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微觀經濟學基本概念解釋范文

微觀經濟學基本概念解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微觀經濟學基本概念解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微觀經濟學基本概念解釋

第1篇:微觀經濟學基本概念解釋范文

1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的重要性

微觀經濟學的基礎理論及研究方法是財經管理類諸多專業(yè)課的基礎。微觀經濟學的理論可以啟發(fā)學生對經濟現(xiàn)象進行分析和判斷,并指導他們如何做出理性的經濟決策。微觀經濟學不僅是規(guī)范學生學習和運用現(xiàn)代經濟學理論的基礎課程,也是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具有現(xiàn)代經濟思維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對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專業(yè)素養(yǎng)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微觀經濟學作為經濟管理類專業(yè)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專業(yè)主考課,關系到學生考研的成敗。

2二本院校微觀經濟學教學中面臨的困難

2.1學生素質整體下降,學習的主動性不強

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與普及化背景下二本院校學生的平均素質降低。中學教育中高密度、被動式接受教育的過程使學生們逐漸失去了獨立思考意識,課程學習完全依賴老師講解。過早地文理分科,使學生們沒有具備完整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體系。理科生怕文字描述、懼怕記憶基本概念和理論,對經濟常識的了解較少;而多數文科生不具備簡單的數理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2.2高校對教學不夠重視,教師教學水平相對較弱

二本院校在人才引進方面也越來越看重學歷與科研,引進的幾乎都是來自研究型大學有較強科研能力的博士研究生。這些教師理論知識比較扎實,科研能力較強,但實踐教學經驗和教學能力明顯不足。雖然二本院校重視日常教學管理,但多數留于形式,教師只要完成教學的基本任務,嚴格考勤,保證不出教學事故即可,學校找不到合理的指標體系去衡量和監(jiān)督教學效果。學校的教學獎勵與職稱評定等也與日常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不掛鉤。在這種體制下,教師既沒有努力鉆研教學的動力也沒有提高教學能力的壓力。

2.3微觀經濟本身的特點

微觀經濟學具有理論性強、教學內容繁多的特點。教師要在短短的課堂時間內講清楚微觀經濟學基本概念、模型、圖形等理論已經很不容易。微觀經濟學中假設條件太強太多,很多原理只有在嚴格的假定才能存在的,這些條件的假定與現(xiàn)實的經濟世界相差甚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很懷疑理論對實際生活的指導作用,在理解消化模型上有一定難度。

2.4現(xiàn)有教學方法和教學條件

二本院校經濟學課堂中主要采用講授式教學方法授課,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基本上就是教師唱獨角戲,教與學之間缺乏必要的聯(lián)系和溝通,沒有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校逐年擴招使得各高校師生匹配比例嚴重失調,生均教學資源數量在減少。教師通常一學期要上幾門理論課,每門課的人數又非常多(課堂人數一般在九十人以上),基本上只能采用大班上課,這種條件下不僅教師上課辛苦、課堂紀律很難控制,而且?guī)熒懻摵突訒r間少,教學效果差。

3微觀經濟學教學改革對策

3.1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有區(qū)別的選擇教學內容

為解決微觀經濟學教學內容多、課時少的矛盾,教師應根據不同的專業(yè)有針對性的選擇教學內容,而不是不顧學生的專業(yè)需要一股腦的灌輸全部理論。比如對于旅游管理專業(yè)的學生,主要講解一些基本的理論、注重理論對實際生活的指導,使學生理解生活中的一些經濟現(xiàn)象和經濟問題;對于工商管理專業(yè)的學生,不僅要求掌握微觀經濟學的基本理論、模型,并運用模型分析經濟現(xiàn)象;而對于經濟類的學生要求系統(tǒng)掌握經濟學基本理論,模型分析和內容更全面,而且要配套各種類型的考題進行學習。對于考研的同學,可以考慮建立一個群,除基本理論之外還要補充一些經濟思想史,讓他們對不同流派的理論體系有個初步認識。

3.2多種教學方法配套使用以提高上課效率

在教學中對概念性的內容教師可舉一些生活中每天會接觸的商品進行解釋,而對于基本原理比如彈性、消費者均衡、生產者均衡等理論需要引導學生運用基本知識進行案例分析和討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相結合可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從而提高課堂學生的興趣和效率。

3.3改變單一的職稱評審模式,有效激勵教師提高教學水平

新時代對高校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實踐能力提出新的要求,為了改變高校教師教學能力不足的狀況,二本院校在職稱評定和教學獎勵的過程中要更多的體現(xiàn)教師日常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教師應轉變思想觀念,把教書育人作為根本,考慮個人發(fā)展的同時也要對學生負責,對教育事業(yè)負責。

3.4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及其他網絡資源

微觀經濟學內容多,原理、圖形、理論模型復雜,加之大部分學生數學基礎不好,教師要想在有限的課堂完成教學任務,必須要借助多媒體設備。此外教師也應利用網絡資源為教學服務,比如在網上尋找最新案例讓學生分析,利用網絡給學生布置作業(yè),并在網上批改作業(yè)等都能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對于難掌握的模型,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傳輸給學生推導過程,指導學生課外學習。

3.5注重對學生的理論運用能力考察

二本學校為提高課程的過關率,對教學的考核通常是期末考試成績與平時成績按一定比例折算期評成績。平時成績的評定主要是依據學生有沒有到課、有沒有按時完成作業(yè)及上課有沒有違紀,這種考核方式過于形式化,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經常出現(xiàn)學生為了撈到平時成績,人在心不在,作業(yè)自己不做抄襲別人的,甚至還有請人代課和作業(yè)交差的情況。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投入理論的學習,應該通過理論運用能力的考察來評定其平時成績。

【經濟學博士論文參考文獻】

[1]湯向俊.基于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西方經濟學教改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3(22).

第2篇:微觀經濟學基本概念解釋范文

應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培養(yǎng)目標定位是培養(yǎng)專業(yè)基礎扎實、知識結構合理、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較強、潛心服務基層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高素質的會計類專業(yè)人才則需要應用型普通本科院校的高端培養(yǎng)。在課程知識傳授過程中,注重采用探索促進學生發(fā)展的多種評價方式,考試評價的作用是有組織地提供調節(jié)教學活動所需要的信息的過程。分析會計類專業(yè)學生在微觀經濟學課程中實施動態(tài)評價考試的效果,是實踐性強的課程講授急需教學改革的創(chuàng)新方式,能滿足專業(yè)的實習實訓與教學研究能力培養(yǎng)的需求。同時近五年,我校先后組織人員到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等十余家省內外高校、深圳中聯(lián)房地產評估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大型公司進行專業(yè)考察學習和走訪調查,邀請邵陽市財政局、審計局、稅務局以及部分大中型企業(yè)、會計師事務所召開兩次考試評價方案專家座談會,針對會計類專業(yè)學生的特點提出了優(yōu)化動態(tài)考試評價方式的改進途徑,達到會計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基本要求。微觀經濟學是會計類專業(yè)的學科基礎課,包含了政治經濟學、會計學、西方經濟學和高等數學等各方面的基礎知識。應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微觀經濟學課程的教學評價仍主要采用考勤10%、作業(yè)10%、課堂提問10%、期末成績70%,實質上是將期末卷面總分作為學生學習該門課程的總評分情況,評分結果過于靜態(tài)和片面。然而,微觀經濟學課程是運用相應的經濟學理論知識解釋當前的政治社會文化現(xiàn)象的應用性極強的課程,若仍采取過往的靜態(tài)評價方式,將使得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二、理論基礎和研究現(xiàn)狀

動態(tài)評價過程中,教師通過與學生上課,了解學生的動態(tài)認知過程和隨時的認知變化,進行適當干預和互動,推動學生進步。Lantolf&Poehner認為,動態(tài)評價模式可分為干預式模式和互動式模式(2004)。動態(tài)評價在心理學、中小學教育、高等外語教育等領域研究碩果累累,彭湃,周蘭蘭(2016)發(fā)現(xiàn)學生反饋和自我評價是研究最多的主題,其次是評價方法以及教育測量等主題,而且更多聚焦于微觀教學過程中。在經濟管理類教學評價大多集中在實驗教學中。張夏(2016)通過學生評價、教師評價和同行評價達到經管類實驗教學互動、師生互動的目的,而對于微觀會計類理論課程教學研究并不多。有鑒于此,本研究嘗試建構微觀經濟學課程動態(tài)評價模式,對該課程過程性動態(tài)評價設計方案、設計方式進行探討和應用。

三、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評價模式建構

本文針對應用型普通本科院校會計類學生的特點,在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中,以動態(tài)評價為理論指導,通過建立“課程學習檔案袋”,運用按照預先準備的案例教學設計的干預式模式,同時課程設計和答辯的互動式模式,教師評價學生,學生互評、學生自評和教師的三位評價的全方位評價,建構微觀經濟學課程動態(tài)評價模式,以提高課程教學效果。

(一)建立課程學習檔案

課程學習檔案記錄的是學生的基本信息和該課程的每次課的學習情況,包括課前學習、課堂學習、課后評價,以及這門課的課程評價、自我反思。另外一方面,也記錄著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的干預和課程反思等。

(二)干預式模式———案例教學設計

干預式教學模式可運用案例教學的方式進行。一般操作程序是:“教師課前選編典型案例學生自主解讀案例師生就案例進行課堂討論教師總結理論提升學生交流推廣”的思路展開研究。在案例教學中,教師以學生為主體設計案例,教學全過程師生應該是全程參與的。案例教學的優(yōu)點是一箭雙雕的,不僅滿足了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而且提升了學生的各方面的應用能力。但是案例教學中的“案例”是需要根據學生的自身理解能力和課堂大綱共同決定的,需要將這三個因素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才能發(fā)揮教學案例置于為教學目的服務作用,若應用不當,案例教學就會像“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

(三)互動式模式———課程設計和答辯

互動式動態(tài)評價模式強調學習是教師、學生和學習任務三者之間不斷相互影響的過程;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和內容有意圖的安排和設計相關知識點,適度放開教學范圍,喚起學習者的求真意識和追求知識的想法,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下進行多方面的評價和指導,最終實現(xiàn)學生學習潛能的評價,使學生在獲得專業(yè)知識的基礎上,獲得專業(yè)能力,擁有人文、科學和專業(yè)素質。

(四)全方位評價

(1)教師評價學生。微觀經濟學課程動態(tài)評價過程中運用干預式模式時,每章節(jié)的主要知識點,教師在網絡社交平臺通過在線測試的形式或在上課的時候通過課堂測試和課后作業(yè)的方式,了解該課程的運用情況和學習效果。運用互動式模式評價時候,適度給學生設置積分獎勵,鍛煉學生的各方面的應用能力。(2)學生互評。微觀經濟學課程動態(tài)評價過程中運用互動式教學模式,將一個班分成若干3人左右的小組,小組之間的合作與互相學習是以學習任務為主題開展的。以PPT或WORD的方式向教師和其他同學進行答辯。在這些課前討論和課堂答辯的過程中,學生不再僅僅是學生,更是合作伙伴。學生在伙伴式互動學習中內化知識結構的同時可以進行打分。學生合作撰寫課程論文或PPT答辯是打分的主要依據,學生在與其同學交流的過程中,可以注重各類專業(yè)知識的積累、專注相關知識,同時培養(yǎng)自己團隊合作的精神。(3)學生自評。從學生的角度結合制度建設、學習內容及課程收獲等多個因素進行調查問卷,設計評價教學效果的指標,培養(yǎng)學生反思學習的能力和自學的意識。學生自評過高或過低都將引起師生的重視。(4)教師的三位評價。在嚴格執(zhí)行學校教學質量監(jiān)控的各種規(guī)章制度基礎上,學校堅持“評教”、“評學”與“評管”“三位一體”的工作方針,建立本科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在學校領導和督導聽課查課的同時,學院領導聽課、教師同行評教、學生網上評教已經實現(xiàn)了常態(tài)化,學校每年公布評教結果,加強課程主講教師的被評價效果。

四、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評價模式應用

(一)每個學生建立課程學習檔案

作者選取了本校會計學院17級會計1班和會計2班共計99人,運用了動態(tài)評價法作為動態(tài)評估的推行對象。17級會計3班和4班作為參照組,仍采取過往的考試評價方法。本校教師讓實驗班學生登記好課程學習檔案的基礎資料,并讓學委統(tǒng)一匯總。在參照組仍讓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結果表明,建立了課程學習檔案組的班級學習效果更佳,師生互動效果更好。

(二)采用案例教學方式加強干預式模式

由于本校是武陵山片區(qū)的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生源質量以及學校品牌效應較東部地區(qū)和省會城市高校較低,學生理解力不強,干預式模式的應用要注重不要設置的太復雜深奧,因此,在講授第三章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的概念和應用這一節(jié)時,課前選取了與學生日常生活相互融通的“請客吃飯”案例教學,讓干預式評價更接“地氣”,學生更容易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教師要求學生對該案例進行衍生和拓展,上課時該小節(jié)的內容是由一名學生講授,5名學生代表進行點評,使得學生明白了效用的不同計量方式和方法,若講課學生講的不夠好,則要求其他的學生進行補充和解釋。最后,教師對學生自己講授的內容和方式進行打分,明確學生的不足和優(yōu)點,并將學生自評的部分計入到個人課程學習檔案。

(三)采用課程設計和答辯加強互動式模式

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師根據不同的學習情境進行課程設計和答辯。在講授第二章供應和需求理論時,課前在社交平臺上組織學生明白該章節(jié)的知識結構圖,因為該章節(jié)比較特殊,屬于學生過往已經學過的內容和知識,因此,在具體問題的探討和理解時,就會鼓勵每個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在講授第九章市場失靈的時候,該章節(jié)的內容從未講過的陌生章節(jié),有些學生由于理解力較差或個人原因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不太明白,因此就會針對性的先鼓勵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和表現(xiàn)一般的學生組成項目小組,在教師的指導下探索感興趣的微觀經濟學的專題,主動查閱資料和搜索信息撰寫課程論文和進行答辯。答辯的時候,每個人就自己各自所作的工作和內容進行闡述,教師將根據答辯內容計入到個人課程學習檔案。微觀經濟學課程的教學評價評分準則現(xiàn)在調整為考勤10%、作業(yè)10%、課堂提問10%、課程設計40%,期末考試30%。

第3篇:微觀經濟學基本概念解釋范文

論文摘要:探討了高等院校經管類專業(yè)在開設微觀經濟學課程時,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考試等方面的新嘗試,闡述了該課程運用新的教學理念,使教學有了一定的發(fā)展空間,為該課程的教學改革提出了新思路。

《微觀經濟學》是經管類學生所學的第一門專業(yè)課,一般在二年級上學期開設。這些剛剛接觸專業(yè)課的學生有一些相同的特點:第一,他們雖然讀過或聽說過一些經濟理論,但經濟學知識不夠完善,沒有一條貫穿于經濟知識的主線,也不能形成體系;第二,他們在中學接觸過政治經濟學,他們的腦海中有些先人為主的觀念;第三,少數學生讀過一些他們感興趣的經管類圖書,但各人讀的書不同,接觸的知識也不同;第四,他們在一年級已經學習了微積分課程,但由于經管類專業(yè)文理兼收,學生數學基礎參差不齊。

由于《微觀經濟學》既是一門理論很強的課程,同時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它側重于有關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論的教學,讓學生能掌握微觀經濟理論的精髓,對市場經濟運行機制的一般原理和規(guī)范行為等方面的內容有詳盡了解,并能運用一些基本經濟分析方法和工具、基本經濟理論和模型去分析和解決簡單的現(xiàn)實經濟問題的能力。但由于專業(yè)學時有限,面對體系龐大、內容繁雜的微觀經濟理論,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用,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探索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尤為重要。

1.教材的選用

《微觀經濟學》教材有很多,如薩繆爾森和諾德豪斯合著的《經濟學》,斯蒂格利茨和沃爾什合著的《經濟學》,曼昆的《經濟學原理》,高鴻業(yè)主編的《西方經濟學》,梁小民編寫的《西方經濟學教程》。對于學生來說,教材的難易程度和實用性是很重要的。經濟學是一套連貫的理論,如果教材難度過大,學生就不易接受,真正學到的知識就少。在國外的教學中,很多課程沒有固定教材,教師上課也并不依據某一本教材,而是列出一長串參考書供學生閱讀,而在我國傳統(tǒng)的教學中強調以教材為本??墒菄鴥葘W者編寫的教材很少融入案例或新聞摘要,根據我國國情,我們在指定教材的同時,還應在講課之前為學生精心選擇教學參考書目。這些參考書目包括經濟學經典教材、經典著作、經典論文,有價值的期刊和經濟學學習網站。國外學者,特別是美國大學教師編寫的教材案例比較豐富,可惜是取材于國外的經濟現(xiàn)實,有些在中國課堂中并不能達到好的效果。因此,教師還需要大量收集經濟學案例,作為教學內容的一部分,這一方面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能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教學方法的改革

微觀經濟學原理與思維方式的形成,是培養(yǎng)經管類專業(yè)人才的第一步。微觀經濟學的理論內容很豐富,但也很抽象、深奧、難懂,學生難于消化,特別是要用高等數學的知識證明和推導經濟理論,使很多學生普遍感到經濟學難學。要做好教學,就要針對學生的特點,培養(yǎng)其專業(yè)興趣,多傳授實用性強的知識,最終使經濟學原理“印”在學生的腦海中。將微觀經濟理論學習過程中的抽象、難于理解的問題,變?yōu)榫唧w和簡單。

首先,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在對教材進行整理、歸納后,借助國內外最新的教學內容、精彩片段等,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由于《微觀經濟學》的教學內容需要將圖、表和數學都作為其基本工具,引入多媒體教學手段后,可以節(jié)約出大量的課堂時間,這對教學內容的完成將更有利;同時教會學生看圖表、做圖表對學習微觀經濟學基本理論非常重要,尤其需要教會學生如何看圖、如何作圖?!耙粓D勝千言”--解釋經濟現(xiàn)象時,有時用圖來說明要遠遠好于語言的羅列。

第二,教學中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學過程本身就是教學相長,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也早被提出,敢于提問才能敢于批判、敢于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因為,正確的提問代表著創(chuàng)新的方向,沒有正確的方向也就沒有創(chuàng)新成果。從學習活動方式來看,絕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活動僅限于“預習、聽課、復習”之中,他們在相當程度上“懶于思考、缺乏問題意識”。這種學習狀態(tài)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因此,可以考慮將課堂實驗的方法引入《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中來。形成師生互動,老師引導,學生參與其中的信息雙向交流過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變成主動的知識探詢者,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同時,教師也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的能力和興趣。了解學生的需求,做到因人施教。

第三,加強案例教學。案例教學在現(xiàn)代教育領域已被廣泛使用,我們不僅要加強對西方經濟社會的研究,揭示西方國家的消費者行為、生產者行為、企業(yè)組織與管理等的新變化,還要加強對我國經濟實踐的研究;通過大量的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例子讓學生了解,西方經濟學原理具有極強的實用性,所有人都生活在經濟社會之中,人們的衣食住行都和經濟有聯(lián)系。西方經濟學原理不僅是一門學問,更是人們生活、理財的可靠指南。

第四,注重習題練習。通過做習題可以加深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并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理論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習題練習可以使學生熟悉生疏的概念、原理,糾正學習中的錯誤,鞏固所掌握的知識。并且我們可以在學期初為學生提供一系列經濟管理研究的前沿課題供學生選擇。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根據選題查找參考文獻.依據所學知識分析研究課題并總結自己的觀點。最后要求學生在小組前進行答辯演講。表達自己的觀點,回答其它同學提出的問題。其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正確表達、敢于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和不怕困難、勇于擔當的性格。

3、考試形式改革

第4篇:微觀經濟學基本概念解釋范文

一、國際經濟學學科的主要特點

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起,中國部分高等院校才開設國際經濟學這門課程,之后越來越多的高校也陸續(xù)引入這門課程。作為一門在中國發(fā)展時間仍不長的經濟類專業(yè)基礎課程,國際經濟學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1.以西方經濟學的研究方法為基礎。國際經濟學以經濟學的一般理論為基礎,研究國際經濟活動和國際經濟關系,是一般經濟理論在國際經濟活動范圍中的應用與延伸,是經濟學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研究方法上,國際經濟學主要是以西方經濟學的研究方法為基礎。從研究內容來看,國際經濟學主要包括微觀部分(國際貿易部分)和宏觀部分(國際金融部分)兩大塊。其中,國際貿易部分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微觀經濟分析為基本工具,屬于實物面研究;而國際金融理論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宏觀經濟分析為主要工具,屬于貨幣面研究。

2.理論體系比較龐大。國際經濟學的研究內容比較廣泛,并且涉及到很多當前國際經濟中的現(xiàn)實問題。微觀部分主要研究國際貿易純理論、貿易政策、貿易與經濟增長、要素國際流動等問題,側重于解釋國際貿易的起因與利益分配以及國際貿易政策的影響及其依據等。宏觀部分主要研究國際收支理論與政策、匯率理論與政策、開放經濟下的宏觀經濟政策和國際貨幣制度等問題。從國際經濟學所涉及到的理論派系來看,微觀部分主要涉及到絕對優(yōu)勢理論、比較優(yōu)勢理論、要素稟賦理論、重疊需求理論、產品生命周期理論、規(guī)模經濟理論等,宏觀部分主要涉及到貨幣模型、資產組合平衡模型、蒙代爾—弗萊明模型等,可謂是理論派別林立。此外,國際經濟學是一門發(fā)展的學科,如克魯格曼等人仍致力于國際經濟學體系的進一步發(fā)展和完善。

3.與其他專業(yè)課程互為依托。國際經濟學和經濟類專業(yè)的其他專業(yè)課程,如西方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等課程互為依托。在本科專業(yè)的課程體系中,國際經濟學作為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專業(yè)基礎課,一般都是安排在其他專業(yè)課程之前或者與其同時開設。在國際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將會涉及到一些財政、金融、投資和貿易等學科的基礎知識,因此以前所學習的西方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投資學等基礎課程是國際經濟學學習的基礎。與此同時,國際經濟學的學習也將為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國際投資學、國際金融學等專業(yè)課程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并有利于學生以更為開闊的國際視野來學習和研究理論和現(xiàn)實中所涉及的財政、金融、投資和貿易等方面的問題。

4.對數學能力的要求較高。國際經濟學是一門邏輯性非常強的學科,其內容涉及到比較多的經濟數量關系。國際經濟學之所以能夠形成關系密切且相互支持的理論體系,是因為它體現(xiàn)了數學的基本特點,即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邏輯的嚴密性。一般來說,經濟學的學習和研究都需要一定的數學知識作為支撐。而在其中大量采用數學模型進行論述的國際經濟學,更是要求學生具有比較扎實的數學基礎。

二、國際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國際經濟學同西方經濟學一樣,都是從西方發(fā)達國家引入的經濟類課程,這些西方經濟理論在解釋或應用到中國經濟發(fā)展實際的過程中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當然,在國際經濟學的教學實踐中,也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

1.學生的專業(yè)基礎較為薄弱。作為經濟學類專業(yè)的基礎學科,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等也是國際經濟學學習的基礎和前提。盡管這些課程在教學計劃中都有所安排,但學習效果并不理想,這一問題在國內大多高等院校的教學實踐中都是存在的。再加上受應試教育這一傳統(tǒng)思維的影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難將所學的理論同經濟發(fā)展實際聯(lián)系起來并加以理解和記憶,致使專業(yè)基礎不夠牢固。而這勢必會影響到國際經濟學的教學效果,難以提高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

2.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較弱。數學是經濟學的重要分析工具。在國際經濟學的理論體系中,更是涉及到了較多的數學模型和邏輯分析。在教學的過程中明顯發(fā)現(xiàn),學生對數學工具的運用還不夠熟練,數學思維能力較弱,對邏輯推導、數學證明等比較生疏,尤其是難以理解理論模型的經濟意義,不能將數學模型與其經濟含義聯(lián)系起來。因而,學生的數學基礎和邏輯思維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

3.教學方式比較傳統(tǒng)。目前,很多國內高等院校在國際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仍普遍采用“滿堂灌”這種較為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皾M堂灌”式的教學方法將講授知識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而忽視了學習方法的引導,更忽視了“教”和“學”的互動,這種教學方式難以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實踐中也發(fā)現(xiàn)大多學生仍傾向于“被動”學習,缺乏“主動”的思考。

4.理論與實際脫節(jié)較為嚴重。在國際經濟學的教學實踐中,大多高校仍傾向于由教師選取相應的教材并以該教材為中心進行教學,這有利于教師完成備課、講授等教學環(huán)節(jié),也有利于學生對該課程理論體系的理解和掌握,但這也使得教師和學生過分依賴教材,進而忽視了國際經濟理論與經濟發(fā)展實際之間的關系,難以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眾所周知,理論來源于實踐并要接受實踐的檢驗,因而以教材為中心開展教學可能會導致“教”、“學”雙方思維僵化,難以引導學生進行批判性學習并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更難以增強學生用所學理論來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國際經濟學教學改革的對策和建議

作為發(fā)展中國家,國際經濟學課程的定位應立足我國實際,借鑒發(fā)達國家(地區(qū))的經驗教訓,不斷完善該課程的教學方法,提高其教學質量,進而增強學生用所學的國際經濟理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致力于中國經濟的改革和發(fā)展。

1.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為有效提高國際經濟學的教學質量,必然需要一支科研和教學能力較強的師資隊伍。而建設好國際經濟學師資隊伍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加強學科內任課教師的定期交流,不斷提高團隊意識,此外還要積極同兄弟院校的相關師資隊伍進行溝通和交流;(2)鼓勵任課教師到國內外其他高等院校進修和深造,不斷提高師資隊伍的知識層次;(3)鼓勵任課教師進行科學研究,不斷提高師資隊伍的科研水平;(4)加強師資隊伍的培訓,使之能夠熟練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并將其有效地應用于國際經濟學的教學實踐。

2.引入比較先進的教學方式。針對目前國際經濟學的教學實踐,目前國內有很多高校已經在國際經濟與貿易等專業(yè)開展雙語教學。因此,在我校國際經濟學的教學方面,可先嘗試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實行雙語教學,然后逐步推廣到經貿學院的其他經濟類專業(yè)。此外,可以采取諸如課堂討論、案例分析、實驗教學等先進的教學方式,有意識地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國際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可嘗試將所涉及的理論同現(xiàn)實熱點問題結合起來,這樣不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更能通過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不斷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注重充實新內容。當前,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fā)展,國際經濟發(fā)展中的新現(xiàn)象層出不窮,國際經濟理論也在不斷發(fā)展,而教材里面知識的更新卻顯得有些滯后。因此,在結合教材講授國際經濟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密切關注國際經濟的發(fā)展動向,并及時充實新內容和引入新數據。如在講授國際貿易理論的時候,要引入當前國際貿易研究領域中出現(xiàn)的新思想和新理論;在講授歐盟區(qū)域經濟一體化實踐的時候,要引入新數據并介紹歐盟發(fā)展的最新動向等等。此外,還應將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實際同課程教學結合起來,堅持學以致用,并立足于為中國經濟發(fā)展作貢獻。

第5篇:微觀經濟學基本概念解釋范文

論文摘 要:本文通過對西方經濟學教學特點的分析,指出了多媒體技術在西方經濟學課堂教學實踐中的優(yōu)越性與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與意見,旨在為同樣從事西方經濟學教學的同仁們提供一些參考,促進多媒體教學的改進。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集音響、文字、美術、動畫、影視等于一體的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運用。它的出現(xiàn)和應用,打破了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增添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高效性。但是對于不同形式和特點的課程在使用中需要加以區(qū)別對待,以使之充分發(fā)揮應有的作用。本文根據筆者在西方經濟學課程中的教學實踐,提出了多媒體技術在西方經濟學課堂教學中的一些思考,希望能夠給眾多接觸多媒體教學的同仁們提供一些參考,促進對多媒體教學的改進。

1 西方經濟學的性質與教學特點

西方經濟學課程包括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是經濟類、管理類本科專業(yè)的基礎課程、核心課程,也是經濟管理類專業(yè)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專業(yè)課必考科目,它在經濟學和管理學專業(yè)課程中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其所特有的課程結構和知識層次具有相當難度,因此我們需要針對西方經濟學的教學特點進行設計,才能在教學中改進和創(chuàng)新本課程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經濟學不同層次的理論和方法。筆者根據西經教學實踐,總結出本課程教學具有的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1.1 理論教學內容較多,邏輯性強,較抽象

西方經濟學是理論經濟學,它運用抽象分析方法,通過建立假設前提條件,排除一些次要的因素和現(xiàn)象,創(chuàng)造了極為嚴密、精細、完整,前后內容聯(lián)結緊密,系統(tǒng)性很強的理論分析框架和環(huán)境。例如,在微觀經濟理論中,從簡單的供求理論開始,到消費者與生產者理論,再進而研究市場理論、分配理論及福利經濟學等,各個知識點圍繞價格理論這一核心層層推進,前面的內容總是后面內容的基礎,前后銜接,環(huán)環(huán)相扣,需要串起知識的鏈條才能準確的把握微觀經濟的全部內容,這一特點對于初學者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尤其是對偏重感性思維的文科生更是如此。

1.2 實踐性結合理論性。雖然西方經濟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理論核心課,但教學中必須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因為如果只是注重用一些圖表、函數和數學公式來表達經濟學原理,雖然能使學生了解一些西方經濟學的基本知識,記一些公式、圖形,卻不能達到能力培養(yǎng)和學以致用的目的。尤其是西方經濟學目前主要在低年級開設,對于那些社會閱歷簡單、社會實踐有限的學生而言無疑會帶來相當的誤解和困惑。同時,西方經濟學中有很多模型,其理論模型的前提假設與實際有很大距離,因此,將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是西方經濟學教學的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

1.3 傳統(tǒng)教學方法存在較大局限

傳統(tǒng)的西方經濟學課堂上通常是教師板書、講解與學生的聽講、筆記相結合。結果是教師浪費了大量的時間于板書上,而學生又在機械的記筆記反而無暇思考,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在進行較為復雜的推導和圖形解析的時候,首先要花一定的時間把它們抄到黑板上,然后講解;如果這一分析過程很長,則需要抄寫一半;講解,擦掉后,再抄另一半,原有的邏輯性就很難完整的表現(xiàn)出來了。而且一些經濟學模型的動態(tài)演化過程是很難在黑板上準確進行演示的,也影響了學生的理解。

2 多媒體技術在西方經濟學課堂教學的優(yōu)越性

在我國多媒體教學在20世紀80年代已經開始出現(xiàn),但當時是采用多種電子媒體,如幻燈、投影、錄音、錄像等綜合運用于課堂教學。90年代起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和普及,多媒體計算機已經逐步取代以往的多種教學媒體的綜合使用地位。因此,現(xiàn)在我們通常所說的多媒體教學是特指運用多媒體計算機并借助于預先制作的多媒體教學課件來開展的教學活動過程。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西方經濟學教學的優(yōu)越性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2.1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學容量明顯增加

目前課件的開發(fā)方面的應用軟件有不少,但對于普通的本科西方經濟學任課教師而言,最容易掌握和使用最普遍的是Powerpoint。該軟件操作相對簡單而且功能強大,它能夠提供多種形式的文件編輯和動態(tài)演示功能,還可以進行超級鏈接,可以很方便地在課件中加入其他軟件對象,如Word文檔、office表格及圖形等。那些以前需要占用教師大量時間的板書和圖形可以輕松地由展示界面顯示出來,而且甚至是可以以動畫的方式顯示,不僅節(jié)約了時間,而且更為清晰明了,便于學生理解,增加了授課效率。例如,在微觀經濟學部分單是解釋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如果要清晰明了的展示就需要6個圖形,而運用多媒體課件可以在一個圖形上以動畫的形式予以展示,省時又省力。

2.2 形式活潑,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課程學習對象為20歲左右的青少年,此年齡段的學生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和欲望極強,但持久性差。在平時的生活中喜歡接觸電腦、網絡等IT信息。所以相對于傳統(tǒng)的板書教學,大量使用圖形動畫、視頻和聲音的多媒體教學方式更容易被學生接受,通過多媒體教學所特有的全方位、立體式的多種刺激信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可以把標題、重點、結論等內容分別用不同的顏色顯示,使之顯得更加醒目,學生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印象也會更加深刻。在介紹宏觀經濟學的貨幣政策部分時,引用我國歷次調整存款準備金率的實例,并可加入相關視頻。

3 多媒體技術在西方經濟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使用多媒體課件講授西方經濟學能夠較好的適應該課程的教學特點,具有很明顯的優(yōu)勢,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值得重視。

3.1 教學方式的改變,要求教師本人提高對經濟學專業(yè)領域理解的深度和廣度

在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教師的板書量大幅度減少,課堂信息容量大幅增加,這就對教師的經濟學專業(yè)素養(yǎng)提出更高要求。一方面,對于大量的基本概念用更多的口述替代板書,即用多媒體進行演示的同時,需要花更多時間對基本概念進行講解,同時補充大量的實例,力求通過更多形象的例子來講清經濟現(xiàn)象。另一方面,若要充分發(fā)揮多媒體課件的優(yōu)勢,需要教師對所講的內容有更深刻的認識,才能設計出合理的課件內容及結構安排。當然其中對于教師對于軟件使用的技巧也有要求,所以教師還必須在專業(yè)學習之余不斷學習與更新軟件使用的新知識,這都增大了教師備課的難度與復雜性。

3.2 影響學生的動手能力

在西方經濟學的學習中,運用數學、幾何的語言進行分析是一種基本的訓練,尤其是在經濟學基礎的課程中,圖形語言的認知和使用是普遍的。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需要在黑板上為學生畫出圖形,并解釋。但是由于使用了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這些圖形便直接顯示出來或者是以動畫的方式出現(xiàn)了。雖然更為清晰和便捷,但是學生卻無法通過教師的畫圖操作來學習這種方法。而且動畫圖形出現(xiàn)的時間相對較短,學生也往往無法對圖形的形成過程有較為深刻的印象,從而使學生在進行圖形分析時的動手能力受到影響。

3.3 影響學生對知識點的系統(tǒng)把握

西方經濟學的內容具有比較強的理論性和邏輯性,前后聯(lián)系緊密。這也是本門課程的特點之一。但是以多媒體課件的方式講授時,受到每頁課件大小的約束,一個知識點的內容可能需要一個或多個頁面才能展示完全。這就從形式上打破了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那些以前可以在板書中系統(tǒng)呈現(xiàn)的知識鏈條,在使用課件時不能完整的展現(xiàn)出來,從而影響了學生對知識點的系統(tǒng)把握。雖然,我們也可以使用超鏈接的方式進行前后的聯(lián)系,但是,學生在頁面的頻繁切換中仍不能很好的掌握各知識的脈絡。

4 對西方經濟學多媒體教學的幾點建議

針對多媒體教學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上述問題,結合本課程的教學特點,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4.1 不斷更新課件,更好的結合實踐

西方經濟學是一門年輕的學科,與其他的傳統(tǒng)和基礎的學科相比較,變化更快,作為西方經濟學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因此,對于多媒體課件的內容也應當不斷調整和豐富,才能適應教學的需要。此外,在每一次更新內容時,除了注意新的理論發(fā)展,更應該把實踐和案例內容的補充作為重點,以更貼近學生、更貼近當前的教學案例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與學習熱情。

4.2 通過習題課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對于在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學生動手能力得不到鍛煉的問題,建議采用習題課的方式予以解決。也就是單列習題課時間,由學生自主做題,并由教師負責指導,從而達到解題和分析能力訓練的目的。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的薄弱點,進而選擇典型習題作為例題,通過板書的方式向學生說明。既可以節(jié)約時間,提高效率,同時也更有針對性。

4.3 為學生提供知識點網絡結構圖,構造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

多媒體教學不同于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故教學模式和方法也應作較大的變動。但是,傳統(tǒng)教學方式也有一定的生命力。在西方經濟學多媒體教學中,在應用多媒體技術時,適當加入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二者相互配合,優(yōu)勢互補,將會達到一個比較理想的狀態(tài)。例如,針對學生對知識點把握不夠系統(tǒng)的問題,建議為學生提供知識點網絡結構圖,構造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當然,這個結構圖也可以通過課件展示出來,但是畢竟頁面有限,內容過多,字體相應變小,不利于觀看。所以,如果能以板書方式展示,則可以顯示更多的知識點與相互關系。同時,板書的過程教師可以邊講解邊串聯(lián)起各個知識點,也會給學生更多消化吸收的時間。

4.4 構造更精練的課件內容

在使用多媒體進行西方經濟學教學時,備課工作要遠比傳統(tǒng)教學復雜得多,不僅備課的容量大大增多,而且為獲得較好的演示效果。對于那些傳統(tǒng)教學難以奏效的教學內容,需要精心的設計教學內容。在制作課件時需要注意,不要將大段的文字解釋照搬照抄,只需要把要點和關鍵的理論和定義說明清楚即可,以使課件結構更為精煉。這樣既可以使課件視覺效果更為清晰可見,也避免了學生產生課件就是照抄課本的心理。

參考文獻

[1] 岳愛嫻.西方經濟學教學中多媒體教學方法的采用[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09(4):42~44.

[2] 儲玲.西方經濟學多媒體教學研究[J].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3):78~80.

[3] 劉輝.多媒體教學方法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西方經濟學”課程為例[J].新西部(下半月),2008(3):181~182.

[4] 黃濤,李衛(wèi)紅.《西方經濟學》中多媒體教學應用探討[J].桂林航天工業(yè)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3):51~53.

[5] 逯進,賀曉麗.對西方經濟學多媒體教學模式的探討[J].電化教育研究,2005(1):50~53.

[6] 齊艷玲.多媒體教學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應用的探索[J].現(xiàn)代情報,2002(5):169~170.

第6篇:微觀經濟學基本概念解釋范文

關鍵詞:教學方法;教學改革;統(tǒng)計調查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原標題:地方性本科院?!段鞣浇洕鷮W》的教學困境與改革—基于問卷調查的統(tǒng)計分析

收錄日期:2013年7月26日

西方經濟學是教育部指定的高等院校經管類專業(yè)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包括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兩個部分。因其有一定的理論性和抽象性,在歷年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們的學習效果不好。因此,找到日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及時解決,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思路,就顯得極為重要。為此,嘉興學院商學院經濟學系的全體老師,在共同組織和設計了相關調查問卷的基礎上,向全校9個專業(yè)的學生開展了抽樣調查,發(fā)放問卷423份,收回問卷420份,其中有效問卷為397份。針對所收回的有效問卷,全體經濟系的老師展開了細致的統(tǒng)計分析,集中發(fā)現(xiàn)了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一、問卷統(tǒng)計與分析

通過統(tǒng)計分析,本文發(fā)現(xiàn),嘉興學院經管類專業(yè)在西方經濟學的教與學的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突出問題:

(一)在課程難度方面。調查發(fā)現(xiàn),58%的同學認為,西方經濟學課程的難度主要體現(xiàn)在經濟理論太抽象,特別表現(xiàn)在微觀和宏觀的部分章節(jié),如“一般均衡理論”和“簡單國民收入的決定”、感覺很難結合現(xiàn)實進行理解。調查中,就“在課堂教學中遇到的最突出的問題”這一選項上,有高達64%的同學認為是內容太抽象不容易理解;在微觀經濟學的內容中,42%的學生認為市場結構理論是相對較難的部分。此外,通過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分析,也大概能夠驗證調查所反映出來的問題。就該課程最終考試分數的調查中,僅有6%的學生期末成績達到90分以上,并且雖然總體的及格率在86%以上,但仍然有14%的同學沒有通過第一次考試。此外,還有47%的學生希望將考試形式從閉卷改為開卷,有26%的學生希望通過寫論文的形式來代替考試,而有24%的學生希望提高期中考試在總評成績中的比重。所有這些都從側面反映了學生對該課程難度的認識。

(二)在學習的自覺性方面。雖然有59%的同學做到了課堂認真聽講和39%的同學做到了課后及時復習(完成作業(yè)),但僅有3%的同學做到了課前預習以及8%的同學做到了課余時間看相關的參考書;這說明,嘉興學院商學院學生對西方經濟學課程的學習主動性還不高。此外,49%的同學能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11%的同學幾乎能把書本上的作業(yè)全部完成,24%的同學幾乎把精品課程網站上的題目都做了,但是也有18%的同學沒有做過作業(yè)。在課外時間,有40%的學生會通過西方經濟學精品課程網站來學習西方經濟學的相關知識,有36%的學生會通過一些專門的網絡了解經濟學的知識。這說明,我校的西方經濟學精品課程網絡平臺得到了很好的應用,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方面,以及在開闊學生視野、補充學生的課外知識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在“學評教”方面。就學生對教師的授課質量、授課方式以及老師對精品課程網絡平臺的利用方面,46%的學生對老師的授課質量還是相對滿意的,33%的學生對此表示基本滿意,18%的學生對此表示非常滿意,但仍然有1%的學生對老師授課質量是不滿意的,其主要表現(xiàn)在講解的太淺,不夠系統(tǒng)和深入。雖然有28%的學生認為嘉興學院西方經濟學精品課程建設網站的資源非常豐富,很受益,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同學仍覺得網站資源還是太少,有待于改進;在精品課程網絡建設平臺的利用方面,有32%的學生會在該平臺上與授課老師經常交流,47%的學生會偶爾和老師在此交流,但也有21%的學生與老師在此平臺上幾乎沒有過交流。在課堂教學方式上,41%的學生最看重課堂講解的內容選擇,40%的學生最看重案例分析,而關注課堂討論和課后練習的學生相對較少。在如何提升課堂學習興趣方面,有57%的學生認為增加案例教學,但也有9%的同學認為應該增加師生互動。另外,在對案例的選擇方面,有20%的學生認為案例太過陳舊,應該及時更新,有35%的學生認為案例很貼切生動,還有16%的學生覺得應該多選擇具有地方特色的身邊案例,這反映了學生對身邊經濟現(xiàn)象的較高關注熱情。最后,在作業(yè)的布置和批改方面,37%的同學認為西方經濟學的作業(yè)難度太高,29%的同學認為作業(yè)形式過于單一,20%的同學認為對作業(yè)批改與評價不夠,16%的同學認為作業(yè)數量太多。可見,廣大學生對我校老師整體的教學質量還是認同的,但在實際教學中包括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作業(yè)布置等方面,少數比較優(yōu)秀好學的同學還是感覺不滿足,還需要有針對性地補充一些課內和課外的知識。這也是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改進的重點。

(四)在教材選擇、教學內容選擇及學習效果上。對于嘉興學院現(xiàn)在使用的西方經濟學教材,38%的同學認為其體系嚴謹邏輯性強,31%的同學認為其內容分析深入,僅有4%的同學認為其案例生動,甚至還有32%的同學認為現(xiàn)在所用的案例不夠代表性,或過于陳舊。另外,有48%的學生希望老師在日常課堂上補充一些課外的知識,有27%的學生希望老師適當省略一些內容,而不要只是簡單的照本宣科。在學生對老師教學水平的問題調查中,有41%的學生希望有教授職稱的老師來講課,有26%的學生覺得只要是講師就夠了。通過對西方經濟學課程的學習,48%的學生了解了一些經濟學領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36%的學生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并解釋現(xiàn)實中的經濟現(xiàn)象,但只有17%的同學覺得自己掌握了經濟學的基本分析方法,15%的學生覺得自己的經濟學思維能力和思維方式得到了鍛煉和提高??梢?,學生對我校教材選擇總體上是滿意的,但教材中的案例部分,還有待提高。因此,編寫一本新的西方經濟學案例集,就非常必要了。

二、西方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根據上述調查統(tǒng)計結果,結合嘉興學院西方經濟學教學過程實際,現(xiàn)將問題總結如下:

(一)課程自身的因素。作為社會科學之王,西方經濟學經歷了多年的發(fā)展,已經自成一體,形成為一門嚴謹的科學體系。該課程從微觀經濟學發(fā)展到宏觀經濟學,所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內容龐雜,流派眾多,在每一章中的概念都很多,大多數學生在學習該課程之前并沒有接觸過這些西方經濟學的相關理論,面對這么多的新名詞,學生們對該課程的學習興趣一下子就下降了很多。

就西方經濟學的內容來看,其知識的涉及領域相當廣,既有微觀原理又有宏觀解釋,既有實證分析,還有規(guī)范分析。另外,西方經濟學的理論性相對較強且比較抽象,雖然經濟學現(xiàn)象在現(xiàn)實生活中處處可見,但是對于缺乏社會經驗和社會觀察力的大學生來說,西方經濟學作為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理解起來還是顯得相對困難的。另外,西方經濟學的分析過程中,經常性涉及到數學的表、圖、公式的推導,又有很多的假設條件、特例,這就要求學生需要一定的數學基礎和數學思維習慣。但是,嘉興學院經管類專業(yè)的學生,數學基礎普遍比較薄弱,理解和接受西方經濟學的分析邏輯,部分同學還是表現(xiàn)出來嚴重的不適應性。

(二)學生的因素。應用型本科院校相對于研究型院校的學生來說,基礎相對薄弱,受中學時期“灌輸式”教育的影響也較大,主動學習能力較差,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和探索精神。大部分學生的自學能力不強。沒有養(yǎng)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習慣。在課程內容上,學生一般也只是注重對某些重點知識的記憶,不會去全面的理解和吸收知識,對知識的學習還僅僅停留在應付考試,沒有能夠將知識形成體系,也不能融會貫通,將知識學得過死。另外,學生之間數學基礎參差不齊,特別是對于高中時期是文科背景的學生,由于其數學基礎相對較弱,對于高等數學的學習感到吃力,因此對西方經濟學的學習就更加缺乏興趣。

(三)教師的因素。學校從事西方經濟學教學工作的老師,大部分都只是簡單的照本宣科,沒有做到因專業(yè)、因學生的不同而不同,也沒有根據每個專業(yè)不同的培養(yǎng)目標而進行授課方式和授課內容的調整。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往往只是簡單地傳授知識,而不注重解釋并分析知識,在教學內容上,只是按照經濟學原理來講授,與實際生活和后續(xù)課程的聯(lián)系較少,使學生產生一種學而無用的錯覺。此外,在對課堂氣氛的掌控上,一些教師授課生硬,無法活躍課堂氣氛,學生在課堂上難以產生對知識的強烈興趣。目前,在西方經濟學的課堂上,教師滔滔不絕地講,學生毫無反應地聽,師生之間缺乏互動,是一個有代表性的典型性問題。

(四)教材的因素。目前,學校各個專業(yè)所采用的教材為材。并且,教師在授課時,也沒有做到對不同專業(yè)的學生,有針對性的選擇講解。由于課程本身的性質,教材的內容太過廣泛,過分強調學科理論和數學推導,內容和實際生活聯(lián)系少,缺少鮮活的案例做支撐。還有,教材中的部分案例相對陳舊,有點不合時宜。另外,教材版本太舊。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社會中出現(xiàn)的一些新現(xiàn)象和新問題,都未能在教材中得到反映,尤其是教材中缺乏對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的一些特殊問題的分析,這使得缺乏親切感和認知感,并造成一種錯誤的認知,即認為西方經濟學的理論只適合解釋西方社會的經濟現(xiàn)象。

(五)教學方式和考核的因素。由于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當前嘉興學院西方經濟學課程的教學方式,還只是限于簡單的課堂教學,一塊黑板,一支粉筆滿堂灌的形式。師生之間的教學脫節(jié),缺乏互動。目前,多媒體輔助教學逐漸成為各高校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雖然多媒體的進入給課堂教學帶來了新的氣息,但是很多教師從課堂一開始到結束,都在臺上不停的講理論、做PPT演示、播放視頻,信息量非常大,使得底下的學生不停的記筆記,認為老師PPT中展示的全是知識要點,前一個剛記好,老師好幾張PPT已經翻過,導致學生跟不上老師的講課節(jié)奏,只是忙于記筆記,沒有時間自己去思考和理解教師講授的理論知識。最終,老師講得很累,學生記得很累,然而,學習效果卻非常一般。在課程考核上,由于西方經濟學是專業(yè)課程,考核的方式一般都是采用閉卷考試形式,側重于學生對某些重點知識點的記憶,忽視了學生實際利用能力的考察。

三、現(xiàn)有問題的解決方法

根據上述分析,嘉興學院全體經濟系的老師通過多次的集中研討,獻言獻策,結合嘉興學院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實際,提出了完善西方經濟學教學的幾點建議。

(一)根據實際需要,適當刪除和補充一些教學內容。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應該根據課程的課時安排以及專業(yè)需要,適當調整教學的內容安排,例如,對學時安排是48學時、64學時和80學時的,應該有不同的教學章節(jié)選擇和內容安排。一般來說,學時越多,課堂講解的內容以及課外知識的補充也應該越多。另外,還應該根據不同專業(yè)的需要,重點講解一些和專業(yè)相關的知識和章節(jié),例如對會計專業(yè)或財務專業(yè),可以多講講國民經濟統(tǒng)計與核算的部分,對國際貿易專業(yè),可以多講講國際經濟學的知識等。

(二)引入案例教學法。在日常教學中,除了強調對西方經濟學理論知識講解的同時,還要突出對案例教學方法的應用。在案例的選擇過程中,尤其應該選擇能反映中國經濟特點和地方經濟特色的案例。對國外案例的選擇,也應該保證案例的典型性和新穎性,并做到對相關背景知識進行系統(tǒng)介紹。此外,案例選擇還要緊密結合課程內容。例如,在講到寡頭市場結構時,選擇“案例分析”式教學方法,以我國電信業(yè)為例,分析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競爭格局。這種多樣化案例導入既增加了學生對現(xiàn)實經濟的了解,也凸顯了地方性高校特色專業(yè)對現(xiàn)實經濟實踐的關注。

(三)充分利用西方經濟學精品課程網絡平臺。嘉興學院西方經濟學精品課程網絡平臺是學校較早開發(fā)的學習平臺,經過多年的發(fā)展與補充,該平臺已經初具規(guī)模,已經成為了廣大師生交流互動的重要媒介。在網絡平臺上,我們將“西方經濟學”課程的相關資料包括教學大綱、授課教案、課程課件、參考資料、習題集、經典案例、模擬試題、授課錄像等資料放在網上,面向每個學生公開免費下載。另外,老師還可以通過該平臺布置作業(yè)和進行答疑,實現(xiàn)網絡化辦公模式,消除了師生之間交流的地域限制。通過這種教學互動平臺的應用,形成師生之間的良性循環(huán),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有助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提高教學的針對性。

(四)大力推進教材建設。教材是落實教學內容的重要載體,也是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培育專業(yè)特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重要保證。對嘉興學院而言,“西方經濟學”教學過去很多年以來都采用國內外優(yōu)秀的經典教材,如高鴻業(yè)編寫的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西方經濟學》;曼昆編寫的《經濟學原理》(梁小民翻譯、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顯然,這些經典教材對提升嘉興學院“西方經濟學”教學水平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這些教材未能體現(xiàn)我校作為地方性高校教學內容的特殊性,也不能反映我校國家級特色專業(yè)——經濟學專業(yè)的特色。因此,編著一本符合我校自身特點的“西方經濟學”教材就顯得非常必要。自2008年以來,經濟學系先后兩次組織廣大老師,積極投身“西方經濟學”教材編寫工作。結合精品課程的要求和特色專業(yè)“特色”,在教材內容選擇上大膽取舍,群策群力、集思廣益,成功編寫了《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教材,現(xiàn)已由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其中“微觀經濟學”教材還獲得省級優(yōu)秀教材成果獎。另外,和教材配套的習題集和案例集也正在裝訂成冊,即將付梓。這里,新教材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增加了眾多的社會經濟事實和生活案例,將理論和實踐在教材中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得同學們對教學內容不再感到抽象和難以理解。

(五)創(chuàng)新西方經濟學課程的考試與考核辦法。西方經濟學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經濟現(xiàn)象、分析經濟現(xiàn)象并解釋經濟現(xiàn)象的能力,訓練并提高學生的經濟學思維能力。因此,對學生的課程考核也不應該只是強調記憶。在過去,往往通過期末的一張試卷,就評斷學生對西方經濟學知識的掌握情況,這實際上有很大的缺陷性。因為,在此考核方式下,學生往往只是憑著自己的記憶和做題訓練,就容易考取高分,但是在考試結束后,對該門課程的知識又會很快忘記。這表明,學生的學習只是簡單的死記硬背,沒能將知識活學活用。為此,改變原來的考核模式,創(chuàng)新考核辦法,勢在必行。結合嘉興學院的實際,我們在引入期中考試的基礎上,又創(chuàng)新引入對學生的應用知識的考核,包括通過對學生的案例分析報告、社會實踐與調研報告、短學期的實驗、實訓的分析報告、經典文獻的讀書筆記等,進行多方位的測評與分析,最終確定學生對西方經濟學專業(yè)知識的掌握情況。通過引入多種方式的考核辦法后,學生不再是孤立地去記憶知識,而是去更多地關注社會經濟現(xiàn)實、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想。我們相信,通過對西方經濟學考核方式的改革,最終能夠逐步實現(xiàn)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形成良好的經濟學思維能力的目標。

主要參考文獻:

[1]張本飛.《西方經濟學》的教學現(xiàn)狀與反思[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2.1.

第7篇:微觀經濟學基本概念解釋范文

經濟學的兩個部分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都是對于市場經濟運行的經驗總結和理論概況,實際上可以稱為市場經濟學。它揭示的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運行的基本機理和規(guī)律,并總結各個微觀主體之間以及宏觀經濟變量之間的聯(lián)系,在數百年的時間里形成了一套很完善精密的理論架構和分析方法。由于經濟學是建立在不斷變化的經濟形勢基礎上的理論總結和眾多經濟學家的智慧結晶,因而可以用來解釋微觀經濟主體的經濟行為和微觀經濟現(xiàn)象,可以為進行經濟管理方式提供思路,可以為制定宏觀經濟政策提供依據。[1]中國,對源自于西方的經濟學理論實現(xiàn)了由排斥到選擇性接受,再到越來越推崇的態(tài)度改變,這個過程在高校的教學過程中表現(xiàn)的尤為明顯。作為一門專業(yè)基礎理論課程,經濟學目前基本上我國的大部分高校都受到重視,成為財經類各專業(yè)的主干基礎課程之一。無論是課程的教學量還是被開設的廣泛程度來看,都超過了以往必開的政治經濟學,在事實上成為我國高校財經類基礎理論教學的主要內容。這些年來經濟學課程的廣泛普及,對于我國經濟學基礎知識的推廣和提高,對于改變學生的經濟學知識結構,提高我國整體經濟學認識水準,推動經濟學教學水平的整體提高和經濟研究內容的擴展,都有著明顯的積極意義。作為中國對外開放所引進的新思想和新理論,作為一種完全舶來的事物,經濟學沒有中國土生土長的土壤和環(huán)境,在中國的高校進行課程教學和理論傳播需要注意一些問題,尤其是如何確定正確的教學目標,并以相應合理恰當的過程和方式去實現(xiàn)顯得非常重要。

二、經濟學教學過程要教會學生經濟學思維方式

(一)經濟學教學目標的設立要避免兩個極端

作為一門在高校廣泛開設的財經類基礎課程,開始課程之初要明確和設定恰當的教學目標,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結合經濟學思想體系產生的大環(huán)境來考慮。傳統(tǒng)中國社會重農抑商思想影響極為深遠,沒有產生經濟學思想和理論的土壤,目前我們講授的經濟學理論完全來自于歐美發(fā)達市場經濟國家,在其數百年的市場經濟政策和實踐的基礎上提煉出來的理論總結和理性分析,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歐美意識形態(tài)、經濟學基本原理和經濟學分析研究方法的綜合體。我們的教學目標應該如何設定呢?是將來自歐美的經濟學意識形態(tài)、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這樣的綜合體系不加分析鑒別和盤托出?還是有所取舍,擇優(yōu)錄用呢?我認為應該注意避免兩種極端。作為東方的社會主義國家,在高校開設來自歐美的經濟學綜合思想體系,我們毫無疑問應該充分意識到經濟學思想中的意識形態(tài)色彩。在改革開放之前以及改革開放之初,中國高校都曾經開設有一些不多的經濟學課程,但是當時講授經濟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強調這是一種為資本主義制度和市場經濟合理性進行辯護的思想體系,被認為是充滿辯護性的庸俗的學科,也正是在這種教學思想的指引下,經濟學的教學目標成了深刻認識經濟學本質,避免被西方腐朽思想侵蝕和演變的批判課,教學過程也變成了對于經濟學思想的多角度的批判過程。[3]這種極端156做法顯然是應該否定并被擯棄的。如果把經濟學僅僅是看成只有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分析研究方法的純粹的科學,忽視其包含的意識形態(tài)色彩,顯然又是走到了另一個極端。有些人認為經濟學中的很多微觀和宏觀理論,描述的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經濟主體行為總體特點和經濟現(xiàn)象的內在一般規(guī)律,這些理論就如同自然科學中的物理和數學規(guī)律,是沒有意識形態(tài)色彩的純粹的科學理論,沒有國家界限,沒有社會制度界限,雖然產生于歐美,但是在中國一樣的有效的。經濟學的教學目標的設定應該是教給學生一整套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基本關系、基本理念和基本分析方法,在這個過程中,不要過多的去批判其不合理的方面和有別于中國實際的情況。過多的對于經濟學基本觀點和理解的批判會困擾學生的學習,使其對于經濟學學習的目的產生懷疑和迷惑。相比較現(xiàn)代宏觀經濟學而言,經濟學微觀部分的基本原理還是沒有太多意識形態(tài)色彩,對于所研究對象的分析也是比較客觀比較科學。

(二)經濟學教學要以培養(yǎng)學生經濟學思維方式為目標

經濟學教學的目標設定需要避免過多受意識形態(tài)干擾,同時也不能完全忽視中西方經濟環(huán)境的不同,因此經濟學教學目標不在于具體的經濟學概念、觀點、理論、結論的識記和背誦,而在于培養(yǎng)學生分析經濟社會現(xiàn)象的基本方法和能力的掌握,教會學生以經濟學思維方式去思考社會經濟現(xiàn)象和個體經濟行為。經濟學如同其他學科一樣,有著自己的獨特的學科語言和思考方式。用經濟學的思維方式思考社會經濟現(xiàn)象和個體經濟行為,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需要用經濟學的視角去觀察和體驗經濟社會,按照科學的分析方法抽象出理論,然后運用這些理論去對經濟現(xiàn)實進行驗證和考察。第二,運用之前從經濟社會現(xiàn)實中抽象出來的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論對于經濟社會中的現(xiàn)象提出建議,通過相應渠道影響政府的經濟政策,用經濟學的原理和理論服務于社會。第三,立足于經濟原理和理論,明晰不同經濟學派別之間存在分歧的原因。不同經濟學派對于相同經濟現(xiàn)象會產生有差別甚至是完全不同的經濟理解,并提出可能會相反的經濟政策,這些都是完全正常的。教會學生用經濟學思維方式去思考社會經濟現(xiàn)象,能夠使學生知道如何去看待經濟現(xiàn)實,知道立足經濟現(xiàn)象按照什么邏輯得出結論,知道經濟現(xiàn)象背后的經濟規(guī)律和產生原因,也促使學生敢于對經濟政策提出不同看法,使得學生能夠應用經濟原理和經濟理論去分析和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具體經濟問題,避免教條式的理解和運用經濟理論。[4]教會學生經濟學思維方式,既有利于學生對于經濟學的學以致用,也有利于經濟學思維方式在全社會的推廣和普及,有利于全社會經濟學素質的提高。

三、經濟學思維方式的教學過程要與中國實際相結合

目前經濟學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一種重視具體教學內容輕視對于內容的分析的現(xiàn)象,講解教材上的內容多,聯(lián)系具體實踐少,尤其是聯(lián)系具體經濟實際情況的中國要素更少,大多數案例都是來自于歐美國家。有些教師照本宣科,就教材論教材,甚至完全不做具體分析,純粹抽象講解經濟學理論,脫離中國經濟實際情況。這種情況的存在使得學生沒有經濟學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切身體會,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于經濟學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在興趣的指引下不斷鉆研經濟學原理及對其實際運用。

(一)結合中國實際添加中國要素的重要性

拋開中西方在價值觀和意識形態(tài)的不同,經濟學也是根據西方發(fā)達市場經濟國家的經濟現(xiàn)實總結提煉而成的,其產生和成熟的大背景是歐美國家的經濟條件和發(fā)展軌跡。而現(xiàn)階段的中國和西方在很多經濟條件方面有所不同。第一,中國屬于東方社會主義國家而且是遵循科學發(fā)展觀奮力實現(xiàn)中國夢的初級階段,這與歐美發(fā)達國家在社會基本制度和發(fā)展水平上就有著巨大的差異。第二,中國目前正處于市場經濟的轉軌的過程中,原有的經濟制度中的元素還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著并發(fā)揮著不同程度的影響,由市場配置資源的機制在某些領域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新舊不同經濟體制的矛盾還將在相當長的時間里繼續(xù)存在著。第三,中國人口眾多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經濟發(fā)展起點較低。[5]這就意味著在較長時期內,人口與資源、環(huán)境與發(fā)展的矛盾都將會持續(xù)不斷影響著中國的發(fā)展模式和道路。有鑒于此我們不能原封不動將產生于歐美的經濟學照搬到中國,而必須將其與中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才能使之更好運用于中國。在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這一點顯得尤為迫切和必要,否則經濟學教學極有可能成為脫離中國實際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在經濟學的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有些內容可以直接采用,而有些內容因為與中國經濟現(xiàn)實出入較大,需要經過改造或者放棄暫時不用。對于利率形成機制的不同造成的影響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經濟學中常常將利率設定為一個市場決定的經濟變量,由資本市場的賣方和買方根據市場供求共同決定,而中國目前的利率是由央行高度管制的,民間借貸形成的市場利率雖然也有,但是還沒有到影響經濟發(fā)展全局的地步。由于利率形成機制的不同,建立在利率市場化基礎上的一些理論就不能用于解釋說明中國的現(xiàn)實經濟。[6]

(二)結合中國實際添加中國要素的方法和思路

第8篇:微觀經濟學基本概念解釋范文

Guo Yiqun

(Xi'an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Xi'an 710068,China)

摘要: 本文結合西方經濟學特點與體育院校學生特點,提出提高教學效果的辦法:結合體育學院經濟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特點因材施教;在教學中要把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提高素質三者有力結合;重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建立新的以注重能力為核心的教學評估體系。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的方法和策略。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estern economics and students in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 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of their aptitude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lent training in economics major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bring together imparting knowledge, training ability and improving quality in teaching; emphasize on the student-oriented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on spirit; establish new quality-based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On this basis, proposes the methods and strategies on teaching mode innovation.

關鍵詞: 西方經濟學 教學方式 體育院校

Key words: Western Economics; teaching way;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14-0222-02

0引言

現(xiàn)如今,為滿足我國體育產業(yè)發(fā)展對體育經營人才的需求,許多體育院校設置經濟學專業(yè),但都僅僅處于起步階段,而《西方經濟學》作為高等財經類專業(yè)的學科基礎課程,它的教學質量及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其他專業(yè)課程的學習效果。如何結合學校特色,針對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和特點進行教學,是我們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本文結合西方經濟學特點與體育院校學生特點,針對《西方經濟學》原有教學方式進行探討和改進,探討與西方經濟學體系與原理相適應的、行之有效、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對提高《西方經濟學》教學質量、增強學生分析經濟現(xiàn)象和經濟問題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1體育院校經濟學專業(yè)學生的基本特點

《西方經濟學》是對西方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二百多年市場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它集實證理論分析和規(guī)范理論分析于一體,是系統(tǒng)反映和描述現(xiàn)代市場經濟運行機制的原理、定律和理論,因此這門課程呈現(xiàn)出理論體系龐大,概念抽象,分析工具多樣,內容繁多等特點,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只有把西方經濟學的課程特點和體育院校經濟專業(yè)學生的自身特點緊密結合起來,增強趣味性和應用性,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教學效果。體育院校經濟學專業(yè)學生基本特點如下:

1.1 基礎知識較差,且參差不齊體育院校開設經濟學專業(yè)專門培養(yǎng)體育產業(yè)經營高級人才是應時之需,但由于社會長期主觀認為體育院校是培養(yǎng)體育教育、運動訓練方面人才,對體育經濟學和體育院校開辦經濟學專業(yè)缺乏足夠了解,造成體育院校經濟學專業(yè)的學生生源不好,部分為調劑招生,其中部分學生高考分數雖較高,但整體文化素質較差,特別是數學基礎相對薄弱,進而導致學生對西方經濟學的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步驟缺乏探索精神。

1.2 學習缺乏主動性,思維方式過于教條西方經濟學作為經濟學專業(yè)的基礎課,在大一、大二階段安排講授,而此時學生在中學階段受應試教育形成的死記硬背的習慣一時難以改變,數理邏輯思維較差,對經濟學學習中重要的邏輯推導、圖表、圖形分析和數學公式等內容,則明顯缺乏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

1.3 對社會經濟形勢的關注較少,缺乏實踐鍛煉經濟學通過運用理論對經濟問題進行分析、診斷,為政府經濟決策提供依據,應用性較強,而長期的應試教育造成學生大部分時間呆在學校,把學習的焦點更多的集中在書本知識上,對當前國內和國際的經濟形勢、基本經濟政策缺乏了解和關注,理解也相對不深刻;另外經濟學專業(yè)作為體育院校的新專業(yè),社會認可度不高,實習實踐基地不完善,也進一步造成學生參與社會經濟實踐的機會較少,缺乏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機會。

2提高教學效果的體會

2.1 結合體育學院經濟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特點,因材施教體育院校經濟學專業(yè)培養(yǎng)的是能從事體育與經濟相結合的應用復合型人才,因此在西方經濟學教學,應當從應用的角度教授西方經濟學的有關內容,注重分析經濟學理論對體育產業(yè)、企業(yè)經營的意義。在進行理論講解中,通過大量與體育經營相關的案例來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注重引導學生從體育經營企業(yè)的視角出發(fā),思考理性的生產者行為決策,研究和分析企業(yè)如何應對宏觀經濟環(huán)境的變化。

2.2 在教學中要把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提高素質三者有力結合 文化素質課教學是融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與提高素質為一體的過程,教學的最終目的是運用知識,因此教師應在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上多下功夫。在課堂上,教師向學生全面系統(tǒng)地闡述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基本知識的同時需要精選教學內容,結合時事介紹前沿領域的知識,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研究分析現(xiàn)實經濟問題上來。

2.3 重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突出教師的舵手地位

教育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間的良性互動,在教學中在把基本經濟理論講解清楚的基礎下,可以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研究分析能力,做到“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疑為軸、練為主線”。鼓勵學生用創(chuàng)造性思維去探索事物,強化學生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和創(chuàng)新性。避免“滿堂灌”,引導學生自學部分內容,養(yǎng)成學生多看、多思、多想的好習慣。

2.4 在創(chuàng)業(yè)理念指導下實施教學,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在西方國家高校比較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傳授創(chuàng)業(yè)知識和技能,在大學生就業(yè)問題日趨嚴重的現(xiàn)實下,我們更深刻體會到培養(yǎng)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精神和社會實踐服務的能力是根本。西方經濟學有著極強的社會實踐性和應用性,原理和理論都需要實踐經濟案例來驗證。由此可以看出,西方經濟學來源于實踐,也將應用于實踐,這與在教育中引入創(chuàng)業(yè)實踐活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是相符的。

2.5 建立新的以注重能力為核心的教學評估體系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應改變傳統(tǒng)的以成績?yōu)楹诵牡慕虒W評估體系,探索建立注重實踐能力為核心的新的教學評估體系,充分發(fā)揮評估體系的激勵、導向和反饋功能,從而為學生學習提供正確的指引方向,為高校培養(yǎng)出適應時代要求,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打下良好基礎。

3西方經濟學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

適宜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是實現(xiàn)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目的的重要保障。目前經濟學教學方法和手段的發(fā)展趨勢是教學方法綜合化、教學手段主體化。體育院校經濟學專業(yè)的西方經濟學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選擇應從培養(yǎng)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獨立創(chuàng)新能力入手。

3.1 突破傳統(tǒng)講授法:提倡啟發(fā)式教學傳統(tǒng)的講授法是指單純的課堂講授教學法,相對教條,學生具有被動接受性,教師在運用講授法時,可以采用啟發(fā)式教學,通過指導學生來組織實施教學活動的方式,在把經濟學理論融會貫通的基礎上,通過生動的描繪、陳述,有啟發(fā)意義的設問等,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思考問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全面掌握基本原理和知識。例如在講解短期成本知識中,可先講授李寧公司在一周內生產運動鞋的過程,列舉一些實際數據,然后提出3個問題:①短期生產函數與短期成本函數的聯(lián)系:李寧公司的生產與其成本有何關系?②利用短期生產規(guī)律解釋短期成本變化:能否利用李寧公司的生產數據解釋其成本變化過程?③利用短期成本曲線變化的規(guī)律解釋短期生產中勞動投入的經濟區(qū)域的劃分:能否利用運動鞋平均成本變化來優(yōu)化李寧公司最佳的工人數量?通過這3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生產與成本的內在聯(lián)系,掌握生產曲線與成本曲線的對應關系。

3.2 運用多媒體教學法:建設西方經濟學網絡教學體系西方經濟學分析工具多樣,一個理論可以用敘述法、列表法、圖形法、模型法等多種方法來表述和說明,因此教師在把內容熟記于心的前提下,采用多媒體教學不僅可以清晰的表現(xiàn)內容,突出教學重點,而且還可以生動描述經濟變量的動態(tài)變化過程,降低授課難度。另外,省去板書使授課的信息量和效率也提高。在制作好教學課件前提下,教師還可以開發(fā)網絡教學課件,促成學生與教師間互動,在網上進行自由討論,縮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加快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可以建設一套以傳統(tǒng)的教學管理為基礎,充分利用計算機數據檔案管理優(yōu)勢的西方經濟學教學和課程管理體系。

3.3 重視案例教學法:構建案例庫西方經濟學基本內容是抽象化的理論和實證化原理,往往難以理解。因此需要通過結合具體案例,使知識得到深化理解。針對體育院校經濟學專業(yè)學生就業(yè)方向,選取現(xiàn)實經濟中與從事體育產品的企業(yè)、體育產業(yè)的熱點問題進行課堂討論或布置學生課后研究,通過課堂分析討論、撰寫案例分析調查報告等,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運用中強化所學基本理論知識,并把枯燥的經濟學理論與工作生活中的經濟現(xiàn)象不斷“對接”,增強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

3.4 穿插使用討論法:實施“研究性學習”在教學中,教師不要僅限于“黑板經濟學”,更多的需要進行創(chuàng)造性、開放性教學,為學生提供思考和創(chuàng)造的空間,指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鼓勵學生不局限于現(xiàn)有的理論解釋,勇于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考,在明確各種解釋方案的前提假設、約束條件下,為某一問題提供盡可能多的結論或解釋,并等通過討論各抒己見,以取得共識。圍繞學生提出的具有代表性和創(chuàng)意性的問題,可以再組織課堂討論或專題研討,例如在微觀經濟學教學中,講完均衡價格后,討論2008年奧運會吉祥物從奧運會開幕前到結束后的價格變化。既使學生加深了對均衡價格形成的理解,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在宏觀經濟學部分,可以組織學生針對失業(yè)或通貨膨脹等問題進行調研,并對政府采取的宏觀經濟政策進行分析和評價,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意見或想法。

3.5 采用比較教學法:對比知識點西方經濟學的內容繁多,運用比較教學法引導學生對性質相近的教學內容進行比較,可以幫助學生把相似的或對稱的理論、概念和業(yè)務等容易混淆的內容加以化解,通過“同中求異”、“異中求同”的比較,透過經濟現(xiàn)象分析經濟學原理。例如,在講述微觀經濟學的需求與供給時,首先對有關需求理論的知識進行重點講解,對于供給理論,則重點指導讓學生對比需求理論,通過比較進行類推,發(fā)現(xiàn)規(guī)律,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總之,關于如何進一步提高體育院?!段鞣浇洕鷮W》的教學質量,完善教學方法,是一個值得長期探索的過程,沒有一個既定的模式,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邵文武,張國良,楊麗萍.西方經濟學教學基礎―經濟情景[J].生產力研究,2010,(7):11-12.

[2]曹休寧,王俊.西方經濟學教學改革之案例教學探析[J].人力資源管理,2010,(5):197-198.

[3]張樹安.西方經濟學的課程屬性與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經濟師,2008,(9):129-130.

[4]何苗.西方經濟學互動教學五要義[J].經濟研究導刊,2008,(12):204-206.

[5]韓利紅,薛光武.注重產出效應,強化案例教學[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7):31-32.

[6]林森.中小學校長培訓“案例教學”模式探析[J].教育研究,2007,(5):93-96.

第9篇:微觀經濟學基本概念解釋范文

「關鍵詞競爭,法律價值,經濟組織,效率

法律價值是法學的基本范疇之一。法理學界有學者將法律價值概括為“在人(主體)與法(客體)的關系中體現(xiàn)出來的法律的積極意義或有用性”?!爸挥挟敺煞匣蚰軌驖M足人們的需要,在人與法之間形成價值關系,法律才有價值(有用性)可言?!辈⒄J為“秩序、自由、正義和效益應作為法律的基本價值”[1].這里所說的法律的諸項基本價值是就法律體系整體而言的,是作為各部門法由于其自身的規(guī)定性和可用于滿足人們的不同需要又體現(xiàn)出各自特有的法律價值。我國學者對反壟斷法的價值也作了較多的研究。其流行觀點認為反壟斷法特有的法律價值是競爭;競爭是傳遞、實現(xiàn)反壟斷法其他價值的手段,如提高經濟效益、增進社會財富以實現(xiàn)消費者福利。這一認識有一定的經濟學理論和立法基礎。從經濟學角度看,該認識是以微觀經濟學的價格理論為依據。按照古典經濟學的市場理論,經濟人在市場作用中,受到“看不見的手”——市場價格機制的約束與調節(jié),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時實現(xiàn)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統(tǒng)一。自由競爭構成了經濟活動的原動力。古典經濟學的市場理論雖然不斷被修正和拓展,但價格理論、競爭的觀念一直居于核心的位置。從各國反壟斷立法看,競爭更是占據了基礎性的地位。如美國《克萊頓法》第2、2、7條都明文規(guī)定,商業(yè)行為不得“實質上減少競爭或旨在形成壟斷”。針對《謝爾曼法》在明確性等方面的不足,判例法發(fā)展出反托拉斯法的價值目標即“保護競爭,而不是競爭者”。德國《反限制競爭法》第1條規(guī)定:“處于競爭關系之中的企業(yè)之間達成的協(xié)議、企業(yè)聯(lián)合組織作出的決議以及聯(lián)合一致的行為,如以阻礙、限制或扭曲競爭為目的或使競爭受到阻礙、限制或扭曲,則是禁止的?!比毡尽督顾饺藟艛嗉按_保公正交易法》第1條規(guī)定:“本法的目的,是……促進公平的、自由的競爭?!?/p>

從法律價值存在形式上看,分別有觀念、理論、制度形式存在的法律價值。本文立足于法制度層面,通過對經濟學和反壟斷法上競爭概念的梳理,并根據經濟學的最新發(fā)展狀況和反壟斷法的調整范圍的具體要求,認為我國法學界將競爭作為反壟斷法特有的法律價值和傳遞其他價值的手段的觀點有失偏頗。競爭價值對反壟斷法所要調整的經濟現(xiàn)象并不具有完全的解釋力。即使僅從經濟學進路上看,過于突出競爭價值也不具有邏輯自洽性。本文擬從經濟學角度,對反壟斷法價值理論進行適當重構。

一、經濟學上的競爭和競爭理論

經濟學界對于競爭的概念并沒有一個一致的看法,經濟學家施蒂格勒對競爭所下的定義是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該觀點認為:“競爭系指個人(或集團或國家)間的角逐;凡兩方或多方力圖取得并非各方均能獲得的某些東西時,就會有競爭。競爭至少與人類歷史同樣悠久,所以達爾文力圖從經濟學家馬爾薩斯那里借用這個概念,并像經濟學家用于人的行為那樣,將它用于自然物種?!痹诮洕鷮W中,競爭首先是與市場相聯(lián)系的‘市場是交易活動和競爭行為發(fā)生的場所。競爭總是在特定的市場條件下進行的,并表現(xiàn)出結構和行為兩方面的特點[4].市場的狀況決定著競爭行為得以開展的強度。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和市場績效及其相互關系構成了競爭理論(原注:有關競爭的經濟學理論在經濟學中被稱為市場理論或市場結構學說。市場理論是以價格理論為核心的有關市場運作機制的學說,可以涵蓋微觀經濟學和產業(yè)組織經濟學中分析市場運作機制部分的相關內容。市場結構學說則是產業(yè)組織經濟學的核心部分。鑒于我國競爭法領域學者更多地使用“競爭理論”一詞。本文也使用這一范疇。)研究的主要內容。價格機制、供求機制和競爭機制則被認為是市場機制的具體表現(xiàn)。其次,競爭是與效率相聯(lián)系的。如西方經濟學認為,在完全競爭市場條件下,如果規(guī)模報酬不變并且沒有外部性存在時,資源的配置不可能通過重新組合使一個人或一些人的福利增加而又不使其他人的福利減少,在既定的生產技術和消費者偏好條件下社會資源配置能達到帕累托最優(yōu)狀態(tài)。帕累托最優(yōu)狀態(tài)意味著最有經濟效率狀態(tài)和社會福利最大化。

由于可以從市場和效率兩方面對競爭概念加以詮釋,競爭就表現(xiàn)出事實性和價值性的雙重特征。競爭的事實性表現(xiàn)為競爭是一種經濟活動,它與特定的市場狀況相聯(lián)系并有客觀外在形式;競爭的價值性表現(xiàn)為由于在一定情況下個人的逐利行為促進了資源的有效配置和社會利益的實現(xiàn),因而在一定程度上競爭活動本身也成為人們價值訴求的目標。競爭的事實性和價值性是否能得以實現(xiàn)又與經濟現(xiàn)實及其變動相聯(lián)系,并為相關競爭理論所闡釋。

競爭理論包括如下類型:古典自由競爭理論;新古典競爭理論,如完全競爭理論、壟斷競爭理論等;現(xiàn)代競爭理論,如哈佛學派的有效競爭理論、芝加哥學派的競爭理論、可競爭理論等。競爭理論的提出和演進必須基于一定的經濟現(xiàn)實。亞當·斯密的古典自由競爭理論是針對自由資本主義的經濟現(xiàn)實提出來的。該理論認為經濟人在市場作用中,受到 “看不見的手”——市場價格機制的約束與調節(jié),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的行為亦可實現(xiàn)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統(tǒng)一。競爭就構成了經濟活動的原動力。在這種理論模式下,競爭是自我維持的,競爭的事實性和價值性都得到充分展現(xiàn)。

新古典競爭理論和現(xiàn)代競爭理論則是構建于壟斷資本主義的經濟現(xiàn)實之上。新古典學派學者馬歇爾最先觀察到自由經濟不僅包括自由競爭,還包括自由合作和聯(lián)合。因而提出了馬歇爾沖突:規(guī)模經濟帶來壟斷,壟斷必然排斥自由競爭。自由競爭、自由合作和聯(lián)合、壟斷并存的經濟現(xiàn)實向理論界提出了挑戰(zhàn)。為了解決新古典學派有關產業(yè)組織的競爭理論與經濟現(xiàn)實的沖突,經濟學家對競爭和壟斷等經濟現(xiàn)象作了新的闡釋。哈佛學派的有效競爭理論、芝加哥學派的競爭理論是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原注:有關競爭理論的學說參考了王松青的評述。王松青。市場結構學說及其評價,學術月刊。1996,(9):44- 50.)芝加哥學派競爭理論與哈佛學派競爭理論的不同點在于:哈佛學派通過對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市場績效三者關系的分析,認為高度集中和高進入壁壘對經濟福利有不良的影響,而且競爭本身是不能自我維持的。哈佛學派的此項論證就為強化反壟斷管制奠定了理論基礎:通過管制壟斷以恢復競爭的地位(事實性)和作用(價值性)。受哈佛學派的影響,美國20世紀70年代前反托拉斯法的主要目標被認為是保護競爭[6].同期判例法更是發(fā)展出反托拉斯法的價值目標是“保護競爭,而不是競爭者”的法律規(guī)則。芝加哥學派對哈佛學派的上述分析提出了批評,認為判斷集中及定價的結果要看是否提高了效率,而不是像哈佛學派那樣只看是否損害了競爭。芝加哥學派還運用經濟效率標準對進入壁壘、掠奪定價、搭售、價格歧視等經濟現(xiàn)象作了重新闡釋。由于芝加哥學派采納的是不完全競爭模型,并強調長期均衡分析方法,其得出的結論是:如果沒有政府的扶持或干預,個體壟斷勢力在競爭過程中一定是短暫的。相比較而言,芝加哥學派更強調市場本身的作用。由于芝加哥學派極為注重效率標準,故也被稱為“效率學派”。

從上述理論的闡述可以看出,經濟學對于競爭概念的理解,是將其置于特定的市場狀況下加以把握的。競爭概念有事實性和價值性兩方面的特征。由于完全競爭并不符合壟斷資本主義經濟現(xiàn)實,與競爭一樣,壟斷以及處于競爭與壟斷中間狀態(tài)的自由合作和聯(lián)合都是壟斷資本主義時期經濟生活的常態(tài)。出于對競爭價值性的篤信,經濟學家構建新的競爭理論時仍然將競爭作為資源配置的基礎機制;但建立在傳統(tǒng)微觀分析基礎上的競爭理論對競爭的價值性的描述是有根本缺陷的

二、市場和經濟組織

傳統(tǒng)微觀分析中把微觀經濟主體當作“黑箱”的觀點受到了的新制度經濟學研究者的批評。羅納德??扑棺钤缯撌隽私洕M織(原注:經濟組織概念的含義是多元的。從廣義上看,市場也可以被認為是一種經濟組織和制度。從狹義上看,經濟組織僅指企業(yè)。本文中的經濟組織概念是在交易費用經濟學意義上使用的,既包括層級組織(企業(yè)),也包括界于層級組織和市場的一些中間狀態(tài)(混合體)。)的問題。在1937年《企業(yè)的性質》一文中,科斯對經濟體制“自行運行”、資源的流動方向僅僅依賴于價格機制的觀點持批評態(tài)度,認為這種描述只是有關經濟體制的一個非常不完整的畫面,在企業(yè)中,這種描述完全不適用。科斯進而提出,企業(yè)執(zhí)行著與市場相似的功能,企業(yè)和市場不過是兩種可以相互替代的實現(xiàn)人們合作的手段。(原注:在該文中,科斯主要批評了阿瑟。索爾特爵士的觀點:“正常的經濟體制自行運行。它的日常運行不在集中的控制之下,它不需要中央的監(jiān)察。就人類活動和人類需要的整個領域而言,供給根據需求而調整,生產根據消費而調整,這個過程是自動的、有彈性的和反應靈敏的?!保┰诳扑寡芯康幕A上發(fā)展起來的交易費用經濟學對市場與企業(yè)等經濟組織的可替代性關系作了全面的論證。

交易費用經濟學認為通過市場來交易產權是要花費成本的,如搜集市場信息的成本、締約成本、監(jiān)督成本和強制履約的成本(交易成本)。與市場配置資源相比,內部組織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如內部組織有激勵、控制和內在結構優(yōu)勢的屬性。就激勵的意義而言,內部組織減弱了作為雙方均不受對方控制的正常談判關系縮影的侵犯性的態(tài)度傾向。就控制的意義而言,在于企業(yè)內部可用以強制實施的控制手段,比企業(yè)之間的活動種類更多且更靈敏,在出現(xiàn)沖突時,企業(yè)擁有一種比較有效的沖突解決機制。企業(yè)還因為通行制度安排中的缺陷而求助于內部變化。如企業(yè)通過共同所有權可以克服不完善的財產權利界定造成的機能不良的后果并提供一種更為有效的溝通網絡。但是,將產權結合進一個組織的方式以運用其資產也會發(fā)生成本。如籌建組織的成本、交流成本、制定計劃的成本、談判成本和在組織內監(jiān)督盡職表現(xiàn)的成本(組織成本)。(原注:交易成本和組織成本的具體類型參照了柯武剛、史漫飛的歸納。(德)柯武剛,史漫飛。制度經濟學——社會秩序與公共政策[J].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154-156.)既然通過市場或通過內部組織配置資源都要支付成本,所以,要明確特定經濟行為是通過市場的方式還是通過內部組織的方式予以實現(xiàn),就有必要對這兩種方式的成本、收益進行比較。

交易費用經濟學還從資產屬性的角度,論證了經濟組織配置資源的客觀性:即在特定的資產條件下,出于經濟效率的考慮,只能由經濟組織而不是市場來配置資源。如威廉姆森提出了資產專用性的范疇。資產專用性是指為了支撐某種具體交易而進行的持久性投資。資產專用性包括專用地點、專用實物資產、專用人力資產以及特定用途資產。威廉姆森利用資產專用性范疇在有限理性和投機傾向的行為假設下分析了合同的各種締約可能。這樣,在締約人處于有限理性和機會主義并且資產具有高度專用性的場合,通過經濟組織來組織、運用資源就成為必須。

新制度經濟學的交易費用理論是對傳統(tǒng)微觀分析的重大修正。這一學說對經濟組織和市場可替代性關系進行了論證、說明,認為在分析、衡量企業(yè)的行為的正當性與否時,不僅應考慮到產業(yè)經濟學的市場理論、競爭理論,利用競爭以實現(xiàn)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實現(xiàn)經濟效率;還應當以交易費用理論為依據,考慮市場與組織之間的可替代性,通過內部組織本身有效配置資源,實現(xiàn)經濟效率。

三、反壟斷法上競爭的概念及其地位

事實上,不僅企業(yè)可以成為市場的替代手段,政府對于經濟的管理活動(管制)同樣也是市場的替代手段之一。施蒂格勒、史普博等所開創(chuàng)、發(fā)展起來的管制經濟學充分論證了政府管制的必要性。如史普博認為,在存在進入壁壘、外部性和內部性等市場失靈現(xiàn)象時,政府就有必要直接干預。微觀分析的需求與供給理論被運用到對管制行為的分析中來。如王俊豪認為,政府管制的供給主要取決于政府對提供新的管制政策的認識和條件。政府對管制供給的認識主要出于對管制供給的理性認識和分析[10].經濟學理論所提供的理性認識無疑會約束或促進管制的供給。反壟斷管制是管制的一種重要形式。人們對于競爭理論等認識也就構成了對壟斷等行為管制的重要理論基礎。

競爭是反壟斷法與經濟學對經濟現(xiàn)象關注的交點。同經濟學一樣,各國反壟斷法中“競爭”一詞使用頻率非常高,但也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如歐盟競爭法、德國競爭法等中都沒有對競爭的概念加以界定。法學上人們對于競爭的理解受到經濟學上的較多的影響。

反壟斷法學者或反壟斷法立法、執(zhí)法機構體現(xiàn)了將經濟學上的競爭理論特別是有效競爭理論引入到法學中的傾向。競爭的價值性特征對反壟斷法的價值取向的設定起了重要作用。如德國政府在《〈反限制競爭法〉立法理由書》中指出:“自由競爭的市場組織必須需要完全競爭成為一個經濟現(xiàn)實……立法就是有責任使完全競爭免受種種限制手段戕害?!钡坝捎谕耆偁幍哪J讲⒉滑F(xiàn)實,有效競爭的概念在60年展起來了……有效競爭的概念越來越多地受到經濟學家們的首肯。自60年代以來,它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競爭政策之中。在《反限制競爭法》修正之時,政府明確主張以有效競爭原則作為思考的主要依據?!蔽覈灿袑W者指出,《歐共體條約》第81、82條雖然沒有提及共同體市場競爭的模式,但歐共體理事會1989年的《關于控制企業(yè)合并的條例》明確指出,共同體規(guī)則必須包括企業(yè)合并的規(guī)則,目的是使共同體市場或者該市場重大部分的有效競爭不致受到嚴重損害;一個具有共同體意義的合并是否與共同體市場相協(xié)調,其出發(fā)點是這個合并能否維護和發(fā)展共同體市場的有效競爭。這說明,歐共體市場競爭的模式是有效競爭[12].

在歷史上,哈佛學派的有效競爭理論對美國反托拉斯立法、執(zhí)法也有重大影響,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競爭被視為反托拉斯法的價值目標。這種觀點至今還有影響。有學者指出,新古典經濟學對于各種準市場組織以及非市場組織內部進行交易的看法就影響到反壟斷法的執(zhí)行。新古典經濟學各派對于各種準市場組織以及非市場組織內部進行交易的觀點各不相同,有的將凡是偏離市場秩序的現(xiàn)象統(tǒng)統(tǒng)歸結為市場失靈,對于他們所不懂的事統(tǒng)統(tǒng)歸結為壟斷。該學者認為,1945-1970 年,反壟斷措施得以強制執(zhí)行,正是這種學術意向的反映?!癧14]在這種思維模式下,我國學者認為中國競爭政策和反壟斷法的目標模式也應當是”有效競爭“。我國甚至還出現(xiàn)了將競爭作為反壟斷執(zhí)法過程中分析問題的唯一著眼點的看法。筆者在以往的許多場合也曾經將有效競爭作為反壟斷的目標模式做過過分夸大的渲染[15].

四、競爭作為反壟斷法價值目標存在的問題

以經濟學上的有效競爭理論解釋反壟斷法中競爭的概念并將其作為傳遞其他價值的手段進而指導反壟斷立法和執(zhí)法是否可行,涉及到反壟斷法的調整范圍問題

反壟斷法主要規(guī)制的對象即經濟性壟斷,主要包括:限制競爭協(xié)議、企業(yè)集中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三類。限制競爭協(xié)議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行為人通過協(xié)議、決定或者其它協(xié)調一致的方式實施的排除或限制競爭的行為。根據限制競爭協(xié)議實施主體所處的經濟環(huán)節(jié)的不同,可將其分為橫向限制競爭協(xié)議和縱向限制競爭協(xié)議。企業(yè)集中是反壟斷法有的一個概念,它包括合同法或公司法上所稱的合并,企業(yè)通過收購其它企業(yè)的股份或取得其它企業(yè)的財產而取得控制權的行為,或通過委托經營、聯(lián)營等方式而形成的控制與被控制關系,還可能包括人事兼任等情形。企業(yè)集中概念的具體外延視各國反壟斷法的規(guī)定而有一定差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則涉及到兩個基本概念,即市場支配地位概念和濫用行為的概念。市場支配地位是指企業(yè)在市場中處于無競爭狀態(tài)或居于壓倒性的地位,包括經濟學上所說的獨占和寡占。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是指處于市場支配地位的企業(yè)憑借其市場支配地位所實施的排除或限制競爭的行為。

從上述內容可以看出,反壟斷法所要規(guī)制的行為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生在市場環(huán)節(jié)的限制競爭行為(包括壟斷行為),純粹組織內部的行為并不由反壟斷法調整。從產業(yè)經濟學角度,凡是與產業(yè)組織有關的行為都可以稱之為產業(yè)行為,這樣,從不同角度,可以對產業(yè)行為的具體類型進行細分。從行為影響競爭的后果角度看,產業(yè)行為可以分為促進競爭的行為、限制競爭的行為和與競爭無關的行為。從行為發(fā)揮功能的機理角度看,產業(yè)行為可以分為實現(xiàn)組織功能的行為和實現(xiàn)市場功能的行為兩種不同的類型。實現(xiàn)市場功能的行為(市場行為)發(fā)生在市場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組織功能的行為(組織行為)既可能發(fā)生在內部組織環(huán)節(jié),又可能發(fā)生在市場環(huán)節(jié)。按照交易費用經濟學的觀點,反壟斷法所調整的企業(yè)集中與縱向限制行為是設立組織的行為,既屬于實現(xiàn)組織功能的行為,又可能同時屬于限制競爭行為。該兩類行為的復雜性在于:雖然它們節(jié)約了交易成本,但由于發(fā)生在市場環(huán)節(jié),可能給市場帶來反競爭效果,從而一定程度上又阻礙了市場機能的發(fā)揮。由于競爭理論主要表現(xiàn)為是對通過市場作為配置資源的基礎機制的理論闡述,反壟斷法所調整的范圍顯然要大于競爭理論所涵蓋的范圍:既包括對市場配置資源過程中所發(fā)生的行為的調整,也包括對內部組織配置資源過程中所發(fā)生的行為的調整。以競爭理論中所闡述的競爭概念作為反壟斷法的特有價值追求就有以偏概全之嫌了。因為競爭之所以成為反壟斷法的價值目標在于其本身所體現(xiàn)的價值性:競爭傳遞了效率目標。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有學者指出:“效率是反托拉斯的終極目標,競爭只是一個中間目標,只不過這個目標常常離終極目標足夠的近,使得法院不必看得更遠?!钡捎诮M織行為并不反映市場機制的功能,通過組織實現(xiàn)的交易費用的節(jié)約和規(guī)模經濟、范圍經濟程度的提高也就反映不到市場機制的評價中來(是否促進競爭),如果僅以促進競爭與否作為評價合并和縱向限制協(xié)議是否會促進效率的提高的標準勢必會割裂效率價值,造成反壟斷法立法、執(zhí)法的錯位。如果以競爭作為評價標準會背離效率價值時,就必須回歸到效率價值上來。

反壟斷法作為政府管制的特定類型應該僅在出現(xiàn)市場失靈時才主動干預經濟生活。組織和市場的相互替代是市場主體出于經濟效率的考慮而出現(xiàn)的自我調節(jié)方式,在不存在進入壁壘、外部性和內部性等情況時,反壟斷法就不應該加以干預。哈佛學派的有效競爭理論的問題在于:把完全競爭看成是觀察產業(yè)行為的最合適的透鏡,過于強調競爭實現(xiàn)資源配置的價值,甚至將維護競爭作為反托拉斯法的主要價值目標。在這種理論模式下,集中和有效率的組織結構變化都成為反托拉斯法所要規(guī)制的對象;相反,芝加哥學派的競爭理論的優(yōu)點在于:由于將效率目標作為評價標準,這使得他們無論在分析實現(xiàn)市場功能的行為還是在分析實現(xiàn)組織功能的行為時都能作出統(tǒng)一的解釋。同樣由芝加哥學派發(fā)展起來的交易費用經濟學在解釋產業(yè)行為時就構成了對其競爭理論的有效補充。這樣,競爭理論、交易費用經濟學以及管制經濟學都成為影響反壟斷制度供給的理性認識,而不是以競爭理論或競爭存在與否作為管制的唯一標準。從法律實務上看,芝加哥學派的競爭理論和交易費用經濟學等學說已陸續(xù)進入反壟斷法立法、執(zhí)法的視野。(原注:如蘇永欽認為,我國臺灣的公平交易法“對法律采取禁止原則的聯(lián)合,除了法律本身已對生產合理化、經營效率等芝加哥學派所置意的生產效率有所考量外,公平甚至會被利用第十四條第七款的文義空間,放進芝加哥學派所強調的交易成本、交易資訊等因素……”蘇永欽。走入新世紀的私法自治[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221.)

以經濟學上的有效競爭理論解釋反壟斷法中的競爭的概念并進而作為傳遞其他價值的手段的論點不可避免帶來一些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對反壟斷法的某些制度設計及一些限制競爭行為的評價缺乏解釋力。在一定情況下過于強調競爭的價值反而會背離反壟斷法所要實現(xiàn)的效率目標。首先,以競爭作為價值目標不能解釋反壟斷法的適用除外領域的存在。如在自然壟斷領域,出于特定產業(yè)成本的考慮,就排除競爭的存在。在知識產權領域,出于鼓勵技術創(chuàng)新以提高經濟效率的考慮,就允許專利壟斷。其次,在出現(xiàn)惡性競爭(不正當競爭)或過度競爭時,反不正當競爭法或產業(yè)政策等就要進行干預。這種情況下過于強調競爭只會對經濟生活造成不良影響。再次,以競爭作為傳遞反壟斷法其他價值的手段的觀點不能解釋壟斷狀態(tài)和其它高度集中的市場結構為什么也能夠為當今反壟斷立法和執(zhí)法所容忍和行為主義立法的盛行的原因。因為競爭性行業(yè)如果處于壟斷狀態(tài)下,壟斷企業(yè)一方面不存在現(xiàn)實的競爭對手,另一方面也不存在自然壟斷領域所受到的嚴格管制。規(guī)模經濟和范圍經濟所帶來的效率使得人們對競爭和壟斷的關系重新認識和評價:競爭并不是實現(xiàn)效率的唯一手段。其次,以競爭作為傳遞反壟斷法其他價值的手段的觀點也不能解釋反壟斷法放松規(guī)制合并和運用合理原則調整縱向限制行為的法理基礎。如果合并行為本身具有反競爭的可責難性(消滅競爭對手),反壟斷領域何以會出現(xiàn)大規(guī)模的放松規(guī)制的現(xiàn)象呢?很多有效率的有關縱向限制的組織結構的變化越來越得到競爭法的認可也不是簡單僅以競爭價值所能解釋的。最后,以競爭作為唯一的傳遞反壟斷法其他價值的手段的觀點也不能解釋新經濟背景下的一些經濟合作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如策略聯(lián)盟等。

五、結論

通過上述分析,筆者認為,我國流行的以競爭作為反壟斷法的特有價值并用經濟學上的有效競爭理論解釋競爭的概念等做法有失偏頗。對競爭作為傳遞反壟斷法其他價值的手段的觀點應該重新認識。競爭理論、交易費用經濟學以及管制經濟學都應當成為影響反壟斷制度供給的理性認識。對于反壟斷現(xiàn)象的解釋和評價應該回歸到效率價值上來。

「注釋

[1]張文顯。法律基本范疇研究[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1993,254-256.

[2]卓澤淵。論法的價值[J]中國法學,2000,(6):23.

[3]The New Palgrave: a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Volume 1)。 The Macmillan Press Limited, London, 1987, p561-535.

[4]盛杰民,袁祝杰。動態(tài)競爭觀與我國競爭立法的路向[J]中國法學。200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