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道德教育的核心范文

道德教育的核心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道德教育的核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道德教育的核心

第1篇:道德教育的核心范文

關鍵詞 中等職業(yè)教育 企業(yè)核心價值觀 職業(yè)道德教育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企業(yè)核心價值觀是企業(yè)與員工共有的價值取向,構成了企業(yè)文化的精義,使每個職工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激發(fā)高漲的工作熱情,發(fā)揮強大的激勵作用。中等職業(yè)教育要完成培養(yǎng)實用型人才的歷史使命,就必須了解企業(yè)核心價值觀,將其精髓融入到學生職業(yè)道德教育中,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培養(yǎng)方式方法。

1對企業(yè)核心價值觀的認識

縱觀著名企業(yè)的核心價值觀,聯(lián)想公司的“成就客戶、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精準求實、誠信正直”;安利的“伙伴關系、誠信、個人價值、成就、個人責任、自由企業(yè)”;IBM的“誠心負責、創(chuàng)新為要、成就客戶”;國家電網(wǎng)公司的“誠信、責任、創(chuàng)新、奉獻”;寶鋼股份的“誠信”;荷蘭商業(yè)銀行的“正直、專業(yè)化、負責、團隊精神”;德意志銀行的“業(yè)績、創(chuàng)新、以客戶為中心、團隊合作和誠信”……不盡相同,各有千秋。概括起來,企業(yè)共同的核心價值觀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誠信。誠信是企業(yè)的信譽之源、立業(yè)之本、發(fā)展之基,也是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準則,安身立命的根本。培養(yǎng)中職生講誠信、守承諾、重品行的品格,養(yǎng)成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的作風,使之內化為優(yōu)秀的職業(yè)品質,外化為良好的職業(yè)行為,是職業(yè)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務。

(2)責任。責任觀是最可持續(xù)的內生動力源,有一份責任就有一份追求,有一份自律,責任是職業(yè)文化的最終歸宿。引導中職生工作主動認真,盡職盡責,以期達到體現(xiàn)忠誠,提升能力,實現(xiàn)價值的目的。

(3)服務。建設高品質的服務文化,提高服務水平,提升服務貢獻度,已經成為當前企業(yè)謀求發(fā)展的必然選擇。中職學生應順應企業(yè)需求,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水平,培養(yǎng)積極熱情、樂于奉獻的精神。

(4)質量。質量是企業(yè)參與市場競爭最重要的支柱,是企業(yè)生死攸關的命門。通過對學生質量意識的培養(yǎng),使之自覺遵守企業(yè)生產規(guī)則和工藝流程要求,培養(yǎng)精益求精、不斷進取的職業(yè)品格。

(5)紀律。職業(yè)紀律是勞動者在從業(yè)過程中必須遵守的從業(yè)規(guī)則和程序,也是員工素質和企業(yè)形象的決定性因素。培養(yǎng)中職學生的紀律觀念是企業(yè)精神的要求,更是規(guī)范職業(yè)行為,提高工作效率的根本保證。

(6)競爭與合作。積極進取的競爭意識是職業(yè)精神的內涵,能夠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整個企業(yè)的競爭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合作則是職業(yè)化及勞動過程專業(yè)化的必然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與合作意識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也是學生個體發(fā)展的要求,對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2企業(yè)核心價值觀與職業(yè)道德教育的融合滲透

以就業(yè)為導向的中職教育,要滲透企業(yè)優(yōu)秀文化,融合企業(yè)核心價值觀,尋找校園文化與企業(yè)文化的最佳結合點,貫穿于職業(yè)道德教育中。在學校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專業(yè)文化建設中要全方位地融入企業(yè)文化元素的精髓。

(1)發(fā)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配齊德育教師,開足《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職業(yè)道德與法律》、《創(chuàng)業(yè)培訓》等課程,教師在專業(yè)、學科教學中,既重視教書,更注重育人,將德育滲透到各教學環(huán)節(jié),把課堂教學、實踐教學、能力鍛煉和素養(yǎng)提升、習慣養(yǎng)成、職業(yè)道德緊密聯(lián)系起來。

(2)將企業(yè)文化精髓融入教學與管理全過程。學生良好職業(yè)文化素養(yǎng)的形成需要在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中對學生施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在教學過程別是實訓實操過程中要移植企業(yè)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注重學生職業(yè)意識和職業(yè)習慣的養(yǎng)成。

(3)以活動為載體融合企業(yè)文化。以紀念日、傳統(tǒng)節(jié)日為契機,開展演講、誦讀、歌詠等各類比賽,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組織軍訓、“兩操”活動,錘煉思想毅力,強化紀律觀念,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開展“職業(yè)生涯設計”、技能大賽、模擬崗位練兵等活動,增強學生的職業(yè)文化意識。組織學生參加勤工助學、社區(qū)服務、社會實踐等活動體驗企業(yè)文化,鍛煉實際工作能力。利用各種電視臺、廣播站、宣傳欄、黑板報等,廣泛宣傳,營造氛圍,使先進企業(yè)的核心價值觀融入校園文化,滲透到學生的思想行為中。

(4)搭建校企文化對接的平臺。實行學訓交替,聘請企業(yè)優(yōu)秀人員做兼職教師,在教授專業(yè)技能的同時,將職業(yè)精神帶進校園,讓企業(yè)文化走進課堂。組織學生到企業(yè)參觀考察、實訓實習,校企共同參與,學校帶隊教師和企業(yè)指導技師共同對學生的思想工作表現(xiàn)與技能水平予以鑒定考核,實習實訓成績納入學生的學業(yè)考核之中。通過企業(yè)實踐鍛煉,學習企業(yè)理念,感受職業(yè)氛圍,增強綜合素養(yǎng),提升專業(yè)技能,內化職業(yè)精神,外化行為規(guī)范。

第2篇:道德教育的核心范文

1引言

自從我國實行市場經濟以來,我國的經濟得到了飛速發(fā)展,可是急功近利思想、拜金主義等不正確的價值觀也隨之而來。面對多種價值觀并存的情況,人們不知所措,無法辨別善惡,很多人的價值觀被扭曲。這時就迫切需要一種核心價值觀對人們思想進行正確地引導,將他們帶回正途。學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更差,因而更需要強有力思想的引導。無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最好的選擇。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體,貫穿教育的整個過程,對于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培養(yǎng)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概念

價值觀是價值觀念的匯總,是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它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人們經過長期的實踐活動中總結得出的具有穩(wěn)定性特征的觀念的總和。價值觀也是一種社會意識,對人的行為有著直接的指導和引領作用。它是一個包含世界觀、人生觀、理想等思想觀念的完整體系。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社會主義建設、人的思想建設都有指導效用。

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介紹

黨的十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并對其進行了倡導。其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xiàn)代化建設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基本理念;“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要求?!案粡姟⒚裰?、文明、和諧”是最高層次的價值要求,對其他的社會價值理念有指導作用。因為它表明的是現(xiàn)代社會主義國家的建設訴求。其他內容分別體現(xiàn)了對社會主義社會和個人的價值觀的訴求。由此可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且概括性強。

4當前學生德育中的不足及問題分析

4.1德育的內容與實際結合性差

課堂形式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重理論、輕現(xiàn)實。不能很好地將教學內容和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內容就顯得蒼白無力,學生也不易于理解和接受,更不要說用以指導自身行為了。我們道德教育一直強調要樂于助人、誠實守信等,但現(xiàn)實生活中卻存在很多對去要幫助的人視而不見、為求利益,坑蒙拐騙的現(xiàn)象。面對這樣與理論不符的現(xiàn)象,學生就會對理論產生質疑。而且,教師的一味灌輸方式太過單一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也可想而知。

4.2德育體系不完善

完成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不是能一步到位的,反而是一整套的操作過程,必須有完整的思想教育體系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思想道德教學體系不完善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就是不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統(tǒng)一按部就班進行教育。沒有使用由淺到深的使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其次就是教學內容無重點,重復教學較多。

5提高核心價值對學生德育引領效果的方法探究

5.1教師要身體力行,以身作則

言傳身教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最好方法。要教好學生的前提是自己符合標準,俗話說得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若是連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就沒有資格去要求別人,也無法服眾。

所以,作為一名教師,必須要有良好的德行,對學生的教育要面?zhèn)餍氖?,以自身的作為來提供范例,做到尊重學生的人格、包容學生的缺點、對學生耐心教導等,使學生受到熏陶,在教師的循循善誘的教導下,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

5.2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主義榮辱觀

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鍵部分。對學生的社會主義榮辱觀進行加強教育實際是教他們辨別是非美丑的過程。讓學生學習“八榮八恥”并加以理解記憶。有了對善惡的辨別能力,才能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朝著善的方向發(fā)展。

5.3創(chuàng)新道德教育的渠道

學生是德育觀念學習的主體,因而要達到好的效果,應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其自覺自主地進入對價值觀念的學習與探究實踐。創(chuàng)新課堂形式有很大的的必要性。課上講授的同時,應注意學生積極性的調動,提出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并作答;課下也可以進行對價值觀建設有利的活動,譬如,周六日組織學生到養(yǎng)老院進行義務勞動等。采取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能起到更好的教學作用。

第3篇:道德教育的核心范文

【關鍵詞】 核心價值觀;高職學生;孝道教育;問題;原因;對策

一、核心價值觀視野下的孝道教育

1、核心價值觀的概念

黨的十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征,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是對的每一個公民的嚴格要求。

2、孝道教育的內涵

古語云:百善孝為先。孝道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內容,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自古至今受到國人的高度崇尚。孝道的具體涵義是指子女對父母應盡的義務,包括贍養(yǎng)、尊敬、送終等。

3、核心價值觀視野下的孝道

核心價值觀所提出的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與孝道教育兩者是辯證統(tǒng)一、相互聯(lián)系與影響的。由對長輩的孝升華到對國家的忠誠,孝道使中華兒女心系祖國,形成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孝道能使家庭和諧幸福,家庭穩(wěn)定就能使家庭成員將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中去。中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由簡單的孝敬父母推廣到全社會的尊老敬老,建設和諧社會。高職學生是國家寶貴的技術型人才,是社會主義的建設主力軍。當代高職學生通過秉持孝道精神去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他們能夠正確認識自己、正確對待父母,正確對待集體與國家的關鍵,這關系到學生自身發(fā)展與未來的生存,更關系到社會的穩(wěn)定與進步。

二、當代高職學生孝道情況與分析

1、高職學生在孝道方面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增強傳統(tǒng)孝道教育,提倡“孝道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重要基石”,但就教育效果而言,仍存在諸多問題。現(xiàn)實生活中受到利益與物質的驅使,對老人不尊重、不孝順的問題比比皆是。公交上舒適坐著的年輕人與站立的老人;不贍養(yǎng)父母,甚至虐待父母等行為也常常見報。由于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家庭結構逐漸縮小,獨生子女增多,相對負擔較重,空巢老人的增多等,都是導致中國社會家庭養(yǎng)老的功能逐漸削弱的原因。當代高職學生盡管有孝敬父母的意識,卻在行動中表現(xiàn)的相對落后。筆者通過走訪調查發(fā)現(xiàn)對于踐行孝道的方式,大部分的學生認為不跟家里要錢,就是孝順;有些學生認為專心讀書不讓父母擔心學業(yè),就是敬孝,這都說明學生雖然有孝敬父母的意識,但這些意識僅僅停留在淺層面,情感交流也并不深入。有些學生記得父母的生日,卻羞于向父母表示感激;有些學生認為自己已經成人,對父母的關心顯得不耐煩,這導致了子女與父母的溝通不暢,最終導致出現(xiàn)隔閡,這種錯誤的認知與中國傳統(tǒng)孝道是相背離的。

2、高職學生在孝道方面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從家庭教育方面來看,目前部分家庭孝道教育缺失。家庭教育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一個人道德品質的養(yǎng)成。在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有些父母只是看重孩子學習成績,重智育輕德育,有些甚至認為只要學習成績好,德育教育不做也罷。父母對子女的關注遠遠超過對老人的關注,對上一代的態(tài)度對學生心理產生巨大的影響,父母是子女的啟蒙老師,這種做法使得學生產生只知索取不懂回報的心理趨向與價值觀念。從學校教育方面來看,學校的孝道教育明顯存在重視不夠的情況。學生從小學到大學一直未將孝道教育作為專門的課程來開設,孝道教育成為了德育教育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未能引起高職院校管理者的重視,忽視知情結合、德智同行。雖然目前各學校將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首位,但卻忽視了孝道教育的重要性。孝道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教育的重要補充,更是前提條件,不少學生感情脆弱,承受挫折能力較差,人際關系處理不當,容易產生偏激心理。通過孝道教育提倡“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的自愛精神,引導其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孝道。從社會層面來看,社會整體孝道意識淡薄,隨著經濟的迅速發(fā)展,人們生活環(huán)境不斷變化,西方文化與價值觀越來越多的深入學生的思想意識之中,尤其是西方的親子關系特點對當代高職學生的孝道觀念形成沖擊,使父母與子女的關系相對淡薄。

三、高職學生孝道教育的策略

1、加強高職學生孝道意識的培養(yǎng)

首先需要培養(yǎng)高職學生的責任意識,兒女對父母有不可推卸的敬養(yǎng)責任?!缎⒔洝吩f:“夫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這說明孝敬贍養(yǎng)父母,是天經地義的法則,是人人背負的重大責任。每個人都是社會組成的分子,只有履行好自己的角色,形成對社會的責任意識,社會才能發(fā)展。其次需培養(yǎng)高職學生的感恩意識,“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父母對于子女的養(yǎng)育之恩無法衡量,學生不但要感謝父母的辛苦付出,更要感恩于父母的舐犢情深,再從更深層次反思自己反饋于父母的感恩之情。學校也可以針對部分學生的情感淡漠,加強孝道文化教育,通過宣傳使其體會父母的不易,培養(yǎng)感恩的意識。最后需培養(yǎng)高職學生尊老敬老的意識,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道已經不單單是孝敬自己的父母,而是面對全體老人。

2、豐富校園孝道文化建設

要加強高職學生的孝道教育,離不開孝道校園文化的創(chuàng)設。思想政治工作者應該抓住校園文化這塊教育資源,加強孝道文化的正面宣傳,一方面通過校報、校園廣播、宣傳欄等作用,加大孝道的宣傳力度。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手段,通過BBS、微博、微信等網(wǎng)絡工具,推送典型人物事跡,形成輿論氛圍。更可以設立孝道規(guī)定,開設孝道課程,合理設計孝道教育內容,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讓學生親身感受行孝的重要性。

3、鼓勵開展孝道社會實踐活動

孝道不能靠教,而是靠熏陶,正所謂“上行下效”。鼓勵學校社團開展以孝道為主題的尊老敬老活動。通過主題團會日、社團活動日、重陽節(jié)等時期,舉行行走進養(yǎng)老院,慰問孤寡老人,感恩父母,為父母做一件小事、發(fā)一條短信、打一個電話、寫一封家信等社會實踐活動,使知行合一,讓學生們在實踐中學會“行孝”,進一步把認知付諸于行動,內化為自身孝道品質。

4、將孝道融入學生道德評價體系

學校建立學生道德評價體系,對學生的道德實行量化考核,以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這其中當然也包括孝道品質的評估。這種方法促使他們不僅具有社會公德,更具有家庭美德。孝道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礎,是學生的責任心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因此應倡導孝道融入學生道德評價體系。

5、促進家庭、學校、社會的合力教育

高職學生的孝道教育,必須堅持以學校為主導,社會為輔助,家庭為基礎的形式,促使三方面產生合力,形成三位一體的孝道教育模式。這種形式突出學校主導作用,建立健全校園孝道教育制度,倡導學生學習孝道。通過社會輔助功能,使學生在社會氛圍中踐行孝道,感受熏陶。最終發(fā)揮家庭為基礎的教育模式,使學生孝敬父母,構建家庭孝道教育的核心。

孝道教育是一切道德教育的源泉,更是核心價值觀中必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在核心價值觀的指導下,培養(yǎng)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孝道觀念,塑造完美的人格,對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具有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第4篇:道德教育的核心范文

青年大學生群體的時代特征保障了融入的可行性

青年大學生成長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并伴隨信息化一同成長,視野寬闊,接受了來自眾多領域的信息,知識龐雜,情感豐富,藝術氣息濃厚,善于釋放自己內心的情感。但身處價值多元的時代,面臨社會的急劇轉型,也有一部分大學生在價值觀的選擇上明顯表現(xiàn)出困惑和迷茫,誠信意識淡薄,個人的道德行為失范,甚至會對信仰產生質疑。但是08年的奧運會被外國人親切地稱為“鳥巢一代”的青年志愿者和汶川地震中青年大學生的表現(xiàn)也展示了大多數(shù)大學生仍具有強烈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尊心,能夠自覺抵御西方不良文化的侵蝕,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各項內容也有高度的認同。故而,要切實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各項內容融入到高校的藝術教育中,正確引導青年大學生群體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方向,確保藝術教育在提高大學生藝術修養(yǎng)的同時,保證大學生政治方向的堅定,道德素質的高尚,進一步使其明辨是非,明確榮恥,如此,不僅能有效達到藝術教育、素質教育的目的,更易于準確把握青年大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

藝術教育內容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一致性

藝術教育,通過藝術熏陶和感染人,達到凈化心靈、健全人格、啟迪智慧的目的,從而培養(yǎng)人們高尚的道德情感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從一定意義上講,高校藝術教育具有一定的社會功能。自古以來,我國就十分重視藝術教育社會功能的發(fā)揮。在春秋末期,儒家學說創(chuàng)始人孔子就主張“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極力倡導以藝術教育培養(yǎng)人們高尚的道德情操。到了近代,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先生,更是倡導將民族藝術融入課堂教育,其目的也是不言而喻的,旨在優(yōu)化國民教育,切實培養(yǎng)國民的健全人格,提高其綜合素質。“藝術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從人的精神上塑造人、感染人和提高人的文化素養(yǎng),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

高校藝術教育的內容旨在通過培養(yǎng)青年大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熏陶、濡染、浸潤青年大學生的政治修養(yǎng)和思想道德品質,也包含了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各項內容。由此可知,高等學校的藝術教育在培養(yǎng)大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思想道德品質和藝術修養(yǎng)、審美情趣方面涵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高校藝術教育的內容、宗旨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著高度的吻合,這就更進一步確保了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各項內容融入到高校藝術教育的可行性、必要性。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校藝術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是促進大學生全面健康和諧發(fā)展之必需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fā)展和市場經濟的逐步確立,形形的社會觀念不斷涌入國門,古今中西文化在不斷碰撞,直接影響了大學生的思想建設,致使一些大學生在認識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上失去了自我。“藝術教育以審美教育為核心,以人的全面發(fā)展為目標,促進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和諧發(fā)展。”

因此,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校藝術教育中,對促進大學生全面健康和諧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道德素質。如上所述,多數(shù)大學生只注重對個人利益的追求,道德素質下降,而藝術教育則具有不同于其他教育的特殊方式,有強烈的感召力,“可以培養(yǎng)大學生追求真理,崇尚真、善、美的優(yōu)良品德,是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教育的最好形式”。

(二)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迫切需求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我國的國民價值體系中居于核心位置。高校是培養(yǎng)國民價值體系的重要場所,在高校和大學生中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使大學生群體樹立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求的價值觀與人生觀,是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目前,青年大學生群體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可度有些差強人意。這固然受當代大學生成長的社會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社會環(huán)境趨利化等社會因素影響,但同時應看到高校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種種不足。藝術教育與社會人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在當今社會,藝術教育可以其特有的育人功能,成為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養(yǎng)的重要路徑。因此,在高校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便可通過藝術教育的方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藝術教育過程中的教育方法進行。

(三)是有效滿足高校藝術教育發(fā)展的現(xiàn)實需要

黨的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以來,各級政府、教育部門逐步提高了對高等院校藝術教育工作的重視和認識,明確了藝術教育在高校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地位,通過積極采取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政策和措施,使藝術教育工作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尤其是近年來,隨著傳媒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和新娛樂時代的到來,一些年輕人尤其是部分高校大學生對“明星夢”的追求已達到如癡如醉的程度。有理想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一個人的理想過于功利,將學藝術、走藝術路作為發(fā)財、成名的唯一選擇,那這樣的人生觀無疑是一種消極,甚至是錯誤的價值觀念。這種錯誤的價值觀念如在大學生中廣泛流行,無疑會影響大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因此,在對大學生的藝術教育中,必須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武裝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頭腦,使其自覺抵制錯誤的、功利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校藝術教育的途徑

(一)注重灌輸教育與自我教育結合,發(fā)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

課堂教學的根本任務在于通過對學生開展系統(tǒng)的藝術專業(yè)教育,培養(yǎng)和提高大學生自覺強化自身的審美情趣與藝術素養(yǎng)。在對大學生進行藝術教育的同時,還應充分挖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核心內容,使之貫穿藝術教育的整個過程,幫助青年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確保他們能夠堅守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的信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藝術教育課堂教學對于實現(xiàn)藝術教育教學的目的,完成藝術教育任務,強化藝術教育內容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注重灌輸教育與自我教育的結合,要切實發(fā)揮藝術教育課堂教學在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重要陣地作用,強化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主陣地的優(yōu)勢,突出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凸顯自我教育的作用,以此逐步引導青年大學生主動接受社會主旋律教育,自覺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的洗禮。

(二)優(yōu)化外部環(huán)境,發(fā)揮社會實踐的重要作用

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校藝術教育中,需要充分發(fā)揮社會實踐的導向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藝術教育的目的旨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使之能夠正確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并增強自我建構的意識。只有學校、家庭、社會一起努力優(yōu)化外部環(huán)境、形成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外部教育環(huán)境和氛圍,充分利用當代青年大學生積極參加社會生活的熱情,建立社會實踐平臺,才能促使其在親身的實踐中感悟社會對自身價值的認同或否定,形成自己對社會的價值取向,更新觀念,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自我建構意識,養(yǎng)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校園文化建設,發(fā)揮校園文化的育人作用

如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各項內容融入到高校的藝術教育全過程,關鍵是要發(fā)揮高校文化教育的育人功能。增強高校校園文化建設,需要發(fā)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統(tǒng)領職能,即以作為政治指導,以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作為凝聚力,以各種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作為向心力,以“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提高校園文化的道德約束力,明榮辱、知廉恥。通過積極開展多姿多彩的校園文化藝術活動,開展各種文藝競賽,使青年大學生在寓教于樂中受到熏陶、感染,在潛移默化中有力地引導青年大學生群體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既達到高校藝術教育的目的,又實現(xiàn)了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目標。

第5篇:道德教育的核心范文

從廣義上來說,寬容是一個民族長期積淀的社會美德,是一種善性的群體行為;而從狹義上來看,寬容是一種個體自身的修養(yǎng),是發(fā)自個體內心深處的一種善的歸屬。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新興課程,缺乏足夠的經驗指導,且具有極大的專業(yè)歸屬性,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不僅容易走彎路,而且經常會因為缺乏指導而寸步難行。因此,信息技術課教師必須要有一顆寬以待人的心,在學生遇到困難時不指責、不蔑視,而是以虛心的態(tài)度教人脫困、助人上進;在學生犯錯誤的時候,少一點責罵,多一些開導和鼓勵,相信學生的發(fā)展?jié)撃?,更多地以激勵手段代替懲戒,這樣不僅能夠縮小師生間的心靈差距,而且能夠極大地提高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去年一堂課上,我在查看學生上交的電子小報作業(yè),有個學生上交的電子小報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便當范例用極域教室展示給全班同學看?!斑@個是網(wǎng)上下載來的!”一個學生突然站起來大聲喊,那自豪的神情跟電影里的揭秘者如出一轍。頓時,全班嘩然,同學們都把目光指向了那個學生,她無奈地低下了頭。面對這突然的變故,我停頓了一下,轉過話題問大家:“你們認為這份電子小報的頁面設計得怎么樣?”“非常好看?!薄澳奈煌瑢W能夠談談它好在哪里?”結果,大家高度評價了這份小報。我接著說:“以后請大家多找一些這樣的小報跟大家分享,好不好?”大家一致贊成。我趁熱打鐵:“那么,對于第一個給我們推薦精美小報的同學應該如何獎勵她呢?”“送她一個筆記本。”……此時,同學們對老師的用意已心領神會。我趁機要求同學們每周輪流找一份漂亮的小報跟大家分享和探討。

學生渴望得到外界的尊重、理解和寬容,但由于自身發(fā)展的特色使他們還很不成熟和穩(wěn)定,更需要寬容和理解。特別是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他們已經習慣于在腦海中定格自身的價值——不是讀書的料子,導致內心失去自信和尊嚴。這就要求教師改變觀念,先去接受他們,才能被他們接受;先寬容他們,才能被他們尊重,形成積極心態(tài),建立自尊心,更好地完成學業(yè)。讓我們學會寬容,共同為學生成長開“綠燈”。

二、學會賞識,開辟學生沐浴陽光的“綠洲”

吉祥是個各科老師都頭疼的學生,不愛學習,不完成作業(yè),上課老做小動作。上信息技術課更是如此,玩游戲才是他上課的目的。于是我索性先讓他玩,而我就站在一邊看。我發(fā)現(xiàn)他每個小游戲玩得都很出色。我問他:“吉祥,你怎么會玩這些游戲的?是誰教你的?教教我可以嗎?”他的回答很干脆:“沒人教我,只要想學就一定能會?!庇谑牵腋麑W玩游戲。我倆邊玩邊聊,我告訴他:“老師很欣賞你的聰明,如果你能把這個聰明勁用到學習上,我會更欣賞你的。今天咱倆的游戲就到此為止好嗎?你教我的我學會了,我教你的你會嗎?一會兒展示作品,老師想讓你展示,你不會讓我失望吧?”他看我很認真,而且很欣賞他,馬上就退出了游戲。在展示作品時,他第一個把手舉了起來,當我把他的作品分享給大家時,我對他的作品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同學們也對他的作品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和見解,從他的表情上看得出他很自豪。從此,每節(jié)信息技術課他都認真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在每次展示作品時,我總是把他的作品展示給大家,在老師和同學的贊賞下,他變得越來越好。

三、培養(yǎng)自信,學生健康成長的“綠色途徑”

信息技術課在很多學生心目中就是一節(jié)可以玩游戲的課,然其開設的本質并不是為了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更不是以玩游戲為初衷。因此,如何轉變學生的課程觀念,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和熱情,培養(yǎng)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自信,是提高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效能的核心所在。

在教學中,我常常讓學生互相評價,讓他們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去想、去評,讓他們指出優(yōu)點與不足,然后再從教師的角度提出建議。如在上制作作文選教學課時,我常常讓學生先講出自己設計封面、封底的構思,當學生講完后,讓其他學生來評價。通過這樣的評價方式,發(fā)言的學生從各個方面都能得到提高,其他同學也會得到提升,接著再讓所有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修改。通過這樣的展示和評價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的能力,而且大大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四、激發(fā)自我效能,幫助學生駛向“綠色彼岸”

信息技術課雖然是一門靈活的課程,但技術是可以通過反復練習來提高操作熟練程度的?!澳芴岣卟僮魇炀毘潭取笔恰胺磸途毩暋边@一行為的結果期望;如果學生不但知道反復練習能提高操作熟練程度,而且對自己“反復練習”這一行為持肯定態(tài)度,那么“學生對自己反復練習這一行為持肯定態(tài)度”則屬于效能期望。所以,作為一名合格的信息技術教師,應該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和手段,促使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回歸,不讓學生失去“起跳”的動力和激情。

一是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發(fā)掘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積極因素,讓學生領悟教師言行中傳遞的真誠情感,從而將教師的期待、鼓勵和幫助內化為一種積極向上的內驅力。

第6篇:道德教育的核心范文

【關鍵詞】語文;中小學;知識銜接

語文試用修訂教學大綱規(guī)定:中學語文教學必須教學生“具有現(xiàn)代語文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聽說能力,具有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币谎砸员沃?,即聽說讀寫能力,即培養(yǎng)有語文素養(yǎng)的人。這就需要一個培養(yǎng)過程,即學習過程。這個過程明顯體現(xiàn)出逐步加深,互相聯(lián)系的關系。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銜接”。何謂“銜接”?它指事物間相連接。試用修訂教學大綱也明確提到初中語文教學是“在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上”,甚至更為詳細地提到“在小學的基礎上擴大識字量”,“熟練使用常用字典、詞典”。這說明了中小學語文教學之間的聯(lián)系與銜接。

同時,系統(tǒng)論也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在研究和處理事物時,把對象放在系統(tǒng)形式中加以考察,始終著重從要素與要素之間,系統(tǒng)與外部環(huán)境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關系中,從系統(tǒng)的結構以及動態(tài)的角度,綜合考察和處理對象,以求得到整體功能的最優(yōu)化。這些無不告訴我們的確應該重視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的“銜接”。下面我就談談對“銜接”在三個方面的認識。

1. 鉆研教學大綱 語文不如數(shù)理化之清晰。因而,語文教學往往陷入了一種不可知論的狀態(tài),有人還美其曰: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其實,這是不可許的。作為一線教師如今須做到以下三點:(1)研究92年大綱與2000年大綱之異同。(2)研究2000年中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之異同。(3)研究初中、高中語文教學大綱之異同。這三者的研究正如法律的確定,它使教師有了準繩,有了依據(jù)。 例如,92年大綱與2000年大綱之異同,也說明它們存在著繼往開來的銜接關系:92年大綱對語文的人文性提得不是很明顯,著重于工具性。而2000年大綱則將人文性與工具性相提并論。那如何做好這理念的認可與改變就尤其重要了。其實,語文是一種特殊的工具,是思維和交際的工具,是負載和傳遞信息的工具;語文的運用,離不開人的思想感情、閱歷和素養(yǎng)的參預。因此,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認為低年級應著重于工具性,而高年級再側重人文性也不遲,那問題就是要如何做好這階段過程的銜接工作。如初一年在小學識字的基礎上進一步識字,更加熟練地使用字典詞典;在小學的基礎上進一步注重書寫,并引導學生去認識書法家練字的經過;還有背誦默寫等等都不能一下子松開。發(fā)現(xiàn)兩個大綱之異同,我們就能了解新大綱的意圖所在了。其實,這就是新舊大綱間的銜接。只有真正做到對大綱之異同而心中有數(shù),那在實際銜接教學過程中會有很大啟示的。這樣才能找到符合教學規(guī)律的教法,才能遵照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2. 找出教材中的銜接點

(1)熟悉中小學教材,處理好銜接,明確教法學法。 現(xiàn)在屬于九年義務教育階段, 種種跡象表明了,小學生升初中后,往往覺得小學學過,初中還在學,甚至于高中還學,教材內容的重復性,因而使學生產生厭學畏懼心理,這些表明了小學與初中、高中等在教材的銜接上出現(xiàn)了不應有的“軟”的問題。這就嚴重影響了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高。這正如新大綱所說的“語文教學中要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注意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境之間的聯(lián)系。”應該說在這一點上,新大綱給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此情況下,作為語文教師應將教材吃透了,研深了,才能充分把握意圖,把語文教學帶到新天地里。

(2)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與生活之間的銜接。早在湖北省宜昌市語文教改課題“課內外銜接”的實驗中,劉國正先生將此概括為“內引,外聯(lián),對比”,充分肯定了課內外銜接的好處和作用,說是語文閱讀教學的“雙冀”。究其實質,語文四種能力的培養(yǎng)無不與生活聯(lián)系。新大綱特別注重這點“重視創(chuàng)設語文學習的環(huán)境,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lián)系,拓寬學習班渠道,增強學習語文實踐的機會?!眲壬终f“教室的四壁不應成為水泥的隔離層,而是多孔的海綿,透過多種孔透使教學和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通?!蓖瑫r,大綱也提出“小學鼓勵學生自由閱讀,有問題提出來,能與別人商量;初中要求閱讀后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問;高中要求學生能對課文闡發(fā)、評價和質疑?!边@是需要建立在對生活有著直接感受與間接感受的基礎上的。

3. 了解學生,做好銜接

(1)研究好各階段學生的特點,對做好中小學的銜接非常重要。各年段學生,各類學生的特點包括:學生在學校、社會、家庭、年齡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約。初中還屬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素質參差不齊,這就給如何做好銜接工作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只有正視這一點,才能做好教學過程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因此,教師應考慮這些環(huán)節(jié)的銜接。教育是沒有小事,因為事事都有可能在今后給學生產生這樣那樣或好的或壞的影響。

(2)作為語文教師,了解學生各個階段學習語文水平,幫助他們做好思想、感情、知識等的銜接。特別是中下生應側重于基礎的再現(xiàn)與反復,優(yōu)生可著重從拓展、加深方面考慮。

第7篇:道德教育的核心范文

1.安排在課的開始部分進行。如教學第一冊教材中的集體舞《小火車舞》時,一上課我就扮演“火車頭”,讓學生扮演“車廂”。在音樂伴奏下,“車頭”帶領“車廂”“行駛”出各種圖案,并在不同的圖案上隨音樂變化進行不同的模仿練習。這樣既完成了教材中枯燥的隊列練習內容,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趣味活動中,把興趣轉化為學習與練習的內部動力,成為激勵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推動力,為下一個教學內容奠定了基礎。

2.安排在教材與教材之間的銜境處進行。這樣既可為上一個練習內容結束做放松,又可為下桓雋廢澳諶葑齪米急?,同蔬€可進行心理調整,不斷使學生形成新的興奮灶,防止紀律松散。如我在完成第一冊教材中跑的教學內容之前,在活潑。歡快、節(jié)奏惑強的《一分小銅錢》音樂伴奏下,同小碎步和跑跳步進行拼圖案的練習,使學在“玩”的過程中既練習了前腳掌著地的動作,又結束了上一個練習的活動,自然過渡到跑的教學內容上。

3.安排在課的結束部分進行。這可使學生在輕松,愉快時情緒中進行調整,使中樞神經從高度興奮狀態(tài)逐漸過渡到相對穩(wěn)定,身心得到放松,不僅能陶冶學生美的情操,而且能逐漸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如第一冊教材中的律動《劃船》,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很自然地回憶起自己在公園劃船時的情景,當聽到輕松、優(yōu)美的音樂時,便立即用協(xié)調,自然的形體表現(xiàn)出劃船的舞姿。

第8篇:道德教育的核心范文

【關鍵詞】 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效能;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整合

大學生心理健康一直是社會和研究者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目前大多數(shù)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為:實施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檔案、提供專業(yè)的個別輔導與咨詢、危機預防與干預、開設心理健康類選修課、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定期舉辦大型的心理健康主題活動等,這種模式在增進大學生心理求助意識,豐富大學生心理健康知識,促進大學生了解自我、明確心理求助途徑、主動尋求心理援助等方面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

近年來,隨著高校辦學規(guī)模不斷擴大,在校人數(shù)的增加導致學生心理求助需求越來越大,而高校專業(yè)心理輔導教師數(shù)量極其有限,這種供需失衡的狀態(tài)導致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陷入以下困境:重視障礙性心理輔導而忽視發(fā)展性心理輔導;心理健康教育的覆蓋面不廣;危機干預相對滯后;偏重個體咨詢而忽視團體輔導。如果現(xiàn)行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能與時俱進的話,維護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目標就很難實現(xiàn)。

朋輩心理輔導是化解目前困境的一個有效措施,在此基礎上積極整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充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將有助于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

一、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的內涵與特點

朋輩是指年齡相仿的、生活背景相似的、生活方式相同的、關注共同問題的個體,大學生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朋輩群體。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peer conseling)是指由經過專業(yè)訓練的大學生心理輔導員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自覺地為需要心理幫助的個體提供心理教育與輔導,推動朋輩間心理互助的一種模式。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可以理解為一種準專業(yè)心理輔導(para-conseling)或非專業(yè)心理輔導(para-professional conseling)。

朋輩心理輔導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認同度高,見效快

心理輔導員與朋輩心理求助者同屬于大學生群體,他們有著相近的年齡,在心理特點、面臨的壓力、困擾的問題、情感體驗、語言表達與溝通等諸多方面有著高度的相似性。因此,信任關系很容易建立,求助大學生對心理輔導員的建議認同度高,執(zhí)行效果好。

2、心理輔導隊伍充實,受益學生廣

各高校可以根據(j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在學生中選拔、培訓足夠的學生心理輔導員,他們分布在各個宿舍、班級、專業(yè)、學院,這個豐富的助人資源,可以滿足眾多學生的求助需要。

3、簡便易行,介入及時,實效性強

心理輔導員與學生朝夕相處,他可以在第一時間內為學生提供心理幫助,不受專業(yè)心理輔導咨詢時間與場所的限制,特別是在突發(fā)事件的干預和危機事件的預防、介入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二、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的效能

1、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可以充實心理輔導隊伍,滿足學生的心理求助需要

目前高校心理輔導隊伍主要由專業(yè)心理輔導教師、院系書記及輔導員構成。專業(yè)心理輔導老師除了參與心理普查、心理健康專題講座外,主要在學校設置的心理健康輔導中心為學生提供個別輔導與咨詢。由于心理輔導老師數(shù)量有限,服務時間通常安排在學生集中上課時間,咨詢時間與上課時間的沖突,導致學生排隊預約、多次預約才能成功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浪費了本來就有限的輔導資源,加劇了“供需”不平衡。書記與輔導員,兼有管理者與輔導者的雙重角色,學生求助有顧慮,極大地消減了輔導效能。而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培養(yǎng)了大批準專業(yè)心理輔導員,他們可以從事專業(yè)輔導老師及院系書記、輔導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豐富的輔導資源極大地化解了“供需”不平衡,使更多的學生獲得了心理幫助的機會。

2、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有助于高校普及團體輔導,使發(fā)展性心理咨詢得以推廣

研究表明,求助大學生的心理困擾主要集中在人際關系、學習、職業(yè)規(guī)劃及情感問題等方面,在心理輔導教師資源緊張的情況下,團體輔導本是一條有效的途徑。高校心理輔導教師通常是兼職的,他們的精力主要集中在障礙性心理問題的個體輔導中,無暇開展團體心理輔導。另外,團體輔導還需依靠組織的運作,包括策劃、宣傳、招募組員、篩選組員、材料購買、場所布置等一系列準備工作,需要人力支持。經過培訓的大學生心理輔導員在專業(yè)心理輔導教師的督導下,完全可以開展發(fā)展性的團體心理輔導,緩解個體輔導的壓力。

3、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有助于及時實施危機干預,避免重大心理事件的發(fā)生

近年來,雖然高校非常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但學生自殺等心理事件常有發(fā)生。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危機干預不及時。在高校,心理輔導老師與學生在某種程度上是隔離的,只有當學生走進心理咨詢中心尋求幫助的時候,老師才能了解到學生的具體情況。而經過培訓的大學生心理輔導員與同學們朝夕相處,他們有能力在第一時間對危機事件進行診斷和干預,并及時通知相關部門及人員,有效地遏制悲劇的發(fā)生。

4、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能夠豐富心理咨詢形式,滿足不同群體的求助需要

個體輔導中比較適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咨詢形式主要有面詢、電話咨詢和網(wǎng)絡咨詢。受制于心理輔導隊伍人數(shù)緊張的限制,大多數(shù)高校主要采用的是面詢,這種咨詢方式具有效率低、時間地點固定、靈活性差的特點。一是無法滿足更多學生的求助需要,二是無法滿足學生即時的求助需要,三是無法滿足學生不想與專業(yè)輔導老師見面的需要。電話與網(wǎng)絡咨詢,特別是網(wǎng)絡咨詢是對面詢的一種有效補充,可以滿足上述群體的心理需要。少有高校開展電話與網(wǎng)絡咨詢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少人力資源,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恰好能化解這一困境。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整合

在高?,F(xiàn)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模式基礎上,引入朋輩心理輔導,構建出一種實施方便、推廣性強、見效快的大學生心理輔導模式。

1、組織管理機構整合

當前大多數(shù)高校實行的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輔導中心”與“院系心理輔導站”兩級管理模式。在此基礎上,納入“朋輩心理輔導員”,整合成“學校心理健康輔導中心”、“院系心理輔導站”、“朋輩心理輔導平臺”三級管理機制。同時,各院系成立“朋輩心理輔導自助團體”,內設組長、副組長、班級心理委員、宿舍心理信息員,并依托“院系朋輩心理工作室”展開各項心理輔導工作,從而形成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平臺。

2、工作職責整合

在“二級”管理機制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輔導中心主要負責全校大學生的心理普查、個人心理檔案的建立,心理健康類選修課的開設、心理健康主題活動的舉辦、個別輔導的提供、危機事件的預防與干預?!霸合敌睦磔o導中心”除配合學校的活動外,其主要任務是危機事件的預防與干預。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員納入后,心理普測、心理健康類選修課開設、個別輔導與團體輔導實施,危機干預,朋輩心理輔導員的篩選、培訓等主要由學校層面負責。個人心理檔案、心理健康主題活動、心理健康知識宣傳、危機事件的預防與干預由“院系心理輔導站”借助朋輩心理輔導員來完成。朋輩心理輔導員在學習生活當中,主要是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及時反饋學生中存在的心理問題及危機事件,講解心理健康知識,提供心理支持,進行發(fā)展性問題的電話與網(wǎng)絡咨詢,參與心理普查與團體輔導等。

3、制度完善

首先,建立朋輩心理輔導員選拔機制。朋輩心理輔導員的選拔可以通過“自愿報名、輔導員考察、咨詢師面詢、培訓篩選”的方式產生,合格的大學生可以進入培訓階段,最后根據(jù)培訓的表現(xiàn)雙方進行第二次選擇。其次,建立督導制度。經過短期培訓的朋輩心理輔導員,只是一名“準專業(yè)咨詢師”,他們缺乏全面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和專業(yè)訓練,另外他們在助人實踐中會遇到各種各樣難以診斷和處理的問題,因此,督導是幫助他們迅速成長的一個有效途徑。第三,建立朋輩心理輔導運行機制,包括朋輩心理輔導的規(guī)章制度、工作職責、工作流程、職業(yè)操守等相關制度。如例會制度、危機事件預警制度、研討制度、繼續(xù)培訓制度等。第四,建立培訓制度,涉及培訓原則、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培訓方法、效果評估及考核等方面。

【參考文獻】

[1]海燕,張勇.高校心理輔導實效性初探[J].瓊州學院學報,2011.8.

[2]姚斌,劉茹.高校朋輩心理咨詢中的問題與對策[J]. 教育探索,2008.9.

[3]李明忠.朋輩心理輔導模式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提高[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8.

第9篇:道德教育的核心范文

體育教師的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是指從事體育教育的人們在進行體育教學活動中必須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的總和。它是在體育教育中高度約束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一種準則。體育教師的職業(yè)道德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而,體育教師應處處為人師表,以規(guī)范的行為感染學生。從各方面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1.加強專業(yè)思想品德修養(yǎng)

體育教師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的基本原則是“忠誠黨的教育事業(yè)”。同時也是處理體育教師個人利益和整體效益關系的根本準則。這一準則,是高度約束體育教師與其他教師之間、學生之間、學校領導之間等各種規(guī)范要求最基本的出發(fā)點。也是以此來衡量和評價體育教師個人行為和道德品質的標準。它貫穿于整個體育教育教師職業(yè)道德的始終。熱愛體育教育職業(yè),端正專業(yè)思想是體育教師工作效果以及成就的前提條件。這一條件,它可形成一種強大的推動力,從而促進體育教師工作的全面開展。由于樹立了良好的專業(yè)思想,使體育教師產生對事業(yè)的渴望與追求,由此形成対本職工作具有高度的責任感。由于這樣,無論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教學條件下都不動搖,并不不斷開拓、進取、創(chuàng)新,出色地完成各項體育教學任務。反之,不學無術,不求上進,不自愛,作風稀稀拉拉,工作不負責任,得過且過,誰尊重你?

2.加強專業(yè)文化知識修養(yǎng)

時代要發(fā)展,人類要進步。知識更新的周期越來越短,體育教師嚴謹治學,銳意進取,這不僅僅是其工作性質的要求,同時也是教師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的重要體現(xiàn),體育教師面對的學生不再是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的盲目接受性的學生,由于時代的特點決定了他們既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又有較強的想象和思維能力。他們喜歡探索不盲從,不輕信對一些體育技術的學習和鍛煉負荷所得出的現(xiàn)成結論,而需要有科學的論證和依據(jù),從理論和實踐上獲得令人信服的答案(對中學生而言)。因而,要很好地滿足學生的這些愿望,教師則必須得勤奮學習體育專業(yè)知識,提高科學文化素質,掌握體育教學的規(guī)律和體育鍛煉的方法以及少年兒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對自己所從事的專業(yè)要有廣博的知識。同時還要注意各學科間知識的相互聯(lián)系和滲透,將其融合貫通,要使學生成為體育知識的湖泊,那么,作為教師則必須成為體育文化知識的海洋。體育教師只有不斷地加強體育文化知識的學習與更新,才能將體育教育工作搞得生動活潑,并有吸引力和說服力,才能得到學生的敬佩和社會的尊重。相反,不學無術的教師,消極的指導別人的人是沒有軀體的人影。文化素質高的體育教師,一定會有較好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

3.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修養(yǎng)

“愛”是一種內在的情感體驗,表現(xiàn)為一種傾向,一種態(tài)度,從而形成一種動力,這是體育教師情感方面的特征,也是體育教師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的、最重要的基本心理品質。

作為勞動者的體育教師,他的勞動對象是學生,教師對事業(yè)的忠誠與熱愛主要是通過熱愛學生來加以體驗,這種愛是情感與理智的統(tǒng)一,是教師教書育人的社會責任和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的具體體現(xiàn)。因此,體育教師無論對任何一個學生,都要一視同仁、一體施教,熱情關懷,尊重他們的人格,絕不允許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更不允許有體罰學生的行為,在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時,應從耐心的思想教育和情感交流中尋求育人的途徑。因為體育課大部分是在室外進行,由于學生的注意力水平發(fā)育還不夠完善,因而易受周邊環(huán)境各種因素的影響和干擾,出現(xiàn)違紀現(xiàn)象,這是很正常的。這時,教師要切記大動肝火,出言不慎。這樣有損于師生間的情感交往。所以體育教師無論在任何場面表現(xiàn)出的愛與情感,對學生都有直接的感染力,并對培養(yǎng)學生相應的情感有重要作用。教師對學生的愛,學生會產生肯定的反應。并把教師的愛遷移到教師所授的學科上。所以,要想獲得一片真心換真情的教學效果,體育教師則必須把對學生真摯的愛的這中高級情感表現(xiàn)于平時的工作中。

4.加強言行和儀表修養(yǎng)