角色。但學校過分注重對學生技能和智能的培養(yǎng),忽視了對學生勞動方面的教育。中職學生在校勞動觀念淡薄,勞動意識不強,頂崗實習期間不愿吃苦,怕累怕臟,由此可見,加強對中職學生的勞動觀念的教育,意義十分重大。
1 中職學生勞動觀念淡薄的主要表現(xiàn)
1.1 各掃自家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班內任務有大有小,有輕有重,安排值日表時不可能真正做到“人人平等”。那么那些承擔繁重、掃尾任務的學生,自然要在最后才能忙活起來。而那些只要完成細瑣任務的學生在做完自己份內的事情之后,就會站在一旁等組內其他學生,沒有主動上來幫忙的,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精神,集體榮譽感一點都得不到體現(xiàn)。
1.2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有些學生在值日時會將自己負責的區(qū)域范圍打掃之后,就丟下勞動工具走了。至于自己負責的區(qū)域到底干不干凈,干凈程度如何,勞動委員有沒有檢查,需不需要重新打掃;即便打掃完了,勞動工具放在哪,要不要擺放整齊,都不在他們的考慮范圍之內。還有些學生雖然知道自己的職責所在,自己又懶得動手,又不愿意去做;又找不到別人幫忙,就裝作忘記了。等到班干部或者班主任問起的時候,他就裝作一臉無辜的樣子,表明自己不知道抑或忘記了。
1.3 以己度人,推己及物 有的學生在輪到自己值日的時候,將屬于自己份內的事情不做,而強行攤派給其他的學生;更有甚者,竟然拿著父母的血汗錢,雇自己的同學幫自己打掃衛(wèi)生。有的學生臨時任務安排時,直接就是“我不愿意”。
以上種種表現(xiàn)只是中職學生平時勞動表現(xiàn)中的一個個縮影,由此可見,加強對中職學生的勞動觀念的教育勢在必行。
2 加強中職學生勞動教育的重要性
2.1 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的需要 職業(yè)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中國幾千年來就有的“學而優(yōu)則仕”的封建主義思想根深蒂固地存在于社會的各個層面,使得社會各個層面對職業(yè)教育有著錯誤的認識:認為職業(yè)教育就是培養(yǎng)一線操作工的,伴隨著他們的只“苦、累、臟、差”,就是在廠里干活的。正是社會的普遍看法具有片面性,使得大部分學生產生了極大的自卑心理,覺得來職業(yè)學校念書是一件沒有面子的事情,在親朋面前甚至都不敢或不愿談及自己的學校,專業(yè)。這樣,就會導致學生產生自暴自棄的想法,疏于管理自己,放縱自己,就會更不利于職業(yè)教育朝著良性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2.2 未來職業(yè)發(fā)展的需要 要適應未來的職業(yè)活動,固然需要足夠的知識和較為完善的技能,但是一個人的主觀意識直接決定著人的能力的發(fā)揮和行為的結果[1]。而且現(xiàn)代社會特別提倡勞動者的素質,沒有高尚的勞動品質和極強的勞動能力,員工的技術優(yōu)勢就得不到充分的發(fā)揮,工作質量就得不到保證,在高的技術水平也無濟于事。職業(yè)教育作為就業(yè)性教育,其培養(yǎng)學生畢業(yè)之后將直接進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他們能否健康發(fā)展,能否成功地扮演自己的社會角色,與自身的勞動素質緊密相關。
因此,中職學生應充分認識到勞動教育與未來職業(yè)的關系,才能培養(yǎng)和塑造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3 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 中職學生正處于青年時期,這一階段的學生,他們的心理發(fā)展表現(xiàn)為正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階段,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時期[2],而勞動教育總是具有一定的政治和道德意義,是學生整體素質教育的一部分。通過勞動教育,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艱苦樸素、吃苦耐勞的勞動美德,養(yǎng)成尊重他人勞動成果,改變懶惰的勞動習慣,塑造自己的責任心和團隊協(xié)作品質;另一方面可以強健體魄,在勞動的過程中養(yǎng)成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并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3 中職學生勞動觀念淡薄的主要原因
3.1 學生嬌生慣養(yǎng) 家庭是學生生活的重要環(huán)境,是培養(yǎng)學生的天然學校?,F(xiàn)在的中職學生,都是90后的獨生子女,并且許多家庭都是合二為一,孩子作為兩個家庭的獨苗,自然是家里的寶貝,這些長輩舍不得讓孩子吃苦,哪怕是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讓學生動手去做。正是由于家長的過分溺愛與縱容,使許多學生眼里看不到具體的“勞動”。再加上家長的片面教育,養(yǎng)成了學生不愛、不肯勞動的壞習慣。
3.2 學校教育缺失 學校在制定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和工作計劃時,勞動教育會被寫入計劃中,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執(zhí)行。即使是在勞動禮儀周,主要目的是要求學生打掃之后,保證校園的干凈整潔,再利用中間的休息時間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有的學校將學校的衛(wèi)生工作外包給保潔公司,學生就更沒有機會在學校參加勞動了,讓勞動教育成了一句空話。
3.3 教育方式錯誤 長期以來,許多老師在教育學生時,經常采用勞動作為懲罰學生的手段。學生遲到,罰值日;損壞公物,罰掃地;打架斗毆,罰打掃廁所。這種懲罰性的勞動往往會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讓學生對勞動產生一種厭惡。這樣,不僅不能調動學生的勞動積極性,而且還讓學生對“勞動最光榮”的傳統(tǒng)美德產生質疑。
4 轉變和強化中職學生勞動意識的措施
職業(yè)教育其實就是“就業(yè)教育”,中等職業(yè)教育的培養(yǎng)對象直接是面向市場,面向社會。因此,要轉變和強化中職學生的勞動意識,校方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4.1 多渠道展開勞動認識教育
4.1.1 學校層面 學校要加強勞動教育,除了在時間上要給以充分的保障外,還需要給學生積極營造一個具有勞動氛圍的環(huán)境:一方面可以利用學校的宣傳欄、黑板報做專題宣傳,班會課上做專題教育;另一方面利用職業(yè)院校的優(yōu)勢,結合職業(yè)教育的特點,邀請相關企業(yè)負責人給學生做專題講座;同時,還需要在實訓車間張貼有關“勞動最光榮”的宣傳標語,懸掛“勞動模范”的光輝畫像。“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有些時候,無聲的教育才是深入人心的教育。
4.1.2 學生層面 勞動過程是讓學生從不會到會,從不擅長到擅長,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這個過程也是一個知識積累與運用的過程,是改造社會的一種有意識、有目的活動。通過勞動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動手能力?!笆帜X并舉,全面發(fā)展”是職業(yè)教育的根本性要求,學生在自身層面應當樹立正確的勞動認識:勞動是個人在社會上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最好體現(xiàn),勞動可以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其次,應積極配合好學校做好相應的教育工作。第三,要不定期展開評價,及時對自身的言行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幫助自己盡快全面清楚地認識自己和改正自己。 4.1.3 社會層面 首先,應該讓學生正確了解職業(yè)教育。職業(yè)教育是根據社會的需求而誕生的教育,是為企業(yè)的存在與發(fā)展服務的,是為了將來順利就業(yè)而服務的。其次,幫助學生搞清職業(yè)教育與普通教育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職業(yè)教育與普通教育都屬于國民教育體系當中,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社會,發(fā)展經濟。只不過職業(yè)教育強調的是實踐操作能力,普通教育強調的是理論知識應用能力。
4.2 多載體深化勞動教育
4.2.1 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指導學生 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從個人角度來講,通過對個人所處的環(huán)境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研究,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長、經歷及不足等各方面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根據自己的職業(yè)傾向,確定奮斗目標,并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學生轉變思想觀念是核心,通過問卷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中職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意識淡薄,尤其是新生中有87%的學生認為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可有可無[2]。學校職業(yè)指導人員應強化學生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教育,幫助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還需要在實踐中根據實際情況隨時作出調整,以適應個人的發(fā)展需要。
4.2.2 禮儀周活動塑造學生 勞動禮儀教育是實現(xiàn)社會主義教育培養(yǎng)目標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組織學生參加一定時間量的勞動,讓學生明白勞動的目的和意義:勞動不僅有助于學生強身健體,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勞動觀念和勞動態(tài)度;有利于規(guī)范學生的日常行為,提高學生的文明水平,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實施學生勞動禮儀周制度,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人主人翁意識、自立意識、責任意識,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生活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作風和社會實踐的綜合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現(xiàn)代職業(yè)素養(yǎng)。因此,深入開展勞動禮儀周活動,落實并做好勞動禮儀周活動,使得勞動觀念深入學生內心。
4.2.3 榜樣帶動學生 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當學生對勞動有了正確的思想認識之后,老師必要的引導示范則起著積極而又深遠的意義。19世紀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更強調:“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薄爸挥袕慕處煹娜烁竦幕畹脑慈胁拍苡楷F(xiàn)出教育的力量[3]?!敝袊怨啪陀小敖煺叱?,近墨者黑”的古訓。所以,在進行勞動教育的過程中,老師積極參與其中并沒有降低老師的身份,反而給學生以無言的鼓勵與鞭策,同時,還增強了師生之間的理解和信任。
4.2.4 競賽提升學生 有競爭才有激情,才有動力。學??梢蚤_展多種形式的競賽活動,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勞動素質。學生有了正確的理論指導之后,需要逐步并迅速地應用到實踐中去,開展競賽活動是最直接最有效果的形式。通過多種勞動競賽,不但強化了學生的勞動能力,更深化了他們勞動是為人民服務,為社會做貢獻的道理情操。
我們只有真正了解了學生,認真反省了自己的失誤,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來教育學生熱愛勞動、學會勞動[4],適時幫助學生培養(yǎng)他們的自理和自立能力,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和勞動觀,“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和思想境界,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幸興.當代中職生集體主義觀念淡薄的表現(xiàn)、原因和對策思考[N],2010-8-3.
[2]潘菽.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小學勞動教育是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抓好勞動教育,換言之,沒有勞動的教育是不全面的教育。不全面的教育就談不上素質教育,兩者是有機的結合體。本學期學校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開展了勞動教育:
—、利用社會實踐活動,培養(yǎng)熱愛勞動的感情
目前生活在農村人,但大多數人是不愿意重視農業(yè)勞動,而是喜歡外岀打工,同時獨生子女居多的家庭更是將孩子視若掌上明珠,百般呵護,所以在這兩種環(huán)境影響下,促使生活在農村學生易產生兩種現(xiàn)象:一是他們本有的爭著參加勞動和總想動手的強烈勞動愿望受到制約,這方面的積極性得不到發(fā)揮;二是學生從小很少動手,促使依賴性増強,家里所有做事都是要大人幫著做,家長成了孩子們的代勞力,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勞動實踐能力愈來愈差,進而造成不愛勞動、厭惡勞動、輕視勞動人民,不珍惜勞動成果等現(xiàn)象比比皆是。
三是面對學生的勞動意識淡薄,勞動態(tài)度不端正,勞動技能極其低下,勞動的成果不珍惜的現(xiàn)象。學校通過綜合社會實踐活動,加強勞動實踐活動,才能促使學生傳變不愛勞動、厭惡勞動、輕視勞動人民,不珍惜勞動成果現(xiàn)狀。
1.利用綜合教材的內容,在課堂上運用課件,向學生介紹蔬菜作用、生長過程、種植方法,引發(fā)學生對種植蔬菜的興趣,同時組織學生在班級小農地學會一些蔬菜種植方法,安排學生學會管理蔬菜一些技能。
2.我們發(fā)揮學生家長的作用,讓學生在自己家里蔬菜地繼續(xù)種植一些常見蔬菜,培養(yǎng)學生種植蔬菜的興趣,同時學會一些種植、管理方法。
3.邀請部分有種植經驗的家長到學校參與勞動種植,家校聯(lián)系勞動實踐。學校不定期地開展家庭勞動實踐活動,不僅向家長傳達關于勞動的教育理念,還呼吁家長配合學校監(jiān)督學生的勞動過程,并進行拍照記錄。同時學校還要求班主任每周對班級學生進行勞動教育,并開展班級勞動評比,讓“勞動"二字深入人心。
二、加強引導讓學生明白勞動的意義,重視勞動
兒童的勞動教育尤其要根據他們的認知特點,從感性認識入手,使他們從生活實踐中了解勞動的意義。帶領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參觀父母的工作地,了解爸爸媽媽一天的工作,使他們懂得身上穿的衣服、每天吃的糧食都是人們辛辛苦苦勞動的結果,沒有勞動就沒有人類的一切。同時結合課堂教學,通過開展主題班隊活動,使他們認識到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偉大,我們有機會能為大家服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興的事。
三、教給勞動方法,使他們學會勞動
在教學中借助生活勞動教材,依據小學《勞動課教學大綱》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技能并根據課文進行講解,學生參照課文圖示,用課本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方法,使學生學會勞動技能。同時結合學校的勞動實際,教給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如入校第一次大掃除,教給學生怎樣掃地、排課桌等,既美化教室的環(huán)境,又學會打掃方法。教學生勞動,家庭的作用不能忽視,因此要發(fā)動家長,每逢節(jié)假日教孩子適當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可組織學生向家長學一樣勞動本領,開展我學會了的活動,擴大學生的勞動范圍。
四、重視評價,鞏固教學效果,讓他們自覺勞動
1.學生參與本次種植實踐活動非常積極,很多學生都強烈要求參加活動?;顒雍蠛芏鄬W生提岀了他們的感受,如有學生提到植物種植的過程是非常不容易的,平時吃著水果和蔬菜并沒有任何感覺,但通過這次的栽培,感受到了勞動的艱辛和樂趣也懂得了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也有學生談到通過這次栽培活動増加了我的責任心,也意識到了生命的寶貴等。
2.綜合實踐活動是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是基于學生的經驗,密切聯(lián)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xiàn)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我校作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革釆取的策略是:邊學習、邊研究、邊實踐。勞動課是以一門實踐性、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只有讓學生積極的投入實踐勞動,才能將知識轉化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3.小學勞動課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方面與其他各科相比,有他獨特的途徑實踐操作。勞動課的實踐操作既可以通過課堂教學進行,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如:帯領學生參觀,組織學生課外實踐,也可以開設興趣小組等。不管是在課內,還是課外的實踐操作,都要充分重視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五、激發(fā)勞動熱情,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已成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目標。有許多中小學在教育改革和發(fā)展中加強了心理教育的探索,并當作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大研究課題。
我們認為,中小學心理教育就是通過課堂教學、班集體建設、團隊活動、課外活動、專門的心理輔導與咨詢、以及學校與社會、家庭教育相結合的“立體教育”等途徑,在心理科學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地開發(fā)學生心理潛能,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幫助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心理問題,防治心理異常,維護心理健康,提高學習能力,形成健全人格的一系列活動。為什么要加強學校心理教育?怎樣實施心理教育?學校心理教育的理論基儲原則、內容、途徑、方法是什么?心理教育效果如何評價?等等,都需要具體深入地研究。
本文試圖通過考察世界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趨勢,探討心理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關系,分析當前中小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闡述加強中小學心理教育的必然性、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加強學生心理教育是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縱觀近百年世界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主要歷程,中小學教育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偏重于傳授系統(tǒng)的知識;第二階段,重視加強“雙基”教學,培養(yǎng)智能;第三階段,既重視“雙基”教學和發(fā)展智能,又重視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
從以赫爾巴特為代表的“傳統(tǒng)教育”到杜威為代表的“進步教育”和凱洛夫教育學,再到贊科夫的“教學與發(fā)展”、布魯納的“結構課程論”,再到蘇霍姆林斯基的“和諧的教育”、阿莫納什維利等倡導的“合作教育學”、上海一師附小的“愉快教育”、上海閘北八中的“成功教育”等等,比較清晰地反映出了這三個階段的歷程。
當前教育改革和發(fā)展已經進入了第三個階段,即促進學生素質全面和諧發(fā)展的階段。各國都把中小學教育改革的目的著眼于提高國民素質,首先著力于全面提高學生素質,而且特別強調健康的心理素質和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
1972年,世界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還偏重強調使整個人類的各民族掌握生存的技能和能力,因而提出“學會生存”的教育主題,到1989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北京召開的面向21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上,又一致提出了“學會關心”的教育主題,讓學生學會關心自己、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自然、關心環(huán)境、關心科學。其實質是強調未來21世紀的人要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性、創(chuàng)造性和健康的心理素質。
一些國家和地區(qū)的中小學,成立了從事心理教育的專門組織,如日本中學里設“生活指導部”,臺灣、香港的中小學普遍設立“輔導處”,制訂有關心理教育的實施綱要并組織實施。人們對健康的內涵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正如1948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對“健康”的界定:“不僅是指軀體沒有疾病或缺損,而是指完好的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及社會適應能力?!睂W校的健康教育也由偏重于生理衛(wèi)生教育而發(fā)展為包括生理、心理、社會適應性教育在內的全面健康教育。
80年代以后,許多國家面向21世紀,在調整中小學培養(yǎng)目標時,進一步明確了心理素質培養(yǎng)目標。如日本強調學生現(xiàn)階段應具有“寬廣胸懷、健康體魄、豐富創(chuàng)造力”,具有“自律精神與公共精神”。1988年《美國的潛力---人》研究報告中指出:“面向21世紀去開發(fā)人的才能,意味著應培養(yǎng)人具有明確的生活目標和社會責任感;具有在變化的環(huán)境中應用所學知識、技能的高度適應性;有創(chuàng)造意識,并能不斷獲得新知識,而且有能力不斷克服自身局限?!狈▏慕逃繕酥刑岢觯骸耙姑總€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基本的潛在能力,并能創(chuàng)造自己的未來?!卑拇罄麃單磥斫逃瘑T會的埃利亞德博士認為:“21紀對人才素質的要求首先是創(chuàng)造,應重視發(fā)展個性,發(fā)展自我意識,應善于和別人搞好關系?!?/p>
與此同時,對學生心理教育研究的國際合作也進一步加強。如1989年1月日本國立教育研究所與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qū)辦事處合作召開了“亞太地區(qū)小學生情感教育研究會”,會上提出了情感教育的內容、方法,強調要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的情感品質:理解情理、體諒他人、互助合作的精神;獨立自主、不依賴他人;有責任心、遵紀守法;勇于克服困難,能自控、自信、自愛。
二、心理教育對實施素質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學生的素質可以分為遺傳生理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文化素質,也可以進一 步分為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勞動素質、審美素質、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還可以有更具體的分類。對學生的整體素質來說,遺傳生理素質是基礎,心理素質是關鍵,社會文化素質則是體現(xiàn)。社會文化素質是建立在一定的遺傳生理素質的基礎上,通過學生復雜的心理活動而形成的。因此,社會文化素質水平主要取決于心理素質,而且健康的心理素質還可以彌補遺傳生理的缺陷,改善生理機能,促進身體健康。
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fā)展的素質教育就是在學生先天遺傳素質基礎上,通過教育影響使學生的身心潛能得到充分發(fā)展并培養(yǎng)社會所需要的人的品質,人們通常把學校的教育分為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等幾個方面,但從素質教育的內涵來看,還應包括心理素質教育(即心理教育)。當然心理教育與德、智、體、美、勞各育有著密不可分的內在聯(lián)系。
1.心理教育與德育
德育是學校借助一定的手段方法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施加影響,把一定的社會意識、社會規(guī)范和準則轉化為個體的思想品德的過程。德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習慣,確立理想、信念、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些與學生的心理品質是密不可分的。在目前實施的《中學德育大綱》和《小學德育綱要》中就明確提出了培養(yǎng)心理品質的目標要求。如使學生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質和活潑開朗的性格,具有初步的自己管理自己、幫助別人,為集體服務的意識和能力”。心理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這里的人格包括:人格的基礎---體格;人格的價值---品格;人格的特征---性格。
由此可見,通過心理教育可以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促進社會性發(fā)展,提高學生品德水平。具有健全人格的學生,一定也具有良好的品德心理結構和心理機制,因此,可以有效地把教育要求內化為自己的品德。
2.心理教育與智育
智育是對學生傳授知識,培養(yǎng)技能,發(fā)展智力和能力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是智育的首要任務??茖W文化知識的學習是一 種特殊的認識活動,是智力心理因素和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綜合活動,學生的認知結構就是心理活動結果。因此,智育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已有的心理水平上,強烈的求知欲、濃厚的學習興趣、頑強的學習意志、良好的思維力和記憶力等都能提高學習效果,提高認知結構水平。而認知結構則是衡量智力水平的標志,正如前蘇聯(lián)教育家烏申斯基所說:“智慧不是別的,而是組織得很好的知識體系?!?/p>
3.心理教育與美育、勞動教育
學生的審美活動伴隨著審美感知、審美理解、審美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動,最終形成審美個性和審美能力。勞動教育是進行勞動觀念、勞動技能及勞動習慣的培養(yǎng)。美育和勞動教育都必須建立在學生一定心理水平基礎上,通過心理的內化和外化活動來進行,并且整個教育過程始終滲透著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如激趣、陶冶情感、鍛煉意志以及塑造個性。
學校有目的有計劃的心理教育可以為美育和勞動教育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礎,提高美育和勞動教育效果;還可以增強美育和勞動教育滲透心理教育的目的性,發(fā)揮其心理教育的功能。
4.心理教育與體育
健康的心理可以提高人的機體活力,調動神經活動的積極性,促進人的內分泌活動,協(xié)調骨胳肌肉運動,健康的身體可以使人情力充沛,提高活動效率。身心健康具有內在聯(lián)系。因此,現(xiàn)代學校衛(wèi)生保健已經由單一的生理衛(wèi)生保健發(fā)展為生理心理衛(wèi)生綜合保劍心理素質對體育活動的影響引起體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在體育活動,尤其是競技性體育活動別重視對運動員的心理素質訓練。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可以促進體育運動成績的提高。
體育對心理教育的作用也已被教育工作者所認識。通過適當的體育活動放松緊張心理,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通過運動中的空間知覺、時間知覺、速度知覺的訓練提高觀察力;通過技巧動作的訓練培養(yǎng)注意力;通過長跑運動培養(yǎng)意志的堅韌性;通過球類運動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意志的果斷性及團結協(xié)作的心理品質,等等。
總之,學生的心理素質是影響素質教育效果的關鍵因素。通過心理教育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可以使學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調動學生心理活動的能動性,開發(fā)心理潛能,促進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三、加強心理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措施
當前中小學生素質現(xiàn)狀中突出的問題之一是心理素質欠佳,而且心理素質教育又是學校教育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加強心理教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據上海市精神衛(wèi)生研究所對3000名學齡兒童的抽樣調查發(fā)現(xiàn),有心理問題的占20%多(而有生理問題的僅占1.3%)。即使被稱為學之驕子的重點中學的學生也存在著令人擔憂的心理健康問題。據上海市的一項調查,上海市重點中學的學生中屬心理不健康或不夠健康者占25%。近些年,升入大學的學生中因承受不了學習、生活、感情上的挫折,或因人際關系不和諧、孤獨、憂郁而導致失眠癥、偏頭痛癥、人格異常甚至自殺者的比例有所上升。據有關資料表明,大學生中因心理問題而休學、退學人數占休學、退學人數的64.4%。
眾所周知,“后進生”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難題。許多研究認為:絕大部分“后進生”的智力是正常的,但絕大部分的學生在社交、生活、學習等方面的適應性水平明顯較低,對社會和環(huán)境適應不良,社會技能和學習技能落后。表現(xiàn)為學習動力不足、缺乏學習熱情,學習意志薄弱,性格偏執(zhí)等,這些心理問題抑制了智力潛能的開發(fā)和發(fā)展,導致學習困難和情緒消極。
影響學生心理素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比較復雜的,但就教育因素而言,不能不說與多年來“應試教育”的影響,忽視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有著直接的關系。
“應試教育”的思想及其教育體制、教育內容、教育方法,使學生的素質發(fā)展走向片面或畸形,片面的知識傳授、機械的技能訓練等智育活動是以“應試”為目的的,并以犧牲學生的情感和社會性的健康發(fā)展為代價的?!皯嚱逃敝姓劜簧险嬲饬x的德育、審美、勞動教育,更談不上有目的有計劃的心理教育。
所謂的重視智育,也只不過是重視升學考試學科的知識傳授,強化那些直接影響考試分數的能力因素,比如抽象邏輯的思維力、比較機械的記憶力和“紙上談兵式”的解題能力,對形象性、直覺的智力因素和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卻比較薄弱。這種教育脫離了社會和人的發(fā)展的多種多樣的需要,抑制了學生潛能的開發(fā)。
在這樣的教育環(huán)境之中,各種矛盾沖擊著學生還不健全不成熟的心理,常常引起他們的心理困惑、沖突和挫折,在無力克服的情況下,脆弱的心理承受力一 旦被壓垮,便導致心理問題,甚至出現(xiàn)心理障礙,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生活。
關鍵詞:幼兒園;值日生工作;存在問題;開展
幼兒園的值日生工作是幼兒在園為集體服務的一種形式,是勞動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幼兒進行素質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可以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勞動態(tài)度、勞動習慣和為集體為他人服務的思想;其次,可使幼兒處于一種必須完成集體所委托的工作任務的狀態(tài)下,從而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感和做事有始有終的好習慣;再次,可使幼兒掌握一些簡單的勞動知識和技能。那么,目前幼兒園值日生工作存在哪些問題?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園值日生工作呢?
一、幼兒園值日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如果教師對值日生工作沒有正確的認識,不用一種新的理念來看待,那么就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使得值日生教育不能達到有效的教育效果,甚至適得其反。
1.值日生教育目的性不強。
教師在開展值日生工作時,只求幼兒會做,能做,對值日生教育可培養(yǎng)幼兒哪些能力,發(fā)展幼兒哪些品質,沒有全面深入的研究。有哪些事可讓幼兒做,哪些事不可讓幼兒做都弄不清楚,缺乏對值日生教育作用的真正認識。只是把幼兒當作一種勞動力來使用。
2.值日生教育缺乏計劃性。
教師在安排值日生工作時,沒有周密詳細的計劃,有的幼兒做的多,有的做的少,有的事情搶著做,有的事情沒人做。有時老師臨時有事還會請其他小朋友做。不少值日生能做的事情還是由老師和保育員來做,由于對值日生在一日活動中可參加哪些活動,缺乏全面安排和明確的任務要求,具有很大的隨意性,缺乏應有的計劃性。
3.值日生工作變成獎懲的手段。
有的教師在組織活動過程中,把值日生作為一種獎懲手段。一種是教師喜歡或“表現(xiàn)較好”的幼兒,教師為了獎勵,經常請其幫忙做事,做小老師,無形中減少了其他值日生的勞動機會;而老師不喜歡或“表現(xiàn)較差”的幼兒,教師為了懲罰,則隨便取消值日生資格;另一種則是為了懲罰和加強控制“表現(xiàn)不好”的幼兒,變相地增加其值日任務,而剝奪了其他幼兒當值日生的權利。
4.值日生工作的隨意性。
值日生工作的隨意性必然會出現(xiàn)教育的誤差,有的幼兒一星期做幾次值日生;有的幼閡恍瞧諢棺霾壞揭淮巍U廡┫窒蟮拇嬖詼雜錐產生嚴重的影響,多做的幼兒認為自己有特權,高人一等,傲視同伴,甚至會出現(xiàn)值日生“濫用私權”的現(xiàn)象,助長了幼兒自私自利的心理。少做或罰做的幼兒認為老師不喜歡自己,默認自己的不聰明,不能干,從而產生退縮、膽小、冷漠、自卑的不良心理。
二、幼兒園值日生工作的有效開展
1.明確工作內容。
在剛開展值日生工作的時候,孩子們都沒有為集體服務的意識。根據這些情況,可通過談話、歌曲、故事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引導幼兒了解值日生的工作內容,建立起值日生工作制度。例如:幼兒故事《森林幼兒園的值日生》,和孩子們一起熟悉理解故事內容,森林幼兒園里的小動物輪流當值日生,皮皮豬擔任值日生一點也不認真,造成不整潔的后果。和孩子討論正確的做法,明確值日生的一些工作內容:掃清地上的垃圾、擦干凈桌子上的灰塵等,并且知道到做事情要認真對待具體的工作任務,不能像皮皮豬一樣馬虎,在集體中要盡責任,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感。
通過這些活動,孩子們對值日生工作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大家都知道的常規(guī)項目有:給自然角的植物澆水、拿餅干、發(fā)擦桌布、發(fā)筷子、發(fā)盤子、排鞋子、整理圖書等一系列任務,在此基礎上提高了他們熱衷為班級、為同伴、為集體服務的意識。
2.輪流做值日生。
在日常生活中,值日生這一職務是很搶手的,家長也會因為自己的孩子做了值日生而臉上有光,并希望經常有這殊榮。為此活動中采取輪流擔任值日生的形式,有意識地鍛煉孩子的管理能力。實踐中一般發(fā)現(xiàn)以下兩種情況:能力強的孩子能夠很好的勝任這項工作,有條理地為同伴服務,同時也規(guī)范了一定的學習秩序;能力弱的幼兒,第一次時表現(xiàn)得不太理想,但幾次鍛煉之后,管理能力和積極性都有了很大地提高,并得到了同伴的認可。
3.評最佳值日生。
幼兒園的孩子都是在老師和同伴的評價中成長的,孩子對同伴的評價非常真實且敏感的,對教師的評價也非常在意。為此老師和孩子們一起制定了“最佳值日生”的標準:發(fā)碗整齊;自然角照料好;按時參加值日生來園;擦桌子干凈;把鞋子排整齊;能和小朋友商量不吵架;認真檢查洗手;對小朋友的服務態(tài)度好;不用老師督促,自己完成;做完事情不影響大家等等。根據在值日過程中的表現(xiàn)相互評價,評出“最佳值日生”,如果被評到就可以多擔任一天值日,孩子們就會把掌聲送給“最佳值日生”,有了這樣的榮譽之后,更加激發(fā)了孩子們擔任好值日生的熱情。
在每一次的輪流值日中,孩子們領會到榮譽和工作的積極態(tài)度是成正比的,他們意識到擔任值日生工作時要認真負責,每項任務盡量做的細致,做得好了才會得到同伴們的認可,也為成長后在社會中擁有良好的工作態(tài)度埋下了優(yōu)良的種子。
4.教師科學實施。
在實施的過程中,老師要用一種科學的觀念來看待,真正認識值日生工作的意義和在整個幼兒園教育中的作用。為每一個孩子創(chuàng)造機會,實行輪流值日的制度,孩子們都享有當值日生的均等的機會,對值日生的工作情況開展評議活動,幫助幼兒正確理解當值日生的意義、職責,不斷提高值日生的工作質量。堅決避免把安排幼兒當值日生作為一種獎勵手段,誰聽話、表現(xiàn)好就來當值日生,而調皮、搗蛋的幼兒就很難當到一回,更不能把幼兒當成一種勞動力來使用。有時候也會聽到家長的抱怨:“我的孩子怎么經常輪不到做值日生,回家后總是不開心?!笨此埔痪浜茈S意的話,作為老師的你是否感到汗顏呢?可見老師在值日生活動開展中必須抱有公平的態(tài)度,正確對待孩子對值日生工作的渴望,滿足他們想要承擔責任的需要。
⑵. 能否在了解學生特點的基礎上,提出德育的步驟和方法,制訂出本班一學期的教育計劃。
⑶. 能否把培養(yǎng)班集體作為德育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能否培養(yǎng)班級自我教育的核心力量;能否形成正確的集體輿論和優(yōu)良的班風。
⑷. 能否每天堅持到班級做認真組織檢查,積極開展多項課外活動,非常重視班級衛(wèi)生保健工作。
⑸. 能否使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協(xié)調一致,互相配合,形成一種合力,共同教育,影響學生。
⑹. 能否客觀地、全面地、發(fā)展地從思想、學習、紀律、生活、文體活動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實事求是的評價,作出準確的操作評定;能否對每個學生都一視同仁,客觀民主地評選出班中各類優(yōu)秀學生。
⑺. 能否嚴格要求自己,身體力行,以自己的模范行動為學生做出表率,言行對學生有良好影響,在學生中有較好威信,是學生學習的榜樣。
⑻. 能否堅持經常性地對學生進行政治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學習指導、勞動教育、紀律教育等;能否組織與設計思想性強、內容充實、形式多樣的主題班會。
⑼. 能否重視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經常對學生的學習目的、學習態(tài)度、意志品質、興趣愛好、情感性格等進行指導,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
一、利用花木文化優(yōu)勢,賦予幼兒新的教育內容
1、開辟花木實踐基地,開展幼兒勞動教育。
我園的幼兒絕大部分是農民的子女,對一些花木有所認識,因此,學校不僅承擔著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兒童的重要任務,而且還需要為加澤鎮(zhèn)經濟發(fā)展培養(yǎng)后備人才。本著這樣的指導思想,我們將學習種植、栽培花木的知識和技能作為幼兒園教育的一塊特色內容。
首先,我發(fā)現(xiàn)我們班的孩子對花木的種植栽培有了一點小小的認識,于是,我就請當地在種植方面能力強的農民對幼兒進行講解,之后,還根據不同年齡的幼兒的不同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分別設立了不同的學習專題:例如:“花木的認識”“花木的種植” “花木的扦插” 、“花木嫁接”、“花木剪枝的學問”、“花木的管理”等。在確立了學習專題之后,我園勞動特色教育就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了。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開展勞動教育首先要解決勞動場所的問題。我園內有一塊空地,我們便將它開辟為我們的勞動實踐基地,命名為“花木實驗基地”,并舉行了隆重的命名儀式。我們各個班分別認養(yǎng)了其中的一塊地,來開展勞動實踐活動。小朋友利用課余的時間在實踐基地上開墾、種植、管理,有一次在種植花木時,我班的施琪突然問我:“王老師,我們種的花什么時候會開呢?”我聽了笑笑說:“只要你們每天都能來關心它、愛護它,給它澆水、施肥,我想它肯定會很快就開花了”。聽了我的話,小朋友們勞動的更積極了。從而在勞動中體驗到了的勞動帶來的苦樂酸甜。
在小朋友的辛勤勞動下,我們的實踐基地上的花木一派欣欣向榮。小朋友看著自己種植的花木這么好,每個人的小臉上洋溢著歡樂的笑容,心里流淌著幸福的歌。
在這幾年里,我們的小朋友在這塊小小的“自留地”上忙碌著,幸福著,在愉快的學習體驗中獲得了花木種植和栽培的學問和技能,體驗了勞動的樂趣,培養(yǎng)了熱愛勞動的情感,小朋友坦言:原來勞動可以更美的!
2、利用園內外綠色資源,開展幼兒環(huán)保教育。
我園地處加澤,這里處處綠樹成茵,季季花開不敗。我們著手利用這樣的有利資源來開展環(huán)保教育。
我們與遠近聞名的“藝林園”、“大樹園”、“夏溪鎮(zhèn)花木市場”、“紫薇園”等單位進行聯(lián)系,將其設立為我園的實踐基地,我們的小朋友定期到這些基地進行參觀學習,在參觀時小朋友總會帶著這樣、那樣的問題,有的會問:“王老師,這棵樹怎么會這么高、怎么粗呢?”有的會問:“王老師,這棵樹的樹葉怎么是紅色的呢?”對于幼兒的提問,我們也是耐心的一一回答。在每次參觀時,小朋友的身影總是活躍在其中,他們還會向旁人宣傳環(huán)保的知識,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開展環(huán)?;顒?,在活動中進行自我教育,環(huán)保意識得到提高。
我們幼兒園里的花、草、樹、木都是可充分利用的教育資源,它對幼兒園構建優(yōu)美的育人環(huán)境發(fā)揮著潛在的作用。我們積極開發(fā)園內文化資源讓幼兒園的每一棵樹、每一片綠地、每一個角落都會說話,對小朋友的環(huán)境品德的養(yǎng)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幼兒園還設立了環(huán)保崗位并輪流值日,小朋友個個都有自己的勞動服務崗位,爭當“護綠小衛(wèi)士”。當看到有人亂扔紙屑雜物等違反等行為進行監(jiān)督批評,小朋友進行自我評價、自我控制,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我們又從班級和幼兒園兩個不同的層面,以營建班級文化人手,每個幼兒積極創(chuàng)建富有特色的幼兒小陣地,種植角、衛(wèi)生角、常規(guī)角、環(huán)保星星榜等獨特的幼兒小陣地大放異彩,營造了積極向上、健康文明的教育氛圍,小朋友在各個小陣地的建設和維護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3、勞動體驗中激發(fā)他們的探究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在勞動體驗中小朋友不僅可以從中獲得知識和技能,還可以激發(fā)他們的探究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疚幕┐缶睿渲袏W秘無窮。在種植和栽培中,我們請來的農民專家們引導幼兒開展了科學小課題研究活動。引導幼兒們細心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開展實驗,深入探究,在小課題研究中培養(yǎng)他們的探究意識和科學素養(yǎng)。
我們的幼兒在小課題研究中發(fā)現(xiàn)了許多有趣的現(xiàn)象和問題,他們深入研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4、開發(fā)花木文化審美功能,開展幼兒藝術教育。
花木文化內涵豐富,它能陶冶幼兒的性情,啟迪幼兒們的心靈。開發(fā)其審美功能,在幼兒中開展藝術教育,不僅能提高幼兒的藝術修養(yǎng),活躍幼兒的文化生活,還能培養(yǎng)幼兒們追求美,展示美,創(chuàng)造美的藝術才能。
為此,我們特別開設了花木藝術興趣小組?!盎纠L畫”、“花木拓印創(chuàng)作”、“樹葉貼畫創(chuàng)作”、“標本制作”、等興趣小組已為幼兒們深深喜愛。小朋友在花木的藝術天地中盡情暢游,大膽創(chuàng)作,一幅幅質樸卻靈氣十足的作品展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
(下轉第27頁)(上接第25頁)
二、拓寬幼兒活動外延,豐富活動內涵,賦予活動新的活力
關鍵詞:裴斯泰洛齊;體育思想;教育目的;體育內容;體育教育;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80-05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3612(2012)11-0033-07
Research on Pestalozzi’s Sports Thought
HUANG Gui1, SU Yongjun2
(1.College of Sports and Science,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226007, Jiangsu China; 2. Xinglin College,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226007, Jiangsu China)
Abstract:Pestalozzi is not only a famous Swiss educator in 19th, but also a world wellknown educator. He has dedicated his glorious life to education cause by the spirit of “all for the children”, created a unique sports thought system and contributed greatly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world sports. His sports thought includes such several areas of content as advocating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and intellectual education, combining sports with productive labor, education purpose transmitting the attention paid to physical education, the selection of sports content conforming to the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feature, physical education being proceeded in an orderly way and step by step and physical education following natural law. As a bourgeois democratic educator living at that times, Pestalozzi’s sports thought has its inevitable limitations. Today when promoting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 reform and quality education in China, the various practical guidance value of his sports thought must be fully recognized and tapped. Pestalozzi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health to the human,the society and the state. Pestalozzi attaches importance to earlier physical education of children. He opens quality education, ensures the natural body quality of the human becomes mature and can develop and implements the love given to educ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Pestalozzi; sports thought; education purpose; sports content; sports education; quality education
約翰·亨里赫·裴斯泰洛齊(1746—1827)是19世紀瑞士著名的教育家,也是世界上享有盛譽的教育家,教育史上小學各科教學法奠基人,被譽為“初等教育之父”、“近代教育理論的奠基之父”。他畢生從事平民教育及教育改革實驗,留下了“和諧發(fā)展教育”、“普及教育”、“愛的教育”、“勞動教育”、“教育心理學化”等教育遺產,這些對歐美以及其他許多國家的教育曾產生很大影響。19世紀初,在歐洲不少國家設立了“裴斯泰洛齊式”的學校。到19世紀中期,在美國,學習和推廣裴斯泰洛齊的教育理論,也一度蔚然成風。因此,他與福祿培爾和赫爾巴特并列被譽為十九世紀歐洲出現(xiàn)的三個“偉大教育巨匠。”[1]
裴斯泰洛齊一生辦過幼兒園、小學、中學和師范學校,擔任過各級學校的教師,進行過長期的教學實踐,創(chuàng)建了獨具特色的體育思想體系。他的體育思想對許多國家體育的發(fā)展起著重要的引領與指導作用,他在世時和去世不久,歐洲大陸和美國就接連掀起了“裴斯泰洛齊運動”,以后其影響不斷擴及整個世界,并影響到現(xiàn)在。[2]189對裴斯泰洛齊體育思想進行梳理、概括、歸納和總結,可進一步豐富與完善裴斯泰洛齊的教育思想體系。正是由于裴斯泰洛齊對體育本質及規(guī)律的深刻揭示,促使了人們開始用新的眼光去認識與分析體育,并激發(fā)了專家和學者極大的研究興趣和探究心理。裴斯泰洛齊關于倡導體育、德育和智育的和諧發(fā)展、體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體育內容選擇符合兒童心理特點、體育教育應循序漸進、體育教育遵循自然法則等體育思想不但沒有過時,對新世紀的基礎教育體育課程改革、素質教育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還會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現(xiàn)實指導價值。
筆者以裴斯泰洛齊體育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與理論基礎,裴斯泰洛齊體育思想的主要內容以及歷史評價和現(xiàn)實指導價值為研究對象,旨在揭示裴斯泰洛齊的體育思想體系,參考和借鑒裴斯泰洛齊體育思想以更好地推進我國當前的素質教育與體育新課程改革。擬從宏觀與微觀兩個層面展開研究。1)宏觀層面上,采用唯物辨證的方法、歷史分析方法。把裴斯泰洛齊放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力求切合實際,恰如其分,真實的反映其走過的崎嶇道路,進一步了解裴斯泰洛齊體育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和理論基礎,從中受到應有的教育。2)微觀層面上,采用文獻資料法、調研法、專家訪談法與邏輯分析法,對裴斯泰洛齊體育思想產生的歷史背景、個人地位、體育思想理論基礎等方面給予深入地綜合研究,研究和整理其留下來的經驗教訓,以繼承這一份珍貴的遺產。通過論證如何認識過去與現(xiàn)實的關系上,以揭示其體育思想的歷史意義及在推動我國當前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中的地位。
1 裴斯泰洛齊體育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
裴斯泰洛齊一生坎坷,出生在與德意志分離不久的瑞士蘇黎世城一個基督徒的家庭。祖父是個鄉(xiāng)村牧師,父親是外科醫(yī)生,五歲時父親就因病逝世。兄弟姐妹都在四、五歲時不幸夭折,母親在精神上倍受打擊,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并且又沒什么遺產。裴斯泰洛齊是在其母親的女仆巴貝麗關愛下長大的,巴貝麗純樸善良,對他們家忠心耿耿,把裴斯泰洛齊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教養(yǎng),她的自我犧牲精神深深地影響著裴斯泰洛齊,使他終生難忘,這也正是裴斯泰洛齊從事愛的教育的基點。[3]
裴斯泰洛齊所生活的時代,是瑞士資本主義和封建關系并存的時代,城市工人和貧民受到沉重剝削,農村的階級分化也在加速,廣大農民遭受著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雙重壓榨,過著貧困悲慘的生活,更談不上受教育的問題。雖然部分貧苦兒童有幸上學,但是當時的貧民小學的教育水平是十分低下的。[4]13對于廣大平民百姓,國家沒有拿出一定的錢來辦學校,沒有專門的辦學場所,經常把教師的宿舍當作教室。教師沒有進行過專業(yè)的培訓,也沒多少文化,很多是由手工業(yè)者擔任的,他們把教師工作當作補充工資的一種形式。
在法國啟蒙運動的指引下,他矢志改革傳統(tǒng)教育和社會現(xiàn)狀,以解救貧苦的人們?yōu)榧喝?,深信每個人都具有身體、道德和智慧各方面和諧發(fā)展的潛在能力,只有通過教育(體育、德育和智育)才能使之得以發(fā)展。裴斯泰洛齊把體育看成是人的和諧發(fā)展教育的一項重要的內容并且主張體育跟勞動教育應緊密聯(lián)系;倡導體育教師與學生之間應建立父子般、母子般的愛,兒童之間則建立兄弟姐妹般的愛,使整個集體融入一個大家庭的氛圍中;兒童有喜歡活動的本性,因此,體育教師在安排體育內容時應該以發(fā)揮這種本性為目的,從而確定了以體操與游戲等為主的教學內容;體育教育應循序漸進、遵循自然法則;主張教育應成為每個人的財富,通過體育、德育和智育的和諧發(fā)展消除貧窮、改良社會,培養(yǎng)有智慧、有道德、有勞動能力與身體健康的“全人”,這個“全人”實際上是裴斯泰洛齊心目中理想的資產階級新人即公民。[5]
2 裴斯泰洛齊體育思想形成的理論基礎
2.1 萊布尼茲關于單子自我發(fā)展學說 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1646—1716)提出,構成宇宙萬物的是單子,單子是一種不能再分的不占空間的能自由活動的精神實體;宇宙萬物便是由上帝安排單子互相結合、協(xié)調一致的精神上的聯(lián)系而形成的,具有“先定和諧”的屬性;單子的另一屬性是具有內在動力,推動它不斷地自我發(fā)展。
裴斯泰洛齊受這一思想的影響,認為人的智慧、道德情感和體力的萌芽先天地結合為統(tǒng)一體,潛存在體內,并具有從不活動狀態(tài)到充分發(fā)展的傾向,所以裴斯泰洛齊倡導體育、德育和智育的和諧發(fā)展;在教育史上第一個明確地提出了“教育心理化”的口號,并指出所有的人都有兩面性,即低級天性和高級天性,[6]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就在于使這種潛在力量得到充分發(fā)展,因此,非常重視人的天性,要求體育內容的選擇符合兒童心理特點,強調體育教育遵循自然法則。
2.2 康德“感性直觀”觀點 德國哲學家康德(1724—1804)提出,人的認識過程一開始是“自在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使人獲得感覺經驗,感覺只能作為誘因,但這種感覺經驗要有先天的能力(直觀形式和范疇)給以整理、綜合,才能形成普遍的科學知識。
裴斯泰洛齊在教學理論中,反復論述知識的基礎是對事物的感覺印象,但這種感覺印象是混亂的、復雜的,必須與內在的理解力結合起來,只有感官才能把“以不明顯狀態(tài)存在的”觀念引申出來,才能形成明白的確定的表象,然后再上升到清晰的觀念。教學就是要通過各種方法,使兒童的感覺印象正確無誤的發(fā)展為清晰的概念的過程,這些使得裴斯泰洛齊認為一切教育過程都要從最簡單的要素開始。裴斯泰洛齊認為各關節(jié)的運動能力是體育中最簡單的要素,因為只有關節(jié)的活動才能保證人有行動的可能。讓兒童多進行游戲、軍事體操、游泳、手工勞動、運動會等活動,由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由輕到重,由少到多,不但可以鍛煉、發(fā)展其體力,培養(yǎng)其勞動技能,也可養(yǎng)成勞動習慣。[7]
2.3 夸美紐斯、盧梭的自然主義思想 在學習和借鑒夸美紐斯和盧梭的自然主義思想后,裴斯泰洛齊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法則,但他同時強調教育不應完全模仿與遵循自然,教育也能反作用于自然,這是在繼承兩位教育家自然主義思想基礎上的更進一步發(fā)展。
裴斯泰洛齊在反對傳統(tǒng)舊教育的兒童觀上提出了“兒童是他自己的教育者”的主張。裴斯泰洛齊認為,兒童有一種內在力量在生長著。這種內在力量是兒童各種能力發(fā)展的基礎。因此,教育者必須注意和保護兒童這種先天的內在力量,鼓勵兒童積極主動活動,引導兒童在活動中發(fā)展自己的身體、道德和智慧。[8]78教育要遵循自然,體育教育也要遵循自然。[2]80兒童體力的增強與發(fā)展,需要通過從簡單動作過渡到復雜動作這一過程來進行。[9]根據這個理論,他對當時初等學校(包括幼兒學校)的體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做了重要改革,主要內容是體操與游戲等,方法在于“循序漸進”。
3 裴斯泰洛齊體育思想的主要內容
3.1 倡導體育、德育和智育的和諧發(fā)展 裴斯泰洛齊從人性的統(tǒng)一性的基礎出發(fā),提出了和諧發(fā)展教育理論,其內容包括體育、德育和智育三個方面。他認為人的本性具有均衡性,即“人的體力、道德和智力的均衡,或換句話說,人的手、心和腦的能力的均衡性”。只有全面、平衡地發(fā)展人的體力、道德、智力,才是符合人性的教育,才能真正發(fā)揮人內在的力量,因為人性的整體性是教育成功的基本條件。
裴斯泰洛齊認為,體育是人的全部才能和潛能獲得發(fā)展的基礎,是人的和諧發(fā)展教育的重要的手段與內容,它的任務就是要把所有天賦的生理上的力量全部發(fā)展起來,同時通過體育鍛煉培養(yǎng)其它方面的天賦內在力量,使人能夠和諧發(fā)展。裴斯泰洛齊認為,體育最簡單要素是關節(jié)的活動,體育教學和訓練應以關節(jié)活動為起點,從最基本的運動動作開始,由易到難,逐漸發(fā)展到復雜的動作訓練;練習是體育的基本方法,練習應該與感覺的訓練、思維的練習相協(xié)調,以便使體力、感覺、聽覺和思維同時得到發(fā)展。在裴斯泰洛齊看來,體育可以促進兒童的歡樂和健康,有利于兒童勤奮、坦誠、勇敢、吃苦耐勞等個性品質的養(yǎng)成,因此,體育對身體和道德的發(fā)展同樣具有重要的價值。[10]同時,他認為,德育是和諧發(fā)展教育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也是培養(yǎng)“完善的人”的重要方面。他還認為,智育對人的和諧發(fā)展也具有重要作用,所有人生來就有各種能力和才能[11]。
裴斯泰洛齊認為,人的體力、道德和智力的均衡發(fā)展是人的高級天性的表現(xiàn)。在這三種教育手段中,體育通過各種體育教學與訓練,智育通過對知識的學習,德育通過信仰和愛,共同滿足和發(fā)展人性,從而實現(xiàn)人的和諧發(fā)展這一教育目的。[12]但是,體育又必須和智育同時進行。體育和智育只有統(tǒng)一于人的道德教育中,人才能真正得到和諧的發(fā)展,才能真正展現(xiàn)人的高級天性,顯示人的內在力量。[13]
3.2 體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裴斯泰洛齊不僅把勞動與學習相結合視為幫助貧苦人民掌握勞動技能從而改變貧困狀況的手段,而且將勞動教育和體育、德育、智育聯(lián)系,肯定其對人的和諧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裴斯泰洛齊的“勞動教育”包括身體各種器官訓練、生活能力訓練、職業(yè)訓練和其它一切有實踐意義的教育。勞動教育能發(fā)展體力、智力及形成道德,必須貫穿于體德智三育的相互聯(lián)系之中進行,人的全面和諧發(fā)展才有可能實現(xiàn)??梢?,裴斯泰洛齊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具有超前性,把“教勞結合”作為兒童自身發(fā)展和社會化的根本途徑。[14]53
裴斯泰洛齊把體育看成是勞動教育的最基本的和初步的階段。他認為,關節(jié)活動是體育最簡單的要素。自然賦予人關節(jié)活動的能力是各種體力得以發(fā)展的基礎,也是進行體育教學訓練和各種體力活動的要素。勞動就是一種體力活動,所以關節(jié)活動也是勞動教育的基本要素。勞動教育、勞動習慣、勞動技能的培養(yǎng)和訓練是建立在體力發(fā)展的基礎上的。
裴斯泰洛齊主張通過對身體的練習增進和發(fā)展兒童身體的力量和技巧,通過手抓、腳蹬、走動、伸舉等這些簡單的關節(jié)活動逐漸發(fā)展兒童的體力,使兒童掌握各種勞動技能。裴斯泰洛齊根據實際勞動的需要制定一種“技能入門”作為發(fā)展體力的內容,包括勞動中最簡單的一些身體操練——打、拿、推、擲、揮動、角力等等。兒童掌握了各種基本技能之后,就能夠全面地發(fā)展其體力,同時還能夠掌握各種勞動技能。[15]裴斯泰洛齊認為體育和勞動教育要在家庭和學校中同時進行。
3.3 教育目的透射出對體育的關注 裴斯泰洛齊從他的和諧發(fā)展的教育思想出發(fā),認為教育的目的在于發(fā)展人的一切天賦才能和形成完美的人,這種發(fā)展又必須是和諧的,全面的,使之成為身體強健的、有德行的、有智慧的、能勞動兼有一定勞動技能的人?!敖逃逼鋵崳厝慌κ谷说耐晟颇芰Φ玫綀A滿的發(fā)展。”[16]83因此,“依照自然法則,發(fā)展兒童身體、道德和智慧各方面的能力,而這些能力的發(fā)展,又必須照顧它們的完全平衡。”[17]
人的體力、道德情感和智慧的萌芽先天地結合為統(tǒng)一體,潛存在體內,并渴望得到顯露與發(fā)展,而只有教育才能把這些潛力挖掘出來,發(fā)展起來。[18]裴斯泰洛齊說:“為人在世,可貴者在于發(fā)展,在于發(fā)展各人天賦的內在力量,并在經過鍛煉之后,使人盡其才,使每個人在社會上都能得到他應有的地位。這就是教育的最終目的。”
裴斯泰洛齊關于教育總目的的構想有兩個方面:一是社會目的,“為社會造福,使高尚的窮人和自己思想上渴望的天下得以實現(xiàn)。”一是個人目的,把每個兒童培養(yǎng)成體格健壯、道德完善、有切實知識、能獨立思考的人,即體育、德育、智育和諧發(fā)展的人。
3.4 體育內容選擇符合兒童心理特點 在世界教育歷史上,裴斯泰洛齊是第一位明確提出“教育心理學化”口號并努力實踐的教育家。他指出,經院主義和專制主義教育的最大弊端就在于它們違背了兒童的本性,把一堆無用的知識充塞兒童的頭腦。這種教育不僅不能發(fā)展兒童的內在能力,而且還扼殺了兒童的個性和智慧。裴斯泰洛齊認為教育和教學工作應該遵循兒童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實現(xiàn)教育心理學化。[19]其中的教學內容心理學化,要求選擇和編制教學內容必須適合兒童的學習心理規(guī)律。根據這個理論,裴斯泰洛齊確定了初等學校的教學內容,如體操、閱讀、書寫、算術、幾何、測量、繪畫、唱歌以及地理、歷史和自然方面的課程。[20]
裴斯泰洛齊認為,人喜歡體力活動的愿望是與生俱來的。兒童具有好游戲的天性,這種天性驅使其總是盡情地游戲(這種游戲是有組織的,決不是放任的)與活動。[21]因此,教師在安排兒童體育教學內容時,必須遵循兒童的心理活動特點,唯此,才能充分地發(fā)展兒童的體力和各種運動能力。
同時,裴斯泰洛齊強調,一般性培養(yǎng)先于專門培養(yǎng),幼年的兒童不應該接受專業(yè)舞蹈或擊劍等訓練,而應該注意一般性的體格和靈活程度的訓練。在學校里可以上體操課,但不要突出單項的體操項目,而純粹是讓孩子多活動。裴斯泰洛齊的理論是以孩子天生的動作本能、體力和身體靈活程度的一般發(fā)展情況為依據的。他按自然的動作安排身體訓練,如慢步走、跑步、跳、投擲、擊打、搖擺、推舉、撞擊、牽拉等,使其身體的發(fā)育不致因過早地從事某項專門的體育訓練而變?yōu)榛位虿贿m宜于做必要的工作。[22]
3.5 體育教育應循序漸進 裴斯泰洛齊依據人的心理的自然發(fā)生的規(guī)律提出了要素教育理論,他認為初等教育是從最簡單的要素開始而逐步復雜化的。教育目的在于“人的和諧發(fā)展”,而教育方法在于“循序漸進”,即“人的和諧發(fā)展”主要依賴于體育、德育和智育這三育的“循序漸進”及其完美協(xié)調。
裴斯泰洛齊強調,在各種教育、教學過程中,在各門學科中,都存在著一些最簡單的因素,即所謂教育要素。教育、教學過程就要從這些最簡單的、為兒童所能接受的“要素”開始,再逐漸轉到日益復雜的要素。這樣的教育、教學符合心理學的原則,簡便易行,效果良好,有利于促使兒童體育、德育和智育的全面、和諧發(fā)展。[23]為了改變當時學校呆板、煩瑣、經院式的教學方式,并使每個普通家庭和每位普通母親能夠獨立而容易地教育自己的孩子,裴斯泰洛齊在教育實驗中不斷地探索簡化教育的方法,在發(fā)展兒童的道德和智慧的同時,也重視兒童身體力量的發(fā)展。[4]34
裴斯泰洛齊把要素教育理論全面貫徹到了兒童的初等教育中,認為初等教育既要讓每個人在體、德、智等方面都能受到基本的教育而得到和諧的發(fā)展,又能使體育、德育和智育的每一方面都通過“要素方法”獲得均衡的發(fā)展。裴斯泰洛齊認為體育中最簡單、最基本的要素是關節(jié)活動。[24]207關節(jié)活動由一些最基本動作構成,如打擊、跳、撞、拉、轉、壓、振動等,這些基本的動作結合起來,可以構成各種復雜的動作。體育應該從這些最簡單的動作開始,待這些動作和技巧熟練后,再進行其他復雜動作的練習,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步增多、增強。通過這些關節(jié)動作的由簡單到復雜的練習,就可以逐漸發(fā)展兒童身體的力量和各種技巧。從關節(jié)活動,逐步擴展到全身的復雜的體力活動,全面地發(fā)展體力。[25]
裴斯泰洛齊認為運動必須是漸進的,體操的復興是在這個方面業(yè)已實現(xiàn)的最重要的一步。體操藝術的最大價值不在于某種運動所必需的敏捷,也不在于它們能給人以從事某些要求有大量力量和技巧的工作的資格,而在于這些運動所產生的最大益處是從這些運動的安排中可以觀察到的自然進展,從容易進行的運動開始,以此為準備,繼而進行更為復雜的、難度更高的運動?;蛟S還沒有一種藝術可以如此清楚地表明,唯有通過練習,那些看來似乎是缺乏的能力才是可以產生的,或者至少是能夠發(fā)展起來的。這一點也許像那些從事教授任何一門學科的人以及那些在指導學生達到他們所期望的水平時遇到種種困難的人提供了一條最有價值的啟示——讓他們根據一個新的計劃重新開始工作,在這個計劃中,各種活動將作重新安排,用從易到難自然進展的方式來設計科目。[2] 371~372
3.6 體育教育遵循自然法則 裴斯泰洛齊認為,“自然”是指兒童與生俱來的本性,人的全部教育就是促進自然天性遵循它固有的方式發(fā)展的藝術。[26]體育和德育、智育及勞動教育是緊密聯(lián)系的,教育不僅要培養(yǎng)兒童的認識能力,還應發(fā)展他們的實踐能力,而實踐能力的基礎就蘊涵在兒童身體力量的發(fā)展之中[27]。
體育要遵循人的力量的自然發(fā)展:(1)最簡單的體力表現(xiàn)形式:打擊與搬運、刺戳與投擲、拖拉與旋轉、圍繞與擺動。(2)最簡單的體力表現(xiàn)形式的基礎:自然所賦予的關節(jié)活動的能力。(3)體育最簡單的要素:各種關節(jié)的活動。(4)基本的四肢操練同基本的感覺訓練協(xié)調,同機械思維訓練協(xié)調,從而使體力與智力都得到發(fā)展。(5)體育應該從兒童早期開始。[2]355
裴斯泰洛齊把自己所做的一切看成是人類教育接近自然進程的嘗試,自然進程是在起居室里發(fā)展人的各種才能時表現(xiàn)出來的。初級教育只是一種人類技藝的協(xié)作方式。通過這種協(xié)作,通過信仰和愛,把人引向善良和虔誠的愿望,使他獲得認識和能力,并引導他采取行動。要使接受初級教育的孩子們不僅掌握所傳授的體育和智育知識,而且還要活躍他們的宗教和道德的動機,以便根據父母的觀點和感覺行動使每個受過初級教育的人,不僅在體育和智育方面是敏捷的,而且在事業(yè)上是強有力的,還具有高的道德水平。只有這樣才能使各種力量達到所期望的和諧。[28]
4 裴斯泰洛齊體育思想的局限與偏頗
正如一切歷史人物一樣,作為生活在那個時代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教育家,裴斯泰洛齊體育思想也有其必然的階級和時代局限。他試圖以教育(包括體育勞動教育)來改變貧苦人民命運的愿望明顯帶有改良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傾向,他還錯誤地認為農民和貴族因天賦能力不同而不應受同等的體育教育。同時,他忽視了體育與勞動教育有質的不同,他認為體育的內容應以勞動形式為主,錯誤地把體育視為是勞動教育的基本和初步階段。
當然,評價前人的思想不能脫離當時的社會實際,正如列寧所說的“判斷歷史的功績,不是根據歷史活動家沒有提供現(xiàn)代所要求的東西,而是根據他們比他們的前輩提供了新的東西?!保?9]而且“理論在一個國家的實現(xiàn)程度,決定于理論滿足于這個國家的需要程度?!保?0]我們應該將前人的思想放在當時社會的現(xiàn)實中加以考察,而不能用現(xiàn)代人的眼光對前人思想過分苛求。
5 裴斯泰洛齊體育思想的現(xiàn)實價值
5.1 強調健康對于人、社會、國家的重要性 體育是獲得健康的最積極、最有效的手段。盡管裴斯泰洛齊早在19世紀就提出了健康對人、社會和國家的重要性,為“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樹立和以功能為綱體育課程結構的建構奠定了理論基礎。[31]但由于各方面原因,體育并沒有充分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經過挖掘、研究與論證,我們重新審視了裴斯泰洛齊博大精深的體育思想,其體育的目的是發(fā)展和增進兒童的一切身體力量和可能性,通過練習養(yǎng)成他的技能和熟練技巧,發(fā)展他的體力,并同時發(fā)展兒童的智慧、情感和意志。
1999年,我國把“健康第一”確立為學校教育的指導思想,強調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性,全面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青少年學生只有具備了健康的身體,才能學習好,才能更好地報效祖國。當前我國學校體育取得的成就固然與我國的有關國家決策是分不開的,但也不能忽視裴斯泰洛齊體育思想對我們的重要啟示:體育能夠促進兒童的健康,是人的全部才能和潛能得以發(fā)展的基礎。[32]
5.2 重視兒童早期體育教育 在我國開展素質教育、推進體育課程改革的今天,人才的早期教育為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第三章明確提出要基本普及學前教育,遵循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堅持科學保教方法,保障幼兒快樂健康成長。
而裴斯泰洛齊體育思想與《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精神高度契合,他十分重視兒童的早期教育,認為兒童應該盡可能早地受教育,最好從誕生時就開始,而體育是兒童早期教育的重要內容。裴斯泰洛齊強調兒童體育教學內容除了體操練習外,還要編制訓練所有感官的特定練習并要具有游戲性質,兒童應盡早地進行這類練習而不能過早地從事某項專門的體育訓練;同時,他把體育遵循自然作為最主要的教育原則,強調兒童的自然發(fā)展,根據各種年齡和各種體力強度的實際需要,來設計多種體育運動,保證和促進兒童德智體的全面發(fā)展。[33]“如果體操訓練得當,對于促進兒童的歡樂和健康十分有用,而歡樂和健康則是道德教育的兩個十分重要的目的。此外,還可以在他們中間助長一定的團體精神、兄弟般的情感?!保?4]
5.3 開啟素質教育,保證人的身體自然素質的成熟與發(fā)展 裴斯泰洛齊“人的全面和諧發(fā)展”思想與我國當前正在實施的素質教育的要旨有著高度對應的關系。素質教育強調的“全面”,狹義上指的就是德育、智育和體育,這與裴斯泰洛齊的“心、頭和手”思想對應相關;素質教育中提及的素質分為自然素質、社會素質(含心理素質)和道德素質三個層次,這與裴斯泰洛齊強調指出的人的發(fā)展的三種狀態(tài)——自然狀態(tài)、社會狀態(tài)和道德狀態(tài)也對應相關。
裴斯泰洛齊把要素教育理論全面貫徹到了兒童的初等教育中,認為初等教育既要讓每個兒童在德、智、體等方面都能受到基本的教育而得到和諧、全面的發(fā)展,又能使德育、智育和體育的每一方面都通過“要素方法”獲得均衡的發(fā)展。按照裴斯泰洛齊“要素教育”的劃分,德育的基本要素是愛,其任務在于完善人的行為倫理素質;智育的基本要素是直覺,旨在培養(yǎng)受教育者的智能——潛能、能力、才能及創(chuàng)造力;體育的基本要素是關節(jié)活動,其目的在于保證人的身體自然素質的成熟與發(fā)展。[14] 50~52
5.4 體育教育貫徹愛的教育 裴斯泰洛齊指出,“愛是認識、能力、知識和行為集中的神圣的中心。通過這個中心,它們才真正成為人性的力量,即真正的人的力量。”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裴斯泰洛齊始終懷著一顆愛心來教育孩子,這種愛的精神就是被教育學家們所稱為的“裴斯泰洛齊精神”。世界教育史上象他這樣一心為兒童健康成長而堅韌不拔、自我犧牲的教育家是屈指可數的。裴斯泰洛齊強調指出:“教育的主要原則是愛?!保?]49即愛的教育。
裴斯泰洛齊50多年一直是本著這種愛生如愛子的精神從事兒童教育事業(yè)的?!皭邸钡慕逃皇且环N同情、一種憐憫、一種博愛,而是一種根植于現(xiàn)實的教育理想,是“仁愛之心永恒”的行動實踐。不管在新
莊、斯坦茲,還是在布格多夫、伊佛東,他能克服重重困難,靠的就是赤誠的愛。他身懷崇高信念,歷經風雨,癡心不改地為兒童付出了他全部的愛。值得注意的是,裴斯泰洛齊所面對的兒童并不是健全的兒童,他們多數為身體或心理有缺陷的。裴斯泰洛齊不但沒有歧視他們,還滿懷愛心地照顧和教育他們。[25]196裴斯泰洛齊愛的教育創(chuàng)造了奇跡,經過長期的艱辛工作,孩子們在健康和道德方面都得到了改善,變得活潑聰明起來,生活得十分幸福與快樂。[16]221
愛的教育是裴斯泰洛齊教育理論體系中頗具特色并產生深遠影響的部分,同時也是他教育試驗的一條指導原則。“愛”的教育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教師對學生的愛;二是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一個合格的教師,最重要的問題就在于對學生的愛。愛學生既是進行體育教育的前提和保證,也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感情基礎;既是一種積極情感,也是一種教育手段。體育教師更要“以愛育愛”,教育學生在享受被愛的同時體會到給予別人愛的快樂。一位體育教師只有具備了“一切為了孩子”的精神,才能真正使自己的教育教學符合學生生理、心理的發(fā)展。只有從“一切為了孩子”的精神出發(fā),堅持愛的教育原則,才能有體育教育理論與方法的創(chuàng)新,才能在體育教育實踐中戰(zhàn)勝一切困難、取得新成績。[35]
6 結 語
裴斯泰洛齊生活在歐洲由傳統(tǒng)社會向工業(yè)社會轉型時期,并深受法國啟蒙運動的影響,他矢志改革傳統(tǒng)教育和社會現(xiàn)狀,以解救貧苦人們?yōu)榧喝?,深信每個人都具有身體、道德和智慧各方面和諧發(fā)展的潛在能力,只有通過教育(體育、德育和智育)才能使之得以發(fā)展。萊布尼茲關于單子自我發(fā)展學說、康德“感性直觀”觀點以及夸美紐斯、盧梭的自然主義思想奠定了裴斯泰洛齊體育思想的理論基礎。
裴斯泰洛齊把所有的心血和整個生命都獻給了教育事業(yè),創(chuàng)建了獨具特色的體育思想體系。他的體育思想對許多國家體育的發(fā)展起著重要的引領與指導作用,為世界近現(xiàn)代體育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推行素質教育和體育課程改革的今天,又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剛剛,我們應充分認識與挖掘其體育思想所具有的多方面現(xiàn)實指導價值。當然,作為生活在那個時代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教育家,裴斯泰洛齊的體育思想有其必然的局限,因此,要用歷史的眼光客觀地去看待前人,而不能過分苛求。
參考文獻:
[1] 弗羅斯特,著,吳元訓,等譯.西方教育的歷史和哲學基礎[M].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407.
[2] 裴斯泰洛齊[瑞士],著,夏之蓮,等譯.裴斯泰洛齊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89,80,371-372,355.
[3] 鐘文芳.試論裴斯泰洛齊“一切為了孩子”的教育理論[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1996(2):69-70.
[4] 吳值敬.裴斯泰洛齊教育思想述評[D].揚州:揚州大學,2009:13,34.
[5] 曾彬,盧清,杜學元.裴斯泰洛齊的教育愛對幼兒教育的啟示[J].教育導刊,2003(10):8-9.
[6] 王春燕.自然主義教育理論及其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1,21(9):59.
[7] 劉新科.國外教育發(fā)展史綱[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188-191.
[8] 趙祥麟.外國教育家評傳[M].第二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78,49.
[9] Perevia Cole. A History of Educational Thoughts [M].Greenwood Press,1972.
[10] 熊玲玲.裴斯泰洛齊教育思想對我國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啟示[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0(2):87-88.
[11] 趙榮昌,張濟正.外國教育論著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0:278-286.
[12] 于曉君.赫爾巴特教育思想及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D].大連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12.
[13] 汪劉生.裴斯泰洛齊的和諧發(fā)展教育思想與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J].比較教育研究,1986(3):55-56.
[14] 李劍.昔日裴斯泰洛齊與當今素質教育[J].比較教育研究,1999(5):53,50-52.
[15] E.P.Cubberley.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M].Honghton Mifflin Company,New York, 1920.
[16] Kate silver. Pestalozzi, The Man and His Works?。跰].New York Press, 1924:83,221.
[17] R.De Guimps.Pestalozzi:His Life and work[M].Translated by J.Russell Sonnenschein,London,1890.
[18] 吳式穎.外國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95.
[19] 張鋒.裴斯泰洛齊的“教育心理學化”思想[J].心理世界,2006(11):57.
[20] 博仔.貧民教育家裴斯泰洛齊[J].湖南教育,2005(3):17.
[21] 邵偉德.裴斯泰洛齊體育思想簡述[J].體育文化導刊,1988(1):78.
[22] 李麗.建構以“愛”為基礎的現(xiàn)代教育——裴斯泰洛齊“愛”的教育啟示[J]. 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6,23(10):94.
[23] 王保星.外國教育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225.
[24] 張煥庭.西方資產階級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207,196.
[25] 侯威.要素主義教育理論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8:11.
[26] 李艷,張立昌.基于不同人性論的盧梭與裴斯泰洛齊自然主義教育思想比較[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21(10):19.
[27] 阿圖爾·布律邁爾[瑞士].裴斯泰洛齊選集[M].第二卷.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78.
[28] 羅炳之.外國教育史[M].上冊.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1:194.
[29] 戴本博.外國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362.
[30]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跰].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62.
[31]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全日制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4.
[32] 移素林.學校體育與洛克——讀《教育漫話》有感[J].體育文化導刊,2003(9):76.
[33] 杜林蘭.裴斯泰洛齊和諧發(fā)展教育思想及對幼兒素質教育的啟示[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02,4(4):56-58.
一、打造“陽光學生”
構建以“笑容、善行、學習、氣度、禮儀、強健”六個維度,12個指標為具體內容的“陽光少年”計劃,將學習、禮儀、責任、誠信等德育內容納入其中,引導學生不斷努力,達成學校的育人目標。
第一,結合“陽光文化、新教育、攀登英語”等文化建設活動,扎實開展“陽光之星、陽光少年”評選等各項活動。學校按低、中、高三個不同的年級段,分別制訂《“陽光少年”評價指標》,采用多元評價及星級制的形式,每學期進行評選。同時,將評比標準納入每位學生的評價手冊,鼓勵每位學生爭當“陽光少年”。
第二,結合思品課、主題班會、勞動課等課程,積極開展對學生的勞動教育和禮儀訓練;結合晨誦、午讀、暮省,開啟學生的心智,培養(yǎng)學生講文明、愛勞動的習慣。
第三,深入開展學雷鋒和感恩教育活動。3月5日,組織學生到龍翔苑慰問老人,幫助打掃衛(wèi)生。學校開展感恩教育活動:引導學生感恩學校,學生為學校種上了樹,美化了校園;召開感恩主題班會,培養(yǎng)學生對家人的深厚情感。
第四,營造書香校園?!俺空b、午讀、暮省”是新教育倡導的一種回歸樸素的教育方式。晨誦,為每一天注入生命源泉,每天早上全校師生一起從一首小詩開始新的一天,與黎明共舞;午讀,喚醒生命的美好與神奇讀經典,讀優(yōu)秀詩文,教師與學生一同享受讀書的樂趣;暮省,每天晚上回味一天所讀經典,反思自己的收獲,彼此交流,體會成長的幸福。
學校開展多彩的讀書活動,讓閱讀成為師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F(xiàn)在我們的教室有書香、花草香,每個班都有書架和圖書,各班的圖書還定期漂流;每個學期評選閱讀能手和書香班級;開學典禮時給親子共讀優(yōu)秀家庭頒獎。
二、打造“陽光教師”
教師是一個學校的靈魂,是學校的生命和活力、精神和力量。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的特色主題,都必須依靠一支與之相適應的教師隊伍去實施。只有把辦學理念內化為每個教師的自覺行動,并持之以恒,學校才能逐步形成鮮明的辦學特色。
第一,我校對“陽光教師”提出了六個方面的要求:一是陽光外形(禮儀),二是陽光心態(tài)(健康),三是陽光專業(yè),四是陽光書香,五是陽光公益,六是陽光品行。學校施行陽光化管理,做到從生活上關心教師,在感情上關愛教師,在心理上疏導教師,圍繞“厚德”開展師德師風教育,培養(yǎng)具有大局觀、大氣度、大智慧的教師;通過讀書沙龍、誦讀比賽、寫教育故事、總結年度珍藏十件事、開展科研課題研究等形式,打造一支活力充沛、具有學習能力的教師團隊。
第二,大力開展學習型活動,提高教師的專業(yè)能力。組織教師外出觀摩培訓。每學期,學校組織語文、數學、英語等教師觀摩在南寧舉行的“綠城之春”“綠城之秋”全國小學名師課,觀摩“全國十年課改成果展示課”、全區(qū)的閱讀教學大賽等。學校組織領導、教師參加各級學習培訓。
三、打造“陽光課堂”
打造“陽光課堂”,教師要把控三個環(huán)節(jié),即課前有效策劃、課中有效實施、課后有效反思;學生要做好三個階段,即課程啟動階段、課程進行階段、課程反饋階段。加強課堂教學研究,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教學質量。學校的教研活動應立足課堂,通過互聽、互評、互教、互學,實現(xiàn)共同提高,取得很好的成績。
四、打造“陽光班級”
以班主任為主導,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吸引學生參加班級文化建設,培育“陽光教室”、“陽光班級”;通過制作班徽、共唱班歌等形式,使學生形成積極的心態(tài),加強學生的班級認同感;制定公約、班規(guī)等,加強班級文化中的“陽光因素”;積極開展班級活動,如“書香班級、書香教室”的評選。
五、打造“陽光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