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體育教育的主要目的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應試教育是傳統(tǒng)教學的主要目的,因此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一般只需要學生學習基礎的體育知識以及和體育有關的基本技能。但是,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理念不具有全面性以及科學性,不能促進時代的發(fā)展,也與新時代的體育教學趨勢不相符合,不能滿足社會對體育人才的需要。換而言之,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體育理論知識,而不是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以及對社會的適應能力。而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方法正是由于缺乏對學生這兩方面的培養(yǎng),才會被新課程標準所淘汰?,F(xiàn)代社會需要我們培養(yǎng)出擁有較強心理素質以及良好的人際交流能力,還應該鍛煉出健康的身體以及對自身的文化知識進行豐富。只有培養(yǎng)出具備這些能力以及素質的人才,才能適應時代的發(fā)展,為時代的進步作出自己的貢獻。因此,新課程標準應運而生。其提出的主要目的是彌補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對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理念進行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的體育教學方法,強調中小學的體育教學必須完成五個任務,分別是:身體健康、運動技能、運動參與、適應社會以及心理健康。
2以健康作為體育教學的基本理念
新課程標準要求,健康是體育教學的主要目的。健康既是指身體健康,也包括心理以及其他方面的健康。因此,在進行體育教學的整個過程中需要體育教師將健康理念運用在其中,讓學生通過日常的體育學習健康的成長,并且積極主動的接受、完成體育學習任務。體育教師也應該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研究出新穎的教學方式。由于學生的個體存在差異性,其主要在以下方面存在差異:智力、體重、身高、運動神經以及運動經歷等。因此需要根據(jù)學生本身的特質選取合適的方法進行教學,研究出包含選擇性的體育教學方法,讓學生可以進行選擇,找到適合自己身體特質的體育運動,使得所有的學生都可以在自己擅長的運動中充分的展示自己,提高自身的運動能力。這種教學方式既可以獲得生理的,也可以使心理得到滿足。除此之外,新穎的體育教學方法也可以將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進行提高。
3注重學生的差異,發(fā)展其個性
由于學生的個體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因此,其在運動方面的參與度以及適應力各不相同,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導致學生在體能以及運動技能方面具有差異性。當然先天遺傳也會影響差異性的形成。生活氛圍以及愛好的不同也可能影響學生的體育發(fā)展。新課程標準,除了對體育教學的目標以及有選擇的教學內容進行了明確,也研究出了一套新穎的評價體系,可以有利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當然也在其他方面作出了改革,例如教學方法、教學組織等。其根本目的是讓大部分學生可以自主的完成體育學習任務,感受成功的喜悅,有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主要將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作為目的,從根本上使得學生的創(chuàng)新心理得到滿足,不能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強調統(tǒng)一性,應該加強學生自身的發(fā)展。體育教師也應該發(fā)揮其在教學過程中的主要作用,對學生進行鼓勵,在教學的過程中發(fā)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以及潛能。
4學生是體育教學的主體
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體育教學的主體,其應該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發(fā)揮其主體性,基本表現(xiàn)是讓學生可以自覺學習體育知識、鍛煉身體,充分發(fā)掘創(chuàng)新精神,自主的選擇有興趣的體育運動,并且對這項運動進行學習,體育教師也需要進行適當?shù)闹笇б约包c撥。在遇到的問題時,首先學生應該嘗試自己動手解決,如果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時,可以在教師以及同學的幫助下合作解決。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學生發(fā)揮其主動性,對各種運動進行主動大膽的嘗試,而不是利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進行學習。
5開展特長教學
新課程標準并沒有對教學內容進行具體的規(guī)定,這在很大程度上擴大了教學范圍,教師可以自主的選擇符合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要求的體育教學內容。此外,體育教學內容還應該和生活息息相關,將課內以及課外的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結合。在運動器材的選擇方面學生也應該具有自主性,學生可以依據(jù)自己選擇的運動來選擇合適的運動器材。
6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進行教育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主要注重少講、多練,這種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的主體性沒有得到很好的發(fā)揮,也使得體育教學的效率下降了很多。所以,在對體育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做到講與練的有效結合。適當?shù)睦矛F(xiàn)代多媒體技術,加強學生對體育理論知識的掌握,通過播放其他方面的視頻來加深學生對體育這項運動的了解,例如健康知識、體育衛(wèi)生保健以及動作技術分析等。
7運動技能的創(chuàng)新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在學習體育知識以及技能的同時不能過分強調細節(jié)。除此之外,也不能過分的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求運動的完整性以及連續(xù)性。這種規(guī)定既將運動技能的學習進行了擴展,也符合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保證學習學習的基礎上,也使得學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很好的發(fā)展。身心的健康發(fā)展既是體育學習的主要目的,也是開展其他方面的學習的主要基礎。因此,其對體育教學中的運動技能的學習提出了很高的教學要求。新課程標準不同于以往的教學方法要求,其不再讓學生掌握統(tǒng)一規(guī)范的運動技能,而是以學生的健康發(fā)展為主要目的,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更加重視技能的學習。
8結語
關鍵詞:幼兒教育;體育游戲;設計
中圖分類號:G613.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23-0250-02
體育游戲是幼兒體育活動的主要內容和組織形式,幼兒體育活動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幼兒各種基本活動能力的發(fā)展,增強幼兒體質,促進健康,愉悅身心。因此,幼兒體育游戲是以發(fā)展幼兒各種身體素質和基本活動能力為主要目的,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具有一定活動情節(jié)、角色和規(guī)則的身體活動。幼兒體育游戲的設計與指導必須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幼兒體育游戲的設計原則
幼兒體育游戲是幼兒體育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合理的體育游戲設計為幼兒的身體鍛煉提供了科學的前提,是幼兒體育游戲能有效地鍛煉幼兒身體、提高幼兒興趣、培養(yǎng)良好情趣和體現(xiàn)教育價值的重要保證。要做到幼兒體育活動游戲設計的合理性,必須遵循以下幾個基本原則,相互滲透、靈活運用。
1.目的性原則。目的性是設計幼兒體育游戲應首先考慮的原則,任何教育活動都應有明確的目的和任務。在幼兒體育游戲的設計實踐中,每個游戲都必須設計一個或多個走、跑、跳、投等基本動作,并安排有一定的運動負荷量。在此基礎上,注意游戲的隱性教育因素,促進幼兒意志品質、個性心理、想象力和協(xié)作力等方面的發(fā)展。如“小偵察兵”游戲,以發(fā)展幼兒的跑、跳、鉆、爬及投擲基本動作和身體的靈活性為主要目的,同時也滲透著對幼兒進行吃苦耐勞和勇敢精神的教育。
2.趣味性原則。在教學實踐中,根據(jù)幼兒的身心發(fā)展需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設計出能引起幼兒興趣、體現(xiàn)趣味特性的體育游戲,使幼兒積極參與,最終達到發(fā)展動作、鍛煉身體的目的。
(1)教師要深入了解幼兒在體育游戲中的各種需要,掌握他們對哪些動作、情節(jié)和游戲方式感興趣,從設計富有情趣的故事情節(jié)、提供直觀形象的道具及豐富多樣的組織形式入手,以滿足幼兒的運動和心理需要,從而使幼兒產生要參加體育游戲的愿望。
(2)賦予游戲以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和角色,使幼兒以一個逼真形象的角色,去理解動作、學習動作和掌握動作,使整個鍛煉過程更具趣味性和目的性。
(3)在游戲中加入一些色彩艷麗、新穎獨特的運動器械或道具,以增添游戲活動的趣味性,調動幼兒運動的積極性。
(4)將多種形式有機結合在一起,采用豐富多樣的組織形式,既有集體游戲,又有個別練習或結伴練習,使幼兒在反復練習中不覺枯燥乏味,體驗到合作的快樂,并全面地達到鍛煉效果。
3.層次性原則。實施層次性原則關鍵在于正確掌握各年齡段幼兒的身心發(fā)展水平和特點,并充分了解每班幼兒之間的個體差異,做到以下兩方面。
(1)應通過學習《幼兒生理學》《幼兒心理學》和《幼兒衛(wèi)生學》等方面的知識,了解并掌握3~6歲不同年齡段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特點,了解他們的年齡差異,并在此基礎上確定不同年齡階段幼兒體育游戲的目的,以及與目的相適應的內容、方法和組織形式等。
(2)通過組織活動,觀察并了解本班幼兒的個體差異,即了解幼兒在動作發(fā)展水平、身體素質、運動能力和個性心理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并根據(jù)觀察結果設計出動作難易程度和運動負荷程度上都具有層次性的體育游戲內容,使游戲適合不同層次的幼兒。
4.安全性原則。在設計和創(chuàng)編幼兒體育游戲時,為避免不安全因素,做到防患于未然,應注意以下兩方面。
(1)嚴密組織游戲,對場地、隊形、往返路線和配合方式等進行合理安排和設計,以免發(fā)生碰撞。
(2)充分發(fā)揮游戲規(guī)則的約束作用,避免事故發(fā)生.例如追拍游戲中,不準推人、拽人或打人。在投擲或擊中游戲中,不能擊打對方的頭部(或不允許用手推擋擊打物),只能擊打對方的腿部等。
二、幼兒體育游戲的設計方法
1.確定游戲目的。每一個游戲都必須有一定的針對性和目的性。在創(chuàng)編幼兒體育游戲時首先應根據(jù)對象、教學要求和條件,明確游戲的發(fā)展性和教育性目的。根據(jù)目的確定游戲的內容和方法。如行走游戲“奧運小運動員入場”,其目的是使幼兒練習行走動作,提高步伐的節(jié)奏感、協(xié)調性,培養(yǎng)良好的身體姿態(tài);使幼兒從小了解并熱愛奧林匹克運動,激發(fā)愛國熱情。
2.根據(jù)游戲的目的任務,選擇或設計游戲內容。幼兒體育游戲的內容主要以身體動作或走、跑、跳、投擲和鉆、爬等基本活動技能為主。一個游戲一般以1~2個基本動作為主,再輔以其他動作。選擇或設計幼兒體育游戲內容,首先必須依據(jù)各年齡段幼兒基本動作的發(fā)展特征選編和設計適宜的內容。因為各年齡段的幼兒基本動作的發(fā)展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如2~3歲幼兒的跑步動作發(fā)展還不完善,針對該年齡段幼兒動作的發(fā)展特點,就必須選編和設計一些簡單的跑、跳活動內容,避免出現(xiàn)超越幼兒動作能力的內容。4~6歲的幼兒無論是跑和跳躍的技能,還是動作的節(jié)奏感、身體穩(wěn)定性的控制方位的能力均有了明顯提高。一般都選擇模仿一些幼兒熟知的、活潑好跳的小動物,如“兔子”“青蛙”“袋鼠”等的跳躍動作,讓幼兒進行各種形式的蹦跳練習,在歡快有序的情境中完成練習,最終達到良好的鍛煉效果。
3.根據(jù)游戲的內容設計合理的活動方式。幼兒體育游戲的活動方式多種多樣,可根據(jù)內容及幼兒的興趣愛好、參加的人數(shù)以及場地器材條件等具體情況,設計不同的活動方式。幼兒體育游戲常見的活動方式有接力、追拍、傳遞、射準、比遠、報數(shù)等。
4.確定游戲的規(guī)則。游戲規(guī)則的制約性是幼兒體育游戲活動組織性和教育性的保障。為保證游戲活動的順利進行,須對游戲的內容、活動范圍、活動形式等做出規(guī)定并提出要求。此外,在幼兒體育游戲競賽活動中,規(guī)則還是評定雙方勝負,體現(xiàn)公平、公正的依據(jù)和準則。
1 主導思想的異同
1.1 體育教學的主導思想。體育教學的主導思想是既要增強學生體質,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活動能力,又要使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和“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所以教師應做到以下兩點:首先,正確認識“三基”教學是“終身體育”的基礎,因為“三基”教學是體育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的教學,其根本目的是與“終身體育”相一致的;其次,以“整體教育”的觀點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使學生身心兩方面都得到協(xié)調發(fā)展。
1.2 運動訓練的主導思想。運動訓練的主導思想是通過運動訓練實踐對運動項目特征、運動隊或運動員現(xiàn)實狀態(tài),以及擬達到的預期目標而產生的一種理論認識。這種理論認識一旦形成,就確定下來,不輕易更改,并通過語言文字定格或文件的形式儲存,直到實現(xiàn)訓練目標,這就為運動訓練指明了方向并賦予了行動目標。然而,訓練的主導思想是一種動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因此,在實現(xiàn)某一訓練目標之后,教練員要根據(jù)項目的發(fā)展形勢以及競賽規(guī)則的不斷變化,對運動訓練的主導思想做相應的調整與修正,以形成可行的、正確的指導思想,從而促進訓練的良性發(fā)展。
2 教學目標上的異同
體育教學任務與教學目標是同一個范疇,但教學任務是比較籠統(tǒng)的,分不出階段和層次,而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的階段、深度、層次有明顯的限定。所以,教學目標是教學任務的具體化。體育教學中師生所應達到的最終目的,即預期所要達到的教學結果和標準,它是體育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并決定著體育教學的方向。
2.1 體育教學的目標。在我國,體育教學以增強體質、開發(fā)體力和智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高精神生活質量為主。因此,我國體育教學的目標是:通過體育教學向學生進行體育、衛(wèi)生、保健知識的教育,增強體質,開發(fā)體力和智力資源,促進身心發(fā)展,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2.2 運動訓練的目標。在我國,運動訓練的主要目標是不斷提高運動員的技術水平,創(chuàng)造優(yōu)異的運動成績,為國爭光。運動訓練的目標還有:一是增進運動員的健康水平,改善身體形態(tài),不斷提高有機體的機能能力,發(fā)展一般和專項運動素質;二是使運動員掌握和提高專項運動的理論知識、技戰(zhàn)術,達到純熟的程度,并能在比賽中運用和發(fā)揮;三是使運動員掌握進行專項運動訓練的組織和方法、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運動員獨立進行自我訓練的能力;四是對運動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培養(yǎng)他們高尚的道德情操,優(yōu)良的體育作風和頑強的意志品質。
2.3 體育教學與運動訓練目標異同分析。通過以上的對比,我們可以看出,體育教學與運動訓練都是培養(yǎng)人的一種教育過程。體育教學作為學校教育的一部分,其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合格人才;而運動訓練從根本上講,是要培養(yǎng)出類拔萃的、為國爭光的體育人才。所以說運動訓練與體育教學都是培養(yǎng)人的一種手段,都是為了提高人的機體能力和體育文化素質而進行的一種教育過程。但兩者所培養(yǎng)的人在層次上有區(qū)別:一是兩者所培養(yǎng)的對象不一樣,體育教學面對的是在校的全體學生,而運動訓練面對的是具有一定運動天賦的、運動能力較強的青少年;二是兩者對受教育者的要求不同,體育教學只要求學生掌握“三基”,懂得科學鍛煉身體的理論和方法,打下終身體育的基礎;而運動訓練則是以不斷提高或保持運動員的運動成績?yōu)橹饕繕?運動訓練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運動員不斷創(chuàng)造出新的運動成績,最大限度發(fā)揮運動員的潛力。而當達到個人最好成績的頂峰后,則要保持它,并盡最大的可能延緩機體機能的衰退和最好成績的下降,使運動員在盡可能長的時間里保持頂峰狀態(tài)。
3 組織形式的異同
3.1 體育教學的組織形式。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以身體練習為主。多采用啟發(fā)式教學,著重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鍛煉能力,促使學生克服依賴性,增強主動性,減少盲目性,提高自覺性。體育課要實行開放式教學,組織形式應多樣化,以個人愛好和特長的發(fā)揮為主,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促進個性發(fā)展。
3.2 運動訓練的組織形式。運動訓練在訓練方法和手段上,以提高專項運動成績?yōu)橹?講課要細精結合,著重發(fā)掘運動員的運動潛力,培養(yǎng)運動員勇敢頑強,奮力拼搏的精神。運動訓練課都以專門性與專業(yè)性為主,有利于發(fā)展個人的專項能力,以鞏固提高個人的專項運動成績。
關鍵詞:體育舞蹈;身心作用;鍛煉價值
中圖分類號:J70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1)30-0120-01
一、體育舞蹈的特點內涵及發(fā)展慨況
(一)體育舞蹈的特點
體育舞蹈是體育與藝術高度結合的一項新興起的體育項目。它集娛樂、運動、藝術于一體,是文明社會里的一種高雅活動。舞蹈產生于人類的生活、勞動和情感,是一種人體文化。除了體育的教育性、鍛煉性、競技性、舞蹈的自娛性及娛人性等特點外,還可以將任何幾種特點進行組合,從而顯示出體育舞蹈的多功能特性。
(二)體育舞蹈的基本內涵
體育舞蹈是以人自身的形體作為物質手段,通過身體充滿活力而有韻律的運動,抒發(fā)人的內心情感的身體活動,它是集體育、音樂、舞蹈于一體的時尚、熱門的體育運動項目,故冠之于體育是很科學的。體育舞蹈絕非僅指“國標舞”,實際上體育舞蹈發(fā)達的國家,客觀上也存在以健身、娛樂、消遣為目的的大眾體育舞蹈。如各種舞會活動,跳的就是一般的交誼舞。只不過他們沒有這樣去認識而已。我們認為從體育舞蹈的功能來看,可將它分為兩大類。凡是以健身娛樂為主要任務的應屬于大眾體育舞蹈,以體育競技為主要任務的則是競技體育舞蹈。總的說:體育舞蹈是一項集動作美、服裝美、音樂美、舞蹈美于一身,具有健身、競技性質和兼有文化內涵的運動。
(三)體育舞蹈發(fā)展慨況
體育舞蹈有著悠久的歷史,經歷了好幾百年的復雜演變過程。早在14、15世紀體育舞蹈就在意大利產生了,16世紀末傳到中國,如舞廳舞;古代社交舞或稱宮廷舞。19世紀是其發(fā)展的鼎盛時期。1924年英國皇家舞蹈教師會同各國舞蹈專家,首先對華爾茲、探戈、狐步、快步舞的步劃和舞姿進行了,規(guī)范,制定了比賽規(guī)則。1950年世界舞蹈組織舉辦了世界性比賽,并形成了現(xiàn)代舞5項、拉丁舞5項,同時還改進和完善了比賽形式、評審標準、評分方法,以及評委資格、選手條件等有關內容,使比賽更加規(guī)范化。
二、體育舞蹈的作用和價值
(一)對身體的作用
1、心血管方面。跳體育舞蹈可令心跳每分鐘由80次升到120次,有些人甚至更多,它的功效等同于任何體力訓練或有氧運動,每支舞通常要跳2分鐘左右,在間歇中進行,一般會持續(xù)進行90分鐘(等同于一次體育課),這樣不但可增強心臟的強度,同時也可增加耐力。根據(jù)運動負荷價值理論,具有健身效果的最佳心律在120―140次/分之間,長期進行體育舞蹈鍛煉,對健身、減脂效果明顯,具有生理學價值。
2、肌肉和關節(jié)方面。跳舞時肌肉等長收縮,肌肉因此而有彈性,不會練出女性害怕的大塊肌肉。同時多數(shù)舞者會始終由衷地微笑,臉部表情甜美,線條柔順。
3、脊椎和呼吸系統(tǒng)方面。學習體育舞蹈,需要拉直脊柱,近來脊椎治療師使用體育舞蹈運動療法治療脊椎病,臨床效果良好。研究顯示,跳舞可以快速增加而后降低心律,能強壯肺臟,增加攝氧量,讓心臟功能增強,使跳舞的樂趣更持久。
(二)對心理的作用
1、擁抱安全感。體育舞蹈中有很多擁抱姿勢,也是體育舞蹈吸引力之一,舞伴間無須親密關系,雙方可以得到擁抱安全感。學習體育舞蹈可以使人具有良好姿態(tài),舉止優(yōu)雅,身心愉快,外形更具吸引力。
2、增強信心,消除心理障礙。很多舞者都曾有過怯場的體驗。在體育舞蹈中能克服恐懼,增強信心。在翩翩起舞的過程中,人的注意力必須集中在欣賞優(yōu)雅的舞曲和依照音樂節(jié)奏將內心情感抒發(fā)在舞姿上,由于注意的轉移,能使其它部分機體得到調整和充分休息,所以體育舞蹈具有消除疲勞、陶冶情操、康復機體、消除心理障礙的作用。
(三)社會適應性價值
1、輕松社交。眾所周知,舒適輕松的社交是個人需求之一。每周至少一次參與社交活動,恰當?shù)纳缃欢Y儀、邀請舞伴、與人交淡,助于為人處事,能逐漸輕松改善人際關系。舞蹈是人類最原始的―種社交藝術,是人的原始本能。
[關鍵詞]體育課堂 教學評價 方法
[作者簡介]王發(fā)昌(1978- ),男,云南景東人,河南科技學院體育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訓練學。(河南 新鄉(xiāng)453000)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4)06-0183-01
體育課堂教學評價是指根據(jù)體育教師工作職責與體育教學目標,運用各種方法和手段系統(tǒng)地收集、分析和整理信息資料,對體育課堂教學活動中的要素、過程和結果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茖W合理的課堂教學評價對于體育教師更新教學理念,優(yōu)選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過程,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完善體育教師專業(yè)素質,促進其專業(yè)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體育課堂教學評價的不同類型
根據(jù)教學評價在教師職業(yè)生涯中發(fā)生的時間先后,可分為如下幾種類型:第一,定位性評價。定位性評價也稱安置性評價,是指在體育教師課堂教學工作之前進行的評價,其主要目的是確定教師課堂教學的初始水平,為教師明確個人專業(yè)發(fā)展起點,制定合適的個人專業(yè)發(fā)展目標,采取有效的專業(yè)發(fā)展策略提供依據(jù)。例如,每學年年初新任體育教師執(zhí)教的公開課評價就屬于定位性評價。定位性評價一般通過課堂觀察來進行。第二,形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也稱連續(xù)性評價,是指在體育教師課堂教學中進行的評價,其目的是用來監(jiān)控教師的教學過程,向教師反饋教學是否有效和成功的信息,以幫助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采取改進和修正措施,進行補救性教學,最終確保教學活動不偏離預定目標。例如,每學期的期中教學檢查就屬于形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一般采用課堂觀察、問卷調查、座談等方法。第三,診斷性評價。診斷性評價也是在體育教師課堂教學工作之中進行的評價,它的主要目的是深入診斷教師教學效果不佳的深層原因,并以此為依據(jù)“對癥下藥”。在形成性評價之后,教師采用調整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呈現(xiàn)順序和改換教學方法等多種措施進行補救。若教學效果仍然不佳,教學管理者就應該動用診斷性評價,進入課堂,調查診斷教師教學的深層問題,并提供相應的“治療”方案。診斷性評價主要通過課堂觀察的方法來進行。第四,終結性評價。也稱后測,是指在體育教師某一階段的課堂教學工作結束時進行評價,主要目的是評定業(yè)績,證明教師具有某種能力或資格,或作為甄別和選拔的依據(jù)。例如,每學期或每學年度末的教學效果考評就屬于終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一般采用課堂觀察、問卷調查、座談、學生成績分析等方法。
定位性評價、形成性評價、診斷性評價、終結性評價組成了一個評價鏈(如圖所示)。目前,體育課堂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定位性評價和診斷性評價仍然不受重視;形成性評價很容易蛻化成終結性評價。在今后的體育課堂教學評價中,應強化定位性評價和診斷性評價,改善形成性評價。
二、主要內容
體育課堂教學評價的內容包括課堂教學設計、實施、指導、管理、效果、教學基本功六個方面。具體內容如表所示:
三、基本方法
1.課堂觀察法。課堂觀察要求評價者深入體育課堂,通過對教學過程的觀察,了解課堂教學的真實情況,獲得評價的第一手資料。課堂聽課需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聽課前應明確授課教師的教學進度和授課計劃,以便做到有的放矢。二是明確聽課方式。課堂聽課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評價者充當課堂教學的旁觀者,坐于教室或場地一角,觀察課堂教學活動;另一種是評價者參與課堂教學,可在教室或場地里四處走動,觀察或提問學生部分問題。三是必須完整聽完一堂課,切忌中途進入或退出。聽課過程中,評價者應力求融入班級群體,盡量將對課堂教學的影響減少到最小。四是應將聽課重點放在對教學過程和學生活動的觀察上,并盡可能對教學過程作完整的記錄。
2.座談法。座談可以直接聽取談話對象的意見,通過交流,獲取問卷調查得不到的信息。一次座談會的人數(shù)不宜太多,一般以5~8人為宜。座談有兩種類型:(1)提綱談話方式。調查者事先擬定談話提綱,座談時嚴格按照提綱上的問題順序提問,不得隨意對問題進行解釋。被調查者對問題不清楚時,調查者只能重復問題或按統(tǒng)一的要求做出解釋。提綱上的問題可以是封閉式的,也可以是開放式的。提綱談話方式的優(yōu)點是具有針對性,效率高,方便調查者記錄。(2)自由談話方式。自由談話事先不列提綱,被調查者可對評價對象廣泛發(fā)表看法,發(fā)揮調查者和被調查者雙方的主動性,從而得到提綱式談話無法獲得的豐富資料。但這種方式比較費時費力,也可能難以切中要害。
與問卷調查相比,談話最大的特點在于它是一種社會交往過程,談話雙方形成了社會互動關系。因而,談話要求組織者有熟練的訪談技能,能很快與被調查者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從而使調查對象暢所欲言,積極提供資料。
3.問卷調查法。與口頭談話比較,問卷法能夠同時對多人進行調查,具有省時、省力、省費用的優(yōu)點。編制問卷是運用問卷法的關鍵。問卷中的問題可以是問答性的,也可以是選擇性和是非性問題。不論設計何種類型的問題,都要遵循下列要求:問題的表述要適合被調查對象,做到被調查對象填寫問卷時,一看就明白,無須附加任何說明;表述問題要避免引起不適當?shù)穆?lián)想,也不要給以暗示;防止被調查對象對問題作模棱兩可的回答或理解;在問題的編排上應先易后難。
4.成績分析法。根據(jù)學生的成績分析來評價體育課堂教學,是一種間接評價的方法。學生學完規(guī)定的教學內容之后,體育知識、技能和身體素質的提高是評價體育教學是否實現(xiàn)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的根本標準。
[參考文獻]
[1]樊臨虎.體育教學論[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
[2]赫興無.教學型高校教師評價體系探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1(9).
[3]赫興無.地理課堂教學評價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09(9).
[4]胡英清.學校體育教學改革與發(fā)展研究[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拓展訓練;可行性
0引言
拓展訓練,也稱外展訓練,是當代一項較為流行的體驗式培訓。拓展訓練并非屬于簡單的游戲或運動,它的目的在于讓參與者從中有所感悟。在體育教學中引入拓展訓練,主要是利用自然環(huán)境或專業(yè)的室內游戲,考驗學生自主動手、動腦的能力,并且可以讓學生通過實際體驗自行領悟道理。拓展訓練還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1初中體育教學引入拓展訓練的原因
初中體育教學中引入拓展訓練已經十分必要,原因有以下幾點:①開展拓展訓練可以增強學生的抗挫折打擊能力。②開展拓展訓練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③拓展訓練的開展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21世紀是一個創(chuàng)新的世紀,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不論對于他們的學習還是將來的工作都十分重要。許多拓展訓練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勾煺鄞驌裟芰?、團隊協(xié)助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自信心是學生以后應對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的必備素質。所以,開展拓展訓練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是十分必要的。
2初中體育教學中引入拓展訓練可行性分析
2.1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
拓展訓練屬于完全人性化設計,挖掘參訓者的最大潛能。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拓展訓練融入體育教學還是具備可行性的。在華東地區(qū)某學校初中年級課堂上,教師為了適應新課改要求,結合拓展訓練的理念和形式,對體育課堂進行了創(chuàng)新。傳統(tǒng)體育課堂上除了籃球之類需要合作的球類運動,學生基本沒有得到團隊合作意識訓練,而拓展訓練強調的就是團隊合作意識。在拓展訓練中一個“倫敦大橋”的游戲,這個游戲非常有趣,使這個游戲成功的訣竅就是默契的團隊合作。于是,教師就將這個游戲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在基本熱身活動結束之后,由學生圍成一個圈,然后前一個人坐在后一個人的腿上,在游戲進行過程中,只要一個人堅持不住,整個“橋”就會坍塌。以拓展訓練的理念強化體育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各項能力和綜合素質,從而為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奠定了基礎。
2.2一致的教學目的
初中體育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的身體素質健康發(fā)展,主要目的是使學生養(yǎng)成終生體育的意識,并在體育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挖掘學生的潛能,不斷強健學生的體魄;而拓展訓練的主要目的是挖掘參訓者最大的潛力,幫助參訓者克服心理恐懼與惰性,不斷增強參訓者的自信心,促使參訓者具備戰(zhàn)勝困難的意志力,在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參訓者解決問題的能力,拓展訓練中的團隊訓練則用于培養(yǎng)參與者的團隊合作意識。從目的上來看,初中體育教學與拓展訓練的目的具有一致性。又因為拓展訓練有規(guī)劃、有過程,相較于體育課堂而言,其對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健康發(fā)展的效果更加明顯。拓展訓練內容的針對性,海、陸、空各個方面均有所涉及,這對挖掘學生的潛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雖然很多拓展訓練的內容并不適用于課堂教學,但將適用于體育課堂的內容提煉并呈現(xiàn)出來,將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3重疊的教學內容
拓展訓練課程與體育課堂的活動內容存在很多的重疊,拓展訓練的水上課程有游泳項目,我國部分初中學校也開設了游泳課程,而拓展訓練場地課程中的大部分內容都與體育課堂教學活動有重疊,正是由于兩者之間在活動內容上存在很多的重疊,為在體育課堂上融入拓展訓練奠定了基礎。以華東地區(qū)某學校初中年級體育游泳教學為例,初中生可以進行游泳的形式不外乎為蛙泳和自由泳,競技性比較弱,主要目的就是放松學生的身心,促使學生具備一個更好的學習狀態(tài)。教師根據(jù)拓展訓練的形式,對游泳課的形式進行了創(chuàng)新,對學生要求也不再是“水中嬉戲打鬧”,設計的形式為自由泳往返比賽,比賽形式借鑒了拓展訓練的個人訓練模式,以個人賽決定比賽成績。第一輪比賽為個人賽,以學生的往返時間決定冠亞軍,第二輪比賽是以隨機的形式將全班學生分成兩隊,然后以兩支隊伍結束時間決定輸贏。以競技性體育教學模式,利用學生的好勝心,點燃了學生的激情,使得學生全神貫注地參與到體育課堂教學活動中,進而實現(xiàn)了開設游泳課的真正目標。
3結語
在初中體育課程中開展拓展訓練,是一項可行的教學措施,能夠有利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通過拓展訓練,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克服學生的一些心理障礙,磨煉他們的意志。因此,體育教育工作者應在充分考慮所有負面因素的基礎上,科學合理地開展拓展訓練,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玉蘭. 拓展訓練融入初中體育教學的可行性分析[D].河南師范大學,2012.
“后現(xiàn)代主義”——乃是西方哲學新生發(fā)展出來的幾個思潮和傾向的總稱,其主要是指在西方20世紀60年代里所展現(xiàn)出來的哲學思潮,對于現(xiàn)代哲學思維以及近代思維方式的一種反思和超越,有很多學者在學術領域里運用后現(xiàn)代主義的思想重新審視和反思眾多學術領域,并且研究出新時代的理論和觀點。在后現(xiàn)代主義的課程觀這一大的背景之下,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后現(xiàn)代主義哲學和文化思潮對于校園課程理論的影響力逐漸擴大而隨之產生。傳統(tǒng)的課程理論觀念被后現(xiàn)代主義的課程觀所批判,尤其是被課程典范“泰勒原理”進行了系統(tǒng)化的批判與反思,用以新的課程理論視角和價值觀闡述了課程的實質,有利于建構新的體育課程理論新體系,有利于深化體育教學課程的改革,具有深遠的現(xiàn)實意義。通過眾多學者的研究,后現(xiàn)代主義課程觀對于西方教育界有著非同一般的觸動和沖擊,并且在體育課程建設的將來發(fā)展上面卓有成效。我們可以結合中學實際的體育教學課程改革,聯(lián)系當下的問題來尋找借鑒點,從而得到新的啟示。
2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現(xiàn)如今初中的體育課教學目標,其主要目的就圍繞著體育中考項目進行課堂教學與訓練,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應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的養(yǎng)成出發(fā),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更應采用統(tǒng)一的方式和標準來真正關注學生的體育技能的學習,太過重視體育的分數(shù),片面的發(fā)展身體素質,嚴重地壓抑了中學生對于體育特長和興趣愛好的發(fā)展,特別是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心理需要。長此以往,青少年的個性受到壓制、失去了學習體育技能的興趣。翻閱傳統(tǒng)的教材發(fā)現(xiàn),其中主要是以教授競技運動技術,以技術動作的合格為目的,從而忽略了學生全面的身體素質的發(fā)展,忽視了體育專業(yè)知識和健身方法的再學習以及對于終身健身意識和運動技能學習的培養(yǎng)。如果還是按部就班的進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21世紀高要求、高素質的人才素質要求下,我們需要走得路還有很長。
3探尋后現(xiàn)代課程觀視閾下的中學體育教學新路
3.1基礎+選修——聚焦在全人發(fā)展上的體育課程模式
在校園體育教育的領域當中,“社會本位”和“個體本位”的教育觀念形成了兩種不同的體育教育價值觀,即體育教學手段論和目的論。在體育教學手段論價值觀中,其運動的主要目的在運動健身的本身之外,為實現(xiàn)社會目標他們把運動作為一種手段,這種價值觀念體現(xiàn)出“社會本位”的思想。然而在體育目的論的價值觀念中則認為,運動的主要目的在于運動的本身,所謂的運動本身是把目的定位于運動自身和人的自身,強調人的個體在參加運動過程體會到自身滿足的目的,該種價值觀體現(xiàn)出“個體本位”的思想。在后現(xiàn)代課程目的當中其主張的是“全人”發(fā)展,并不是“完人”發(fā)展。將學習作為手段,且是生活目的的原始,科學與人文兩種思想相結合,讓體育教學課程成為學生的生活、成長、發(fā)展的過程。然而“全人”的發(fā)展不等同于“完人”的教育,并不主張?zhí)囟ㄈ烁竦臉藴?是要求具有個性化特征的全面化、完整地發(fā)展。全人的發(fā)展也不是主體性的教育觀念,其主要觀點是主張個體發(fā)展的主體性,也發(fā)展個體的客體性和主體間性。不僅要發(fā)展個人的反思能力和理性判斷的能力,也需要展現(xiàn)個體的非理性因素。由此,體育教學課程的目標要向“全人”方向發(fā)展。從3個維度(生理、心理、和社會)充分發(fā)揮學校體育課程的主體功能,讓學生的成長和生活與體育息息相關,讓體育融入生活,形成生活中的一個部分,達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目的。基于“全人”發(fā)展后現(xiàn)代體育課程觀,我們提出了“基礎+選修”的初中體育課程模式,在每星期三節(jié)體育課中,將其中兩節(jié)定為“基礎課”,以《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版)》中規(guī)定的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田徑、體操等為教學內容,貫徹實施教學大綱所規(guī)定的教學內容,全面提升學生的基本身體素質,培養(yǎng)學生熱愛體育、勇敢、頑強等的優(yōu)質品質。另一部分的課時定為“選修課程”,在選修課的選擇權利中完全遵循學生的個體,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喜好分班級,進行專項教學,開設項目有:健美操、跆拳道、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種類達數(shù)十種。這主要就是為了發(fā)展學生個性化、健康成長,同時培養(yǎng)學生特長,促使中學時期就能夠根據(jù)自我的選擇一項至多項的特長愛好,這樣也就能夠與高中的體育教學相接軌。培養(yǎng)運動習慣、科學有效地鍛煉,就能夠實現(xiàn)終身體育鍛煉的目標。發(fā)展全人觀念,根據(jù)個體的具體情況全面的發(fā)展自己。
3.2“合班分項”走班教學——體育課程實施注重創(chuàng)造性和重建性
在中國的傳統(tǒng)時期的體育課程的實踐進程中,過于強調統(tǒng)一化、標準化,緊扣大綱內容、計劃、教材,這樣子的條條框框限定住了體育教學工作者,讓他們失去了開發(fā)新的教學模式、新課程的開發(fā)能力低下,在思想上就得到了禁錮。當體育教師拿到《體育課程標準》時,頓感不知所措、也不知體育課該如何上。因《新課標》與教學大綱有著本質的區(qū)別,既沒有規(guī)定具體的教學內容也沒有限定考試的方法和標準等,這就給予教師更多的選擇空間,這樣有利于新課程的開發(fā)與創(chuàng)新,也激發(fā)了教師的創(chuàng)造能力?!昂习喾猪棥弊甙嘟虒W:是在體育教學中,打破原有的班級界限,以運動項目為核心將一個年級的若干個班的體育課安排在同一節(jié)課,由幾位老師同時分多個項目開展體育教學,組成新的運動項目專項教學班,學生進行走班學習。在選修課中采用“合班分項”走班教學形式進行體育教學是初中教學組織方式的重大改革,具有挑戰(zhàn)性,也很有難度。重新定位了初中體育課程的教育目標。以往的初中體育以共性教育為根本,我們提出了在完成共性教育基礎上的差異化教育,即允許學生在初中階段就開始進行運動項目愛好的發(fā)展,并且形成運動特長,并借助運動特長的形成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逐步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在課程內容上進行必修與選修部分的劃分,重新架設了初中體育課程的結構體系。以往的初中體育課程只有必修內容,沒有選修內容,課程內容體系成單一化狀態(tài),不太受學生的歡迎,也不能更好地完成體育課程的目標。建立必修加選修課程架構后,能給學生自由選擇的空間,滿足了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能提高他們的學習動機和積極性,提高體育課程的針對性,滿足學生不同的發(fā)展需要。引發(fā)初中體育教學組織方式與教學方法重建。由于實施必修加選修,兩類教學內容的組織教學方式肯定會有所不同,必修的基礎教學內容采用什么組織方式效果最好?選修的運動項目以什么教學組織方式來進行效果最佳?這些都是在該課題研究過程中要予以創(chuàng)新性解決的,研究必然形成新的教學組織形式與新的教學方法體系。初中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認知水平將會更深入。以往初中教學注重的基本運動技能與體能的發(fā)展,對初中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認知水平更多強調肌肉記憶,但對體育課程的教育價值與社會化意義突出較少。而實施“基礎+選修”課程以后,由于運動項目選修教學的細致、深入讓初中學生接受的教育會更生動與精細,對促進他們的社會化將有更多的教育效能。對初中體育教師專業(yè)化會有較大推動作用。初中體育課程實施“基礎+選修”后,對體育教師的業(yè)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定帶來他們專業(yè)化的反思與改變。只有改變只會教基礎,不懂運動項目專項化教學的現(xiàn)狀,初中體育教師才能更好地適應今后體育課程發(fā)展的趨勢。
4結語
后現(xiàn)代主義思想的立場被后現(xiàn)代主義課程所秉承,從而對于傳統(tǒng)的課程理論提出了挑戰(zhàn),這些思想和觀點的碰撞,讓更多的學者對重新審視體育教學課程論的建構有了更多的新思路和研究突破,有利于深化體育教學課程的改革。基于后現(xiàn)代的課程觀提出的“合班分項”走班教學即“基礎+選修”課程模式旨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實踐中做一些大膽的嘗試和創(chuàng)新,也是校本課程開發(fā)的必然選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最終目的是讓課改受惠于學生。敢于質疑、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理應成為基礎教育工作者恪守的基本準則,這一課程模式必將成為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路徑選擇。
作者:榮建 單位:蘇州高新區(qū)實驗初級中學
參考文獻
[1]鐘啟泉.現(xiàn)代課程論(新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3.
體育是高中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健康的身體既是良好道德素質的載體,也是知識的載體,抓智育沒有載體不行,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沒有載體也不行。因此要提高包括良好的身體素質在內的國民素質,是離不開體育的,任何忽視體育在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是不完全的教育。
高中學生的身體發(fā)展尚處于發(fā)展階段。體育課程的特點主要是通過體育活動的教育過程,完成體育的目標,也是完成教育目標的一部分。因此,制訂體育課程和編寫體育教材時,必須以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為基礎,反映其生理和心理特征,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抓住高中階段的有利時機,全面地發(fā)展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內臟機能的發(fā)展,對他們的整個人生都是十分重要的,也是為終生體育打好基礎的關鍵時期,高中學生的體育教學,鍛煉身體、增強體質仍是主要目標,這一基礎的目標是不能動搖的。
高中學生與初中以下的學生不同,要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體育觀,提高他們的體育意識,是體育課程的重要目標之一。高中學生的體育與成年體育、康復體育、競技體育和單純的娛樂體育也不相同,他們仍然需要用多種多樣的體育手段與方法全面鍛煉他們的身體,促進他們身心的全面發(fā)展,這也是高層次的基礎教育在體育課程、教材和教學中的體現(xiàn)。
普通高中的體育課程,不僅與競技體育中的運動訓練不同,而且與職業(yè)中等技術學校的體育課程也不相同。高中體育課的課程目標、教學內容是否具有“普通性”和基礎性?回答應當是肯定的,而且這種普通性與其他學科相比較,更具有其現(xiàn)實性。因為體育課程既是學科課程之一,又具有普遍性,其目標的內涵具有教育目標的基礎性,與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具有直接的、主要的關系。不論學生將來的去向如何,都必須具有強健的體魄和通過體育的教育活動所獲得的相關素質。即使有少數(shù)高中學生,把體育作為未來的一種職業(yè),畢業(yè)后希望自己成為一位優(yōu)秀運動員、教練員、體育教師或體育的管理人員,但是就學生的學習而論,也必須在學好基礎課程的前提下,因材施教,通過各種途徑發(fā)揮自己的特長。不能把普通的體育課,改成某一運動項目的運動訓練。將來不論做任何事情,包括做一位體育的專業(yè)人才,都必須打好思想、科學文化和身體素質的基礎。即使是運動技術的提高,也必須在身體素質全面提高的基礎上才能發(fā)展與提高。
綜上所述,普通高中體育是義務教育后的高層次的基礎教育,它所確定的體育教學目標、教材內容、教學模式、教學評估指標體系等,都反映了它的基礎性和高層次性,既要與義務教育相銜接,又要在初中的基礎上提高要求。
【關鍵詞】大學女生 體育課堂 細化教學
一、體育基本理論知識
體育是一門運動學科,從一定的層面來講,實踐運動教學要多于理論的教學,但是理論知識的教育也是不容忽視的。在當今很多院校里,體育課最主要的教學方式就是在教室之外進行教學,誠然,這是一種教學的新體驗,但是對體育理論知識的忽視易導致學生體育理論的缺失。
體育課是高校體育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完成高校體育教育任務的重要途徑,其目的“是通過合理的體育教學過程,使學生增強體育意識、提高體育能力,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逼渲校己玫乃枷肫返陆逃?,更重要的還是需要一定的理論作為指導;對體育的基本認識需要理論知識。
在大學一些院校里,女生所占的比例是相對較高的,對于女生這一群體的體育教學,首先,要在心里上引發(fā)他們學習體育的熱情。要讓他們充分認識到,體育不只是田徑運動。足球,籃球,等等,還有就是心理生理健康。新的體育改革中,已將生理健康作為體育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對于大學這個學習階段來說,女生是處在一個較為特殊的時期。他們是在結束了緊張和懵懂的中學學習以后,開始逐漸走向社會的一個時期,對自身的認識是尤為期待也是尤為重要的,因此,這個時期的生理健康教育也就顯得尤為重要。生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女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各方面的細節(jié)。而這類課程往往需要室內的課堂來完成,這樣將顯得更加嚴肅。
對女生進行體育教學,作為一名體育老師,其主要教學任務有: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處理德、智、體的辯證關系,加強其素質教育,充分認識體育在大學階段的重要意義,提高自覺性,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技能和科學鍛煉身體的理論與方法,提高體育方面的素養(yǎng),培養(yǎng)獨立從事體育活動的能力并養(yǎng)成習慣,終身受益;根據(jù)學生的生理、心理和專業(yè)特點,加強體育鍛煉,進一步促進學生身體正常發(fā)育和健康發(fā)展。提高對自然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和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激發(fā)興趣,發(fā)展個性,陶冶情操,鍛煉意志,培養(yǎng)拼搏精神。努力提高運動水平;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思想,集體主義精神,加強組織性、紀律性和精神文明教育,樹立正確的體育道德觀。這些任務的如實完成,是需要很好的體育理論知識作為支撐的。一定的理論知識將為之后的實踐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形體教學
形體是展現(xiàn)女性的最直觀的表征。大學階段,是女生身體成型塑造的最佳時期,因此,大學形體課是體育課中尤為重要的一個內容。
形體教學的主要內容是以提高肢體靈活性和形體語言的表現(xiàn)能力,改善氣質為主要目的,它包涵了芭蕾基本功訓練和藝術體操的身體波浪、手臂波浪等練習方法,在此基礎上融合一些拉伸運動為主要練習手段的形體訓練,如芭蕾形體、舞蹈形體等;此外,還包括了健身形體訓練,以健身、塑形為主要目的訓練,如器械形體、健美操形體(瑜伽形體、形體梳理、合賓形體塑造)等。在形體教學中,具體內容包括形體基礎理論知識,手位、腳位基本動作與組合-腳的基本動作與組合,基本步法與組合,驅趕基本動作與組合,原地雙腳轉體、身體移動重心,身體姿態(tài)練習等。這些內容的加強,在很大程度上不僅使學生認識到形體的藝術美對自身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堅持訓練的恒心與毅力。從而達到體育教學的鍛煉意志的目的。
作為形體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也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用實際行動激發(fā)女生學習形體,堅持形體訓練的意志。正所謂最好的老師是用行動感染學生,而非用語言去指導學生,道理便在于此。例如,在形體課上,如果是一位自身形體訓練不到位的老師前來講課,即使她的理論知識非常地了得,但是也很難引起學生學習形體的興趣和決心。而如果是一位形體標準的老師授課,學生會不自覺的從老師的氣質中體會到形體的魅力。這就要求在形體教學中。老師的專業(yè)素質也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在形體訓練的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愛好,使其得到全方位的鍛煉與提高。例如,在形體課中,學生應從手、腳,軀干以及面部表情等各方面細微訓練,達到“細致入微”地訓練,這才是完整的形體教學的最終目的。
三、健美操教學
健美操是形體的晉升階段,相對于形體而言,健美操較為動態(tài)與活躍。我國的一些健美操專家認為,健美操是人體自身為對象,以健美為目標,以身體練習為內容,以藝術創(chuàng)造為手段,融體操、舞蹈、音樂為~體的一項新興體育項目。這種體育項目在大學體育課堂的推出,它成為了大學女生首選的內容。
在體育教學中,健美操的教學,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學生在形體訓練的基礎上得到了一定的表現(xiàn)。首先,健美操可以增加學生的節(jié)奏感,懂得音樂美的欣賞。在健美操的音樂選擇中,要注意節(jié)奏的快慢。選擇合適的節(jié)奏,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健美操的熱情同時又沒有讓學生感覺到負重感。其次,健美操可以提高素質訓練。身體素質訓練在健美操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完成高難動作的有力保障,但是身體素質訓練往往比較單調,且易使學生產生疲勞,采用趣味性練習,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柔韌素質練習的時候,讓學生在節(jié)奏感強烈的音樂配臺下跟著節(jié)拍進行練習,用音樂代替口令一拍一拍地去控制學生,要求一拍上,一拍下進行壓腿練習。通過這種趣味性素質訓練,既增加了運動員的專項素質,又提高了學生對音樂節(jié)奏感的理解。再次,健美操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健美操的表演,是建立在一支隊伍之上的,只有一支富于變化的健美操隊伍才能使人感覺到健美操的真正活力所在,因此在體育課中,老師應該考慮從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