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核心素養(yǎng)下的音樂教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中學音樂教學;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研究
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中學生已經不同于過去,而學校也不應該拘泥于傳統(tǒng)模式的教學,應該順應時代潮流,不斷加大對中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力度,開發(fā)音樂在教育教學中的功能。
一、中學音樂教學的現(xiàn)狀
目前,初中教育與高中教育接軌,初中生的學習任務加重。中學生大多都專注于數(shù)學、語文、英語等主要學科的學習。忽視了學生核心素質的培養(yǎng),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應試教育的弊端逐漸凸顯,部分中學生專業(yè)技能不多,其他綜合素質含量不高,音樂作為一門娛樂性、專業(yè)性強的學科,在高壓的學習環(huán)境下往往被忽視,音方逃要從基礎做起,但由于學校領導和教育部門不夠重視,導致課程安排一周一節(jié),或者兩周一節(jié),甚至有些主科老師為了增加本課程的學習時間,常借故占用音樂課程,導致學生上音樂課的時間屈指可數(shù),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得不到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得不到提高。
二、加強中學生音樂教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必要性
1.全面提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
音樂素養(yǎng)是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中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是提高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充分必要條件。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物質生活的追求也逐步提高,音樂已經融入人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音樂素養(yǎng)也逐步成為學生綜合素養(yǎng)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學生的諸多競賽和諸多評比都被納入其中,加強中學生的音樂素質培養(yǎng)可以有效地培育中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2.平衡中學生學習的不良情緒
音樂自古以來就是利用人聲和樂器的發(fā)聲來表達人類內心的情感,音樂演奏中往往有激昂、悲傷、舒緩等多種表現(xiàn)形式,在目前盛行的心理情緒治療方法中,音樂療法十分火熱。音樂療法作為一種新型的醫(yī)療手段,將音樂融入醫(yī)學和心理研究進行治療,這也從側面反映出音樂修養(yǎng)在正常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人的生理和心理發(fā)育成長過程中,音樂的體驗可以促進審美能力的提高,陶冶情操。在中學音樂的學習過程中,音樂課程的合理安排可以有效地舒緩學生的壓力,從宏觀上說,它通過干預學生心理,通過聆聽音樂,學生可以得到不同的體驗,從而幫助學生減輕學習壓力。在課余時間播放音樂,學生可以通過舒緩的音樂放松情緒,通過激昂的音樂,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從而也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三、培養(yǎng)中學生音樂核心素養(yǎng)的措施
1.將音樂教學融入人文底蘊
要提高中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首先就必須正視音樂教學在學生成長中的作用,將音樂教學融入人文底蘊,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必須要付諸實際,做出一定的行為。要合理設置學校的音樂教學課程,加大學校領導和教育部門的重視力度,并且設立嚴格的監(jiān)督機制,任何教師都不得隨意增減或者占用音樂課程,保證學生每周得到一定的音樂教育。學校要鼓勵學生多培養(yǎng)自己的核心素養(yǎng),加強自身的人文底蘊,通過自主舉辦音樂競賽,鼓勵學生多參加音樂活動,在音樂競賽的過程中不斷與他人和自身進行比較,在競爭中提升自己。另外還要將學生的綜合素質、核心素養(yǎng)納入學生的中考成績中,適當加入綜合素質評分,加強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水平。
2.正確把握音樂學科的課程特點
初中生的音樂教學不同于其他普通課程的教學,音樂是一門系統(tǒng)化、專業(yè)性強的學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習成功的,音樂教學包括許多方面,從最基礎的看譜識曲到合唱訓練,都需要具備音樂素養(yǎng)的綜合能力,由于中學課程時間的局限性,針對中學音樂學科的學習特點,中學音樂的教學往往都集中在音樂賞析和歌唱訓練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把握好這兩點,實事求是,不能為了追求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而盲目追求對音樂教學的深化,在音樂基礎沒有打好的情況下給學生灌輸高深的樂理知識,這樣會適得其反,無法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不難看出,在學生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中要正確把握中學音樂學科的課程特點,加強基礎性教學,逐步提高中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3.加強對教師的培訓
由于音樂學科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師資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影響,學校缺乏音樂教師資源,往往利用其他老師的課余時間兼職給學生進行音樂教學,但是兼職老師的音樂素養(yǎng)不夠高,理論知識不夠充分,無法向學生傳授正確的音樂知識,在大多數(shù)音樂課堂教學中都是照搬書上的內容,學生不能及時理解,使學生不能真正體驗到學習音樂的快樂,無法正確掌握基礎知識,影響了整體素質的培養(yǎng)。提高中學音樂教師的整體水平是促進中學音樂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綜上所述,進行中學音樂教學與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研究是大勢所趨,要促進中學音樂的長遠發(fā)展,就必須將音樂教育融入現(xiàn)代教育中。
1.1.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對于學習效果的實現(xiàn)有重要意義。在多媒體的應用教學過程中通過一系列的視頻動畫音樂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可以有效的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小學生處于特殊的教學階段有其自身的教育教學特點,小學生大都對于色彩斑斕的畫面以及美輪美奐的聲音有特殊的愛好,同時小學生大都生性好動,動態(tài)的畫面會對其產生很強的吸引力。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來實現(xiàn)小學生對于音樂的興趣愛好的提升,在小學生心目中萌發(fā)對音樂的愛的種子,為后續(xù)的音樂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打好基礎。1.2帶給學生直觀地音樂體驗。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使得小學音樂教學更加的形象化,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方法中大都是通過老師對樂理知識的抽象化講解來進行音樂知識的傳授,不可避免的會造成學生課堂學習的音樂體驗效果低下的弊端。通過多媒體技術的使用播放一系列的視頻短片可以使小學生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課堂中去,獲得直觀地音樂體驗。1.3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在進行小學音樂教學課程改革的環(huán)節(jié)中為了更好的落實新的課程標準的精神需要對學生的審美情趣進行深入的培養(yǎng)。在對小學生培養(yǎng)過程中不僅要注意小學生智力的提升,德育教育的開展,更應該注意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多媒體教學的應用可以全方面的展現(xiàn)音樂之美,保證了美好的音樂情景的展現(xiàn),喚醒學生內心深處對美的向往,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
2.多媒體技術在小學音樂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中的應用
2.1在課堂歌曲教學中的應用。歌曲的教學很大程度上需要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影像資料的放映,通過直觀的放映可以讓學生有更直觀的音樂體驗。通過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可以靈活有效的對音樂課堂教學進度進行把握,高效的利用教學資源,提高教學效率,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對整首歌曲進行適當?shù)募糨嬇c合理地放映,可以取得更好的歌曲講解效果。從而使學生有更好的音樂體驗最終實現(xiàn)小學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2.2在音樂理論教學中的應用。由于音樂理論有一定的深度學生在對理論的理解過程之中會存在著一定的阻礙,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從長遠來看不利于學生音樂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多媒體音樂教學的應用則有效的解決了傳統(tǒng)音樂教學尷尬的處境。通過高品質的音樂樂理課件的制作可以使得樂理知識更加的形象化。在word、PPT等教學工具的應用過程中可以對樂理知識的講解更加深入透徹,通過對重要的樂理知識內容的重點標注來實現(xiàn)教學過程中主次教學目的的把握。從而實現(xiàn)學生對樂理知識的更好的理解與掌握,實現(xiàn)提升學生音樂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目標。2.3在音樂欣賞課堂中的應用。課堂音樂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課堂音樂的欣賞部分,傳統(tǒng)的課堂音樂教學中針對學生的課堂音樂欣賞環(huán)節(jié)主要是進行課堂音樂的播放,然而僅僅通過音樂的播放,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僅僅停留在聽覺享受上,對于音樂的作者與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作品的風格分類沒有更好的理解。通過多媒體教學工具的應用可以通過一系列的視頻教學軟件以及word、PPT等教學軟件的應用在音樂欣賞教學中來穿插一些樂理知識,以及作者生平、音樂創(chuàng)作背景、音樂風格有更好的理解。
在對小學音樂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教學的應用可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學目標,因此多媒體教學工具是貫徹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技術保障。通過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多媒體教學的應用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直觀地音樂感受,從而有效的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打開學生音樂世界的大門。
參考文獻:
[1]陳小澄.淺談小學音樂教育中多媒體的運用[J].音樂時空(理論版),2012(07).
[2]謝劍芬.談多媒體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2(03).
一、中小學“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教學意義
第一,音樂的審美教育不僅激發(fā)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更能有效的引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求知欲以及積極性和主動性。作為中小學教育者精確把握審美教學內容是做好審美教學的先決條件。這就要求音樂教師不僅要結合教學內容,最大化的展示其藝術內涵;更需要對所教內容做更為深入的挖掘,使教授內容真真切切的成為學習的審美對象,使學生在學習和掌握知識的過程中得到應有的美的熏陶,最終到達塑造其審美欣賞能力。
第二,課堂教學過程是塑造審美精神最為直接,最為生動的具體體現(xiàn),這一過程是動態(tài)美的展現(xiàn)。它將以審美為核心的音樂教育,通過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形象、生動地呈現(xiàn)于課堂之上,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到了審美的熏陶,最為有效的增強了其對于音樂的審美能力,提升了學生的審美修養(yǎng)。因此,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教學,是音樂藝術的靈魂所在。
二、實行審美教育的具體途徑
就目前來說盡管許多大城市的中小學音樂教育中,“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這一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很好地貫徹,但基層中小學的音樂教育依舊有待加強與提高。如何有效的貫徹“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礎音樂教育依舊是個嚴峻的課題。那么如何作為工作在中小學音樂教育的老師們該如何做出積極反應;尋找行之有效的解決途徑呢?對此,我認為作為教育主體的老師需要首先明確以下幾點,從而方能真正的將“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音樂教育落到實處。
(一)審美感知力的培養(yǎng)
音樂作為一門聽覺藝術,其最為直接的感受便是通過傾聽獲得沒得享受。因此通過對音樂語言全面而精細的解讀,是每一位音樂教育者都因該具備的基本能力。對于審美感知力的培養(yǎng)的教學觀念需要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始終。作為教師我們在教授的過程之中不僅僅要牢牢把握歌唱聲音所呈現(xiàn)的魅力,更要引導學生對音樂表達要素的各個方面進行的理解,這其中包括音樂要素中的節(jié)奏、節(jié)拍以及相關的表情記號等等,當然也包含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及歌詞等,從而更好的使學生能身臨其境的學習音樂。這也能積極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讓其在聽到看到的同時有所感、所思、所想,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感知力。例如:在欣賞《美麗的草原》這一課中,我首先在形式上要給予學生以吸引力,因此將現(xiàn)代化教學設施運用于教學之中,如,學生樂于接受的多媒體教學課件,這樣在教課過程中老師通過熟練的課前準備,使音樂語言與音樂展開可以有效的同步進展。始終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如此一來學生在欣賞動聽的音樂的同時,既能夠看著大的草原畫面,又可以感受到大草原的遼闊。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學生專注的享受這音樂帶來的美的享受。在不知不覺之中達到了以情動人,以美育人的審美境地。通過長期的精心教學便可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感知力。
(二)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想象力
正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一部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也是如此。因此在正確引導學生欣賞音樂的同時,更應給予其無限的想象空間。除音樂音響帶來的享受之外,還應開發(fā)學生的想象力,使其產生美好的聯(lián)想,進而領悟到所聽音樂的意境美。此刻教師需給予學生以相應的提示和引導,如旋律與歌詞、音樂創(chuàng)作背景、圖片等,讓學生展開聯(lián)想,進入音樂想要展現(xiàn)的內涵,從而理解與感受到音樂更深層次的思想內涵。在審美想象力的過程中使既提高了學生對美的感受,又極大地增強了其審美的想象力。
(三)學生審美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
音樂作為一門相對抽象的學科門類,主要是通過聲音的傳遞給人以精神上的享受,那么在音樂的教學過程中如何行之有效的對學生進行審美創(chuàng)作力的培養(yǎng)呢?在我看來有一下幾點:①審美演進,將學生已具備的各種審美能力演進到不同的行為習慣之中,如,《美麗的草原》一課體現(xiàn)了祖國的大好河山,但同時可以想象到遼闊的草原如同一位胸懷博大的長者。在這一審美感知的前提下,使得學生對于長者更加的敬愛,這正是一種審美創(chuàng)造力的體現(xiàn)。②審美類比,將學生已具備的各種審美能力轉移到相同或相似場景之中。同樣是《美麗的草原》一課表達了祖國的大好河山的美,當學生在看到相似的場景中便會想起這部作品。這同樣是一種小小的審美創(chuàng)造力的體現(xiàn)。
(四)培養(yǎng)學生審美評價力
首先審美評價取決于評價主體的個人審美能力。而音樂的審美評價能力則是受到了學生個人的音樂素養(yǎng)所限制。然而,就中小學的學生來說,其思想上以及音樂素養(yǎng)都還未得到完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持續(xù)提高學生的審美評判能力。對于音樂審美的判斷力,可以有效的增強學生對事物的審美判斷。這正是“以審美為核心”的音樂教育的價值體現(xiàn)。音樂作為一門藝術沒類,其對于提高學生的審美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而音樂教師正是這一審美藝術傳播的紐帶和中樞。因此,我們應以最為嚴謹?shù)膽B(tài)度及責任意識去提升學生對美的認識。從而塑造出真、善、美的學生,使其熱愛音樂,享受音樂,樹立對美的正確觀念。
三、小結
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目的,既不是為了培養(yǎng)音樂家,也不是教會學生識譜,而是為了使得學生對音樂產生興趣并喜愛音樂,從而有效地提高其在音樂文化方面的素養(yǎng)及審美能力。通過這一學習過程不僅能夠增加孩子對音樂的學習興趣,還能使其懂得欣賞音樂甚至是表現(xiàn)音樂。從而構建起其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審美觀。這也正是新時代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目的與宗旨。
參考文獻:
[1]陸鶯燕.芻議中小學音樂教育中審美精神的塑造[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33)
[2]丁文.淺析中小學音樂教育中審美精神的塑造[J].音樂大觀,2012(11)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能力培養(yǎng)
一、啟發(fā)學生對自身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視
當前,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一些問題,教師如果長時間讓學生處于這種狀態(tài),勢必會使他們對英語學習失去信心,進而形成消極的心理狀態(tài),不利于他們心智的發(fā)展和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學會控制情緒,不要被一次或幾次的失敗所嚇倒,要從心理上不再害怕英語學習,以良好的心態(tài)對待英語學習,進而學好英語。例如,講授Module1Unit1Icanplaythepiano時,本模塊主要是圍繞“你能做什么”這一話題展開一系列的教學活動,模塊任務是makingaposterforaclub,即讓學生通過學習加深對自身能力的了解與認識,同時提高學生對自身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視。目標一:小組合作找出重要的知識點,即wouldlike,playthepiano,playfootball,whatabout,worryabout。目標二:導學案上的有關知識點的練習題。目標三:小組活動,完成私人調查。在英語語言教學的過程中,語法教學是不可無視的重要的一環(huán)。因此,設計知識點在英語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而最后的目標即私人調查則彰顯了聽說課堂教學的魅力,能真正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有效促進學生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的達成。
二、通過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
學生對不同題材的英語閱讀材料有著不同的喜好,如果選擇難度適中的材料,他們會對材料產生強烈的閱讀欲望,并在閱讀后有一種滿足感和成就感,有利于樹立自信心;反之,如果選擇的材料不合適、難度大,學生讀不懂,且非常吃力,無形中就會使他們對閱讀產生厭倦感和排斥感,逐漸失去自信。所以,在英語閱讀材料的選擇上,教師要多征求學生的意見和建議,以學生的標準來衡量選材是否合適,而不要以自己的經驗代替學生選擇閱讀材料。同時,教師還要增加各種風土人情、人文歷史等文化背景知識的講解,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以更好地輔助他們理解英語閱讀材料,提高英語閱讀效能。例如,七年級下Module12Unit2ViennaisthecentreofEuropeanclassicalmu-sic一課的設計。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理解課文,把握文字背后的信息,讓學生熟悉音樂背后的文化,并通過這些知識加深對中國音樂的理解。情境創(chuàng)設:播放《藍色多瑙河》的音樂視頻,讓學生根據(jù)視頻和問題得出維也納這個城市的名字,引入本節(jié)課的話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1)ViennaisthecapitalofAustria.2)TherearetwoStrauss,F(xiàn)atherStraussandSonStrauss.3)TheBlueDanubeisawaltz,andFatherStrausswroteit.Mozartwroteonlyafewworksallhislife.讀前:描述圖片,用到所給的單詞,個別小組展示。泛讀:In18thcentury,whydidthemusicianscometoViennatostudy?1)WhatwasJohannStraussfamousfor?2)WhatwasJohannStraussyounger'sfamousworks?3)WhydoyouthinkMozartisagreatcomposer?4)HowoldisMozartwhenhedied?幫助學生快速閱讀課文,獲取信息。精讀:培養(yǎng)學生細讀課文并獲取細節(jié)信息的能力。學生通過細讀,自主學習,總結每段大意并進一步了解文章的細節(jié)內容。讀后:通過討論文章內容及視頻材料挖掘人物不畏艱辛、堅持不懈的個人品質,體現(xiàn)英語學習的人文性。
【中圖分類號】 G633.9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06―0061―01
一、以理論教學為指導
在培養(yǎng)音樂核心素養(yǎng)的過程中,理論學習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理論的學習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有了理論支撐,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技術實踐。同時,對于理論的學習,更有助于學生準確地看待事物和把握事物,認識事物本質,從而獲得更高的對于音樂認知上的提升。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往往對于考級或者趕進度過度重視,而忽略了對學生理論和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致使好多學生在學完這門課之后更多地學到的只是會唱一首歌,會彈一首曲子,而沒有對于音樂理論認真學習,不能從系統(tǒng)和規(guī)律上認識樂理,這樣的教學是不完整的。因為有了理論的指導,學生才能更好地學習音樂,理解音樂,并且更好地發(fā)展音樂,這對于學生終身學習音樂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二、教學方法是獲得音樂教育的重要途徑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苯處煹哪康牟⒉辉谟诮虝W生如何彈琴,如何唱歌,而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藝術學科(音樂)的教學方法,需要從藝術規(guī)律出發(fā),打破傳統(tǒng)藝術教育的模式和禁錮,豐富和完善課程教學的內容。教師在實施教學活動時,應該嚴格按照學生的能力、興趣,以及所使用的教材內容來制定具體的教學方法。所謂因材施教必須是以學生為本,充分發(fā)揮藝術教育的自由性。如果說課堂教學是育人的主陣地,那么課外活動則是育人的廣闊天地。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合唱、合奏、舞蹈等興趣小組集體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協(xié)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同時也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多媒體作為新興的教育工具,具有將視覺和聽覺一體化的傳播功能。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讓學生很好地感受音樂。如,在音樂課堂上可以播放歌曲,學生可以一邊聆聽音樂,一邊欣賞相應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歌曲的內容,激發(fā)他們的音樂感知能力以及對音樂的創(chuàng)新能力。這樣就避免了傳統(tǒng)課堂的老師講、學生聽的學習方式,真正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親自體驗、感受。
三、提倡對健康音樂的學習與欣賞
在各種藝術形式中,音樂具有最直接和最快速捕捉觀眾情感的作用。音樂是聲音的藝術,在人的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音樂可以凈化心靈、美化情操,促使人健康向上。同時音樂能促進人們的審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好的音樂能夠啟發(fā)人們的想象,振奮人的精神,使人對于生活有美好的向往和憧憬。在教學活動中,我們應有意識將那些優(yōu)美的、高尚的音樂以及音樂當中所蘊含的高尚的情操作用到學生身上,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向上的品質,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讓學生在此基礎上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審美觀。并且在生活中逐步學會用正確的方式去認識美,發(fā)現(xiàn)美,對于事物有自己的獨特看法,在思想道德方面有良好的認知。
另外,音樂當中的聲音、情境、韻律、速度、節(jié)奏、能量等從不同的角度闡釋了音樂作用于人體之后對于人體有養(yǎng)生健身的效果,而且還能調節(jié)思維和肌體,使人滿足和享受,達到心緒平和安寧的效果。
四、提高音樂教師的素|,發(fā)揮音樂教師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什么;怎樣教;智慧轉身
近年來,初中音樂教學重情感體驗、輕技能技巧,重人文知識、輕音樂本體,這是伴隨著過去的唯音樂知識、技能的批判而產生的。誠然,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只重視音樂知識、技能等是片面的,教師決不能因噎廢食,漠視、抹殺音樂的音樂性。音樂教學離不開音樂知識,但不能唯知識;音樂教學離不開技能、技巧,但不能唯技能、唯技巧。一個有專業(yè)素養(yǎng)的教師,一定遵循課標的要求,立足于音樂的本體,讓學生的音樂學習更加多樣、立體、有效。
一、立足于音樂本體,研究“教什么”
初中音樂教學的內容是豐富的,一般主要包括歌曲、欣賞、器樂等。立足于音樂的本體,音樂教學的內容不僅包括音樂的知識概念,而且包括音樂的行為;立足于音樂課程與教學的視角,音樂教學的內容不僅包括音樂知識、音樂情感,而且包括博大精深的音樂文化。音樂學科具有無法替代的意義和價值,比如音樂的要素、音樂的技能、音樂作品內涵的情感等。音樂的教學內容不僅要立足于音樂本體,而且要從音樂課程與教學的視角加以審視,主要包括學生所理解、所能接受的音樂。比如教學《中國龍吟——我是中國人》,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學唱《我是中國人》,初步感受、體驗京劇音樂的風格,領略京劇的韻味,更要引導學生在學唱過程中運用“裝飾音”“拖腔”演唱方法,引導學生認識“板”“眼”,認識“躲板”“上波音”“前倚音”等。沒有這些知識,學生就不能認識京歌。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突出兩個主目標:一是欣賞,二是學唱,其他的目標都從屬于這兩個主目標。具體而言,就是要求學生感受京歌的節(jié)奏、旋律,就是要跟著老師演唱,跟著伴奏演唱,從而最終能夠獨唱。這樣的教學始終圍繞著音樂本體性知識展開教學,能讓音樂教學取得應有的實效。本體性音樂知識是音樂學習的根基,只有扎實的本體性知識教學,學生的音樂學習才能走向深入、走得深遠。脫離音樂本體性知識的教學,猶如假牙、假發(fā)一樣,沒有生命力。初中音樂教學應當教合適的內容,契合學生具體學情。只有立足于音樂本體、立足于學生本體、立足于方法本體,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發(fā)展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yǎng)。
二、立足于學生本體,研究“怎樣教”
明晰了音樂“教什么”的問題,就要來研究、謀劃“怎樣教”。從世界音樂教育體系看,音樂教學方法主要有“達爾克羅茲教學法”“柯達伊教學法”以及“奧爾夫教學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這三種方法不能分開,而應當融合在一起。其中,“達爾克羅茲教學法”主要立足于“聽”,主張以身體作為樂器,其核心理念就是“聽”和“運動”。“柯達伊教學法”立足于歌唱,強調音樂要培育學生的視唱、讀寫等能力?!皧W爾夫教學法”主張將音樂、樂器、語言、表演等結合起來,讓學習全身心投入?!吨袊堃鳌沂侵袊恕肥堑湫偷奈髌ち魉粽{綴成的戲歌,熱情地頌揚了中華民族講文明的傳統(tǒng)美德,唱詞簡短、朗朗上口、運腔十分口語化?;诖?,筆者在教學京歌《中國龍吟——我是中國人》時,首先讓學生在課前搜集京劇“西皮流水”板式的相關資料,在課堂上首先讓學生聆聽,并且用問題啟發(fā)學生:“你覺得這首歌曲有什么特色,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歌曲的內容贊頌了什么,這首京歌的力度和速度有何特點?”通過一系列的問題,結合學生搜集的有關“西皮流水”的京劇知識,重點引導學生認識有關“西皮流水”京劇知識,如“節(jié)拍的形式”“有板無眼”“中快速度”等。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學唱京歌,從中感受、體驗京歌的韻味,感受、體驗“裝飾音”增添了京曲的韻味。通過這樣的教學,讓學生把握京歌的要素,讓京歌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在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審美體驗,強調學生的實踐參與,甚至可以讓學生以京劇音樂素材創(chuàng)作戲歌,通過學生的參與、實踐,做到“以聲傳情、以情育人”,從而唱出中國人奮發(fā)向上的精神面貌。立足于音樂的本體,研究“怎樣教”,要引導學生的多維參與,構建學生的音樂經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學生在音樂學習中首先是獲得音樂的感覺,然后才能獲得音樂的體驗,從而積淀起感性的音樂學習經驗,形成音樂審美判斷、立美創(chuàng)造。
一、高校音樂教學滲透審美教育的意義
所謂音樂審美,簡單來說就是鑒賞音樂,感受音樂中蘊藏的內涵和真諦。匈牙利著名的鋼琴家李斯特曾經說過:“音樂可以稱作是人類的萬能語言,人的感情用這種語言能夠向任何心靈說話和被一切人所理解?!敝挥性谡嬲蔫b賞中才會發(fā)現(xiàn)音樂的真諦。音樂審美教育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加深對音樂內涵的理解與認知。在此基礎上,有利于開拓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除此之外,審美教育不僅僅局限在聽覺享受和音樂的外在形式,更應該重視學生內心對音樂的共鳴與認同,產生審美愉悅。通過音樂審美教育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增強審美意識,豐富學生的審美價值觀念,進而可以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由此可見,審美教育在音樂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各高校開展音樂審美教育的工作刻不容緩。
二、當前音樂教學中審美教育存在的不足
隨著教育事業(yè)的進步與教育制度的完善,音樂審美教育得到了部分高校有關部門的重視,但是仍存在些許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學校對音樂審美教育的意識比較薄弱
一些地區(qū)高校的音樂教育觀念比較落后,長期以來,大部分高校把音樂的教學重點放在了理論知識和技能的講述,把音樂教學簡單地看作是一門學習樂譜、唱歌、傳授音樂技能和技巧的娛樂性課程,而忽略了音樂審美價值的發(fā)掘。這種落后的片面的思想與現(xiàn)在倡導的全面發(fā)展的目標不適應,阻礙了音樂審美教育的發(fā)展。
(二)教師資源短缺,無法全面開展審美教育
由于部分高校不重視音樂審美教育,僅把其看成是一種調節(jié)性質的課程,所能安排的教師資源缺乏,甚至已有的一些老師的音樂素養(yǎng)已經與現(xiàn)在音樂審美教育脫軌,專業(yè)知識不足,無法給學生提供較好的、先進的音樂審美教育,致使無法全面開展音樂審美教育。
(三)學生對于審美教育缺乏認識與興趣
音樂教學中的主體是學生,然而這些學生對音樂審美教育缺乏認識,從而沒有形成對音樂審美的興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的引領,即使擁有最好的教學資源,審美教育也難以開展。學生已經形成了傳統(tǒng)的“師灌生受”的教學模式,同時老師和學生之間缺乏交流與溝通,沒有真正了解學生的對于音樂審美的理解,使他們僅有的興趣也埋沒了。
三、提高音樂教學中審美教育的策略
針對以上提到的不足,為提高音樂教學中審美教育,主要的策略如下:
(一)深化音樂教學中審美教育,從根本思想上重視審美教育
思想可以改變一個人的行為。所以要深化音樂審美教育,最根本的是改變原有的傳統(tǒng)片面的音樂教學的思想。各高等學校有關部門要提高對音樂教學中審美教育的認知。音樂的理論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是音樂審美教學中的基礎,而進一步對音樂教育的審美理解是對音樂的深化。在音樂鑒賞中,通過對音樂知識的學習,在節(jié)奏、旋律等方面去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作者產生認同與共鳴。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的情感深入音樂,隨著每一個音符而動,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享受到其中的樂趣,從而在思想上改變教師和學生們對于音樂審美教育的認識,自然會在音樂教學中不斷提升自己的音樂審美素養(yǎng)。
(二)創(chuàng)新音樂審美教育方法,在實踐中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傳統(tǒng)音樂教育的方法已不適應現(xiàn)在的音樂審美教育,必須不斷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在音樂審美教育過程中,學生是主體。要讓學生理解到音樂的內涵,感受到音樂所蘊含的美,除了欣賞音樂之外,還要親身參與實踐,即表演學習。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性,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紤]到不同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地方,擁有不同的習俗和人生經歷,對于同一音樂有不同的見解,老師在課堂上要鼓勵學生各抒己見,不應該把自己的主觀意識強加給學生。同時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適當?shù)募记膳嘤枺瑸楦玫剡M行音樂審美教育做好鋪墊,而不是作為教育工作的重心。
(三)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自己的審美能力與藝術素養(yǎng),在教學中起引領作用
音樂教師是音樂審美教育中的主要引領人,所以音樂教師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與藝術素養(yǎng),擁有較強的表演示范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傳授音樂的審美價值,分享對音樂的感知,引導學生在學習和音樂鑒賞過程中領悟音樂的真諦,陶冶情操,樹立積極的音樂審美價值觀念,從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音樂教師要定期培訓,以及時更新自己的音樂審美知識儲備,與最新的音樂審美接軌。同時,音樂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比如:在音樂欣賞課上,老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自我發(fā)揮的空間,指引學生在欣賞音樂過程中,加入適當?shù)闹v解,讓學生積極討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從而開展審美教育。
【關鍵詞】:音樂欣賞;教學;綜合素質
【中圖分類號】G42
教師對學生進行音樂欣賞教學,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使學生能夠全面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途徑。而我們日常所說的素質教育,其實是在正確教育方針的指導下,使學生能夠在各方面都得到和諧發(fā)展。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內容,在素質教育中起著重要地位,而音樂欣賞教學更是音樂教育的核心內容,同時也是音樂教育的重點。音樂欣賞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的情操得到熏陶,更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啟迪學生的心智,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才能以及智力的發(fā)展等等。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詳細的闡釋。
一.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展
教師在進行音樂欣賞教學時,可以讓學生進行音樂欣賞教育,學生通過對音樂進行欣賞,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進一步提高,從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在當前的音樂教學中,關鍵問題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而音樂欣賞教學正是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對音樂進行欣賞教育,可以進一步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培養(yǎng),并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音樂是由節(jié)奏、旋律、調式、速度等各種成分綜合起來的,因此,不管屬于哪種類型的音樂,都可以對音樂形象進行創(chuàng)造,音樂具有很特別的藝術特征,它的模糊性、表現(xiàn)性等都對人的想象能力有著直接的關系,而對音樂進行欣賞,其實就是人的頭腦在進行充分想象的一個過程。
例如,當我在課堂上讓學生聽《加沃特舞曲》時,當曲調在開始進行播放時,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的是具有幽默意味而又歡快靈動的主旋律,當學生聽到這里時,很高興地說這是幾個小丑在一起跳舞;而當讓學生欣賞《彼得與狼》時,由于這是一個童話故事,因此,我讓學生聽完音樂后,啟發(fā)學生說出童話故事,事實證明,學生的想象力是非常強的,說出了許多情節(jié)不同、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因此,可以這樣說,進行音樂欣賞,可以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從而具有活躍的創(chuàng)造能力。我們也可以清楚地意識到,只有具備豐富的創(chuàng)造思維,才具有豐富的創(chuàng)造能力,因此,教師可以通過音樂欣賞教學,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才能進行挖掘,培養(yǎng)出具有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高素質的人才。通過對學生進行音樂欣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二.促進學生音樂感受能力的發(fā)展
對于每首樂曲來說,都有其主題音樂的存在,而主題音樂則是樂曲的核心內容。同時,主題音樂更是樂思形成的不可缺少的要素,包含著豐富的內涵。而要對音樂作品進行深刻理解,首先對主題音樂要有豐富的感受能力。學生在對音樂主題進行賞析時,可以對作品所包含的內涵有深刻的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相互交流主題情緒,共同探討主題旋律的辦法,使學生能夠完全體會到音樂作品的旋律美。當學生的大腦里有了主題形象之后,再讓學生聆聽樂曲,那么,學生的頭腦里自然會有完美藝術形象的產生,這些藝術形象深刻、清楚,使學生印象深刻。例如,學生在欣賞《春江花月夜》的時候,可以先安排讓學生唱主題音樂,當學生從中感受到這股抒情優(yōu)美的主題音樂時,腦中有了這樣的畫面:當夕陽西下,江上扁舟點點,鑼鼓名聲大作的景象,帶著這樣的感覺再去聽整首曲子,學生就會從中感受到主題的6次變奏,學生可以從中領會到江南水鄉(xiāng)的優(yōu)美畫面,從而提高其對音樂的感受能力。
三.可以使學生豐富文化素養(yǎng)
對于音樂來說,由于其屬于抽象的藝術,因此,怎樣才能使學生完全領悟到這種抽象的藝術呢,當教師對學生傳授音樂作品時,可以把一些關于作曲家的生活背景、精彩故事、形式等一些特點介紹給學生,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領悟到作品所包含的內涵,進一步了解不同時代不同音樂的差別,還可以使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得到提高,進一步使學生擴大文化素質。例如,在欣賞貝多芬的名曲時,可以對貝多芬所處的年代以及創(chuàng)作背景進行介紹,使學生知道貝多芬是處于惡劣的環(huán)境,并且個人遭遇了不幸的背景下,用了六年的時間才創(chuàng)作出了第九交響曲。當學生對作品所包含的內涵有所了解時,對貝多芬所處的時代也會進行深入了解,從而進一步提高了音樂素養(yǎng)。
四.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師在進行音樂欣賞教學時,由于學生所出現(xiàn)的個體差異,他們身處的生活環(huán)境的不同,導致他們在意識上的差別,因此,對同一首樂曲有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感受。例如學生在聆聽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第一樂章時,有的學生理解為其主題是‘命運在敲門’,而有的學生則理解為是對命運進行抗爭;在欣賞圣桑的《天鵝》時,有人認為主題表達的是天鵝在與死神做搏斗的場景,也有人理解為是對天鵝高貴品格的表現(xiàn)。這些認識上的差異告訴我們,即便是對同一首樂曲,也不可能產生相同的認識,更不是只存在一種標準答案。對于學生來說,每一次的聆聽樂曲都會產生新感覺,從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當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會對自身感受到的樂曲進行改變,從而創(chuàng)造出新的作品。因此可以說,對音樂作品進行欣賞,其實就是通過頭腦中的想象,對作品進行重新創(chuàng)造的一個過程,因此,音樂欣賞的教學過程,同時也是對學生的想象能力進行培養(yǎng)的一個過程。
五.結束語:
根據(jù)以上內容可以看出,教師在進行音樂欣賞教學時,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教育、提高其感受能力,更能豐富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使學生擁有非凡的想象力,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因此,教師在進行音樂欣賞教學時,要對學生進行充分引導,使學生能夠充分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能夠充分汲取音樂素養(yǎng),進一步提高綜合素質能力。
【參考文獻】:
[1]郁斌,謝嘉幸.《音樂教育與教學法》[J].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4
[2]吳文漪,思維.《情感與音樂教學》[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04
[3]辛連啟.《音樂教育教學經驗》[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7.05
[4]齊易,張文川.《音樂藝術教育》[M].人民出版社.2006.03
[5]王巧《音樂欣賞及其在高校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8(9)
關鍵詞 音樂教學 美感培養(yǎng) 實踐
隨著國民素養(yǎng)的提高和音樂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音樂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從早期的“德、智、體”三維度培養(yǎng)人的體系建立,到“德、智、體、美、勞”價值體系的拓寬,從“會唱、會彈”的起始要求到“樂律、樂感、樂美”的培養(yǎng)與滲透,無不彰顯音樂在培養(yǎng)人、塑造人的重要地位,然而,盡管音樂教學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盡管“樂律、樂感、樂美” 這一核心價值信念得以認可,但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始終沒能得到有效提升。本文就結合音樂教學的實踐談談學生音樂美感的培養(yǎng)。
一、在游戲中滲透美
德國教育家福貝爾認為:“游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工具,是快樂的源泉,是培養(yǎng)兒童道德品質的重要手段,在游戲過程中最能表現(xiàn)兒童的積極性和自覺性。”《音樂課程標準》曾指出:小學低年級音樂課要增設唱游內容,如律動、歌表演、音樂游戲、集體舞等。實踐證明,唱游是小學音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教學內容,因為它擁有強烈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美,故而能夠能動地反映音樂的形象,體現(xiàn)出音樂所包含的藝術魅力。因此,音樂教學中要適當?shù)厝谌氤?,讓學生們在游戲中感受音樂的音高、音色和節(jié)奏變化的同時獲得美的享受。
教授二年級的音樂課《幸福拍手歌》時,由于這首歌節(jié)奏感較強,曲風輕松活潑,淺顯易學,但是教材中的歌詞中只有拍手的部分,為了增加這首歌的節(jié)奏感和趣味感,我讓學生站起來,并讓他們分成幾個互動小組,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隨著音樂的旋律邊唱邊跳動,在關鍵處還增加了跺腳、拍肩、扭腰、擠眼等動作。這樣課堂的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等互動結束,孩子們依然沉浸在歌聲里,久久不愿離去。
教學《大雁大雁天上飛》時,由于該音樂旋律優(yōu)美、節(jié)奏平穩(wěn),學生很難從這節(jié)奏感不強的曲目找到共鳴,更難從中領會遵守紀律、熱愛集體的價值取向,為了學生深入了解其內涵,我將學生變成一個個在集體中生活的大雁,讓他們在樂聲的伴奏下,翩翩起舞,隨著旋律的緩緩推進,孩子們在翩翩起舞中感受大雁飛翔自由快樂,也感受作為一個大雁所應遵守的紀律。學生在參與游戲表演的過程中習得知識,豐富情趣,對學生世界觀的形成和個性的塑造也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二、在欣賞中感受美
音樂欣賞是音樂教學的重要領域,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重要手段,它通過旋律的變化起伏,音調的抑揚頓挫,情感的迂回曲折來凸現(xiàn)音樂獨特的魅力,從而喚起人們對美的追求和向往。然而由于每個學生的知識水平、生活閱歷以及對音樂的感悟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所以他們在音樂欣賞時,從中吸吮的音樂元素也存在著差異,所以在音樂欣賞時,也應制定相應的策略,讓學生盡情吮吸音樂的甘霖,盡情享受音樂帶來的精神愉悅。
二胡演奏是我們民族音樂器樂演奏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但由于西方音樂元素的融入,以及現(xiàn)代生活理念的介入,使得學生越來越遠離二胡,更使得學生無法從二胡演奏中感受美,那么如何從二胡曲目的欣賞中獲得美的感受呢?我在二胡曲目欣賞教學時,采用藝術的手段展現(xiàn)了二胡的發(fā)展史,以及在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地位與成就,在學生驚訝于二胡的音樂價值時,我隨機播出事先準備好的二胡曲目:《繡荷包》《戰(zhàn)馬奔騰》《空山鳥語》《二泉映月》。雖然這四個曲目都以二胡演奏為主,但卻呈現(xiàn)出優(yōu)美、熱烈、活潑、凄涼四種不同情感,學生在欣賞時,神情隨著二胡旋律的變化而變化。我著重地介紹了教材內容《陽關三疊》:“這是一首離別之曲,藝術地反映了古代人民對無休止的征戌的一種埋怨……”學生一邊欣賞著《陽關三疊》所呈現(xiàn)的歷史畫面,一邊聆聽著精心準備的描繪,在聲與樂的交融中,學生沉浸在音樂與歷史編織的世界里。
三、在實踐中彰顯美
音樂既是學生感受美的重要載體,又是學生進行自我約束的重要工具,還是學生實現(xiàn)德育功能的重要途徑。正如一位教育學者所說:“凡樂于欣賞音樂,就能夠傾心賞美,便是樂于接受教育的表現(xiàn)。人的精神愉悅了,就會產生積極向尚的情緒,煥發(fā)出異彩?!弊鳛橐魳方處煹奈覀?,應明確這一點,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音樂實踐的途徑,讓學生在實踐中認識美、感受美、體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